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文言文:之的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助词:的,音节助词不译,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宾语前置标志
定语后置标志
代词
动词:到,去,往,到···去
1、往,到...去 “行不知所之。” 《庄子·马蹄》
2、指示代词。这。 “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逍遥游》
3、第三代词,他、她、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学而》
4、助词 1)相当于 “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 告子》
2) 用于主语跟谓语直接取消句子独立性。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列子 汤问》
3) 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无实意。 “帝嗟然慨之。”《世说新语 言语》
三、
1.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
2.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3.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4.往,到....去,如《逍遥游》“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5.这、此,如《愚公移山》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6。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何陋之有”
7.我,《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8.定语后置的标志。《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9.衬音助词,调整音节,无实意。如《曹刿论战》“公将鼓之”。
范文二:文言文 之的用法
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2]
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庄子》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人皆吊之。——《塞翁失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⑤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指示代词,这
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①野语有之曰 ——《庄子·秋水》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③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④菊之爱。——《爱莲说》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2。
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③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②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无实义。
例:①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公将鼓之。——《曹刿论战》[3]
④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生僻含义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文言文 之的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范文三:文言文“之”的用法
①<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
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 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
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
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
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
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范文四:文言文“之”字的用法
一、 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
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之:它,代指窗户。
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为非常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范文五: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用法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 ?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 ?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 ?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1)“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2)“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1)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主谓短语在句中作宾语。
如:“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其中“其力之不足”在句中作“知”的宾语。
(3)用在复句的一个主谓式分句里面。
如:“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6.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之”用在动词“鼓”(击鼓)后,无实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三、固定格式“……之谓也”,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说的就是……啊”。
如:“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该句句意为:“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四、用在表时间的分句中作状语,常与“也”字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随之③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④,妻止之⑤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⑥/③④⑤⑦ ? ? ? ?B.①⑥/②/③④⑤⑦
C.①⑥⑦/②/③④⑤ ? ? ? ?D.①⑥/②/③⑤/④⑦
助>助>助>助>助>助>助>代>代>代>代>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