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红安县的红色旅游
近年来,“红色旅游”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红安县是中国12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之一――大别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资源的富集区。通过政府有效的组织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打好红色旅游这张牌,将会极大地促进红安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功能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 红色旅游是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并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重要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二)红色旅游的功能 红色旅游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将革命历史资源与旅游巧妙结合的一种创新,它融革命传统教育、爱国教育和娱乐观赏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红色旅游具有潜移默化、寓教于游的政治教育功能以及真实直观的文化传播功能。从微观角度来看,红色旅游又有将“政治品牌”转化为区位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换句话说,红色旅游兼有丰富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业现状 (一)红安县红色旅游资源现状 红安是大别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的龙头系列红色旅游景区,区内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七里坪长胜街等众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红色资源。近几年来,红安县委、县政府通过种种途径筹措资金1亿多元,加大红色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相继修葺了**、**故居,红军洞、七里坪长胜街、抗日军政学校等100多处革命遗址,对外推出富有特色的“红色之旅”,组织各景区(点)编印参观指南、讲解手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红安地区的红色旅游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景区客源市场分析 第一,游客规模。由于红安县红色旅游业的兴起时间不长,很多红色旅游景区都缺乏历史数据。下面是2002-2005年的游客量及旅游收入数据。其简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由于2003年非典事件,红色旅游的人数和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红安县红色旅游的总人数和总收入基本上都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红色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波动同国内政治环境相关,如2005年全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省内主要红色旅游景区(点)的游客量涨幅最大。 第二,游客结构。相关数据显示,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客源主要由3部分组成:市内的大、中、小学学生(包括部队院校学员);省、市、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及职工;全国各地来汉的散客和旅行社组织的游客。从游客地域构成来看,省内游客占70%,省外游客占30%,旅游者以团体为主,散客所占比例很少。 第三,客源市场特征。从现有的数据和调查访谈的结果来看,湖北省红色旅游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变化受政治因素影响明显。2005年全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红色旅游景点(区)的游客量猛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前4个月红安县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量近30万人。 (2)游客量消长与重大节日有明显的关系。在五一、十一和七一期间,游客人数明显增长。 (3)大多数为集体组织方式。从旅游方式来看,集体组织的方式多于自发旅游。 (4)游客量消长与旅游资源组合有关。红色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游客量明显比其它地区多。 (5)客流量与旅游交通有关。交通条件较好的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客流量多于交通条件差的景区。 (6)红色旅游收入主体是门票。红色旅游收入大都出自景点的门票收入,而购物、住宿、餐饮和娱乐等旅游收入则非常有限。 三、红安县红色旅游业发展分析 (一)红安县红色旅游面临的机遇 第一,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保护良好。红安县红色旅游资源有革命烈士陵园、博物馆、重大事件纪念地、各种重要机构的办公旧地址、伟人名人故居等多种类型。并且具有较高的品位,许多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湖北居于前列,部分红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已经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和特色旅游景点。大部分红色旅游资源基本保存完好,能比较真实地再现当年的革命历史风貌,如保存比较完好的红安七里坪长胜街旧址群,现如今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红色旅游目的地逐渐形成。红安作为黄冈市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的地方,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有着“中国第一将军县”美誉的红安在湖北省内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根据《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以及13部委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成为湖北省唯一一处获此殊荣的红色旅游区,其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第三,红色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湖北中心集散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周边省市人口众多,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红安独特的旅游资源类型、旅游吸引物及文化内涵等均对周边省市目标客源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湖北省拥有一批经济相对发达、出城交通便捷、城市周边生态旅游资源良好的大中型城市,这些城市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游能力增加,潜在客源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而且,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相对于其他旅游产品,季节性不明显,市场比较稳定。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点)迅猛发展。自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全国刮起了“红色旅游”之风,井冈山、延安、韶山、瑞金、西柏坡5处成为深受旅游者喜爱的红色旅游圣地。这5个目的地由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历史事件或活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次,还有遵义、百色、太行山、狼牙山等地红色旅游的开展,使得我国红色旅游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这必然导致红色旅游各景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湖北省内与红安类似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市县也有很多,如武汉市、洪湖等地都有很多有名的红色旅游项目。红安发展红色旅游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著名的红色景区展开竞争,所以外部环境最大的威胁便是来自这些老牌景区的竞争。虽然《纲要》中提出要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仅有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涉及红安,但仍将会面临其他临近省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激烈挑战。 第二,红色旅游者旅游“偏好”的不确定性。从当前红色旅游的主要客源目标市场可以看出,红色旅游有其特定的市场群体,其主要的客源市场来自于各党政机关职工、各单位员工和各学校师生员工,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而组织的旅游团队。所以,红色旅游的客源有其独特性。当前大多数旅游者是由政府及单位组织,而当公费红色旅游热潮渐渐消退的时候,能否继续吸引旅游者,使旅游者继续保持这一“偏好”将会成为红安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三,能否取得红色旅游专项资金投入的挑战。国家关于旅游政策的制定和颁布、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湖北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等等,都会对红安红色旅游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为发展红色旅游,国家和地方政府会有重点地投入资金开发项目,能否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为红色旅游区提供发展动力和建设保障,这对红安红色旅游区的建设也是一个严峻挑战。 四、“打好红色旅游牌”的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与周边地区合作建设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属黄冈市辖区,黄冈市所辖红安、麻城、英山、罗田等7县市。除红安外,属于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麻城、英山、罗田等7县市都有一些红色资源和景区(点),有实现红色旅游的产业集群区域基础。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作为一个品牌,它代表这一地区所有的红色景区和红色资源,是一个整体。红安要想实现规模经济,成为湖北省红色旅游首屈一指的大景区,就必须与周边地区合作发展,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共同开发具有特色的重点红色景区和线路。坚持发展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观光休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统筹协调现有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发展建设目标,充分整合利用红色旅游景区(点)现有设施、格局和环境氛围,实事求是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做到合理布局、规模适当、功能完善、切实可行。同时,还应该协调好红色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以及风景区保护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及所依托环境产生破坏。 (三)坚持突出主题,塑造品牌 一方面,在尊重历史真实性,挖掘文化内涵,整理红色史记、思想、人物传奇、故事,提炼红色精神,突出红色主题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等红色旅游载体的展示手段和方式,增加红色旅游的形式,形成多种旅游产品的组合,突出“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的主题。另一方面,在完善旅游功能及其配套设施基础上,形成红色专题旅游产品,不断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强化宣传和营销工作,塑造湖北红色旅游品牌景区(点)。 (四)强化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培训 目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点)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应定期举办针对不同对象的职业培训工作。除了在普通话、深入透彻了解景区(点)、接待礼仪和规范性等方面,还要在旅游服务人性化、景区讲解员唱歌舞蹈等综合素质方面进行相关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井冈山、西柏坡等红色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交流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身在景区管理、营运、维护等各方面的观念和思路。 (五)注重红色旅游的群众参与性和社区性 发动号召本地群众参与到红色旅游的发展中来,一方面能够切实增加农民、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完善与红色旅游相关联的餐饮、交通和纪念品市场的发展,从而增加本地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在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可以依据社区、乡镇等分类方式协调群众的参与方式的差异化、规范化,避免因追逐经济利益而产生的盲目性和价格战等恶性竞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方 涵)
范文二:试论湖北红安县红色旅游的发展
试论湖北红安县红色旅游的发展
【摘要】认识和解读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探寻红色旅游的有效发展路径,对继承与弘扬革命精神、促进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红安县红色旅游资源出发分析了现有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湖北红安 红色旅游 制约因素
一、红安红色旅游简介
红安,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有“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之誉。1952年,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成为新中国唯一以“红”命名褒奖的县。红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南接武汉,北与河南新县接壤,东邻麻城,西与大悟相接,县境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红安被定为《纲要》中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安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被上级核准确认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8处,其中国家级37处、省级8处、市县级163处,文物胜迹遍布全县,名山秀水甲冠鄂东。因而红安不仅是红色旅游圣地,也是生态、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理想之所。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上半年以来,红安县各旅游景点经济收入在过去基础上有大幅度提高,相关产业如交通业、服务业、旅游产品业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此同时,红安县红色旅游业也存在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二、打造红安红色旅游品牌已具备的重要条件
1、丰富的资源优势
(1)宝贵的政治优势。红安是著名的“将军县”,先后被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等。红安这块英雄的土地,倍受党中央领导的关注。新中
范文三:红安县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红安县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05-8-15 10:36:22 来源:红安县统计局 作者:翟建 刘迎军 点击:
次
从七月初开始, 我们花一个月的时间, 从机构、 人员、 经费、 基础设施、 网络运营、 统计服务、规范化建设等七个方面,对全县 12个乡镇的统计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 查。 在调查中, 我们既为基层统计员的辛勤工作所感动, 也为乡镇统计所面临的困境而 深深忧虑,但更多的是诱发了一种强烈的求变心理:统计管理体制必须全面改革! 一、问题透视
1、乡镇统计机构和编制被撤并。 2000年以前,我县的乡镇统计机构比较健全。统 计站单设, 房子、 章子、 桌子齐全, 乡镇统计网络运转基本正常, 制度上墙、 资料归档、 规范化建设像模像样。但随着 2000年开始的乡镇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乡镇统计工作 首当其冲被大幅度削弱。 一是撤消独立的乡镇统计站。 到目前为止, 全县没有一个独立 的乡镇统计站, 12个乡镇统计站均被撤并, 挂靠其他站所。 其中, 与党政办合并的有 7个,占 58 %;与经管站合并的有 5个,占 42%;统计成为其他站办的附属工作,其重视 程度大打折扣, 统计人员的工作重心也转向了其他方面, 由积极主动做统计工作转变为 被动消极完成统计报表交差了事。统计站的综合职能弱化或消失。二是撤消统计编制。 机构改革前, 我县所有乡镇都设置有单独的统计编、 属于行政编制。机构改革后, 统计 职责附属在其他岗位职能之内, 成为不受欢迎的搭头。 编制取消, 职能弱化, 于是统计 人员变动频繁就自然而然了。
2、统计人员轮换频繁。全县有 12位乡镇统计员,有 3位是 2004年上岗的新手, 占 25 %; 有 3位是近两年上岗的, 占 25 %; 从事统计工作三年以上的仅 6 人, 占 50 %。 从年龄来看, 20岁至 30岁的 2人,占 16 %; 30岁至 40岁的 6人,占 50 %; 40岁以 上的 4人, 占 34%。 从学历来看, 大中专毕业生 9人, 占 75%; 高中毕业生 3人, 占 25 %。 由此可以看出,从事乡镇统计工作的,大部分是刚刚从事统计工作的中青年大中专生, 他们从统计学起, 在统计岗位上得到锻炼提高以后, 就被轮换到其他职位。 统计扮演了 一个搭梯子的角色。统计法规定,乡镇综合统计员的变动必须征求县级统计局的意见, 但这一条在实际中很难落实。 因为在乡镇机关人员的眼中, 调离统计岗位就意味着重用, 谁会不乐意呢?县级统计部门即使强行干预, 也是两头不落好, 难以奏效。 人员轮换频 繁的必然结果是:队伍散、效率低、质量差。
3、争取经费非常困难。目前,乡镇一级的财政普遍紧张,重点是保工资发放,除 了极少数被领导视为的重要部门外, 经费很难列入年度预算或予以保障。 统计经费更是 难上加难。 我县 12个乡镇中, 2004年经费普查经费和统计事业经费在 1000元以下的 1个, 5000元以下 2个, 1万元以下 7个,突破万元只有 2个。可想而知,在没有普查的 年份,统计事业经费非常紧张。 12个乡镇,有 400个村民委员会,平均每个乡镇有个 33村,一年到头,几百至几千元的统计经费,主要是用于支付年报会议的伙食费,其 余所剩无几。 乡镇统计员下村和进县城送报表的车费都是自己掏腰包, 不能报销。 而现 在乡镇工作人员的月工资一般在 600元左右, 扣除各种捐款及养老保险、 公积金后, 只 剩 500多元, 而且还不能按时发放。 乡镇统计员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 默默地完成大量 的统计工作,真令人感动和钦佩!
4、 办公条件简陋。 全县 12个乡镇, 大多数乡镇的统计员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和资料 柜。 在上级部门纷纷向信息化、 无纸化办公进军的今天, 我们还有少数的乡镇统计员连 办公桌都没有!更不用奢谈电脑操作!乡镇统计基础工作之薄弱可想而知。
5、统计网络运转失常。随着统计站机构的撤并,乡镇综合统计的职能迅速弱化,
乡镇统计员对各站所、 对村级统计的管理和协调能力下降。 很多乡镇的站所不再向综合 统计员报表。 综合统计员现存的主要职责是完成县级统计局布置的农业报表任务。 职能 的弱化导致统计为乡镇党政领导的服务作用弱化, 地位下降, 形成恶性循环, 村级会计 的配合程度也大打折扣。 2004年,全部 12个乡镇没有撰写一篇统计分析报告。绝大多 数乡镇只在年底召开一次统计年报会议。
6、乡镇统计数据失真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一是领导干预。凡是上级政府部 门要予以考核的指标、 凡是可能影响到当到利益的指标、 凡是年初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 目标,诸如乡镇企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畜牧水产品产量、专业户发展数量、退耕 还林、 财政税收等等重要指标, 统计员在上报前都必须请示有关领导, 征得同意, 才能 上报。 所以, 不管上级制定多高的目标, 乡镇总能无一例外地超额完成。 很多从乡镇出 来的领导对我们直言不讳, 乡镇统计数据假的成分高, 想报多少就报多少。 即使是我县 统计工作搞得最好的一个乡, 其统计员私下里也说, 他每年要做两套统计报表, 一套是 反映真实情况的, 送给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看; 一套是按领导意图填报的, 往上级统计部 门报。二是人员流动快 . 业务不熟,工作连续性差,数据大起大落的现象屡见不鲜。三 是基层配合程度下降。 特别是涉及到企业、 家庭收入方面的指标, 很多人都有怕露富的 思想,瞒报、不愿报的现象比较普遍。
总之, 调查中我们深深地感到:乡镇统计已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再继续下去必将 被淘汰出局,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原因分析
乡镇统计工作陷入今天的困境, 原因很多, 但追根究底最关键的一条, 是统计管理 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
我国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它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市场经 济的需要,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1、统计管理的责权利不一致。当今的绝大部分统计工作都是自上而下布置的,上 级政府只发指示和命令, 只履行权力, 而下级往往只能被动地履行责任和义务, 既要出 钱又要出力, 而且取得的统计成果对当地的作用不大, 责利极不相称, 越到基层越没有 积极性。这就是一到机构改革、一到经费压缩,统计部门首先遭殃的真正起因。
2、统计部门的归属与职责矛盾。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统计部门是当 地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 必须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管理。 而 《统计法》 赋予统计 部门的职责是信息、咨询和监督。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要求统计部门承担对上负责、 对当地进行评价、 考核、 监督的责任, 统计部门作为当地政府的一员, 既要当裁判员又 要当运动员,自己考核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公正和可信度必定大打折扣。
3、统计方法笨重低效。现行的统计调查方法仍以全面调查为主,要求层层上报; 调查指标体系讲求大而全。 这种方法只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管理无处不在的条件下行得 通。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政府管理已经从微观转向宏观方面,微观经济主体复杂化、 多样化、 自主化, 笨重的统计方法已经丧失了赖以依存的行政管理基础, 不顺时而变只 能是事倍功半、 自讨苦吃。 所以, 与其哀叹基层配合程度下降, 不如更多地从自身的调 查方法上找原因。 对于乡镇统计而言, 乡镇政府的职能逐步萎缩, 日子难过, 不仅仅统 计站, 其他站所也同样处于收缩和弱化的状态, 这是大势所趋。 乡镇统计员在机构、 人 员、 经费全面缩减的条件下, 仍要承担繁重的全面调查任务, 难免产生工作难做的怨言, 难免人心思走,这样,数据质量不高也在情理之中。
三、对策探讨
乡镇统计该如何走出困境?我们认为, 如果只是简单地以上级政府的名义, 发一个
强制性的指示,要求乡镇党委政府重视统计工作,给予机构、人员、经费保障云云,可 能暂时会在形式上起到一些作用, 但终究只是锯剑疗伤而已, 风雨过后, 江山依旧。 而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必须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办事, 对统计管理体制进行脱胎换 骨式的全面改革。
改革统计管理体制有两种方式:一是保持现有的分级管理方式不变。 即乡镇一级的 统计职责仍然由乡镇承担。 但是, 应赋予乡镇政府自主管理乡镇统计的权力, 机构、 人 员、 经费、 工作内容均由乡镇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 乡镇统计只对当地政府和当地民 众负责。 上级部门需要分派调查任务时, 必须同时解决相应的经费, 做多少事就得给多 少钱, 形成平等的供求关系, 而不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当乡镇统计机构不能 承担或者不愿承担上级部门的调查任务时, 上级部门也可以以其他方式与其他组织或机 构合作达到自己的目的。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力和自由。二是建立垂直管理的统计体制。 即县级统计局在乡镇建立统计派出机构, 其人员、 编制、 经费、 工作任务均由县级统计 局安排, 他只对县局负责。 乡镇政府或当地其他组织需要求购统计产品时, 必须与县局 协调,并提供相应的经费。
比较而言,我们认为,建立垂直的统计管理体制更为有效而且可行。理由是: 1、有利于整合资源,树立统计权威。垂直管理后,全县各乡镇的统计员均由县局 统一调配, 有利于快速机动地完成各种调查任务。 最关键的因素, 是乡镇统计不再受到 当地政府的左右, 可以独立行使应有的权力, 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这样 一来, 统计权威就将大大提高。 从此, 不需要再仰人鼻息, 彻底摆脱左右不是人的尴尬 境地。
2、有利于稳定队伍,提高专业化水平。垂直管理后,队伍稳定,乡镇统计的基础 设施、业务培训等工作将得到相应的改善和加强。整体的作战能力肯定会大幅度提升。 3、 实行垂直管理的主要担忧是经费问题。 通过调查, 我们认为经费问题困难不大。 首先,从人头经费来看。现在全县 12个乡镇的兼专职统计员有 10个是行政编制、 2个 是全额或差额拨款的事业编制。 按现行的工资统发制度, 行政编制、 全额拨款的事业编 制人员的工资是由县财政统发的, 只有差额拨款的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由乡镇财政补贴 一部分。所以,现有的乡镇统计员的人头经费 60%以上是由县财政负担的,实行垂直管 理以后, 人头经费的开支增加不了多少, 无非是变换一下发放单位。其次, 从业务经费 来看。现在乡镇每年的统计业务经费开支在 5000元左右,实行垂直管理以后,即使每 个乡镇的业务经费增加到 1万元, 我县的财政负担仅增加 6多万元。 最重要的是, 统计 权威一旦树立, 人员经费等等问题的解决都将容易得多, 统计部门的日子也将好过得多。 所以,实行垂直管理,是统计事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范文四:中国将军最多的县--湖北红安县
红安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她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中将军衔的13人,少将军衔的58人,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被人们称为“将军县”。
红安人杰地灵,文物胜迹遍布全县。确定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3处。其中**旧居,**旧居,红四方面军诞生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红军洞等110多处性建筑和革命遗址遗迹,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红安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将军简介(其他将领)
红安籍上将:
王建安、陈锡联、周纯全、郭天民、韩先楚、谢富治、
红安籍中将:
王近山、刘 飞、刘昌毅、李天焕、吴先恩、张天云、张仁初、胡奇才、秦基伟(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徐深吉、徐斌洲、詹才芳
红安籍少将:
马忠全、王诚汉、甘思和、卢燕秋、刘福胜、江 波、江腾蛟、李世焱、李定灼、吴振挺、何德庆、邹国厚、闵学胜、况玉纯、汪运祖、张天恕、张志勇、张竭诚、陈炎清、陈美藻、罗应怀、金世柏、周世忠、郑国仲、胡正平、赵鹤亭、贺 健、秦光远、耿锡祥、袁克服、徐绍华、殷国洪、涂锡道、韩卫民、程启文、程悦长、程儒珍、谢正荣、詹少联、熊应棠、黎锡福、戴克林、戴克明
名将代表:
韩先楚上将:曾任东北野战军3纵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总司令兼19兵团司令员等职务。
陈锡联上将:曾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第2野战军3兵团司令员等职务。
王建安上将:曾任胶东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7兵团司令员等职务。
郭天民上将: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第二野战军4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务。
周纯全上将:曾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等职务。
谢富治上将: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政委,第二野战军3兵团政委等职务。
**上将:祖籍红安,今划属孝感大悟县
范文五:红安县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的建议
红安县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的建议
摘要:珍贵树种是指资源稀少、品质优良,具有药用、园林、生态等重要用途和特殊文化意义、科学价值及较高的经济价值。红安县珍贵树种培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红安珍贵树种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强化科技支撑、注重价值宣传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红安县 珍贵树种 培育 建议
1 红安概况
红安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湖北省东北部。这里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有着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这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这里走出了**、**两位国家主席和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位共和国的将军,诞生了三支主力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是全国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红安县总版土面积179383.5?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8547?hm2,占49.4%;全县活立木蓄积量319.8万?m3,全县森林覆盖率44.5%,林木绿化率46.3%,是“全国绿化先进县”,是镶嵌在鄂东北大别山南麓的绿色明珠。莽莽苍苍的林海里,已发现80科、267种木本植物,生长着南方红豆杉、秃杉、连香树等世界级珍品树种群落,发现了几十种药用植物,拥有杜仲、厚朴、红栀子等众多名贵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