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摘要: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语感基础知识 语言能力 学习兴趣
我们的语文新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蕴涵的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心理体验。学生的语感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感训练。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离开的交际工具,在瞬息的时间和空间交流信息,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字字作逻辑推理,句句以理性分析,加以处理。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要得就是语感的直觉性和敏锐性。因此,语感的培养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此外,语感还有促进理解的功能,从语文教学的历史看,古代语文教学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培养语感却是很成功的,从《三字经》、《百家姓》到《四书五经》,古代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读、背,读得多,背得也多。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嘛~由是观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语文知识,而在于语文能力,即语言的运用。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1.培养语感有助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人所共知,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很少同时考虑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只有在个别词句才考虑这些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去辨析、判断、揣摩,虽然如此(我们一读一看便知词语、句子的含义、正误、情味以及在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等,不费心思,也不费时间,这是语感在起作用。这种不能预先经过一番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一读一看的瞬间就能辨别出词句的微言大义、细微差别、正误、情味等,就是语感最突出的特点。从语感的这种特点可以看出,语感可以迅速直接感知语言,并在这迅速直接感知的同时深刻理解语言(当然,强调语感的作用,丝毫也不意味着可以排斥或轻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感虽然以直觉的语言知识为其前提和基础,但理性的语文基础知识却可以提高语感的素质。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语言文字的规律、词句的含义、情味等也可以以“格”的形式在头脑中固定下来。这样,当我们在重新接触语言文字时,意识就会以自动化的方式,不由自主地迅速做出判断。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在读书看报时,有意识地考虑语法的时候又有多少呢,不是照样能迅速理解(而且理解得深刻呢,
2.培养语感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系统,包括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语感是它的核心。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进行读、写、听、说活动既不会也不可能亦步亦趋地依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有关的语句法则,而主要凭靠语感。举个例子来说,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法庭诉论》一场,当鲍西亚宣布夏洛克只能在不多割、不少割、不流泪的情况割下“一磅肉”的时候,喜剧高潮当即掀起,安东尼奥绝处逢生,夏洛克乐极生悲。这时,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夏洛克那些吹棒鲍西亚的句子被葛莱西安诺用来“回敬”夏洛克。一句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便体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这时,我们便要不失时机地通过范读,指导学生朗读,从中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味,达到教学目的。这也正是语感教学效果之所在。由此可见,语感实际上是左右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杠杆,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史须臾或缺。因此,只有抓
住语感这一根本,语文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这一任务;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3.培养语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感和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它并不像照相机那样消极被动地接纳作用于它的言语对象,它所进行的完全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积极的滔动。语感和思想感情的关系是双向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文教学完全可以通过雕琢学生的语感来达到塑造他们的思想情感的目的。就拿鲁迅的《从百草同到三味书屋》一文来说吧,人们都说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极其无味,但是,为什么反映极其无味的读书生活的文章读起来又极其有味呢,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晶质如同“注意”一样,也有一个持续提高的过程,起初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凭借已有的形象来解决问题的具体思维。在这个阶段,看到三味书屋的塾师是古板的,塾规是严厉的,活动的天地是狭小的,即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拘谨和枯燥的,后来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米反映客观事物的抽象思维,这就需要先在鲁迅记述的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语言中找到突破口。这便是记叙课间的后花园休息,先生一声大叫,就一个个陆续走回去后,随后补叙的一句:“一同回去,也是不行的”可以据此启发学生思考:他们曾经“一同回去”过没有一同回去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后来为什么这样回去“不行”呢,有没有动用过“不常用”的戒尺和罚跪的原则,这样,学生是不是听话多了,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对原来不以为意的语言引起警觉和思考,增强兴趣,从而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中认识旧制度扼杀儿童心灵的本质特点。
总之,语感的训练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学生如果能在开头就能品味到文字和语言之美,感受到语文学科春风细雨般的人文关怀,从而能走进文章,亲近文章,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做多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第十三中学)
范文二: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摘要: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中学语文教学对文本内容过多地拔高分析和条分缕析地讲解,为了应付频繁的月考、抽考、统考等各种五花八门的练习和考试,学生挤占了对语文教学内容学习的空间和大部分思考时间,忽视了培养最基本的语文实用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操作平台”实施语文新课改,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现代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是我们国家九年制全民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功夫。所以教师既要抓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又要针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心理上尚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心理特点,在促进学生独立的思想指导下,把学生“扶上马”,并为学生牵蹬引缰,为他们放开思维自主学习“送一程”。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教学基本原则,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分项集中训练,努力在初中阶段使学生的写字、口语、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语文能力基本过关,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学生进行硬笔书法训练,并为了巩固和复习中华民族的书法精粹,辅之以软笔书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定时定量练习相结合,可先通过板演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用笔要领,再让学生像古代学生描红学习书法一样,摹写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临写基本笔顺、基本结构。在这个练习阶段,要让学生学习小组的互评矫正和教师评价分析相结合,最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独立背帖练习,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把写字训练与课文字词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增强学习动力
前苏联教育家曾说:“学习兴趣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动力,是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起点,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即是学习主体的激活,学生的感官状态会因此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促使知识能够被最为有效地吸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有教师的教学效率。由此看来,激发学习兴趣以增强学习动力绝对是一种双赢的教学策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受益匪浅。总之,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从而导致了信息量的不断扩大,因此新的知识也逐渐地涌现出来;再加上新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思维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发展的需求。知识的多元化与共享给教师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观念也被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持续更新,语文课堂教学优化任重且道远。
三、课后积极评价,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有了问题意识,但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建立,并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还要依靠课下的有效巩固,因此,我们必须
范文三: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i刀[1】语文教学之莪见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 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 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程.然而,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 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 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 ,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 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 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 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 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 成为中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 .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 ,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将不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 良好的学习效果.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 度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 ,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 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 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 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 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
,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 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 ,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 特征.现今的初中生自主意识增强, 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 ,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 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 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 ,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 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 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 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 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 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 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 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从 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七年 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 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 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 .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 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 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 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 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 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 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 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
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 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 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 ,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 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 对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 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 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 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 广西桂平市大洋镇第二初级中学蒙任 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 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这堂课 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 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 完成了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任务,从而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 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 奇和热情.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 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 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 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缩短课本 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 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 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 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在上语 言的实际应用》时,我设计了一组模
拟招聘,并穿插原央视着名主持人杨 澜在应聘《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时 的出色答辩.这样的教学有效地打破 了课堂有限的时空,丰富了课堂信息 的容量,使学生感到"语文的外延与 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师在完成 一
节课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溶入课 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 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 等.这些都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 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 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 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 说……"的教育思想.为了强化语文 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 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 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 养能力.在上《核舟记》中"船头坐 三人"一段时,我把课堂变舞台,让 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 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 卷"的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 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 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 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 了.可见,只有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 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 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 "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 宿的特殊过程".因此,应该让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 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 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 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 用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 中活跃起来.说明文在教学中通常被 认为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缺乏情趣. 我在上《死海不死》一文时,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查字典比赛, 集体复述传说故事,快速阅读记忆训 雌一一I'
练等课堂活动,教学形式轻松活泼. 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 到了培养.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 "例子",提炼语文知识,发展学生 语文综合能力.知识是教不尽的,学 生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 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素质, 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 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 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 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
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 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 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 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 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 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 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 位.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 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 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 整个课堂尤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 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 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 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 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 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 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 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 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 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 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 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如在上 **,你在哪里》的课文朗读指 导中,我怀着对革命前辈深深的怀念 和崇敬之情,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同 诗人一起去高山旁,大海边,森林中 寻觅亲人,怀念敬爱的**的情景.
教师入情入境,拨动着学生感情上的 心弦,起到了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 思诗人之所思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 鸣的作用.在讲授艺术性较强的课文 时,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 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 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教 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 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 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 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 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 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 忘返.
总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 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 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 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 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探索.
生学课语味学训革学课经一面可到角趣欲地被艰动首语趣理他杂知获神理据寻
漪感学灯百级印根学为语实引百析甜欢形生由书作判健学
一
流
交
学
教
干选
家
作 小 3 2 I ?
范文四: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摘要】在纷繁多样的事物中, 语文的学习, 相对要枯燥, 那么要学好就非有兴趣不可, 而要培养这一兴趣就不得不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 激引出情趣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情趣, 使之处于“愤”“悱”心理状态, 对学习的欲望越强烈, 教学效果就越好。
【关键词】语文教学 引发情感 激发情趣 培养兴趣
“引发情感、激发情趣、培养兴趣”, 这是我多年语文教学最深刻的感悟, 学生要学好应如此, 教师要教好也应从此下手。在主张个性解放的今天, 人们对事物的选择大多根据自己的兴趣。然而兴趣有天生的, 更多的则是后天培养的。诚然,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在纷繁多样的事物中, 语文的学习, 相对要枯燥, 那么要学好就非有兴趣不可, 而要培养这
一兴趣就不得不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 激引出情趣来。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情趣, 使之处于“愤”“悱”心理状态, 对学习的欲望越强烈, 教学效果就越好。
1. 教师要深刻认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可以说,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知识、教法、教学设备、环境、学生素质等诸多因素, 对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首推情感。寓情于语文教学, 创设情感氛围, 有助于强化语文教学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
1.1 于诗文情铸成, 刘勰说“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 “吐纳英华,
范文五: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摘要: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认真、激情、严谨、创新的基本要求,处理好教与学、书本知识与做人、知识传授与能力传授的关系,并把作文批改讲评作为主要环节。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师 学生
我是教育战线一名新兵,担任语文教师只有一年。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做了一些探索,引发了一些思考,写出来,与同仁共同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任何一门课的讲授都有其目的性。教学工作总的目标,是由我国教育的性质和党的教育方针决定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每一门课程乃至每一堂课的具体目标,必须从属于这个总目标。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我以为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其一,通过对一篇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人物形象及事件的分析,向学生传达一种观念、精神或品德,教育学生明白何为是,何为非,归根到底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其二,通过课文讲解,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写作知识以及课文中所涉及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等等方面的知识,丰富和开扩学生的知识面。其三,通过作文习作和教师批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以为,衡量语文教学效果,大体应把握这三点;
讲授语文课,也应把握这三点。
二、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对初中语文教学必然,提出一些基本要求,我以为主要应强调以下四点:
首先,态度要认真。语文(文学)知识是一个人知识体系的基础,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特别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知识积累和习惯养成的初始时期,上好语文课对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人生之路,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做为教师,对待语文课的态度应十分认真,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作为育人大事,认真备课,认真讲授,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
其次,讲课要充满激情。初中语文课不论何种文体,就内容而言,大体就是刻画人物,说事论理,在理性思维和形象描述中贯穿着作者强烈的创作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渗透这种创作感情,讲出这种创作感情,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充满激情——对课文内容深刻理解、融会贯通的激情,激情地叙事,激情地说理,激情的评说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激情地介绍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如果你既有哲学的思辨,又有说书人的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再次,治学要严谨。任何一门知识都具有严谨性。就语文课程而言,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科学的规定性,每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结构、表现形式乃至标点符号,都是确定、明晰而不可随意更改的。所以,要讲好语文课,必须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首先要备好课,对
所讲的内容做到准确把握,融会贯通。要讲授规定的内容,不能随意增删,投机取巧,对讲授的知识要有准确的表述。作业批改力求准确、中肯,不能粗枝大叶,含糊其辞。总之,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维护知识的严谨性。
第四,要有创新意识。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不尽相同,不同地域学生的来源不同,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坚持基本教学法和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为总目标,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比如,学生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法,学生互评作文的方法,让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研读范文等,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当然,创新需要勇气,甚至要付出代价,但不断创新的原则,适合一切教学活动。
三、处理好课堂教学的三个关系
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居高临下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通病,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弊端。要改变这种状况,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两种身份,一是教的身份,向学传授知识;二是接受学生的检验,同学生具有教学相当的平等的身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法,进行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引导、提示、调动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师生共同
探讨某一教学内容。通过师生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使学生对师生互动的场景加深了记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就能有效地改变教师唱独角戏,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弊端,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
第二,书本知识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仅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依据书本,又不仅仅依赖或满足于书本知识。要引导学生钻进去,让他们深刻理解书本知识内容,掌握必要的观点、方法、以书本为依托,充实知识面,又要跳出来,站在书本之上。根据所学文章的专题思想、人物性格等等,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做事,做人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同他们的成长挂钩,既长知识,又学会做人。比如,在学习闻一多、詹天佑的有关文章时,都应这样的,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三,传授知识与传授方法的关系。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方法,既有理性思维方法(如说明文的分析、方法,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又有形象思维方法(如记叙文的人物性格、场景的描述),以及文学表达和语言组织(结构)方法等。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应加重方法的传授。如讲解一篇文章,应讲清它是如何提示主题思想的,其结构特点是什么,文章风格是什么,叙述或表述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跳出具体的知识局限,举一反三,学会运用方法进行构思和写作,逐步打好写作功底。
四、把作文批改作为重要的教书育人环节
学生作文是锻炼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验证语文
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初中生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映学生当下的其它思想和情绪。比如,学生对成长中的烦恼,日常生活中的渴望,生活道路上一些记忆犹新的事,都能在作文中反映出来,字里行间充满童趣,说话毫不掩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作文是他们心灵的种子。教师对他们的作文持什么态度,不仅影响起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其情绪和心态。因此,教师应该把作文批改,做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和育人环节。对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应认真阅读,认真批改,写出真诚而准确的评语,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他,在同他认真交流。对在作文中流露出某种情绪或想法的学生,应进行积极负责的引导;对写作文水平有了进步的学生,要热情地肯定,鼓励。要认真开展作文讲评,一方面指出存在问题,同时介绍优秀文章,每讲评一次争取对学生都有所触动有所启示。还应开展作文在评活动,让学生互相批改、讲评作文、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上仅一孔之见,诚望斧正。
赵少华
200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