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小学语文课堂多元评价案例分析1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功用主要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调动学生参与的热
情,发掘学生的诸多潜能。在运用即时评价的时候,教师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
也不能在课前就完全预设。课堂是活的,充满未知的变数,具有动态生成的特性,
因此可以开发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会突如其来,也会稍纵即逝。但你若高明地运
用即时评价,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一、抓争论促生成
讲完《跳水》这一课后,遗留了课后的最后一个问题:课文以 “跳水”作为题目,好在哪里?
那天进入教室,一同学问我:“老师,这篇课文干嘛要以‘跳水’作为题目?”
听这语调,言下之意,“跳水”一题并不合适。我俯下身子,饶有兴趣地问:“你
觉得不好?”她正要答时,铃声响起。
看来,这最后一个问题得改一改了。“同学们,《跳水》一课已经上完了。
你们认为课文以‘跳水’为题,好不好?为什么?”
有个同学举手:“我认为这个题目不合适,因为一开始我看到这个题目,还
以为是写某个跳水运动员,像伏明霞、田亮之类的,谁知写的根本就不是这回事
儿。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容易产生歧义,不是很好。”话说得理直气壮,很快得
到一些同学的附议。
“那如果你是作者或编者,会取个什么题目呢?”
“‘孩子遇险的时候’!”
“ ‘一个帽子’!因为整个故事是围绕‘一个帽子’而展开的。我看用 ‘一
个帽子’做题目,挺合适。”另一个同学也说得头头是道。
“我看就叫‘孩子追猴子’,孩子要不是去追猴子,也就不会发生这个故事
了??”
话音未落,又一同学笑着说:“这哪像个题目,倒像个绕口令。”
“我看也不好。这太直露。课文的题目‘跳水’就不错。跳水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这办法又是船长想出来的。体现了船长的机智果断。整个故事,跳水这个
环节也最精彩,最扣人心弦。”
“课文中的孩子,跳的是海!我看干脆就叫‘跳海’!”
“跳海?那不成了去海边自杀么?这样的题目怎么行?”马上又招来另一位
同学的反驳。
??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望着同学们争得红通通的脸,我也异常激动:“同学
们讨论的问题很有道理,也很有意义。《跳水》一文的题目是编者后来加上去的。
给一篇文章取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个角度的。同学们不唯师,不唯书,善于动
脑,敢于向教材挑战,发表自己的不同的观点,这很好。这样的学生才是有灵气
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气的。我希望这样的学生,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不断涌
现。”
此时,同学们的眼睛亮亮的。我想,《跳水》一文上完了,但由跳水所激起
的,却在我的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许,它也会留存在学生的心中。在课堂
中,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加强对语言文字表达的训练。
【分析】把握课堂内与众不同的声音,教师就能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出不能预
设的精彩,在这时候,教师的即时评价成了画龙点睛之笔,课堂的亮点在教师即
时评价过后出现。当学生有争论的时候,教师不必过早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毕竟
教师的“权威”在某种程度上始终存在。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间所蕴
涵的前因后果,难能可贵的是,这是学生自发自觉地主动参与,因而生成的教育
意义与教师的生硬解释有着天壤之别。在这里,既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熟知,又要
求教师敏锐地发觉问题的价值,而且一旦问题铺展开来,教师对它的动向要把握
得不偏不倚,处理得恰到好处。否则,随意把握生发点,目标不定,或指向不明,
或方法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丧失语文教学的特点,造成无效的生成。在即时评价
用得好,生成状况来得妙的课堂里,学生才能“敢于直言”“畅所欲言”,经过这样
的锻炼,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言者善绘”“闻者有味”,或者“言者善辩”“闻者善断”。
二、抓疑问促生成
三年级时有一课《田忌赛马》。学习《田忌赛马》,学生质疑,孙膑的做法
不可取,理由如下:田忌和齐威王进行第二场比赛的时候,孙膑给田忌献了一计,
让他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
王的下等马,结果田忌反败为胜。可书中有交代,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规则是“他
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
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这样一来,孙膑不遵守比赛规则,手段不光明,赢得
不光彩。教师认为学生言之有理,让大家讨论从这里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
人。学生对孙膑的评价是“奸诈”“投机取巧”“没有诚信”……《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我们要赞赏的是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而不是对他进行批判。
【分析】案例中这样的拓展与文本的价值趋向格格不入,而且破坏了文本原
有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在即时评价的时候,要对生成点进行判断选择,不能
无原则地认同,造成谬误的生成。
【小结】
课堂教学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辨证统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只要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就要抓住它,随机调整教学内
容,而不必担心教学的进程偏离先前预设的轨道。
用即时评价将学生引入生成的思考环境中,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
一种教育的艺术。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
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
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教育,有时就是一种保护。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基于这种考虑出发,在面对
学生一些反常的举动时,面对课堂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教师要化被动为主
动,随机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师导语的作用在此精彩呈现,让学生心中的
疑问在此一一解析,让激起的争论在此各得其所,让思想的错误在此得到纠正,
让不期而然的意外在此生成必然的收获。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文本、教师、同
学进行对话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经验,交流相互的情感和体验,提升各自
的认识和审美,这样的课堂充满了鲜活与灵动,焕发出生命的激情。
范文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案例分析
片段一:
师:在我们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险,扫起来太难了,太累了。老人觉得累吗?从哪看出?
(关键内容处提问:围绕重点、难点来提问,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深层意蕴)
生:?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师:自己读一读这句话,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老人扫石阶其实非常辛苦。课文开头说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共有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可见要扫这么陡这么险的山是多么不容易啊!
生:他虽然很累很累,却说‘不累,不累’,而且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从这儿可以看出他很乐观,很开朗。 生:老人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可见他非常爱天游峰,爱这儿的山山水水,不愿意离开这里。
生:我想到我们的教室和包干区就那么一点地方,有的值日生就怨声载道,老人要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还没喊一声累。他真不简单,我敬佩他!
师: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讲得非常好。看第十自然段,说
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得轻松自在?
生:我读了课文后想,老人觉得不累,是因为他喜欢他的工作,喜欢天游峰。
师:是啊,老人把自己喜欢的感情融入其中,不觉得累。(板书:喜欢),带着喜欢的感情读。
师:这个问题揭示了一个小秘密——老人对天游峰的爱,对扫路工作的热爱。
师:(动情陈述)老人热爱山里的生活,他愿与大山为伴,?我?被老人的话深深地感动着,于是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出了一句话,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说这句话呢?
生:(因紧张而略微有些生硬):30年后,我再来看您! 师:(走到学生面前,亲切地说):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再试一试!
生:(这次很有感情)30年后,我再来看您!
师:说得真不错!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试着说给大家听一听! (设计问题情境,角色互换,实现情感的共鸣,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感悟。)
师:(轻步来到一位学生面前,像老朋友似的紧紧握住他的手,忘情地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生:(激动得小脸绯红,脱口而出)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师:(朗声大笑)哈哈哈哈!……
片段二:
师:?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谁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效果一般的提问:可让学生主动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生:笑声怎么可能随着我回到住地呢?我认为这笑声其实就是指老人的性格。
师:什么性格?
生: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性格。
师:?自信?应该能够理解吧,?豁达开朗?是什么意思?联系整篇课文想一想。
生:?豁达?应该是大度吧?
师:对!联系老人说一说。
(有效提问:抓住关键词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老人在那么危险的石阶上扫路,工作量那么大,那么累,已经退休了,可他一点都不在乎,不去计较。
生:?豁达开朗?就是乐观。这么险,这么苦,他都不抱怨,默默地奉献着,而且说自己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还有花鸟作伴,自己舍不得走。
师:咱们来交流一下。
生: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扫山路的老人》这篇课文,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生:读了《扫山路的老人》我懂得了:人不能太计较自己的得失,不要老是抱怨什么,而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好好工作。
生:自信快乐生活,踏踏实实做人。
生:乐观一些,生活永远都会对你微笑!
理想的课堂是充满自由轻松的氛围、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在互动中学习。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构筑理想的课堂更是我们老师所要研究追求的。如果教师没有科学地理解和运用课堂提问,不仅会导致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降低,而且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课堂,抓住每个提问点。注重在关键内容处提问、在蕴含文句处提问、在关键处追踪提问等。
本文的教学设计,我抓住几个主要问题,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进行较好的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一个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
范文三:凸显“学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案例分析
凸显“学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案例分析
作者:潘冠玉
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12期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入情入理,情理相融,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学习策略在新的学习情境中不断迁移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乐于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了凸显“学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教法,确定学法。本文就“讲读课”和“阅读指导课”课型案例进行分析。
一、“讲读课”的具体操作案例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课本所选课文大部分是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理”,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颇值得语文教师深入探讨与实践。具体可以概括为四步:激情—探究—感悟—拓展。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组织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紧扣“激情—探究—感悟—拓展”学习方式进行设计,放手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整堂课充分凸显了“学理”元素。整个教学过程分四步进行:第一,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第二,学生自学,教学生学习的方法。针对这篇课文语言质朴、语句优美、饱含深情的特点,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激活记忆,积极和文本展开对话,在此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以积极表达,弘扬个性。教师相机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给学生表达的时间。第三,情感升华,水到渠成。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仔细品味,再合作学习,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教师预设的效果。文章的寓意不言自明,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第四,课外拓展,丰满课堂。一些颇具哲理性的课文寓意深刻,可以联系生活进行写作,让学生课后找一些类似的书读、议、写,这样凸显“学理”的课堂不仅关注了学习方法,还关注了积累和写作表达,一举多得。这样的课堂将“学理”于潜移默化之中进行渗透,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指导课”的具体操作案例
阅读指导课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和延伸,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根本任务。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如果文章较
长,可采用先“速读”的方法,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据课后的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应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并从中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诵”。使“学理”因素不着痕迹地得到落实,在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真正感受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体也可以概括为四步:初读—熟读—品读—积累。
例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自学探索,运用积累的知识,通过看图、读书、提问、小组讨论,进入理解、消化、吸收状态,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接着,结合课件或挂图,在展开想象的同时将学生带入文本意境之中,通过学法迁移,使学生积累类似课文的学习方法。另外,在凸显“学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小学生选择的权利,遵循天性,遵从差异,从培养兴趣的角度,让小学生自选自学方法和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阅、或练笔、或作画、或剪贴、或总结、或注解、或诵读、或静思、或热议,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同时,教师应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如游戏活动、课堂即兴表演、实验操作、诵读竞赛、相关技能观点或知识辩论、课后沙龙、答记者问等形式,让学生兴趣盎然,乐学、爱学、会学,事半功倍地完成阅读课文教学。如此触类旁通,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伴随“学理”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学生的相关语文素养必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学理”元素的融入,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从而水到渠成地获得相关的能力,最终达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冯 璐)
范文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
这个学期我有幸去中心校听了梁蝶老师上的一节六年级的语文课:古诗杜甫的《春夜喜雨》,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诗。在总结这节课时,她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来说说喜欢它的原因,并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诗。同学们都很积极,纷纷举手发言,课堂一时非常热闹。我们都在扫视举得高高的小手时,突然发现了一只手,一会儿举起来,一会儿放下去,看得出这只手的主人极其犹豫和不自信,“是谁呢?”再一看,原来是她,全班最特别的小女孩。
“你有什么话想说?”梁老师请她站起来回答问题。
“你也有最喜欢的诗句吗?”她点点头。我们都感兴趣了,“是哪句呢?”,梁老师接着问。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女同学低低地说。
“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吗?”我微笑着问。
“没有理由,”女同学的声音更低了。当全班同学听清楚她的这句话时,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喧哗起来。
“没有理由还能喜欢吗?”“她在捣乱吧?”我也愣住了,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答案。这是一个让所有教师都感到意外的答案,这个学生的回答让其他同学哄堂大笑,让梁蝶很尴尬,而这个女生自己则涨红了脸,低垂着头站着,双手不知所措地摆弄着。大家都在等待老师的处理:是骂她一顿,还是不置可否让她坐下……梁老师愣了几秒钟以后,
微笑地摸着这格外特别的女生的头说:“老师相信你!那么,你愿意读读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吗?”
女生拼命地点点头。在老师的示意下,她郑重地拿起了书,大声地读了起来,所有的学生都安静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女生读得这么好过。听着她的朗读,大家的眼前似乎真的出现了那些景物。她的确是最喜欢这句诗,这发自内心的朗读深深地感染了大家。大家安静了几秒钟后,突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女同学高高地扬起了头,挺着胸,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掌声结束,大家以为女生会坐下了,谁知她却难过地说:“我就是喜欢这句诗,但是我真的说不出为什么。”
梁老师拍拍她的肩膀,然后对全班同学说:“读任何文章,我们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这种感受我们可能说不出来,但是有一件事却是可以做的,那就是读,我们都可以朗读,用朗读展示自己的感悟,别人一定会懂。”
一个“特别”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展示了自己,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打开了封闭的心灵,找回了失去的自信。这缘于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更是教师对学生差异性的认同、接受,当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的时候,教师能从人文性的角度去关怀学生,用心去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语言,才让我们欣赏到了这个学生发自内心的朗读声和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这么说:没有教师的尊重,就没有学生个性化的张扬。
范文五:凸显“学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案例分析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入情入理,情理相融,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学习策略在新的学习情境中不断迁移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乐于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了凸显“学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教法,确定学法。本文就“讲读课”和“阅读指导课”课型案例进行分析。
一、“讲读课”的具体操作案例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课本所选课文大部分是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理”,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颇值得语文教师深入探讨与实践。具体可以概括为四步:激情—探究—感悟—拓展。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组织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紧扣“激情—探究—感悟—拓展”学习方式进行设计,放手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整堂课充分凸显了“学理”元素。整个教学过程分四步进行:第一,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第二,学生自学,教学生学习的方法。针对这篇课文语言质朴、语句优美、饱含深情的特点,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激活记忆,积极和文本展开对话,在此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以积极表达,弘扬个性。教师相机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给学生表达的时间。第三,情感升华,水到渠成。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仔细品味,再合作学习,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教师预设的效果。文章的寓意不言自明,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第四,课外拓展,丰满课堂。一些颇具哲理性的课文寓意深刻,可以联系生活进行写作,让学生课后找一些类似的书读、议、写,这样凸显“学理”的课堂不仅关注了学习方法,还关注了积累和写作表达,一举多得。这样的课堂将“学理”于潜移默化之中进行渗透,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指导课”的具体操作案例
阅读指导课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和延伸,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根本任务。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如果文章较长,可采用先“速读”的方法,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据课后的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应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并从中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诵”。使“学理”因素不着痕迹地得到落实,在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真正感受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体也可以概括为四步:初读—熟读—品读—积累。
例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自学探索,运用积累的知识,通过看图、读书、提问、小组讨论,进入理解、消化、吸收状态,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接着,结合课件或挂图,在展开想象的同时将学生带入文本意境之中,通过学法迁移,使学生积累类似课文的学习方法。另外,在凸显“学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小学生选择的权利,遵循天性,遵从差异,从培养兴趣的角度,让小学生自选自学方法和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阅、或练笔、或作画、或剪贴、或总结、或注解、或诵读、或静思、或热议,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同时,教师应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如游戏活动、课堂即兴表演、实验操作、诵读竞赛、相关技能观点或知识辩论、课后沙龙、答记者问等形式,让学生兴趣盎然,乐学、爱学、会学,事半功倍地完成阅读课文教学。如此触类旁通,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伴随“学理”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学生的相关语文素养必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学理”元素的融入,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从而水到渠成地获得相关的能力,最终达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冯 璐)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小学语文课堂多元评价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