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五上数学教案
课题 数的世界 课时 1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教学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目标 数的所有倍数。
重点 认识倍数与因数,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难点
教学 电脑课件、卡片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水果店去激发兴趣
看看各总水果的标价。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情境,发现信息。 观察后汇报发现的数。
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
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交流小组分类整理的结果。
怎样进行区分,说说它们的关学生讨论、归纳。
系, 共同讲解
教
学 3、认识倍数与因数。
过 买3千克苹果和5千克梨各付6*3=18(元) 程 多少元, 4*5=20(元)
6*3=18,3和6是18的因数,说出4*5=20这一算式中各数的
18是3和6的倍数。 关系。
讨论得出倍数与因数只在自然数讨论得出倍数与因数只在自然数
(0除外)范围内研究。 (0除外)范围内研究。
师作小结
三、数字游戏 学生完成
四、反思体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自由汇报
么收获,
数的世界 板书 自然数 整数 设计 倍数 因数
教学 反思
课题 因数和倍数 课时 2
教学 掌握方法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应用方法求因数和倍数 目标
重点 应用方法求因数和倍数 难点
教学 数字卡片、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学前准备
,(下面各数,哪些是,,的因数,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哪些是,的倍数,
, , , , ,, ,,
,,
2、说说你是怎样进行判断的, 学生畅所欲言
二.探究新知
,(探究因数的方法
求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动手操作 交流汇报
做一做 总结求一个因数有什么教 特点,
学 ,(直观操作,探究求一个数的倍动手操作 交流汇报 过 数的方法
程 做一做,谈收获
3、总结出规律 共同讲评
适当的进行练习 学生共同完成
三.课堂作业设计
书上练习
学生自己完成,集体汇报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自由发言
因数和倍数 板书 ,,的因数 ,的倍数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2、5的倍数的特征 课时 3
教学 能够发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掌握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并能准确判目标 断。
重点 掌握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并能准确判断。 难点
教学 数字卡片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学前准备
1、与学生做个游戏:让学生任激发学生的兴趣
意说出一个数,师马上说出这个数
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2、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什回答,板书能被2、5整除的倍数
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2的倍数有
哪些,5的倍数有哪些,
二、探究新知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发现能小组讨论,观察能被2整除的数教 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5整除的特征。
学 的数的特征。 回报交流,举例验证 过 做一做,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程
2、介绍奇数、偶数的概念
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它们学生讨论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准确判断能被2整除的数
三、课堂作业设计
判断 学生自己完成,指名汇报
四、思维训练 集体共同完成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畅所欲言
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 设计 看个位
教学 反思
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 课时 4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掌握,应用特征进行判断。 目标
重点 掌握并能应用特征进行判断。 难点
教学 数字卡、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学前准备
提问: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回忆、回答能被2、5整除的数的
征,能被5整除的数呢? 同时能特征
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评议,补充。
二、探究新知
提问: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2
或5整除,我们只要看个位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那么猜一猜判断一个数能被3
整除会有什么特征呢,
1、说一说3的倍数有哪些, 说一说3的倍数有哪些, 教 2、观察并讨论一下这些数有什么小组讨论,观察交流汇报 学 特征,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指做一做,说明理由 过 导。
程 3、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自由说
4、练习:同桌之间随意说出一个
数,另一个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同桌之间完成
的因数,
三、课堂练习
书中练习 学生先独立完成
然后汇报交流
集体讲评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自由说
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设计 看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 教学 反思
课题 找因数 课时 5 教学 在用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目标 惯。
重点 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难点
教学 数字卡片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学前准备
你能说出12的因数吗,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12的因数知
道几个说几个
二、探究新知
1、把12个小正方形能拼成几个大动手拼一拼小组内同学交流,并教 的长方形, 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学
过 2、在本上画一画。 集体交流汇报总结找因数的方法 程
三、思维训练
练一练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交流,及时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自由发言
获,
找因数 板书 设计 12的因数有:1、2、3、4、6、12 教学 反思
课题 找质数 课时 6
教学 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正确应用 目标
重点 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正确应用。 难点
教学 数字卡、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学前准备
1、提问: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思考回答
每个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2、组织学生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认真写,然后观察
数。 1的因数 2的因数
3的因数 4的因数
5的因数??
二、探究新知
教 1、提问:如果把所填因数进行分讨论回答
学 类,可以分几类,
过
程 2、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小组讨论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
数,还是合数,
三、思维训练 练一练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交流,及时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畅所欲言
获,
找质数
1的因数 2的因数 板书 3的因数 4的因数 设计 5的因数??
教学 反思
课题 找质数 课 时 7 教学 初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目标
重点 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难点
教学 数字卡片、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课前准备
在3、4、7、8、10、11、12、21仔细观察后回答
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你小组讨论
是怎样判断的, 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提问:观察,组织学生学习新课。 做一做,如果不限制因数的个数,
你能不能剩下的合数都改写成质
数相乘的形式。
教
学 三、课堂作业设计 练习题
过 程
四、思维训练 学生共同完成,集体讲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自由发言
获,
质数和合数 板书 设计 分解质因数
教学 反思
课题 数的奇偶数 课 时 8
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教学
单的问题。 目标
重点 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
难点 单的问题。
教学 数字卡片、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探索发现规律的策略
让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采用列1、活动:划船
表,画图的方式分析,然后小组 交流看法。讨论发现规律
同桌合作游戏中学习
,(尝试解决问题
观察并思考,合作学习找出规律二.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得以验证 ,、课件演示 让学生游戏中学习 教
,、合作学习,找出规律 学 合作学习,找出规律 过
程 判断奇偶数 三.归纳数的奇偶性特点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小组合作完成,集体汇报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学生自由说
获,
数的奇偶数
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设计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教学 反思
课题 数的奇偶性 课时 9
教学 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怪偶性的变化
目标 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重点 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规律。 难点
教学 数字卡片、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学前准备
,(数的奇偶性的特点 思考后回答问题
,(奇偶性的规律 说出你所知道的奇偶数的规律
二、数学游戏
听清楚游戏的规则 ,(说明规则
,(玩游戏 分小组玩游戏
评选优秀小组 教 教师参与其中,给予相应指导和帮
学 助
过 三、练习 程 完成书中的基本练习 ,(基本练习
,(拓展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讲评
四、课堂小结
自由发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
收获,
数的奇偶性 板书
设计 游戏规则:
教学 反思
课题 比较图形的面积 课时 1
1、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
目标 2、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重点 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难点
教学 各种图形、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各种图形,说说每个图形回顾自己所学知识
的形状。
2、出示表格,说说图中有哪些学找一找,说一说
过的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书中的主题图,说说下面观察说说 教
学 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过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组合作交流 程
讲评 集体总结
三、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书中练习题,边看边说 独立完成、自由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畅所欲言
收获,
比较图形的面积 板书 设计 (出示各种图形)
教学 反思
课题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课时 2
1、能在方格纸上,数图形的面积,并能将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
教学
目标 2、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难点
教学 各种图形、课件、三角板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挂图,请同学说说图上有说一说
什么。
2、请同学们,猜猜图中地毯的面猜猜,畅所欲言
积是多少。
二、探索新知
1、仔细观察地毯,想办法解决。 独立思考,想办法
2、各小组交流,自己所运用的方
法,探究地毯的面积是多少。 小组合作学习
自己所运用的方法,探究地毯的教 面积
学 3、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交流得出结论 过
程 4、探究图中,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共同完成
三、巩固运用
1、独立完成练一练2题 独立完成
2、独立完成练一练3题 共同讲评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自由发言
么收获,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板书 设计 (挂图和分解图)
教学 反思
课题 动手做 课时 3
1、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会画高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
目标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的底和高。
重点 认识底高并会用三角板画高。 难点
教学 各种图形、课件、三角板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我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激发学习兴趣
想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明确学习内容
该从哪里锯好呢,
二、探索新知
1、小组内研讨交流锯开的方法后
汇报。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2、看书20页说说你认识了什么, 自由思考 教
学 3、认一认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全班汇报 过
梯形的高。 程
4、21页试一试。 指名说说,集体纠正
5、动手画高总结方法。 总结方法、个别补充
三、巩固应用
1、21页练一练,用三角板画高。 指名板演
2、在方格纸上画高。 自由汇报比较
四、课堂小结 在书上完成、小组内订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自由说
收获,
动手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课时 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面积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 教学 2(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目标 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 投影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发
1(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
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长×宽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
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二、尝试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打开书自学
形面积。
到投影上数。边数边讲解:我先 (3)投影出示长方形。提问:数一
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数……,它是……平方厘米;再教 多少?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学 数……,它是……平方厘米;两(4)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关系,提过 问:你发现了什么? 部分合起来是……平方厘米。 程 2(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成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1)自由剪、拼,进一步感知。 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揭示转化规律 比较变化前的两个图形, 3(归纳总结公式 ?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面积没有改变。即长方形面积等高 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同时板书) 4(教学字母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平三、应用 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同时板
书)
课题: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设计
S=ah
教学 反思
课题 课时 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 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
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 投影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发
1(出示平行四边形 ,提问: 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 (1)看书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2)订正数的结果。
分为哪几种? (3)思考: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
二、尝试 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
积。
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小组讨论 教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 学 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 过 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程 3(用锐角三角形推导。 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教师带着学生规范地操作。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又发现了什
么? 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
4(归纳、总结公式。 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的一
5(教学字母公式。 半。
(1)学生看书。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a和h
(2)提问: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
么? 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引导学生回答:(板书) 为:
三、应用 S,ah?2。
板书 三角形面积,底×高?2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课时 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目标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转
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 投影,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和剪刀,20根同样的铅笔和渠道模型。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
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
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把梯形转化成
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梯形面
积。
二、尝试
1、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教
学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梯学生操作,互相讨论。 过 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拼拼看。 程
2、引导学生知道:如果用S表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梯形的面积,用,、,和h分别表
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 学生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应用 可以表示为:S=(,,,)h?2
做习题,
板书 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h?2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时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
目标
重点 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
教学 投影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看图思考并回答。
(1)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
(2)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
导出来的?
学生回答问题,写公式 (3)右图所示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二、练习
1(练习
(1)名数的改写方法是什么?根据学生自己练习,找学生反馈答案
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
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学 过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针对错的题,请各小组解决 程 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2)根据改写的方法将第6题的结
果填在课本上。
(3)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一讲自己解决不了的,全班集体讲解。
的想法。
2(练习:科技小组制作飞机模型,
机翼的平面图是两个完全相同的
梯形制成的(如图)。它的面积是
多少,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 大小也分别不同。
目标 2、通过一个分数单位,能理解并准确找到这个分数所在的整体。
3、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重点 也分别不同。 难点 理解并掌握一个整体和单位一之间的关系。 教学 铅笔、实物投影仪。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这一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分
数。
二、新课。
(一)活动一: 按要求操作
1、请你拿出你所有铅笔的二分之
一。 说说你的想法。
2、拿出的铅笔为什么不一样多,
3、小结:因为每个人的铅笔总数
不同,所以拿出的二分之一也不
教 同。在这件事上,铅笔的总数要看小组内说明理由,全班交流想法。 学 作单位一。
过 两本书的三分之一中,因为两本4、拿厚薄两本书,这两本书的三
程 分之一的页数一样吗,为什么, 书的厚薄不同,因此结果不同。
(二)活动二:画一画。
在这里,要把书看作单位一 一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是正方形,画
出这个图形。
(三)活动三:练一练。
自己试独立画,看谁的画法多,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
明理由。 然后小组内总结
6、在正方形里填上适当的数,并
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总结:
分子越小的分数越接近0。分子越
大的分数越接近1。
分数的再认识 板书 分子越小的分数越接近0。分子越大的分数越接近1。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课时 分饼
1、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教学 示的含义。
目标 2、通过学习,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
重点 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 难点 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教学 投影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讲故事引入。
2、用圆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自己动手操作,与同组的同学交
拼,画一画。 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并
讲解。 学生分析、理解
4、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根据学来的方法,学生自己动手,
又得多少张饼呢,用9个圆代替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饼,分一分。
5、介绍真分数和假分数。
(二)活动二:试一试。 交流对带分数的理解 教 1、分别写出几个真分数、假分数、 学 带分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同自学概念 过 学进行交流。 程 2、师板书概念:
(三)活动三:练一练。 独立完成,重点用带分数表示
说说假分数怎样化成带分数 自己写,全班交流。
(四)总结。
谁能把上完今天这节课的体会说
给大家听一听,
分饼
板书 像1/2、1/4、2/3、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 设计
像3/2、3/3、5/4、9/4??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教学 反思
课题 分数与除法 课时 1
1、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教学 2、借助有趣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进一步对分数目标 的认识能力。
3、能根据分数的数学情境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注意分母不能为0。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提问:举例说明,上节课学习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了什么知识,
二、创设情境,指导探究
展示数学情境,指导比较分数
与除法的异同。 观察。
指名说说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巡视,个别指导。
同桌互相说你是怎样想的,加深教 理解和记忆。
学 两种形式表示同一个意义,中间过 用等号连接。 程 用一个文字式子把关系表示出
指导小结 来。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实践运用
教材37页练一练。 学生练习
互相订正
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自由发言
关于分数与除法的新问题,
分数与除法 板书 1/2=1?2 设计 3/7=3?7
教学 反思
课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时 2
教学 ,、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子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性质。 目标 ,、能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数)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重点 理解分数的的基本性质。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为什么贝贝和佳佳不同意猴子激发兴趣 进入情境
爸爸的分法? 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二、探索课题:找规律
1、同学们这个长方形中颜色部分
的面积所占总面积的多少? 你怎么看的?给大家讲一下你的
2、将长方形对折,发现什么? 思路.
再对折,深色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
几? 按要求对折,观察交流 教
3、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归纳: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同时乘学
过 三、巩固发展 应用规律 上2得到的分数相等. 程 出示:(小黑板)
1、游戏
2、教材P40试一试,练一练
3、把下列分数按要求填在指定的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交流
图里。 引导学生思考方法.
1 与相等的分数( ) 2 1与相等的分数( ) 3
四.课堂总结与反思
自由发言
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
3612设计 == 4816
教学 反思
课题 找最大公因数 课时 3 教学 ,、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目标 ,、探索两个公因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识:
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因数? 学生说概念 谁来个大家举例
二、探索新知 子?
1、我们以前学习了一个数的因数,
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因数。
12=( )× ( ) =( )×( )=( )×( ) 学生填空
18=( )×( ) =( )× ( )=( )×( )
说出12的因数 18的因数有那些? 指名汇报
观察两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教
2、讨论:怎样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因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学
过 数和公因数. 自己的集合图。 程 3、用自己语言因数和公因数怎样学生汇报
找出来的?
三.巩固与练习.
1、请同学们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
5和1 18和9 5和8 认识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
2、判断互质数 个数叫互质数
2和3 3和4 10和15
四.课堂总结与反思 自由发言
我们学到了什么?
找最大公因数 板书 12的因数有:1 2 3 4 6 12; 18的因数有:1 2 3 6 9 18 设计 12和18的公因数有:1 2 3 6;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6 教学 反思
课题 找最大公因数 课时 4
教学 ,、掌握具有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的求最大公因数的简便方法。 目标 ,、能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熟练准确的判断。
重点 掌握特殊情况的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8和16的公因数________ 学生掌握找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_____ 的方法
2、 5和7的公因数____
5和7的最大公因数___
二、探索特殊方法
启发提问:你发现每组的两个数有讨论归纳: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
什么特点结果又有什么特点? 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教
三、巩固与练习.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是1. 学
过 1、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程
8和9 5和17 2和3 9和27
2、五年级三个班分别有24 36 42
人参加体育活动,要把他们分成人学生探索解决
数相等的小组,但各班同学不能打
乱,最多每组多少人,每班可以分
几组?
四、课堂总结与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找最大公约数 板书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设计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是1。 教学 反思
课题 约分 课时 5
教学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成,理解约分的含义。 目标 ,、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的约分。 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准备:
说出下面那些有因数2?那些有因激发兴趣 进入情境
数3?那些有因数5? 教材P44做一做
16.20.36.45.27
二、解释课题探索新课
1、从上面你得出什么结论?
你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释淘气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及时指导
的发现吗? 教
2、师生共同概括最简分数的意义 注重让学生一环扣一环的探索方学
过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法
程
分数。
三、巩固与练习.
P45试一试,练一练1—4 学生练习
共同讲解
四、课堂总结与反思
你又学会了那些本领, 畅所欲言
约分 板书 88814441=?= =?= 设计 242483121243教学 反思
课题 找最小公倍数 课时 6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 含义。 目标 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重点 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受。
师:从相距48千米的甲地到
乙地可乘坐行驶在同一线路上的
A、B两种车,A车大约每4千米设学生研讨后汇报研究结果。
有一个车站, B车大约每6千米设
有一个车站。已知这两种车的始发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总结求最小
及终点的站点都是公用的。现在请公倍数的方法,进行学法迁移,
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甲乙学会用枚举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
两地之间还有多少个两车公用的倍数。
站点,并且要说明你的理由。
二、顺理成章,总结概念。 小结学生的发言,板出:枚举法。 教 师:在这里,我们找A、B两车 学 的车站就是运用了有关倍数的知学生练习,在他们汇报时,教师过 识,那么,你是否知道同时有两个应指导强调集合圈的写法 程 车站的这几个数字表示的是什么
呢,你能否给这些数起一个名字
呢, 最后让学生展示、汇报各自的练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公习的结果
倍数”的名称。
三、总结方法,实际应用 学生回顾总结出公倍数和最小公
倍数的含义及求公倍数和最小公
倍数的方法。
四、总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自由发言
板书 找最小公倍数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分数的大小 课时 7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用正确的方法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目标
重点 通分的含义、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回顾旧知
1、用手势判断大屏幕中每组分数用手势表示判断的结果。
的大小,看看哪些同学反应最快。 观察屏幕,指明回答判断的方法
2、追问: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和依据。
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二、探索新知 学生仍然用手势表示。
1、出示2/9?1/4 学生判断。
2、这次为什么没有马上做出判断因为分母不同,分子也不同
呢,
3、想办法比较出他们的大小,先
自己想,可以采用折一折、画一画、 教 算一算等各种办法,再在小组内交 学 流,看哪一个组方法多。 学生分组,自己动手操作、研究过 4、小组合作、讨论方法。 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在程 5、小组汇报: 小组内互相交流方法。看哪个小
A(分纸条和分线段(实物投组的的方法多,
影展示)。
询问:在分纸条、分线段的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方法。
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可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B(同分子。
追问:转化时的依据是什么, 指名回答
三、练习
书中的练习 学生自由完成,集体讲评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畅所欲言
板书 分数的大小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数学与交通——相 遇 课时 4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提高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目标 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重点 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理与你的同伴说说。
解题意。问:你懂得什么,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问题(1):估计两人在哪要求学生能说说自己的理由。
个地方相遇, 从图中你了解到遗址公园到天桥
2、出示问题(2):出发后几时相有多远,
遇,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教 教师画线段图
学 引导学生思考“相遇时两辆车行的得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过 全部路程是多少,分别是什么车行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的数量程
的,”。 关系,最后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3、说说自己是怎样找出其中的数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尝试
量关系 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书中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集体讲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自由发言
收获,
相 遇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旅游费用 课时 5
知识技能: 使学生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
教学 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目标 过程方法: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 学生体会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创设情境:外出旅游
1、课件演示外地美景,用语言描进入情境
述故事的开端,并展示长城旅行社了解两种优惠方案
推出的两种优惠方案。
2、演示第一组家庭的外出计划 算一算,比一比
提问:怎样买票省钱, 汇报交流
3、演示第二组家庭的外出计划 算一算A、B方案各花多少钱
说一说怎样选择方案,
你发现什么规律,
4、演示第三组家庭外出计划 教
学 按照刚才总结出来的规律算一算,
过 这三组家庭,选择哪种方案, 比较汇报 程 二、探索租车策略 总结A、B两种方案的组合
1、出示情境
育才小学115人去秋游,怎样租车探索策略,小组汇报
省钱,
用列表的方式解决。
2、反思小结
三、巩固练习 总结租车问题的关键及过程
课本60页“练一练”。 完成试一试各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畅所欲言
收获,
旅游费用 板书 A方案: 设计 B方案:
教学 反思
课题 看图找关系 课时 6
1、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教学 结合实际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目标 2、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 重点 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呈现生活经验 说明变化情况
公交车在起步、行驶和到站的时1、起步的时候比较慢,后来越来
候,车速有什么变化, 越快,快到站的时候又比较慢。
把你们的这种感觉做成了动画,我2、起步的时候慢慢加速,中途一
们一起来看一看。. 直都比较快,到站时慢慢减速,
最后停下来。
二、结合情景看图找关系
(媒体出示教材第61页的主题小组活动:在小组中先说说你从
图) 图中看到了什么?再说说你想到
1、先出示图表再演示线的变化,了什么,
图中找到加速减速的感觉吗,
教 2、这里还有一张图表,也是描述看到了字、数、线,分别表示的学 小明从解放路到商场之间行驶速意思;这张图表描述的是从解放过 度与时间的关系,你能介绍一下汽路到商场之间汽车行驶的速度与 程 车运行情况吗, 时间的关系等;
3、比较这两张图表的相同和不同学生回答,猜猜为什么会中途停
之处: 车,比较这两张图表的相同和不
同之处。
三、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第1题,并阐述理由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图表给学学生自由编故事。
生展示。 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件或行
为也可以用图表来描述,
用图表来描述一件事或一个行
四、小结: 为,说说它的优点
评价:用图表来描述一件事或一
个行为,你觉得有什么优点, 谈谈你的学习感受。 板书 看图找关系
设计 简洁、明了、直观
教学 反思
课题 分数加减法(折纸) 课时 1
教学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目标 2、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学生进行折纸、图色
说说学生进行折纸、图色情况
二、探究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分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
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计算。 汇报探索过程
教 二、汇报 学
1、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算式交流学生逐一汇报 过 程 汇报探索发现。
2、教师小结
四、巩固练习 学生计算分数加减法
计算 说说你的算理
五、总结
说说你的收获, 自由发言
分数加减法 板书
设计 11 += 24
教学 反思
课题 分数加减法(星期日的安排) 课时 2
1、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
目标 2、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重点
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一、组织活动
板书:调查结果 1调查本班学生星期日的安排并
进行统计
2根据调查情况进行统计
二、解决问题
列式,讨论计算方法及具体的运教 算过程。 学
小结 交流、汇报 过 程 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练习
书中69页试一试 学生自由完成,集体讲评
四、总结
说说你的收获, 畅所欲言
分数加减法(二) 板书
3311设计 1-- 1-(+) 8686教学 反思
课题 看课外书时间 课时 3
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教学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 目标
3、能正确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重点
掌握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察记录、提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板书:学生汇报的方法 交流、讨论
2、适当指导 汇报
3、出示练习 完成练习
教 学
三、课堂联系 小结分数、小数互化方法, 过
程 完成“试一试”,并说明方法。
四、课堂总结
说说你的收获, 归纳本节课的收获
看课外书的时间
板书
林林 明明 设计
1 0.4 4
教学 反思
课题 组合图形面积 课时 1
1、了解组合图形的特点,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 2、进一步巩固平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目标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
难点 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各种图形、三角尺、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怎样求出回答学过的各种图形的面积。
它们的面积,
2、根据条件求出图形的面积。
(1)长方形的长是6.5厘米,宽
是0.5厘米。 学生独立做
(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2厘米,集体讲评
高是5厘米。
(3)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
8厘米。
(4)梯形的上底是 12厘米,下
教 底是28厘米,高是5厘米。
学 二、教学实施
过 出示例题: 程 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小组讨论
地板,(图略)。请你估计他家至少汇报、交流、反馈
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再实际算一说说你的思路
算,并与同学交流。
三、思维训练
1、书76页试一试,
2、练习题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决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自由汇报
板书 组合图形面积
设计 例题:
教学 反思
课题 成长的脚印 课时 2
教学 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目标 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重点 学会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难点
教学 教学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
说出下面图形的面积(每个小学生观察,交流 进行汇报
格代表1平方厘米)
估算出下面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格
代表1平方厘米) 学生进行估算,小组进行交流,
二、教学实施 全班交流
1、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 教
多少平方厘米, 学
过 2、小华2岁时,脚印的面积约是方法:先数满格的方法,再数半格
程 多少平方厘米, 的方法。
3、小华今年11岁,脚印的面积约
是多少平方厘米, 全班交流估测的方法
三、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第78页 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畅所欲言
板书 成长的脚印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鸡兔同笼 课时 7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教学 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
重点 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鸡兔同笼问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
题。课件出示图,师问:请你说一猜一猜图中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说图中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二、探求新知。
1、独立学习:如果告诉你:鸡兔
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小组交流:
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教 吗,(出示题目)你打算用什么方交流一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学 法解决这个问题, 样。集体讨论并汇报不同的列表过 程 2、小结方法 法
三、解决问题: 将题目改成:鸡兔同笼,有23个
请同学们用列表方法解决。 头,66条腿,鸡、兔各几只,
老师带51名学生到公园划船。一自主完成,交流不同思路
条大船坐6人,一条小船坐4人,
他们租了大船、小船各几条,
四、学习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小结学习收获,拓展应用
收获,
鸡兔同笼 板书 列表法 设计 假设法
教学 反思
课题 点阵中的规律 课时 8
教学 使学生了解点阵中的基本知识,能从图形的变化中找到其隐藏的规律,体验数
目标 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推理
重点 使学生探索点阵中的规律。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直奔主题
出示问题:数字有什么用途啊, 生充分发表意见。
二、探索新知
1、师:希腊数学家闷已经利用图自主探究感悟区规律
形来研究数。你们想试一试, 第1个 1*1=1
第2个 2*2=4
第3个 3*3=9
------
教 2、出示课件书上82页。试着用算归纳四个点阵所隐含的规律。 学 式表示点阵中的个数。 让学生画出第五个点阵。思考为过 程 什么这么做,
3、观察第5个点阵的划分方法,观察后谈体会
并辅助算式感受点阵形式是多样
的。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1学习另一种划分方法
四、总结:
点阵是相同数字相乘,也可以学生自由发言
看做是连续奇数的和。
点阵中的规律
板书 第1个 1*1=1 规律:
设计 第2个 2*2=4
第3个 3*3=9 ??
教学 反思
课题 摸 球 游 戏 课时 1
1、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 2、分析、概括可能性表示的基本方法。
目标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体会学生概率知识的重要性。 重点 可能性表示的基本方法,体会学生概率知识的重要性。 难点
教学 多媒体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大屏幕出示:盒子里有3个红看大屏幕。数说
球和1个等大的白球。数说哪一种
颜色的球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为
什么
思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自由回答
用什么数来表示,
二、探索新知
1、大屏幕出示:盒子里只有2个分组实验。小组讨论、交流
红球。
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用什小组合作尽心不管摸球游戏。 教 么数来表示,白球呢,为什么, 汇总各小组的结果。 学 2、盒子里只放1个红球和1个白猜想,说出猜想依据 过 球。 验证结果是否与猜想一致,分析
程 说说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原因。
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盒子里放3个红球和2个白球。
学生独立完成
2、87页的数学游戏。 集体讲评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畅所欲言
摸 球 游 戏 板书
设计 摸红球的可能性
摸白球的可能性 教学 反思
课题 设计活动方案 课时 2
1、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能自主地设计一些活动方案。 教学 2、对实际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能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 目标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 重点 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分析、概括可能性表示的基本方法。 难点
教学 多媒体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大屏幕显示:盒子里有4个红看大屏幕,思考,自由发言
球,3个白球,那么摸到什么球的
可能性大,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并说明理由
多少,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
少,
二、探索新知: 四人合作设计符合要求的方案,
出示内容: 然后评选最佳设计方案 教
1提出设计活动方案的具体要求 学
过 讨论、交流、设计活动方案 程 2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各组派代表讲解本组的设计方
3全班交流汇报设计方案 案,说明理由,全班讨论、判断
在一个正方形的6个面分别标上活动设计是否合理
数字,使得正方体掷出后,3朝上
的可能性为1/2
三、巩固练习:
1、教材90页做一做 学生自己完成
2、实践活动 互相纠正补充
四、总结全课 总结规律
设计活动方案 板书
设计 可能性大小
红/红*6 =1/6
教学 反思
课题 数学与生活(迎新年) 课时 3 教学 1、利用所学的分数的再认识及可能性有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 2、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寻找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教学 投影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迎新年 学生看大屏幕,根据数据中提供
1、教师与学生谈话引入。 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解答问题,
2、大屏幕显示表格。 汇报、交流。
通过讨论我们班同学过新年的想
法、汇总,提出数学信息,然后
解答
(1)、5个接力点的位置确定的依
据。 看大屏幕,分组讨论:
(2)、5个接力点设计的 是否合
教 理。
学 二、长跑接力
过 程 1、谈话引入,大屏幕显示表格
2、学生讨论:你愿意参加哪个游重新设计方案,全班交流
戏,为什么, 看大屏幕,分组讨论
3、你把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
有奖游戏讲给同学听
三、有奖游戏
谈话引入,大屏幕出示92页有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游
奖游戏图 戏,交流评价
数学与生活(迎新年)
板书 迎新年
设计 长跑接力
有奖游戏
教学 反思
课题 数学与生活(铺地砖) 课时 4
1、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合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 教学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目标 3、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重点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教学 大屏幕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老师家的餐厅要铺地砖,请你说说你对铺地砖知识的了解
帮助老撒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
二、探索新知
1、探索餐厅的地砖的铺设方案。 任选一种方砖来铺设餐厅,看看
大屏幕出示餐厅的平面图和方砖需要多少块方砖。
的规格。
大屏幕出示几种不同的铺法。 汇报交流,说说你喜欢哪种铺法,
为什么,
教 2、探索客厅的地砖铺设方案 小组合作,设计铺设方案 学 全班展示交流
过 (1) 讲清设计理由 程 (2) 互查计算结果
(3) 整理各种方案
三、巩固练习 (4) 评选喜欢的方案
说说自己家的客厅有多大什么学生自由完成
形状怎样铺设地砖
四、课堂总结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与生活(铺地砖)
板书 卧室面积
设计
地砖面积
教学 反思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课时
教学 1、通过整理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目标 2、通过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 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整理复习第一、二单元 让学生先罗列出所学知识,再组
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明
确他们之间的联系
二、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找一找。集体订
第1题:找一找28的因数和100正。
以内所有8的倍数,
第2题:猜猜这个数是谁呢, 竟猜数字,然后集体订正。 教
第3题:写一写20以内的所有的自由写,集体订正 学
过 质数。 程 三、拓展练习
1、寻找能开4把锁的万能钥匙,看图比较,说理。
数字是几呢, 学生独立练习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之共同纠正
间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举例验证你的发现,
四、小结
自由说收获 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整理与复习(一)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整理与复习(二) 课时
1、对第三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进
教学 一步深化对各个概念的理解。
目标 2、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重点 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各个概念的理解。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整理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
回忆所学的知识,集体交流收获质举例说明,并与同学交流。
疑问题,
二、课堂练习
第1题猜一猜他们各有几本书, 请学生先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
第2题填合适的数 正。
第3题 自由填写,集体订正
第4题
第5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6题、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
教 小。
学 第7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过 第8题、写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 程 因数。
第9题、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
数。
第10题、比较哪幅图能够准确反看图比较,说理。
映了小军的行为,
三、拓展练习 先请学生拼一拼,试一试,观察
剪一些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所拼出的正方形的边长与小长方
形的纸片,至少需要几张这样的纸形的长、宽的关系,然后概括出
片才能拼出一个正方形。 运用求最小公倍数直接进行计算
四、小结 的方法。
你学会了什么, 自由说收获
板书 整理与复习(二)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整理复习(三) 课时
教学 1、回顾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目标 2、对解题的方法进行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重点 对解题的方法进行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难点
教学 课件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活动情境
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加减法〉及 〈图形的面积〉这两个单元,你一思考,自由发言,明确问题
定有很多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做
一个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
明确要求,小组讨论交流后,进(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行整理 1、计算方法
请教他人或教师帮助 2、注意 师适时板书 教
(二)、分数与小数互化 学
过 1、分数化小数 集体交流,进行决策
程 2、小数化分数
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 (三)、分数与小数大小比较
(四)、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练习 自主进行,集体交流
1、教材85页1、2题
2、思维训练 自主进行,集体交流
自由发言 四、小结
整理复习(三) 板书 设计 随 机
教学 反思
课题 复习一 课时
复习倍数与因数的内容 教学
目标
重点 学生掌握倍数与因数的关系,会正确判断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 难点
教学 投影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有一箱饮料,不论分给7个人
还是分给9个人,都能正好分完,
这箱饮料共有多少瓶, 互相检查概念
2(王老师把五年一班的学生分成
小组来植树,按4人一组,6人一
组,都能正好分完,五年一班有多
相互从书上出题测试 少人,(班级人数在40,50之间)
3(把48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
子装的同样多,有几种装法,每种找出问题,并总结 教
装法各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37学 过 个球呢? 口头测试 程 4(已知两个质数的和是43,这两
个质数的积是多少,
看投影做习题 5(已知自然数a,b,c中,a×b=16,
a×c=12,a,b,c分别是几,写
出所有的答案。
6. a是质数,且a+10,a+14也反馈
都是质数,a等于多少,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复习二 课时
复习图形的面积的内容 教学
目标
重点 学生掌握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会正确计算各个图形的面积。 难点
教学 投影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
厘米,底是8厘米,高( )厘
米。
A、6 B、3 互相检查公式
C、12 D、24
2、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不变,高
扩大5倍,它的面积( )。
A、扩大5倍 B、扩大25倍 C、
相互从书上出题测试 缩小5倍 D、缩小25倍
3、将一个长方形的铁丝圈,拉成
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 )
找出问题,并总结 教 原来的长方形面积。 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过 4、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 口头测试 程 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
的底等于( )。
A(梯形的高 B(梯形的
看投影做习题 上底 C(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
一张正方形红纸,边长66厘米,
可用它做成底是33厘米,高是22
厘米的三角形小红旗,最多可以做
多少面, 反馈
4、一个自选商店门口的装饰牌是
等腰梯形。它的上底是16米,下
底是22米,高3米。油漆这块装
饰牌(每平方米需要用油漆1千
克),50克油漆够不够,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复习三 课时
复习分数的内容 教学
目标
重点 学生掌握计算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方法 难点
教学 投影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114261 + = + = — = 237572
互相检查分数计划的相关原理 358355 + = — = = ,5694714
1、在一次知识竞赛中,共有40
道题。小红做对了28题,做错了相互从书上出题测试
12题。请你用最简分数表示小红
做对的题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做错
找出问题,并总结 教 的题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 2、把15斤白菜平均分给5只小兔,过 口头测试 程 每只小兔得几斤,平均分给6只
小兔呢,
3、北京和呼和浩特相距660千米,看投影做习题
一列火车从呼和浩特开出,每时行
使48千米;另一列火车从北京开
出,每时行驶72千米。两列火车
反馈 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几时相
遇,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复习四 课时
复习数学与生活的内容 教学
目标
重点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难点
教学 投影 用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有一个长方形水池,长是8m,
宽是6m。如果用边长是40?的方
砖铺地,只需要40块。( ) 互相检查概念
2、某教室的面积约60m?,用边长
为50cm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140
块。 ( )
二、计算题
相互从书上出题测试 1、王老师家装修房间,要给长
10m,宽4m的客厅铺地砖,地砖的
规格有以下两种:第一种:15元/
找出问题,并总结 教 块,40cm×40cm,第二种:25元/学 块,50cm×50cm 过 (1)用第一种规格方砖铺地至少 口头测试 程 需要多少块,(7点)
(2)用第二种规格的地砖铺地至
少需要多少块,(7点)
看投影做习题 (3)两种地砖那种省钱,合算,
(7点)
2、某广场的长是80m,宽是60m,
如果用边长是50cm的正方形地砖
铺满整个地面,只要需要多少块这反馈
样的地砖,(用两种方法计算)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范文二:人教数学2014年新编五上-《五年级上册位置》教案
《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很多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3)教学写法:某某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
2、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3、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熊猫馆”“海洋馆”“大象馆”的位置。
三、练习
1、P20做一做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P23第7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作业
练习五第1、2、3、4、5题。
范文三:2014五上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第一课时 位置(一)
课型:讲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 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 能在具体情境 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 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确定位置的过程 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 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难点:学根据“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 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 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一位教师到图书馆借书,询问图书管理员工具书所 在位置,然后图书员告诉他图书所在位置。
2、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听教师讲解,初次接触位置这个概念。
3、 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
4、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某物体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位置,联系具体生活场 景和经验,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直观演示以及具体的情景联系,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 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投影出示例 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 教师 给予肯定。
(3) 如果用 (2, 3) 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 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 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2、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小结: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再从左往右确定第几 列,这样就能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同学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行和第几列的判断方法, 经历应用 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 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 19 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课后小记与反思:
第二课时 位置(二)
课型:讲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 20页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根据示意图找到位置。
过程与方法:理解可以用一组数来确定位置关系, 通过确立一个坐标图形来找准 方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数学的亲切感,把位置关系的学 习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
难点:理解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1、谈话导入。
学生回顾在生活所见的示意图,回答教师问题,。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以及具体的直观演示和具体的情景联系, 充 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出示例 2。
学生读题, 明白示意图, 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每个位置是用一个坐标的形式来表示 的,每一个游览区和一对数相对应。
2、学生可提问质疑,可小组讨论,可互相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示意图,知道它们是如何标示各区域所在位置的。 小结: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 通过这些坐 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游览区的具体位置。
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关系。
5、练习:在图上标出这些场馆的位置。
6、小结: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 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
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四、反馈练习。
五、课堂总结。
在练习中,要紧紧把握图形,从题目入手,寻找位置与坐标数值的对应关系,明 确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互相判断对方。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课后小记与反思:
第三课时 位置(练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 P21—— 23练习五 2、 3、 5、 6、 7、 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能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基础性练习
1、填一填,再回答
⑴、 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的位置时, 我们规定:竖排叫做 () , 横排叫做 () ,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往()数。
⑵、○在第 4列第 5行,用数对表示是(, ) ; 用数对表示是(2, 7) , 那么它在第 () 列第 () 行, (8, 7) 在图中表示第 () 列第 () 行的位置。 2、 动物园的平面图。
①、动态生成方格图,渗透坐标思想
②、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③、游戏:猜景点
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 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小组内同学看数对说地名,看 看说得对吗?全班交流。 如果想去的景点是在(, 4) ,可能是哪里?
得出:一个数能准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帮助我们很快在
平面图上找到某个具体的地点。
④鳄鱼潭在(2, 4) ,请标出。图上(4, 2)和(2, 4)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为什么? 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注意两个数的顺序。
⑤小强的位置在(3, 1) ,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6, 5) ,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 他的行走路线吗? 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 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图形的具体位置。
二、巩固性练习:
书本第 2、 3、 5、 6、 7、 8题,学生先独立练习,老师再有选择、有重点地加 以点评,指正(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这部分练习可以课前布置) 。
三、发展性练习
1、移动图形
⑴、在格子图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ABC ,并构建一个平面示意图,确定列和行, 用数对表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⑵、把三角形 ABC 向右平移 5格再向上平移两格后的图形用 A ’ 、 B ’ 、 C ’标出对 应的点,并用数对表示 A ’ 、 B ’ 、 C ’的位置。
⑶、把三角形 ABC 绕 B 点逆时针 90°,得到的图形用 A ” 、 B ” 、 C ”标出对应的点, 并用数对表示 A ” 、 B ” 、 C ”的位置。 2、五子棋
明明和小强下五子棋:
明明执黑子先下,小强执白子后下。 明明和小强的落子位置用数对表示是:明明:1、 (4, 5) 2、 (5, 6) 3、 (6, 7) 4、 (7, 8) 5、 (4, 7) 6、 (5, 7)
小强:1、 (5, 5) 2、 (6, 6) 3、 (3, 4) 4、 (8, 9) 5、 (4, 4) 6、
(7, 7)
⑴、 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 画出一个简单的棋盘, 并在棋盘上画出黑子和白子。 ⑵、 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如果你是明明, 你的下一步棋子准备放哪?请用数 对表示。 3、涂色游戏
根据下面给出的数对给方格涂上相应的颜色,并说说涂出的图形是什么。
红色:(3, 4) , (4, 5) , (5, 6) , (6, 7) , (7, 6) , (8, 5) , (9, 4) , (4, 4) , (5, 4) , (6, 4) , (7, 4) , (8, 4) 。
蓝色:(4, 1) , (4, 2) , (4, 3) , (8, 1) , (8, 2) , (8, 3) 。 黄色:(8, 6) , (8, 7) 。
绿色:(7, 10) , (8, 9) , (8, 11) , (9, 9) , (9, 11) , (10, 9) , (10, 11) , (11, 10) 。
四、课堂总结: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学们说说在哪些领域会用到这个 知识?我们学好这个知识对于大家以后指导自己的生活, 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 今天练习的这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
范文四:《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五上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二单元位
置(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P19例1、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
2.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播放动画。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简明地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 “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二、初步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2、认识数对,学会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1)提出问题(看来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一个人的位置真好,让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说法。)
大家觉得用这种方法表示一个人的位置,简炼吗? 师:能不能把这种方法再简化一下?
(2)创造、交流
同学们可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这一种是哪个小组创造的?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不错,既然每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下了这两个数,
说明——?这两个数很重要!
真好!那这里的2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
说得太棒了,数学规则需要统一,想不想知道数学上统一使用的方法,请看先写4,接着打上逗号,然后写3,最后打上括号,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大家知道吗?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组成的一对数,叫做——数对。板书:(2,3)
(4)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3、游戏中概括提升
我发现咱们班同学学得特别快,下面咱们玩个游戏好吗?
(1)师出生对
我说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快速地站起来。看谁反应最快! (3,1)(3,2)(3,3)(3,4)(3,5)
奇怪,怎么就正好站起来这么一排呢?
(2)生出生对
如果让你来出数对,你能让一排同学站起来吗?谁来试试? 生:……
师:也不错!有没有谁能说出点不一样的?
生:(1,1)(2,1)(3,1)(4,1)(5,1)(6,1) 师:发现什么了?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
师:也就是说,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他们就都在同一行。
(3)师再出
不过,老师还有个本领:只说一个数对,就可能让一排同学都站起来,你们信不信?要不咱试试?
示(4,x )可能是哪些同学?
师:你的数对是?奇怪,我上面写(4,1)了吗?那你为什么站起来?
生:(第一个数是4,表示第4列,第二个数是求知数,所以第4列的每一个同学都有可能)能不能确定,到底是谁?如果x 等于3呢,表示的一定是谁?其他同学坐下去,看来,要想确定某一个人的位置,只知道列数行不行?还得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一定要用到两个数)
师:(xx )又可能是哪些同学?(全班同学都站起来了)。 师:全班同学都有可能吗?x 、x 表示两个相同的数,你的数对是(?,?),符合吗?不符合的同学请坐下。当x=1、2、3、4、5时,看来(xx )能不能表示全班同学?只能表示什么?只能表示列数、行数相同同学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
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 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列(竖排)
行(横排)
张亮在第二列,第三行。数对(2,
(繁) → (简) ) 3
范文五:2014五上第二单元位置教案[技巧]
第一课时 位置,一,
课型:讲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根据“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 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一位教师到图书馆借书~询问图书管理员工具书所在位置~然后图书员告诉他图书所在位置。
2、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听教师讲解~初次接触位置这个概念。
3、 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
4、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某物体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位置~联系具体生活场景和经验~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直观演示以及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投影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3,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2、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小结: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再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列~这样就能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同学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行和第几列的判断方法~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 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课后小记与反思:
第二课时 位置,二,
课型:讲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根据示意图找到位置。
过程与方法:理解可以用一组数来确定位置关系~通过确立一个坐标图形来找准方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数学的亲切感~把位置关系的学习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
难点:理解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1、谈话导入。
学生回顾在生活所见的示意图~回答教师问题~。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以及具体的直观演示和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出示例2。
学生读题~明白示意图~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每个位置是用一个坐标的形式来表示的~每一个游览区和一对数相对应。
2、学生可提问质疑~可小组讨论~可互相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示意图~知道它们是如何标示各区域所在位置的。
小结: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游览区的具体位置。
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关系。
5、练习:在图上标出这些场馆的位置。
6、小结: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
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四、反馈练习。
五、课堂总结。
在练习中~要紧紧把握图形~从题目入手~寻找位置与坐标数值的对应关系~明
确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互相判断对方。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课后小记与反思:
第三课时 位置,练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P21——23练习五2、3、5、6、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能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基础性练习
1、填一填~再回答
?、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的位置时~我们规定:竖排叫做, ,~横排叫做,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 ,往,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 ,往, ,数。
?、?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 ~ ,, 用数对表示是,2~7,~那么它在第, ,列第, ,行~,8~7,在图中表示第, ,列第, ,行的位置。 2、动物园的平面图。
?、动态生成方格图~渗透坐标思想
?、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游戏:猜景点
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小组内同学看数对说地名~看看说得对吗,全班交流。 如果想去的景点是在, ~4,~可能是哪里,
得出:一个数能准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帮助我们很快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具体的地点。
?鳄鱼潭在,2~4,~请标出。图上,4~2,和,2~4,表示的位置相同吗,为什么, 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注意两个数的顺序。
?小强的位置在,3~1,~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6~5,~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的行走路线吗, 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图形的具体位置。
二、巩固性练习:
书本第2、3、5、6、7、8题~学生先独立练习~老师再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点评~指正,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这部分练习可以课前布置,。
三、发展性练习
1、移动图形
?、在格子图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并构建一个平面示意图~确定列和行~用数对表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两格后的图形用A’、B’、C’标出对应的点~并用数对表示A’、B’、C’的位置。
?、把三角形ABC绕B点逆时针90?~得到的图形用A”、B”、C”标出对应的点~并用数对表示A”、B”、C”的位置。 2、五子棋
明明和小强下五子棋:
明明执黑子先下~小强执白子后下。 明明和小强的落子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明明:1、,4~5, 2、,5~6, 3、,6~7, 4、,7~8, 5、,4~7, 6、,5~7,
小强:1、,5~5, 2、,6~6, 3、,3~4, 4、,8~9, 5、,4~4, 6、,7~7,
?、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画出一个简单的棋盘~并在棋盘上画出黑子和白子。
?、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如果你是明明~你的下一步棋子准备放哪,请用数对表示。 3、涂色游戏
根据下面给出的数对给方格涂上相应的颜色~并说说涂出的图形是什么。
红色:,3~4,~,4~5,~,5~6,~,6~7,~,7~6,~,8~5,~,9~4,~,4~4,~,5~4,~,6~4,~,7~4,~,8~4,。
蓝色:,4~1,~,4~2,~,4~3,~,8~1,~,8~2,~,8~3,。 黄色:,8~6,~,8~7,。
绿色:,7~10,~,8~9,~,8~11,~,9~9,~,9~11,~,10~9,~,10~11,~,11~10,。
四、课堂总结: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说说在哪些领域会用到这个知识,我们学好这个知识对于大家以后指导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练习的这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