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王勃的,滕王阁诗
王勃的,滕王阁诗
篇一:王勃《滕王阁诗》高考诗歌鉴赏
王勃《滕王阁诗》鉴赏
古诗鉴赏
0216 1851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
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达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
”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
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唐诗多用实字,即名词,~这与喜欢多用虚字,尤其是转折词,的宋诗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三四两句中~除了“飞”字和“卷”字是动词以外~其余十二个字都是实字~但两个虚字就把十二个实字一齐带动带活了~唐人的善用实字~实而不实~于此可见。
另外~诗的结尾用对偶句法作结~很有特色。一般说来~对偶句多用来放在中段~起铺排的作用。这里用来作结束~而且不象两扇门一样地并列,术语称为扇对,~而是一开一合~采取“侧势”~读者只觉其流动~而不觉其为对偶~显出了王勃过人的才力。后来杜甫的七言律诗~甚至七言绝句~也时常采用这种手法~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可见王勃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沈熙乾,
篇二:王勃“滕王阁诗”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8-9题,8分,滕王阁诗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江:赣江。 帝子:指滕王。槛: 栏杆8、诗歌第一句中的“临”字写出了滕王阁怎样的气势,下文的哪些景物是由“高阁临江渚”引发出来的,,4分, 9、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结合诗歌首联的下句和尾联对此做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8、第一句中的“临”字点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形势~它下临大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2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 引发出来的。,2分,
9、首联的下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尾联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分析2分~感慨2分,
篇三:滕王阁诗赏析及其他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江:赣江。 帝子:指滕王。 槛:jiàn 栏杆。
[译文]
高高的滕王阁靠着江边~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早上~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
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闲云的影子映在江水中~时日悠悠不尽,风物更换季节~星座与转移方位~度过几个春秋。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不息。
[赏析]
1、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这是一个凄美落寞的情景。
这首诗原附于《滕王阁序》后~序末“四韵俱成”一句中的“四韵”即借代此诗。由于序文的影响太大~掩没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很多读者~只知道王勃的《滕王阁序》~却不知道王勃的《滕王阁诗》。
诗歌第一句“滕王高阁临江渚”直接点题~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势。第二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第三、四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
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融情于景~寄慨遥深。“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笔触则由空间转入时间~“悠悠”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第六句则很自然地生发了事物变换、星座移动、年复一年的感慨~时间飞逝~事业无成的感慨。末尾两句~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
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历代吟咏滕王阁的律绝中~王勃的《滕王阁诗》可谓上乘之作。诗歌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范文二:王勃的诗
王勃及其诗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1]
「圣泉宴」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寻道观」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散关晨度」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别薛华」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重别薛华」王勃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游梵宇三觉寺」王勃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麻平晚行」王勃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送卢主簿」王勃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饯韦兵曹」王勃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仲春郊外」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郊兴」王勃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郊园即事」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观佛迹寺」王勃 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趾馀。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颓华临曲磴,倾影赴前除。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范文三:王勃的两首诗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王勃的两首诗
深圳商报
提起唐代诗人王勃,人们最先想起的大概是他那首最著名的诗篇《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虽然是一首离别诗,但字里行间却看不出一丝离愁别恨,相反,倒是充满了对离别的坦然和潇洒;而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从中我们可以想像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世间似乎没有什么事可以令他介怀和忧伤,即使是和好友分手在即,他仍然怀着一腔热情吟唱:“只要有知己,哪怕去到海之角,天之涯,还不是宛如邻居在身旁,~”世界之辽阔,仿佛都不在话下,真正一副同学少年、指点江山的豪气~
可是,就让时光运转若干年,我们再来看看王勃的另一首离别诗《别薛华》吧———“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无尽的离愁别恨,而且还可以感受到作者悲凉的心境以及对世事无常产生的虚妄感———道不尽的离别呀,前路却似乎大多已经断绝,惶恐不安的,我们也只能孤单一人去寻求期盼。遥遥千里,总是充满悲凉,戚戚惨惨,或者就是我们的一生。那满怀的愿望啊,都在风中飘荡,那长长的生涯啊,也都免不了劳苦艰辛。无论离去或归来,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啊,还不是每个人生命中的梦一场~”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我几乎不能相信也是王勃所作,特别是那句“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气概、语调差之千里,谁又能想到同出一人之手,曾经豪气冲天的少年变成了忧伤易感的中年人,而这一切,又到底是被什么改变了呢,
说起来也简单,改变这一切的不过是世事的沧桑,愿望的破灭,难以把握的命运,人生道路的艰难。其实王勃的两首诗不仅仅代表了他一个人的改变,或者,我们每个人也都将多多少少地感受、经历这一切———是谁曾经豪迈地指点江山,是谁曾经嘲笑离别的忧伤,是谁对前路感伤迷惘,又是谁感叹世事虚妄无常,等一切烟消云散,拨开迷雾,那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露出来,谁说那不是自己的过往,
我们都渴望快乐,我们也尽量充满希望,可是有些时候,王勃的这两首诗,却分明写满了我们的历程和忧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 电话:010-82025511 传真:010-82079687 第1页 共2页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 电话:010-82025511 传真:010-82079687 第2页 共2页
范文四:王勃的诗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 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 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 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 为君起松声。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你看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这风确乎是“有情”的。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 俱是梦中人。
抒写离情别绪之作,历代诗歌中不计其数。但是,“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刘熙载《艺概·诗概》)。《别薛华》则堪称是一首含意隽永,别具一格,意境新颖的送别诗。
首联即切题。“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说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当友人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又该是多么的惶惶不安。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真乃传神之笔:穷路凄孤送挚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作者,也是远行人──薛华心情的真实写照,语意双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与这首诗同题的第一首诗是: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范文五:王勃的送别诗
王勃 送别诗收集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重别薛华〗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羁游饯别〗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人四首〗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林塘风月赏,还待故人来。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秋日别王长史〗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送卢主簿】王勃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饯韦兵曹】王勃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羁游饯别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人四首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林塘风月赏,还待故人来。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秋日别王长史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