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为什么称为母亲河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 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此后,随着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 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 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 无二的。
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
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 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
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 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 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 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
特 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
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 在流域内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 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4000多年前, 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
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
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 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 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 时间延绵3000多年。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
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 , 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
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
东周迁都洛阳以后, 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
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 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 最早的地区。
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 段。
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 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产生在这里。
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 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二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
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 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
公元前422年 ,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
公元前246年, 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 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
中国古代水利发展的历史
我国的传统水利按照建设的规模和技术特点,大致可以分作3期:大禹治水至秦汉,这是防洪治河、运河、各种类型的灌排水工程的建立和兴盛时期;三国至唐宋,是传统水利高度发展时期;元明清,水利建设普及和传统水利的总结时期。
① 一 水利的起源与第一次建设高潮(公元前22世纪至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历经青铜工具特别是铁器的广泛使用,也历经由奴隶制到封建社会的制度大变革,生产力出现了飞跃的进步。
此外,秦汉政权的大一统和强盛的国力,对于需要大规模社会组织的水利建设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这一时期在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并有一批传统水利的大型精品问世,有的至今仍卓然于世。
在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这个时期水利科学技术也取得较快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和活跃的学术争鸣,也有助于科学技术的繁荣。
在西周及其以前的奴隶制国家时期,中国传统水利技术较之古埃及、古巴比伦,特别是奴隶制高度发达的古希腊略逊一筹,而在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水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形成东西方交相辉映的局面。
中国传统水利的这种发展势头一直持续达2000年之久,并逐步向世界水利科学技术高峰迈进。
以下按防洪、灌溉、航运和科技进步等部分,扼要叙述这一时期水利的发展历程。
(一)防洪治河工程的起源与发展 临水而居是人类最初求生存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农耕文明的兴起,对水源更加依赖。
但是,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水灾害的威胁,由于居住区域的扩大和农业的发展而日益严重。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大禹治水的传说。
约公元前22世纪,历史已经进入了原始公社末期,农业进入了锄耕阶段,人们逐渐由近山丘陵地区,移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黄河等大江大河的下游平原生活和生产;这时首先遇到的是如何防止洪水的危害。
相传当时黄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大洪水灾害,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广大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人畜死亡,房屋被吞没。
这时禹继其父鲧治水,他一改鲧堙堵治水的方法,疏导分流洪水,将黄河下游入海通道“分播为九”,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获得治水的巨大成功。
大禹治水主要采用疏导的方法,那是适应当时人口不多、居民点稀少的社会实际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了,不能再任黄河在广袤的平原上往返大幅度摆动了,筑堤防洪应运而生。
堤防自然是防洪的有效手段。
此外,当年在黄河上还有护岸和挑水坝等河工建筑物,也曾在游荡性河段上进行裁弯取直的尝试。
然而大量的泥沙堆积在下游河床里,又不断抬高河床,恶化防洪条件。
自汉武帝开始,黄河下游频繁决溢。
筑堤和堵口是当时经常性的治河工作。
这期间,元封二年(前109)由汉武帝主持的瓠子(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堵口,采用的是平堵法;建始四年(前29)由王延世主持的堵口采用的是立堵法,都是成功的堵口工程的范例。
但由于河床高耸,防洪条件恶化,单纯依靠筑堤堵口已经无济于事,必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至西汉末年,由朝廷倡导开展了关于治河理论的辩论,治河方略林林总总,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疏导、筑堤、改道、水力刷沙、滞洪等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贾让提出的后代屡有争议的治河三策。
他认为完全靠堤防约束洪水的做法是下策;将防洪与灌溉、航运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理是中策;治河上策是留足洪水需要的空间,有计划地避开洪水泛滥 区去安置生产和生活。
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行的非工程措施防洪理论,也包含着躲避洪水的措施在内。
这种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努力谋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认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东汉初年的王景治河,也是这一时期中值得称道的防洪努力。
在王景治河后的800年里,历史文献记载中黄河决溢的次数显著减少,一般都把这一业绩归功于王景。
但是由于记载疏略,王景治河的关键技术措施比较令人费解,至今仍是人们有兴趣探讨的历史悬案。
二)多种类型的大型灌区兴建 农田灌溉在中原地区起源很早,在战国人所著地理书《周礼。
职方氏》中,已对全国主要自然水体的分布有概括的叙述。
在当年全国的“九州”中,都分布有适于水生物生长的“泽薮”,适于船只航行的“川”和有灌溉效益的“浸”。
而人工灌溉系统,则由有蓄水、输水、分水、灌水、排水等不同功用的各级渠道所组成,称作“井田沟洫”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兴建的灌溉工程气魄宏大,无坝引水的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有坝引水的工程如漳水十二渠,蓄水工程芍陂都是这一时期兴建的著名大型灌区。
在今成都平原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今泾惠渠的前身)都是秦统一六国前为了增加统一战争的战略物资储备而兴建的灌溉工程。
都江堰是岷江上的引水工程,至今已成功地运行了2250年,灌溉面积也增加到1086万亩。
它是无坝取水枢纽,渠首主要依靠鱼嘴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控制引水,具有灌溉、防洪、放木等多种效益,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
在世界上如此规模又有数千年历史的水利工程,恐无出其右者。
晚于都江堰10年,公元前246年秦国又兴建了郑国渠。
郑国渠在泾水上,最初是无坝取水,后因...
关于黄河的历史资料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 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此后,随着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 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 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 无二的。
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
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 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
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 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 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 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
特 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
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 在流域内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 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4000多年前, 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
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
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 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 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 时间延绵3000多年。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
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 , 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
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
东周迁都洛阳以后, 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
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 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 最早的地区。
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 段。
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 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产生在这里。
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 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二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
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 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
公元前422年 ,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
公元前246年, 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 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
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③临海(从北到南):渤海,主要有阿尔泰山,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我国的四大高原,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山区即包括山地,最北列是天山-阴山。
掌握:课本P22图2——2: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马来西亚、文莱、 民族政策、畜牧业和旅游业;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
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菲律宾、不、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平等、团结:我国共有56个民族,丘陵10%;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民族构成,人口东多西少。
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南部缅、尼、准噶尔盆地、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
②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2,两次人口增长高峰(1858年和1949年)、老.95亿: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我国的三大平原。
3,利用方式也不同、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越、黄海、东海,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尼西亚)3、2。
(P23活动1——4)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锡,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⑵东西走向,平原1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采矿业及旅游业,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地形的特征(P24-29):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地面积广大(活动P26-27 1,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地形地势),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
读图:P31 2——13 P32 2——14,读图步骤如下:① 根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② 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出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③ 根据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式变化幅度;④阅读南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
如图2——13: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从图中可以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温线的密集,说明了气温的差异较大。
我国最南气温为16℃,最北气温-32℃,所以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50℃。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原因: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农业生产实际主要指一个地方气候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②类型五个(北→南)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P33图2——15 了解我国六个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行政区、地形区)例:P34页 活动2答: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于秋季播种,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适合于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
关系:①不同的温度带,地面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②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熟制也不同;③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也不同;④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
黄河的历史背景资料
黄河的资料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 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此后,随着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 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 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 无二的。
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
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 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
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 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 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 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
特 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
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 在流域内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 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4000多年前, 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
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
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 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 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 时间延绵3000多年。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
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 , 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
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
东周迁都洛阳以后, 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
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 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 最早的地区。
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 段。
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 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产生在这里。
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 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二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
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 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
公元前422年 ,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
公元前246年, 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 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
为什么黄河被称为“母亲河”而不是长江?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
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
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
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
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
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
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
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
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
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
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 ,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
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
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
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
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 ,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 ,也都产生在这里。
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二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
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
公元前422年 ,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
公元前246年,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黄河的宁蒙...
中国水利网,关于2015年冬季封河情况?
中国天气网宁夏站讯 ?黄河封河是温度维持在一定区间内,较长时间的积累结果。
因此,用封河前5天的日平均气温分析,发现在2001~2013年中,惠农封河前5天的日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2006年,为-5.1℃,最低出现在2013年,为-9.9℃,其他均在-9.1~-6.0℃之间。
结合每年黄河封河期天气情况,可知:当惠农站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低于-6℃以下,且出现明显大风天气后出现封河,且降温幅度越大,封河速度越快,如果没有出现大风天气则不封河;当5日平均气温在-9℃以下,即使没有出现大风天气,仍会出现封河。
据监测结果,当惠农站连续5日滑动平均气温稳定低于-5℃时一般开始流凌。
另外,自海勃湾水利枢纽建成后,其对黄河水量的调控作用使黄河宁夏内蒙段封河速度有所减慢。
根据气候中心预测:20142015年冬季,宁夏大部地区平均气温略偏高(偏高幅度在1℃之内),降水银川以北地区正常略偏多(偏多20%以内(不足1毫米)),其他大部地区正常略偏少(偏少20%以内(1~4毫米))。
预计黄河宁夏段流凌时间较长,封河日期较晚。
由于今年秋季黄河上游降水较多,黄河来水量较大,冬季防凌形式仍比较严俊。
建议沿黄各级防凌部门做好凌情监测及各项应对准备工作,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库区堤坝巡查力度,特别是在日平均气温降到-6℃以下时,密切关注大风降温天气预警信息,以及时采取防汛应对措施,确保凌汛期安全度汛。
什么叫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的基本属性土木工程有下述四个基本属性。
综合性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
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
例如,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工程设施所具有的使用功能而言,有的供生息居住之用,以至作为“入土为安”的坟墓;有的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有的用于陆海空交通运输;有的用于水利事业;有的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有的作为能源传输的手段等等。
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综合运用各种物质条件,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
土木工程已发展出许多分支,如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飞机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和排水工程、城市供热供燃气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
其中有些分支,例如水利工程,由于自身工程对象的不断增多以及专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业已从土木工程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土木工程的共性。
社会性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修筑简陋的房舍、道路、桥梁和沟洫,以满足简单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后来,人们为了适应战争、生产和生活以及宗教传播的需要,兴建了城池、运河、宫殿、寺庙以及其他各种建筑物。
许多著名的工程设施显示出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造力。
例如,中国的长城、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应县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台农神庙,罗马的给水工程、科洛西姆圆形竞技场(罗马大斗兽场),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教堂、宫殿等。
产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一方面是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建筑材料(钢材、水泥)工业化生产的实现,机械和能源技术以及设计理论的进展,都为土木工程提供了材料和技术上的保证。
因而这个时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世界各地出现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工业厂房、摩天大厦、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铁路、大跨桥梁、大直径运输管道、长隧道、大运河、大堤坝、大飞机场、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
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性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
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
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
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
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工程事故常显示出未能预见的新因素,触发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
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
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
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
技术上、经济上和建筑艺术上的统一性 人们力求最经济地建造一项工程设施,用以满足使用者的预定需要,其中包括审美要求。
而一项工程的经济性又是和各项技术活动密切相关的。
工程的经济性首先表现在工程选址、总体规划上,其次表现在设计和施工技术上。
工程建设的总投资,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期间的维修费用等,都是衡量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方面。
这些技术问题联系密切,需要综合考虑。
符合功能要求的土木工程设施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首先是通过总体布局、本身的体形、各部分的尺寸比例、线条、色彩、明暗阴影与周围环境,包括它同自然景物的协调和谐表现出来的;其次是通过附加于工程设施的局部装饰反映出来的。
工程设施的造型和装饰还能够表现出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以及时代风格。
一个成功的、优美的工程设施,能够为周围的景物、城镇的容貌增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反之,会使环境受到破坏。
在土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人们不仅对房屋建筑艺术给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其他工程设施,也通过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采用石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环境建造了许多在艺术上十分优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
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
一个浪费水资源的数据
水,是生命之源,是十万亿生命之所系。
人们不断浪费水资源,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
地球虽然有近5∕9的面积覆盖着水,但97%都是不可食用的海水,剩下的3%淡水里,只有1∕3能喝。
可见水是多么珍贵。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每一滴水。
”这句话说得没错,如果没有了水,地球就会干裂;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就可能渴死;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们要爱惜每一滴水,爱惜地球母亲每一滴眼泪。
如果没有水,我们无法洗脸、刷牙,无法解渴,餐桌上没有了鱼虾,看不到花草树木,不知道什么叫游泳,船舰全部报废,混凝土拦不成,高楼无法建,连小娃娃哭也没有了眼泪……总之水是非常宝贵的。
但往往有很多人不懂得去珍惜它。
水龙头哗哗地流着水,人却不知去向;洗澡时倒上上一大缸水,泡个十来分钟后又任其哗哗流走…… 于是,我们科技小组决定展开调查、分析,写一篇论文,同时呼吁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一、 对广东人总体用水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我们大部分广东人的用水习惯,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浪费。
据报道广东2007年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493立方米,而2007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只有438立方米。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广东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雨量充沛,水资源充足。
因此,广东人长期以来形成了用水不用愁,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习惯。
不论农业、工业,还是城镇生活用水都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各行业用水定额普遍高于其他省份。
但实际水资源拥有量并不高。
据介绍,目前广东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118立方米,还不到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干旱缺水发生频率比以往明显提高,尤其是沿海地区在遭受干旱的同时往往由于江河水位下降,使得咸潮灾害乘虚而入。
所以,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未来20年广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经济继续高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同样,有一个浪费水动作是我们大家经常做的。
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店家都是用消毒好、并用塑料包好的餐具给顾客使用,但还是有食客习惯性地用热茶涮一下才用。
这就是对水的浪费。
对于这个习惯,我们如果从节约用水的角度看,那就是非常大的浪费。
如果按一杯水1/8升计算,8位顾客就要用掉1升,8000位顾客就是1吨水,也就是1立方米水,8万顾客就是10立方米水。
按去年初广州市常住加流动人口统计,已经达到1200万人。
粗算一下,如果每人每天一次到餐馆吃饭,光涮餐具的水就浪费掉1500立方米,一年下来,就是54.75万立方米的水。
当然了,广东人渐渐懂得节约了。
广东省水文局副局长贺国庆等专家本月11日在一个用水活动上谈及建设节水型社会时认为,广东节水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首先是工业节水潜力,目前广东工业取水定额高、重复利用率低、跑冒滴漏严重,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55%,而发达国家则为75%~85%。
广东各地重复利用率一般只有20%~40%。
所以专家认为,工业节水渠道主要是加强对重点行业如火力发电、化工、造纸、冶金、纺织、建材、食品等的节水工作。
其次是农业节水潜力,全省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0% 左右,而先进国家达到70%~80%;广东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不到1/3,渠道防渗率低,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措施的灌溉面积更是极少。
专家认为这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
那么我们家用水情况如何呢?我们决定通过潮水表的办法进行统计。
我家一个月来用水情况统计表 一周 742 618 713 887 876 780 411 5027 718.14 二周 783 820 796 731 649 748 829 5356 765.14 三周 695 742 685 832 849 624 824 5251 750.14 四周 446 707 659 703 779 306 632 4232 604.57 总计 2666 2887 2853 3153 3153 2458 2696 19866 2838 平均 666.5 721.75 713.25 788.25 788.25 614.5 674 709.5 709.5 单位:kg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总计 平均 总之,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二、 用水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我们广东人大部分浪费水,那么外地人呢?于是我们通过调查和整理资料,制作了一个表格。
(一)、国内 地区 供水总量(亿立方米) 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人均用水量(立方米/人) 一共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一共 农业 生产 生活 生态 北京 35.0 8.3 25.4 1.3 35.0 12.9 7.6 13.5 1.0 243.1 天津 20.5 13.4 7.1 0.0 20.5 11.2 4.9 4.2 0.3 203.5 河北 199.8 33.7 165.5 0.6 199.8 149.6 26.2 23.7 0.3 295.9 山西 56.2 19.9 35.8 0.5 56.2 33.3 14.1 8.5 0.3 170.2 内蒙古 166.9 85.9 80.7 0.3 166.9 146.1 10.1 10.0 0.7 701.4 辽宁 128.3 60.3 67.9 0.1 128.3 83.5 21.9 22.9 无 305.1 吉林 104.0 63.1 40.9 无 104.0 67.5 22.2 14.3 无 385.0 黑龙江 245.8 149.9 95.9 无 245.8 171.4 52.5 18.9 3.0 644.5 上海 109.0 108.0 1.0 无 109.0 16.3 72.2 18.3 2.1 653.4 江苏 433.5 422.5 11.0 无 433.5 223.1 155.8 39.9 14.6 586.3 浙江 206.0 197.1 8.5 0.4 206.0 110.2 55.3 29.1 11.5 441.7 安徽 178.6 161.5 16.5 0.6 178.6 93.8 63.1 21.3 0.4 280.1 福建 182.8 177.4 4.2 1.1 182.8 101.0 60....
宁夏有什么较好的二本大学
宁夏大学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原宁夏大学与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
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弘扬 “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和一代代宁大人 “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传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十五”期间,学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合并办学、“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对口支援、省部共建等有利时机,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重点建设宁夏大学”和“努力把宁夏大学办成高水平大学”的决策,奋力拼搏,加快发展。
在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精品课程等诸多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大大改善,总体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较好实现了“补历史欠账、抓当前建设、打未来基础”的工作目标,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307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695亩。
在校教职工2700余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0%,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68%。
1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6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1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校面向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5000余人,研究生2300余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482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14000余人。
学校设有23个学院。
现有九个学科门类中的68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各类科研机构38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
其中,能源化工(天然气转化)重点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实验室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西夏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公开出版学术期刊4种,其中《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确定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
学校固定资产11亿元。
“十一五”期间,学校以“211工程”立项建设为契机,按照“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提升为主”的思路,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校长:何建国 地址:宁夏银川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院系: 【人文学院】 【政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数学计算机学院 】 【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农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土木与水利学院】 【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部】 【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远程教育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新华学院】 211工程 2008年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宣布宁夏大学将列入“211工程”第三期进行重点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列入三期建设的大学。
刘延东对面临新的历史机遇的宁夏大学寄予厚望,并提出了6点要求。
她说,要树立大局意识,在服务中彰显价值,在贡献中实现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树立责任意识,既要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又要着眼关键环节和重点突破,更好地承担起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工作方针的责任。
要树立质量意识,把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作为中心任务,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要树立特色意识,把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把潜力进一步展现出来,把宁夏大学建成一个有区域特色的、专业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要树立机遇意识,以 “211工程”三期建设为契机,把学校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要树立创新意识,在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是国家民委直属的唯一一所设在民族自治区的民族高等院校,座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
占地面积65万多平方米,累计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是一所新型民族院校,始建于1984年,1994年正式挂牌。
全院目前共有学生7000余人。
学科门类涉及理、工、经、管、文、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宁夏水利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