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规范
70康 茹等: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规范2005年第1期
的具体规定方面,规范之间不具有一致性。
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规范
1 背景
“保护文化遗产”是ISO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消防安全工程提出的目标。古建筑和其它建筑一样会遭到同样的火灾危险,包括纵火、照明、施工、设备故障以及维护不足。火灾方面的许多具体问题由于统计学上的原因不得而知,只收集与起火原因、建筑物使用有关的火灾损失的数据,火损数据并不考虑古建筑的历史意义或者建筑历史。我们了解古建筑火灾损失的方式是通过留意发生在我们周围或者来自媒体报道的具有新闻性的事件:例如温莎城堡。
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免于火灾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提出的话题,特别是在欧洲,CIBW014,文件(),其他活动有1998“古建筑的防火”会议,1999年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三届古建筑消防的国际研讨会。CIB最近在希腊萨洛尼卡发起举办了关于古建筑消防的国际会议,本文参照此次会议的内容。除了火灾,古建筑也可能遭受另外一种损坏,即由于设计的专业人员对古建筑独特的构造和结构缺乏了解,标准的防火方法考虑的是新式建筑的情况,而古建筑的情况大大的不同,因而标准的防火方法对于古建筑的材料和场地具有相反的影响,可能破坏它独特的品质,比如为了安装消防器材改变式样,除掉它重要的建筑特征,问题还不在于引进这些变化,而是人们没有敏感地意识到这些变化严重地影响了古建筑的各个方面。
然而,建筑规范也在进步跟上现代建筑的发展步伐,一些规范虽然已经认识到新建筑和古建筑之间内在的不同,但是它不够灵活存在说明性规范额外的问题,因而不足以解决古建筑的防火问题。最近产生的规范没有解决消防安全规范语言和威尼斯宪章的官方语言之间的矛盾,美国的内部标准中列出了合适的关于古建筑的保护方法和技术,在国际上使用。
最近的调查详细显示了美国目前有16部不同的规范用于古建筑。本文意图在于确定调整的方法论和这些规范的各个组成部分综合为一个普遍适用的文件,报告作出结论在关于采用的基本途径或规范遵循
2 规范的发展
美国消防协会(NFPA)是—个拥有74000名会员的非盈利性质的组织,会员覆盖面广,有消防官兵、建筑师、制造商、保险代理、工程师、教育机构、政府官员、消防研究员以及任何对消防安全有兴趣的人,大约10%的会员来自美国以外的70个国家。NFPA基本的技术活动包括发展、出版、传播当前一致公认的规范和标准。211技术委员会有5500人,发展了300多个NFPA的技术文件。
NFPA的文化资源委员会最初成立于1940年,原先名为博物馆,艺术馆,古建筑委员会,职权范围限定为:安全保护博物馆,艺术品,。60,,也有古建筑的防火规范于2000NFPA委员会投票一致通过,除了一系列充实的技术上和编辑上的修订之外,NFPA914由一个被推荐的惯例转变为一部规范,这个转变相当重要,因为它赋予了NFPA914法律权利。当人们希望在重要的古建筑上施行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工作时,最新版的NFPA914能被人们合法的应用和执行。
指NFPA技术委员会的文件主要分为四种:规范、
南、推荐惯例、标准。从法律应用的前景看,指南和推荐惯例由于广泛使用宽泛的语言最不令人满意,然而规范和标准由于使用强制性语言而且建立了清晰的法定执行规则,因而必须遵循。另外规范和推荐惯例应用范围广泛,而标准和指南一般只应用于具体的过程和系统。区分这些文件的过程如图1所示。规范的条款中使用强制性用语“必须”,使得它适用于法律,因而独立于其他的规范和标准;推荐惯例虽然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和规范相同,但是使用非强制性用语“可以”,因而被推荐使用。
由NFPA标准委员会评价和批准
由委员会决定 为主题建立要求
标准或指南规范或推荐惯例是标准
否指南
是规范
否推荐惯例
图1 文件类型的决定过程
2005年第1期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71
NFPA914以前的版本是以推荐惯例的形式出现,建立了一系列可靠的实践措施来增强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但是推荐惯例有一个问题是机构的主管团体可能不愿意把资金花费在某些只被认为是“好主意”或不重要的事情上。规范在实施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方面更具有说服力。改进古建筑的消防安全一般是不会增强公众的理解的,不会吸引群众的目光也不可能让董事会拍手称快。
把推荐惯例改变为规范基本上包括使用强制性用
)取代非强制性用语(例如语(例如“必须”“可以”、“应),存在一个主要的困难是古建筑保护的主观性,仅当”
语与其他NFPA文件中的用语相一致。
第四章是过程,是这部规范中全新和非常重要的一章。这章中描述了与古建筑有关的火灾如何被减轻。过程表示于图2。确定潜在的消防安全危险是规范处理防火问题的基本功能,消防安全的整改方法必须被反复权衡以免破坏古建筑的历史完整性,因此要对古建筑进行审查,列出古建筑的重要的历史特征。
接下来的部分是评价设计者提供的方案,包括使用说明性等效性的途径,性能途径以满足第一章提出的目标。最终会选定一个最优方案,在着手实施整改计划之前,需要一个小组批准。
评定
仅改变语言还不够,规范呈现给用户的内容、想法必须能够被理解。带有明显的风格特征或者具有精巧的手工艺的建筑物特征将被灵活处理,因而主观性很强。
当前版本的NFPA914包括十个章节和二个附录,如表1所示,简要被分为管理部分、说明部分、性能部分、处理和操作部分、附录。
表1 9142
234567891011
通过最初的符通过
定期的符通过下一个检查不管理参考出版物定义过程说明性能
建造、修缮过程的防火检查、测试、维护
消防特殊事件处理和操作系统
图2 过程流程图
附录A2L
4 说明部分
如果第四章是利用规定的方法来减轻火灾的危险,那么第五章则是这些规定方案的应用。这章总共介
绍了四种途径论述规范的规定:遵循规定的要求(即满足NFPA101的所有要求);满足规范详细说明的选择(即当建筑物内部被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时,允许一个更高的火焰传播速度);提供相等水平的保护(如同在规范和标准中使用相同的或者更高水平的保护规定);容许修改说明性的要求。
等值性和修正联系紧密,但本质上是独立的概念。修正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规范的意图或标准的要求是建立在某一个假设之下,这个假设可能与负荷、缺少其它的防火措施或只是与一个假想的耐受规则有关。在等值性和修正这两种情况下,规范提供了一系列的补充特征,最低限度的决定安全状况是否存在。
3 管理部分
管理部分(1~4章)介绍前言,参考,定义及古建筑获得消防安全的说明过程。第一章提出规范的范围、目标。只要求一种规定的办法解决古建筑的一个固定的问题不太现实。由于没有考虑古建筑的历史价值而忽视了其内在的危险性。
这部规范的灵魂在于它的创新性和灵活性,许多情形下,传统的方法不总是可行,这样选择性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考虑。用户能从规范中选择两种方法:说明方案,性能方案。
章节中的定义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在规范中所有的术语需要一个特殊的定义,其次为了规范更加易于使用在某一点要强调这些术语,尽可能的让定义用
72康 茹等: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规范2005年第1期
认可的火险索引办法遵照规范执行,列于附录A中,火险索引具有系统性,对于小建筑的性能评价更为有效,这种观念在国际上应用广泛,对古建筑同样适用。
5 性能部分
第六章描述了性能设计方案,可能是最完善和全面的方法,可以用在许多大项目中,即使对于一些小型的项目这章中也有无数的规定可以用来评价和修正各种情况。这章的模型是2000版的NFPA101人身安全规范,它已经被改编适用于古建筑。
第六章从遗产保护的目的着手,性能方案包括结构、建筑特征、居住者的保护,建筑特征和居住者的特征需要共同考虑以满足生命安全、财产保护和遗产保护的目的。特别关注火灾发生时对生命安全和建筑结构的潜在影响。某些情形下火灾被分成两部分来考虑对二者的影响,信息被收集、性能评价的构架。
判断,,于方案的更新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决定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在方案进行到下一阶段之前是非常需要这些权威人士的观点的。第五章以一系列的设计责任结束,涉及到如何评价性能、安全系数的使用、特定方案的设计参数的成文。
的基本规定,这章中大多数的要求非常实用,甚至是一些常识,然而历史遗产的负责人有时侯却忽视了这些常识。一般的家政管理就有助于不让多余的可燃物以危险的方式被堆积和贮存。
这章管理明火的使用,明火通常在古建筑中被用作展示的目的,允许以安全的方式使用明火,当遵守正确的预防措施时,其他潜在的点火源,例如打火机、食品加工设备也让安全使用。
第十章建立议定书要求遵循。当在古建筑中计划举行一项活动时,诸如招待会、开业或者类似烟火展示会等具有特殊的火灾危险性的活动。在参加这类活动时,需要管理者制定一份计划、列出可能对消防安全造成的影响。潜在负荷的增加、重新排列出口方式,控制。
,全计划。应用这章是时候有具体的准则,要求建立一个火灾应急预案以灵活适应各种情况,需要指导、训练和演练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计划被正确地实施,而且进行定期的符合预算,预算的目的在丁保证计划正确地实施和调整,从而达到规范的目标。
7 附录
附录A提供了需要在1~10章中补充说明的信息,像任何NFPA文件中的附录一样,它是参考性质的使用非强制性的语言,因为NFPA914的许多新素材是来源于问题的过程中,读者发现附录的许多部分是非常实用和具有启发性的,特别是关于1、4、5、6章节的内容。
6 处理和操作
第七到十一章描述具有操作功能的重要事件,包
括修缮过程中的防火、检查、测试、维护、消防、特殊事件以及对于操作系统的特殊要求。
一般来说,在建筑物内进行大面积的修缮,火灾的发生、蔓延的危险性大大增强。某种建筑技术的使用可能增加新的点火源,施工时可能需要关闭消防系统,这样就体现不出自动灭火系统早期警报的优势。
第七章中确定了减小或者把对古建筑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办法,可以参照其他规范执行,其他部分关注主动消防系统和被动消防系统的状况,列出了当古建筑进行修缮时可能对进入其中的消防部门所造成的影响。
第八章强调了对相关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测试、维护的重要性,指出古建筑的管理者有责任正确的检查、测试、维护这些系统,规范中含有更为详细的叙述,指导如何有效执行这些程序。
第九章列出了能够积极地改善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8 总结
2001版的NFPA914是美国第一部用于古建筑的消防规范,这部规范以前是作为推荐惯例被发表的
,完整的重新修订的文件包括几个新的特征,提供了关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的几种革新的办法。例如: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需要的分析过程,对于可能危及古建筑完整性的其他规范的特殊补充,以及古建筑消防安全的性能方法。
康 茹 杨守生 王 平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编译自《FireTechnology》2002年第38期
范文二:古建筑尺寸规范
1、 面阔确定: 按门尺吉字定明间面阔尺寸;次间按明间面阔的8/10定尺寸
2、 进深确定: 小式建筑不超五檩四步,七檩房则增加前后廊来处理; 大式建筑按斗拱攒数定进深
3、 柱高柱径确定:柱高为明间面阔的8/10,柱径为柱高的1/11
4、 收分、侧脚:小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7/1000;外檐柱侧脚为柱高的1/100(或7/1000),金柱和中柱均无侧脚
5、 上出、下出(出水、回水):无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出为檐柱高的3/10,檐椽为上出的2/3,飞椽为上出的1/3;下出尺寸小式做法为上出的4/5,大式做法为上出的3/4
6、 台明高度:小式建筑为1/5柱高或2D(D为柱径),大式建筑为挑尖梁底高的1/4
7、 步架、举架: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步架一般为4D,顶步架不小于2D也不大于3D;举架小式五檩房一般为五举、七举;七檩为五举、六五举、八五举;等等
8、 五架梁:高1.5D,厚1.2D或金柱径 1寸,长为四步架加2D五架梁划线程序:将已初步加工完毕的木料在迎头画上垂直平分底面的中线
在中线上分别按平水高度(即垫板高度,通常为0.8檩径)和梁头高度(通常为0.5檩径)画出平水和抬头线位置,将两端头中线、平水线、抬头线分别弹在梁长身各面、再以每面1/10的尺寸弹出梁底和侧面的滚棱线抬头线在正身又叫熊背线
同时又是侧面上棱的滚棱线梁头划线首先应按檩径大小在檩中线两侧画出檩椀宽度,在此范围内顺梁身方向分四份,中间两份为梁鼻子
两侧两份为檩椀
9、 三架梁:三架梁高为0.8檩径或0.65檩径,抬头为1/2或1/3檩径三架梁用料比五架梁小(厚为五架梁的8/10,高为5/6),故需适当减小平水(垫板)和抬头(檩椀)高度
10、 桁、檩:檩径一般为D或0.9D(大式带斗拱做法为4~4.5斗口)
正身长按面阔,一端加榫长按自身直径的3/10
下有重叠构件时均需做出“金盘”,金盘宽为3/10檩径
11、 瓜柱及角背:脊瓜柱高为脊檩和上金檩的垂直距离减掉三架梁的抬头和熊背高度,另外再加下榫长,上面加脊檩椀高(按1/3檩径)瓜柱厚为三架梁厚的8/10,宽为一份檩径脊瓜柱上端也应留鼻子,宽度可按瓜柱宽的1/4,高同檩椀角背制作:凡瓜柱自身高度等于或大于宽度2倍时都须按角背,以怎强其稳定性角背长为一步架,高为瓜柱高的1/3~1/2
厚为自身高的1/3或瓜柱厚的1/3角背与瓜柱相交部分,在上部刻去高度的1/2,两侧做出包掩(俗称“袖”),包掩为构件厚的1/10角背与梁背迭合,两端还应栽木销固定
12、 抱头梁:长为廊步架加梁头长一份
高由平水(0.8檩径)、抬头(0.5檩径)、熊背(1/10梁高)三部分组成
约1.5D其后尾做半榫插入金柱,半榫长为金柱径的1/3~1/2,榫厚为梁厚的1/4梁后尾与金柱接触处肩膀有撞肩和回肩两部分,通常做法为“撞一回二”,即将榫外侧部分三份,内一份做撞肩与柱子相抵,外两份向反向画弧做回肩
13、 额枋(檐枋):高D,厚0.8D,燕尾榫头部宽和长相等为1/4~3/10柱径,根部按每面宽度的1/10收分,使榫成大小头燕尾榫两侧分三等分,一份为撞肩
两分为回肩,反向画弧枋子底面的燕尾榫头部和根部均应比枋子上部每面收分1/10,使榫上大下小(称为收溜)
14、 金、脊枋:一般高为0.8D,宽为0.65D,做法与额枋(檐枋)相同
15、 箍头枋:用于稍间或山面转角处,做箍头榫与角柱相交的檐枋或额枋称箍头枋箍头枋的头饰大式做“霸王拳”
小式作“三岔头”箍头榫长度,霸王拳由柱中外加一柱径
三岔头外加1.25柱径箍头榫厚应同燕尾榫,为柱径的1/4~3/10霸王拳(或三岔头)宽窄高低均为枋子正身部分的8/10,因此,先画出扒腮线,将箍头两侧按原枋厚各去掉1/10,高度由底面去掉枋高的2/10肩膀处按“撞一回二”画出撞肩和回肩
16、 门尺:门尺1尺=1.44营造尺=46.08cm
1门尺均分为8寸,每门尺的1寸=5.76cm;八个寸位分别为财、病、离、义、官、劫、害、本每寸分为5份
每份均有吉凶定义
范文三:古建筑验收规范
篇一:古建筑全套检验批验收记录
基础石驳岸石料的砌筑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基础砖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基础石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条石砌体)
上架木结构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下架木结构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篇二:古建工程质量验收资料汇总
古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说明
一、适用的部位、工序及所属的分部(摘自CJJ70-96)
3.4 台基工程 -(地基与基础分部)
适用于台基和露台工程。包括磉石、阶沿石、侧塘石、石级及台基露台内的填土等工程。
4.1 抬梁式柱类构件制作工程 -(主体工程中的“大木构架”)
适用于抬梁式(帖式)柱类构件(廊柱、步柱、金柱、脊柱、童柱)等的制作工程。
检查数量:抽查构件总数的10%,但各式柱均不应少于3
1
根。 4.3 抬梁式枋类构件制作工程 -(主体工程中的“大木构架”)
适用于抬梁式枋类构件(廊枋、步枋、拍口枋、四平枋、随梁枋)等的制作工程。
检查数量:抽查构件总数的10%且各式枋子均不应少于3件。
4.7 搁栅、桁(檩)(注:读音lin,和“鳞”同音)类构件制作工程 -(主体工程中的“大木构架”)
适用于各类搁栅、桁(檩),扶(帮)脊木、长短机等构件的制作工程。 检查数量:按构件总数抽查10%且每类均不应少于3根。 4.8 板类构件制作工程 -(主体工程中的“大木构架”)
适用于各类板(山花板、夹樘板、楣板、垫板、裙板、博风板、封檐板、瓦口板、楼板)等的制作工程。
检查数量:楼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其它按每10延米抽查一处,但均应不少于3间(处)
4.10 下架木构架的安装工程 -(主体工程中的“大木构架”) 适用于柱头以下木构架的柱、梁、枋、川(穿)的安装工程。 检查数量:按构架的50%抽查,且不应少于2榀。
4.11 上架木构架的安装工程 -(主体工程中的“大木构架”) 适用于柱头以上木构架的柱、梁、枋、川、桁(檩)、
2
垫板、木基层等构件的安装工程
检查数量:按构架的50%抽查且不应少于2榀。
4.12 屋面木基层构件的安装工程 -(屋面工程分部)
适用于屋面木基层中椽类、眠檐、勒望、里口木、望板等构件的安装工程。
检查数量: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其中过道以10延长米检查一处且均不应少于3间(处)翼角抽查30%且不应少于1处(座)。 4.13 木楼梯制作与安装工程 -(木装修工程分部)
适用于古建筑的木楼梯制作与安装工程。
检查数量:梯段全数检查,栏杆踏步抽10%,且不应少于三根(处)。 4.14 斗拱(牌科)的制作和安装工程 -(主体分部) 适用于各类斗拱(牌科)的制作和安装工程。 检查数量:按构件总数抽10%且不应少于3座(件)。 5.1 砖细加工与安装工程 -(装饰分部) 适用于砖细的加工与安装工程。
砖细加工的表面:抽查总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块,
砖细安装:每1m(或1?)检查一处,每处0.5m(或0.5?)且不应少于三处。 5.4 石料(细)的加工和安装工程-(装饰分部) 适用于石料细的加工与安装工程
检查数量:抽查总数的10%,且不应少于3件。每20m及不足20m检查一处,每处3m长。石鼓墩、石柱、梁、川、
3
枋类按总数抽查30%,且不得少于3件。 6.1 望砖工程 -(屋面工程分部)
适用于各种形式的细望、糙望的制作和按装。
检查数量:按屋面望砖面积50?抽查1处,每处10?,但每坡不应少于2处。 6.3 小青瓦屋面工程 -(屋面工程分部)
适用于望砖、望瓦、望板混凝土斜屋面为基层的小青瓦屋面工程。 检查数量:按屋面面积50?抽查1处,每处10?,但每坡不应少于2处。 6.8 屋脊及其饰件工程 -(屋面工程分部)
适用于小青瓦、筒瓦、琉璃瓦屋面工程的正脊、垂脊、围脊、戗脊等及其饰件工程。
检查数量:按屋脊总数的30%抽查,每5m抽查1处,每条屋脊不应少于2处,饰件按总件数10%抽查,但不应少于3件。
7.2墁砖地面工程 -(地面与楼面工程分部)
适用于方砖细墁粗墁地面工程。
检查数量:各种基层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庭院地面基层按10?抽查1处;游廊甬路按5m抽查1处,但均不应少于三间(处) 7.3墁石地面工程 -(地面与楼面工程分部)
适用于楼地面庭院游廊甬路墁石地面工程 检查数量:同
4
7.2条的规定
8.1 窗扇制作工程 -(木装修工程分部)
适用于各式短窗、横风窗和合窗等古式窗(含窗框)的制作工程。 检查数量:按不同规格的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应小于3扇。 8.3 门扇制作工程 -(木装修工程分部) 适用于各式屏门、对子门、库门(含框)(实拼门、敲框档板门)等古式门扇制作工程。
检查数量:按不同规格的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扇。 8.4 窗扇、隔扇、门扇的安装工程 -(木装修工程分部)
适用于各类窗扇、隔扇、门扇(包括抱柱、门槛附件)的安装工程。 检查数量:按不同式样规格的门窗扇件各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扇)。 8.6 木栏杆的制作与安装工程 -(木装修工程分部)
适用于各式木栏杆制作和安装工程。 检查数量:抽查10%,且不应少于1扇(段)
8.7 美人靠、坐槛的制作与安装工程 -(木装修工程分部)
适用于美人靠、(吴王靠、飞来椅)、坐槛的制作和安装工程。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应少于2片(处)。
8.8 挂落、飞罩、落地罩的制作与安装工程 -(木装修工程分部) 适用于挂落、飞罩、落地罩等构件的制作和安装工程。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应少于2片。 10.6 大漆工
5
程 -(装饰工程分部)
适用于生漆、广漆、推光漆和揩漆等大漆工程。 检查数量:室外按油漆面积抽查10%;室内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游廊、
过道按10m抽查一处,且不应少于3间(3处)。
二、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摘自CJJ70-96,合格标准): 1、保证项目(即主控项目)应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2、基本项目(即一般项目)每项抽检的处(件)应符合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格”的规定;
3、允许偏差项目(同属“一般项目”)抽检的点数中建筑工程有70%及以上的实测值,在相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格)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注:本条中括号中的内容是本人加的
三、两种表式在形式上的差别:
1、本人自编的表式是依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附录D、附录E编制的;
2、另一种表式是依据《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南方地区)
CJJ70-96附录A编制的。
3、两种表式均有相关规范、标准依据,其检验评定的项
6
目、内容是一致
的。但本人更倾向于自编的表式,因为它的表式符合GB50300-2001国家标准的规定,内容上又符合CJJ70-96行业标准的规定。
江苏宏达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汪凤台
2011-8-28
附:古建标准中单位工程共分6个分部:
1地基与基础分部 2主体分部
3地面与楼面分部 4木装修分部 5装饰分部
6屋面分部
台基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抬梁式柱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抬梁式枋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篇三: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培训提纲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培训提纲
一、 本规范编写的背景,也就是本规范在什么基础上编写的。
1、已有的资料。我们知道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从秦砖汉瓦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古建筑只出了两本书,一本是宋朝的《营造法式》,一本是清朝的《工程作法则例》,这应该算皇家颁布
7
的国家规范。
?但这些规范都是文言文,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读不懂。规范应该是大众化的材料,凡是本行业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都应看懂。但这些规范一般人都看不懂。
?这些规范也都是多年应用实践的总结,并不是现代作法是根据承受荷载的大小计算出来的。如北方小式建筑的柱高取面宽的0.8(即10:8),柱径为柱高的1/11,清则列规定“凡檐柱以面宽十分之八定柱高,以百分之七定柱径”,如面宽一仗一尺,柱高8.8尺,柱径为
7.7寸。大式建筑以斗口为单位,“檐柱高为70斗口”(指由柱脚至檐桁底的总高度),去掉平板坊厚度和拱高即为檐柱的实际高度。檐柱高约为60斗口,柱径为6斗口;南方的营造法原一般以大梁为准,大梁(四界梁)的围径为四界进深(四界梁跨度)的2/10,山界梁围径为大梁围径的8/10,双步梁围径为大梁围径的7/10,步柱围径为大梁围径8/10。如内四界梁进深为4800,大梁的围径为4800×2/10=960mm,大梁直径为960/3.14=305mm,山界梁围径为大梁围径的8/10,山界梁围径为960×8/10=768mm,山界梁直径为768/3.14=244mm步柱直径也为244mm等。都是定统一的模数,按着规定的比例而推算出各构件的尺寸。各个榫卯的尺寸也是按比例确定的,也就是都标准化模式化,不是通过理论计算出来的,而是通过经验确定模数比例关系确定的。
8
?经实际验算,按经验推断的作法,柱子断面偏大。而梁端的剪力面富余度小,两者不是等强度。如四界大梁的跨度为48m(进深)推算下来步柱(全柱)直径为244mm。按着层高3m,桁条间距1.2m,按苏州屋面承载按200kg即2.0KN/m2,计算下来步柱小头直径160mm,大大小于推算值244mm,计算出来四界梁少头直径230mm,推算大梁直径为305mm。梁柱推算值都大于计算值。
2、改革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际联系旅游的需要,各地维修复建了大批古建筑,也兴建了大批的仿古建筑,尤其是砼材料的应用,已不再是用固定的比例关系来确定各构件的尺寸了。
没有一个质量的验评标准,就不能科学地进行古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工程验收。所以在1991~1996年先后出版了《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满足了广大古建维修和新建的需要。
3、当前存在的问题。在执行本验收标准时发现很多古建的施工方法不对,甚至是错误的,有些对古建不懂的施工单位也承担古建工程的施工。发现有的一幢房子,由于不同的人施工,前后坡的作法都不同。比如小青瓦屋面檐口处的滴水瓦。
?按古建施工的作法应挑出瓦口板长不小于50mm,不大于瓦长的1/3。有的就把滴水瓦紧贴在封檐板上,不挑出对
9
保护木基层和檐墙不利;
?又如古建的屋面是曲面,不是直斜面,有的作成直斜面。囊金叠步,撬瓦头没作出来。比如6界屋,每两个桁条之间的坡度是不同的,如苏州地区从屋檐算起坡度是0.45、0.55、0.65,如果8界屋0.40、0.45、0.55、0.65;北方地区0.50、0.65、0.85,8界屋为0.50、0.65、0.75、0.90,最大1.0(十算),大殿最高0.90,亭子最高十算1.0,屋脊处坡度最大,越往下越小,到檐口处最小,比较平。使流下来的水得到一个比较平的初速度,雨水可冲出离墙更远些对保护墙有利。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又如挂落内的条子互相之间应该是榫接的,我们见到有的用钉子结合,这些都是不对的。
?还有维修时对拆下来的旧材料不能很好的保护,随便乱扔,有的柱子墩接随便作。
有必要把将传统的古建技术总结起来发扬下去,这就是我这次编《古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规范编写单位和编写的过程:
1、我国古建筑的特点是建筑技术极为丰富,内容极为复杂。我国地土广阔,东、西、南、北气候不同,民族众多,这就形成古建筑地域的特点(北方官式建筑、江浙的香山派建筑、徽派建筑、西北地区建筑、西南云贵州穿斗式建筑、福建、广东的岭南建筑特别注重屋面装饰、屋脊的撬起)。
10
从民族来分有,回族建筑、藏族建筑、童族建筑、客家建筑、维族建筑等多种多样,极为丰富形成古建筑民族特点。,怎么能把这些不同地区的特点、各民族的特点总结起来,统一
起来困难很多。
2、部里的要求:这次规范的编写不再分南北方,应统一编一本全国统一的规范,并要求把好的古建经验、施工技术全面的总结起来,我们确实感到困难力不从心。我们就尽量地把有代表性地区的古建人员组织起来编写,相互补充。即北方约请了:北京古代建筑公司、山西晋阳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江浙请了:杭州园林文物管理局、苏州房产局参加(主编)、扬州房产局、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岭南地区请了:广州国土资料房产局七个单位,本来也约请了成都古建公司,没有参加。
3、编写的过程从1996年准备到2008年8月部批准前后用了12年,比抗战8年还长,原因是内容复杂、面广、参遍人多(最初时有25人的编写班子)、稿子上下一次时间较长,发稿征求意见用一年多时间,2002年完成送审稿,延误一年多。2003年完成评审,2004年报部,又反复修改五次,至2007年10月才定稿报部长批,至2008年8月批下,一共进行了七个阶段:
(1)1996年5月~12月成立编写组,作准备工作。
(2)1997年1月~12月各单位调研编写草稿阶段。
11
(3)1998年1月至年底主编单位在吸收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写规范的讨论稿供参编单位讨论。
(4)1999年1月~12月吸收各单位补充意见,主编单位编写征求意见稿,发各地征求专家意见,在2000年8月陆续收到各地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缺少西北和岭南地区的资料。
(5)2001年补调研,到西北沿丝绸之路调研一圈,收集到土坯墙的维修,洞体内壁画的修复技术。对西南穿斗式古建进行了调查、收集资料,增加了穿斗构架的内容和福建假厝的作法。
(6)2001年下半年~2002年10月完成送审稿,由于非典的影响到2003年10月在苏州召开了专家评审会,通过。
(7)2004年底完成报批稿报部审批。先是标准司审批,专家对强制性条文的审批论证。由于具体分管人员的变更,使报批稿前后修改了五次(前一个人三次,换人以后又两次),终于在2007年10月标准司定额处审完报司,再报部,最后在2008年8月部批准公告,2009年1月在全国实行。
三、规范对几个矛盾问题的处理:
我国历史悠久地区广大、民族众多、气候不一,古建筑技术极为丰富,作法多种多样,如何把各地多种多样的作法和经验总结在一
起,编制一本统一的规范难度较大,现就规范中的有关问
12
题作一说明。
1、关于南北古建筑作法内容的统一问题。
南北古建筑的一些作法本来是不同的,怎么统一到一本规范中使用,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有的专家、编写组中的有的成员主张还是南北分开编写为好。根据建设部的要求,我们现在把它统一起来了,怎么统一呢,主要采取三种作法:一种是融合在一起编写;一种是基本融合在一起,实在不好统一的地方用分条办法解决;一种是分不同的节进行编写。
(1) 南北方作法融合在一起编写,如雕塑工程,不管是木雕、
砖雕还是石雕都未分南方北方作法。木装修工程、装饰
工程等也未分南北方。
(2) 基本融合在一起编写,个别不好统一的,用不同的条款
进行处理。如大木构架工程,在抬梁式与穿斗式木构架
单件制作是融合在一起写的。但对穿斗式木构架制作用
了4.12.2专门的条进行编写。对角梁的作法又在条的下
面分不同款项来说明北方地区角梁作法,西南地区角梁
作法,江浙地区角梁作法,有合有分的来规定南北不同
的作法。如4.10.2.4(讲苏州)角梁作法,4.10.2.8~10
讲北方角梁作法。4.10.2.12讲西南地区角梁作法、地面
13
做法,有南方方砖金砖作法、北方砖金砖作法,用不同
的条来解决。
(3) 不能融合一起分节表述:
古建筑屋面工程的作法南北区别很大,即用在一章分不
同的节来编写,如小青瓦、合瓦、(板瓦)、屋面的作法:北方用6.7节合瓦屋面表述,江浙一带用6.6节小青瓦屋面表述,在西南和华南地区用6.5节冷摊瓦屋面表述,西北干旱地区用6.8节干槎瓦屋面作法表述。用这样几节就把小青瓦(合瓦、板瓦)屋面在各地的不同作法都规定出来了,各地都可找到施工验收标准指导验收。如彩画大部分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地方彩画一节。
2、古建筑和仿古建筑统一问题。
古建筑与仿古建筑施工作法不同。仿古建筑一般都是用现代材料建造的。某些项目是用传统材料按照古建筑的要求施工的,如小青瓦屋面、简瓦屋面的铺盖瓦工程、彩画工程等。规范中对仿古建筑的施工与验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按着古建筑的要求用传统材料建造的项目,按古建的要求进行施工验收。对用现代材料作的部分按
新建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但对其露明部分外形和风格应按古建筑的形制、法式要求进行验收。以次来解决古建筑和仿古建筑的统一问题。
3、各少数民族建筑与汉族建筑的统一问题。
14
中国地区广大、少数民族众多,以汉族地区的古建筑为主编制的规范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各少数民族的古建筑。为此在本规范的总则1.0.2条的条文说明中都明确的指出了“能用的参考本规范执行”,找不到适用的地方,可按当地的传统作法执行,这就解决了各少数民族地区古建筑的施工与验收问题。各少数民族地区可编地方标准解决,将来有了经验,在全国有发展前途的内容可进到国家规范中去。像塔尔寺汉藏结合的好,可以用本规范验收。
4、本规范的规定与地方传统作法的统一问题。
本规范的官式作法是清《工程作法则列》为准编写的;小式作法是以北京地区作法为主编写的;南方民间作法是以《营造法源》为依据编写的。不可能代表全国各地的作法,又因目前我国尚没有古建筑方面的设计规范,很多作法都是按传统作法做。所以本规范总则中和有关条文中,都多次明确提出“在某此作法上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按当地传统作法执行”。以来解决本规范规定不足之处。
5、古建筑保护与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统一问题。 本规范给古建筑技术留下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提倡在古建筑修建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只要新材料能取得同传统材料建造的古建筑一样的效果都积极采用。在不露明的部位(平常人们所看不到的部位)更应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在修补材料方面也应提倡
15
用新材料。这样古建技术才能随着时代的进步得到新的发展。如大量使用砼材料,就可得到更大的空间,屋面施工更加简化有效,但同时也要对古建筑进行严格保护,不得随意修改。 6、设计与施工的统一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古建筑设计方面的规范,新设计的传统木结构仿古建筑。设计也只能提用什么材料、平面、空间尺寸,具体作法都很少涉及实际上只是一个方案图,细致节点榫卯作法都要在施工阶段解决。如各类传统瓦屋面的搭盖作法,大木构架的榫卯作法等,这些问题设计不明确施工不能做,又可能造成漏雨和安全问题。为此本规范对此类问题作了规定,大木构架的榫卯联结,各种古屋面的作法都作了规定。
16
范文四:古建筑施工规范.
古建筑工程施工工艺
第一节墙体工程
一、淌白墙工程:
1、砖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灰浆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灰浆必须密实饱满,砌体 水平灰缝的灰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3、砖的组砌方式、墙面的艺术形式及砖的排列形式符合传统作法。
4、砌体内外搭接砌好,拉结砖交错设置,填馅严实,无“两张皮”现象。
5、墙面清洁美观,棱角整齐,灰缝横平坚直,深浅均匀一致,接槎无搭痕。
6、淌白墙砌筑质量控制:
(1)轴线位移:用经纬仪或拉线进行轴线精确控制。
(2)顶面标高:用水准仪或拉线,进行两端水平标高的偏差分析与纠正。
(3)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吊线进行控制,控制时分二种情况处理,第一种,按“收分”的外墙控制;第二种,按垂直的墙面控制。
(4)墙面平整度:用2M 靠尺横、竖、斜搭进行,用楔形塞尺调整纠偏。
(5)水平灰缝平直度:拉2M 或5M 线,用尺量进行控制。
(6)水平灰缝厚度(10层累计分析):用皮数杆实际比较,用尺量进行调整控制。
- 1 -
(7)墙面游丁走缝:用吊线和尺量检查,以底层第一皮砖为准。
二、自然缝墙工程:
1、砖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灰浆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灰浆必须密实饱满,砌体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不得低于80%。
3、砖的组砌方式正确,砖缝排列形式应符合古建作法。
4、砌体内外搭接:砌体内外搭接砌好,拉结砖交错设置,填馅严实,无“两张皮”现象,留槎正确。
5、清水墙面:墙面清洁美观,棱角整齐,灰缝横平竖直,漫浅均匀一致,接槎无搭痕。
6、自然缝墙砌筑质量的控制参同“淌白墙”。
第二节 瓦屋面工程
一、屋面瓦瓦工序如下:
1、苫背 因防水保温的材料在现浇板上或垫层上,根据设计就屋架的举架作出囊度,苫完焦渣背后必须在焦渣背上再抹一层麻刀灰。(应注意,歇山建筑撒头苫背最好从排山位置往下翻活后再苫背,否则盖瓦陇会超过排山处位置,戗脊位置苫背,要小,且撒头处苫背不能太厚)。
2、分中号陇
1) 悬山建筑分中号陇
A 找出正脊的横向中点。
B 从扶脊尽端往里返两个瓦口并找出第二个瓦口的中点。 - 2 -
C 将这三个中点平移到前后坡檐头并按中点在每坡钉好五个瓦口。 D 在确定的瓦口之间赶排瓦当。瓦口应比连檐外皮退进15%椽径,退进的部分为雀台。
E 将各盖瓦陇中点号在脊上。(歇山前后坡分中号陇同庑殿,但两端瓦口要从博缝外皮开始往里返活)。
2)庑殿建筑撒头分中号陇
A 找出扶脊中线,并在撒头灰背上做出标记,这条中线就是撒头中间一趟底瓦的中线。
B 以这条中线为中心,放三个瓦口,找出另外两个瓦口的中点,然后将这三个中点号在灰背上。
C 将这三个中点平移到连檐上,按中点固定好三个瓦口,由于庑殿撒头只有一陇底瓦和两陇盖瓦,所以在分中的同时,就已将瓦当排好,并已在脊上号出标记了,前后坡和两撒头的12道中线就是庑殿屋顶各项工作的标准。
D 翼角不分中,在前后坡和撒头钉好的瓦口之间赶排瓦当,应注意前后坡与撒头相交之处的两个瓦口应比其它瓦口短2/10~3/10,否则勾头就压不住割角滴子瓦的瓦翅。
3)歇山建筑撒头分中号陇
A 找出扶脊中线。
B 将前后坡边陇中与角梁中线交点垂直引到撒头上。
C 将找到三个中点平移到连檐上。
D 在三个瓦口间赶排瓦口,要单数。
- 3 -
E 固定瓦口。
F 将各盖瓦陇中点平移到脊上,并号出标记。
3、瓦瓦
A 冲陇:拴线铺灰,先将中间的三趟底瓦和两趟盖瓦瓦好。
B 瓦檐头:拴线铺灰,将檐头滴子瓦和圆眼,勾头瓦瓦好,滴子瓦出檐最多不应超过本身长度的一半,在两端边陇滴子瓦下棱位置拴一条横线,用以控制每陇滴子瓦出檐和高低,在连檐处预留钢筋,钉住圆眼勾头,以防止瓦陇的下滑。
C 瓦底瓦,先在齐头线,楞线和檐线上各拴一根短铅丝(吊鱼)“吊鱼”的长度根据线到边陇底瓦翅的距离定,然后“开线”,按照排好的瓦当和背上号好陇的标记,把线的一端拴在一个插入脊上泥背中的铁钎上,另一端拴一块瓦,吊在屋檐下这条线为“瓦刀线”,瓦刀线的高低应以“吊鱼”底棱为准,底瓦灰的厚度不应超过灰背厚度,底瓦用板瓦必须挑选,底瓦窄头朝下从下往上依次瓦,底瓦搭接密度按二块筒瓦长等于五块板瓦长来定,即“二筒五”,最密不超过“一筒三”,瓦与瓦之间不铺灰,瓦要排正,底瓦陇的高低和直顺程度都应以瓦刀线为准,每块底瓦瓦翅宽头的上棱都要贴近瓦刀线。
D 瓦盖瓦:按楞线到边陇盖瓦瓦翅的距离调好“吊鱼”的长短,然后以吊鱼为高低标准开线,瓦刀线两端以排好的盖瓦陇为准,盖瓦灰应稍硬于底瓦灰,盖瓦不要紧挨底瓦,它们之间的距离叫“睁眼”睁眼大小应为筒瓦高三分之一左右,盖瓦要熊头朝上,从下往上依次安放上面筒瓦,压住下面筒瓦的熊头,熊头上熊头灰为黑色。庑殿边陇应 - 4 -
瓦瓦到垂脊位置,翼角瓦应从翼角端开始,其它同上。歇山撒头瓦陇应穿过博脊位置,翼角攒角无傍囊,拴线应沿屋架一直上行到后坡边陇盖瓦上,并应注意瓦囊要小,其它同上。
E 捉节夹垄:将瓦垄清扫干净用小麻刀灰(掺色同瓦色)在筒瓦相接的地方勾抹(捉节),然后用夹垄灰(掺色)将睁眼抹平(夹垄), 夹垄应分糙细两次夹垄,操作时要用瓦刀把灰塞严拍实,上口与瓦翅外棱抹平(背瓦翅),瓦翅一定要背严背实,不得开裂翘边,不得高出瓦翅,否则很容易开裂而造成渗漏,夹垄时应将垄灰赶轧光实,下脚应直顺,并应与上口垂直,与底瓦交接处无蛐蛐窝和多出的嘟噜灰。 F 翼角瓦瓦:翼角瓦瓦从翼角端开始,叫攒角,攒角完后,开始瓦翼角瓦,从勾头上口正中,至前后坡边垄交点上口拴一道线(槎子线),它既是两坡翼角瓦相交点的连接,若庑殿屋为推山做法时,这条线应随之向前(后)坡方向弯曲,由于翼角向上翘起所以翼角底、盖瓦都不能水平放置,越靠近角梁就越不平,除边垄应与前后坡及撒头边垄同高外,其余应随屋架逐垄高起,两坡翼角相交处的两块滴子瓦要用割角滴子,瓦垄要瓦过斜当沟的位置。
G 窝角沟的处理
窝角沟部位的滴子瓦应改作“斜房檐”勾头,勾头瓦应改作羊蹄勾 头,窝角沟部位的底瓦应改作“沟筒”。
4、调脊
①正脊:
- 5 -
A 当沟宽度应按正脊宽度,正脊两侧都要捏当沟,当沟与垂脊里侧底层脊砖交圈。
B 安放正吻,安放正吻前应先计算正吻兽座的位置,找出垂脊当沟外皮,两坡当沟要卡住兽座,但不能太往里,应露出兽座花饰,如不合适,可以加放吻垫,正吻里要装铁钉应与兽桩十字相交,并拴牢。 C 砌正通脊,两端正吻之间,拴线铺灰砌正通脊,脊砖应事先经过计算再砌置,找出屋顶中点,以此为中砌脊砖,即龙口,然后向两边赶排,要单数。
D 扣脊瓦,正脊最后一层砌扣脊瓦。
②垂脊:
A 庑殿垂脊应用斜当沟,两面用,里侧斜当沟与正脊正当沟交圈,外侧斜当沟与吻下当沟交圈。
B 捏脊砖瓦当沟上砌捏脊砖最上层为扣脊瓦,歇山建筑中歇山戗脊作法与庑殿垂脊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与垂脊相交的戗脊砖用割角戗脊砖,戗脊斜当沟与垂脊正当沟交圈,为使戗脊保持水平,撒头这侧与垂脊相反,应在同一平面上,戗脊与垂脊交接要严实。重檐建筑屋脊:重檐上层檐与庑殿歇山相同,不同的是多了围脊和角脊。
A 围脊确定方法,用合角吻的高度从上额枋的霸王拳往下翻活,翻活卷尾不能碰到霸王拳,但又不宜距离太近,从合角吻下口再除去压当条和当沟尺寸就是暂定的围脊当沟下口尺寸,围脊满面砖要紧挨上额枋外皮下棱,并应有泛水。在实际操作中可用临时制作的方尺和“制 - 6 -
子”进行样活。围脊位置确定以后拴线铺活,逐层砌筑,里口空隙用灰塞严。
B 角脊:角脊作法与歇山脊的作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囊要小。 C 瓦瓦:下檐瓦瓦与上檐基本相同,但应注意瓦陇应瓦过围脊和角脊当沟位置。
攒尖建筑的屋脊作法同庑殿和歇山建筑屋顶做法。
二、屋面瓦的质量控制:
1、瓦的规格、品种、质量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屋面不得有破碎瓦,底瓦不得有裂缝隐残;底瓦的搭接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
3、焦渣背等苫背垫层的材料品种、质量、配比及分层作法等必须 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苫背垫层必须坚实,不得有明显开裂。
4、瓦完瓦灰泥或砂浆的材料品种、质量、配比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
5、屋脊的位置、造型、尺度及分层作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瓦垄必须伸进屋脊内。
6、屋脊之间或屋脊与山之花板、围脊板等交接部位必须严实,严禁出现裂缝、存水现象。
7、分中号垄准确,瓦垄直顺,屋面曲线适宜。
8、钉瓦口条,安装牢固、接缝平整、无缝隙,退雀台适宜、均匀。
- 7 -
9、底瓦瓦平摆正,不偏歪,底瓦间缝隙不应过大,檐头底瓦无坡度过缓现象;瓦瓦灰泥饱满严实。
10、提节夹垄:瓦翅子应背严实,提节饱满,夹垄坚实,下脚干净,无孔洞、裂缝、翘边、起泡等现象。
11、屋面外观:瓦面和屋脊洁净美观,擦净擦亮。
12、屋脊:屋脊牢固平整,整体连接好,填馅饱满,苫小背密实。(小跑及其它附件安装的位置正确,摆放稳、正。
13、拉线控制瓦垄直顺度。
14、用尺量控制相邻三垄瓦及每垄上、下部,控制走水当均匀度。
15、用2M 靠尺横搭于瓦面,尺量盖瓦跳垄程序,控制瓦面平整度。
16、拉通线,用尺量、控制正背、围脊、博脊平直度。
17、拉通线,用尺量、控制垂脊、岔脊、角脊、滴水瓦出檐直顺度。
第三节 木装修制作、安装
一、栏杆:
1、包括寻杖栏杆、花栏杆、直栏杆、楼梯栏杆的制作与安装。
2、制作、安装必须牢固,严禁有松散、晃动等不坚固现象出现。
3、榫眼饱满,表面光洁、无刨痕、锤印、戗槎、毛刺,肩角严密,
尺寸准确,花栏杆棂条直顺,无疵病。
4、采用拉通线,尺量控制栏杆平直度,进出错位情况。
二、大门:
- 8 -
1、大门门板粘接,均不得做平缝,必须做企口缝或龙凤榫。
2、在大门安装之前,制作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在保管、运输搬
动中无损坏变形。
3、榫眼胶结饱满,肩角严实,表面光洁、无刨痕、戗槎、斧锤印;大门饰件、门钉、包叶、兽面、门钹等安装位置准确、牢固、美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大门上、下皮平齐,立缝均匀。
三、木楼梯:
1、所用木料的树种、材质等级、含水率及防虫、防腐处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帮板、踢板、踩板制作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光洁,无刨痕、戗槎、锤印;楼梯扶手制作坚固美观;整座楼梯安装牢固,无疵病。
四、天花:
1、天花支条线条光洁直顺,表面光平,肩角严密,天花板拼缝严实,穿带牢固,表面光平,无疵病。
2、各部件制作符合设计要求,工艺精细,斗拱贴落雕饰光洁美观,
无疵病,安装牢固;起拱按设计要求或按短向跨度的1/200,整体效果美观,吊杆牢固,数量、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 9 -
3、采用拉线尺量的办法控制,井口天花安装支条直顺;井口天花支条起拱,海墁天花起拱。
五、木装修制作、安装质量控制:
1、古建筑木装 修指大门、槅扇、槛窗、栏杆、楼梯、天花等室内外装修。
2、各类木装修制作所用的树种、材质等级、含水率和防腐、防虫蚊等措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槛框制作前必须有装修分丈杆,并按丈杆进行制作。
4、槛框:表面光平,无刨痕、戗槎和残损,线条直顺光洁,线肩严密平整、无疵病。
5、榻板:表面光平,无凸凹或裂缝。
6、沿正、侧两面吊线,尺量控制槛框里口垂直度。
7、用掐杆检查,尺量控制里口对角线长度。
8、拉通线,尺量控制榻板安装平直度。
9、槅扇:制作先放实样,套样板,按实样进行制作和组装,样板必须精确。
10、边框抹头:榫眼饱满,胶结牢固,线角严实,交圈,线条光洁直顺,表面光平,无刨痕、戗槎、锤印等。
11、棂条:棂条断面尺寸相等,凸凹或其它线条直顺、光洁一致,
棂条相交处肩角严实,榫卯饱满、胶结严实,无松动,棂条空档大小一致,对应棂条直顺,牢固、无疵病。
- 10 -
12、边框、抹头外框:将外框放在平台上用楔形塞尺检查翘曲。
13、用尺杆掐量对角线长度差。
14、槅扇:用拉线、尺量控制抹头平直度;用楔形塞尺检查水平缝均匀度
第四节 地面工程
一、细墁地面——室内:
包括水泥仿方砖:地面整洁美观,颜色均匀,楞角完整,表面无灰 浆、泥点等不洁现象,接缝均匀,宽度一致,油灰饱满严实。
二、糙墁地面——室外:包括预制砼块:表面洁净,无缺棱掉角, 砖缝大小均匀一致,接缝平顺,扫缝或勾缝严密,深浅一致,灰缝不 空虚。用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表面平整度。拉通线,用尺量控制砖缝直顺度。用短平尺贴于高出的表面用楔形塞尺控制、消除相邻砖高低差。
三、水泥仿古地面工程(庭院):
1、水泥仿古地面工程包括水泥及细石砼整体面层的仿古地面;块料面层等。
2、基层必须坚实、平整,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材料的品种、质量、配比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面层与基层必须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空鼓面积不大于400
㎝2,又无裂纹。
- 11 -
5、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起砂、水纹、抹子划痕等缺陷;表面洁净,无残留的砂浆等脏物;周边顺平、光洁。
6、地面的泛水: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与地漏结合处严实平顺。
四、地面工程质量控制
1、砖的规格、品种质量及工程作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层必须坚实,结合层的厚度应符合施工规范或古建传统作法。
3、面层和基层必须结合牢固,砖块不得松动。
4、地面砖必须完整,不得缺棱掉角、断列、破碎。
5、地面分格等艺术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传统作法。
6、庭院、廊子自然排水的地面,泛水适宜,排水通畅,无积水现象。
第五节石作工程
石作工程内容包括柱础石、阶沿石、踏步石、土衬石等。
一、石作工程制作安装
1、石料的品种、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
2、石料的纹理走向必须符合物件的受力需要。
3、不得使用带有裂缝、炸纹、隐残的石料。
4、石料外观无明显缺陷,色泽相近。
5、石料表面洁净完整,无缺棱掉角。
- 12 -
6、石料表面的剁斧:斧印直顺、均匀,深浅一致,无錾点、錾影及上遍斧印,刮边宽度一致。
7、表面磨光的石料:表面平滑光亮,无麻面。面无砂沟,不露斧印、錾点、錾影。
8、表面雕刻的石料:内容及形式具有传统风格,比例恰当,形象美观,造型准确,线条清晰流畅,根底清楚,空当处应清地扁光,不露扁子印或錾印。
9、灰浆品种、材料配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古建常规作法。
10、灰浆必须饱满。
11、石料必须完整,不得断裂或严重损坏。
12、栏板、望柱、抱鼓等垂直安装的物件,必须安装牢固平稳,位置正确,物件端正,整体顺直整齐。
13、石活灰缝:灰缝平直,宽度均匀,勾缝整齐、严实、干净。
14、石料表面:石料无缺棱掉角,表面洁净,无残留脏物。泛水应 符合设计要求。
二、石作工程质量控制:
1、截头方正:用方尺套方,尺量端头偏差进行控制。
2、柱顶石水平程度:用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控制。
3、柱顶石标高、台基标高:用水准仪或尺杆控制。
4、轴线位移:用面阔、进深相比,用尺量或经纬仪控制。
5、台阶、阶条、地面等大面平整度及外棱直顺:采用拉通线,尺量控制。
- 13 -
6、相邻石高低差、出进错缝、石活与墙身进出错缝:用短平尺贴于高出的石料表面,用楔形塞尺进行控制。
7、表面平整:用1M 靠尺和楔形塞尺控制调整
8、截头方正:用方尺套方、尺量端头偏差进行控制。
9、打道密度:用尺量、取平均值进行控制。
10、剁斧密度:用尺量、取平均值进行控制。
1、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选好柱料,确定上、下头。根据排出的丈杆适当留荒进行打、截料。
2、主要工序:
a) 在柱料两端直径面上分出中点,吊垂直线,再用方尺画出十字中线。
b) 圆柱依据十字中线放出八卦线,柱头按柱高的 7‰-10‰收分。然后根据两端八卦线,顺柱身弹出直线,依照此线砍刨柱料成八方。再弹十六瓣线,砍刨成十六方,直至把柱料砍圆刮光。 c) 方柱依据十字中线放出柱身线,柱头收分宜比圆柱酌减。按柱身线四面去荒刮平后,四角起梅花线角,线角深度按柱子看面尺寸的1/10~1/15确定,圆楞后将柱身净光。
d) 弹画柱身中线,按优面朝外原则,选定各柱位置,并在内侧距柱脚30cm 处标记位置号。外檐柱按柱高 7‰-10‰弹出升线。 e) 按照丈杆及柱位、方向画定榫卯位置与柱脖、柱脚及盘头线,按所画尺寸剔凿卯眼,锯出口子、榫头。
- 14 -
穿插枋卯口为大进小出结构,进榫部分卯口高按穿插枋高,半榫深按 1/3柱径,出榫部分高按进榫的一半,榫头露出柱皮 1/2柱径。卯口宽按柱径的 1/4。额枋口子通常为燕尾口,卯口高按额枋高,宽、深各按柱径 1/4 ̄3/10。燕尾口深度方向外侧每边各按口深的1/10收分做“乍”,高度方向下端每边按口宽的1/10收“溜”。采用袖肩作法时,袖肩长按柱径的 1/8,宽与乍的宽边相等。馒头榫、管脚榫各按柱径的3/10定长、宽(径),榫的端部适当收溜,并将外端倒楞。管脚榫截面通常做成圆形,大式柱子应在柱脚四周开出十字橇眼。 各类柱子制作中应注意随时用样板校核。
3、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三章第一节的规定。
二、梁类构件制作
1、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选好木料,根据排出的丈杆适当留荒进行打、截料。
2、主要工序:
a) 在梁两端画出迎头立线(中线),依据立线方出平水线(檩底皮线) 、抬头线、熊背线及梁底线、两肋线(梁的宽窄线)。 b) 将两端各线分别弹在梁身各面。按线将梁身去荒刮平,再用分丈杆点出梁头外端线及各步架中线,用方尺勾画到梁的各面。 c) 画出各部位榫、卯及海眼、瓜柱眼、檩碗、鼻子和垫板口子线。
- 15 -
d) 凿海眼、瓜柱眼,剔檩碗,刻垫板口子,刨光梁身,截梁头。海眼的四周要铲出八字楞,瓜柱眼视需要做单眼或双眼,眼长按瓜柱侧面宽,深按眼长的1/3。梁头鼻子宽按粱头宽的1/2,两侧檩碗要与檩的弧度相符。加工完成后复弹中线、平水线、抬头线。按各面宽度1/10圆楞,梁头上面及两边刮出八字楞。在梁背上标写构件部位及名称。
e) 依照样板在老角梁上、下面弹出顺身中线,点画出各搭交檩的老中及里、外由中线,再用斜檩碗样板画出檩碗,然后锯挖檩碗,凿暗销眼,钻角梁钉孔,加工角梁头尾。
f) 按样板制作仔角梁。钻角梁钉孔,加工梁头梁尾,锯挖檩碗。在两侧金檩外由中的外金盘线至老角梁头六椽径处剔凿翼角椽槽。复弹各线,标记位置号。
3、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三章第二节的规定。
三、枋类构件制作
1、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选好木料,根据排出的丈杆适当留荒进行打、截料。
2、主要工序:
a) 在枋料两端弹出迎头中线,依设计要求的截面尺寸找方,弹线刨光。
b) 在枋身上下面弹出顺身中线,按丈杆分别标出面宽、净面宽及加上榫长的满外尺寸线。
- 16 -
c) 依照顺身中线,用抽板从柱头卯口讨退确定枋肩及榫头形状尺寸。
d) 截去长荒,开榫,断肩,刮刨圆楞,复弹中线,在枋身上面标写位置号。
e) 箍头枋一端做燕尾榫,一端做箍头榫和霸王拳或三岔头。箍头的高、厚均为枋子正身尺寸的8/10,长度做霸王拳时由柱中向外加长 1柱径,做三岔头时加长1.25柱径,榫厚同燕尾榫,搭角处按山面压檐面刻半搭交。小额枋做大进小出榫。
3、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三章第三节的规定。
四、桁檩类构件制作
1、施工准备: 依桁檩的使用位置及设计要求,选好木料,根据排出的丈杆适当留荒进行打、截料。
2、主要工序:
a) 在檩料两端弹出迎头十字线、八卦线。
b) 顺身弹线砍成八方、十六方,直至砍圆刮光。 c) 按檩径3/10弹金盘线,做出檩底和金盘。
d) 依照分丈杆画出银锭榫及口子线,排出椽花。然后盘头,开榫,
锯口子,复弹中线,标记位置号。一般桁檩银锭榫长按檩径1/4,宽按檩径3/10,根部每边按榫宽1/10收分,檩头按梁头鼻子宽刻半。搭角檩头亦按山面压檐面做刻半搭角榫。
- 17 -
3、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三章第四节的规定。
五、板类构件制作
1、施工准备:依构件的使用位置及设计要求,选定板料,适当留荒进行打、截料。
2、主要工序:
a) 垫板按两端装入梁头两侧垫板口子内定长,四面刮平刨光。
b) 博风板厚一椽径,宽两檩径,长度、曲线、头尾依实样样板制作。板的内侧凿出檩窝,深半椽径。
c) 挂落板(滴珠板) 用立板,挂檐板用横板,四面刨平刮光。与檐边木连接处做暗销,转角处做割角榫。
d) 山花板、围脊板用错口缝(高低缝) 拼严,表面刨平刮光。
3、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三章第五节的规定。
六、椽、望、连檐制作
1、施工准备:依据不同位置的椽长、撇向及起翘尺寸适当加荒后下料。做好翼角翘飞椽扭度、撇向搬增样板及绞尾弹线卡具。
2、主要工序:
a) 正身檐椽、花架椽、脑椽按设计截面及实样长度,刮、刨成圆椽或方椽。后尾按举架剪掌。
- 18 -
b) 正身飞椽一般为一头三尾,按两根一对弹线制作。在飞椽脖两侧刻闸挡板口子,椽头搓三面楞。
c) 翼角椽为单数,长度与正身檐椽相同。方翼角椽用规格板料制作时,先将板刮平刨光,再用活尺及搬增样板按次序在板两端画出各椽的迎头斜线,并在板面上弹出顺线,按线锯开后,刨光两侧面,分组编号,按号序上卡具分左、右弹线绞尾。
d) 翘飞椽与翼角椽根数相同。各角同编号翘飞椽宜在同一板料上弹线制作。先在顺板边等于椽头撇度尺寸处弹一条基准线,再用方尺及长度杆在板的大面垂直于基准线,画出两端的椽头线及两条腰线。用举度杆在腰线及椽头线上点画出翘起高度和椽子自身高度尺寸,连接各点弹线并用扭度搬增板过画到小面,交到另一大面的边楞上,照上法在另一大面弹线。固定翘飞板,由两人用二锯锯解翘飞椽,刨光底、侧面,标记好编号。
e) 望板按设计厚度一面刨光。顺望板顶端做斜搭掌,横望板两侧刮柳叶缝。
f) 小连檐宽同椽径,高为望板1.5倍,长随通面宽加翼角尺寸。大连檐高同椽径,宽为1.1~1.2倍椽径。大、小连檐宜两根相对弹线制作,用手锯对角拉成直角梯形。大连檐在翼角部位用手锯水平拉出三或四道口子,劈成四~五份,最下一道长约2.5倍步架,以上每道按20~40cm 递减,用绳子捆拢,放在水里浸泡待用。
3、质量要求: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三章
第六节的规定。
- 19 -
七、大木构架安装
1、施工准备:
a) 根据建筑体量大小及复杂程度,制订详尽可能的立架方案。 b) 全面周密地检查校核各构件数量、尺寸、编号、榫卯情况及台基柱顶石的水平和位置。
c)适当配备组织木工、架子工、起重工及辅助工,做到分工把口,
专人负责。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d) 备好杉槁、戗杆、扎绑绳、小连绳、缥棍、大锤、撬棍、线杆、
小线、线坠及常用工具。
2、主要工序:
a) 支搭大木脚手架。
b) 从明间开始戳立柱子,绑临时戗杆,再依次立好次间、稍间柱子,安装柱头枋、穿插枋。
c) 下架立齐后,验核尺寸,进行" 草拨" ,并掩上" 卡口" ,固定节点。然后支好迎门戗、龙门戗、野戗及柱间横、纵向拉杆。
d) 按先下后上的次序,安装梁、板、枋、檩、瓜柱、角梁等各部构件。安装时要勤校勤量,中中相对,高低进出一致。
e) 吊直拨正,加固戗杆,堵严涨眼。钉好檩间拉杆及角梁钉。 f) 立架完毕后,要在野戗根部打上撞板、木楔,并用灰泥糊好标记,以便随时检查下脚是否发生移动。
- 20 -
范文五:中国古建筑知识:古建筑尺寸规范
中国古建筑知识:古建筑尺寸规范
1、 面阔确定: 按门尺吉字定明间面阔尺寸; 次间按明间面阔的8/10定尺寸
2、 进深确定: 小式建筑不超五檩四步, 七檩房则增加前后廊来处理; 大式建筑按斗拱攒数定进深
3、 柱高柱径确定:柱高为明间面阔的8/10,柱径为柱高的1/11
4、 收分、侧脚:小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7/1000;外檐柱侧脚为柱高的1/100(或7/1000),金柱和中柱均无侧脚
5、 上出、下出(出水、回水) :无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出为檐柱高的3/10,檐椽为上出的2/3,飞椽为上出的1/3;下出尺寸小式做法为上出的4/5,大式做法为上出的3/4
6、 台明高度:小式建筑为1/5柱高或2D(D为柱径) ,大式建筑为挑尖梁底高的1/4
7、 步架、举架: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步架一般为4D ,顶步架不小于2D 也不大于3D; 举架小式五檩房一般为五举、七举; 七檩为五举、六五举、八五举; 等等
8、 五架梁:高1.5D ,厚1.2D 或金柱径 1寸,长为四步架加2D 五架梁划线程序:将已初步加工完毕的木料在迎头画上垂直平分底面的中线
在中线上分别按平水高度(即垫板高度,通常为0.8檩径) 和梁头高度(通常为0.5檩径) 画出平水和抬头线位置,将两端头中线、平水线、抬头线分别弹在梁长身各面、再以每面1/10的尺寸弹出梁底和侧面的滚棱线抬头线在正身又叫熊背线
同时又是侧面上棱的滚棱线梁头划线首先应按檩径大小在檩中线两侧画出檩椀宽度,在此范围内顺梁身方向分四份,中间两份为梁鼻子
两侧两份为檩椀
9、 三架梁:三架梁高为0.8檩径或0.65檩径,抬头为1/2或1/3檩径三架梁用料比五架梁小(厚为五架梁的8/10,高为5/6),故需适当减小平水(垫板) 和抬头(檩椀) 高度
10、 桁、檩:檩径一般为D 或0.9D(大式带斗拱做法为4~4.5斗口)
正身长按面阔,一端加榫长按自身直径的3/10
下有重叠构件时均需做出“金盘”,金盘宽为3/10檩径
11、 瓜柱及角背:脊瓜柱高为脊檩和上金檩的垂直距离减掉三架梁的抬头和熊背高度,另外再加下榫长,上面加脊檩椀高(按1/3檩径) 瓜柱厚为三架梁厚的8/10,宽为一份檩径脊瓜柱上端也应留鼻子,宽度可按瓜柱宽的1/4,高同檩椀角背制作:凡瓜柱自身高度等于或大于宽度2倍时都须按角背,以怎强其稳定性角背长为一步架,高为瓜柱高的1/3~1/2
厚为自身高的1/3或瓜柱厚的1/3角背与瓜柱相交部分,在上部刻去高度的1/2,两侧做出包掩(俗称“袖”) ,包掩为构件厚的1/10角背与梁背迭合,两端还应栽木销固定
12、 抱头梁:长为廊步架加梁头长一份
高由平水(0.8檩径) 、抬头(0.5檩径) 、熊背(1/10梁高) 三部分组成
约1.5D 其后尾做半榫插入金柱,半榫长为金柱径的1/3~1/2,榫厚为梁厚的1/4梁后尾与金柱接触处肩膀有撞肩和回肩两部分,通常做法为“撞一回二”,即将榫外侧部分三份,内一份做撞肩与柱子相抵,外两份向反向画弧做回肩
13、 额枋(檐枋) :高D ,厚0.8D ,燕尾榫头部宽和长相等为1/4~3/10柱径,根部按每面宽度的1/10收分,使榫成大小头燕尾榫两侧分三等分,一份为撞肩
两分为回肩,反向画弧枋子底面的燕尾榫头部和根部均应比枋子上部每面收分1/10,使榫上大下小(称为收溜)
14、 金、脊枋:一般高为0.8D ,宽为0.65D ,做法与额枋(檐枋) 相同
15、 箍头枋:用于稍间或山面转角处,做箍头榫与角柱相交的檐枋或额枋称箍头枋箍头枋的头饰大式做“霸王拳”
小式作“三岔头”箍头榫长度,霸王拳由柱中外加一柱径
三岔头外加1.25柱径箍头榫厚应同燕尾榫,为柱径的1/4~3/10霸王拳(或三岔头) 宽窄高低均为枋子正身部分的8/10,因此,先画出扒腮线,将箍头两侧按原枋厚各去掉1/10,高度由底面去掉枋高的2/10肩膀处按“撞一回二”画出撞肩和回肩
16、 门尺:门尺1尺=1.44营造尺=46.08cm
1门尺均分为8寸,每门尺的1寸=5.76cm;八个寸位分别为财、病、离、义、官、劫、害、本每寸分为5份
每份均有吉凶定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