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医药论文
中医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主要是依赖中医药为健康保障。据科技部信息中心的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4亿7000万人民的医疗保健用药主要是中医药。据统计,当时全国有中医药人员29万,而西医药人员不足9万。而2004年统计,全国有西医药人员350多万,而中医药人员依然是29万。五十多年中医药人员没有增加,而且现在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远比不上以往。以往我国能派出一些名老中医为巴基斯坦、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家的元首医治疾病,不少人还获得了元首勋章和荣誉国民等称誉,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而现在我国恐怕很难再派出具有这样功底的老中医了。
我的家乡在湖南澧县盐井乡,1958年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五六十人,其中西医药人员不足十人,其余全部是中医药人员。公社以下各个大队都设有卫生所,人员5~7人,全部是中医药人员。有中药房和专门从事中药饮片加工和配药的老药工。群众看病一般先看中医,三剂药就一元多钱。而今公社已改为乡,乡卫生院不足十人,其中中医生就1人,其余全部是西医药人员。中西药房共处一室,中医主要开中成药,中药柜成了一个摆设。那些祖上连续三四代都是老中医的后代,几乎没有人接中医中药师的班,从医者基本上也都在西医药行业,因为其待遇远远高出中医药人员。乡以下无医疗机构,群众有病很难在乡卫生院治好,一般都到县人民医院去治疗,其经济和心理负担都很大。这种情况在全国来讲还是好的,在一些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有的连乡卫生院都没有,有的乡卫生院也就是1~4人,而且完全没有中医,都是一些学西医的中专生在“当家”。
中医药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使用的基础,以往一般得病首先是看中医吃中药,在服用中药不好时才改看西医,而今由于在城乡都是西医药主政,人民群众有病只能是使用西药,由此产生抗药性和不良反应屡屡发生,甚至造成聋哑等终身残疾,这些现象全国很普遍。比如青霉素,建国初期一次用量是5~20万单位,而今要80~120万单位,如此大剂量的使用,肯定会对身体和下一代产生不良后果。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医西药迅速发展,而传统的中医中药却逐渐萎缩了。现在数百里内也找不出一个名老中医。此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就会消亡,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常比喻“中医是枪,中药是子弹。”只有枪和子弹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医中药才能发挥作用。中医人员的减少以及县以下医疗单位中医机构和人员的
严重不足,使我国农村以传统中医药治病的基础大为削弱。医学 教 育网搜集整理中药的质量低下,农民不愿种药、不适时采摘药材以及中药供应品种的减少和紧缺,造成中医利用中药治病的效果大大降低。
我从1958年开始从事中医中药工作,至今已是48年,从我的亲身经历和实际感受,我认为,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和西医西药比,中医中药仍然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中医治病是以人为本,讲阴阳五行,辨证施治,中药讲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寒热温平,中医是以中药的偏性来调整人身体得病的偏性,使人体从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比西医依靠仪器检查、直观的用药、治标不治本要高明得多。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少流派,并且各有独特之处,名医辈出,对利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要坚持以继承为主,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发展。
二、使用中医药治病要比采用西医西药治病便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推广和落实全民健康保健制度全国各地都产有不少中草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比如感冒初起,用生姜、葱白、红糖煎水服后盖上被子蒙头睡,出一身汗就可以治好。中医治感冒就分风寒和风热两大类,然后进行辨证施治下处方,不同于西医讲病毒变化而选用不同的抗病菌、抗病毒的药品,中医一般三剂中药就可以把感冒治好,在农村也就几元钱,而西医又打针、又输液、又吃药,输液中加入头孢类等抗生素和维生素C或B1等,一瓶就是40~50元,按一天3瓶、3天一疗程算,要花400~450元,而且输液又麻烦、费时费工,还有交叉感染等问题,不小心还可能染上其他疾病,小病变成大病,甚至是致命的病。因此,从整体上来讲,使用中药比西药要安全。
三、中医中药能治疗一些采用西医西药无法治疗的疑难病症利用中医中药治疗疑难病症具有良好的科研和发展前景。另外,现在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老年人保健就成了一个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利用中医中药治疗和预防老年病也具有广阔的前景。老年人离退休后在家,有时间看中医,有时间煎药,重视中医中药治疗和预防老年病,可以延长人们的寿命。
范文二:中医药论文
调查报告首页
中西联合用药
作者:杜云
摘抄:中西药联用可使临床疗效增强,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果中西药配伍不当、剂量不适或用法不妥等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中药中毒后,运用西药解救,见效快、副作用小,有效减轻病人痛苦。
自晚清著名的中西医汇通学家张锡纯创立石膏阿斯匹林汤;张山雷创外科用的〔樟丹油膏铅丹(Pb3O4)、氧化锌(ZnO)、樟冰、凡士林〕开始,中西药联合运用已近百年。时至今日,随着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大医学体系在我国的确立,中西药联用已习以为常,临床报道极为普遍,各类中西药联合组方在制剂亦日渐增多。究其原因,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安全,与西药合用可以增强疗效;有些病人求愈心切,看过中医,又看西医;有的医师求稳,用药是多多益善,中西医双保险。这些都是目前中西药合用的主要因素。中西药联用可使临床疗效增强,尤其是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有时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肿瘤病人在化疗同时服用中药能减轻毒副反应,肾脏病患者在用激素治疗的期间配用中药,可减少激素的用量,减低毒副反应等。然而,如果中西药配伍不当、剂量不适或用法不妥等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掌握中西药合理联用的方法,对医药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草药;西药;中西联合用药;中西联合用药的的药效;
1. 中草药的有关介绍
1.1百科名片。
中草药
中草药(英文名:Chinese Traditonal drug):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1.2词语介绍。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在
中草药
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古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深入探索、研究和总结,使得中草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
1.3历史渊源。中草药是
各种中草药
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
1.4医学应用. 中药应用理论比较独特。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性的寒、热、温、凉。五味指药物的辛、酸、甘、苦、咸。中草药的气、味不同,其疗效也各异。
中草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中草药中有许多名药,植物药以人参、灵芝、何首乌、枸杞最为著名。动物药以牛黄、熊胆、蛇毒、鹿茸等最为珍贵。矿物药以朱砂、赭石、滑石、芒硝等为最为常用。
[western medicine] 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
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
3中西联合正确用药的好处
3.1辨病辩证,相辅相成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临床上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常可达到标本兼顾、相辅相成的作用。如临床研究提示,肾阳虚的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免疫功能低下,在用抗生素的同时,加服壮阳补肾中药(如淫羊藿、巴戟天、附子等)补肾固本止咳;西医辨病属胆道感染,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湿热内蕴者,用抗生素的同时,加中药疏肝解郁,清化湿热之品,如柴胡、枳实、虎杖、龙胆、茵陈等,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因为柴胡等中药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西药更好地发挥抗菌消炎作用。
3.2协同增效
抗炎和抗变态反应方面,中西药合理联用,有协同增效作用。如香连丸与四环素、痢特灵等联用,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麻黄与青霉素联用,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作用。木防己汤、四逆汤与强心药地高辛等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和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自觉症状。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达美康与黄芪、地骨皮、知母、玄参、鬼箭羽、葛根等联用,能增强降糖效果,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癌症病人化疗、放疗的同时,结合扶正解毒抗癌的中药,可防止癌肿的扩散,提高生活质量。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抑制氢化考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中的浓度升高,所以甘草与氢化考的松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连解毒汤、大柴胡汤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剂联用,可增强疗效;洋金花与氯丙嗪,杜冷丁制成麻醉注射液,用于手术麻醉不但安全可靠,而且术后镇痛时间长。
3.3降低不良反应
西药的成分明确而作用单一,临床应用虽然疗效明显,但药物毒副作用较大,配合中药有时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如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都有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引起呕吐、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而海螵蛸含大量硫酸钙,白及含白及胶质等成分,具有收敛、止血、制酸、消肿生肌的作用;女贞子、石韦、补骨脂、山茱萸等有升高白血球作用。因此,配伍这些中药能够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再如十全大补汤、复方阿胶浆等可治疗结核病人因服用利福平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逍遥散有保肝作用,与西药抗痨药联用,能减轻西药抗痨药对肝赃中药益气养阴清热之品可治疗甲亢病人因服用他巴唑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小柴胡汤、人参汤可减轻丝裂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骨碎补有性温、味苦的特点,主治肾虚,耳鸣;注射链
霉素的同时内服骨碎补煎剂可以减轻或消除链霉素对第8对脑神经(前庭神经)的毒性作用。健脾益肾药(如黄芪、白术)与化疗药物合用,可降低化疗药的不良反应。
3.4减少药量,缩短疗程
强的松、环磷酰胺等西药治疗免疫性疾病(如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长期应用毒性较大,加用雷公藤等,可减少西药的用量,缩短疗程;桂枝汤类,人参类方剂与皮质激素类药联用,可减少用量和副作用;小青龙汤、干姜汤、柴朴汤等与抗组胺药联用,可减少西药的用量和嗜睡,口渴等副作用;桂枝柴胡汤具有抗癫痫作用的中药复方与西药抗癫痫药联用,可减少抗癫痫药的用量及肝损害,嗜睡等副作用。
4不合理联合
4.1用药中药能增加西药的毒副作用。如杏仁、桃仁、白果等含氰苷的中药可加重麻醉、镇静止咳药如硫喷妥钠、可待因等的呼吸中枢抑制作用,使副作用增加,严重的可使病人死于呼吸衰竭;又如麻黄,含钙离子的矿物药石膏、海螵蛸等能兴奋心肌而加快心率,增加心脏对强心苷类药物的敏感性而增强后者对心脏的毒性。
加重或诱发并发症,诱发药源性疾病及变态反应。鹿茸、甘草具有糖皮质激素样成分,与刺激胃黏膜的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的衍生物合用,可诱发消化道溃疡;板兰根、穿心莲及鱼腥草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等与青霉素G配伍使用会增加过敏的危险。
改变体内某些介质成分含量或环境也能增加毒副作用。某些中药能促进单胺类神经介质的释放,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使毒副作用增强,严重时可致高血压危象。如麻黄、中药酒剂与痢特灵、优降糖、灭滴灵等;含钾离子高的中药如扁蓄、金钱草、丝瓜络等与留利尿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合用可引起高血钾症;含有机酸类中药山楂、乌梅、五味子等能酸化体内环境,与磺胺类药物合用降低其溶解度而在尿中析出结晶,引起血尿;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联用可增加后者在肾脏的重吸收而加重对肾脏的毒性。
4.2降低药物疗效
麻黄、延胡索、槟榔、黄连、黄柏、川乌、附子等含生物碱的中药,与酶制剂(淀粉酶、胃蛋白酶、多酶片等)联用可产生沉淀,降低酶的活性,使疗效降低或失去治疗作用。对抗中枢抑制作用,与降压灵、复方降压片、利血平等降压药配伍,或与镇静催眠药氯丙嗪、非那根、巴比妥等配伍,可降低西药疗效。缬草、延胡索所含的生物碱能抑制中枢兴奋,与中枢兴奋药如咖啡因、苯丙胺等西药同用,可使药效降低。
地榆、重楼、白芍、锁阳、五倍子、石榴皮、诃子等含大量鞣质,与淀粉酶、胃蛋白酶等酶类的药同用,可形成络合物沉淀,从而降低酶制剂的生物利用度。鞣质类中药与硫酸亚铁等重金属制剂、生物碱类西药、强心苷、氨基比林、维生素C、蛋白质(如明胶)等西药同服,在胃内能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效价。保和丸、山楂丸等,不能与抗生素合用,因为这些中药或中成药中含有丰富的消化酶及酵母菌,而抗生素可抑制微生物并可使酶活性下降。
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与氨茶碱、胃舒平、小苏打、氢氧化铝等碱性西药同服,可发生中和反应,从而降低疗效。红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抗菌力强,PH<4时几乎无效,所以一般制成肠溶片或伴服小苏打,以避免被胃酸破坏、若同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同服,有可能接触酸性物质,使其失去作用。含重金属离子的中药与东莨菪碱、阿托品等合用易产生沉淀或变色,影响西药的疗效。
人参、黄芩、龙胆草、远志等,不宜与西药维生素 C、烟酸、谷氨酸等合用。因为同服后中药的有效成分被分解,从而降低疗效。
4.3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
麻黄等含生物碱的中药与士的宁、阿托品、麻黄素等配伍,对加重毒副反应,引起中毒。麻黄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是交感神经兴奋剂,有升高血压的作用;麻黄、颠茄、洋金花等兴奋心肌的中药,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药配伍,可导致心律加快,增加强心药对心脏的毒性;麻黄、枳实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与肾上腺素同用,可增加后者的毒副作用;异烟肼有兴奋中枢的副作用,麻黄碱也能兴奋中枢,两药同用可使不良反应增加。
含鞣质类中药与四环素、利福平、磺胺类四药联用,可影响西药代谢速度,增加在肾脏的重吸收,从而损害肝脏,有可能发生中毒性肝病。
蟾蜍、毛地黄等含强心苷类成分的中药;同洋地黄等强心苷类西药联合应用,能加重心脏中毒症状,引起心跳停搏;雷公藤与氯霉素同用,两者都能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粒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黄芩中的黄芩苷与氢氧化铝同用,可形成络合物而不易被吸收;桃仁、杏仁、银杏等含氰苷成分的中药,同麻醉、镇静止咳等西药联用,易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甚至死于呼吸衰竭;
山楂、乌梅、山茱萸、五味子等均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服后能酸化尿液,使磺胺类药物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或尿血;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能酸化尿液,增加吹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等西药在肾脏的重吸收,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中药酒剂与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同服,可使这些药物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疗效下降。
参考文献
常章富.2007年度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195. 包贵莲.浅谈中药毒剧品种临床应用应遵循的几项原则[J].中国药房,2006,18(18):1437. 聂继红.中药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7,18(6):472.
范文三:中医药论文写作
中医药论文写作
中医药论文写作
广东应届生论文网为你带来一份论文范文信息,仅供参考;GDYJS.COM
中医药论文写作
1、论文类型单调,缺乏学科特色
中医药理论虽然有学术上凝固性的一面,表述上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程式,但同时又存在着学术上不断发展的一面,其表述形式也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老话所表现的,正是中医药论文在不断延续、出新过程中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这里,关键就在这个变字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上这种变化举步维艰,打开中医药期刊一看,大部分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几乎是几十年一贯制:一些理论性论文缺乏新意,甚至是一些论点的反复克隆和重复。应用性论文更加突出,充斥版面的个案、群案报道,使人有百刊面孔雷同,千篇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有期刊开辟出医话、医论、研讨、解答等形式,但还没有形成特色和个性,充其量是同类问题的汇集,缺乏有机交流的深层次内涵。一些专科性质的期刊,本身具备个性特色,却习惯于跟着综合性期刊的路子走,结果失去了个性。如以民间医学为宗旨的杂志,却找不到民间医学的内容;以急救医学为宗旨的杂志,反映的大都是寻常的治法。一些期刊还出于单纯的经济利益,把缺乏科技根据、夸大实际效果、明显带有广告性质的内容直接或变相强塞给读者,最终导致对读者基本利益的伤害。
2、论文设计粗糙,缺乏科学依据
一篇好的论文,首先来自一个好的设计。以应用性论文为例,无论是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重复测量设计,都必须能真实反映出研究目的和过程。不少作者不懂得这些基本方法,而是以简单的分组代替设计,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对以往经历的回顾,具有前瞻性设计的可谓凤毛麟角。其中虽有一些论文在名义上是冠以前瞻性的,事实上遮不住从回顾性内容中人为制造的痕迹。以上情况基本是当前中医药学术论文存在的通病。更有甚者,个别作者随意编造、删改实验数据,更改病例发生的时段,使论文失去真实性和可信性。不少论文没有对照组,即便是一些设有对照组的文章,不少却形同虚设:实
验组与对照组不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要素上不均衡,缺乏可比性,且不是采取随机抽取或分层的方法,而是按照人为划分的手段获得的。这种所谓的对照,失去了对照的实质性意义。如一个乡镇医院的医生,在他的论文中提供了一年内使用中医药抢救有机磷中毒100多例的报道,还有30名的对照组。且不说这个乡中毒人数之众难以令人置信,就是其所谓的前瞻性设计也不能不令人生疑。试想,在中毒者情况各异、迅速抢救垂危生命前提下,要套入作者设计的方案进行对照可能做得到吗?给人的感觉,只会是虚假的、不现实的和不负责任的。
3、统计学处理问题多,假阳性结果随处可见
对于大多数论文作者、特别是工作在基层的临床医生来说,论文的统计学处理既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一些作者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迫于期刊的要求,要么请人帮助计算,要么干脆拿别人使用过的结果比葫芦画瓢,照着搬过来。更有甚者,随便做起数字游戏,改变实际数字,制造出能够为设计效果服务的假阳性来。由此造成的一些论文水分大、所用方法不能重复的弊病,就在所难免了。有专家对近20年来我国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审查,发现统计学误用率平均高达80%。就是一些重大项目的论文,也有50%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错误。究其原因,虽然与论文作者的科研水平和道德缺陷有关,也与期刊普遍追求的所谓阳性率的做法不无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实践中,两种实验方法或药物在临床上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却取得了基本相同效果的例子是十分常见的。它证明了不同方法或药物,在临床中具有的可靠性和可替代性,其本身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意义。优效性结论(新方法优于传统的方法)虽然是我们每个科研者的愿望,但实际上是不容易取得的,能取得等效性(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效果基本相当或相差无几)、甚至非劣效性(新方法虽然很难超过传统方法,但具有验便简廉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结论,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有意义的结果,各种期刊不能不面对这一基本事实。
4、论文文采不足,语法错误较多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本质上都是以书面语为表达手段的。作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中医药著述自古就是非常讲究文字功夫的。翻开祖国医学的历代典籍,先贤们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部部优秀的学术经典,更是一部部优美的文字学佳品,这是值得我们继承和效法的。只有准确的文字表述、优美的文学手法,才能把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才能引人入胜,才能达到扩大宣传和影响的效果。任何形式的论文,都必须符合起码的文字学规则,文章要写出点文采并不算苛刻的要求。不少中医药期刊的文章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文采不足情况,滥用字、生造词、语句不通、乱用标点等错误并不罕见。笔者在对报纸、书籍、杂志的审读比较中发现,期刊的差错率相对较高。它除了作者的责任心和水平外,也反映出部分编辑人员责任心不够、文化素质不高的缺陷。在被人们视为文人荟萃的中医界,写不出高水平的文章、作品缺乏文采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
中医药论文当前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如论文主题缺少时代特征、期刊编排缺少出新、编辑体例缺少规范化管理等,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范文四:中医药文化论文
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
整体,就是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外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一个有机整体。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既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又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且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思想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协调完整性,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关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及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一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
二
人与自然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人产生于自然,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界的规定和影响。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性决定生命和自然运动规律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机体则相应地发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这种“天人一体观”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和五脏之气的运动。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与人体五脏六腑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所以,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相关。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而且能主动地改造自然,从而保持健康,生存下去,这就是人体内部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能千篇一律。例如,对于生活在炎热地区的人,要注意清热解毒,对于生活在干燥地区的人,要注意养阴;对于运动不足的人,要注意活血益气,对于经常熬夜的人,要注意养血补肾等等。这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实际上也是整体观念在治疗学中的体现。与天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人类不仅能主动的适应自然,更能主动的改造自然,和自然作斗争,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
三
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社会是生命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从婴儿到成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生态变迁与人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社会角色、地位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动不仅影响人们的心身机能而且疾病谱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人在社会之中,由于由贵贱的更迭、贫富的变化得失的有误,就避免不了产生异常的情志变化就势必会对人体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学极其重视情志对疾病的影响,将“七情内伤”作为内伤病重要的致病因素。这是中医学的社会医学思想。
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健康。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都影响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因此,人体必须进行自我调节,与之相适应,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和协调。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一,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纠正那种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一味“征服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的错误观点,对于建立现代环境科学具有启迪意义。其二,中医学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把认识世界同认识人的自身统一起来,对建立现代科学医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中医学强调人命至重,把人作为处理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核心,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保持身心健康为首要任务。这对认识和解决当代“科技理性过度膨胀”,重视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的现代社会病,也有所裨益。
范文五:中医药养生论文
中医养生学论文
【摘要】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养生讲究辨证施用、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注重辨别人们的体质特点,并根据体质特点、所处地理环境特点、发病季节的气候特点,辩证用药调理。本文阐述了不同体质的养成、变化和养生原则,并根据自身属于气虚体质的特点,从自己本身的饮食、生活和药理保健出发,结合中医体质养生思想体系的内容,提出合适的养生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机体功能正常的状态。
【关键词】民以食为天 药食同源 无为而治
【正文】
名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关于饮食的话题和食材的研究一向被人所津津乐道,也因此探究出了不少由饮食入手的养生之道。饮食搭配和调养得当,可以充分地补充我们日常活动所需的营养,提高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我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大,活人之本也”,饮食是人赖以生存之本,合理地调配饮食,才能固气养精,供给五脏六腑的正常运作,长期合理的饮食规划,从长远看来对身体的衰老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从饮食的过程来说,饮食要“定时”,即三餐要有规律。规律的饮食能使脾胃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供给身体所需的养分。在学习和工作中忙碌的我们常常忽略早餐的重要性,或是畏寒索性睡过了早餐的时间,三餐的时间也比较随性,无规律可言,长此以往会损害营养的吸收效率和消化的程度,对身体的损害是可观的。
饮食也要“定量”。看见喜爱的食物就多食甚至到饱胀的程度,不喜欢就少食,这样的偏食和过量饮食都是不对的。吃得太多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使脾胃超负荷地工作,使胃壁变薄,胃粘膜受到损伤。《内经·素问》中提到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正是这个道理。
饮食也不可过于追求速度。饮食应当细嚼慢咽,充分发挥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从而减轻脾胃的负担,提高消化吸收的效率。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和工作再忙碌,我们也不应该牺牲饮食的时间来增加工作效率,只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反效果。
同时,饮食也提倡“专致”。也就是说饮食要一心一意,不可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许多人以为这么做是节省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其实不然。饮食的过程中血液大量回流到消化道以促进吸收,脑部的血液供给就相应减少了。边饮食边工作,不仅此时的工作效率低,并且影响了肠胃的运作,可谓得不偿失。
根据季节来划分,一年四季中饮食要顺从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身体四季的不同需求,正是所谓的“因时养生”。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
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总结出的四季养生方法是科学的阐释。首先,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春夏之际正是由寒转暖、大地回温、阳气聚敛之时,故调阳是顺应气节的养生之道。在饮食方面,酸味入肝,且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且足以影响脾胃的适化功能,正如《摄生消息论》所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反过来说,春季养生应多食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以扶阳气。
其次,夏季气候炎热,阳盛于外。根据五行学说而言,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助心气而制肺气是顺应夏季特质特征的体现。从饮食上来说,夏季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饮食也不可贪图一时之快而过寒。西瓜、绿豆汤等都是解外热的佳品,但不宜冰镇以免寒气损伤脾胃。
最后,根据五脏六腑的不同需求来划分,中医讲究“五色入五脏”。五色是指赤青黄白黑,可以滋补心肝脾肺肾。人体作为一个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五色和身体调和并顺应五态,就可以调整人的容颜和身体。
药食同源:药物与饮食来源同出一辙,五谷(麦、黍、稷、谷、豆)、五果(桃、李、杏、栗、枣)、五菜(葵、藿、薤、葱、韭)、五畜(鸡、羊、牛、马、猪)等,既是食用之物,又是健身之药,健身以扶正,亦有祛邪之力。从狭义上讲,蔬菜瓜果,肉禽蛋鱼之类为常用膳食;由广义上看,举凡能滋养脾胃,补益正气,健身强壮之品,皆可谓“药”。利用食物防病治病,就地取材,简便易行,实惠经济,既无某些中药之苦口之味,又无某些西药副作用之弊,人乐于食而有祛病之效。
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知道了中药和饮食物的来源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药食同源的说法了。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出自《老子》,无为而治不是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不管不顾,而是提醒我们应该以最适合最稳定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身体。这样我们才能使我们的身体保持最好的状态面对每一天。
什么叫无为而治?就是说要遵守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自己主观地蛮干与妄为。比如,秋风一来就把落叶全扫光,而你连着扫一个月可能都扫不干净。大自然的规律不会在乎这么点儿人力,也不会疼惜你付出多大的代价。所谓道“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大自然无所谓仁慈和仁爱,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一样。但
是,大自然这种无情其实正是一种大情,这就是自然的规律。
人们如果顺应自然,不去勾心斗角,也没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就能活得非常自在,就不会生病。
作家王蒙曾就养生之道请教过著名学者周谷城先生,周谷城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王蒙大受启发,联想到生活中有不少人,有的吃补药吃出了大病,有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有的炼丹服药把自己毒死,有的练长跑把自己累死,都是因为养生过头的缘故。
养生过头的人,往往失去了人生的不少乐趣。舒松年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他有一位年近花甲的姓冯的朋友,冯先生人生的一切为了两个字——“长寿”,为了长寿,他一生兢兢业业,诚惶诚恐,大事小事都不敢随便,唯一信奉的就是“静坐养生”。多活动怕伤筋骨,多说话怕伤神,多唱歌怕损喉,跳舞怕扭腰,读书怕坏眼,下棋打牌怕得高血压,饮食吃素不沾荤,对素菜也百般挑剔,怕不洁吃了危害生命。冯先生把一切美味佳肴、一切文娱体育活动、一切兴趣爱好都看成危害生命的杀手,像他一样活下去,即使活到一百岁又能有什么意义? “不养生”其实并不是真的不养生,不过是主张自然、自由、轻松地生活,反对因“养生”而把人的生活弄得紧张、呆板、忙碌、谨小慎微;主张人的生活应该自然、自由、放松一点,不要过于做作、“雕凿”。俄国学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种诗的金刚石,只要是天生的,它就用不着像巴西的矿砂中掏来的金刚石一样,花长时间去琢磨。”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和自然都是“气”的产物,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与自然环境之中,只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存在。因此,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同受阴阳五行的制约,并遵循自然的规律。《灵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论述,就概要地阐述了这些规律。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身体与病理变化的观点。唐代著名养生家认为“养生调节之怡,不妄做劳,永保康宁”《素问·生气通天论注》。
老子的“无为而治”包括“治身”与“治国”两方面的含义,其中“治身”是根本,以“养生”为基本出发点。圣人按“道”的无为法则养生蓄德,最终达到与“道”同一、像“道”一样长久。圣人按“无为”法则治理天下,让百姓们回到万物初生时的混沌状态,满足于粗陋的生活,保全精神,颐养天年。圣人与百姓都顺应“无为”法则,都能长生,就是天下大治。
【参考文献】
《健康养生》王蒙
《寿亲养老新书》陈直原著邹铉增续,张成博
《药食同源.食物卷》李乾构
《道德经》老子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