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倡导八种良好风气
倡导八种良好风气 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强化学习之风;强化服务之风;强化务实之风;强化勤俭之风;强化大局意识;强化团结之风;强化廉洁之风;强化生活作风
在3月8日召开的易门县纪委二次全会上,易门县委书记李富昌指出,要按照****对干部作风提出的八个要求,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倡导八种良好风气,切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李富昌指出,学习****倡导的八种良好风气,一是要强化学习之风。每个领导干部要树立“靠学习提高领导能力,靠学习生活,靠知识工作,靠智慧团结,在学习中前进”的思想,多一点时间学习思考,既注意从书本中学习,又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素质,提升境界。要着眼于提高自身修养,着眼于推动部门工作,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转化为促进易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二是要强化服务之风。心系群众、服务人民,需要每个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出主意、作决策的根本依据,真正做到“在发展观念上必须与人民的意愿同心,在价值观念上必须与人民的利益同德,在服务工作上必须与人民的要求同步”。
三是要强化务实之风。要实现“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提高财政自
给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任重道远。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精神,把心思用在做好工作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对县委、政府确定下来的事情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对部署了的工作要加强督促检查,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重要的环节,领导干部要带头抓紧抓好。
四是要强化勤俭之风。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要大家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但必须反对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过高消费。就是要学习那些条件没有我们好,却做出了许多我们想做而做不了的事的县区的创业精神。就是要提倡每个党员干部把经营自己家庭中精打细算的好经验、好作风自觉地运用到本部门、本地区这个大家庭上来,管好、用好人民资财,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就是要我们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加快发展。
五是要强化大局意识。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自觉维护县委的权威和决策的统一性、严肃性,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统一,确保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在维护大局的前提下实现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
六是要强化团结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严格按照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办事,要增强民主意识,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努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在班子内部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良好氛围,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团结全体同志一道工作,充分发挥班子整体合力,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创造科学发展的新业绩。
七是要强化廉洁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和自由账,在推进生态县建设和加快工业富县战略过程中,既要强调亲商爱商,又要注意分寸,要慎同餐、慎同行、慎同事,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八是要强化生活作风。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要倡导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精神追求,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操守,重品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范文二:倡导读书风气
倡导读书风气,营造书香语文
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因此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营造书香语文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因此,我们要倡导读书风气。
那么,倡导读书风气,营造书香语文的具体方法有哪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首先,教师应躬亲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生活中占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师热爱读书,身教胜过言教,教师的读书行为便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其次,要在班级大造舆论。通过教师宣讲,学生介绍读书经验等方法 让学生明确大量阅读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再次,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教室布置上突出读书的主题,从标语内容、板报设计,书架以及教室装饰性的画框等,都紧扣读书主题,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饰物都传递读书的信息,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暗示。
二、 设立图书角。
在班级建立图书角,使学生有书可读,这是营造书香班级的物质支撑。教师要针对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本着可读性强,各个层面兼顾的原则 ,既选课标必读书和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对课本内容拓展延伸的书籍,如毕淑敏〈提醒幸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也选供还没养成阅读习惯,读书凭兴趣的孩子读的故事性强,内容通俗易懂的书籍,如杨红樱的《淘气泡马小跳》系列,童话经典〈绿野仙踪〉〈彼得潘〉等。针对一些文学文化修养较高,知识面宽爱思考的孩子,可少量选定如〈史记〉《苏菲的世界》等文史哲理类书籍。更选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强,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期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杂文先刊》《书摘》等等。总之,目的是使全班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孩子在班级图书角都找到适合自己读,也能读进去的书。
班级图书角的来源,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提供,还可以由家长提供。教师要统一整理、统一编排,记上序号,找专门的学生负责看管、发放、回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
三、 开展多种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要纳入语文学习常规。每天的语文常规作业中有一项为阅读积累,可摘录所读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并对其进行品析;也可就所读文(书)写心得体会,每周最少保证一个课时的读书时间。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旨在将阅读落在实处,使学生扎扎实实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
所以,让我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营造我们的书香语文世界。
范文三:媒体札记:倡导“好风气”
2011年12月05日 07:16 AM媒体札记:倡导“好风气”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评论
(2011年12月04日)
一
国家广电总局11月28日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东莞时报》封面将此概括为“禁插令”,一时成为纸媒热语,继“限娱令”之后,包括新华社在内的非广电系媒体再向异议者提供渠道,批评此种“一刀切”的方式粗暴懒政,违背市场规律。
不过,根据网络调查和媒体报道摘录,投票支持“禁插令”的观众却占绝对多数,例如新华网11月30日那组数据:“93.4%的网友支持广电总局禁止电视剧插播广告,1.21%的网友表示反对该举措,3.96%的网友表示不应一刀切,另外1.35%网友没有明确意见。”于是,那些信奉自由选择的知识分子在《“禁插令”出台,我们还有好电视剧看吗?》中对此哀叹:“民意的未必都是理性的。”
不过,当2011年最后一个月到来时,这些喧嚣又被另一些更加紧要的话题遮蔽了——中国经济向何处走?本届政府紧缩政策的得失一直是坊间讨论热点,房价走势更是万众瞩目。12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的头版上,自上而下的标题分别是:“存款准备金率三年首降,货币政策缺口松动”、“夏斌:微调不是放松房地产调控”、“泡沫散去:鄂尔多斯楼市坍塌,沮丧的草原炒房客”,以及背景消息“A股集体暴跌”、“发改委上调销售电价”。
这一系列来自经济政策层面的风声催生人们日渐加深的担忧,还是这份专业报纸,在次日讲述“松”“紧”之妙:“你无法忽视半个百分点的作用。欧洲还是那些欧元,股市还是那些股票,房子还是那个房价……但一夜之间,人们仿佛就看到拐点了。这一切,只因中国和欧美六大央行将货币刻度挪动了半个百分点。”
及至周末,另一份财经媒体《中国经营报》宣布:“住建部已知会相关地方政府,对限购政策将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城市,需在到期之后延续‘限购令’。”,同时,另一份来自央行的报告更成为多家网站头条:《房价拐点初现端倪,担忧诱发恐慌性抛售》。
二
中国官方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再下一城,新华社周六引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宣传局通报,称“近期网上流传的所谓‘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等信息,已经有关部门查明均属谣言,多名捏造事实、编造和传播谣言者已被公安部门依法予以治安拘留处罚。”被杀鸡儆猴的例子还有“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黔西部分乡镇儿童被抢劫盗肾”、“海南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等。宣传官员们宣布,这些一度成为微博热点、激发人们哀叹中国社会黑暗的消息,“经查证也均属编造,有关部门正在追查编造谣言者的责任,并将依法予以惩处。”
人民网配发《禁除网络谣言当施“刮骨疗毒”之功》、新华网配发《拿起法律武器向网络谣言“开战”》,中共中央机关报亦在周五刊出评论,呼唤“自媒体时代的自律和他律”。赞扬了微博在“郭美美事件”和“故宫十重门”中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亦写明“并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候,都会把赞赏的掌声献给自媒体”:“谣言不是自媒体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视。‘艾滋女事件’等,对个人造成的精神损害难以弥补;‘浙江某学院党委书记开房被抓’等,损害到领导干部群体的形象;而‘碘盐防辐射’的谣言,更在短时间内引发抢购风潮。”
在承认自媒体有“自我净化”功能的同时,《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更强调“近5亿网民与9亿多手机用户,十几亿支麦克风、十几亿个自媒体,难免会有杂音”,于是,“正如指挥、纠正跑调的音符,合唱才能更和谐、更美妙,要让自媒体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承担媒体责任,他律同样重要。”根据作者的说法,他律者包括“每一位严格自律、抵制谣言的网民,每一家秉持‘真实、客观、公正’原则的媒体,每一个正视网络舆情、积极应对、及时回应的部门。”
对那些开辟“网眼”版的都市报晚报来说,原文摘抄真假莫辨的网上信息以获取关注度的“好日子”大概是到头了。十余年来,那些满腔热血的丑闻揭发者从大江南北发回的贪腐故事支撑了中国都市报的崛起,并激发网络监督成为官员们不可小视的公众力量。不过,在中国受众整体媒体素养低下的现状下,这种“丑闻偏好”也的确致使一些人过于悲观乃至偏激,并与试图倡导“好风气”的中国官方产生相互信任危机。
现在,舆论导向再一次被中共官员强调,而且是来自被广泛认为最“开明”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11月29日的封面版上,《南方日报》通报这位地方大员的最新指示:“形成引人向善的良好风尚。”
根据这份广东省委机关报的说法,在痛心于小悦悦事件、南海弃婴事件后,这位本地最高领导人开口赞扬“接力救人”报道:“汪洋要求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群众中道德模范典型的宣传力度,坚持正面报道,多报道‘好人好事’、‘好人有好报’,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肆意放大社会的阴暗面和丑陋面,给人民群众造成‘做好事不得好报’、‘做好事惹火上身’等错觉,从而毒化社会的道德环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的社会风气也要靠大家讴歌和鼓励好的现象,从而才能遏制不好的现象。’”
对“新闻自由”的坚定信奉者来说,显然不会认可“多报道‘好人好事’”的宣传论调,不过,来自汪洋的此番指令,即便是被讥为“汉奸媒体”的《南方都市报》也不能出言相辩,记者编辑们更要面对来自人民网在12月2日的不点名斥责:《热衷于低级趣味的媒体怎能树立庄重的公信力》。作者秦川写道,“这些媒体的迷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庸俗、低俗和媚俗;二是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放大社会阴暗面和丑陋面;三是炮制虚假新闻,或者在炒作过程中罔顾事实,伤害真实细节。”
“八毛门”是第一个被例举的反面典型:“八毛钱治病事件中,一些媒体的表现并不光彩,还没有弄清事情真相,就‘听风就是雨’,推波助澜,把矛头指向医院,对医生进行道德批判,并挑起公众的愤怒情绪。事实证明,患者夸大其词,后来为自己的轻率行为公开道歉,而一些媒体也为自己的盲信付出了代价。”
同期,根据央视评论员王志安的微博宣告,他已经与摄制组同事来到《深圳晶报》,试图采访那位第一时间报道缝肛门事件的记者,但被拒绝。于是,这位《新闻调查》主持人引用了当事助产士的话“我敢用我儿子的名义发誓,我绝对没有干过。他敢用他儿子的名义发誓吗?他不敢。”然后毫不掩饰对这位同行的鄙视:“我们手上有不少这位记者当时的视频素材,大家等着看播出的节目吧。”
另一个被诟病的媒体报道偏好就更加家喻户晓:“老人摔倒反诬救助者”。人民网评论感叹,“不少媒体故意放大救人的危害性,给人一种错觉,好人做不得,这种错误的导向带来的可怕后果就是,更多的人不敢见义勇为。事实上,纵观近年来发生的所谓的反诬救助者事件,不过十余例,这种现象是个别,极其偶然。我国有数亿老人,每天发生老人摔倒后被人救助的事件举不胜举,选择性地报道,仅仅盯着几个孤独的个案,就大加感叹道德滑坡,这是不公允的。类似事件一旦过于放大,过度阐释,就会造成人心惶惶,人与人之间失去互信。”
而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地《北京日报》上,这种批评更成为周五“七日谈”头条,《舆论应守护“好人有好报”的社会信心》:“许多人已经习惯用‘道德滑坡’之类说法表达对自身际遇和社会现象的不满,已经习惯基于某一新闻事件来描述整个社会道德生态。但很多事情表明,今时今日,大多数中国人不仅不冷漠,而且还很有爱心和正义感。众声喧哗地一味抨击社会风气、渲染道德危机,很可能无益于改善社会风气、扭转道德危机,反而会深深伤害许多人对‘好人有好报’的信念。 好的风气不是骂出来的,道德之心和善良之心其实一刻都没有走开,它仅仅是需要更多保障、更多信心。”
与汪书记南北呼应,首都市委机关报强调“好的风气不是骂出来的”:“一方面要以制度巩固大众向善的信心,另一方面舆论环境亦应承担起同样的公共责任……一段时间以来,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点击网页,总能发现一些人感染了坏消息综合征。似乎言捐款必黑幕,言‘老人摔倒’必‘无人扶’,言大学生必‘蚁族’,言婚姻家庭必‘不在自行车后面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小三泛滥,社会对此还越来越宽容’……不能不说,这些报道即使所言是实,但这种新闻看得多了,很难不加剧人们‘好人没好报’、‘做好事难’的恶劣感受,结果是更多人只愿做一个社会风气的批评者,而不愿、不敢去做一个美德的践行者。”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范文四: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同志提出,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一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二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三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
四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五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党和国家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同时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七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八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范文五:倡导勤俭办学引领朴实风气
倡导勤俭办学 引领朴实风气
——创建节约型大学的理念分析
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还包括资源节约型主体、制度、体制等。其中高等院校是地位、作用比较特殊的一个主体。高校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通过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可以为社会输送一批有节约意识、资源意识和效益意识的优秀人才,通过科技研发和创新~可以为社会提供更环保、更节能的科技产品~为社会创造更科学、更高效的节能技术~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高校理应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重要使命。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节约型的社会主体~也就是要创建节约型的大学。
创建节约型大学~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改善、提高、推动和创新是一种催化剂~对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工作水平和办学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概括起来就是“六个有利于”。
创建节约型大学有利于高尚师德的养成。勤俭节约的品格是高尚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应该首先具备的一种优秀品质。创建节约型大学可以促进“勤俭节约”这种优秀师德品格的养成~促进教师关心国家大事、服务改革和时代发展~这对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无疑会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创建节约型大学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勤俭节约是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公德和基本品质。国家需要一批有节约意识和节约能力的人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创建节约型大学有利于形成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品格~也是对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
创建节约型大学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可以在全校形成一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气~在全校高扬起一种爱校如家、护校敬业的正气。有了这样的正气~学校就有了的凝聚力~学校人、财、物的使用效益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创建节约型大学有利于学校的规范管理。近几年高等学校迅速发展~不同程度地伴随着一些资源浪费现象:公务行为中大手大脚的奢侈作风~长明灯、长流水随处可见~片面追求硬件设施却忽视软件管理~等等。表面上看是一种浪费现
象~实际上是管理不严格、不规范、不到位导致的结果。因此创建节约型大学的重要举措就是要在管理上下功夫~这无疑是对日常管理的一次大反思、大整改、大促进~有利于规范管理的实现。
创建节约型大学有利于倡导改革创新。在创建节约型大学过程中~必然会发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不完善的制度、不理想的机制~甚至不适应发展需要的体制。要想改变这些不合理的东西~就必须改革~必须创新。创建节约型大学就是要促进学校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高效使用。这里还包括涉及节约技术与节约产品开发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校通过节约型大学的创建~能够带动更多更好的改革措施和工作创新~使学校在机制上、制度上和人员素质上都有所提高、有所创新、有所转变~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节约型大学有利于促进勤政廉政。造成浪费的原因有些是由于不作为、疏于管理、放任自流等造成的~原因就是不勤政~不履行职责。有些则是由于在职务行为中的腐败造成的~原因就是不廉政。腐败得以滋生的根源是“奢”、是“贪”~杜绝奢侈浪费必须从俭做起~廉洁从政、杜绝腐败也必须从俭做起。
创建节约型大学还要从三个层面入手。首先是理念层面~形成一种资源节约的意识~形成一种节约是美德、是智慧、是品质、是责任的风尚~形成一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舆论环境。其次是管理层面。节约型大学的创建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倡导层面~而必须深入到现实的工作运行中。要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通过完善的制度堵塞浪费发生的源头~通过良好的运行机制实现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形成长效机制~保证管理的效力。再次是行为层面。创建节约型大学最终要表现为高校师生员工自觉的节约习惯和节约行为上来~体现为师生员工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社会美德、一种高尚境界~凝结为学风、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节约型大学才真正落到了实处。这样也才能真正通过大学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自《中国教育报》
作者:山西师范大学校长 武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