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淡水鱼养殖技术
淡水鱼养殖技术
·春放鱼种七注意·黄颡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黑光灯诱虫养鱼·春季严格五管理甲鱼养殖效益高·酸化骨粉喂鱼好·鳗鱼养殖之鳗苗采捕方法·哪些养鱼水体不宜施用生石灰·巧防鱼苗敌害之水蜈蚣·乌鳢(黑鱼) 的混养关键技术·稀土配料喂鱼法·鱼类浮头的观察·春季鲤鱼如何繁殖及注意事项·怎么样防止鱼苗孵化畸形胚胎·高温季节利于金鱼正常生长的几点措施·甲鱼养殖夏季注意事项·淡水鱼白云病的防治
·秋季淡水鱼赤皮病的防治的要点
·秋季淡水鱼打印病的防治的要点
·淡水鱼类车轮虫病防治
·淡水鱼类小瓜虫病的防治
·淡水鱼竖鳞病防治
·淡水鱼苗培育:鱼苗的锻炼和出塘
·淡水鱼苗培育:饲养管理
·淡水鱼苗培育:鱼苗放养
·淡水鱼苗培育:池塘的选择、准备
·淡水鱼苗和鱼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淡水鱼调味干制品的制作
·淡水鱼类的生长与繁殖
·淡水鱼类配合饵料
·淡水鱼类的栖息环境与食性
范文二:淡水鱼养殖技术
?
? 淡水鱼养殖技术 1.淡水养鱼技术要点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0.75公斤,如放养0.5--0.75公斤的可长到1.0--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150--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高产放养模式:
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2.草鱼养殖新技术-脆化养殖
草鱼生长速度快,饲养成本低,在市场上占有率较高,但草鱼肉质较松,烹调方法比较单一。草鱼的脆化,就是通过改变其食物结构而使肉质坚硬且爽脆,不易煮烂,切剪鱼片、鱼丝不易断碎,而味道仍然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将草鱼脆化养殖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
选择池底淤泥少、排灌条件好、水质清新、面积1300平方米~2000平方米、水深1.5米~2米的池塘为好。按常规方法彻底清塘。若选用流水水体,效果更佳。
二、脆化季节
从春季水温在15℃以上,草鱼开始摄食直到停止摄食之前都可进行,但要保证脆化时间不少于60天~70天。
三、放养对象
选择体重为0.75公斤/尾~1公斤/尾的草鱼作脆化放养对象,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用漂白粉或食盐消毒鱼体后放入池塘。每亩放养量以150公斤~200公斤为宜,同时搭配放养体长13厘米~15厘米的白鲢50尾~60尾,以调节水质肥度。
四、饲养管理
以蚕豆为主要饲料,外加少量青草,但不能添加任何其他食料,否则影响脆化效果。开始时,可停食2天~3天,然后投喂少量浸泡后的碎蚕豆,直到草鱼喜食为止。以后定时、定位投喂,并辅以少量青草。一般8时~9时和14时~15时各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占鱼体重的5%左右,以1.5小时~2小时内吃完为度。加强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保证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及时清除残饵,严禁投喂变质饲料。定期防治鱼病,及时解救浮头,防止死鱼。这样经60天~70天的脆化饲养,即可达上市质量要求。一般每亩还可增产成鱼100千克左右。此时可将塘鱼全部捕出,进行下一批的脆化。
3.种草养殖草鱼的关键技术
种草养鱼,可以扩大饲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推广种草养鱼,要强调以下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
(一)科学选择品种首先要选用适口性好、养殖对象喜食的青饲料品种;第二,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配合,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提高饲料的营养品质;第三,用多年生牧草与一年生(或越年生)牧草配合,起到全年均衡供青或者填补缺青的空档;第四,虾、蟹养殖水面种植水草要沉水植物与挺水植物、漂浮植物相配合。总的要求是:选用的牧草要生长期长,耐多次刈割,同时几种牧草种类搭配起来,能起到在全养殖季节青饲料的“周年”供应。
水产养殖上可以应用的牧草和水草(统称渔用青绿饲料)品种很多,陆生青饲料有属禾本科的黑麦草、冬牧70、苏丹草、稗草、小米草、杂交狼尾草等,有属豆科的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等,有属菊科的苦荬菜等,也有玉米、南瓜、山芋等植物;水生青饲料有浮水植物的水葫芦、浮萍、芜萍等,有沉水植物的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有挺水植物的蒿草等;水、陆兼生的有水蕹菜、喜旱莲子草(水花生)等。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光照、降水、肥源、土壤状况及水产养殖品种等,因地制宜地选择几个青饲料品种,形成合理的种植、利用模式。要水陆结合,利用池埂、池坡种植陆生饲料,利
用废旧沟塘、进排水渠道及虾、蟹养殖水面栽培水生青饲料,做到以池养池,以水养水。
(二)科学安排茬口一是所选品种要因地制宜,一般三个品种即可达到“周年”供青的目的;二是根据养殖品种和单产水平以及牧草的总产量,确定牧草需要种植多少面积,如0.067公顷(亩)产500公斤左右鲜鱼,全年需青饲料4000~5000公斤,约需安排0.034公顷青饲料地(包括鱼池旁的空地及池坡等地);三是几种牧草所占比例及换茬技术,如选用豆科的三叶草(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等)、禾本科的黑麦草(冬牧70、多花黑麦草等)和杂交狼尾草(或苏丹草等)搭配种植,便可以起到“周年”供青的效果。
(三)科学栽培牧草 栽培牧草不仅要注意每种牧草本身的高产,前后品种的接茬也十分重要。仍以上述三种牧草为例,栽培方法如下: 三叶草:9月初前后播种,条播行距25~35厘米,播种量每0.067公顷0.5~1公斤,在没有种过三叶草的地上,播种时要用根瘤菌接种。
黑麦草:9月初前后播种(或8月中旬育苗于9月上中旬移栽也可以),以准备种杂交狼尾草的部分地上条播,条播行距30厘米,播种量每0.067公顷1.5公斤。
杂交狼尾草:分两次移栽。第一次移栽在4月中下旬,移栽前施足基肥;第二次移栽在5月底,等黑麦草最后一次刈割利用后进行。每0.067公顷栽插量,第一次移栽2000株,第二次移栽2500株。
以上仅是一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各地所用的牧草品种因地制宜加以试验,找出适合当地的合理种植青饲料模式。
(四)科学利用牧草在确定养鱼的混养结构时,应选用以放养草鱼、鳊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为主的放养模式,其放养量可占到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并混养35%左右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等杂食性鱼类,这样就可以用青饲料直接喂养草食性鱼类;它们摄食的残饵、植物碎屑和腐植质等,可为杂食性鱼类提供饵料;这些鱼类的粪便肥水、繁殖浮游生物,又为滤食性鱼类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这种放养模式起到了生物间的互辅作用,保持了鱼池生态良性循环,有利于降本、增产、高效。
4.利用猪沼气循环养殖草鱼技术
这个生产模式,首先是利用猪粪作原料产生沼气;用沼气液和沼渣作肥料种草;用种的草养殖草食性鱼类。也可以说是在猪、草、鱼模式里增加一个沼气生产环节。
沼气发酵是综合养鱼场物质能量流的进一步扩大。把猪粪按一定比例同绿肥、水混和,在密闭的沼池里进行发酵制取沼气。在这个发酵过程中,原材料中约有40%-45%的干物质受细菌分解作用,产生沼气(CH4)。在综合养鱼系统里沼气作为一种能源,能用于饲料加工,例如青饲料的粉碎、“三水”打浆等,也可作渔场职工生活能源使用。沼气池除产生沼气外,原料中的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除氮素有一定损失外,其余则大部分都保留在发酵肥料里。所谓发酵肥料包括发酵液(肥水)和沉渣(沼渣)两部分,这两部分可以用于种植青饲料,也可用作养鱼。
猪、沼气、草、鱼模式中的鱼类放养结构是:平均亩放鱼种666尾计51.6千克,其中放养草鱼140尾、鳊鱼50尾、鲢鱼325尾、鳙鱼40尾、鲤鱼60尾、鲫鱼20尾、青鱼6尾,另外每亩水面还增放7-10厘米乌鳢25尾。饲养结果除获大宗鱼产品外,还生产出乌鳢78000千克,平均亩产12.7千克,平均尾重0.74千克,成活率66.5%。放养乌鳢后鱼池里小型野杂鱼和青蛙明显减少了。养鱼所投喂精饲料的利用率明显得以提高。收获的鲤鱼平均个体重0.8千克、鲫鱼0.2千克,比未放乌鳢池塘的鲤、鲫鱼分别增产40%、50%。优质鱼产量平均每亩提高23.3千克。同单一养鱼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单一养鱼池的产投比为1.66,这种综合养鱼模式的产投比是2.33,其中养乌鳢一项平均亩增值63.5元。
5.草鱼烂鳃和白尾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草鱼烂鳃病:又称“乌头瘟”,是鱼类在高温季节的主要病害之一。
一、症状:主要危害1—2龄草鱼。鱼鳃瓣受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刺伤,或拉网等机械损伤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变灰白或白色,鳃瓣边缘附着污物或大量粘液;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的或不规则的透明小天窗,又叫“开天窗”。
二、防治措施
1.第一天(晴天)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0.7克/立方米(5:2)全池泼洒或用杀虫灵泼洒。
2.第二天至五天投喂烂鳃灵或肠鳃灵等。
3.第三天及五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漂白粉、氯杀灵等。 三、白尾病致病原因:
1.水质不洁
我县几家鱼苗场皆处城区,苗种培育的水源皆已富营养化,水质不好,有害虫菌多,苗种饲养期间,大都没有新的水源可用,且苗种培育过程中不注重水体的改良,尤其在高温期,池水过浅,水质变化快,经常能闻到异味。
2.继发性感染
主要由锚头鳋引起。锚头鳋是我县环城河主要的寄生虫,从苗种到成鱼常年都可见,由此而引起病鱼的再次感染。本次一口3亩池塘发病就因此而引起。
3.机械损伤
在对鱼种分塘、销售、过筛、装卸鱼以及池塘除害过程中,因拉网操作不慎,使鱼体碰伤,鳞片脱落,病菌很快侵入而引发鱼病。其中一口4亩池塘,是在7月中旬从外地购进鱼种时,经拉网、装鱼、运输、卸鱼等环节的操作,下塘2日后即大量出现白尾而死鱼。
四、治疗情况
该病多属急性型、流行快,治疗及时,一般用药后第二天死鱼明显减少,3~4天停止死鱼。本次治疗过程:6月下旬,鱼病较轻,用氯杀灵0.1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7月中旬病情严重,第一天泼洒0.15克/立方米氯杀灵,第二天泼洒0.2克/立方米二溴海因;8月下旬,发病较重,第一天用B型灭虫精,用量8毫升/亩,第二天用0.3克/立方米溴氯海因泼洒一次。
五、预防措施
1.保持鱼池水质清洁,标准为肥、活、嫩、爽、无污染。
2.在扦捕拉网、运输、分拣鱼时要细心操作,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夏季晴天拉网应避开高温时段。
3.杀虫、杀菌。定期用杀虫剂杀死锚头鳋等寄生虫,定期亩用生石灰10千克或氯杀灵0.15克/立方米或溴制剂消毒水体。
范文三:淡水鱼的养殖技术
1、水温:一般热带鱼20,32度。水草18,28度。一天变化不得超过4度。 加温时一天2,3度为宜,治病时加温至30度。
2、放鱼:换环境时第一周最危险。适温30分钟,整袋浸泡。混水20分钟,让鱼自己游出来。
3、养水:最重要,培养菌态,稳定水质。最少一周,最佳一个月。为了让生态维持平衡,增加新鱼以每个月 5 条为宜。
4、菌肥:用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养鱼,不但能促进水中微生物、浮游生物、小动物加速繁殖,且其中的有效菌可促进各种有益菌种的扩繁。此外,菌肥中的有效活菌还可促进水中饲料残余物和排泄物分解,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5、加水:天然水最佳;其次为自来水加水质稳定剂;再其次自来水静置或打气三天,不可超过七天。
6、开灯时间:连续6,8小时。过多、强:容易使水质优氧化,水变绿色,长青苔,藻类。过少、弱:水草光合作用不足,长不好。水草面积约占底面积15,20%。
7、维持满水位,既美观,又不会水花四溅,降低水流声。不可使水位降低超过3厘米,这会让水质变化过大,较不稳定。
中华小吃论坛www.ku162.com 学习中国所有美味小吃技术就上www.ku162.com
范文四:淡水鱼养殖技术操作流程
一、简介
目前我国淡水鱼养品种主要有:四大家鱼、罗非鱼、鳜鱼、鲌鱼、黄颡、黄鳝、加州鲈鱼、长吻鮠、河鲀、泥鳅等养殖鱼类,这些鱼有的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有的动物性饵料为主,养殖技术比较复杂,但大部分品种的养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以下简单介绍一下罗非鱼的养殖模式,供大家参考。
二、鱼塘建设及准备
鱼塘要求:1、无工农业污染,水源充足,水质好,排灌方便;2、底质最好为沙质土;3、池塘面积5亩以上为宜;4、水位深浅适宜,鱼塘的水深1.5米以上为好,内陆地区自然越冬池至少需2.5米;5、池塘的形状最好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周围无高大树木和高大建筑物。
池塘经过养殖之后,池底沉积了许多残渣污物,因此在放苗前必须清塘消毒。排干塘水,除去过多的淤泥,让阳光暴晒池塘至少一周,用“水中宝—清塘专用粉”进行清塘消毒。或用生石灰75公斤/亩(1米水深)。一周后,立即放水注意进排水口均要用40目以上筛网过滤,以防止大型有害生物的进入。进水后,用“益康露”一瓶两亩或“特力灭”一瓶两亩进行消毒,以灭杀水中可能存在的病毒。进水后第二天要马上肥水,因为此时水中尚有活力很强的藻种,及时施肥会使水色很快变好。相反,太迟肥水会导致藻种死亡,此时再施放肥料,水也无法肥起来了。使用“复合培水王”3—5亩/袋会迅速肥水。在秋冬、初春等较冷的季节或藻种很少时,混合使用“水中安”或“益恩”会加大肥水的力度。直到水的透明度为30-40cm时停止施肥。如果水质较肥,可以减少施肥量或者不施肥。当水质变绿且PH值稳定在6.8~8.0时鱼苗即可下塘。放养密度主要看水源是否充足、水质变化、池塘的深度及培氧设备等决定,一般为每亩1500-2500尾。正常情况下,每个池塘(约5亩)设置1马力(相当于0.75千瓦)的增氧机两台,其中一台只在晚上工作。
三、养殖技术
淡鱼养殖技术的关键主要表现为对水质的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投喂方法、病害防治三个方面。
1、水质
养殖用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在水中溶解了各种离子分子,包含各种微生物、浮游生物及其它水生生物。这些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水质的好坏,对水生动物养殖有着巨大的影响。
水质控制主要包括检测和水质调节。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素有:水源、换水量、增氧设施、放养密度、施肥、投饵量、底质等。水质要求如下:
(1)溶解氧:3~7mg/L,虽然罗非鱼可耐1mg/L以下的低氧,但是溶氧长时间低于3mg/L时,鱼的状态将不太正常,容易发病。在池塘养殖中,水中的溶氧昼夜起伏,正常天气情况下,溶氧最高点出现在中午2-3时,上层的溶氧多处于超饱和状态,最低点在凌晨3点左右,但是如果水过深,池底白天也可出现缺氧现象。当溶氧不足时应及时使用“高浓聚合氧”500g/亩1米水深或“特惠大粒氧“500g/亩1米水深。
(2)透明度:通常情况下,水的透明度是由浮游生物量的多少决定的。因为罗非鱼可以很好利用和消化浮游植物,因此,养殖水体中要保持一定的浓度,特别在养殖早期,如水质过于清澈,最好施加肥料,用“复合培水王”5亩/包或“生物培水王”3-5亩/包,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40cm。
(3)水温:生长温度为10~34℃不等;一般较适宜温室度为26~32℃。罗非鱼长期处于10℃以下。
(4)氨氮:0.1~0.3mg/L,当氨氮过高,有条件换水的建议换一部分水,及时使用“护水解毒灵”或“生态护水灵”500g/亩1米水深,解除毒素,然后投放增氧产品“氧博士”500g/亩或“底氧王”500/g米并迅速投入“复合培水王”或“藻益生”进行肥水。
(5)PH值:6.5~8.9;一般情况下,在养殖之前应对水源作全面的监测并评价,对养殖户来说,要经常测定水温、透明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水质条件。另外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水质的稳定性,换水时不要大排大灌,要少换多次,塘水和新水不要有太大的差异。
2、饲料及投喂
罗非鱼的食性广,水陆生植物及动物性饲料(如蚯蚓、蝇蛆、小昆虫等),这些饲料来源很广,价格低廉。但是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水质污染,加快生长速度,应该选择饲料系数低、质量好的配合饲料,并培养好天然饵料(浮游植物以硅藻、绿藻为好,也能摄食蓝藻类)。设饲料台,饲料的投喂量应该以投饵的数据为基础,并根据鱼情动态、天气情况、水温、水质情况等作适当凋整。饲料的投喂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投喂太快会导致饲料的浪费和有机物残留,投喂太慢会导致种鱼之间的争斗,造成损伤。每次投喂时间每种鱼都有所不同,一般为15~30分钟。
每天的投喂次数、时间要确定,投喂的时间误差不得超过30分钟;在鱼群经常出没的地方设饲料台作为投喂点,饲料尽量撒开。如果池塘较大,可通过敲桶、击水、拍掌等声间对罗非鱼进行驯化;雨天、闷热天气、鱼不正常活动等特殊情况,要适当减少投饵量,随着鱼的生长,投饲量逐渐增加;同时选定一个品牌的饲料,不要随意改投其它品牌的饲料。保证饲料的质量,不要投有异味、变质的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建议在饵料中经常添加“保肠安”和“健长伴侣”或“益恩”,定期添加“益康露”等药物喂养,可以提高鱼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
四、病害防治
鱼病的发生是由环境、病原体、鱼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要预防疾病就必须凋节好水质,控制病菌的传播与繁殖,合理的饲养管理,增强鱼的体质。
当发现鱼有不正常行为时,应立即凋查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鱼病的发展。在用药方面,要对症下药,不能滥用药物,杜绝使用易被鱼体积累和污染环境的有机物、农药、重金属、抗生索、呋喃类、磺胺类等药物。的常见疾病有1、细菌性鱼病: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链球菌病、竖鳞病等? 2、寄生虫病:斜管虫、车轮虫病、指环虫、三代虫病、鱼鲺病等等。(防治方法见本书“鱼类疾病防治”)
五、养殖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鱼塘水面,提高资金周转次数,从而使单位亩产最大、收益最高,达到高产高效的养殖目的。我公司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推荐以下三级养殖模式:
1、一级鱼苗培育
根据自己的养殖面积定培育池水面的大小。单口鱼塘面积5-10亩最好,无需太深,一般有1.5米左右即可,育苗水深在0.8-1.0米为益。放苗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方法见淡水鱼养殖,鱼塘建设和准备),清除野杂鱼及有害物质。进水时一定要用40目以上的细网过滤,放苗前泼洒微生物产品“高浓益恩”每瓶3-5亩1米水深,肥水培育有机微生物,以利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投放2-3厘米的鱼苗,每亩以不超过5万尾为宜,投喂鳗鱼饲料或蝌蚪粉料,约一个月可长到5厘米以上,若条件适宜,不需一个月也可达到5厘米以上。这时候要分塘到下一级养殖了。
2、二级鱼苗培育
鱼种养殖总水面以一级育苗塘的五倍大小即可,单口鱼塘以10-15亩为益。水深1.0-1.5米。每亩投放5厘米以上鱼种一万尾左右。投喂“0号”饲料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在此阶段的饲料投喂比例,前期以5%-7%,后期以4%-5%为宜,早晚各一次,要定时定点投喂,此阶段的饵料系数在1.0以内。
3、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鱼塘越大越好,以每口10-50亩最理想。水深在两米以上。二级鱼苗养到一定程度(如罗非鱼100克)以后就要翻塘到成鱼养殖塘中。每亩放养的密度以每立方水体一尾鱼为宜,即水深两米的鱼塘每亩投放1200-1500尾即可,不可过密。在此段投喂浮水性膨化饲料,前期投喂粒较小的中鱼饲料,投料比3%左右,待鱼长到一定程度(如罗非鱼200克以上)时改喂成鱼饲料,投料比为2%左右。若使用沉水颗粒饲料要适当提高投喂饲料的比例。
在鱼苗从前一级分塘到下一级池塘后就要把原塘清干消毒,大约在一个月左右从新投放下批鱼苗,具体间隔时间要根据成鱼的销售时间来计算。
三级分养的优点:
1、充分利用鱼塘水面,避免浪费水体。根据种苗的大小确定投放的数量及使用鱼塘的面积,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2、提高鱼种的成活率,利用小面积鱼塘培育幼苗,在肥水和投喂饲料等方面都便于管理,并且小池塘培育的鱼苗成活率较高,规格整齐,大水面就很难做到。
3、便于科学管理,避免浪费。在翻塘时,通过称重计数,掌握放苗的确切数量,准确确定饲料的投喂比例、做到科学投喂,避免盲目投料造成浪费。
4、还可有效促进鱼种生长,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5、三级分养的最大优点在于大大提高单位亩产,提高收益。
由于各养殖条件差异较大,不能采取“三级分养”的养殖场,特别是中小型水库等水面养殖淡水鱼,我公司建议采取另外一种养殖模式:“二级分养模式”根据自身鱼塘条件一级鱼苗培育时规格尽量大一点,然后就投放到成鱼塘养殖,
放养尾数以每亩2000-2500尾为宜,等到成鱼长到500克(1斤)左右时,捕捞部分较大规格商品鱼出售,也就是捕大留小的办法,每亩水面留下1200尾左右,然后再精养一至两个月即可全部清塘出售。采用这种方法既能充分利用鱼塘水面,也能解决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同样也可达到高产高效的养殖目标。
范文五:淡水鱼类养殖技术
淡水鱼类养殖技术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_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_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 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_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
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
投饵施肥记录
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
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管精心的日常管理。
——冬季如何预防鱼缺氧
冬季,池塘的鱼类虽然摄食活动量减少, 但仍需要一定的溶氧来维持缓慢呼吸。
池塘中的溶解氧, 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空气中的氧气直
接溶解到水中。
然而,在寒冷的冬季,池塘水面一旦结冰, 空气中的氧气就不能溶于鱼塘中。当遇到大雪覆盖于冰面、
阳光就不能直接照射入池塘水中, 水中的绿色植物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氧。而且鱼在冬季大多
数都集聚在水底,若在水质差、鱼体弱,管理不善等情况下, 便易引起鱼类缺氧而窒息死亡。 现将冬
季如何预防鱼缺氧的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扫除积雪。在冬季的冰封期间,若遇上下雪天气,要及时扫除鱼塘水面上的积雪,使阳光照射到鱼塘水中,保证鱼塘水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及时释放出氧气。
2.破冰充氧。水面被冰封后, 要在每日的早上和晚上砸开冰面,一般每亩鱼塘要砸开5,6 平方米的冰眼,同时,要把砸碎的冰块捞出,以免再次迅速结冰。
3.加换新水。 鱼在越冬期间除保持最高水位增氧保暖外,还应定期注入新水,改善鱼类生活环境, 增加溶氧,一般每20天注水一次。若池塘水质差, 出现老化现象,应把池中的老水和有害物质及时排出, 每次换水量的为原池水1/3,然后再及时注入新水。 4.适当施肥。当鱼塘中水质清瘦时, 可在晴天的中午施入一定无机肥, 既可促进水中浮游植物的生长和保暖,又可通过光合作用来增加水中溶氧, 肥料以含氮磷成份混合施入。
5.定期搅塘。目的是翻松底泥, 使上下水体混合、促进池底有害物
质快速分解, 保持鱼在越冬期有一定的安息之处,不致于造成缺氧, 方法是在晴天中午用竹竿搅动部分塘底,过一段时间再搅动另一部分。
6.泼泼药剂。定期向池塘中投放适量的生石灰, 漂白粉等化学药剂,以增加鱼塘中的氧气,改良水质。
——池鱼泛塘的防治技术
实践证明,池塘养鱼在5,10月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稍有疏忽,便会引起严重浮头和泛塘。 判断池鱼泛塘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1.看天气。天气闷热、阴雨,无风或刮西北风、 西南风(指在夏秋季),表示气温高,气压低,水中溶氧少,水质易恶化,鱼类容易浮头。 2.看食场。鱼类无病而吃食量忽然减少, 表明水中缺氧,鱼可能出现浮头。
3.看鱼的活动情况。鱼类群集水体上层,散乱游动,并可见到阵阵水花,说明水的深层已缺氧, 这种现象称为“暗浮头”。 4.看水色。水质过浓,水色忽变,透明度变小, 说明在“转水”,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分解, 不仅消耗大量氧,还可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而引起严重浮头。
预防池鱼浮头方法主要为:
1.一般浮头:由于投饵施肥足,水质变浓, 鱼类生长快,密度大,每天早上有轻微浮头。 对此只要经常加注新水,即可控制。 2.暗浮头: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因水温较低, 一般浮头不重,不易发觉。但由于鱼类刚越冬, 体质嫩弱,对环境适应力差,虽浮头轻,
如不及时注水预防, 易发生鱼病而死亡,养鱼户称为“冷瘟”。因此, 要加强巡塘,及时注水或开动增氧机搅水增氧。
3.严重浮头: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 由于气候及水质的恶变而引起。如白天阳光强,温度高, 傍晚忽然下雷阵雨,造成温差, 比重变化而上下水层急速对流,使整个池水含氧量迅速下降, 其中还可能伴随有毒物质如硫化氢等从底层上升,促使池鱼严重浮头。 应采取紧急措施及时注水或开动增氧机,增加池水的溶氧。 ——开春养鱼把“四关”
一、施肥关: 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亩施人粪尿60,90公斤;或畜粪100,150公斤。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1?1?0.5,追施时首先粉碎兑水后全池泼洒, 每亩总用量为3,7公斤,每次追施间隔5,10天。 使池水质保持呈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为30厘米左右为宜。 二、投饵关:当水温达到10?时,鱼类开始活动摄食生长。初春投饵应以豆饼、麸皮、玉米粉等精饲料为主,每天定点、定时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应为鱼体重的 1.5,,3,。以后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饵数量, 每天改为投喂二次,同时,对主养草鱼的池塘应投喂适量的水陆草,投喂多少,应以投后4,6小时吃完为佳。具体投饵量,也要根据水温、天气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三、注水关:早春由于水温低,鱼体个体小, 活动摄食量少,池水不宜过深。随着水温升高,鱼体增大,逐渐加深水位。初春最好要大
换水一次,换去全池水量的1/2。以后每15天注水一次,每次提高水位10,15厘米,3,4月份保持池塘水位1米左右,同时, 防止污水和敌害生物流入。
四、防病关:池塘要有专人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检查水质肥瘦,确定施肥和投饵数量。及时打捞残饵,保持池水清洁,禁止投喂变质的饲料。定期进行药物预防鱼病,每隔15天用1PPm漂白粉和0.7PPm硫酸铜水溶液全池交替泼洒一次,若发现鱼类患病应及时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