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饮食的器具
中国饮食的器具,可以说在新石器时代已基本齐备,后来所有的食具和炊器,除了所用
原材料和造型的变化外,其功用方面鲜有超出其用途者。
夏代尧时,饮食器具还是“饭于土簋,饮于土铏”,停留于土质陶的烧制阶段。到了商
周时代,由于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和青铜器的广泛使用,食器有了较大发展。从现存这一时
期的青铜器看,约有以下各种:
烧烤器:钅卢
烹煮器:鼎、鬲、甗、甑、釜、鼎井、鼎于
黍稷器:簋、簠、敦、彝、盨、盂
酒器:尊、罍、壶、卣、觥、盉、爵、觚、觯、角、斝、勺、钫、枓。
脯醢器:豆、笾、锜
载鼎食器:匕
切肉器:刀、俎
盛酒器:案、禁
盛冰器:鉴、匜
盥洗器:盘、匜、缶
至于金、玉、陶、瓷、漆、木、骨、角、象牙、竹等饮食器具,更是品种繁多,应有尽
有。所有这些青铜器,其器形纹饰或雕琢,或刻镂,纹样精制、形制端庄。到了西周,一些
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还被统治阶段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统治者至高无上地位和权威的
象征,也成为区别社会尊卑贵贱的具象表征,此即所谓“藏礼于器”。如按照礼制组合而成
的所谓列鼎制度,对不同地位的人使用器具的数目有严格规定,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
大夫五、元士三”。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美食日盛,旧有的食器改制或隐退,新的食器不断出现。如三忠鼎、
鬲、簋、簠、方彝、卣、觥、爵、盉、觚、觯等饮食器已完全消失,而另一些器具却大为兴
盛,如壶,春秋时的莲鹤方壶,形体高大,壶盖四周有莲瓣两层,中央立一振翼长鸣之鹤。
壶身上饰有蟠曲龙纹,旁有两镂孔龙形大耳。圈足下双兽匍匐。此壶构思精美巧妙,一改商
周以来庄重、静态的器具风格,体现了社会处于巨变中的风貌。灶具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
注意通风、排烟的台式土灶,并有铜炉出现。周代的一系礼器这时已逐渐不被人们所重视,
所以礼器的体量也逐渐减少,所以这一时期的食器体量比较适宜,更加接近实用,以实用为
其首先考虑的功用。此外,由于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铜器、漆器的大量使用,所以这时器具制
作的技术更加先进,器具工艺更加精细,各种图案纹饰更加形象逼真,这就使其具有了较高
的艺术审美价值。 到了汉代,中国饮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在融合了前代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初步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所以这一时期的饮食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品种齐全。中国饮食的器具这一时期不仅在数量上大为增加,而且在花色品种上
更加丰富多样,一方面是各种饮食器具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全部出现,另一方面是各种食具有
了比较固定而专门的用途,并且每一套餐具,都讲求完整搭配。
其次是分工精细。各种食器定型完备,杯盘碗碟、锅盆盂瓮,品种齐全,功用完备,如
饮器,就有盛汤之勺和匙、盂,饮器以大小功用的不同,有盏、杯、盅之别,可见其各司其
责、分工明确。
再次是轻巧精致。在春秋战国时代体量适宜的基础上向着更进一步,向前轻巧精致的方
向发展,使其更加生活化,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进
步,这一时期的食器变得更加精致,从史书记载看,当时的食器非常讲究“雕文雕漆”。
此外,这一时期的食器还表现为其制作材料完备。一方面是青铜器逐渐减少,而被漆器、
瓷器所取代。到了东汉,瓷器不断成熟,玻璃质的盘、碗大量出现;另一方面,随着青铜器
的逐渐隐退,战国时出现的铁已被较为广泛地运用到了饮食器具的制作,铁釜、铁刀等炊具
已普遍使用。除此之外,汉代陶、铜、玻璃等器具以及镂银错金的各种食具被广泛使用,不
仅如此,还出现了玉石、象牙、骨头、漆木等各种食具。
唐代经济上的强大,必然使饮食极为丰富,饮食的丰富,又使食器品种多样。而宋代市
井文化的兴起,更是促进了饮食的繁荣和昌盛。所有这种社会形态,都促使美妙的食器与之
相配,这样,唐宋时代食器的主要特点,便是食与器的搭配和谐自然,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绝
妙境地。
首先,随着美食品种的不断增加,烧制各种瓷具的窑遍布全国各地。至今仍然有重要艺
术价值的“唐三彩”,在当时就已是各类高级筵席上的名贵食器。当时的瓷质五彩纷呈、各
有千秋,邢瓷如银类雪,白瓷若玉似冰,龙泉瓷色彩葱翠,钧州瓷红若胭脂,而最著名的青
瓷,则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质地,受到中外青睐。除了瓷器之外,南宋宫
廷的食器皆“金、银、錂、漆盌木枼也。”
其次,这时在食与器的结合上,已十分注重色彩的对比与形制的和谐。如在杜甫古今传
唱的佳作《丽人行》中“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
再次,当时不仅注重食、器在形与色上的和谐搭配,而且在整个一席菜肴的搭配上,十纷纶”的描写,就将人们的日常饮食行为,带入了色彩和谐的艺术审美的境界。
分讲求构图的整体美。
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的繁荣,饮食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瓷器烧制工艺在技术上也有很大进步,所以这一时期瓷餐具式样丰富,品种繁多,而纹饰上多“用
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当时著名的瓷器,如按其烧制年代,就有洪武窑、永
乐窑、宣德窑、成化窑、正德窑和嘉靖窑等,所有这些窑烧制的压手杯,“中心画双狮滚球
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次。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可见当时不仅器形多样,
而且烧制技术极高,色彩丰富艳丽,纹饰五彩缤纷,质地光泽细润。单就纹饰来看,各种花
卉果实形象逼真,虫鱼鸟兽呼之欲出,人物举止惟妙惟肖,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意境。而这些
饮食器具与当时品种繁多的各类肴馔相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内涵。
清朝初年,因兵火未停、战乱连年,故当时瓷器的烧制技术亦日渐衰落,以至窑无美器。这时“富者用铜锡,贫者用竹木为制。然而我盛馔肴,不堪经宿,洗涤亦不能洁,远不如瓷
器之便。”到了康熙初年,“窑器忽然精美,佳者直胜清窑。”从工艺上看,这一时期宫廷的
食器开始出现了珐琅彩,并且还饰有“五福”、“万寿无疆”等吉祥祝福之语,此外还针对某
一种菜肴,在食器上绘饰与菜肴内容相关的图纹,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清宫御膳房所做的
巧果,要放在绘有“鹊桥仙渡”图案的珐琅彩瓷碗中,其图案取材于喜鹊搭桥牛郎织女天河
相会的神话传说,这种菜肴与食器在内容上一致、色彩上和谐的结合,可以说在食与器的配
合上,从内容到形式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史中,器具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饮食器具本身就参予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创造,如果没有历代工匠在食具上的苦心经营和革新创造,中国饮食文
化将会大为逊色。
范文二:中国古代的漆饰饮食器具(文摘)
中 国 古 代 的 漆 饰 饮 食 器 具(文摘)
漆 的 取 用 ,在 古 代 最 初 就 是 用 以 修 饰 饮 食 器 具 ,后 来 才 逐 渐 扩 展 到 其 它 什 物 。《 韩 非 子 ·十 过 篇 》说 :“ 尧 禅 天 下 ,虞 舜 受 之 ,作 为 食 器 , ? ? 流 漆 墨 其 上 。 ? ? 舜 禅 天 下 , 而 传 之 于 禹 , 禹 作 为 祭 器 , 墨 染 其 外 ,而 朱 画 其 内 。” 近 年 来 ,湖 北 江 陵 、随 县 ,湖 南 长 沙 ,河 南 信 阳 等 地 ,都 发 现 了 大 量 的 春 秋 至 秦 汉 时 期 的 漆 食 具 ,特 别 引 人 注 目 的 是 在 长 沙 马 王 堆 一 号 汉 墓 中 发 掘 的 西 汉 漆 器 , 共 3箱 180多 件 ,其 中 耳 杯 90件 ,盘 32件 ,其 余 都 是 鼎 、碗 、壶 、勺 等 等 ,大 凡 饮 食 器 具 ,一 应 齐 全 。这 些 饮 食 器 内 漆 红 色 ,外 漆 黑 色 ,光 鲜 夺 目 。 器 身 上 画 有 动 物 纹 、云 气 纹 、花 瓣 纹 、草 叶 纹 、几 何 纹 ,线 条 生 动 流 利 ,勾 连 交 错 ,变 化 多 端 。这 些 食 器 ,由 于 保 存 得 法 ,时 隔 两 千 多 年 , 仍 如 同 新 制 。这 是 历 来 出 土 的 漆 食 器 中 ,数 量 最 多 ,品 种 最 全 ,格 调 最 高 ,保 存 最 好 的 范 例 ,是 一 批 无 价 之 宝 。这 印 证 了《 盐 铁 论 ·散 不 足 篇 》中 对 西 汉 漆 器 的 评 价 ,其 中 说 :“ 夫 一 文(纹 )杯 得 铜 杯 十 。” 这 就 是 说 一 件 纹 饰 漆 杯 等 价 于 十 件 铜 杯 , 足 见 漆 食 器 制 作 之 精 细 和 价 值 之 高 。
摘 自 姚 伟 钧 《 中 国 古 代 的 饮 食 器 具 》 , 载 《 文 史 知 识 》 1992年 第 11期 P29
范文三: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器具发展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及餐具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中华各族人民 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注重色、香、味、意、形的中国菜特点;在与外域的 友好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饮食文化, 并深深影响着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 中国古代饮 食主食“五谷” :黍、稷、麦、菽 (大豆) 、麻其它:禾、粟、粱、玉米、花生 肉类“六畜” :马、牛、羊、鸡、狗、猪“五牲” 、 “太牢” 、 “少牢”野畜、家禽、野禽 蔬菜:“五菜” :葵、藿、 薤、葱、韭 外来蔬菜:甘薯、菠菜、辣椒、胡萝卜 调料“五味” :酸、苦、 甘、辛、咸 炊具:鼎、釜
一、先秦时期
农耕社会发展使人们定居下来以族群为生产单位,开始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人们的进 食方式常常是席地而坐,取火烤制而食,随着此时制陶业开始诞生,从而衍生对容器和食 器的要求,从早期造型简单的陶器,发展到后来对陶罐、陶釜、陶甑等炊具的使用,在这 过程中也促进了陶器制作业的发展。日趋精美的陶制食具更反映了古人对美器的追求与重 视,这不但印证了中国的文明进程,更足见饮食与美器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 国饮食的礼器,可以说在新石器时代已基本齐备,后来所有的食具和炊器,除了所用原材 料和造型的变化外,其功用方面鲜有超出其用途者。中国的饮食文化是随着夏、商、周及 春秋青铜器工艺达到全盛期中国的饮食器具也得到进一步发展,饮食礼仪亦逐步完善。 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 地方风味菜鲁菜; 南方, 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 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 形成了苏菜的雏形。中国人的饮食生活随着农耕生产的不断发展,以谷物为主,辅之以果、 肉、菜的饮食基调和格局已初步奠定,更为重要的是饮食礼仪也随之完善,这一时期随着 美食日盛,旧有的食器有的已不适应当时的礼制的要求,或改制或隐退,与饮食文化相适 应的新食器不断出现。如三足鼎、鬲、簋、簠、方彝、觥、爵、盉、觚、觯等饮食器已完
全消失,而那些造型生动,且有象征的器具一时大为兴盛。此时手工技艺的提高和铜器、 漆器的大量使用,使餐饮器具制作工艺更加细致精美,同时也十分重视器具的造型艺术, 各种图案纹饰更加形象逼真,还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这就使其具有了较高的艺术审美价 值。如有一款春秋使其的莲鹤方壶,形体高达,高 122厘米,宽 54厘米,壶身饰以蟠曲龙 纹,有两个镂孔龙形大耳,圈足下伏有双兽。壶盖有莲瓣,中立一鹤。此壶造型宏伟气派, 装饰华美瑰丽,构思新颖,设计巧妙,体现这一时期工艺艺术与饮食器具的完美结合,展 现了清新瑰丽的新面貌。同时为在制作这些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礼器时,也十分注重其实 用性,这一使其的食器体积重量的设计比较适宜,首先考虑的是器物的功用,在中国工艺 美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在西部,李冰治水后的“天府之国”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古 蜀国的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川菜的雏形。相比之下,粤菜的出现相对较晚,汉高祖被 册封为越南王时,利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水 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饮食比较发达,使“飞、 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夏尧时期,饮食器具还是停留于土质陶的烧制阶段,到了商周时代,由于青铜冶炼技术 的出现和青铜器的广泛使用,食器有了较大发展,至于使用金、玉、陶、瓷、漆、木、骨、 角、象牙、竹等材料制作的饮食器具,更是品种繁多,应有尽有。使用青铜器进行制作的 餐饮器具,其器形纹饰或雕琢,或刻镂,纹样精致、形制端庄。到了西周,一些用青铜器 制作的餐饮器具还用于祭祀和宴饮,更是被统治阶级赋予特殊的意义,不同身份和社会地 位使用餐饮器具有着严格的区分,区别社会尊卑贵贱具象表征,有些器具成为统治者至高 无上地位和权威的象征,此即所谓“藏礼于器”。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二、秦汉 -中华饮食文化形成时期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整个中华民族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此间我 们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引进了繁多的食物品种。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
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丰 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豆腐也在此时被端上饭桌,据史料《本草纲目》 的记载是刘姓 嫡亲淮南王刘安首创。另外,我现在常用的酱油、豉、醋等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东汉的 豆豉应经开始大量产生,人工酿造的食醋也是在汉代产生的, 当时称为“酢”。酱油则称之为 清酱。
餐饮礼仪也随之建立起来了,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的时期,国家统一强盛, 农业发达,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交流,加上温室种植技术的发明,大大丰富 了中国的饮食内容。铁制炊具在汉代开始使用,常见的食具有碗、盘、杯、壶、盒、罐、 釜、甑等日用器等。漆器加鎏金钿或银钿制作成高档的餐饮礼器,当时富人使用的银口黄 耳,金错蜀杯,就是这类器物。陶、铜、玻璃等器具以及镂银错金的各种食具被广泛使用, 还出现了玉石、象牙、骨头、漆木等各种食具;质量较高的青瓷开始运用到饮食器具当中。 这些材质制作的饮食礼器品质优良,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贵族喜爱 的日用品,在传承前代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一时期的 饮食器具的品种已经较为齐全,不同形制的花色器具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不同食具用途相 对确定,并且都讲求成套搭配,杯盘碗碟、锅盆盂瓮,品种齐全,功用完备。盛汤的有勺 和匙等,饮器则有盏、杯、盅等。在工艺制作上轻巧精致,更加生活化,实用性更为突出。 正如史书记载,当时的食器讲究“雕文雕漆”。到了东汉,瓷器逐渐成为最普遍的食具,产量 极大,制作材料也十分完备,青铜器逐渐减少,而被漆器、瓷器所取代。由于器具制作工 艺精良,质量上乘,还运销海外。食器分类较前代也越来越细致,茶具、酒具已经从传统 食具中独立出来,瓶类实用器逐渐发展成精致的陈设品;碗、盘、瓶及壶变化最多。 三、唐宋 -高峰
唐代,麦、稻的地位逐渐上升。唐初期,麦作为一种主粮是比较奢侈的,且被认为是“杂 种”。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饼食的普及,对麦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 作用。 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征收的对象, 麦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 的地位。宋代的主粮跟唐代大同小异,只是稻子变得越发重要,最终取得了现代作为中国 主要谷物的地位。
过分讲究饮食的现象也尤唐为甚,菜肴分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为宫廷宴用菜,相 比宫廷菜的极尽奢华,中档的官吏日用菜稍显亲民。我们发现我国古代的上层社会的饮食 之所以奢华考究,主要是因为选材珍贵,有些甚至是世界稀有,显然这些不是普通老百姓 能够消受的起的,然而俗话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强大的,市民普遍用菜价格低品位不低, 还可达到食疗的效果,千金圆是孙思邈首创的食疗用品,用黄豆芽制成丸子形状,可供妇 女怀孕后期服用,以利于产时分娩。百岁羹是荠菜汤,据说有益寿功效,所以人们都爱饮。 现代人总觉得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因而人人往往误认为宋代的经济 相较稍逊,其实宋代的商业远比唐朝繁荣,唐代饮食业的营业时间基本局限在白天,也就 是说晚上就是一片“黑灯瞎火”的景象, 这种严格控制商铺空间和时间的坊市制度严重阻碍了 饮食业的发展。宋朝废除了坊市制度,夜市非常盛行,使人们的休闲饮食娱乐大大丰富起 来。此时不但出现了王楼梅花包子、曹婆婆肉饼、郑家油饼、湖上鱼羹等著名风味食品, 而且还注重食品的形象和包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便生动的刻画了宋人的热闹非凡的 市井风貌。
唐代社会生活安定,随着农业的发展经济日益强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有提高,饮食 也逐渐丰富,加上手工业艺术不断进步,这又促使饮食器得到丰富的发展。而宋代商业的 发展市民阶层的出现,使市井文化应运而生,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更是促进了饮食文化的繁 荣和昌盛,人们更注重美食与美妙的食器的相配,达到饮食的最高境界。在唐宋时代饮食 礼器与食品精致搭配超越了前代,饮食器具已成为艺术精品。唐代金属工艺、陶瓷工艺比
之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使用金银工艺制作各种酒器及饮食器具。唐宋的陶瓷工艺更有突 出成就,烧制各种瓷具的窑遍布全国各地,在唐代最具代表的青瓷、白瓷和“唐三彩”表现出 制陶工艺的最高境界,用这样的制陶工艺制作了许多精美的饮食器具更以华丽优美著称。 青瓷工艺十分注重在餐具的内饰中装饰山水鱼虫花鸟动物和神仙人物等图案,十分生动形 象, 如至今仍然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唐三彩”, 在当时就已是各类高级筵席上的名贵饮食器具。 四、走向成熟的明清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弱的时期,此时政治上中央集权增大,专制皇权空前升 级,以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为标志达到顶峰,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失去兼 容并包的精神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被扼杀在摇篮。文化上,政府严格控制言论,八股取士, 许多文人为逃避现实,乐于从事饮食,游山玩水、吃遍天下饕餮盛宴,达到空前高涨时期; 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 面成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 源。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其手工艺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饮食文 化的发展,特别是陶瓷艺术的发展,此时的色釉和画彩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一时期陶 瓷餐具式样丰富、 品种繁多、 色泽鲜艳, 而纹饰上多“用白地青花, 间装五色, 为古今之冠。 ” 当时著名的瓷器餐具,有优秀的画手在瓷胎上挥洒自如,使单色青花瓷具有浓淡参差的丰 富层次,给人以妙趣横生的感觉,极大地增加了餐具的艺术效果。此时的器具单就纹饰来 看,继承了唐宋时期的纹饰艺术的基础上有了极大的发展,各种花卉果实的器具形象逼真, 虫鱼鸟兽呼之欲出,人物神态逼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意境。“中心画双狮滚球为上品,鸳 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次。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可见当时不仅餐具现状多样,而且 烧制技术极高,色彩丰富艳丽,纹饰五彩缤纷,质地光泽细润,这些器具供宫廷贵族餐饮 之使用,而这些饮食器具与当时品种繁多的各类肴馔相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的内涵。
至高无上的宫廷皇族及贵族为了显示其尊贵无比的地位,在饮食上也是标新立异。满汉 全席是满汉两族风味肴馔兼用的盛大宫廷筵席,表明尊重两民族的文化习俗,喻义着满汉 一家。满汉全席达到清代宫廷菜宴的极致,从不同的场合可分为(1)廷臣宴,是时由皇帝 亲点大学士, 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 固兴宴者荣殊, 皇帝籍此施恩来拢络属臣 (2) 万寿宴, 帝王的寿诞宴,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进寿献寿礼为荣(3)千叟宴,是清宫中的规 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人,即席 用柏梁体选百联句。清朝宫廷的食器也十分讲究,开始出现了珐琅彩,并且还饰有“五福”、 “万寿无疆”等吉祥祝福之语, 此外更为讲究的是,食器在绘饰上还针对某一种菜肴,绘制与 菜肴内容相关的图纹,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清宫御膳房所做的巧果,要放在绘有“鹊桥仙 渡”图案的珐琅彩瓷碗中,其图案取材于喜鹊搭桥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神话传说,这种菜肴 与食器在内容上一致、色彩上和谐的结合,可以说在饮食与器具的配合上,从内容到形式 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老百姓的食谱就相形见绌了,早餐中餐为简单的点心,以粥、烧饼、馒头及各种饼类为 主。副食方面有煎面筋、酱菜类和荤食如鸡肉、鸡蛋等,韭菜和蒜的食用当时也很普遍。 此外, 汉唐时期已经出现刻意追求珍奇异食的现象。 除了一般的鱼肉类之外, 还追求如“封 熊之蹯,翰音之跖,燕髀猩唇,髦残象白。”为此,他们不惜大量捕杀珍禽异兽,食其珍美 部分,从而为珍稀动物的灭绝、生态平衡的破坏种下了祸根。公费奢侈吃喝也是一个突出 现象。封建官吏自上而下公费吃喝成风,鱼肉人民。
范文四:中国古代器具大观
中国古代器具大观
一、食器
鼎d ǐng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
鬲:鼎一类的器具,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国名和作姓时念gé,表示器物时用lì)
甗y ǎn :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鬹gu ī:古代陶制炊具,嘴像鸟喙,有把柄和三个空心的短足。
甑z èng :是中国的蒸食用具,为甗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单独的甑很少见,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
簋gu ǐ: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具,圆口,两耳。
簠f ǔ:古代祭祀时盛稻梁的器具,长方形,有盖有耳。
盨x ǔ:古代盛食物的铜制器皿,有盖和两个耳子。
敦du ì:中国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
二、酒器
斝ji ǎ:中国古代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有青铜铸造,三足,一鋬(p àn 器物上备手把握的部分),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由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爵: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p àn 器物上备手把握的部分),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角: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有的有盖,但无流和注。最初当为普通饮酒器皿,供低级别贵族使用。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远地少于爵,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
樽:中国古代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
觚g ǔ: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盛行于商代和西周。
觯zh ì:中国古代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商朝时,觯为小瓶形状,大多有盖子,圆腹,侈口,圈足。西周时出现方柱形的觯,春秋时演变成长身,形状像觚。
觥g ōng :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斛h ú:呈直口直壁的圆筒形,平底,腹两侧各有一柄;量器,古代以十斗为斛,后来以五斗为斛 。
卣y ǒu :古代的一种酒器,椭圆形。青铜制, 椭圆口, 深腹, 圈足, 有盖和提梁。也有作圆筒形的, 器形变化较多。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盉h é: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p àn 器物上备手把握的部分),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
方彝: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状。
3、水器
罍l éi :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
匜y í:古代盥洗时舀水用的器具, 形状像瓢。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
缶f ǒu :一种瓦器,大肚子小口,可盛酒,盛水,也可作打击乐器。
瓿b ù: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
盂 y ú: 一种盛液体的器皿。
水盂
01
水盂02
4、古乐器
磬q ìng :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可悬挂;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龠 yu è:古龠之斜吹,其法质朴,不需另设吹孔,只于管口一端作吹口,即可鸣奏出奇妙的乐音。溯其源,它极可能滥觞于人类早期的生活炊具--“吹火管”。
篪chi :气鸣(吹孔)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使用的横吹竹管乐器。
钲zh ēng :中国古代打击乐器。铜制,其形状与小型的钟相似,可执柄敲击,几个大小不同的钲组合在一起,成为“编钲”。
铎du ó:一种古代乐器,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
铙n ào 钹b ó: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
云锣:云锣由锣体、锣架和锣棰组成。云锣由大小相同,而厚度,音高存在区别的若干铜制小锣组成。这些小锣以音乐次序悬挂于木架上,每一个小锣都由3根绳吊在木架的方框中。云锣的演奏方法与中国锣类似,用小槌击奏,其常见编制为十个一组,也有十四个一组和二十四个一组的大型云锣。
笙sh ēng :古老的中国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先秦时期的笙管数为12~18根,至唐宋时期,笙管增加到17~19根。
竽: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 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制,髹绛色漆。设二十二根管,分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
箜k ōng 篌h óu :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这件古老的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
胡h ú笳Ji ā :它是将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首端压扁为簧片,簧、管混成一体的吹奏乐器。
击筑: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弦下有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起源于楚地,其声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时广为流传。自宋代以后失传。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 古琴" 。
瑟: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阮:乐器阮可分为大阮、中阮、小阮三种,还有一种叫低阮。阮始于宋代, 元代阮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
柳琴:又称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原流行于苏、鲁、皖等省。现流行于全国各地。 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琵琶相似。最早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柳琴的外形土里土气,非常民间化,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
月琴: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
扬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 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在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范文五:中国饮食
概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风味多样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注重情趣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食医结合
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 和‘药膳同功' 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发展历史:
有巢氏
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燧人氏
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②煲:用泥裹后烧;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伏羲氏
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神农氏
" 耕而陶" ,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hǎi用肉、鱼等制成的酱)、醯(xī醋)、酪(lào)、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guī古代陶制炊事器具,三个空心的足,有柄喙)用来煮酒的。
黄帝
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蒸谷为饮,烹谷为粥" 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zèng)。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周秦时期
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旱田作业主要是:稷(ji ),(最重要)是小米,又称谷子,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梁,精品又叫黄梁。黍,是大黄粘米,仅次于稷,又称粟,是脱粒的黍。麦,大麦。菽(shū),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麻又叫苴(jū)。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jīngshú),周以后中原才开始引种稻子,属细粮,较珍贵。菰(gū)米,是一种水生植物茭白的种子,黑色,叫雕胡饭,特别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里揉来脱粒。
汉代
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于马粮),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1960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唐宋
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明清
饮食文化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皇家膳食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总结并汲取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精华,把宫廷饮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档案史料中,人们可以看出清代皇家膳食的五个特点: 一是清代皇帝一日只吃两餐。早膳多在早6时开始,有时也会推迟到早8时。
晚膳多在12点至午后2点。用现代观念看,这应算是午餐。两次正餐之后,如果饿了各加一顿小吃。
二是清宫御膳主要由三种地方风味及菜系组成。满族菜是从小吃惯了的民族口味,各种肉类及野味、粘食饽饽、蘸酱菜等都是皇帝后妃难舍的美食;入主中原后,清宫沿袭了明代宫廷饮食特色,膳食逐渐以山东风味为主;到了乾隆年间,由于数次南巡,苏杭菜点受到赏识并在宫中流行起来。
三是清代帝后们饮食喜好各异。例如:乾隆皇帝的膳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十分合理;光绪皇帝喜食海味菜,鱼翅、海参、海蜇、海带等原料烹制的菜肴每餐必备;慈禧喜食的菜肴有烧猪肉皮、清炖鸭舌和鸭掌、西瓜盅等,还喜食小窝头、炸三角等点心;溥仪对西餐颇感兴趣,曾在紫禁城内设置西餐厨房。
四是清宫筵宴名目繁多,从年初吃到年尾。除元旦、万寿(皇帝生日)、冬至三大节日筵宴之外,还有庆祝征战胜利的凯旋宴、笼络臣民的千叟宴、皇帝大婚宴、公主下嫁宴、招待朝鲜使臣和西藏贡使及蒙古王公等的除夕宴、皇太后圣寿宴、皇后千秋宴、各嫔妃的生辰筵宴、皇子皇孙的成婚礼宴、宗室家宴。此外还有各种节令宴等。
五是注重养生保健康,追求长生不老。乾隆皇帝经常服用龟龄酒、松龄太平春酒、健脾滋肾状元酒,晚年还常吃“八珍糕”。慈禧中年后开始饮如意长生酒,此酒除风祛湿,化食止渴,疏通血脉,强筋壮骨,是保健佳品。
典故:
西湖东坡鱼
?五柳鱼?是浙江杭州西湖的一道名菜,其味道鲜美,喷香诱人,深为人们所喜食。人们在享用时,又常把?五柳鱼?叫做?东坡鱼?,这是为什么呢?
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大文豪,据说还是一位美食家。相传,有一次,他让厨师做道鱼肴开开鲜。厨师送来后,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个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知道佛印学问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装着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
后来有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来,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顺手将鱼放在旁边的罄里。
不料苏东坡早已看见,只是装着不知道。说道:?有件事请教: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写好了上联,下联一时想不出好句子。?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苏东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几乎不加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高才,高才!原来你罄(庆)里有鱼(余)呀!快拿出来一同分享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
但他还想?戏弄?一下苏东坡,一看,一条清蒸的西湖鲜鱼,身上划了5刀。便笑咪咪地说:?五柳鱼呗,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
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西湖名菜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