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费德勒模型
编辑词条
费德勒模型
快速导航
外文名Fiedler contingency model
性 质管理学名词
中文名费德勒模型
因素二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
因素一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者风格
别 名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目
录
1释义
2情境因素
3LPC调查
4解析
5意义
大事记
光影集锦
图册集锦
花絮视频
1释义
管理学名词。也叫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费德勒的权变模型(Fiedler contingency model)是指,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其一是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者风格;其二是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该模型基于 这样的前提假设:在不同类型的情境中,总有某种领导风格最为有效。这一理论的关键在于道德界定领导风格的不同以及不同的情境类型,然后建立领导风格与情境 的恰当组合。
2情境因素
关于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情境因素,菲德勒认为有以下3个方面:
1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这是指下属对其领导人的信任、喜爱、忠诚、愿意追随的程度,以及领导者对下属的吸引力。
2 工作任务的结构。这是指下属担任的工作的明确程度,是枯燥乏味的例行公事,还是需要一定创造性的任务。
3 领导者所处职位的固有权力。这是指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这一地位权力是领导者对下属的实有 权力所决定的,假如一位车间主任有权聘用或开除本车间的职工,则他在这个车间就比经理的地位权力还要大。因为经理一般并不直接聘用或开除一个车间工 人。
3LPC调查
菲 德勒相信影响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因此他为发现这种基本风格而设计了最不喜欢同事(LPC)调查问卷,问卷由16组对应形容词构 成。作答者要先回想一下自己共过事的所有同事,并找出一个最不喜欢的同事,在16组形容词中按l-8等级对他进行评估。如果以相对积极的词汇描述最不喜欢 同事(LPC得分高),则作答者很乐于与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关系取向型。相反,如果对最不喜欢同事看法很消极,则说明作答者可能更关注生产,就 称为任务取向型。菲德勒运用LPC问卷将绝大多数作答者划分为两种领导风格,也有一小部分处于两者之间,很难勾勒。
4解析
费德勒模型指出,当个体的LPC分数与三项环境变数的评估分数相匹配时,则会达到最佳的领导效果。费德勒将3个环境变数任意组合成8种情况,对1200个团体进行了观察,收集了将领导风格同对领导有利或不利条件的8种情况关联起来的数据,得出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为了解领导有效所应当采取的领导方式。
费德勒模型表明,在对领导才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况下(1,2,3,8项),采用任务导向其效果比较好。在对领导者中等有利的情况下(4,5项),采用关系导向效果比较好。许多情况证明,这个模型是不错的。
5意义
1 这个模型特别强调效果,强调为了领导有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从领导人的素质出发强调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这无疑为研究领导行为提供了新方向。
2 这个模型的重要之处是将领导行为和情境的影响、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影响联系起来。它表明并不存在着一种绝对的最好的领导形态,企业领导人必须具有适应力,自行适应变化的情况。
3 这个模型还告诉管理阶层必须依照情况来选用领导人。如果是最好或最坏的情况,应选用任务导向的领导,反之则选用关系导向者。
4 费德勒还主张有必要改造环境以符合领导者的风格。他提出了一些改善领导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 的建议。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改组下属组成加以改善,使下属的经历、文化水平和技术专长更为合适;任务结构可通过详细布置工作内容而使其更加定型 化,也可以对工作只作一般性指示而使其非程序化,领导职位权力可以通过变更职位、充分授权,或明确宣布职权而增加其权威性。
范文二:费德勒权变模型
费德勒的权变模型(Fiedler contingency model)是指,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其一是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其二是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者风格。该模型基于这样的前提假设:在不同类型的情境中,总有某种领导风格最为有效。这一理论的关键在于道德界定领导风格的不同以及不同的情境类型,然后建立领导风格与情境 的恰当组合。
关于影响领导效果好坏的情境因素,菲德勒认为有以下3个方面: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这是指下属对其领导人的信任、喜爱、忠诚、愿意追随的程度,以及领导者对下属的吸引力。
2、工作任务的结构。这是指下属担任的工作的明确程度,是枯燥乏味的例行公事,还是需要一定创造性的任务。
3 领导者所处职位的固有权力。这是指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这一地位权力是领导者对下属的实有 权力所决定的,假如一位车间主任有权聘用或开除本车间的职工,则他在这个车间就比经理的地位权力还要大。因为经理一般并不直接聘用或开除一个车间工人。
菲德勒相信影响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因此他为发现这种基本风格而设计了最不喜欢同事(LPC)调查问卷,问卷由16组对应形容词构成。作答者要先回想一下自己共过事的所有同事,并找出一个最不喜欢的同事,16组形容词中按l,8等级对他进行评估。如果以相对积极的词汇描述最不喜欢 同事(LPC得分高),则作答者很乐于与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关系取向型。相反,如果对最不喜欢同事看法很消极,则说明作答者可能更关注生产,就称为任务取向型。菲德勒运用LPC问卷将绝大多数作答者划分为两种领导风格,也有一小部分处于两者之间,很难勾勒(如下图)。
快乐 ——8 7 6 5 4 3 2 1 ——不快乐
友善 ——8 7 6 5 4 3 2 1 ——不友善
拒绝 ——1 2 3 4 5 6 7 8 ——接纳
有益 ——8 7 6 5 4 3 2 1 ——无益
热情 ——8 7 6 5 4 3 2 1 ——不热情
紧张 ——1 2 3 4 5 6 7 8 ——轻松
疏远 ——1 2 3 4 5 6 7 8 ——亲密
冷漠 ——1 2 3 4 5 6 7 8 ——热心
合作 ——8 7 6 5 4 3 2 1 ——不合作
助人 ——8 7 6 5 4 3 2 1 ——敌意
无聊 ——1 2 3 4 5 6 7 8 ——有趣
好争 —— 1 2 3 4 5 6 7 8 ——融洽
自信 —— 8 7 6 5 4 3 2 1 ——犹豫
高效 —— 8 7 6 5 4 3 2 1 ——低效
郁闷 —— 1 2 3 4 5 6 7 8 ——开朗
开放 —— 8 7 6 5 4 3 2 1 ——防备
十六对形容词
费德勒模型的积极意义在于:
1、这个模型特别强调效果,强调为了领导有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从领导人的素质出发强调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这无疑为研究领导行为提供了新方向。
2、这个模型的重要之处是将领导行为和情境的影响、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影响联系起来。它表明并不存在着一种绝对的最好的领导形态,企业领导人必须具有适应力,自行适应变化的情况。
3、这个模型还告诉管理阶层必须依照情况来选用领导人。如果是最好或最坏的情况,应选用任务导向的领导,反之则选用关系导向者。
4、这个模型还主张有必要改造环境以符合领导者的风格。他提出了一些改善领导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的建议。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改组下属组成加以改善,使下属的经历、文化水平和技术专长更为
合适;任务结构可通过详细布置工作内容而使其更加定型 化,也可以对工作只作一般性指示而使其非程序化,领导职位权力可以通过变更职位、充分授权,或明确宣布职权而增加其权威性。
费德勒模型的不足在于:
1、LPC量表背后的逻辑性尚未被很好的认识和了解,回答者的LPC分数并不稳定。
2、所设定的情景变量在实际生活中很难量化。
3、针对很难界定领导风格的16组对应形容词并未给出很好的解释。
4、关于领导者风格不能改变的假设不能得到普遍认同。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仸何激劢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仸务,而激励不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劢别人。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仸,而不是“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劢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
22、已所不欲,勿斲于人。
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
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
2、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佚名
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8、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
9、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劢力。--西蒙
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戒好戒坏的评判。--卢梭
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劢。--佚名
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7、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苏格拉底
18、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
1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
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21、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并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大仲马
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3、故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斱法,厥为教育。--张伯苓
2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5、愚蠢的行劢,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劢,却能令人致富。--克拉克
26、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斱,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戒自由地发展。--罗素
27、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陶行知
28、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
29、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佚名
有关刻苦学习的格言
1、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际行劢。
3、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劢而获得的奖赏”。
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6、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8、学问勤中得。学然后知不足。
9、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10、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1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12、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13、成功,艰苦劳劢,正确斱法,少说空话。
14、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5、不听指点,多绕弯弯。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16、言过其实,终无大用。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1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18、你想成为并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19、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20、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21、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3、不要心平气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趁你还年轻,强壮、灵活,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
24、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2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6、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以人为师能进步。
27、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范文三:费德勒的拐点等
费德勒的拐点
费德勒在迪拜公开赛首轮输给穆雷之后,当天的《体坛周报》网球版头条一直想跳出比赛本身,做些有分量的东西。笨豆老师的头条稿子写得很克制,描述了球王输球之后的口不择言,外加一些常规的输球数据。不过我在最初做标题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给文章扣了个大帽子:“费德勒,拐点已现?”――加了个问号,但还是很刺眼。
新闻从业者的劣根性,总想纪录大事件,恨不得天天都是历史的节点,事事都是时代的里程碑。但是,对于费德勒来说,这场失利是否能算是历史的拐点?
经过一番挣扎,最后的标题还是改了――“费德勒不愿走下神坛”。这样的定义方式相对安全,用否定来表达肯定。和“拐点”相比,虽然这样的的表述只是陈述事实,但却是一种带有观点的事实。费德勒有危机吗?确实有。危机有多大?没人能量化,目前唯一能确认的是,他坚信,这不是问题。
问题就在于,这真的不是问题吗?对于一个强者来说,不愿面对或者承认失利,其实也正是失利的证据。如果费德勒仅仅是输掉一场球,那或许并不能代表什么,但如果他在输球之后还要嘴硬,那就是不是能够说明,他很在乎这场失利,他想淡化失利,他想说服别人,或许也包括他自己,这仅仅只是一场失利?
体育界的神话很多,他们的职业生涯必然是一条抛物线,没有永远的单边上扬。乔丹当年差点创造这种神话,1993年,他第一次宣布退役的时候,世人皆惊,很多人都以为传奇就此定格,但乔丹复出了三次,依旧遵循了抛物线的规律。
很多人喜欢拿桑普拉斯和费德勒做对比,但桑普拉斯当年并没有费德勒这样的连胜纪录,他的失利也就不会被这样放大。不会被如此放大,也就没有这么明显的拐点,桑普拉斯的老去更平缓,更能让人们接受。
费德勒已经27岁,对于网球运动来说,这也不再是一个黄金年龄。即便他的技术优势能和以前持平,但体能和伤病占的影响比重会越来越大。桑普拉斯27岁之后,只拿到了三个大满贯,1999年开始,也就是桑普拉斯28岁的时候,开始受到伤病的困扰,甚至休赛了两个月。
对于一个伟大的运动员来说,职业生涯的拐点自然不会像中国股市,大起大落,如坐云霄飞车。这是一个保卫和失守并存的过程,但岁月的残酷确是永恒的规律。
我把青春
献给你
你敢在一场网球赛前绕着球场跑30圈吗?或者,在费德勒与德约巅峰对决直播的同时,好友令人心烦地传递着“去打球吧”的诱惑,你的选择――是留在电视机前,还是在通往球场的灿烂车潮中幸福地摧残喇叭?
我经常想,对于那些正狂热迷恋NBA的少男少女而言,旷课逃班坐地铁,像吸食鸦片一样爱上篮球公园,究竟何罪之有?
同样的疑问当然适用于坠入网球世界的男男女女。因为网球,你得到了什么;或你放弃了什么?
很显然,拥有网球,你便拥有不同的人生观。这不是我说的。此话的出处在于首次摘下澳网女单冠军奖杯后的莎拉波娃。面对如麻的记者,莎娃吐气如兰――“从此,我拥有全新的人生观。”
网球是你的业余爱好吗?当然是。但并不全是。它还是你的人生态度,是你以快乐方式从事的严肃事。为更美好的生活而爱上网球,而不是让网球成为你的生活负担。每一个爱上网球的人都该摸住心脏然后自问,你是不是因为发现了网球而发现了另一个你自己,并为此感到更多的自豪?那答案一定是,是的。
我此前从未写过网球专栏,所以当刘加西――(《网球俱乐部》主编刘利剑先生的绰号)――向我约稿的时候,我脑海闪出那么一片或璀灿或空白的念头。想起某年某月某天,我们在北京的方庄网球场挥汗如狗,贪婪地吸吮着太阳赏赐的毒素,刘加西突然就冒出那么一句,“咱们要是能这样一直打到死,该有多爽!”
作为一个曾将网球视为“半条命”的男人,我做过最伤感的事情,是抱着自己不幸折断的WILSON独自流泪20分钟。现在,那只WILSON的残骸依旧安祥地躺在我的床头柜里。我每天对自己说过晚安,它便最靠近我那些光怪陆离的网球梦想。
我做过最勇敢的事情,是在一次对抗中愤怒地罚自己出场,让哥们替我打,我站到另一块场地偷偷看一个12岁的小男孩如何挥反拍。就是从那次开始,我的反手有了“长足”的进步,而那个不知名的12岁少年,成了我运动生涯中第一个偷拳师傅。
一个21岁的南方女孩许瑞娜,最初因为与无业男友出现感情危机为了解闷才去学打网球。今年春节前,她告诉我:“我想放开这段感情,可是又很不舍,所以没事的时候就去打球。虽然打得很烂,但我觉得只有打球的时候才能开心。”现在,拥有一只4000多元的网球拍成了她的新理想,“我已经不再去想感情的事情了,顺其自然吧。现在每当工作很累很烦的时候,我就安慰自己,为了那只更好的网球拍,现在再辛苦也没有关系……”
网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观,是很多人的生活新出口,也会成为他们的人生坚守。每天奔走于钢筋水泥世界的我们都一样,妄图通过网球这个光鲜亮丽的媒质,挖掘自己崭新的人生观,找到让自己喜欢的另一个自己。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不如让网球改变曾经郁闷的我们。此文献给我一直挚爱却鲜于表达的网坛知己们,我爱你们。
时无英雄?
费德勒的每一次输球都会引来很多声音,新赛季的开局,这种声音格外多,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好,天王不再也好,江山易主也罢……更有不少人开始分析费德勒根本没有真正的称王实力,纷纷扬扬,好不忙乱。
针对费德勒的声音有的是提心吊胆的,有的是幸灾乐祸的。
幸灾乐祸的一种不用讲,一个不中自己意的人霸占网坛多时,此刻终于摇晃,如此便好像看到了新朝代的曙光,早早叫一下倒好,哄哄台场,都是人之常情了。
一是因为喜欢而提心吊胆,换言之,英雄美人你一当他是自家人,便免不了要担心他太老实不够能干,再不然太劳累不够能干,再不然,太不开心而不想再干……总之,因为喜欢费德勒而害怕他的动摇和软弱。
一直以来,我们对各种经传里的天道人事歌咏之不尽,这是历史的永生,而每一章回的结束又都意有未足,但事实上,这也正是历史之所以还要有新的章回的原因。
令人反感的是,此时竟然还有人借此谈及费德勒的人品,大意是说费德勒借输球转嫁压力,变相压制年轻球手,这种想法实在不堪,柏拉图说,“若要明心见性/自当注视灵魂深处”。这样的想法中,狭隘心机未免过于明显。
抛开费德勒个人的状态、球技、实力这些问题不谈,这些声音实在颇显浮躁。
不管喜不喜欢,费德勒在网坛的成绩着实斐然,当然算得上是有历史意义的名将,但,肯定这一点并不代表他必须在技战术上一无漏洞,必须“永远”站在霸主的位置,永远不动摇,况且费德勒的章回尚且未必结束,仅仅几场比赛而已,“阳光下从来没有必然”,喜欢网球的话,应该喜欢此刻的动荡,且看究竟如何。
这众多的声音也使人想起晋朝的阮籍,阮籍曾登荥阳成皋间汉王与项羽当年的战场,叹息曰:“时无英雄,遂使稚子成名。”对于历史上的事情,我们原来就是这样爱惜之不尽,而亦意有未足。殊不知“百千年后,不道无,只是少。”
即便真的在这个赛季低迷未振,即便真的是就此结束霸主之势,费德勒这样的杰出选手对于网坛而言已是不可多得,与其真的等到“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之时,再叹息无与少,不如此时少一些浮躁的断言,静观棋局之变。
原本这时代便消解深度,终日运转炒作,因此这世界更是需要足够的清醒与平和。
独立的
网球
网球运动的品质之一就是独立。
1924年,由于很难在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国际网联同国际奥委会发生冲突,导致网球退出了奥运会,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也就是公开赛时代开始20年之后,网球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相比于其他一些因奥运会以及其他大型运动会而生存的项目(比如田径游泳),网球没有奥运会照样生存,并始终是一个无限彰显自我价值的项目。
打网球的人,也因为网球而多少具备了这种特质。在很多职业选手看来,四大满贯远比奥运冠军重要。在他们眼中,奥运会是一场大型交响乐演奏会,网球只算其中一种乐器,并非终极或者惟一。
就在前几天,罗迪克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退出第29届奥运会。美国人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为了确保能在美网有夺冠的可能,他决定放弃时间上有些冲突的奥运会。
关于罗迪克选择退出的行为,外界有很多评价。当然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毕竟少了这样一位性格鲜明球技突出的球星,对于奥运会显然是个遗憾。不过美国的网球选手似乎有不参加奥运会的传统,之前的前辈级球员姑且不论,上届雅典奥运会小威就没有参加。
国外网球选手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奥运会,中国选手在这方面情况就大有不同。除了极少数个例外,中国网球选手都是由国家花钱培养出来的。在奥运会上夺取荣誉,则是基于这种身份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在宏大而持续的奥运战略下,从小领教“国家荣誉高于一切”的个人,除了用全部运动生命向奥运金牌前进之外,不可能有第二种正当的选择。
伤病的阻挠根本算不了什么。
刚刚退出太平洋寿险杯的李娜,又要退出迈阿密索爱公开赛,中国一姐的伤病关键时刻再度找来麻烦。如果不出意外,她将在近期前往德国治疗。除了李娜之外,郑洁的伤病也一直处于黄灯状态,她用连续的参赛来消除外界的怀疑。尽管在双打方面成绩不错,但单打比赛中连续失手,手术后再度复出的郑洁已经不复当年之勇。
其实国内外运动员都有伤病,不过国内运动员在休息以及治疗方面没有真正的主动权。如果没有当初法网的惊人一哭,郑洁是否要一直保守治疗下去,谁都不好说。
郑洁曾表示,她在2005年为了能为奥运积累积分疯狂参赛,其密度现在想来都觉得后怕,这也为她此后伤病爆发埋下隐患。
李娜的情况也强不了多少,中国一姐的肋伤一度让她和郑洁一起消失了小半年。
如果说中国的男子网球运动员生来为了全运会,那么中国的女子网球运动员,在某种程度上,生来就为了奥运会。忍受病痛争取到奥运参赛资格的姑娘们,即使在奥运会上成为强弩之末,也终究是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一种仪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女网也具备了一种宿命的独立特质,区别于罗迪克或者小威。
范文四:费德勒的上海情结
一年前有多惊喜,一年后就有多失落。这句话是形容费德勒和他那些铁杆球迷的。秋意渐浓,在亚洲赛季的尾声,对德约科维奇的夸赞声漫天盖地,他当然也配得上这份赞誉:在北京和上海两站赛事中接连捧冠,以十全十美的方式为亚洲赛季收尾,拿了冠军,赚了奖金,赢了人气。
胜利者的滋味有一种,失败者的滋味却有千千万万种。对于费德勒来说,2015年在中国的经历不那么美好。
一年前,在上海大师赛的半决赛中,费德勒给不可一世的德约科维奇上了一课,终结了对手的赛季28连胜,又在决赛中双抢七险胜西蒙,征服上海滩。那是费德勒职业生涯的第23个大师赛冠军,也是职业生涯的第81冠。
一年前,最后一刻才决意远征上海,冠军是对费德勒的最好回馈。他承认:“在我这个年纪,已没必要为了打球而打球,而是心中有渴望时才踏上赛场,那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决定!”
一年后,在万千球迷的呼唤声中,费德勒没有像去年那样犹豫是否参赛,他要来力争卫冕,他要来重温返回上海滩的美妙滋味,他要和“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在黄浦江边英雄相惜,他要来履行自己和球迷许下的见面之约。
于是,在今年的中网还未完结,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的冠军之争还未见分晓之时,费德勒带着自己的团队如约抵沪。他的粉丝早已痴心守候,“ROGER,YOU ARE OUR KING(罗杰,你是我们的王者)”的标语是10月9日深夜浦东机场的风景线。他依旧真诚地微笑,挥挥手,像老朋友般和深爱他的球迷们打招呼,一切是那么的熟悉。
来上海前,费德勒特意嘱咐组委会,要对他的行程低调。可即使是“一身轻”来到上海,也抵不住万千球迷想见到他的心。
费德勒和上海有着说不完的情感,他知道这里对他的意义:“这座城市和这里的球迷是我下定决心来参赛的重要原因。2002年第一次到上海,至今已有13年,当年还是我来为旗忠网球中心开馆。不来参赛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做的决定,但我知道这里的球迷如此期待看到我,这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别看他是高高在上的男神,可这里的球迷对他有特殊的感情,为约定,他也会来。
这是费德勒在美网决赛中输给德约科维奇后首次出征。有关和德约科维奇的对比屡次被提起,“其实我们俩的实力很接近,只是有时他的状态好些,有时我的状态好一些。美网决赛输球反倒给了我更大的勇气和信心”,这是大家熟悉的费德勒,那个傲气的费德勒。
回到上海滩,费德勒享受着至尊王者的地位和拥戴。上海大师赛有个惯例,上届冠军有权为下一年的球员定制披萨,他会为对手们定制什么口味的披萨呢?“肯定还是正常的食材,但料一定会非常足,一定让他们胃口大开”,说完,费德勒带着诡异笑容离开围堵的人群,给人们留下遐想“费德勒牌”披萨的无限空间。
可惜,披萨的味道还未散去,制作披萨的人却匆匆离别。当费德勒和纳达尔在上海大师赛被抽入下半区时,人们已不再像以往那样热切期待两人之间的第N次对话成为现实。
没想到,早早失约的却是准备卫冕的费德勒。
按照以往的赛程,种子选手首轮轮空,周三才会首战。但费德勒在2015年的首秀却被安排在了周二。问及原因,这是组委会和费德勒协商后的决议,“因为来上海之前我一直没有参加比赛,组委会问我是否可以先打时,我接受了他们的提议,因为这意味着我还能多一天的练习时间。” 费德勒告别上海滩。
去年的上海大师赛首轮,面对梅耶尔时,费德勒躲过了5个赛点的折磨,死里逃生,夺得冠军。一年后,运气完全站在了对面。对付世界排名在70位的拉莫斯,费德勒无能为力,接连的失误和失准的进攻给了对手一次次握拳庆祝得分的机会。6比3,拉莫斯拿下决胜盘后,激动得几乎泪洒现场,这是拉莫斯职业生涯第一次取得对阵世界前十的胜利,在此之前,他已经连续输掉了15场对世界前十的比赛,只赢过两盘,如此之意外,眼泪说明一切。
球网另一侧的费德勒礼节性致意后,匆匆离别。
输球后,费德勒火速出席了发布会,手捂着眼睛,神情黯然。首战输球的滋味不好受,更何况是对冠军有渴望和念想、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天王。
恐怕费德勒自己也很难说清去年在上海是如何挽救5个赛点,赢下首场比赛直至夺冠。今年,他也很难说清是如何丢掉了这场比赛。
技术统计显示,费德勒的Ace球数量以及一发和二发得分率都明显高过对手,直接得分多出23个,非受迫性失误只多出4个,总得分也比对手多出7分,难怪费德勒也很难分析出自己究竟是如何丢掉了比赛。
归结于伤病?费德勒否认,自从今年戴维斯杯后,他带着家人休假一段时间,重新投入训练。“我倒希望是因为自己的身体不适呢!”瑞士人甚至还有心情开玩笑,这也证明34岁的费德勒见惯了大风大浪,习惯了起起伏伏,在今年的马德里大师赛上,费德勒同样是首战出局,击败他的是澳洲新秀克耶高斯。
2015年,费德勒能连续打入温网和美网决赛,也被克耶高斯和拉莫斯这样的小卒在首轮爆冷,巅峰时期,他阴沟翻船的记录可是少之又少。
这场早得不能再早的失利,让费德勒损失了1000积分,世界第二的排名也被穆雷所取代。这不是费德勒第一次从世界第二滑落,在今年的辛辛那提大师赛上,穆雷就把费德勒挤下过世界第二,不过一周过后,瑞士人抱着辛辛那提大师赛的冠军重回次席。这一次,从上海带着失利离开的费德勒恐怕无力重返世界第二。
费德勒早已将排名置之度外,在这个曾经坐惯世界第一宝座的瑞士人眼里,世界第二与第三的感觉别无二样。但是,如果将世界第三的位置保持到下赛季,意味着费德勒有可能在明年大满贯赛事的半决赛轮次提前遭遇德约,这是目前最可怕也最无解的敌人。
失利后,费德勒没有在上海停留,一群痴心的球迷在浦东机场连夜守候,难说再见。是来年再次相见,还是在上海再也不见?
费德勒答应明年上海见:“我希望如此,一年的时间当然不短,但我会围绕明年参加上海大师赛来计划我的赛程安排。”
2016年费德勒的参赛计划,里约奥运会当然是重中之重,长年征战ATP的球员不仅要考虑复杂而紧密的赛程,还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费德勒又该如何取舍?眺望2017年,费德勒就将36岁高龄,他真能坚持到两年后么?
费德勒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上海的画面:“当时,去往浦东新国际展览中心赛场,一路上设计奇思妙想的建筑和川流不息的人群,那时我还能和米尔卡在街头随意地漫步。”十多年后,尽管已无法再去街头漫步,但上海与费德勒“永远亲密的关系”却根植于心。
当一个人高高在上时,他享受山呼海啸般的拥戴不足为常,当巅峰不再时,不离不弃的支持依旧温暖,这也许就是费德勒愿意继续前行的动力。他家产过亿,儿女成群,依旧在享受着网球带来的欢乐与泪水。
2015年,费德勒与上海匆匆再见,新一轮的等待刚刚开始。不管旗忠球场是否能再见到他的身影,至少他还握着球拍在球场上继续挥舞,也许就是一种幸福的存在。
范文五:费德勒模型内容摘要
费德勒模型要点: 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人是心理学家费德勒(F.Fiedler)。
主要思想:领导者风格、领导者对情景的控制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匹配决定了领导者的有效性。
1、领导风格 为了确定领导风格,费德勒设计了最难共事者问卷(LPC),通过填制问卷判断一个人的领导风格。
LPC:由16组对照形容词构成(如低效—高效)。测验方法:让被试回忆一个他觉得最难相处的同事,按照每组形容词打1~8分,1代表消极的一端。最后算出总分。
总分高者——关系取向性。
总分低者——任务取向性。
费德勒认为:领导风格是固定不变的。
2、情境 三个维度:①领导者——成员关系:领导者对下属信任,依赖,尊重程度
②任务结构:工作任务的程序化程度
③岗位权利
对情境的评估:
通过对上述三个权变变量的综合分析,得到八种潜在情境,每个领导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情境。
3、领导者与情境的匹配:
费德勒模型指出:当领导风格与情境相匹配时,达到最佳领导效果。
费德勒的研究结论:
任务取向领导者在有力的和不利的情境中干的更好
关系取向领导者在 中等的 情境中干的更好
费德勒模型实际作用:提高领导者的有效性两种途径:①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②改变情境适应领导者。
缺点:LPC量表存在争议。比如其逻辑性尚未被很好的认识和理解。
权变变量难以评估和量化。比如岗位权利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