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论语》中四章检测题(附答案)
《论语》中四章检测题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4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11·2)
【注释】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⑵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⑶事:从事,照着去做。
1、“忠”、“恕” 两字的内涵是什么?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与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2、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其为“仁者”。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仁的标准是 ,而不是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以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浮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10)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上》)
五、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02克己复礼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04知其不可而为之
答案:
《论语》中四章检测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4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11·2)
【注释】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⑵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⑶事:从事,照着去做。 5、“忠”、“恕” 两字的内涵是什么?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与“己所不欲,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4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6、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其为“仁者”。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2)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的?
请结合现实生活或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论语》中的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5分,60字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10)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离娄上》) 8、孟子论人之善恶的思想继承孔子而来,但两者不一样,请简要分析。
质,需要观察者丰富的阅世经验、阅人眼力。
五、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3、请用一个熟语概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意思。(1分)
14、孔子提倡仁爱,却不同意“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谈谈你对这一主张的理解和看法。(3分)
范文二:论语序言阅读答案
篇一:论语序言阅读答案
大约从宋朝以来,中国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是对孔子和儒学无以复加的称赞。 中国论文网 /9/view-852460.htm 孔子是个自强不息的强人,他生在礼崩乐坏的乱世,却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来殉人生的理想。孔子又是个品德高尚的贤人,他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随波逐流,而是不停地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提醒自己除恶向善。孔子还是个充满睿智的圣人,这绝不是个人的小聪明,而是既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个人创造的大智慧。无论是历代权贵、士子文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中汲取精神的乳汁,培育心灵的花朵。 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无形之魂,主要在于他有一部经典性的传家之宝―――也是一部镇世镇心之宝―――《论语》。 《论语》是一部内容很丰富、形式又极灵活的书,除了文、史、哲、人生、教育这些大的方面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为它是语录体,所以随时阅读都很方便,而且洗练并富于启迪。因为它内容丰富,读它就像采掘复合性富矿,不仅收获颇丰,而且还会有意外的发现;因为它形式灵活,读者可以不必始终劳神,时而细细品味,时而浏览而过,更不须受那些“体系”“层次”之累。这也是这部书历来读者面极广的原因。 当然,读《论语》还是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的:一是它的“仁政”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表现在社会政治方面就是“德政”,这是孔学中处于思想境界高层的内容;二是孔子人格理想的追求。与德政思想相适应,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生修养的论点和见解,这是实现仁政的人格保证。在孔子看来,“仁”的实现,要通过“礼”来达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既是人修身养性、培养高尚操守的过程,也是实现仁的途径;三是孔子进步的教育思想。作为一个大教育家,孔子对中国的教育有着杰出的贡献,当然他还没有系统完备的理论,但《论语》中所展示出的教育学说和教育方法,在人类教育理论中仍是最光彩的一页。在教育内容上,孔子不仅重视书本知识,更强调社会实践,提倡学以致用。在教育态度上,孔子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且学习前人的东西要有自己的态度,去伪存真,改其不足而学其优长。在教育方法上,孔子善于因材施教,采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而从不填鸭式地强行灌输。在学风上,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不耻下问”,反对弄虚作假和脱离实际。这一切,即使在当今最先进的教育理论中,依然是最重要的闪光之点。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针对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而言,它还是一种自我教育的理论,是人生不断自修、不断进步的学说。 作为一部先圣的经典,《论语》所带给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是说不尽的,而且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孔子及其学说的魅力就会越真实地展示出来。人类越发展,作为文化符号的人的本质特征就越突出,先智的文化遗传就越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价值。对于《论语》这部书,我们只能说:它是一切炎黄子孙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 ―――摘自《论语》序言,有改动 【探究练习】 1、给加线字注音。 (1)睿智() (2)汲取() 2、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作者写这篇序言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述《论语》这部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ruì (2)jí 2、向人们推荐《论语》这部必读的教科书。 3、内容上:丰富多样,涵盖了文、史、哲、人生、教育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篇二:论语序言阅读答案
篇三:论语序言阅读答案
论语前言
大小:30.50kb
所需财富值:0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篇四:论语序言阅读答案
篇五:论语序言阅读答案
《论语的人生智慧》序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论语的人生智慧》序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论语的人生智慧》序言我和家治同志相识相知二十多年。他退休后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用三年多的时间精读《论语》,在报刊上发表五 十三篇文章,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为他高兴。今《 论 语 的人生智慧》结《论语的人生智慧》序言我和家治同志相识相知二十多年。他退休后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用三年多的时间精读《论语》,在报刊上发表五 十三篇文章,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为他高兴。今《 论 语 的人生智慧》结集出版,家治同志邀我作序,故欣然命 笔以示祝贺。 《论语》一书记载着孔子及若干弟子的言语行事,是一 部典籍文献。宋朝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两 千多年经久不衰。今天,学习《论语》的人很多,出版的相 关书籍也不少。家治同志的《(论语)的人生智慧》有自己的 特点。概括起来,第一,学习遵循原著,钻进去,挖掘孔子 思想内容。他从孔子“学而时习之”、“学而知之”、“困 而学知”中感悟到《论语》倡导的基本原则是“学”而不是 “信”,孔子思想是人生实践之学,而不是宗教教义,学是 孔子哲学、 教育思想的重要范畴。 他从孔子 “好古敏以求之” 、 ‘‘入太庙每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 耻下问”中感悟到孔子自觉向古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 人学习,孔子的学习内容是丰富而充实的。他从“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 将至”中感悟到孔子一生一以贯之、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人生应少年立志而学,青年力争学业有成,活到老学到老, 一生坚持不懈地学习。 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 家治同志在 “孔
子论天命”、“《论语》中的辩证思想”、“孔子论中庸” 等文章中详细作了阐述,指出孔子天命观的矛盾性和多样 性,着力把握积极的一面,正确认识孔子的认识论和辩证思 想,弘扬孔子“和而不流”、“和为贵”的思想。关于孔子 的伦理思想。家治在“孔子的仁学”、“孔子的修己之道” 等多篇文章中感悟出自己的体会,孔子立“君子”之象,以 尽“仁德”之意,孔子学说核心是仁者爱人,这就是“一以 贯之”之道,孔子是仁学实践者的楷模。第二,思考联系实 际,跳出来,思考问题。他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中感悟出学而不思,虽温故而不 能知新;思而不学,不温故难以知新,孔子以思与学并重, 学是基础,思是升华,日积月累才有认识的飞跃和思维的创 新。他从孔子“再思”、“三思”、“九思”中深刻理解思 为“心之官”、思为“理义”。只有“博学”、“默思”, 反复琢磨,才有积极的思想成果。关于孔子的政治思想,他 写了多篇文章,一次比一次深入,他感悟到“为政以德”是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主张君主集权制,又反对个人独裁和 大臣专政是孔子政治思想的特色,建立统一和谐社会是孔子 的理想,但他“热心救世”的愿望是难以实现的。关于孔子 的经济思想,家治同志在“孔子的富裕观”、“孔子一贯主 张厚施而薄敛于民”等文章中,阐述了孔子主张均无贫,和 无寡,安无倾;先富后教的爱民富民思想。关于孔子的教育
思想,他感悟到孔子从人性论出发,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 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坚持举贤才的思想;以礼为基础,以仁 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创造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 的教学方法。第三,创新取得思想成果。他结合个人阅历, 潜心研究,用心感悟,力求新意,有独到的见解。家治同志 注意从多层次、多角度挖掘《论语》资源,通过“孔子评弟 子个性差异”等五篇文章,从弟子身上看孔子的教育理念和 教育成果,表现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孔 子评点古人”、“孔子品评时人”两篇文章。看孔子的史学 思想,用事实证明孔子崇敬什么人,赞赏什么人;反对什么 人,厌恶什么人,揭示孔子的政治主张。家治同志注重把握 时代特点,古为今用,立意创新。“孔子的生态观”、“孔 子的和谐思想”、“孔子是我国最早的旅行家”、“孔子的 价值观”、“孔子的美学思想”、“孔子的人学思想”都是 推陈出新的好文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 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借鉴意义。家治同志在写作方 法上也注重创新,他在“孔子人生箴言”一文中,运用孔子 一条三十八个字的语录,写出了四千字的文章,展示了孔子 一生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在“弟子心目中的孔子”、“《论 语》中的孔子光照千秋”等文章中,用弟子耳闻目睹的材料 和大量孔子的文化遗存,展示了两千多年前一个本色的孔 子、真实的孔子。历史证明,孔子不愧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家
和思想家。“学习、思考、创新”是家治同志学习《论语》 的做法和体会, 我们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学习型社会, 振兴吉林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创新。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国学就是传统文化。国学情系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又关系当代的改革开放,也关系 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相互交融,形 成了中华民族仁爱包容的气质,自强不息的精神,勤劳勇敢 的性格,爱国主义的情感,是中华民族凝聚之力、繁衍之泉, 是中国之魂。在新世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 世界各民族进步文化,形成中华民族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 化,任重道远。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学习 国学,多读一些书。积极思考一些问题,有能力成文成书, 以利探讨交流。
范文三:论语卫灵公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明代大儒王阳名,名“守仁”,字“伯安”,号“阳名”。据说他的名字是爷爷取的,出自《论语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意思是说 “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智慧,他的智慧足以使他达到某种境界的,,但如果他不能以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那种境界,也一定会丧失那种境界。”
古人的名字在寓意上往往是有联系的,请结合王阳名的名字说说长辈给他取这个名字所寄寓的希望
答:①“仁” 是“仁爱之心”,“守仁”就是“守住仁爱之心”。“安”是“安全、安稳、安适”的意思,名与字之间是条件关系。长辈给他取这个名字,借此希望他守住仁爱之心,进而守住天赋智慧足以使他达到的某种境界,从而安己安人,成就自己,造福他人和社会。
请另举一人,并分析其名与字所寄寓的含义。
答:唐代大儒韩昌黎,名“愈”字“退之” ,“愈”是超出、胜出的意思,“退”是约束、退守的意思,两者之间是相对关系。名与字的结合,寄寓了人生要懂得进退之道的哲理。
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飞,名“飞”字“鹏举”。 “飞” 是“凌空而起”之意,“鹏举”是 “大鹏展翅高飞” 之意,两者之间是相同关系。名与字的结合,寄寓了父母希望他以后能象大鸟一样展翅高飞的美好祝愿。
阅读答案:
【小题1】①“仁” 是“仁爱之心”,“守仁”就是“守住仁爱之心”。“安”是“安全、安稳、安适”的意思,名与字之间是条件关系。长辈给他取这个名字,借此希望他守住仁爱之心,进而守住天赋智慧足以使他达到的某种境界,从而安己安人,成就自己,造福他人和社会。
【小题2】唐代大儒韩昌黎,名“愈”字“退之” ,“愈”是超出、胜出的意思,“退”是约束、退守的意思,两者之间是相对关系。名与字的结合,寄寓了人生要懂得进退之道的哲理。
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飞,名“飞”字“鹏举”。 “飞” 是“凌空而起”之意,“鹏举”是 “大鹏展翅高飞” 之意,两者之间是相同关系。名与字的结合,寄寓了父母希望他以后能象大鸟一样展翅高飞的美好祝愿。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范文四:论语·微子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甲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节选自《论语·微子》)
????????????????????????????????????????乙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节选自陶渊明《归园田居》)
1.甲中,子路所说的“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分别指什么?(2分)?????????????????????????????????????????????????????????????????????????????????
2.同样身处乱世,子路认为“不仕无义”,陶渊明却将出仕视为“误落尘网中”。你如何理解并评价这两种人生观?(3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长幼之节”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依尊卑次序合礼言行。 “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出仕,辅佐君王治理天下。
2.子路: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1分)陶渊明:不逢迎世俗,洁身自好。(1分)两人的选择,子路更有社会责任感,而陶渊明更听从内心呼唤。都是个人追求,无所谓对错。(1分)(理解2分,评价1分,评价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是浙江省的一道特色题目,对《论语》的内容进行考核,一定要根据对《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篇章详细记忆、理解,否则《论语》的翻译和理解对于高中生来讲难度还是很大的。
考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一定要观点明确,这两个人的做法赞同哪个,然后答出原因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范文五:《论语》阅读附答案
《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____________________。(3)学而不思则罔 罔 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翻译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填写完整。(写在原文上)【小题4】选文中的有些词句现在已成为成语保留了下来,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答案【小题1】(1)生气、发怒。(2)真诚、诚实。(3)迷惑。(4)凋谢【小题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小题3】人不知而不愠 其不善者而改之【小题4】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小题5】略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愠”,动词,生气、发怒。(2)“信”,一词多义,真诚、诚实。(3)“罔”,副词,迷惑。(4)“凋”,动词,凋谢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把“故”(学过的,旧的)、“为”(做)、“师”(老师) 这些字词翻译准确。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小题3】试题分析:这道题属于直接性默写,默写时要注意“愠”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背诵默写能力。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注一字不差地进行补充,平时的学生中,对要求背诵的课文要认真背诵,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能虽要求背诵的文章进行默写。【小题4】试题分析:“温故知新”、“见贤思齐”都是从本文演化来的成语。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能力。点评:本题较容易,没有什么难度,对学过的知识要善于总结、归纳和积累,并学以致用。【小题5】试题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针对这种观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无论你持那种观点,解答时要先摆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具体阐明理由。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人物做法谈观点的能力。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和材料的内容说出具体的理由。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论语》中四章检测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