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20 第 1 2 2年 2月 2卷 期 0
Ju  ̄ o acegT范学院学报g人文社会科学版)l c le) on f n盐城师ece  ̄ e( H aie Y hn ahr Cl e  ̄r ts&Sc i ̄ s s l ( ni o S e i a
V l2 o1 o 2N .
F b. 0 2 e 20
海 明威 与“ 惘 的 一代 ’ 迷 ’
杨 洋
( 城 师 范 学 院 外语 系 , 苏 盐 城 2 ̄ 0) 盐 江 23 2
【 摘
要 】 为“ 惘的一代” 作 迷 的代言人 . 海明威在 他的两部 早期 成名作《 阳照常升起》 永 别 了. 器》 太 和《 武
中描写 了当时青年 一代的幻灭感 以厦对传 统道德观念 的反叛精神和强烈 的反战情 绪 连惘 ” 是他创 作 个性 的显著 特点 , 一生都在 迷惘 中追求。海 日 他 月威与“ 迷惘 的一代” 结下 了不解之缘 . 他创作 的整 个思想基础 部是
在 ” 惘 的 一 代 迷 时期 奠 定 的
【 关键词 】海明威 ;迷 惘的一代”《 阳照常升起 》《 “ ;太 ;水别 了, 武器》
【 中固分类号JI1. 5 720 9
【 文献标识码JA
【 文章编号】10 —6 7 ( 0 20 —0 8 —0 0 3 8 3 20 ) 1 0 3 4 他们 所 想象 的那 么美 好 . 么激 动 人 心 。他 们 经 那 历 和 目睹 了战 争 的 残 酷 : 1 和平与安全 , 段有 只有
危 险 和 死 亡 战 争 的 公 式 不 再 是 勇 士 面 对 敌 人 ,
作 家 的创 作 与 其 生 活 体 验 有着 紧 密联 系 , 同
时 , 们 的作 品 无 不 打 上 时 代 的烙 印 。美 国现 代 他 文学 的杰 出大师厄 内斯特 ? 明 威 在创 作 中追 求 海
的是 对人 生进 行 深 刻 的反 思 , 出 自己 的个 性 和 突 生 活经 历 , 可以说 时 代 的影 响和 作 者 的 经 历是 海 明威创 作 的主 导因素 。 海 明 威 从 参 加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归 来 后 的 1 1 开 始 从 事 文 学 创 作 ,9 6年 发 表 了成 名 9 9年 12
而是人 面对 杀人 机器 轰 炸 、 击 和地 雷 常常 在 炮
一
瞬 问歼灭 l整个 分 队 。他 们强 烈地 感 受到作 为 『 名士 兵 的价 值 被 剥 夺 j , 们 无 法在 战 场上 证 ,他
一
实 自己的勇气 , 博得 荣 誉 。他 们 因此 感到 失望 , 产
生 了极 其 强 烈 的 厌 战 情 绪 , 扬 的 斗 志 很 快 烟 消 昂
作 、 一部长 篇 小 说 《 阳 照 常升 起 》 在 这部 小 第 太 说 的扉 页 , 明威 引用 美 国 “ 象派 ” 家 格 特窘 海 意 作
德? 斯坦 因对 他 说 的一 句 话 作 为题 词 : 你 们 都是
“
云散 , 留下 的 只有 惆 怅 和痛 苦 。返 乡后 的 一 田更
使他 们痛心 疾首 , 去 r工作 , 失 家乡 和 家庭 与他们
格格不 A 他们产 生 了一种 任何人 都难 以理 解 的
迷 惘 的 一代 。从 此 , 明威就 成 厂 方 现 代 主义 “ 海 西
文学 中“ 惘 的一代 “ 个派 别 的代表 作家 。他 的 迷 这
突如 其来 的怅然若 失 的厌 世情 绪 。于 是他们 竭力
回避现 实斗 争 , 以病 态 的桀 骜不 驯 投 身 于 各 种 富 有刺 激性 的 活动 。他 们 向传 统 的道 德 挑 战 , 世 玩 不恭 、 花天 酒 地 , 对社 会 大肆 抨 击 , 们 似乎 已看 他
破 红 尘 , 入 了 悲 观绝 望 而 不 能 自拔 。 陷
两部早 期 成 名 作 《 阳照 常 升 起 》 《 别 了 , 太 和 永 武 器》 是 以第一 次世界 大战 为背 景 , 都 描写 了 当时 青
年 一代 的幻 灭感 以及对传 统 道德 观念 的反 叛精神 和 强 烈的 反 战情绪 。
一
正是在 这样 的历 史 背 景 下 , 为 文学 流 派 的 作
、
沉 重 的人 生 幻 灭 感
“ 惘的一 代 ” 运 而 生 。二 十年 代 初 , 批 身 经 迷 应 一
大战的欧 美青 年 作 家 走上 J文坛 。 由于他 们 “ 用 绝 对真诚 的 口吻为 战后 一代 人说话 ” 因而无 形 中 ,
形 成 了一 个 新 的 文 学 流 派 。 由 于 海 明 威 的 作 品
“ 迷惘 的 一代 ” Ls G nrtn 也 可译 为 “ ( ot e e i ) ao 迷 失 的一 代 ” 指 的是 迷失 了前 进方 向却 又不 知该 怎 ,
么办 的一 代人 。二 十 世 纪 二 十 年代 , 国青 年 怀 美
着 典型 的美 国 冒险 主 义精 神 , 所谓 “ 国 主义 ” 受 爱
《 阳照 常升起 》 太 引用 了“ 们都 是迷 惘 的一代 ” 你 作
为题 词 , 小说 因此 被 视 为 “ 惘 的 一 代 ” 迷 —— 无 论 是作 为 文学流 派 的 , 是 作 为 一 代 战 争 受 害 者 的 还 宣 言书 , 明威 也 因 此 成 厂“ 惘 的一 代 ” 『言 海 迷 的 弋
狂热 的促 使 , 一 些 政 客 的煽 动 下 , 纷 应 征 入 在 纷 伍 , 加 了帝 国主 义血腥 的战争 。然 而 , 参 战争远 非
[ 收稿 日期 ]20 — 4 0 01 0 — 2 [ 作者简 介]杨洋(98 】 ~ )女 . 6 . 江苏建湖^ , 盐驰师范学 院外语 系 } , 师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 究。 f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人 以 海 明 威 为 首 的 新 一 代 作 家 一 般 都 认 为 , 他 们 的 人 生 和 希 望 已 被 战 争 粉 碎
他失去 了生活 的 目的和理 想 . 内心 一 片空 虚 , 和 就
女 友 在 巴黎 和 西 班 牙 过 着 放 荡 不 羁 的 生 活 .
比 到
二 、 明 的 道 德 反 叛 精 神 鲜
第一 次 世界 大 战 爆 发 后 , 明 威 在威 尔 逊政 海
府 的 “ 圣 ” “ 荣 ” “ 牲 ” 口号 的 欺 骗 下 背 神 、光 和 牺 等
利牛斯 山区旅 游 他们 企 图在纸 醉金 迷 的 巴黎 咖 啡馆 和 巴斯 克 人的狂 欢节 日里忘却 自己 的精神 痛 苦 。他 们 表面 上欢乐 , 内心却 隐藏 着深 刻 的悲 哀 可贵 的 是 , 对 残 酷 的 现 实 , 面 巴恩 斯 并 未 放 弃 努 力 , 竭 力 将 自己扭 转 过来 , 不 是抱 怨 人 生 、 他 而 消 沉悲观 他 的伤使 他 不 能 达 到 人 生 的 某 个 目的
但 他 从 中 获 得 了对 自 己 的 一 定 程 度 上 的 认 识 , 终
井离 乡 , 到 意大 利 前 线 , 来 结果 身受 重 伤 , 为严 更
重的是, 神 } 精 1 也受 到 r不 可治愈 的刨 伤 , 使先前
热 烈 憧 憬 和 追 求 过 的 “ 国 梦 ” r 枕 黄 粱 这 爱 成 一
次 战争 对 海 明威 的 生 活 和 创 作 具 有 决 定 性 的 影 响 。他说 它是 “ 球上 前所 未有 的最 大规模 、 凶 地 最 残 、 挥 最 糟 糕 的屠 杀 。 谁 不 这 样 写 , 就 是 说 指 谁
于能 在 战后生 活 中勇 敢 而 自尊 地忍 受 人 生 挫 折 , 不使 自己成 为幻灭 后一蹶 振 的人 。在 勇 敢的斗 牛 士和 凶猛 的雄 牛搏 斗 过程 中, 恩 斯看 到 了力 巴 量 和 勇气 的体 现 , 认为这 便 是永 恒 的人 生 , 是太 阳 升 起 的地方 , 是生命 之所 在
小 说 表 现 了 战 争 给 巴恩 斯 所 造 成 的 生 理 上 和
谎“ J 【t
。“ 第一 次大 战 中 . 在 身体 、 理 、 在 我 心
精 神 以 及 感 情 上都 受 了很 重 的 创 伤 事 实 真 相 是 , 的 伤 深 人 骨 髓 ,结 果 确 实 给 吓 坏 我 啦 。…( ” 战 争 摧 毁 人 类 文 口 摧 毁 了 青 年 对 月, 生活美 好 的幻 患 , 毁 r建 立 在 人 道 主义 基 础 上 摧 的道 德 和价 值观 念 。西方 青年 在战争 中看到 r在
资本 主 义条 件下 生存 的丑 恶 、 悲 和 无 目的 性 , 从 而 成 为 顽 固 的 、 不 可 测 的 怀 疑 主 义 和 悲 观 主 义 深 的 牺 牲 品 , 就 造 成 “ 惘 的 一 代 ” 海 明 威 的 这 迷 。
心 理 上 的创 伤 , 巴恩斯 的痛 苦 、 丧 、 可 奈 何 的 颓 无 心情 不 只反映 了作 者 本 人 的思 想 , 是具 有 相 同 也 经历 的一代人 的心 理 写 照 。 巴恩 斯 可 谓 是 “ 迷惘 的…代 ” 的典 型代 表。小 说 中充 满 了痛 苦 的 、 迷惘
的 、 理性 的思想 情绪 , 种 情绪 在海 明成 的整个 非 这
创 作 中是贯穿 始终 的 。但如 果认 为海 明威仅 仅
是
沉溺 于迷惘 , 是 不 确 切 的 。他 反 对 对 人生 绝望 那 的 抱 怨 , 对 虚 无 的 人 生 态 度 在 迷 惘 中 , 在 竭 反 他
第一部重要小说《 太阳照常升起》 的主题正可 用
“ 迷惘 的一代 ” _ 来概括 。小说 描 写战后 一批 流 落在 巴黎 的英 美青 年 知识 分子 的生 活情景 。小说一 开 始 , 一 次世 界 大战 的硝 烟剐 刚散去 , 这场 帝 国 第 但 主义 战争 仍 象恶 梦一样 时 刻伴 随着受 到 战争 打击 的一 代 。一群 流 落在 巴黎 的青 年都不 同程度地 在 身体 上 、 神 上 、 精 道德 上 、 理 上或 经 济上 受 到战 心 争 的损 伤 和 摧 残 他 们 碌碌 无 为 的生 活 , 们 的 他 精 神 痛苦 , 可 以追 溯 到 战争 这个 根 源 。 这些 人 都
一
力 地挣 扎和 追 求 , 图 从迷 惘 中摆 脱 。但 战 争给 试 他造 成 的创伤 太 深 , 人 的 意 志 和 力 量 又 无 法与 个 社 会抗 衡 , 始终 摆脱不 _悲观 和孤 独 他 r 战后 , 明威 返 回 了大 西 洋 彼 岸 的故 乡。可 海 是, 战争的残酷 印象 , 场上 看 到的残 忍 的厮 杀和 战 恐怖 的死 亡都 死 死 纠 缠着 他 , 他 陷入 彷 徨 苦 闷 使 的状 态 战争 摧 毁 了他 的人 生 理 想 和 信 念 , 心 他
方 面试 图以 享 乐 主 义来 取 代 已破 灭 的理 想 , 一
小 说主 人 公 美 国新 闻记 者 杰 克 - 恩 斯除 r 巴
情郁 闷 , 感到前 途渺 茫 。他躲 进 狭小 天地 , 试图用
爱情 、 谊和寻欢 作乐来 解 脱精 神上 的 痛苦 , 避 友 逃 现 实 。他不 敢 也不 愿 意 反省 自己一 番轰 轰 烈烈 的 壮举 的意义究 竟 何 在 , 甚 至极 不 情愿 谈 起这 场 他 战 争 . 愿 意人 家 称 他 为 英雄 。他 也 曾 试 图 在 富 不 有 刺激性 的活 动 中 振奋 起 来 然 而 , 终 消极 遁 晟 世 的思想 和放 荡 不 羁 的 生 活 并 不 能 使 他 感 到 满 足, 反而 更使 他 远 离 生 活 常规 。他 把 勇 敢 只 看作 是一 种 冲动 , 而爱情 也 毫无 价值 , 陷入 了更深 的 他
痛 苦 绝 望 之 中 , 为 “ 惘 的 一 代 ” 代 表 人 物 之 成 迷 的
一
方 面 又象 无 头苍蝇 , 目地摸索 着 人生 的出路 盲 象别人 那 样受 到 战争精 神 打击外 , 而且 身体受 伤 , 这 使他 的处 境 变得 更加 难 以忍 受 。他 与 在战争 中 失 去 亲人 的英 闰姑 娘勃 瑞 特 ? 希利 相恋 已久 , 艾 但 战 伤 剥 夺 了 他 当 男 人 的 资 格 , 他 无 法 和 恋 人 结 使 合 , 深 深 地体 会 到 , 代 战 争 不 象斗 牛 那 样 , 他 现 在 千万 人 的 喝采 之 F 行搏 击 , 以 检验 自身 的
价 进 可 值, 以勇气 和 挝 艺赢 得 荣 誉 和 别人 的 羡慕 在 战 场上, 巴恩 斯没 有机 会证 明 自己是 勇士还 是懦夫 ,
甚 至 连 敌 人 的 I 没 见 到 , 稀 里 糊 涂 被 飞 来 的 酊都 就
0
作 为 驻 外 记 者 时 , 胡 威 目 睹 了 成 千 上 万 失 海
弹 片炸 伤 。这 点使 巴恩 斯懊丧 万分 , 恨终 身 , 遗
, 8 - 4
去爱情 、 去亲 人 的退 伍 士 兵 流 落 在 战后 废墟 上 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凄 惨情 景 , 勾 起 r他 本 人 的 痛苦 回忆 。怀 着 这 无 限的 伤 感和 凄 楚 , 望 、 失 惆怅 、 惘 和 痛 苦融 聚 迷 于笔 端 , 明威 饱含 激 情 , 海 倾诉 了被 战争 驱逐 出生
的绝望 , 去 了全 部 生 活希望 和 勇气 。 失
亨利 伤愈后 返 回前 线 , 赶 上 意 军 败退 。在 正 撤退 途 中, 与大 部 队走 散 了的 亨利 因 为讲 意语 口
音不纯 正而 被意 大 利 战 争 警 察 断 定 为 “ 披着 意军
活常规 的饱 经 沧 桑 的人们 的不 幸 , 努力 挖 掘与 剖
析 了人 物心 灵 的创 伤 , 毕 生 精 神 奉献 给 了 自己 把 的小 说创作
制服 的德 国煽 动 者 ” 战 争 给予 这位 身 负重 伤 的 。
美 国志 愿兵 的最后 款 待 竟是就 地枪 决 。这 不 能不 说是 无情 的 嘲 弄。在 这 人 生 的关 键 时刻 , 亨利 背 叛 了军 人 的天 职 , 伺机跳 河逃 走 了 。在 意识到 “ 世
三 、 烈 的 反 战情 绪 强
12 9 9年 , 明威发 表 了另 一 部 取 材 于第 一次 海
界要打 碎每 一个 人 , 是有 许 多人 在 打碎 过 的地 于
方是很 坚强 了” 的同 时 , 利 不 屈 服 于 命 运 的 安 亨 排 , 愿 意 做 战争 的殉 葬 品 , 不 他决 定 退 出战 争 , 目 的仅是 求得 一 已之 生存而 已。其实 这 是对 现实 的
消极逃 避 。
世界大战的长篇小说《 永别 了, 武器》 。较之《 太阳 照常升起》《 ,永别 了, 武器》 的反战主题更为深刻,
成 为 “ 惘的一 代” 迷 的最高成 就 。小 说直 接描 写战 争, 主人 公美 国青 年 亨 利 的 经 历和 作 者 相 似 亨 利富于幻想 , 战前 在 意 大 种 学 习建 筑 , 争 爆 发 战 后 , 意 大利 当局 “ 国 主义” 在 爱 和美 国政 府“ 拯救 国 家和 民主 ” 战争 宣传 的煽 动下 , 等 以志愿 兵 的身份 参 加 了意 军 的医疗 队。然 而 , 年 多 的亲身遭 遇 , 两 使 他 逐渐 看 清 了这 场 战争 的真 实面 目。他意识 到 自己原来所 追 求 的理 想 是 虚 幻 的 , 战争 中的厮 杀 不仅 同 正 义 、 理风 马牛 不相 及 , 且与 他本 人根 公 而
本就 没有 什 么关 系。于是 他茫 然若 失 , 心灰 意玲 , 深深 地 陷于 自身不 可克 服 的精 神危 机之 中 有些 西 方 评 论 家 认 为 , 书 名 A Frw U t 原 a e o e
Am r s一 语 双 关 , 可 当 作 “ 别 了 , 器 ” , 可 既 永 武 解 又
亨利 历尽艰 险逃 离 前线 , 找到 凯 瑟琳 , 人一 两 起逃 到瑞 士。他 们在 这 里过 了一 段颇 为 舒适 悠 闲 的生 活 , 们憧憬 着 美好 的未 来 。怎 奈好 景不 长 , 他 死神 不期然 地降 临 了— — 凯 瑟琳 由于骨盆 太 窄无 法正常 分娩 , 是 医 生 只好 给她 施 行 子 宫切 除 手 于 术 , 术后 出血不 止 , 离开 了人 阔 。凯瑟 琳 临死 但 她
前 与亨利有 着 这样 一段 对话 :
“ 我再 也 不 是 勇敢 的 了, 爱 的 , 亲 我 给打碎 了。人 家 已经把 我打碎 了。这我
现在知 道 了 ”
“ 人都 是 这样 子 人 ”
“ 是 这 太可怕 了 他们 攻 了又攻 . 但
一
理解为“ 永别 了 , 抱 ” 它 暗示 着小 说 中战争 和恋 怀 ,
爱 的双重 主题 。 亨 利 在 救 护 队 里 结 识 了一 个 英 国 护 士 凯 瑟 琳
-
直攻 到你破 碎 为止 。 - “J
凯 瑟 琳 的 话 充 满 了 巨 大 的 恐 惧 感 和 绝 望 感 , 亨 而
勃 克莱 , 开始 时 只是 同她 调 情 , 际上 并 不真 正 实
利却似 乎早 已预 料 到 如 此 结 局 。此 外 , 还 知 道 他 “ 世界对 于 打碎 不 了 的人 就 加 以杀 害 世 界 杀 害 最善 良的人 , 最温 和 的人 , 勇敢 的人 , 最 不偏 不 倚 ,
一
爱 她 。 书 中另一人 物 雷那 蒂 的一番话 也 许不 无启
示 :这 战争 可 把 我 折 磨 死 了, 给 它弄 得 郁 郁 不 “ 我
乐 ……难 道我 连人 的 冲动都 不应 当有 吗 ? l 由此 ”2 J 可见, 沉缅 于美 色 并 非 仅 仅 为 了 寻 找生 理 上 的 刺 激 , 更重要 的 目的 是 以 寻 欢 作 乐求 得 精 神 上 的 其 平衡 , 而摆脱 冷酷 的社 会 现 实在 心灵 深处 投 下 从
的阴影 。
律看 待 。 他 对 爱 人 的 死 感 到无 能 为力 , 乎 ”2 似
只有坐 以待毙 , 至无 动 于衷 。其 实 , 甚 这是 一种 绝 望到 了不 能 再绝 望 的外 在 表现 。在 亨 利 看来 , 人 类 好 比一群 正在 一块 木头 上爬 行 的蚂 蚁 ,木头 一 “
烧 起来 , 蚂蚁 成群 地 拥 向前 , 先往 中央着 火 的地 起
方跑, 随即掉 头 向木 头 的 尾 端 奔 跑 。 蚂蚁 在 木 头 尾 端叠 得高 高 的 , 掉 到 火 里 边 去 了。有 一 些 逃 就 了出来 , 体 烧 得 又焦 又 扁 , 身 乱奔 乱 跑 , 晓得 要
不
跑 到什 么地 方 去 。但 是 大 多 数 还 是朝 火 里 跑 , 接
亨利 负饬后 住 院治 疗 , 到 凯瑟 琳 的悉 心 照 受
料 。进 而 萌生 了真 挚 的爱情 。他 们 盼望 战争尽 快 结束 , 让 他们 建 立一 个 美 满 幸 福 的 家 。对 于 亨 好 利来 说 , 赢得 凯 瑟 琳 的 爱 就好 象在 茫 茫 苦 海 中找 到 了一土 绿 洲 , 史 因而 他 觉得 非常愉 快 幸福 , 暂时 忘
着 又往 尾端 奔 走 。拥 在 那 还 没 着 火 的尾 端 上 , 到 末 了还 不是 全部跌 在 火 中。 【J 明威 在这 里 寄寓 ”0海
却 了周 围 的疯 狂厮 杀 。可 以说爱 情 为亨利 提供 了
一
个 精 神避 难 所 . 因此 最 后 凯 瑟琳 的死 亡 对 亨 利
他对人 生 根本 的看 法 他 曾在 《 别 了 , 器 》 永 武
的序 言 中写道 :作 品 是一 场悲剧 这 个 事实并 不使 “
-
精 神 上的 打击 毫无 疑 问是毁 灭性 的 。他感 到彻底
8 -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我感 到不 快 , 因为我 相信 生 活就 是一场 悲剧 , 且 而 知道 它 只能 有一 个结 果 。 凯 瑟琳 的死无 疑 是这 场 ” 悲剧 的最 后 结 局 , 与 作 品 中 男 女 主人 公 所 经 历 它 的一 切 不幸 —— 幻 灭 、 苦 、 痛 孤独 、 挣扎 、 望 等等 绝
一
代青 年 的传统 价值 观念 和信 仰 的巨大 冲击 。他们
看到在战争中人是渺小 的, 生命是微不足道的, 死 亡 近在 咫尺 , 因此他 们 迷惘 、 望 、 观 当他 们 失 悲
侥幸 从 战争 中生 还 后 , 们 感 到 了生 命 的 脆 弱 和 他 短促 , 是抓 紧 时机 及 时行 乐 这 一切 都 是海 明 于 威思想 倾 向中悲观 、 迷惘 、 理性 的 一面 的真 实写 非 照 。但海 明威 并不 是一 个 彻头彻 尾 的虚 无 主义者 和 十足 的悲 观 主 义 分子 。他有 他 的信 念 和希 望 。 他要 把真 理告 诉 读 者 , 也 希望 帮 助 人 们 树 立 新 他
起 构成 了一个 完整 的悲 剧 形式 , 而 揭示 出 : 从 人
类 任 何善 良的愿 望和 美好 的 追求都 不 能见 容于冷
酷无 情 的社 会 , 任何抵 抗 和挣 扎都 是徒 劳 的。 爱情 的毁灭 与 反 战情 绪 交织 在 一起 , 加 重 这 了小说 的悲 剧 色彩 。小说 结 尾更 弥漫 着 悲观绝 望 的氛 围 , 令人 痛 苦 心 酸 。亨利 跟 妻 子 遗 体 告 别 后
的信 念 , 取得新 的希 望 。他 对 《 阳照 常 升 起 》 太 的
编辑 说 :这本 书 的重点 是 大地永 远长 存— — 我对 “ 大地 十 分热爱 和崇 拜 ……我 并不 要使 这 本 书成 为 空 洞或 辛辣 的讽刺 而是要 写 出一部 以永 恒 的大地 为 主人 公的
该 死 的悲剧 。 ”
一
从 医院 出来 , 零 零 地在 细雨 蒙 蒙 的异 乡街 道 上 孤 徘徊 , 晓 得该 往 何 处 去 , 看 不 到生 活 的意 义 , 不 他
无 限孤 独 和绝望 。尽管 战 争还在 遥远 的世 界上 进 行 , 亨 利 跟 武 器 即 战争 告 别 了 , 但 然而 他 的前 途 、 他 的一切 也 随之 失去 了。爱情 本 是亨 利最 后 的精 神 支柱 , 但凯 瑟 琳 的死使 他 与爱情 也永 别 了 , 的 他
个人 的 人 生 观 总是 由他 的现 实 生 活 决 定
的 。 海 明 成 对 人 生 悲 剧 性 看 法 的 社 会 根 源 是 资 本
精神不可避免地彻 底幻灭 了。《 别了, 永 武器》 充
分 表现 了“ 迷惘 的一 代 ” 反 战思 想 和 绝 望 情绪 。 的
亨 利的遭 遇 表 明 , 迷 惘 的一 代 ” 精神 悲 剧 来 源 “ 的
主义 世 界本 身固 有的而 又不 可 克服 的各 种社 会矛 盾 , 思 想根 源却 是 “ 其 迷惘 的一 代 ” 同 的 历 史悲 共 观 主义 海 明 成 与 “ 惘 的 一 代 ” 下 了 不 解 之 迷 结 缘 ,迷 惘” “ 是他 创作 个性 的显 著 特点 , 笼罩 他整 是 个作 品的风格 之 一 , 一生 都 在 迷 惘 中追 求 。作 他
为 “ 惘 的 一 代 ” 代 言 人 , 作 品 产 生 的 社 会 影 迷 的 其
于帝 国主义 战争 。 战争 不仅 毁 灭 了人 的幸 福 , 也
使人 感 到世 界上 役 有幸福 可 言 作 品中 所有 的人 都厌 倦 和 憎恨 战争 , 希望 战争 早 日结束 , 和平尽 快
降 临 。《 别 了 , 器 》 个题 目喊 出 了人们 共 同 永 武 这
的心声 。
响 是极 其深 远 的。 可 以说 , 明 威创 作 的整 个 思 海 想 基础 都是在 “ 惘的一 代 ” 期奠定 的 。 迷 时
《 阳照 常升 起 》 《 别 了, 器》 两 部 作 太 和 永 武 这
品 体现 了 海 明 威 本人 的 某 些 经 历 和 思 想 性 格 特 征 。作为 二 十年 代 出 现 的 “ 惘 的 一 代 ” 代 言 迷 的 人 , 的早期 著 作 反 映了 第 一 次世 界 大 战 对 这 一 他
【 参考文献】
[ ]海 明成研 究[ ] 北京: 1 C. 中国社 会科 学 出版社 、90 18 [ ] 永 宽译 海明威作品靠[ ]杭州 浙江文 艺出版社 ,9 2 Z 1 9
He n wa n h “ s n r t n” mi g y a d t e Lo tGe e a o i
YAN a g GYn (  ̄d yo n l h Y n l n e c m C r g , a c e g  ̄ n s 2 0 2 C t ) r t E g s , a c gT a l o ee Y n h n , a gu2 4 0 , E l f i m m t a
Ab ta t a h p sr c
:.stes出 o e L s G n r in H mig , ot yd t iu ino ey u grg n rf fI fh ot e em o , e n s yp ra e E l so f h o ne e ea  ̄l t a r l t i o
ae h i g .ter ̄LJino -  ̄ te。 r mln n t n n w ̄ f h g n Isf s to nv  ̄一 "i Sm As ie n el g , th oM o x 0sad s o ga, r i f e n si r i q w oe e i r 1 e L loR ss ad A l
Fr e 【A u Pn e ide u dl ca c r i f e iga ’ h r ]c ao df odw 吕 eet ae B 0 n s e l ̄ s 1 0b w p i hr ti c o H rnw ys t a r tna l m o a r c d l g ae ̄ s n er ei n i e l f e
tru h  ̄ Nsw rs He nva a r vcby a d ∞ teL s G n r ̄ n h esg i g}sb a c l n ho go ok migr w sieoa l o ma e y r h ot e ea o .T e i a u ̄n f krw  ̄ao d i J
w x al o n e h g fL s e e a o e ̄ l fu d d i t e a e o o t n rt n n G i l r s He n va ;L s ( ea 0 g wo d : my mig ry o t rd n:] eS n A s i s A F r w R t r s h u lo R s ; ae e 。A m e
【 责任编辑 : 朱莉莉 】
?
8 ? 6
范文二:“迷惘的一代”和海明威
【今日美文】??☆??跟谁走得太近,都会是一场灾难??☆??望不穿的是秋水??☆??我做我的麻雀,何必飞得很高???☆??爱情的考卷,没有100分??☆??好好活着,像“猪爸爸”那样去战斗??☆??每一份尊严都值得尊重??☆??我们这辈子,不会只爱一个人??☆??遇见(十四行诗)??☆??人生经验神马的,别太当真??☆??让微笑融入生活??☆??你每天都生活在美丽的童话里??☆??原来幸福逆着光??☆??紧握的,被捏碎,轻捧的,飞上天??☆??真诚都会有一点儿瑕疵??☆??杨绛:细味那苦涩中的一点回甘??☆??是什么在充盈着我们的灵魂??☆??有用崇拜:让人心如此险恶??☆??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一直努力做,直到成功为止??☆??一世的相守够不够??☆??你永远无法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老爹的装与老妈的忍??☆??你的梦想,是复制别人的吗??☆??蜡烛中的人生启示??☆??喂,别让生活耗尽了你的美好??☆??时光,我们一起走吧??☆??天高云淡风轻,世界从不匆忙??☆??大世界与小世界??☆??小聪明,总也抵不过勇担当??☆??没了后路才能闯出新路??☆??天下唯懵懂足以成事??☆??繁星满天的夜晚??☆??心蒙尘了,看什么都是脏的??☆??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心蒙尘了,看什么都是脏的
“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它出自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在巴黎对厄内斯特·海明威等人说过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后来海明威将这句话作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因而“迷惘的一代”就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用名词。
“迷惘的一代”并非文学实体,它既无组织又无纲领,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盛行过一、二十年的文学流派,它对当时的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产生过一定影响。“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属于这个流派的大都是青年作家,他们对战争厌恶、恐惧,但又找不到思想出路。他们不相信资产阶级虚妄的道德标准,常常按自己的本能和观感行事。在美国,人们往往把带有这种思想情绪的作家,如多斯·帕索斯、福克纳、海明威、沃尔夫和诗人托马斯·艾略特等都称作“迷惘的一代”。
美国文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处于成长阶段,许多作家仍把欧洲尤其是巴黎奉为世界文化中心,海明威、帕索斯、肯明斯等人先后来到巴黎,在 “自由艺术”的空气中受到熏陶。法国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信念发源地”,福楼拜、古尔蒙等法国作家都对寓居法国的美国作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美国文学的发展和老一代美国作家的开拓性努力也为“迷惘的一代”作家登上国际文坛打下了基础。西奥多·德莱塞、舍伍德·安德森、辛克莱·刘易斯·尤金·奥尼尔、威拉·凯瑟等人的创作,在某种意义上说,为海明威、福克纳帕索斯等年轻作家的脱颖而出铺平了道路。“迷惘的一代”在艺术上借鉴了欧洲的传统,但是他们作品中所表现的都是美国人所独有的气质,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力量,讲求创新并且粗犷感人。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lingway,1899—1961)是“迷惘的一代”作家中最著名的代表。海明威出生在芝加哥附近奥克帕克村一个医生家庭,父亲狩猎、钓鱼的业余爱好和母亲的音乐修养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位未来大作家的生活产生了影响,海明威终生爱好音乐和美术。他曾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多。”但他更爱渔猎,渔猎对他的创作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海明威的童年是在幸福中度过的。十四岁就读于当地的高级中学,在中学期间已显示出写作和体育上的才华,曾任校刊主编。1917年海明威中学毕业,时值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明威立即志愿入伍,但因患眼病而不能如愿。1918年初,海明威志愿担任救护队驾驶员,被授中尉军衔,开赴意大利前线。一个月后,海明威被炸伤,经过十二次手术,从身上取出近200块弹片。海明威带着浑身的伤疤返回美国,战争在他心灵上也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创伤,内心充满了忧郁和茫然。
1921年,海明威揩同新婚的妻子哈德利·理查逊去巴黎担任《多伦多明星报》驻欧洲特派记者。1922年开始在《大西洋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作品。1923年的第一本集子《三个短篇和十首诗》在巴黎出版。1924年海明威旅居巴黎专攻写作,并通过舍伍德·安德森的介绍结识了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斯泰因和诗人埃兹拉·庞德替海明威修改过早期作品)在斯泰因的鼓励和指导下,海明威认真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1924年在巴黎出版了第二部集子《在我们的时代》,次年同名的集子在美国出版,开始引起评论界的注意。《在我们的时代里》,包括十八个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这位年轻的小说家已初步显露出他叙事艺术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用一连串的动作家描写来推进故事,反映人物的思想,语言力求简练。
海明威真正闻名并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是1926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出版以后。小说扉页上写着斯泰因曾经对海明威等作家说过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随着《太阳照样升起》的出版与成功,“迷惘的一代”便成为一代作家的代名词。
《太阳照样升起》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落在欧洲的青年男女为描写对象,反映了他们憎恨战争、无法消除心中的创伤、心情苦闷迷惘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思想情绪。男主公杰克·巴恩斯是位美国记者,在战争中负伤而失去了性爱能力,女主人公勃瑞特·艾希利是位英国姑娘在战争中失去亲人,他们互相爱慕却无法结合。战争给一代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灵上的创伤是无法挽回的。杰克带着艾希利来到比利牛斯山区,以狩猎、钓鱼和观看巴斯克人斗牛消磨时光。在斗牛士勇敢精神的激发下,杰克感到无比兴奋,他认为这就是人的力量的体现,是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永恒,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小说出版后曾在二十年代的美国青年中引起极大的反响。青年男子试着象小说中男主角那样沉着冷静地喝酒;年轻姑娘则象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那样伤心欲绝地一个接一个地和人相爱。
在《太阳照样升起》里,海明威开始向传统的矫揉造作、夸夸其谈的文体风格挑战。他所要开创的文风,是语言简练而口语化,叙事简洁明了,尽量减少文绉绉的字眼而多用简明生动的词汇,使小说的描写栩栩如生。
1929年,海明威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出版。这部小说同 《太阳照样升起》一样,具有强烈的反战倾向。海明威并没有用一大堆恐怖描写来谴责战争,而是集中凝炼地刻画某些战地细节:阴雨连绵的天气、士兵们的厌战情绪、野战医院里的痛苦呻吟等,从而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深刻憎恶。
小说情节发展的主线是主人公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两年里的遭遇。他原是在意大利学习建筑的美国大学生,战争爆发后,凭着一时的狂热当了美国志愿军,被授予了中尉军衔,负责一个救护车队。在奥地利前线,亨利经人介绍认识了英籍护士凯瑟琳。不久亨利召到意大利前线,在运输伤员的途中,他身负重伤,被转移到米兰的一家医院。凯瑟琳恰好在医院担任护理。对亨利悉心看护。亨利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爱上了凯瑟琳,两人在米兰度过了一个幸福的夏天。秋季,凯瑟琳怀孕后,亨利又被召回部队。在一次大撤退途中,亨利差点被意大利宪兵队当作奸细处决。亨利历尽艰险,转道米兰赴斯特莱塞,终于找到了凯瑟琳。得知宪兵正在搜捕逃兵,亨利便与凯瑟琳划船逃到瑞士,在日内瓦湖边的小城蒙特勒,他们总算熬过一个冬天。不幸的是,凯瑟琳因剖腹产大出血而身亡,孩子也没成活。亨利在绝望中冒雨回到旅馆。今后何去何从,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跟战争永别了,可前途一片渺茫。海明威通过这部作品告诉人们,“迷惘的一代”的悲剧的社会根源是战争。
《永别了,武器》的艺术技巧相当娴熟,它奠定了海明威独特的创作风格的基础:情景紧密结合,简洁而含蓄的对话,情真意切的内心独白以及简约洗练的文风,形成了足以打动读者心扉的艺术魅力。
二十年代末,海明威回到美国,定居弗罗里达州,并广泛游历,包括去西班牙看斗牛,去非洲打猎,去古巴打鱼。1923出版的《死在午后》专门记叙了他去西班牙观看斗牛的情景。他联系自己的创作,提出著名的经验总结: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集 《胜者无所得》(1933)和长篇小说《有的和没有的》(1937)。
《有的和没有的》是海明威第一次以劳动者为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没有的”哈雷·莫根。他原是渔夫,兼作游艇出租生意,但由于经济萧条,一家人生活没有着落。为了“不让我的孩子饿断肚肠”,“自己要吃饭,还要养活他们”,莫根只得铤而走险去从事走私活动,并对不许他生存的社会提出抗议:“我不知道谁制订法律,但是我知道没有叫人挨饿的法律。”为了生存,他杀死人口贩子,私运中国劳力,企图抢劫“古巴革命者”从银行里盗来的巨款。最后他在一场枪战中死去,临死前他方醒悟到 “一个人不行,现在一个人不行了”。莫根的结论表现了作者思想的发展。这时候的海明威已逐渐从个人的迷惘中摆脱出来,开始认识到社会生活的真正价值,把小说的矛头指向“有钱的”,迈出了抗议社会的新步伐。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同情共和派政府,反对佛朗哥为首的叛军,个人捐款数万美元购买救护车辆,全力支援西班牙人民。1937年2月,海明威受“北美报业同盟”的委派,赴马德里采访,在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线报道西班牙人民的英雄业绩;后来还直接参加了“国际纵队”,拿起武器与佛朗哥叛军作战,直到内战结束才撤离回国。
这场惊心动魂的战争教育了海明威,使他认识到自己应该为推动历史的发展,为正义事业而运用文学这一武器。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就是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第五纵队》(1938)是海明威唯一的剧本,它描写在西班牙共和军中担任反间谍工作的美国军官菲力浦·劳伦斯,为保卫共和政府和首都马德里,排除干扰,破获敌特组织,一举歼灭“第五纵队”,为共和事业作出了贡献。作者赋予主人公以崇高的生活理想和奋斗目标,当有钱的布里杰斯小姐企图以金钱和爱情来诱使劳伦斯放弃斗争时,他毅然断绝了与这位小姐的往来。劳伦斯跟海明威以前笔下的人物不同,他是一位把自己的一切与西班牙民族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英雄。
《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1940)描写西班牙内战时活跃在敌后的一支游击队奋不顾身、英勇斗争的事迹。小说主人公罗伯特·乔丹原是美国一所大学的西班牙语教师,他志愿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他奉命潜入敌后领导一支西班牙游击队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小说写了他在游击队据点三天三夜的活动。游击队长巴勃鲁胆小怕事,为了保存自己的地盘,不惜进行破坏。他的妻子毕拉尔勇敢坚强,其他队员都是善良、朴实的爱国者。游击队还收容了一位遭受过法西斯军队污辱的西班牙姑娘玛丽亚。乔丹同玛丽亚恋爱,希望结婚,将来到美国去。后来情况发生变化,乔丹虽然成功地炸毁了桥梁,却身负重伤。他命令其他游击队员撤离,自己挣扎着架起机枪,对准大道那边来的一大队骑兵,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打击敌人,为正义事业献身。
《丧钟为谁而鸣》是一部杰出的反法西斯小说。作品中的乔丹不同于海明威早期作品中的主人公,他没有迷惘和失望,他虽然在热恋中,但是这种爱情不再是与战争相对立的个人幸福。他不厌恶战争,不逃避现实,他所考虑的主要是怎样完成他的职责。这反映了作者对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理解和支持。这部小说曾被好莱坞改编搬上银幕,四十年代后期在我国上映时颇受中国知识界的欢迎。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春天,海明威赴亚洲采访,并到中国报道中国的抗日战争。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海明威主动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逻艇,为美国政府提供情报。1944年,海明威随美军在法国北部登际,亲自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海明威多次受伤。曾因两次飞机失事而幸免于难,却造成严重的脑震荡。因此,他的精神总是摇摆不定,尽管有着惊人的毅力坚持写作,但作品的力量和境界已不能与当年在西班牙时的英勇气魄相比了。195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过河入林》在主题上没有新的突破,只不过重复了他过去几部小说的主题:战争、爱情、孤独和死亡,艺术上也缺乏特色,世人多以为海明威是“江郎才尽了”。
就在海明威似乎无法在美国文坛再度叱咤风云之时,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1952)却脱颖而出,他的创作天才又重新得到肯定。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古巴老渔民桑提亚哥在海上三天三夜捕鱼的经历。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来没有打到鱼,但老人并没有丧失信心和希望。在第八十五天上,他在黎明前就出发了。这一次他划向远海,一条比他的小船还长许多的大鱼终于上钩了。上了钩的大鱼拖着小船不慌不忙地游着,桑提亚哥拼尽全身力气,用尽各种办法,在海上飘流了两天两夜才杀死了那条大鱼。当他精被力竭地终于把大鱼杀死,绑在船边向回划的时候,那条死鱼又成鲨鱼追踪的对象。开始是一条,后来是一群。已经疲惫不堪的老人不得不再次与鲨鱼搏斗。起初用鱼叉、刀子、棍棒、后来甚至将船舵拆下来当武器。最后,鲨鱼吃光了大鱼。桑提亚哥只带着一条十八英尺长的鱼骨架回到了岸边。捡起损坏的渔具,筋疲力尽地回到他破旧茅屋中酣睡了,他又梦见了狮子。
《老人与海》的出版获得巨大成功,它立即译成多种文字。海明威在小说中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桑提亚哥捕鱼最终失败,但是他坚韧不拨的毅力,败而不馁的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作者强调了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小说中,桑提亚哥“每当感觉到自己要垮下去的时候,”就鼓起勇气, “要试验一下”。“双手已经软弱无力”,“我还要试它一试”。“他忍住一切疼痛,抖擞抖擞当年的威风,把剩下的力气统统拼出来,用来对付鱼在死亡以前的挣扎。”他有一句话最有名:“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荣获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1954年,诺贝尔奖金委员会宣布海明威为该年度的获奖作家;因为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作《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
海明威“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主要表现是“含蓄、深刻和简洁”。含蓄,是他著名的“冰山理论”的具体化,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包含有丰富的潜台词,一切蔓枝杂叶都被他删个一干二净,露出水面的只是那冰山的八分之一。深刻,它主要表现在对人物的内心描写,用独白、思忖、回想等等来达到刻画人物的目的,《老人与海》是最典型的例证。简洁,人物对话以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所谓“电报式”的短句,证明作者惜墨如金。这种例子在海明威作品中俯拾皆是,尤其是在他的短篇小说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英国评论家赫·欧·贝茨指出,海明威在美国“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
海明威晚年 患糖尿病、精神忧郁症等多种疾病,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戕,从而结束了他那杰出作家的一生。但他所开创的一代新文风却在新起的欧美作家手中得以延续。
范文三: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略论
摘要: “迷惘的一代” 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流派, 著名作家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 的典型代表和领军人物, 通过其作品深刻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残酷 空虚 迷惘 死亡
“迷惘的一代” 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产生于20 世纪20 年代, 反映了一战后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对战争的愤恨和对现实的不满。一战爆发时, 许多青年受到政治口号宣传的影响, 把战争看做一种神圣而浪漫的职业, 纷纷兴致勃勃的报名参军。在战争期间, 他们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野蛮, 海明威的著名作品《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亨利曾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 “什么神圣, 光荣, 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 我一听就害臊, 事物也没什么光荣, 至于牺牲, 那就好比芝加哥的屠宰场, 所不同的是把肉拿来埋葬罢了。” 这时他们方才醒悟到战争并不是那般伟大, 战争摧毁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使他们对前途失去了信心, 茫然不知所措, 他们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宣泄他们的不满, 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 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代表,曾两次参加世界大战, 此中除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因素外, 其性格也是一重要原因。海明威的父亲非常鼓励他参加各种户外活动, 海明威3 岁生日时, 父亲便送给他一根钓鱼竿; 10 岁生日时又送给他一支比他本人高一头的猎枪。由此, 我们不难想象, 海明威在此培养下会形成怎样的性格了。同时, 海明威还参加拳击训练, 对手是一名职业拳手, 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 可他仍然坚持训练, 后来有一次, 左眼被击中, 造成了终生的残疾。然而, 在这些身体的痛苦面前海明威从不畏惧, 从小就养成了坚强刚毅的性格和铁一般的意志。
海明威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过平淡无奇的生活, 一战爆发后, 他积极参军, 因眼疾未能如愿, 之后, 他参加志愿救援队, 在红十字会车队任司机, 一次开车在意大利北
部遇敌, 双方展开战斗, 他身受重伤, 后经过十三次手术也未痊愈, 仍有二百多块弹片留在身上, 成为战争留在他身上永久的疼痛与纪念。为此, 意大利政府为他颁发了十
字军勋章和勇敢勋章。战争结束后, 海明威于1919 年初带着荣耀和累累伤痕回到美国, 但很快他就发现, 在经历了战争的风起云涌之后自己已很难适应现实的生活, 他同很多其他直接或间接参加了战争的年轻人一样感到精神没有了支柱, 生活失去了重心, 不知路在何方。当时正值美国经济萧条, 物价飞涨, 再也回复不到原来宁静而自由的状态; 与此同时, 法国巴黎却是另一番景象, 法郎贬值, 饮酒自由, 弗洛伊德的性自由理论得到推崇, 如此鲜明的对比, 使巴黎很快成为青年作家们的梦想之都, 大批的美国青年作家携家眷或情侣来到巴黎, 海明威便是其中一位。
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以此为背景写的。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战前曾是一名美国记者, 战争爆发后志愿赴欧洲参战, 然而战争并没有使他获得想象中的光荣, 他在一次事故中受伤, 从此失去了性能力, 他与勃莱特彼此钟情却不能在一起, 痛苦煎熬着两个人。女主人公勃莱特·埃施利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她曾是一名英国护士, 在战争中失去了爱人, 她原本平静的生活从此结束, 她与男人恣意酗酒调情, 表面放荡不羁, 内心却十分痛苦。这群青年整天喝酒钓鱼, 参加狂欢, 然而他们的内心却丝毫快乐不起来。在这部小说中, 海明威将战后青年的孤独无助和彷徨失措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在小说的扉页上, 海明威用了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斯泰因曾对他说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从此“迷惘的一代”便不胫而走, 《太阳照样升起》被人们誉为“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 海明威成了“迷惘的一代” 的典型代表。如果说《太阳照样升起》是以回忆触及战争, 主要描写战后人们生活的话, 那么, 海明威的另一小说《永别了,
武器》则是以正面的视角直接描写战争。一战中, 在意大利救护车队服役的美军中尉弗雷德里克·亨利在一次敌军的轰炸中负伤, 英军护士凯瑟琳·巴克利在医院护理他, 两人之间产生了感情, 共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后来, 凯瑟琳怀孕了, 亨利重返前线。在部队的撤退中, 亨利化装逃跑去与凯瑟琳相会, 中途历经艰险。不久, 他身份暴露,遭到追捕, 两人便一起逃往瑞士, 在那里他们等待自己孩子的出生, 然而, 等到的却是母子双双去世。亨利的痛苦无法言语, 他形单影只, 离开医院, 外面的雨一直下。题目《永别了, 武器》一语双关, 其英文原名“AFarewell to Arms” 中的arms 既可译为武器, 又可解释为怀抱; 它表明亨利在厌恶战争告别武器的同时, 也永远告别了自己心爱的妻子, 这怎能不让他迷惘。这部小说在描写战争与爱情的同时揭示了一个更深的主题: 战后青年的出路和归宿的问题。这就从更深的层次表现了“迷惘的一代”的精神实质, 加深了小说的社会意义。《永别了, 武器》堪称“迷惘的一代” 文学的最高成就。
海明威在1929 年发表了《永别了, 武器》后, 到30﹑40 年代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 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迷惘的一代” 只是一战的产物, 在20
年代兴盛一时, 但“迷惘的一代” 作家们突破传统束缚,不断采用新表现手法的这种写作风格却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Cowley, Malcolm. 1973. A Second Flowering: WorksandDay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2] 王忠祥等.外国文学专题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范文四:海明威的传奇人生与_迷惘的一代_
2003年9月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 Sep.2003
海明威的传奇人生与“迷惘的一代”
苏成全
(陕西教育学院 教授 西安710061)
摘 要: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和“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以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思想艺术风格享誉世界文坛。海明威亲身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多次身受重伤;又遭遇多次飞机失事和车祸,均大难未死。他根据在战争中的亲身感受创作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幻灭与迷惘,写出了一代人的失落与困惑,成为“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宣言书。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以爱和死的变奏,表达了一代人的精神危机,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主题,代表了“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关键词:海明威;传奇人生;“迷惘的一代”中图分类号:I712.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826(2003)03-0069-04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上半期
美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和“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以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独具一格的思想艺术风格享誉世界文坛,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明威的传奇人生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郊外奥克伯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母亲出身名门,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从小培养海明威对音乐和绘画的兴趣;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医生,又是钓鱼和打猎的能手,不仅经常带儿子一起去出诊,让他从小熟悉社会,还教他钓鱼、打猎、搜集标本,参加各种户外活动。海明威3岁时,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一根钓鱼竿;10岁生日又送给他一支比他本人高出一头的猎枪。在父亲的鼓励下,他积极报名参加拳击训练,他的对手是一位职业拳击家,第一次训练就被打得鼻青脸肿,躺倒在地,人们估计他不会再来了,但他第二天裹着纱布又重新出现在拳击场上,顽强坚持训练。后来在一次训练中被击中头部,左眼受伤,经多方医治,视力仍未恢复,造成终生残疾,但他始终毫不畏缩。
1917年,海明威中学毕业,在堪萨斯市《星报》担任见习记者,受到严格的文字训练。他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一要求,强迫自己养成站着写作的习惯,而且是用一只脚站着。他说:“我采用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收稿日期 2003-03-18
他把“站着写”看成是形成自己“简洁”文风的
秘诀。“站着写”在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中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曾积极报名参军,因眼疾未能获准入伍。1918年5月又参加志愿救护队,在红十字会车队担任司机,驾驶救护车奔赴意大利战场。一个多月之后他们的车队在意大利北部前线和敌人遭遇,他接连被敌人的迫击炮和机关枪击中,身体多处受伤却大难未死。他在医院住了三个多月,作了13次手术,从身上共取出237块碎弹片,还有200多块未能取出,成了战争留在他身上的永恒纪念。意大利政府为了表彰他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特授予他十字军勋章和勇敢勋章。
1919年初,海明威戴着勋章和累累伤痕回到美国,被当作英雄受到人们的欢迎。战争给海明威带来了荣誉,也给他肉体和精神带来了痛苦,使他一度感到前途渺茫,思想空虚,内心苦闷。但他与同时代那些终日消沉、悲观绝望以至看破红尘、服毒自杀的青年不同,他很快从消沉和迷惘中摆脱出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写作,进取,立志有所作为。
1921年海明威受聘于加拿大《多伦多明星报》,以该报记者的身份前往欧洲报道有关日内瓦与洛桑国际会议的消息和希土战争的新闻。从1924年起他又担任赫斯特报系的驻欧洲记者,在巴黎期间经美国著名小说家安德森(1876-1941)介绍,结识了侨居法国的
美国女作家斯泰因(1874-1946),经常出入于她在巴黎的文艺沙龙,并和著名的意象派诗人庞德(1885-1973)关系密切,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调动多年的生活积累,从中选择写作素材,构思提炼故事情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接连发表了数十篇优秀的短篇小说和《太阳照样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等震撼文坛的长篇名著。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含蓄的风格和独特的气质受到社会广泛重视,为海明威进入世界第一流作家的行列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永别了,武器》出版后轰动一时,一年之内重印四次,成为20世纪2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之一。好莱坞为购买这部小说的摄制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使海明威名利双收。
1937年西班牙战争爆发,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海明威又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的身份奔赴战火纷飞的西班牙前线进行战地报导,发回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电讯,并为影片《西班牙大地》写解说词,以实际行动支持年轻的西班牙共和政府。海明威根据自己在西班牙战场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迅速创作了三幕话剧《第五纵队》(1938)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热情歌颂为西班牙人民争取自由解放而战斗、为人类和平和幸福而献身的英雄,被公认为现代欧美文学中反映西班牙战争最优秀、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之一。
海明威关心和同情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他偕夫人于1941年春来到中国,报道中国的抗日战争,在重庆曾受到**同志的亲切接见。这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在美国对日宣战的当天,海明威就参加了海军。当时德国海军拥有技术先进的潜水艇,不容易被发现,对盟国构成极大威胁。海明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加了对敌斗争,他亲自驾驶自己经过改装的“皮拉尔号”快艇,在墨西哥湾和古巴北部海域搜寻德国的潜水艇。他在自己的快艇上配有电台、机枪和炸药。他的计划是:一旦发现敌人,便开足马力,全速前进,对敌艇进行自杀式袭击。他指挥船员在海上追踪敌人达两年之久,始终没有找到撞击敌艇的机会。
1944年6月,海明威作为《柯里厄》杂志的记者随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他亲自率领一支游击队深入敌后进行侦察活动。向盟军作战指挥部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后来他率领的游击队还直接参加了光复巴黎的战斗,并先于法国将军莱克勒的部队进入凯旋门。他因此曾经被指控为违反日内瓦会议关于记者不许参加战斗的规定而受审,审判结果无罪,后来还获得了奖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十多次身受重伤,充分体验了出生入死的滋味,经受了血与火的严酷考验。他还多次遭遇飞机失事和意外车祸,每次都险遭不测,但他每次都临危不惧,死里逃生,战胜了死神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在一次车祸中,因头部受伤缝了57针,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失眠,使他受苦终生。此外,他还经历了三次婚变,忍受了感情上的痛苦和折磨,真可谓多灾多难,历尽坎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明威在哈瓦那定居,和古巴老渔民恩特斯相识相伴,两人志趣相投,性格相近,他们早在30年代末就曾一起在海上捕过鱼,共同经历了近20年的风风雨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海明威对这位老渔民精湛的捕鱼技术和不怕大风大浪的坚强性格十分赞赏,1952年他以富恩特斯为原型,创造了《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这一著名的艺术典型。《老人与海》的出版给海明威赢得了更高的声誉,使他当年就荣获普利策奖,瑞典皇家科学院为表彰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和“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又授予他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人做过或者没人做成的事情。”海明威正是这样一个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真正的作家。
海明威晚年患有失眠、高血压、糖尿病、新陈代谢紊乱和精神抑郁等多种疾病,1960年病情恶化,精神错乱,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于1961年初离开古巴,举家迁回美国治病,但一直没有好转。他十分痛苦地对家人反复说:“我不行了,一点也写不出来了,你晓得吗?我不行了。”人们不难想象,对海明威这样一位毕生都争胜好强、从不服输的具有“硬汉性格”的作家来说,“我不行了,一点也写不出来了”意味着什么?多种疾病的长期折磨已经使他苦不堪言,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不能继续写作更是雪上加霜,使他难以忍受,它意味着生命对于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因而产生了生不如死的念头。
海明威对死并不畏惧,他一生无数次与
死神擦肩而过却无缘相会,现在为了彻底解脱自己,他决定要主动和死神握手了。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在经过又一个彻夜难眠的折磨之后,去意已决。于是他趁家人尚未起床的机会,悄悄地爬起,抱着伴随自己多年的心爱的猎枪,口含枪口,扣动板机,饮弹而亡。告别了给他带来辉煌和痛苦的人世,结束了他坎坷不平、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时年62岁。
同样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的老朋友、长他两岁的古巴老渔民富恩特斯在他自杀身亡之后,居然还活了整整40个年头,于2001年以104岁高龄仙逝。富恩特斯虽然是靠打鱼为生的穷苦渔民,但老人十分珍视与海明威的友谊,他在风烛残年之际,立下雄心壮志:克服困难,筹集资金,搜集大量与海明威有关的珍贵资料、实物和照片,于1963年在哈瓦那东郊的海明威故居贝希亚庄园建成了“海明威纪念馆”。他曾经在这里接待过成千上万从世界各地前来凭吊海明威的文学爱好者和游客,向他们讲述海明威的传奇故事。美国渔业协会为表彰富恩特斯为促进美国和古巴两国人民的友谊所作的贡献,在他去世前不久特授予百岁老人“荣誉船长”的称号。
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文学是和海明威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出现的介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文学流派。这一文学流派没有共同的纲领和统一的固定组织,但其作家大都有共同的经历和感受:他们本人或者亲属大多曾受到战火的摧残,具有强烈的反战情绪;他们目睹西方文明的虚伪和堕落,看不到理想,找不到出路,对未来失去信心;他们思索人生的意义,生活的价值,却和社会格格不入,对现实和人生感到幻灭和迷惘。在他们的创作中着力描写的是被战争逐出生活常规的人们的苦难经历、精神创伤和内心的苦闷,充满悲观忧伤的情绪。在创作方法上,力求冲破传统,追求艺术创新,广泛使用象征和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针对这一文学现象,在巴黎度过大半生的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斯泰因对海明威等年轻作家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很欣赏这句话,便用它作为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辞之一(另一条题辞出自《圣经·传道书》:“一代过去了,另一代又来临;但是大地永存”)。随着这部小说的成功和风靡一时,“迷惘的一代”便不胫而走,成为这一文学流派的正式名称,海明威便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和公认的精神领袖。
海明威以自己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在1924年发表了短篇小说《大二心河》,描写主人公涅克从欧战复员回家后,战争的阴影像梦魇一样在他心中挥之不去,他整日苦闷彷徨,萎靡不振,无所事事。为了摆脱战争在他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只好用钓鱼打发时光。这是海明威最早写的一篇带有“迷惘”色彩的小说。接着他又写成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主要描写一群参加过大战的美国青年战后流落巴黎的生活情景。主人公巴尼斯原是一名美国记者,他怀着满腔热忱自愿赴欧参战,但战争没有使他获得光荣,反而由于下部受伤而使他失去性爱能力,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在战后的生活中,他表面上轻松自若,无忧无虑,他说:“对我自己的遭遇,我总是一笑置之。”实际上生活十分无奈,心灵非常痛苦,战争的恶梦不时在他心灵深处悸动,有关战争的记忆和暴力肆虐的情景常常在他的脑际闪过。他和在战时失去恋人的英国女护士布莱特由同病相怜发展成炽烈的爱情,但战争所造成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创伤却使这对有情人无法结合。他们在失望之余,对生活更加感到厌倦和迷惘。他俩和一群经历大致相同、战后流落异乡、浪迹欧洲大陆的青年朋友,为了暂时忘却“人间地狱般的痛苦”,终日出没于酒吧间、咖啡馆和斗牛场,企图在纵酒狂欢中逃避现实,在恣意纵欲中解脱自我,在斗牛场的英勇无畏中寻找刺激。小说描写在战后的一片精神荒原上,这一群青年男女,不管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没有一个头脑清醒,没一个人奋发向上,没有一个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战争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漂泊不定、无家可归的天涯游子。他们频繁来往于法国和西班牙之间,没完没了地聚会、跳舞、饮宴和旅行,整天喝酒、兜风、钓鱼、看斗牛、搞三角恋爱,表面上似乎无忧无虑,忙碌而欢乐,实际上在寻欢作乐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一种看不到前途找不到出路的深沉的痛苦和悲哀。
天际的太阳照样升起,而人性的太阳却已经沉落。这就是海明威通过他的小说所昭示的一代世纪儿的悲剧。由于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幻灭与迷惘,写出了一代人的失落与困惑,引起了不少年轻人
的共鸣,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宣言书。
“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海明威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仍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美国青年亨利和英国女护士凯瑟琳的爱情悲剧,揭示战争与爱情的矛盾。在英语中其书名既可作“永别了,武器”解,也可以作“永别了,怀抱”解。海明威巧妙地运用这一语双关的书名,概括了他所要表达的关于战争与爱情的双重主题。小说的主人公亨利原来是一位天真纯洁的热血青年,是一位从美国到意大利学习建筑学的留学生。由于受到意大利当局的“爱国主义”和美国总统的所谓“使民主政治在世界安存”等战争宣传的煽动,他怀着热爱意大利和“拯救世界民主”的崇高感情,响应两国政府的号召,志愿参军作战。但他后来却亲眼看到意大利各阶层的人民,从士兵、农民、市民到教士、商人和军官,从伤员到医生护士,全都厌恶和憎恨这场“该死的战争”。军官们醉生梦死,陶醉于酒馆妓院之中,士兵则千方百计地设法逃离战场。小说通过主人公在战争中的观察体验和个人的不幸遭遇,使他终于认识到自己虽有良好的动机,实际上却不自觉地充当了制造战争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和帮凶。他亲眼看到战争在流血、在制造死亡、在破坏爱情、在杀害最善良的人。所以他说:“我观察了好久,也没有发现什么神圣的、所谓光荣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光荣”,“每当我听到神圣、光荣、牺牲以及其它一些空泛的字眼就感到害臊”。亨利通过参加战争认识了战争的本质,改变了他原来对战争的态度。
小说在揭露战争残酷性的同时,还刻意描写了亨利的爱情悲剧。他在意大利前线和英国女护士凯瑟琳相识,双方的交往开始带有逢场作戏的性质。后来亨利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受伤,住进了米兰医院,和凯瑟琳再次相遇,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心看护。“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生活经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处境,使两人从逢场作戏到相依相恋,谁也离不开谁,最后结为终生伴侣。他们把爱情看成是对抗死亡、战胜孤独和摆脱战争的唯一途径。
后来亨利伤愈出院,重返前线。在一次大撤退途中,因为他的外国人口音被意大利宪兵巡逻队误认为是德国奸细而遭到逮捕并判
处死刑。在处决前的押解途中,他伺机跳河潜水,死里逃生,到米兰找到了凯瑟琳,又一起逃亡到中立国瑞士,用亨利的话说,他“单方面和敌人休战了”。他满以为离开了战场,“永别了武器”,从此可以过上安宁平静的幸福生活了,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不久,和他相依为命的妻子凯瑟琳和婴儿都不幸死于难产,又把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冷酷的世界上。亨利在“永别了武器”之后,又“永别了怀抱”,重新回到空虚和孤独之中。小说最后写凯瑟琳的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亨利在失去自己心爱妻子的同时,也失去了他与孤独和死亡进行抗争的精神支柱,失去了他在茫茫荒漠中赖以安身立命的最后一片绿洲。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人生,让他怎能不失落!怎能不迷惘!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正是以爱和死的变奏,表达了一代人的精神危机,揭露和控诉了战争和战争制造者的罪恶,突出了小说的反战主题。尽管小说从头到尾弥漫着感伤消沉的气氛,悲观主义色彩比较浓厚,但其主要倾向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指出战争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使人们丧失了信仰和正常生活的权利,是造成一代人心理创伤和精神“迷惘”的根源。
在海明威的上述两部小说之前,属于“迷惘的一代”文学的重要作品还有帕索斯(1896-1970)的《三个士兵》(1921)和肯明斯(1894-1962)的《巨大房间》(1922),前者揭露战争怎样毁灭了一位音乐天才的美好前程,后者描写了一个自愿帮助法国人打仗的美国人怎样被当作奸细关进法国集中营的不幸遭遇。另外,福克纳(1897-1962)在《士兵的报酬》(1926)中,描写了一个在英国空军中服役的美国人头部受伤之后双目失明,最后痛苦地死去;他的《萨托里斯》(1929)描写一个士兵在战争中受到刺激,复员后精神麻木,丧魂落魄,生活失去目标,最后死于车祸的悲惨故事,都带有明显的“迷惘”色彩。还有菲茨杰拉尔德(1896-1940)和沃尔夫(1900-1938)等没有亲历过战争的作家,由于在他们的某些作品中也表现出战后年轻一代对美国所抱的希望和理想的破灭,以及对前途的“迷惘”和迟疑,具有浓厚的悲观情绪,因而也被划入“迷惘的一代”文学之列。
[责任编缉 刘生良]
范文五:迷惘的一代_陈丽
2005年11月2005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