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魏晋南北朝的制度与社会经济
第十章 魏晉南北朝的制度與社會經濟
三省與六官
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央政府的官制變動很大。秦與西漢,天子之下,丞相的權位最高;
到了東漢,丞相的職權全由尚書省取代。魏文帝時,復置中書省,掌詔命機要,位任愈專,成為中樞的決策機關,尚書省奉命行事而已。劉宋以後,又有門下省,掌獻納諫正,參與機務,於是大權歸於門下省,中書省之權位逐漸疏遠。尚書省的長官為尚書令,中書省的長官為中書令,門下省為侍中。他們原為天子的親信私屬,演變而為中央政務的
實際執掌者。其後唐代的三省制度,實淵源於此。
後魏初起,一切草創,尚是部落規制;進入中原之後,始模仿中國制度,特別是在孝文帝時代,官品位號都以南朝為標準。北周時,酌依周禮,建置六官,即天官府(吏)、地官府(戶)、春官府(禮)、夏官府(兵)、秋官府(刑)、冬官府(工),為隋、唐以後六部的由來。
兵制
自漢末州郡割據,軍隊已出自招募。魏晉以後,徵兵之制不行。兵民分為兩途。東
晉遇有征戰,常發奴、僮為兵。謝玄鎮廣陵(江都)時,為防備苻堅,始募勁卒,號為北府兵。肥水之戰及劉裕北伐,均靠這一支武力。此後南朝所用之兵,大都是招募而來。
北方胡族之國,多以胡人為兵,漢人耕種,必要時始徵用漢人。北魏孝文帝漸復徵兵之制,其後遂大規模推行,不分胡、漢。西魏宇文泰更採蘇綽之議。創「府兵」之制。分全國為百府【一】,分民戶為九等,選擇六等以上人家的魁健材力之士為兵。凡入兵
籍者,即不入民戶,免除他們的賦稅。每府由一郎將主之,分屬二十四軍。府兵平時耕
稼,歲役一月,有事則出征。如此兵不離農,不廢生產;軍隊訓練精良,戰鬥力提高。
這是北周及隋之能併有北方、統一天下的最大原因。
九品中正制度
東漢登進人才的兩大途徑,至漢末發生流弊:郡國守相主持的察舉,已有營私請託
的現象;朝廷的徵辟,也多才名不盡相副。魏文帝時,採陳群之議,實行「九品官人之法」。在每州設置大中正,郡縣設小中正,中正以在中央任官的本處人兼充。郡縣中正
官詳定本地人的等第,定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作為政府用人授官的準則。兩晉南北朝依然沿襲。由於作中正官的,易與士族
權貴接近,品評不免偏私。到了晉代,已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二】的弊病,
【注釋】 至隋文帝時乃告廢除。
一、後魏北邊六鎮之兵,名為府戶;軍人多與家屬屯聚一處,稱之為府。
二、語出晉書劉毅傳,原文作「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研究與討論】
一、何謂三省?如何演變?
二、研討府兵制與募兵制的優劣。
三、何謂「九品官人之法」?有何弊端?
四、研討東漢至魏晉登進人才辦法的缺失,並說出自己對於登進人才辦法的看法。
【附圖】
圖四十五 北周的武士俑
范文二:魏晋南北朝的制度与社会经济
第十章 魏晉南北朝的制度與社會經濟
第三節 學術與宗教
清談與玄學
魏晉南北朝時代,學術思想以清談及玄學最為盛行。所謂清談,就是鄙棄世俗之事不問,專務玄理空談。此風起於魏晉之際,何晏、王弼首開其端,其說本於老莊,崇尚虛無。繼起的阮籍、嵇康等,則進而放浪形骸,輕視禮法,以顯示自己的曠達與率真。當時有所謂「竹林七賢」,可為代表【一】。清談家所談論的,以老、莊、易為主,號為「三玄」。東晉以後,佛學也融會其中。清談流弊所及,使知識分子趨於消極,逃避現實,造成委靡頹廢的風氣。
文史與科技
除了清談與玄學以外,文學、史學與科技,在這一時期,也有很特出的成就。
東漢以後,文章漸趨排偶。至魏晉南北朝,駢體文正式形成。這種文體,注重文辭典雅,形式美觀,蔚為風氣。此外,文學理論的著作也正式出現,南朝梁劉勰的文心雕龍,可為代表。文學而外,史學尤為發達,晉陳壽的三國志、南朝劉宋范曄的後漢書,都是正史中的名著【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則是一部歷史地理的偉大著作。科技方面,魏馬鈞改良織布機,能減少人工和時間,造翻車,能運水灌田。南朝劉宋末年的祖沖之,除了推測精密的圓周率【三】以外,又能以銅機轉動指南車,製造航行快速的千里船。這些製作,雖已不傳,但肯定是當時世界上極為進步的發明。
道教的由來與發展
秦漢時代,講求長生不死之術的方士,後來奉老子為始祖,並附會道家之說,於是學術上的道家遂與宗教性的道教混淆。其實道教與先秦的道家並無直接關係。
道教真正的創始人為東漢晚期的張陵,他傳道於蜀郡,自號「天師」,入教的須出五斗米,所以稱為「五斗米道」。張陵之孫張魯,漢末據有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信徒極多。張魯後被曹操驅逐,其子張盛移居江西龍虎山,世號「張天師」。
東晉葛洪,好神仙及養身之術,著抱朴子一書,討論煉丹及長生不死,發揮道教理論。葛洪以後,道教的重要人物,南朝有陶宏景,北朝有寇謙之,他們都受到帝王的尊敬。陶宏景與齊高帝相善,也與梁武帝交往。寇謙之與北朝道教的盛行,關係尤大,道
教一切規模儀式經典,多出其手。魏太武帝對他極為信任,為起天師道場,毁佛經、佛像、寺塔,沙門大遭迫害,道教成為魏的國教。北周武帝,尊崇儒術,曾禁佛道二教,令沙門、道士還俗,但不久又令立道觀,斥廢佛教。
佛教的輸入與盛行
佛教為印度釋迦牟尼所創,約與孔子同時。至西元前三世紀中期,戰國晚年,阿育王時代,是印度佛教的盛世,其高僧四出傳教,有北至中亞大夏者。大月氏西徙,征服大夏,遂與佛教接觸。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者東來,有一位博士弟子,太學生,曾跟他受浮屠,佛,經。東漢明帝曾遣蔡愔等往大月氏求佛經,於永平十年,西元六七年,回至洛陽。天竺,印度,沙門攝摩騰、竺法蘭同來,特為建立白馬寺【四】,翻譯佛經。不過在東漢時代,佛教尚未大盛。
中國人剃髮為僧,始於魏文帝時。至十六國時期,西域高僧相繼東來,弘揚佛法,翻譯佛經。當時經學趨於衰微,思想界頗為空虛,而天下動亂,生民痛苦,因此普受歡迎,佛教遂盛。其中,佛圖澄、鳩摩羅什最為著名。五胡的君主受其影響,亦多信佛法。如後趙石勒、石虎,前秦的符堅,後秦的姚興等。姚興曾遣名僧法顯自長安西行求法,遍遊印度、斯里蘭卡,後自海陸歸國,著有佛國記【五】。後魏及北周,佛教雖遭兩次打擊,但仍盛行不衰。
江南佛法大行,始於三國孫權,金陵的第一座寺廟即孫權所建。東晉及宋、齊、梁、陳之主,篤信佛教的很多。梁武帝曾三次捨身同泰寺,陳武帝亦曾至大莊嚴寺講經。至於西域高僧東來,則有南天竺菩提達摩。他於梁武帝時,經南朝至嵩山少林寺,後成為中國禪宗之第一祖。
【注釋】
一、竹林七賢為: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等七人。
二、這一時期的史學著作,收入正史的,除三國志、後漢書外,尚有,梁沈約的宋書、
梁蕭子顯的南齊書、北齊魏收的魏書。
三、祖沖之所推測的圓周率為三?一四一五九二七。西元一五七三年,德人瓦托,Vatto,
才推測到這樣的密率,比祖沖之晚千餘年。
四、蔡愔以白馬負經,所以寺名白馬。此時正大月氏王丘就卻時代,是一位熱心弘布
佛法的人。
五、僧侶西行求法,始於魏朱士行,此後漸成風氣。法顯於東晉安帝隆安三年,西元
三九九年,發長安,在天竺,印度,、獅子國,斯里蘭卡,停留八年,乘商舶東
2
返,遇風漂至青州長廣郡牢山,青島,上岸,西元四一四年,。
【研究與討論】
一、何謂清談,代表的人物有那些,
二、後漢書、三國志各為何人所著,酈道元有何著作,
三、道教的創始者為何人,葛洪、陶宏景、寇謙之在道教中的地位如何,
四、佛教於何時自何地傳入,兩晉、南北朝時代,佛教盛行的情形如何,
五、研討法顯、祖沖之的事蹟,並說出自己的感想。
【附圖】
圖四十七 劉勰的「文心雕龍」
圖四十八 達摩像
3
4
范文三:魏晋南北朝的制度与社会经济
第十章 魏晉南北朝的制度與社會經濟
第二節 社會與經濟
士族與庶民
魏初所創的九品中正制度,本來是為了矯正漢代選舉之弊,但實行的結果卻發生了新的弊端。中正官既「以士庶之別,為貴賤之分」,於是高門大族和權貴子弟,盡被評定為上品,雖無世襲之名,而有世襲之實。形成所謂「世族」或「士族」【一】,與庶民成為截然不同的階級。
士族在政治上享有仕宦的優先權和免除徭役的特權。在社會上士族與庶民固然屬於不同的階級,彼此不能交往,就是士族本身,也有門第高低的不同【二】。如門第不相等,不通婚姻,身分不相當,甚至不同坐交談。這種門閥的觀念,即使天子也無權過問。士族又得各募部曲【三】,叫做「義從」。庶人為求進身,往往自附於士族,叫做門生。總之,士族在政治與社會上自成一封建集團、特殊階級。
南方的僑姓與吳姓
西晉末年大亂,中原的世家大族,相率渡江南遷者,自視甚高,他們仍以中原望族自相標榜,號為「僑姓」。東南地區,自孫吳以來的當地大族,號為「吳姓」。僑姓以王、謝、袁、蕭為大,吳姓以朱、張、顧、陸為大。吳姓的地位,不及僑姓。晉元帝及王導對於江南的望族如顧榮等人,禮遇延致,甚或委以重寄,乃是因為東晉建立之初,基礎未固,為了合作對抗北方胡族的威脅,不得不如此。
北方的郡姓與國姓
留居在中原的士族,在胡人的統治下,處境艱苦,他們留心實學,五胡君主也延用他們為輔佐,所以士族的特殊地位並沒有因動亂而衰落。他們不願與胡人相混,為了區別胡漢,於姓氏之上冠以郡名,號為「郡姓」,如范陽盧氏、清河及博陵崔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等。魏孝文帝改胡姓之後,鮮卑的元氏、長孫氏、宇文氏及于、陸等,號為「國姓」。國姓為天子所命。
均田與賦稅
漢末大亂,人民死亡流離,中原戶口大減。名都如洛陽、長安,殘破不堪。全國人口,等於西漢盛時的一個大郡。三國晚年,合計僅七百六十餘萬,西晉時為一千六百餘萬。永嘉之亂以後,戶口銳減,因之產生了不少大地主,權勢之家占地尤廣。
北方受戰亂之禍最大,人民飢困流離,以致地曠人稀,為制止豪強兼併,因有「均
田」之制。魏孝文帝依李安世議,於太和九年,西元四八五年,,頒均田詔,先立鄰、里、黨長,以訂戶籍,然後計口授田。其法把田分為桑田與露田,男夫十五歲以上,受露田,種穀物之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身歿還田,奴婢與良民同。男夫另給桑田一人二十畝,作為永業,身死不還,可以買賣。這是土地公有,露田,、私有,桑田,的折衷措施。北齊、北周仍繼續採行。
魏晉南本朝時代的動亂,導致商業蕭條,經濟衰退。貨幣雖未廢棄,但交易多以實物,而實物之中,又以穀粟和布帛最為通用。政府徵收賦稅,也是徵收穀帛,不徵收錢幣。例如曹魏田租,每畝粟四升,戶稅每戶絹二匹、綿二斤。北魏的均田制,徵收的標準是「一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北周、北齊除徵收穀帛外,對於徭役也有一定的規定。這種以穀粟、布帛與力役為賦稅的辦法,歷魏晉南北朝時代,基本型態未曾改變,並沿襲而至隋唐。這是漢代以後經濟上的一大轉變。
【注釋】
一、士族亦稱世族、勢族、名族、右姓、高門、華閥等,名稱不同,意義則一。
二、例如南方士族,同為僑姓又有渡江早晚之分,北方則同族之中,又有郡望的差異。
三、部曲本為漢代軍隊編制之名,續漢書百官志,「將軍領軍皆有部曲」。降及三國、
魏、晉,演變為私人軍隊之稱。
【研究與討論】
一、研討士族制度的形成。
二、何謂「僑姓」、「吳姓」、「郡姓」、「國姓」,
三、何謂「均田制」,
四、北魏得均田和賦稅制度,其實施的背景如何,試加以探討說明。
【附圖】
圖四十六 「魏書」食貨志所載均田法
范文四: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主备人 高超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曹魏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士族和庶族;西晋时期的士族与士族制度;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势力的充分发展;士族的腐朽与衰落;士族制度的影响。曹操实行屯田;魏蜀吴的屯田;屯田制的具体内容;屯田制的作用。北魏均田令及其主要内容;均田制的性质及其作用。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土族制度的教学,讲授士族与士族制度的形成、发展、衰落的历史,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产生、发展,直至逐渐消亡的原因、演变过程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2(通过讲授或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北魏均田制,对这一制度的实施条件、性质、作用等,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评议,培养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抓住实质、抓住关键对历史现象进行准确、深刻的分析,并作出恰当评价的思维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士族势力的发展、变化,对两晋南北朝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士族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从整体上看,士族的寄生性是封建地主阶级腐朽性的集中表现,它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虽然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的状态,社会动荡不安,但是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其中有些制度,如均田制等,对隋朝、唐朝的历史发展、治乱兴衰都有重要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3(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又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认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国家、政治权力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要点
一、九品中正制
1(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及其主要内容
2(九品中正制的演变及其影响
二、士族制度
1(士族与庶族
2(西晋士族制度
3(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势力的发展
4(士族走向衰落与士族制度的影响
三、屯田制
1(曹操推行屯田与魏蜀吴的屯田
2(屯田制的具体做法
3(屯田的影响
四、均田制
1(北魏颁布均田令
2(均田制的主要规定
3(均田制的性质和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士族和士族制度;均田制及其性质、影响。
教学难点:九品中正制和士族制度的关系;士族(主要指江南士族)走向没落的内因与外因;对北魏均田制的评价。
课时和教具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典章制度的完备、严密,是古代中国的重要特点。本节以魏晋南北朝的典章制度为专题。这些制度与魏晋南北朝历代统治都有直接联系。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应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线索作简要的概括,通过回忆旧知识导人新课。
二、关于“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对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选官制度。在本目教学中,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包括: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以及最初的基本做法;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九品中正制对士族势力发展和士族制度形成的影响。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军阀混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已无法实行;同时,一些大姓名士已逐渐成为支撑曹氏政权的柱石,曹丕夺权建魏也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拥戴。这样,他创立了“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规定:各州郡设“中正”,负责察访、品评本州郡士人;中正评定人
物,要“计资定品”,就是考虑此人家世官位的高低,确定“品”;还要看此人的才德,作出评议,谓之“状”;中正把被评者的品状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反映了东汉以来豪族势力的迅速发展,曹操曾经打击过不肯归顺自己的世家大族,但是他也网罗了一批名门大姓作为依靠。实行九品中正制,为世家豪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保证。特别是曹魏后期以来,中正一般都由“著姓大族”的官僚担任,这个制度就成了维护他们利益的工具。最初,还比较注意评议本人才德的“状”,后来,状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品”成为选官任人的唯一标准。这样,九品中正制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四、关于“士族制度”
本目讲述了两晋南北朝士族制度、士族政治以及士族的发展、演变情况,时间跨度较大。教师既要讲清整体的情况,理清发展的轨迹,又要分清其阶段性的特点。
本目的主要内容有:其一,士族与庶族,以及士族的盛衰概况。要使学生理解这一历史概念,看到:“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
其二,西晋的士族门阀政治与士族制度。西晋政权以士族作为其统治基础,士族制度与士族政治得以巩固和发展。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中正只重门第,当时有人写了专门记载士族的族姓家谱,中正就以此为依据评定人物品级,完全不看才德。这样,西晋政权完全被士族垄断,出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高门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经济上,品官占田荫客制保证了士族的经济特权。士族制度的加速形成和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也是西晋政治腐朽黑暗的重要方面。
其三,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势力之盛达到巅峰状态。那时候,门第成为衡量贵贱的唯一标准,士族凭借自己的出身门第,享有特权,处处高人一等。永嘉之乱以来,大批士族迁到南方,他们与江南原有士族共同成为东晋政权的统治柱石。士族势力膨胀,特别是王、谢、庾、桓等高门士族,社会地位极其尊贵,权力极大。
其四,南方士族的衰败。南方士族在东晋、南朝前期势力最盛。他们为了维护特权地位和既得利益,宣扬士庶天隔(可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所列的史料)。但是,特权也造成了他们的无能,士族中的许多人已成了寄生于社会的废物。士族不愿带兵打仗,一些庶族就凭借军功,渐握实权。例如,刘裕就是这样权势大张,控制政权,最终建立起刘宋王朝。士族不屑做那些事务烦琐的官,自己的能力又差,南朝寒人乘机逐渐典掌机要。东晋末年,士族渐趋衰落。南朝后期,特别是侯景之乱的冲击之后,晋朝南渡时迁来的百家士族已经“覆略殆尽”。
最后,归纳说明士族制度和士族门阀政治是两晋南朝最突出的政治特点。
建议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讨论南方士族衰败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应包括;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厮杀混战迭起;农民起义的打击;侯景之乱的冲击。在讨论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都应给予适当的肯定,特别是如果有的学生能引用课文以外的历史材料作为论据,或提出了一些课文内容不包含
的新观点,且言之有理,更应适当鼓励。
五、关于“屯田制”
在讲授本目内容时,教师应当讲清:其一,屯田古已有之,汉代实行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其二,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教师应利用地图,使学生了解当时屯田的主要地区。其三,屯田制的基本特点和具体做法。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曹操与后来曹魏统治者实行的屯田有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其四,屯田制的作用: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使生产较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一 些地区经济残破凋敝的面貌迅速改观;曹操推行屯田,使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他基本统一北方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六、关于“均田制”
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土地制度。它肇始北魏,不仅以后几个朝代相继沿袭,而且还被日本借鉴、吸取。
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几无宁日,农民离散,田畴多荒。这使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教师宜简单提示学生回忆前一节北魏的有关历史知识,引入本目教学。在本目的教学中,应讲清下列问题:第一,均田令的颁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均田制的具体内容: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农民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土地不得买卖;官吏得给公田;农民对封建国家的租、调、役负担。第三,均田制的性质及其意义。在进行均田制性质、意义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宜引导学生结合均田令颁行的历史环境和均田制的主要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均田制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它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使更多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政府公开颁定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了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七、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同时它的创始、变革又都是上有源、下有流的。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教师更应注意历史现象的纵横联系,使政治、经济制度的教学内容具有立体感,
范文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及其影响;士族和庶族以及西晋士族制度的巩固;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的充分发展;士族的腐朽与衰落;士族制度的影响;屯田制的实行及作用;北魏均田令及其主要内容;均田制的性质及其作用。
二、要求学生认识
1.士族的形成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士族势力的发展变化,对两晋南北朝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士族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从整体上看,士族的寄生性是封建地主阶级腐朽性的集中表现,它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虽然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的状态,社会动荡不安,但是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其中有些制度,如均田制等,对隋朝、唐朝的历史发展、治乱兴衰都有重要影响。
3.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又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认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国家、政治权力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对士族与士族制度的形成、发展、衰落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产生、发展,直至逐渐消亡的原因、演变过程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认识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北魏均田制的学习,对这一制度的实施条件、性质、作用等,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评议,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抓住实质、抓住关键对历史现象进行全面、准确、深刻的分析,并做出恰当评价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士族和士族制度;均田制及其性质影响;
难点:九品中正制和士族制度的关系;士族走向衰落的内外因;对北魏均田制的评价。 教学准备
大屏幕、投影仪等。
教学要点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
1.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及其主要内容
2.九品中正制的演变及其影响
二、士族制度
1.士族与庶族
2.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势力的发展
3.士族的衰落与士族制度的影响
三、屯田制
1.曹操推行屯田与魏蜀吴的屯田
2.屯田制的特点和具体做法
3.屯田的影响
四、均田制
1.北魏颁布均田令
2.均田制的主要规定
3.均田制的性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前面我们讲过的三国鼎立、北魏的孝文帝改革等内容时,我们讲到了哪些政治经济制度?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对,我们提到了士族制度、九品中正制、屯田制、均田制等制度。这些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尽管这一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的状态,政权的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但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建立了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制度,有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些由于自身的弱点而消亡。这些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标题,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九品中正制
同学们也许还记得,在初中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曾经讲过曹操为什么能够由弱变强,打败袁绍。对,我们知道那是由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以及注意发展农业生产等措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曹操三次发布“唯才是举”令,广罗人才,使其麾下谋士、大将云集,力量大大加强。曹丕称帝建魏后,也注意网罗人才,由此设立了九品中正制。
1.九品中正制创立及其主要内容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实际上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的结果。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的统治,军阀混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已无法实行;同时,一些大姓名士已逐渐成为支撑曹氏政权的柱石,曹丕夺权建魏也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拥戴。为此,曹丕创立了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将人才依优劣分为九个等级,称为“九品”,负责评定的官员谓之“中正”。各州郡设“中正”,负责察访、品评本州郡士人,中正评定人物,要“计资定品”,就是要考虑此人的家世官位的高低,确定“品”;还要看此人的才德,做出评议,谓之“状”。中正把被评者的“品状”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
2.九品中正制的演变及其影响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世家豪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保证,从曹魏后期开始,中正一般由“著姓大族”的官僚担任,这个制度就成了维护他们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九品中正制创设之初,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但发展到西晋时,主要看重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这一制度的实行,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下面我们学习士族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发展过程。
二、士族制度
1.士族与庶族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士族和庶族。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其主要特点是在政治上享有特权,把持重要的官职,经济上占有广大的土地,因而士族又称势族或门阀士族。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也称素族、寒门。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曹魏时期又有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开始形成。西晋时期,其政权以士族为其统治基础,士族制度与士族政治得以巩固发展,士族势力迅速膨胀。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中正品评人物以被评者家族的当时政治地位为惟一标准,九品中正制完全成为培植士族门阀势力的工具。豪门弟子无才无德,
也被定为上品。这样,西晋政权完全被士族垄断,出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教师板书),高门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而庶族地主中的才俊之士,被堵塞了参与政事的门路。士族制度的加速形成和士族门阀政治的盛行,也是西晋政治腐朽黑暗的重要方面。(引导学生回忆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
士族制度到东晋时达到鼎盛。下面我们来了解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势力的充分发展。
2.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势力的发展
“永嘉之乱”以来,大批士族迁到南方,他们与江南原有士族共同成为东晋政权的统治基础。一百多年来,东晋朝政由王、谢等几家南渡士族轮流执掌,一致维系着士族代表人物与司马氏“共天下”的格局。士族势力膨胀,特别是王、谢等高门士族,社会地位极其尊贵,权力极大。士族势力之盛,达到巅峰状态。
东晋和南朝前期,门阀士族严格区分门第的尊卑,在高门大姓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壁垒。士族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而受到影响。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享有特权。(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总结士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权。)教师用大屏幕或投影仪演示以下表格:
士族制度在东晋和南朝前期达到鼎盛,但这一制度所带来的特权,也成为士族最终衰败的重要因素。
3.士族的衰落与士族制度的影响
南方士族在东晋、南朝前期势力最盛。他们为维护特权地位和既得利益,宣扬士庶天隔,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甚至坐不同席。但是特权也造成了他们的无能(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关于王复的材料,讲述初中教材中对士族生活的描绘,加深对士族腐败的印象)。士族中的许多人成为寄生于社会的废物。士族不屑担任那些事务烦琐、升迁机会较少的官职,也不愿带兵打仗,一些庶族就凭借军功,逐渐掌握实权。如刘裕就是这样控制政权,最终建立起刘宋王朝的。士族不愿意做事务性工作,自己能力又差,南朝寒人趁机掌握机要部门。东晋末年以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代之而起。南朝后期,特别是侯景之乱的冲击后,晋南渡时迁来的百家士族已经消亡殆尽。(教师在此可介绍唐代刘禹锡的《金陵五题》之第二首《乌衣巷》。)
士族制度和士族门阀政治是两晋南朝最突出的政治特点。(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如下材料。)
“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能有改之者。”
这一制度,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应当看到,历史上有些士族成员发挥过重要作用,有较大的历史影响,如东晋之初的王导、淝水之战时的谢安、谢玄以及后面文化中提到的书法家王羲之、数学家祖冲之等都是士族,整个士族阶层又享有特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士族的最后衰亡?(引导同学阅读课后材料解析题,讨论士族衰败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的能力;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厮杀混战迭起;农民起义的打击;侯景之乱的冲击等。其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之下士族制
度本身的腐朽性造成的。从整体上看,士族的寄生性是封建地主阶级腐朽性的集中表现,它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至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出现继续打击着士族,而至唐末横扫南北的黄巢大起义时,士族基本彻底消亡了。
前面我们讲述了魏晋南北朝的两个重要的政治制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时期的经济制度:屯田制和均田制。
三、屯田制
1.曹操推行屯田与魏蜀吴的屯田
所谓屯田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是封建政府为保证经济收入,集中人民开荒屯垦的制度。屯田古已有之,秦汉时期都曾经实行过,当时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总结汉朝在西域屯田的经验,在许下屯田,获得成功,以后大范围推广。至魏蜀吴三国,在边境、军镇和其他一些水土条件适宜的地方,也都实行过不同规模的屯田。
2.屯田制的特点和具体做法
(学生首先阅读教材及其中的小字部分,自己总结。)其特点: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曹操及后来的曹魏统治者实行的屯田有军屯、民屯。具体做法是统治者招募流亡农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屯田民按比例向官府缴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此为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收获物全部交给国家。
3.屯田的影响
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使生产较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些地区经济残破凋敝的面貌迅速改观;曹操推行屯田,使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他基本统一北方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四、均田制
(提问学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教师指出其中的均田令保证了政府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下面我们学习均田制的内容、性质和意义。)
1.北魏颁布均田令(485年,孝文帝)
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几无宁日,农民离散,土地大量荒芜,这使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同时政府手中也掌握了大量的无主荒地。为恢复经济、增加税收,485年,北魏统治者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占有利益的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2.均田制的主要规定
(1)国家将掌握的土地进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
(2)土地为国家所有,不得买卖。
(3)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
(4)受田农民每年必须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租为田租,调为户税,征收帛或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徭役和兵役。
3.均田制的性质和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己先总结这一问题,教师再进行分析)均田制能够实行的前提条件是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无主荒地,这是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所造成的。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它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的需要。地主可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多受田,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因而,均田制不是平均土地。但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政府公开颁定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
数额,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均田制是我国古代影响很大的土地制度,它始于北魏,不仅以后几个朝代相继沿袭,而且还被日本借鉴吸取,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所实行的班田授受法就是均田制的翻版。由此可见,均田制有着长远的历史影响。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魏晋南北朝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的状态,社会动荡不安,这一历史特性也导致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其中有些制度,如均田制等,对隋朝、唐朝的历史发展、治乱兴衰都有重要影响。而从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的兴衰中,我们了解了士族的形成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士族势力的发展变化,对两晋南北朝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士族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从整体上看,士族的寄生性是封建地主阶级腐朽性的集中表现,它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最终被历史所抛弃。
【布置作业】
1.简述士族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衰亡过程。
2.简述均田制的内容、性质和历史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与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