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新时期信访工作
新时期信访工作:党执政兴国的大事
信访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工作,是我们党立党执政的重要保证,是党实现执政兴国目标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近一个时期,****多次强调,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信访问题,既是保持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从全局、长远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对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意义,不断开创信访工作的新局面。
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我们党执政兴国才能获得更加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打牢群众基础,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离开了人民群众这个基础和坚强的依托,我们党就会失去力量之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落空。因此,我们党要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要实现执政兴国的目标,就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访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就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凝聚民心的工作,就是为党争取群众的工作。通过做好信访工作,可以大量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协调各方利益,让大多数群众受惠,
使大多数群众满意,从而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从另一个角度讲,群众到党政部门信访,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是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我们能够妥善地处理这些信访问题,就可以为我们党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从而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兴国的群众基础。
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我们党执政兴国才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如果我们处理得好,就能够化消极为积极,变阻力为动力,确保大局稳定;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矛盾累积和叠加,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信访工作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重要、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做好信访工作,可以理顺群众情绪,及时平息社会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我们党在执政兴国的过程中才能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信访工作要接待来自各方的群众,面对方方面面的情况,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党员干部在接待群众、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促使他们培养爱民深情,恪尽为民职责,增强实践“三个代表”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而密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此外,群众信访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监督,通过信访工作,我们可以真实地知道群众对我们还有哪些不满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
改进,使我们出台的政策、实施的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能够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保持工作上的先进性。
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我们党才能获得执政兴国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信访是最基本的民意表达,信访工作是我党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广聚民智民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做好信访工作,我们可以知晓广大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纳百家之言,谋万众之利,更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和工作方向,推动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可以平民怨、聚民心,化解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消极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搞好各项工作。
可见,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党执政兴国的大事。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工作,把这件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办好抓实。
在思想上,要强化群众观念。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强化群众观念,既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对信访干部的根本要求。如果连起码的群众观念都没有,做好信访工作就是一句空话。强化群众观念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宗旨意识问题。
从事信访工作的同志要自觉树立和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追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对群众的态度和感情问题。要自觉把群众当着我们的衣食父母和依靠对象,按照****的要求,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开展信访工作,把正确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疏导群众情绪、为民排忧解难的过程。三是工作检验标准问题。信访工作既然是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当然要让群众来评价,要自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尺度。
在工作上,要维护群众利益。亲近群众、善待群众、回报群众,是我们的党性所在。具体到信访工作中,就是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带着一份感情、带着一种责任、带着一股温暖、带着一套方法做群众信访工作,真正尊重群众,真情关心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我们必须看到,绝大多数群众是通情达理的,是遵纪守法的,他们的要求不过分,期望也很现实。我们应尊重他们的信访权利,理解他们的难处,不要动辄就把他们当作“刁民”。要热情地接待他们,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对我们能够通过工作解决的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把不能解决的原因告诉他们,争取他们的理解。要在深入体察民情上下功夫,了解群众到底在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做到“群众有困难,及时帮助;群众有意见,
虚心倾听;群众有疑问,耐心解答”。要对信访重点地区、重点问题摸清底数。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必须弄清楚哪些是表象、哪些是根本,哪些是共同愿望、哪些是个别要求,哪些应当抓紧解决、哪些可以从长计议,一一摸清底数,逐个建立台帐,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措施,把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
在作风上,要坚持求真务实。信访工作时时、事事、处处都涉及到群众利益,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坚决杜绝作风漂浮、工作不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能喊几句空口号,说几句漂亮话,而是要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真心实意、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让老百姓在我们的改革和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凡是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事,说了就要算数、定了就要行动,干就干好,办就办实。信访工作者一定要主动走出机关,开展调研,广泛了解民意,对信访部门职能范围内无力解决的群众困难,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多为党委政府传递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促进党委政府的决策充分体现民意,从源头上减少群众信访。对领导有批示、政策已明确的群众信访问题,要加大督办力度,确保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对已办结的信访案件,要“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复。
在方法上,要始终保持“三性”。保持工作的超前性。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交通、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为我们做好信访超
前防范工作提供了便利,但同时由于信息传递快捷,也为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超前工作十分重要。为此,要抓好治本。针对容易引发信访问题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前采取措施,控制好信访源。任何一项决策都要考虑群众的利益,在决策前,必须把信访问题也考虑进去,多为群众着想,避免出现决策失误,引发新的信访问题。要坚持做好排查工作。平时要注意对群众来信多的地方开展排查工作,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重点时期要集中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头进行排查,随时掌握动态情况,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或越级上访、进京上访。保持协调的广泛性。作为党委政府信访工作的主管者,各级信访部门一定要强化综合协调意识,充分发挥总揽信访工作全局、协调各方解决问题的职能作用。对一些复杂问题、热难点问题,要加强综合协调,整合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切实解决。各相关部门也应从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出发,强化大局观念,自觉服从信访部门的工作协调,积极支持信访部门的工作,不要把问题都推给信访部门。保持渠道的畅通性。新时期群众信访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单纯的来信信访和就地信访,而是发展到了电话信访、网络信访;信访内容也由过去纯粹的维护经济利益发展到了民主诉求的层面。处理信访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我们的改革发展大局以及党和国家的形象造成大范围、多层次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坚持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的原则,畅通信访渠道,最大限度地方
便信访群众,让群众有说话之处,有诉苦之地,不断释放社会矛盾。
在结合上,要促进三个文明。做好信访工作是为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要把信访工作与三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工作,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信访工作要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调整社会情绪,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集中集体智慧,为创造和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提供动力保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信访工作要通过关心帮助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行为,做扶危济困的模范,大力倡导人文关怀,参与营造真诚、和善、友爱的社会氛围,积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信访工作要畅通渠道,给信访群众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引导群众积极参政议政,进行民主监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依法信访,信访部门本身既要依法处理信访案件,也要宣传教育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树立法律的权威,发挥法律在信访工作中的规范作用,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要通过开展集中处置涉法上访活动,维护司法公正;要协助政法机关,严厉打击一切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匡扶正义,弘扬正气,努力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
以下红色的为简历模板不需要的可以编辑
删掉~谢谢
X X X 个 人 简 历
基本信息
姓 名:xxxx 婚姻状况:未婚 照出 生:1987-06-24 政治面貌:团员
户 籍: 性 别:男
学 历:本科 民 族:汉
专 业:英语 学 位:
毕业学校:
教育背景
2006.9-2010.6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片 主修课程
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口
译,翻译学,词汇学,语法学,英美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本科阶段主修
日语,中外名胜。
特长及兴趣爱好
除了有专业的英语方面知识外,我在校生活部工作一年, 在系宣传部和秘书处各工作一年。为全面发展,大三上学期,我加入系文学社,参于了我系《心韵》杂志的创刊和编辑工作。在这些活动中锻炼了我的领导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更好的与人相处,这些在我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计算机能力
能熟悉使用Office工具以及Photoshop、Flash等软件。
获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资格证书。
外语水平
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能熟练进行听说读写译。
奖励情况
2007-2008 优秀学生会干部 2008,07 师生合唱比赛一等奖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英语专业四级证书
实习经历
有就填写,没有就删除掉
自我评价
不会写自我评价的可以访问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入其中。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是最用功的;我不是太显眼,但我很踏实;希望我的努力可以让您满意。
联系方式
电话: E-mail: QQ:
范文二: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给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信访工
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如何正确认识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和成因,有针对性地研
究探讨相应对策,已成为各级部门信访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现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
对当前信访工作的特点、成因与对策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利益关系的调整,信
访的对象、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信访工作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信访对象趋于多元化。信访工作的主体已不单纯是过去的以优抚对象、老幼病残、
贫困户为主,现在则扩大到离退休老干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社会求助者及其他如举报、
咨询、社会法人等。信访对象区域性特点越来越明显。过去信访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村,现在
城镇信访对象呈逐年上升之势,外地人员来信来访的现象也逐年增多。
2、信访内容趋于复杂化。信访对象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很现实,基本都涉及到个人
或集体的切身利益,且都明确要求为其解决实际问题,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在改革过程中,
由于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许多信访对象反映的问题,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
性强,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有些问题,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处理不当,极易在社会上产生消
极影响。
3、信访形式趋于多样化。在社会转型中,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相对其他社
会成员而言,他们对信访部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来信来访的形式已不单纯局限于个人的
来信来访,联名信、匿名信、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的现象也明显增多。有的信访对象尤其是
来访人员的言行超常,情绪激烈。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多,群众的各
种想法和要求主要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人员素质的落差,少数信访对象自身人为因素,
造成不应有的来信来访增多,主要表现在:不懂政策;不满足对问题的解决,要求过高;盲
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衡;法制意识淡薄,无理取闹等。个别信访接待人员素质不高,对新政
策、新标准及有关知识缺乏了解,业务不熟,工作被动应付,处理问题质量不高,有的工作
方法简单,带来负面效应,促使矛盾激化,造成重复信访、越级上访。
另外,还存在着其它方面的成因:如改革开放,区域间人员流动性增大,非辖区内各种
对象,不同要求人员的上访时有发生;因其他一些问题或矛盾,群众不知道找哪一个部门解
决,就盲目地往信访部门跑等等。
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宗旨在于坚持为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服务,为促进社会稳定服
务,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因此,改变传统思维方式,转变传统工作方法,依据
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和成因,做好信访工作,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提高信访接待人员素质,情暖信访者
信访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为民排忧解难的有效途径。要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培养
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廉洁奉公,务实高效,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信访
干部队伍非常重要。信访工作者必须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更新各种专业知识,熟悉党的
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和法律、法规,了解改革开放的发展形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
素养和政策水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协调、化解矛盾和
理论政策研究的能力。要优化接待工作。真正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
解渴,一片诚心办事。要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对来访者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
无论是否合理,都要热情接待,认真听取,能解决的当场联系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来
访者说明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样,我们就能求得来访者的谅
解,避免重复来访和越级上访。反之,如果信访接待人员态度粗暴,推诿扯皮,必然会激化
矛盾,引起不良后果。
2、加强信访信息收集工作,掌握主动权
信访现象同其它事物一样,都有一个酝酿、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如果我们在工作
中注重收集有价值信息,及时、正确把握信访先兆,就能牢牢把握信访工作主动权,未雨绸
缪,防患于未然,及时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源头,解决在萌芽状态。因此,在工
作方法上必须向立体开放型转变,建立健全乡、(镇)、村三级民政信息网络,加强基层信访
力量,形成多元化的信访格局,把信访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广大信访工作者必须善
于利用各种渠道倾听群众的呼声,正确把握上访人的思想脉搏,及时发现和掌握可能出现的
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防止突发事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现象的发生。
3、解决信访对象实际问题,提高满意度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来信来访主要源于一些实际问题难以解决。
如果我们在信访工作中,对信访对象反映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封封信有回音,件件事有着
落,提高信访者对信访工作的满意度,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控制信访量。在解决信访中反映的
问题时,凡是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必须保证不折不扣地及时落实到位;凡是国家没有规定,
但地方完全有能力解决的,要尽量帮助解决;对一些信访反映较多的难点问题,对一些社会
热点问题,要强化宣传,耐心解释,积极引导,认真研究解决。在工作中要加强上下级之间、
部门之间的联系和配合,特别是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来,严格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
原则,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该哪一级、哪个部门解决就由那一级、那个部门解决,不能互相推
诿扯皮,更不能将矛盾上交或推给社会。总之,切实解决好信访工作的实际问题,有利于维
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上访人的合法权益。
范文三:如何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
如何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领导安排,我就《如何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讲 几点认识和体会, 同各位领导共同探讨, 希望直陈不足之处, 抛砖引玉,促进我县农村信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此,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
(一)抓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党的 十六、十七大工作报告中及中央领导多次讲话都对信访工 作指明了方向,既新时期信访工作“怎么看”和“怎么干” 的问题,并明确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工作定位上, 明确了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 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是体察群众 疾苦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二是在 指导思想上,明确了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创新的精神不断 完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法制,把信访工作放在党和国 家工作的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通过抓信访, 来保稳定、促发展;三是在目标任务上,明确了信访工作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着力促进 社会和谐”三大任务和“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 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工作目标,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 众的血肉联系;四是在工作原则上,明确了“属地管理、 分级负责” 、 “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 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各级党委政府及 职能部门是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主体; 五是在方式方法上, 明确了坚持抓主要矛盾,从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入手,用重
点突破实现整体推进, 全面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抓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统一协调高效的信访工 作大格局。概括起来就是联席会议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综 合协调、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作为我们村、社区这一国家 最基层的政权,就是要建立村级信访室,抓好日常接待工 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 交,人稳当地,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三)抓法规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工作科学化、规范 化。几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文件,基本形 成了与形式和任务相适应的法规制度体系,主要表现在五 个方面:一是国务院 《信访条例》 ; 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 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 (中发 【 2007】 5号) 。 三是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 意见》 、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方的意见》和 《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 (中办发 【 2009】 3号) 。四是《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 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违反信 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 。五是《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 臵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 (中办发【 2004】 33号) 。 (四)抓推动“事要解决”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畅通信访渠道。二是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三是高 度重视初信初访问题。四是积极开展积案化解。
(五)抓基层打基础,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 发生。
二、社区、村信访存在问题及对策
由于社会处在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新 的信访问题不断出现,给基层工作带来很多棘手问题,具
体表现在:
(一)是涉法涉诉案件不能一时解决,群众不理解, 执法部门解释不见效。公安部门一次侦查,再次补充侦查; 检察院一次起诉,二次补充侦察证据再诉;法院一审、二 审;律师帮助寻找各种证据质辩〃 〃 〃 〃 〃 〃 。到头来引起一方 上访,再而引起双方上访,到市里不行,去省里,省里答 复不满意,进京城。 (举例)
(二)征地拆迁问题
一是城镇及郊区征地拆迁问题;二是新农村改造空心 村建设问题;两者大部分引起的都是小型集体访或大型集 体访,虽然工作的结果是为了大多数人利益及文明创建工 作建成效,然而,由于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不细致,利益 分配不均衡,造成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信任、甚至 说走向对立,有的表面上风平浪静,而内里都不断致信党 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搞得上上下下不得安宁, 甚至几十人集体进京制造影响、造声势。我认为,大家工 作在基层一线很辛苦,甚至于付出了巨大努力,但难免有 个别人领头闹事,作为我们既是有权处理的责任单位,又 是稳控单位,一定要处理好这件事,防微杜渐,及时化解 在社区、村,自己不能处理了,就向镇党委、政府反映, 帮助做好工作,再不然就跟访陪访,以避免造成不应有的 政治影响。 (举例)
(三)、邻里间各种纠纷问题
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就是靠我们自身及时排查,及 时解决,掌握火候,准确把握,多措并举,因人因事施策。 否则将酿成刑事案件发生 .(举例)
(四) 、 劳动、社保、医保问题
现在多数人出外就业,劳动报酬纠纷常有发生,由于 体制改革、原乡镇五小企业社保问题也和我们村发生着关 系,因人居住在我们村或社区,城镇医保,农民新农合医疗 问题也时有发生,如处理不当也留下隐患导致上访。 (举例) (五) 、此外,还有居住我们村,事与我们村、社区 无关系的群体隐患问题
一是部队退役人员:职业武警、军转企业干部、军转 士官;二是离退休人员;三是民办教师、精简师范生;四是 企业破产或改制后下岗人员;五是历史遗留案件等,希大家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掌握上访隐患信息,及时反映给镇 信访办,以便和有关单位协同做好化解工作。 (举例) 三、体会和思考
1、 信访问题是社会发展到这个以经济发展为主的社 会产物,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例:低保、救助金等。 2、上访有一定规律性,是在矛盾产生、激化、顶峰到 消失而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进京访有时段性。
3、信访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发挥着 民主、民意、维权、和谐的作用。
4、要高度重视信访问题。 (举例)
5、要以诚相待综合协调化解各种信访问题。
总之,希大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为维护一方 社会平安、信访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一年里做出更大 成绩。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 意。
范文四: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初探
Vol. 33No.7
Jul. 2012
第 33卷 第 7期 2012年 7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 做好高校信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 随着高校 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 各种矛盾冲突也逐渐凸显 , 这给高校 依法管理带来新的困难 , 也使高校信访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
一 、 信访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信访作为一种权利救济途径 , 它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 权利 , 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形式 , 长期以来发挥着政治 参与 、 利益表达 、 权利救济和纠纷化解的功能 。 1951年 , 政务 院颁发 《 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 决 定 》, 这 是 我国信访制度正式确立的起点 。 1957年 , 第一次信访工作会 议通过 《 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机关处理人民来信 、 接待群众 来访工作暂行办法 》 和 《 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 来访工作的指示 (草案 )》, 表明信访工作被正式纳入法制体 系中 。 1995年 , 国务院颁布 《 信访条例 》, 首次以国家法规形 式明确规范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问题 , 信访工作正式迈入法 制化 、 规范化轨道 。 2005年 , 国务院修订并颁布新的 《 信访条 例 》, 标志着信访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2007年 , 中共 中央 、 国务院颁发 《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 见 》, 实现了对信访工作更高层面的指导 。
教育部结合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实际 , 先后颁布 《 教育部 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教育信访工作的几点意见 》、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信访工作的 通 知 》 等 文 件 , 修订了 《 教育信访工作规定 》, 制定了 《 教育部直属 高 校 (单位 ) 信访问题复查 (复核 ) 工作规定 》, 着重强化对信访工 作的领导 , 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信访工作 , 并对新时期教育 系统信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 高校信访工作是高校联系师 生员工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 是了解党政决策贯彻执行 情况 、 听取群众批评和建议的主要窗口 , 也是接受群众监 督 、 促进廉政建设 、 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渠道 。
二 、 高校信访工作的特点
信访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妥善 化解各类矛盾 , 构建和谐稳定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随
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 高校信访工作也呈现许 多新特点 。
(一 ) 信访对象相对固定 。 高校信访对象主要包括师生 员工 、 学生家长 、 考生及其家长 。 反映的问题多是在高校改 革和发展过程中引发的 , 而高校在实施国家相关政策上的 不完善 、 决策程序上的不规范等也是信访活动的主要诱因 。 与政府机关信访工作相比 , 高校信访对象相对固定 , 人员构 成较为单一 。
(二 ) 信访对象层次较高 。 高校是培养人才 、 更新知识的 聚集地 , 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云集 , 信访对象的法律意识和维 权意识较强 , 对信访工作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 信访工作者在 处理信访事项时要讲究工作态度和方法 , 要以尊重 、 平 等 、 热情的态度对待来访师生 , 要依法办事 , 以理服人 。
(三 ) 信访热点相对集中 。 高校信访问题主要集中在学 校的重点 、 热点领域 , 包括与教职工利益相关的住 房 分 配 、 职称评审 、 职务晋升 、 工资待遇等问题 ; 与学校管 理 相 关 的 教学管理 、 学生奖惩 、 财务管理 、 招生 、 就业 、 基建 、 后勤服务 等问题 。 如回复不妥 , 处理不当 , 极易引起师生不满 , 影响高 校和谐稳定 。
(四 ) 信访方式呈现多样化 。 除传统意义上的来信和来 访外 , 通过网络等现代通讯方式反映信访问题占全部信访 件的比重逐渐增大 。 同时一信多投 、 一事多访 、 重复信访 、 越 级上访等日益增多 , 单一个体信访也逐步向有组织 、 成规模 的群体信访方向发展 , 导致信访总量不断上升 。
三 、 高校信访工作的难点
随着高校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 , 信访工作也面临 诸多困难 , 如何做好信访工作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重大而 现实的课题 。
(一 ) 信访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目前 , 许多高校没有健全 和完善的信访体制机制 , 信访渠道不畅通 , 对信访的层层转 办和落实监督不到位 , 导致问题 “ 久拖不决 ”。 高校师生拥有
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初探
李丽娜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摘
要:信访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高校信访工作的好坏 , 信访工作是否畅通, 不仅关系到高校稳定和发展的
大局 , 也关系到党政领导在全体师生中的形象 。 本文在阐述高校信访工作法制化进程的基础上,
分析高校信访工作的特点和 面临的困难, 并结合工作实际, 提出加强高校信访工作的对策, 旨在维护师生权益, 化解矛盾, 解决问题, 凝聚人心, 促进和谐 。
关键词:高校; 信访工作; 权利救济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596(2012) 07-0230-02
230--
范文五:加强新时期网上信访工作
[摘要]网上信访是信访工作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当前网上信访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软件建设、办理程序、办理质量、责任机制等方面需要加强改进。为此,应当建立“网上信访”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网上信访平台;规范办理程序,及时处理群众诉求;狠抓办理质量,大力推进案结事了;做到责任到位,确保信访有序运行。 [关键词]网上信访;领导信箱;信访平台 [作者简介]王巨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政法部讲师,历史学博士,山东济南250021 [中图分类号]D6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090-03 网上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设立的网站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求的活动,是新时期拓宽信访渠道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一种新型信访业务,网上信访是传统信访形式的重要补充,是我们新时期需要重视和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新时期加强网上信访工作的重要意义 网上信访是信访工作的与时俱进,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手段,通过网上发送、接收电子信件,网上交办、转送、回复信访件,网上传递信访信息的一种新型信访业务。进一步规范和全面推广网上信访工作,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加快信访信息的传递速度,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积极作用。 (一)加强网上信访工作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新时期信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民群众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进行信访的诉求越来越多。对此,2007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中发[2007]5号)提出:“要通过开通信访绿色邮政、专线电话、网上信访等多种渠道,引导群众更多地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表达诉求,确保民情、民意、民智顺畅上达。”2008年3月25日,****对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网上信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网上信访’经验值得总结,并可部署若干地方进行试点,探索反映民意和诉求的新渠道。”由此,全国各地普遍开始重视和加强网上信访工作,国家信访局还专门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全面推广“网上信访”工作的意见》。可以说,加强网上信访工作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二)与传统信访形式相比,网上信访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表现在:一是办理过程快,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传统的书信和走访形式向政府反映问题,往往要花费几天至十几天的时间,而通过互联网给政府信访部门发一封电子邮件,耗时不过几分钟。而且通过网上交办、转送、回复,信访件的传递基本可以实现“零在途时间”,由此原本需要几周才能处理的问题,现在几天就可解决;原来需要多部门联合办理的事项,现在通过网络很快就能形成明确处理意见。这种足不出户的信访新渠道,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信访成本低,有利于群众反映问题。如今,网络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网上信访不受时间、空间、人数限制,其信访成本是最低的。无论是投诉还是建议,批评还是举报,群众只需安坐家中轻点鼠标就能轻松地做到。与群众直接到政府机关“上访”相比,“网上信访”显然更符合当前的“低碳”新理念。三是投诉内容和处理结果公开透明,有利于改善信访秩序。“网上信访”面向广大群众,信访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对办理过程和结果进行查询。信访部门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诉求,在网上向社会进行公示,对有权处理的责任单位和部门提出的处理意见、工作情况和处理结果,进行公开反馈,客观上形成一种监督机制,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也有利于改善信访秩序,减少重复信访和多头信访。四是信访信息量大,有利于党委政府掌握信访动态。目前各省网上信访量均呈上升趋势。有些地方网上信访数量甚至超过传统信访形式数量,来信反映的问题也覆盖了城镇拆迁、土地征用、住房和房地产、市政和物业管理、村务公开、农村承包经营、环境保护、招录辞退、社会保险等传统信访热点问题。网上信访便于统计,便于查询,有利于党委政府及时掌握信访动态,科学决策。 (三)广泛分布的政府门户网站和信访网络系统为网上信访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条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早在2008年,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已达到96.1%,省市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则达到99.1%。这些政府网站一般都在醒目位置开辟有领导信箱或部门信箱。另外全国各级信访部门已全部联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许多省还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网上信访”工作网络。可以说开展网上信访所需要的网络平台已经基本建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开展和加强网上信访工作,是政府门户网站和信访网络系统建设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网上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网上信访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是信访工作的开拓创新。当前网上信访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机制尚不完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改进加强。 (一)软件建设不统一,各个网络难对接。当前各地网上信访工作一般都包括信访部门开设的“网上信访”、政府网站附设的“领导信箱”和国家信访局开展的“国家投诉受理”几部分。这几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的办理模式。如“网上信访”使用国家信访局推广的“易博讯”软件,采用“外网受理、外网办理、外网回复”即“全部在外”的模式受理群众来信;“领导信箱”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采用“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回复”即“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模式受理群众来信;“国家投诉受理”通过全国信访信息系统,采用“内网受理、内网办理、内网回复”即“全部在内”的模式受理群众来信。这几个网络系统目前还没有进行对接,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二)办理程序不规范,工作机制需完善。一方面,目前关于网上信访没有专门统一的办理程序规定,各地一般都是依据国务院《信访条例》自行制定办理流程,这制约了网上信访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而且很多地方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网上信访办理机构,市、县两级目前一般由办信处、科来办理,工作力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多数地方除信访部门建有网上信访信箱外,在政府门户网站另设有领导信箱或部门信箱,造成“网上信访”归口不一,工作协调难度加大。另外目前很多政府门户网站虽然设有领导信箱或部门信箱,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影响了群众对政府网站和网上信访的热情与信任。 (三)督办督查不到位。办理质量待提高。根
据目前的办理规程,网上信访信件只要受理单位在网上进行回复,信件就算“处理完毕”,无法对责任单位进行回复前的监督,难以保证来信的办理质量。另外对于网上交办的信件,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实际上,很多网上交办的信访事件特别是情况复杂的信访事件,承办单位往往很难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如果网上信访受理单位督办督查力度不够,就可能导致按时办结率不高。 (四)考评机制不健全。责任机制未建立。目前对于网上信访,没有健全的考核考评制度,对受理单位的办理质量也没有明确具体要求。因此,很多应当及时办理的事项,受理、承办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认真解决,不仅造成群众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而且造成新的信访矛盾和群众意见。 三、进一步加强网上信访工作的对策措施 网上信访作为信访业务的与时俱进,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为此,应当建立“网上信访”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全面推广网上信访。理想的“网上信访”工作,不仅需要技术和人员上的支撑,更需要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网上信访平台。各地要高度重视进一步规范和全面推广“网上信访”工作,主要领导同志应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统筹协调,确保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把“网上信访”作为党委、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保障“网上信访”工作正常运行所必需的人员和经费。各地信访部门应当制定“网上信访”工作规划,确定“网上信访”工作规则,督导检查“网上信访”事项办理情况等。要充分利用现有政务网络平台和应用软件,整合网上信访、领导信箱、领导热线等模式,按照“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完善功能、抓好运用”的要求,实现政府网站体系和网上信访平台的“无缝联接”。特别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上信访工作队伍,安排专人负责网上信访工作,每天及时处理网上信件,第一时间交办、转送有关单位并回复信访人,或直接回复信访人,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网上信访,引导群众变“上访”为“上网”,更多地通过网上信访正确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诉求。 (二)规范办理程序,及时处理群众诉求。“网上信访”事项的办理程序包括提出、受理、办理、督办、回复、复查复核、查询等环节。为充分发挥网上信访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各级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规范办理程序,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要实行专人值守,保障畅通。对紧急上访或其他建议、意见、咨询类的网上信访事项,工作人员能够答复的直接答复,不能直接答复的,及时联系有关职能部门处理后答复,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到位;对一般信访事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转送、交办有权处理的单位办理;对涉及多个地方或部门的疑难信访事项,组织相关单位协调办理。至于办理时限,则必须在《信访条例》规定的时限内办理完结。 (三)狠抓办理质量。大力推进案结事了。网上信访最怕流于形式,群众对网上信访的信任,依赖于网上信访事件的办理质量。网上信访渠道畅通且能够解决问题,自然会有更多群众放弃传统信访形式而采用网上信访形式。因此,网上信访工作人员和信访事项办理人员必须真正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做到来信必复,认真处理,及时反馈。对未按规定时限、程序办理的信访事项,采取网上信件、短信、电话提醒等方式催办。还要定期对信访人进行回访,核实投诉处理情况。要通过提高按时办结率和办信质量,用解决问题的实例来让群众认知网上信访。还要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提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建议,推进类似问题的成批解决。 (四)做到责任到位。确保信访有序运行。做好网上信访工作,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只有责任到位,才能促使工作到位;只有工作到位、依法办事,才能推动问题解决,从而保证网上信访工作健康有序运行。为此,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整合资源,逐步建立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牵头组织、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要把网上信访事项办理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考核、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精神文明创建考评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评、统一奖惩。对解决信访问题不力、发现隐患苗头问题隐瞒不报或者处理不及时引发重大后果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努力使“网上信访”成为群众信访的重要渠道,成为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渠道。 [责任编辑:清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