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揭开《悯农》作者的伪面纱
唐代诗人李绅的名字并不耳熟能详,但要说起他的一首《悯农》诗恐怕就无人不晓了。 一年夏天,李绅回乡探亲,当他看到田野里的农民在炙烤的日光下辛勤耕地时,不禁大发感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仅用20字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李绅因此还获得了“悯农诗人”的雅号。 然而,倘若我们只是对《悯农》熟读成诵,你一定会认为李绅是个生活俭朴、心地善良之人。 但当你得知李绅其实是个穷奢极欲、人品低劣的官吏时,你又会作何感想?文品与人品有时并不一致,“文如其人”之说,对李绅而言绝对是个谬论。 我不否认李绅是个才子,他27岁就考中进士,迈入仕途。他从国子助教做起,平步青云,晚年官至宰相,敕封赵国公,位极人臣。 不过,发迹后的他却再无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贪图享受之人。史书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钱。他酷爱吃鸡舌,每餐一盘,需耗费活鸡三百多只,他家院子后面被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他不单单是生活奢侈,做官后还爱摆架子耍权威。 唐代笔记《云溪友议》记载,李绅考中进士前,曾与一个叫李元将的人是忘年好友,他每次见到李元将都按辈分称呼“叔叔”。而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不得已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由于李绅为官残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横渡淮河外出逃难,部下向他汇报:“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绅不屑地说:“你用手捧过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就让它随风而去嘛,这点小事何必报来!” 唐武宗执政时期,74岁高龄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接报后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判处死刑。但此案上报朝廷后,不少人都怀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崔元藻调查后发现,吴湘贪赃属实,但款项不多,强娶民女之事更是子虚乌有,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绅却一意孤行,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据说是因为二人有私怨,李绅借机报复,他晚年经手的这起“吴湘案”也成为其人生中的最大污点。 后来,“吴湘案”得到平反。而李绅虽已去世,但依照唐朝法律的规定,死去的李绅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不仅自己被剥夺了爵位,而且牵连得子孙后代也不得做官,令人欷歔不已。 摘自《广州日报》2011年11月9日
范文二:《悯农》作者不悯农
作文素材: 《悯农》作者不悯农
唐代诗人李绅的名字并不耳熟能详,但要说起他的一首《悯农》诗恐怕就无人不晓了。一年夏天,李绅回乡探亲,当他看到田野里的农民在炙烤的日光下辛勤耕地时,不禁大发感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仅用20个字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李绅因此还获“悯农诗人”的雅号。 为私怨制造冤狱
然而,倘若我们只是对《悯农》熟读成诵,你一定会认为李绅是个生活俭朴、心地善良之人。但当你得知李绅其实是个穷奢极欲、人品低劣的官吏时,你又会作何感想?文品与人品有时并不一致,“文如其人”之说,对李绅而言绝对是个谬论。
我不否认李绅是个才子,他27岁就考中进士,迈入仕途。他从国子助教做起,平步青云,晚年官至宰相,敕封赵国公,位极人臣。发迹后的他却再无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贪图享受之人。史书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钱。他酷爱吃鸡舌,每餐一盘,需耗费活鸡三百多只,他家院子后面被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他不单单是生活奢侈,做官后还爱摆架子耍权威。唐代笔记《云溪友议》记载,李绅考中进士前,曾与一个叫李元将的人是忘年好友,他每次见到李元将都按辈分称呼“叔叔”。而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不得已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由于李绅为官残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横渡淮河外出逃难,部下向他汇报:“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绅不屑地说:“你用手捧过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就让它随风而去嘛,这点小事何必报来!” 唐武宗执政时期,74岁高龄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接报后立即将吴湘逮捕下狱,判处死刑。但此案上报朝廷后,不少人都怀疑其中有冤情,朝廷便派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崔元藻调查后发现,吴湘贪赃属实,但款项不多,强娶民女之事更是子虚乌有,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绅却一意孤行,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据说是因为二人有私怨,李绅借机报复,他晚年经手的这起“吴湘案”也成为其人生中的最大污点。
后来,“吴湘案”得到平反。而李绅虽已去世,但依照唐朝法律的规定,死去的李绅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不仅自己被剥夺了爵位,牵连到子孙后代也不得做官,令人唏嘘不已。
范文三:古诗悯农的意思_悯农二首原文_作者李绅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李绅。其全文诗词如下: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古诗悯农的意思_悯农二首原文_作者李绅。,题一作,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古诗悯农的意思_悯农二首原文_作者李绅。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分页: 1 2 3
范文四:悯农的故事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
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
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写好,递与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觉得这首诗在指责朝廷方面,比上两首更为具体。第二天,李逢吉便辞别李绅,离亳进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对李绅很好,可内心里却想拿他作垫脚石,再高升一级。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进谗说:“启禀万岁,今有翰林院学士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武宗皇帝大吃一惊,忙问:“何以见得?”李逢吉连忙将李绅诗奉上。武宗皇帝召李绅上金殿,拿出那首诗来,李绅看看,说道:“这是微臣回乡后,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写下的,望陛下体察~”武宗说:“久居高堂,忘却民情,朕之过也,亏卿提醒。今朕封你
尚书右仆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国安民。”李绅叩头道:“谢皇上~”武宗又道:“此事多亏李逢吉举荐。”李绅则对李逢吉感激不尽。而李逢吉呢,听说李绅反而升了官,又惊又怕,正胆颤心惊,李绅却登门向他表示谢意。李逢吉更是蒙在鼓里,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调任为云南观察使,降了官。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李绅的三首悯农诗,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这第三首《悯农诗》被传到皇宫,后来哪里去了呢,只到近代,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
范文五:悯农的意思_悯农的诗意
悯农的意思_悯农的诗意
《悯农》
作者:李绅
原文: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诗意: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
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
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m.lz13.cn)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 悯农李绅_悯农古诗
* 悯农古诗
* 李绅的诗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揭开《悯农》作者的伪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