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应用题一生活中的物理
物理应用知识(一)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一、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和运载工具。在它的“身上”运用了许多力学知识,请你从自行车是构造和原理等几方面阐明力学知识的运用?
(1)测量中的应用:测量跑道的长度,可运用自行车,如普通车轮直径为0.71m (28型)或0.66m (26型),那么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圆周率∏,让车沿着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则跑道长为n ×2.33m 或n ×2.07m.
(2)力和运动的应用
a 、减小与增大摩擦;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以减小摩擦;且加润滑油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刹车时,变滚动为滑动;刹车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压力以增大摩擦以达到制止与轮滚动的目的。 b 、弹簧的减震作用:车的座垫下安有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3)、压强知识的应用
a 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量。如车载过量,则车胎受到压强太大而被压破,
b 座垫是马鞍型,它能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劳。
(4)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a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刹车皮的拉力。
b 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轮轴;脚蹬板与链轮牙盘;后轮与飞轮及龙头与轮轴等,
(5)功、机械能的知识应用
a 根据功的原理:省力必是费距离,因此人们在上坡时,常骑“S ”形。
b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骑车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就容易上去些,这是动能转化为势能;而骑车下坡,不用力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为势能转化为动能。
(6)惯性定律的应用:快速行驶的自行车,若突然把前轮刹住,后轮为什么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前轮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运动,但车上的人和后轮没有受到阻力,根据惯性定律,人和后轮要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状态,故后轮会跳起来。
切记:下坡或高速行驶时,不能单独用自行车的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
(7)人骑自行车时,由人对车提供能量,但能骑车前进的牵引力是后轮受
二. 汽车及其它车辆中的物理知识:
汽车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重要交通工具,它应用了很多方面的物理知识与技术,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的喇叭声是靠 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
(2)载重汽车一般安装很多车轮,其目的是 ;
(3)运油车的尾部常拖着一条铁链,这是为了 ;
(4)公路上常有“雨天路滑,小心慢行”的警告牌警示司机,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它的含义是 ;
(5)汽车的车灯不装在车顶,而装在靠近车底部分,这是因为:使地面上坎坷不平出投下长一些的影子,驾驶员就能看得清楚些。
(6)大卡车的前窗玻璃竖直安装,而小汽车则不行,为什么?首先,我们知道汽车行车时,驾驶室内灯是不能开的,是为了避免前窗玻璃成像而影响司机视线。即使不开灯,在一些情况下前窗玻璃中也可能出现模糊的像,小汽车玻璃如果竖直安装,司机容易将玻璃中的像与路中行人混淆在一起而出事故,倾斜后像会成在玻璃的上方,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大卡车一般都
比较高,即使竖直安装,玻璃中的像比路上行人高得多,因此不会影响司机。
(7)上坡时一般不加速冲坡而是减速慢行:加速冲坡,是利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可以爬到高处,但这样做不安全,且爬坡高度有限。换低档减速慢行,是利用汽车的最大功率是一定的,由P =Fv 可知,减小速度可获得更大的牵引力,容易上坡。(用拖拉机深耕时,一般都走得 (填“快”或“慢”)这是为了 。)
三. 日常常用工具中的物理知识:
1. 观察一下锯条上的锯齿,这里面有哪些力学道理?
(1)从齿形来看,锯齿的两个面都是斜面,但一个斜面较陡,另一个斜面较缓,较陡的一个是工作面,其做得较陡可以在推锯时切割较多的木屑,提高工作效率,较缓的一个是回锯时用的斜面,做的较缓一些,可以使回锯时更省力。
(2)从锯条一端,顺着锯条看过去发现锯齿都不在一个平面上,锯齿左右错开,在锯木头时,锯路较宽,不但来回拉动时较省力,且可以减小摩擦,延长锯的寿命。
2. 铁锨中的物理知识:1)用铁锨抛土时,它是一个费力杠杆;2)将土抛出去利用了 ;
3)切土时利用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道理。
3. 钢丝钳中的物理知识:1)省力杠杆;2)钳口有横纹是为了 ;3)钳口后方的刀口是为了 ;4)钳柄上的橡胶套起到了绝缘作用。
4. 观察高压锅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手柄用胶木制成?——胶木是热的不良导体,高压锅上的热不易传递至柄上。 (2)锅体为什么用铝质材料?——铝是热的良导体,易把火炉的热传到锅内。
(3)使用时为什么要用胶圈封闭盖口?——是为了防止热的水蒸气从盖口喷出,以而达到增大压强作用。
(4)使用时为什么要在中心孔上加限压阀?——是为了锅内产生一定压强,避免压强过高发生事故。
(5)易熔孔中的熔片为什么要用熔点低的材料制成?
当中心孔闭塞时,锅内压强会超过规定值,锅内温度较高,易熔片就会熔化,让气体从易熔孔中放出,起保险作用。故材料的熔点要低。
(6)高压锅为什么会很快煮熟饭菜呢?——利用高压下沸点升高。
(7)高压锅在使用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
5. 水壶、茶壶、玻璃中的物理知识:
(1). 用潮湿手巾包住牛奶壶,即使在很热的天气里也能让壶里牛奶保持相当凉,这是因为空中水蒸气,要从壶里吸热,使壶里牛奶有较低温度。
(2). 紫砂壶及普通茶壶用潮湿手巾包裹,即使在很热的天气里也能让壶里茶水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壶外水分蒸发,要从壶里吸热,使壶里茶水有较低的温度。
(3). 一壶以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请写出两种并分别加以解释;
① 壶盖跳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 壶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发生 。
③ 壶水温度升高,水吸热内能增大,
④ 水沸腾之前溢出,水温升高,体积增大。
(4). 电热水壶用来烧开水的铝制水壶的底部,常有几个凹凸不平的同心圆圈,其主要作用1 ;○2 。是:○
(5). 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干旱地区尤为珍贵,我国的一些山区,半山区和北方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采用 技术,利用 代替沟渠输水。好处之一就是减少熟输水过程中渗漏和 。
(6). 为什么磨砂玻璃淋湿后会透明?
磨砂玻璃又叫毛玻璃它有一面很细砂皮一些毛糙不光,它虽然可以透光,但隔着它就看不清东西。例浴室和厕所的窗上装了毛玻璃可使室内光线充足,但是室外却看不到室内东西,磨灯看不到过亮、灯丝,不会耀光。
光学原理:光透过玻璃和穿出玻璃都要发生折射,若两个面都是平滑的,两次的折射都很有规则,人们隔着玻璃也可看清物体,毛玻璃一向不光滑,牙使入射在它上面的光线无规则地散乱开来。故隔着毛玻璃就看不见物体了。若毛糙面上沾了一层水,水填进毛面上的低凹部分,使整个外表变成了光滑水面,光线穿过它就折射得比较有规则了。这时毛玻璃就失去了半透明的作用,隔着它也可以看到物体,若水蒸发完了,毛玻璃面就干燥了,它又恢复了不透明的原状。若半面沾水,对它的作用无影响。
6. 厨房里的物理知识:
自来水、燃料、调味品、用具、厨房中的现象等等经常在物理试卷中出现。
例: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面哪些做法较好?( )
A 煤炉上热凉粥,要在粥下加少许水,烧开后再搅拌几下
B 热凉粥时,必须反复搅拌,直至烧开
C 生饺子下到开水锅中,直到水再开时,饺子煮熟了
D 向保温瓶灌开水,不灌满,瓶塞才不会跳出来。
四. 教室里的物理知识
1 . 力学知识
1) 打开课桌的翻盖时,手放在前边缘较省力
我们打开课桌的翻盖是杠杆的应用,支点在铰链处。在其前边缘用力时,相当于增大了动力臂的长度,使其更省力;
2) 我们书包的背带均做得较宽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其压强就会越小。背带均做得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故可减小书包对我们肩膀的压强,使我们感觉更舒服。
3) 用黑板刷擦黑板 黑板刷擦黑板利用的是摩擦力。黑板刷越粗,人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擦得越干净。故黑板刷做得很粗糙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2 巧开门 此现象可以说明力的三要素。
2. 热学知识
1) 冬天,教室窗户上玻璃的内表面常常结上一层冰花或出现小水珠 冬天夜晚的气温很低,使得教室窗户上玻璃的温度也很低,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低温的玻璃时,在其表面直接凝华成了小冰晶,这就是冰花。若室外气温并不是很低,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小水珠。夏天,室内开空调,玻璃表面的小水珠出现在 侧。
2) 夏天,打开电风扇会觉得比较凉爽 这是因为打开电风扇加快了教室里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人体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蒸发要吸收热量,从而带走了皮肤表面的热,降低了温度使人感觉凉爽。
3 . 声学知识
1) 老师用同样的间量讲话,我们在教室里听起来感觉比室外要大: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了,使原声加强,我们听起来就会感觉声音较大。
2) 当教室外的噪声较大时,我们应关闭门窗 关闭门窗可使在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减弱,避免影响教室里同学们的学习。
4 . 光学知识
1) 黑板用久了有些地方反光看不清字 用久了的黑板上有些地方太光滑,当光线照射到这些方时,此处将发生镜面反射,导致有些方位的同学看不清此处的字。
2) 我们站在教室里任何位置均能看到周围的物体 因为这些物体的表面不平滑,有光线照在它们表面上时会发生漫反射,使站在各个方位的人都能接收到反射光,故都能看到周围物体。 5 电学知识
1) 教室里电路的电压 教室里的电路属于照明电路,其电压应为家庭电路电压220V ;
2) 教室里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为了使各个用电器工作或未工作时都互相不影响,故它们都采用并联方式用电。
3) 电灯泡的制成原理和能量转化 电灯泡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制成的。它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4) 电灯的灯丝烧断后再搭上会更亮 电灯的灯丝断后再接上会变短,其电阻R 会变小,
2由公式P =U /R可知,其实际功率P 将变大,因而会变亮。
5)若用粗细不匀的钨丝制成灯泡,哪一部分发光亮一些?为什么? 。
五. 体育课中的物理知识:
1. 为什么短跑运动员都穿钉子鞋,而长跑运动员穿?
短跑运动员要穿跑鞋,靠鞋子上的钉子增大摩擦,防止滑蹭;
长跑不需要像短跑时那么快,因而不需要那么大的后蹬力,穿一般球鞋就可以,且跑动时有一些滑蹭,还可以缓冲对关节的冲击,减小疲劳程度,提高总成绩。
2. 推铅球:利用了惯性知识;且以45o抛射角抛出时效果最好。
3. 足球比赛中物理知识
(1) 球越滚越慢。在球场上踢出的球越滚越慢,最终停下来。这是因为踢出的足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沿原来的运动方向继续滚动;而在运动方向上只受到了滚动摩擦力的作用,这个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阻碍足球滚动,使球越滚越慢,球最终停止运动。
(2) 球在下落后,每次上升的高度都比上一次低。可以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球在下落时,由于球和空气之间克服摩擦,要损失一部分机械能;同时球在碰撞地面时,也要损失一部分机械能,这样球的机械能就逐渐减少,所以球上升的高度将越来越小。
(3) 守门员接球。当队员大脚射门时,球速高达100km/h。如果守门员用胸部停球,那么胸部所受到的冲力将高达1500N ;如果用手接球,冲力要减少到500N 。这是因为通过手臂的运动可使球的制动距离延长3倍的缘故。
(4) 运动员绊倒时前倾。快速奔跑的运动员被对方运动员的脚或身体绊住时,都是向前倾倒。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人的下半身由于被绊住而停止了运动,上身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于是奔跑的运动员绊倒时向前倾倒。
(5) 喷雾疗伤。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相互碰撞跌倒后,如果受伤严重,队医就会对着球员的伤痛处喷出一股白雾。实际上这是因为瓶中装的是“冷气雾镇痛剂”,它是由氟氯甲烷配一些镇痛治伤药组成,这种药液从喷嘴喷到伤处时,迅速汽化成雾状。由于汽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运动员受伤处温度将急剧下降,血管收缩神经麻痹,于是痛感就很快消失。
(6) 弧线球的形成。脚法好的足球运动员往往能踢出弧线球绕过人墙飞入球门,那么球为什么在空中划出弧线呢?那是因为运动员在踢球时,用脚的内侧或外侧摩擦球使球在空中水平方向旋转着向前运动,这们就造成了球的水平两侧的气流速度大小不一样,根据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空气对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力的大小也就不一样,所以球在前进的同时,还在与球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发生弯曲,从而出现了弧线。
六. 特异功能:
1. 赤脚在燃烧的炭团上行走是奥秘是什么?
表演者的脚底上要有足够的汗水,由于汗水在高温中迅速汽化,脚底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表演的时间很短,所以不致烧伤。
2. 人躺钉板,身体上方压大石块,重锤击,石破人未伤的原因:3. 不怕电:4. 不怕烫油:
七. 其它:
1. 在观察河岸的城市夜景时,往往发现每盏灯在水里的像不是一盏灯,而是一条光柱,请你分析这是为什么?
若河面平静如镜,那么电灯在河中的像和平面镜一样,也是一盏灯,但由于水面总有水波起伏,如像由许多取向不同的平面镜组成一样,由灯在每一个小平面镜内都成一 个像,但各个像的位置高低不同,这是像组合起来就形成一条光柱。
2. 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地球,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若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在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及事例中哪些现象不可再发生?
“马德堡半球”现象“托里折利”现象“抽水机不能抽水”“声音靠空气传播”现象不能发生。内燃机不能工作、燃烧?植物光合作用?
范文二:初中物理应用题的答题规范
初中物理应用题的答题规范
如今有许许多多的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习,感觉无从下手,尤其对各色各样的应用题更是感觉束手无策,会出现单位不统一、已知、求、解、答等格式不会写的重大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题,但是可能“肚子里有东西倒不出来。”的尴尬局面。如何解决这一困难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经验见解和大家爱分享,结合一下例题就自己总结的“黄金三步解题法”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例、汽车从甲站出发头20s前进了100m,然后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以后又用4min前进了50m,到了乙站停车。求:(1)汽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最后4min内的平均速度。(3)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
黄金第一步:通过阅读题目,可能你已经有了思路,那究竟怎么让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让我们的步骤跃然纸上呢。由于我们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所以首先应该写上已知、求。书写已知、求也许有许许多多的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但是你只有一开始就写好已知、求,才能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下面我就已知、求到底该如何写来谈一下:
已知该怎么写呢,首先通过审题来了解一下题意,然后看看题目中给了我们几组阿拉伯数字,例如上面这个例题给了我们6组,所以要写已知就一般写上这几组阿拉伯数字,然后结合我们所学过的基本物理量来写,如果一个题目中同一个物理量有好几组组成,那就加角标来区分一下。下面我就来演示一下上面这个例题的已知的写法。
已知:t1=20s,s1=100m,v2=36km/h,t2=2min,t3=4min,s3=50m。
至于求的写法,要比已知好写的多,对于上一个例题,可以分为三段,所以以后对于这种题目,为了让我们的思路更加的清晰,可以设t1 t2 t3 v1 v2 v3 s1 s2 s3 来让我们做题时更加的游刃有余。而整个过程我们可以设v t s来加以区别,下面我就来演示一下上面这个例题的求的写法。
求:(1)v1(2)v3(3)v
注:之所以不让我们思路混乱,我们才要写已知,有些题已知条件较多、较乱,所以在协议之时也有技巧,比如上面这个例题,分为三段,可以设t1 t2 t3 v1 v2 v3 s1 s2 s3来加以区别。这样可以不至于让你的思路混乱。
黄金第二步:解题,首先化成统一的国际单位制,这样可以避免在做题过程中因为单位统一而出现得比必要的错误。下面我就来演示一下上面这个例题的单位统一的写法。
解:v2=36km/h=10m/s,t2=2min=120s,t3=4min=240s。
然后再按照已学的知识点详细写出答题过程,不过一定要注意在这里只有课本上出现的最原始的公式才可以直接带,不直接出现的不可以带,比如例题中只有v=s/t才可以直接用,而s=vt、t=s/v不可以直接用,下面我就来演示一下上面
这个例题的具体解题过程的写法。
(1)v1= s1/t1=100m/20s=5m/s。????????注:先写公式再带数据,再代入数据时一定要注意连单位一起带上。
(2)v3= s3/t3=50m/240s?0.21m/s ???????注:对除不尽的结果一般写成小数形式,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不得写成分数形式。
(2)由v=s/t得s2=v2t2=10 m/s ×120s=1200m。
所以v=s/t=(s1v s2 +s3)/ ( t1 +t2 +t3) =(100m+1200m+50m)
/(20s+120s+240s)=1350m/380s?3.55 m/s。
黄金第三步:最后写上答数。
答:(1)汽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2)汽车在最后4min内的平均速度约为0.21m/s。(3)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3.55 m/s。
线面我就把整个题目的解答过程书写一遍:
已知:t1=20s,s1=100m,v2=36km/h,t2=2min,t3=4min,s3=50m。
求:(1)v1(2)v3(3)v
解:v2=36km/h=10m/s,t2=2min=120s,t3=4min=240s。
(1)v1= s1/t1=100m/20s=5m/s。????????注:先写公式再带数据,再代入数据时一定要注意连单位一起带上。
(2)v3= s3/t3=50m/240s?0.21m/s ???????注:对除不尽的结果一般写成小数形式,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不得写成分数形式。
(2)由v=s/t得s2=v2t2=10 m/s ×120s=1200m。
所以v=s/t=(s1v s2 +s3)/ ( t1 +t2 +t3) =(100m+1200m+50m)
/(20s+120s+240s)=1350m/380s?3.55 m/s。
答:(1)汽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2)汽车在最后4min内的平均速度约为0.21m/s。(3)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3.55 m/s。
后记:各位读者你们好,希望我的一点经验能对你今后的答题以及年轻教师由于没有教学经验而在这一块所出现的各种瑕疵有一点点的帮助。希望各位同事和同学多多批评指正。
章丘市白云湖中学
刘献鹏
2010.10.23
范文三:[doc格式] 分数应用题解答的引领策略
分数应用题解答的引领策略
.学法透析
数应用题留鳓弓萱领策略
王国文
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l”,然后根据数
量关系中对比量与对应分率之间的关系确定计算方法,进
行解答.分数应用题根据其结构特征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或求一个量比另
一
个量多(或少)几分之几.
?求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求一个量比另一个
量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
?已知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量;或已知
比另一个量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量.
现在笔者就解答这三类的分数应用题时存在的问题
进行举例分析:
类型一: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或求一个量
比另一个量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这是两个数量相
比较,即求一个数量占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在解答这
类应用题时,学生往往分不清哪个是标准量,哪个是比较
量.
例1:水果店有苹果32千克,桔子24千克,桔子比苹
果少几分之几?
错解:(32--24)?24=
j
错误原因分析:该式表示的是桔子比苹果少几分之
几,与题目的要求不符.错的原因是没有找对标准量,对比
谁少(或多)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分辨不清.解答时只注意了
少或多的数量,却忽视了比谁多或比谁少的问题.
类型二:求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求一个量比
另,个量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由
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只凭”多,少,剩”等个别词语决定算
法,找不准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有时对”分率”和”数量”
分辨不清导致错误.
例2:图书室有科技书50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
—
,故事书有多少本?
lU
错解:500×(1q-亩)=650(本)或500+500击
=650(本)
错误原因分析:由于学生没有找准单位…1’,在没有搞
清楚题目的情况下,就认为已知的量就是单位”1”,从而盲
目地计算造成错误.
类型三:已知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量;或
已知比另一个量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量的应
圈新校园下旬
总第149期
用题.由于是逆叙题,数量关系较为抽象,学生在解答对感
到困难.
例3:学校有女生90人,是男生人数的},那么学校
有男生多少人?
错解:90×当:48(人)
3
错误原因分析:解答时由于学生不会理解这类题目,
就会认为”女生人数”是单位”1”,错误地认为”男生人数”
的对应分率是,进而错误地进行解答.
]
现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经验,介绍几种找单位”l”
和对应分率的方法.
I.抓住题中有数量关系句子的关键词
(1)”比谁多或少几分之几”的语句.这里的”谁”一定
是单位”l”的量,也就是”比”后面的量.例如:实际比计划
增产.计划的量是单位…1’,增产的量占计划的1,而实
])
际的量是计划的(1+).
)
(2)”谁占(相当,是)谁的几分之几”的语句.这儿”的
几分之儿”前面那个量就是单位”199.例如:”男生人数占全
班的”或”男生人数相当于全班的”中的单位”1”是全
3)
班人数,男生人数所对应的分率是.
)
2.找出题中省略的单位…1’
(1)有时题中的单位…1’像语文中的省略旬一样会省
略掉.如:水结成冰,体积增加_i1,这里是指水变成冰的
体积增加了水的击,那水的体积就是单位”1”,而冰的体
积应是水的(1亩),增加的体积是水的击.
(2)有的应用题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占谁的几分之几,
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就可以找出单位…1’.如:”一条水渠,
已修了30%,还剩210米没修,这条水渠总长多少米?”这
种应用题一般是将整体看作单位…1’.
(3)还有时题目会直接说”降低了几分之几”,这时必
须让学生明白是降低了原来的几分之几.如:”现在的成本
降低了20%”应该是”现在的成本比原来成本降低20%”.
3.单位…1’发生变化,分率也会跟着变化
(1)有些应用题中单位…1’会发生变(下转第100页)
.读写指导
(上接第98页)为技能.教师可采用填空,复述等形式对学
生进行训练.填空就是把课文缩写成一篇短文,在关键词
或短语处挖空,由学生填空.复述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教师根据课文题材,篇幅,难度的不同设计多种复述形式.
一
篇课文的复述可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每个学生说几句
或一个情节,这样能克服一些学生因害羞害怕讲不完整的
心理,从而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这一阶段的操练要突
出知识的综合性和语言的交际功能,要让学生在理解和记
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
力.
5.课外作业的合作互动
根据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课后教师再布置相应的任
务,以进一步强化阅读成果.课后的小组合作互动学习任
务可以是:(1)开展调查研究.教师根据所学的话题或学生
感兴趣的某一语言材料,统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开展一
些实际调查研究,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和信息的处理,
得出一定的结论.(2)举办教室墙报.针对不同的主题,小
组轮流出墙报,贴在教室的专栏里,供全班阅读交流学习.
(3)复述典型课文.可以一人复述一部分,轮到的学生可以
站起来面对其他几位同学.复述内容也可以是教科书以外
的,如报纸上的,课外读物中的,Et常生活趣文等,这样既
可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4)书面写
作交流.写的能力是学生运用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它是
一
个多层次的概念,与听,说和读的能力密切相关.
三,合作互动学习的科学评价
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不仅要考察其阅读能力,而且
要考察其阅读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实现
总第149期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合作互
动可采用多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
人评与他人,小组评价相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
中,评价要灵活运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
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活
动的始终,评价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
目的,用鼓励性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他们的积极
性.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的评价要做到”两个结合,两个侧
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
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
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无论是过程评价还
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
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要注
意适时地对各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只要小组合作评价得
当,就有利于课堂中各项教学任务的落实.
总之,合作互动学习作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
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考虑到
了以往一向被忽视的生生资源的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
用了教学的主体,为现代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把英
语教学建立在人际交流的真实背景下,使得语言教学更具
实义;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教学效果也具有重
大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
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
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新课程理念转变成为新课程实
践,从而极大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e】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实验中学325604)
(上接第86页)化,教师应让学生根据变化逐一分析.例
如:”一袋面粉总重25千克,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
]
剩下的争,总共用去多少千克?”第一次用去的是以这j]
一
袋面粉为单位…1’,而第二次的是以第一次用去以后
j
剩下的为单位”1”.
(2)还有的分数应用题单位…1’前后不一致,教学时应
提醒学生注意区分,不能混淆.例如:”一种商品先提价
10%,再降价10%”,提价后的价格应该I原价为单位”
提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10%),而”再降价10%”是以提
价后的价格为单位”1”.
笔者通过实践,将找单位…1’的方法总结为顺口溜:要
解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找单位”1”.先找分率之前”的”,
“的”前便是单位”1”.再看题中有无”比”,比后即为单位
“1”.”的”“比”同时都有时,”的”前”比”单位…1’.
为此,笔者将解题方法归纳为下表,供大家参考商榷:
In新校园下旬翠J
应用较复杂的分数
题简单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用题
题旨一个整体分为几一个量是另一个一个量比另一
个量多(或少)分析部分量的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
单位整体”的”字前面的量”比”字后的量
…1’(或原量)
标准量?标准
整体×对应分率标准量×对应分量X对应分率
数量=部分率=对比量=对比量
关系部分?对应分率对比量?对应分标准量×(…1’
=整体率=标准量?对应分率)=
对比量
求整体:部分?对比量:标准量×单位”1”已知
对应分率或部分对应分率用数学方法
计算+部分求标准量:用方程(乘法)
方法求部分:整体×对或对比量?对应单位”l”未知
应分率或整体一分率用方程或数学
另一部分方法(除法)
(甘肃省天祝民族师范附属小学733200)
范文四:圆的应用题
1. 一个圆形桌面的直径是 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用圆规画一个周长 50.2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应是多少厘 米,画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 在一个面积是 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这个圆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厘米?
4. 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 3倍,大圆面积是 84.78平方厘米,则小圆面积 为多少平方厘米?
5. 鼓楼中心岛是半径 10米的圆,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 小华量得一根树干的周长是 75.36厘米, 这根树干的横截面大约是多少平 方厘米?
7. 一只羊栓在一块草地中央的树桩上,树桩到羊颈的绳长是 3米。这只羊 可以吃到多少平方米地面的草?
8. 一根 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径是 30厘米的圆,(接头处不计),还 多多少米?围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 从一个长 8分米,宽 5分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画图分析)
10. 校园圆形花池的半径是 6米,在花池的周围修一条 1米宽的水泥路, 求水泥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范文五:应用题的估算
马家嘴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导学设计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教材P15例8及练习
2.达成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学习方法建议:
创设情境,启发探究,合作交流。
5.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导学设计
个性化意 导案设计 见及 说
明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列各式:
0.9×0.9×1O0 1.25×0.5×8 1.86×3.04+0.14×3.04
教师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稿纸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刚才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这三题都是有关小数的乘法计算,关键是要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板书课在行动上题) 落实,学
二、探究新知 生口头上
1.出示教材第15页例8的情境图。 说的好,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从情境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可是一做
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题就忘
生1:图中的这位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0.8kg肉,每千克肉26.5元。 了。
生2:鸡蛋有10元一盒的和20元一盒的。
生3:图片中的这位妈妈只带了100元。
师:很好~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用 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如下表所示:(教材第15页表格)
单价 数量 总价
大米 30.6 2
肉 26.5 0.8
鸡蛋 10 1
培养学生师:同学们能将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吗,
估算的能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教材第15页表格。
力 师:题中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4:这位妈妈买完2袋大米和0.8kg的肉,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那么怎么解决第一个问题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方法。
生1:我是用计算器算的。买2袋大米和0. 8kg肉所花去的钱是61.2+21.2=82.4(元),100-82. 4=17.6(元),17. 6>10,所以用剩下的钱够买10元一盒的鸡蛋。
生2:我是估算的。1袋大米不到31元,2袋大米不到62元;肉的价钱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所以用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师: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呢,
生3:我也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1袋大米超过30元,2袋大米超过60元;lkg肉超过25元,0.8kg肉也就超过25×0.8=20(元)。如果再买20元一盒的鸡蛋,总共就超过了60+20+30=110(元),110>100,所以用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2.回顾与反思
对比用计算器和估算两种方法,我们很容易发现,有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简单。
比较估算的两种方法,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是把数往大了估,还没有超过100元,说明带100元钱够买这些东西了,第二种方法是把数往小了估,正好等于或大于100元,说明带100元钱不够。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3题。
这个房间地面的面积为:
8.1×5.2=42. 12(平方米)。
一块地砖的面积为:0.6×0.6=0.36(平方米),
100块地砖的面积一共是0.36×100=36(平方米),36<42.12,>42.12,>
所以100块这样的地砖不够铺这个房间的地面。
2(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4题。
0.25×15=3.75(千米),所以王老师家离学校3.75千米。
5×0.8,4(千米),4>3. 75,所以王老师步行0.8小时能到学校。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作业: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四的第1、2、5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单价 数量 总价
大米 30.6 2 61.2
肉 26.5 0.8 21.2
鸡蛋 10 1 10
三、学习资源推荐
四、困惑与建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应用题一生活中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