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国,共有56个民族,但人
口绝大多数是汉族,其他民族数量相对很少,所以称 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虽然人口数量很少,
却“地大物博”。
阿昌族 云南省。
白 族 云南省。
保安族 甘肃省。
布朗族 云南省。
布依族 贵州省。
朝鲜族 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 达斡尔族 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傣 族 云南省。
德昂族
侗 族 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 东乡族 甘肃省。
独龙族 云南省。
鄂伦春族 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 俄罗斯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鄂温克族 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高山族 台湾省。
仡佬族 贵州省。
哈尼族 云南省。
哈萨克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等。 赫哲族 黑龙江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河北省,青海省,山东省,云南省,安徽回 族 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北京市,天津市等。
基诺族
京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景颇族 云南省。
柯尔克孜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拉祜族 云南省。
黎 族 广东省。
傈僳族 云南省。
珞巴族 西藏自治区。
满 族 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等。
1956年12月被正式确认单一民族,称“毛难族”。1986年6月改为现在的名。毛南族 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门巴族 西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青蒙古族 海省,河北省,河南省。 苗 族 贵州省,湖南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等。
仫佬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纳西族 云南省。
怒 族 云南省。
普米族 云南省。
羌 族 四川省。
撒拉族 青海省,甘肃省等。 畲 族 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
水 族 贵州省。
塔吉克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塔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土 族 青海省等。
土家族 湖南省,湖北省等。 佤 族 云南省。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兹别克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锡伯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
瑶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等。 彝 族 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
裕固族 甘肃省。
藏 族 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云南省等。 壮 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等。
范文二: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概况
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概况
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概况
壮族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15 489 630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地。此外, 广东、贵州、云南、湖南等省也有分布。壮族聚居区地处岭南西部,地形奇特,山青水秀,自然景观十分美丽。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热带、亚热带作物。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薯类等。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曼”“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语支。古文字是“模仿”汉字《六书》的造字法而创造的一种与壮语语音一致的“方块壮字”。20世纪50年代,根据壮族人民的要求,创制了一种全民族能够接受以拼音字母为基础的壮字。目前仍在推广使用。
蒙古族
现有人口4 806 849 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 子”。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 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藏族
有人口4 593 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以青稞等制作的
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公元641年,藏王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促进了藏族文化的发展,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押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藏族信仰佛教。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公元13至16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苗族
现有人口7 398 035 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苗族自称“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红苗”“青苗”“花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此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亦称“那雅尔”,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欢聚”或“游戏”。起源于古代祭敖包。多在七八月份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故有“敖包那雅尔”之说。一般一年一度,节期视规模而定,每次一至三日,或五至七天不等。规模也大小不一,大则全国、自治区,小则县、乡,甚至个人也可以组织。过去只是在蒙古大草原上举行,现在居住在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各大城市的蒙古族也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届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骑马乘车,带上蒙古包,从远近各地赶来参加。那达慕大会历史久远,早在13世纪的古籍中就有有关此节的记载。过去的那达慕,是祭祖和群众娱乐两者兼有的活动,摔跤、射箭和赛马是那达慕必有的3项游戏,俗称“男子三项那达慕”。解放前,那达慕为王公、牧主、喇嘛活佛、奸商所控制,成为他们寻欢作乐、盘剥人民的场所。现在的那达慕,祭祖内容渐趋减弱,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化娱
乐和物资交流盛会。除传统的三项游戏外,还有棋艺、拔河、歌舞、体育、影视放映、图片展览及推广科技等内容,并交流各种农牧土特产、砖茶、布匹、绸缎、日用百货等产品。改革开放以来,那达慕大会更加紧密的与经贸活动联系起来,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招商活动。
开斋节
亦称肉孜节。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音译,所以也称“尔德”节。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是我国回、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9月是教徒斋戒的月份。在斋月里,人们在每日破晓至日落这段时间里禁止饮食和房事,称为“封斋”“闭斋”。这一月的开始(9月1日)和最后一天(10月1 日)均以见新月牙为准。斋戒期满,即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为开斋节。开斋节这天,所有虔诚的穆斯林,都要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前往清真寺会礼,听教长讲经布道,并上坟悼念亡人。人们走亲访友,互相登门祝贺。家家炸油香、傲子等食品待客或馈赠。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活动。解放后,人民政府为这些民族的职工放假1~3天,以示尊重。
藏历年
藏族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各家都要将屋子打扫干净,备好油炸果子、青稞酒、酥油、茶叶、人参果、糌粑、炸蚕豆、灌肠、牛羊肉等丰富食品,在大门外、房梁、灶壁撒上面粉,并在门外画上象征吉祥、永恒的“八吉祥徽”,在室内茶几上摆好叫做“卓索切玛”的五谷斗,内装糌粑、人参果、炒青稞花,上面插上各色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供品。还摆有供灯、酥油花塑的绵羊头、盆栽的青稞嫩苗等,以标志过去一年的收成,预祝新的一年农业丰收。除夕前一天,各户人家在太阳快落山时,把一切污水脏物往两边倒掉。藏族认为,这是人丁兴旺万物生长的保证。初一天不亮,妇女们便到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让家人洗漱和喂饱牲畜。初一进食前,嘴上必须沾一点糌粑以示自己是吃糌粑的子孙。节日期间,闺家老小穿上新衣,先在家中互相祝福。有的人家到寺庙去拜佛,求菩萨保佑平安顺利,然后去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无论男女老幼,见面都要互相祝“扎西德勒”(藏语,吉祥如意),有的还互相祝酒。晚间青年男女在篝火周围,跳舞姿雄健的锅庄舞、踢踏舞。初一不互访,从初二开始,互相到亲友家拜年,持续3~5天。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亦称“浴佛节”。傣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拟6月为首。规定太阳进入金牛宫的那一天为泼水节。傣历6月上旬相当于公历4月,所以泼水节即在公历4月清明节后第七天开始举行,历时3~5天。民间关于泼水节的来源,出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傣家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妖法无边的魔王,它呼气就能变成大风,风到之处就能燃起邪火,张口便能吐水,淹没大地,横行霸道,无恶不做,而且刀箭不入,水火不服,大家十分忧愁。有一次,妖王抢了7个美丽的姑娘作妻子。她们十分痛恨魔王,合计杀死魔王,
为乡亲报仇。最小的也是最美丽的姑娘叫依丹罕,在傣历 6月的一天夜里,佯装与妖王十分亲热,用酒把妖王灌醉,奉承道: “大王,你本领高强,什么都伤不了你。”妖王听了,高兴得忘乎所以,对依丹罕说: “其实只要用我的头发勒我的脖子,我就完蛋了! ”待魔王入睡后,依丹罕拔下魔王的一根头发,将妖王脑袋勒落在地。但是妖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大火成灾。为了使人民免除灾难,这七位妻子只好将妖王的头抱在怀里,每人轮流一天。天上的一天就是人间的一年,每逢轮流更换这天,人们便用清水替姑娘冲洗被妖王头颅沾染的污秽,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今天的泼水节。
现实生活中,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节日。节日的第一天为送帽,傣语叫“桑刊日”。清晨,虔诚的佛教徒沐浴更衣,首先进行“堆沙”浴佛活动,表示祈求丰收,然后到江边,到处是提着小桶手拿花枝的人流。开始人们用花枝沾水,洒进异性的脖颈,然后用手在对方肩上拍三下,祝福他(她)身体健康,对方也洒水还礼。第二天是泼水日,也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男女老少齐出动,泼水又分文泼与武泼。文泼是对长者,泼时舀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衣领,让水沿脊梁淌下,被泼者高兴地接受祝福。武泼则无固定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互相追逐、泼洒,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祝福越多,因而也越高兴。第三天进行放“高升”和“丢包”活动。所谓“丢包”,就是青年男女求爱的一种表示。丢包时,小伙子和姑娘们各站一排,把菱形布包抛向自己的意中人,这时女方可以伺机抢走自己意中人身上的佩刀或头巾等物,然后跑回家去做好酒菜,等小伙子来索取,订下终身。入夜,人们在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缚上竹筒,筒内塞满火药,一经点燃,便发出鸽哨似的尖啸声飞向蓝天,燃起五颜六色的烟花,把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这便是放“高升”的活动。人们一边放着“高升”,一边围着熊熊的篝火,兴高采烈地跳着象征吉祥的孔雀舞,直至午夜方止。节日期间,各地还举行赛龙舟、跳孔雀舞、赶摆等活动。届时澜沧江两岸各族人民和国内外宾客前往傣族村与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祝福,共度佳节。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后传入到缅甸,再传到泰国、老挝和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地区。这一习俗在布朗、德昂等族中也广为流行。
“三月三”与歌圩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
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 “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歌节佳期,整个壮乡到处搭起歌台,进行对歌比赛。
我国的主要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原则和总政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在我国,民族不论大小,不论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在一切权利上都是完全平等的,在承担义务上也是平等的。不允许任何民族有任何特权,禁止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禁止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用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把它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民族或地方的单纯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按其行政地位,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对于巩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与繁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是各民族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基础。因此,国家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如给予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对口支援与合作等等,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之一。实践证明,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强党的领导,做好民族工作,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和国家统一的有效途径,是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扎根和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
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可以得到使用与发展。国家提倡和鼓励在同一地方工作、生活的各族干部群众互相学习彼此的语言文字。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中华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干涉这种自由。对于忽视民族特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予以约制。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强制任何人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每个信教或者不信教的公民在政治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
民族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由于引发民族问题的历史时代和具体的社会条件等的作用,民族问题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我国各民族都已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今天,各民族间的关系都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 经济建设成为我国时代的主题,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更快地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上。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积极地帮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平衡,尤其是民族地区与内地和沿海等汉族地区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彼此间的差距还呈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的存在,尽管主要是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如果听任差距长期存在下去,势必会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因此,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帮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自强自立观念和能力,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
范文三: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少民族的主要分布地数区
中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共有国国56民族个,但人
口统大多是统族~其他民族量相统少~所以统数数很称 “少民族”。“少民族”统然人口量少~却数数数很
“地大物博”。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
阿昌族 云南省。
白 族云南省。
保安族甘统省。
布朗族云南省。
布依族统州省。
朝统族吉林省~黑统江省~统省等。宁达斡统族内区区蒙古自治~黑统江省~新疆统吾统自治等。
统 族云南省。
德族昂
侗 族统州省~湖南省~西族自治等。广壮区统统族甘统省。
独统族云南省。
鄂统春族黑统江省~蒙古自治等。内区
俄统斯族新疆统吾统自治。区鄂克族温内区蒙古自治~黑统江省。高山族台省。湾
仡佬族统州省。
哈尼族云南省。
哈统克族新疆统吾统自治~甘统省~海省等。区青赫哲族黑统江省。
宁区青夏回族自治~甘统省~河南省~河北省~海省~山统省~云南省~安徽省~回 族新疆统吾统自治~统省~北京市~天津市等。区宁基统族
京 族广壮区西族自治。
景统族云南省。
柯统克孜族新疆统吾统自治等。区拉祜族云南省。
黎 族广统省。
统统族云南省。
珞巴族西藏自治。区
统 族统省~黑统江省~吉林省~河北省~北京市~蒙古自治等。宁内区
1956年12月被正式统统一民族~“毛统族”。确称1986年6月改统统在的名。分毛南族布在西族自治。广壮区
统巴族西藏自治。区
内区宁区青蒙古自治~统省~新疆统吾统自治~吉林省~黑统江省~甘统省~海省~蒙古族河北省~河南省。
苗 族统州省~湖南省~云南省~西族自治~四川省~统省等。广壮区广统族佬广壮区西族自治。
统西族云南省。
怒 族云南省。
普米族云南省。
羌 族四川省。
撒拉族青海省~甘统省等。
统 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统省。广水 族统州省。
塔吉克族新疆统吾统自治。区
塔塔统族新疆统吾统自治。区
土 族青海省等。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等。
统 族云南省。
统吾统族新疆统吾统自治。区
统统统克族新疆统吾统自治。区
统伯族新疆统吾统自治~统省。区宁
瑶 族广壮区广西族自治~湖南省~云南省~统省~统州省等。
彝 族云南省~四川省~统州省等。裕固族甘统省。
藏 族西藏自治~海省~四川省~甘统省~云南省等。区青
壮 族广壮区广西族自治~云南省~统省等。
范文四:海南少数民族
海南少数民族以农业为主要谋生手段,采集、渔猎等的生产方式也占重要地位。居住在沿海的黎族、回族擅长海洋捕捞业。这些谋生手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热带自然资源。
农业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差异,在生产活动方式上,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传统的耕作方式有刀耕火种的“砍山栏”、牛踩田和犁耕等。
“砍山栏”的生产方式是:黎族、苗族运用砍刀把树木砍倒晒干,再把树枝焚烧,待下雨后播种。这种“砍倒烧光”的原始农业,就是文献上所指的刀耕火种,人们称为“砍山栏”或“种山栏”。
“砍山栏”过程中的“打叮咚”。 在山栏稻即将成熟时,人们在山栏地里搭个草寮,草寮里挂上二块木板,用木棒打击不同的部位,能够发出不同的音响。回音缭绕于山谷之间,黎族称为“打叮咚”。它既是驱赶鸟兽的工具,又是解除深山老林孤独寂寞和壮胆的一种自卫武器。
牛踩田 是黎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种耕作方式。其方法是:由二三人,把几头甚至几十头牛赶到水田里,让牛顺着一个方向,反复踩泥,直到踩烂田里的泥土。
狩猎
狩猎是黎族苗族人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来源之一。农闲时,村里便组织男子进山放狗围猎。所获猎物平均分配,包括猎狗也有一份。人们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掌握了许多猎取野兽的巧妙方法,如挖陷阱、下绳套、插竹签、下扳机等。
猎捕野兽,是人类最为古老的生产方式之一,从古至今延续不断。
人们早期使用的狩猎工具是粗糙的棍棒、石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弹弓、弓箭、弩、标枪、扣网、夹子、火药枪等狩猎工具。农闲时,村里便组织男子进山放狗围猎。所获猎物平均分配,包括猎狗也有一份。
采集
黎、苗族的采集工具较为简单,主要有木棒、砍刀等。植物的茎、叶、花、果等用手摘,有些根块则用木棒、砍刀等挖掘,一般以腰篓、竹篮等装回。腰篓为藤编或竹编,男女出去干活时,都在腰间佩挂着它。苗族还有一种独特的网兜,以麻织成,背于身后。采集回来的植物,大多采回即吃,但有的需经过浸泡、煮透等,去毒、去涩、去苦后才能食用。 捕捞
黎族多居住在河谷狭窄,滩多水急的地方,渔业资源丰富。居住在沿海的回族在历史上多擅长捕捞业。
河溪中传统的捕鱼工具主要有:弓箭、鱼叉、鱼笼、鱼网等。黎族的弓箭除了作为狩猎工具使用外,还用来射鱼。
鱼笼
是黎族最为常用的捕鱼工具。由竹篾条和山藤编织而成,捕鱼时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水域河流放置不同形状的鱼笼,放在河流深水处的鱼笼,要用大石头压住或逆水固定在木桩上,以免被河水冲走,小的鱼笼置于田间小溪或直接捕捞。鱼笼口一般都安装倒竹篾,鱼可游入,不能游出。
居住在沿海的回族在历史上多擅长捕捞业。近现代,由于渔业经济季节性较强,经常受台风、暴雨等恶劣气候影响,加上作业方式比较原始,工具落后,都是在浅海捕捞,捕获量较底,后来海洋捕鱼逐渐失去主导地位。
海南各少数民族家庭手工业主要有:木作、编织、纺织和制陶等。黎族是我国较早利用棉花纺纱织布的民族之一,在工艺上颇有特色,在宋元时期通过黄道婆传播到内地,促进了我国棉纺业的大发展。
骨器制作
居住在山区的黎族人民利用动物骨料,加工制成各种生活生产器具,有些器具刻划富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图案。
骨料加工制作的过程:首先,洗刷破料。把骨头放在水中浸泡,再放在阳光下曝晒,使骨头上的残肉腐烂便于刮掉,用清水反复洗刷干净,然后根据器物大小,用砍刀进行分割。其次,修整磨制。把分割的骨坯泡入水中一段时间,捞出来压上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使其平直。有些骨器要用火烤,使之达到定型。各种骨器要经过磨制加工,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使用。第三,装饰。黎族许多骨器为素面,不加修饰。只有润方言的骨簪、骨梳上雕刻有几何纹、动植物纹和人像等,骨簪上还系有红色绒线,妇女们插在发髻上,显得美观大方。 木作
黎、苗族的生存环境造就了独木文化,他们用一原木,不钉不卯,制作成器具,在生产、生活领域中无所不见。人们从山上砍树回来,放到水田里浸泡,浸泡过的树木不易生虫。然后根据不同器物的需要挖坑、凿洞。除利用斧砍、锛凿外,还运用火烧法,烧一层,刨一层,互相配合。制作独木器具是男子的工作,主要是在农闲或空闲时间进行,制作出来的产品,一般供家里使用。
树皮布,人类初期,原始先民在采集活动中,懂得运用树叶、树皮、兽皮等披在身上,以遮身御寒,逐渐地发展到利用树皮纤维制作衣被,从而出现了树皮布。树皮布是无纺布,它印证了人类穿着从无纺到有纺的发展进程。黎族的树皮布制作技术,目前已不多见。树皮布的剥取时间多选择在夏秋时节,因雨水较多,天气潮湿,树皮易于剥取。树皮布的原料常见的是见血封喉和构树(楮树),两种树种均为海南常见的野生纤维植物。
编织
生活在热带山区的海南少数民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上、江河边、村前屋后郁郁葱葱的竹林,提供给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竹材。每年冬季,便是人们砍伐竹子的好季节,因冬季伐竹子才不会被虫蛀。砍回的竹子放在树荫或屋檐下,男子利用空闲或农闲时间,把竹子破开,劈为竹条,再用砍刀削去内皮,或者将表皮与内皮分开,然后便可编织。
藤编时,根据器具的需要,把藤劈开,刮削平直,然后编织;也可直接编织成器。器物主要有筐、箩、腰篓、衣篓、衣箱、斗笠等。
露兜叶有纤维较长、韧性较好的特点,是编织的好原料。编制品有席子、帽子、筐篓等。
纺织
黎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在民间流传悠久,制作工序复杂。其纺织品工艺精美,图案华丽,色彩鲜艳,在汉代已享有盛名。
长期以来,黎族妇女在生产劳动实践和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形成了独具本民族风格的纺、染、织、绣等纺织技术。
原始纺纱是用轧棉机去棉籽,把木棉花、棉花或麻捻接成线,缠绕到手捻纺轮上。染色的原料以野生植物为主,矿物为辅,分别将纱线或布料染成黑、蓝、青、黄、红等颜色。织布主要采用踞腰织机,简称为腰机。刺绣是在纺织好的布上绣上图案花纹,有单面绣和双面绣两种。绣的工艺针法有:直针、挑针、扭针、珠针、铺针、切针等。
单面织 黎族单面织就是使用踞腰机进行织造,织出的布幅正面有花纹图案,反面则为素面。单面织锦主要有被子、服装、花带、头巾等,其花纹复杂多样,构图繁而不乱,针工细致均匀,纹理分明精巧,纺织工艺独具一格,为黎族织锦工艺中的精品之一。
蜡染 苗族的蜡染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蜡染是先在白布上划上主要线条,然后用小竹片削成的点蜡器沾上溶蜡,在布上点成各种花纹,完成后放入染缸里染色,染好清洗晒干,再投入沸水中煮去蜡液,这样就形成了蓝白相间的花纹图案。蜡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印花方法,一般用于制作衣裙、头帕、围腰、被单等,其图案多取材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河流、山川等。
制陶 黎族的制陶具有悠久历史。宋代以来的文献上,关于黎族使用陶器的记载较多。制陶是黎族家庭手工业的重要部分,一般由妇女承担,其家中都备有一套制陶工具,她们大多是利用农闲或空闲时间制作,所制的陶器大多为自用,少数挑去以物易物,用以换得自己的必需品。
在热带海岛环境和经济类型的影响下,海南各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有其鲜明特点,如防暑热、防台风等。当地艳丽秀美的服饰,食米羹鱼的风俗,防御台风的船形屋,以及擅长舟楫等都是如此。葫芦舟、牛拖尚保留了古越人的遗风。
黎族服饰
黎族因居住地域、生态环境、生活习俗及语言的不同等方面的差异,主要分为哈、杞、润、赛和美孚五大方言,其五大方言传统服饰种类繁多,样式奇特亮丽,有的大方言中又有若干个小方言,其服饰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哈方言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最广。因居住地域、生活环境和服饰的差异而内部有许多自称。 大耳环。哈方言妇女的大耳环既是头上装饰又是耳饰。人们因佩带如此多且重的耳环,行走、劳作都不便,于是常把耳环翻盖在头顶上,似戴帽子。由于长期佩带这种耳环,年老时耳朵就被拉扯得很长,甚至被拉裂。
杞方言主要分布在五指山、琼中、保亭等市县。在语言上基本相同,但因居住地区的不同,
妇女服饰有一定的区别。
润方言也称本地方言,主要分布在白沙境内的牙叉、南开、元门等乡镇。
骨簪 润方言的骨簪较为精美,极富有民族特色。骨簪制作较为复杂,以牛肢骨为原料,切割成长20~30厘米的骨条,磨成锥状,上刻单人头像或双人头像,雕有花草和动植物纹、几何纹等。
赛方言分布在保亭的加茂镇、六弓乡以及陵水、三亚、儋州的部分地区。
美孚方言分布在东方和昌江两市县。
黎族传统服饰一般是自纺、自染、自织、自绣而成,服饰图案多以人纹和动植物纹样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其花纹图案多达100余种,大致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
回族服饰
海南回族(主要指三亚回族)服饰较为特别,穿戴习俗别具一格,素来崇尚黑、白、蓝、绿色。一般是从市场买布回来自己裁剪、缝制,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沿海地区,其服饰既有本民族特点,也 有沿海渔民服饰样式。姑娘喜欢蓄长发,两耳自小穿孔,用金银铜锡为环,穿其耳孔,下垂至肩。已婚妇女爱在脑后盘髻,挂耳坠,手腕上戴金饰或玉镯。
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保留着自己浓厚的民族特点,以蓝黑色的棉布料为主。服饰没有地区和季节之分。除了纺织加工少量的布料外(如腰带、披巾、舞彩带等),大部分服装布料是从市场上买来白棉布,经过自己印染成蓝黑色后,缝制加工而成。
苗族妇女服饰较为讲究,制作精美,既保留了本民族特色,又体现出她们的爱美之心。苗族青年女子平时很少有佩戴装饰品的习惯,只有在重大节日盛装时才佩戴,但是结婚后的妇女则佩戴装饰品。装饰品一般为银质品或铜质品。
饮食
黎族苗族饮食习惯为一日三餐,主食为大米,杂粮有番薯、玉米、木薯等。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一般是自酿。黎族无论是婚丧嫁娶、宗教礼仪,还是日常杂活、谈天说地,酒都是必不可少之物。
独木蒸桶。苗族的五色饭就是由独木蒸桶蒸成。
苗族的五色饭 是最具特色的食品。相传,古时候苗族祖先住在黄河流域,黄帝征三苗,有五个兄弟分头逃难,他们约定到南方的武陵山相会。兄弟五人爬山涉水,历尽艰难,终于在三月初三这天,到达了约会地点。他们燃起篝火,从山上采来树叶制作五色饭,象征五兄弟重新团圆和获得新生。五色饭由红、黄、蓝、黑、白五色组成,皆用植物的汁液作为天然色素,如红色用红兰、黄色用姜黄、蓝色用米粒辣椒叶、黑色为三角枫叶、白色为本色,拌在山栏糯米中,放在独木甑里蒸成。
回族饮食恪守伊斯兰教规,忌食猪、狗、猫肉。主食米饭及薯类,佐食牛、羊、家禽肉类和海鲜及蔬菜。男女爱喝茶,视喝茶为生活的要事和礼俗。
蒸酒。 黎族民间传统的蒸酒方法。其制作过程:先把原料(番薯、木薯、稻米等)蒸熟或煮熟,冷却后与酒饼粉搅拌均匀,放至发酵。然后倒进锅里,再罩上蒸酒器,慢慢蒸煮。大约2个小时,酒经过导流管,流进酒坛里。黎族自酿的酒香甜可口,酒味醇厚,具有舒筋活血,滋补健身的功效。
黎族村落
村落多选在山谷的小平原、河谷台地或平缓的坡地上。村落的地址一般选择靠近耕地、河川、溪流;地势高且有一定坡度的地方。村落周围翠竹环抱,树荫覆盖。
船形屋 黎族传统住宅如船篷,呈倒扣的半圆形,以竹木扎架,盖以茅草,故名“船形屋”。 黎族传统住宅原为干栏式建筑,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家禽家畜已安置有专栏,不再圈于屋下,更为主要的是升高的居住面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人们居所高度便逐步落回地面,逐渐地被落地式船形屋所代替。
屋内前后分两段,前段贮物或为客室,在一角设寝室,后段为厨房寝室。
三石灶。屋内设三石灶的主要原因:一是取暖与烘物。在灶上方的烘物架,用于烘山栏稻、玉米、鱼肉等;二是驱蚊虫。黎族地区潮湿多雨,多蚊虫,屋内烟熏火燎不仅能驱蚊虫,除湿去病,而且使竹木结构的屋子不易被虫蚁柱蚀;三是保存火种。
谷仓。是古代“干栏”建筑的遗存,其在建筑形式、构造上与船形屋非常相似。一般长
3、宽2.5、通高约3米,用石头垫高离地约30厘米;仓壁用木板或以泥湖墙,有的用竹篾编成,在一端留一小门;仓顶构成圆拱形,由竹竿编成,用泥湖,以茅草作盖顶。谷仓密封较好,这种谷仓是用来存放收割回来的谷穗。
苗族的传统住宅 是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建成的,属于草木结构。常用的建筑材料是茅草、木条、竹子、红白藤等,柱子多选用坚固耐用的优质格木。房屋之间的距离远近不一,没有固定的距离。传统的建筑形式多为金字形茅草屋,茅草每隔3~5年更换一次。
现在,苗家基本上,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平顶房或楼房。苗族的砖瓦房基本上与汉族金字形房屋结构相同。
回族住宅 造型多保留伊斯兰教风格,正门墙上镌刻着阿拉伯文的“平安”横匾。1950以前,回族的住宅不与其他民族杂居,不讲究华美,多用茅草盖顶,茅草住宅的用料和造型与当地的黎族房子相似。但与黎族住房不同的是,其房内会客厅、卧房、厨房各辟一室,房外的鸭栏、兔棚井然有序。
1950以后,由于回族大力发展经济,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砖瓦房逐渐取代了茅草房。
交通工具
黎族苗族主要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江河纵横、溪涧密布。人们就地取材,制作出适宜于不同地理环境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主要分为水上交通工具和陆路交通工具。
渡水葫芦。作为当时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它就是一种理想的水上交通工具。使用葫芦过河时,要在葫芦周身套上编成若干的藤条,这不仅能保护葫芦不受碰撞,而且便于人在水中抱紧。葫芦顶端削开,置一盖子,人们在过河时,通常把衣服脱下塞到葫芦里,盖上盖子,抱着葫芦便可游到对岸,然后取出衣服穿上,背起葫芦赶路。
独木舟。黎族主要的交通工具。独木舟的制作原料多为木棉树,工具为斧头。制作方法较为古老:把木棉树干整段刳成,因木棉树材质松软,易于刳制,而且干后较轻,容易搬动。先把独木舟两头削尖,舟壁削成一定的弧度,再在平面上挖成长方形的穴,然后在穴内
点柴烧火,烧一道砍一道,直至完成。
牛拖 是黎族苗族的一种牛牵引工具。其用两根长约300厘米的木条做车 辕,在前端用藤将曲状牛轭拴住,后端辕木上有两条横木,可运竹木或石头等。
海南各少数民族有许多人生习俗,贯穿人的一生,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娶仪式和丧葬仪式。黎族文身是成年仪式的重要内容。
诞生
“插物示事”,即在门口或房屋的某个部位插上不同的植物表示有某事情发生,如:门口挂龙眼树枝表示家中生男孩,外人勿进。这种记事传信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广为应用。它为广大黎族人民所认同并共同遵守,并成为黎族的一种符号语言。
成年
黎族居住习俗,儿女到了十四五岁,父母就为他们在外面建一间小房子居住,这种小房子黎族叫“隆闺”。隆闺有男女、大小之分。
文身
文身是黎族的传统习惯。妇女文身为多见,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嫁前陆续完成。其文法先用茅草杆或鸡毛蘸染料,在受文者待刺的部位画好图案,施文者一手持着藤刺,一手拿着拍针棒,沿着画好的图案打刺。打刺后拭去血水,涂上染料,再洗净所纹部分,待创口脱痂即现青色花纹。
文身工具:主要有藤刺、拍针棒和染料。藤刺一般选择锋利的白藤或红藤梗刺;拍针棒为文身时用来拍打藤刺的工具,竹木均可,有的用筷子。染料是文身后能留下清晰的痕迹。 文身时间及地点:文身一般选择气候干燥凉爽季节。开始文身的年龄一般是12—16岁,有个别的是20岁以后文身,但一般结婚前都要文完。
文身顺序:是脸、颈、胸、背、手、脚等。不同方言、不同区域文身部位的多寡不同,图案也有较大差异。
婚娶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宗同族禁婚。民间有订婚、许婚、约婚、合婚和“不落夫家”等婚事形式。婚龄青年男女常以“对歌”或“隆闺”的形式自由交往。
苗族青年男女主要通过恋爱、订婚、结婚等仪式组成家庭。苗族婚礼过程中有“拧捻”的习俗,十分有趣。
回族婚礼一般要经过提亲、订婚、结婚等程序。婚礼按伊斯兰教仪式举行,有“哭嫁”婚俗。伊斯兰教婚礼,既丰富多彩,又体现出对人生的重视。新娘出嫁时,头上插满用铜银或鎏金制作的各类工艺品及艳丽簪花,形状似孔雀开屏。
丧葬
黎族实行土葬,葬礼隆重,不同方言、不同地区在葬俗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非正常死亡的人一般不能埋在公共墓地。黎族民间丧葬礼仪繁多,各地丧葬礼仪的内容和具体程序不尽相同,但大致上都有报丧、入殓、守灵、出殡、下葬、祭奠、守孝等活动。
苗族实行土葬,葬仪大致分为:报丧、入殓、出棺、埋葬等。一般没有扫墓的习惯,只是每年三月三在家里祭奠死者。
独木棺。20世纪50年代前后,黎族、苗族的大部分地区都使用独木棺,目前有些黎、苗族地区还使用独木棺。独木棺的制作一般是先把大树锯出长约2米树干,再从一面锯出厚约10厘米作为盖板,然后把树干挖空,外皮刨光,就成为一副棺材。
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仪式和习惯。丧葬,严格按照伊斯兰教规举行。当地穆斯林一般是早亡午葬,夜死晨埋,不会超过一天。
珊瑚石碑。回族古墓地一般建在海边沙滩上,墓前都立着珊瑚石碑,碑上雕刻有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和花纹图案,内容为死者姓名和死亡日期或《古兰经》经文。
海南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保留了大量民间文学,如史诗、歌谣、传说故事等。他们能歌善舞,精于民间美术,有许多欢乐的节日活动和娱乐形式,这些活生生的非物质文化构成了海南文化一大特色。
文学
黎族虽然没有文字,但聪明智慧的黎族人民,以口代笔,创造了种类齐全,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口头文学,尤其突出的是神话故事和歌谣,在黎族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刻木记事。黎族民间要签订合约,一般采用刻木或刻竹为契的方法。借贷关系发生后,由一人当公证人,在木(竹)上刻上所借贷的数目,后从中劈开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作凭证。待还清后,将木(竹)烧掉以示销帐。
双面绣 黎族的双面绣,工艺精巧,最有特色。在白色平纹布上,运用各种色线,绣成正反一模一样的双面绣图案。在粗犷的质地上表现出丰富而统一,绚丽而细致的色彩效果。
音乐舞蹈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它的传统民歌,大致分为生活歌、劳动歌、情歌、仪式歌和摇篮曲等几类。其中,对唱是黎族传统民歌的主要形式之一。黎族善舞,每逢节庆、喜事、收获或举行宗教仪式、丧葬活动等,都要跳舞。
黎族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流传较广。主要分为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弦乐器等。
鼻箫。 是黎族竹制的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鼻箫有许多固定的曲调,它们都有一定的词意,在黎族人民中世代相传,各地也不尽相同。在黎族青年男女中,则多为即兴吹奏,其曲调也因人而异,它还是青年表达爱情时常用的乐器。
哩咧 是黎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竹制乐器之一。其音色脆,音量大,吹奏时可暗中换气而不中断曲调。每当人们上山狩猎,砍山栏的过程中,遇到空闲时间便吹起哩咧,给单调寂寞的生产劳动场面带来欢乐气氛,消除疲劳。年轻人去约会,优美的哩咧声便是一种暗语,人们用它来倾诉真挚感情。
娃锣。娃锣既是民间乐器,又是宗教器具和传信工具,是黎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器具。 独木皮鼓。黎族独木皮鼓既是传统打击乐器,也是宗教器具。由一段原木刳挖制而成,鼓腹空,两端用竹钉钉上牛皮或鹿皮为鼓面,有的鼓身、鼓面还绘动物纹和人形纹。 口弓 是青年人谈情说爱的乐器之一。由薄竹片或薄铜片制成,长约5厘米,在竹片或铜片中间切出一条活动的舌簧,以舌簧较长而富有弹性者为佳。
苗族传统舞蹈与道公“做斋”有密切联系,许多“做斋”舞即是苗族的民间舞蹈,舞者一般为男性。
节日娱乐
海南黎族、苗族、回族在一年里的传统节日很多,庆祝形式各异。
黎、苗族“三月三节”,是一个较为隆重的节日。一是为祭拜祖先,祈求保佑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二是为青年人社交娱乐、传播爱情。因而整个过程充满了喜庆、祥和、欢乐的气氛。
黎苗族体育竞技项目很多,内容丰富。节庆农闲时,常举行粉枪射击、射箭射弩、爬竿、摔跤、荡秋千等项目比赛。体育运动形式多集歌、舞、体为一体。
赶“狗”归窝,它是黎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类似曲棍球比赛。空闲时,人们兴高采烈地在空地上摆开阵势,从山上砍来呈“L ”型的树枝做击球用具,原来用椰叶或稻草编织的球,现被渔网的轻木浮子所代替。比赛时,分成两队,人数相等。每人手里执着 “L ”棍棒,球放在中心处,在公证员的一声令下,双方互相竞逐击球,哪方先把球击到对方底线就得分。
民间医药
黎族苗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治病的宝贵经验,许多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和验方、秘方,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着。
黎苗族民间对草药的形态、功效、性味、采集、加工及分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接骨、中毒、疟疾、杂病等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在诊病上,采取望诊、问诊、闻诊、摸(切)诊等。黎族民间草医诊断突出的特点是简单、独特、快速、实用。
海南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黎族保留了较多的原始宗教,受汉族的道教影响较大;苗族在原有的自然宗教中,吸取了外来传播的道教,二十世纪初部分苗族信奉基督教;回族则信仰伊斯兰教。这种多教并存,互相包容,是海南民间信仰的重要特点。
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原始的巫术信仰等。黎族信奉“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认为宇宙万物、人世祸福皆由“鬼”主宰。苗族主要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等。
占卜。黎族人特有的一种卜卦。做法是:用一根小绳子缚紧一小块圆石,悬于一小竹杆或筷子上,两手执小竹杆的两端,石块悬空摆动,看摆动的方向定吉凶。
小石屋。在黎族村寨的村口或大榕树下,常可见到一间长宽高均约50厘米,由5块石板垒成的小石屋,这是人们经常朝拜的土地庙,在庙里既没有神位也没有香炉,只有一个象征土地神的天然石头。
道教
明朝中期道教传入海南岛民族地区后,由于道教的某些教义与黎族苗族的原始宗教观念十分相近,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逐渐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海南回族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们不仅内心保持坚定的信仰,还有相应的行为要求。他们严格恪守日常的宗教义务,努力身修力行,完成宗教修持的五项基本功课,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事务多么繁忙,也依然奉行如故。
三亚市凤凰镇的回辉、回新村,现有清真寺6座。到清真寺去做礼拜的大多为中、老年男性教徒,妇女一般在家中礼拜、祈祷。做礼拜是回族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主麻日”,
都要到清真寺集中聚礼。
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少文化现象从远古产生,一直存续千年,今天仍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它们的遗存,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 族发展史上的奇观。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文化的交融,一些堪称为“活化石”的东西正在迅速消失。为了抢救、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我们深入民族地区,采取了抢救性的征集和研究,使博物馆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范文五:提升海南少数民族福利水平的对策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升海南少数民族福利水平的对策思考 作者:王微
来源:《商情》2013年第15期
【摘要】海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海南岛居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福利水平,是海南省政府的一大要务,这也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相匹配,因此如何提高海南少数民族福利水平很值得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福利,社会保障
当前海南省正积极建设国际旅游岛,推动海南的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是主要任务,同时海南省又是个多民族省份,有黎、苗、回族等37个少数民族,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里,如何使少数民族人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提升少数民族人民的福利水平这很重要。
一、海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济和收入水平
根据海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海南省总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445792人,占总人口的16.67%,其中黎族人口1277359人,占总人口的14.73%。全省有9 个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和4 个杂居市县,这些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的边远山区,其中有6个民族自治县分别是:琼中、保亭、白沙、昌江、乐东、陵水。我们以这6个民族自治县为例,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海南省也是属于落后地区,以2012年海南各市县地区的生产总值来看,分别是昌江81.06亿元,全省排名12位,是自治县中经济状况最好的,之后分别是乐东(72.36亿元,13位);陵水(71.6亿元,14位);白沙(31.37亿元,17位);保亭(26.53亿元,18位);琼中(25.53亿元,19位);后三个县已经是海南省各市县生产总值排名倒数的。从收入水平上看,2012年海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1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408元。而自治县中的保亭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8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80元;乐东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32元;昌江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18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6846元;除昌江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与全省的平均值持平外,其他的均低于全省的平均值。从以上数据可知,海南少数民族整体的经济和收入水平都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的生活福利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二、制约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海南省是开发较晚的省份,虽然目前有很快的进步和发展,但仍然有着落后的表现,具体制约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