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案例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国际案例案例一:巴林银行。
1995年2月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了一条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0天后,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巴林银行总损失为13亿美元;资本损失100%;从违规到灾难发生的时间为三年;违规内容是未经授权及隐匿的期权和期货交易、隐匿亏损;违规者为新加坡附属机构交易员;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在组织因素上,治理、管理、文化多元、沟通失败;在政策因素上,违反政策、不合规、职责不清;在人员因素上,雇员不当、雇主判断失误。
具体分析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首先,巴林银行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允许里森既作为首席交易员,又负责其交易的清算工作。
在大多数银行,这两项业务是分立的。
因为让一个交易员清算自己的交易会使其很容易隐瞒交易风险或亏掉的金钱。
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
其次,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极其松散,在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资产负债表也明显记录了这些亏损,但巴林银行高层对资产负债表反映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轻信了里森的谎言。
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也没有人去核实一下花旗银行的账目。
监管不力不仅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倒闭,也使其3名高级管理人员受到法律惩处。
...
贷款风险案例分析求答案
工行案件风险排查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非法集资;2、“飞单”销售;3、存款失踪。
面对当前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外部输入型风险引发的系统内案件和风险事件多发态势,工行自觉增强案防工作敏锐性和紧迫感,把防控非法集资、“飞单”销售和存款失踪等三类案件和案件风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案防工作重点,及时通过周会、晨会等形式将总行典型案例通报传达到每一名员工,层层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做到了人人知晓,以案释纪,切实增强全员依法合规意识和案件防控能力。
请问风险投资四个类型每个的具体案例有什么?
1、种子资本(seed capital)2、导入资本(start-up funds)3、发展资本(development capital)4、风险并购资本(venture A capital)运作包括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个阶段。
融资阶段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通常,提供风险资本来源的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大公司、大学捐赠基金、富有的个人及家族等,在融资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投资者和管理人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分配关系安排。
投资阶段解决“钱往哪儿去”的问题。
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通过项目初步筛选、尽职调查、估值、谈判、条款设计、投资结构安排等一系列程序,把风险资本投向那些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创业企业。
管理阶段解决“价值增值”的问题。
风险投资机构主要通过监管和服务实现价值增值,“监管”主要包括参与被投资企业董事会、在被投资企业业绩达不到预期目标时更换管理团队成员等手段,“服务”主要包括帮助被投资企业完善商业计划、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帮助被投资企业获得后续融资等手段。
价值增值型的管理是风险投资区别于其他投资的重要方面。
退出阶段解决“收益如何实现”的问题。
风险投资机构主要通过IPO、股权转让和破产清算三种方式退出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实现投资收益。
退出完成后,风险投资机构还需要将投资收益分配给提供风险资本的投资者。
工行节节高2号有风险吗
银行理财一般都没什么风险,但是一般也没什么收益。
属于工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通常风险比较低的。
风险最多比定期高点。
是定期存款,没有风险。
银行卡在ATM上是查清到时理财信息的,只有在网银和银行柜台才能查到。
节节高2号是满足一定起存金额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照实际存期靠档计息的存款创新产品。
节节高是存款,不是理财,没有风险。
据介绍,这两个产品"新"之所在:首先,纵观国内各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起存金额通常都在数千美元以上,许多外资银行更是高达上万美元。
较高的"门槛"把相当一部分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
而这次两个产品大大降低了起存金额标准,1000美元的底线使很大一部分中小投资者终于能享受到贵宾式理财的服务。
其次,此次发售的"节节高"在投资灵活性上做出了很大的改变。
以往的各种结构性存款都是银行拥有提前赎回的权利,且投资期限相对较长。
投资者如果中途急需资金,则无法做到及时周转。
而这次的"节节高"产品存期为两年,同时银行把提前赎回的权利交给了投资者:在存满1年半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及市场利率变化,选择是否提前终止该存款,也不需要支付任何手续费。
存款前一年半的收益率为1.8%,如果没有提前终止,则后半年的收益率提高到1.9%。
...
简单的话或例子解释现在金融危机的原因
我来给你讲一下: 其实质是 第一,世界人民生产产品,美国人只印美元给大家,比如中国,说和美国贸易顺差多大,其实是把源源不断的产品送到美国,然后美国人给我们些不断贬值的美元。
第二,信用泛滥,监管不利。
比如次贷危机就是以更高的利息借钱给那些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人群,结果这些人还不起债了,最后银行也垮了。
第三,美国人把这些债务打包卖给其他国家,好比甲欠乙100元,乙以90元的价格把个债务卖给丙,最后甲还不了钱,丙跟着倒霉。
美国好比乙,世界其他国家好比丙。
当然这些还很肤浅,其实要完全说的明白不容易。
但是以上三点可以给不太懂金融的人士解释一下
简单的话或例子解释现在金融危机的原因
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历史书上学过,90年代克林顿当政是美国经济十年黄金发展时期。
格林斯潘当时任美联储主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简单的说通过央行使大量货币流入市场,流通性因此增加,促进了“发展”。
过量的货币无处安放,大量的被沉积在银行系统。
银行里存入的钱多了要付利息。
于是银行拼命放贷。
《以房地产贷款为例,“两房”》需要钱的放,不需要的也放。
需求满了,身无分文的照常发放。
他们说的是“房价在涨,即使还不起,把房子卖了还赚钱。
没有担保即次级贷款。
结果,大量风险,两房担不起,就找投资银行。
《例如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管设计投资方向。
于是房贷的债权被加工成两种债券,一种优先还款的,卖的很好,出手卖给了银行《如工行,建行》另一种风险大,卖给一群投机商《如对冲基金》投机商大量买入,越买越涨,到手的抵押到银行,因为在涨,贷款出更多钱,再买更多,...以此循环。
雷曼见投机者赚钱了自己也买入。
..............一段时间后,美国经济信心指数下来了。
楼市不涨了。
买房人短供了《还不了贷款》于是,债券开始跌值,贬值。
贬值引起市场恐慌。
于是人们大量抛售。
最后贬值到一堆废纸,于是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然后引起更大市场恐慌,更抛售。
引发一系列问题,波及到经济个方面。
...比如:持债券的公司损失惨重,放不了贷款,挤兑引发倒闭,存款化为一空.....企业资金短缺,破产,下岗,裁员......持债券的个人负债累累...... 展开
因法律风险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的例子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 国有企业: 一、自国资委2003年3月成立至2004年底,中央企业报请国务院国资委协调的法律纠纷案件达146起,涉及中央企业131家,直接涉案金额199亿元,间接涉案金额已超过450亿元。
涉案金额之大,涉案范围之广,令人震惊。
这些法律纠纷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责任不清、制度不健全、监管失控、法律意识淡薄等,反映出企业在依法经营观念、风险防范意识和内部制度控制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差距。
中小企业: (一)、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法律风险现状堪忧,发案率高,执行率低,企业涉诉极为普遍。
221家企业中有198家近三年发生过法律诉讼,174家企业发生债务拖欠,得到足额赔偿的企业仅33家。
多年来法律风险是企业多种经营风险中最被忽视的一种风险。
高发案率、高败诉率、低执行率、打赢官司拿不到钱的困扰,给企业经营带来釜底抽薪的损失。
(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漏洞与不完善是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制度根源。
221家企业中已经制定有工作计划的企业仅35家,有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及综合合同管理机构的仅29家,有司法证据制度的企业仅57家,有工业产权管理制度的企业仅38家,2/3以上的企业存在防范法律风险的制度漏洞。
(三)、企业法律培训存在空白与缺失。
近三年来经常做一般法律培训的企业仅40家,占有效问卷企业的18.1%;从未做一般培训的企业有48家,占21.7%。
而专业法律培训情况更差。
经常做专业法律培训的企业仅30家,从未做专业法律培训的企业有66家。
(四)、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不合规性成为影响企业法律风险的因素。
如在与外商合资或项目合作中不做或很少做专利检索的企业有159家,不做或很少做商标审查企业的有132家,接受对方财产抵押时不做或很少做抵押财产合法性审查的有88家,接受对方保证合同时不审查或很少审查对方签约人是否有权签约的企业有154家。
上述不合规性直接引发商标、专利、抵押无效、土地转让纠纷的高发案率。
(五)、企业重大决策过程仍缺少法定程序。
律师、法律顾问有重要地位并参与决策的企业仅56家,在投资和担保合同签署的程序方面必须由股东会、董事会或企业领导集体讨论的有108家,即所调查的企业中近一半企业在关于投资和担保这样重大问题上仍由董事长、总经理或厂长一人决定。
(六)、企业法律事务方面的开支与国际惯例有极大差距。
所调查企业中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48家,而在企业法律事务方面开支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48家,法律事务开支在3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13家。
按国际惯例企业法律事务方面的开支一般占到销售收入的1%。
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完全按国际惯例衡量,但目前大多数小企业在法律事务方面的开支甚至连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一都不到,确实可以反映出这些企业对于法律事务的忽视或轻视。
典型案例: 2006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上海社保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件。
上海福禧投资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违法手段获取了上海社保中心的数十亿社保资金,又通过不正常手段收购上海路桥发展公司99.35%的股权,获得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的收费经营权。
此后在短短的4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福禧投资从10亿元注册资本,创造了总资产达136.22亿元、净资产高达53.13亿元的财富增值神话,一个资本帝国迅速崛起。
然而这个帝国根本就是建立在海滩上的沙雕,其所存在的法律风险始终是悬在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法律风险转化为法律危机时,福禧帝国顷刻灰飞烟灭。
此外,北京汉王科技有限公司诉台湾精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侵权一案,历时四年,等汉王赢得一审时,PDA市场早已衰败。
正如北京汉王总裁刘迎建所说:“我们打赢了知识产权官司,却挽回不了市场。
” 这不验证了那句“打官司,没赢家”的俗话吗?面对法律风险,为什么企业不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呢? 又如近年来哇哈哈与达能的离婚案,安然大厦的倾倒,众多怀揣数亿甚至数十亿的老总纷纷下马,国内商界风声鹤唳。
这都是法律风险惹的祸。
北京市物格律师事务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星火路1号昌宁大厦16层E http://blog.sina.com.cn/liuyibinglawyer百度地图 展开
感染控制风险评估怎么做?有没有例子?
1)、南京市有两例电视演播厅工程实例,同样是应用传统模板体系,由于建设各方对技术风险责任的认识不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其中一个工程的建设各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另一工程的施工方在模板体系应用过程中,积极地与建设各方、技术专家咨询机构进行了技术经济方面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很好地避免了高、大模板体系的失稳,保证了大跨结构体系自身的结构性能及外观使用功能,体现了施工方技术管理的水平,在技术上发展了大型模板体系,这也体现在高大难新工程技术方面的社会群体的科研攻关能力。
2)、南京新街口地区青华大厦工程中的高空三层结构悬挑模板体系的成功应用,也体现施工各方对技术风险责任的一种公平分担意识,各方尊重技术、互相配合,发挥整个公司的技术主力的聪明智慧,解决了高、大特种模板体系的失稳、倾覆等技术难题,保证了大跨结构体系自身的结构性能及外观使用功能,在技术上发展了大型悬桃模板体系。
3)、南京江北某高校学生住宅楼工程,位于丘陵低洼地带,回填土较厚,地表水丰富,而且工期很紧。
该设计选用人工挖孔桩桩基,存在桩型选择不够合理的技术风险,建设方又采用了最低价中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因此转嫁而来的风险只能由施工方承担,该工程施工时恰逢几场春雨,地表水沿填土层底渗透流入人挖桩井孔内,严重影响井孔的安全与施工及施工质量,桩基检测的结果反映了桩基存在着一定的质量缺陷,尽管建设方后来认识到了技术风险的重要性,但该工程工期延误,附加成本增加,未实现建设各方初期良好的愿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工行二类风险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