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灵隐寺导游词
浙江工商旅游学会
灵隐寺书面导游词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灵隐寺历史:
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康熙帝六下江南,四到灵隐,又一次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
,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禅寺”四个巨匾
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 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 灵隐寺主要景观:
天王殿
灵隐寺山门内的第一重殿——天王殿。殿门正上方挂有上下二个巨匾。上匾“云林禅寺”,乃是清圣祖康熙皇帝所赐,灵隐寺曾经又名云林禅寺,即是根据于此。下匾“灵鹫飞来”,乃是黄元秀先生所书。因为本寺对面有飞来峰,相传此峰是从印度灵鹫峰飞来。东晋慧理和尚认为:此峰乃是仙灵所隐,灵隐寺之得名即是缘由于此。因为本殿供有四大天王,故本殿名为天王殿。
本殿正中,则供奉着是弥勒菩萨,它腆着大肚,咧着笑口。当你走上前去,他似乎是在对着你笑。你可知道他大肚容的是什么东西吗?你又可曾明白他为什么要如此开怀大笑吗?这答案就是: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开怀大笑,笑人间可笑之人。 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慈氏,也就是慈悲之意。依佛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夭。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是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出家于岳林寺。他圆寂前,端坐在岳林寺一块盘石上说谒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知。”人们以为他是弥勒的化身,故塑像供奉之。
在弥勒菩萨像两旁,大家可以看到四位高大、威武的大将,他们个个身穿盔甲,手持武器,怒目而视,给人一种威震四方的感觉,有点像是我国古代战场上的将军,这就是大家时有耳闻的四大金刚了。不过请别怕!他们可都是护持佛法的大将,威武不能屈,去恶扬善,保护着每一位行善的人们。所以佛教中也有称他们为“护世四天王”。其中,手拿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手臂缠绕一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四位所拿的法器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其象征的就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佛经上把众生世界,依次分为欲界、色界如无色界“三界”。每一界又以禅定修行功夫程度的高低分为若干天。欲界中最高级的天是“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在欲界护持佛法的四位天王是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
希望本次佛教之旅能给你带来些许的感悟
浙江工商旅游学会
北方多阔天王。又称四大天王、护世四天王、护世夭。六欲天又分为六重,第一重在须弥山之蟹,叫“四大天王”。那里耸立着一座大山,名叫犍陀罗山。此山又有四个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属分住其上。他们“各护一天下”。
(1)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身穿甲胄,“持国”即指天王慈悲为怀,保护众生。守护东胜神洲。
(2)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穿甲胄,手持宝剑,相传他因能使众生增长善根而得名。守护南瞻部洲。
(3)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中缠绕一条龙,所谓“广目”,佛经上说他是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保护众生。守护西牛贺洲。
(4)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拿着形似雨伞的宝幡,左手持银鼠。多闻是指他的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又能以宝伞、银鼠制服众魔,保护众生财产,又是财富之神。守护北俱卢洲。
在弥勒菩萨像的背后,大家可以看见一尊雕像——韦驮菩萨。他手执降魔杵,威严无比,象征着降伏世间一切邪恶势力。他曾发愿,护持佛法,永为众生服务。
韦驮,梵文音译为私建陀。依佛经传说,此神又称韦天将军,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将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将中的首将。是僧团、寺院及斋供之最著名的护法神。在佛陀即将涅槃时,韦将军曾得到佛陀的附嘱,以护持佛法。因此,现在佛寺中,韦驮塑像一般都是面对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像,保护佛祖,驱除邪魔。灵隐寺韦驮雕像是南宋初期遗物,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这尊韦驮像高2.5米,是用一根香樟木雕刻而成,为灵隐寺中现存历史较早的佛像之一。
经常去寺庙的人都会发现,一般的寺庙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座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座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经过两个人的分工合作,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小小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其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把物尽其用,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企业在挑选人才的时候也常常是这样的 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权责对等原则。希望这个小故事也能给您带来一点点的思考。
天王殿的后门上方悬有“威镇三洲”。古代神话认为须弥山是人类所住世界的中心,日月围绕此山回转出没,三界诸天也依此山而建立的四方有四洲,即东方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卢洲。相传北方是净土,因此韦陀只需镇住东南西三洲就好了。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一般简称为“大殿”,它是寺院僧众早晚诵经共修的场所。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具有降服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四大魔的智慧与力量,叫做“大雄”,也即一切无畏的大力士的意思,后来就把它作为释迦牟尼的“德号”。寺院因而也就把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
本殿门前的正上方有“妙庄严域”四字,是前浙江省图书馆长张宗祥先生手
希望本次佛教之旅能给你带来些许的感悟
浙江工商旅游学会
笔,下方这块金碧辉煌的匾额题有“大雄宝殿”四字,是已故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于1987年第二次重写。“大雄”是佛的德号,意思指佛有大力,能伏众魔,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
本殿是清代所建的仿唐建筑,它采用古代建筑单层三重歇山顶的传统手法,加上高高翘起的飞檐翼角,使庞大的屋顶显得轻盈活泼。殿字的瓦饰、窗花、斗栱、飞天浮雕以及天花板上的云龙绘图,均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艺术。本殿共高33.6米,面宽七间,进宽四问,气势轩昂,雄伟壮观,在国内其它佛教寺院中并不多见。
本殿正中莲花台上结跏趺坐的这尊佛像,就是佛祖释迦牟尼。这尊佛像是l953年重修灵隐寺时,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邓白教授,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佛像为蓝本,与华东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共同创制,用二十四块樟木雕刻而成。并曾经得到了**总理亲自审定。这尊佛像加莲花座共高有24.8米,仅像高也有19.6米,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佛像造形体态丰满,慈祥和蔼,庄严肃穆。端坐莲台左手上抬,作吉祥姿态说法相,头部微微前倾,两眼凝视。当你进殿抬头瞻仰时,与佛像视线刚好相接,以示佛祖对众生的呵护。
殿内东西两侧站立的雕像,名为二十诸天,出自《金光明经》,他们是掌管日、月、地、水、电、火、雨、风、富等天神。东边十尊是:婆竭罗龙王、增长天王、坚牢地神、鬼子母神、韦驮尊天、摩醯首罗天、多阔天王、大功德天、日宫天子,大梵天王。西边十尊是:阎罗天子、摩利支天、广吕天王、菩提树神、散脂大将、金刚密迹、持国天王、大辨才天、月宫天子和帝释尊天。他们个个手执法器和兵器都象征着神通广大,从其所穿戴的服饰上看,可以知道它是模仿我国封建王朝文武百官的服饰。
趺坐后面东西两侧坐像,共有十二尊,号称“十二圆觉”,圆觉意为“圆满觉悟”,相传他们是佛祖的十二位大弟子。从东面排列分别是:文殊、普眼、贤首、光音、弥勒、净音;从西面排列分别是:普贤、妙觉、善慧、善见、金刚藏、威音。大殿内以十二圆觉这样的布局,在全国佛教寺院中是非常少有的。
大殿后壁,大家可以看到一组大型雕塑,高20余米,雕塑材料全部用黏土塑成,不掺一点水泥。它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共有大小佛像150尊,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也充分表现了佛教《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南游遍参五十三位名师而后才能正果的典故。就是所谓的“五十三参”。
这组群雕布局分天、地、海三层。最上层那尊形容枯槁、庭骨鳞峭的雕像,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在雪山茹苦修行的形态。中层坐在麒麟上的金身像是地藏菩萨,最下层中间这尊手执净水瓶的是家喻户晓的观音菩萨,他脚踩鳌鱼,独占鳌头。此鱼传说是海中之王,其眼一眨,都有可能引起山崩海啸,洪水地震,后被观音菩萨所驯服,所以也就成了观音菩萨的坐椅。观音菩萨右侧,有一尊双手合十,身穿红肚兜童子,他便是善财,左侧是龙女,民间所传说的“金童玉女”,指了他们这两位。 这组涌壁群塑可以说是佛教艺术的上乘之作,充分体现了宗教艺术家们的神工技巧。
药师殿
本寺的第三重殿——药师殿,本殿单层重檐歇山顶,面揭七间,进深三间,正门上方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的“药师殿”三字,字体端庄,道劲有力。殿中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左边站立的是日光菩萨,手托太阳,
希望本次佛教之旅能给你带来些许的感悟
浙江工商旅游学会
象征着光明;右边站立的是月光菩萨,手托月亮,象征着清凉。他们合称为“东方三圣”。
据《药师经》记载: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称为“大医王佛”。因为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所以人们又称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他曾经在行菩萨道时,发过十二大愿,每愿都是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
东方净琉璃世界,殊胜庄严,那里的一切,都是无比的清净光明,没有五浊恶世,也没有三恶道,是佛教徒所向往的清净国土。
大殿两边的十二尊塑像,是药师佛的十二位弟子,号称“药童”,又称药叉神将,顶盔贯甲,神态威武。手下各有七千神兵,供他调遣,他们按十二个时辰轮流值班,教化众生,保护众生。
法堂
本寺的第四重殿——直指堂。直指,意为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指堂,也就相当于其它寺院的法堂,在寺院中它主要是用于讲经说法,寺院许多大型的讲经法会,都是在这里举行。
法堂中间设有一个用东阳木雕的讲台,精美异常。上面放有一把狮子座,是法师讲经说法时的法座。寻因法师宣讲如来正法,能摧破外道邪魔,犹如狮子一吼,百兽皆服,故名狮子座。座位背面悬挂着雕刻精致的大**,它是法堂的主要特征。所谓**,是指佛陀说法,不止于一人一处,犹如车轮,展转相续,故名**。
文物展厅
法堂下面是灵隐寺文物展厅,厅展面积为638平方米,内设防水、防火、防潮、电子监控和空调系统。厅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四、五十个展柜,内藏有灵隐寺历代珍藏的文物,其藏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灵隐寺历代方丈所用过的法器,如拂尘、如意等;二是纯粹的文物,如南宋的瓷瓶;三是佛教方面的文物,如贝叶经、唐人写经以及出土的佛像等;最后就是丰富异常的书画珍品,如吴昌硕的篆写条幅,任伯年的所画的扇面,沙孟海手书对联、清代竹禅和尚所画的济公活佛等。其中部分文物极其珍贵,经过杭州市文物局审定,分别被评为一、二、三级保护文物。文物展厅可以说是灵隐寺历史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座真正的宝库。
其中有一幅济公的画像大家是要必须看的哦,这幅画像的话无论你朝哪个方向看的话济公的眼神都是在朝着大家微笑的。
华严殿
本寺的最后一重殿——华严殿。从华严殿往下观望,五个大殿贯穿在一个中轴线上,层层递进,殿门上挂有原国家人大委员长**同志的亲笔题字“华严殿”。
华严殿内供奉有三尊庄严雄伟的佛像,中间手结毗卢印的是毗卢遮那佛,左边手持莲花的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右边手持如意的是大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仅用一根珍贵巨大的楠木雕刻而成,佛像雕工精致,线条优美,为了和楠木本色相协调,只用金箔勾画了一些细细的花边,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整组佛像高达
希望本次佛教之旅能给你带来些许的感悟
浙江工商旅游学会
13米。据记载:三者都是华严世界里的圣人,所以又称为“华严三圣”,华严殿即是依此而得名。
毗卢遮那佛,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注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佛。普贤菩萨,以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故称普:断道之后,邻于圣位,故称贤。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为妙德。以其明见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可思议,故称妙德。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毗卢遮那佛之左;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毗卢遮那佛之右。
《华严经》上说:“文殊师利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诸佛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他在诸菩萨中号称“智慧第一”。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山西五台山则是文殊师利菩萨示现应化的道场。
《华严经》上说:普贤菩萨以十大行愿摄持教化众生,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四川峨眉山就是普贤菩萨示现应化的道场。
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自明代就有,后废。清初重建罗汉殿影响甚大,名播海内外,现在的罗汉堂是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总面积为3116平方米,中央高
”字形,“卍”字为佛祖的三十二相之一,以示万法唯心、度为25米,其平面呈“卍
万德圆融、万缘俱息之意。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罗汉堂。该建筑分别被省、市评为“钱江杯”、“西湖杯”优质工程奖杯。
罗汉堂内供奉有500尊青铜罗汉像,每尊高为1.7米,底座宽1.3米,重1吨,其形象各异,表情丰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总造价耗资人民币三千万元。罗汉是梵语阿罗汉之简称,华言译为杀贼、无生、应供三义,为佛教声闻圣人。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无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据记载五百罗汉是佛陀身边五百位常随弟子。
罗汉堂中央是一座佛教四大名山铜殿,分别供奉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在佛教中,此四大菩萨分别象征大智、大行、大悲、大愿。铜殿高12.62米,翼展7.77米,底部面积5平方米。采用铸、锻、刻、雕、镶等12科工艺,三重檐,四立面,柱有盘龙,栏有镂花,造型精致,气势磅礴,为 “世界室内铜殿之最”,已被列为吉尼斯纪录。 道济禅师殿
道济禅师殿,其中供奉有一尊右手拿破扇、左手持念珠、右脚搁在酒缸上的济公像,他就是民间家喻户晓的“济公活佛“。
济公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心远,法名济公,浙江台州人,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灵隐寺。在他的一生行径中,被民间渲染得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远禅师。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据记载,济公性格狂放不羁,饮酒食肉,行若疯狂,与一般寺僧格格不入,以致到了监寺不能相容的地步,当时住持灵隐寺和尚是瞎堂慧远禅师。有人就把济公的这种怪诞行为上呈予瞎堂慧远,慧远禅师不但不开除他,反
希望本次佛教之旅能给你带来些许的感悟
浙江工商旅游学会
而批复道:“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大家这才不再议论。
瞎堂慧远禅师圆寂后,济公不久就离开灵隐寺而到了净慈寺。他在净慈寺度过了余生,一直到端坐而逝。
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衣衫不整,寝食无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排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诵。
济公像的左右两侧是十八罗汉,以其为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故又称十八应真。据经典记载,他们也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飞来峰又叫做“灵鹫峰”,相传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印度的高僧慧理来到了杭州,看到这里奇峰怪石,风景绝异,惊奇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时飞来,”因此后人就把它叫做飞来峰。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是,相传飞来峰下原是个村庄。南宋初年的时候有一个叫李修缘的人,在灵隐寺出家之后不受戒律,好吃狗肉,整天在村庄里游来荡去,疯疯癫癫。但是好管闲事,爱打抱不平,人称:“济颠。”有一天他掐指一算,四川峨眉山有一座小峰将要飞来,可能要压着灵隐村。他急忙跑去劝说村民离开村庄,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他说的话。正在这个时候恰巧前方有人在吹着唢呐,抬着花轿过来了。济公一看就是迎亲的队伍,心想要是我和尚跟新娘在一起的话,乡亲们肯定会来看热闹的。于是济公冲进了人群,背起花轿上的新娘就往村外跑。村子里一下就轰动了,光天化日之下和尚抢新娘,这还了得,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追了出来。这个时候天空出现了一朵乌云,一座黑压压的山峰,正好压在了灵隐村上,这座山峰后来就被叫做了飞来峰。村民们怕山峰会飞走,于是便在山上刻了数百尊的佛像,镇住了山峰,从此飞来峰就再也不飞走了。真可谓是“山不在搞,有仙则灵”
佛教小故事:
佛教起源于印度,在古代,中国的佛教并不完善,有很多经都不全面,印度的和尚来到中国后讲经说法,所以就有中国的和尚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说法。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说外面的和尚比本土的和尚有真本事,确实比本土和尚会念经;另一层意思是本地少数一些人总认为外来的东西就是比自己的好,没有看清本土人具有的同样实力。 生活中我们会面对太多的选择,当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我们改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特别是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上市该摒弃呢还是全盘接受,这就是一个问题。在面对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也是,一味的模仿也不是好事,别人的幸福在自己这里也许并不适用。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佛教小常识:
开光:开光的过程就是把所有的开光物件,至于佛前,大师们念经数篇,即算是佛光普照。你的物件就会因此而赋予灵气与法力,可以带在你身边保佑你了。 上相时先上香后礼拜,三根香就够了,敬在一个炉中即可。拜的时候是先东后南再北三拜。寺庙的大殿门是朝着南方的。
在寺庙里不要跨过蒲团,因为会给人一种不庄严的感觉。
迈过门槛的时候呢男左女右,不要踩到门槛上。
希望本次佛教之旅能给你带来些许的感悟
范文二:灵隐寺导游词
灵隐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杭州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素有“东南佛国”之称。
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现在,我们已经到
了灵隐景区。
灵隐景区不仅有闻名全国的千年古刹灵隐寺,还有古代石窟艺术瑰宝飞来峰造像。这里
名山胜水,名人逸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幽雅、秀丽,文化氛围浓
郁的仙山佛国。
请看这面写有“咫尺西天”的照壁。“咫”,是我国周代计算长度的单位,“咫尺”是距
离很近的意思。就是说,从这里只要在往前迈一步就是佛国世界灵隐寺了。现在请各位游客
随我进入景区游览。
“飞来峰概况、青林洞”: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我们眼前的这座海拔仅168米的奇秀的小山风,
就是苏东坡诗句中提到的飞来峰了。相传在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
里奇峰怪石,风景绝异,惊奇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时飞来?”因此
后人命此山为飞来峰,又名“灵鹫峰”。还有人说,飞来峰是从峨眉山飞来,并流传着济公
活佛抢新娘就生灵的故事。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其实飞来峰形成于地质史上的二叠纪时期,已有2亿年历史,是一座石灰岩山峰。他的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质地松脆,易受水蚀和风化,长年累月就形成众多形状迥异的岩洞,大
自然造就了“无石不奇,无水不清,无洞不幽,无数不古”的飞来峰。特别珍贵的是,在天
然岩洞里和山崖上,布满了五代、宋、元时期的大批石刻造像。在长约600米,宽约200
米的区域内共有153龛,470余尊造像,保存较为完整的有338尊。这些精湛的雕刻艺术品
不仅给奇峰秀石增添了神秘色彩,而且是飞来峰成为我国石窟造像中的艺术宝库。
好,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叫“青林洞”,因洞口形似虎嘴,故又称“老虎洞”。
请大家抬头细看,位于青林洞口上方的三尊大型佛像就是“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
遮那佛”,是佛教密宗中最高的神,左边是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这龛佛像建于公元
1282年,是元代作品中最早的一龛。
在“华严三圣”旁还有3尊小佛像,人称“西方三圣”,它雕刻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
即公元951年,这是飞来峰所有雕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中间那尊叫阿弥佗佛,他是西方极
乐世界的教主,称无量寿佛、接引佛;两侧分别是他的左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这
件作品虽然已经风化,但仍能看出五代时期精湛的艺术风格。
让我们再看那洞口右边的崖壁上,是佛教故事《卢舍那佛会》浮雕,这是飞来峰中雕刻
最为精致的作品。石龛里正中坐在莲花座上的是卢舍那佛,他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能以光
明普照众生,故名“大日如来”。卢舍那佛头戴宝冠,身披袈裟,双臂上举,呈说法状,左
右两侧骑在狮、象之上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还有四大天王和四菩萨像,再加上随身供
养,一共15尊。龛外还有两个“飞天”浮雕,都是北宋乾兴元年,即公元1022年的作品。
这组浮雕,雕刻线条非常细腻生动,很有现代装饰画风格。
洞内除了古代石刻外,还有不少关于济公传说中的遗迹呢!我们前方这块酷似石床的岩
石就是“济公床”。传说济公常在洞内喝酒吃狗肉,吃饱喝足了便在石床上呼呼而睡。现在
请大家沿左边小洞猫腰进去找一找济公的“手印”。看!这巨大的手印就是济公为救被飞来
峰压住的小孩,用力顶开倒塌的石块而留下的,下方还留下一顶济公常戴的宋代船形“帽子”。
各位游客,我们游完了青林洞,再前去玉乳洞看看。在这条路上,大家会发现这里的树
都是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尤其那盘根错节的千年古藤,树连藤,藤连树,已是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玉乳洞是飞来峰的第二大洞,因洞中岩石呈乳白色而得名。玉乳洞四壁所刻20多
尊真人大小的罗汉都是北宋真宗咸平四年的作品,每尊都高达1米以上。东段两侧还有六祖
像,合称“震旦六祖”。
北宋期间雕塑的罗汉像多数面形方圆,表情呆板,服饰线条生硬,身躯高大。当然也有
精美的作品,等一下我们看到的大肚弥勒就会让你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理公塔、龙弘洞口三组浮雕、大肚弥勒佛”: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理公塔。这座“理公之塔”是为纪念灵隐寺开山祖师慧理
和尚而建立的。据说慧理圆寂后,他的遗骨就存放在塔下。现在的塔是明代万历十八年重建
的,塔为实心,七层六面,一层为塔基,二层刻塔铭,三层刻《金刚经》,四层以上是佛像。
古朴沧桑的理公塔见证了一个印度和尚跋涉千山万水来到中国弘扬佛法的艰辛。
塔旁这两尊石刻都为元代作品。左边这尊大腹便便、面带微笑的就是西藏喇嘛教中的财
神,全称“宝藏神大夜叉王”。它身上披挂着用鲜花串成的璎珞,戴着金银珠宝串成的项圈、
臂钏、脚镯,全身珠光宝器,右手执一颗大宝珠,左手握着口吐串串珠宝的银鼠,右脚还踩
着一只大海螺。据说他掌管天下无尽财宝。据佛经上讲,只要按照上面这种式样绘制或雕刻
出“宝藏神大夜叉王”,那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了。
右下方这尊为金刚手菩萨像。金刚手就是夜叉神,按喇嘛教密宗的形象应该是十分凶恶
的,可这里我们看到的金刚手却头戴宝冠,右手举金刚杵,身围飞舞飘带,一脸孩童的天真
稚气,完全打破了密宗仪式。它是唐宋传统风格和藏、蒙民族艺术结合的一件艺术品。
各位游客,我们面前这个洞叫龙泓洞。洞口右侧有一组结构完整、形象逼真的佛教历史
题材的浮雕。
第一幅是《唐僧取经》的故事。只见唐三藏十分虔诚地双手合十,缓缓前进。它说的是
唐代高僧玄奘于贞观三年从京都长安出发西行,跋山涉水,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到达北天
竺摩揭陀国,拜见戒贤法师的故事。
第二幅是曹魏僧《朱士行取经》的故事。朱士行左手提棍棒,右手牵马,大步前进。
第三幅是《白马驮经》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永平十年,明帝派遣蔡谙等人去西域求佛法,
在月氏国遇到来自天竺的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请他们到京师洛阳传教。
这些雕刻结构完美,形象生动地讲诉了中国历史上内地僧侣到外国去、外国僧侣到中国
来的宗教文化交流活动,具有写实风格。
各位游客,整个飞来峰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对面崖壁间那尊袒腹露胸、笑脸相迎的大肚弥
勒了。他是整个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龛,长9.9米,高3.6米。您瞧,他慈眉善目、安然
坦坐,一手按布袋,一手执念珠,在两旁十八罗汉的簇拥下,他“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这尊雕刻于公元1000年的宋代杰作已成为飞来峰造像的标志性作品。佛经说,弥勒佛
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在释迦牟尼涅槃后,再过56亿7千万年弥勒才能接班,被称为“未
来世佛”那么,前面这尊“大肚弥勒”是不是佛主的接班人呢?不是的。今天我们看到的大
肚弥勒是根据五代后梁时浙江奉化县契此和尚的形象凿刻的。因为他肚皮极大,又整天乐呵
呵的背着大布袋游街穿巷,乐善好施,总是“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人们都喜欢叫他“布袋和尚”。他在奉化岳林寺圆寂时口念:“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
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后来人们都认为他是弥勒的化身,重降人间救助众生,就有了中
国式的大肚弥勒。大家知道大肚弥勒为什么会如此开心吗?因为“眼前都是有缘人,相亲相
近,怎不满腔欢喜”。所以大家有缘相聚一游,人生烦事当一笑了之。
“多闻天王、壑雷亭、冷泉亭”:
大家请看,那骑着青狮的雕像就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他既有护国护法之任,
也兼有财神之责,别名“施财天”,因而有“佛教财神”的称号。天王像高2米,身披盔甲,
脚蹬武靴,手持宝幢,形象威武生动。
这尊造像是飞来峰元代时期的代表作品,体现了元代密宗造像的特点。根据龛内题记推
断,极有可能是忽必烈的宠臣杨琏真伽雇工所刻。元代僧官杨琏真伽在任江南释教总统十余
年间,欺压百姓,强取民财,盗挖南宋皇陵,后被朝廷追究查办,但元世祖忽必烈将其赦免。
他为了感谢朝廷的恩典、祈求自己世寿延长,便组织人员在飞来峰刻下大批石雕造像。请看,
在多闻天王像的左侧有3尊僧像,剧中的和尚头披葛巾,圆脸宽鼻,浓眉细眼的可能就是杨
琏真伽像。
自北魏到唐代,我国的佛雕艺术主要集中北方,自晚唐以后趋向衰落,而飞来峰的五代、
宋、元造像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黛瓦丹柱的亭子称“壑雷亭”。相传是北宋开国皇帝赵
匡胤第十世孙担任临安知府时所建,去名来自苏东坡的诗句“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
奔雷”。
与壑雷亭相邻的便是有名的“冷泉亭”了。冷泉亭原为唐代杭州刺史元藇所建,最初建
于冷泉溪流中,后被山洪冲毁,明万历年间又在岸上重建。
白居易曾说,东南山水应唯杭州为最,杭州尤以灵隐为佳,而灵隐又以冷泉亭为首。1000
多年来冷泉亭以“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一直是人们流连聚会,休憩赏景的地方。亭内原
有一块“冷泉亭”匾额,唐代白居易先书“冷泉”二字,200多年后,苏轼又补书了一个“亭”
字,二公书法风格不同,朝代不同,而其墨迹能同处一匾,堪称古今一绝。但这块亭匾早在
明朝时就已不见了。现在我们所见匾额上“冷泉亭”三字为郭化若将军所书。
冷泉亭上以前有很多对联。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在亭里题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
何处飞来?”这副对联,就字面来看言辞平淡,但妙含哲理。引得晚清著名朴学大师俞樾一
家有趣对联,俞樾答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其妻答联:“泉自冷时冷起,峰
从飞处飞来。”其次女答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暗用了项羽“力拔山兮气盖
世”的典故。有兴趣的客人也不妨来试对一下。
“灵隐寺概况、天王殿两块匾”:
各位游客,“湖山重名胜,名寺藏深山。”作为杭州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千年古刹
——灵隐寺确实隐的极具易趣。一般寺院,讲究山门开阔,以炫耀法门的气派。而气势雄伟
的灵隐寺却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之中,就是到了寺庙前,也寻不出“灵隐寺”这个寺名。各
位要了解其中缘由,我得先简要介绍灵隐寺的历史。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三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杭州最大的丛林寺院,也
是全国十大名刹之一。佛教信徒素有“朝普陀必先经灵隐”的说法。据《灵隐寺志》记载,
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水奇秀,怪石嶙峋,很像印度的灵鹫山,
认为是仙灵所隐之地,于是便在此建寺,取名“灵隐”。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灵隐第一殿——天王殿。大家请看大殿重檐下悬挂的两块横
匾:一块“灵鹫飞来”,是由近代著名佛教居士书法家黄元秀所题;而另一块“云林禅寺”
的匾是清康熙皇帝的亲笔手书。那康熙皇帝为什么将灵隐寺改为“云林禅寺”呢?《灵隐寺
志》记载,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在灵隐寺主持谛辉法师陪同下,一早登上寺后的北高峰,
只见寺院笼罩在晨雾之中,眼前的云林漠漠,分外幽静。下山回寺后,触景生情,引用杜甫
“江汉终吾老,云林得尔曹”的诗句,挥笔题写“云林禅寺”四个大字。但300多年来,杭
州人民还是叫它灵隐寺。
请看,天王殿前的2个经幢,皆刻于北宋开宝二年,是吴越国王家庙“奉先寺”遗物,
宋时由迎珊禅师移置于此。经幢也称石幢,是一种刻着佛名或经咒的石柱,是古代佛教标志
物。作为镇邪祈福之用。下面请大家随我进殿参观。
“天王殿内部”:
灵隐寺自创建至今,重要的毁建共有14次,历史上灵隐寺规模最大要数五代吴越国时,
当时全寺有9楼18阁72殿,僧房1300余间,僧徒3000余人。清代康熙皇帝五次到杭州,
四次巡游灵隐寺,乾隆皇帝也六次南巡到灵隐寺,足见灵隐寺在当时的地位。
可灵隐寺屡遭天灾人祸,破坏严重。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建筑化为灰烬。解放
后,政府对灵隐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修复。现在灵隐寺的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
药师殿、法堂、藏经楼、华严殿,两边有东西禅寺、碑室、方丈院和五百罗汉堂等建筑,实
现了灵隐“还灵鹫之壮观,复名山之胜景”的梦想。
请大家抬头看,在天王殿上方有“威镇三洲”的匾额,古代神话认为须弥山是人类所住
世界的中心,它的四方有四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相传北方是
净土,因此韦陀只需威镇东、西、南三洲。
各位游客,现在看到的佛是“皆大欢喜”的弥勒木雕像,只见他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
欢迎各方游客,接受香客的第一炷香,他正向我们传授一种人生智慧:心胸宽广,万事能容,
知足常乐,健康长寿。
殿两侧分列着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
手持青峰宝剑的是守护南方的增长天王,“峰”和“风”同音,增长的意思是能令众生
增长善根,持剑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手弹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琵琶没弦需要“调”音,他要用音乐感化众生,使他们皈
依佛门。
守护北方的多闻天王手持雨伞样的宝幢寓意“雨”,他既是护法神也是佛国的财神,他
用宝幢制服魔众,保护众生财产。
手缠金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能用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他是群龙首领,众
龙“顺从”于他。
这4位威武凛然的天王不仅是佛法的守护神,也充当了中国民间百姓美好愿望的代言人: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弥勒背面是手执降魔杵的韦驮天尊,他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三十二将之
首。据说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曾被魔王抢走,是韦驮不畏艰险,奋力追回。因此,在佛寺中,
韦驮塑像大多面朝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像,意为保护佛祖,驱除邪魔,威镇三洲。这尊韦驮
像高2.5米,是南宋初期用整块香樟木雕刻而成的。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是灵隐寺中现
存最古老的一尊雕像。各位游客,汉化的韦驮菩萨在中国的寺庙里手拿降魔杵的姿势有两种:
一种是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另一种是手握杵拄地。降魔杵的拿法不同,含义也不同。如
果韦驮是双手合棒杵的,表示这是接待寺;如果韦驮是握杵拄地的,则表示此地为非接待寺。
从灵隐寺内韦驮的姿势可以看出这里是非接待寺。
“大雄宝殿、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
各位游客,在我们面前的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雄”意为一切无畏的大勇
士,是古印度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所以,信徒们就把供奉佛祖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
现在的大雄宝殿在清宣统二年重建,是一座单层重檐三叠式的歇山顶建筑,高33.6米,仅
比天安门城楼低0.1米。
这块“妙庄严域”的横匾是著名书法家张宗祥所写,“大雄宝殿”匾是书坛泰斗,原西
泠印社社长沙孟海所写。
大殿两旁有两座建于北宋建隆元年的石塔,它外观八面九层,上面雕刻有菩萨像和佛经
的故事,与天王殿门前的两座经幢称得上是灵隐寺保存最为长久的文物,被列为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
各位请随我进入大雄宝殿参观。请看,这正中莲花石坐上跌坐的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像。
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伽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于公元前
6~公元前5世纪,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痛苦,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6
年茹苦修行,35岁时在菩提迦耶“成道”,创立了据说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被佛门弟
子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族的智者”。
这尊佛像是1953年重修灵隐寺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邓白教授以唐代禅宗著名雕
塑为蓝本构思设计,华东分院雕塑系教师和东阳木雕厂民间艺人合作创造的,用24块香樟
木雕成,高19.6米,加上须弥座石基总高24.8米,佛像全身两次贴金,共花去黄金86两之
多。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
只见佛祖头部微微前倾,两眼凝视,右手微抬,仿佛正在向朝拜者讲经说法。他坐在莲
台上,表示圣洁清芳,出淤泥而不染;佛螺状的头发为天蓝色,象征与天齐平;额眉间有个
“白点”,是佛祖三十二相之一“眉间白毫相”表示吉祥如意;头部后面的镜称为“摩尼镜”,
象征智慧和光明;佛顶上有一把撑开雨伞似得盖,叫天盖,全用珠宝装饰而成,又称“宝盖”。
请大家再看殿内东西两边的二十尊立像,名叫二十诸天。他们本是古印度神话中罚恶护
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采用其说,作为护持佛法的神。
东侧身旁有一小孩的女神是鬼子母神,听其名称似非善类,确实这个鬼子母原是个专门
吃小孩的恶神,后得释迦牟尼感召而皈依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恶神转化为专门保
护儿童的善神。二十诸天进入中国后已被汉化,他们穿戴的服饰很多都是模仿我国封建王朝
的文武百官。
殿后排列有十二尊跌坐的塑像,是佛祖的十二个大弟子,民间称为“十二圆觉”,意为
像佛那样圆满的觉悟者。据说现在的佛经就是他们根据释迦牟尼在世时讲经说法和自己的见
解整理而成。大雄宝殿有十二圆觉这样的布局,在全国寺院中是非常罕见的。
“53参海岛群塑、济公疯和尚”:
各位游客,在释迦牟尼像的后面,是一组“五十三参”彩色立体群塑,高20余米,全
部用黏土,不掺一点水泥,塑造了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的150尊佛像。
大家所看到的图中那位双手合十、身穿红肚兜的孩童叫善财童子,俗称“善财”。据佛
经讲,善财童子是福城长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时,有种种珠宝涌现,故名善财。文殊菩萨
路过福城,看出善财有佛缘,就指点他去南游110城,参访53位名师,他历经了千辛万苦,
用一颗赤诚之心和不折不挠的行动经受了考验,最后遇到普贤菩萨“即身成佛”。所以佛教
建筑中的阶梯常铺为五十三级,比喻“五十三参,参参见佛”。
群塑分为天、地、海三层。最下层为“海”,正中脚踏鳌鱼、手持净瓶的就是大慈大悲
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又称“观自在”,据说世上众生遇到灾难,只要念诵他的名字,他就
会寻声来救,所以称“观世音”。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称“观音”。观世音菩萨原为
男性,因佛教传入中国,逐步融合进中国民族文化而渐渐演变,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塑成女性像,迎合善男信女的心理需求,使观音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女菩萨。观音脚踏鳌鱼,说是因为只要鳌鱼一动,就会天翻地覆,所以观音将其镇住,使人间得以太平、观音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善财和龙女,他们是观音菩萨的左右胁侍。
请大家看那中间坐在麒麟上的金身像是地藏王菩萨,他曾是新罗国的王子金乔觉,削发为僧后到中国的九华山修行得到。地藏王曾立下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意思就是直到地狱里没有一个“罪鬼”受苦,自己才愿意成佛。
最上层的那尊瘦骨嶙峋的塑像,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在雪茹山苦修行的形象,又称“饿佛像”。他吃的是白猿献的果,喝的是麋鹿献的奶。这就是和尚只能吃素,但可以喝牛奶的缘由。
各位游客,在这里还要特别介绍两位大家所熟悉的人物。左上方的那位侧着身手拿破扇挡住脸的就是济公。他原名李心远,浙江台州人。南宋初年在灵隐寺出家,是高僧瞎堂法师的徒弟。虽然他不守清规戒律,但他为人正直善良,见义勇为,又神通广大,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至今还流传着“济公斗蟋蟀”、“运木古井”等许多有关他的传奇。老百姓尊称他为“济公活佛”。
我们再瞧右壁中间手执扫帚、身黑如墨的就是“疯僧”。相传他本身是南宋时灵隐寺僧人,长得非常丑陋,但他心灵美好,一身正气。据说当年秦桧陷害岳飞时,到灵隐寺求签,疯僧用破扫帚朝着秦桧没头没脑的扫去,扫得秦桧失魂落魄,狼狈而逃,这就是历史上“疯僧扫秦桧”的故事。人们对这位伸张正义的疯僧非常敬佩,就在群塑中为他立了一个席位,让他享受人间香火。灵隐寺的群塑中,将人间曾出现过的两名血肉之躯与佛国菩萨供奉在一起,可见灵隐寺的立场。
“药师殿、藏经楼、华严殿、五百罗汉堂”:
在大雄宝殿后面的这一座单层重檐歇山顶的大殿就是1993年正式开光的药师殿。“药师殿”匾额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主席赵朴初先生所书。殿内正中手持宝塔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左右写实分别是手托太阳象征光明的日光菩萨和手托月亮象征清凉的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东方净琉璃净土的教主。成佛时,曾立下十二大誓愿,愿除一切众生病苦,令一切众生身心安乐。据说他能医治百病,解除各种顽疾苦痛,消灾延寿,因此,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
我国历史上社会各阶层对药师如来的信仰很盛。从宗教和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心病是一切疾病的根源,一切病皆由心而发,由心而生。药师佛不可能消除人们肉体病痛,但可使众生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医治信徒的心病。大殿两边是药师佛的十二弟子“药叉神将”。按中国的习俗给他们配上了十二属相的图案,你属什么就直接找他,让他给你和亲人朋友开张延年益寿的“药方”吧。
各位游客,灵隐寺的第四进是藏经楼,第五进是华严殿,两大建筑都依山而建,密林相掩,似有红尘飞不到之势。藏经楼分为云林藏宝、法堂与藏经楼三部分。这里陈列着历代佛教文物珍品,收藏了各种佛经书籍,重放“灵隐书藏”之光彩。
华严殿是寺院最高层。殿内供奉“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是以释迦牟尼法身经过修习后而大彻大悟的报身佛形象来塑造的,体现佛祖从法身、报身、应身的“三身”变化,左右胁侍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尊佛像都用楠木雕成,工艺精湛,成为佛教艺术的精品。
各位游客,在灵隐寺西面有新建的五百罗汉堂。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有说是参加第一次和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还
有的说是五百强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
灵隐寺的罗汉堂原来就有,且声名远播,对苏州西园寺、北京万寿寺、香山碧云寺的罗汉殿建造有很重要的影响。可惜罗汉堂在1936年毁于火灾。1999年共耗资5000余万元的五百罗汉堂重现灵隐寺,共占地3616平方米,殿内供奉五百罗汉,呈“卍”字形布局,均用青铜铸成,像高1.7米,重1吨,造型形象生动,殿中间建有高12.62米的铜殿,四面透空,供奉我国大乘佛教四大名山的主佛像。其造型之别致,气势之雄伟,已列入吉尼斯纪录。灵隐寺的罗汉堂又为佛教世界增添一楚文化珍品。
各位游客,灵隐寺的参观结束了。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谢谢!
范文三:灵隐寺书面导游词
灵隐寺书面导游词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灵隐寺历史:
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个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 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
灵隐寺主要景观:
天王殿
灵隐寺山门内的第一重殿——天王殿。殿门正上方挂有上下二个巨匾。上匾“云林禅寺”,乃是清圣祖康熙皇帝所赐,灵隐寺曾经又名云林禅寺,即是根据于此。下匾“灵鹫飞来”,乃是黄元秀先生所书。因为本寺对面有飞来峰,相传此峰是从印度灵鹫峰飞来。东晋慧理和尚认为:此峰乃是仙灵所隐,灵隐寺之得名即是缘由于此。因为本殿供有四大天王,故本殿名为天王殿。
本殿正中,则供奉着是弥勒菩萨,它腆着大肚,咧着笑口。当你走上前去,他似乎是在对着你笑。你可知道他大肚容的是什么东西吗?你又可曾明白他为什么要如此开怀大笑吗?这答案就是: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开怀大笑,笑人间可笑之人。
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慈氏,也就是慈悲之意。依佛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夭。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是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出家于岳林寺。他圆寂前,端坐在岳林寺一块盘石上说谒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知。”人们以为他是弥勒的化身,故塑像供奉之。
在弥勒菩萨像两旁,大家可以看到四位高大、威武的大将,他们个个身穿盔甲,手持武器,怒目而视,给人一种威震四方的感觉,有点像是我国古代战场上的将军,这就是大家时有耳闻的四大金刚了。不过请别怕!他们可都是护持佛法的大将,威武不能屈,去恶扬善,保护着每一位行善的人们。所以佛教中也有称他们为“护世四天王”。
其中,手拿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手臂缠绕一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四位所拿的法器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其象征的就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佛经上把众生世界,依次分为欲界、色界如无色界“三界”。每一界又以禅定修行
功夫程度的高低分为若干天。欲界中最高级的天是“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在欲界护持佛法的四位天王是指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阔天王。又称四大天王、护世四天王、护世夭。六欲天又分为六重,第一重在须弥山之蟹,叫“四大天王”。那里耸立着一座大山,名叫犍陀罗山。此山又有四个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属分住其上。他们“各护一天下”。
(1)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身穿甲胄,“持国”即指天王慈悲为怀,保护众生。守护东胜神洲。
(2)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穿甲胄,手持宝剑,相传他因能使众生增长善根而得名。守护南瞻部洲。
(3)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中缠绕一条龙,所谓“广目”,佛经上说他是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保护众生。守护西牛贺洲。
(4)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拿着形似雨伞的宝幡,左手持银鼠。多闻是指他的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又能以宝伞、银鼠制服众魔,保护众生财产,又是财富之神。守护北俱卢洲。
在弥勒菩萨像的背后,大家可以看见一尊雕像——韦驮菩萨。他手执降魔杵,威严无比,象征着降伏世间一切邪恶势力。他曾发愿,护持佛法,永为众生服务。 韦驮,梵文音译为私建陀。依佛经传说,此神又称韦天将军,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将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将中的首将。是僧团、寺院及斋供之最著名的护法神。在佛陀即将涅槃时,韦将军曾得到佛陀的附嘱,以护持佛法。因此,现在佛寺中,韦驮塑像一般都是面对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像,保护佛祖,驱除邪魔。灵隐寺韦驮雕像是南宋初期遗物,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这尊韦驮像高
2.5米,是用一根香樟木雕刻而成,为灵隐寺中现存历史较早的佛像之一。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一般简称为“大殿”,它是寺院僧众早晚诵经共修的场所。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具有降服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四大魔的智慧与力量,叫做“大雄”,也即一切无畏的大力士的意思,后来就把它作为释迦牟尼的“德号”。寺院因而也就把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
本殿门前的正上方有“妙庄严域”四字,是前浙江省图书馆长张宗祥先生手笔,下方这块金碧辉煌的匾额题有“大雄宝殿”四字,是已故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于1987年第二次重写。“大雄”是佛的德号,意思指佛有大力,能伏众魔,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
本殿是清代所建的仿唐建筑,它采用古代建筑单层三重歇山顶的传统手法,加上高高翘起的飞檐翼角,使庞大的屋顶显得轻盈活泼。殿字的瓦饰、窗花、斗栱、飞天浮雕以及天花板上的云龙绘图,均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艺术。本殿共高33.6米,面宽七间,进宽四问,气势轩昂,雄伟壮观,在国内其它佛教寺院中并不多见。
本殿正中莲花台上结跏趺坐的这尊佛像,就是佛祖释迦牟尼。这尊佛像是l953年重修灵隐寺时,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邓白教授,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佛像为蓝本,与华东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共同创制,用二十四块樟木雕刻而成。并曾经得到了**总理亲自审定。这尊佛像加莲花座共高有24.8米,仅像高也有19.6米,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佛像造形体态丰满,慈祥和蔼,庄严肃穆。端坐莲台左手上抬,作吉祥姿态说法相,头部微微前倾,两眼凝视。
当你进殿抬头瞻仰时,与佛像视线刚好相接,以示佛祖对众生的呵护。
殿内东西两侧站立的雕像,名为二十诸天,出自《金光明经》,他们是掌管日、月、地、水、电、火、雨、风、富等天神。东边十尊是:婆竭罗龙王、增长天王、坚牢地神、鬼子母神、韦驮尊天、摩醯首罗天、多阔天王、大功德天、日宫天子,大梵天王。西边十尊是:阎罗天子、摩利支天、广吕天王、菩提树神、散脂大将、金刚密迹、持国天王、大辨才天、月宫天子和帝释尊天。他们个个手执法器和兵器都象征着神通广大,从其所穿戴的服饰上看,可以知道它是模仿我国封建王朝文武百官的服饰。
趺坐后面东西两侧坐像,共有十二尊,号称“十二圆觉”,圆觉意为“圆满觉悟”,相传他们是佛祖的十二位大弟子。从东面排列分别是:文殊、普眼、贤首、光音、弥勒、净音;从西面排列分别是:普贤、妙觉、善慧、善见、金刚藏、威音。大殿内以十二圆觉这样的布局,在全国佛教寺院中是非常少有的。
大殿后壁,大家可以看到一组大型雕塑,高20余米,雕塑材料全部用黏土塑成,不掺一点水泥。它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共有大小佛像150尊,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也充分表现了佛教《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南游遍参五十三位名师而后才能正果的典故。就是所谓的“五十三参”。
这组群雕布局分天、地、海三层。最上层那尊形容枯槁、庭骨鳞峭的雕像,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在雪山茹苦修行的形态。中层坐在麒麟上的金身像是地藏菩萨,最下层中间这尊手执净水瓶的是家喻户晓的观音菩萨,他脚踩鳌鱼,独占鳌头。此鱼传说是海中之王,其眼一眨,都有可能引起山崩海啸,洪水地震,后被观音菩萨所驯服,所以也就成了观音菩萨的坐椅。观音菩萨右侧,有一尊双手合十,身穿红肚兜童子,他便是善财,左侧是龙女,民间所传说的“金童玉女”,指了他们这两位。 这组涌壁群塑可以说是佛教艺术的上乘之作,充分体现了宗教艺术家们的神工技巧。
药师殿
本寺的第三重殿——药师殿,本殿单层重檐歇山顶,面揭七间,进深三间,正门上方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的“药师殿”三字,字体端庄,道劲有力。殿中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左边站立的是日光菩萨,手托太阳,象征着光明;右边站立的是月光菩萨,手托月亮,象征着清凉。他们合称为“东方三圣”。
据《药师经》记载: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称为“大医王佛”。因为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所以人们又称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他曾经在行菩萨道时,发过十二大愿,每愿都是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
东方净琉璃世界,殊胜庄严,那里的一切,都是无比的清净光明,没有五浊恶世,也没有三恶道,是佛教徒所向往的清净国土。
大殿两边的十二尊塑像,是药师佛的十二位弟子,号称“药童”,又称药叉神将,顶盔贯甲,神态威武。手下各有七千神兵,供他调遣,他们按十二个时辰轮流值班,教化众生,保护众生。
法堂
本寺的第四重殿——直指堂。直指,意为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指堂,也就相当于其它寺院的法堂,在寺院中它主要是用于讲经说法,寺院许多大型的讲经法会,都是在这里举行。
法堂中间设有一个用东阳木雕的讲台,精美异常。上面放有一把狮子座,是法师讲经说法时的法座。寻因法师宣讲如来正法,能摧破外道邪魔,犹如狮子一吼,百兽皆服,故名狮子座。座位背面悬挂着雕刻精致的大**,它是法堂的主要特征。所谓**,是指佛陀说法,不止于一人一处,犹如车轮,展转相续,故名**。
文物展厅
法堂下面是灵隐寺文物展厅,厅展面积为638平方米,内设防水、防火、防潮、电子监控和空调系统。厅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四、五十个展柜,内藏有灵隐寺历代珍藏的文物,其藏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灵隐寺历代方丈所用过的法器,如拂尘、如意等;二是纯粹的文物,如南宋的瓷瓶;三是佛教方面的文物,如贝叶经、唐人写经以及出土的佛像等;最后就是丰富异常的书画珍品,如吴昌硕的篆写条幅,任伯年的所画的扇面,沙孟海手书对联、清代竹禅和尚所画的济公活佛等。其中部分文物极其珍贵,经过杭州市文物局审定,分别被评为
一、二、三级保护文物。文物展厅可以说是灵隐寺历史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座真正的宝库。
华严殿
本寺的最后一重殿——华严殿。从华严殿往下观望,五个大殿贯穿在一个中轴线上,层层递进,殿门上挂有原国家人大委员长**同志的亲笔题字“华严殿”。 华严殿内供奉有三尊庄严雄伟的佛像,中间手结毗卢印的是毗卢遮那佛,右边手持莲花的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左边手持如意的是大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仅用一根珍贵巨大的楠木雕刻而成,佛像雕工精致,线条优美,为了和楠木本色相协调,只用金箔勾画了一些细细的花边,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整组佛像高达13米。据记载:三者都是华严世界里的圣人,所以又称为“华严三圣”,华严殿即是依此而得名。
毗卢遮那佛,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注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佛。普贤菩萨,以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故称普:断道之后,邻于圣位,故称贤。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为妙德。以其明见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不可思议,故称妙德。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毗卢遮那佛之左;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毗卢遮那佛之右。
《华严经》上说:“文殊师利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诸佛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他在诸菩萨中号称“智慧第一”。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山西五台山则是文殊师利菩萨示现应化的道场。
《华严经》上说:普贤菩萨以十大行愿摄持教化众生,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四川峨眉山就是普贤菩萨示现应化的道场。
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自明代就有,后废。清初重建罗汉殿影响甚大,名播海内外,现在的罗汉堂是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总面积为3116平方米,中央高
度为25米,其平面呈“卍”字形,“卍”字为佛祖的三十二相之一,以示万法唯心、万德圆融、万缘俱息之意。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罗汉堂。该建筑分别被省、市评为“钱江杯”、“西湖杯”优质工程奖杯。
罗汉堂内供奉有500尊青铜罗汉像,每尊高为1.7米,底座宽1.3米,重1吨,其形象各异,表情丰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总造价耗资人民币三千万元。罗汉是梵语阿罗汉之简称,华言译为杀贼、无生、应供三义,为佛教声闻圣人。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无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据记载五百罗汉是佛陀身边五百位常随弟子。
罗汉堂中央是一座佛教四大名山铜殿,分别供奉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在佛教中,此四大菩萨分别象征大智、大行、大悲、大愿。铜殿高12.62米,翼展7.77米,底部面积5平方米。采用铸、锻、刻、雕、镶等12科工艺,三重檐,四立面,柱有盘龙,栏有镂花,造型精致,气势磅礴,为 “世界室内铜殿之最”,已被列为吉尼斯纪录。 道济禅师殿
道济禅师殿,其中供奉有一尊右手拿破扇、左手持念珠、右脚搁在酒缸上的济公像,他就是民间家喻户晓的“济公活佛“。
济公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心远,法名济公,浙江台州人,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灵隐寺。在他的一生行径中,被民间渲染得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远禅师。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据记载,济公性格狂放不羁,饮酒食肉,行若疯狂,与一般寺僧格格不入,以致到了监寺不能相容的地步,当时住持灵隐寺和尚是瞎堂慧远禅师。有人就把济公的这种怪诞行为上呈予瞎堂慧远,慧远禅师不但不开除他,反而批复道:“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大家这才不再议论。
瞎堂慧远禅师圆寂后,济公不久就离开灵隐寺而到了净慈寺。他在净慈寺度过了余生,一直到端坐而逝。
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衣衫不整,寝食无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排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诵。
济公像的左右两侧是十八罗汉,以其为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故又称十八应真。据经典记载,他们也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灵隐简介(英文版)
Linyin Temple was first construc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4th century ,Created by the India Monk- Master Huili dating back nearly 1,700 years. As Buddhism was not yet very popular at the time, the earliest temple was in a very rudimentary form. In the 6th century Emperor Wudi of Liang Dynasty assigned more land for its expansion, so that the temple got its initial scale. However, it experienced a period of oblivion after 845 AD when Emperor Wuzong decreed the destruction of Buddhist temples across the country. The Temple was pulled down like the others and the monks were dismissed or secularized. In 960s, king Qian Liu of Wuyue kingdom requested Master Yanshou to rebuild the temple. Master Yanshou set up the Stone Sutra pillars, the Pavilion of Thousand Buddhas, the Hall of Dharma and pavilion of Maitreya. The scale of the Temple was expanded so that it contained a total of 1,300 rooms. Therefore, in early 1200s,the Temple was listed the secon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mong the leading Buddhist temple know as “Lingyin Temple is listed among the Five Buddhist Mountains.” However, it experienced de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several tines from 14th-17th centuries. In Qing Dynasty, Master Jude become the abbot of Temple, who managed to raise fund from society for its repairation and expansion. The reconstruction lasted long as 18 years. At its flourishing time, the Temple hosted more than 3,000 monks. Because of its magnificent scale, multitude of monks and purity of the way of worship, Lingyin Temple became reputedly the first temple in Southeast China. Poet Ji Zongmeng praised it by saying that “Ten magnificent halls are decorated with twelve layers of gold, and the bema of Dharma surrounded by thousands of lotuses.” In 1689,Emperor Kangxi visited the Temple and felt pleased with the response of Abbot Dihui in a conversation. At the Abbot’s request, the Emperor wrote two Chinese characters “yun lin” for the Temple. Therefore, Lingyin Temple is also called yunlin temple.
翻译: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有印度慧理法师创立,至今已有约壹仟柒佰年的历史。初创时,佛法未盛,一切仅具雏形而已。至南北朝梁武帝时,赐田扩建,殿宇初具规模。唐末“会昌法难”,灵隐寺僧散寺毁,一度沉寂。直到五代吴越王钱鏐时永明延寿大师奉旨重兴,新建石幢、千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扩建曾舍达壹仟三百多间。南宋嘉定年间,朝廷品定天下丛林为“五山十刹”,灵隐寺为五山之一。元明时期,灵隐寺屡毁屡修。清代具德和尚主持灵隐,募集兴建,宗风重振,建殿堂于十八年之久,鼎盛时僧人达三千余人,其规模之大,住持之多,道风之纯,使灵隐寺一跃成为东南佛国之冠。清稽宗孟有诗赞灵隐云:“碧殿金铺十二重。讲筵坐烧万芙蓉”。清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帝南巡至灵隐寺,当时住持请晖奏对称旨,帝亲书“云林禅寺”额。故灵隐寺又称“云林禅寺”。
范文四:灵隐寺导游词
精品文档
灵隐寺导游词
灵隐寺导游词
灵隐寺导游词1
杭州灵隐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大名刹之一,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浓厚的文化和宗教内涵无与伦比。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灵隐寺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古朴幽静、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最著名的景观是飞来峰和一线天。
灵隐寺正面是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高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这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
景点分布:
灵隐寺景区内主要景点有:飞来峰、一线天、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玉乳洞、理公塔、冷泉、墓塔林、辟支塔、北高峰等。
灵隐寺导游词2
1 / 5
精品文档
杭州灵隐寺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大名刹之一,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浓厚的文化和宗教内涵无与伦比。灵隐寺还有一个别名叫云林禅寺,一说康熙皇帝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览胜他看到上下云林默默,整片庙宇笼罩在浓浓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赐名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巨匾,即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但300多年过去了,杭州人们从来没有承认过康熙的改名,大家还是叫“灵隐寺”。
进寺首先是天王殿,为“灵隐三殿”之一。天王殿上的“威镇三洲”匾额,古代神话中的四洲为东胜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贺州、北俱卢洲,相传北方是净土,因此只需威镇东西南三洲而名。
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进天王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袒胸露腹,笑容可掬迎接香客的第一柱香,正向我们传授一种人生智慧:心胸宽广,万事能容,知足常乐,健康长寿。两边为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弥勒佛后壁佛龛里站着手执金刚杵的韦驮菩萨,韦驮佛像造型端庄,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过天王殿为庭院,院中古木参天,正面是大雄宝殿,重檐高米,十分雄伟。据说释迦牟尼的舍
2 / 5
精品文档
利曾被魔王抢走,是韦驮不畏艰难,奋力追回。因此,在佛寺中,韦驮塑像大多面朝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像,意为保护佛祖,驱除邪魔,威镇三洲。
杭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素有“东南佛国”之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
天王殿后是主殿——大雄宝殿,是一座单层重檐的三叠建筑,高达三十多米,雄伟庄重。八方各地的游客、香客几乎将大雄宝殿前的平地站满,灵隐寺真不愧为全国十大寺庙之一,香火如此旺盛。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灵隐寺处处透露着江南文化与佛教文化。
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据说建于公元969年。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大殿正中是一座高米的释迦牟尼贴金木雕像,由香樟木雕塑而成,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整尊佛像是用24块香樟木雕刻而成,全身贴金,共用了86两黄金。释迦牟尼佛端坐莲台,心心相印,面白发蓝,体态丰盈,慈祥和蔼,高二十米,金光灿烂;侧立二十诸天、护法两班;后趺十二圆觉,似有心丹。
3 / 5
精品文档
佛祖头部微微前倾,两眼凝视,右手微抬,仿佛正向朝拜者讲经说法。佛祖坐在莲花台上,莲花表示圣洁清芳,出淤泥而不染;佛螺旋状的头发为天蓝色,象征与天齐平;额眉间有两个“白点”,是佛祖三十二像之一“白毫相光”表示吉祥如意;头部后面的镜称为“摩尼镜”,象征智慧和光明;佛顶上有一把撑开雨伞似的盖,叫天盖。整体大气宏伟,震慑人心,充满感化力量。
灵隐寺导游词3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浙江灵隐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直指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联灯阁、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看过“灵隐寺导游词“的
4 / 5
精品文档
还看了:
5 / 5
范文五:灵隐寺景区导游词
讲解七 概述?(3分45秒)
各位游客“湖山昼明寺,明寺藏深山”作为杭州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千年古刹——灵隐寺。灵隐寺讲究山门开阔,以炫耀法门,而气势宏伟的灵隐寺却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中,就是到了寺庙前,也寻不出“灵隐寺”这个寺名。各位要了解其中缘由,我得先简要介绍灵隐寺的历史。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元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杭州最大的丛林寺院,也是全国十大古刹之一。佛教信徒素有“朝普陀必先经灵隐”的说法。据《灵隐寺志》记载,公元326年,印度来了一个和尚叫慧理。见这里山水奇秀,怪石嶙峋,很像印度的灵鹫山,认为是仙灵所隐之地,一时便在此建寺取名“灵隐”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灵隐第一殿——天王殿前面。大家请看大殿重檐下悬挂的两块横匾,一块“靈鷲飛來”是由近代著名佛教居士书法家黄元秀所提,而另一块“雲林禅寺”的匾额是清康熙皇帝的亲笔手书。那清康熙皇帝为什么要把“灵隐寺”改为“雲林禅寺”呢?据灵隐寺记载,清康熙28年,康熙皇帝在寺院主持谛晖法师陪同下一早登上了寺后的北高峰,之间寺院笼罩在晨雾之中,眼前云林漠漠,分外幽静,下山回寺后,触景生情,引用杜甫“江汉终吾老,云林的尔曹”的诗句挥笔写下了”雲林禅寺”四个大字,赐为寺额但300多年来,杭州人们从来没有承认过康熙的改名,大家还是叫“灵隐寺”。
从看天王殿前两座经幢,刻于北宋开宝二年,是吴越国王家庙“奉先寺”遗物,宋时由迎珊移置于此,经幢也称石幢,是一种刻着佛名活经咒的石柱,是古代佛教标志物,作为镇邪祈福之用,下面请大家随我进殿内参观。
灵隐寺自创建至今,重要的毁建有14次,历史上灵隐寺规模最大要数五代吴越时,当时全寺有9楼18阁72殿,僧房1300余间,僧徒3000余人。清代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巡游灵隐寺;乾隆皇帝也六次南巡到灵隐寺,足见灵隐寺在当时的地位。可惜后来,灵隐寺遭天灾人祸,破坏严重。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建筑化为灰烬。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灵隐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修复。现在灵隐寺的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藏经楼、华严殿等五大殿,两边有东西禅室、碑室、方丈院和五百罗汉堂建筑。实现了灵隐“还灵鹫之壮观,复名山之胜景”的梦想。
讲解八??天王殿 (2分10秒)
请大家抬头看,在天王殿上有“威镇三洲”的匾额,古代神话认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它的四方有四洲,即东胜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贺州、北俱卢洲。相传北方是净土,因此韦驮只需威镇东西南三洲故名。
各位游客,现在看到的是“皆大欢喜”的弥勒木雕像,只见他袒胸露腹,笑容可掬迎接香客的第一柱香,他正向我们传授一种人生智慧:心胸宽广,万事能容,知足常乐,健康长寿。殿两侧分列着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
手持青锋宝剑的是守护南方的增长天王,“锋”和“风”同音,增长的意思是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持剑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手弹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琵琶没弦需要“调”音,他要用音乐感化众生,使他们皈依佛门。守护北方的多闻天王手持雨伞样的宝幢显示“雨”,他既是护法神,也是佛国的财神,他用宝幢制服魔众,保护众生财产。手缠龙绳的是西方广目天王,能用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他是群龙的首领,众龙必须“顺从”于他。这四位威武凛然的四天王不仅是佛法的守护神,也充当了凡间百姓美好愿望的代言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弥勒背面是手执降魔杵的韦驮菩萨,他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据说释迦牟尼的舍利曾被魔王抢走,是韦驮不畏艰难,奋力追回。因此,在佛寺中,韦驮塑像大多面朝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像,意为保护佛祖,驱除邪魔,威镇三洲。这尊韦驮像高?2.5米,是南宋初期用整块香樟木雕刻而成的。各位游客,汉化的韦驮菩萨在中国的寺庙里手拿降魔杵的姿势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另一种是一手握杵柱地。降魔杵的拿法不同,含义也不同。如果韦驮像是双手合捧杵的,表示这里为接待寺,僧侣们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握杵拄地的,则表示此地为非接待寺。从灵隐寺内韦驮的姿势来看这里是非接待寺。
讲解九???大雄宝殿(4分5秒)
各位游客,在我们面前的雄伟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雄”意为一切无畏的大勇士,是古印度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所以,信徒们就把供奉佛祖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现在的大雄宝殿是清宣统二年修建的。是座重檐三叠式的歇山顶建筑,高33.6米,仅比天安门城楼低0.1米。这块“妙庄严域”是著名书法家张宗祥所题,“大雄宝殿”扁是书堂泰斗,原西泠社长沙孟海书写。
大殿两旁有两座建于北宋建隆元年的金塔,它八面九层,上面刻有菩萨像和佛经的故事,它与天王殿门前的两座经幢称得上是灵隐寺最为古老的遗迹,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现在请各位随我进殿内参观,请看,在这正中莲花石座上跌坐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像。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伽毗罗为国净饭王的儿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于公元前6~5世纪,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痛苦,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6年茹苦修行,35岁时在菩提迦叶的菩提树下“成道”,创立了据说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被佛门弟子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族的智者”。
这尊佛像是1953年重修灵隐寺时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邓白教授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为蓝本构思设计,华东分院雕塑系教师和东阳木雕厂民间艺人合作创作的。整尊佛像是用24块香樟木雕刻而成。高19.6米,加上须弥座石基总高24.8米,全身贴金,共用了86两黄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只见佛祖头部微微前倾,两眼凝视,右手微抬,仿佛正向朝拜者讲经说法。佛祖坐在莲花台上,莲花表示圣洁清芳,出淤泥而不染;佛螺旋状的头发为天蓝色,象征与天齐平;额眉间有两个“白点”,是佛祖三十二像之一“白毫相光”表示吉祥如意;头部后面的镜称为“摩尼镜”,象征智慧和光明;佛顶上有一把撑开雨伞似的盖,叫天盖,全国珠宝装饰而成,又称“宝盖”。
请大家再看殿内东西两边的二十尊立像,名叫二十诸天。他们本是古印度神话中罚恶护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采用其说,作为护持佛法的神。东侧这尊携小孩的女神是鬼子母神,听其名似非善类,确实这个鬼子母神原是个专吃小孩的恶神,后得释迦牟尼感召而皈依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恶神转化为专门保护儿童的善神。二十诸天进入中国后已被汉化他们穿戴的服饰很多都是模仿我国封建王朝的文武百官。
殿后排列有十二尊跌坐的像,是佛祖的十二个大弟子,民间称为“十二缘觉”意为像佛那样圆满的觉悟者。据说现在佛经就是他们根据释迦牟尼在世时讲经说法和自己的见解整理而成。大雄宝殿有十二缘觉这样的布局,在全国寺院中是非常罕见的。
讲解十:??“五十三参”群塑 ???(4分)
各位游客,在释迦牟尼像的后壁是一组气势恢弘的“五十三参”彩色立体群塑,高20余米,全部用粘土,不掺一点水泥,塑造了以童子样观音为主体的150尊佛像。大家看到的图中那位双手合十,身穿红肚兜的孩童叫善财童子,简称“善财”,据佛经讲,善财童子是阜城长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时,有种种珍宝涌现,故名。文殊菩萨路过阜城,看出善财有佛缘,就指点他去南游100城,参访53位名师,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用一颗赤诚之心和不折不饶的行动经受了考验,最后遇到普贤菩萨“即身成佛”。所以佛教建筑中的阶梯常铺为五十三级,比喻“五十三参,参参见佛”。
整座佛像分上、中、下三层。最下层为“海”,正中脚踏鳌鱼,手持净瓶的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又称“观自在”,据说世上众生遇到灾难只要念诵她的名字,她就会寻生来救,所以称“观世音”。唐代因避李世民讳,改称“观音”。观世音菩萨原为男性,因佛教传入中国,逐步融合进中国民族文化而渐渐演变,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塑造成女性像,迎合了善男信女的心理要求,使观音称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女菩萨。观音脚踏鳌鱼,传说鳌鱼一动,就会天翻地覆,所以观音将其镇住,是人间得以太平。观音的左右两侧是善财,龙女,他们是观音菩萨的左右胁侍。
请大家再看那中间坐在麒麟上的金身像地藏王菩萨,他曾是新罗国的王子金乔觉,削发为僧后到中国的九华山修行得道。地藏曾立下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意思就是直到地狱里没有一个“罪鬼”受苦,自己才愿意成佛。
最上层的那尊瘦骨嶙峋的塑像是释迦牟尼成佛钱在雪山茹苦修行的形象,又称“恶佛像”。它吃的是白猿献的果,喝的是麋鹿献的奶。这就是和尚只能吃素,但可以喝牛奶的缘由。
各位游客,在这里还要特别介绍两位大家所熟悉的人物。左上方的那位侧着身拿破伞挡住脸的就是济公。俗名李修缘,浙江台州人。南宋初年在灵隐寺出家,是高僧瞎堂法师的徒弟。虽然他不收清规戒律,但为人正直善良,见义勇为,又神通广大,因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至今仍流传着“济公斗蟋蟀”、“运木古井”等许多有关他的传奇,老百姓尊称他为“济公活佛”。
我们再瞧右壁中间手执扫帚,身黑如墨的就是“疯僧”。相传他本是南宋时灵隐寺以僧人,长得非常丑陋,但他心灵美好,一身正气。据说当年秦桧陷害岳飞时,到灵隐寺求签,这位疯僧就用破扫帚朝秦桧没头没脑的扫去,扫得秦桧失魂落魄、狼狈而逃,这就是历史上“疯僧扫秦桧”的故事。人们对这位伸张正义的疯僧非常敬佩,就在群塑中为他立了一个席位,让他享受人间烟火。灵隐寺的群塑中,将人间曾出现过的两名血肉之躯与佛国菩萨供奉在一起,可见灵隐寺的立场。
讲解十一??药师殿 (1分25秒)
在大雄宝殿的后面的这一座单层重檐歇山顶的大殿,这就是1993年正式开光的药师殿。“药师殿”匾额是原佛教协会原主席赵朴初先生所书。殿内正中手持宝塔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左右分别是手托太阳象征光明的日光菩萨和手托月亮象征清凉的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
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伟东方净琉璃净土的教主。成佛时,曾立下十二打誓愿,愿除去一切众生身心安乐。据说他能医治百病,解除各种顽疾苦痛,消灾延寿,因此,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我国历史上社会各阶层对药师如来的信仰很盛。
从宗教和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心病是一切疾病的根源,一切病皆由心而发,由心而生。药师佛它不可能消除人们肉体病痛,但可使众生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医治信徒的心病。大殿两厢是药师佛的十二位弟子“药叉神将”,按中国的习俗给他们配上了十二属相的图案,你属什么就直接找他,让他给你和亲人朋友开张延年益寿的“药方”吧!
讲解十二???后殿 (1分25秒)
各位游客,灵隐寺的第四进,第五进是藏经楼分为云林藏宝、法堂与藏经楼三部分。这里陈列着历代佛教文物珍品,收藏了各种佛经书籍,重放“灵隐书藏”之光彩。
华严殿,是寺院的最高处。殿内供奉“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是以释迦牟尼法身经过修习后而大彻大悟的报身佛形象来塑造的,体现佛祖从法身、报身、应身的“三身”变化,左右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尊佛像都用楠木雕成,工艺精湛,成为佛教艺术的精品。
各位游客,在灵隐寺西面有新建的五百罗汉堂,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说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有说是参加第一次与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还有说是五百强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
灵隐寺的罗汉堂原来就有,且声名远播,对苏州西园寺、北京万寿寺、香山碧云寺的罗汉殿建造有重要影响。可惜罗汉堂在1936年毁于火灾。1999年共耗资5000余万元的五百罗汉堂重现灵隐寺。占地3616平方米,殿内供奉的五百罗汉呈“卐”字形布局,均用青铜铸成,像高1.7米,重1吨,造型形象生动。殿中间建有高12.62米的铜殿,四面透空。供奉我国大乘佛教佛教名山的主佛像,其造型之别致,气势之雄伟,已列入吉尼斯纪录。灵隐寺的罗汉堂又为佛教世界增添一处文化珍品。
各位游客,灵隐寺的讲解就到这里。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