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专业校企合作案例
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专业
二、校企合作案例
(一)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双赢。
? 合作背景:武汉博达高科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 年,主要业务为电力生产控制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作为一家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实力和产品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需要大批一线水电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同时其为水电企业的代表厂家,本专业与其合作前景广阔。
? 合作企业:武汉博达高科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春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 ? 合作方式:共建专业实训基地;
? 合作时间:正式签约2008年7月;
? 合作成效:与武汉博达高科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场所;与江苏春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共同开发、合作组建了单片机技术实训室等6个实训室。2010年本专业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 ? 展望:
与江苏春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共同开发的实训单片机技术等实训项目,可操作性强、实践教学效果好;实训基地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完成学生实训教学的同时,可为企业提供设备试验、产品开发、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项目,实现校企双赢。
随着与武汉博达高科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逐步深入,必将在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校中厂、厂中校”将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真实的职业场所,并为相近专业提供资源共享。
综合自动化技术实训室 创新技术实训室 单片机技术实训室
(二)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 合作背景:中水八局机电分局组建于1952年,主要业务为水电设备的设计、施工、科研、制造及安装。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需要大批一线水电专业高技能型安装人才,同时其作为水电安装企业的代表,本专业与其合作前景广阔。
合作企业:中国水电八局机电分局
? 合作方式:定单培养人才
? 合作时间:正式签约2009年10月
? 合作成效:2011年10月,中水八局机电分局对对第一期“中水八局订单班”就读的45名学生进行复试,企业对学生的复试成绩非常满意,确定录用37人。并确定了入选第二期“中水八局订单班”的30名学员。
? 展望:
中水八局机电分局提出的电力专业英语、安装工程与电气设备交接试验等教学内容,为今后本专业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了借鉴。
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多开设行业企业需求的“定单班”。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订单班学员实操训练
范文二:校企合作案例
数控、模具专业校企合作案例
一、数控模具专业校企业合作背景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的职业活动为导向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导向;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职业岗位教育的环境中、在真实的工程环境里接受培养和训练,从而形成现代企业理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变能力、新的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等。
高职院校希冀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让学生到校外企业去实习,在工厂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这种做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具体实施起来困难很大,根本性的问题是学校和企业的目标难以达成高度一致,学校希望通过企业来培养学生,而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与企业的配合比较困难,难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规定的教学任务。
我们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建设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学校与院部合作建设股份制企业,企业依托学校创造效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由专业决定。育人是企业的一项基本义务,企业的生产活动与教学活动、教师的科研紧密结合。 二、校企业合作的具体举措
1(建设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企业
我校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多元化投资渠道,建成了集教学、科研、生产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对内是机械类各专业的实训基地——机械工程中心,对外是生产经营的股份制企业——金麦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如图1所示。
图1 双重组织身份的实训基地
、2(实施了“1+1+1”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训导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连云港金麦特公司),改革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年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第二年在实训基地(金麦特公司)边学习边实践,融“教、学、做”于一体,学生把学习与学徒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把传授知识与传授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过程由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能工巧匠、技师共同来完成;第三年到企业顶岗锻炼。让学生深入工程中心的生产一线从事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新体系。
以职业为导向,以企业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环境为基础,设计了学习性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构建了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了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室就设在工程中心工厂里的车间中。通过对典型产品零件的生产过程的系列情境化设计,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件生产到配合件完成的完整过程,融能力学分与职业技能认证为一体,在校企导师和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专业核心课程,通过“理实一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集知识、技能和素养于一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车间设立多媒体教室,与生产现场“零距离”,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大量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扩充现场案例教学,以典型零件数控编程与加工案例引导教学设计,针对实际零件数控加工任务讨论工艺解决方案,并在加工现场实施,形成不同零件加工效果的直观比
较和认识,以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工作项目来驱动教学进程,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实施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通过系统设计,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合理利用教学时段,对不同小组的具有并行关系的课程模块实施顺序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学习情境方案设计思路见图3。
图3 校企合作的学习情境方案设计思路
4(建设了“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共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参与了金麦特公司的建设与运行,结合教学实际,积极进行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基地聘请了公司一批有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了各类教学活动。
三、校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1.做强做大了实训基地
历时十多年的探索余实践,我们在20多万元资产的基础上,通过公司的自我发展,不断壮大规模,在连云港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了现代化的新厂区,固定资产达2100多万元,其中各类实习、生产设备242台套,设备总值1197.35万元。公司与学校共建了数控编程与操作基本技能实训、数控生产实训和模具制造工艺实训、数控设备运行维护、调试与维修实验实训、金工实训、塑料成形工艺与成形设备维护、调试实验实训、模具装配与模具钳工实训等六个功能区。同时还建成了多个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等一批教学设施和学生生活设施。
2(促进了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为学生学习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工程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实训条件,还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为依托,我们开展的数控、模具专业的“1+1+1”人才培养模式被教育厅遴选为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数控技术专业被评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成了省级的数控技术工程中心和新材料模具研发中心;数控专业教学团队被评定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范文三: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践行现代学徒制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我校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在示范校建设期间,我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机制的探讨和研究,依托三家校内合作企业,实行学校专业教师亦教亦工的机制,形成了“企业搬进学校、课堂设在车间”的校企合作特色。
进入“后示范”时期,我校校企合作的道路在荆棘中开辟,在摸索中突围,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在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依托实习实训基础能力的快速发展,不断创新工学结合模式,高位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思路。
一、“企业真实岗位体验”的工学结合模式
2011年,我校抓住平遥推光漆器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契机,与平遥恒隆泰漆艺有限公司实行校企合作,开设推光漆艺专业,共建共享工艺美术实训基地。目前,校企共建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理实一体化教学车间、分段轮岗实训生产车间;共建“班级授课制”与“现代学徒制”,共同推动了民间手工艺传承模式的改革,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首先校企共建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现拥有大师创作工作室3个、大师艺术画室2个。大师工作室由企业工艺美术大师和学校专业主任组成。既是专业建设机构,又是技术研发机构。作为专业建设机构,现已制定人才培养计划1份、开发理实一体课程7门,校本教材2本,实现专业建设与岗位需求、生产需求零对接;共同制定教师培养计划
1份,并已为学校培养推光漆教师4名;由3名工艺美术大师直接承担教学任务每学期不少于60学时;制定学生岗位实训综合评价体系1份。作为技术研发机构,负责推光漆艺的挖掘、研究、传承。使个别优秀学生得以跟随大师由一般性生产转向推光漆器研发设计和文化传播。
其次校企共建理实一体化教学车间3个,主要承担理论学习、漆艺技法基本功师带徒传授,完成基础阶段学习。
再次校企共建分段轮岗实训生产车间。现拥有首饰盒制作车间2个、打磨车间1个、包装工作室1个、大型烤漆房1个、综合车间1个(油漆、装订、推光)。轮岗实训确保学生完成基础阶段学习以后,根据其技艺水平分配到不同岗位上工作,熟练一个岗位,流转一个岗位,最终成熟一名师生。
二、“企业岗位学徒”的工学结合模式
我校焊接、数控专业和天津富士达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长城汽车哈佛动力事业部、天津天海同步制造有限公司,三家上市企业的合作,我们选择这三个企业首先考虑的是他们一流的管理水平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学生不但可以跟着师傅学到一流的技能和工艺知识,而且长期浸润在现代化的管理氛围中,受先进企业文化的感染,培育了学生的企业精神。我校学生在校接受一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基地实践后,高二年级到达企业接受为期一周的企业文化培训后,调整心态,转变身份,成为企业的学徒。学徒期为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内学生的业绩都算在师傅身上,一切考核和师傅的工资奖金捆绑在一
起。三个月后进行考核,合格的学生将独立进入生产环节,成为该企业的准员工,接受和企业员工一视同仁的考核,并享有一视同仁的待遇。
学徒实习内容是企业当下生产任务,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后更能融会贯通,学徒过程的反馈信息作为教学计划、内容修改的依据,我校的“现代学徒制”教学课程设计成“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徒项目课程”。这是工学交替、校企深度融合的体现。
三、“服务企业业务周期”的工学结合模式
1、将企业生产的部分工段引进学校。我校有全省一流的焊接、数控实训设备、实训基地。如何让这些设备发挥最大教育功能呢?不是让学生模拟演练几个实训项目,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真实生产过程。为此我们将企业生产中跟学校专业岗位群对应的某些工段移进学校,类似于将工厂中的一个车间搬进了校园中,实现了“工作驱动、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校企合作方式。这样企业可以不雇佣工人或者少雇佣工人,只要派出生产管理人员和师傅就行了,主要靠学生和教师完成生产任务。参与生产活动的教师和学生会有相应的津贴。企业一般也会优先录取参与这个生产过程的优秀学生。
2、将企业高峰时段的部分工作学校分担。平遥的旅游业很发达,不缺乏导游实习资源。但是旅游又是季节性很强的产业,只有在高峰时段旅行社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我校仅仅抓住企业的这一心
态,在旅游高峰时段,占据主动,选择优质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学校为旅行社解决了人才匮乏的难题,旅行社为学生提供了完全真实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习课程。学生将理论学习实践于工作过程,再次回到课堂又将工作过程融化到理论学习中,构建了“工学交替、校企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和旅游产业相伴相生的酒店产业也有季节性强的特点,我们采用同样的方式,开辟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又一条便捷通道。三年来和我校合作过的旅行社有8家,酒店有6家,提供顶岗实习1800人天,而且已经建立起了合作的长效机制。
范文四:农校校企合作案例
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带动一方产业升级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案例
近几年来,学校牢牢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积极发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作用,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积极探索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特色办学之路,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带动了一方产业升级。
一、 合作背景
近年来,贺州市水产畜牧业发展成绩显著,规模化企业化发展稳步推进,仅2010年底,全市拥有自治区级备案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2964个、养殖专业合作社38家、养殖企业129家,各级龙头企业21家。富川温氏、贺州温氏、贺州巨东、钟山桂柳等公司带动农户达1300多户。企业的发展在于人才的推动,特别畜牧企业更是离不开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当前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数量少,专业素养不完全符合企业所需的矛盾也日趋突出。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贺州市,拥有近60年办学历史。学校是桂东地区唯一的开设有畜牧兽医、观光旅游农业等农类专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是我校建校之初就有的专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也存在实习实训条件简陋,实训项目单一等教学资源短缺问题。
在认清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校积极研究探索,拓宽校企合作之路,形成了适合学校发展所需的校企合作方式,实现了校企双方资源的共享互补,实现校企共赢。
2011年新年伊始,我校开启了主要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与贺州巨东养殖公司、贺州华农温氏养殖公司的校企合作之路。
二、 合作内容
1、 人才联合培养
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国家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建立了 “两位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校内平台,实行产学结合;依托校外企业平台,推行顶岗实习,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学校与企业积极搭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平台,资源共享。学校积极成立由学校教务管理人员、专业学科带头人、企业技术骨干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紧紧围绕企业需求,共同拟定学生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培养主要分两个阶段,先是在校期间学习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术操作,完成之后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习教学和上岗实践,通过联合培养模式,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大受企业节欢迎。
2、 校企深入交流,促合作得实效
(1)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每年,学校利用寒暑假时间,派专业教师深入一次合作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兼职一段时间,为校企双方建立交流机会,如此既可以保证专业教师与生产一线紧密对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又可了解了行业信息,为教育教学改革收集第一
手资料和信息。目前已选派了两名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兼职。
(2)学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实习教学教师。学生在完成了安排在校内的理论和实训教学内容之后,会进入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接受企业教学实习。此阶段的教学任务由企业技术骨干担当。如此,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更浓,更好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3)学校“送教入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将学校现有教育资源与企业共享,对员工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
(4)此外,学校还不定期邀请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到校做专题讲座,让师生及时了解行业最前沿资讯。
3、优良品种合作开发
信都三黄鸡、信都土猪是贺州地区特有的优良畜禽品种,凭借其肉质香嫩等特点,长期以来倍受人们喜爱。但是,其生产性能低下倒致此两品种的发展。
针对信都三黄鸡的特点,我校与贺州巨东公司进行了广泛合作,在信都三黄鸡优良地方品种选育及改良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共同努力培育出了适应性更强,生产性能更优越的三黄鸡品种。也得到了推广,与巨东公司合作的养户广泛认可此品种,获得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而针对信都土猪的特点,我校则与贺州温氏养猪有限公司进行选育改良工作,目前已经取得可喜成果,正往更深层次的改良开展。
4、实训基地合作共建
为拓宽我校畜牧兽医实训,合作企业提供他们的一些养户作为我
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承担学生部分的生产、实习任务,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大大提升了实践操作的能力。
5、举办专业冠名班
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合作企业依据其自身用人需求,校企共同考选了若干学生,组成了冠予企业名称的特别班。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由校企双方共同拟定和施行,主要依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内容,为他们做岗前培训,以便顺利过度到企业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在学生方面而言,针对性强,学习兴趣高,学生既能了解企业的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进入角色迅速。同时,又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学校企业双方受益颇多。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出路,开展得好与坏,可以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因此,我校始终都把校企合作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来抓,以寻求学校的科学发展。
范文五:校企合作案例
校企合作案例
[日期:2013-05-29] 来源:招生就业处 作者:zsjy [字体:大 中 小]
陈磊与全景模式
听到陈磊同学获得了2012年江苏省“永隆·星空间杯”大奖赛三等奖的消息,老师们都比较诧异。因为这项大赛由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举办,参赛的选手分别来自省内一流装饰企业和高等院校,汇集全省装饰设计精英。能在此项大赛获奖,难能可贵。
在校时,陈磊非常的普通,任课老师甚至都想不起来陈磊长的什么样子。在班主袁建芳的引导下,老师们才还原了陈磊同学在校的形象和在学校的“事迹”。
陈磊同学2006年进校,是0643班五年制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2006年进校成绩刚达到录取分数线,在班级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没有什么闪光的地方,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2010年,在五年级的时候进入全景装饰工程设计中心实习。2011年毕业并在全景装饰任设计师。教素描的老师说:“我只记得他一件事,将大卫画得有点像长得像外国人的中国人。”班主任袁建芳说:“他个子高高的,像个男子汉,但说话时会脸红。但毕业设计做的不错。”
陈磊的进步,从全景开始
2010年7月1日,这是陈磊深深记得的一天。第一次跨进全景装饰的大门,几个同学听说公司总经理兼艺术总监曹兴元要给大家上课,心里惴惴不安,几个人还商量一下,准备如何回答提问和表态。出乎意料之外,曹兴元给他们上的第一课不是劳动纪律和公司制度,也不是设计理念,讲的主题是“设计师的语言表达”。
曹总的第一堂课让陈磊记忆犹新,曹总说:“对设计师而言,语言是设计师最重要的技术,其次才是设计技术。”“良好地语言沟通,才能让客户与设计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设计的灵感,转化成现实的设计与成果。”
此后,全景装饰每周在酒吧举行设计研讨会,除了各设计小组阐述设计方案、讨论设计方案、修正设计方案外,特别安排一段实习生发言时间,强迫每位同学讲话。
陈磊回忆他的第一次发言,对那个设计项目他有些不同意见,但不知道怎么讲,最后只有三个字“蛮好的”。他说:如果是现在,我会从客户文化背景、空间视觉效果、时尚流行元素等多角度评析设计的好与坏。
曹总的另一个要求也让陈磊记忆犹新,公司员工每周利用半天时间跑装饰市场,了解装饰建材。曹总说:“不懂材料,不动工艺,还搞什么设计。到装饰市场,只要说是全景的,商家会任你看、任你问。”跑装饰市场,陈磊知道了建材的规格、价格、特性以及施工要求,在设计时能够信手拈来,实现装修风格统一、成本控制到位、工艺科学合理、施工流程有序。
曹总常说:“将担子交给谁,谁才会承担。”“知识只有经过实战才能成为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从进入全景装饰的第一天起,曹总为每位实习生指定了
一名专职设计指导。这些指导教师均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他们的指导就是实战,让实习生直接参与到一个个项目中,承担具体的设计任务。
半年实习下来,陈磊能够基本胜任客户接待、房屋测量、装修规划、装修预算、施工指导等多种工作。
一年实习期满,4名实习生,每人均参与十多个项目的设计工作,主持过一个项目的设计与施工。
陈磊说:“在全景,我懂得了什么是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什么?是客户与设计师沟通的思想呈现,是空间与功能的科学配置,是工艺与材料的有机融合??在学校期间,虽然学习了许多课程,能熟练的掌握绘图软件、能画设计图、知道各种设计风格,有一定的基础,但它们是割裂的知识,而不是自己融汇的认识。在全景,在一项项的具体工作中,我才将所学的一个个单元,融汇成体系,才懂得室内设计。”
全景的魅力何在
与陈磊的交流,让艺术系主任黄爱国颇为难受:学校的四年教育只是让学生有了知识,却没有认识;让学生知道,却没有懂得。
从2010年,学校与全景签订了合作协议,到2012年共安排22名实习生。其中留下工作的有15人。陈磊成为全景工装部主案设计师,陶杰成为家装部主案设计师。在全景实习的学生贾凯现已成为嘉禾装饰公司设计主管,张晨光实习结束后,回老家连云港创办自己的设计公司和墙地砖专卖店。
多数在全景实习的
学生,进入各家装饰设计企业后都成为企业骨干力量。回顾与全景的合作历程,黄爱国悟出了全景模式的魅力所在。
第一,全景对人的培养完全从项目实战的角度出发,区别于学校的经院程式。 学校教学的目标依据是人才培养方案,但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滞后的、与行业是疏离的,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时,永远是小修小补、远远落后于实际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者多数为学校教师,自身就脱离实际的工作岗位。
全景则是从工作实际出发,教给学生的都是一线设计师自己亲身体验的结晶。艰难创业的曹兴元有过不会吆喝拿不到工程的经历,有过不懂工艺无法施工的尴尬,有过预算超标的损失??曹总说:“我的失败要转化成公司和员工的正能量。”
同样学习装饰材料知识,学校只是在《装饰材料与工艺》这本教材中有相关知识,共计36课时。所涉及的都是基础材料部分,全新的装饰材料如电脑印刷石材、PPR管、PU产品、LED灯具等等介绍很少。在全景,建材知识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方式掌握。
第二, 全景重视人的社会性发展培养。
全景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将员工分为多个设计、施工、管理团队,强调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企业的考核与奖励以团队为单位,淡化对个体的考评;每年对员工进行拓展性训练;全景运动队经常集体参加校企篮球比赛、自行车骑行、钓鱼比赛等活动。
在注重团队培养的同时,也充分允许员工的个性发展。全景建有酒吧,员工可随时进入免费饮用;设计人员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不坐班,不考勤;酒吧设有文化墙,供员工自由展示??
全景为员工提供的是自由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实习生在这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平等,生机与活力,这是在学校里享受不到的氛围。工作的动力在这里提升,设计的创造力在这里勃发。
从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对比可以看出,学校教学强调规定课程、重视理论,全景强调实际需要、重视实践;学校教育强调规范、关注整体,全景强调团队、关注个体。
开启全景模式
相比于学校,全景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工作实际和学生的心理需求。能不能引进全景的经验,改进学校的教学呢?黄爱国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
经过反复地思考与磋商,2012年6月,学校与全景正式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启动了校企合作全景模式。全景模式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调整课程设置。以曹兴元为组长的专业建设专家小组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建议课程设置要做大的调整。黄爱国主张慢慢来。经双方协商,采取了稳健的改革,将课程中原有的选修课132学时进行调整,全部改全景的讲座和社会实践内容。
2、聘请全景一线设计师、项目经理到校担任选修课讲师,讲授课本上没有的设计理念和专业知识,实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
3、引进企业进入校园,即在学校建立“全景设计工作室”,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布置工作室的环境,利用课余时间,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入工作室,以“校中企”的方式,在教学中引入全景实际项目,由学生和老师提供设计方案,最终由全景审核、修改、实施,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4、在企业中办学校教室,即学校投入电脑等设备,在全景公司设立学校工作室,以“企中校”的方式,供师生随时学习使用,努力打造现代学徒制。
5、全景接受学校专业教师定期企业实践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6、开展校企文化互动,举办篮球比赛、联谊会等活动。
曹兴元和黄爱国都认为这是双赢的事。对全景而言,师生成了企业的编外员工,企业讲师也会在讲座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吸引更好的学生充实企业队伍。对学校而言,聘请了编外教师,引入了实战项目,变学生书本图纸的抽象认识为具体的、实物的感知。
在实施过程中曹兴元和黄爱国制定了详细的日程表,参与的学生主要是2009和2010级学生。到2013年5月,有全景开设了105个学时的选修课,曹兴元亲自主讲了《设计师的语言艺术》《色彩心理学》《你是艺术家》《如何应聘》等。引入3个设计项目供教学实践。2012年暑假,接受5名教师企业培训。在全景建立了学校工作室工作室,多批师生感受了企业的文化氛围。举办了一次校企篮球对抗赛和钓鱼比赛。
2013年4月,黄爱国做了个私下调查,学生多数认为全景人的讲座和活动有趣、有用。黄爱国也发现,在选修课的课堂上,学生专注度高,常常掌声雷动。5月初,学校对2009级学生进行了实习一项调查,82%学生想到全景实习。
全景模式的典型与非典型意义
全景模式还在实验之中,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其他专业中?能对学校的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等各方面工作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典型意义一:学校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必须进一步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这样才能避免职业学校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不强的尴尬。
典型意义二: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让设计变成可以触摸的成果,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热情。实际工作的需要会让学习更有针对性,工作的成就感会让学习更有动力。
典型意义三:企业讲师与学校教师的交流,是一种必要的互补。他们有共同语言,但又有不同的经验,教师的规范和企业讲师的灵活实际,这些优势共同融入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受益良多。
典型意义四:多方位的校企合作,企业文化的提前渗入,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企业,尽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变。
其非典型意义:这样的模式要有热心教育事业、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负责人。曹兴元是个有思想、有个性、有热情的企业家艺术家。他喜欢参加社会活动。担任镇江设计师协会秘书长,江苏省设计师协会委员,无偿担任镇江电视台《职在春天里》点评嘉宾,在电视台开设《建筑的艺术》讲座。他热爱教育,长期担任江苏大学、镇江高专、江苏工学院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客座教授。
与曹兴元相比,多数的企业负责人对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复制全景模式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企业遵循的是盈利逻辑,而教育遵循的是公益模式。如果能建立更高层面的制度保障,那校企合作将会百花齐放,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