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主要技术创新点
主要技术创新点:
本项目提供一种低VOC、高性能、环保、安全的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材料制备方法。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和分子组装技术,使部分纳米粒子在水性树脂的合成过程中原位组装在有机树脂主链上,部分纳米粒子作为交联点形成网状结构,制备结构可控的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材料。采用这种方法制备水性涂层材料,与传统聚氨酯涂层材料相比,具有更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即可避免纳米粒子在有机树脂中的团聚,同时也可大大降低涂层材料的粘度,可以克服目前水性涂层材料固含量低的缺点,制备的涂层光泽高、硬度大、耐磨性好,具有极佳的施工性能,与常规水性聚氨酯涂层材料相比,硬度可以提高30-150%,达到H-4H,耐磨性可以提高20-70%,具有明显的紫外屏蔽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金属构件、塑料、家用电器、木器、石材等的表面保护及装饰。
国内外研究情况:
目前市场上的聚氨酯涂层材料大多以溶剂型聚氨酯涂层材料为主,溶剂型聚氨酯涂层材料由于VOC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水性涂层材料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和优点,不含或只含少量溶剂,无毒、环保、安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些国内外专利也报道过一些水性树脂及涂料的制备方法,但与溶剂型涂层材料相比,由于成膜机理不同,水性涂层材料形成的涂膜不如溶剂型涂层材料致密,导致涂膜的缺陷和性能下降,此外,水分的挥发以及大气中的平衡也影响涂膜的性能,与相同或相似分子结构溶剂涂层材料相比,难以达到溶剂型涂层材料的性能。
效益预计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工业涂层材料的年需求量在170万吨左右,目前使用溶剂型涂层材料每年溶剂挥发量达80万吨,如果用水性涂层材料替代传统涂层材料用量1/3,将可节省资源浪费价值10亿元。预计未几年水性涂层材料年增长率可达50-70,,本项目具有十分可观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专利情况:
本项目已申请3项中国发明专利。
合作意向:
合作开发、技术转让。
水性钢结构防腐涂料
项目概况:
金属腐蚀是世界上最大的浪费,每年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2%-3%的财富因腐蚀而化为灰烬,钢结构的腐蚀会大大缩短建筑物、钢铁构件的使用寿命。为取得好的防腐蚀效果,可根据不同的保护措施,其中涂层保护是经济易行、技术可靠的一种重要防腐蚀方法。为使涂层满足技术条件和使用环境的功能、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年限,必须提高涂料的品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强化,水性防腐涂料将逐步代替传统的溶剂型涂料。
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材料兼具有机涂层材料和无机涂层材料的优点,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热稳定性好,是目前涂层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本项目采用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技术,通过树脂分子设计,控制有机硅无机硅杂化树脂的制备条件,在树脂制备过程中加入反应性腐蚀抑制剂,开发的水性钢结构防腐涂层材料可与钢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既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氧进入金属表面,抑制金属的腐蚀,又能与金属表面的活性基团反应而键合,大大
提高涂层在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和耐蚀性。该涂料不含铬等重金属元素,安全、无毒、环保,具有优异的成膜性、耐腐蚀性、耐热性、化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耐氧化性、耐候性、绝缘性等,,是一种绿色环保型钢结构防腐保护涂料,可用于金属表面的保护及装饰,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体育场馆、宾馆饭店、工业场房、影剧院、候机楼、办公楼及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电厂、船舶、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的金属结构及设备的防腐保护。
主要技术创新点:
本项目采用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技术,在树脂制备过程中加入反应性腐蚀抑制剂,控制有机硅无机硅杂化树脂的制备条件,制备耐腐蚀性能优异的水性钢结构防腐涂料。涂层材料可与钢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既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氧进入金属表面,抑制金属的腐蚀,又能与金属表面的活性基团反应而键合,大大提高涂层在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和耐蚀性,具有安全无毒、防腐、防蚀性能优异等特点,是一种绿色环保型钢结构防腐保护涂料,应用于金属表面的装饰与保护。
国内外研究情况:
我国的年腐蚀损失约5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如果采取有效防腐措施,可降低25%-30%的损失,溶剂型防腐涂料防腐效果好,成膜时间短,但此类涂料中的有机溶剂污染环境,水性防腐涂料以水为主要溶剂,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并能阻燃和易于运输储存,符合环保和节能的要求,成为防腐涂料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某些发达国家,水性防腐涂料(包括水溶性和水分散性涂料)产量已达到防腐涂料总产量的5%以上,全球每年水性防腐涂料的需求量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但目前的水性防腐涂料的防腐性能还达不到溶剂型防腐涂料的要求,大多用于防腐底漆或对防腐要求较低的金属保护,目前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尽快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水性防腐涂料。
效益预计分析:
据统计,2004年我国防腐涂料的市场规模仅次于建筑涂料而位居第二位,总产量达到近60万吨,销售额超过130亿人民币,估计到2010年,其产量将突破100万吨大关。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大工程防腐的压力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水性防腐涂料将得到跨越发展,本项目具有十分可观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专利情况:
本项目已申请2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1项已获得授权。
合作意向:
合作开发、技术转让。
水性防锈耐高温涂料
项目概况:
目前,人们对于耐高温涂料、防锈涂料及带锈防锈涂料的研究往往具有单一性,很少见到同时具有耐高温、带锈防锈功能的水性涂料,市面上的水性无机耐高温防锈涂料成膜性差,溶剂性防锈涂料则耐温性差。
本项目采用自制的水性耐高温树脂与耐高温颜料、防锈颜料及助剂,制备一种新的水性多功能带锈防锈耐高温涂料。这种涂料与现有的防锈带锈涂料或耐高温涂料相比,集水性化、耐高温、防锈、带锈涂刷为一体,涂料的稳定性好,施工方便,成膜性好,耐温性高,可耐400-600?高温,由于不含有机溶剂,符合环保要求,生产施工安全,不可燃,无毒性,无异味,涂刷后涂膜的防锈性能、耐溶剂性、附着力、冲击强度、硬度等均可达到国家规定指标。可以用于各种耐热设备如高温蒸汽管道、石油裂解装置、锅炉、烘箱及火炉、发动机外壳、烟囱、高温炉、热交换器、排气管及非耐热金属的外装饰,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主要技术创新点:
本项目采用自己合成的水性有机无机耐高温树脂和含特殊官能团的水性丙烯酸酯树脂复配,加入耐高温颜填料、防锈颜填料、助剂等制备多功能水性耐高温带锈防锈特种涂料,可带锈涂刷,涂料的稳定性好,可耐400~600?高温;涂刷后涂膜的防锈性能、耐溶剂性、附着力、冲击强度、硬度等均可达到国家规定指标。本项目曾获得上海市科技发明三等奖。
国内外研究情况:
全世界每年有占金属产量20%-40%的金属被腐蚀损耗,金属的锈蚀已成为严重的国际性问题,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防锈涂料、耐高温防锈涂料及防锈带锈涂料大多数为溶剂型涂料,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对水性耐高温涂料、水性防锈涂料及水性防锈带锈涂料的研究都是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市面上很少见到同时具有耐高温、带锈防锈功能的水性涂料。
效益预计分析:
范文二:三、主要发现、发明及技术创新点
三、主要发现、发明及技术创新点
(注意事项:
本部分内容要求限制在 4 页以内,网络评审时只显示4页。
建议采用小四号字体,为保证网络评审使用的pdf推荐书版本的正确性,不能修改页边距等页面布局。
图片要求以 JPG 格式、嵌入式方式插入到 WORD 中。不要直接插入非 WORD 绘制图片对象,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 60K ,且图片单独一行,避免造成PDF文件生成混乱。
只能使用 WORD 表格,excel表格请转换成图片插入。
本部分装订在“二、项目简介”后面; 请使用word2003格式保存,单独上传doc后缀名电子文档。括号内文字可删除 。)
?项目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
(应详细阐述具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中的创新性。包括应用了哪些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技术开发、推广及产业化过程中,攻克了哪些关键技术,在技术上有哪些创新,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本括号内文字可删除 。)
?与国内同类研究、技术主要指标、效益和竞争力对比:
(应就推荐项目的总体科学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当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同类技术以图表方式进行全面比较,同时加以综合叙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采取哪些改进措施。本括号内文字可删除 。)
范文三:三、主要发现、发明及技术创新点
三、主要发现、发明及技术创新点
①立项背景
百草枯(PQ)是一种全球广泛应用的高效能除草剂,其对人畜毒性大。数据显示,近年我国PQ急性中毒发病呈倍数增长,已成为农药中毒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PQ毒性可危害全身多个脏器,其中肺是最主要的靶器官,毒理机制尚未阐明。重度中毒患者多快速进展为ARDS或MODS,病死率高达40~80%,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解毒药物及救治措施。
研究发现,PQ毒性与其体内毒物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多胺系统的主动摄取造成PQ在肺内高浓度蓄积,并持续发挥损伤作用。PQ进入细胞,可耗竭细胞内NADPH,诱导细胞过氧化损伤。同时启动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外结缔组织重构等病理生理过程。然而, PQ的毒物代谢认知多来源于动物实验,迄今PQ的毒代动力学尤其是人体内代谢过程尚不清楚,其毒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阐明。
目前尚无PQ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物。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等,遗憾的是,尚无确切证据证实这些药物的有效性。抗氧化剂理论上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并在动物实验被证实能减轻PQ诱导的脏器损伤,然而,大多的临床研究均未显示其有效。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外源性抗氧化物分子量大,难以透过细胞膜进入胞内,无法真正有效的纠正细胞内氧化-抗氧化失衡状态,同时临床研究因素的复杂性亦可能掩盖抗氧化剂的真正疗效。因此,抗氧化剂对PQ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确认,尤其是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的激活可能是拮抗PQ毒性的有效途径。
血液灌流对PQ中毒的临床疗效仍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只要患者血中PQ浓度超过3mg/L,无论已服毒多长时间,何时进行血液灌流,均不能改变患者预后。但大多数专家认为,促进毒物的排出是有效治疗急性中毒的原则之一,只要足够迅速的排出毒物,就能将PQ诱导的毒效应减到最低。目前有关血液净化治疗的时机、疗程、对象选择等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目前PQ急性中毒的防治形势非常严峻,临床救治研究没有实质性进展,争议较多,主要可能与下列因素有:(1)PQ体内的毒物代谢尚不清楚;(2)PQ毒理机制尚未明确,未找到有效的干预靶点;(3)缺乏有效的解毒药物及针对性治疗措施。因此,本项目围绕上述关键问题,实验结合临床,从PQ毒代动力学、血液灌流的作用、PQ毒性的药物拮抗(包括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的激活)、临床患者特点及病情评估等多个环节探索PQ急性中毒的发病机制及解毒治疗,为进一步开展PQ中毒的防治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②技术创新内容
本成果系统阐述PQ致病损伤多个机制及NRF2基因调控、药物干预和血液灌流等综合干预的有效性,具有以下创新点:
1,揭示了NRF2-ARE抗氧化通路是干预PQ急性中毒的有效靶点,为PQ中毒的解毒治疗提供新思路。属毒理学,相关论文发表在《Exp Cell Res》(第一作者洪广亮)、《Hum Exp Toxicol》(第一作者分别为蔡旗旗和洪广亮)、《中华医学杂志》(第一作者蔡旗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第一作者分别为姜小珍、卢晗)等杂志。
过氧化损伤是PQ急性中毒致病的起始环节,抗氧化剂理论上是最为有效的解毒药物。但是,外源性抗氧化物分子量大,难以透过细胞膜进入胞内,而且代谢迅速,无法真正有效的纠正细胞内过氧化损伤状态。因此,如何激活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可能是拮抗PQ毒性的有效途径。NRF2-ARE通路是调控细胞内氧化应激平衡的关键通路,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的多重细胞保护功能。
本项目以该通路为干预靶点,通过构建携带RU486可调控NRF2基因腺病毒载体,成功实现对A549细胞及大鼠肺组织NRF2基因的调控,结果表明活化NRF2-ARE通路可明显增强了A549细胞对PQ诱导的过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抗性;明显减轻PQ中毒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过氧化损伤、细胞凋亡,减少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并有效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
同时,本项目以NRF2-ARE通路的天然激活剂——植物素环木菠萝甾醇阿魏酸(CF)干预PQ诱导HK-2细胞损伤过程,进一步验证NRF2-ARE通路活化对PQ毒性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CF能有效逆转PQ诱导的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抑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抑制PQ暴露后的HK-2细胞凋亡。以siRNA抑制NRF2基因,则CF的保护作用消失,证实CF对PQ毒性的拮抗作用依赖于NRF2-ARE通路的活化。
上述研究表明,NRF2-ARE抗氧化通路的活化能有效拮抗PQ毒性,是干预PQ急性中毒的有效靶点,这为PQ急性中毒的解毒治疗提供新思路。
2,阐明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是PQ急性中毒致病的重要机制。属毒理学,相关论文发表在《Exp Cell Res》(第一作者洪广亮)、《Hum Exp Toxicol》(第一作者分别为蔡旗旗和洪广亮)、《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第一作者贺晓艳)等杂志。
本项目通过构建PQ诱导A549(人肺腺癌细胞)、HK-2(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模型,在体外观察了PQ诱导细胞损伤的机制,结果表明PQ暴露后A549及HK-2细胞上清液ROS、MDA水平明显升高, CAT活性、GSH含量下降;TNF-α水平明显升高;Cytc 和caspase-3含量明显增加,MMP-9/TIMP-1比例失衡。同时,构建小鼠、大鼠等多种PQ急性中毒动物模型,在体内观察到PQ诱导模型肺组织病理损伤
与MDA水平升高, CAT活性、GSH含量下降;炎症因子TNF-α、IL-1β、HMGB-1水平明显升高,Cytc 和caspase-3含量增加及MMP-9/TIMP-1比例失衡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多个研究模型均证实,PQ急性中毒致病存在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多个机制。
3,建立动物PQ中毒血液灌流模型,发现早期灌流有效促进体内PQ的清除,显著减轻PQ诱发的多脏器损害,为临床中毒患者的血液灌流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属毒理学,相关论文发表在《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第一作者分别为阚歆、刘瑶、邱俏檬)等。
血液灌流对PQ急性中毒的疗效尚有争议,且缺乏稳定的研究模型。本项目自主研制了兔体外血液灌流器,建立兔PQ急性中毒血液灌流模型,该模型稳定,经济,重复性好。同时建立了血浆PQ浓度的HPLC检测法,观察血液灌流对PQ急性中毒兔毒物代谢及脏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PQ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半衰期较长(31.32±5.46 h),静注与口服半衰期无明显差异。早期血液灌流能明显提高PQ清除率(0.83±0.09 vs. 0.36±0.03 L/h·kg, P<0.05),缩短兔血浆PQ半衰期(16.29±3.26 h),延长动物存活时间;并明显提高兔肺、肝、肾组织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下调兔肺、肝、肾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含量,上调组织中MMP-9/TIMP-1比值;可明显减轻主要脏器的病理损害。由此可见,早期血液灌流可明显加速体内PQ的清除,并减轻其毒效应,是PQ急性中毒治疗的有效手段,该结果为临床推广应用血液灌流治疗PQ急性中毒提供依据。
4,阐明二巯丙磺钠、沙利度胺等对百草枯肺损伤的疗效与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属毒理学,相关论文见《中华内科杂志》(第一作者卢中秋)、《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第一作者分别为贺晓艳、李冬)等。
二巯丙磺钠作为重金属中毒解毒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本项目利用其巯基分子结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特性,将其创新性的用于PQ急性中毒的解毒治疗,结果发现二巯丙磺钠可提高PQ急性中毒小鼠存活率,并减轻PQ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促进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平衡;降低肺组织炎症反应水平;促进细胞外基质代谢平衡的恢复;减少细胞凋亡,减轻肺组织病理损害。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二巯丙磺钠能同时活化NRF2基因,激活内源性抗氧化通路拮抗PQ毒性作用,这一发现深化了二巯丙磺钠抗氧化机制的认识。
沙利度胺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本项目利用其抗炎特性,探索了其对PQ急性中毒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沙利度胺能抑制核因子NF-κB的激活,下调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减轻PQ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和肺水肿。 二巯丙磺钠及沙利度胺均为临床成熟应用的药物,本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这两种药物能
有效减轻PQ诱导的脏器损伤,降低PQ急性中毒动物模型死亡率,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③国内外同类技术的主要参数比较
本项目围绕PQ中毒救治的关键问题,实验结合临床,系列探讨了PQ急性中毒致病机制及干预途径,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经湖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国家一级查新咨询单位)查新及专家组鉴定,认定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本项目在PQ急性中毒机制研究更具系统、更加深入,如直接观察了PQ暴露后超氧阴离子、ROS水平的变化、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及其介导的凋亡反应、晚期炎症因子HMGB1的表达等,并运用多个实验模型同时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氧化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是PQ急性中毒的重要致病机制,数据详实,结论可靠。
国内外有关抗氧化剂对PQ急性中毒的疗效研究大多采用外源性抗氧化剂进行干预,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C、维生素E、谷光甘肽等。本项目另辟蹊径,从激活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入手,以NRF2抗氧化通路为靶点,通过外源性激活剂、基因调控等方法进行干预,揭示了NRF2抗氧化通路是干预百草枯急性中毒的有效靶点,为百草枯中毒的解毒治疗提供新思路。
目前,国内外有关血液灌流对PQ急性中毒的疗效尚缺乏深入研究,亦缺乏稳定的动物模型。本项目自制灌流器,成功建立动物PQ中毒血液灌流模型,该模型稳定经济,并发现早期灌流有效促进体内PQ的清除,显著减轻PQ诱发的多脏器损害,延长动物存活时间,对临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PQ中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项目还证实了临床常用药物二巯丙磺钠、沙利度胺对百草枯肺损伤的具有良好的疗效,老药新用,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及临床推广价值。
本项目尚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深入完善。PQ急性中毒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阐明PQ在肺内蓄积的机制及关键分子,并实现对这一过程的调控等;血液灌流的具体方案及疗程仍需进一步探索;临床观察研究病例数偏少,多数病例缺乏长时间的随访,优化的治疗方案有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验证等。上述科学问题将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范文四:技术创新点
技术创新点
●研究制定了《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建立了我国口岸系统转基因产品检测实验室体系。
●建立了转基因产品的亲和诱捕技术,较好解决了DNA提取的技术难点,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食品和饲料等多组分样品。
●建立了精炼植物油和深加工食品中核酸的提取方法。针对食用油脂中DNA含量极低、破坏严重的特点,建立了食用油脂中DNA提取方法。
●建立了边界序列的测定方法和转基因作物品系鉴定方法,首次测定出番茄棉花边界序列。对转基因的检测不仅能检测种类,而且还能检测品系,如对转基因玉米、马铃薯、大豆等都能进行鉴定。
●自行设计了实时荧光PCR定量(性)检测引物32对和相对应的探针,建立了转基因产品实时荧光PCR定量(性)检测方法,该方法能检测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主要商品化转基因品种。
●建立了转基因产品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自行研究设计了基因芯片检测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基因芯片杂交条件和多重PCR反应条件,首次建立了高通量的转基因产品基因芯片检测方法。
范文五:我国高铁技术创新点
4. 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4.1 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政策
经过近十年理论研究、技术引进和科技创新,我国从确定高速轮轨技术为高铁技术选型入手,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以打造高端先进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体系和运用品牌为目标,实行以政策为指导、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逐步建立起支撑高铁产业发展的技术政策体系和实践运用模式,推动我国高铁技术发展创新进入新阶段。 4.1.1 “三步走”技术引进创新反超战略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确定的基本技术政策方向是:以整体性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高铁技术为基点,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反超领先三步走战略。2004年4月国务院确定的 “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十八字总体要求和“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十字基本方针,充分考虑了高铁技术发展的系统性和伸缩性。
通过技术吸收型战略,后进国家通过后发优势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研发投入,而且可以规避较高的研发风险,迅速缩短同工业化国家在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铁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还在于以引进和掌握世界先进技术为发展起点,我国搭建起了高铁自主创新技术平台和科研团队,不仅体现在有较强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而且推动了对高铁技术和相关产品制造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建成
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4.1.2 政府主导下技术需求与供给一体化管理
高速铁路技术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发展和突破,与我国政府在高铁发展规划、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机车装备制造及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组织、主导和支持促进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铁道部、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建设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推进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辉煌成就。铁道部成立了动车组项目联合办公室,全方位组织高铁技术引进工作,确定了从国外引进高铁技术必须与中国企业组成联合体,由铁道部统一协调确定具体技术引进路线,统一代表中方进行谈判。铁道部还确定技术标准,以合同形式从高铁企业、公司集团采购机车设备,以公开招投标形式组织工程建设企业进行线路建设,推动高铁产业发展。 4.1.3 依托产学研用联盟的技术创新机制
我国高铁产业技术之所以不断创新,一条重要原因就是高铁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以高速列车设计制造企业为龙头,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高速列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分工协作,能够有效发挥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集成优势,突破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的创新机制。在整个高铁技术引进创新中,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南车、北车集团作为技术的引进方、承担方,在政府主导下与国外厂商直接签订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协议,负责生产和制造高速动车组等高铁技术设备,同时作为供给方,为高铁产业发展提供动车组、列车控制、通讯信号系统及相关设备。
4.2 我国高铁的技术创新点
4.2.1 铁路客站设计施工技术实现了重大创新
所有新客站站房设计宽敞通透、客流流线简洁顺畅,全部采用导向设施、咨询系统和垂直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代步梯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无障碍行走;全部采用大跨度钢架结构、悬垂结构无柱雨棚、冷热电三联供等先进技术和建造工艺,更加环保和节能;所有新建大型客站为旅客创造“零换乘”环境。
4.2.2 高速铁路施工技术创新
京津城际铁路等多条客运专线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在工务工程、牵引供电等方面实施重点技术攻关。京滓城际在科技难题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在基础设施、移动设备、运营组织、政策体制等方面有力保障了技术创新。随后的郑西客运专线攻克了湿陷性黄土和软土地区沉降变形控制难题,掌握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铁路地基处理和路基填筑技术。京沪高铁系统掌握了常用跨度简支箱梁的制造、运输、架设成套技术,攻克了跨大江大河和高架站桥等复杂桥梁建设难题,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新型结构大跨度桥梁。攻克了大断面复杂隧道建设技术难题,建成复杂地质山区高速铁路长大隧道群和水下铁路隧道,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成套技术等多项创新。
4.2.3 建成高铁技术标准体系
武广高铁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已建立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技术标准。武广高铁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拥有完全自主知识
产权、能够实现时速350公里平稳运行的国产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实现了大断面宽车体、高速轮轨、高速受流、高速制动、人机界面等关键技术创新,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高速转向架、车体空气动力学等方面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武广高铁全线还铺设了具有世界铁路先进水平的无砟轨道,具有结构稳定、使用免维修、寿命长等特点。中国高铁比较成熟的施工标准不仅为后续客运专线施工奠定了基础,也推动部分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4.2.4 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
为满足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中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到200, 250km,h的要求,我国自主研制了符合CTCS一2级技术标准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2008年8月,京津城际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采用了自主集成的CTCS一3系统。它是基于GSM(R 无线通信实现车一地信息双向传输、无线闭塞中心(RBC)生成行车许可的列控系统,符合中国国情路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列控运行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最高运营速度380km,h,列车正向运行最小追踪间隔时间3分钟的要求,能够与200—250km,h新建铁路和既有提速线路的互联互通,标志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安全控制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高铁正是依赖技术创新才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提高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实现了我国高铁技术的出口,推动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4.3 我国高铁技术创新的建议
4.3.1实现从集成创新转向到原创性创新
我国高铁技术应当努力实现从集成创新转向到原创性创新,以自主创新的力量打破技术的“黑箱”桎梏。中国高铁技术来源于对海外四国的高铁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属于集成创新,这种创新方式是提高我国高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并不是中国高铁技术的唯一出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我国高铁技术的原始性创新,拥有和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因此,只有逐渐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实现彻底摒除对国外高铁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才能实现高铁技术自主创新。实现这样一种原创性创新过程,才能够打破“黑箱”桎梏,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
4.3.2 发展高铁多元可持续发展技术
以保持人、社会、自然相协调为原则,发展高铁多元技术,阻止单一技术歪曲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高铁对于人的生活的影响,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同时也应当保证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稳定。放弃权力“巨机器”下漠视自然环境的思想和方法,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机结合,让高铁更适合于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生活。
4.3.3 合理规划,深化高铁技术创新
高技术吸收和再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和有耐心。高铁产业发展的确引致了基础研究,但是按照国外基础
研究最后转化为产品和工艺需要花费7年时间,中国从2010年开始研发500公里高速列车,如果按照5年理论出现突破,外加7年时间,至少需要12年时间才能最终把500公里高铁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产品。问题是这十年时间,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对200公里和300公里高铁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否则我们可能是强行掌握了,但是掌握到什么程度,往往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花费巨大精力进行设计的消化吸收路径,起步不错,但是在后期坚持的不够,造成前功尽弃。
技术的发展并非总是以直线方向无止境的发展的,中国高铁技术在21世纪初的头十年里经历了孕育、阵痛、成长和成熟,使高铁列车带着几代中国人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梦想,在祖国大地上飞速奔腾。技术引进难,消化吸收更难,创新和引领创新难上加难。所以我过高铁技术创新之路漫长而艰辛。我们并不应洋洋得意,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技术本身以及技术后果进行反思,在曲折发展中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进行自主的技术创新。以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我国高铁技术的“先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