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黄精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多数国家地理科学系统中最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特征,一方面与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特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受到地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影响。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得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得组合,探索人类活动得一般空间法则,其中讨论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论构成了经济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涵义:一层是人类活动得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选最佳区位。另一层与前面相反,即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活动得作家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区位理论分为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①土地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土地以两种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此时土地的自然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一种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得场所,此时,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作用,典型的是,在城市内部,由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存在差异,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将形成较为显著的圈层分化。②原料 原料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对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原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代性、自身价值极其在产品红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世家影响。 ③能源 能源是经济活动得重要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大量消耗能与那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必然需要接近脸颊的能源供应地。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④资本 固定资本存在地理惯性,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由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是的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镇南关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 的创业与发展至关重要。不同的企业资本需求不同,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⑤劳动力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⑥技术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多技术与知识依赖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需要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爱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之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得存续。任何经济活动,必须达到门槛,规模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对于需要与消费者之季见面的经济活动,市场区位对生产区位有决定性作用。 ②对于某些经济活动来说,规模越大,效益越好,直到达到某一最佳规模,即规模经济,如果企业没有达到最佳规模,则平均成本就越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低,而要建立一个大规模企业,必要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婴儿市场规模和区位对企业能否持续生产和生产区位的选择都具有重要影响。 ③市场影响力的地域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得类型与规模,尤其在传统商业活动中,市场影响力地域范围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商业经营类型与规模、市场地域范围较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产业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协作环境,二是设施环境,两方面都会对经济活动得区位产生影响。协作环境 ①同行业得集聚程度,同行业集聚有利于技术交流和信息交流 ②自身生产的协作环境,如零部件的配套企业情况 ③专业化服务的配套水平,好的协作环境可以吸引企业集聚,形成产业带或产业区。设施环境 经济活动需要的各项基础设施条件,如公路、铁路等,大运量的企业需呀有海港对外联系频繁的要有航空港。良好的设施可使经济活动顺利进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表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来比较,即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交通网通达度: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分散指数、通达指数来衡量。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性能农业区位理论前提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且收入相同。 4.距城市80km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只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之来源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7.追求利益最大化。
杜能农业区位论形成机制 地租收入对某一固定农作物产品而言,随距市场距离的怎急啊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零及以下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夜不合理,因而零地租点成为哦能够作物的耕作极限点。由市场点到耕作极限点点地租收入数值成为农作物的耕作极限点。由市场点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曲线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杜能多所有农业生产凡事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农场主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杜能圈: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第二圈——林业圈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居地原料重量之比,即产生单位产品所需的局地原料。
原料指数=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重点:
1.运费指向论:
概念: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得到运费最小的点,由运费只想形式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其他运输方式,货铺的性质都可以换位重量和距离,工业生产分与发中的运输重量主要来源于原料及最终产品的重量
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产地都有一个的前提下,以生产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导向为:①仅以遍存原料为原料时,为消费地区论② 仅以局部地原料为原料时,为自由区位③仅以报重为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在生产工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多个,并不同消费地时形式区位多边形,运费最小点是区位三角形重力中心。
2.劳动成本指向论:
概念:考察劳动费用对由运费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用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 工业区位由费用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仅限于节约劳动力成本,大于由此增加的费用,劳动力成本指数,劳动系数越大,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越大。
劳动力成本指向有两个条件:①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通过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来衡量②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3.集聚指向论
概念:考察集聚和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的影响
当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会发生集聚指向,其中由于经营规模扩大而产生集聚,通过分工协作和共享基础设施,而获得集聚经济
普雷德的行为矩阵(行为学派):
行为矩阵由信息水平轴和信息利用能力轴构成各个决策者均位于这一行为矩阵之上,信息水平轴表示某种区位决定时各个决策者拥有信息的质与
量。信息利用能力轴表示决策者运用信息的各种能力。在行为矩阵中,决策者的位置越是接近右下方,其采取的行为越是最佳行为相近。如:某决策者具有全部的有关区位信息,并且具有最高的信息利用能力。其决策行为行为最合理选择的区位一定是最佳区位。如果决策则完全或几乎不具有有效的区位信息,并且缺乏信息利用能力,其选择的区位不可能是最佳区位甚至落后在收益空间界限之外。
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生产,供给而在多数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为供给中心商品智能和服务的布局场所,是周围区域的中心,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性: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可以表示为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中心地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总量--中心地位自然提供和供给商品和服务量。
货物的攻击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央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消费者从居地到中心地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称为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或外界线,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的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称为货物的供给下限或内侧界限。
中心地等级: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各级中心地的试产区域的关系
第五章 各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成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维权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
范围经济:指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 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的现有产品市场的份额的扩大。三方向进行:①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②向远点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③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信的客户类别扩展。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护展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企业接触其袁术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后向一体化: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
多样化:跨越自身现在的经营的行业,向不相关的行业的扩张。
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接触扩散:从发源地开始,外由近及远的扩张,在空间上呈距离衰减 等级扩散:在社会经济现象的扩张沿着某种等级结构,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
四个经济扩张模式的比较:
①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多公司生产同一种产品,生产成本低的公司扩张,占领较大市场,形成多厂公司
②泰勒组织变型和区域进化模式:单工厂单区域,多工厂单区域,跨区域销售部,跨区域生产
③合坎逊全球扩张模式:单工场公司,全国性多工厂公司,国外销售,国外生产
④迪肯全球转移模式:全国性多工厂公司,国外销售部许可证转让,国外生产,生产多样化,向多国生产经营扩张,多国生产经营合理化调整。
四个模式的共同点:①在公司扩张中,销售期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②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的扩张过程③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
迪肯的模式更加详细的描述了公司由跨国经营走向多国经营,并进行全球性经营合理化调整的过程。 填空:公司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
功能部结构:产品领域和市场相对狭窄的公司
产品部结构:生产产品领域广的公司
区域部结构: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区域较小活动区域较多
顾客部结构,矩阵结构
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填空:
新产品阶段: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良好的通讯条件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在主要发达工业国的都市中心。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他发达国家进行。
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生产实现部分标准化,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成本,当出品商品的边际生产成品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会选择直接投资,投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标准化产品阶段: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产品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此时企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改母国成为该产品出口国。
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最能获利的地方)
(1) 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跨国投资在寻求当地原材料和服务供应商,确定市场机遇,管理分散设施,招募高水平劳动力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摸索成本,这便促使投资者效仿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2) 集中于边界地区: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政策在此边界地区建立经济区等,以较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3) 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相同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可以避免劳资冲突
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1.便利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及时接触4拥有丰富高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R&D的区位要求:(1)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得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科研,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1)互补性: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求,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这正是其相互作用和建立联系的基础,跨国公司力图通过投资建立分支机构,以获取投资地的资源,占领该市场,区域则希望通过跨国投资为其带来所需的跨国公司优势(2)竞争性:跨国公司在区域投资的目的,要么为了获得利润,要么为了未来的发展战略,总之是为了公司整体上的利益,区域引进外资是为了区域利益,双方为各自的利益而竞争,最终达到双方可接受的结果,当然这种结果并不是双方利益的绝对折衷,会有一方做出较大让步,另一方获得较大利益。(3)变化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全
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生产实现部分标准化,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成本,当出品商品的边际生产成品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会选择直接投资,投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标准化产品阶段: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产品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此时企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改母国成为该产品出口国。
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最能获利的地方)
(1) 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跨国投资在寻求当地原材料和服务供应商,确定市场机遇,管理分散设施,招募高水平劳动力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摸索成本,这便促使投资者效仿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2) 集中于边界地区: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政策在此边界地区建立经济区等,以较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3) 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相同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可以避免劳资冲突
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1.便利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及时接触4拥有丰富高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R&D的区位要求:(1)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得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科研,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1)互补性: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求,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这正是其相互作用和建立联系的基础,跨国公司力图通过投资建立分支机构,以获取投资地的资源,占领该市场,区域则希望通过跨国投资为其带来所需的跨国公司优势(2)竞争性:跨国公司在区域投资的目的,要么为了获得利润,要么为了未来的发展战略,总之是为了公司整体上的利益,区域引进外资是为了区域利益,双方为各自的利益而竞争,最终达到双方可接受的结果,当然这种结
果并不是双方利益的绝对折衷,会有一方做出较大让步,另一方获得较大利益。(3)变化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全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极化效应: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喜迎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间断的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的自身成长
2扩散效应: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3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传统社会阶段、为经济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4产业集群:一组在靠近点相互关联的的公司和机构 他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具有共性和互补二联系在一起
第九章:
赫希曼的极化——
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称为北方 次发达的地区成为南方 北方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影响 分别成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极化效应:
南方要素 劳动力和人口资金流向北方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 导致经济发展恶化 劳动力对经济发展贡献较小
北方经济水平发展较高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在出口方面 南方因为生产效率相对抵下 无法与北方竞争 导 致出口衰退 在进口方面 南方原来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进口北方生产地进口替代性产品 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
南方本可以像北方输出初级产品 但是南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者价格有所上涨 北方就可能寻求出口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涓滴效应:
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 有利于解决南方事业问题
在互补的情况下北方可以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
北方的先进技术 管理理念 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想南方涓滴 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生产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赫尔曼认为在区域发展中 涓滴效应将最终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 北方经济的发展将长期带动南方经济的发展
区域空间的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区域的互补性:区域间必须存在着对某种商品的技术方面的供求关系 只有区域之间具有了互补性 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
区域的可达性:区域间要有进行商品 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的传输的可能性 可达信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空间距离和传输时间 被传客体的可传输性 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 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 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
干扰机会: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是多方向的 一个区域可以再某一个方面与多个领域同时存在互补性,但是它究竟和那个区域能实现这种互补性取决于他们之间的互补性的强度 强度大则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程度也就越大 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 有互补性的两个领域也不一定互相作用
总之 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 首先要存在互补性 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影响很小 区域分工理论————竞争优势理论(钻石理论)
波特认为 一个国家某产业的竞争优势由生产要素 国内需求 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着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同时还与机遇和政府作用有关
1.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为创造的资源 生产要素可以进一步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
2.国内要求:指国内市场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要求 包括了需求结构 模式 成长性 高级的购买者的压力 以及国际化程度
3.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指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和服务的产业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包括了组织管理模式 竞争程度 创新能力 企业家才能等 这四个要素相互影响并相互强化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利于企业成长 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动态激励环境
5.机遇和政府作用
机遇主要是指科技的发展创新汇率波动以及汇率波动以及能源危机等企业所不能控制的的重大外部变化常打破企业已有的竞争环境。
政府作用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通过有序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提高竞争力,并向海外拓展发展空间,参与国际竞争
6.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1)科学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推进器
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
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
2)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的交流,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夸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跨国共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发展与融合
3)国家的经济协调与干预作用
国家对国界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国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4)国际经济协调
国际经济协调的加强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首先,国际贸易协调有利于排除贸易障碍,有理由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国际协调有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夸大,促进了国际分工国际投资劳动力流动技术转让等要素的流动为国际分工创造了条件
7.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化
国际化是经济活动跨国界的扩张,反映了国家经济活动的主间范围的扩大,而全球化不包含经济活动的扩张而且更重要的是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功能联合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组织上的变化,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基础
金融危机
2007年4月以美国新世纪房屋贸易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美国次贷按贸易市场显现,随后风险迅速向以次级按揭贷款为支持的各类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转移6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投资损失而面临破产满盘的消息直接引起了全球范围金融市场动荡形成了一场全球的金融危机
8.政策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1)金融危机通常由资产泡沫所触发的在控制通货膨胀之外,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应该包括控制资产价格膨胀
2)金融监管应该和金融创新齐头并进,本次金融危机之所以波及
面如此之大,通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密不可分。创新无疑会带来好处,但是我们过去对创新可能带来和传播的风险认识严重严重不足,未来鼓励金融创新与提高金融监管能力两方便缺一不可,第三对于金融危机的反应不应该是单边的而必须是全面系统坚决与合作,如果没有跨过合作,则可能是引发新的问题。第四,全球性的问题必须通过多变的合作来解决,当前的问题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对二战以来形成的布雷顿森体系下的多边国际机构重新进行改组。为了避免危机演化为人类生存发展危机,应当着力保护这些弱势群体。这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国际金融机构的责任 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是防止金融部门崩溃,政府应该以果断迅速全面的方式防止银行部门破产,防止由信心丧失所引发的银行挤兑,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当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经政策将经济增长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上,随着能源破产资源粮食价格的下跌,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减小政府应该推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的方式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支持一些企业的投资特别是那些具有比较又是部门的产业升级的投资,这样,经济就会出现投资拉动的资产,在财务政策方面政府能够通过财务政策支持一些基础的设施的建设,此外,政府还可以在社会保全保障,教育等领略进行干预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总之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关键在于实施反周期的干预。其次,看发达国家的财政状况会恶化,但不能因此拒绝兑现承诺给国际机构的资金,发展中国家需要这些钱来度过危机,如果发达国家能遵循承诺,就可能降低发展中国家在危急中所遭受的伤害,同时维持较为和谐的国际秩序。国际金融机构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名族资本流入减少,出现支付危机,需要在短期内注入资金时,imf可以利用特别款权来协助这些国家应对危机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地区开发银行可以为前述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型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和人道主义援助
9.应该正确认识妥善处理金融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世界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是充满风险的,别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可能通过开放的途径传递到别国内。要重时,引发国内金融危机此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开放中处
于不利地位,这也会造成本国利益的损失,所以在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一定要增强金融发展的独立自足和风险防范意识把对外开放与金额自主结合起来
10.对外资进行宏观调控注意引进长期资本多于短期资本
引进外资时应该寻求建立保护本国金融市场的合理性措施、
建立本国银行系统的监管制度 加强银行立法以避免失误
11.经济社会文化根植性
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中和结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而经济活动根植性的核心就是区域经济网络与社会网络的精确结合,在不同类型区域培育不同的制度,根植性信用,互惠,合作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范文二:经济地理学
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复 试)
(科目:经济地理学)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人文地理硕士学位复试科目《经济地理学》考试内容包括产业经济分析、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等方面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开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学科概况及理论进展
产业经济经济分析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占总分的15%-20% )
简答题:(占总分的40%-50% )
分析论述题:(占总分的35%-40% )
三、考查范围
(一)学科概况及理论进展
1、考查目标
(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任务。
(2)理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特性、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3)了解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阶段特征。
(4)了解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的产生背景与研究进展。
2、考查内容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
(2)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及研究进展。
(二)产业经济分析
1、考察目标
(1)农业产业经济活动分析
(2)工业产业经济活动分析
(3)服务业产业经济活动分析
2、考察内容
(1)农业产业布局条件与资源开发
(2)工业产业布局条件与区位选择
(3)服务业布局条件与区位选择
(三)经济活动区位
1、考查目标
(1)理解区位的概念,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分类,各区位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能够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辩证分析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强度的变化。
(3)能够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2、考查内容
(1)区位与区域:区位的概念,区域的概念 。
(2)区位因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中间产品、技术,交通,政策与制度环境等 。
(3)经济活动区位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四)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1、考查目标
(1)掌握产业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熟悉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基本内涵。掌握评价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本原则;初步掌握确定区域
支柱(主导)产业的基本方法。了解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掌握农业、工业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理论要点;掌握产业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理论要点;理解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分工和贸易的理论解释。
(2) 了解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关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内容。理解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掌握区域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以及我国学者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3)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其地理内涵;掌握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掌握区域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及其基本内涵;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过程与机理。
(4)理解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内涵;理解区域差异形成的机制;初步把握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及实现途径。
2、考查内容
(1)产业分类方法;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基本理论。
(2)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理论内涵。
(3)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发展模式、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基本模式、演变规律,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
(4)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城乡相互作用关系。
(五)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1、考查目标
(1)初步了解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
(2)理解并掌握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2、考查内容
(1)对形态描述、地理比较、要素分析、综合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思想方法有较深理解。
(2) 能较好地运用统计图表、经济地图及技术经济论证等方法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范文三:经济地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一) 史志描述
1.时期 17世纪以前
2.特点
(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3.代表性著作
◆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
◆欧洲:斯特拉波的《地理学》。
(二) 商业地理研究
1.时期 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2.特点
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3.代表性著作
◆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三) 经济地理学研究
1.概念的提出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
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二、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特点之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 、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 、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 ◆特点之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一) 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1.区位研究
◆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
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研究
(1)区域科学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2)其它区域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
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
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3.全球化研究
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工业、商业、交通地理专门研究组织,均设专题对此加以讨论。英语国家的一些经济地理教科书也冠以“全球经济”、“世界经济”、“国际经济”之类的书名。
(二) 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
(三) 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定义
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
3.行为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
◆特点: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4.结构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一) 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1)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各相关部分;
(2)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
(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4)空间尺度,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1.1 欧美学者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二) 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1.早期的争论
(1)区域学派
代表人物:巴朗斯基、科洛索夫斯基和萨乌什金。
学术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或经济区。研究其形成过程、功能、内部结构、空间形成、内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地理配置规律。
(2)部门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以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
学术观点: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的配置。
2.20世纪70年代的新发展
◆特点: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生产的地理配置。
◆代表性观点:研究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地域系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地域组织的方法论原理的科学,它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和配置,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经济区划以及自然条件和资源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特色与缺陷
苏联学者强调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经济区”、“生产力的配置”、“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地域组织”等,加强了生产关系和政府的作用,弱化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空间结构规律研究。
(三) 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发展
(1)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两派观点传入我国,并形成相应的争论。
(2)20世纪60和70年代,中国经济地理工作者根据本身的实践体会,形成了自己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学者的观点也开始引入我国经济地理学术界。
2.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吴传钧, 1985)。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联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吴传钧等,1997) 。
(2)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也可以说,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生产分布的地域系统的一门学科(曹廷藩等, 1991)。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胡兆量等,1987)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李振泉,1992) 。
(四)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 ,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
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 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 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 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 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一) 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 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范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 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四) 公司(企业) 地理学
公司地理学是研究公司空间结构、空间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公司地理学一词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领域包括公司增长的空间研究,公司的空间结构,公司与环境的关系,公司活动与区域发展等。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一) 地理学学科体系
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科学。
地理学可划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技术学科。这三个分支学科各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二)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一)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
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因此,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三) 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 发展规律的科学。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 和生产力(经济活动) 互相影响。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
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才能提高研究水平。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欧洲地理学家指出,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而经济地理学家却可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
◆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 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
地理学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地理学可以从多角度对建立人地关系理论做出贡献。
(二)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十分复杂,且对区域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地理学需要从二者的均衡点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面,探讨建立有关理论体系。
(三)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这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对这些观点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对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四)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这种关系,试图找出两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并服务于实践。
第五节 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
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一) 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
在内容上,以介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重点,服务于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应用研究。
(二) 以可适用理论为主
在选择经济地理学理论上,着重介绍适用我国目前实际和短期发展的理论和观点。
(三) 反映中国经济地理特色
作为我国的经济地理教材,应积极反映我国经济地理学家的工作,尤其是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成果。
(四) 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注重理论方法分析,提供案例练习,分析现有理论方法的不足及继续研究的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首先沿着单区位企业—多区位企业—跨国企业进行企业区位及空间组织分析(第二章至第六
章) 。然后从单一企业跳出,研究区域内、区域间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第七章至第九章) 。接着,从一国内的区域跳出,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第十章至第十二章) 。最后,介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新近理论研究上的一些观点(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
思 考 题
1. 何谓经济地理学?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 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 ”,是1882年由W. 高次首次提出的。区位在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同位置不同,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涵。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是指决定人类活动场所的各种因素和关系的总和。对于已有的人类活动,区位可以理解为这些场所为什么会在它们目前所处的位置上形成;对于待建的人类活动,区位则指在哪些位置上布局效果会更好。
区位与位置的区别
1、区位仅针对人类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而位置也可以指自然因素,并且没有主次之分。
2、区位尽管有“点的位置”的含义,但它针对的不是这些位置本身,而是导致这些位置形成的影响因素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关系。
3、位置通常是针对已存在的人类活动场所而言的,而区位也包含了尚不存在但具备了建设人类活动场所条件的
位置。
(二) 区位理论
1. 区位理论的定义(1) 区位理论(2) 区位主体(3) 区位理论体系
2. 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 (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 (2)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 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之间存在如下区别:
(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
(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
(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
(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
(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是事先给定或认为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集中、分散、特殊的市场等。
(7)古典区位理论不考虑或轻视资金、信息、折旧期间、地域文化、决策机制、动态的企业目的以及企业组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都给予充分考虑。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一) 区位条件
1. 问题
为什么人类活动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地球的表面,而是仅仅在局部地点(场所)上进行?
其原因是,不同的场所并不是能同样地满足人类所从事某项活动的要求,即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
2. 区位条件的概念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3. 区位条件的特性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对其局部场所(区位)的要求随时间而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区位条件可以分为固定性的和有条件流动性的。固定性的如矿产资源、耕地等,有条件流动性的如原材料、能源等,它们在付出成本后可以流动,能够无条件流动或者流动成本可以不计成本的因素不能作为区位条件。
还有一些区位条件其流动性是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固定的,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则是有条件流动的,甚至是无条件流动或流动可不计成本。如劳动力因素在国内和国外的流动。
(二) 区位因子
1. 概念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 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 即费用的节约。
2. 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3. 区位因子的分类
表2.1 区位因子的分类
运费因子
成本因子
非运费因子
经济因子
收入因子
区位因子
非经济因子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影响机制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运费大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原料按来源可分为初级原料与加工原料,初级原料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或经人工培育的原料。
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及开采成本的差异性,使得处于不同区位的经济活动主体获取它的成本不同,直接影响到原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原材料型工业的区位选择。
(二) 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
现代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而且原料配合比例以及原料本身的价格变动程度不一,因此原料对区位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些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口等)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而言的区位优越性。
现代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即在全球生产组织与体系中寻求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价格相对低廉并且供应有保证的原材料供应商。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能源分类
1. 一次能源 为自然界自身存在,可直接利用的能源。
2. 二次能源 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后的能源。
(二) 影响机制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要求选择的区位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 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 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
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区域的能源尤其是电力的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资本的类型
资本不仅仅指金融资本,也包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二) 影响机制1. 固定资本2. 资金
(三) 资本流动与经济区位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
因此,就局部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的投资,本地区的投资也可以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关键是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一) 劳动力特色
劳动力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人口。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有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对于需要大量劳动力供应的经济活动主体(企业)而言,大城市将比劳动力质、量都受到制约的小城市或农村地带的区位更为有利。
(二) 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的素质越来越多地不是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劳动力的质量。
普通劳动力的获取越来越容易,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相反,经济活动对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的需求却越来越大,高素质劳动力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
因此,能够获取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区域,成为最适宜现代经济活动发展与布局的区域。
(三) 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移动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空间摩擦的制约,因此,事实上即使在一国之内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对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区位产生较大影响。
(四) 劳动力移动
劳动力的空间移动也对经济活动的 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六、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其作用甚至大于资本与劳动。
第三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的重要性:
市场是经济活动生存的空间,是经济活动价值实现的场所。
经济活动按照市场需求开展,可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经济活动需要平等竞争、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也要借助市场来实现。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性和经济合理性
(1)对经济活动持续性的影响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而不同。
(2)对经济活动合理性的影响
(1)内部规模经济(2)外部规模经济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 市场战略的重要性
市场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2、 价格竞争与经济区位
(1)概念
价格竞争——以比其它企业低的价格增加销售额而获取超额利润的做法。
(2)对经济区位的影响机制
低成本化的实现与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相关联,是便宜的生产要素的获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
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来增强竞争力的经济活动,低成本至关重要,往往趋向于接近生产要素获取低廉地区。
3、非价格竞争与经济区位
非价格竞争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不仅仅注重成本节约,也特别注重收入增加。通过适应各地域市场的不同需求,通过垄断与控制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来达到其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企业在区位选择中,更注重高级生产要素的占有。所以,那些智力资源与高科技劳动力资源丰富、信息通达的区域成为经济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不仅有规模之差,更有内容之差,不同的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特性往往是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的特点而引起。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不同因素,占首要地位的需求层次往往并不相同。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政府应保护企业的合理竞争,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以使市场保持相对自由的竞争状态。
(二)市场秩序和管理
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经济活动的激励机制得以发挥的前提。市场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三)市场意识
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市场的认识是大不相同的,因而经济活动的区位吸引力就存在差异。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产业环境的构成要素: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他自然与人文环境等。具体地说,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3、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4、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 政府首先作为一个消费者,政府购买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政府作为消费者表现在:
为维系政府管理职能的正常运转,必须拥有政府用建筑物、政府办公用设备以及其它政府所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政府为维系国家安全以及社会治安所产生的设施与装备需求。
政府对外交往行为以及对外援助所产生的需求。
政府建设与管理的为公众服务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需求。
政府的其它需求,例如地震、水灾等灾害发生下的需要以及战争状态下的紧急需求等。
(二) 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
1.政府通过制定规划以及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引导、调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
2.在促进国土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经济活动在某一地区发展以及限制经济活动在另一地区发展的规划
(三) 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竟争环境的
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政府以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发展为原则,增加市场的开放度,维护市场秩序并加强管理,加强市场的法制环境建设,都将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
(四) 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
经济活动区位一般是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的期待收入大于成本所决定的。对于那些成本高、期待收入低于成本的地区,如果政府鼓励其发展,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客观上起到增加该地区期待收入的作用,当期待收入大于成本时,经济活动就可以在这一地区兴起与发展。
第四节 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一) 交通的概念
交通现象一般可具体表述为:“从出发地A 到目的地B ,通过连接A ,B ,C ,D 的交通线,使人或物质产生移动(如图2.6所示)。 ”
(二) 交通现象的要素
1.交通网 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点——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
线——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2.交通流
交通流存在着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着方向。
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3.地域
有关交通现象的产生原因、结果以及那些促进与制约交通发展的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二、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一) 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
1.运费的构成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
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
2.交通方式与运费的关系
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也随之不同。
3.运费的定价制度
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运输距离与经济活动区位
尽管由于交通手段以及交通距离不同,运价不同,但就远距离递减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是有利的(图
2.11右上)。在现实中,交通手段在途中变化的转运点经常存在,在转运点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因此,中间转运点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图2.11右下)。
(二)交通便捷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交通网的特性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一般情况下,密度大、连结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网络是完善的交通网络。
2. 交通网连结度
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计算公式如下:
E
β= ——
V
式中:β——交通网的连结度;
E ——交通网中边的数量;
V ——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
3. 通达度
(1)通达指数(accessibility index)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
顶点的最短路径,由下式计算:
n
A i = ∑D ij i =1, 2, 3, ... , n
i=1
式中:A i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D ij ——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
(2)分散指数
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
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用D 来表示。
n n
D =∑ ∑D ij (D ij 同上式)
i =1 j =1
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
越高,通达性越好。
三、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影响的特点
区位选择受到的约束趋于减少,经济活动的活跃度明显提高;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明显减弱,而交通便利程度、时间节约效率则成为更加重要的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与航空运输的重要性
2.机场产业与机场产业区
思 考 题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一) 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二) 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二、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 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此外,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合理的)的农业,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3.杜能的研究方法
“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二) 形成机制
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 =PQ -CQ -KtQ =(P -C -Kt )Q
式中:R ——地租收入;
P ——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 ——农产品的生产费;
Q ——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 ——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 ——农产品的运费率。
2.地租曲线
概念: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图3.2下部)。
(三)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1.农业生产方式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2.杜能圈结构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
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 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
(二) 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四个圈域。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
(三)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
卢旺达村落周围典型的土地利用形态
1. 住宅区 2. 香蕉地3. 内侧耕地 4. 咖啡种植地 5. 外侧耕地 6. 河谷耕地 A. 雨季耕地 B. 旱季耕地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一)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1)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
(2) 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
(二) 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
般理论的基础。
五、理论的局限性
(一) 杜能对其理论的修订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可通航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谷价与土质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二) 杜能理论的其它缺陷
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城市蔓延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逆杜能圈)
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韦伯(Alfred Weber ,1868—1958)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著书《关于工业的区位(第一部 区位的纯理论)》,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
(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
◆概念:区位因子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
◆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2)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
◆概念: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即在区位因子中寻求与所有工业均相关的区域性因子。
识别一般区位因子的方法:
第一步,工业产品的生产、分配过程主要成本包含如下方面:
布局场所的土地和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费;物品的运费。
第二步,在整个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中,一般成本因素如下:布局场所的土地费;固定资产费;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劳动成本;物品的运费;资本的利率;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第三步,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 第四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及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
第五步,出于理论研究和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这样,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2.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
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二) 运费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原料分类:
标准:原料空间分布状况;原料生产
时的质量转换状况。
分类:
遍在原料
原材料
纯原料
局地原料
损重原料
原料指数:产品质量与局地原料质量之比。
2.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 i )>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 i )<><>
(3)原料指数(M i )=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
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
工厂区位的平面图解析
3.综合等费用线
◆概念1: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概念2: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综合等费用线示意图
(三) 劳动费指向论
1.概念
劳动费——指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2.韦伯劳动费指向论的思路
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
3.劳动费指向的判断指标指标
1:劳动费指数
◆概念: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平均劳动。
◆标准:如果劳动费用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指标2:劳动系数
◆概念:每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质量
◆标准: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4.劳动费指向的影响因素
◆结论: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四) 集聚指向论
1.概念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2.集聚的类型
◆纯粹集聚——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结果,即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
3.集聚因子的作用形态
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
4.分散因子的作用
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与集聚的大小有关。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5.集聚指向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
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集聚指向的图解
6.集聚指向的判断
◆指标: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
◆标准: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一) 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依据原料指数将工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据此可判断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2.原料指数比1小的工业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
(二) 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
韦伯测定了当时德国机械、金属和运输机械工业的劳动费指向程度。纺织业和精密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一般向都市周边和农村地域分散的工业大都是劳动系数高或对集聚利益要求不高的行业。
(三) 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再由集聚趋于分散已成为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律。 “二战”后,日本“三湾一海”形成了高度密集的重化学工业集聚带。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集聚有所缓和,特别是京滨工业地带的临海部工业的集聚出现停止。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1) 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2) 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 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五、理论的局限性
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有不少假定(如运费构成,完全竞争条件)与现实存在距离,同时,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以及政策因素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而降低了其现实有效性。
第三节 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帕兰德理论解决的基本问题
在假定原料的价格和分布地以及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的问题。
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情况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
(一)生产区位布局
在探讨等费用线、等送达价格线、等距离线、等时间线、等商品费用线和等运送费线等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运费率与等费用线的关系。
运费率与等费用线间的关系分为运费率恒定和运费率随距离递减两种情况,生产布局不一样。最佳的生产地应该是生产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最小的区位。
(二)市场区域研究
◆问题:假定有一直线市场,只有两个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如何划定其市场地域界线。
◆分析与结论:在某地的价格如果等于生产地价格加上到消费地的运费,那么该地方价格将随着离生产地的距离增加,在所有的方向都会同样增加。地方价格高低呈漏斗状。在这些漏斗相交的地点,价格相等,而与购入地无关。这样等竞争线可看作是两个漏斗相交部在平面上的投影线。
帕兰德的市场地域分割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一) 运输费用理论1.运费结构 对运费的结构分析,提出了随距离的变化呈递减趋势的途中运输费用和与距离变化无关的场站作业费用,区位布
局要尽量避免原料和产品的多次中转。
按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可以通过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费等等。
2.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
不同的运输方式,运费率不同,一般场站作业费低、线路运输费用高的运输方式适合于短距离运输,反之,则适合于长距离运输。
公路适合于短距离运输,水运、铁路适合于长距离运输。
要根据各地的运输方式,考虑生产区位。
3.运输费用理论的意义
提出了运输费用随距离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在布局时要尽量避免原料和产品的中转;
运输方式不同,运费率不同,要根据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分别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二) 送达价格、市场地域与区位选择
1.采掘工业的市场地域
◆问题:在资源分布地已知的条件下,如何决定采掘工业的生产地供给市场地域。
◆分析工具:送达价格——是采掘费和运费的和。该值可由从生产地向外呈放射状的等送达
价格线来表示。
◆分析思路:消费者是从最低送达价格的供给地购买商品。这样两个生产者的市场地域的界线就是以两个供给地为中心的送达价格相同地点的连线。
在收入递减条件下,两个生产者的市场地域的界线
2.制造业产品的市场地域
制造业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如果生产费减少,那么,即使消费地不断地远离生产地,边界线也会呈下降的趋势。由于规模经济产生的报酬递增或远距离运费递减带来了产出量的增加,使得独立的生产者数量减少,生产者的市场地域在扩大。
胡佛的制造业规模与市场末端送达价格线
三、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一) 基本观点
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二) 假定条件
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
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三) 市场区位模型
廖什以农户生产和销售啤酒为例,研究市场区及其体系的形成规律和空间形式。
1.需求圆锥体与理想的市场地域
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
2.市场区体系的形成机制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
(四) 廖什理论的特点
廖什最大利润区位论的市场是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面”状市场。在垄断竞争情况下,首先着眼于确定均衡价格和销售量,即平均生产费用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再通过此来确定市场地域均衡时的面积和形状。
第四节 区位的行为主义理论
◆问题:经济人与满意人。
传统经济区位理论的观点: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经济人,即完全掌握了环境的一切信息,并且具有稳定地、正确地选择所有事物的能力的人。
◆现实: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满意人。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一) 研究思路与基本原理
在工业区位论研究中,韦伯引入了空间费用曲线,廖什导入了空间收入曲线,如果把这两条曲线结合,就能够画出收入的空间界限,通过收入的空间边界分析就可找到“最佳区位”、“接近最佳区位”或者“次最佳区位”,这是史密斯区位理论的核心。
史密斯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他的这一原理是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的。
(二) 费用和收入的空间相互作用对区位的影响
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
结论1:总收入和总费用的空间变化能够形成利润最大的最佳区位。与此同时,也可形成空间界限,即超过此界限就不可能得到利润。在空间界限内如果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话,企业可自由布局。
结论2:空间的费用和收入也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即费用或收入的空间变化大),工业越集中;相反,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
(三) 企业家对区位的影响
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
企业家能力与收益性空间界限区位模型的变化
(四) 政府政策对区位的影响
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的区位变化。
政府作用与收益性空间界限区位模型的变化
(五) 其它非经济因素对区位的影响
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边界理论也认为,尽管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企业家在决定工厂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二、普雷特的行为矩阵
(一) 基本观点
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二)行为矩阵与区位选择
(三)行为变化与区位选择
思 考 题1.概念题:
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二、基本概念
(一)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
中心商品(含服务) ——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二) 中心性
◆概念: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C = B1-B 2
式中:C ——中心地的中心性;
B 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B 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三) 补充区域
◆概念:补充区域——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具体地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
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形成: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四) 商品服务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五) 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
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
◆高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
◆低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
◆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
(六) 中心地的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及特征
2.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七) 经济距离
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的大小。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 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基本前提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第二,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第五,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第六,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3.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即:1,3,9,27,81,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 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 =3的中心地系统。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 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 =4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三) 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7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 058,…。
(四) 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克里斯塔勒计算了德国南部中心地的中心性。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把当时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划分为7个等级(L,P ,G ,B ,K ,A ,M) 。
测定了各级中心地间的距离,发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M)间的距离为7 km ,高级的中心地间的距离是次一级中心地间距离的31/2倍。
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2)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3)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 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3)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第二节 零售业区位论
一、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一)消费市场状况 主要指消费者的数量、收入、人口构成和生活方式
(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消费者的购买价格等于零售区位的价格加交通费。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平缓,说明零售区位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反之。则说明零售区位趋于分散。
在重要的交通中心常形成大型的商业中心。
(三)零售业间的竞争
同业间的竞争,可能会出现两种趋势:
一是相互排斥趋于分散,二是在竞争中产生联合,形成各种专业化的商业中心。
(四)地价的作用
不同的零售业商店支付地价的能力有大小之分,使地价成为调节零售业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随着距离最高地价的距离的增加,零售业承担地价的能力在准件减弱,但到了一定区域会出现商业副中心,商业副中心的地价要高于附近地区地价。
二、零售业空间模型
(一)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有两种划分方法,最重要的空间类型是中心商业区
(二)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
核心部:高度的土地利用、空间垂直发展、白天人口集中和特殊职能布局,除了商业职能外,还包括各种办公机构、金融和行政机关。
边缘部:土地面积相对广、土地利用密度不高,主要分布有轻工业、交通站点、批发业、汽车销售和修理业、特殊服务业、住宅业。
三、零售引力模型
B a P a ?D b ? B b = P b D a ? 2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论
一、服务业的类型与区位选择
第一类:以家庭和个人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区位上尽量接近消费者。
第二类:以企业(或行政机关等办公机构)为对象。一般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其中情报和信息、广告业以及设施业等分布于城市中心区;与制造业部门关系密切的服务业如机器维修业通常与制造业布局相一致;机械器材租赁业、机器维修业在中心区集中程度比较低。
第三类是具有办公机构性质职能的服务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区。
二、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
分为三个层面:
城市选择的区位因素分析
城市内部区域选择的因素分析
具体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
三、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
(二)集聚理论
企业追求集聚利益的目的:
便于与外部组织的接触;有利于与政府和相关机关的接触;接近顾客和依赖人;接近关联企业;接近其他服务业;决策者集中。
思 考 题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范文四:《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271 学分:3 总学时:51 大纲执笔人:石忆邵 大纲审核人:程效军
一、 课程性质与目的
同济大学《经济地理学原理》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限选课程。
本课程教学以生产力布局为核心,是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以土地为母体的社会经济活动—生产力布局的原理,研究方法,区域与城市的经济活动形态,经济持续发展等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为学生学习以经济活动为核心内容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作好必需的专业知识准备。 二、 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
1. 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涵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2. 能对生产力布局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条件进行结合实践的分析和解释; 3. 能对新条件下的城市,区域系统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理论上进行探
索和分析;
4. 了解和掌握经济地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三、 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1.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概述、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体系; 2. 经济地理学的特点、任务与作用;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2.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3. 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4.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5. 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 农业区位论; 2. 工业区位论; 3. 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4. 行业区位理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1.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2. 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3. 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4.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区位 1. 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2. 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3. 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
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 1. 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2. 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3. 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1. 区域经济结构; 2. 区域空间结构; 3. 城市与区域关系; 4. 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 经济地域综合体; 3. 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1.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2.区际联系;
3.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史;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3.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4.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十一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公司调查及分析方法;
2.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分析方法; 3.经济地理信息系统;
第十二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1.新产业区研究;
2.经济活动地理研究的社会化; 3.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
四、 实验或上机内容
大型厂矿、企业调查(宝钢,金山石化)。
五、前修课程要求 无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现代经济地理学》,吴传钧,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12。 参考教材:
《经济地理学原理》,华东师大等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范文五: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重点
1.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2. 区位理论 就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所占有场所(区位)的理论,即研究人类各种空间活动应在什么样地点最佳、效果最大的理论。
3. 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影响范围和程度会不断增大
4 经济地租——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
5. 潜导产业——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6、增长极理论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7. 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8 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9. 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其功能有:一是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比重,是区际分工的主体;二是能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
10.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溢出效应。
11、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12. 首位城市——区域内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13. 区位 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14. 原料指数(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不足主要是:只对第三产业和城市有着用,而对第一、二产业作用不大。
15、经济区位 某地区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并取得好效益的条件和因素总和。
16、区位因子影响一个地区或地点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的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条件和因素。
17、经济区位 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
18. 位置级差地租——由于距离产品消费市场(城市、城市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大小的土地利用纯收益。
19、连结度 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贝塔指数=边的数量/顶点数量。即β=E/V
21、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这种增长的方向有三:
①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③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这种增长实现的方式——内部增长为主
22、分散指数――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数。
23. 中心性: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24、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化学工业公司向塑料制品、人造纤维方向扩展。下游方向
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如化学工业公司向石油冶煤、采油方向扩展。上游方向
25. 支柱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27 、基础性产业——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另一种分类是:消费趋向性基础产业、广布性基础产业和产品不能在空间上流动的产业。
28. 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29、 关联产业——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有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
30、“支配效应”又称“主导产业部门效应”能力的行业或企业处于支配地位,另一些企业或部门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部门或企业对处于被支配地位的部门或企业施加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31. 内部发展(内部增长)——指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部门、新的子公司等。
32. 折衷理论解释跨国投资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折衷理论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结合折衷理论——英,邓宁,1977年提出来,他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结合起来,解释跨国投资。
①、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包括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规模或垄断优势、品牌优势、融资能力优势等。 ②、内部化优势——通过公司内部交易而获取的优势。
在已满足所有权优势的前提下,自已利用这些优势比出售或租借给外企,更加有利。实现这种利益,可通过现有的价值链或建立新的生产经营机构来实现。
3、区位优势——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基础上,具有这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利益考虑,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生产要素投入相结合,既充分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的要素优势。
33、土地价值的表现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1、利用方式不同(土地的使用价值不同),地租不一。土地的使用价值不同,收益不同,地价也不同。经济地租——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
2、区位不同,地租不一。位置级差地租——由于距离产品消费市场(城市、城市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大小的土地利用纯收益。
34、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类型及区位选择要求是什么?
1. 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经济中心区,多为信息通畅、各类经济活动集聚区,在此投资,可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2. 集中于边界地区:边界地区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
3. 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密切的社会和亲属联系,可以减少了解的成本,利于规避劳资冲突。
35、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社会政治背景。投资国——跨国公司投资活动影响其本国的对外政治和经济战略;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去向和加强或减弱与当地交易时的势力。投资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可加强该国对跨国公司的交易量。
2、结构状况:投资地经济和技术结构影响跨国投资企业与当地经济的联系。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经济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联为一体,不发达地区,则比较困难。
3、相对地位:取决于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因素(如雄厚的经济实力、特有资源和市场)。
36. 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R&D)机构的区位选择有何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编好提供反馈意见,并
37、中国企业空间扩张的基本通道形式有哪些?
1. 密切的人际关系,形成公司空间扩张的人际关系通道。
2. 相同的隶属关系或计划体制下长时间的互相作用关系,形成机构(或体制)通道。
3. 产品生产或服务之间的关联,形成生产通道。
4. 地理区域的邻近性,形成距离通道。
这些通道共同作用于公司空间扩张过程之中,但各种类型的通道扩张的重要性,各种通道的综合影响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8、跨国公司在外跨国投资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在外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主要考虑什么因素?
跨国投资的动力机制——利益驱动
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成本、市场、要素投入、企业发展战略
1、成本——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投资地。
2、市场——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并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3、要素投入——经济现象很重视各地经济发展环境、生产要素的差异性。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它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相应国家跨国投资。
4、企业发展战略——为了公司整体利益,从战略上考虑,有时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
39、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有哪些?
①广泛性:即涉及众多方面。如狄肯总结——资本和金融、枝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对中国还有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法律制度的建立产生影响。还有些认为:基础设施、区域差异扩大、自然环境、房地产价格、经济法律制度等。
②层次性: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之分。间接影响据经过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性。如汽车厂 轮胎厂 橡胶厂 橡胶种植业和橡胶回收部门。它们位于不同层次上。
③区域性:
④多面性:除积极的一面外,还有消积的一面。如技术引进与技术对外依赖;环境的破坏;资金回流;转移价格避税;外资企业(非出口企业)往往挤跨当地企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外贸不平衡;二元结构经济等。
⑤差异性:主要取决的因素有不同源地的公司、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影响大;大型跨国公司影响大;从投资战略看,服务当地市场与服务全球市场,市场取向和生产要素取向不同,对区域影响不同;从部门看,投资快速增长的产业比投资缓慢增长的企业或衰退的产业对区域影响更大;发达地区(国家),技术扩散广泛。不发达地区(国家),技术扩散有限。
⑥时间性: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投资公司经一段时间后,扩大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区位在早期主要集中于特殊地区,随后发生变化。如中国港资由南向北迁移;由沿海向内陆迁移。
40、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包括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规模或垄断优势、品牌优势、融资能力优势等。
41、公司总部区位选择的基本要求的什么?
公司总部对区位条件要求有:
1、便利的交通运输。包括公司与市场;公司内部之间有方便的交通。便利的交通,可以使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运营脉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及时的信息获取。总部决策制定需要有丰富的信息区位优势。包括市场变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相关国家主要政治决策信息等。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关键人员包括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他大型公司首脑;金融机构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仅可获取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人际关系,可行游说之
便。
42、企业外部发展的基本形式的什么?
外部发展(外部增长)——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称合并);或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称兼并)。因原工厂(公司)已存在,规划比较困难。
43、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1、新产品能刺激消费者需求
2、新产品功能更新、品质更好,引导了产品的更新换代
3、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由于原产品的不足和新产品的健康)
4、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上升,物质消费需求相对下降。
技术创新改变了消费结构,促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技术创新对商业贸易产生指示作用,引起区域贸易结构的变化。
44、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中极化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涓滴效应又表现在哪些方向?
本理论是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次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经济发达区域(北方)的增长对次发达区域(南方)的影响产生不利和有利作用,分别称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极化效应表现以下方面:
1、南方要素流向北方,南方经济发展恶化。
2、国内贸易中,北方处于有利地位,当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南方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衰退。
3、南方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上涨,北方有可能寻求进口,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涓滴效应表现在:
1、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可减缓南方的就业压力,解决失业问题。
2、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剌激南方经济增长。
45、在专业化部门中选择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标准有哪些?
选择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标准:A 、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最大;B 、产业关联性最大;C 、需求收入弹性高;D 、技术上处于兴旺阶段
46、区域环境的可进入性包括哪些方面?
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成本高低)、制度可进入性(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社会可进入性(由社会因素(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47、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1、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
2、促进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
3、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4、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5、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6、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意采取措施加快次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48、企业增长的动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1、实现规模效益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称最佳规模。随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大,效益增加,从而激励公司增长。
2、实现交易内部化
可减少交易成本,增大企业规模。
3、技术优势的发挥
技术在企业内使用使企业获得较大利益;同时技术开发需大量投资,而大规模投资需大规模的生产来支持。
4、来自竞争的压力
为使企业获得竟争优势和行业的支配地位,需发展企业实力和增加市场地位;为使企业不被竟争对手击败,需发展企业。
5、与管理者和企业行为有关
企业扩张给管理者来成就感。企业规模扩大具有较大实力和讨价还价力量,易于获取资本续继增长(或多角度扩张)。
6、政府支持
49、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
1、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
表现在:1)改变了单一种植业状况2)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形成了科技兴农的现代意识
2、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
3、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二)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区的社会进步
1、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有能力积极投入于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上,促进和刺激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2、非农产业为当地农村输入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行为方式,与当地传统相融使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改造,农民的自主意识,自我文化修养、溶入工业文明的愿望都得到了提高等。
(三)农村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四)农村工业化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城乡关系
1、加强了农村与城市在生产领域、人员往来、技术交流、信息传递等方面的联系。
2、加强了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组织联系(如农村与城市之间企业的跨区域投资、扩张)。
农村工业化使得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开始趋于淡化,农村从自身这边努力主动地建立新形的城乡关系,使城乡之间在发展上关联互动。
50、本世纪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理论重点有哪些?
一)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
实出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及如何实现两者良性循环的理论。可用小区域实验站形式,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各要素的定量分析,比较不同发展模式下的人地关系相互作用轨迹,从而抽象出有关理论。
(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理论上,全球化可使每个局部地区充分发挥其在国际分工的优势,每个区域在全球化中做出可以做的贡献,同时获取可以获取的回报份额(即从其他区域得到好处)。实际上,全球化力量与地方化力量由于国际性组织、跨国公司、国家、区域的介入,变得难以度量和十分复杂,今后通过实例调查,选择对各作用力均衡点及改变均衡点位置的影响因素指标,并量化分析,总结有关理论体系。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1、“效率至上”的观点:先发展经济效益较好的发达地区,然后,拿发达地区的钱来解决地区差距问题
2、“U”型曲线论观点:经济发展初期,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地区差距将逐步扩大;然后,地区差距将保持稳定;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地区差距将会趋于缩小。
3、侧重于公平的观点:
(四)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本身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发展;企业的技术、管理、产业关联也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企业对区域
有带动作用,也有不利的影响作用,企业追求的是自身利益,这种利益与区域利益并非完全重合。研究企业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找出企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51、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关系的主要因素?
1、社会政治背景。投资国——跨国公司投资活动影响其本国的对外政治和经济战略;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去向和加强或减弱与当地交易时的势力。投资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可加强该国对跨国公司的交易量。
2、结构状况:投资地经济和技术结构影响跨国投资企业与当地经济的联系。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经济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联为一体,不发达地区,则比较困难。
3、相对地位:取决于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因素(如雄厚的经济实力、特有资源和市场)。
52、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有哪些?
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一)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是基本条件;劳动力资源是关键因素之一;资金是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技术是保持区域经济不断增长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经济体制:决定着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影响着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
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制订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
企业的组织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表现在——企业制度创新、技术水平、规模结构、数量结构等决定企业本身发展,进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它决定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结构的优劣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进而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
(三)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影响表现在:
1、区位条件能够影响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相互联系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与发展的潜力。
2、区位条件基本上反映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好坏影响着经济发展。 3、区位条件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位置的不同,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直接投入不一样,经济增长的推动大小不一样。
注意:区位条件只是外在条件之一,随经济发展,它在不断发生变化。
(四)外部条件
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包括全国的经济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背景三方面。 1、全国的经济格局影响着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受惠于更多优惠政策和直接投资机会。 2、区际经济关系的影响一是较大程度地决定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二是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与其他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已的优势、弥补自身不足。
区域之间相互开放市场,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就能够实现要素和商品的区际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通有无,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各自的经济竞争力。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
3、国际经济背景:开放程度越高的区域,影响越大。发展的机会越多。
53、企业空间扩张类型有哪些?
有二种:
1、内部发展(内部增长)——指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
或建立新厂、新部门、新的子公司等。常具有规划特征和就近布局的特点。
2、)外部发展(外部增长)——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称合并);或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称兼并)。因原工厂(公司)已存在,规划比较困难。
5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从供贷与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其区位影响来看,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供贷商地理位置相邻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了紧密合作的最好条件。有利于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
55、区域产业的分类,若从要素集约度去分,可分为哪些类型?
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56、西方国家的第四产业包括哪些内容?
西方国家把金融业、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等单列为第四产业。
57、企业增长的基本战略与方法有哪些?
1、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这种增长的方向有三:
①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③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这种增长实现的方式——内部增长为主
2、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化学工业公司向塑料制品、人造纤维方向扩展。下游方向
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如化学工业公司向石油冶煤、采油方向扩展。上游方向
3、多样化
有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58、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消费市场
2、政府通过规划和政府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
3、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环境的形成。
4、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政策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
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总是期待收入大于成本,若期待收入低于成本,那么经济活动就不会产生。因此,当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政策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促使期待收入提高,确保经济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5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有哪些?(同47题)
60、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有何一般影响?
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产业环境即对产业发展起影响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整体。如农业的种植业是相对专业化分工不太明显的经济活动,它需要种子、肥料以及机械修理等厂商的支持与合作。再比如制造业,就其供贷与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其区位的影响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供贷商地理位置相邻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了紧密合作的最好条件。有利于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
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如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为互补产品,在地理上集中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3、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主要企业的集聚,往往促使为其服务的专业学校、专用工具厂、专业服务机构等的生存发展成为可能,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相关行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它可以激发新的创意和思路,促进创新。
因此,大量产业活动在一个区域中互为相关、互为条件、相互集聚,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兴起和发展。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消费市场
2、政府通过规划和政府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
3、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环境的形成。
4、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政策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
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总是期待收入大于成本,若期待收入低于成本,那么经济活动就不会产生。因此,当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政策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促使期待收入提高,确保经济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环境好的地区,有利于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环境要素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活动的重要生产因素之一。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成本高低)、制度可进入性(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社会可进入性(由社会因素(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61、农村工业化与农区经济的发展关系怎样?
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
1、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
表现在:①改变了单一种植业状况。②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形成了科技兴农的现代意识 。
2、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 。
3、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