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社会工作专业自荐信(最新版)
社会工作专业自荐信 ?
社会工作专业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XXX,欣闻贵机构将要招聘大学生,?特拟此自荐信进?
行自荐。我现在就读于?XXX?师范大学,是历史与社会学院?XXX级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名学生,下面请允许?我对自己进行简单的?个人自我介?绍,把自己的能力及竞争优势?展现于您的面前。? ?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几年间,对?于很多专门的知识做?了系统和科学的学习?,已经?能够熟练地将这些知识用于实际的??工作之上。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思想、社区工作、小?
组工作、个案工作、?管理学、社会调查方?法、城市社会学、社?会统计?软件SPSS应用、社会工作法律?法规等在内的数种分?支学科知识都进?
行了相关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最大的发挥出自己的理论优势?。? 除专业知识外,为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我没有?停下求职的脚步,而?是尽己所能,学?
无止境,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力量。我学习?了电脑编程、网页制??作、公文写作、offie?软件的熟练应用、高等数学等一系?列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技?能。? 另外大学期间努力学习语言,现?
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英?语对话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另外在历史?知识、?科学知识方面我也很有自信,即使?我不能做到最好,但?也绝对可以做?的更好?。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树立了完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愿意遵?守现今实行的一切法?律法规,?同时愿意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祖国和需要帮助?的人们。? 大学四年期间,我参与了为?数众多的社会实践活??动,除日常课余时间做的?个人兼职以外,还曾经多次作为志愿?者奔赴需要我的地方?,如?201X年的芜湖国际科技展志愿者?、芜湖居民安全感调?查志愿者等。? 在?校期间多次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芜湖居?民养老?保险普及情况调查、芜湖市居民经?济幸福感调查等。实?践活动作为我?大学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无时无刻不在丰富?着我的社会经验。? ?大学四年本人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相信?已经成为了一名可以?为社会做出相应?
贡献,报效抚育我的祖国?,帮助有需要之人的?有为青年。这次应聘??大学生村官也是实现自己价值的一个途径?,因为我想要帮助更?多的?人,想要在乡村这个大世界中去寻求?自己的价值。? 。 ?
?
范文二:从事社会工作证明(最新版)
定稿版
从事社会工作证明
从事社会工作证明
考试审查时是要有个表要盖章,但是不是很严格,因为社会工作很广泛,比如在社区组织、参加公益活动都算社会工作,所以放心到你所在上级盖章吧,不用担心;我是北京的,就去居委会,居委会在拿到办事处盖章就成了。 证明材料应包括单位名称、所在部门、从事的
考试审查时是要有个表要盖章,但是不是很严格,因为社会工作很广泛,比如在社区组织、参加公益活动都算社会工作,所以放心到你所在上级盖章吧,不用担心;我是北京的,就去居委会,居委会在拿到办事处盖章就成了。
证明材料应包括单位名称、所在部门、从事的工作、工作表现和思想表现情况等等,要加盖单位公章。如用于申请信用卡或房贷,还应证明收入状况。
工作证明格式
兹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先生/女士系我司员工,职务______________。
xx-xx年年收入为:
xx-xx年年收入为:
年收入包含年薪、奖金、提成、及各项补贴,个人所得税已由单位代扣代缴。
某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工作证明范文一
工作证明
*****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金为人民币贰仟万元。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
**先生于1995年加入我公司,后因工作业绩突出,被提升为****,负责****。
**先生工作认真负责,为我公司开发了广阔的市场,使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公司给予***的年薪为人民币4.8万
定稿版
元,其个人所得税由我公司代扣代缴。
***先生为了将来在国内有更好的发展,决定赴英国留学深造,我公司也十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所以我们十分赞同其留学计划并真诚欢迎。
***先生学成回国后能继续在我公司从事工作。
如有进一步需要,欢迎与我公司取得联系。
特此证明。
总经理:
***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工作证明范文二
工作证明
兹有我单位xx(同志)在xx部门,从事xx工作,专业年限为xx年,特此证明。
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
某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工作证明范文三
工作证明
xx学校(单位):
同志,性别 ,政治面貌 ,身份证号: 。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我公司xx部门从事xx工作,工作积极,团结集体,遵纪守法,各方面表现优秀。我单位对本证明真实性负责。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 (盖章)
年 月 日
工作证明范文四
工作证明
________________:
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在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职务。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特此证明。本证明仅
定稿版
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盖 章: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收入证明 兹证明我公司(xx-xx公司)员工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职xx部门xx经理(职位),每月总收入xx-xxx.00元,为税后(或税前)薪金。 xx-xx公司
收入证明范本 个人收入证明范本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 兹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本单位职工,婚姻状况____________
公司收入证明样本
兹有_____同志,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居住地址_________,自___年__月__日至今
贫困证明书格式及范文
国家助学贷款借款申请书撰写要点及范文 1、名称 2、申请原因 3、申请款额 4、借款后保
证明信的格式与范本
证明信是企事业单位为证明有关人员的身份,经历以及与其事件关系而出具的信函,用可靠
收入证明怎么写
收入证明范本(手写格式) 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系我单位员工,任职______
收入证明多个范例]
收入证明格式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
收入证明范本
一、收入证明范本(手写格式) _______(身份证号
_________________)系我单位员工,任职__
单位离职证明范本
本站整理了几份通用的离职证明范本~ 离职证明范本一 离职证明 兹证明xx自x
范文三:社会工作概论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
为作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 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4)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对城市社会救助对象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助,并开始在全国普遍建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心理社会治疗法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什么?——1、心理社会治疗法认为个人的心理发展是备受其社会环境和生理状态所塑造,因此,它就有“人在情境中”这个独特的概念。“人在情境中”认为人不能被看为一个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个人,一定要同时了解他所身处的环境,即他的家庭、学校、朋辈、工作场所等社会组别因互动所产生的状态。
2、个人在过去所经历的事物,所持的观念,所学习得到的技巧、知识和态度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个人今时今日的一切。因此了解早年经历对了个人的现在和将来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心理社会治疗法亦强调了解个人的自我调节功能。换而言之,工作员在辅导和治疗中,不探索问题的背境和成因,也重视时人格的强度。
3、个人与其环境的互动,他的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对超我和自我理想的建立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4、每个人都被视为有价值和有待发展潜质的个体。心理社会治疗法的宗旨是要协助个人达至健康的发展和充份地发挥其潜质。
5、工作员在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法时,要采纳下列的工作原则:
(1)个别化;(2)接纳;(3)当事人自决;(4)不批判的态度(5)表里一致;(6)保密;
(7)受控制的情绪反应。
4、你如何理解小组工作者的自我表露?——自我表露 选择性地向案主表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自我表露可以引导案主从其他的角度去思索问题,或参考别人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自我表露还可以为案主树立坦诚沟通的榜样,工作者的坦诚开放、与人分享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的做法,会感染案主使其愿意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表露对促进工作关系也十分有利,工作者的自我表露可以拉近与案主的心理距离,发展融洽的专业关系。
三、论述题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什么? ——直接服务:支持者、指导者、治疗者、照顾者 间接服务:行政者、研究者、咨询者
合并服务:促进者、中间经纪人、调节者、管理与协调者、倡导者、教育者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2
一、名词解释
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就是一种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它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以青少年的需要为起点,通过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的各种价值、理念、方法和技巧,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自由发展,帮助他们与社会达成一种良好的适应状态。
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产生于外国(或其他地区) 的社会工作进入某一国家或地区发生变化的过程。一般是指社会工作较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进入后发展国家或地区所发生的现象。
社会工作—— 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二、简答题
1、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1、解释;2、预测;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4、发展新的理论
2、简述社会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3、小组中的治疗要素包括什么? ——
三、论述题
1、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在于协助个人和社会解决问题,发掘个人与社会系统的潜能,增强人与社会系统的功能,改善他们生存的状况,达到增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目的。其表现为:补救与治疗、预防与发展。
2、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体系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在西方社会里,社会工作与资产阶级的发展是同步的,其价值观也必定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得渊源。西方社会工作价值植根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当中,高举理性旗帜,求民主和科学,崇尚自由、平等、博爱,构成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和希伯莱文明,以及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形成于资产阶级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确立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在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之前,贵族阶级的价值观在西方社会占据着统治地位。其核心内容是人的价值是先天决定的,而且是不可更改的。这种价值观是服务于贵族世袭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在政治上也在不断争取提高地位。资产阶级在争取提高政治地位的道路上所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贵族阶级的价值观。因为人的价值是由先天决定的这种观念,决定了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阶级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因此,资产阶级要取得政治地位,就必须提出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并使之取代贵族阶级的价值观念体系。为此,资产阶级提出了政治平等和一个人的出生环境并不决定其未来生活的可能性的思想。其基本的价值观念就是当一个人被确认对他人是有用的和可贡献于社会福祉时,他才是有价值的。他们相信人是有潜能的,是可以发展的,人都应是有用的,是自由的。资产阶级的这种价值观念就成了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其中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个人在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社会的目标就是帮助
个人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就是在这种价值体系中形成的。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3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追求。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热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是社会工作方法在群体处境中的应用,是群体与社会工作方法的结合体。其基本特征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群体的组织动员和群体活动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的领域,也就是社会工作的实施范围, 社会工作的领域,是由社会问题的出现和社会工作者对它的认识及有意识地干预而确定的。
二、简答题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什么 ?——直接服务:支持者、指导者、治疗者、照顾者 间接服务:行政者、研究者、咨询者
合并服务:促进者、中间经纪人、调节者、管理与协调者、倡导者、教育者
2、社区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国外学者的两分法:罗斯曼:任务目标、过程目标 托马斯:分配资源、发展居民
国内学者的两分法:最终目标:促进社区的发展
具体目标:提高社区能力,解决社区问题
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协调社区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社区环境,改革不良制度
3、社会行政的功能是什么?——制度层面的功能:建立社会福利的机制方面的功能 管理层面的功能:社会工作机构行政管理方面的功能
技术层面的功能:提供专业服务方面的功能
三、论述题
1、 社会工作的功能是什么?——在于协助个人和社会解决问题,发掘个人与社会系统的潜能,增强人与社会系统的功能,改善他们生存的状况,达到增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目的。其表现为:补救与治疗、预防与发展。
2、你如何理解老年社会工作中的社会交换理论?——通过向老年人提供机会,让他们生活在不受社会总价值观念影响的、结构适当的环境中,以增加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可以干预这个循环,中断这种损害。
范文四: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共同点
都以人为本
都注重实践
都以助人自助为目标
都关注社会问题
都关注弱势群体
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什么是社会工作
⒈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
什么是科学?
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
客观性。
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⒉社会工作是一门艺术
社会工作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
社会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奇妙地应对问题。
社会工作常常面对新的、独特的、特殊的任务。
⒊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什么是制度?
社会工作的制度性特征
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
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
有专门的机构和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从而确保社会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
史柏林(M.Siporin )(西普林)的观点
⒋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
什么是专业?
社会工作的专业性
格林伍德(E.Greenwood )关于专业的标准
?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
?被社会所认可。
?具有专业权威。
?职业群体内部有伦理守则。
?有专业文化。
李增禄(台湾) 的观点
李增禄认为社会工作之特点有五点:⒈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⒉专业;⒊技术;⒋方法;⒌过程。--《社会工作概论》(增订二版)p14
社会工作的特点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工作定义的不同认识的过程。
二、社会工作的定义
王思斌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
三、社会工作相关的几个概念
专业社会工作与非专业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社会工作与社会安全
四、国内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过程
费孝通的观点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的观点
王思斌的观点
(台湾)李增禄的观点
(香港)周永新的观点
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
社会工作的特点
?服务性
?客观性
?补救性与发展性
?批判性与建设性
社会工作的性质(学科特点)
?科学性
?实务性
?综合性
社会工作的对象与范围
社会工作的对象
基本对象
扩大对象
地区差别性
社会工作对象的特点
社会工作的种类及实施领域
社会工作种类的基本类型
?服务对象的年龄特征
?目标
?方法
台湾学者李增禄对社会工作种类划分的认识
1、工作方法
2、社会问题
3、工作对象
4、工作方式
5、服务方式
6、主办机构和经费来源
7、专业水准
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
联合国对社会福利项目的界定
我国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
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
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
三个目标
治疗、关爱、改变
三个功能:
治疗(Therapeutic )
预防(Preventive )
发展(Development )
学习方法和参考书目
思考
⒈“谁”是社会工作的对象?“谁”界定这些工作对象?
⒉工作对象与求助行为的关系?
⒊工作对象与工作者的关系?
⒋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专业化?
⒌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职业化?
⒍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社会工作之起源与发展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Poor Law)
背景
原则
内容
影响及评价
德国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汉堡制
背景
内容及影响
爱尔伯福制
背景
内容
影响及评价
英美之慈善组织会社
⒈英国之慈善组织会社
亨利·索里
主要内容
⒉美国之慈善组织会社
哥尔亭(Reverend S.H.Gurteen)
主要内容
对慈善组织会社之评价
英美之睦邻组织运动
巴涅特和汤恩比馆(Toynbee Hall)
简·亚当姆斯(Jean.Addams )和赫尔馆(Hull House)
社区服务中心之主要内容
对睦邻组织运动之评价
社会安全制度之建立
1、背景
德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英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美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第二节 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专业标准
1957年格林伍德(E.Greewood )提出专业的五项基本特征(attributes of pofessions):
?一套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
?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
?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
?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
?专业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
林德曼(Lindeman)的九大专业条件(1947)
能从许多源泉中吸收知识和方法而不失去自己的独立地位;
能使自己适应不同的管理和控制而不失其完整性;
能将其方法与其他专业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结合在一起;
能用非专业人士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关于方法的概念;
实现了目标和方法一致性,愿意遵守自己提出的行为准则;
确认了自己所应负责的社会领域;
运行中能使自己适应社会动力系统;
逐渐形成使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能招收到高智力水平的考生。
二、社会工作的专业判定
1915年被否定 Abranam Flexner
1917年开始理论建构 Richmond
1947年提出了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条件 Lindeman
1957年专业的属性 Greennwood
1969年社会工作十半专业 Etzioni
1995年社会工作处于发展过程中 NASW
是发展过程中的专业,专业化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人文科学,社会工作不可能象自然科学一样精准不变
中国社会工作处于前专业状态
三、社会工作发展趋势
四、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化之过程
五、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之过程
(一)传统中国非专业化阶段
⒈我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⒉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
⒊主要措施
(二)、引进社会工作阶段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四)、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
思考题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的关系?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一、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根源
1、新教伦理
2、人道主义
3、社会福利观念
二、社会工作需要哲学
1、一般哲学
2、专业哲学
3、专业伦理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价值
⒈价值(value )的含意
⒉价值的特征
二、价值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高登斯坦(H.Goldstein ):“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它们同时被看作是它的唯一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它们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
三、价值和反价值
操纵。
家长作风。
价值观的强迫。
四、价值的分类
?终极价值或抽象价值
?中介价值
?工具性价值或操作性价值
三、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巴特列(H.M.Baretlet )的观点
毕斯特克(Biestek )的观点
莫雷李斯(Armando.Morales )及雪佛(Bradford W.Sheafor) 的观点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冲突
一、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立
⒈专业价值观(Value )
⒉专业价值观的发展历史
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两难困境(the dilema of value)
?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
?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
?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三、价值冲突的类型与表现
⒈个人价值对体系目标
⒉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
⒊团体责任对个人责任
⒋安全满足对刻苦奋斗
⒌相对论、实用论对绝对论、神圣论
⒍革新变迁对传统主义
⒎异质性对同质性
⒏文化决定论对个人本能论
⒐相互依赖对个人自治
⒑个别化对刻板化
四、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操守与伦理守则
一、专业伦理的基本信念
?要保持中立,不歧视,无偏见
?要保密,尊重个人隐私权
?要尊重个人尊严、个人价值及案主自决
?要尽职,保证服务品质
?要和睦相处,协调相关专业
二、专业伦理守则
1、全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所颁布之专业伦理守则16条
2、社会工作者应遵守的12条基本伦理守则
第四章 社会工作的理论
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一、理论(theory )的含义
⒈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个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二、理论的意义与内涵
?理论是一种经得起时间、空间考验的、合乎逻辑的概念;
?理论是由一群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概念所组成,用以解释一种或一系列的社会现象;
?理论是一组可被验证,或已经被验证事实间关系的逻辑解释。
1、理论三要素:概念、事实、假设。
2、理论的形式:?思辨形式;?分析分析;?命题形式;?模型形式。
3、理论的特点
4、理论的一般功能
三、关于经验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争论
?过分夸大了社会工作所处理对象的个性、特殊性、变异性,而忽略了更多的共性。
?错误地认为“理论”必须是绝对正确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从而某些人、在传统社会工作中忽视甚至否认理论的指导作用。应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思考题: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工作中经验和理论的作用?
四、理论、实务与研究的关系
五、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所谓的理论,并不是指一般科学的纯理论(pure theory ),而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之理论化,或是指其他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施上。
⒈大卫·豪(David ·Howe )的观点
?为了社会工作的理论
?有关社会工作的理论
⒉马孔·佩恩的观点
?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
?社会工作的理论
?对社会工作有助益的理论
?和社会工作实务及方法有关的理论
⒊皮拉利斯(Pilalis )的观点
宏观理论;
中观理论;
微观理论(实践理论)
六、社会工作理论之分类
1、从社会工作方法分类
2、从社会工作领域分类
3、从社会福利观点分类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
⒈Roberts and Nee(1970)
⒉Stream (1971)
⒊Hopkins(1986)
⒋克林·惠特根及雷·兰德(1985)
⒌Turner (1986)
⒍大卫·豪(David Howe)
⒎马尔孔·佩恩(Malcolm Stuart Payne)
⒏皮拉利斯(Pilalis ):他的观点是大卫·豪观点的深化。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
?“调查”阶段(18-19世纪)
?“精神分析学”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阶段(二战前后,1920s 、1930s -1950s )
?“获得”阶段(1960s )
?“盘点”阶段(1970s )
?“理论统一”阶段(70年代末)
?“理论归类”阶段(1980s -)
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
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分类即包含了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
第三节 为了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
(外借理论,borrow theory)
一、社会学理论
巴特勒特:?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国外社会工作的必修课),关于人格的理论;?关于人与人互动的心理学;?人际沟通理论;?个人与团体互动理论,也叫团体互动学;有关文化与社会制度的理论;?社区理论;?组织理论;?有关自我的概念。
二、心理学理论
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
人格理论
梦的解析
性本能与性冲动
防卫机制
容格的人格理论
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自由联想法
字词联想测验法(word association test)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1964)
⒉社会学习理论:(略)人的行为受环境和个人的认知及其需要的影响,同时人的行为又创造和改造环境。否定人类行为的决定论。
⒊群体动力学:(略)
⒋社会心理学:(略)
三、马克思主义批判学说
1) 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学说
核心内容: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学说;劳动异化学说。
2)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学说
要点:第一,正统学说的简单化;第二,对社会前途预测的理想化;第三,对生产关系的夸大理解。
A 、马尔库塞
代表作:《单向度的人》
主要观点:第一,资本主义社会里个人批判意识开始丧失;第二,个人自由性的丧失,工人阶级被同化;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所产生的三个危机并存,即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和道德危机。
B 、奥康纳
代表作:《国家的财政危机》
主要观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两项矛盾的功能。第一是完成积累;第二是意识形态本身的合法化。资本主义必须为利润的积累创造条件,同时要保持社会和谐的条件。解决矛盾的出路在于国家的财政政策,最终引发一系列的财政危机。
C 、奥菲
代表作:《福利国家的矛盾》
主要观点:?发达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是通过经济、管理和规范系统的自组织复合体来实现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稳定的,并不断呈现危机的趋势;?社会政策试图通过调节劳动和促进商品生产来解决制度的危机;?福利国家趋向于使资本主义面临瘫痪;?在社会福利资源由国家扮演支撑角色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将逐渐变得松散和解体。
四、女性主义Feminism
1、自由女性主义
2、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3、激进女性主义
4、女性主义对福利国家的看法
5、对女性主义的评价
五、后现代主义
1、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
2、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
3、后现代主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
4、后现代专业与社会工作研究
5、后现代社会的特征
第五节 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
(实务理论,Practice Theories)
实务理论是用来直接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又叫助人模式或助人的理论架构。
它包括:助人的理念、评估、计划与评估。
实务领域:社会系统变迁;人格变迁(人际关系的改善)。
格林伍德(Greenwood )曾提出科学理性是描述性的,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可由两种理论构成。
⒈评估理论
⒉介入(干预)理论
二、知识体系的建构
主观知识+客观知识
1、专业知识(各门社会科学知识)
2、改良知识(经实践总结而改善的理论知识)
3、操作知识(经验技巧)
思考题
如何理解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
如何看待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
What is the theory for social work?
What is the theory of social work?
第五章 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人的成长和需要
主讲 徐云
一、人的属性
⒈人的生物性
⒉人的社会性
⒊人的现实性
人的社会性的实现--社会化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家庭;学校;同伴;朋友;邻居;
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
无法速成的社会化
再社会化
反思:社会化是好的吗?
二、需要的类型
⒈心理学的观点
⒉社会学的观点
⒊社会工作的观点
⒋需求和需要
⒌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⒍布雷肖的四种需要
案例分析--参照群体理论
三、人的社会需要的满足机制及其关系
非正规系统和正规系统之间的联结
1)家庭
2)社区
3)市场
4)国家
5)非政府部门
四、对生命阶段划分的不同看法
⒈埃里克森(Erikson ):八阶段生命周期
埃里克森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重本我和儿童期对人的重要影响;埃里克森重自我和人格终其一生的人格发展,其核心概念是“认同危机”。
1、婴儿期的信任与不信任
2、儿童早期的自主与怀疑
3、学龄前的主动与内疚
4、学龄早期的勤奋与自卑感
5、青春期的认同与角色混淆
6、青年时期的亲密与孤独
7、中年时期的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
8、老年期的完美与绝望
⒉哈维格斯特:六阶段生命周期
⒊四阶段生命周期:
?幼儿期(6岁前)
?青少年期(6-22岁)
?壮年期(22-64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第二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行为是个体根据其价值观、态度而产生的以适应环境、满足需求的反映。 特点是:①适应性的;②种类繁多且多变;③动态的;④可控制的或可训练的;⑤发展性的;⑥是生理、心理、社会性的整合表现。
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文化、社会阶层等不同的社会环境有互异的价值判断、行为规范、社会期望、角色期盼,个人必须适应,倘若在不良的环境,或是个人适应不良,都会发生失调的行为。此外,遗传也会影响个人的行为。
二、西普琳(Siporin ,1975)和梅耶(Meyer ,1976)的观点
李增禄、沙依仁的观点
1)、婴幼儿期 ( 0-6岁)
2)、学童期(6-12岁)
3)、青少年期 (13-22岁)
4)、成人早期 (22-30岁)
5)、成人中期 (30-55岁)
6)、成人晚期 (55岁以后)
(一)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
⒈行为
?婴幼儿行为及心理需求(0-6)
?婴幼儿的发展工作
①动作
②语言及认知
③社会化
④道德及人格发展
案例分析:白纸的故事
?儿童行为(6-12)――学童期――介于幼儿期与青春期之间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称之为“潜伏期”(Latency Period )
⒉环境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社区环境:周边环境,如邻里关系、游戏厅、歌舞厅、缺乏娱乐场所、黄色书刊、录像厅等。
⒊措施 家庭;学校;社区
⒊措施
?学校社会工作;
?心理辅导;
?团体治疗和游戏治疗;
?青少年辅导;
?青少年犯罪、矫治。
(二) 青少年行为与环境
――青少年期(13-22岁)――此阶段也称为“风暴阶段”,是人生命中重要的过渡阶段
一、青少年前期的行为特征
①性成熟阶段;
②独立意识强;
③对自身的探索,对自我的认识;
④思想、能力的提高;
⑤社会定位的问题;
⑥亲子关系的变化,挑战男性的权威。
二、青少年后期的行为特征
逐渐面对更多的经济问题、交友问题、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
两性关系的建立
自我的探索、人格的完善
社会化
三、青少年期的环境
?家庭环境。
父母对子女的不同态度
溺爱放纵型
疏于管教型
严厉管教型
?学校:体罚仍时有发生;
?社会:娱乐场所。
四、青少年期面临的问题
这是一个问题多发的时期;
学习压力
升学压力
高考压力--案例介绍:为高考花10万元去上海就读高中--教育的社会公正
就业的压力
婚姻的预备和抉择
五、青少年期出现的问题
①应试教育
②学业不良、逃课
③滥用药物
④心理失调及精神病态
⑤高考
⑥大学生恋爱
⑦大学生同居
⑧大学生结婚
⑨大学生就业
⑩婚前性行为及未婚妈妈问题
雏妓及性强暴问题
校园犯罪、自杀、吸毒
六、案例分析
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 70%以上。
“ 如今青少年犯罪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是多少年来不曾有过的。”
七、青少年期的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心理辅导;
?团体治疗和游戏治疗;
?青少年辅导;
?青少年犯罪、矫治。
八、我的研究之一
1、高考中的家长--五大困惑常帮倒忙
爱念紧箍咒
关怀强迫症
考前心慌慌
孩子紧张帮不上忙
不知让孩子吃什么好
我的研究之二
2、学校社会工作
网络社会工作
(三)成人行为与社会环境
⒈行为:(21-44)
?身心状况及发展特征
?成年期的发展工作
⒉环境
⒊措施
(四)中年及老年人行为与社会环境
⒈中年期(45-65)
?中年期的特征
?中年期的行为发展
?社会环境与问题
⒉老年期(65岁以后)
?老年期的特征
?老年期的行为理论
?老年人的社会环境
问题:疾病和死亡、养老。
思考题:
⒈老年人退休后将面临什么样的状况?
⒉不同的阶层(子女、中年人、老年人)如何面对、处理这一问题?不同的环境(家庭、社区、社会)如何面对、处理这一问题?
⒊中国传统的农村养老问题是如何实现的?(即农村养老的途径――养儿防老――没有儿子又是怎么实现的?可以和城市养老相比较)
⒋养老、医保、低保、福利在城乡的不同?
第六章 社会工作的专业角色
主讲 李国珍
一、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认同
⒈人的社会化与角色期待
⒉人的角色扮演与社会认同
二、社会工作助人情境的要素
⒈案主(client ):又称当事人、受助者、受助对象,即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⒉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又称“(专业的)助人者”。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任务。
案例分析
某女士来向社工求助,以治疗其丈夫之毒瘾(drug addiction),此时,社会工作机构的案主先是该女士,然后再扩及其丈夫。然而,真正需要改变的并非案主(女士),而应该是其丈夫。所以,精确地说,社会工作的案主并非每个人都是工作的对象,也不是每一案主都必须由社会工作者直接与之接触,非治疗对象的案主与社区资源都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的协同工作者。
⒊机构与设施:包括工作场所、学校、邻里、社区、医院、治疗室等。以及机关、设备、人力、物力、规范、目标等。
⒋干预行动:为了达成目标就得实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即社会工作者为达成目标而进行的一切活动。 ⒌专业关系
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义
⒈专业角色的界定
⒉社会工作专业角色的特殊性
⒊社会工作的专业角色
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冲突及适应
⒈角色冲突产生的领域和原因
?领域:包括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即微观与宏观社会工作。
?原因:道德伦理要求与制度环境之间的冲突。
⒉角色冲突的调适
第七章 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主讲 张翼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含义、分类与特征
福利:well+fare
“生活道路上顺利前行”
三个不同点
物质生活 VS 精神生活
行政取向 VS 理念支持
预防保护 VS 提升发展
一、社会福利的含义
1.“福利”的内涵uhjyh
1、福利的内涵;
welfare well:好、幸福、美满 fare:生活
剩余的出现市是福利出现的必要条件
2、对社会福利的界定;(《社会福利思想》,陈红霞著,社科文献版,P2)(《当代社会工作》,林万亿,P17
(1)社会福利是国家的
(2)社会福利包括方案、给付与服务体系
(3)社会福利的目的是协助人民满足其社会、经济、教育与健康需求
(4)社会福利是社会维持的基础
二、社会福利的分类
1.社会福利的单一分类
2.社会福利的二分法(《当代社会工作》,林万亿,P19
Wilensky 的二分法:
剩余性社会福利
制度性社会福利
3、三分法:
Richard Titmuss的三分法
剩余模式下的社会福利、
工业成就-表现模式下的社会福利
制度化再分配模式下的社会福利
依据:国家的职能 (Wilensky 、 Lebeaux )
剩余型(residual welfare):
暂时性、替代性
制度型( institutional welfare):
常规化、永久性
发展性社会福利(development welfare)
卡恩(Kahn )1962
依据:“非商品化”、“阶层化”(Anderson )
自由主义体制(liberal regime)
e.g. 美国
保守主义体制(conservative regime)
e.g. 德国
社会民主主义体制(social democratic regime)
e.g. 瑞典
东亚社会福利模式
三个特点
政府的作用
人们的观念
社会保险项目的发展
三、社会福利的特征
1.社会福利的混合特征
2.社会福利的多元主义特征
四、社会福利的功能
1、补救功能
2、预防功能;
3、发展功能
经济功能:收入再分配功能;
政治功能: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
社会功能:对个人社会功能的完善。
四、社会福利的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社会福利、福利国家和福利社会 )
1)社会福利广义的概念:指一切有助于公民生活质量和社群福祉改善的活动、服务及资源都可概括为社会福利,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实物形式的,也可以是现金形式的。
2)社会福利狭义的概念:为社会中最不能自助者提供的以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资源和服务,其目的在于维护基本的社会公平。
第二节 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
一、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与类型
1.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
2.社会福利制度的类型
价值观念、资源体系、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
Esping Andersen :
(1)斯堪的纳维亚模式
(2)合作主义模式
(3)剩余模式
(4)最低福利模式
第二节 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
林万亿的福利国家的三个模型
(1)俾斯麦模型
(2)贝弗里奇模型
(3)瑞典模型
二、社会福利模式与社会服务的提供
1.社会福利模式
2.社会服务的提供
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1.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地位
2.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提供者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发展
一、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
1.中国社会的传统福利观念
2.中国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
1. 社会福利的剩余性特征;
2. 社会 福利所体现的城乡二元特征;
3. 单位制福利的逐步消退和职业福利的分化;
4. 市场在社会福利发展中的作用;
5. 变迁的社会和家庭观念. -
二、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工作的发展
1.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的发展
2.转型时期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出现
三、东西方的社会福利观念
1、中国社会的福利观念
1)民间的自助和互助理念;2)儒家的 “ 民本 ”、“ 仁政 ” 和“ 大同 ” 思想; 3)墨家的“ 兼爱 ” 思想; 4)道家的 “ 无为 ”思想;5)三民主义思想(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6)社会主义理念(均等和差别对待)。
2、西方社会福利的理念
1)宗教教义中的善行 ( Philanthropy ) 和慈善观念;2)自中世纪发展起来的济贫观念;3)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福利观念:福利国家和公民权。
3、差异
四、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与改革
1、福利国家的兴起与发展 ( 1945-1975 )
1)现代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
2)福利国家战后的迅速发展
2、福利国家的危机与改革
3、福利国家的改革
五、中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国企改革。
?住房改革。
?医疗改革。
?低保。
?农村养老保险。
第八章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过程与方法
第一节 社会个案工作
(Social Casework)
主讲 库少雄
一、定义
社会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领域中一种主要的服务方法,在服务过程中,社会个案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维持一种面对面的或是一对一的专业关系,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及技巧协助案主处理其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增进案主的社会福利。
⒈社会个案工作者-案主;
⒉专业关系:面对面、一对一;
⒊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
⒋目标(功能):
二、特点
⒈特征
⒉个案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⒊基本信念
⒋个案工作的要领
⒌基本原则
三、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
四、社会个案工作主要理论及模式
⒈功能派的社会个案工作
⒉心理暨社会派的个案工作
⒊问题解决派社会个案工作
⒋行为修正派社会个案工作
5、“Ps 模式”
第二节 社会团体工作(Social Group Work)
一、定义
社会团体工作简称团体工作,亦称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之一,“它通过团体动力过程和团体工作者的协助,使参与团体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并达成团体目标及社区发展,
进而促进整体社会繁荣。”(林、徐p170)团体(或小组)工作是继个案工作之后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作方法,它在40年代被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NASW)接纳为一种专业工作方法,也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支柱之一。
⒈发展的观点
⒈发展的观点
⒉治疗的观点
⒊运作的观点
二、发展历史
三、工作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
治疗模式
交互模式
发展模式
折衷模式
四、小组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小组的形成;
第二、小组的目的和详细目标;
第三、工作者与小组成员之间关系建立;
第四、小组内的个体差异和优势;
第五、小组动力学(成员之间的互动);
第六、成员之间分享积极的人生经验;
第七、资源动员和评估。
五、团体工作本质
发展的目标:提供社交和娱乐的机会,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
治疗的目标:矫治不恰当的人格、行为与态度,提供解决特定问题的信息和途径,恢复与发展个人的社会功能。
社会行动:通过团体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
社会团体工作就是通过专业的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创设需要的社会团体,并用专业知识与技术指导团体活动,以实现上述的部分和全部目标
第三节 社区工作(Community Work)
一、定义
Kramer & Specht ( 1983)认为, 社区工作是透过工作者使用各种工作方法, 去帮助一个社区行动系统, 包括个人, 小组及机构, 在民主价值观念的指引下, 参与有计划的集体行动, 以解决社区内的社会问题. 工作目标是改变环境及机构的条件. 它包含两个过程:第一社会政治过程, 第二是技术作业过程(问题分析与解决阶段).
二、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
George Brager(1987)提出社区工作的三大策略: 合作策略, 运动策略和竞争策略.
Jack Rothman(1987)提出社区组织实践的三大模式:
--- 地区发展 ( Locality development )
--- 社会行动 ( Social action )
--- 社会策划 ( Social planning )
三、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几个概念
1、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主义
2、增权
3、倡导
第九章 家庭社会工作
主讲 徐莉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与衍变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
在欧美诸国的社会福利工作中,家庭社会工作或家庭福利(Family Social Work; Family Social Welfare; Family Welfare Service)的发展最早,历史最久。家庭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外来词,不同学者对它有不同的界定。
家庭社会工作是政府和社会为改善家庭生活、完善家庭功能所实施的服务。(台湾:《中国大百科》, 《社会学卷》,作者:孟远,黄彩英。)
家庭社会工作是由公私立的机构提供一连串的服务,以强化家庭生活及援助家庭成员适应社会上的问题为目的。(美国《社会工作年鉴》(1960)。)
家庭社会工作指社会工作人员应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为增进家庭生活,扩大家庭功能,而对家庭所提供的服务与治疗。(台湾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它是为家庭提供多种内容的社会服务,以促进家庭关系的协调,强化家庭功能;帮助家庭成员健全本身机能,使之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与变化。(《中国社会学名词解释》)
家庭社会工作是为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增进家庭福利,更好的实现家庭功能而进行的社会工作,特指以协助整个家庭主旨的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
卢谋华在《中国社会工作》中认为,通常的家庭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为促进家庭关系和睦,强化家庭功能和价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与变化,发挥良好社会功能而提供的多种内容的社会服务。
马丽庄在《家庭社会工作——强化家庭介入法》中说,家庭社会工作的整体目标在于帮助求助的家庭发展,并运用一已及社会资源,增强家庭日常功能,改善家庭关系和解决家庭问题。
家庭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运用到现代婚姻家庭体系中,为家庭提供支持,增强其动力,协助家庭成员处理所遇到的性、结婚和离婚、生育、抚养、赡养、家事管理等问题,增进家庭的福利,使家庭更好的尽责和发挥功能。(中国社会工作网)
王思斌在《社会工作概念》中,指出应根据我国目前家庭变革的现状,以及我国已经形成的面向家庭的各种服务项目,对家庭社会工作有更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总结以上各种不同的界定,简单而言,家庭社会工作的核心内涵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会工作的方法为服务手段,以促进家庭功能正常运转和帮助适应社会为目的的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领域。
家庭社会工作的三个核心要素
一是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家庭整体。
二是家庭社会工作的目标——协助家庭正常运转。
三是家庭社会工作的主体——社会工作者。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演变
1. 欧美家庭社会工作的演变
随着社会福利的分化,家庭福利工作开始把重点放在协助家庭成员适应角色,在这些方面帮助他们:(1)婚前的各种问题;(2)夫妇间的冲突;(3)亲子关系。
美国的家庭社会工作由公立、私立的家庭服务局和家庭服务协会负责。
目的:促进家庭关系协调,帮助家庭成员适应社会,强化家庭生活的积极功能,增进家庭成员人格的健全发展。
内容:主要围绕因一时的特殊遭遇造成家庭成员角色混乱、贫困和社会资源缺乏、家庭人际关系的缺陷等问题开展工作。 方法:通过家庭个案工作来进行,并开展一些社区组织化活动,以改善整个家庭互动体系为目标的家庭联合治疗、家庭恳谈等。
2.台湾和香港的家庭社会工作
台湾:
香港:
香港的社会工作职业已经成为一个有独特的专业知识理论和专业方法技巧的专业,它的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越来越走向专业化。
香港社会福利署于1958年成立,最早开设的服务就是家庭福利服务。
包括七个方面:家庭福利服务;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年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社区服务;为犯罪和行为偏差人员提供的感化服务;社会救济。其中家庭福利服务依然是居于显而易见的受重视的位置。
3. 内地的家庭社会工作
(1)内地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
家庭社会工作主要涉及婚姻咨询、家庭生活教育与培训、家庭生活服务、家庭救助、心理卫生服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婚姻咨询。婚姻咨询是以婚姻卫生辅导与协助家庭福利、加强婚姻关系为核心。
在咨询服务过程中,婚姻咨询可分为三种:婚前的、婚姻的和家庭的。
第二,家庭教育与培训。
第三,家庭生活服务。
其一,支持女性就业,减轻现代女性的家务负担。同时,家事管理服务也为女性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其二,减少家庭冲突,提高生活质量。
其三,协助抚养、照顾和教育儿童。
第四,家庭救助。
(2)大陆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
的特点与任务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3.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建立的是平等的关系。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
第十章 社会工作教育和专业训练
主讲 张丽剑
一、国际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背景
1、1893年英国两年制的“慈善训练学校”(COS)
2、1898年纽约为期6星期的夏季培训项目,后成为纽约慈善学院,1962年并入哥伦比亚大学,变为社会工作学院。
3、二十世纪50、6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的迅速发展
硕士课程(Master of Social Work, MSW)
博士课程(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Doctor of Social Work, DSW )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课程计划
1、专业教育的目标和课程设计的要求
2、教育层次和课程计划
3、专业课程的基本构成
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1、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需要
2、社会福利体制转变对专业社会工作的需求 3、80年代中期以来高等教育中学科和专业的发展
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职业化之间的关系
1、专业教育与实践的关系
2、社会工作职业化问题
五、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现状
⒈在新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社会工作
⒉民政工作是中国社会工作的特色
⒊社会工作职业化
⒋现代社会管理的制度性要件
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⒍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目标
⒎助人的职业化
⒏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
⒐“垃圾职业”?
范文五:社会工作概论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1
(1)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和残疾人社会工作等
(2)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和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 ②就业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的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等。
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偏差和失范不但造成对他人和社会的伤害,也不利于个人发展。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
(3)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社会工作可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救助是救人于危难的活动。帮助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发展则是在受助人自认为面对未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给予的帮助。
2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1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2
①服务提供者②支持者③倡导者④管理者⑤资源获取者⑥政策影响人
3
(1)助人功能
①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助人,帮助人摆脱困境是它的基本功能。 ②救难。
③解困: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我们可视为解困。解困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④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达致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当做自己的工作目标。
(2)维稳功能
①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
②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
③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4供服务。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5同:
①在典型的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社会,福利提供有政府提供、民间机构提供和社区共同体提供三种方式,但是以民间社会福利机构为主。而在典型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
几乎控制全部社会资源,同时也承担了全部责任。
②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以一种权利意识向政府提出获得服务的要求,也以契约的方式希望得到福利机构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往往采取主动求助的行为方式,提供服务的资源相当一部分来自政府拨款,但来自民间的支持也占有相当地位。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依靠其行政体系解决社会成员所遇到的问题,所需服务由相应部门提供,所需资源由政府拨付,有困难的人以一种权利意识向工作组织即向政府提出帮助的要求,政府则通过各种正式组织解决这些问题。
③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服务提供更多地采用专业化模式,即由专业机构中的专业人员运用专业方法提供服务,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专业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行政化的。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行政性的、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1
①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②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功能学派与治疗学派的差异
③政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而机构是二者之间的中介。三者之间在价值观上既有一致又有矛盾。 ④社会工作价值在从理论转向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例如自我决定的原则
2
①敬业: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基础 ②接纳:它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
③自决:自我决定,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
④个别化: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⑤尊敬人:作为社会的高级价值,它认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人更宝贵和值得崇尚的了,每一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3、
(1)伦理困境:①保密问题②情理法问题③价值中立或价值介入④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⑤自决权与知情同意
(2)处理原则:①保护生命原则②完全平等和差别平等原则③自主和自由的原则④最少伤害原则⑤改善生活质量原则⑥在给他人造成伤害时,可打破保密原则⑦真诚原则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1个阶段: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
2、
(1)心理分析学理论:佛洛伊德。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和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实务原则: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
具体原则:①个别化原则②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③与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
境④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⑤倾听和感受受助人的想法和感受
(2)认知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3)行为主义理论:它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做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做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执行步骤:第一步,寻找错误认知及其形成原因。第二步,告知案主及督促案主要自我监控往积极方面走。第三步,尝试用积极、正面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4)社会系统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和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帮助恢复各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5)标签理论:该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它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
(6)沟通理论(7)人文主义理论:相信人的理性,相信具有理性的人可自主选择行动
(8)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9)马克思主义理论(10)增权或倡导理论(11)女权主义理论
第六章社会个案工作
1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2、
(一)危机介入模式: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危机介入模式指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而开展的调试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1)危机指:①危机是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②危机可以是一种正常状态③危机是一个过程④危机是问题与希望并存。综上所述,危机随时可以在生活中发生,当意外事件发生时,或是由于积累了太多的压力时,就会发生危机。
(2)原则:①及时处理②限定目标③输入希望④提供支持⑤恢复自尊⑥培养自主能力
(3)特点:①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②迅速做出危险性判断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④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时问题
(二)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的目标。
(1)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符合的基本要求:
①介入时间有限②介入目标清晰③介入服务简要④介入效果明显⑤介入过程精密
(2)要成为可以处理问题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存在②服务对象承认这是一个问题③服务对象愿意处理这个问题④服务对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⑤服务对象有可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3)明确界定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
①服务对象必须是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且做出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求助对象②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并具有自主能力
(4)工作阶段中的步骤与方法:
①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阶段:如案主是被转介的,则先要找出转介者的目标,后与案主和转介者协商制定目标。如案主是自己主动求助的,先要鼓励案主表述自己的问题,鼓励案主宣泄感情。这时工作者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帮案主自己采取行动,制定一些小的可达到的目标。列出案主关心的问题,解释“任务中心”模式,如时间限制、优先要考虑的问题、需要介入的人等。要定义的问题与案主决定“目标问题”。可以选择三个优先考虑的问题,由案主排次序,共同确定问题的种类,与案主协商制定合同。
②阐述目标及要完成的任务。如“目标问题”是经过慎重选出的,就缩短任务选择阶段。要让案主自己思考任务及可能的效果,工作者则要提供问题解决的手段并支持案主履行任务。 ③结束阶段。在工作快要结束时,工作者应该与案主讨论结束工作接触的可能效果。这时要与案主一起回顾重要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帮案主确定进一步共作的领域。如案主觉得需要更多时间并表现出完成任务的意愿,可以延长时限。在决定终结这项工作时,要评估每个人的“投入与产出”。
(三)社会—心理模式:
(1)社会—心理模式: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社会—心理模式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
(2)心理防卫机制—人格结构—自我强度
(3)社会—心理模式的框架:
①理论假设的核心: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生理、心里和社会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过去、现在及问题处理三方面压力
③目标:理解和改变人及其所处的环境,或者二者同时进行
④案主的角色:如同一个病人处于被动位置5)社会工作者角色:研究、诊断和资料者
(四)行为治疗模式:计划要侧重于能加强人的行为的方法,通过强化或改变人的行为去解决问题
治疗技巧:①放松练习②系统脱敏③满灌疗法④厌恶疗法⑤模仿⑥果敢训练⑦代币管制
(五)叙事治疗模式
第七章社会小组工作
1小组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从而促进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
2
3
(一)社会目标模式:
最早的小组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层面,核心理论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
(1)理论基础: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系统与人和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的途径来实现。
(2)模式的特点:①目标是培养小组成员的社会责任感②组员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③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影响者的角色
(二)治疗模式:
也称临床模式,以行为修正理论和社会化理论为基础,治疗模式关注的是个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而不是社会,其介入的重点是为个人提供一个小组的治疗环境,为个人提供
心理康复和行为指导,帮助小组成员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最佳状态。
特点:①目标是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改变②小组成员一般有较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 ③社会工作者扮演治疗者和专家的角色
(三)互动模式:
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和场论,它关注子系统和整体系统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互动模式既关注个人也关注环境,要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以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
特点:①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关系建立的②要求组员在团体中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③社会工作者是中介者使能者
(四)发展模式:
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
特点:①目标是促进小组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②小组组员通过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③社会工作者扮演协调者和使能者的角色
第八章社区工作
1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与意识的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2
①任务目标:社区工作要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②过程目标是促进社区人士的一般能力
①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②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建设社会冲突
③寻求社区需要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进步
④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⑤发挥居民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
⑥培养互相关怀,互相救济的美德
⑦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3、
(一)地区发展模式:
这个模式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
(1)假设:①居民愿意参与社区事务②社区问题主要是由居民缺乏沟通互动造成的 ③问题可以解决,能达到良好的状态
(2)特点:①较多地关注社区共性问题②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 ③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④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二)社会计划(社会策划)模式:
该模式是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
特点:①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②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③注重由上至下的改变④指向社区未来变化。
(三)社会行动模式:
它特别适用于那些社会情况比较复杂,社会矛盾比较多,政府部门官僚化,居民利益缺乏保障的社区。针对社会不公平、不平等与剥削现象,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从下而上施压的形式,求得公正解决问题。
4
①从社区问题入手社区②从服务提供入手介入社区③从社区教育入手④从互助帮助入手 ⑤从社会行动入手⑥从联合各社会团体入手⑦从策划倡导入手⑧从社区调查入手 ⑨从社区突发事件入手⑩从社区宣传入手?从各式各样的社区发展计划和规划入手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社会工作专业自荐信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