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巴东三峡》教学设计
1 巴东三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 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 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 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长江三峡简图”,标明主要景点,让学生了解旅游景点的方位。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建立对三峡风光的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三、字词积累
板书设计:
1 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2疑难字词
浣妆 滟滪堆
凝望 玲珑 险峻 悬崖 绝壁 古褐苍苍
第二课时
三、分析文中诗句、谚语和典故的作用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三、作文训练
范文二:巴东三峡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巴东三峡>>教学设计
宋河酒厂职工子弟学校
张大祥
宋河酒厂职工子弟学校 张大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宋河酒厂职工子弟学校 张大祥
目录
<巴东三峡>>教学设计 .........................................................................................................................................1 , 学习目标: .................................................................................................................................................1 ,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 学习重点、难点: .......................................................................................................................................1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1 , 教学过程: .................................................................................................................................................1 第一课时....................................................................................................................................................................1 , 一、导入 ......................................................................................................................................................1 , 二、朗读课文 .............................................................................................................................................2 , 三、理清文章思路 ....................................................................................................................................2 1.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 ...................................................................................................2 ,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3 , 五、认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3 , 六、课堂小结 .............................................................................................................................................4 , 七、作业 ......................................................................................................................................................4 第二课时....................................................................................................................................................................4 , 一、复习 ......................................................................................................................................................4 , 二、分析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4 2. 作者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4 , 三、品味语言(思考练习三:学生讨论、交流、归纳)。...............................................................5 , 四、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5 , 五、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5 板书设计: ...............................................................................................................................................................6
宋河酒厂职工子弟学校 张大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巴东三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 .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4.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2.提问:这首诗所写的地点在哪里,
3.作者简介
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代表作《中国文学发展史》。还著有《魏晋人
物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德国文学概论》等
4.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四十佳旅游景观之首,是长江上游最为
宋河酒厂职工子弟学校 张大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雄伟壮观的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三峡跨湖北、重庆两省市,西起重庆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内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我们于七年级所学习的选自北魏郦道元所著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中的课文《三峡》,就是对三峡雄奇风光的生动叙述。古诗有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说:见过汪洋大海的人,对别处的水就看不上眼了,除了巫山那五彩缤纷的彩云,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彩就黯然失色了。由此可见巫山云彩景色之绝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篇《早发白帝城》,诗句也出色地描绘了船行三峡,瞬息千里的壮观景象。现在的三峡,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三峡旅游区优美风景众多,除了险峻的自然风光外,较著名的人文景观还有刘备托孤的白帝城、酆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葛洲坝大坝工程等等。
二、朗读课文
1.思考:三峡给了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2.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
1、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2、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明确:
1. 文章采用先总写后分写,以时间顺序。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写三峡险恶。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2.船从宜昌上驶
开始是西陵峡,共分四段: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出峡有香溪。
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
过瞿塘峡则到白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宋河酒厂职工子弟学校 张大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 [ 中有黄陵庙 ] 、崆岭峡 [ 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 ] 、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听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这两段主要写了巫峡的江水、山和云。)
2、自由读七、八段,分别找出一个排比、拟人和比喻句。
?排比句:“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突出了江水的险。
?拟人句:“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运用拟人法描写巫峡山的高峻,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
?巫的云“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 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从侧面写飞鸟飞不过峰顶烘托山峰的高峻。
五、认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
景物 特点 诗、谚、典故 感觉
总说三峡: 险恶、最为险恶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惊异
西陵峡:
黄猫峡
灯影峡
崆岭峡
????????????????????????????????????..
走完三峡:山势平敞些、江面宽得多水势也平得多。 轻松
宋河酒厂职工子弟学校 张大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六、课堂小结
三峡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它的人文景观都令我们神往,希望同学有机会能亲身感受三峡的神奇风光。
七、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造句
2、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交流,推举代表上台讲述想象的大坝建成后的三峡景象
二、分析所引用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1.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渲染了三峡一带的险恶、悲凉的气氛,为全文定下基调。
2. 作者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诗中“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突出了黄陵庙的环境优美的特点
3、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4、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诗的后句也赞扬了明妃王昭君。
5、典故“刘皇叔托孤”
文章一方面写白帝城树木青葱,玲珑可爱,另一方面写刘皇叔在此托孤的悲惨故事,突出了三峡景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6、归纳总结
宋河酒厂职工子弟学校 张大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自古以来,凡名山名川均与名人、诗、谚、典故结下了不解之缘,呈现出与自然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映成辉的奇特现象。长江三峡之所以流芳百代、名扬四海,一方面固在其为自然景观,因山水雄、奇、险、秀而甲天下;另一方面也在于其众多的人文景观,得益于历代骚人墨客倾情三峡,留下一串串光辉足迹于山峦水畔,写下一篇篇不朽诗章传颂于后世,在长江三峡滚滚不尽的激流里,流淌着多少千古绝唱、千古佳话~三峡给历代文人以文学的养料和创作激情,而他们则报答三峡以文珍墨宝和名人效应。
三、品味语言(思考练习三:学生讨论、交流、归纳)。
1、作者用十分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江水的险,四个排比短促有力,读起来给人以窒息的感觉。“窄、急、曲折、多滩”令人不寒而栗。排比句式整齐又稍有变化,读起来和谐有趣。
2、抓住峰的多与高的特点,语言的排列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给人以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感觉。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山你追我赶,互比高低的情态,另外还使用顶真的手法“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感受,很有情趣。
3、运用比喻“像牛马,像虎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巫山云雾的变幻多姿。另外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巫山的云比庐山的更有趣。
四、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
1、文章按照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
2、介绍景物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
3、采用多种修辞与写作手法来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用烘托、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三峡的险恶。
4、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
五、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宋河酒厂职工子弟学校 张大祥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板书设计:
巴东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崆岭峡、米仓峡)——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夔府的江岸
宋河酒厂职工子弟学校 张大祥
范文三: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木渎第二小学 顾 玥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高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方纪先生用他的亲身感
受,向我们介绍了雄奇壮丽的三峡景色。文章以时间的顺序为线索,先后写了长江三峡早晨、中午、下
午以及晚上的美丽景色,抓住不同时间景物的特点,描写流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之文章语
言优美,韵律感强烈,读来琅琅上口,适合学生朗读,因此我选择这篇文章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他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起语文活动。为此我根
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品味重点段、句、词,从而理
解课文。课文文笔虽优美,篇幅却较长,对于小学生来说,完全读懂它有一定的难度。在读文中感受方
法,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又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
爱之情。
4.
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1. 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1. 出示课题,读题
2.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峡美丽的秋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
(学生读课文后交流:三峡的秋天是成熟的,明丽的,热烈的,平静的??)
二、细读课文,自主探究
1.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2.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成熟的气息,课文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秋的景色?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3.(按时间顺序描写三峡美景:早晨——中午——下午——夜)你喜欢哪个时间段的三峡?选择喜欢
的段落读一读,品一品。
4.交流:
(1)三峡的早晨在你眼前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生交流所见景色,适当谈感受。
三峡秋天的早晨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新鲜而明丽的早晨。(出图、音:看,满山的橘柚树,绿叶金实,把秋天三峡的
早晨点缀得新鲜而明丽。新的一天由此开始,是多么美妙)
让我们读好这一段。
(2)秋天的早晨是明丽的,谁又带领大家进入中午?(指名读)
谁来说说,阳光这位魔术师又让三峡变得怎样?(热烈)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三峡的热烈?(跳跃、热烈、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激荡跳跃、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引导学生抓住以上词句来感受。
阳光让三峡变得热烈了(播放视频或水流的声音),你看到,听到到了什么?请你读好这段话。
(3)引读:“下午??”
此时的三峡又有什么变化?(起雾了,江水变得平静了)
起雾了!“一层青色的雾”!想象一下,此时的三峡会是怎样的?(雾,朦胧,给三峡增添了一分神
秘。)
长江又是怎样“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谈谈你的体会?(抓住“明亮”和“带子”,联系上句
来理解)读好句子。
真是如诗如画,美丽极了!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美丽的黄昏。(欣赏画面)
回读
(4)(结合板书)经过了明丽的早晨、热烈的中午、平静的黄昏,(点)夜,终于来了。请你自由朗读
第五、第六自然段,先自己感受一下三峡的夜。你喜欢哪句话,多读读,也可以边拿笔简单写下你的点
评。
交流:
第五自然段: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
沉沉欲睡。”怎么会有眨着眼睛的感觉?(渔火、灯标和水中晃动的光影像是长江的眼睛,在眨呀眨的,
是夜里了,加上“红色光晕”,可能是困了吧!)
“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光,都像惊醒
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有船驶过,水面忽然晃动起来,活跃起来,这一变化好象从“沉沉欲睡”
到“惊醒”的过程。)
生有感受好,请他读好句子。齐读。
第六自然段:
过渡:读得真美,我们仿佛已经融进了美丽的夜色中。一轮明月高高升起,谁来为我们描述这幕月
色?(指名读)
沉浸在这样的月光中,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交流读句感受)
让我们一起去陶醉一回吧!(齐读)
小结: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仿佛身临其境。好一个幽静的夜,好一幕令人陶醉的月色!(点)
“这一天,正是中秋。”其实作者早就期盼这一天了,早就想领略中秋之夜三峡的迷人风光了。你读到
这句话了吗——“夜,终于来了。”(点)
回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完成续写
今天,我们欣赏了一天三峡的美景,早晨的三峡新鲜、明丽,中午江水奔腾,三峡是热烈的,下午
又变得朦胧而平静,夜晚的三峡是幽静的,更是令人陶醉的。秋天的三峡真是变化无穷。在你眼中,秋
天的三峡是怎样的?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幕景色,也来赞一赞吧。
拓展延伸,完成续写
交流练笔。
四、巩固提高,课堂作业;
1.本文文质兼美,精彩词句层出不穷,请你摘抄好词好句,形成积累。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板书:
早晨 新鲜 明丽
中午 奔腾 热烈 三峡之秋 变幻无穷
下午 朦胧 平静
夜 幽静 陶醉
本课件使用PPT(演示文稿)制作,这时针对小学高年级阅读课文《三峡之秋》而创作的教学辅助
课件,目的是想通过图文结合,以及形象、悦耳的音响效果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关键词句的
突出强调,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章,品悟文章思想内涵。希望通过借助这个生动形象的课
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 利用课件,强调关键词句
这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主要途径。开篇第一段,文章通过写江两岸橘柚树的变化,首先点
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成熟的气息,于是,我在“成熟”这个词语上做强调,点击过后让它变成醒目的红
色。又如,中午的三峡是热烈的,在强调特点“热烈”之后,要透过语句来指导学生感受“热烈”,于
是我又准备强调关键句子“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此类用法在课文分析过程
中多次运用,通过关键词句的强调,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关注,还能帮助他们找准重点,更好地展开研读。
二、通过课件,直观感受三峡
在课件中,我精心挑选了多张图片与文中语段结合,根据需要,相机出示,帮助学生走进三峡,认
识三峡,感受三峡。
三、借助课件,唤出内心的情感
图文结合的同时,我还根据不同的情境,准备了悠扬婉转的配乐和适当的音响资料。例如在引导感
受三峡“热烈”这一特点时,我先播放了一段湍急的水流声;在学生感受到夜晚三峡的“幽静”后,我
再配上悠扬的乐曲声,让学生配乐朗读,在音乐中唤醒学生对三峡、对大自然的热爱,释放自己内心的
情感。教学过程中,进行到悟后回读环节时,学生几乎都陶醉在那番美伦美换的境界里了。
方纪先生用他的亲身感受,向我们介绍了雄奇壮丽的三峡景色。作者按照早晨——中午——下午—
—夜晚这一时间顺序,抓住不同时间景物的特点来描写。课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
情趣,又让学生在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我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在课堂上以读代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
体会作者文辞的优美,鼓励学生在自主交流中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讨论、研
究、交流,抒发自己的感受,然后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想像,在把图文结合,加深学生的以
上感受,并把三峡的美升华、内化。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宜将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并辅
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反复阅读等教学方法完成教学。
“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
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这节阅读课旨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拓展学生阅读面。更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自悟,本着这个理念,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
自主学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合作探索,团结互助,交流阅读体验,解决疑难,让学生的的自感自悟,
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服务。
这节阅读课的学习,学生都很投入,朗读更是声情并茂,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从他们的课堂交流
和精彩朗读中,可见本课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然而,读是为了日后的写做准备的,尽管本课的学习也
帮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文学积累,但是对于写法上的指导,处理得较为简略,可后的练笔仅局限于课文
中的相关景物描写,还可以在扩展开来,如:也来介绍一下你所熟悉的景物。
范文四: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陈玲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作者抓住不同时间内同一景物的
不同特点进行景物描写的手法。
3、 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秀丽景色,深切体会作者所抒发热
爱祖国的情怀。
2、 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
3、 体会并学习作者抓住一天内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特点来描写三峡之秋的写作方法。
1、 师生共同提前搜集、整理有关长江三峡的图文资料。
2、 教师准备《长江三峡风光》中相关影像资料。
交流资料,诱发阅读兴趣。
上课伊始,安排2~3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重点突出三峡
景色的壮丽秀美)。
教师播放《长江三峡风光》录象,学生欣赏。问: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2至3名生交流。
师:三峡是秀美无比的,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
领略三峡的秋景。板书:三峡之秋 生齐读课题。
师:长江三峡的秋天到底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三峡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5、 指名回答。(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美”!)
三、理清文脉
过渡语:在作者的笔下,三峡的秋色秀美无比,那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
景色的呢?请同学们扫读课文迅速找出答案。
1、扫读课文,弄清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在书上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 指名反馈。(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
4、这一天是哪一天?从哪里知道?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1、 按时间顺序学习作者是怎样具体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
(1)自由读文(第2自然段),三峡之秋早晨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句子体会到?
怎么体会到的?出示幻灯片
(2)交流。
(3)板书: 明丽
早晨,三峡秋色的特点(用一个词概括——明丽)。
(4)品味感悟,问题:为了突出“明丽”这一景色特点,作者怎样描写所观察到的早
晨三峡的景色的?突出写什么(露水阳光)?为什么?(露水、阳光都直接与“明丽”有关,
(5)指导朗读。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表现三峡之秋早晨美丽的景色?才能突出秋色
“明丽”的特点呢? 最能表现“明丽”这一特点。)
(自由朗读 同桌读 指名读)
(6)小结学法:
?自由读,圈点优美词语,想象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怎样抓景物特点的,特点是什么?
?品味感悟作者的语言(重点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
?感情朗读。
3、三峡中午、下午的景色又是什么样,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自学。
(1)、学生自学
(2)、交流
中午:热烈(板书)
比较句子:中午,群峰批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
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
壁。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
巨蟒,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光辉投向两岸峭壁。
哪句好?为什么?(生朗读原句体会中午长江热烈的特点)
下午:平静(板书)
指导有感情朗读:如果说中午是充满活力的小伙子,那么下午就是文静羞涩的姑娘,该
怎样读体现不同的特点呢?
同桌练读,指两名同学读,分大组读。(配乐)
4、 共同学习第5、6自然段。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课文时的声调、神态告诉老师,同学们已经被三峡中午和下午的
美丽景色所迷住了。中午,三峡充满了秋天的热烈;下午,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着,变的
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夜,终于来了。夜间的三峡又将是怎样一种景色呢?
(1)自由读文5、6自然段。问题:课文描写三峡夜晚的景色主要写了什么(渔火、灯
光和月色)?
(2)课文是怎样描写渔火、灯光的?(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
句子认真品读,然后闭目想一想课文所描写的渔火、灯光还有那偶尔传来的汽笛声。最后再
朗读这一段课文。
板书景色特点:宁静、神秘
(3)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月色的?(按刚才的方法自学第6自然段)
(4)反馈自学第6自然段的情况。问题:三峡的月色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月亮 很迟很迟 月光朦胧
宛如一块巨大的磨平的云母石(让学生查字典或教师帮助解释)
清冽的光辉,像??;又像??
配乐感情朗读。
指板书小结,中秋节的三峡之秋景色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出示幻灯并板书:美) 5、三峡秋天总的特点是什么?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 生交流,师板书:成熟
作者抓住什么描写来体现?指名回答。(出示幻灯片)
1、作者为什么能把三峡写得这么美?(仔细观察、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我们以后在作文
中也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2、 峡是美的,人们在欣赏它的美时,也在合理开发利用它,三峡工程就是其中之一。介
绍三峡工程。(出示幻灯片)
板书:
早晨 明丽
美
三 峡 之 秋 中午 热烈
( 成熟) 下午 平静
夜 宁静而神秘
范文五:《三峡》教学设计1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三峡》教学设计
葵阳镇中学:陈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典型化描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自制电子白板课件、教学文本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预习要求及预习作业。
要求: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准字音,准确、顺畅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能用现代汉语说出文句的主要意思。
课前预习
1.一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题。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阙 ( ) 嶂 ( ) 曦月 ( ) ..
襄陵( ) 沿溯( ) 素湍绿潭( ) ....
漱 ( ) 属引( ) 绝巘 ( ) ..
(2)文学常识积累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的___________ ,选自《 》,这是一本有很高文学价值的 专著。三峡是指长江中上游湖北、重庆两省市之间的峡 峡和 峡。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已在此建成 。
2.二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实词。
绝巘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 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_____ ..
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_ ..
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 ...
自非亭午夜分__ __________________ 属引凄异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美丽的三峡的确让许多人为之陶醉。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着郦道元的脚步,回到1500年前,一起来领略那时三峡的美丽风光吧。同时播放有关“三峡”的片断以及长江三峡的风光辑录片。
三、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教师根据对预习作业抽改的情况,有重点的订正“教学文本”中“课前预习”作业第1、
2两题。(视频展示)
2、检查
(1)学生朗读、点评。老师请五位同学朗读文章,比比谁读得好。全班同学一起监督,然后点评。(重点注意不读错字,不漏字,并把握好节奏)
教师总结指导范读课文后全班齐读。(配乐)
(2)看谁对文意理解得准。采取一组一人问,另一组任何一人译的方式,答对得10分,答错,则问的组得10分,每组限问5题。(教师针对学生翻译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点拨指正)
四、深入研读
1、理清思路。
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一起来看看课文按怎样的思路行文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明确:
前三句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
其余写水,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水的景色。
板书
山
夏季
水 春冬
秋季
五、深入研讨。
1、三峡究竟有怎样的地貌特征呢?请同学们稍稍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
地貌特征有:山高岭连。依据“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描写四季景色的。请分别用四至六个字概括三峡的四季之景。 三峡春冬之景是清荣峻茂;三峡的夏天水流湍急;三峡的秋天是水枯谷凄。
3、三峡夏季的水有什么特点?它是抓住什么来描写的?
水流湍急,写出了水的急。
4、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起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
5、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其他三季之景的呢?
写春冬之景从色彩的角度描写,如“素湍绿潭”,还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回清倒影”“飞漱其间”等。同时“素湍绿潭”一句是从俯视的角度写的,“绝巘多生怪柏”是从仰视的角度写的。
6、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呢?
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7、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
结尾引用渔歌更反衬了三峡的凄凉。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
六、拓展延伸
1、文章以写景为主,其目的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明确:目的是抒发感情,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
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表达了对三峡欣赏赞叹之情。夏天写了江水的奔放美,春冬写了江水的清幽美,晴初霜旦写
了凄婉美。
六、布置作业
学完了这篇课文,请你也写一写:《我的学校》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描写
附板书设计:
三 峡
郦道元
山
水
夏季 春冬 秋季 山高岭连(侧面描写) 水流湍急(对比) 清荣峻茂(色彩、动静结合、俯视、仰视) 水枯谷凄(反衬)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巴东三峡》教学设计
巴东三峡>巴东三峡>巴东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