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新闻摄影如何拍摄
新闻摄影技巧探讨
2007-05-14 11:08 出处:PConline 作者: christine 责任编辑: menghuajuan
在本页浏览全文 >>(共计 3页 )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 新闻摄 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 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新闻摄影是以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形式同读者见面的, 它不同于电 影和电视上的活动形象, 而是以静止的形象, 即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 幅画面上。蒋齐生先生曾提出:新闻摄影应当“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 情、 求意。 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 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规律的前 提下, 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新闻性与艺术性并存, 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 又有较 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新闻摄影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要运用艺 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才会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
阿富汗少女
一、新闻图片定义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 对新闻图片的阐释是:“以图片的直观形象和简要 文字说明结合起来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这个阐释表明, “新闻”与“信息”是图片的“内核”,图片只是承载“新闻”和“信息”的 “外壳”。 如果图片里没有“新闻含量”, 仅剩图片这种“外壳”, 图片也就失 去了意义。
(1)视觉冲击力定义
视觉冲击力是指不需受众想象, 直接呈现在受众眼前, 并能在受众脑子里留 下印象的直观形象的作用力。
(2)使新闻图片具有冲击力的物理拍摄方法
对景物的某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强调, 使之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 所做的 只是离被摄物体近一些, 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视觉冲击力效果。 另外, 拍摄点的选取也要不落俗套,摄影语言要简洁明了。
二、使新闻图片具有画面冲击力的方法
(1)善于捕捉信息含量大的瞬间
新闻摄影主要是以瞬间形象来揭示新闻事实、 传播新闻信息的。 新闻照片所 浓缩的信息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也必然越有新意。比如在荷兰,当一次车祸 发生时, 德新社和美联社的两名摄影记者都在场。 德新社记者拍摄了一辆汽车撞 到墙上, 穿楼而出的瞬间。 美联社记者拍摄的则是这辆汽车穿出楼后与迎面开来 的一辆汽车相撞的瞬间。 结果, 多数报纸采用了美联社的照片。 因为美联社记者 的照片不仅反映了汽车撞墙穿楼而出的情节, 还交代了穿楼而出后与另一车辆相 撞的结局,信息含量更大。
信息含量的两个方面:一是事实信息含量,一是情感信息含量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新闻照片似乎并没有 包含多少信息含量, 但同样倍受读者青睐。 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新闻照片的信 息含量包括两个方面, 事实信息含量和情感信息含量。 许多新闻照片尽管事实信 息含量不大,但情感信息含量大,所以同样受人欢迎。
《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组照中的一幅大眼睛女 孩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幅照片与组照中的另一幅照片《全校师生》相 比,其所包含的事实信息含量显然要少得多。在《全校师生》中,乡野背景、大 碾盘、 穿中式制服的乡村教师和孜孜以求的孩子等影象浓缩了贫困山区儿童学习 的种种特定信息。但是,前一幅照片中,却包含有更多的情感信息,小姑娘的美 丽与贫困山区险恶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姑娘的大眼睛透露着天真、 纯朴、 执着和希望,像探照灯一样逼视着受众的良知和灵魂,强烈冲击着受众的心灵, 让你无法逃避。 正因为如此, 作者和读者都已经习惯把这幅照片作为整个系列照
片的代表作,甚至全国希望工程的组织者也把这幅照片作为活动宣传的标识。
大眼睛
新闻摄影的意境
2007-05-14 11:08 出处:PConline 作者: christine 责任编辑: menghuajuan
在本页浏览全文 >>(共计 4页 )
三、新闻摄影意境的审美效果
在新闻摄影意境表现中, 所产生的“所见者真”, “所知者深”的审美意境, 是获得良好审美效果的必备条件。 并和诗词艺术强调那种“沁人心脾’、 “豁人 耳目”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效果有相似之处。新闻摄影在带给大众“沁人心脾”、 “豁人耳目”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带给了大众内蕴持久、灵深远阔的审美效果。
(一)内蕴持久的审美效果
一幅充分体现意境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 具有内蕴持久的审美效果。 内蕴持 久是指所内含艺术魅力是长久的,就像中国文学史上《唐诗》一样经过千年来, 含蕴隽永, 魅力持久。 至今仍能给人们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 看, 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 都具有意境的内蕴, 其艺术魅
力都内蕴持久。
新闻摄影作品意境所产生的内蕴持久的审美情感, 是体现着新闻作品对读者 具有长久的吸引力、 感染力和震撼力。 首先体现的是新闻摄影意境的真实与新颖 特征, 再融合其它意境特征塑造典型事件、 典型人物, 达到画面表现形式的内容、 形式、 意境的统一, 此时所产生意境立刻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深深地吸引住 受众的视觉,唤醒和激发受众的真实情感,使该新闻摄影作品成为舆论的中心、 关注的焦点。 如著名的摄影家吴印咸拍摄的 《白求恩》 作品, 其中的事件、 人物、 意境形象性呈现在几代人心中扎下了根, 至今当许多人谈起作品时, 形象总在脑 海中复现, 仍然被其深深感染和震撼。 这产生的内蕴持久的审美效果的魅力是什 么呢?它就是由新闻摄影意境所内蕴的真实性情感所决定的。 情真景真是新闻摄 影意境产生艺术魅力的首要条件。 《白求恩》之所以能感人,就在于它描写了真 人真事, 抒发了真实情感。 作品中体现出白求恩大夫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而抢救 伤员的场面所表现出的意境,对人们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新闻摄影意境内蕴持久的艺术魅力产生, 不但需要真实性情感的呈现, 还必 须具有新颖性的特征, 这也是新闻摄影表现的重要因素。 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 品对意境形态的体现, 是真实性与新颖性的整体统一。 新颖性的产生是来源于新 闻摄影者对新闻事件的判断、 选择与表现。 不仅新闻事件自身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在画面表现形式上也应体现出新颖性。 而新闻摄影画面呈现出新颖的形象性、 思 想性、 艺术性都能对受众产生新颖感。 如果失去了新颖性, 新闻摄影也就失去了 大众的兴趣性, 也就无法产生新闻摄影的内蕴持久性。 因而新闻摄影作品不但在 画面表现上要对焦准确, 用光考究, 构图别致; 而且对画面所载荷的新闻内容要 叙事清楚,意义明确。所赋予内蕴持久的、新颖的意境效果,给受众留下思索和 想象的空间,让受众去体悟,去联想。如《苦难的眼睛》是 1948年冬至 1949年春, 是布列松的布列松访问中国时拍摄的。 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 是在 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的, 照片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 著名 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 B .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象是漫不 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这幅作品蕴含了极其丰富 的内涵, 其真实与新颖的视觉表现, 使作品产生了内蕴持久的意境效果; 使人在 联想的空间里,思维随着图片的视觉感受而回到了那个时代。
(二)灵深远阔审美空间
灵深远阔是作为空灵的深远而又宽阔空间来理解。 新闻摄影意境表现的产生 过程, 是由人的意识所产生的丰富审美想象空间和审美意象所构成的。 这种审美 空间是双向的, 它是在新闻摄影者及受众的思维意识中形成的广阔审美空间。 对 新闻摄影意境的审美空间应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即局部性、整体性、透明性。这 三个方面构成了新闻摄影意境的灵深远阔审美空间。
新闻摄影意境审美空间的局部性, 是指在深远而又宽阔空间里存在着无数个 局部的空间。 由新闻摄影者选择最具有意境表现性的审美空间加以应用, 并和受 众的思维在这空间里相遇, 形成沟通空间。 对审美空间即空灵的直接理解就是在 新闻摄影形式表现中留有空白, 局部空白对画面的表现形式是极为重要的, 在中 国画里叫“计白当黑”, 是利用空白让人产生想象与联想, 来补充其空间。 在新
闻摄影画面里是用影调来调节的, 这实际上是产生意境的一种方法, 是一种结构 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是由新闻摄影形式表现而开拓出来的。 画面中空白所产生的 引导力,是非常活跃的,它引导人的思维使其产生联想,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创 造出一种现实中不存在的影像, 来补充空白处。 在新闻摄影中留有一定空间, 不 仅符合人的视觉规律, 还可以调节画面的疏密关系。 在东方称为疏密得当; 西方 称为和谐。 东西方的表现是不同的, 西方是以油画方式全部覆盖画面来表现景物 的每一个细节,不留空白。东方中国画法,讲究的是意境,留有空白,形成“计 白当黑”艺术空白。 这是中国特有艺术精神的表现, 是存在于中国人心里的审美 情感。 由此开拓出灵深远阔的审美空间, 能产生丰富的意境审美效果。 所以在意 境中以壮阔幽深的空间, 来表现新闻摄影作品, 能更加体现新闻摄影作品的审美 深度感。
审美空间的整体性。 是从整体上来考虑审美空间的。 一方面体现在人的思维 里对审美空间整体性的思维, 是立体的、 无边的“无极之境”(庄子语 ) , 而且存 在着深度、高度、宽度。这个空间是新闻摄影者产生灵气的空间,灵气在这个空 间里运动, 是新闻摄影者在深远而又宽阔的空间里产生着审美想象, 即指对新闻 摄影意境的审美想象是不受空间限制的。 因而审美想象是更广阔的、 拓展的空间, 这也是人类的宇宙观的体现。 因此, 人类对宇宙观不是抗衡的而是用生命的体验 去融解, 去求得和谐共存而达到统一。 从新闻摄影者思维意识中的整体空间来看, 整体空间产生的灵感, 需要在摄影画面的体现上, 对画面整体观感的表现, 需要 从整体空间来考虑达到画面局部空间的疏密得当、 和谐统一, 是形式显现关键的 方面, 也是新闻摄影意境体现的载体。 把新闻摄影者的灵感物化在新闻摄影作品 里得以呈现, 是蕴含了新闻摄影者审美理想、 信念的追求, 它是对真善美的总体 呈现,也可说是心灵之美的体现。这表现在新闻摄影意境里便是灵深远阔。
空灵透明性是空灵深层的体现。 刘熙载认为:“无一语及于事实, 而言外无 穷”,(刘熙载:《艺概·诗曲概》)表面空灵不是空旷无物的,而是包含了无 穷的景物,无穷的意境,层层呈现,清澄透彻。形成了一种含蓄的透明。因而新 闻摄影意境也需要的是一种含蓄美的体现, 能清澄透彻的形成新闻摄影意境的艺 术魅力。 空灵透明性在新闻摄影意境的体现中, 主要是指表现新闻事件与典型性 的透明性。 对拍摄事件与典型性的选择应透明清澄的理解透彻, 要在全方位的空 间里展开新闻调查。 正像黑格尔认为典型是透明的, 对典型性的表现是透明清澄 的,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真实性与新颖性, 才能获得认同性; 才能真正的把意境的 特征显现在新闻摄影中, 这也是意境空灵美的呈现。 对于透明清澄性这一点要把 握住, 特别是典型性就更需要透明清澄性, 这是新闻摄影表现的重要的环节。 如 果把握的不好,就表现的不好,甚至失实。要清澄透彻的把握,才能全面性、实 质性的表现。
诚然, 意境。 中国独有的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艺术概念, 为世界艺术表现领 域, 增添了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表现形态, 体现了东方艺术表现的审美理念, 对 东西方审美理念的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 在新闻摄影中融入具有民族特 色的艺术意境表现形态,是国人研究的方向。
三、新闻摄影意境的审美效果
在新闻摄影意境表现中, 所产生的“所见者真”, “所知者深”的审美意境,
是获得良好审美效果的必备条件。 并和诗词艺术强调那种“沁人心脾’、 “豁人 耳目”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效果有相似之处。新闻摄影在带给大众“沁人心脾”、 “豁人耳目”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带给了大众内蕴持久、灵深远阔的审美效果。
(一)内蕴持久的审美效果
一幅充分体现意境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 具有内蕴持久的审美效果。 内蕴持 久是指所内含艺术魅力是长久的,就像中国文学史上《唐诗》一样经过千年来, 含蕴隽永, 魅力持久。 至今仍能给人们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 看, 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 都具有意境的内蕴, 其艺术魅 力都内蕴持久。
新闻摄影作品意境所产生的内蕴持久的审美情感, 是体现着新闻作品对读者 具有长久的吸引力、 感染力和震撼力。 首先体现的是新闻摄影意境的真实与新颖 特征, 再融合其它意境特征塑造典型事件、 典型人物, 达到画面表现形式的内容、 形式、 意境的统一, 此时所产生意境立刻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深深地吸引住 受众的视觉,唤醒和激发受众的真实情感,使该新闻摄影作品成为舆论的中心、 关注的焦点。 如著名的摄影家吴印咸拍摄的 《白求恩》 作品, 其中的事件、 人物、 意境形象性呈现在几代人心中扎下了根, 至今当许多人谈起作品时, 形象总在脑 海中复现, 仍然被其深深感染和震撼。 这产生的内蕴持久的审美效果的魅力是什 么呢?它就是由新闻摄影意境所内蕴的真实性情感所决定的。 情真景真是新闻摄 影意境产生艺术魅力的首要条件。 《白求恩》之所以能感人,就在于它描写了真 人真事, 抒发了真实情感。 作品中体现出白求恩大夫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而抢救 伤员的场面所表现出的意境,对人们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新闻摄影意境内蕴持久的艺术魅力产生, 不但需要真实性情感的呈现, 还必 须具有新颖性的特征, 这也是新闻摄影表现的重要因素。 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 品对意境形态的体现, 是真实性与新颖性的整体统一。 新颖性的产生是来源于新 闻摄影者对新闻事件的判断、 选择与表现。 不仅新闻事件自身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在画面表现形式上也应体现出新颖性。 而新闻摄影画面呈现出新颖的形象性、 思 想性、 艺术性都能对受众产生新颖感。 如果失去了新颖性, 新闻摄影也就失去了 大众的兴趣性, 也就无法产生新闻摄影的内蕴持久性。 因而新闻摄影作品不但在 画面表现上要对焦准确, 用光考究, 构图别致; 而且对画面所载荷的新闻内容要 叙事清楚,意义明确。所赋予内蕴持久的、新颖的意境效果,给受众留下思索和 想象的空间,让受众去体悟,去联想。如《苦难的眼睛》是 1948年冬至 1949年春, 是布列松的布列松访问中国时拍摄的。 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 是在 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的, 照片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 著名 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 B .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象是漫不 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这幅作品蕴含了极其丰富 的内涵, 其真实与新颖的视觉表现, 使作品产生了内蕴持久的意境效果; 使人在 联想的空间里,思维随着图片的视觉感受而回到了那个时代。
(二)灵深远阔审美空间
灵深远阔是作为空灵的深远而又宽阔空间来理解。 新闻摄影意境表现的产生
过程, 是由人的意识所产生的丰富审美想象空间和审美意象所构成的。 这种审美 空间是双向的, 它是在新闻摄影者及受众的思维意识中形成的广阔审美空间。 对 新闻摄影意境的审美空间应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即局部性、整体性、透明性。这 三个方面构成了新闻摄影意境的灵深远阔审美空间。
新闻摄影意境审美空间的局部性, 是指在深远而又宽阔空间里存在着无数个 局部的空间。 由新闻摄影者选择最具有意境表现性的审美空间加以应用, 并和受 众的思维在这空间里相遇, 形成沟通空间。 对审美空间即空灵的直接理解就是在 新闻摄影形式表现中留有空白, 局部空白对画面的表现形式是极为重要的, 在中 国画里叫“计白当黑”, 是利用空白让人产生想象与联想, 来补充其空间。 在新 闻摄影画面里是用影调来调节的, 这实际上是产生意境的一种方法, 是一种结构 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是由新闻摄影形式表现而开拓出来的。 画面中空白所产生的 引导力,是非常活跃的,它引导人的思维使其产生联想,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创 造出一种现实中不存在的影像, 来补充空白处。 在新闻摄影中留有一定空间, 不 仅符合人的视觉规律, 还可以调节画面的疏密关系。 在东方称为疏密得当; 西方 称为和谐。 东西方的表现是不同的, 西方是以油画方式全部覆盖画面来表现景物 的每一个细节,不留空白。东方中国画法,讲究的是意境,留有空白,形成“计 白当黑”艺术空白。 这是中国特有艺术精神的表现, 是存在于中国人心里的审美 情感。 由此开拓出灵深远阔的审美空间, 能产生丰富的意境审美效果。 所以在意 境中以壮阔幽深的空间, 来表现新闻摄影作品, 能更加体现新闻摄影作品的审美 深度感。
审美空间的整体性。 是从整体上来考虑审美空间的。 一方面体现在人的思维 里对审美空间整体性的思维, 是立体的、 无边的“无极之境”(庄子语 ) , 而且存 在着深度、高度、宽度。这个空间是新闻摄影者产生灵气的空间,灵气在这个空 间里运动, 是新闻摄影者在深远而又宽阔的空间里产生着审美想象, 即指对新闻 摄影意境的审美想象是不受空间限制的。 因而审美想象是更广阔的、 拓展的空间, 这也是人类的宇宙观的体现。 因此, 人类对宇宙观不是抗衡的而是用生命的体验 去融解, 去求得和谐共存而达到统一。 从新闻摄影者思维意识中的整体空间来看, 整体空间产生的灵感, 需要在摄影画面的体现上, 对画面整体观感的表现, 需要 从整体空间来考虑达到画面局部空间的疏密得当、 和谐统一, 是形式显现关键的 方面, 也是新闻摄影意境体现的载体。 把新闻摄影者的灵感物化在新闻摄影作品 里得以呈现, 是蕴含了新闻摄影者审美理想、 信念的追求, 它是对真善美的总体 呈现,也可说是心灵之美的体现。这表现在新闻摄影意境里便是灵深远阔。
空灵透明性是空灵深层的体现。 刘熙载认为:“无一语及于事实, 而言外无 穷”,(刘熙载:《艺概·诗曲概》)表面空灵不是空旷无物的,而是包含了无 穷的景物,无穷的意境,层层呈现,清澄透彻。形成了一种含蓄的透明。因而新 闻摄影意境也需要的是一种含蓄美的体现, 能清澄透彻的形成新闻摄影意境的艺 术魅力。 空灵透明性在新闻摄影意境的体现中, 主要是指表现新闻事件与典型性 的透明性。 对拍摄事件与典型性的选择应透明清澄的理解透彻, 要在全方位的空 间里展开新闻调查。 正像黑格尔认为典型是透明的, 对典型性的表现是透明清澄 的,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真实性与新颖性, 才能获得认同性; 才能真正的把意境的 特征显现在新闻摄影中, 这也是意境空灵美的呈现。 对于透明清澄性这一点要把 握住, 特别是典型性就更需要透明清澄性, 这是新闻摄影表现的重要的环节。 如
果把握的不好,就表现的不好,甚至失实。要清澄透彻的把握,才能全面性、实 质性的表现。
诚然, 意境。 中国独有的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艺术概念, 为世界艺术表现领 域, 增添了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表现形态, 体现了东方艺术表现的审美理念, 对 东西方审美理念的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 在新闻摄影中融入具有民族特 色的艺术意境表现形态,是国人研究的方向。
中国人发明意境这一概念已有一千二百多年。 意境, 在中国美学中是一个独 特概念, 也是炎黄子孙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艺宝库的一 大贡献。对印度、日本、东南亚等近邻国家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展开对意境的 研究。 在中国人类发展史上, 从意境概念产生的那天起到今天已有无数个美学家 和艺术理论家涉足这个领域, 从不同的角度对意境进行了理解和诠释, 取得了丰 硕的研究成果。 那么, 到底什么是意境呢?它对新闻摄影产生什么样影响以及在 新闻摄影表现中如何体现?这是新闻摄影美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也是本文要阐述 的主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新闻摄影。
用拍摄照片的形式, 以摄影画面的视觉形象, 加以简明扼要的文字, 说明报 道新近发生的令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重要事件,就叫做新闻摄影。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新闻摄影的意境体现。
一、艺术意境与新闻摄影意境
在中国美学中, 意境作为美学一个重要范畴。 在审美实践中, 对意境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艺术领域中, 探讨意境的涵义, 特点及构成, 是意境理论能否科学化 的关键问题。从历史上看,中国唐朝中期意境的基本内容与理论框架已经确立。 概括的说:两大因素一个空间, 即情与景的因素和审美想象空间。 此后, 可以说, 对意境真正理解的是王国维, 他认为意境是真实性的体现, 即情真、 景真。 (清 . 王国维:《人间词话》)如此看来,意境首先要求的是情感真实、景物真实。这 即符合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 又体现了新闻摄影意境表现的现实存在。 对表现真 实性的情与景而展开审美想象的空间, 是体现新闻摄影审美意识的主要方面。 然 而,在新闻摄影领域,对新闻摄影意境的研究,虽有涉及但都不深不透。实际上 存在的原因首先是认识上的偏颇, 其次存在着对意境理解的不透, 所以才谈得不 够深入与全面,不够理直气壮。
(一)意境美
对意境的理解光是情真景真是不够的, 对意境的理解, 只有锲而不舍的探讨, 才能对中国这个独有的概念博大精深的内涵有所窥探。 情真景真只是意境的一个 真实特征, 而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形象特征;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 韵味无 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因而这几大特征构成意境的总体特征, 也是意境美的体现 特征。
真实特征。王国维认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肺腑,其写景也必豁人 耳目。??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这是王国 维对意境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情感的真实是意境的本质也是目的, 对情感的描写 要“沁人肺腑”; 对景真实的描写要“豁人耳目”。 这些都必须具有 “见者真、 知者深”的真实感,一点假都不能掺和。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实感人的意境效果。 情与景, 也是内容与形式的体现。 景真也是艺术表现的本质特征, 它载荷了本质 与现象、目的与手段的全部信息。情真景真,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它体现着意境 美的真实性特征。
情景交融形象特征。中国唐代诗人王维在他的《青溪》中写到:“言入黄花 川,第逐表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 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清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王 维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舒情,景真情更真。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沉 郁的统一、 活泼与安详的揉合、 幽深与素静的融合所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 整个 的描写形成了一幅动与静,生动形象的图画,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在意境的表现中情景交融几乎成了意境的代名词, 景中藏情、 情中见景, 这 种形象的创造方式,正是意境美的情景交融形象特征的呈现。
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虚与实, 也是一种变化, 也可认为是一种主次排序结 构, 是艺术表现体现着意境的情与景虚实变化的结构关系。 从意境本身来看, 它 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实,实即是主;另一个是虚,即是次。相生是一种 变化的辩证关系。虚实相生,即是相互依存关系。从表象上看,体现的是一种审 美效果。从思维上看,它蕴含着由人的思维产生的联想与想象的审美意识。
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韵味无穷, 即情韵与联想; 韵味蕴含了无尽美的因素 和效果,它含有:情、理、意、韵、趣、味等因素。无穷是由情韵与联想所产生 无限的联想。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静夜思》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 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千年佳句,使人浮想联翩,打动了多少 思乡游子的心。 这种挚朴情真的感情, 奇丽瑰特的想象, 达到了韵味无穷的审美 效果。因此,这就决定了韵味的组成是由:物景与情感、意味与风格、体势与语 言等多种因素组成。 这种组成是属于整个意境的表现体系, 而在意境的具体表现 运用中则需要更加突出与集中。
显然, 构成意境表现的因素是多种的, 对意境的概念与定义的准确把握, 确 实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因而所有对意境的定义都基本上说明了意境的本质特性, 只是涵盖的面有所不同而已。 因此, 通过上述我们也可对艺术意境作适当的界说:意境是对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的高度统一, 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想象的审美空间 所构成的艺术形象整体。总之,它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基本形态。
(二)新闻摄影意境
新闻摄影是以视觉形象表现的形式来载荷信息的,是对现实存在的视觉映 现,因而具有审美的视觉形象表现性。王国维认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 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区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
之境, 必邻于理想故也。 ”这就是说, 意境不管是创造的还是写实其根本是来自 于客观事物, 都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对两者的区分是很难的。 王国维 又认为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进一步 的阐述了写实家也是理想家,“然其写之于文学中也,也遗其关系、限制之处, 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阐述他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又虽如何虚 构之境, 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 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 故虽理想家亦写实 家也。 ”这就阐明了任何意境的创造, 都必须遵照自然真实性的法则。 而遵守真 实性的原则是新闻摄影的本质特征。 因此, 新闻摄影意境是从真实的写实映现中 蕴含了人类对理想的追求, 这蕴含的审美理想范畴是范广的, 它包含了人类对真、 善、 美追求整体的思维意识。 因而意境在新闻摄影中应当属于一种高级的审美效 果体现形态。 这种意境形态的呈现, 能使大众即快速体验到新闻摄影作品的审美 愉悦, 又解读到了人类对理想的追求, 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意境在新闻摄影体 现的另一个显著突出的特征, 就是含有重要内涵而又高度概括的标题与说明, 它 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它对大众解读新闻摄影作品蕴含着的信息, 起着重要的引 导作用;这种作用是直接的、快速的、深层的、理解的。因此,把意境纳入新闻 摄影形式的表现体系, 是对新闻摄影审美表现形式的丰富与扩展, 使新闻摄影具 有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表现形态。 可以说, 在新闻摄影表现中新闻摄影意境之美, 是体现人类审美追求的整体之美。 这将对新闻摄影佳作的产生走向世界发挥着重 大的作用。
新闻摄影意境, 是新闻摄影者在新闻摄影拍摄时对自然情感的体验所产生的 真实情感相融合而产生的表现形态。王国维对真实的情感描述是借用了尼采的 话:“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因此,“故能写真景物、真喜怒哀乐者谓之 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可见王国维把意境归为对真实情感呈现的范畴, 这 是对意境实质的阐述。 因而新闻摄影意境就具有了真实性的新颖特性、 情景交融 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对新闻摄影意境的体现, 可以通过一幅作品来体验一下意境表现的魅力。 《 皇 家的玩笑》这幅作品是美国唐 . 赖普卡拍摄。尽管他不懂东方意境的涵义,但我 们用意境的理念来审视作品时, 却发现在他的作品里却体现了意境的特征, 这也 许是东西方在艺术表现上的共性吧。这幅作品是在 1983年 9月,美国总统里根 访问英国时拍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欢迎的场面。 摄影者没有按着一般的传统规 律拍摄, 而是寻求新的视觉角度。 当女王伊丽莎白表情严肃、 庄重的在致欢迎词 时,而美国总统里根却在开玩笑,这一瞬间时刻被唐 . 赖普卡拍到。从而创造出 了一种情景交融,意与境浑,虚与实、情感对比的生动画面,表现出新闻摄影意 境之美:真、景、情、人融为一体,达到了新闻摄影的新视觉,体现了新闻摄影 意境的真实与新颖性。 至于在图片中所蕴含意义, 可能不同的人理解会产生不同 的联想结果,这也是艺术表现的魅力所在。
在中国新闻摄影作品意境的体现中, 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传统文化作品意境 的启发和影响。 特别是新闻摄影者, 从孩提时代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的熏 陶, 更是从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中得到的熏陶和感染, 这对新闻摄影都产生了潜 移默化的影响。 许多新闻摄影所体现的标题, 直接借用古代诗词、 成语的优美词 句, 来突出其新闻摄影作品的节奏美和意蕴美。 增强其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显 然, 中国大众的接受心里也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熏陶的审美心里特征, 这些都和新
闻摄影者具有同样的审美经验, 从而形成了同步的审美信息沟通效应。 因此, 意 境具有这种等同的审美特点。 意境的民族性、 文化的融合性, 反映在新闻摄影者 的意境体现上, 往往是自觉的溢出。 然而, 要体现出大众求新求异审美心理需求 的新闻摄影图片,还需要立意新、角度新、视觉新等因素。
新闻摄影意境美,更能体现出深层的“心灵之美”,情深景真,境界开阔, 富有深意。 从另一方面来看, 新闻摄影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也为新闻摄影意境的 呈现提供了客观条件。 诗词入题也是新闻摄影意境产生的艺术条件。 新闻摄影意 境的表现已成为新闻摄影审美实践中的一个现实存在、 一种审美追求。 因此, 在 新闻摄影美学理论中, 对意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是蕴含新闻摄影审美效果的 重要方面。
(三)艺术意境与新闻摄影意境的关联与区别
新闻摄影意境是新闻摄影审美体现的一种形态。 而艺术意境是对与新闻摄影 意境产生直接的启发和影响作用。 它们不仅存在着内在的关联, 而且还存在着相 似性:都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特征。但是,艺术意境与新闻摄 影意境是不等同的。 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具有不同的要求, 遵循着不同的形式法则。 因此, 就决定了它们在创造手法和表现方式上的某些不 同。
在意境的营造上, 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艺术意境的营造, 是艺术家通过 审美实践所产生的审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 通过审美联想、 审美想象后运用比兴、 夸张等艺术手段, 经过艺术的再创造, 所营造出的一种艺术境界。 而新闻摄影意 境, 则是新闻摄影者对现实拍摄对象, 通过运用光与色、 影与调等摄影手段所创 造的一种视觉形象的表现形态。
应当说, 艺术意境主要体现在以中国诗画艺术为代表的艺术作品中。 在中国 画类别中,写意画是最具意境的表现形式。它以形写神,抒发画者情感,注重物 象的神态描述。表现手法概括、夸张、简捷意蕴,意境高阔深远、韵味无穷。是 最具有中国画艺术和民族特色的绘画。也是世界上独有的绘画艺术。如清 . 郑板 桥。人称“扬州八怪”之一,是扬州画派突出的画家,善画石、竹、兰等。并借 助绘画抒发自身的理念。他的《竹石图》是体现意境的佳作。
新闻摄影创造意境是一种真实的视觉形象审美效果。 然而, 从新闻摄影角度 来看, 体现内容信息固然是主要的表现方式, 但是, 忽略了形式的表现这一摄影 的基础特征, 是不能全面的表现内容, 过分的强调形式, 往往会产生形式与内容 脱离。而在新闻摄影意境的表现中,需要的是一种度的均衡。因此,要彻底的摆 脱新闻摄影表现的极化困绕, 这就要需要达到新闻摄影表现诸因素的统一, 更不 能忽略图片与标题说明的均衡。 如摄影家罗小韵从她的作品里体现了统一、 均衡 的观感。 其作品不但蕴含着时代感, 又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意境的之美。 代表 作品 《天安门广场人们悼念**》 达到了整体因素的均衡与统一, 体现了真实 与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而且情感丰富、内涵深刻、扣人心弦,能引发出受众的 无限联想, 体现了内在与外在统一的意境审美效果。 她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摄影 家, 这与她的文化底蕴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 也可说, 新闻摄影的意境表现的度,
就是取得新闻摄影表现诸因素的均衡与统一。
从艺术意境与新闻摄影意境关联性来看, 意境内涵的属性是相似的; 从各自 的表现方法来看是不同的。 因而认识到了关联与不同, 那么新闻摄影就要吸收与 融合艺术意境有意义的东西,来充实和扩展自身的审美表现形态。
二、新闻摄影意境的分类
从中国美学史上众多的学者对意境的研究来看, 由于角度的不同, 对意境就 存在着不同的分类。 若从量的角度看, 学者们曾提出过两分式、 三分式和四分式。 在这里我们仅对两分式来进行探讨,因为两分式是得到了大多数学者一致认同, 所以两分式是讨论的重点。 将意境分为整体意境与局部意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 之境”(王国维 ) ;两组分式,(顾祖钊:《艺术至境论》)这两组分式也最适合 新闻摄影意境的分类。 因此, 将新闻摄影意境分为整体意境与局部意境、 有我之 境与无我之境两组方式,以此来分别阐述。
(一)整体意境与局部意境
从整体意境来看, 也就是由作品的实境与虚境共同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艺 术整体。 从新闻摄影来看, 新闻摄影画面的整体意境是构成新闻摄影主题表现的 重要形态, 也是新闻摄影表现的主体特征。 整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是体现新闻摄 影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然而,用辩证的方法来看,整体又是由局部组成。而局 部意境要服从整体意境。 因此, 从局部意境开始到整体意境的形成, 是新闻摄影 表现的必经过程。因而整体意境的体现是受到局部意境的制约。
从局部意境来看, 局部影像是组成新闻摄影画面的主要因素, 是意境几大特 征主要真对的形态; 也是画面主体的表现对象。 在新闻摄影的表现中, 主体局部 的选择与表现是关系到整体内容能否得到全面体现的主要方面。 从突出主体的角 度来看, 典型化的局部刻画和其它局部向典型指向是形成摄影画面整体统一的关 键环节。 从新闻摄影画面形式表现的角度来看, 画面形式表现的原则只能有一个 主体,其它都是局部的陪体。否则,画面将无法形成视觉中心。因而局部意境的 形态组合是体现整体意境的重要因素。
整体与局部意境的关系, 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是依存的关系。 如何处理 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也是新闻摄影者审美创造能力强与弱的体现。
(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三则中说到,意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寒波淡淡起, 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之 境与无我之境是由这而来的。 王国维从情感在诗词中出现的方式来分类的, 把意 境分成两种。他所举的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和秦观《踏莎行》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词句,在他
看来,诗人感情色彩外露,带有强烈的主观表现意识,并把景物拟成人的情感。 景物像人一样两眼流泪,犹如悲伤愁绪。
新闻摄影意境对“有我之境”的运用,并不等同诗词意境的“有我之境”。 尽管新闻摄影是反映真实存在的事实,不能像诗词画意境那样,进行主观意造。 但是, 对新闻摄影事件的选择和采用画面形式的表现方式却是主观的。 这种主观 性是新闻摄影者对客观存在物在意识中的反映, 是具有理性的、 强烈的感情色彩 和个性特征。理性的是对真实性的把握;感情色彩是对审美情感、伦理、道德的 判断与赋予; 个性特征是对采用形式表现和体现审美效果的选择。 因此, 新闻摄 影意境的“有我之境”正是体现在理性、 感情、 个性的统一之中, 而且主观意识 比较突出, 是属于新闻摄影意境中的“有我之境”。 这实际上是显现在画面上的 意境之美。
无我之境 , 王国维认为,“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无我 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他眼里,诗人情感深藏而不 露,表面是隐而不显的。
在新闻摄影意境中的“无我之境”, 是情感内蕴的意境画面。 也就是说, 具 有隐讳的意境,表面不显的画面效果。然而,“无我之境”并非无情,在自然的 外壳里,蕴含着一种只有凭感觉才能体验到的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人与景物化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新闻摄影意境的表现中, 对主观意识深藏不漏, 对情感只能意会的“无我 之境”表现形式, 应当说是新闻摄影者的高明表现手法。 即是对客观事实的忠实 映现, 又要让隐藏的作者情感在起作用。 这种隐讳情感的表现方法, 是新闻摄影 意境中的“无我之境”。 然而, 在新闻摄影领域中有人极力反对主观性, 主张客 观性。 这绝对化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 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新闻摄影的主观存在 是对现实存在的一种反映,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当人拿起相机对准拍摄对象时, 就是主观的作用,否则就不用拍摄了,道理就这么简单。可以说,无论对新闻摄 影是多么的客观性把握, 都是相对的, 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性。 如果一旦缺少主 观判断性,就会失掉伦理性、道德性、人类追求未来的方向性。因此,对主、客 观的把握是求得相对的均衡,如果失衡,偏向主观也会失掉真实性。
诚然,不论是 “ 有我之境 ” 或 “ 无我之境 ” 的表现方式,都是在一个原则下所展现的意境表 现方式,这个原则就是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新闻摄影应把视觉冲击力放在首位
2007-05-14 11:08 出处:PConline 作者:整理于网络 责任编辑: menghuajuan (评论 0条 )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历来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两大要素。 新闻摄影 的形象价值主要是指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或称之为视觉吸引力。 长期以来, 许 多新闻摄影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在这两大要素中,新闻价值是首位
的,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
然而, 笔者在近几年的新闻摄影教学中, 多次让同学们在任何报纸或指定报 纸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10幅新闻照片,发现同学们选择的标准首先是照片本身 的画面效果, 照片的新闻价值是处于第二位的。 当笔者和同学们探讨为什么不是 首先考虑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时, 许多同学说, 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 往往 从报纸的文字报道或电视、 广播上已经获悉, 因而看照片时就更倾向于关注画面 效果了。
重新审视我国长期以来的新闻摄影实践与读者对报纸上新闻摄影的评价, 把 照片的视觉冲击力要素放在首位, 应当更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报道, 更有 利于新闻摄影报道的创新,也更切合读者对新闻摄影的需求。
一、重视读者视觉感受的选择
新闻宣传要“贴近群众”, 研究读者的视觉感受与选择的特点, 对改进新闻 摄影报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新闻摄影属于视觉新闻, 它向大众传播新闻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形象。 图片 的标题与文字说明相对处于从属地位。 读者选择新闻摄影报道时, 首先也是选择 图片的形象。 因为人们接受新闻摄影是从接受图片形象开始的, 进而才会去阅读 其文字说明。 一幅新闻照片如果本身没有视觉吸引力, 则很少会有读者继续去看 其文字说明了。 当然, 犹如对任何事物的判断有多面性, 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或 吸引力的照片未必都是好照片, 但好的新闻照片则必须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或 吸引力。
人的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视觉形式,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人们常说的 “视而不见”一词, 就说明纳入视觉范围的东西仍可“不见”, “没看到”, 这 就是视觉的选择性。 它只看到吸引它的对象, 也就是对它有较强刺激力、 冲击力 的对象。 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看, 什么样的对象会对读者的视觉产生较强的刺激、 具有冲击力或吸引力呢?
心理学家早就指出, 视觉最不喜欢的东西, 是那些静止不变的或者是那些不 断重复的形象。 所谓“熟视无睹”也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当视觉面对一个陌生的 对象时, 才会“睁大自己的眼睛”。 人的视觉具有求新纳异的倾向, 这就要求新 闻摄影者如想使自己拍摄的照片具有吸引力, 就不能满足于拍摄人们普遍看得见 的内容与形式, 而应着力于把人们普遍“看不见”的内容与形式变成“看得见” 的摄影报道。
内容与形式均是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 毫无疑问是最受读者欢迎的; 仅 仅“形式” (即照片的画面效果) 是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 也会吸引读者的 眼球; 而仅仅是“内容”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则是第三等的, 因其照片本身 的画面效果对读者来说“熟视无睹”。 新闻摄影者应想方设法拍出让读者有“第 一次看到”而产生新鲜的感觉。
二、强化求新思维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相识色影
求新思维具有鲜明的喜新品质。它的思维指向是活跃的、积极的、向上的。 朝向那些过去没有发生过的、 没有见到过的、 没有报道过的对象。 这种思维符合 报刊属性。报刊的存在是为了报道新闻,一切着眼于一个“新”字。
新闻摄影的求新思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求内容之新; 二是求形式之新。
内容的求新, 要求新闻摄影去寻找、 发现值得报道的对象。 新华社总编辑南 振中先生在“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一文中,对此提出了六个主攻方 向:
一是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 鲜 为人知的新鲜事实。 二是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的重大事 件的事实真相。 三是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 新鲜经验。 四是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 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 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 五是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 对人们有较 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六是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 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的趋势。
以上六个方面都是紧紧围绕一个“新”字。
内容之新, 还不是新闻摄影的全部。 新闻照片怎么拍, 即形式创新更是至关 重要。有了再好的新闻内容,照片拍得俗套、拍得老一套、拍得图解式、拍得司 空见惯,这样的新闻摄影报道,没有视觉吸引力,读者会不屑一顾。
形式的求新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拍什么,二是怎么拍。
形式求新中的“拍什么”主要指同一新闻内容是直接表现还是间接表现。 例 如要报道一家大型医院破土动工, 既可以拍摄正在破土动工的画面 (直接表现) ; 也可以拍摄老医院里挤满了人的画面 (间接表现) , 这正是新医院破土动工的原 因。 究竟拍什么, 要看哪种画面效果对读者更有视觉冲击力。 又如报道外事送往 迎来的新闻图片,我们司空见惯的是“握手”、“献花”、“检阅”等正规、严 肃、 庄重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对外事活动是应该拍的, 但是否只能这样拍呢?严 肃的题材是否也可用幽默、 轻松的画面来表现呢?如“奥, 你的帽子”是报道时 任美国国务卿的奥尔布赖特访问韩国的新闻。 图片的文字说明是:“10月 25日,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在结束了对朝鲜的访问后抵达汉城, 对韩国进行访问。 图 为奥尔布赖特在专机抵达汉城军用机场后, 走下舷梯时, 帽子被风吹飞” (新华 /路透)”。这样的画面效果既有视觉吸引力,也无损美国国务卿的形象,同时 又报道了严肃的外事新闻。
形式创新中的“怎么拍”是指拍摄时的画面构图, 如拍摄点的选择、 景别的 运用、前景与背景的运用、虚实的运用、画幅的选择、用光技巧、镜头焦距的运 用等等。 那种认为新闻摄影只需要抓拍技能的观点是狭隘的。 摄影的技术技巧对 新闻摄影同样重要。例如表现环境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天鹅啊,你为何不南
飞”,画面上充满虚实、光影和效果。没有高超的摄影技巧,是拍不出这样优美 的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图片的。
三、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
现代社会已进入了读图时代。人们获取形象新闻并非只有新闻摄影一种媒 介。相对于电视新闻,从传播新闻的角度,新闻摄影总体处于弱势地位。前者是 “动”的,后者是“静”的,前者是有声的,后者是无声的;前者可在新闻正在 发生时同步传送报道,后者总会有一定的滞后才能与读者见面。
面对这种弱势, 新闻摄影还有没有优势呢?回答是肯定的。 新闻摄影的优势 在于对新闻对象的典型瞬间的抓取, 在于对新闻瞬间精华的定格, 以使读者可以 细细品味。
新闻摄影要想在与电视新闻的竞争中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就应扬长避短, 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
新闻摄影中的“典型瞬间”又称“决定性瞬间”。 它是指新闻对象的瞬间精 华、精彩瞬间。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其典型瞬间表现形式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它们或是最有代表性的瞬间; 或是最生动的瞬间; 或是最富特征的瞬间; 或是最 能说明问题的瞬间等等。 照片都是瞬间形象, 只有抓住了典型瞬间, 才是形象价 值较大的照片。只有抓住了典型瞬间,才能真正使瞬间变为永恒。因此,新闻摄 影的拍摄应该致力于抓住对象的典型瞬间。
任何事物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 有着一系列不同的瞬间形态。 典型瞬间却不 多,稍纵即逝。典型瞬间寓于事物发展过程中。以视觉效果来看,这种典型瞬间 的出现时机,对不同事物、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在高潮 到来前的瞬间, 即“将到而未到的顶点”的瞬间; 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时的瞬 间;有的也可能是高潮过后的瞬间。这就要靠摄影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 断能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了。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 不能要求摄影者对每一新闻对象, 只拍一幅画面就抓住 其典型瞬间。这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办到的,尤其对动态性、突发性新闻的拍 摄, 摄影者没有充分的考虑时间。 这就要求摄影者从不同角度、 采用不同景别拍 摄新闻全过程中一系列激动人心的画面。 事后再进行精心选择, 选出具有典型瞬 间价值的画面进行报道。
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 “抓取”指的是采用抓拍的摄影方法, 即不干涉 对象的现场选择的拍摄方法。 抓拍不是自然主义地随意拍摄, 它是建立在敏感的 观察力与准确的判断力的基础上, 是建立在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与敏捷的动作的 基础上。 只有具备了这些扎实的抓拍基本功, 才能提高抓取新闻对象典型瞬间的 成功率。
纪实抓拍的要求
2007-05-14 11:08 出处:PConline 作者: christine 责任编辑: menghuajuan
在本页浏览全文 >>(共计 3页 )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 摄影其实就是学习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去审视你所看到的 整个世界,而这种视角或是悲天悯人,或是淡薄辽远,或是童心稚趣,或是麻木 冷漠, 其实都是想用你独特的视觉语言告诉观看照片的人, 曾经发生过什么, 你 希望记录什么,最终又得到什么。
在这时候, 摄影俨然有了一种哲学的意味, 我们的背后是镜头永远无法看到 的,而我们的镜头前,却有着永远无法用文字说清楚的东西。
因此, 相比较而言, 去拍摄在你身边所突然发生或天天发生的一瞬, 远要比 去刻意的寻找 MM 或自然的风景进行拍摄显得惬意的多。
而当你拥有了数码相机, 不再为担心自己所拍摄的照片是废片而徒靡胶片浪 费金钱的时候,去抓拍可能发生的一切就变的有趣起来。
抓拍精彩瞬间
随时带着你的 DC
不要说你拍不到出色的照片, 优秀的抓拍照片其实就发生在你的身边, 坐在 家中等待或者约上 MM 去摄影棚那是永远都拍摄不到的,因此,想要在随意的生 活中拍摄出令自己满意而让观赏者震撼的照片, 你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要在任何时
候,都随身带着你的相机。有些精彩的瞬间,只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发 生那么一次, 这时候, 即使你感觉到了那是一个精彩的镜头, 而如果身边没有相 机,那么这个镜头也就与你失之交臂了。以威廉姆。比尔为例,在他的著名照片 《信仰与自由》 中, 其镜头其实就在一些非常偶然的环境下, 被他发现而抓拍到 的。就以 (图 1) 这幅令他成名的摄影作品而言,似乎看上去比尔是因为运气好捕 捉到了这一瞬间, 但事实上, 则是因为作者已经学会了将相机作为自己的第三只 眼睛随身携带, 而因此才在必然的偶然性中拍摄到了这样一张图片。 所以, 对于 一名想在日常生活生活中抓住瞬间精彩的数码摄影爱好者而言, 任何时候都在身 上装着相机, 就成为了想获得出色照片的基础条件。 因为只有这样, 当出现了好 的镜头时,你才有可能抓住机会将它用 DC 记录下来。
随时带着你的 DC
挑选一台合适的 DC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也许会说:“随身携带相机,说的容易,可做起来就不 那么容易了,我的佳能 EOS 1D MARK II,带手柄电池和长短焦镜头总共下来有 好几十斤,天天背着满街跑,你不是累傻小子就是劝我减肥呢。”
但事实上, 提出这一问题的朋友, 其实对于抓拍摄影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 也许是由于一些厂商和媒体宣传的缘故,现在,在许多数码摄友中都认为:“要 拍摄出好的摄影作品,就应该使用那些专业的高像素单反相机和昂贵的名牌镜 头, 只有这样图像的质量才有保证。 ”但事实上这种必须用大型高端相机拍摄照 片的思想, 对于商业或风光摄影也许是必要的, 但放到抓拍摄影工作中, 就显得
格格不入了。
事实上, 即使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巧的数码单反相机, 其体积和重量也绝对不 允许我们将其轻松的放入口袋之中, 到处游荡。 而为了保证相机的安全, 一般人 在携带相机时也大多会采用摄影包来保护相机。这样,即使发生了精彩的瞬间, 你也带着相机, 但从发现可拍镜头, 到拉开摄影包, 掏出相机, 再打开电源开关, 进入对焦取景状态, 就算是超级玩家也需要十几秒的时间才能准备完毕, 其间应 该就已经错过了拍摄了。 因此, 对于喜欢抓拍的数码摄影爱好者们而言, 我们完 全没有必要使用大型的专业数码单反相机去进行抓拍。 完全可以使用一只曝光功 能齐全,体积小巧,启动和快门时滞短的小型 DC ,如理光 GX 、卡西欧 R51,奥 林巴斯 μmini 等机器来作为你抓拍的利器。看过电影《忠贞》么,影片中苏菲 . 玛索扮演的那个女摄影师手里也拿的只不过是奥林巴斯的 μ-2小型相机而已, 而国内许多专业的摄影师有许多也喜欢在摄影包之外的口袋中装一只康太时 -1的小型相机, 因为这些小巧的相机虽然画质要比那些专业相机差些, 但却可以为 你赢得宝贵的时间, 并减轻你的携带负担。 因此, 如果你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拍 摄出好的照片,那么就应选取小巧灵活的相机,而非专业单反。真正好的照片, 没有人会在乎拍摄者使用的是什么相机, 而更在乎你决定按动快门的那一瞬间是 如何生成的。 也就是说, 对摄影本质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些器材, 是器材后面 的人。
至于用于抓拍摄影 DC 的外型颜色,则最好使用黑色的相机。在这里,需要 说明的是, 选择黑色相机并不是因为黑色相机看上去更加的专业, 而是因为黑色 的相机, 在进行抓拍和抢拍时比起其他相机来更加的隐蔽而不为人注意, 在上世 纪 60年代的时候,许多专业的新闻摄影师甚至为了隐蔽还专门将自己的银灰色 徕卡漆成黑色, 其原因就是因为黑色相机拿在手中不为人注意的缘故。 当然, 目 前来说黑色机身, 且反应速度快, 又小巧的数码相机在市场上还并不多见, 但总 体来说,还是有几款可供选择的。
保证照片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要想获得出色的抓拍照片, 除了随身携带你那小巧而不显眼的快速反应相机 之外, 还应学会寻找特殊的题材去进行抓拍。 不要将你的镜头仅仅对着身边的熟 人、风景、花卉和 MM ,事实上,这个世界丰富多彩,任何你所看到的东西都可 以拍摄。 而不要用实现固定好的摄影内容给自己的头脑安一个框架。 国内著名的 战地摄影师唐师曾曾经说:“我的照片许多拍出来都不美,但是真实。”其中蕴 涵着一个真理就是拍摄各种纪实类的抓拍照片其第一要素就是要保证真实, 然后 再讲究图像的构图、色彩与层次,首先要拍到,然后才能谈拍好。例如在图 3中, 煤矿工人那双黑色而带有坚忍和茫然的眼睛与其背上高高耸起的煤筐和手杖 很好的组成了一个视觉冲击点, 拍摄者其实仅仅是使用了大光圈控制景深将相机 焦点对焦在矿工眼睛上的简单方法进行拍摄, 就获得了相当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抓 拍照片。 要说这张照片其实并没有使用多少高深的拍摄手段, 但由于该照片真实 的反映了小煤窑民工们的艰辛生活,从而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并被评为了 2003年网络上最具震撼力的中国纪实照片之一,其原因就在于它的真实。
保证照片的真实性
而既然是数码相机, 没有后期胶片费用的困扰, 我们还可以注意观察身边所 发生的任何事情和景物, 一有可能就掏出相机把它们拍摄下来。 随着拍摄次数的 增多, 很自然的就会了解那些东西是值得拍摄的, 那些东西拍下来会有那种效果。 熟能生巧,拍摄的多了,一些如构图、光线的运用、色彩的处理,拍摄的角度等 只能自己去体会的东西, 也就得到了掌握。 而多看一些大师和新闻记者们成功的 摄影作品, 模仿他们所拍摄的对象和方法, 也同样能够很快的提高你的拍摄技巧。 在图 4中大师布列松既没有将镜头对准那些社会明星, 也没有让那些社会地层的 穷人成为照片的主角, 而是轻松的将镜头对准了巴黎穆费塔街角的一个怀抱着两 大瓶红酒的小男孩, 他雄赳赳、 气昂昂的迈着快乐的步伐走过来时, 看可以从照 片虽然虚化但仍可看清楚的背景中发现其身后盯着他看的小女孩, 使所有观看照 片者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个小男孩身上。 而当你学习大师的这张图片的时候, 也 同样可以跟随他的视角, 将你的镜头对准你身边可能或将要发生的一切, 用照片 的自然和典型性,静悄悄的感动别人。
敢于向突发事件端起你的相机
著名的战地摄影师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 离的不够近”。因此,只有我们到可能发生精彩的地方去亲身发现精彩的时候, 才可能获得出色的图片。 有时候也许你仅仅是路过, 但却会发现一些突发的事情, 把握住时机端起相机将这些拍摄下来, 将能够很快的提高你对精彩动感图像的观 察力和敏锐性。 许多摄影大师在谈及其成功经验的时候都认为, 要拍摄出好的照
片,技术和技巧仅仅是最基础的东西,最重要的则是你敢不敢端起相机去拍摄。 有些朋友曾告诉我,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会遇到一些可爱的孩子、漂亮的 MM , 或者形象非常有特点的老人, 而他当时也带着相机。 假如能把这些拍摄下来, 应 该是非常不错的照片,但由于害羞或是嫌麻烦,却错过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敢 于端起相机并按动快门,是拍摄出优秀作品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敢于向突发事件端起你的相机
拍到比拍好更重要
有许多朋友在看摄影技巧文章的时候, 总喜欢拘泥于别人的照片是怎么测光 的,他使用的是什么相机,镜头的光圈、焦距是多大,用的什么白平衡,快门速 度又是多少。其实,这些技术性的参数,对于抓拍而言,既有用,也没用。因为 每一个人所遇到的可拍摄景象时的时间、 地点以及环境光线都是各自不同的, 盲 目的拘泥于别人如何调整相机的参数, 其实也就错过了寻找突发事件最适合拍摄 时机与角度的选取时间, 对于抓拍摄影来说, 相机的开机速度是重要的, 对焦速 度是重要的, 连拍速度是重要的, 两次连拍之间的间隔时间长短是多少是重要的, 而相机的参数调整却是次要的。 许多著名的新闻记者都喜欢将相机放置在程序曝 光和点测光模式下待命, 因为他们相信相机的自动测光和曝光能力。 也明白在抓 拍时最重要的是多拍,多找角度。而非拘泥于构图和色彩。
拍到比拍好更重要
学会发现和思考
除了模仿那些别人经常拍摄的题材以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之外, 如果你想有 一天让你的照片成为历史的记录或感动所有看过你的照片的人, 则完全可以不走 前人所走过的老路而自己探询一些新的社会题材进行创作。 例如在“色影无忌” 上曾被人奉为经典的“牵着猴子走江湖”、 “一个人的城市”等照片, 作者就深 入到耍猴人或老人院中采风, 而获得了可以唤起人们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震撼性图 片。从而开辟出了一套纪实和抓拍摄影的新路。
开辟纪实抓拍新路
对于一名摄影初学者而言, 也许我们不能立刻达到这些大师们所能获得的高 度,但只要你敢于端起你的相机,一切都会变的简单起来。
新闻摄影抓拍技巧
2007-05-14 11:08 出处:PConline 作者: christine 责任编辑: menghuajuan (评论 3条 )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 是照片成败的关键, 这一瞬间的获得非常难。 从表 面看。“喀嚓”一下,好似很简单、很潇洒,实际上是作者全部学问、功夫、修 养、 经验的一次总结。 早一点或晚一点按动快门都意味着永远丧失了最关键的那 个瞬间。
什么叫好摄影记者?好与不好是相对而言的。 别人没看见的, 你能看见; 别 人没发现的,你能发现;别人发现了但没有抓住的,你能抓住;别人做不出来的 照片, 你能做出来。 自己梦想成为一个一流的摄影家与真正在实践里成为一个一 流的摄影家,这个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布勒松为什么被称为“抓拍大师”,是因为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总能“抓”出几张绝活儿来。
具体讲:
(1)要特别注意抓动作。在形象艺术里,摄影是最不怕动的艺术。没动作 的题材,照出来经常是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而拍摄对象动得越历害,照片就 有可能越生动、越活泼、越自然、越真实。加拿大的卡什说,他并不在乎人物是 老是小,好看不好看,关键要跳出外形美的束缚,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 而人物性格的展露往往蕴藏在动作之中。
(2)注意抓住高潮。高潮是某一个事态、某一个动作过程中最饱满,表现 力最强的高峰时刻。 经验告诉我们, 抓取高潮要掌握好按快门的提前量, 也就是 说在真正高潮出现之前就要按下快门。 正如一位摄影家所说:如果你在取景框里 已经看见了这个事物的高潮, 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永远失去了这个高潮。 这是因为 从按下快门到相机快门打开的过程中有一个“时滞”现象。
(3)抓神态。有的拍摄对象没有动作,那么可以注意他的神态。人物的表 情神态往往是内心情感的表露,有些神态往往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
(4)抓细节。细节能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细节能够增加照片的趣味性; 没有细节往往会导致照片平淡乏味; 细节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 美国 FSA 摄影群 体的领导人曾说:“你们要注意抓住那些有意义的细节, 抓住那些使千百年后的 学者们认为值得加以研究的问题。”
(5)抓特点。一个人物、一个地方,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反映事物独特 的地方,能使照片的表现力增强。
(6)抓悬念。英国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有一句名言:悬念是吸引观众注意 力的最有力的手段。 许多成功的作品里都有悬念, 因为它们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关注将要发生的事情。
(7)抓特写。特写是特别细腻的描写。由于繁杂、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很 难站下脚来仔细观察一个事物, 所以如果把取景的范围推向极端, 近到无法再近, 少到无法再少, 画面精练至极, 就会得到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特写的表现力不可 忽视。
(8)抓矛盾。有矛盾就有问题,有问题,就能引人注目、耐人寻味。矛盾 也是一种对比, 艺术创作如果不能有意识地运用对比, 那么艺术表现力就会大打 折扣。 对比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力。 对比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 拓展作品的深度和 广度。对比的因素越丰富多样,照片的味道就越浓厚。
(9)抓极端。许多摄影者不善于把握事物的极端发展和变化,极端化的表 现会使作品更加强烈、刺激。
(10)抓本质。事物的本质经常隐藏在纷纭复杂的外表之下,这就要求摄影
要培养特别敏锐的感觉、 特别深刻的眼光, 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才能揭示 事物的本质。 “在人人看得见的地方, 看出人们看不见的东西”, “在平凡的地 方拍出不平凡的照片”,“把没有意义的事物拍得有意义”。
我们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应该记住:摄影,并不仅仅是看见,更重要的是要 有所发现。
纪实抓拍技巧
2007-05-14 11:08 作者:球胖 责任编辑: menghuajuan
在本页浏览全文 >>(共计 3页 )
所谓抓拍:就是在生活的现场,不干涉拍摄的对象,拍摄那些最自然、最生 活的活动对象。
“决定性瞬间”
抓拍的一个特点就是速度,说白就一个字——抓。
静止的东西是不用抓的。 用了这“抓”字就得抓住拍摄对象瞬间得神态、 表 情、动作。用大师的话来说就是“决定性瞬间”。
抓拍决定性瞬间
抓拍技巧:
1、相机 366天带身上 (记住是 366天哦 ) 。要知道如果你一年 365天都带了
相机,但是都没什么拍的。结果就那个闰日你没带,偏有突发情况 ! 那岂不是很 亏
?
随时带着相机
2、 速度为先 ! 将相机置于快门优先档, 尽量提高感光度。 让感光度处于质量 和速度配合最好的程度。
抓拍,速度为先
3、连拍还是单张拍摄 ? 原来我们烧胶卷还不舍得,现在有数码的了,那就烧吧 ! 连拍怎么着一按快门也得让它烧个三、四张,只要其中一张抓住了最好的“瞬 间”, 那就足够了。 不过也有反对论调, 抓拍的精髓是在恰当的实际按下快门捕 捉到决定性瞬间,“霰弹王”的做法没有技术含量,嘿嘿。
有时候要用连拍
4、若无其事声东击西,拿台可旋转镜头的数码相机,人对着别处却能拍到 背后的东西。 没有的话, 佯装拍别的东西, 迅速转向实际需要拍摄的对象, 咔嚓。
声东击西,迅速转向实际拍摄的对象
5、长焦,广角都合适,长焦可以便于你在远处抓拍从而不打搅拍摄对象。 而广焦,可以囊括一切你看到的东西,让你尽情取舍。
“自然就是美”
抓拍还有个特点就是要自然, 不干涉拍摄的对象。 那些最自然、 最生活的才 是最有价值的。 抓拍不是摆拍, 摆拍要求被摄者按照摄影师的设想、 意图为拍照 片而组成某种画面,做出某种动作、神情,布好光摆好姿势慢慢拍。而抓拍不是 你能事先想到的, 你只要背着相机出了门看到什么拍什么。 深入生活, 是抓拍的 灵魂和真谛。
深入生活, 深入到被拍摄对象的内部, 但不要去打扰对方。 有的时候抓拍是 需要等待、寻觅、观察的。平时多锻炼,多拍一点。
3、连拍还是单张拍摄 ? 原来我们烧胶卷还不舍得,现在有数码的了,那就烧吧 ! 连拍怎么着一按快门也得让它烧个三、四张,只要其中一张抓住了最好的“瞬 间”, 那就足够了。 不过也有反对论调, 抓拍的精髓是在恰当的实际按下快门捕 捉到决定性瞬间,“霰弹王”的做法没有技术含量,嘿嘿。
有时候要用连拍
4、若无其事声东击西,拿台可旋转镜头的数码相机,人对着别处却能拍到 背后的东西。 没有的话, 佯装拍别的东西, 迅速转向实际需要拍摄的对象, 咔嚓。
声东击西,迅速转向实际拍摄的对象
抓拍时的几个不要:
1、人多不要,大声喧哗可不行,悄悄地“进村”。一个人目标小一点,很 多时候不是人多才好办事的。
2、融入主题,不要和拍摄对象格格不入。去拍市井生活,你别西装革履的, 要融入到群体当中去。
3、 沉着冷静,不要太过激动。看到一个好的题材冷静一点,不要一激动光 圈快门都不调,甚至机器都没开就举机拍摄了。等反应过来什么都晚了。
题外话 :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被人拍的, 可以想办法隐蔽自己的相机, 挂在胸前、 用东 西遮住等都可以。 如果被摄对象表示反感, 要学会用大方的微笑去应对。 而不是 像做了贼似的逃走,要大方地走过去,诚恳的态度一般都能获得对方的谅解。
总之,抓拍首先要从锻炼拍摄的基础技巧开始,然后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要学会去发掘。发现那些有趣的,突发的,不平常的事物。还要培养自己的预见 性, 要知道对方下一步准备干什么 ! 当然最后好要等机会, 当机会到了 ! 你才能成 功拍到一张好作品。
七种偷拍技巧
2007-05-14 11:08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menghuajuan
在本页浏览全文 >>(共计 2页 )
别怀疑,偷拍当然有技巧 ! 你看时下娱乐新闻满天遍地,狗崽队东奔西跑, 已经弄得所有名人都培养起了出门戴眼镜, 走路四处看的警觉性。 要是没有点偷
拍的技巧,你还真的拍不到想要的照片。好了,不多说了,下面我就把一些投拍 的技巧分门别类的介绍给大家。
1. 乘人不备
看到满意的画面 , 直接对焦拍摄。 前期作好的工作是测光、 目测好被摄距离。 技能要求:熟悉手中的相机, 调焦迅速, 总之一个字“快”。 缺点是容易被发现, 所以快门声音一定要小,特别提示不要用闪光灯,快而准确是其制高境界。
乘人不备
2. 守株待兔
漂亮的 mm 迤逦而行,你开始注意她并且在 0.1秒之类准确地设想到她会经 过你旁边的草地, 于是你在她还未到来之前就开始对她要经过的草地开始测光调 焦。当然一切都在你掌握之中,她美丽的身影正进入你的调焦范围,按下快门, 底片上已经有了她的倩影。 技能要求:具有敏锐判断力和想象力, 要有演戏的本 领, 在对着毫无风景可言的地方不要脸红心跳, 别人看你脸红都知道有鬼了。 优 点 :绝对的神不知鬼不觉,甚至可以拍摄到特写自然的正面照。提醒:这个时候 要是开了闪光灯真的就煞风景了。 要是配合长焦有更加丰富的表现。 此方法也适 合时装表演 SHOW 的拍摄,适当控制境深,等待拍摄对象进入清晰范围即可。因 为运动的轨迹都在你掌握之中所以完全可以运筹帷幄。
守株待兔
3. 明修栈道
MM 在安静的看书。周围似乎没有其他地方可以隐身,不管怎样,你已经无 法赤裸裸地把你的拍摄企图表达出来,找一个同行的同伴佯装留影,把 mm 作为 背景取景,记着要退后一点不要那么接近,除非她睡着了。最好有个侧向以免 mm 以为影像你拍摄而离开。对焦 (当然对 mm) 拍摄,最后把图片放大裁减就得到 你需要的 mm 图片了。优点:蒙蔽率为 75.5%,特别是背景除了 mm 还有其他人的 情况下胜算更大。甚至可以用闪光灯。演戏的目的是不要让 mm 以为在拍摄她, 但是一般人都会觉得自己妨碍别人拍摄而走开, 说明她很有礼貌, 所以动作一定 要快。走了的话此法即刻失效。技术要求:“快”就一个字、先不要在 mm 注意 你的时候把她作为背景。
名修栈道
4. 利用镜头
如果你有个 300毫米的长焦完全可以把在大学校园的某个庭台水榭的 mm 拉 过来拍个特写,随心所欲、得心应手。成功率几乎是 100%,只要求器材有个长 焦就可以了。 此方法适合体育摄影、 不可接近的野生动物。 也是“狗崽队”的常 用方法之一。
利用镜头
5. 遥控
相机构好图,放在一固定位置,站在离相机一定距离外观察被摄对象情态, 在满意的时候启动遥控装置甚至可以连拍, 成功不易察觉率很高。 对自己不会造 成心理负担。相机固定后,不适合拍上下左右来来去去的对象。让我们相信,高 科技确实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
遥控
6. 真实谎言
假定你在拍摄过程中总捕捉不到自然的镜头, 你就作出相机“有问题”的样 子,左看右看,东瞟西瞟。目的一个 :放松被拍对象的注意力,在她放松休息嬉 戏的瞬间抓拍。还有一个方法是一般留影都会喊 123(配合说“茄子”)才开始 拍,在她说了茄子之后若干秒才开始拍,也可以取获取意外的惊喜。
真实谎言
7. 明目张胆
(1)特定身份:名不成言不顺,总的说来上面的都是基于这个条件才显得 偷偷摸摸 (当然也是为了不影像被摄对象 ) 假如你是记者或者是大家能够理解到 的拍摄需要,一般人是不会抵触的。
(2)特定场合:演出会、校庆、颁奖典礼、时装表演、联欢会??完全可 以放心大胆拍摄,不会引起 mm 们顾忌的!
明目张胆
特别说明的是, 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 有些时候需要综合运用才可能达到 想要的目的,如果能再举一反三我觉得就达到了掌握技巧的目的。
我深刻的理解到, 拍摄技术层出不穷, 抓拍技巧也种类繁多, 这里不一而足, 也许其他的人还有更加有力的手段和方式, 权且抛砖引玉。 这里列举我自己总结 的几个经验,并不是只针对拍摄 mm 的,只要你认为有必要拍摄“自然”的画面 都可以尝试。当然,摄影也是一个双刃剑,可以偷拍到别人的隐私,也可以让人 们看到许多美好和真实的东西。 成魔成佛全靠自己的修炼了, 希望得到影友的补 充。以后有什么想法再来与大家分享 !
范文二:DV数码摄影拍摄方案
DV数码摄影拍摄方案
一、夜景光线特点
室外夜景条件下由于没有阳光照明,人工光成了主要的照明光源。由于夜景特殊的光线条件,夜景画面具有下列特征。一是画面以大面积的暗色调为主,背景为深灰色或深蓝色,整个画面呈现低调效果,且画面中同时具有高亮度部分和低亮度部分,画面亮度反差大于昼景,如图1;二是天空色调偏蓝呈深蓝色调,并与地面有一定的亮度间距,画面中最黑最暗的部分不是天空,而是地面上未受光线照明的景物;三是室内夜景的灯光照明下色调大多偏暖,室外夜景即使在灯光照明下色调大多偏青灰色或深蓝色。
二、夜景拍摄准备
1( 器材准备
夜晚拍摄最好用遮光罩,夜间由于四周常有许多光源,使用遮光罩可减轻光线经过镜头折射后,在图像传感器上所产生的碍眼光斑。因此在不遮住画面的原则下,遮光罩越长越好。还需要橡皮遮光眼罩。因为光线自观景窗进入,会影响到摄像机测光表的运作,而夜间摄像由于测光主体黑暗,所受影响更大,故须用橡皮遮光眼罩来有效阻止光线进入观景窗。
2( 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
夜晚拍摄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也特别重要,选择最佳摄像角度是成败的关键,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时白天选好的角度到晚上去拍夜景时才发现情况有很大差异。为了稳妥最好在拍摄前找一个晚上到拍摄点勘察一下,灯光是否理想,拍摄点是否安全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机位前景最好没有高大建筑或山头等遮挡视线,前景最好选择有公路,水面,中远景有灯火辉煌的建筑群作背景,这样的夜景层次丰富,色彩艳丽(如图2)。选择角度要适当,过高和过低的角度,都易使路旁楼房变形。摄像机的安放点应选择不易被冲撞和不妨碍交通的地方,选择地段应是灯光集中、车辆集中、楼房集中和具有某些特点的地方比较好。
3( 选择最佳的拍摄时间
拍摄夜景的最好时机不是在天黑以后,而是在太阳刚刚落山后不久,天空还有一定的亮度,地面绝大多数景物还有一定的亮度时。尽管这时用肉眼看它一点也不像夜景,但用摄像机拍摄时,画面中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要比肉眼观看时要低得多,十分接近夜景时人眼的视觉印象。特别是拍摄大场面画面,傍晚时刻的天空余亮使画面中天空不是一片死黑,地面大多数景物还有一定层次,呈现一种既有较大亮度反差又有一定影调层次的理想画面。
4( 调整合理的摄像参数
一是要调整曝光。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夜景是一件十分头痛的问题,眼前灯火辉煌的美景,拍摄起来却是完全走样。问题不是在摄像机,而是你不知如何运用手动调整的功能来对应。晚上拍摄需要将程序曝光设置为黄昏与月色。在Camera方式下调出菜单选择「M」,然后再在Program AE选择“Sunsetmoon(黄昏与月色)”即可,这种方式用于在拍摄黄昏、焰火、霓虹灯或一般夜景时保持气氛。设置好后按拨盘返回即可。
二是要调整白平衡。在晚上拍摄需要将白平衡设置为Outdoor,在Camera调出菜单选择WHT BAL,然后按拨盘;再在出现的菜单选项中选择Outdoor即可,这表示拍摄的条件为在日落/日出、日落后、日出前、霓虹灯或焰火。
三、拍摄夜晚焰火
如今用数码摄像机来拍摄焰火,绝对可以成为令你难忘的事情,拍摄焰火也是在夜晚中进行的,但是它不会像拍摄都市夜景那样“轻松”。拍摄焰火的全部过程,要先把摄像机架好,等焰火将要升放时,打开自动功能任其在拍摄范围以内的夜空中开花、飘荡,直至熄灭,使整个过程记录在摄像机中。拍摄焰火是在夜晚进行的,数码摄像机的设置当然也要重新设置一番,您只需按上面的方法进行手动设置即可。
在拍摄焰火时,最好在远处拍摄,这样就能拍摄到全景了,如果要拍摄焰火的火花,可以用数码摄像机的变焦杆来实现,将变焦杆调到放大(T)的位置,就可以将焰火的火花拉近了。当然,如果不能在远处拍摄,这时你就得用上下摇摄的方法来拍摄全景了。不
过,这个操作比较困难。用这种拍摄方法可以追踪焰火的发射过程,从焰火的发射地方为起幅,把镜头推近,锁定目标,从发射到天空开花,镜头随焰火的上升而同步上移。这样的场面如果运镜恰当,短短几秒,一气呵成,视觉冲击力很强。但是拍摄这样的目标是有难度的,关键是摇拍的速度不好掌握,移动构图有难度。
四、夜晚补光技巧
在夜晚进行拍摄,经常会发现光线不足,拍摄出来的影像模糊,且有扫尾现象,通过下面的几种方法能够缓解光线不足带来的问题。
一是利用红外线夜摄功能,有的DV配有该功能,在漆黑的环境下也能进行拍摄,利用夜间摄像功能可以在暗处拍摄物体,可以利用此功能满意地拍下夜行动物生态环境进行观察。例如索尼机在Camera或Memory方式下,将Nightshot开关推到On位置即可。另外,它还有超级夜间摄像功能,在这种方式下拍摄的图像比在夜间摄像方式中拍摄的图像亮16倍以上,您不妨一试。
二是用广角镜头底座。用镜头稍短的一端在微弱光线下拍摄效果较好,当你推镜头时,特别是在弱光中,要想将光线完全集中于你拍摄的物体是很困难的。 比较好的做法是保持宽度并且移近你的摄像机。
三是用摄像灯。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对于新闻类型的采访,你的摄像机灯足够照明。被摄的人离摄像机很近,而且没有特定安排的情节。由于这类光可能相当强烈,事先应将一小片漫射材料置于灯前。
五、注意事项
一是要避免强光。快门开启后,强烈的光线直射镜头,容易产生光晕,造成整个拍摄过程失败,因此在取景时要仔细观察,有无强烈光亮直接射入镜头。在拍摄过程中,也要提防突如其来的强光出现。如果画面内有强光光源,应避免镜头急速的运动,特别是横向运动,以防止慧尾现象,破坏画面美感。
二是要避免移动。同样的原因,避免移动你也可以做好。当通过推镜头增加焦距时,实际上大大减少了进入相机的光的数量。与
其靠前推镜头,不如维持宽的焦距并推近你的摄像机靠近物体。
三是要开启防抖功能。因为晚上光线差,稍微有点晃动就会产生重影现象,因此在使用DV拍摄时要开启防抖功能。在Sony机上设置方法为:在Camera方式下按Menu键显示菜单设定,转动Set/Push Exec选择「C」,然后转动拨盘;转动Set/Push Exec选择Steadyshot选项,在出现的菜单选项中选择On即可。
范文三:纪实摄影拍摄方案
纪实摄影选题
1.我的拍摄方向是:真正的乞讨者
2.我暂时还没有确定固定的拍摄对象,他需要我走出校门去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寻找。真正的乞讨者他们应该是个体。
3.要拍摄这组照片,首先我需要找到一个目标,这需要我花很长一段时间“跟踪”,因为我要确定他是一个真正的乞丐。然后留下他的联系方式或者知道他的住处,方便以后拍摄。而我寻找到当代21世纪,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一个时代的真正的乞丐,我要去记录他的生活,向人们展现出,为什么我们当今文明社会还会出现这种状况。
4.在城市的角落拍摄,在他乞讨的途中,在他的住所。
5.拍摄周期约三个月,15年12月中旬到16年2月中旬
6.完成是重点:对方一定要有值得发掘和披露人性的点/难点:很难遇到真乞丐,而且也不一定愿意被拍。
7.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年头太多假乞丐,换了衣服变一个人,容易遇到很多假乞丐,花费很多无用功。假乞丐也可能是一个集团,卷入犯罪窝点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还有就是从来没有和真正的乞丐相处过,不了解对方的心理,有可能会遇到变态。如果对方不愿意被拍,那么拍摄就很难继续。
8.照片我会尽量多拍,质量也会尽量体现一个大三学生的水平,体现出一种社会的悲哀气息。
9.该选题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一个点,而且是一般女生不敢拍的一个题材,在国内其实也越来越少。
10.该选题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技法,只需要体现出真实就好,多拍摄,多跟着被摄者,融入对方生活中,拍出来的作品越真实越好。
11.总结一下我的选题,我自己觉得危险度还是比较高的,所需要的精力和时间也是很多的,就是不知道老师会不会认同我想拍摄的主题,希望老师给指导。
范文四:观念摄影拍摄方案
观念摄影
标题:《共处》
观念阐述:
人与动物的关系很密切,
生物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世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花吐艳,万木争荣。 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就要保护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使自然不受损害,使人类与自然统一起来。
现如今人与动物关系已到最紧要关头。非典余悸未消,禽流感汹涌而至;猪链球菌仍在肆虐,皮肤炭疽疫情又现。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四种疫情都与动物有关。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动物为何会频频报复人类? 如果我们稍稍检点一下现代社会以来我们对动物的态度,把动物也当做生命想一想,一定会觉得动物们的报复实在微不足道。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了,而对动物的杀戮却也成千上万倍地增加了。 现在,我们不仅肆无忌惮地屠杀动物,屠杀之前,我们还无所顾忌地虐待它们。为了让它们长得快,我们给它们吃这样那样的激素,导致它们的基因发生变异。世间万物看似喧嚣纷乱,其实是有规则的。现代人对动物的冷漠与残忍,导致了人与动物关系的空前紧张并引发人与动物之战。在这场战争中,人类的被动已经暴露无遗。我们已到了最紧要关头,如果我们还不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不学会尊重动物、怜惜动物,不远的将来,人类的处境将岌岌可危!
为此我想通过影像的力量来倡导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观念,让观看者和我达到共鸣,从而达到保护动物的作用。画面设计效果如下
标题:《空巢》
观点阐述:有的学者将空巢分为三类:本身就无子女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家庭、子女在身边却疏于联系的家庭。最新的研究又加入了“新空巢”,即目前独生子女因升学、出国等原因较早离家的家庭,尽管父母只有40岁左右,已经进入空巢期。还有在农村一些家庭里,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也在外求学,这就照成有些农村妇女也面临“空巢”。空巢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少“空巢”人群正面对或遭受心理危机的困扰,不少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为了反映当今社会这一现象,我萌发了以下创作。
表现形式:整个画面运动对比的手法,相同的背景,不在一样的画面。整个画面的调子将呈现灰色暗淡,以此突出“空巢”这一主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画面一:主体是两位老人坐在凳子上,手抱着之前的全家福,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背景,但是周围的亲人却不在身边。
画面二:主体是一位老人,其他表现手法与上雷同
画面三:主体是一对夫妇,其他表现手法与上雷同
画面四:主体是一位妇女,其他表现手法与上雷同
画面五:主体是一位小朋友,其他表现手法与上雷同
范文五:学习数码摄影拍摄方案
学习数码摄影拍摄方案
夜景摄像主要是指在夜间拍摄室外灯光或自然光下的景物~它与日光以及闪光灯照明条件下拍摄的方法和效果都有所不同。在节日期间拍摄城市街道夜景非常有利~因为节日期间~各街道、商店和市容、橱窗会进行整理和布置。较大的建筑物也都增添了彩灯、霓虹灯和标语~使拍摄画面显得更加繁荣和美观。
一、夜景光线特点
室外夜景条件下由于没有阳光照明~人工光成了主要的照明光源。由于夜景特殊的光线条件~夜景画面具有下列特征。一是画面以大面积的暗色调为主~背景为深灰色或深蓝色~整个画面呈现低调效果~且画面中同时具有高亮度部分和低亮度部分~画面亮度反差大于昼景~如图1,二是天空色调偏蓝呈深蓝色调~并与地面有一定的亮度间距~画面中最黑最暗的部分不是天空~而是地面上未受光线照明的景物,三是室内夜景的灯光照明下色调大多偏暖~室外夜景即使在灯光照明下色调大多偏青灰色或深蓝色。
二、夜景拍摄准备
1(器材准备
夜晚拍摄最好用遮光罩~夜间由于四周常有许多光源~使用遮光罩可减轻光线经过镜头折射后~在图像传感器上所产生的碍眼光斑。因此在不遮住画面的原则下~遮光罩越长越好。还需要橡皮遮光眼罩。因为光线自观景窗进入~会影响到摄像机测光表的运作~而夜间摄像
由于测光主体黑暗~所受影响更大~故须用橡皮遮光眼罩来有效阻止光线进入观景窗。
2(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
夜晚拍摄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也特别重要~选择最佳摄像角度是成败的关键~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时白天选好的角度到晚上去拍夜景时才发现情况有很大差异。为了稳妥最好在拍摄前找一个晚上到拍摄点勘察一下~灯光是否理想~拍摄点是否安全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机位前景最好没有高大建筑或山头等遮挡视线~前景最好选择有公路~水面~中远景有灯火辉煌的建筑群作背景~这样的夜景层次丰富~色彩艳丽,如图2,。选择角度要适当~过高和过低的角度~都易使路旁楼房变形。摄像机的安放点应选择不易被冲撞和不妨碍交通的地方~选择地段应是灯光集中、车辆集中、楼房集中和具有某些特点的地方比较好。
3(选择最佳的拍摄时间
拍摄夜景的最好时机不是在天黑以后~而是在太阳刚刚落山后不久~天空还有一定的亮度~地面绝大多数景物还有一定的亮度时。尽管这时用肉眼看它一点也不像夜景~但用摄像机拍摄时~画面中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要比肉眼观看时要低得多~十分接近夜景时人眼的
视觉印象。特别是拍摄大场面画面~傍晚时刻的天空余亮使画面中天空不是一片死黑~地面大多数景物还有一定层次~呈现一种既有较大亮度反差又有一定影调层次的理想画面。
4(调整合理的摄像参数
一是要调整曝光。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夜景是一件十分头痛的问题~眼前灯火辉煌的美景~拍摄起来却是完全走样。问题不是在摄像机~而是你不知如何运用手动调整的功能来对应。晚上拍摄需要将程序曝光设置为黄昏与月色。在Camera方式下调出菜单选择「M」~然后再在Program AE选择“Sunsetmoon,黄昏与月色,”即可~这种方式用于在拍摄黄昏、焰火、霓虹灯或一般夜景时保持气氛。设置好后按拨盘返回即可。
二是要调整白平衡。在晚上拍摄需要将白平衡设置为Outdoor~在Camera调出菜单选择WHT BAL~然后按拨盘,再在出现的菜单选项中选择Outdoor即可~这表示拍摄的条件为在日落/日出、日落后、日出前、霓虹灯或焰火。
三、拍摄夜晚焰火
如今用数码摄像机来拍摄焰火~绝对可以成为令你难忘的事情~拍摄焰火也是在夜晚中进行的~但是它不会像拍摄都市夜景那样“轻松”。拍摄焰火的全部过程~要先把摄像机架好~等焰火将要升放时~打开自动功能任其在拍摄范围以内的夜空中开花、飘荡~直至熄灭~使整个过程记录在摄像机中。拍摄焰火是在夜晚进行的~数码摄像机的设置当然也要重新设置一番~您只需按上面的方法进行手动设置即
可。
在拍摄焰火时~最好在远处拍摄~这样就能拍摄到全景了~如果要拍摄焰火的火花~可以用数码摄像机的变焦杆来实现~将变焦杆调到放大,T,的位置~就可以将焰火的火花拉近了。当然~如果不能在远处拍摄~这时你就得用上下摇摄的方法来拍摄全景了。不过~这个操作比较困难。用这种拍摄方法可以追踪焰火的发射过程~从焰火的发射地方为起幅~把镜头推近~锁定目标~从发射到天空开花~镜头随焰火的上升而同步上移。这样的场面如果运镜恰当~短短几秒~一气呵成~视觉冲击力很强。但是拍摄这样的目标是有难度的~关键是摇拍的速度不好掌握~移动构图有难度。
四、夜晚补光技巧
在夜晚进行拍摄~经常会发现光线不足~拍摄出来的影像模糊~且有扫尾现象~通过下面的几种方法能够缓解光线不足带来的问题。
一是利用红外线夜摄功能~有的DV配有该功能~在漆黑的环境下也能进行拍摄~利用夜间摄像功能可以在暗处拍摄物体~可以利用此功能满意地拍下夜行动物生态环境进行观察。例如索尼机在Camera或Memory方式下~将Nightshot开关推到On位置即可。另外~它还有超级夜间摄像功能~在这种方式下拍摄的图像比在夜间摄像方式中拍摄的图像亮16倍以上~您不妨一试。
二是用广角镜头底座。用镜头稍短的一端在微弱光线下拍摄效果较好~当你推镜头时~特别是在弱光中~要想将光线完全集中于你拍摄的物体是很困难的。比较好的做法是保持宽度并且移近你的摄像机。
三是用摄像灯。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对于新闻类型的采访~你的摄像机灯足够照明。被摄的人离摄像机很近~而且没有特定安排的情节。由于这类光可能相当强烈~事先应将一小片漫射材料置于灯前。
五、注意事项
一是要避免强光。快门开启后~强烈的光线直射镜头~容易产生光晕~造成整个拍摄过程失败~因此在取景时要仔细观察~有无强烈光亮直接射入镜头。在拍摄过程中~也要提防突如其来的强光出现。如果画面内有强光光源~应避免镜头急速的运动~特别是横向运动~以防止慧尾现象~破坏画面美感。
二是要避免移动。同样的原因~避免移动你也可以做好。当通过推镜头增加焦距时~实际上大大减少了进入相机的光的数量。与其靠前推镜头~不如维持宽的焦距并推近你的摄像机靠近物体。
三是要开启防抖功能。因为晚上光线差~稍微有点晃动就会产生重影现象~因此在使用DV拍摄时要开启防抖功能。在Sony机上设置方法为:在Camera方式下按Menu键显示菜单设定~转动Set/Push Exec选择「C」~然后转动拨盘,转动Set/Push Exec选择Steadyshot选项~在出现的菜单选项中选择On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