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英语研究课题
低年级听说能力的培养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英语程标》要求,小学英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良好的语音基础,初步的语感和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外语学习需要在大量的生活实践中学习、历练,不能缺少生活情境和实践行为,本课题旨在探索通过创设情境,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条件,培养小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即听并理解口语语言的含义。 “说”是信息的输出。对小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培养其英语方面的语感,有利于克服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提高其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有利于低年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形成的途径。
2、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动”起来,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3、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学生学会倾听,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
研究内容:
1、让英语教学情境化、生活化的方法及策略。
2、培养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应创设的基本情境。
3、培养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模式。
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如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况、课堂表达的次数等)获得相关资料。
2、游戏法:通过游戏玩、唱、画、读等活动方式树立低年级孩子学习英语、说英语的信心。
3、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学生、掌握学生在家听说的英语的时间和学习英语的兴趣,获得有关资料。
范文二:研究课题名称:
研究课题名称: 读写儿童诗
设计者姓名 李玉军 所在学校 佟庄子小学
所教年级 六年级 研究学科 语文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儿童诗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一首首活泼有趣、节奏和韵律感很强的儿童诗,具有一种挡不住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他们。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几声小感,便是他们呼之欲出的童心;几行小诗,便是他们自然纯真的童趣。由于大家普遍对诗歌重视不够;应试教学的影响促使老师们、家长们重作文而轻诗歌;所以,儿童诗离校园,离学生越来越远了。在这些天生的诗人身上,已经难以看到儿童诗的影子了。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儿童诗在语文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节奏、韵律和内在的美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优化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著名儿童诗作家圣野说过:“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 圣人孔子更是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如果没有诗歌方面的修养,人们将无法说话,更无法传承和建立本民族的语言规范,也无法推动文明的进程。所以,优秀的儿童诗,可以成为学生领悟文字,认识世界的道路和拐杖。
小学生的知识毕竟浅薄,生活经验有限,而儿童诗的內容、题材包罗万象,能滿足他们好奇的心理,可以从诗歌中,获取新的经验和知识。而且儿童诗的內容,特別重视情感和趣味,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转变学生的气质,使他们养成活泼、爽朗、优雅、天真的性格。通过大量的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更是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3、课题介绍
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童诗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经过我们的学习过程,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凝练,音韵的优美;诗歌还蕴涵着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今后继续在诗歌的海洋里遨游吧~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
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通过大量儿童诗的赏析,初步感知儿童诗蕴含着的精练的语言美、和谐的音韵美、图画般的意境美,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实践,在欣赏儿童诗的同时,引导学生创作一些儿童诗,初步会写一些简单而充满童趣的儿童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素养。
3、通过研究,促使教师的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儿童诗,书写儿童诗的同时,自己也不断地学习,学生的学习推动了教师的学习。
2、研究的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更新方法;在行动中产生一种经验、理论。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中找出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比较,进行归纳。开始时对研究对象作起始检测,并作好记录。第一学期末作阶段性小结,小结阶段性成果,调整方案。结题时进行总结性评价。
(二)文献研究法:主要侧重课题的前期论证,收集国内外有关内容、研究的观点、方法等。 (三)个案研究法:针对具体情况,依据全面发展理论,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案记录和研究。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了心理发展和身体发育的新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开始成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和自主的能力。随着知识量的增多,社会阅历的扩展,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参加本课学习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学生对童诗还没达到全面理解,对诗歌的欣赏,分类,特点等方面,基本上都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所以老师在前期的指导可能会辛苦一些。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
这一目标)
(一)儿童诗欣赏
1、广开途径,师生共同收集儿童诗,营造学诗的氛围。
2、潜移默化接受一些儿童诗的知识,认识一些诗人,学会欣赏一些浅显的儿童诗。 3、采取多样手段,如“每日读诗”、评选“每周佳诗”,评选“优秀诵诗能手”等活动,使学生爱读儿童诗。
赏诗主要为创作诗做铺垫,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和创作欲望,使学生学会自觉、主动地寻找儿童诗充实自己的大脑。
(二)儿童诗创作。
1、仿写儿童诗
2、续写儿童诗
3、自由创作儿童诗
具体指导有:
(1)外形的联系创编法。通过某一事物的外形特点的掌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联系。
(2)色彩联系创编法。在学生的世界里,色彩不单纯是色彩,它有着喜怒哀乐。教师可御用对于各种色彩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相关特征的联系创编儿童诗,让色彩在学生的想象力中成为更多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3)声音联系。声音的曼妙在学生的创编中,可以尽情的感受到。引导学生通过声音的想象,进行儿童诗创编,事物描述栩栩如生又富有童趣。
(4)多种感官合理运用。甜酸苦辣咸,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来表达自己喜怒哀乐。
在创作中力求做到:创作指导与欣赏指导密切配合,因为表达力需要以理解力为基础;使儿童诗歌的创作指导成为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愉快的环境下,体验美感,让诗能真正融入生活中。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
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以新教育的“晨诵”为主要呈现形式,融合了阅读、音乐(包括戏曲)、书法、美术等内容的综合课程,让师生在穿越一首首童诗的过程中,加强诗歌文化的认识。
让学生搜集诗歌,按一定的类别分类,进行整理和补充,在小组内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
的诗歌。开展“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活动;进行诗歌知识竞赛;在班级举办“与诗同行”诗歌朗诵会。动手写写诗,与同学合作编本小诗集;开展“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活动;进行诗歌知识竞赛;在班级举办“与诗同行”诗歌朗诵会。
六、资源准备
儿童诗教学中环境的设置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每周增设一定时间,用于儿童诗教学,制定好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儿童诗欣赏与创作。
2、加强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儿童诗,通过报刊杂志,网络,使学生接触大量的儿童诗。
3、建立诗歌乐园,可以是名家的优秀篇目,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的习作,有主题,定期举办,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营造诗歌的良好氛围。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准备阶依据学生的兴趣需求,确(1)自由组成小组
段:2011年10月定诗歌创作参与人员,组织学
(2)讨论活动内容 8----14日 习有关教学理论信息,讨论本
课题的研究计划及实施细则。 (3)制订活动计划 1周
(4)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
动成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自主收集各方面资料。 过程指导:研究方法、方式指2011年10月17日2、参加实践活动。 导
—11月11日 成果展示。 1、搜集材料。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2、举办班级童诗朗诵。
题,生成新的活动内容。 5、搜集活动的照片,加上标
(2)学生调整完善下一阶题,记录自己活动成长的点
段的活动计划。教师在指滴; 3-4周
导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
根据活动存在的问题,进
一步调整活动计划,使学
生活动不断拓展深入。
(3)总结与评价
选优秀成员。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欣赏、朗诵、写作童诗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有值得回味,蕴藏的火花:
一、提前开始筹备制作诗集。
根据活动建议。学生知道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要干什么,老师怎么布置安排的,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就开始筹划。诗集编制工作量大,我让学生提前准备。教他们先是搜集喜爱的童诗,把它们进行编排、誊抄、配图。并让他们制作童诗集。结果事实证明,每天有计划地编制诗集,学生轻松从容,兴趣盎然,制作出来的诗集也有模有样。
二、诗歌知识竞赛。
在诗歌知识竞赛这一环节中,学生每个人都制作了诗歌知识课件。当学生做完我制作的幻灯片知识抢答后,看到自己精心制作的幻灯片出现在班级多媒体设备上,展示在大家面前,被同学们饶有兴趣地争相回答问题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课件并不仅仅是制作的课件,还物有所值,供大家欣赏答题。但也出现了问题:一是有些学生只顾出题,出的题难住大家的同时,也难住了自己——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二是时间有限,无法一一展示每个人的课件,难免会打击做了课件并未展示的同学的热情。
三、诗歌朗诵会认真进行。
刚开始布置准备诗歌朗诵会这项作业大家并未在意,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朗诵诗歌的能力,我在准备一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又为他们留下周末时间进行准备。要求人人参与,组长负责统计本组的节目,编排朗诵顺序,串主持词,亲自担当主持人。我在朗诵会总结时朗诵了一首诗,倾情所为,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自己。
反思这次活动,不无遗憾之处,而且是一个教学环节的遗憾,值得反思,值得警醒。 一、对比诗歌的异同,发现诗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学生一遇到查阅资料,总是停留于表面工作。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还需培养,更不要说整理资料了。这一方面是我未扎实地进行,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形成差别,让人堪忧。 二、课外诗歌名句储备不足。
虽然在知识竞赛中学生了解,背诵,考核了许多诗歌知识和诗歌名句,但是在考试时还是让学生束手无策。只有好学生满篇文字,让人有成就感,后进生的试卷真是“七零八落”,他们总是被知识牵着走,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培养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迫在眉睫。
三、活动总结缺乏触动心灵的内涵。
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了两周多,其中收获了太多的喜悦,学生也在活动中享受着乐趣,但落实到文字中,却完全没有了诗意。总结是停留在表面的一些知识的罗列,起到凑够字数的作用。浅层的收获只是没有用心去思考,没有注意活动中的细节,没有把写诗中学到的丰富的想象力,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中。
很喜欢语文教材中安排的专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语文教学,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让学生在一段时间集中学习一项专题活动,有了初探,有了学习,有了收获。最主要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发现、思索、探究、联想、想象、团结协作等能力,提高。在此过程中,能让学生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以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要吸取这次的经验和教训,让活动更有序,更扎实,更有效。
范文三:校本研究课题
小学生“数学日记”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清醒地认识到,乘着课改的列车,走特色发展之路,是学校实现高速发展的惟一选择。为抓好教育科研工作,我们以“抓好校本课程,创学校特色”为我们科研课题的立足点,以《数学日记》的校本课程开发为本科研课题的切入点,认真做好小学生《数学日记》开发与研究工作,做到“以校为本,特色发展”。现就我们在小学生《数学日记》开发与研究方面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新一轮数学课程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其目标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解决问题,进行数学思考和交流,以及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出发点。为了克服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作业没有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特征的缺陷。我们认为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把日记这一语文教学中独有的重要形式迁移到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正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背景,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运用数学的空间。数学日记内容体裁的开放性,拓宽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多元智能有了生长的土壤,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日记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把“数学日记”专题研究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二、课程的目标
总目标:
1、使学生学会介绍自己寻找、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会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表达自己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写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独特感悟和不同的欣赏视角,学会介绍自己创造性运用知识的构想、方案,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习惯及表达真情实感、自觉反思的意识,提高学生感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随时随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适时指导学生学会洞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写出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经历与感受,形成良好的情感与习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阶段目标:
一、二年级: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介绍自己寻找、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学,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乐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以口头为主),喜欢学习数学。
三、四年级: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介绍自己寻找、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写出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经历与感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会洞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中的数学。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乐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以笔记为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数学。
五、六年级: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介绍自己寻找、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学习数学知识、自觉反思、收集处理数学信息、动手操作实践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会自己的表达真情实感,写出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经历与感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习惯及表达真情实感、自觉反思的意识,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在学生学会洞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中的数学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动手操作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乐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以笔记为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与习惯,感悟自己就是数学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研究内容
内容的选择主要有四个方面:
1、引导学生学习、交流、感悟生活中的数学:学会介绍自己学数学,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体现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悟数学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智趣数学:学会介绍自己在书刊杂志及生活见闻中收集、整理的数学趣味题、智趣故事、趣味常识和自己的“独特解法”等,体现学生对数学的感情与其对数学充满挑战性特征。
3、引导学生反思、感悟数学:学会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自己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写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独特见解和不同的欣赏视角,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感、自觉反思的意识。
4、引导学生学习创造性运用数学、动手实践方面:介绍自己创造性运用数学的构想、方案,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和方法,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实施
1、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在《数学日记》校本课程实施之初,应主动取得上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并面向社会和学生家长宣传《数学日记》的特点和课程实施的意义,让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们更多的了解、支持,营造有利于课程开发实施的社会氛围。
2、加强学习,树立新理念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数学日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课改理念的树立,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校本培训,扎实抓好“三大本”即“教育教学后记”、“教育教学名言锦句”、“教法集锦”,夯实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
3、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1)激励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就是激励。在评价学生“数学日记”方面,我们要注重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形成自上而下的激励机制。如:我们要求老师评改数学日记时,都要注重用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真会用数学”、“你将是21世纪的华罗赓”等这样的文字要经常在学生的日记本上出现。各班每星期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欣赏数学日记,再评选出本班写“数学日记”的标兵。
(2)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作用,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比如:在教学了“购物”这一内容后,
让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去参加购物活动,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写成日记。 由于课上的“购物”游戏给了学生充分的引导与铺垫,因此,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有不少新发现,有的写到:“我和妈妈在超市买了一箱鲜奶,一共是52元,我发现箱上写有告诉我里面有24盒的数字,还写有生产日期是2003年10月,保质期八个月。我在想我怎么能算出一盒的价钱呢?”还有的写到;“今晚妈妈带我去面包店买一个价格2元的面包时,售货员阿姨少收了四角钱,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经妈妈指点,我才发现店门口上写的:“晚上7:00后打八折的牌子。我这才明白,原来打折就是比原来的价钱便宜啊”。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印象深刻,它不仅拓展了学生数学的空间,更能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表达数学,乐于与人交流。
(3)主体性原则。儿童是教育的对象,是发展的主体,是实践活动的主人。学生要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测、感悟质疑、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收集信息资料,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重要途径。如:在教“生活中的大数”之前,我们老师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生活中的大数”的资料,然后让他们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学生通过自己收集的资料,自主发现了许多知识,汇报时情绪高涨,内容可丰富了:“我从报纸上知道:我国的人口有13亿多,我国一天生产汽车??”“我到商店看见洗衣机的价格是999元,电视机的价格有2300元、1900元,电脑的价格有7600元,10689元??”“书上说一只杜鹃能吃掉松毛虫5000多条??”这样,让他们做个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主人,他们乐于与人分享发现知识的快乐,自然想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了。
(4)活动性原则。人类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儿童实践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要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交流、学习、实践、提高。课堂上,我们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发现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通过创设情景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的样子,问学生它的面积是否变了。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再让学生动手拼、摆、剪、画、量、数,让学生尽情去研究探索,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发展,成为知识的研究者与探索者。课外,还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日记手抄报”,写数学“调查报告”、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规定各班每星期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欣赏数学日记,再评选出本班写“数学日记”的标兵,学校每月都要组织学生出版“数学日记”刊物供各班同学进行阅读、欣赏、交流。
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表达与交流的愿望也就产生。
(5)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发展要求,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首先,我们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随时随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适时指导学生学会洞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写出学数学、用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经过与感受,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体会学习的乐趣。其次,每周我校还组织教师利用一到二次数学日记指
导课的时间,给学生作数学日记的评优、展示、交流,还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作阶段性总结和运用于生活的指点,并作适当的写法指导,从而促使学生写数学日记有样可依,又有充分的内容和时间作保证,就保证每周能指导学生写出一、两篇数学日记。另外,我们给学生自由写的机会。平时可随时有感而发,想写的可天天写,鼓励生多写。如此,逐步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
五、课程评价
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数学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让数学日记成为联系生活与数学的纽带。当学生把观察生活的内容、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写数学日记,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水平,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数学日记”使数学、语文、美术、科学等各学科得到有效整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其他学科的改革进程。
六、困惑的问题
1、写数学日记对学生来说,是件新鲜事,因而实施初期学生兴趣较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如何保持学生对数学日记的浓厚兴趣,如何使学生持之以恒地写数学日记,这是我们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写数学日记不能只停留在对所学数学知识的重复与再现上,那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比较深层次地去探索、去创新,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范文四:研究课题名称
太原二十四中“3631”小课题申报研究表 研究课题 教师 名称
所教年级 学科 一、课题背景(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四、研究内容(计划和过程)
五、预设研究成果
六、学校考核评审
小课题评审标准
评审指标 评审标准 权重
研究课题贴近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利于解决教
30% 实用性 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实用性、针对性强;同时,能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并以恰当的名称表述。
研究依据充分;课题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晰准确;研究目标和内容明确具体;课题研究的内容、实施过程、成
30% 科学性
果与目标一致; 研究方法选择恰当,符合课题研究的需要。
研究问题和范围适合教师个人开展研究;研究方案设计
30% 可行性
合理,研究措施具体明确,且切实可行。
10% 创新性 在某一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或创新性
范文五:研究课题报告
我们小组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整理,对于主要研究的问题已得出结论: 一( 人体指甲基本结构及功能:
1. 指甲的功能
指甲作为皮肤的附件之一(有着其特定的功
能。首先它有“盾牌 作用,能保护保护富含神经
的指尖免于受伤害(维护其稳定性(增强手指触
觉的敏感性。协助手抓、挟、捏、挤等。甲床血
供丰富,有调节末梢血供、体温的作用。
2. 指甲发育及结构
指甲系由皮肤衍生而来(和皮肤一样是由胚胎体表外胚层和侧板壁层及其体节生皮节的间充质在胚胎9周以后逐渐分化形成的。指(趾)甲分为甲板、甲床、甲襞、甲沟、甲根、甲上皮、甲下健康指甲
皮等部分。甲板相当于皮肤有化层,甲襞是皮肤弯入甲
沟部分。甲床由相当于表皮的辅层、基底层及真皮网状
层构成(其下与指骨骨膜直接融台。后甲襞覆盖甲根移
行于甲上皮。甲床前为甲下皮。甲床甲襞不参与指甲板生长,指甲生长是甲根部的甲基质细胞增生、角化并越过甲床向前移行而成。但甲床控制着指甲按一定形状生长。甲床受损则指甲畸形生长。甲床及甲根部有着丰富的血管用(这些为指甲再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二( 怎样正确修剪指甲:
1(修剪指甲的工具:
我们并不赞同使用剪刀修剪指甲,因为使用剪刀修剪指甲有以下几点缺点:
1. 容易戳伤手指、手掌。
2. 难以将指甲修剪圆滑,易导致指甲毛糙或折断。
同时我们经过研究及调查并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发现能很好地修剪指甲。
正确修剪指甲的工具:指甲钳、指甲锉。
修剪指甲是为了去除指甲的污秽保持指甲卫生,防止因指甲过长而导致手指受伤。修指甲要根据手型和指甲的不同,确定修剪方法和造型,使手指手型和谐:宽的指甲,需要将指甲修成圆锥形,使手指看上去更修长;狭长的指甲,可以将指甲挫平,把边磨圆来防止指甲毛糙或折断;手形大的,可以尝试将指甲修成长圆形。修剪指甲方法如下: 1.先将手指甲浸泡在温肥皂水中等几分钟,让手指甲变软; 2.轻轻剪指甲,并除去指甲周围的死皮,
3.用指甲锉将指甲锉成平滑形状,指尖成椭圆形以防止指甲断裂。
本调查问卷所调查的内容为:同学们对指甲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相关知识的认知。请同学们积极配合,时间不会超过3min。
1.您认为您会修剪指甲吗,
会 不会 不知道
2.您用什么修剪指甲,
剪刀 指甲钳 其他:
3.您清楚指甲的功能吗,
清楚 不清楚 不知道
4.您认为高中生是否可以染甲,
可以 不可以 随便
5.您认为指甲应该留多长,
全部剪掉 超出指尖三毫米 其他:
6.您是否知道从指甲上可判断自身健康状况的说法,
知道 不知道 7.您是否赞同从指甲上可判断自身健康状况的说法,
赞同 不赞同
8.您是否有指甲方面的疾病,(例:灰指甲等)
有: 没有 9.您是否喜欢咬手指甲,您喜欢咬手指甲的原因(例:不咬不舒服、只是好玩),
喜欢: 不喜欢 谢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