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2014-4-11-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指标解读及临床案例分析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检验医学中心
赵秀英
检验医师职责的理解
HBV血清指标与临床
抗-HCV检测与临床
HIV合并TB感染的检测
梅毒(TP)检测临床分析
肝病相关指标临床分析
一、检验医师职责的理解
,为临床服务,何种服务, ,解决临床问题,什么问题,
,扎实的检验知识
,项目选则
,临床意义
,项目相关因素的评价
,如何做好,
,良好的沟通能力
,专业进展实时跟进
一、检验医师职责的理解
,搭建检验与临床的无缝衔接 ,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
,拓展为临床服务项目及内容
,“混”在临床中间,知己知彼
,深层次的发展
,台湾与香港的实践a,b,c
,检验科需要“医师”的团队支持
HBV
HBV感染的自然史
Acute HBV infection
In infants 85%~95 % In adults 5%~10%
Chronic HBV infection
Chronic hepatitis B
5 yrs 12%~25%
Cirrhosis
5 yrs 20%~23% 5 yrs 5%~15%
Liver failure HCC
OLT
免疫损伤在HBV所致肝损伤中发挥主要作用~
HBV
抗-HBs:
HBsAg:
唯一中和抗体;阳性表示感染进入恢
感染者血液中大量存在,复期,传染性消失;非感染者抗-HBs
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阳性表示接种过乙肝疫苗,10 IU,L
为对HBV具有免疫力的临界水平
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有传染性
抗-HBe: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PreC C
PreC/C基因 183 aa
组装核衣壳 HBcAg
29 aa 183 aa
P25
10 aa 149 aa 胞外分泌HBeAg
HBcAg:
,位于感染细胞内或Dane颗粒中,难于释放,但其
免疫原性强
抗-HBc:
,IgM+: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
,IgG+:凡有过HBV感染,用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流
行病学调查
,临床普遍检查抗-HBc总抗体
检测技术进步使检测性能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
60年代 1972年 80年代 90年代 2010
然而,如何选择试剂、检测方法,
ELISAHBV‐M
,简便、成本低、基层医院普遍应用
,反应采用一步法,易受钩状效应影响
,作为初筛实验有优点有不足
,用于治疗监测的意义十分有限
,敏感性与特异性仍有不足,对HBsAg检测下限
,国产试剂 0.5 ng/ml;进口试剂 0.2ng/ml
HBV‐M
,高灵敏度, H B s A g检测下限可达 0 . 1 n g / m l
,高特异性,特殊的抗原、抗体技术与二步法
结合
,可检测多种变异株病毒和不同亚型
,临床应用逐渐普及
,特殊设备,成本高
,方法不同对结果有影响, ,特殊临床情况如何理解,
,急性重型乙肝
,仅HBsAg或抗-HBc阳性,
,HBeAg与抗-HBe同时阳性
,是否错误结果,
,COI值有意义吗,
,HBsAg COI越治疗越高,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PreS1Ag 150147 0.02 0.002 0.004 - - + owr - owr + + ELISA
5224 1922 0.004 + + + ECLIA
128392 0.005 0.001 2.008 20766 0.017 - - + - + + ELISA
0.001 0.004 2.524 2.653 0.009 - - + - + ELISA
2162 2209 0.008 + + + ECLIA
2147 + ECLIA
128392 2074 2 2092 5.22 0.008 80206 0.037 0.003 0.574 1.784 0.002 0.002 + - + - + ECLIA - - + - + ELISA
0.024 0.017 1.613 2.656 0.038 - - + - + ELISA
0.006 0.002 2.408 3.022 0 - - + - + ELISA
18.17 263.9 + + ECLIA
0.05 1.244 1.123 2.058 0.926 - + + - - - ELISA
0.004 2.154 1.094 2.78 2.316 - + + - - ELISA
0.565 492.5 0.111 1.53 2.17 - + - - - ECLIA
三种方法检测HBsAg比较 三种方法检测HBsAb比较
30 30 25 25
20 20 I2000 I2000 15 E170 15 E170
ELISA 10 ELISA 阳性例数 10 5 5
0 0 A B C A B C 分组 分组 三种方法检测HBeAb比较
30 两种进口发光方法全部吻合,
25 但ELISA检测C组有4份为阴性 20 I2000
E170 15
ELISA 10 阳性例数
5
0 C A B 分组
三种方法检测HBcAb比较 三种方法检测HBeAg比较
检测HBeAg与HBeAb, 30 30
25 25 三种方法差异明显。
20 20 I2000 I2000 国产ELISA试剂对 15 15 E170 E170
HBeAg与HBeAb的检出 ELISA ELISA 10 10 阳性例数
率远远低于发光法,对A 5 5
0 0 组26份标本HBeAg全部 A B C A B C漏检 分组 分组
阳性例数
阳性例数
HBsAg-
, 8089例非肝炎病区住院患者血清
共检出HBsAg阳性 816例(10.09%)
, HBsAg浓度在5ng/mL以下的有189例,
占总数的2.34%,占HBsAg阳性人群的23.16%
, 1 ng/mL以下的有84例(44.40%)
, 1,2ng/mL的有33例(17.5%)
, 2,5ng/mL的有72例(38.10%)
, 0.5ng/mL以下者,占HBsAg阳性人群的约5%
陈瑜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1,第3期
楼滨等,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09,第3期
不同试剂之间HBsAg灵敏度相差显著
(0.02Iu/ml---4.5Iu/ml)
? 国内的HBsAg市场准入标准是0.5 ng/ml;
? 大致相当于 0.26 Iu/ml Scheiblauer.H et al.Vox Sang .2010,98:403-414.
HBsAg S-Gene突变-最考验试剂性能
120 121 s-s- 124 Loop 1 of ‘a’ determinant
126
疫苗逃,突变株:
T126S
T131N
M133L
158 Y K141E 131 D144E F
G145R
诊断逃,突变株:
99 P120T/A/Q D144A 133
T131K G145R
抗病毒耐药突变株
137 --s--s- 149 I195M W196S 164 E D 107 -s-s- 138 139 s-s-147 M198I
11-20, modified) (Car 145 man, R G W. J Viral D 144 Hepat itis E 1997 Loop 2 of ‘a’ determinant 4:
210
195 I W
M
198 I
141
M
196 S
,单独筛查 HBsAg可能造成漏诊
,误导慢乙肝抗病毒疗效判断
1、HBsAg 与抗-HBs同时阳性
, Malaysia : 3% in HBV ?处于HBV感染的恢复期,存在
Carriers
HBsAg-Anti-HBs免疫复合物;
, Singapore : 21% HBV ?两种HBV亚型感染,一种亚型已经产
Carriers
生抗体,另外一种还没有;(HBsAg
, Japan : 26% In HBV
carriers Ad/ Anti-HBs Ay)
? S-Gene变异:野生株和变异株分别
, USA : 24%
以抗原和抗体形式存在
, Netherland : 36%
?药物诱导抗-HBs中和力弱,
*HBV急性重型肝炎抗-HBs产生早且量大,形成免疫复合物,诱导免疫损伤
Journal of Virology , Mar,2006
CID 2007:44 Editorial Commentary
2HBeAg-HBe
,抗体出现与抗原消失不是一个截然分开的过程 ,ELISA检测方法只能检出游离的过量标志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表位被占据,所以无法检测出来
试剂灵敏度高,少量游离的抗原抗体即可被检出来
,抗原抗体复合物在体外反应试剂的处理下也处于结合
与解离的平衡
,因此,发光试剂更容易出现双阳结果
,病毒的前C区变异,也可能产生抗原抗体双阳的结果
此类结果呈增加的趋势
三、关于定量
,表面抗体(HBsAb)
,最早定量指标
,发光方法有较好溯源性
,如抗-HBs?100mIU/mL或转阴,则应复种疫苗
,同时检测HBsAg
, HBsAg定量
, HBeAg定量
SWA Reagent Team - Date page 24
? 2010 Roche
HBsAg
, HBV感染者HBsAg 含量在5ng,600μg/ml之间,最
低含量为0.2 ng/ml以下,高者可达2000μg/ml
, HBsAg的检测必须通过标本稀释实现
, 2004年2月WHO 建立了HBsAg, subtype adw2,
genotype A(NIBSC编码: 00/588)
,目前HBsAg 检测的最高级别标准品(定值的适用范围以及认可程度
最高)
,另有 Paul-Ehrlich-Institute的HBsAg的标准品
23th APASL meeting:Ronan O’Neill, Russell Taylor
-Hook Effect
结
最佳反应区域 合
物
形
成
量
抗体过剩区域 抗原过剩区域
,抗原抗体反曲线 图,,,图1 钩状效应形成示意图意图
1)前带现象与后带现象;2)一步法常见;3)抗原抗体反 应除特异性结合和可逆性结合外,结合的强弱及结合的多 少与抗原抗体的比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导致HBsAg呈假阴性或弱阳性~
COI
HBeAg HBcAb HBsAg稀释
标志物 /COI /COI /(COI)
1:1 1:2 1:4 1:8 1: 1: 1:
标本
16 32 64
A 483.2 966.5 1994 3437 5117 6620 7554 1822 0.004 B 317.2 642.4 1616 3032 4568 6256 7406 1360 0.005 C 490.9 921.1 2022 3433 5104 6394 7555 2127 0.022
HBsAg 定量的应用
,对临床及科研的帮助:医生已普遍接受
,医师不了解定性与定量的区别
,定量值临床应用误解
,不了解定量值误差及偏倚
,如何用好,
,原倍样本:0.05---130IU/ml,E170/cobas e601?
1:400稀释;线性 20---52000IU/ml
,与Elecsys? HBsAg II有机结合,不知阴阳性情况下,
先做Elecsys? HBsAg II,阳性样本再进行定量监测
,分析解释,解释分析
,恰当选择HBV血清学检测方法和试剂对医疗安全及患者 治疗十分重要;
,对血清免疫学检测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实际需求;
,治疗监测建议用进口发光试剂
,组合检测可避免误诊
,了解特殊临床表现,结合临床分析检查结果 ,定性、定量指标共存,应结合临床需要使用
-HCV
丙肝为经血传播疾病
传统认为的丙肝传播模式 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 , ,
途径 输血 ,
60%
吸毒者混用注射器 ,
, 医源性感染 (牙科器械、内
, 其他形式的HCV暴露 10% 窥镜、介入性操作、外科
手术)
(职业暴露、透析、家庭传播 ,
、性接触) 不洁注射 ,
, 未知形式的HCV传播模式 , 生活方式相关 (文身、美容
、美甲、修脚) 20-40%
-32,
J Viral Hepat. 2006 Nov;13(11):775-82.
临床问题
,孕妇产检发现抗-HCV阳性
,无输血及血制品史
,偶尔在外治疗牙病
,老人胃镜检查抗-HCV阳性,惹上麻烦,
,三家医院结果为什么不一致,
,抗-HCV:初筛及确认试验
, HCV核心抗原检测
, HCV核酸检测
假阴性和假阳性
,是困惑anti-HCV检测的主要问题
,由于HCV病毒缺乏有效的体外培养系统,难以从
病毒中分离出天然抗原;
,抗原位点的选择以及抗原的纯化是影响检测灵敏
度和特异性的重要因素;
, SLE, RA,一些感染性疾病等疾病造成复杂的高浓
度的免疫球蛋白造成假阳性。
NS3/Core抗体出现早于NS4 /NS5抗体数周
NS3和 Core抗体早于 NS4和NS5抗体数周
NS3抗体会长期存在
Core抗体却可能在初始感染阶段不出现,尤其是
自限性的或无症状的感染,约有1/3的感染者在整
个慢性感染阶段也没有Core抗体
5’ 3’C E1 E2/NS1NS2 NS3 NS4 NS5
检测方法优化提高检测结果
,核心抗原:从最初的aa 1-
, 120,减少至 aa 9-48,减少非
特异性反应。 NS3的抗原表位主要是构像依赖
,小分子态直接重组表达比较困 性抗原表位,通常应用重组抗原
难,通常应用合成短肽。
CDC推荐抗-HCV筛查流程
阴性 报告 抗‐HCV筛查试验
阴性
或
所有呈阳性反应标本 由 S/CO比值确定的阳性
的
S/CO比值高的阳 S/CO比值低的阳 性反应标本 性反应标本
或
报告
阳性 HCV RNA检测 抗‐HCV RIBA
阴性 阳性
阳性 阴性 不确定
抗‐HCV RIBA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阳性 不确定 阴性 阳性
阳性 不确定 阴性
报告 报告 报告
不确定阴性 阳性
临床简化抗-HCV筛查流程
阴性 报告 抗‐HCV筛查试验
阴性 阳性 各单位需自行验证, 由 S/CO比值确定的阳性
国产试剂慎用
S/co值低反应 S/CO比值高的阳
性标本 性反应标本
阳性 报告 试剂敏感性,一次阴 HCV RNA检测 阳性 性3月后复检
阴性
试剂无批文,临床尚
抗 HCV RIBA 未应用 ‐
阳性 不确定 阴性
报告 报告 报告 EASL,《2013修订版丙型肝炎病毒(HCV)
不确定 阳性 阴性 感染诊治临床实践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HCV
,孕妇产检发现抗-HCV阳性
? HCV RNA阳性,确诊丙型肝炎
?暂不治疗
?建议放弃哺乳,产后干扰素+ribavirin治疗
,老人胃镜检查抗-HCV阳性
?三家三家医院
? 试剂甲 3.5,试剂乙弱阳,试剂丙阴性
? HCV RNA阴性
? RF 120 U/L
?生物性假阳性
小结
充分了解目前常用方法与试剂,采取正确策略有助于发现
早期HCV活动性感染 选用高灵敏度的抗-HCV初筛检测,减少漏检
在抗-HCV低S/CO的人群中,有相当比例是可以确认阳性的 ,
需要和其它方法验证,初筛阳性,需要采用RIBA以及核酸检 ,
测进一步确认
了解抗-HCV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影响因素,正确分析
HIVTB
HIV感染成为全球的社会与政治问题
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数分布地图
(截至2010年6月30日)
报告HIV的传播途径构成
性传播
76.3%
HIV实验诊断
Primary HIV Infecton Clinically Asymptomatic Stage AIDS
Anti-Ab Anti-gp41/120 HIV RNA
Anti-Ag (anti-gp36)
Anti-P24
1W 2W…..1M 2M………………….1Y 2Y 3Y…………….10Y……….. Window phase
HIV-Ag and HIV-Ab during the infection
45
,HIV与TB合并感染
WHO(2008):全球1500万人双重感染了HIV与MTB !
HIV MTB
4200万 20亿
HIV/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的检测能力亟需提高
,二者合并感染常见,50%,
,多以临床诊断,很少实验室结果
, MTB与NTM很难鉴定,但治疗不同
,药敏空白
AIDS
,患者男性,19岁,重庆人。因间断发热3月,发现
HIV抗体阳性3天,于2010年7月16日入院 ,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畏寒、寒战,体温
最高39?,午后明显,于当地予头孢呋辛及退烧药
对症治疗,体温偶可下降,但多波动于波动于38-
39?之间。2周前因治疗效果欠佳赴重庆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检查后考虑肺结核,于7月
11日开始予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体
温仍波动于38-39.5?之间,偶有腹胀、恶心,于
当地HIV确证阳性,转佑安医院就诊
,入院初步诊断:AIDS、肺结核、梅毒,继续利福
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异烟肼抗结核治疗
?抗痨治疗3周后,患者仍高热
?重新考虑诊断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血培养及痰培养均阴性。。。。。
?CD4+ T淋巴细胞计数513个/ul;HIV病毒载量 130000拷贝/ml
?未HARRT治疗
?颈部淋巴结病理:病变符合坏死性淋巴结炎表现,抗酸-
先给予激素治疗,停药后体温再升高
, 9月6日本科医师会诊,提出建议
, 9月8日行淋巴结活检,组织研磨后进行结核培养,
涂片抗酸染色,发现抗酸杆菌阳性
,次日行分枝杆菌属特异性引物PCR检测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引物
PCR,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
, 9月11日,行基因芯片和耐药基因检测,9月16日,
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同时耐药
病例:AIDS患者,考虑淋巴结结核,取淋巴结组织,用组
织研磨器研磨后,涂片染色(+)
, 9月16日,患者的痰和淋巴结研磨液MB培养先后报
阳,涂片结果与最初淋巴结研磨液的涂片一致
, PCR为结核分枝杆菌
,予头孢吡肟、依替米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
卡星、头孢米诺、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等抗感染
治疗。患者体温虽有短暂下降,但又反复出现高热,
将激素减至20mg?bid,维持用量
, 9月27日,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至257/ul
,加用拉米夫定+齐多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9月28日,患者出现持续高热,黄色稀水样便,
每天十余次。临床予万古霉素、氧氟沙星抗感
染治疗,但病情无明显缓解
, 1 0 月 1 2 日:予异烟肼 0 . 4 g ?i v g t t + 阿米卡星
0 . 4 g ? i v g t t + 泰能 0 . 5 g ?q 8 h ? i v g t t + 左氧氟沙
星 0 . 4 g q d ?i v g t t + 丙硫异烟胺 0 . 2 g ? t i d p o 五
联抗痨治疗
, 10月16日,血MB培养阳性,提示出现MB败血症
,本科人员参与临床会诊,将培养的细菌送至北京市结
核病控制研究所行表型确证与药敏试验
,表型证实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别用MGIT960快速
培养法进行一线药敏和生化分析法进行二线药敏实验 , 10月17日夜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患者自动
出院,十天后患者离世
, 11月16日药敏:多耐药结核菌
,结核分枝杆菌对四种一线药物全部耐药,二线抗结核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左氧氟沙星耐药,吡嗪酰胺耐
药,丙硫异烟胺耐药,阿米卡星敏感,卷曲霉素敏感。
使用基因芯片较表型耐药提前2个月获得耐药结果~
,可疑感染患者培养阴性时,不应轻易放弃 ,多种样本采集可以提高培养阳性率
,必要的沟通十分重要
,注重多学科联合检测以提高病原体检出 ,重视耐药性病原体,防止院内感染及传播 ,新技术可以为临床带来革命性改变
梅毒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
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
,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
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2,3周
,人体对梅毒体无天然免疫力,感染后可建立短暂
免疫力,治愈后可再感染
中国梅毒感染近年明显增加
梅毒的免疫性(一)
人类对梅毒无先天免疫性,仅能在受感染后产生感染
性免疫。已完全治愈的早期梅毒患者仍可以再感染
感染梅毒后,首先产生IgM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感染
2周后即可测出,早期梅毒抗梅治疗3,9个月后或晚期 梅毒治疗2年后,大部分病人IgM可转阴性,再感染时 又出现阳性,故IgM型抗体的存在是活动性梅毒的表现
感染梅毒4周左右产生IgG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即使
经足量抗梅治疗,梅毒螺旋体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 IgG抗体仍可通过记忆细胞的作用继续产生,甚至终生 在血清中可测出
梅毒的免疫性(二)
梅毒螺旋体破坏人体组织过程中释放出的一种抗原性
心磷脂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反应素, reagin)。
反应素一般在感染后5,7周(或下疳出现后2,3周)
产生。经正规治疗后可逐渐消失.
,如何发报告,
,最近的咨询:患者ELISA阳性,RPR大于1:8 ,弱阳性的困扰
,特殊人群的梅毒诊断
梅毒的血清学诊断
?用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螺旋体IgM和/或
IgG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
清试验,但不能用作疗效观察的指标
?以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作为抗原检查血清中的反应
素,用于初筛试验及疗效观察
?与作为HIV抗体确认的免疫印迹试验采用相同的原理和
技术
ELISA与TPPA的区别
,ELISA有酶联放大作用,敏感性高,双抗原夹心 法,可有非特异结合
?根据ELISA反应强弱,当反应强且RPR同时
阳性,可以直接报告
? CLIA敏感性更好,需注意非特异性反应 ,TPPA使用裂解抗原,当抗体与多个天然抗原结 合,特异性好,但敏感性稍差
?如ELISA为弱反应性,应进行TPPA
SWA Reagent Team - Date page 63
? 2010 Roche
各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不同感染分期的灵敏度 (%) 特异性
(%)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隐性梅毒 晚期梅毒 检测方法
暗视野显微镜法 --- --- ---
PCR
VDRL
RPR
蛋白印迹法
化学发光法
TPHA
IgG-酶免
IgM-酶免 ? ?
= < 90%="90-95%" =="" 96-100%="">
数据来源: Peeling et al.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4); Arlene, C.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51 (2010)
主要两种检测程序
+ - - + - + + -
+ -
Adapted from: Katz, K. MLO Med Labs Obs. Jan;42(1):18 (2010)
1、神经梅毒
未经治疗的梅毒病人中发病率约为10%
早期梅毒出现神经症状:痴呆、精神抑郁、共济
失调、失语症、局部麻痹、反向亢进、人格和认 知障碍、失聪、视力改变等
晚期梅毒即使没有出现神经症状,都应该考虑神
经梅毒的可能性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阴性可排除神经梅毒,
但阳性不能确诊,须进一步进行脑脊液检查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进行综合判断
脑脊液常规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超过10个/mm3,且脑脊液VDRL阳性
(或VDRL阴性但有神经症状)可诊断
脑脊液蛋白水平高于50mg/dl,或脑脊液螺旋体DNA- PCR
阳性也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
治疗后每6个月应检查一次脊液白细胞计数直至该指标
恢复正常
若治疗后6个月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仍不下降或2年后仍未降至
正常水平,则应考虑重新治疗
脑脊液病原学
神经梅毒CSF-VDRL约80%呈阳性,特异性好,结果阳性
可诊断神经梅毒,但阴性时不能排除诊断,须进行重复检测
脑脊液做FTA-ABS,特异性比VDRL-CSF低,有假阳性结
果,但该试验的敏感性高。因此,脑脊液FTA-ABS试验阴性 可排除神经性梅毒
研究显示CSF-VDRL, CSF-RPR, CSF-RPR-V和 CSF-
TRUST的敏感度分别为 81.4%, 76.2%, 79.5%和 76.2。 CSF-RPR, CSF-RPR-V及 CSF-TRUST与 CSF-VDRL的 PPVs和 NPVs有可比性,且CSF-VDRL的特异性 (90.3%)明 显低于三种检测(92.7-93.4%)
Zhu L.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13
2、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
老年人的梅毒抗体阳性率要高于其他人群,但许多梅毒
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或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呈 阳性的老年病例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
?技术性假阳性
重复检测、更换试剂或确认试验
建议临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RPR
,生物学假阳性:其它感染、肿瘤、非特异性抗体,抗
磷脂抗体等,反应性?阳性
,部分抗 -HCV阳性老年患者可能 RPR假阳性,分析可
能由于嗜酸细胞增多引起
, The eosinophil abnormalit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controls (66.7% vs 21.4%, P=0.0043).
, No significant results were observed in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tiphospholipid and complement (C3, C4) (P>0.05). ,假阳性结果稀释后通常转阴,滴度? 1:8
Zhu WF, et al.,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11
,非特异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活动感染的标志
,相对灵敏度差,应用于梅毒的筛查和疗效观察 ,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灵敏、特异性好,主要用于
定性诊断
, EIA/CMIA:结果灵敏和特异,能全自动化检测 ,特殊人群中 R P R 或 T P PA 假阳性问题 ,作为筛查试验无统一方法及规范,结合临床情况,两
种方法共同使用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反映肝功能的检验指标
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因子 药物、异源性物质、胆红素、 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AST、ALT、ALP、γ-GT、 5’-NT等
内源性:如胆汁酸、胆红素、氨等 外源性:如吲哚绿、半乳糖、BSP
一、肝炎患者胆红素(Bilirubin)检测
?血清总胆红素(TBil)或
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
? DBil可与重氮试剂接触而
直接反应,基本反应血清
结合型胆红素水平
?需要加速剂促进者为间接
胆红素(IBil)
?肝脏在胆红素代谢:摄取
、结合、转化及排泄中发
挥重要作用
,参考值: TBil 3.4-17.1?umol/L?
DBil 0-3.4?umol/L?
IBil为计算值
, DBil/TBil比值:<0.2提示为溶血性黄疸;>0.5提示为
胆汁淤积性黄疸;0.2-0.5提示为肝细胞性黄疸
,临床问题
,为什么DBil 大于 TBil,
,为什么不同医院检测差异明显,
胆红素检测的基本方法
临床检测
胆红素
氧化法: 重氮法:
1.氧化酶法 1.改良J‐G法(经典方 2.化学氧化法(钒 法) 酸盐氧化法,亚硝酸
盐氧化法,过硫酸盐 2.二甲基亚砜法
氧化法等) 3.二苯氯重氮盐法等
276
胆红素检测
,目前,主流生化分析系统的原装试剂,主要为重氮法检
测胆红素,如BECMAN的AU系列,SIEMENS ADVIA
系列,罗氏Combas 8000。
,某些系统在利用重氮法时经常会发现检测DBil高于TBil的现象
,钒酸法检测胆红素与J-G法相关性良好,并且对肝素、脂肪乳、
Vitamin C抗干扰能力强,精密度好,但线性范围较窄,试剂
稳定性稍差
3
两种方法比较
,重氮法测胆红素水平高于钒酸盐法
,重氮法DBil/TBil比值高于钒酸盐法
,血清胆红素组分:α、β、γ、δ
,重氮法反应包括δ胆红素,应为间接胆红素
,不适合用于病情判断
,胆红素检测偏倚大,同种方法不同医院可比性差 ,同一单位使用不同系统或方法检测,需进行相关性分析,
确定主系统,必要时进行参数修改
胆红素检测的其它临床问题
,标本溶血
,血脂
, Vit-C
,肝素抗凝
,重复性差
,参考值范围仍有争议性
肝病患者血氨升高:
肠道产氨增多;门体侧枝循环形成;尿素合成障碍。
?临床应用
–肝性脑病(最常见)
– TPIS(门脉体分流术)并发证
–遗传代谢性疾病(鸟氨酸循环障碍:鸟氨酸氨基甲酰转换酶缺乏
,氨基甲酰合成酶缺乏)
– TNP完全肠外营养疗法,REYE综合症等
?常用测定方法
–微扩散法(干化学法)-常用
?京都PocketChem BA血氨测定仪
? sysmex FDC-7000/800/100血氨测定仪
–酶动力学(谷氨酸脱氢酶法)-常用
?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四门子,罗氏、雅培)
临床问题
,患者,男性,患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肝昏迷 ,住院治疗,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氨
,上午血氨 456 ug/dl,重做 460 ug/dl
,临床投诉
,询问临床有无异常,重抽血 410 ug/dl
,现场了解,翻看病历:输注支链氨基酸时采样
, 8小时后重新采样送检:110 ug/dl
?血氨检测影响因素较多
?一般要求在抽血后30分钟内完成检测
?夏天在温度较高情况下运输样本对结果影响极大 ?蛋白质饮食、输注白蛋白对血氨的检测均有明显影响
HBVCK
,乙肝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
, 拉米夫定
, 阿德福韦酯
, 恩替卡韦
, 替比夫定
报道显示替比夫定可造成肌病,包括无法解释的肌肉疼痛、
疲软、无力。可发生严重的肌病,包括横纹肌溶解,以及
随之而来的肾损伤。
, CK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及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和心
肌含量最高,三种异构体
,
, 肝脏含量低,对肝病直接诊断意义小
, 替比夫定所致肌病中升高,达正常上限5倍以上 , 试剂稳定期短
, 影响因素:脑血管意外、剧烈运动等
,患者,男性,47岁,主诉“肝病史15年,乏
力1月”入院治疗,查体符合慢乙肝表现。 ,实验室检查:HBV-DNA:
1 . 0 7 × 1 0 7c o p i e s / m l ; H B V 基因型: C 型;
YMDD变异(+)
,予以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d)+替比夫定
(600mg/d)+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50ug?Q5d)。
,复查肝功: A LT 9 4 . 7 U / L , A S T 2 9 9 . 4 U / L ,
, AST异常升高,询问患者双下肢肌肉疼痛,活动时明显,休息后可
缓解,双脚趾甲近端起颜色变灰白,指甲变薄或中空,质地软化
易脱落。
,建议心肌酶检查,当日报CK 5631.1U/L,CK-
MB 49.6U/L,考虑是替比夫定导致的横纹肌溶解
症。
,停用替比夫定,改为ADV+干扰素+ETV(
0.5mg/d)
,两周后自觉症状缓解,患者未再出现双下肢肌肉肌
痛、肌酶升高,双脚趾甲发白处变硬,近端新生趾
甲为正常。患者好转出院
,在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有许多患者会发生CK升高,
多数患者的CK升高是一过性的,没有症状,不用停
止治疗
,有0.3%~0.88%的患者发生肌病,主要表现是肌
肉疼痛、无力,CK升高至正常上限的5~10倍,甚
至更高
,在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要监测CK。如果CK升高不到正
常值上限的5倍,不用停药,需注意休息,定期复查
,与其它影响CK的原因鉴别,如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等 ,若CK升高至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并同时伴有肌痛
者,立即停用替比夫定
,感染性疾病诊断包括诸多非特异指标
,AST
,AKP
,Y-GT……
,成分复杂,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多 ,应客观分析,多与临床沟通
谢谢!
zhaoxiuying2001@163.com
范文二:2013年美国_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学实验室诊断应用指南_...
传染病信息 2014年 02月 28日 第 27卷 第 1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
临床微生物学在近 20年取得了全面进步,
向 着自动化 、 基因组学 、 蛋白质组学技术快速发展, 并 在临床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临床实践中标本采 集质量在微生物学检测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合格 的标本是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先决条件, 检测前标 本的留取和运输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和临床 之间良好的沟通和衔接的关键 。 研究显示, 影响检 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中检验前标本质量好坏约占
70%[1],
但至今我国尚无微生物学实验室诊断相关指 南 。 近日美国 《 临床感染病 》 杂志首次发表了由美国 感染性疾病学会和美国微生物学会联合推荐的 《 感
染性疾病微生物学实验室诊断应用指南 (2013年 ) 》 [2]
。 本指南由医学实验室和临床专家共同完成, 重点介 绍对临床有诊断价值的微生物检测信息的获得, 包 括主要系统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的检测规范, 为感染 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选择和指导 。
临床微生物学检测结果须要综合分析和解读, 为临床提供指导, 包括检测前标本质量 、 微生物代 谢 、 生长和死亡 、 宿主的反应及抗生素的影响等 。 检 测前标本质量包括标本的采集 、 运输 、 储存和处理, 其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也关系到患 者的诊断 、 治疗 、 预后乃至医院感染控制, 可导致患 者住院时间延长 、 费用增加及实验室诊断错误 。 临
床微生物实验室要获得准确的结果, 须要临床科室
进行合理的标本选择和正确的标本采集及运输; 检 验科应用适宜的检测方法, 并进行恰当的结果解释, 为临床医生提供感染原因 、 微生物病原种类和药物 敏感性 (药敏 ) 结果; 同时须临床医生 、 护士和微生 物实验室实验员之间的密切配合 。 以下就指南中不 同部位感染的主要微生物和标本的选择 、 采集 、 储 存 、 运输及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等进行摘要介绍 。 1标本运输通用指南 (表 1) 2
标本处理 10原则
① 拒收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标本, 微生物学家应准 确 、 负责地向临床科室阐明和解释标本拒收条款和正 确采集方法 。 ② 临床医师不应要求微生物报告包罗万 象, 因为提供不相干的信息可能导致不准确或不恰当 的治疗 。 ③ 应避免
“ 背景干扰 ” , 躯体很多部位的正常 寄生菌群很容易污染标本, 下呼吸道标本 (痰 ) 、 副鼻 窦 、 暴露伤口等标本的采集应特别小心 。 ④ 实验室需 要的标本多样, 体液 、 组织及提取物是外伤等微生 物学常需采集的标本; 而拭子一般用于鼻 、 咽部和病 毒性呼吸道感染标本的采集 。 Flocked 拭子已成为很 多情况下较聚酯纤维 、 人造纤维和棉签等更有效的标 本采集拭子, 特点是比普通拭子能更好地释放标本, 以利于检测 。 ⑤ 实验室必须严格依照既定的标准操 作手册并接受法律监督 。 ⑥ 标本应在抗生素使用前
[作者单位 ]100039北京,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 全军感染病临床实验诊断中心 (王晗 、 曲芬 ) ; 10065纽约, 斯隆 -凯 特琳肿瘤纪念医院临床微生物科 康奈尔大学医学院 (汤一苇 )
2013年美国
《 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学实验室 诊断应用指南 》 简介 —— — 病原及标本处理部分
王
晗, 曲
芬, 汤一苇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在感染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微生物检测前标本质量, 本文重点介
绍 《 美国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学实验室诊断指南 》 中微生物标本的选择 、 采集 、 运输等方法和处理原则, 为临床和实验室规范操 作提供指导 。
[关键词]微生物学; 临床实验室技术; 传染病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134(2014)01-0008-05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 guide to utilization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for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pathogens and sample management
WANG Han, QU Fen, TANG Yi-wei
Clinical Laboratory Center, 302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39,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role of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results in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to full pla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pecimen submitted for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microbiological specimen selection,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 mentioned in a guide to utilization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for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with the intention of serving as a reference to guide physicians and laboratory profes-sionals in standardized practice.
[Keywords]microbiology; clin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 communicable diseases
8··
传染病信息 2014年 02月 28日 第 27卷 第 1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
病原体 葡萄球菌属 、 链球菌 属 、 肠球菌属 、 单核细 胞增生利斯特菌 、 肠 杆菌科 、 假单胞菌属 不动杆菌属
巴尔通体属
军团菌属
伯内特考克斯体 革兰阴性球杆菌 酵母菌
丝状和双相型真菌 分枝杆菌
诊断过程
① 成人:败血症检测每次培养需 2~
4个血培养瓶
② 婴儿和儿童:每次 2个或更多血
培养瓶
① 2个或更多溶菌离心分离沉淀血
培养瓶
② 核酸扩增实验
① 2个或更多溶菌离心器分离沉淀
血培养瓶
② 军团菌属尿抗原检测 (1型 )
①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② 核酸扩增实验
核酸扩增实验
① 成人:败血症需培养 2~4个血培
养瓶
② 婴儿和儿童:2个或更多培养瓶
进行培养
2个或更多溶菌离心沉淀血培养瓶
3个 AFB-特殊培养瓶
最佳标本选择
① 成人:20~30ml 血液注入 2个培
养瓶内
② 血量依据患儿的体质量计算 (表 3)
① 将 10ml 血液注入 1个离心器
② 5ml 血浆
① 将 10ml 血液注入 1个溶菌离心器
② 收集清洁 10ml 中段尿
① 5ml 血清
② 5ml 血浆
5ml 血浆
① 成人:20~30ml 血液注入 2个培养
瓶内
② 在容许的情况下尽量多采集血液标
本; 每次采集标本量视患儿体质量而定
将 10ml 血液注入 1个离心器
将 5ml 血液注入 1个 AFB-特殊培养瓶
运输容器和最佳运输时间 接种后的培养瓶常温应尽快送检 (微生物在培养瓶内常温可生长 )
① 溶菌沉淀培养瓶常温立即送检, 并在 8h 内处理
② EDTA 管, RT , 2h
① 溶菌沉淀培养瓶常温立即送检, 并在 8h 内处理
② 密闭容器, RT , 2h
① 干燥管, RT , 2h
② EDTA 管, RT , 2h
EDTA 管, RT , 2h
① 接种后的培养瓶应尽快常温送检
② 马拉色霉菌属须补充脂质, 推荐 进行溶菌离心沉淀培养
溶菌沉淀培养瓶常温立即送检, 并在 8h 内处理
培养瓶应立即送检
表 2病原体血培养检测
Table 2Blood culture laboratory diagnosis organized by etiologic agent
采集, 以避免因抗生素使用造成的假阴性结果 。 ⑦ 药敏试验应针对临床典型分离株, 不必对所有培养 获得的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 。 ⑧ 微生物实验室报告 结果应准确并与临床密切相关, 具有临床价值 。 ⑨ 实验室应建立技术规范, 这种规范并不是狭义地单 纯为实验人员设立权限, 而是建立更好的相互交流与 尊重, 以及良好的协作关系 。 ⑩ 标本信息应准确 、 完 整, 以便于准确地进行临床解释, 包括详尽的采集 部位和临床信息, 如:“ 右手无名指 ” 、 “ 狗咬外伤 ” 等 。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手册应提供给所有的医务 工作者, 便于信息检索, 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标本采 集和处理过程的了解 。
3不同部位感染的检测技术和标本处理
3.1血流感染和心血管系统感染 微生物实验室 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诊断血液系统感染 (blood stream infections, BSIs ) 。 大多数引起 BSIs 的病原菌应常规 血培养 48h 检出, 少数病原菌培养时间超过 5d , 这 些病原菌培养常需要复杂的营养环境, 如嗜血菌属 、 心杆菌属 、 艾肯菌属 、 金氏杆菌属和布鲁杆菌等 。 常规培养可检测多数引起心内膜炎感染的病 菌, 但巴尔通体属和考克斯体属常规培养多为阴性, 需要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辅助诊断 。 在少数培养为 阴性的感染者中, 对有价值的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 检测 (包括 16S-RNA 和 DNA 测序 ) 有助于诊断 。 血培养与标本采集量 、 采集管数及不同种类病 原菌 、 试剂和仪器厂商有关 。 为尽量避免皮肤等共 生菌对血培养造成的污染, 在穿刺前应对皮肤等进 行认真消毒, 相应的感染病原诊断及标本处理见表 2~3。
标本检测项目 需氧细菌培养
需氧和厌氧细菌培养 真菌培养和抗酸杆菌培养 病毒培养
疑似生物恐怖病原体 血清学
抗原检测
核酸扩增实验室
标本采集方法
组织 、 体液 、 提取物和组织活体检查 (活检 ) 等
采用一般拭子或 flocked 拭子 (一种新型拭子,
由多个不同型号的拭子组成 )
组织 、 体液 、 提取物和组织活检等采用一般拭
子或 flocked 拭子
组织 、 体液 、 提取物和组织活检等采用 (酵母
及表面分枝杆菌感染用 ) 拭子
组织 、 体液 、 提取物和组织活检等采用拭子
参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
5ml 血清
5ml 血清
5ml 血浆
其他类型标本
收集装置 、 温度和理想运输时间
无菌容器, 常温, 立即送检; 拭子运输容器, RT , 2h
无菌厌氧容器, 常温, 立即送检; 厌氧拭子运输容器, RT , 2h 无菌容器, RT , 2h ; 拭子运输容器, RT , 2h
冰上病毒运输介质, 立即运输; 病毒拭子运输容器, RT , 2h 干燥管, RT , 2h
密闭容器, RT , 2h
EDTA 管, RT , 2h
密闭容器, RT , 2h
表 1标本运输通用指南
Table 1Transport issues (generalguide)
注:RT. 常温
9··
传染病信息 2014年 02月 28日 第 27卷 第 1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
病原体
细菌
真菌
分枝杆菌
病毒:柯萨奇 A 和 B 病毒 、 埃可病毒 、 脊髓灰质炎病毒 、 腺病毒 、 HIV 、 腮腺炎病毒 、 巨 细胞病毒 、 其他病毒
寄生虫:克鲁斯锥虫 、 旋毛 线虫 、 鼠弓形虫
诊断过程
革兰染色; 血细菌培养
Calcofluor-KOH 染色 、 血真菌培养
抗酸染色; 血 AFB 培养
① 特异性病毒血清检测
② 核酸扩增实验
③ 病毒培养
④ 病理组织学检查
① 寄生虫特异血清学检测
② 血涂片
③ 病理组织学检查
④ 弓形虫核酸扩增实验
最佳标本选择
心包液或心包膜活检
① 急性和恢复期血清
② ~④ 心包液或心包膜
活检
① 急性和恢复期血清
② 5ml 外周血
③ 心肌心内膜活检或外
科标本
运输容器和最佳运输时间 无菌容器或血培养瓶 (心包液时 ) , RT 无菌容器, RT , 2h
① 干燥管, RT , 2h
② 密闭容器, RT , 2h
③ 病毒转运器皿, 置冰上
④ 放入福尔马林送病理科检测 ① 干燥管, RT , 2h
② EDTA 管, RT
③ 放入福尔马林送病理科检测 表 4心包炎和心肌炎感染实验室诊断
Table 4Laboratory diagnosis of pericarditis and myocarditis
3.2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导管是引起心脏和血 液感染的重要诱因, 同时采集静脉血和导管标本进 行培养, 2个培养结果为相同病原体 。 当导管培养阳 性早于静脉血培养阳性 2h 时,则高度怀疑为导管 相关性血液感染;如果采用溶菌 -离心并在平板上 定量培养检测,则导管培养出的菌量是静脉血的 5倍或更高,则高度怀疑为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相 关的病原诊断和标本处理见表 4。
患者体重 (kg ) ≤ 1
1.1~2.0
2.1~12.7 12.8~36.3 >36.3 患者总血量 (ml )
50~99
100~200
>200
>800
>2200
第 1次培养血液量 (ml )
2
2
4
10
20~30
第 2次培养血液量 (ml )
…
2
2
10
20~30
培养总体积 (ml )
2
4
6
20
40~60
占总人体血液量的百分比 (%) 4.0
4.0
3.0
2.5
1.8~2.7
表 3儿童患者血培养采血量推荐
Table 3Recommended volumes of blood for culture in pediatric patients
3.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为 病原体穿过黏膜屏障,需采集 3~4管脑脊液送检 。 第 1管由于被皮肤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所以不 应送检微生物室和分子诊断室检测 。 应至少选择 0.5~1ml 脑脊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5~10ml 的脑 脊液标本可用于进行分枝杆菌和真菌的培养鉴定, 一般尽可能在未使用抗生素前采集送检 (表 5) 。 3.4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
病原体
细菌
肺链球菌属 、 脑膜炎奈瑟菌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 无乳 链球菌属 、 流感嗜血杆菌 、 大 肠杆菌 、 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分枝杆菌
螺旋体
苍白密螺旋体 (梅毒 )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 钩端螺旋体属
诊断过程
革兰染色涂片
需氧培养
① AFB 涂片
② AFB 培养
③ 结核杆菌核酸诊断
①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② 常规:RPR 筛查实验 、 TPPA
颗 粒 凝 集 实 验 或 其 他 实 验
③ EIA 或化学发光法检测 RPR
阳性标本
① W-B lgM 和 lgG 确认实验
② W-B lgM 和 lgG 确认实验
③ 核酸扩增实验
① 培养 (特殊专用培养基 )
② 凝集试验
最佳标本选择
脑脊液
血液
①② 脑脊液 ≥ 5ml
③ 1ml 脑脊液
① 脑脊液
②③ 1ml 血清
① 1ml 血清 、 1ml 脑脊液 (通过与血清
的比值和标准蛋白浓度计算抗体水平 )
② 1ml 脑脊液
③ 1ml 脑脊液
① 发病 1周:1ml 脑脊液 、 10ml 血液 、
10ml 尿液
② 1ml 血清
运输容器和最佳运输时间 无菌容器, 需氧培养, RT
①② 为无菌容器, RT , 2h ③ 密闭容器, RT , 2h 密闭容器, RT , 2h
干燥管, RT , 2h
①② 干燥管, RT , 2h
③ 密闭容器, RT , 2h ① 无菌容器, 血液需肝素 抗凝, RT
② 干燥管, RT , 2h
表 5脑膜炎的实验室诊断
Table 5Laboratory diagnosis of meningitis
10··
传染病信息 2014年 02月 28日 第 27卷 第 1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
病原体
细菌
假单胞菌属 、 大肠埃希菌 、 肺炎克雷伯菌 、 肠杆菌属某 些种 、 粘质沙雷菌 、 不动杆 菌属某些种 、 嗜麦芽窄食单 胞菌属 、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 球菌 、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属 混合厌氧菌 (吸取物 ) 军团菌属
真菌
曲霉菌属
病毒
流感病毒 A/B、 副流感病 毒 、 腺病毒 、 呼吸道合胞体 病毒
诊断过程
① 血培养
② 革兰染色
③ 定量或半定量需氧和 厌氧培养
同上 +尿液抗原检测 革兰染色, 细菌培养 ① 缓冲炭酵母浸膏介质 上培养, 核酸扩增实验 ② 尿抗原检测
① 真菌染色卡尔科弗卢 尔加 KOH , 其他真菌染色 ② 真菌培养 ③ 组织学
④ 半乳甘露聚糖 (1-3)β-D-葡聚糖类
① 快速抗原检测 ② 病毒培养
③ 核酸扩增实验
最佳标本选择
① 血培养同表 2② 痰
③ 气管内吸取物 、
支气管肺泡灌洗 、 防 污染样本毛刷取样标本 、 肺组织
尿液
① 防污染样本毛刷取样标本 ② 肺组织
① 痰 、 气管内吸取物 、 支气管肺泡灌 洗 、 防污染样本毛刷取样标本 、 肺组织 ② 尿液
① 气管内提取物
② 支气管肺泡灌洗,
防污染样本毛刷 取样标本 ③ 肺组织
④ 血清,
防污染样本毛刷取样标本 ① 鼻洗剂 、
提取物 ② 鼻咽拭子
③ 气管内提取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 防 污染样本毛刷取样标本
运输容器和最佳运输时间
① 无菌杯或管, RT , 2h ; 2~24h ,
4℃ 保存送检
无菌容器, RT , 2h ; 24h ~14d , 2~8℃ 保存送检
① 无菌管加入 1ml 巯基乙酸盐; ② 无 菌容器, RT , 2h 或 2~24h , 4℃ 保存送检 ① 无菌杯或管, RT , 2h ; 2~24h , 4℃ 保存 送检
② 无菌容器, RT , 24h 或 24h ~14d , 4℃ 保存送检
①② 无菌杯或管, RT , 2h ; 2~24h , 4℃ 保存送检
③ 无菌杯, RT , 2h 或 2~14d ,
福尔马林 容器, RT ④ 干燥管, ≤ 5d , 4℃ 保存送检; >5d ,
-70℃ 保存送检; 无菌杯或管, RT , 2h ;
2~24h , 4℃ 保存送检 病毒运输器皿, RT 或 5d 内, 4℃ 保存 送检; >5d , -70℃ 保存送检
表 6医疗相关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验室诊断
Table 6Laboratory diagnosis of health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and ventilator -asso -ciated pneumonia
疾病, 一些新的病原体不断被发现 。 指南介绍了呼
吸道微生物病原体检测方法在支气管炎和细支气 管炎 、 社区获得性肺炎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囊性纤 维化患者支气管肺炎和免疫抑制患者肺炎等中的
诊断价值和应用 (表 6) 。
3.5胃肠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涵盖多种病原体和
不同的临床表现 。 对于非炎症性腹泻和急性胃肠 炎, 无推荐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 本节列举了食管炎 、 胃炎 、 胃肠炎和直肠炎等微生物病原学诊断方法
(表 7) 。
病原体 真菌
新型隐球菌
球孢菌属 病毒
肠道病毒 小 RNA 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
诊断过程
新型隐球菌抗原检测 革兰染色 需氧培养 真菌培养 抗体试验
Calcofluor 染色 真菌培养
核酸扩增实验 核酸扩增实验
1和 2型核酸扩增实验 核酸扩增实验
lgM 和 lgG 、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① lgM 和 lgG
② 培养及核酸扩增实验
最佳标本选择 1ml 脑脊液
脑脊液或 1ml 血清 1ml 脑脊液 脑脊液和 (或 ) 1ml 血清
① 脑脊液和 (或 ) 1ml 血清 ② 脑脊液 、 尿液 、 口腔刮片 运输容器和最佳运输时间 密闭无菌容器, RT , 2h
密闭无菌容器, RT , 2h
密闭容器, RT , 2h
密闭容器或干燥管, RT , 2h
密闭 (无菌 ) 容器, RT , 2h ; 或病 毒运输器皿, 置冰上
续表 5
注: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
11··
传染病信息 2014年 02月 28日 第 27卷 第 1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
表 7胃肠炎 、 传染性和毒素诱导腹泻的实验室诊断
Table 7Laboratory diagnosis of gastroenteritis, infectious and toxin-induced diarrhea
病原体
难辨梭菌
沙门菌属 、 志贺菌属 、 弯曲杆菌属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包括 0157∶ H7及其他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
耶尔森菌属 、 弧菌属 、 气单胞菌属 、 迟钝 爱德华菌属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大肠埃 希菌 (产毒性 、 致病性 、 侵袭性 、 聚集性 大肠埃希菌 )
蜡状芽孢杆菌 、 产气荚膜梭菌 、 金黄 色葡萄球菌属
肉毒梭菌
寄生虫
痢疾阿米巴 、 人芽囊原虫 、 脆弱双核阿 米巴 、 结肠肠袋虫 、 兰氏贾第鞭毛虫 、 线虫 (人蛔虫 、 类圆线虫属 、 钩虫 、 鞭虫 属 ) 、 绦虫属 、 吸虫
溶组织阿米巴
兰伯贾第虫
隐孢子虫属
球虫目 (隐孢子虫属 、 环孢子虫 ) 微孢子
蠕形住肠蛲虫
病毒
杯状病毒 、 肠腺病毒 、 肠道病毒属 /小 RNA 病毒 、 轮状病毒属
肠腺病毒 、 轮状病毒属
肠腺病毒 、 肠道病毒属 /小 RNA 病毒 巨细胞病毒
诊断过程
① 核酸扩增实验
② 谷氨酸脱氢酶抗原, 或加
毒素检测
大便常规
肠源性病原菌培养
0157∶ H7大肠埃希菌培养 、 产
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免疫学
检测 、 核酸扩增实验检测志贺
菌属基因分型
大便培养
毒素检测
小鼠毒素致死实验
卵白蛋白和寄生虫检测, 包括
涂片染色
免疫学检测
酶学检测
直接免疫荧光
浓缩标本改进的抗酸染色
① 浓缩标本改进的三色染色
② 电子显微镜组织学检测
蛲虫桨或透明胶带的准备
核酸扩增实验
酶免疫检测
病毒培养
① 组织病理学检测
② CMV 培养
最佳标本选择
大便
大便
大便
大便
大便
大便 、 胃内
容物 、 呕吐物
大便
大便
大便
大便
大便
① 大便
② 小肠组织
肛周区域
大便
大便
大便
活检
运输容器和最佳运输时间 密闭容器, RT , 2h
密闭容器, RT , 2h ; 卡 -巴二氏运 送培养基, RT , 24h
密闭容器, RT , 2h
密闭容器, RT , 2h
密闭容器, RT , 2h
密闭容器, 储存并在 4℃ 运输, 切勿冷冻
大便放入固定剂 >1h , RT ; 5%或 10%福尔马林缓冲液和调增成分的聚乙 烯醇 、 血清加速因子, 或商业试剂, 2~24h 送检
② 福尔马林, 2~14d , RT
RT , 2h
密闭容器, RT , 2h
密闭容器, RT , 2h
冰上运输, 病毒运输器皿, 2h 内送检 ① 福尔马林容器, RT , 2~14d
② 无菌容器, RT , 立即送检
4总 结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我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继发布了 《 2012年全国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 、 《 预防与控制医院 感染行动计划 (2012— 2015年 ) 》 和 《 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管理办法 》 等, 强化了临床微生物学检测质量 对感染性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临床微生物 学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前的质量保证, 包括 微生物标本的选择 、 采集 、 保存和运输等 。 不同部位 和不同病原感染的线索 、 侧重点和方向性不同, 如 何真正做到规范 、 有力和及时捕捉到病原微生物, 为临床诊治提供正确的指导, 是微生物检测实际工 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 2013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和美国 微生物学会联合临床医师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 师共同研究推出的本指南, 从心血管系统 、 中枢系
统 、 上呼吸道 、 下呼吸道和胃肠道等 15个不同系统 详细介绍了不同感染部位相关病原体检测规范的 重要信息 。 本指南是美国首个感染病微生物学实验 室诊断指南, 内容面对 “ 护士 、 医生 、 检验技师 ” , 重 点针对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 保证检测质量, 更好 地满足感染病临床需求 。
【 参考文献 】
[1]张丽霞 .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J ]. 中华检验医 学杂志, 2000, 23(4):251-252.
[2]Baron EJ, Miller JM, Weinstein MP, et al . A guide to utilization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for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recommendation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 -ica (IDSA)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ASM)[J ]. Clin Infect Dis, 2013, 57(4):e22-e121.
(2014-01-21收稿 2014-02-13修回 ) (责任编委 李 军 本文编辑 陈玉琪 )
12··
范文三: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研究进展_龙海燕
华西医学 2015, 30(5)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Vol.30, No.5 May 2015983
?综述?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龙海燕,冯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成都 610041)
【摘要】 目前全球感染性疾病现状严峻,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实验室技术种类繁多,为了解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及其最新进展,帮助临床工作者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感染性疾病,降低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危险性,及时启动感染性疾病的正确治疗等,现从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流式细胞术这几个方面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技术进行综述。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传感器;流式细胞术
目前全球感染性疾病现状严峻,很多经典疾病卷土重来或出现了新特点,如新变异型克-雅病、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H7N9禽流感等。以前从未认识到的感染性疾病正在持续不断出现,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多重或广谱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和登革热病毒所致疾病等[1]。从不断新发和再发的感染性疾病中可以看出,感染性疾病仍然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现有的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者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提供参考。
Vitek2革兰染色阴性鉴定识别卡对707例G ?菌株进行鉴定,准确率98%,10 h内可以出结果。此类鉴定系统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为疾病的确诊争取了宝贵时间。
2 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技术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抗原或抗体来进行快速鉴定的技术。该方法简化了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步骤,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传统的免疫学技术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中和反应等,如临床上常用的肥达反应、免疫固定电泳、抗链球菌溶血素O 试验等。近二十几年来,免疫学分析方法 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使用标记了的抗原和抗体的分析技术以后,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提高。目前常用的标志物有放射性同位素、酶、荧光素、电子致密物、化学发光物质、DNA 等。
放射免疫沉淀实验是敏感性很高的免疫标记技术,精确度高且易标准化和自动化,但由于放射性同位素有一定的危害性,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是目前免疫酶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由此发展出了阵列-ELISA (array-ELISA ),同时具备简便、高通量、快捷等特点[3]。时间 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及上转换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拥有灵敏度高、示踪物稳定、不受样品自然荧光干扰、无放射性污染、多标记等优点[4-6]。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果判读直观快速,虽然只能定性,但可用于基层单位,可进行现场诊断或大规模检测等[7]。免疫-聚合酶链反应(PCR )是1992年Sano 等[8]建立的一种检测微量蛋白的免疫标记技术。它是用一段已知的DNA 分子来标记特定的检测抗体作为探针,然后用此探针与待检抗原结合反应,再通过
PCR 方法扩增吸附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上的这段标记
1 病原学检测
传统的病原微生 物实验室诊断技术以分离、培养、染色、生物化学鉴定为主,目前仍是许多病原体检测的“金标准”。传统人工病原学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2~5 d),干扰因素多,敏感性与特异性也有限。为了缩短传统细菌“鉴定”时间,微生物鉴定自动化技术也应运而生,如V i tek 系统、Mi c roScan 系统、Phoenix 系统、Mini API系统等。自动化微生物鉴定系统是根据微生物代谢特点,如细菌分解底物后反应液中pH 值的变化,色原性或荧光原性底物的酶解,测定挥发或不挥发酸,或识别是否生长等方法来分析鉴定细菌,鉴定时间约15~24 h。Crowley 等[2]采用Vitek2自动化微生物鉴定系统和
DOI :10.7507/1002-0179.20150280作者简介:龙海燕(1989-),女,重庆人,在读硕士,E m a i l :longhaiyan1989@163.com通讯作者:冯萍,Email: fengp_62@163.com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4 15:16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356.R.20150514.1516.022.html
984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Vol.30, No.5 May 2015 华西医学 2015, 30(5)
DNA 分子,结合特异性PCR 产物的有无,判断待检抗原是否存在。免疫PCR 及其拓展技术如纳米金免疫PCR 、噬菌体展示技术介导的实时免疫PCR 等极大地提高了灵敏度,特别适合微量抗原和抗体的检测[9-10]。
类是信号放大扩增,如支链DNA (bDNA )。滚环扩增两者均有。
3.3.1 PCR PCR 是一种模拟天然DNA 复制的体外扩增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可在数小时内将目标DNA 片段扩增百万倍。因标本用量少、耗时短,直接针对微生物特异DNA 片段、灵敏度高等特点而受青睐。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新技术也不断应用于临床,如特异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的巢式PCR ,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高效性、高通量、经济简便的多重PCR 等。师永霞等[15]研究发现巢式PCR 法在疟疾的初步检测和虫种鉴定中有利于提高疟疾的检出率和准确性。Deshpande 等[16]等用Meta 分析发现使用实时荧光PCR 检测艰难梭菌与传统的细菌培养和细胞毒性实验相比其平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6%和89%、97%。Persson 等[17]使用多重PCR 检测艰难梭菌的致病相关基因tcdA 、tcdB 、ctdA 、cdtB 和tcdC ,发现其对027核酸型有很高的特异度,并且能检测其他艰难梭菌临床类型,对流行病学也有重要意义。PCR 已成为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作出了巨大贡献。
3.3.2 NASBA 该技术是利用3种酶(逆转录酶、RNA 酶H 、T7RNA 聚合酶)及1对寡聚核苷酸引物在体外特异地对单链RNA 进行恒温扩增的技术。Mohammadi-Yeganeh 等[18]用多重实时NASBA 技术对HIV-1和丙型肝炎病毒进行检测,临床检测灵敏度达98%,特异度达100%。王立朋等[19]用NASBA 检测曲霉菌,该方法灵敏度可达到1个孢子,认为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有望成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方法。依赖核酸扩增技术不需温度循环,循环次数少,测定范围大,几乎可以对所有生物样品进行检测,比普通PCR 检测用时更短,灵敏度更高。
3.3.3 LAMP LAMP 是针对靶基因的6 个区域设计4 种特异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 聚合酶在等温条件(63 ℃左右) 保温30~60 min,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反应。Wu 等[20]运用LAMP 技术对49例SARS 患者的样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比传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灵敏度提升了10~100倍,可最低检测到0.01~10个空斑形成单位。Lalande 等[21]以产毒株培养为金标准,用LAMP 检测艰难梭菌发现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可达91.8%和99.1%,且可1 h内出结果。LAMP 灵敏度高,不需要特殊仪器,仅用水浴锅或恒温箱即可,可实时监测反应的结果,解决了PCR 需要特殊仪器、变温处理等问题。
3 分子生物学技术
3.1 核酸的序列分析技术
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特定的核酸序列,因此核酸序列分析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准确分类鉴定,并逐渐成为细菌鉴定、分类的“金标准”。焦磷酸测序技术是一种新型酶联级联测序技术,是在DNA 聚合酶、腺苷三磷酸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双磷酸酶的协同作用下,将引物上每一个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聚合与一次荧光信号释放偶联起来,通过检测荧光信号释放的有无和强度,就可以达到实时测定DNA 序列的目的,主要是对已知短序列的DNA 片段测序分析。目前焦磷酸测序技术在临床常用于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它不需要荧光标记的引物或核酸探针,也无需进行电泳,具有快速、灵敏度高、自动化、高通量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1-13]。
3.2 核酸杂交技术
核酸杂交技术是基于DNA 分子碱基互补配对原理,利用核酸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特异性的核酸探针与待测样品的DNA/RNA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它可直接检测出临床 中的病原菌的特异基因,而不受非致病菌的影响。核酸分子杂交可分为液相杂交、固相杂交、原位杂交3类。固相杂交包括Southern 印迹杂交、Northern 印迹杂交、斑点或狭缝杂交、菌落杂交。利用荧光标记的DNA 或RNA 分子作为探针与组织或细胞中的核酸进行杂交而发展出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 )技术主要用于肿瘤或产前诊断方面,近年来也开始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Frickmann 等[14]使用FISH 技术对448份临床分离的沙门菌进行检测,认为它是一种可靠、快速、灵敏度高、便宜、简单的检测手段,特别适合那些资源有限,高新技术无法施展的地区。3.3 核酸扩增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待测病原体目标DNA 片段的体外扩增,然后对产物进行分析,从而得以鉴定那些未知病原体、生长缓慢或难以培养的已知病原体、以及对形态生物化学反应不典型,甚至死亡的病原微生物。现有核酸扩增技术根据其特点可分为2类:一类是靶核酸的直接扩增,如PCR 、核酸依赖的扩增技术(NASBA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另一
华西医学 2015, 30(5)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Vol.30, No.5 May 2015985
3.3.4 信号放大扩增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对标记目标DNA 片段的探针进行扩增,为病原微生物的鉴别带来了新的思路,避免了如扩增物交叉污染等常见问题,因此也引起许多科学家和临床工作者的兴趣。Baumeister 等[22]使用VERSANT HIV-1 RNA 3.0 Assay (bDNA ),调整稀释液配方等方法,可以使目标孵育时间由以前的16~18 h减少到2.5 h,从而使HIV 病毒载量的检测在1 d之内完成。bDNA 技术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高、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省时、易于普及、特别适应于献血员的筛查。郭艳玲等[23]运用超分支滚环扩增对6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验,灵敏度与定量PCR 相近,显著高于涂片法。滚环扩增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高通量,且恒温扩增,操作方便,成本低,值得进一步探索推广。3.4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是将生物大分子以及其他生物成分等固定在固相介质上形成生物分子点阵, 当待测样品中的生物分子与生物芯片的探针发生杂交或相互作用后,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根据作用对象不同,生物芯片可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在感染性疾病诊断方面应用较多的是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可用于病原体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等,特别有助于混合性细菌感染等的诊断。由于检测系统为微阵列,可对大量样品进行同时分析,研究效率提高,但样品用量非常小,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完全实现自动化和快速检测。生物芯片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还创造出液相悬浮芯片技术、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技术,更加彰显了高通量、快速、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等优点[24-25]。
确客观、检测时间大大缩短、特异度和灵敏度明显提高,还可做到小型化和自动化,同时可检测多种病原体,且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
5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是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单个细胞或其他生物微粒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与分选的一门技术。它可对群体细胞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分类收集某一亚群细胞,且分选纯度较高。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常用于细菌体及其血清抗体的检测,病毒抗原和核酸的检测以及定量等,在支原体、衣原体诊断方面也有涉及。付亮等[28]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发现与传统方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但更为快速、便于自动化。蒋伟[29]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汉坦病毒滴度,最低检测病毒滴度为100 TCID50/mL。流式细胞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测量指标多、采集数据量大、分析全面、精度高、准确性好、可定性、定量分析等优点。
6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向着早期、快速、自动化、多重检测等方面发展。各种商品化的试剂盒,仪器不断产生,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常使多种技术联用,从而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并使之更加方便快捷。目前对于一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常常可有多种方法,但是哪种更灵敏、更快速、性价比更高,在特定场合更适合哪一种,以及最新诊断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等一系列问题仍需我们不断探索,以促进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实现快速、高效以及质与量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Morens D M, Fauci A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2012: 20
years aft er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 report[D]. mBio, 2012, 3(6): 1-4. 2 Crowley E, Bird P, Fisher K,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VITEK 2 gram-negative (GN) 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test card: collaborative study[J]. J AOAC Int, 2012, 95(3): 778-785.
3 Kang X, Li Y, Fan L,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ELISA-array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fi ve encephalitis viruses[J]. Virol J, 2012, 9(1): 56.
4 秦望森. 两种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方法的临床对比[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14): 2665-2666.
5 Chris Maple PA, Gray J, Brown K, et 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 quantitative, standardised varicella zoster IgG time 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VZV TRFIA) for measuring antibody following natural infection[J]. J Virol Methods, 2009, 157(1): 90-92. 6 张宏, 达文平, 苗克军, 等. UPT技术在人间鼠疫疫情处理中的展望[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1, 26(2): 122-123.
7 Li X, Chen H, Wei J,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colloidal Gold
4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按感受器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传感器、酶传感器、DNA 传感器等。目前在感染性疾病诊断方面使用较多的是免疫传感器和DNA 传感器。Teng 等[26]等用免疫传感器法对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测,检测低限可达50 CFU/mL。Li 等[27]用DNA 传感器法实现对沙门菌较为灵敏的快速检测,在最佳条件下,可在3.5 h内达到定量检测沙门菌,检测低限为10 CFU/mL。生物传感器最主要的优点是现场检测能力,且从信号的采集、分析、处理、甚至误差的分析都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使得传感器检测更加准
986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Vol.30, No.5 May 2015 华西医学 2015, 30(5)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GICA) for rapid diagnosis of infl uenza A disease[J]. Clin Chem Lab Med, 2011, 49(9): 1533-1537.Sano T, Smith CL, Cantor CR. Immuno-PCR: very sensitive antigen detection by means of specifi c antibody-DNA conjugates[J]. Science, 1992, 258(579): 120-122.
Ding YZ, Liu YS, Zhou JH, et al. A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for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by Gold nanopariticle improved immuno-PCR[J]. Virol J, 2011, 8(1): 148.
Monjezi R, Tan SW, Tey BT, et al.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 by phage display mediated TaqMan real-time immuno-PCR[J]. J Virol Methods, 2013, 187(1): 121-126.
Engstr?m A, Morcillo N, Imperiale B, et al. Detection of first- and second-line drug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linical isolates by pyrosequencing[J]. J Clin Microbiol, 2012, 50(6): 2026-2033.
Lin SY, Rodwell TC, Victor TC, et al. Pyrosequencing for rapid detection of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clinical isolates and clinical specimens[J]. J Clin Microbiol, 2014, 52(2): 475-482.
Zheng R, Zhu C, Guo Q, et al. Pyrosequencing for rapid detection of tuberculosis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and sputum samples from re-treatme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J]. BMC Infect Dis, 2014, 14(1): 200.
Frickmann H, H?nle A, Essig A, et al.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Salmonella spp. from agar and blood culture broth: an option for the tropics?[J]. Int J Med Microbiol, 2013, 303(5): 277-284.
师永霞, 黄吉城, 苏锦坤, 等. 巢式PCR 法在疟疾检测及虫种鉴别
beacon probes-base multiplex NASBA Real-time for detection of HIV-1 and HCV[J]. Iran J Microbiol, 2012, 4(2): 47-54.
19 王立朋, 何云燕, 夏云, 等. 核酸序列依赖扩增联合分子信标对
曲霉菌感染的检测效果[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15): 1583-1586.
Wu W, Tang YW. Emerging molecular assays for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spiratory viruses[J]. Clin Lab Med, 2009, 29(4): 673-693.
Lalande V, Barrault L, Wadel S, et al. Evaluation of a loop-mediated
cile isothermal amplifi cation assay for diagnosis of Clostridium diffi
infections[J]. J Clin Microbiol, 2011, 49(7): 2714-2716.
Baumeister MA, Zhang N, Beas H, et al. A sensitive branched DNA HIV-1 signal amplification viral load assay with single day turnaround[J]. PLoS One, 2012, 7(3): e33295.
郭艳玲, 刘洋, 姜广路, 等. 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5): 837-839.
Gadsby NJ, Hardie A, Claas EC,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luminex respiratory virus panel fast assay with in-house real-time PCR for respirator y viral infection diagnosis[J]. J Clin Microbiol, 2010, 48(6): 2213-2216.
Yang YC, Yu H, Xiao DW, et al.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by 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and ionization time of fl ight mass spectrometry[J]. J Microbiol Methods, 2009, 77(2): 202-206.
Teng Y, Zhang X, Fu Y, et al. Optimized ferrocene-functionalized ZnO nanorods for signal amplification in electrochemical immunoassay of Escherichia coli[J]. Biosens Bioelectron, 2011, 26(12): 4661-4666.
Li Q, Cheng W, Zhang DC, et al. Rapid and sensitive strategy for salmonella detection using an InvA Gene-Based electrochemical DNA sensor[J]. Int J electrochemical sci, 2012, 7(1): 844-856.
付亮, 龙军, 袁小澎. 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
8
9 20
10 21
11 22
23
12
24
13
25
14
26
15
中的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1, 29(4): 263-266.16 Deshpande A, Pasupuleti V, Rolston DD, et 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detec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 cile in the stool samples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 meta-analysis[J]. Clin Infect Dis, 2011, 53(7): e81-e90.
17 Persson S, Jensen JN, Olsen KE. Multiplex PCR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tcdA, tcdB, cdtA, and cdtB and internal in-frame deletion of tcdC[J]. J Clin Microbiol, 2011, 49(12): 4299-4300.
18 Mohammadi-Yeganeh S, Paryan M, Mirab Samiee S, et al. Molecular
27
28
菌的研究[J]. 广东医学, 2011, 32(4): 416-418.
29 蒋伟. 流式细胞术测定汉滩病毒滴度方法的建立[J]. 细胞与分子
免疫学杂志, 2011, 27(5): 579-581.
收稿:2014-05-08 修回:2014-08-28
本文编辑:刘慧芳/朱敏
范文四:2013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学实验室诊断应用指南》简介--部分病毒综合征
传染病信息 2014年 02月 28日 第 27卷 第 1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
2013年美国 《 临床感染病》杂志发表了美国感 染性疾病学会和美国微生物学会联合推荐的 《 感染 性疾病微生物学实验室诊断应用指南》 [1]。 该指南针 对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几乎涉及所有感染性 疾病、经典病原 (朊病毒和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等)和临床检查 [涂片、培养、免疫学、抗原检查、核 酸扩增试验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s, NAATs ) 、 耐药性检查等],并强调临床和实验室之间的合作, 呼吁建立彼此间 “ 紧密的、积极的工作关系”。 本文 主要介绍和讨论几种重要的病毒综合征的临床微 生物学实验室检查。 1
相关内容简介
1.1病毒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要点 ① 基于患者的 年龄、免疫状态、病史和其他许多变量来考虑病毒 综合征。 ② 对多数病原因子而言,可以采集标本进 行检查。 需要额外检查时,可以采集额外的标本冷 冻保存在实验室。 对原始标本进行多种病毒的广泛 检查是不符合成本 -效益原则的。 ③ 标本的采集和 运输是获得可信的病毒学检查结果的基本保证。 应 咨询微生物学实验室以确定应该采集什么样的标 本,以及如何送达实验室。 ④ 很多实验室没有病毒 学检查能力。 标本将会送至其他实验室进行,周转 时间因此会延长。 ⑤ 一些病毒因子的交叉反应会导 致非特异性血清学结果。 ⑥ 免疫力检查、既往病毒 感染 (如组织捐献者)检查和新发感染检查可能需
要不同的方式,即使考虑是同种病毒也需如此。
1.2几种重要的病毒综合征
1.2.1Epstein-Barr 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EBV )
感染 EBV 是免疫 抑制 患者 单 核细 胞 增多 症 和 淋 巴 细 胞 增 殖 性疾病的病因。 WBC 数量增 加伴 异 型 淋巴 细 胞比例升高 , 常见 于 EBV 相 关 单 核细 胞 增 多 症 。 嗜 异性抗 体通常 在 症 状 开 始 后 6~10d 可以 检 测到 ,病 程 的 第 2周 或第 3周 升高 ,之 后逐渐下 降 , 持续 1年 或更 长时间。 假阳 性结果 见 于 白 血病、 胰腺肿瘤 、病毒性 肝炎 和 巨 细 胞 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 )感染等。 假阴 性结果 见 于 约 10%的患 者, 尤 其多 见 于 <10岁 的="" 儿童="">10岁>
当快速单 点检查 (rapid Monospot ) 或嗜 异性检 查结果 阴 性时,应考虑其他的实验室检查 (表 1),以 便 将 EBV 感染 与 CMV 、 腺 病毒、 HIV 、 冈地弓浆 虫 等 引起 的 单 核细 胞 增多 症 样疾病 区分开 。 此时,推 荐进行针对病毒 衣壳 抗原 (viral capsid antigen, VCA ) 和 EB 核抗原 (Epstein-Barr nuclear antigen, EBNA ) 的 EBV IgG 和 IgM 抗 体 检查。 有 VCA IgM (伴或 不 伴 VCA IgG )抗 体 存在,而 无 EBNA 抗 体 存在的 情 况提示近期 原发性 EBV 感染。 EBNA 抗 体 的存在 提 示 感染 从 标本采集时 刻算起已超过 6周,因此 EBV 不可能是病原。 原发感染 后 1~2月或更 长时间 里 会 有 EBNA 抗 体产 生, 终 生可以检 测到 。 90%以 上 的 健康 成年 人 有针对 VCA 和 EBNA 抗原的 IgG 类 抗 体 , 5%~10%的 EBV 感染者 未 能 产 生针对 EBNA 抗 原的抗 体 。
2013年美国
《 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学 实验室诊断应用指南 》 简介—— — 部分病毒综合征
宁永忠
[摘要 ] 本文主要介绍和讨论 2013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和美国微生物学会联合推荐的 《 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学实验室
诊断应用指南》中关于几种重要的病毒综合征的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查。
[关键词 ] 微生物学;实验室;传染病;指南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 R37; R51[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8134(2014)01-0013-05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 guide to utilization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for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some viral syndromes
NING Yong-zhong
Laboratory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some viral syndromes mentioned in a guide to uti -lization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for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3recommendation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Keywords]microbiology; laboratory; communicable diseases; guidebooks
[作者单位 ]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
(宁永忠) 13··
传染病信息 2014年 02月 28日 第 27卷 第 1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
检查项目 血清学
抗原血症 (染色细胞直接计数,此方法不再被认为最优)
CMV DNA 定量 (病毒载量) CMV DNA 定性
培养
最优标本
血清 CSF 全血
血浆、全血 CSF
CSF 、尿液、组织、呼吸道分泌物、体液 尿液
转运要求及最佳时间 促凝管, RT , <2h 无菌管,="" rt="" ,="">2h><>
肝素、 EDTA 或枸橼酸盐抗凝血, RT , <2h edta="" 抗凝管,="" rt="" ,="">2h><2h 无菌管,="" rt="" ,="">2h><2h 无菌管,="" rt="" ,="">2h><2h 无菌管,="" rt="" ,="">2h><>
表 2CMV 实验室检查
Table 2Laboratory diagnosis of CMV
检查项目
嗜异抗体或单点检查
VCA IgG 、 IgM 和 EBNA 抗体
EBV DNA 定量 (病毒载量) EBV DNA 定性 最优标本
血清
血清 CSF
全血、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浆 CSF CSF
转运要求及最佳时间 促凝管, RT , <2h 促凝管,="" rt="" ,="">2h><2h 无菌管,="" rt="" ,="">2h><>
EDTA 抗拧管, RT , <2h 无菌管,="" rt="" ,="">2h><>
表 1EBV 实验室检查
Table 1Laboratory diagnosis of EBV
注:RT. 室温; CSF. 脑脊液
EBV 与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的淋巴 细胞增殖性疾病有关, 包括严重合并免疫缺陷患 者、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和 HIV 感染者。 EBV 相关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进展前,通 过 NAATs 可能会在外周血标本中检测到 EBV 载量 增加;有效治疗后病毒载量会明显下降。 患者的组 织标本可以是单克隆、寡克隆或多克隆病变。 活体 组织标本中检测到 EBV DNA 、 RNA 或蛋白的存在, 即可诊断为 EBV 相关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NAATs 可以用于检测 AIDS 相关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时 CSF 中的 EBV DNA , 然而, EBV DNA 也 可见于其他异常情况 (中枢神经系统弓浆虫病或化 脓性脑脓肿)的 CSF 标本,因此其阳性是非特异性 的。 CSF 检出抗体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液污 染或抗体穿过血脑屏障。 CSF/血清抗体指数的计算 可能会有意义。
1.2.2CMV 感染 免疫功能正常宿主疑似 CMV 急性感染时, 推荐 CMV 特异性抗体检查为实验室 诊断首选检查 (表 2)。 免疫功能正常宿主中, IgM 类 抗体的存在意味着近期感染。 但是, EBV 感染或其 他病因激活免疫系统后的患者会出现 CMV IgM 假 阳性结果。只有 IgG 类抗体存在则意味着既往 CMV 暴露。
对 于 器 官 或 外 周 血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受 者 ,
NAATs 检测 CMV 载量或抗原血症
(很少有实验室 检测,因为更青睐于 NAATs )被用作抢先治疗 (pre-emptive therapy )的标志物,用于诊断 CMV 相关症状 体征,以及监测抗病毒治疗反应。 用于 CMV 载量检 查 的 标 准 参 考 物 质 (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 , SRM )由国家标准和技术机构提供。 SRM2366含有 细菌人工染色体,染色体上有 CMV Towne 株的基因 组。 SRM2366可用于评价单位体积中扩增的 CMV 基因组 拷贝 的数量 (copies/ml)。
CMV 可以通过外周血单 个核 细胞
(以及其他 临 床 标本 ) 进 行培养 。 但是, 分离 非常 费力 , 须耗 时 14d ; 使 用 小瓶培养 技术 (shell vial assay )可以 将等待 时 间缩短 到 1~2d 。 除了 周 转 时 间长 外,基于 培养 的检 查 敏 感性也 较差 。 因为病毒载量 典型 情况下很 高 , 而 且新生儿 会 从尿 液 排 出 CMV , 所 以 尿 液 CMV 培 养 在 一些 机构 一直 被用于先天性 CMV 感染的诊断。
通过免疫组织化 学 或原位 杂交 检测, CMV 抗原 可以在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 包 埋 的组织标本中显 示。 用 NAATs 检测多 种临床 标本中的 CMV DNA , 有 助 于诊断 CMV 感染。
免疫功能受 损 宿主感染 CMV 时, 有对抗病毒 药 物 产生耐药 的 潜 在可能。 一 系 列 检查可以用于评 估 抗病毒 药 物的 耐药 性。 最 常用的检查是 UL97(磷 酸转 移 酶 基因)测 序 , 伴 或 不伴 UL54(DNA 聚 合 酶 ) 测 序 。 基于 序列 的检查可以通过 临床 标本 DNA 扩 增进 行 ,前提是标本含有 足够 量的 CMV DNA 。 替代 方式 是,病毒可以首先通过细胞 培养分离 。 更 昔洛 韦耐药 多是由于 UL97的 点突 变或缺 失 (膦甲酸 钠、西 多 福韦不 受 影响 ) 所致 , 最 常见的是 3个密
码子 (460、 594、 595)的 突 变。 UL54点突 变或缺 失 的 发生较 少见。 如 果更 昔洛韦 或 西 多 福韦 选 择 出 了 UL54突 变,则会出现 典型 的对更 昔洛韦 和 西 多 福韦
14··
传染病信息 2014年 02月 28日 第 27卷 第 1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
检查项目
血清学 NAATs
直接荧光抗体检查 培养
最优标本
血清
使用拭子在病变部位基底部刮取 CSF
玻片上水疱液
使用拭子在病损部位基底部刮取
转运要求及最佳时间 促凝管, RT , <>
病毒转运装置 *, RT , <2h 无菌管,="" rt="" ,="">2h><>
置于无菌容器, RT , <>
病毒转运装置 *, RT 或置湿冰上, <>
表 3HSV 实验室诊断
Table 3Laboratory diagnosis of HSV
注:*可以接受 M4或 M5培养基;避免使用藻酸钙拭子、木柄拭子和含有凝胶的转运拭子
检查项目
血清学
培养
NAATs
最优标本
血清 CSF 尿液
口咽部或鼻咽部拭子 *、鼻抽吸物 血液 CSF
口咽部拭子、口腔液体 尿液 血液 CSF
转运要求及最佳时间 促凝管, RT , <2h 无菌管,="" rt="" ,="">2h><2h 无菌管,="" rt="" ,="">2h><>
病毒转运培养基, RT 或置湿冰上, <2h edta="" 抗凝管,="" rt="" ,="">2h><2h 无菌管,="" rt="" ,="">2h><2h 无菌管,="" rt="" ,="">2h><2h 无菌管,="" rt="" ,="">2h><>
EDTA 抗凝管, RT , <2h 无菌管,="" rt="" ,="">2h><>
表 4麻疹病毒实验室诊断
Table 4Laboratory diagnosis of measles virus
注:*将拭子置于病毒转运培养基、细胞培养培养基或其他无菌等张溶液 (如盐水)
的交叉耐药,但膦甲酸钠不受影响。 如果膦甲酸钠选 择出突变,通常不会出现对更昔洛韦和西多福韦的交 叉耐药。
对疑似 CMV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可以用 NAATs 检测 CSF 中的 CMV DNA 。 不过,可能出现假 阳性的结果 (如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 CMV DNA 可 穿过发炎的血脑屏障污染 CSF )。 CSF 抗体检查可能 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液污染以及抗体穿过血 脑屏障。 CSF/血清抗体指数的计算可能会有意义。
1.2.3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感
染 存在 HSV 1或 2型糖蛋白 G 抗原特异性的 IgG 抗体,就意味着既往相应型别病毒的暴露。 IgG 阳性 结果不能区分过去和现在的活动性感染,除非配对 的急性期和恢复期标本检查显示有血清学转换。 IgG 水平升高 4倍也提示近期暴露,不过,很多商品 化试剂盒不能报告用于定量的滴度结果。 存在 HSV IgM 抗体提示该病毒近期原发性感染。
对 HSV 相关皮肤或黏膜病变而言, NAATs 是 最敏感、最特异和最快速的检查,并可以区分 HSV
1和 2型
(表 3)。 用病毒培养转运拭子用力擦拭疑 似病变的皮肤和黏膜的基底部,水疱被连根去除后 暴露基底。 旧的、干的和结痂的病变不太可能产生 阳性结果。 培养和直接荧光抗体检查的敏感性低于 NAATs 。
CSF 标本 HSV NAATs 检查,可以用于诊断 HSV 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该方法可以区分 HSV 1和 2型, 1型最常与脑炎有关,而 2型最常与脑膜炎有 关。 CSF 病毒培养对 HSV 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 言不够敏感。
1.2.4麻疹病毒感染 对麻疹产生免疫的个体,会 产生针对病毒 IgG 抗体的阳性结果。 未产生免疫的 个体, IgG 和 IgM 结果阴性。 IgM 抗体阳性而无 IgG 抗体,提示近期有麻疹病毒感染。 出疹当天 IgM 通 常是阳性。 然而,在出疹后最初 72h 内,多达 20%的 IgM 检查可能是假阴性。 因此,如果急性期 IgM 阴性, 出疹 72h 后应该采集第 2份血清标本检测 IgM 。 在出疹后 1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里 可检测 到 IgM 。 近期接 种 麻疹病毒疫 苗 个体的 IgM 也可能是 阳性。 血清学诊断急性麻疹时 需要 有 IgG 抗体升高 4倍
(表 4)。 采集 2份血清标本,第 1份标本在出 疹 开始 时 尽早 采集,第 2份在 10~30d 后采集。 2份标本应采用相 同 的方法在当时就 进行 检测。 确 定 滴度升高的标 准 因 所 用特异性试剂盒的不 同 而有 所差 别。
CSF 中麻疹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可用于 亚 急性 硬 化性 全 脑炎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 SSPE )的诊断。 SSPE 患者 CSF 中麻疹抗体水平升高 显 著 。
麻疹病毒可分 离自喉 部、 鼻咽 部或 尿 液中。 出 疹后应 立即 采集标本。 NAATs 也可 考虑作为 诊断
15··
传染病信息 2014年 02月 28日 第 27卷 第 1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
检查项目 血清学 培养 NAATs
最优标本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浆 CSF
转运要求及最佳时间 促凝管, RT , <2h 促凝管,="" rt="" ,="">2h><2h 促凝管,="" rt="" ,="">2h><2h edta="" 管,="" rt="" ,="">2h><2h 无菌管,="" rt="" ,="">2h><>
表 6登革热病毒实验室检查
Table 6Laboratory diagnosis of dengue virus
检查项目 血清学
培养
NAATs
最优标本
血清 CSF 腮腺 (Stensen )管 /口颊拭子 *口咽部或鼻咽部拭子 #尿液 CSF
腮腺管 /口颊拭子 *
口咽部或鼻咽部拭子 #CSF
转运要求及最佳时间
促凝管, RT , <2h 无菌管,="" rt="" ,="">2h><>
无菌管, RT 但最好置湿冰上, <>
无菌管, RT 或最好置湿冰上, <2h 病毒转运培养基,="" rt="" ,="">2h><2h 病毒转运培养基,="" rt="" ,="">2h><2h 无菌管,="" rt="" ,="">2h><>
表 5腮腺炎病毒实验室诊断
Table 5Laboratory diagnosis of mumps virus
注:*按摩腮腺 30s ,之后用病毒培养转运拭子拭取腮腺 (Stensen )管; #将拭子置于病毒转运培养基、细胞培养培养基或其他无菌等张 溶液 (如盐水)
试验。
1.2.5腮腺炎病毒感染 几种类型的检查可用于 腮腺炎诊断 (表 5)。 腮腺炎诊断的实验室标准包括 腮腺炎病毒 IgM 抗体血清学检查阳性、急性期和恢 复期配对血清 IgG 抗体水平 4倍升高、临床标本分 离到腮腺炎病毒或临床标本检测到腮腺炎病毒 RNA 。
急性期 IgG 检查的血清应在症状出现后 5d 内
采集 (即诊断的时候);恢复期血清应在症状出现后 大约 2周采集。 IgM 抗体典型情况下在疾病最开始 的几天内可检测到,起病 1周后达到高峰。 应用单 剂或多剂腮腺炎病毒疫苗会导致缺失的、延迟的或 暂时的 IgM 反应。 如果急性期 IgM 阴性,应在症状 出现后 2~3周采集第 2份标本进行 IgM 检查。
对既往有免疫的疑似患者,腮腺炎病毒检查尤 其是确诊病例的重要方法。 病毒分离的首选标本是 采自腮腺管的拭子, 或采自受累的唾液腺管的拭 子。 腮腺炎病毒可以通过分子技术 (未经美国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检测。 从腮腺炎症状出 现前一直到症状出现后 5~9d , 都可以检测到腮腺 炎病毒 RNA 。
CSF 抗体检查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液污 染或抗体穿过血脑屏障。 CSF/血清抗体指数的计算 可能会有意义。
1.2.6登革热病毒感染 登革热是蚊子传播的发 热性疾病。 对来自特定地区的旅游者,鉴别诊断时 除考虑疟疾外,还要考虑基孔肯雅病和黄热病。 登 革热诊断需要实验室确证, 方法包括培养、 NAATs 或登革热特异性抗体检测 (表 6)。 血清学检查是诊 断登革热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方法。 应在发热开始后
5d 内采集急性期血清标本。 登革热病毒感染早期 阶段可能检测不到 IgG 抗体; IgG 抗体一 般 情况下 在症状出现后 至少 6d 才 能 产生 。 登革热病毒的 IgG 抗体可以 持续 几 十年 。 对高 度 疑似登革热的患 者,如果 报告了 阴性的检查 结 果,应在疾病开始后 7~10d 再 采集第 2份血清标本,检测 IgM 和 IgG 抗 体。 登革热病毒 IgM 的检出提示 近 期感染,不过登 革热病毒 IgG 血清学 转换也 可用于确诊感染。 抗登 革热病毒抗体检查可能会检测到 针 对其 他 黄病毒 的抗体,包括 西尼罗 病毒和 圣路易斯 脑炎病毒。 应 特 殊 要 求 ,美国国家疾病 预防控制 中 心 实验室和 部 分 参 考实验室可以进行登革热病毒分子检测。
1.2.7腺病毒感染 对 无 其 他 疾病的 健康个 体 而 言 ,腺病毒通常 引 起 轻度 、自 限 性 呼吸 系统疾病,多 数病例 仅仅 通过临床 资料就 可进行诊断。 少 数情况 下, 宿主 腺病毒感染可以致免疫 功 能 正 常尤其是患 有 哮喘 病的 儿童死亡 。 免疫 功 能受 损 的 宿主 中,腺 病毒可以导致 肺 炎、播 散 性感染、 胃肠 炎、出血性 膀 胱 炎、脑 膜 脑炎和 肝 炎 等 。
诊断可基于 NAATs 、培养和 (或) 适合 的 组织 病 理学检查 (表 7)。病毒培养周期 长 , 使 用 小瓶 培养技 术会 缩短 时 间 。 血 浆 病毒 载量 (通过定 量 NAATs 评 估 )可用 作抢先治疗 的标 志物 ,用于诊断腺病毒 相 关 症状体 征 ,还可用于监测一 些 免疫 功 能受 损人群 的抗病毒 治疗 反应。
血清学检查有 赖 于检测出 针 对 群 特异性抗 原 的抗体,通常 须 要分 析 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 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基于 CSF/血清抗体 指数、 急性期和恢复期 IgG 滴度 4倍升高或 仅 IgM
16··
传染病信息 2014年 02月 28日 第 27卷 第 1期 Infect Dis Info, Vol. 27, No. 1, February 28, 2014
检查项目
NAATs
快速抗原检测 培养
抗原检查 (腺病毒 40、 41型) 血清学
最优标本
鼻咽部抽吸物 /洗液、喉或鼻咽部拭子、下呼吸道标本、粪便、结 膜拭子、血浆、 CSF
鼻咽部拭子、下呼吸道标本
鼻咽部抽吸物 /洗液、喉或鼻咽部拭子、下呼吸道标本、粪便、 CSF 粪便 血清 CSF
转运要求及最佳时间
无菌容器或病毒转运培养基, RT , <2h 无菌容器或病毒转运培养基,="" rt="" ,="">2h><2h 无菌容器或病毒转运培养基,="" rt="" ,="">2h><2h 无菌容器,="" rt="" ,="">2h><2h 促凝管,="" rt="" ,="">2h><2h 无菌管,="" rt="" ,="">2h><>
表 7腺病毒实验室诊断
Table 7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adenovirus
阳性。 CSF 中检测到抗体可能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血液污染或抗体穿过血脑屏障。 2
讨
论
随着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 在增加。 EBV 是免疫抑制患者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淋 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病因;在免疫功能受损、造血 干细胞和器官移植者中应警惕 CMV 感染,当免疫功 能受损宿主感染 CMV 时,有对抗病毒药物产生耐 药的潜在可能; HSV 是人类感染比例最高的病毒之 一,而且是病毒性脑炎的首位致病原因;麻疹病毒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涉及 SSPE ,其预后不良;近 年来国际上因麻风腮疫苗不良反应问题,腮腺炎病 毒成为关注热点;登革热病毒感染是热带亚热带地 区经蚊传播的发热性疾病,感染严重者预后不良;
腺病毒的重症感染预后不良,目前对该病毒的了解 还远不够深入。 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依赖实验室 检查,病毒培养、血清学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均 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指南对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 检测方法选择、标本及其运输、贮存条件给予指导, 希望临床与实验室密切配合、规范操作,不断提高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能力。
[1]
Baron EJ, Miller JM, Weinstein MP, et al . A guide to utilization of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for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3recommendation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ASM)
[J ]. Clin Infect Dis, 2013, 57(4):e22-e121.
(2013-12-04收稿 2014-01-02修回 ) (责任编委 曲 芬 本文编辑 王 姝 )
第 1期 除肝炎以外的各种传染病 第 2期 终末期肝病
第 3期
传染病相关感染与耐药
第 4期 肝病治疗新进展
第 5期 传染病诊断新技术、新进展 第 6期
AIDS 及其相关疾病诊疗研究及进展
2014年《
传染病信息 》 重点报道内容预告 !!!!!!!!!!!!!!!!!!!!!!!!!!!!!!!!!!!!!!
17··
2013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学实验室诊断应用指南》简介--部分病 毒综合征
作者:宁永忠 , NING Yong-zho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100191刊名:
传染病信息
英文刊名: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年,卷(期):
2014(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rbxx201401003.aspx
范文五: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检验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检验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
1.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每日开窗通风,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干燥。
2.污染区:每天工作前和结束工作后,物表用浓度为1000mg/L左右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用浓度为15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各拖擦一次,作用30min后再作清洁处理。遇污染随时消毒。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进行空气消毒2,3次,每次2h分钟并记录,必要时增加开机消毒时间。
3.潜在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拖把、抹布必须洁、污分开、分区使用,不得共用,用后及时清洁消毒,晾干悬挂备用。
二、配备有符合要求的手卫生设施,工作前、后或检查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一类标本前,认真洗手并保持手的干燥,禁止共用毛巾擦手;一次性医用手套一用一废弃,脱手套后认真洗手或手消毒;严格执行手卫生指征。操作时必须做到衣帽整齐、戴医用防护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胶鞋和戴防护眼镜,一次性口罩连续戴4小时后及时更换。
三、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制度,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为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应认真洗手或手消毒,确保职业安全。
四、静脉采血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做到一人一管一片。采血后将血样小心放入试管中,并注意防止试管倒置;防止标本血污染到操作台等造成环境污染。
五、应在洗手或手消毒后书写和拿取检验结果报告单,报告单交由陪诊护士,尽量减少污染。
六、小包装皮肤消毒剂及棉签等,使用时应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有效期内使用;皮肤消毒剂有效使用时间为3天,棉签必须密闭封口保存,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过期弃之。
七、每天对空气、操作台等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空气每日动态消毒机进行消毒2,3次,每次2小时,记录消毒时间;物表、地面用浓度为15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清洁处理,现配现用;遇污染随时消毒、清洁处理。
八、在进行各种标本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当台面或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用浓度为15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45分钟,60分钟后再做清洁处理。
九、接触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手被体液、血液污染时,及时用清洁剂清洗干净,确保用流动水洗手。
十、医务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安全处置锐利器具,不要把用过的锐利器具传递给别人。禁止将用过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针头套,禁止用手毁坏使用过的注射器。掌握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和上报程序。
十一、各种污物、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菌种、毒种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2014-4-11-感染性疾
0.2提示为溶血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