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电解质的依数性质
3-6 電解質的依數性質一、電解質,
,1,溶於水中可導電之物質,含酸、鹼、鹽三大類 分子化合物 離子化合物 ,2,溶於水中可解離
增加溶質顆粒數 二、依數性質,
,1,溶液之某些性質只與溶質存在顆粒數有關 ,2,四大依數性質,
蒸氣壓下降量(ΔP)
沸點上昇度數(ΔTb)
凝固點下降度數(ΔTf)
滲透壓(π)
,3,電解質解離後溶質顆
粒數增加,使得上述四個現象也受影響,比非電解質影響大。影響倍數稱為『i』凡特荷夫因子
,4,公式修正
,濃度 × i,稱為有效濃度
,5, 解離後粒子數
i,
解離前粒子數
電解質之ΔTf、ΔTb、π ,
非電解質之ΔTf、ΔTb、π ,6,凡特荷夫因子的計算
溶質為非電解質,則i=1
溶質為強電解質,則i值由解離離子數決定。如
,,
NaCl?Na,Cl i=2 NaSOi=3 24
,若溶質為弱電解質
(已知解離度為α)
y+x-
AxBy xA+yB
n 0 0
,nα ,nxα ,nyα n(1,α) nxα nyα
解離前,n
解離後,n[1,(x+y-1) α] ? i,1,(x+y-1) α
如,CHCOOH i=1+α 3
Ca(PO) i=1+4α 342
,若溶質發生偶合現象,則i,1。,已知偶合率為α, 2CHCOOH 3
(CHCOOH) 32
n 0
,nα +0.5nα
n(1,α) 0.5nα
偶合前,n
偶合後,n(1,0.5α) ? i,1,0.5α
偶合只發生於少數狀況,i值可直接背誦
,7,實際測量
溶液越稀薄,i值越大
同濃度同型之電解質
溶液,離子電荷越
大,則i值越小 如,NaCl與MgSO皆4為1,1型,如32頁,
22
,,
但Mg與SO之引4
,,
力大於Na與Cl間,
故不易解離,i值較小
?離子鍵 ,i值 例題二
(1) i,1,(x+y-1) α
2.46,1,(2,1,1) α
α,0.73,73,
(2)?濃度越稀薄,i越大
?Y,2.46
例題三
(1)平衡後各杯蒸氣壓相同,故Cm相同,為平均濃度值
總溶質,0.1×2,0.1,0.3 總溶劑,3000克水
平均濃度,0.3/3,0.1 ?甲,含水0克
乙, 0.1,0.1×2/水
含水2000克
丙, 0.1,0.1/水
含水1000克
(2)
Cm乙,0.1/2,0.05(m)
Cm丙,0.1/1,0.1(m) 例題四
?ΔTb,Kb×Cm×i 甲、乙、丙濃度皆為1,之水溶液,設100克溶液中,含水均為99克
?溶質mole×i值,ΔTb
甲 (1/58.5)×2
乙 (1/142)×3
丙 (1/120.3)×2
?甲,乙,丙
故沸點順序為甲,乙,丙 例題五
(A) π,CRT M
7.7,C× 0.082 × (273,37) M
C,0.3(M) M
(B) 設[CHO],[NaCl] 6126
,X (M)
7.7,(X×1,X×2)×0.082
×(273+37)
X,0.1(M)
(C) 0.2×2,0.3
紅血球水分向外滲透皺縮 例題六
最後甲乙兩區滲透壓相等
故甲區C×i較大者 M
甲區溶液液面較高
(A)甲0.5×3,乙0.5×1 (B)甲,10/342,×1,
乙,10/180,×1
(C)甲1.0×2,1.0×3 (D)甲,10/58.5,×2,
乙,10/150.5,×2 (E)甲1.0×2,乙0.5×3 例題七
偶合作用i,1,0.5α
ΔTf,5.5,4.0,1.5 1.5,5.0×[(0.6/60)/0.02]
×(1,0.5α)
α,0.8,80,
P.127之例題三
ΔTf,Kf×Cm×i 0.192,1.86×0.1×(1,α) α,0.03.....(α,0.05) ?α,?(Ka/0.1)
5
,
Ka,9×10
范文二:从蒸气压的降低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质
rctc of trr ct , 2011 Theory and PaieConempoayEduaionSep2011 9 年 月
,从蒸气压的降低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质
,斌杜彭程
( ,411201)湖南科技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湘潭
: ,—,摘 要本文从溶质的加入引起溶剂的蒸气压降低的角度入手结合克拉贝龙克劳修斯公式及拉乌尔定律以凝固
点降低和沸点升高为例对稀溶液的依数性质的公式进行了推导,推导方法直观、易于理解,同样得到了与教材相同的公式。 关键词: 稀溶液; 蒸汽压降低; 依数性
: G64: A, 5884( 2011) 09 , 0160 , 02: 167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稀溶液依数性若干公式的推导是热力学基本原理对
,于多组分系统的具体应用是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解决实
,际问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学生掌握运用热力学基本
。 原理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1 , 3,,目前各类高校使用比较普遍的物理化学教材在
,讨论稀溶液依数性质时都是从化学势角度入手推导相应
,,公式的但同时也指出在稀溶液的诸项依数性 质 中由 于
基溶质的加入而引起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是依数性质产生的
?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并 从中推导出稀溶液的 依数础
? ,,性公式呢另 外压 强 是 一 个 可 测 量较 之 化 学 势 来 说更
1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示意图 图 ,,直观如果能够从蒸气压方面来考虑问题并 结 合 学 生已
, 学习的热力学知识进行处理相关的依数性公式的话对于, CF 将克拉贝龙 克劳修斯公式用于 线上 ,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本文以凝固点降低及沸点升 高公* , , T, HPf T Δ A,M ,0f升华。ln =( 1) 式的推导为例来讨论* R P T TA f f
,是与溶液的蒸气压相等的对于稀溶液应用拉乌尔Ρ Α
一 凝固点降低 *x( P: * : : = P,P 温度 Τ时溶液的蒸气压温度 定律Ρ A A A f A A ,在讨论凝固点降低的问题时南京大学傅献彩等人编 )Τ 时纯溶剂的蒸气压 f ( ) ,1。 《》物理化学教材第五版给出这样一幅图见图 写的* , ,T, HTPΔf A,M f,0蒸发ln = T* P因为 是温度为 时 0 f : CB ; CF 图中线是纯溶剂的蒸气压曲线线是固态纯溶 ** R T TPA f f * ; FD ; : 剂的蒸气压曲线线是溶液的蒸气压曲线Τ纯溶剂 f ,P * ,纯溶剂的蒸气压而 是温度为 Τ 时纯溶剂的蒸气压f A( C ) ,的凝固点图中的 点此时固体纯溶剂的蒸气压与液体 , 克 劳 修 斯 公 式 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由克拉贝龙
; : ( F ) ,溶剂的蒸气压相等Τ溶液的凝固点图中的 点此时 f : 给出
; 析出的仍为纯溶剂固体相应溶液的蒸气压与此温度下的 * , ,T, T P HΔ f 0 f 蒸发,A,M ln =( 2) * 。 固体纯溶剂的蒸气压相等R P T TA f f
, 06 , 08: 2011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彭 斌( 1959 ,) ,男,湖南常德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工作及金属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作用的研究。 160
θ =( ) ;( 1 ) ( 2 ) ,将 式 减 去 式 并 注 意 一般指 Ρ 到指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ΔΗ 熔化
,—对于沸点升高公式的推导时要假定溶质不挥发且溶质的 ΔΗΔΗ 升华 蒸发
* *。 , ,加入对溶剂的性质无影响T, T PHΔf A A,M ,f 熔化= T * ln =: ,T得 令 Δ f f * R P TTAB — DC A对 线及 线分别应用克拉贝龙 克劳修斯公式 f f θ HTΔΔ f ,A,M 熔化ΔΗ 1 1 A,m ,Ρ 蒸发。 ,l nx=, ,,:Τ并将拉乌尔公式代入得到 f ln =Α , * ( 1) , * ,* RTT RΤ f fΡ Τb Α
θ = 1 ,x ,,,x因为 带入上式并用级数展开略去高次项得 A B ΔΗ Ρ 蒸发,A,m 1 1 ln = ( 2) , , , R ' Ρ Τ Τ ,l n( 1 ,x ) x。Α,, nx=l 同时考虑到对于稀溶液来说? bB B A
T ,注意到在温度 时由于加入溶质而使得纯溶剂的蒸TT* ,TT*( T* ) 2 ,一般情况下 与 相差不大所以 ? f f f f f * :得 ' ,:气压从 Ρ降至 Ρ根据拉乌尔定律可给出二者的关系 Α Α
* * 2* 2* 2, ,, ,, ,,( 1 ) ( 2 ) ,, = x 式 减 去 式并代入拉乌尔定律'将 R R R ΡΡn TTT Α Α Α f f B f × = ? =TxΔ ? f B Hn HΔHΔ Δ A 熔化,A,M 熔化,A,M 熔化,A,M : 可得
* m BΡxΔΗ A,m,Α Α 蒸发 1 1 M= kf × m A B, , , ln = , , *Mm B AR Ρ Τ Τ b Α
,k,这就是稀溶液凝固点降低公式凝固点降低常数 f ΔΗ 1 1 , , A m 蒸发lnx=, Α , * , m。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R B ΤΤ b b
* ,, , , ,A,m ΔΗ 蒸发ΤΤ b b? lnx=( 3) Α , * , R ΤΤ b b 二 沸点升高 * * * 2 * ' ,因为 Τ与 Τ 差别不大所以 Τ Τ ? Τ《,关于沸点升高南京大学傅献彩等人编写 的物 理 化 b b b b b
( 3) ,,》( ) ( P233 4, 8) :对于式用级数展开并注意到是稀溶液同样得到 教材第五版上 图 给出的图如下 学
,l n x= ,l n ( 1 ,x ) x,: = km?? 可得 A B B b Β
km,,这就是稀溶液沸点升高公式沸点升高常数溶 b B
。 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通过以上推导我们得到了与教材相同的公式但却能
,引导学生从分析蒸气压图入手解决热力学问题的能力加
, 。深对克拉贝龙 克劳修斯公式及拉乌尔定律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 ( ,,,印永嘉奚正楷张树永等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
,M,, 2007,) : ,版北京高等化学出版社
,2, , ( ,,) 刘 俊 吉周 亚 平李 松 林物 理 化 学 第 五 版 上 册
,M,, 200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图 溶液沸点上升示意图 ,3, ,,,, ( )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 第 五 版上 册
,M,, 200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AB ; DC 图中线是纯溶剂的蒸汽压曲线线是由于不挥
( )责任编校 龙四清 ; 发性溶质的加入而引起的溶剂蒸气压下降的曲线沸点是
161
范文三:溶液的性质
专题:溶液的性质
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汽油等。
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扩散过程:吸收热量。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 溶解过程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如:生石灰、烧碱、浓硫酸溶于水时温度明显升高。 浓溶液 不限定条件
稀溶液
分类 增加溶剂或改变温度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
1一定温度 ○
2定量溶剂(100g 水) 定义 ○
3饱和状态 ○4单位:g ○
固体的溶解度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影响的因素
外因:温度 列表法 表示方法
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 图像法:溶解度曲线 定义:在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
在1体积的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定义: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质质量
溶液的组成的表示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溶液质量 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的质量 二、考点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加入溶剂或改变温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或改变温度 气体的溶解度 溶液、溶质的性质
2、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微溶性物质 可溶性物质 易溶性物质
0.01g 1g 10g S/g
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S 表示溶解度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2表示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
3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4交点处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
5交点处表示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
例一: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 ﹥乙 ﹥丙
B t℃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大到小的顺序是丙 >乙 >甲
C 将t ℃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 乙> 甲D 降低温度可以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例二:如图是M ,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在t ℃时,往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gM 和agN ,充分搅拌。
将混合物的温度降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得到M 的饱和溶液温度 B t2℃时,得到N 的不饱和溶液C 降低温度到t1℃,M 、N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得到M 、N 的不饱和溶液
D 温度降低到t1℃,M 、N 溶解度相等,得到M 、N 的饱和溶液
范文四:溶液的性质----卢曦
溶液
一. 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 溶液的概念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的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
2. 溶液的基本特征
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是混合物
注意:1.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2. 通常把在室温(20度) 下, 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
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
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例题】
1..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A 、无色透明 B 、无色均一 C 、均一、稳定 D 、纯净的液体
2. 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氯化钠投入水中 B 、冰投入水中
C 、碘酒 D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模拟训练】
1. 下列关于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澄清的、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少时间,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 一种溶液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D. 溶质和溶剂混合时开始是混合物,等到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澄清、透明的纯净物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③糖 水是溶液,盐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就不是溶液了。
④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大。
⑤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来喝的糖水要变稀些。
⑥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变。
A. ②④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⑥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石灰水 B .液氧 C .牛奶 D .冰水
4.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充分振荡后可得到溶液的是( )
A. 泥沙 B. 奶粉 C. 蔗糖 D. 植物油
5. 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 B .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 .瓶底会有固体析出 D .瓶内各部分溶液的浓度都相同
二、浊液
1、浊液:包括乳浊液和悬浊液。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2、乳化现象
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
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②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
三、溶解过程的热现象
在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溶质的分子(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
程 ;二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者水合离子),
这一过程 。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从而使溶液的温度变
化不同。
【举例】常见的吸放热溶液:
1、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不变
2、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
3、氢氧化钠、浓H 2SO 4溶解时放出热量
【模拟训练】
1、市场上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混
合,温度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 、硝酸铵 B 、氢氧化钠 C 、食盐 D 、生石灰
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硝酸铵 B 氢氧化钠 C 浓硫酸 D 生石灰
3、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氢氧化钠,
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就能确
定其成分,他的理由是: 1. 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__ 2 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
是___________ 3 若溶于水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若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
则是_______________
四、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 概念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 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
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转化为饱和: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升温、加溶剂
注:1.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 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3.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例题】
1. 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1)把KNO3晶体放到KNO3溶液里,晶体减少,则原KNO3溶液为________ 溶液;
(2)将常温下配制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到80摄氏度,则变为_________溶液;
(3)10摄氏度的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KNO3晶体,则该溶液为10摄氏度时KNO3的
________溶液;
(4)将50摄氏度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降温到10摄氏度,则此溶液变为KNO3的________
溶液;
(5)在20℃时的饱和KNO3溶液中加5g 水,则溶液变为KNO3的________溶液;
(6)在20℃时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 晶体,NaCl 晶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KNO3
的________溶液;
(7)某KNO3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KNO3,则该溶液为KNO3_______溶液,向其中
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_______溶液。
【模拟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C 、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一定比他的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多
D 、对同一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加水 B 、不断搅拌 C 、升高温度 D 、加氯化铵固体
3、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 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
未溶解,再加入10g 水后,剩余固体全部溶解,下列正确的是( )
A 、加水之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 、加水前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
A .晶体质量不变 B . 晶体质量减少
C .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D .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5.25℃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B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 .仍为饱和溶液 D .溶液的质量不变
五、溶解度
1. 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 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3、溶解度曲线
4、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 (海水晒盐)降低
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例题】
1.20℃时,100 g A物质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10 g水后有2 g A析出,又蒸发掉10
g 水有4 g A析出,则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
A .20g B.40 g
2. 请根据硝酸钾、氯化铵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t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
⑵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g ;
⑶30℃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10℃时,
折出晶体的质量
硝酸钾 氯化铵(填“>”、“==” 或“ <”)
【模拟训练】
1、t ℃时某溶液200 g,蒸发掉20 g水后析出8 g晶体,又蒸发20 g水后析出晶体12克,则
t ℃时某物质溶解度为( )
A 40 g B 50 g C 60 g D 100 g
2、t ℃时,将两份质量分数相同的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其中一份蒸发去20 g 水(温度不
变),另一份加入7 g A物质,都能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则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
A .7 g B .14 g C .35 g D 70 g
C.30 g D .无法计算
3、下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t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t1℃时30g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g 。
(3) 将t1℃时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由大小关系是 。
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m溶质/m溶液 × 100%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C%= S/(100+S)× 100%(C <>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
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例题】
1. 实验室若要配制100g5%的氯化钠溶液,有以下步骤:
(1)计算:需氯化钠 g ,水 g ;
(2)用 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倒人烧杯中;
(3)用 mL 量筒(选用量筒:10mL 、50mL 或100mL) 量取 mL 水倒人烧杯
中,用 不断搅拌,目的是 。
(4)将配成的溶液倒人试剂瓶,贴上 备用。
【模拟训练】
1. 对5%的食盐溶液理解错误的是( )
A. 每100g 食盐溶液中含5g 食盐
B. 将5份质量的食盐溶解在95份质量的水中所得的溶液
C. 将食盐与水按1:19的质量比配制成的溶液
D.100g 水中溶解5g 食盐
2. 下列几种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150g 水溶解30g KNO3 B.15gKNO3溶解在85g 水中
C.85gKNO3溶液中有15gKNO3 D. 一定量的硝酸钾溶于80g 水中制得100gKNO3溶液
3. 用50g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
A.145g B.195g C.196g D.245g
4. 将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缓缓倒入100mL 水中,搅拌均匀,计算所得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堂练习】
1. 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醋 B. 蔗糖 C. 花生油 D. 食盐
2. 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 .过滤 B .蒸发 C .蒸馏 D .结晶
3.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 .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4.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是一种纯净物 B .溶液都是混合物
C .溶液都是无色的 D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5.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人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 )
A .可以软化水 B .可以沉降杂质 C .溶于水时放热 D .具有乳化功能
6. 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7.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8.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氯化钠晶体不纯 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 .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对同一种物质来讲,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10. 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一定能达到目的
的是 ( )
A.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
B .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 .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D .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11.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改变条件可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
B .饱和溶液在升高温度时,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C .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
13.t ℃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水,④加入足量的溶质,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只有① B .只有④ C .①③ D .②④
14.用氯化钠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
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①
②③④ B .⑤②④① C .①③⑤②④① D .①③⑥⑤②④①
19.20~C时,向饱和NaCl 溶液中加入一。量的NaCl 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
质量分数(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二. 实验题:(7分) 21.(2010·娄底)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
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 g ,水 g 。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 。
A .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至少举
出三点) ① ② ③
范文五:专题三 溶液的性质
专题三 溶液的性质
一、知能要点
1.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生、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形成后,各部分的 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 出来。 2.溶液由 和 两部分组成。 3.
4.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1)饮和溶液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是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 (2)对于同一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下,它的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 。
5. 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四要素: 、 、 、 。 ?内因:溶质、溶剂
的性质
(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外因: ?
(3)溶解性的区分度(20C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S 表示溶解度)
(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表示某物质在任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④交点处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相同;
⑤交点处表示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6. 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比的比值。 ②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100%
注:(1)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2)溶液的质量 = 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
(3)溶质的质量是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在一定满园内求才有意义。 影响因素: 、 的质量,与温度、压强无关。
二、知能运用典型例题:
例1:杯中的某种溶液,倒掉一半后,对剩下的半杯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比热容减半 B.密度减半 C.质量减半 D.溶质质量分数减半 例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甲大
B. t 1C 警方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 t 2C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D.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例3: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的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 糖水的溶质是水 D. 医用生理盐水是溶解
三、知能运用提高训练。
1.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所给的一定量的物质,能使右侧U 型管中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是 。
A. 浓H 2SO 4 B. N a C l 固体 C. 蔗糖固体 D. C a O 固体2. 20C 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峰回路转入到盛有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20C 时 (填“甲”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2)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曲线。要使甲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 。
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液 B.某温度下,A 物质的饱呼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C. 某温度下,有些物质饱和溶液可能稀溶液 D.所有的不饱和溶液降浊后会变在饱和溶液 4. 下列做法中,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A. 升高温度 B.增加溶质 C.增加压强 D.增加溶剂 5. 小明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30 C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由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
6. 气体的溶解度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大( )
A. 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7. 现有60 C 时K N O 3的饱和溶液,能将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的是( ) A. 加入溶质K N O 3 B.恒温蒸发水分 C.隆低温度20 C D.升高温度 8. 下列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溶液的是( ) A. 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锰 B.液氧、稀硫酸
C. 海水、汽水 D.氯化氢气体、盐酸
9. 20 C 时,向某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质质量一定增加 B.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C.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10. 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准确描述的是( )
A. 在100g 水里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在t C 时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 t C 时,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 在条件不变时,保持稳定的该物质在溶液
1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 t C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 >丙
C. 将t C 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0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D. 降低温度可以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2. 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大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是( )
A. 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13. 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 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14. 如图是M 、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 2C 时,往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先后
加入a g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溶质仍是M 、N ),充分搅拌。将
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 1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2C 时,得到M 的饱和溶液
B. t 2 C 时,得到N 的不饱和溶液
C. 隆低温度到t 1 C 时,M 、N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 、N 的不饱和溶液 D. 渐度降低到t 1 C 时,M 、N 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 、N 的饱和溶液 15. 图(1)表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图(2)中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固体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发现甲试管中固体增多,乙试管中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硝酸铵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 生石灰
16. t C 时,有甲、乙、丙三瓶质量相等的K N O 3饱和溶液,若将
甲溶液降温至10 C ;将乙溶液蒸发掉10g 水后,升温使之成为不饱和溶液;从丙中取出一半溶液。则此时甲、乙、丙三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值关系是( )
A. 乙>丙>甲 B.乙 = 丙 = 甲 C.丙>乙>甲 D.乙>甲 = 丙
第三讲 知能运用课后训练
1. 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 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水锈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渍 2. 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 1C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C. 将t 2C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 1C ,有晶体析出
D. t 2C 时,80g 硝酸钾溶于100g 水中可制得饱和溶液
3.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 C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将t C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C 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5. 现有一杯20C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谷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 升温到60C D.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4. 图中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40C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 克,此温度时它比氯化铵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2)当把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混合饱和溶液从50C 降到20C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