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成语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成语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2004年6月
第30卷第3期
内蒙古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版)
otlrl~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So6~Sciences
Jun.2004
Vld.3ONo.3
成语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王今铮
(内蒙古民族大学离退办,内蒙古通辽028043)
[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在求生存谋
创 发展的进程中,
造了辉煌的文化,塑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汉语成语凝聚和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它是研究和弘扬
传统民族精神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民族精神;成语;传承;弘扬
[中图分类号]H1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215{2004)03—0040—04 民族精神,有人比喻为"民族魂"或"国魂".对
于民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支柱,巨大的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是观念形态,民族文化的精华,具体表
现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崇尚或理念,推崇什么,赞誉什
么,注重什么,追求什么,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素质,价
值取向和精神风貌.
中华民族是古老,伟大,智慧的民族.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求生存谋发展,披荆斩
棘,冲风破浪,几多辉煌,几多磨难与屈辱……,在血
与火的考验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创造了光辉灿 烂的文化,塑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语言是文化的 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在汉语的成语和一 部分谚语,俗语中不断地积淀着,凝聚着,世世代代 传承着,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潜移默化,融为一种巨大 的精神力量.
汉语的成语,言简意赅,蕴涵睿智哲理,具有极 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在形式上,成语大部分是"四 字格",简短洗练,形态鲜明;内容大部分是古代寓 言,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以及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哲 学家,文学家的诗文中名言警句的概括与提炼,表达 一
种比喻义或引申义.因而,在运用上具有一种"超 越时空"的活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随着社会的 发展,时代的变迁,成语的内涵在变化,在深化,在 "推陈出新"."奉公守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是 个古老的成语,来自汉朝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 如列传》.现在说"奉公守法","公"和"法"指的是社 会主义之"公",社会主义之"法"."魂飞魄散"来自 宋朝刘宰的《鸦去鹊来篇》,常用于描写,渲染不同时 代,不同人物"惊恐万状"的心态,都十分生动而贴 切.例如:
"可正是船到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魂飞魄
散."(《元曲选?无名氏<百花亭>三》) "统(庞统)……正欲下船,忽见岸上一人, 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日:'你好大胆!……'唬 得庞统魂飞魄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 47回
"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鲁
迅《阿Q正传》)
谚语和俗语在运用中同样具有这种"超越时空" 的活力.
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内涵丰富 深邃.现略举数例,略作解说.
[收稿日期]2004—03—02
[作者简介]王今铮(1927一),男,辽宁铁岭人,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从事普通语言学
与汉语言文字研究.
?
40?
(一)崇尚爱国主义的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 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热爱祖国,有着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是饱经风霜的民族,特别是鸦片 战争以来,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纷至沓来,鸦片战 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 亡的危难关头.为了国家的团结统一,民族的解放, 面对敌寇的强权政治,坚船利炮,千千万万的中华儿 女,忧国忧民,出生人死,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 曲爱国主义的战歌.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成 语中凝聚着,传承着,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 武《日知录?正始》),"精忠报国"(《古今小说?游丰都 湖母迪吟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只要有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是个永恒的主题. **说:"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 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u
爱国主义是一种群体精神,团结奋斗的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泛指普通人,人民 群众.团结就是力量,成语凝聚,传承着这种精神, 如"万众一心"(《后汉书?朱俊传》),"众志成城" (《国语?周语》),"同心同德"(《尚书?泰誓》),"同心 协力"(《三国演义》),"群策群力"(扬雄《法言?重 黎》),"同仇敌忾"(《诗经?秦风?无衣》),"和衷共济" (《尚书?皋陶谟》).谚语有"人心齐,泰山移","众人 拾柴火焰高","炭多火红".俗语有"人多力量大,柴 多火焰高".
(--)崇尚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 族热爱劳动,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
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古往 今来,妇孺皆知.愚公坚毅,顽强,迎难而上,艰苦奋 斗,"挖山不止"的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大无畏精 神,是中华民族崇高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精神的象 征.这种"愚公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求生存谋发 展的历史进程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冲破 了一个又一个惊涛骇浪,愈挫愈奋,愈战愈强,直至 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两座大山",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从弱变强,从贫穷走向富裕.
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是一种革命精神,创业精 神.早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两个务必" 的作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 一
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 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 的作风."【280年代初,**提出:"要有一股艰苦
奋斗的创业精神0""中国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 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 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 程."【3当代的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大庆"铁人精 神",抗洪精神……,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 在成语中凝聚,传承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精神的 有"知难而进","坚韧不拔"(苏轼<晁错论》),"百折 不挠"(蔡邕《太尉乔公碑》).
(三)崇尚勤俭的精神."勤俭"的内涵是"勤劳 而节俭",是和"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精神紧密相联 的一个侧面.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要求勤勤 恳恳,吃苦耐劳,诚实地劳动或工作;"俭",要求厉行 节约,反对浪费.凝聚和传承这种精神的成语有"克 勤克俭"(《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勤俭持家".谚语有"勤勤干,满满饭","富贵本无 根,尽从勤中得","浪费无底洞,坐吃山要空". 有俗语说:"成由节俭,败由奢".诸葛亮在<诫 子书》里说:"静以养身,俭以养德."勤俭,对于一个 人是作风,对于一个家庭是家风,对于一个国家是政 风,绝不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1934年,**在 《我们的经济政策》中严厉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 的犯罪."建国初期,**提出"勤俭建国"的方 针:"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 间,其中包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 的方针."[】
(四)崇尚诚信的精神."诚信"的内涵是"诚实 守信用".
中华民族是崇尚诚信的民族,视诚信为为人立
业,处世之本.《周易》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 以进德也;修辞立诚,所以居业也."<论语》说:"民无 信不立".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的核心是"诚"(诚实,真实,诚心诚意),无 诚必寡信,必是谎言和欺骗,如<老子》所说"夫轻言 必寡信……"以诚为本,以信立业.为人诚信,取信 于人;为政诚信,取信于民.诚信在规范社会生活秩 序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诚信是古 往今来的信条.有谚语说:"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 来."欺诈,蒙骗,投机取巧,假冒伪劣……,都是对诚 信精神的亵渎.
在成语中凝聚,传承诚信精神的有"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言行信果"(<论语?子路》),"言行 一
致"([宋]赵善缭<自警篇?诚实》),"一诺千金" ?
4】?
(馒记?季布栾布列传》).谚语有"人无信不立", "
一
言既出,驷马难追".
(五)崇尚敬业奉献的精神."敬业奉献"的内涵 是"专心致志于学习和工作,为社会奉献力量." 古人要求"敬业乐群",《礼记?学记》里说:"一年 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敬业奉献是"敬业乐 群"精神的深化.在本质上,敬业奉献是一种爱国主 义精神,是一种奋发图强,勇于进取的精神. 社会有分工,行业不同,岗位不同,职位不同,要
求敬业奉献的精神是共同的.
在成语中凝聚,传承敬业奉献精神的有"在兹念 兹"(《尚书?大禹谟》),"兢兢业业"(《尚书?皋陶 谟》),"勤勤恳恳"(《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尽心竭力"(《封神演义》),"鞠躬尽瘁"(诸葛亮《后 出师表》).
(六)崇尚谦虚谨慎的精神."谦虚谨慎"本身就 是成语,内涵是"为人虚心,处事严谨慎重",是同骄 傲,自以为是,妄自尊大以及那种貌似谦恭而实际虚 伪的"谦谦君子"相对立的高尚的品格和作风. 古语说:"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在**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词》里有句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63 这是个真理.
古人用兵,有条大忌,叫做"骄兵必败"(《汉书? 魏相传》).
从正反两方面表达谦虚谨慎的成语和谚语有 "虚怀若谷"(《老子?十五章》),"戒骄戒躁","自高自 大"([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不虚心不知事,不实心不成事",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来自无知","自满是智慧的尽 头".
(七)崇尚见义勇为的精神."见义勇为"本身就 是个成语,语出《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意思是说"见义不为,无异于懦失."
中华民族崇尚见义勇为的精神.在民间,见义 勇为被誉为"侠肝义胆","替天行道"的英雄,面对强 权或黑恶势力,挺身而出,或为人匡扶正义,申冤雪 恨,或救人于危难,抚贫济困……,而置个人安危于
不顾.这种崇高的精神,是社会正义与公理的化身, 人间真情的化身,可歌可泣.
历史上许多见义勇为者竟是"无名英雄",令人 叹服!
在成语中凝聚,传承见义勇为精神的有"扶弱抑 强","扶危济困"([元]高文秀《渑池会》),"仗义直 ?
42?
言"(《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仗义疏财" (《元曲选?来生债》),"助人为乐","扶老携幼"(《战 国策?齐策》).谚语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俗语 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八)崇尚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精神.教育是 培养人才的基础,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崇尚教育,重视人才培养 的传统.早在先秦,先贤就提出了"有教无类"(《论 语?卫灵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的真知卓识.明清以来,"德才兼备"(《元史?臧梦解 传》)这个成语好像培养,选拔人才的一种模式,在不 同社会制度里袭用着.
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关于教育,教学 和培养,选拔人才的经验,在成语中凝聚,传承下来. 例如:
"因材施教"(《论语?为政》),"循循善诱" (《论语?子罕》),"言传身教(《后汉书》),"举一 反三"(《语论?述而》),"教学相长"(礼记?学 记》).
"选贤与能"(《礼记?礼运》."与"通"举"), "任人唯贤"(《尚书?咸有一德》),"知人善任"
(《文选?班彪<王命论>》),"人尽其才"(《淮南 子?兵略训》),不拘一格"(龚自珍《己亥杂诗》), "脱颖而出"(《史记?平原君列传》).
"青出于蓝"(《荀子?劝学》),"后来居上" (《史记?汲郑列传》),"后起之秀"(刘义庆《世说 新语?赏誉》),"后生可畏"(《论语?子罕》). 成语是汉语的瑰宝.成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 统民族精神,是研究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文献.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 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要大力弘扬传统的民族 精神.
新的世纪伊始,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 蓝图展现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面前,中国在脱贫,在走 向富强.贫穷是一种考验,富裕也是一种考验;软弱 是一种考验,强大也是一种考验.中国共产党第十 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和"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 决策.这是一个英明的,高瞻远瞩的决策,许多论点 鲜明而精辟:"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
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 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 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j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A].**选
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0.
[2]**.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
议上的报告[A].**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1.1438—1439.
(3]**.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A].**邓小
平**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C].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3.147.
(4]**.我们的经济政策[A].**选集(第1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
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0
(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A].毛
泽东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39.
IdiomPassesandInheritsExcellentNationalSpirits
WANGJin——zheng
(RetirementOffice,InnerMongo~a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Tongliao028043,China) Abstract:Weregardnationalspiritsasthesoulofonenationalandnationalculture.Intheprocessofexist—
inganddeveloping,Chinawhohasthousandsofyearsofhistory,hascreatedsplendidcultureandsculpturedex—
cellentnationalspirits.AsanembodimentandinheritanceofChineseNationality'Straditionalspirits,Chinese
idiomisanimportantsourceforstudyinganddevelopingtraditionalnationalspirits. KeyWords:Nationalspirits;Idiom;PassonandInherit;Developandconstract (责任编辑哈斯朝?)
?
43?
范文二:传承不屈的民族精神8
传承不屈的民族精神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一年。 70年前的今天,中国以牺牲3500万人口的巨大代价换来了日本侵略者规规矩矩的坐到了桌子上来,向世界宣告投降。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将中国拖入了一个苦难的深渊,一个地狱的深渊,一个不堪回忆的深渊。作为后来人的我们,站在历史的门槛上,回望这段历史,纪念这次胜利,不禁感慨万千,泪流满面。但是正如**同志讲的那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更应该铭记和传承的是那段中国人民英勇抗争史诗中凝聚和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时时在心里叩问。有些精神,你很难用言语总结,但是他就是有一种力量让你我热泪盈眶,充满力量。是的,这是一种磅礴的力量。抗日战争,那雄伟瑰丽的抗争图景,每当展开之时,总像积蓄已久的瀑布,直下银河冲入九天。无论是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国民党军还是八路军、新四军,无论是军人战士还是普通百姓,都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妆点了每一寸山河每一分土地。一次次会战、一次次冲锋、一次次围城、一次次呐喊、一次次奇袭,一次次浴血奋战、一次次同归于尽、一次次弹尽粮绝、一次次英勇牺牲。在为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中牺牲的,有数以百计的将军,更有数以万计的黎民百姓。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不正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最好诠释吗?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头可断而身不可屈,命可无而气不可绝的精神的最有力注脚吗?正是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支撑起了
这个民族在一次次苦难、一回回屈辱中奋起抗争,永不言败。正如**主席讲的那样,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了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了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了中华民族有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今年,正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之年,国内利益调整、矛盾凸显,外部环境表面平静、暗流汹涌。正如国歌提醒国人的那句真言一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改革阻力、面对矛盾困难,每一名中华儿女,都应该传承起抗日战争中英雄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勤勉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想,这应当是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应有之义。
阜阳市颍东区袁寨镇龙庄小学
五年级:刘怡萍
指导老师:戎琪
范文三: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传承
2011年 第 26卷 第 1期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其它 收稿日期:3
作者简介:张云霞(),女,河南漯河人,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 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 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 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 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
的核心和灵魂 ,是一个民 族存在和发 展的精神支柱 。正如梁启
超所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 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 祖传父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 [1]
然而,民族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也 会有新的内涵。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在**的报告《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有新的 阐释,即“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 族精神。” [2]这一阐述,既明确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又指明了 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民族普遍认同的精神家园,是凝聚民族 力量的纽带,是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标识,是推动民族发展的 强大动力,可见,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存在发展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二、民族精神的现状及成因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一直是好的,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 随着整个社会新旧体制的转型,民族意识有弱化的现象。主要 原因有:首先是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开放进一步扩大,这在增强 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的同时,也造成人 们生活方式、就业形势和经济低位等当面发生急剧的变化。反 映到人们的思想领域,使人们思想的多变性、差别性、多元性 增强,出现了困惑和混乱。这使得一部分人在思想和心理上可 能产生迷茫、失落的情绪,他们对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再像以前 那样充满温情和信赖,而是感觉精神家园的失落。这势必会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次是外来文化的和平渗透,使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弱化。 当今世界的竞争,以和平的方式进行文化渗透成为一种普遍的 侵略手段。因此,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文 化的同时,也面临着他们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冲 击和渗透。而在现实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因 此,西方理念上的渗透会造成一部分人对民族精神认同感的下 降。
最后是西方发达国家传宣的一些所谓的“人权”思想,对
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和西方思想的渗透下,我 国民族精神无论是在作为精神家园上意义的淡化,还是凝聚力 和认同感的下降上,无不表明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弱化,因此, 大力弘扬和培育们民族精神就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 三、传承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 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 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 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这一精辟论断既为 我们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 又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一是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 化,同时也要把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和升 华。二是要加强国民教育,把全体人民凝聚在一起,始终保持 昂扬上进的精神状态。
首先是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宣传,将我们的传统美德 和革命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基石。要充分 利用现有的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 大的氛围,抵御西方思想的渗透。对国人进行道德和理想信念 教育,提高国人内在的自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 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具备更为 丰富的内涵,树立与新时期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使社会风气得到改善。要利用国人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地 位和作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广泛的参与和体验,增强 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从而起到传承的作用。
其次是要加大教育力度,通过教育达到传承民族精神的目 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传承民族精神。在传承民族精神上,有效 的教育形式主要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有效利用家庭、学 校和网络这三个平台,着力传承民族精神。家庭教育在弘扬和 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基础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 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为父母,要以身示范,为孩子营造一个民族精神浓郁的成 长氛围。学校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传承民族精神,既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和教师应该自觉承担的时代 使命。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 践,努力开创民族精神教育新局面。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世 界眼光、开放意识,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 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才。学校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使民 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论 新 时 期 民 族 精 神 的 传 承
张云霞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36)
摘 要:民族 精神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指民族传统文 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 。随 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又有新的内涵,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 不息。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 发展,思想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映衬出民族精神的内隐,甚至出现弱化现 象。因 此,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就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促进民族发展需要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民族精神;传承 中图分类号:C9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1) 01-0174-01
(下转第 6页)
174
2010-12-01982-17
范文四:纪念雷锋-传承民族的精神
传承民族的精神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 你是否为了建设家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 作?假如你是一棵大树, 你是否在烈日炎炎下送给人们一片阴凉?即 使你是一株小草, 你是否用你渺小的微弱的绿点缀了世界?倘若你是 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从古至今一直崇尚克己奉公、舍己为人、 仁者爱人、团结互助,“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的理想社会, 曾经长期为国人所憧憬, 《左传》 提出:“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 孔子更是以 “仁” 为人生价值追求,孟子曰:“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墨子则更明确指出,天下纷乱的根源在于人们的“交恶”和“亏人自 利”,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做到“兼相爱、交相利”??
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传承者中华民族的精神。
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成了亿万人民学习的典型。他,象尘土 一样朴实,即使擦肩而过, 也或许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他却用他的平 凡传递着爱、传递着奉献, 让一个平凡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让无数 个灵魂为他感动,在生命中反复回味,无法忘却,于是,他用平凡创 造出伟大的奇迹。
他,公而忘私,舍己为人。他,言行一致,爱憎分明。他,与个 人主义彻底对立, 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忱, 不愧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典型!他曾经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人的生 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
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 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 才有力量。 ” “一块木板钉子为什么能钉进 去,因为它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 要发扬这种“钉子”精神。 ”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 人民有用的人。 ”
**同志曾经说过:“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 格,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着光彩。 ”
雷锋的精神让人感动,它就是大爱无声;雷锋的力量震彻心扉, 它就是热血豪情。郭明义,这个时代的热血英雄、道德标兵,用爱心 与义举无怨无悔地高高擎起了雷锋精神的美丽旗帜, 他非同一般的人 生历程,给我们带来了富有现实价值的启迪与思考。
郭明义精神是大德、大善、大爱、大正。他不但以德束己,而且 以德树人, 他的高尚行动, 感染甚至教育了很多人; 他不仅独善其身, 而且兼善天下,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因他而感 受到人间的温暖;他积极献血、热心公益,他的爱心和感召力,使他 一个人的力量最终形成了一个团队, 一个集体, 以致推动整个社会风 气的改善;他不但正己,而且正人,他用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端正 了社会风气,增强了人们对社会公平公正和奉献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精神,包含着当代公民具有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 表现为当代公民浓烈的人文关爱、国家情怀与自觉担当。这种精神, 内化为个人品质, 就是崇高的公民道德与良好的公民素质; 外铸成社 会力量,就是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分忧、为国家尽责。
感动是一道流泉, 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扰扰凡尘中还心境一个空 明宁静,慈惠柔软;感动亦是一种养分,滋润着我们的德行,纷纷名 利间让善念逐渐破土萌芽,发荣生长。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历来是自觉追求崇高精神、 注重品格修养的伟大 民族, 由此而塑造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格, 正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 磨难而不衰,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的精神需要传承, 雷锋精神郭明义精神需要传承。 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继续创造感动、创造伟大吧。
范文五:成语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quotquot 年 月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amp? quotquot第 quot 卷 第期 ( amp?- . /??0 1?2-3 4?3506378 . 973?-37306 :3- :30?06) lt- quot 9 成语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王今铮 (内蒙古民族大学 离退办,内蒙古 通辽 quotquot) 〔摘 要〕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在求生存谋发展的进程中,创 造了辉煌的文化,塑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汉语成语凝聚和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它是研究和弘扬 传统民族精神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民族精神;成语;传承;弘扬 〔中图分类号〕gt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A B quotC quotquot) B quotquotquot B quot ( quot 一 发展、时代的变迁,成语的内涵在变化,在深化,在 民族精神,有人比喻为 或 “民族魂” “国魂”。对 。 ( “推陈出新”“奉公守法” 奉行公事,遵守法令)是于民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个古老的成语,来自汉朝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神支柱、巨大的精神力量。 如列传》。现在说 , “奉公守法” 公”“法” “ 和 指的是社 民族精神是观念形态、民族文化的精华,具体表 会主义之 、 “公” 社会主义之“法” “魂飞魄散” 。 来自现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崇尚或理念,推崇什么,赞誉什 宋朝刘宰的 , 《鸦去鹊来篇》常用于描写、渲染不同时么,注重什么,追求什么,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素质、价 代、不同人物“惊恐万状”的心态,都十分生动而贴值取向和精神风貌。 切。例如: 中华民族是古老、伟大、智慧的民族。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求生存谋发展,披荆斩 “可正是船到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魂飞魄棘,冲风破浪,几多辉煌,几多磨难与屈辱……,在血 ”( ? 散。《元曲选 无名氏 D 百花亭 E 三》 )与火的考验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创造了光辉灿 “统(庞统)……正欲下船,忽见岸上一人,烂的文化,塑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语言是文化的 道袍竹冠, ? 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唬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在汉语的成语和一 ( ” 得庞统魂飞魄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部分谚语、俗语中不断地积淀着、凝聚着,世世代代 A 回)传承着,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潜移默化,融为一种巨大 “阿 F 这时很吃惊, ( ” 几乎魂飞魄散了。 鲁的精神力量。 迅《阿 F 正传》) 汉语的成语,言简意赅,蕴涵睿智哲理,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在形式上,成语大部分是“四 谚语和俗语在运用中同样具有这种“超越时空”字格”简短洗练, , 形态鲜明;内容大部分是古代寓 的活力。言、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以及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哲 二学家、文学家的诗文中名言警句的概括与提炼,表达一种比喻义或引申义。因而,在运用上具有一种“超 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越时空”的活力。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随着社会的 深邃。现略举数例,略作解说。 〔收稿日期〕 quotquot B quot B quot 〔作者简介〕 ( , 辽宁铁岭人, 王今铮 GA B )男,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从事普通语言学与汉语言文字研究。 万 ? quot ? 方数据 〔quot〕 (一)崇尚爱国主义的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 ” 的作风。 年代初, “ **提出: 要有一股艰苦 神的核心。 ”“ 奋斗的创业精神。 中国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 中华民族热爱祖国,有着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 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是饱经风霜的民族,特别是鸦片 这 后, 就 决 定 了 我 们 还 要 有 一 个 艰 苦 奋 斗 的 过 〔amp〕 战争以来,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纷至沓来,鸦片战 ” 程。 当代的长征精神、 大庆 南泥湾精神、 “铁人精 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 、 神”抗洪精神……,是这种精神的生动
体现。 亡的危难关头。为了国家的团结统一,民族的解放, 在成语中凝聚、传承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精神的 面对敌寇的强权政治、坚船利炮,千千万万的中华儿 “知难而进” 坚韧不拔” 苏轼 有 、 “ ( )“ 《晁错论》、 百折 忧国忧民, 女, 出生入死,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 ( 不挠”蔡邕 ) 《太尉乔公碑》。 曲爱国主义的战歌。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成 (三)崇尚勤俭的精神。“勤俭”的内涵是“勤劳 语中凝聚着、 如 传承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 ( , “勤劳勇敢、 而节俭”是和 艰苦奋斗”精神紧密相联 武 ? ) 《日知录 正始》、精忠报国” “ ( ? 《古今小说 游丰都 的一个侧面。 )“ 湖母迪吟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勤” 要求勤勤(范仲淹 ) 《岳阳楼记》。 恳恳,吃苦耐劳, “ , 诚实地劳动或工作;俭”要求厉行 只要有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是个永恒的主题。 节约,反对浪费。凝聚和传承这种精神的成语有“克 “ **说: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 ( 勤克俭”《尚书 : “ ?大禹谟》 克勤于邦, ) 克俭于家”、 〔〕 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 “勤俭持家”。谚语有“勤勤干、 、 “ 满满饭” 富贵本无 爱国主义是一种群体精神、团结奋斗的精神。 根, “ 、 尽从勤中得” 浪费无底洞,坐吃山要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泛指普通人、 , 人民 有俗语说: 成由节俭, “ 败由奢”。诸葛亮在《诫 群众。团结就是力量,成语凝聚、传承着这种精神, 子书》 “ 里说: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勤俭, ” 对于一个 如 ( )“众 志 成 城” “万众一 心”《后 汉 书?朱 俊 传》、 人是作风,对于一个家庭是家风,对于一个国家是政(《国语 周语》、 同心同德” ? )“ ( ) 《尚书?泰誓》、 同心 “ 风,绝不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amp 年,**在 ( 协力” ) 《三国演义》、 “群策群力” 雄 (扬 《法 言?重 《我们的经济政策》 “ 中严厉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 〔〕 )“ ( 黎》、同仇敌忾” ? ? 《诗经 秦风 无衣》、和衷共济” )“ ” 的犯罪。 建国初期,**提出“勤俭建国”的方( ? ) 《尚书 皋陶谟》。谚语有“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 “ 、 “ 针: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 “ 、 拾柴火焰高” 炭多火红”。俗语有“人多力量大,柴 间,其中包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 〔〕 多火焰高”。 的方针。” (二)崇尚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 (四)崇尚诚信的精神。“诚信”的内涵是“诚实 族热爱劳动,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守信用”。 美德。 中华民族是崇尚诚信的民族,视诚信为为人立 古代寓言故事 ( 《愚公移山》 ? )古往 《列子 汤问》, 业、处世之本。 说: 《周易》 “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 今来,妇孺皆知。愚公坚毅、顽强,迎难而上,艰苦奋 以进德也;修辞立诚, ” 《 说: 所以居业也。 论语》 “民无 “ 斗,挖山不止”的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大无畏精 信不立” “ 。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神,是中华民族崇高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精神的象 诚信的核心是“诚” 诚实, ( 真实, , 诚心诚意) 无 征。这种“愚公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求生存谋发 诚必寡信, 如 所说 必是谎言和欺骗, 《老子》 “夫轻言 展的历史进程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冲破 必寡信……”以诚为本,以信立业。为人诚信,取信 了一个又一个惊涛骇浪,愈挫愈奋,愈战愈强,直至 于人;为政诚信,取信于民。诚信在规范社会生活秩 推翻了压在头上的 , “两座大山”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序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诚信是古 从弱变强,从贫穷走向富裕。 “ 往今来的信条。有谚语说: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 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是一种革命
精神、创业精 来。欺诈、 ” 蒙骗、投机取巧、假冒伪劣……,都是对诚 神。早在 quot 世纪 年代,**提出“两个务必” 信精神的亵渎。 “ 的作风: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 在成语中凝聚、传承诚信精神的有“言而有信” 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 ( ? )“ 《论语 学而》、 言行信果” ( )“ 《论语?子路》、 言行 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 一致” (〔宋〕赵善缭《自警篇?诚 实》、 诺 千 金” )“一 万 方数据 ? ?( )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谚语有“人无信不立”、 ( 言” ) 《京本 通 俗 小 说?冯 玉 梅 团 圆》、 义 疏 财” “仗“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 ) 《元曲选 来生债》、 助人为乐” 扶老携幼” “ 、 “ (《战 (五)崇尚敬业奉献的精神。“敬业奉献”的内涵 国策 齐策》。谚语有 ? )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俗语 是“专心致志于学习和工作,为社会奉献力量。” 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古人要求 , “敬业乐群” 礼记 学记》 《 ? 里说:一年 “ (八)崇尚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精神。教育是 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敬业奉献是 ” “敬业乐 培养人才的基础,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群”精神的深化。在本质上,敬业奉献是一种爱国主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崇尚教育、重视人才培养 义精神,是一种奋发图强、勇于进取的精神。 的传统。早在先秦,先贤就提出了 ( “有教无类”《论 社会有分工,行业不同,岗位不同,职位不同,要 语 卫灵公》、十年树木, ? )“ 百年树人” (《管子 权修》 ? ) 求敬业奉献的精神是共同的。 “ ( 的真知卓识。明清以来,德才兼备” ?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成语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