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我国非公经济跨入历史发展新阶段
国务院研究室专家的研究显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正在跨入历史发展新阶段。这个历史发展新阶段有三大标志。
第一大标志是:党和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制度已经基本形成。
从理论认识上看,一是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明确宣告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是明确宣告“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从方针指向上看,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方针,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从政策措施上看,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要求。《若干意见》则明确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鼓励性政策措施。
从国家制度上看,1999年和2003年的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最高法律的形式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制度中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作用。
第二大标志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个体私营加上外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一半。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净增500万~600万个工作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3/4以上。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私营个体税收已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4%左右,加上外商投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全国税收的1/3以上。
私营经济已成为对外开放中的一支生力军。目前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已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0%左右。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支撑地、市、县经济的主体。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市、县的经济主体力量已经是个体私营经济,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个体私营经济。
第三大标志是: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的自身素质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根本变化。
变化之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在行业分布上以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领域为主,现已开始向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
变化之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在结构规模上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为主,现已涌现出一批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企业、大集团。
变化之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庭企业为主,现已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
变化之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在产业布局上以小规模、分散化经营为主,现已在部分地区形成一批以大规模、专业化经营为特征的产业集群。
变化之五是,非公有制经济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现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加速。
变化之六是,私营经济基本上以国内市场为主,现已开始向国际市场迅速发展。(摘自2005年2月26日《经济日报》)
相关链接
三角架构最稳妥
民营企业“掌门人”黄孟复说,工程结构上讲三角形架构最稳妥,国有、民营、外资在所有制结构中也要比例适当,形成三角架构,才有利于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有利于经济平衡发展。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国有资产,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又要吸收那些真正能够提升管理和技术的外资。应该认真研究所有制结构中国企、民营、外资的合适比例。目前国有企业占总量比例还是过大。退到多少合适?是应该继续探讨的问题。还应该积极研究在竞争性领域里如何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公平开放,尽量交给我们自己的老百姓干。“中国人很聪明,我们的民间也不缺钱,为什么不能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呢!”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要对外资进行限制。外资所占比例应该充分考虑国家安全,10%~15%的比例比较合适。
所有制结构调整是一盘棋,不能以哪些人的好恶而转移。拉美的教训提醒我们,一个国家若既无强大的国有经济又无强大的非公经济与外资相抗衡,并且对外资的进入不加限制,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遇风吹草动,外资发生大逃亡,整个经济就会出问题。我们既不能因为国企改制出现了一些问题,也不应该因为国企状况有所改善,就把方向迷失了。“十五大”、“十六大”的方向不应动摇。(摘自2005年3月1日《中国经济导报》马毅颖/文)
范文二:我国技术经济学发展历史研究
------------------------------- 装 ------ 订 ------- 线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普本 工商管理专业2012级1班 《信息技术经济学》课程考核
论文封面
学号1290401016姓名周晓斌成绩
阅卷人
论文题目:我国技术经济学发展历史研究
我国技术经济学发展历史研究
【摘要】技术经济学是新中国老一代经济学家们首创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在中国经济建设实践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总结分析了技术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变迁路程, 研究我国技术经济学中不同时期的发展。
一.技术经济学的起源
20世纪50年代,技术经济学诞生于中国,具有中国特色,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之中, 技术经济学经不断总结和吸收国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继而逐步成为跨技术学科领域和经济学科领域的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技术经济学科进入快速发展期。20 世纪90 年代, 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实施“科教兴国” 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为技术经济学科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使技术经济学科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二.技术经济学不同的学派
迄今为止, 关于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定义可以归纳为4 种学派。
一是以徐寿波教授为代表人物的计划—效果学派, 该学派认为从广义上来看, 技术经济学中的技术是“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劳动方法技能等内容的总称”, 而经济的含义是指“ 节约” 1。因此, “广义的技术经济学, 也可以说是生产与生产力节约学” 。“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是技术经济问题” , “由于各种技术经济问题大都是以各种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形式出现, 所以各种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也就构成了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徐寿波教授指出, 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①开创开展时期(1962 ~ 1965 年), 从1962 年正式定名“技术经济” 学, 并制定了全国技术经济研究规划纲要开始, 一直到十年内乱前, 这是技术经济学的第一个发展时期; ②全面破坏时期(1966 ~ 1977 年), 即十年动乱时期; ③第二次发展时期(1978 以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技术经济学获得了新生, 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具体地说, 就是研究技术的经济效果问题, 或者说是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问题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徐寿波教授(1980 、1986) 建立的技术经济理论框架里, 所说的“经济效果” 指的是国民经济层次的宏观经济效果, 至于企业或项目的经济利益(包括经济损失) 则忽略不计。
二是关系—效果学派, 代表人物是李京文、郑友敬教授。该学派李京文教授(1987)认为, 经济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即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经济活动” , 同时认为,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是技术与经济之间的最佳结合及其运行规律, 其目的是求得最佳经济效果” 。“在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中, 经济居于支配地位, 技术进步是为经济服务的。技术作为人类进行生产斗争和改善生活的手段, 从它的产生就具有明显的经济目的, 因此, 任何一种技术, 要推广应用, 首先必须考虑其经济效果问题” 。1
2 徐寿波:《技术经济学概论》,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 徐寿波:《技术经济学》,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6 。
“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起因、归宿和基础”3 。 郑友敬教授(1985)的见解是, “技术经济学是立足经济, 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关系, 寻求它们协调发展的规律, 研究各种不同技术赖以生存的条件, 并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 技术经济学是中国自己创建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 从上世纪年代初到现在, 它的发展历经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 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它目前的基础理论体系构成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今天的技术经济学者去回顾和深思的。确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优经济界限”4 。该学派拓宽了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将技术进步的经济学规律等纳入研究视野。
三是技术资源最优配置学派, 代表人物是傅家骥、吴贵生教授(1987)等。他们认为,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规律的科学。它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增长理论” 。“在现代社会里, 技术已成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再生资源, 而且在再生过程中可以不断进步。但是, 相对于社会的需求来说, 技术不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有限的。因此, 我们任何时候都无法解决技术资源的稀缺问题。我们所能做到的仅仅是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它, 这是技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 。因此,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最有效地利用技术资源, 以促进经济更有效地增长的科学。它属于经济学范畴, 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有效利用资源, 促进经济增长, 就是要在微观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从而在宏观上建立资源优化配置。“主要因素是宏观而不是微观” 。技术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探讨技术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 揭示技术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其运动规律。5
四是投入产出转换效率学派, 代表人物是钟学义教授等。该学派是从技术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分支的观点来定义技术、技术进步和技术经济学的概念。该学派认为, 经济活动中投入产出过程达到均衡或平稳状态时,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过程就称为技术。基于技术的这种定义,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作为技术关系来描述, 从而可以用经济函数(生产函数、成本函数、价格函数等) 、投入产出表或者费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来描述技术的作用。该学派认为,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 当单位投入量对产出的贡献增加时, 其增加部分就是技术进步, 也就是说, 只要单位投入的产出量增加了, 就有了技术进步。因此, 投入产出过程转换效率的提高就是技术进步。因而, 经济学中研究的技术进步实际上是指产出增长中扣除因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依原来的技术进步水平而言) 增加的作用之后, 所有其他因素作用的总和, 即, 除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增加使经济产出量增长之外, 其他使经济增长的所有因素均为技术进步。“技术的进步” 是技术进步的基础, 但不是技术进步的全部内容。该学派认为, 技术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达到均衡或平稳状态时投入与产出之间转换效率的科学6。
今天看来, 技术经济学基础理论所涵盖的内容己经从最初的经济效果理论与3
4
5李京文:《技术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 年第1 期。 郑友敬:《技术经济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5 。 钟学义、陈平:《技术、技术进步、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之诠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年第3
期
6 钟学义、陈平:《技术、技术进步、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之诠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年第3
期
生产率理论大大地拓展了。但是, 在技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内, 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对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而对于技术经济学基础理论及其体系构成的研究还很不够。多年来, 学术界也普遍认为, 技术经济学领域内存在“重方法、轻理论”的现象。事实上, 技术经济学发展至今, 已经提出的各种技术经济理论为数并不少, 如生产率理论、经济效果理论、技术经济比较理论、技术经济评价理论、生产要素理论、时间价值理论、技术进步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技术转移理论、技术选择理论、技术溢出理论、技术扩散理论、技术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物期权理论等等此外, 还有为数众多的其他名称的技术经济理论。问题是学者们对这数十种技术经济理论的研究深度不够, 其中很多仅是从国外相关学科中引进而已, 并无多少自主创新内容。与此同时, 对哪些理论构成了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学者们的研究并不多。
三.技术经济学发展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经济改革、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1982年,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1984年, 党的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制订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地把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概括为“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
在这样一个渐进的、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时期, 技术经济学为适应改革的需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引进了大量西方工程经济理论与方法以及西方经济理论中有关技术的研究成果。具体地说, 从年代末开始, 我国的技术经济工作者把国外工程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引入技术经济学, 至1987年, 影子价格、时间价值、可行性研究、价值工程、费用效益分析、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选择、技术转移、全要素生产率等理论与方法在很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已经成为主体内容。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 技术经济学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了, 主要特点是加强了对引进理论方法的消化和吸引的同时, 更加注重对技术经济学理论应用的研究, 对技术经济学理论本身的研究重视不够, 新产生的技术经济学研究专题较少。
20世纪50年代末期, 著名的“卢山会议”前后, 孙冶方、于光远等著名经济学家注意到了经济效果问题, 并在许多场合下发表了他们的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经济效果问题的提出, 对于技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极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初, 技术经济作为一门科学技术与其它六大科学技术自然条件和资源调查研究、工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医学科学技术、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一起被列入《1963一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专门论述了技术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任务, 强调加强技术经济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还提出了加强技术经济科研工作应采取的措施。在《纲要》的指导下, 以徐寿波为首的老技术经济工作者开始致力于创建我国的“技术经济学”。遗憾的是,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使我国的“技术经济学”创建工作完全停顿。
1978年11月,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规划工作会议上, 与会者制定了《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规划1978一1987》。《规划》明确地提出了技术经济这门学科的性质, 阐述了技术经济科研工作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了国内外技术经济研究工作的发展现状, 确定了技术经济研究和应用的方法及重点。
1980年, 我国技术经济学的标志性成果—徐寿波的《技术经济学概论》出版。 这部有着浓厚中国特色的技术经济著作出版标志着技术经济学的创立。 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历程, 对于这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的认识, 学术界还不完全一致。在对技术经济学产生年代的看法上, 有的学者认为, 技术经济学是上世纪60年代初产生的, 有的认为是50年代就有的有的认为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的。在对技术经济学发展阶段的划分上学术界也存在多种意见。如何根据历史事实正确客观地看待技术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这是本文要研究的一个首要问题。
范文三: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求 索/2004/9
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陈 映
摘 要: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三次大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和调整,关键词:;;展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4)09-015-04
作 者: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思想研究》编辑部;四川,成都,610065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战略到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均衡发展战略,试图通过东西部齐步走的办法“填平补齐”以缩小东西部差距,结果却人为地抑制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也未能够发展起来,导致了国民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同时失落。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加快发展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促进了东部地区的超常规发展,但同时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距离。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呼声渐高。面对效率与公平的两难抉择,中国这样一个疆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将适度倾斜和协调发展结合起来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既让基础条件好的区域率先发展,以支撑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并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后劲。
一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也称为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该
战略主张区域经济发展要推动所有产业部门同时发展,齐头并进;要保持各个区域之间发展的平衡。通过同时推动各个产业和区域的发展,来实现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全面、持续增长。均衡发展战略旨在提高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我国区域经济实行了这种均衡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地区经济布局呈现出畸形的宏观区域生产力布局态势:经济结构畸形,工业化发展水平低且分布极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在经济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时,由于西方**势力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与破坏,导致我
,,缩小内陆与,达到区域的平衡发展。建国后党和国家着手实施沿海与内地“均衡布局战略”。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集中力量建设内地;二是提出建立独立的地区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国家把50%以上的基建资金投入内地,在落后的内陆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首次提出沿海和内地的关系问题,设想“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的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而且在当时“国际形势还很紧张”的条件下,**对内地的建设更加重视,并提出“:好好利用沿海工业的老底子,使我们可以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①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关于沿海内地经济发展关系的阐述是全面的、辩证的,但其基本倾向是明确的,即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内地,即西部地区。
为了平衡区域生产力分布,重点加强内地建设,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时期,中央政府在加强东北、上海、武汉等工业基地建设的同时,以西部的成都地区、关中地区以及兰银地区为重点,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中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西部进行开发。这一时期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围绕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投资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项目,4/5在西部,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68%。“一五”时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588.47亿元,其中西部地区为108.98亿元,占18.52%,;在156个工程(实际施工为150项)中,仅陕西省就有24项,甘肃省16项,西南地区11项。其结果在西部形成了以兰州、西安、成都等
②
城市为依托的新工业基地。同时,修建了宝成、天兰、兰新、兰渝铁路以及青藏、康藏等公路。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出现了崭新的形势。
“二五”期间,生产力空间布局进一步向内地倾斜。但针对一度出现的忽视原有工业的倾向,强调了要兼顾内地与沿海的发展。该时期对西部的部署是积极开展西南、西北等钢铁、有色金属及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建设,在西部建成了一批机械工业基地。西部投资在全国的比重中“,二五”比“一五”上升了2.4个百分点,尤其西南地区投资比重逐步提高。然而,1958年开始的“**”打乱了原定计划。1958年,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七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
15
各协作区按照全国统一规划,根据各个区域的工业水平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各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1958年以后,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各省市甚至各地县都致力于建立独立的、自成系统的工业体系,所谓“一省一盘棋、各省成体系”,基本建设“星罗棋布、遍
③
地开花”。“三五”时期,全国976亿元的基建投资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占26.9%,中部占29.8%,西部占34.9%,不分区的占8.4%。投资比重占全国4%以上的8个省区全部在中西部地区。“四五”期间,内地投资比重进一步占到了57.5%。“三五”、“四五”时期掀起“三线”建设热潮。1965年,中共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指出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进洞”。把经济发展的重点完全放到了中西部,前规模的西移,建设重点是在西南地区,,地区干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中西部总投资2000占同期全国投资的40%左右,通过新建、迁建、改建等方式,兴建了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了45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新型的工业城市。“四五”时
(豫西、期,在继续建设大西南的同时,一批重点项目转向“三西”
④
鄂西和湘西)地区,西部投资份额有所下降。1970年,又把全国划分为10个经济协作区,要求在“四五”时期建立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可见“,二五”到“四五”时期,国家对西部建设采取了大幅度的倾斜政策,西部工业总规模在中央集中投资和工业发展政策的着力扶持下超常规发展,建成了一批重要的工业项目,形成了一些新的工业中心。从“五五”到1978年,国家再没有布新点,但原来安排的项目仍在建设。这一时期,国家投资重点有所东移,但推进沿海和内地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仍未改变。
向内地倾斜的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初步改变了建国之初历史上形成的工业过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变内地的经济落后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明显减小,并逐步改变了工业、铁路和大城市偏集于沿海地区的局面,不仅使内地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铁路干线和工业基地,而且在全国也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和经济中心。国家建设中心的两次西移,尤其是“三线”建设,奠定了中国西部工业化的物资基础,保持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但这种空间均衡布局战略,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生产力的平衡配置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沿海区域的发展,来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过分强调区域平衡发展、社会公平,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使沿海地区既有工业基础的经济效能不能充分发挥,延缓了全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了国民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同时失落“;三线”建设片面地突出战备需要,许多新建企业布点“靠山”、“分散”、“隐蔽”、“进洞”,违背了规模经济原则,生产运营成本大大增加,经济效率极低;在区域生产力布局上,忽视了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区域自然社会条件千差万别的基本国情,欲东西部整体
推进,发展程度一步到位,结果造成了共同落后,欲速则不达。
二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反思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国家对资源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强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转而重视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宏观经济效益,强调充分发挥和利用各区域优势,尤其是东部沿海区,把,对传统的片面追求“,90年代初期,我,**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生产力布,提出了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加快发展沿海地区的发展战略。他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
⑤
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他认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效应和帮带作用,逐步带动全体人民和整个国家走向共同富裕。并把这作为实现“三步走”战略的一个大政策。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方针,大力推动横向经济联合。在1980年3月召开的关于中长期计划的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要承认不平衡。”这表明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已经由注重公平的“均衡发展”向注重效率的“非均衡发展”转变。
**具体设计并组织实施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的建议,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六五”计划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六五”计划首次列出了“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篇”,提出了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和不发达地区三种不同类型地区各自的发展方针,在经济总体布局上纠正了过去倚重“三线”地区建设、忽视沿海地区发展的倾向,提出要一面着重发挥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一面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内陆和少数民族不发达地区的资源,同时推进地区之间的横向联合。遵循这一指导方针,全国生产力布局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中央政府将资源配置的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基础,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加快其发展以带动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推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国家在财政、投资、税收、价格、金融、外贸、外汇等方面采取了大幅度向东倾斜的区域布局政策、地区产业政策和地区倾斜政策以及相应的体制改革,从而为沿海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五年间,东部沿海地区的基建投资比重首次超过中西部地区,达到47.7%,中西部比重降至46.5%,为前几次
⑥
计划的最低点。1984年,中央根据**同志的提议,国家正式决定开放上海、大连、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次年,进一步扩大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
“七五”前期,我国生产力布局进一步向沿海地区倾斜。根据我国地区开发与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态势“,七五”计划明确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制定了非均衡发展梯度推移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按照东、中、西的顺序安
16
排发展重点,执行不同的区域政策,体现了效率优先、非均衡发展思想。“七五”计划提出“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东、中、西部要各展所长,并通过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换,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地区经济结构。1988年3月“,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正式提出。在这种地区布局思想指导下,中央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向沿海区域倾斜的政策措施。一是国家对外开放向东部倾斜。国家成立海南省并实行比特区更优惠的政策;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及环渤海地区在内的沿海城市被划入沿海经济开发区;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政策;国家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了13个保税区、25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经济特区、市、开放地区由点到面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道,,50.92%,6税、信贷、投资、外资审批、外汇留成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
在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过程中,1988年9月,在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后富、共同富理论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共富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
⑦
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基于东部沿海与内地中西部北地区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设施以及较完备的设备、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第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因为只有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国家才有条件、有能力帮助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更快地发展。根据**的战略构想,国家在投资和体制改革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向东倾斜。“八五”期间,中央作出了“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和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政策,使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新一轮的对外开放高潮,进一步发展了已经形成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开始着手从整体上解决东部和中西部的发展问题。1992年,党中央提出实施了由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和内陆纵深推进的的全方位开放布局,密切了内地与沿海在对外开放上的横向联系。在沿海地区开放的基础上,批准长江沿岸28个城市和8个地区以及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13个边境城市对外开放,内陆省会城市全部开放。从而形成了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线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逐步推进的开放开发梯次格局。这一时期,中央虽然也扩大了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外贸、财政、金融等方面的自主权,也开始酝酿并着手实施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政策,但投资仍向东倾斜。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了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大大改善了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使沿海地区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实力。但这种战略由于单纯注重“效率”,使地区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使地区之间的矛盾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结果使区域经济发展陷入严重失衡状态,严重失衡的经济空间给国民经济带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三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它
是一种以非均衡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来实现地区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思路是: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各异,各地区经济发展有先后、快慢之别,决不可能齐头并进、,,,保证国民经济适,,实;在各地的产业发,;在各种经,实行适度的地理集中与必要的地理分散相结合。从而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争取较快速度、较短时间使地区经济向有序发展转化。从不平衡中求得平衡,从无序中达到有序,这是一种差别战略、重点战略,同时也是一种全局战略、全程战略。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而且要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要求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途径,逐步实现各地区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战略,即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区域倾斜同产业倾斜结合起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优势互补发展战略,即东西部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即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际间经济关系,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提出的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在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途径,逐步实现各地区经济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核心应是重视和解决地区发展差距问题,而减少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着眼点在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而不是抑制发达地区的发展。因此,协调发展是在不同区域经济发挥优势、提高效率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不同区域经济同时、同等程度的发展,更不是抑制发达区域的发展。可以说,协调发展是在时序上有先后,在程度上有高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中实现的。
在我国,之所以要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从现实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又处于区域经济成长的初始阶段,为了培育增长极,发挥其极化效应,宜采取向东部沿海倾斜的非均衡布局;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来看,既要求经济高速增长,又要求保持地区间协调发展;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看,既要求从效率出发进行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开发,又要求从公平角度
⑧
出发,实现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愈来愈烈,逐渐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地区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失衡的经济空
17
间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种种不利影响:使中西部地区人才和资金向东部地区转移,形成所谓的“人才效益外溢”和“投资效益外溢”,这两者都有损于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地区差距扩大,特别是人均收入差距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使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而且往往会使得不发达地区的人们认为国家采取了歧视性政策,从而激化社会矛盾,在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还可能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地区差距扩大,还会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从而延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些问题,只有调整和完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注重效率目标和非均衡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求得公平与效率、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路的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保持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事实上,从“八五”开始,国家就着手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但是真正把解决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到战略高度,并作为一条长期的战略方针提出来,是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十五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应当在国家统一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和建议,明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强调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会上,**同志把“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二个重大关系之一。他指出:对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要用**关于一部分人、以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要把缩小地区差距当成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他提出了缓解地区差距、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步走”方针,第一步,上世纪末,缓解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速度;第二步,2000年以后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前进,逐步缩小差距。这就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提高到具有全局意义的高度。
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纲要》专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系统阐述了此后15年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自然地理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七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进一步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并
明确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纲要》强调,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解决好社会分配不公,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开始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转变。这种战略的转变,既是对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1997年,准确的判断,,,,,有条,,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国家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东、中、西部之间的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世纪之交,在中国现代化第二步目标已经实现和东西部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沿着**的思路,开始从总体上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从“第一个大局”向“第二个大局”的转变问题,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出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重要途径和重大战略部骤,是扩充内需、开拓市场的内在要求,是加快缓解东西部之间地区发展差距、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从而继承、丰富、发展了**的区域经济思想。“十五”《纲要》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把地区协调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六大强调发挥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筹区域发展,继续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根据我国当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是对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
注:
①《**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0页。②⑧赵曦《:21世纪中国西部发展探索》,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③⑨《西部大开发战略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88、92页。④陈栋生《西部大开发干部参考读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⑤《**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⑥陈耀《西部开发大战略与新思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⑦《**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278页。⑧赵云昌、刘圣水《论我国经济布局模式的选择》:《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1996年第5期。
(责任编辑:章克团)
18
范文四: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创新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创新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新常态出现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我国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经济发展创新的客观规律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历史方位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是以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背景的。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应当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对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意义的特定历史时期。目前我国仍然处于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从国际大环境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主流。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出于意识形态和维护自身霸权地位考虑,大肆宣扬“中国发展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危机论”,企图遏制和诋毁中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与世界各国利益交融深化,相互需要的关系日益突显,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得
利,力争谋求和平与发展。我国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仍然是有利的,机遇大于挑战的局面没有变。从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看,一方面,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在不断加大,新矛盾和新困难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改革开放36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大加快,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经济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态势没有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看,我国制造业体系完整、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备,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科教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加快改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制度优势显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重要战略机遇期还会延续一段较长时间。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判断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我国经济新常态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6年以年均9.7%的高速运转之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一,中国经济已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这不是人为的,是由中国现实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首先,劳动力供求关系明显变化,人口红利基本结束。2010年开始我国劳动力人口,16-59,逐年下降,2014年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净减少371万人。其次,能源资源对经济增长约束增
强。我国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人均石油天然气可开采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2014年我国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攀升,石油为59%,铁、铜为70%,铝为50%。再次,土地日益稀缺、成本快速上涨。2014年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3522元/平方米,为2000年的2.34倍。其中,商业服务业地价6552元、住宅地价5277元、工业地价742元,分别是2000年的2.41、2.72、和1.90倍;最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日益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水平。这些条件的变化,使得中国经济必然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
第二,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最终消费成为第一拉动力。2012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比投资高出1.4个百分点,2014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1.2%,2015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0%
第三,三次产业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我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占比为48.2%。第三产业更快发展将给中国带来重大变化,吸收就业会增加,经济稳定性会增强。这一趋势也从国际经验上得到了验证
第四,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一方面,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加速调整,产量下降、价格下跌、利润下滑。2015年上半年,焦炭、烧碱、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3.4%、1.9%、5.3%、4.2%。原煤产量同比下降5.8%;另一方面,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加速发展。2014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3年增长12.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0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6个百分点
****对世界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深邃的战略定力,提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和正在发生着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重大变化。他要求我们要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这一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新常态的核心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始终是核心任务。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2014年12月他在江苏调研时又指出,“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主要是依靠资源等要素投
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他强调,关键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增长已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这是追赶型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正常现象,必须理性看待。但也应看到,世界上不少国家进入这个阶段后,经济持续下滑,社会矛盾激化,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追求高速度,并不是不讲速度。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均GDP在世界上居于后列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保持6%以上的中高速稳定增长,不仅是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而且也关系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们能否成功迈入高收入发展阶段。那么,如何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呢,随着生产要素供给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依靠粗放发展拉动增长行不通了;随着世界主要国家需求下降,依靠外向型经济拉动增长行不通了;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依靠劳动低成本竞争的增长行不通了。显然,在新常态下,传统的增长方式必须转型,否则不仅无法保持经济增长持续,而且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迈向中高档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主要依靠低廉的要素成本参与竞争,处于所谓“微笑曲线”的低端,虽然实现了高速增
长,但增长的质量不高。我国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这种低端增长的弊端进一步凸显,一方面跟新兴市场比,我们已经没有了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和发达国家比,我们在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方面暂时还不具备明显优势,处于所谓的“不上不下”的阶段。内外环境的变化,倒逼我们必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以质量的提升对冲增速的放缓,把经济发展推向“质量时代”。首先,产业结构要转变,使第三产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其次,需求结构要转变,使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增长的持续动力;其三,收入结构要转变,增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以不断提高其购买力;其四,发展动力要转变,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这些转变,加快从外延式增长转向内涵式可持续增长,从注重总量扩张转向更加注重经济结构升级,使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迈向中高档
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实现经济发展迈向中高速和中高档,既是我们跟上时代发展大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的前提。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难免会经历社会阵痛,有些地方会陷入发展困境,有些企业会被淘汰,有部分职工会丢掉工作岗位。但要看到,这是唯一的出路。只有成功转型,我们才能迎来
一个有更高质量和效益的经济模式,才能大幅提升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位置,创造出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岗位,才能获得更加优质持久的发展
新常态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更加主动地进行改革创新。****深刻指出,“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只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水平。五中全会将“创新”和“改革”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和“改革”将作为两个重要发展路径,贯穿于“十三五”规划实施落实的始终。五中全会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未来五年的发展基点必须放在发展动力、发展空间、发展战略、发展体制等的创新上,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路径、创新的体制,来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发展新体制,其中的关键又是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创新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实现创新发展必须破解任何束缚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构建创新发展新体制,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创新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方
式;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和分配制度;必须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税收制度,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必须加快建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各种创造活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更成熟的发展水平迈进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责任编辑,杨再梅
范文五:【doc】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历史性机遇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历史性机遇 卞目面钟区臣j}经缉经崎舷
中央民族大学(1996年第5期)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
历史性机遇
马志福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西部民
族地区,过去18年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以往30年中任何一个时期所不可比拟的.但是,
进入80年代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有所扩大t本世纪末乃至下世纪初仍有进一步扩大的
可能.这一地区间发展差距的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指出:"国家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西部不发
达地区的开发.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同志也在党的十四届五
中全会中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
务.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
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确定了缩小我国东西
部发展差距的方针和政策,这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的民族经济是一个发展,提高,加速的好机
遇
一
,东西部经济发展中的非均衡状况
我国960.2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东部为102.8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0.7;中部
为194万平方公里,占20.2;西部为663.42万平方公里,占69.1.全国11.72亿人口,东
部4.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6.77;中部4.46亿,占38.05;西部2.89亿,占24.05.自 然资源方面,西部草原资源占全国94以上,森林资源占全国51,煤炭资源占全国50,各
种有色金属占全国90.中部逊之.东部上述资源均严重缺乏,储藏量不足全国的38. 同上述情况相反,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了严重反差和非均衡状况,而且差距有扩
大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GNP发展速度的差距从建国后至1979年的30年间,以现价计算的GNP年均增
长速度,东,中,西部之比为6.81:6.78:7.25,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点1980
年至1994年的15年间,GNP年均增长速度.东,中,西部之比为19.8:16.2:15.78?东部地
区高于西部地区4.02个百分点.
东,中,西部的人H比重近15年内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但GNP的比重却发生了较大的
变化,1980年为52.3:31.2:16.5,1993年则为60.1:26.8:13.1.东部地区的比重提高了 7.8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4.4个和3.4个百分点仅占国土面积的10.7的东
部地区创造的GNP,却为占国土面积69.1的西部地区的4.6倍. 第二,制造业发展的差距.我国]993年经济结构中.GNP的j1.8是第二产业提供的?而
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中,约有9o是由工业制造业提供的.第一产业仅占21.2;第三产
业占
27.因此.工业(包括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快慢,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东西部工
业生产增长速度存在着显着差距,其中1985年…1994年的l0年中,年均增长速度比为1.42
:1.这种速度差别导致工业产值的地区构成发生了变化,东部地区由1985年的46.3提高
?12?.
到1993年的68.8.西部地区则相应由12.75下降到了7.9,由于种种原因,中西部地区
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缓慢,从经济的长期发展来看,处于不利地位.1982年1992年,固定资
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东西部分别为2l_7,l8.28.1992年的投资增量中,约有62.1是东
部地区完成的.自1993年起国家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县增拨5O亿扶持发展乡镇企业贷款,
1994年增至100亿元贷款,但由于某种原因,约有4o的贷款又倒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第三,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达29023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占
65.8,中部地区占24.6.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9倍.在发展速度上,东西部也存在着显
着的差距,199O1994年间东部地区平均发展速度达48,西部地区为16.5.同时东部地
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在相当规模基数上的发展,是以内涵发展为主,经济效益较高.西部地区
,经济效益较低. 的乡镇企业是在基数较低水平上,以外延发展为主
另外还有中西部农民收入的差距,中西部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差距等等.总之,改
革开放
18年来,全国各地的经济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一种明显的不平稳,
尤其是区域经济资源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非均衡状况,这些已引起了党和政府以
及经济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安定团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大计.所以,中国需要稳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
利益所在,而经济发展又是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
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防巩固的重大问题.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这表现在西部地区新增固定资产,经济总
量和人均产值以及社会发育程度等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梯度差日益扩大.西部是我国地大
物博之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其中有2o余个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
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巩固边防来看,西部民族地区又是众多矛盾的潜在地.因此,对于东部
发达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差距的发展趋势,应从战略的高度予以足够的重视.应积极采取措
施,加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否则,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巩固和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而且对巩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
展也很不利.民族团结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各民族地区才能共同
繁荣,才能有
巩固的民族团结和稳定安全的边疆.因此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
定的战略指导思想来考虑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当前民族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深化改革,拓宽发展之路
国家产业政策"九五"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已确定将产业重点一一能源,交通,原材料
,中央政府直接掌握的预算内投资额占全国固定等基础产业逐步向西部倾斜.但是
资产投资的
比重,从1990年下降到了10以下,有限的资金对西部民族地区能矿资源的开发和交通建设
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西部民族地区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发,拓宽渠道,加快发展的
步伐才能有效地找到一条发展的出路,实现缩小发展差距的目的. 第一,价格体系的改革.由于价格体系的不台理,西部民族地区在以资源产品与东部发达
地区的加工产品交换过程中,西部民族地区处于相对的不利地位.这种状况既不利于西部民族
地区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的长期协调和稳定.从长远看,逐步调整对于西部民族
地区资源产品价格过低的价格体系,是保证西部民族地区基础产业优先发展的必要条件同
时,价格体系的台理化也是吸引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投入西部民族地区能矿资源开发,从而不过
分依赖中央直接投资的必要手段.
?13?
第二,加大西部民旗地区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力度加快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不能单纯依
靠国家的投入,而应主要依靠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内部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江
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指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
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对于民族地区来说,要缩小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差距,
同样要求有较高的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关键是提高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 西部民族地区已拥有相当数量的大,中型工业骨干企业,这些企业有两个特点:一是分属
不同的中央主管部门;二是资金运动服从特定使用价值的生产需要.对这些大,中型企业管理
体制要进行改革,要活跃资金存量,使这些受到行政壁垒和特定使用价值束缚的资金话跃起
来同时,要明确界定产权,积极组建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和合作制,以便促进西部民族地区
有限资金的合理化使用.为西部民族地区资金存量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有利条件 第三,发展灵活多样,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西部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人口聚集程度
低,自然经济面广,市场发育不全等等,这些都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必须正视的现实.特
殊的条件决定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关系与所有制基础应当具有与东,中部不同的特点?从
现有所有制结构来看,西部民族地区公有制比重高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这就为西部民旗地
区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
_F,发展与西部民族地区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集体,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形
式一十分有
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弼时也有利于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的高附加值产业"西移"总
之,改革开放18年来东部地区已经实行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也可以在西部民族地区实行.
西部民族地区也可以参考东部沿海地区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不仅吸引外资,而且吸引东,中
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
四,解放思想,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面对迅
速变化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经济竞争,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加速发展生产力,迅速增强国
家经济实力,迎接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和挑战;二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走向国际经济
舞台,在高水平的竞争中促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方针.我国在沿海地区率先实行了开放政策,18年取得
了巨大成就.进入9o年代以来,我国和俄罗斯以及中亚等国的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北疆铁路
的新建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贯通,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东南
亚局势的缓和,有可能利用经过越南红河河谷走向世界的水道,重开广西至海防的铁路,利用
澜沧江打开通往印支半岛的通道.这一讶为西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展示了广阔前景在"九
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西部民族地区要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加快开放步伐.西部民族地
区除广西,内蒙外,大多距海较远.东向对外开放有较大限制.但是,西部民族地区在
向西开放
中,发展与俄罗斯,东欧,中亚,西亚,南亚以及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却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
件.特别是世界伊斯兰金融体系的兴起与发展,海湾石油美元的东移,有可能为西部民族地区
利用外资提供良好契机
五,东西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使国民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20世纪最后20年间,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也是我国东部与西部
两大地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的时期.进入九十年代后,国家在推行倾斜性发展战略的同
时,已经采取r许多措施,积极缩小东郝发达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由
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
会制定的"九五"和"201年远最规划,己明确提出r继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和缩小差
?14?
距的扩大,以保证全国经济的协调,稳定,平衡发展所以,我们应当认识到,目前东部发达地区
与西部民族地区的这种地区差距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把着眼点放在发展二字上,而不是差
距本身,应当在发展中去解决差距和缩小差距为防止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差距拉太
的趋势,国家将从"九五"开始注重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采取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
制度,改"输血"扶持为帮助西部民族地区形成"造血"功能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时,优先在西部
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国内企业投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创造良
好的环境.总之,"九五"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一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介人是西部民族地区经
济加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另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已经构成东
部经济发展的最终依托.许多资源加工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已开始逐步向西部资源优势地
区,劳动力密集地区转移,一个东部与西部携手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即将
开始.
当然,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是以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效益的逐步提
高为前提的.应当承认,东部发达地区由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其经济效益高于西部民
族地区,不可否认其中包括了某些结构性的效益.但就同一行业同一产品来讲,在成本,质量等
方面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所以,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应当把
提高现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重要内容,不仅要引进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也要引进东部发达
地区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效益.这样,西部民族地区实行经济的
加速发展才有可靠的基础
我国"九五"和"2010"年远景规划,已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纳人了全国经济发展的总
体规划.同时,从工业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来看,西部民族地区是全国产业合理布局的重
要组成部分所以,加速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努力缩小东部发达地区与西
部民族地
区的发展差距,的确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李苏幸]
?本节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1990--1995),《中国工业统计年鉴}(1988,
1995)有关数据整理.同
时参考了《中华工商时报}1995年1月16日警惕: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扩太"一文中
的统计数据.@"加
速民族地区经挤发展的理论+最早是由施正一教授在《民族经济学导论》一书中
提出的.?《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7).?《九
十年代中国西部地
区经挤发展战略》第s页?1991年华夏出版社. (上接第24页)
近由我国开辟为边境经济合作区.我国还与
俄罗斯合建了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互市贸
易区与绥芬河一波格尼奇内互市自由贸易区
等.今后,我国在与俄罗斯共同建设满一后互
市贸易区的过程中,应吸引蒙古国加人,形成
三国合作贸易区,以更好地发挥满洲里邻近
俄,蒙两国的地理区位优势,增强三国经济互
补性在图们江开发过程中,力争把图们与珲
春联成一片,吸引俄朝两国加人,建立较大
规模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同时,我国还应积极
与蒙古国合建二连浩特--~l,f一】乌德互市贸易 区}与北朝鲜重点合建丹东,新义互市贸易
区;与俄罗斯合建黑河一布拉戈维申斯克国
际经济贸易区等.通过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建
立,增强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后劲,使我国边贸
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李苏幸]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我国非公经济跨入历史发展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