范文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经营管理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 赵凤荣 裴冬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摘 要] 随着网络的出现,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长,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获取资源,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决定着企业的成败。本文通过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卢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充分说明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 企业 信息资源管理 三维结构
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侧重的是提高信息资源整体的综合效益,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不是设备、技术和方法的复杂性和某个生产要素的单一效益。概括来说,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有:
1.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对信息资源进行的综合管理。
2.信息资源管理所强调的是信息资源的战略管理和高层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执行层的管理,要从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层次上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
3.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强调的是对全部信息资源集成一体、统一配置和系统的管理,追求资源配置的全局最优,而不是个别资源要素的局部最优。
4.信息资源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层次、各管理职能,因此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不仅仅是信息资源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职责,而是企业所有人员的工作。
5.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应注重如何把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使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更加有效率。
用
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错误倾向[2]。比如:(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需求主体单一
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主体主要定位在企业领导者、决策者,往往把企业员工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造成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均衡、不对称,进而也就会影响员工对企业决策的理解。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重视对信息的搜集存储而忽视分析利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搜集很多,因为搜集工作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容易显示出成果。而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则不足,因为分析利用不但困难,而且难有成绩或成绩短期不易表现出来。因此,许多信息工作人员自然而然的就倾向于对信息的搜集而忽视对信息的分析利用。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重视内部而轻视外部
企业对其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比较熟悉,也就能够较清楚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信息是没有价值的,这些有价值的信息的利用产生的效果往往比较明显、快速;而企业外部的信息十分庞杂,不但搜集困难,整理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分辨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也很难立竿见影。
3.信息层次方面
目前,我国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在我国,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处于粗放管理阶段。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利用信息的手段、方法和机制,对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地提取、集成,决策人员面对大量的未经过筛选的信息总会感到无从判断,久而久之信息资源就成了摆设。另外,经验决策也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处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管理体制,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管理还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规划,这
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
1.管理决策层次方面(1)信息资源管理层次较低
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相对来说还只是处于集成阶段和数据管理阶段。尽管在理论上提出将信息作为资源来管理,信息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是在具体实践环节上,还停留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日常数据的处理上。信息还没有真正成为资源,还没有真正实现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组织缺位
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组织性,突出表现在“三无”,即无领导、无机构、无规划。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系列庞杂的工作,几乎涉及企业内所有的人、财、物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但目前许多企业很难有效地组织人员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不可能为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差异
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开发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等几个方面。当前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着诸如信息搜集的范围较窄、信息开发的深度不够、信息分析能力不强、各种信息难以整合、信息利用率太低等方面的问题。
2.知识层次方面
图1 “三维结构”图
49
经营管理
使得信息投资产生不了应有的效率和效益,造成信息资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
四、“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应用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可直接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企业日常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管理分别对应于企业的微观管理、知识的获取与整理、信息的意识及活动等。
1.知识维的应用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企业对于知识的搜集和管理也是目前各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应围绕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展开: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宣传;建立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积累和扩大企业的知识资源;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融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
2.信息维的应用
在以往的信息资源建设中,我们形成了厚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极大规模的用户覆盖能力和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认知感,出现了建设水平高、应用水平低,硬件与软件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一方面,企业要培养员工的信息意识、提高员工的信息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合企业中的各种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系统环境来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产生无缝的连接。从而提高企业信息活动的效率,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
3. 管理决策维的应用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管理和决策的基础之上。企业应
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提出
卢泰宏教授提出的“三维结构”是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精髓。“三维结构”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中,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种管理模式的集成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如图1所示 。
卢泰宏的“三维结构”主要是针对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进行分析的,是对宏观信息资源管理范畴的划分,从不同角度展开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平面结构,但层次性表述得不够[4]。
本文在对卢泰宏教授的“三维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图
根据实际,建立符合本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改变目前存在的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组织性,无领导、无机构、无规划的局面。同时,科学的决策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合理的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技术维”改成“知识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离开了知识的支撑,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生存的。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企业往往比较注重对知识的获取和整理,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知识的支撑。因此,本文把“技术维”改成“知识维”。
2.“经济维”改成“信息维”。卢泰宏教授的“经济维”要求重视在信息活动中的经济因素,如信息的成本、价值、信息商品的价格等。显然,“经济维”体现的只是信息的经济特征。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来说,经济特征正是企业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的不同之处,企业往往需要深度地挖掘信息资源隐含的经济特征,而企业的信息意识是企业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能够得到发挥和应用的保证。信息意识即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有寻检、判断和组织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维”要求企业从信息的含义及相关特征出发,重视信息活动的环节、规律及信息意识,更好地体现了信息作为资源的特点。
3.“人文维”转变成“管理决策维”。卢泰宏教授的“人文维”体现了对宏观信息资源管理的划分,由国家制定相应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措施,从而营造出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良好环境。而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来说,企业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充当两种角色:一方面通过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决策的科学性来充分发挥企业的所有资源;另一方面这种调整结合其他两维的活动来配合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五、结论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环境下,信息资源也处于“爆炸”状态,只有对企业有用的、能够被企业利用的资源才能称得上是有用的资源,才可以转化为对企业有利的知识。因此,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知识,这其中始终离不开有效地管理和决策。本文正是基于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及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维,不是孤立的单独个体,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将三者结合,统一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才能使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王伟: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探讨[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10)
[2] 罗卫 王庆良 刘卫欣: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资源创新管理策略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7(7):59-60
[3] 卢泰宏:国家信息政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7-27
[4] 斯蒂芬 梅芙 詹姆斯等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机械工出版社.2000
[5] 陈宏峰: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结构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4):21
50
范文二: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研究
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研究*
肖英
(国家信息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京 10045)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世界大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6点共同取向与3点差异,然后在回顾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其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作者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应切实反映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多元化手段,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政策,政策制定
0. 引言
信息是一种国家战略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对一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政治文明的建设、国家安全的巩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其隐含前提包括:一,信息本身必须与物质的状态或运动一致;二,信息资源开发必须符合更宏观的目标;三,信息为用户所需要,被用户完整地理解与正确地接受。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国情的理解,积极主动地驱动信息聚集、凝结成资源是世界各国一致不懈的努力。
由于信息资源开发本身是一个受自然禀赋、发展水平、社会经济规模等多重因素制约的动态平衡的复杂过程,世界各国在制定、实施本国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方面各有建树,形成了当前不均衡的发展格局: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信息经济的主宰,中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加紧向信息经济过渡,发展中国家信息化程度最低,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重任。作为世界信息共同体的一员,尽管中国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要加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仍面临许多障碍。事实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一种信息活动,更是一个通过鼓励创新,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提高生产率来辅助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错综复杂的过程。因此,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贯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问题,并与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密切联系,障碍的破解必须在深刻反映国家利益与政治意图的前提下,紧紧把握信息经济前沿动向,高屋建瓴,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将知识与信息应用到信息生产、处理、沟通、传播等领域,开创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发挥后发优势,打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制信息权垄断,实现跨越式发展。
[1]
1. 世界大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特征
[2]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是一个在信息科学、公共政策、政治科学、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基础上产生的新领域,是根据需要制定的有关发展和管理信息事业的方针、原
则和办法,也是调整国家信息实践活动并借以指导、推动整个信息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它* 本文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20070410501)
反映出一个国家对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 决定着宏观信息管理的导向和行为准则, 是在理论实践中获得证明的引导、调控信息资源的基本工具。借鉴先行者成功经验与方法,对我国在特定的国别环境,既定的标准、价值、关系、权利结构中综合运用政策工具,提高信息资源萃取、支配和使用能力,实现物质财富创造与精神财富集聚的和谐统一有着积极意义。
1.1 世界大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共同取向
纵观世界各国制定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初衷可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构筑旨在有效促进和保障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涵盖其内在规律、外在市场规则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是各国共同的取向。概言之,包括以下方面:
(1)政府强势介入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世界信息化先驱,美国政府早期通过直接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发展技术基础结构,扩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后期介入程度不断提高,方式则转化为通过建立权威性的协调机构,运用经济和政策杠杆加以调节,进一步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欧盟虽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联邦制国家,但整个欧洲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是在欧盟全方位领导下进行的。以“信息社会”为主题,欧盟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规章、指令、决定、建议和意见,全面推进欧洲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化。强有力的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支持使得欧盟成为在世界信息资源产品、服务竞争中堪与美国媲美的具有集合优势的新的联盟体。日本的信息资源建设从最初就以国家干预和统筹管理为主,如建设国家信息系统和网络、构造信息基础等诸多方面,政府都起了主导作用。在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日本政府从科学技术信息政策出发不断扩展调整领域,通过“数据库预备金制度”等税收、金融优惠政策扶持那些被认为有前途或有潜力的企业,鼓励民间企业参与市场竞争。[3]
(2)从源头加强信息资源的自由获取、均衡流动等,从制度上为信息公开、信息共享扫清障碍。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信息公开是美国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最基本的原则。遵循“完全与公开”的原则,美国通过一系列明确和简单的法律体系来推动联邦政府信息的资源获取,包括:①一部强有力的《信息自由法》确保对政府部门信息的自由访问;②收费仅限于信息分发和再生产的成本;③《版权法》原则上禁止联邦政府对自己的作品拥有版权;④对开发和再利用没有限制和约束。可以说,促进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是世界各国当前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关注的焦点领域,据统计,目前约有52个国家、地区颁布了信息公开相关政策法规,包括欧盟《公众获取欧盟议会、理事会和委员会文件法令》、日本《关于政府机构持有的信息公开的法律》、俄罗斯《“关于保障获取联邦政府及其各部门活动信息”的决议》等。
(3)与经济、技术紧密相连,鼓励竞争,放宽管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日本将信息资源作为支撑经济结构调整与促进经济复苏的动力,在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导向上则特别重视技术经济信息和专利信息。如作为“IT 特区”、“信息化都市”战略政策的配套措施,《高技术密集区开发促进法》利用金融手段对高科技项目提供贷款优惠,对风险较高的企业开设培育风险投资的资本市场、开放股权流通的交易市场,为企业融资提[4]
供场所。美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主要出发点即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需求,以巩固美国信息资源优势和信息霸主地位。《联邦技术转移法》、《促进科学技术利用法》等系列法规的制定旨在推动政府控制的有商业价值的实验章技术向私人部门转移,鼓励投资开发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 俄罗斯通过《国家科技情报系统法》承认信息资源所有制的多样化,尊重信息资源所有者的利益,并主动创造法制和经济环境,鼓励非国有科技情报机构开展新型信息服务,推动社会资源向信息市场聚集。
(4)注重国际合作,并在与国际环境接轨过程中寻求多种手段维护主权和自身利益。以全球一体化思想为指导,世界各国都积极主动与国际环境接轨,如德国、日本都出台政策加强与海外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以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俄罗斯也大力加强与其它国家特别是前苏联国家的合作,积极促进本国信息产品和服务进入世界信息市场。此外,发达国家在积极推动各种国际组织制定国际信息政策,协调国际间、地区间和国家间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尤其注重采取主动出击方式,以国内法影响和引导国际规则的建立,力求在国际规则中保护主权,谋求自身利益。例如,美国积极参与和推动的TRIPS 协议中即有许多内容直接源于美国的标准和规定,符合了美国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需要;欧盟《关于个人资料的运行和自由流动的保护指令》迫使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相同或类似的个人数据保护措施,推动了个人数据保护立法的国际化。值得注意的是,与国际接轨出发点一致,发达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国际接轨并非绝对,有时也会保留具有自身特色的“不接轨”部分来保障国家主权与利益。
(5)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作为信息化先行国家,美国政府特别关注信息安全,制定了系列信息安全方面的有关政策,如密级报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控制》、《计算机安全法》等;考虑到关键性国家基础设施可能遭到攻击,美国还提出“深度防御” “深度防御”的安全战略,先后发布《信息保障技术框架》、《关于保护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总统令、《国家安全报告》等,将信息安全提升到战略高度。另外,美国非常注重保护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个人隐私权,以《隐私法》为核心对公众隐私提供全方位保护,努力为美国创造一个全国乃至全球性的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的良好环境。俄罗斯较早认识到“确保信息安全并在激烈的信息对抗中获得优势”是保证军事行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先后颁布了《联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法》、《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等法律法规,在政策上规范了俄罗斯的信息安全管理。
(6)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提供训练有素的信息人材和用户。为普及社会信息化,发达国家采用多渠道培育信息化高级人才的政策,包括加强学校的信息化专业教育;建立软件技术人才资格考试制度和信息技术资格认定制度;完善吸引国外专家的人才机制等。如,欧盟通过《信息2000年规划》、《促进欧盟信息社会建立的多年项目》等一系列综合性政策,侧重提升和增强公民的整体信息素质;美国侧重信息技术创新,放松了技术移民政策,大量搜罗世界各国信息领域优秀人才;日本等国在积极吸引国外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通过职业培训、讲座等普及信息化知识,并积极促进产业界与学术界人才交[8][7][6][5]
流,通过多种方式培育拥有专门技术、创新能力强、适应风险变化的多元化人才。
1.2 世界大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差异化发展 [9]
尽管各国的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在全球大背景及总发展趋势上具有共同的一面, 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方面不尽相同,其现实的政治状况、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社会进步等也存在具体差异,从而导致其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呈现出各自特色。
在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目标上,美国谋求的是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技术的霸权地位,具体目标强调的是“平衡”,“美国要把制定协调型信息政策确立为目标”。欧盟为整合欧洲诸国力量与世界超级大国抗衡,其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立足于规范和统一成员国信息化发展步伐,发挥整体优势,维护其全球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应有的地位[10]。
在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原则上,美国坚持其自由的资本主义传统,强调信息自由流动和市场机制,注重平衡、协调政府与私人机构的关系;日本则对本国的自主信息体制格外关注,表现为更多地吸收和利用他国的信息资源,而不是向国外输出本国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技术信息资源。
在信息资源管理侧重领域方面,欧盟各国注重充分发挥各国特长和优势互补。如北欧各国长于无线通信技术支持下的网上服务,德国、英国长于多媒体、数据库的开发应用服务,法国长于基于民族文化特质的内容服务,等等;日本为实现“科技立国”战略,高度重视科技情报,政策倾向大力扶持数据库建设;美国则凭借雄厚经济势力,在信息产品、信息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发展。
2.
2.1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现状与问题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历史与现状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源于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政策建设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定了科技情报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提供了依据。随后,我国初步建立起科技情报系统。但在“**”期间,草创的科技情报系统遭到破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结束后,在国家一系列科技情报政策推动下,我国科技情报系统迅速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并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基本框架。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科技情报政策(如《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发展政策》等)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情报事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受全球信息化浪潮影响,信息资源管理开始突破科技情报政策的狭小范畴,拓展到经济信息政策、信息产业政策、信息技术政策等方面,如《信息技术发展政策》等的颁布[11]。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仅有7部关于图书情报的信息政策,1980-1989年制定、颁布的信息政策开始缓慢上升,1990-2000年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而2000年以后迎来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建设高潮。至今,我国有效的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相关政策达千余条,侧重点也呈现出多样性,从科技情报、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三个领域扩展到信息安全和网络规范、个人隐[12]
私等方面,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则在近几年开始占据重要位置。
2.2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主要问题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主要问题的表征是①数量庞杂但不成体系。尽管现行信息资源管理相关政策为数不少,但内容多交叉重复,存在不少薄弱甚至空白领域亟待加强与填补,没有形成体系,难以相互映射、支撑。②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政策实施获得理想效果的必要保证,但由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制定缺乏总体规划,长期以来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1993-1995年邮电部围绕对开放经营电信业务的界定及其申办、补办、受理、审批程序的规定先后颁布15部规章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③缺乏国际兼容性。我国现行绝大多数信息资源管理政策都是在相对隔离的状态下制定颁布的,虽然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环境,但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难以全面反映世界范围内普遍的市场经济规律的全面要求。④政策制定缺乏有效参与和反馈渠道。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普遍采取自上而下的单向途径,政策制订者处于主动地位,而执行者、作用对象处于被动地位,妨碍了政策的执行力度与接受程度,加上反馈渠道的不畅,政策制订者往往无法及时调整、修改政策,纠正执行中的问题,影响了最终实施效果。
造成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上述困境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其一,天然局限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受经济基础、社会发展进程等现实条件制约,原本即存在一定滞后性。有学者指出,当今运转世界中,如果技术的发展速度每小时是1万英里;政策的发展速度就是每小时十英里,如图1。而我国政策法规制定颁布需要经历的立项、起草、审批、表决等复杂程序也在无形中制约了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建设进程。其二,历史局限性。相对于世界大国,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立足点是“小信息政策观”,从科技信息政策入手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科技信息政策领域。由此反映在政策内容方面基本局限在传统的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和工作规程之中,新的调整领域没有得到完全充分的建设。其三,政策制定模式局限性。我国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问题、矛盾,往往采取“挑战-应对”式的政策制定模式,缺乏全局统筹与战略前瞻,对信息化相关领域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利益没有全面的调节与把握,从而难以避免各项政策间的冲突。当然,我国政策制定、实现、执行、监督、反馈机制原本存在的诸多弊病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万英里/小时)
(10英里/小时)
图1 政策制定的滞后性
3. 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不是一个独立的政策领域,信息资源的开发也不是以自身发展为目的,而是一个能够实现更重要发展目标的错综复杂的过程。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相互的注视、融合和冲突,影响所有相关者的走向。中国的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只有充分吸收国外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中的合理内容,更切实地反映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多元化手段,把信息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投入要素广泛地应用于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才能真正面向发展、谋求发展、实现发展。
3.1 统筹规划,搭建信息资源创新平台
作为与物质、能源并列的社会生产支柱,信息资源对生产要素的优化、补充作用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使其得到更合理的配置,这种建立在高效的信息反馈和信息控制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绿色经济”的要求。因此,政府积极介入,统筹规划,充分挖掘信息资源,搭建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创新平台,不仅是优化产业结构、促使经济总量惯性扩张的科学途径,更是一个集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形态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为一体的系统创新行为。
(1)强化、完善政府功能,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组织协调能力与市场监管能力,形成有国别特色的行政管理与协调机构,适应转轨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以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为突破口,为完善宏观调控提供信息支持。
(2)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借鉴美、俄等国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经验,在强调国家对信息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集权的同时也保护、尊重公民个人对其合法拥有的信息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等权益,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原材料供给扫除制度障碍。
(3)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紧紧抓住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紧迫需求,集中有限资源,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在信息生产和传播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以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建设为突破口,作好示范与引导。
(4)创新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区分信息资源不同类别(政务信息、公益性信息、商业性信息)基础上,对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实现经济社会收益最大化。国内市场以工作与学习为导向,为生产、生活、科研等提供便利;国际市场以生活娱乐为导向,推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3.2 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积极培育信息市场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的双重转轨阶段,体制转轨与增长方式转轨是经济面临的双重约束,转轨的目的在于寻求适应转轨时期的制度安排,使双重约束转化为双重激励,实现经济发展。利益激励是驱动各方力量开发信息资源的根本动力。激励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市场激励,市场提供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条件,对开发产生重要的刺激作用;二是政府激励,主要包括建立规则
与利益诱导。市场与政府在激励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加速培育、发展信息市场。
(1)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力量。信息市场繁荣是一个生态问题,取决于特定的环境。政府的作用在于参与、干预、协调、组织、控制信息资源开发,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和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构造促进信息市场活动的条件体系,推动社会资源向信息市场聚集。可借鉴美国、俄罗斯等国做法,运用财政税收工具,主动创造法制和经济环境,促进包括私营信息机构在内的所有制信息机构的均衡发展;组织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信息机构参与竞争;通过外包、政府采购等方式从市场获取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商品与服务;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项基金,抓好示范工程。
(2)发挥国家政策推动作用,适度保护民族信息资源开发产业。美国利用税收政策,扶持信息服务业,征收较低增值税以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俄罗斯对国有信息生产者和信息产品长期实行优惠政策。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虽有庞大的潜在的国内信息市场,但大部分没有开发,难以获取生产信息产品与服务所能实现的规模经济;而试图加入国际信息市场获得规模经济又面临来自美国、欧盟、日本的强势竞争,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条件供给、环境优化,适度保护国内新兴的、幼稚的信息资源开发产业行为主体利益,利用关税、技术壁垒等适度保护政策,对信息资源国际合作方式及关系进行规范与协调,对本国跨国公司的信息资源输出、人才转移、市场占有等实施有效规范与限制,可为我国民族信息资源开发产业提供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增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3.3 将信息安全保障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程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大国在情报侦察、形势预测和文化渗透等方面给我国带来严峻挑战,严重威胁我国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协调发展。从国外普遍情况来看,我国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有必要将信息安全保障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并做好以下工作:
(1)维护本国文化安全。信息是精神和文化产品的载体,交流具有渗透性和跨越国界的特性,是新时代打开所有封闭社会的一把“利剑”。针对西方国家运用网络大肆传播其文化价值观的状况,可借鉴法国、俄罗斯等国做法,高度重视本国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以及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在避免依赖别国的信息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本国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国家主权。此外,俄罗斯针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关系到国家重大利益和安全的国有信息资源流失到国外的现象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这一做法值得参考。
(2)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当前,国际社会在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同时都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加快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战略机遇期,在信息安全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的情况下构筑一个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是加快信息资源开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石。
3.4 营造公众利用的良好环境
信息成为资源必须为人所用。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较多,亟需采取措施,营造以多渠道、多方式、多终端方便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良好环境,包括:
(1)开发多元化信息共享渠道。可考虑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利用现有邮政、电信基层网络提供廉价互联网服务;在偏远农村设立公共网点,在邮局、图书馆、就业办事处等地点设立专门机构传递信息产品;提供多元化接入手段,如在宾馆、饭店、机场的公用电话上设专门的上网接口;提供互联网、手机、触摸屏、微机、数字电视、电话咨询中心等多种手段,并考虑特殊人群的信息需求。
(2)宣传教育与人才培训。建立、完善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渠道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加大对基层群众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快建设贫困地区的图书文化事业;重视信息人才培养,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作用,开展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宣传,增强国民的信息意识,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建立信息人才正常的流动环境。
参考文献:
[1] 世界银行. 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P8
[2] 王正兴、刘闯.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两种模式及其效益比较[J]. 中国基础科学.2005(5)
[3] 黄纯元.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信息控制问题——日本的信息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学报.1994(6)
[4] 周汉华. 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M] .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03年8月,P10-12
[5] 罗曼. 信息政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P207
[6] 包海波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专利制度创新及其绩效[J].科技与法律.2000(2)
[7] 同5,P182-188
[8] 杜佳. 国家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研究[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9月,P193
[9] 日韩两国推进信息化的战略与政策[EB/OL].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408/1_20040806_85776.html [2007-6-20]
[10] 蒋坡. 国际信息政策法律比较[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11] 同7
[12] 同8,P90-93
A Study on National Polic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Xiaoying
(Post-doctor work station of State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100045, China )
Abstract :First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6 common grounds and 3 discrepancies among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ies of main countries. Then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China’s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y,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and its causes. In the writer’s opinion,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y should reflect the social-economic goal of the country and use multi-measures synthetically.
Finally 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n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olicy, policy establishment
作者介绍:肖英(1977-),女,汉,湖南株洲,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8号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0045 联系电话:13466760568
E-mail :birdxy@mx.cei.gov.cn
范文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作者:赵凤荣 裴冬梅
[摘 要] 随着网络的出现,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长,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获取资源,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决定着企业的成败。本文通过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卢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充分说明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 企业 信息资源管理 三维结构
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侧重的是提高信息资源整体的综合效益,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不是设备、技术和方法的复杂性和某个生产要素的单一效益。概括来说,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有:
1.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对信息资源进行的综合管理。
2.信息资源管理所强调的是信息资源的战略管理和高层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执行层的管理,要从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层次上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
3.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强调的是对全部信息资源集成一体、统一配置和系统的管理,追求资源配置的全局最优,而不是个别资源要素的局部最优。
4.信息资源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层次、各管理职能,因此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不仅仅是信息资源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职责,而是企业所有人员的工作。
5.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应注重如何把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使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更加有效率。
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
1.管理决策层次方面
(1)信息资源管理层次较低
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相对来说还只是处于集成阶段和数据管理阶段。尽管在理论上提出将信息作为资源来管理,信息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是在具体实践环节上,还停留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日常数据的处理上。信息还没有真正成为资源,还没有真正实现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组织缺位
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组织性,突出表现在“三无”,即无领导、无机构、无规划。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系列
庞杂的工作,几乎涉及企业内所有的人、财、物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但目前许多企业很难有效地组织人员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不可能为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差异
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开发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等几个方面。当前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着诸如信息搜集的范围较窄、信息开发的深度不够、信息分析能力不强、各种信息难以整合、信息利用率太低等方面的问题。
2.知识层次方面
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错误倾向[2]。比如:
(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需求主体单一
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主体主要定位在企业领导者、决策者,往往把企业员工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造成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均衡、不对称,进而也就会影响员工对企业决策的理解。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重视对信息的搜集存储而忽视分析利用
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搜集很多,因为搜集工作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容易显示出成果。而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则不足,因为分析利用不但困难,而且难有成绩或成绩短期不易表现出来。因此,许多信息工作人员自然而然的就倾向于对信息的搜集而忽视对信息的分析利用。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重视内部而轻视外部
企业对其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比较熟悉,也就能够较清楚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信息是没有价值的,这些有价值的信息的利用产生的效果往往比较明显、快速;而企业外部的信息十分庞杂,不但搜集困难,整理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分辨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也很难立竿见影。
3.信息层次方面
目前,我国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在我国,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处于粗放管理阶段。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利用信息的手段、方法和机制,对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地提取、集成,决策人员面对大量的未经过筛选的信息总会感到无从判断,久而久之信息资源就成了摆设。另外,经验决策也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处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管理体制,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管理还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规划,这使得信息投资产生不了应有的效率和效益,造成信息资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
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提出
卢泰宏教授提出的“三维结构”是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精髓。“三维结构”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中,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种管理模式的集成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
如图1所示 。
卢泰宏的“三维结构”主要是针对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进行分析的,是对宏观信息资源管理范畴的划分,从不同角度展开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平面结构,但层次性表述得不够[4]。
本文在对卢泰宏教授的“三维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1.“技术维”改成“知识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离开了知识的支撑,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生存的。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企业往往比较注重对知识的获取和整理,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知识的支撑。因此,本文把“技术维”改成“知识维”。
2.“经济维”改成“信息维”。卢泰宏教授的“经济维”要求重视在信息活动中的经济因素,如信息的成本、价值、信息商品的价格等。显然,“经济维”体现的只是信息的经济特征。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来说,经济特征正是企业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的不同之处,企业往往需要深度地挖掘信息资源隐含的经济特征,而企业的信息意识是企业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能够得到发挥和应用的保证。信息意识即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有寻检、判断和组织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维”要求企业从信息的含义及相关特征出发,重视信息活动的环节、规律及信息意识,更好地体现了信息作为资源的特点。
3.“人文维”转变成“管理决策维”。卢泰宏教授的“人文维”体现了对宏观信息资源管理的划分,由国家制定相应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措施,从而营造出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良好环境。而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来说,企业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充当两种角色:一方面通过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决策的科学性来充分发挥企业的所有资源;另一方面这种调整结合其他两维的活动来配合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管理。
四、“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的应用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可直接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企业日常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管理分别对应于企业的微观管理、知识的获取与整理、信息的意识及活动等。
1.知识维的应用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企业对于知识的搜集和管理也是目前各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应围绕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展开: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宣传;建立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积累和扩大企业的知识资源;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融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
2.信息维的应用
在以往的信息资源建设中,我们形成了厚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极大规模的用户覆盖能力和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认知感,出现了建设水平高、应用水平低,硬件与软件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一方面,企业要培养员工的信息意识、提高员工的信息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合企业中的各种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系统环境来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产生无缝的连接。从而提高企业信息活动的效率,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
3. 管理决策维的应用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管理和决策的基础之上。企业应根据实际,建立符合本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改变目前存在的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组织性,无领导、无机构、无规划的局面。同时,科学的决策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合理的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五、结论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环境下,信息资源也处于“爆炸”状态,只有对企业有用的、能够被企业利用的资源才能称得上是有用的资源,才可以转化为对企业有利的知识。因此,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将其转化为知识,这其中始终离不开有效地管理和决策。
本文正是基于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及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维,不是孤立的单独个体,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将三者结合,统一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才能使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王伟: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探讨[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10)
[2] 罗卫 王庆良 刘卫欣: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资源创新管理策略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7(7):59-60
[3] 卢泰宏:国家信息政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7-27
[4] 斯蒂芬 梅芙 詹姆斯等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机械工出版社.2000
[5] 陈宏峰: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结构模式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4):21
范文四: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
在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的实践活动正在蓬勃开展,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正在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企业信息资源己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生产经营资源。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面临着企业信息观念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更新,以及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如何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提高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探索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成为了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热点。
本文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内容入手,逐步阐述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和作用,总结了几种主要管理模式,分析了其优点和缺点,指出知识管理模式更适合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并说明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信息资源;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管理模式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Model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is being vigorously carried out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variou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in the planning, designing,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resources necessary.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face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he grow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pdate, and the new management philosophy. How to manag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o improve its role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tatus. Exploring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mod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has become a new area of new and hot.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ontent start, gradually se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tatus and role of, Summary of several key management analysis of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 tha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moder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describe the build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ome questions.
Keyword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Management Model
目 录
1引言 ............................................................ 3
1.1问题的提出 ............................................... 3
1.2背景分析 ................................................. 3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 5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6
2.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内涵 .................................. 6
2.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 6
2.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功能 ................................ 7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模式 ................................. 8
3.1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模式 ........................... 8
3.2企业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模式 .......................... 10
3.3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模式 .......................... 11 4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 12
4.1 知识管理概述 ........................................... 12
4.1.1知识管理的概念..................................... 12
4.1.2知识管理的功能..................................... 13
4.1.3知识管理的特点..................................... 13
4.1.4知识管理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14
4.1.5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在企业的作用 .... 15
4.2 实施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6 5结束语 ........................................................ 17 主要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信息经济的崛起,信息观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信息社会,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程度也相应提高。同时,组织内部的信息膨胀,一方面,组织越来越受到过多的信息影响,阻碍了其果断的决策与有效的行动。另一方面,组织信息资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企业有用的信息却往往不能快速地到达其决策部门,甚至无法获取这些有用的信息。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管理复杂性的日益增强,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逐步普及,引发了诸多的管理问题。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信息资源管理沿着信息管理发展的脉络,在不同的实践领域脱颖而出。
企业的信息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它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的,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支柱,维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状况是衡量企业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企业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融入国际市场经济的有利保障。
企业如果希望在竞争中及时抓住机遇并领先一筹,则必须占有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也就是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信息的竞争,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此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增强自身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所以信息资源管理值得企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企业必从中获得高效益回报。
1.2背景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微电子、计算机、全球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信息的获取、储存、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为内容的信息资源管理
这一理论形成。并在企业当中最早实施,它对企业的生产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1)技术不断创新。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为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危险与挑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而且改变着生产结构要素和市场化格局。随着新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日益加快,技术产业化的速度迅速提高,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所以企业必须及时的获取到新的技术信息,并很好的利用,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2)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现在已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的竞争对手是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必须扩大经营的视野,不仅要密切关注世界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且要时刻防范可能的竞争对手入侵。全面的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不断地捕捉行业变化的趋势并及时的做出反应,如找到竞争对手后,了解其在生产、营销、广告、分配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弱点,并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做出正确判断,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3)过量的商业信息。在过去要想了解到商业信息,费时又费力。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和信息量的迅速的增加。一个经理没有很充足的时间来阅读这么的商业信息,若这样会占用他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不能去做其他的工作,所以从事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竞争情报系统对公司经理们越来越重要。所以一个大的企业必须有一个信息部门能够及时获取、组织、分析企业内外信息,而且能够辅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4)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如今的竞争环境不像以前的旧经济时代,环境格局变化比较慢。在以电信、计算机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变化无常。而旧经济企业的的结构重组、产品改造、新技术的利用也同样加快了原有企业的竞争。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到新的市场态势、资本投资和竞争对手等信息,如何有效的分析、利用信息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只有占有完整和准确的信息,企业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以上几点说明企业必须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找出适合
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这一理论问题的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并不深入,尚有待继续探讨。国外目前更多地是从管理学和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停留在一个“集合”或“过程”的层次上。美国学者马尔香(D.A.Marchand)和克雷斯莱因(J.C.Kresslein)将信息资源管理分为七个模块、即数据处理、电子通讯、文书和记录管理、图书馆和技术情报中心、办公系统、研究和统计信息管理、信息服务或公共信息机构。美国学者史密斯(A.N.Smith ).梅德利
(D.B.Medley )、英国学者马丁(WJ.Matin )也作了类似划分。霍顿指出记录管理、自动数据处理、“信息资源管理融合了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电子通讯网络等不同的信息技术和学科”英国学者马丁认为:“信息管理就是与信息相关的计划、预算、组织、指挥 、培训和控制过程”。他们的研究侧重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实现,没有从企业经营目标、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问题。国内研究这一问题的专家学者有:孟广均、卢泰宏、乌家培、霍国庆等人。从引进到批判性研究的过程中,我国学者指出狭义的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可利用的信息的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是除信息内容本身外,还包括与其加工信息设备、信息人员、处理和传递过程紧密相联的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但是,他们的研究侧重于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企业行为。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为实现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宗旨,企业管理者运用各种现代信息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从企业发展战略新高度把企业运作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作为企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加以科学管理的企业管理职能和活动。由以上分析可知,国内外目前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还不完善,存在深入探讨的理论空间。
本文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研究”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管理和信息系统的有关理论为工具,以企业发展规律和内在需要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分析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总结企业信息资源
管理的特点、功能和原则,探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实现方法,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探讨。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2.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内涵
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解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为实现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宗旨,企业管理者运用各种现代信息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从企业发展战略新高度把企业运作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作为企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加以科学管理的企业管理职能和活动。
2.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几乎总是把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局限于内部信息的管理,没有把企业外部的社会信息流看成是一种信息资源或者是信息资产来加以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相比较,有鲜明的特点。
(1)管理环境不断变化。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联系日益广泛,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运行系统和决策科学性对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有了更高要求。企业信息资源在企业管理各个层面都应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管理流程信息化、企业调控方式信息化、企业决策活动信息化、企业经营行为信息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方式。
(2)管理对象的广域性。在现代管理环境中,不仅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信息需要加以有效的控制,而且企业也需要大量信息作为各种活动的重要决策依据。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呈现出明显的广域性:不仅有内源信息,而且外源信息;不仅有正式信息,而且有非正式信息;不仅有实物信息或文献信息,而且有动态信息或混合信息;不仅有实时信息或本地信息,而且有远程信息或网络信息;不仅有企业经营信息、同行竞争
信息、用户市场信息,而且有社会发展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技术经济信息。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这种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同时也表现为管理对象的结构多样性。企业管理者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共同形成了企业的信息资源,它们是企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3)管理理念的新颖性。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以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为主体,形成相对封闭、缺乏活力、消极管理的格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必然进行管理理念上的变革。一方面,企业各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在企业生存环境日益严峻的条件下具有的重要作用,现代企业中的各种信息流己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经营资源,现代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从企业的业务工作中有效地分离出来并把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当前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应当给予积极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通过为各级管理者的各项管理决策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和信息保障来展示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功能和作用,而且要在企业信息资源工作中努力形成并强化主动服务、高质量服务、动态服务、友好服务的意识,同时还要运用开放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信息技术、优质的信息产品、良好的经济效益来不断增强和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效益性。
2.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功能
以为实现企业的经营宗旨和目标而服务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为中心,以完善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和强化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作用为基本点,形成科学、高效、适用的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这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根本方向。
(1)环境监视功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通过对企业内外信息状态的客观描述和科学利用,可以准确地把握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即企业的生存状态,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环境监视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有关企业内外环境的有关信息的管理过程。其关注的重点包含了企业的内外管理环境,特别强调企业的内外环境信息的交互作用。
(2)决策支持功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通过对各项行动和决定有关的信息的处理和利用,使企业决策(如可行性方案形成、预期效果评价、潜在问题分析和最后方案抉择等) 立足于全面而准确的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上,极大地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益性。企业的信息管理活动又加速了决策信息的流动,使决策活动功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各项管理决策的全过程中都需要信息管理的参与和辅助作用。
(3)企业整合功能。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管理成为加速企业运转、维持企业稳定、指导成员行为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体现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对现代企业的良好整合功能。它利用各种手段与企业外界交换各种信息,在加强社会沟通中收集外部信息并有针对性地传播内部信息,实现一个企业既是社会构成又是社会个体的双重地位。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企业整合功能正是从协调企业结构、规范成员行为、配置企业资源、增强管理效益、联结社会关系等方面得以展示的。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模式
3.1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模式
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是将企业的信息资源重新组织、构建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相互渗透的、供企业共享的信息体系。可以通俗地认为, 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就是企业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1。如图:
1王金木. 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J]. 档案学研究,2006,(5)
图1 信息资源整合的逻辑功能示意图
通过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会给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发挥更好的企业信息资源的作用。
(1)丰富企业的信息宝库,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后,拆除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屏障, 会使企业信息无形中“多” 了起来,丰富了企业的信息宝库。另外,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后, 除了一部分在一定时间仅限于一部分人利用的保密信息外,其余信息均可在企业内传播, 供企业员工共享和利用。
(2)节省企业信息管理费用, 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后,精简企业的软硬件,可以节省企业信息管理费用。另外,分散式管理模式还造成各个部门软硬件的支持条件、运行环境很不一致,给信息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后,由一个部门统管企业的信息工作,可科学、规范地进行管理,不仅给信息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可以节省信息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 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信息资源的整体功能。如同企业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必须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一样,企业的信息资源也应该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进行一体化管理,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更好地发挥企业信息资源的整体
功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
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很多难点,一是功能复杂、规模庞大、涉及面广,对企业信息部门要求很高。二是现有的软件水平不能满足整合的需求和功能设计,设计和开发的难度比较大。三是用户的需求与系统功能、系统信息的结合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四是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项目人员严重匮乏,对整合管理的实施有一定的阻碍。
3.2企业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模式
企业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是指从技术角度建立起先进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以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科学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利用。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简便的方式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2。
企业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的功能如下
(1)适应市场环境日益变化的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日益弱化,经济活动的国内外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靠MIS 的支持,用动态的观点来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并依靠一定的技术,如ERP 技术。
(2)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如今的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保持原有客户和吸引到新客户,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基础。而CRM (客户关系管理技术)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3)生产过程更好的衔接。如利用SCM 可以将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相互关联的的业务流程及业务伙伴之间发生的,贯穿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加工制造到将产品交给客户的整个过程很好的衔接。
(4)保证信息的安全。一些网络商业信息的价值是很高的,为了不让这些信息被窃取,就必须利用一定的技术对其进行保护,如加密技术,签名机制,防火墙等。
企业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目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2于嘉.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探析[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10)
企业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的关键技术都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是ERP 系统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管理的需要,ERP 的重心仍在企业内部,ERP 不能满足网络时代特征的需求。二是CRM 前台和后台的信息系统还没进一步融合,CRM 流程和Internet 没有很好的结合。三是SCM 没有将利益分配问题很好的处理,SCM 中很多瓶颈问题还没有被考虑到。
3.3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模式
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是指从集成这一新的角度来分析、对待企业信息活动及其要素,将它们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和方法进行整合,通过创新性的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工具,拓展管理的视野,促使企业信息活动要素的功能和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各种信息活动要素的交融度,实现企业信息活动整体功能的倍增或涌现,提高企业竞争力3。
集成管理实质上就是在一个统一的目标指导下,实现系统要素的优化组合,在系统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调作用。从而最大限度的放大系统功能和实现系统目标的过程4。
图2 集成管理结构图
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信息总战略。信息战略是关于信息资源使命或目标的界定,3
4 许荣. 谈谈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J].图书情报知识.2002(1) 矫健.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与应用[J].基础理论研究.2005(1)
它是指导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总纲。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可能存在多个信息战略。通过集成机制,把企业各种信息活动的目标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各种活动目标或战略之间的互补与协同,促使目标不断优化,提升企业信息战略目标的总体水平,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作用,更好地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提高信息组织的工作效能。运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使企业信息组织形成更具开放性、灵活性的结构,借助信息人员或机构之间的互补、竞争与协同,促使信息组织中的个体乃至整体工作效能的提升。通过信息组织的集成,使企业信息组织成员之间的技能、经验和知识有机地交流与融合,促进知识的创新和信息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提取有效的信息流。通过对现有业务流程的分解和信息流的提取,重点是根据企业战略目的、业务流程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对信息流要素和结构进行优化,目的是为业务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一种集成结构,为企业业务整合、企业业务与供应链的整合以及企业业务与企业战略的整合提供内在的基础结构。
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对人才不够重视,在创新这这方面没有很好的提出和利用。对客户关系的管理没有很好的建立。
4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以上三种管理模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所以要研究出更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笔者认为企业信息资源的知识管理模式就比较适合现代企业,其有以上三种模式的的优点之外,还有自己的管理的重点,如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的对象是企业所有的知识资源,人是知识管理的关键,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工具。
4.1 知识管理的概述
4.1.1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与外部知识网络进行学习、共享、整合、创新,有效地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互相转换,并在转换过程中创造、运用、积累和扩散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应变
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5。
4.1.2知识管理的功能
(1)对显性知识的序化功能:即对显性知识加以序化组织,使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2)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功能:即把组织内外的知识人员头脑中的知识和智慧通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挖掘出来,使其成为组织创新的能力的主要动力源泉。
(3)促进知识共享功能:即通过各种形式的知识交流活动,共享组织内外的一切可用知识成果,使其成为组织的知识补充、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
(4)促进知识变换功能:即通过组织内外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结合与转换,促进知识成果直接向现实生产力转换6。
4.1.3知识管理的特点
与传统的管理相比,知识管理呈现如下的特点。
(1)更加重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知识管理要求企业的管理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使员工能够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
(2)更加重视知识和尊重人才。 知识管理中更强调对知识和人才的管理,企业的累计知识以及现有知识是企业创造和维持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的基础,必须对其重视。存在员工里的隐性知识是公司的“私人财产”,所以必须重视企业人才。
(3)强调持续的组织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知识管理要求员工不断的学习—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向下级学习、向上级学习以及向客户、供应商、竞争者等所有拥有知识的人学习。 5秦铁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9
(4)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对世界观、价值观等对一系列问题的意见和见解。所以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应该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在重视规章制度的同时,运用独特的组织文化来全面影响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促进集体效率的发挥。
4.1.4知识管理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1)扩大了企业信息资源的范围并加强了知识共享。在知识管理的企业中,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包括了以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不只是传统的内外部信息资源,如人的思维、技能、经验和观点等。在知识共享方面建立了激励机制,使员工有意识的把自己的知识提供共享;存储现有知识;运用技术建立功能齐全的系统,提供以一个交流平台。
(2)优化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力图能够将恰当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因此在知识管理的企业中,必须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一方面保证知识的快速传递,另一方面确保知识的精 、准、全 、新。
(3)强调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在知识管理中,最普遍的实践过程是创造和发现新知识。因此,建立基础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实现知识发现和知识共享应该成为知识管理环境下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
图3 知识管理结构图
4.1.5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在企业的作用
(1)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命力和灵魂在于创新。在以技术迅速变化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征的经济环境下,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推动创新。创新主要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动力,管理创新是保证。知识管理就是要加快知识流动,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创新图。
(2)提高企业效率。知识管理的实施渗透到知识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之中,包括知识的获取、存储、组织、转换、共享、扩展、创新、生成新的知识;还体现在企业日常工作流程、实践中。通过努力获取和共享最好的经验以及可重复利用的知识资产,缩短作业时间并尽可能的减少重复劳动。
(3)更好的为客户服务。知识管理的实施也包括CRM 的内容,以知识管理的思想对其进行辅助,对CRM 中的信息进行记录和共享,可达到:防止信息的丢失;知识积累;重点客户的跟踪监控。而且知识库的资料由原始的仅由客户服务人员提供变成与所有与客户有关的人员提供。充分的客户资料可以让客户服务人
员很快的为客户进行问题解答。
4.2 实施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企业要进行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企业要想在经济知识化的浪潮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进行知识管理的尝试,在发展知识战略重塑企业知识文化,实现知识度量,设立知识主管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中企业必须有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实体、目标和知识共享价值体系,围绕这一价值体系,企业能够进行自组织和对知识以及企业知识化进行管理和整合。
(2)建立知识创新的激励制度。 建立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和运用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企业员工进行知识学习、创新和共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励制度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大多数的企业都注重物质激励,却忽视了精神激励,这是不可取的。企业一定要两者相结合地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创新。
(3)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平台,信息化建设很完备后,明显地会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在实施知识管理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中心内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要确保信息系统能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内外部信息的集成管理; 二是各部门的信息(知识) 资源共享问题; 三是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的问题。
(4)重组信息部门的功能。在信息部门要设立CIO 制度,在CIO 的带领下,塑造好企业的信息文化,使整个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有认知;在CIO 的带领下,提高信息资源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支持作用。在CIO 的带领下,企业应针对自身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制定相应的规章和条例,规范企业信息活动的管理,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在CIO 的带领下,重视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 7
7 芦颖. 浅谈企业知识管理[J].企业管理.2006(2)
图4 信息组织结构图8
(5)重视人才的培养及管理。人是知识创新及知识应用的主体,知识管理离不开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缺乏人才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引进、储备、培养人才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拥有了足够的人才,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6) 制定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评价体系。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水平如何,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评价。通过评价可检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总结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评价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要合理地确定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步骤。 9
5结束语
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国政府和企业界迫切需要一套完整成熟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理论体系来指导企业实践活动。因而,国内外对企业8程刚.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保障体系研究[J].实践研究,2006,(1)
程刚.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保障体系研究[J].实践研究,2006,(1) 9
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笔者认为,未来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方向是在不断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国内外企业实践活动的发展动态,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研究有关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加强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借鉴和深化研究成果,相互协作,尽快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理论体系,进而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
范文五: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20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7年第 7期
1 引言
数字媒体包括图像、文字和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以
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摘要: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和 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 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的数字媒体的发展。但数 字媒体的迅速发展既带来了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的爆炸 式增长,也使传统的广播与电视媒体面临严峻的挑 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步伐和 数字媒体的发展,以及对海量数字媒体信息资源进行 开发、利用和管理,已变得十分紧迫和重要。本文运 用现代管理理论探讨了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思路 和方法,并对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体系和管 理平台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对促进我国数字媒体信息 资源管理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数字媒体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 数字 技术
及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中采用数字化, 即信息的采集、 存取、
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简单地说,数字媒体就是通过计 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数字媒体属于将信息传 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 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经过近 10年的快速发展, 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 息载体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数字媒体的快速发 展,如何加快开展传统广播电视领域的数字化工作,以及如 何对数字媒体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加快实现媒体 信息资源与文化充分共享,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 我国数字媒体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数字媒体主要分为两个重要部分,一方面是传统广播电 视数字化后的数字媒体, 另一方面则是网络电视、 网络电台、 电子报纸与电子杂志、多媒体新闻、视频点播及个人博客等 数字新媒体。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数字媒体领域具 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传统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已取得很大进
步。目前,广播电视领域正处在由模拟向数字转换的关键阶 段,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已开始通过数字化转换向用户提供 更广泛的服务, 国内电台的、 电视台的内容制作正向数字化、
新的挑战。新的数字化时代,以下一些问题显得日益紧迫:对于新媒体业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监管谁?监管哪些方 面?如何进行有效监管?
(1) 建议考虑监管方的重新定义
与传统电视由政府宣传监管机构和各级广电总局共同监 管这样清晰的监管模式不同,新媒体电视的出现使监管范围 扩大到了更大的范畴和更多的政府部门,如信产部,在各种 新业务中各个部门尚没有相当明确的职责划分,因此,政策 环境的和谐发展将有利于新媒体业务的良性、持续性发展。
(2) 建议考虑具体的监管内容
从技术角度来看,管制政策将直接影响到新媒体业务实 现技术的选择和频率的使用。
从内容角度来看,应防范和管理各种虚假与不良信息的
传播,尽量避免受众遭受招摇撞骗、淫秽信息的侵蚀、流言 蜚语的流传, 从而倡导出良好的社会风气, 正确地引导公众, 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此外,还应防范和管理侵犯个人隐私 和恶意涉及国防保安和商业机密问题的现象。如此,还有可 能涉及其他法律问题。
(3) 建议架构新的监管体制和体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建构新的监管体制和体系迫在眉 睫。由于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原先电视媒体地域划分明确 的局面,新媒体业务运营商将表现出跨市、跨省、甚至是跨 国界的趋向,正如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 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因此,相应地在监管体制和体系上就 需要作出新的规划。
◎ 李 江 ◎ 吕 锐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运营管理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网络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录像带下工作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广播影视媒体内容正处在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型时 期。广播影视数字媒体如何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已显得越 来越紧迫和重要。
另外,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等新兴传输方式而迅速发 展的网络电视等数字新媒体也已迅速崛起,并越来越受到广 大用户的喜爱。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融合各种先进技术,采用传统广播 电视网络,以及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多种新兴传输方式,相 关行业相互融合,已成为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
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应用也带来了许多需要研究解决 的问题。笔者认为,问题主要集中在管理与技术两个层面, 具体分析如下:
(1) 传统的媒体管理方式与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数字 媒体发展的需要
随着传统广播电视领域数字化的快速推进,以及通过互 联网、移动网络等新兴传输方式而兴起的网络电视、个人博 客等数字新媒体迅速发展,使得对数字媒体的管理无论是在 管理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都变得更加重要和困难。目前, 数字媒体的管理,基本上仍是沿用传统媒体的管理模式,存 在不少问题, 已不能适应数字媒体发展的需要。 如何全方位、 多角度、深层次的拓展思路、解放思想,加强数字媒体信息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解决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 消除管理死角以及充分发挥广电、电信等部门各自的资源优 势;统一规划和组织、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已 成为数字媒体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数字媒体发展的要求 目前,在数字媒体的关键技术领域,适应我国具体要求 的技术发展还存在应用研究和集成创新的严重不足。如何研 究和利用最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向用户提供 安全、可靠、高质量的数字媒体信息;规范数字媒体信息的 采集、组织、存取与传输;消除各业务部门间的信息孤岛; 提高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水平;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潜在的、 有效的、 高价值的信息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从具体技术来说, 如适用多种传输网络的内容分发技术、基于几变换域的识别 与特征提取技术、海量媒体信息预处理和后处理技术、海量 音视频数据存储和迁移技术、数据的交换格式技术、海量媒 体内容的高效搜索与查询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都需要 加强研究和加大应用力度。总之,技术研究的滞后严重地制 约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和应用。
3 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思路探讨
信息资源管理是实现面向个人、组织、社会等系统的信 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的活动。由于数字媒体信息资 源的海量增长,如何对海量数字媒体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 利用和管理,满足社会的需要,已成为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当 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从信息资源的宏观管理层面对数字媒体信息资源进 行管理
对信息资源进行宏观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 利用、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建设能有 组织、有规划、有机协调地进行,从而使各类信息资源的战 略价值和经济潜能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充分发挥出来。 应从组织或社会的需求出发,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利 用各种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综合集成各种信息资源, 协调管理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从数字媒 体对广播电视业、电信业、信息服务业的影响等来制定数字 媒体信息政策、信息法规,并对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宏 观调控体制进行研究。
(2) 以信息资源过程管理为主线来开发和管理数字媒体 信息
信息资源交流过程是由信息源、 信息采集、 信息转换、 信 息组织、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资源开发和传递服务等 环节构成的,应对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的传播交流引入管理过 程,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过程,使之相互契合, 最终实现对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的最优管理体制与方式,并达 到提高数字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目的。
(3) 利用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对数字媒体信息资源进行开 发与管理
信息资源技术管理的目标旨在从技术角度建立先进的信 息资源管理系统,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科学规划、组织、协 调和控制。
在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涉及到多种前沿理 论和技术。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与网络资源开发与管理相关 的信息构建技术、与信息存储相关的数据仓库技术、与信息 获取发现相关的数据挖掘技术。具体地说,包括存储和组织 技术、智能型全文检索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知识产权保 护技术、下一代 Web 技术、相关标准等。目前,在数字媒体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应主要利用最前沿的信息技术解 决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①提供先进的信息组织技术,以保证数字媒体信息的有 序性和利用的方便性;
②提供信息安全技术,以保证数字媒体信息存储、传输 和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③提供其他各种数字媒体信息相关技术,以保证数字媒 体信息传输过程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速度。
运营管理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21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7年第 7期
22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7年第 7期
4 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平台研究
当前,在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中,如何按照信息资源 管理的技术体系,并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建立 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平台及信息系统十分重要,并 且关系到其成败。笔者认为,首先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体 系,作为建立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平台及信息系统 指导原则和规范,具体技术体系(见图 1)的阐述如下:
(1)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信息流程,建立信息资源 管理机构;
(2) 对信息源的建设、各类信息资源在信息空间中的分 布与配置、信息资源的存储与复制等进行规划;
(3) 信息资源标准规范的制定、信息资源的编目索引、 信息的理解、不同信息资源的综合集成等;
(4) 信息资源传递交流秩序的建立、信息资源的传输、 信息资源的交换;
(5) 信息资源检索服务、信息资源分发服务、信息服务 的质量保证、信息资源在业务管理中的应用、信息资源在辅 助决策中的应用等;
(6) 技术及系统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管理、各种相关技 术的研发、各种信息设施与产品的管理、各种信息系统的组 织及运行管理等;
(7) 信息资源管理的安全与控制,例如信息安全、网络 安全、用户管理等。
另外,在上述技术体系的指导下,应本着充分发挥信息 资源价值,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提高信息资源 应用效率的目的,研究和构建适应未来发展、能实现开放集 成、内容共享、版权保护,适应合法发布需要的数字媒体信 息资源管理平台。具体地说,该平台应在信源的采集、处理、 文换、管理、存储、传输方面,构建一个符合标准,技术先 进,功能强大,安全可靠,适应于多种业务发展需要的可运 营的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平台应具有以下的主要功 能:
(1) 共享信息源,对信息源采集、处理提供强大的管理
图 1 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体系示意图
参考文献
[1] 孟广均等.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3.7[2] 马费成等.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2
[3] 王联.广播影视数字媒体节目资源应用的若干思路[J]. BIRTV2005[4]
孙俊岭. 南京广电数字新媒体发展与思考[J ].
《Breakthrough & Construct》 ,2006
[5] 朱虹.新媒体对广播影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广播电视 信息,2006.9
[6] 林叶郁、 夏洪文, 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J].中国有线电视, 2006.2
功能,提高信息源的利用价值。满足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 主流媒体内容格式存储和播出的要求,能提供多功能、多层 次服务;
(2) 支持数字电视、宽带 IP 网络视频服务。支持信息分 类,对信息内容自动分检;
(3) 具有完善的系统管理和计费功能、灵活的调度和播 出功能、强大的监控管理功能、良好的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
保护功能;
(4) 模块化结构设计,规范接口,保证良好的系统扩展
性;传输方式面向内容,调度和管理方式面向应用,组件的 功能单一化、模块化,有利于系统的升级和发展;
(5) 能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发布及接收、多平台的信息资 源共享,多平台的应用、宣传优势互补;
(6) 针对建立性能优良的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平 台需要,我们还应在信息构建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 掘技术等诸多技术领域进行更进一步的创新和研究。
5 结束语
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对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的开 发、利用和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现代管理理 论对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 讨,并研究和提出了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体系和管 理平台,对促进我国数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 的参考意义。 运营管理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