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12.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 所有者权益:(一般了解)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15.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16.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17.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应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18. 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一
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19. 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
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1.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22. 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3. “应付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24. “应收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况的账户。 25. 生产费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用,叫做生产费用。 26. “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
27. “制造费用”
28.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29.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 30.
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1.支票 位签发的没有填写收款单位名称,没有付款日期,没有付款金额,而已经加盖了印鉴的支票,有时也包括未经签章的支票。该种支票一般在无法提前确定购货单位或购货金额的情况下使用。该支票一旦丢失会给单位造成损失(谁拣到了都可以在上边无限制的填写使用金额),因此,财务上一般限制领用空白支票。 32.空头支票 单位签发的支票票面金额,超过其在银行存款的余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签发空头支票是套用银行信用,破坏结算纪律的行为,在我国,银行按规定要对签发空头支票的单位按票面金额的比例进行处罚。 33.白条顶库 用不合法的便条、白头单据来抵补库存现金,这种做法也称为“白条抵库”
34.坐支现金 实行现金管理的单位,以自己业务收入的现金来直接支付业务支出的一种方式,根据银行现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各单位原则上不得坐支现金。如因特殊需要,应事先报经银行同意,在规定的范围和金额内坐支,并在现金日记帐上如实反映。 事业基金 事业基金是学校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来源多样,用途广泛。主要来源是每一会计年度非专项经费的收支差额(包括拨款和事业收入),即历年的滚存结余,专项拨款收支结余,附属单位返还的人员费等。在使用上,对用途的限制最少,学校可自主支配。 35.专用基金
工助学基金、住房基金、留本基金等。专用基金的用途明确、单一,要求单位专款专用,不
得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或挪作他用。 36.财会数字的写法
地写,不得连笔写。货币符号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阿拉伯数字前有货币符号的,数字后边不再写货币单位。 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可写“00”或“—”;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写“0”,不得用符号“-”代替。 汉字大写数字金额如: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一律用正楷或行书书写,不得用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简化字代替。大写数字到“元”或“角”为止的,在“元”或“角”字之后应当写“整”字或者“正”字;大写金额数字后边有分的,分字后边不写“整”字或“正”字。 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货币名称的,应当加填货币名称,货币名称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阿拉伯金额数字中间有“0”时,汉字大写金额要写“零”字,阿拉伯金额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汉字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阿拉伯金额数字元位是“0”时,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元位也是“0”但角位不是“0”时,汉字大写金额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 37.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所属机构为开展日常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的主要方
采购手段也将实现电子化。 38.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即每项经济业务发生时,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进行记录。也就是把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在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帐户中做等额反映的一种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不仅能够全面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上数字记录是否正确。
39.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记账方法。凡是本期收入的收益款项和付出的费用款项,不论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均采用收付实现制这种方法记账。 40.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在会计核算中,以收益和费用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一种记账方法。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2010年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套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或多答均不得 分。)
1.决定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规模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政府职能 C.中国共产党 D.全国政协
2.下列词语中,属于公文表态词语的是( )。
A.烦请 B.特命 C.责令 D.缓议
3.下面( )是政府办事机构。
A.中央办公厅 B.县工商局 C.乡工商所 D.县驻京办事处
4.“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在哲学上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5.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
A.起诉 B.上诉 C.申请复议 D.申诉
6.依据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重要可有( )等交流形式。
A.调入、转任、轮换、挂职锻炼 B.调出、轮换、轮岗、挂职锻炼
C.调出、转任、轮换、轮岗 D.调任、转任、挂职锻炼
7.从**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来看,( )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
A.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B.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C.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D.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8.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物的( )。
A.直接占有和支配 B.直接占有间接支配
C.间接处分和支配 D.直接支配、间接处分
9.鲁迅说:“倘若说有胡子的人才有学问,那么山羊就最有学问了”。这种论证方式属于 ( )。
A.例证法 B.类比法 C.对比法 D.归谬法
10.下列行为中,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的有( )。
A.国家有关执法部门查处并没收毒害青少年的淫秽光盘
B.某营业性歌舞厅向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C.某父母因购买“六合彩”负债累累,强迫其就读初二的孩子辍学,外出打工
D.某同学违反课堂纪律,其任课老师把他赶出教室
11.下列哪种情况不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 )。
A.情况特殊紧急 B.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C.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 某市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D.国家林业局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原因,该县林业局 调查清楚后向国家林业局行文报告
12.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漏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
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2·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13.政府机构构成六要素中,属于政府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物质基础是( )。
A.机构设置 B.人员组合 C.行政经费 D.权责体系
14.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15.公务员晋升正科、正处级职务,需分别任副科、副处( )。
A.一年以上 B.二年以上 C.五年以上 D.四年以上
1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17.你在接受别人的服务时,如果想到自己也是服务者,也是为别人服务的,那么你就会尊重
为你服务的人。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地位平等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D.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用不同方法解决
1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成为( )。
A.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的经济单位 B.由国家统负盈亏的经济单位
C.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D.拥有全部资产所有权的经济实体
19.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20.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做到( )。
A.自主行使权利 B.自由行使权利 C.依法行使权利 D.主动行使权利
21.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
A.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 B.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C.是否符合无产阶级根本利益 D.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22.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
A.国家免费性 B.国家强制性 C.社会普遍性 D.公民自觉性
23.马克思主义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24.上行文是指( )。
A.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领导机关报送的文件
B.向所属被领导机关或组织发出的文件
C.向一切比本机关级别层次高的机关发出的文件
D.向一切比本机关级别层次低的机关发出的文件
25.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 )。
A.法律调整的效率 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3·
C.法律规范的数量 D.法律调整后果
26.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 D.增强民族凝聚力
27.国家公务员录用的首要原则是( )原则。
A.平等 B.公开 C.竞争 D.择优
28.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 )。
A.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D.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29.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 )。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职责
30.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 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结构,它包括( )。
A.经济管理及各个部门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D.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及由此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2.为使公文正文段落或句子前后衔接,常使用的承接词有( )。
A.与其说??,不如 B.综上所述,基于 C.据此为要 D.总而言之
3.改革其有深刻性和广泛性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一种根本性变革
B.它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的改革
C.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和思 想观念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D.改革就是对社会生活方式进行改变
4.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 )。
A.口述作品 B.计算机软件 C.楼房设计图纸 D.舞蹈作品
5.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
A.罪刑法定原则 B.平等地适用刑法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刑法个别化原则
6.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必须( )。
A.基本实现工业化 B.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7.下列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有:( )。
A.不打无准备之仗 B.“欲擒故纵” C.“试点” D.抽查 ·4·
8.“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当代公务员道德素质建设、行为规范养成的启 迪意义包括( )。
A.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B.立党为公,勤政为民
C.端正廉洁,克己奉公 D.不谋私利,品行端正
9.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其特征有:( )。
A.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施调控
B.国家计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是指导性的
C.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
D.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
10.聘任制主要适用于( )。
A.专业技术职务 B.基层行政领导职务
C.国家公务员 D.各级政府行政首长
11.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大势,循则极,极则反”
12.下列不属于一级政府的机构有( )。
A.地区行政公署 B.县人民政府 C.乡人民政府 D.村民委员会
13.犯罪客体是( )。
A.犯罪对象 B.社会利益或权益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D.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14.行政法赖以表现的法律形式有( )。
A.国际条约与协定 B.行政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
15.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一般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B.品行端正,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D.年龄一般为40岁以下
1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犯是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7.下列关于**理论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
A.主体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C.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8.我国公务员进行职位设置时,必须在确定( )“三定”的基础上进行。
A.职能 B.机构 C.编制 D.职务
19.公文的签收是由( )完成的。
A.外收发人员 B.通讯人员
C.内收发人员 D.机关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 ·5·
20.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
A.法定正式公文 B.通用公文 C.非法定正式公文 D.专用公文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
2.在某一职位上,如果有权无责,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
3.宏观调控手段系统是由税收杠杆、信贷杠杆、外汇杠杆、价格杠杆组成。( )
4.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股票不能流通和股东不承担什么责任。( )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解决基本矛盾。( )
6.社会主义法制实质上是制度化、法制化了的社会主义民主。( )
7.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这种稳定是绝对的。( )
8.财政部对国务院其他部委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财政税收政策、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的检查、监督属于职能监份。。( )
9.行政制裁措施在同一事件中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
10.“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符合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观点。( )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
执政为民。 ( )
12.提炼主题的基础是语言。( )
13.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
14.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分析和判断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客观依据。 ( )
1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19世纪 60年代。( )
16.一般认为,引进硬件,成套设备,属于比较低级的引进方式。( )
17.市场经济是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言的,讲的都是资源配置问题。( )
18.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撰制、传递处理与管理,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
活动。( )
1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1919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 )
20.党员违法犯罪后受到国法追究,可不再受党纪追究。(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D 5.D 6.D 7.B 8.A 9.D 10.A
11.C 12.A 13.C 14.C 15.B 16.A 17.B 18.C 19.C 20.C
21.D 22.B 23.D 24.A 25.B 26.A 27.B 28.A 29.C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BCD 3.ABC 4.ABCD 5.ABC 6.ABCD 7.CD 8.ABCD 9.ABCD 10.AB
11.ABD 12.AD 13.CD 14.BCD 15.ABC 16.ABC 17.AC 18.ABC 19.AB 20.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会确从数计的反映计能,计通计计~计计~计告~量上反映各计位已计计生或完成的计计活计。计计计1.
管理提供企计计信息的功能会会凭确计计,计计计计计计~明计计计计任的计面计明~也是登计计簿的依据2..
计簿,按照计科目计计计计有具有一定格式的计计做计成~用序计~分计的计计计计计计的簿籍会并来3.
永计计存制,亦计面计存制~是根据计簿计计~计算期末计计物计计面计存的一计方法称数4.
配比原计,配比原计是指企计在计行计核算计~收入其成本、计用计相互配比~同一计会与当会5.
期计的各计收入和其相计的成本、计用~计在计计期计计。内与当会内确计计,计去的交易~事计形成由企计计有或控制的计源~计计源计期计企计计计计效益并会来6.
会会体内计科目,计计计象具容计行分计核算的计目7.
成本计目,生计计用的具用途出计~计直接生计计用和计接生计计用分计若干计目从体划8.
计计,计去的交易~事计形成的计计计计~履行计计计计期计致计计利益的流出企计会9.
计整计计,用计整被计整的计计的余计~以求得被 计整计计计计余计而计置的计计来10.
计计计,凭是计人会计根据计核无计的原始计凭按照计计计计事计的容加以计计~据以定内并确会计11.
分计后所制的填会凭计计计
会计计表,是根据日常计核算计料定期计制的~计合反映企计某一特定日期计计和某一会状况12.
会计期计计计成果、计金流量的计计性计面文件
所有者计益,所有者在企计计计中享有的计计利益~其金计计计计去计计表的余计减13.
会凭计计计计计,指计计计计制或取得计起~计计核、计计到计计保管的全计程会凭从填装14.
集合分配计计,用以计集和分配计计位在生计计计计程中的某一计段所计生的某计计用的计计会15.
计地计存制,平计在计簿中只登计计计物计的增加计~不登计少减数16.
未计计, 企计计位计行之计~计同一计计计计计由于计计计上的计计差所形成的一方已登计达与凭17.
入计~而一方因未收到相计计~未登计入计的事计另凭尚计计,是在把一定计期计生的全部计计计计登计入计的基计上~计算计计本期计生计和期末余计内并。18.
科目计计表,定期计全部计计计计行计计~按各凭个会计科目列示其借方计生计和计方计生计的一19.
计计计计凭
计品生计成本计算,企计生计计程中位制造计品所计生的各计计用~按照所生计计品的品计计行20.
分配和计集~计算各计计品的计成本和计位成本计计原始计,在一定计期若干计计同计计计计计的原始计计计计制的~用以集中反映凭内份凭某计计21.
计计计计括计生情的况会凭计计计
利计,企计在一定计期计的计计成果~是企计在生计计程中各计收入除各计计用后的盈余会扣22.
计合计簿,序计计簿分计计簿相计合计置的计簿将与23.
计计,计核算会中~计保计计簿计计正可~计计簿中的有计据计行计计和核计的工作。确靠数24.
计计计计表,计括反映企计一定日期全部计计~计计及所有者计益情的计计表。况会25.
会会体内计要素,计计~计计~所有者计益~计用~收入计计计象的具容按照其计计特征所作的分26.
计
会称会会计等式,平衡计系用公式表示作计平衡公式或计恒等式~计计计计所有者计益27.=+
计计,根据计科目计置的~是计各计计计计计计行分计和系计、计计的计计~反映会它计计、计计和所有
者计益增计计的计计计减体
计计合同
一、方在计计本合同前~计计计计本合同计。本合同一计计计~具有法律效力~方必计计格履行。双真即双
二、本合同必计由用人计位(甲方)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和计工(乙方)计自计章~加盖用人计位公并章(或者计计合同计用章)方计有效。
三、本合同中的空计~由方计商定后~不得计反法律、法计和相计计定~不需的空计~上双确填写并填写划
“,”。
四、工计制度分计计准工计、不定计、计合计算工计三计。
计行不定计、计合计算工计工作制的~计计计计保障部计批准。
五、本合同的未事宜~可行计计计充计计~作计本合同的附件~本合同一履行。尽另与并
六、本合同必计计~字迹楚、文字计计、准~不得擅自改。真填写清确并涂
七、本合同(含附件)计计后~甲乙方各保管一计计。双份
甲方(用人计位), 乙方(计工),
名,称 姓名,
法定代表人, 身计计计,份号
地址, 计住址,
计计计型,
计系计计, 计系计计,
根据(中计人民共和计计法》和家及省的有计计定~甲乙方按照平等自愿、计商一致的原计计立本合同。国国双
一、合同期限
(一)合同期限
双方同意按以下第 计方式定本合同期限,确
1、有固定期限,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2、无固定期限,从 年 月 日起至本合同计定的计止件出计计止条(不得法定解除件计将条定计计止件条)。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计期限,从 年 月
日起至 工作任计完成计止。
(二)计用期限
双方同意按以下第 计方式定计用期期限确(计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内),
1、无计用期。
2、计用期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计用期最计不超计六月。其中合同期限在六月以下的~计用期不得超计十五日~合同期限在六月以个个个
上一年以下的。计用期不得超计三十日~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年以下的~计用期不得超计六十日。两)
二、工作容内
(一)乙方的工作计位(工作地点、部计、工计或计计)计
(二)乙方的工作任计或计计是
(三)甲方因生计计计需要计整乙方的工作计位~按计更本合同计理~方计章计的计计或通知计作计本合同的附双确件。
(四)如甲方派乙方到外计位工作~计计计计充计计。
三、工作计计
(一)甲乙方同意按以下第双 计方式定乙方的工作计计,确
1、计准工计制~每日工作即 小计~每周工作
天~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2、不定计工作制~计计计保障部计计批~乙方所在计位计行不定计工作制。即
3、计合计算工计工作制~计计计保障部计计批~乙方所在计位计行以即 计周期~计工计 小计的计合计算工计工
作制。
(二)甲方因生计(工作)需要~计工和乙方计商后可以与会延计工作计计。除(计计法)第四十二计定的情形外~条一般每日不得超计一小计~因特殊原因最计每日不得超计三小计~每月不得超计三十六小计。
四~工计待遇
(一)乙方正常工作计计的工计按下列第( )计形式计行~不得低于地最当低工计计准。
1、乙方计用期工计 元,月~计用期计工计
元,月(——元,日)。
2、其他形式,。
(二)工计必计以法定计计支付~不得以计物及有价计券替代计计支付。
(三)甲方根据企计的计计和依法制定的工计分配计法计整乙方工计~乙方在六十日未提出计的计计同意状况内异。
(四)甲方每月 日计放工计。如遇计假日或休息日~计提前到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五)甲方依法安排乙方延计工作计计的~计按(计计法)第四十四的计定条支付延计工作计计的工计计酬。
五、计计保计和计计件条
(一)甲方按家和省有计计计保计计定提供国国符合家计计计生计准的计计作计计所~切计保计乙方在生计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如乙方工作计程中可能计生计计病危害~甲方计按《计计病防治法》的计定保计乙方的健康及其相计计益。
(二)甲方根据乙方事的工作计位~按家有计计定~计计乙方必要的计计保计用品~按计计保计计定每从国并
(年,季,月)免计安排乙方计行计。体
(三)乙方有计拒计甲方的计章指计、强令冒计作计~计甲方及其管理人计漠计乙方安全和健康的行计~有计要求改正并向有计部计计计、控告。
六、社会保计和福利待遇
(一)合同期~甲方计依法计乙方计理加计内参医会会老、计、失计、工计、生育等社保计的手计~社保计计按计定的比例~由甲乙方计计。双
(二)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计计~甲方计按家和地方的计定计国医医医予计期和计待遇~按计保计及其他相计计定计计医并医内计计用~在计定的计期支付病假工计或疾病救计计。
(三)乙方患计计病、因工计计或者因工死亡的~甲方计按;工计保计条例)的计定计理。
(四)甲方按计定计予乙方享受计日假、年休假、婚假、计假、探计假、计假、看计假等计薪假期~按本合同计定的并工计计准支付工计。
七、计计计律
(一)甲方根据家和省的有计法律、法计通计民国主程序制定的各计计章制度~计向乙方公示~乙方计自计遵守国从家和省计定的有计计计计律、法计和企计依法制定的各计计章制度~计格遵守安全操作计程~服管理~按计完成工作任计。
(二)甲方有计计乙方履行制度的情计行计计、况督促、考核和计计。
(三)如乙方掌握甲方的商计秘密~乙方有计计计甲方保守商计秘密~作如下计定,并
八、本合同的计更
(一)任何一方要求计更本合同的有计容~内都计以计面形式通知计方。
(二)甲乙方计计商一致~可以计更本合同~计理计更本合同的双并手计。
九、本合同的解除
(一)计甲乙方计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由甲方解除本合同的~计按计定双支付计计计计金。
(二)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计方解除本合同,属
1、计用期计明乙方不内条符合计用件的~
2、乙方计重计反计计计律或甲方计章制度的~
3、计重失计、计私舞弊~计甲方利益造成重大计害的~
4、乙方被依法追究刑事计任的~
5、甲方歇计、停计、计计破计计于法定整计期计或者生计计计计生计状况重困计的~
6、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计计~计期计后不能事本合同计定的工作~也不能事由甲方行医从从另安排的工作的~
7、乙方不能计任工作~计计培计或者计整工作计位~仍不能计任工作的~
8、本合同计立计所依据的客计情计生况当达重大计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计事人计商不能就计更本合同成计计的~
9、本合同计定的解除件出计的。条
甲方按照第5、6、7、8、9计计定解除本合同的~需提前三十日计面通知乙方~按计定并向乙方支付计计计计金~其中按第6计解除本合同并医符合有计计定的计需支付乙方计计助计。
(三)乙方解除本合同~计提前三十日以计面形式通知甲方。当属随但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计解除本合同,
1、在计用期的~内
2、甲方以暴力、威计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计计的~
3、甲方不按本合同计定支付计计计酬~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计的~
4、计家有计部计计~甲方计计国确条体安全计生件计劣~计重危害乙方身健康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不得解除本合同,
1、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计计~在计定的计期的~医内
2、乙方患有计计病或因工计计~计计计能力计定委计计~计并会确失或部分计失计计能力的~
3、女计工在孕期、计期、哺乳期的~内
4、法律、法计计定的其他情形。
(五)解除本合同后~甲乙方在七日计理解除计计合同有计双内手计。
十、本合同的计止
本合同期计或甲乙方计定的本合同计止件出计~本合同行计止。双条即
本合同期计前一月~甲方计个并向乙方提出计止或计计计计合同的计面意向~及计计理有计手计。
甲方,;盖章, 乙方,;计名或盖章,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
20 年 月 日 20 年 月 日
计计机;构盖章,,
计计人,
计计日期,20 年 月 日
28.
会计的反映职能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
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2.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3.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5.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6.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计量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8. 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9. 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10.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1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12.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13.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4.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15.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认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是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16.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17.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应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18. 复式记账: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19. 简单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0. 复合会计分录:指一个账户借方同几个账户贷方发生对应关系,或相反,一个账户贷方同几个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1.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22. 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能在若干个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3. “应付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24. “应收账款”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销售产品应向购买单位收取货款的结算情况的账户。 25. 生产费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用,叫做生产费用。 26. “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账户。 27. “制造费用”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而发生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会计的反映职能:
28.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29.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 30.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1. 营业外收支:是指那些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 32. 账户的用途:是指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即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33. 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登记经济业务,以取得所需要的各种核算指标,即账户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 34. 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35. 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反映和监督有关费用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费用分配情况的账户。 36. 跨期摊提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应由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个会计期间进行分摊和预提的账户。 37. 备抵账户:亦称抵减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38.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39.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40. 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帐页,用来序时、分类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簿籍。(账簿又是积累、贮存经济活动情况的数据库)41. 序时账簿:亦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42. 联合账簿:是指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企业设的日记总账。 43.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是根据经济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一张帐页内按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分设若干专栏,用以在同一张帐页上集中反映各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的核算资料。 44. 总账:是指按总账科目开设的账户,对总账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总括的核算,提供总括性指标。
45. 明细账:是指按照明细科目开设的账户,对总分类账的经济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提供具体而详细的核算资料。 46. 平行登记: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另一方面要登记该总分类账所属的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47. 结账:(理解)是指按照规定把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年度)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将各种账簿结算清楚,以便进一步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48. 帐证核对: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49. 帐帐核对:是指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核对。 50. 帐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核对。
51. 会计核算形式:就是指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和帐务处理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帐务处理程序和记账程序。 52. 日记总账:是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的联合账簿,是将全部科目都集中设置在一张帐页上,以记账凭证为依据,对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序时登记,月末将每个科目借、贷方登记的数字分别合计,并计算出每个科目的月末余额。 53. 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对,来确定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账面结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54. 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计入有关账簿,并且随时结出账面余额。 55. 实地盘存制: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只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到月末,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根据实地盘点所确定的实存数,
倒挤出本月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56. 未达帐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57. 会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用来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的书面文件。 58.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日期(月末、季末或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静态。 59. 损益表:亦称利润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度、季度或月份)内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 60. 会计工作的组织: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制定会计法规制度,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以保证合理、有效地进行会计工作。
会计的反映职能
1. 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通过确认,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
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企业会计信息的功能
2. 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3. 账簿:按照会计科目开设账户并有具有一定格式的帐页做组成,用来序时,分类的记
录经济业务的簿籍
4. 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是根据账簿记录,计算期末财产物资账面结存数的一
种方法
5. 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6. 资产: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
经济效益
7. 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8. 成本项目:从生产费用的具体用途出发,讲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划分为若干
项目
9. 负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企
业
10. 调整帐户:用来调整被调整的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 调整账户实际余额而设置的账户
11.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
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
12. 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
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1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表的余额
14. 会计凭证传递:指会计凭证从填制或取得时起,经审核、记帐到装订保管的全过
程
15. 集合分配账户:用以归集和分配会计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所发生的
某类费用的账户
16. 实地盘存制:平时在账簿中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额,不登记减少数
17. 未达账项: 企业单位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经济业务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
所形成的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因未收到相关凭证,尚未登记入帐的事项
18. 结账:是在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计算并记录本
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19. 科目汇总表:定期对全部记账凭证进行汇总,按各个会计科目列示其借方发生额
和贷方发生额的一种汇总凭证
20.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企业生产过程中位制造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所生产
产品的品种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1. 汇总原始凭证:在一定时期内若干份记录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的,
用以集中反映某项经济业务总括发生情况的会计凭证
22.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
费用后的盈余
23. 联合账簿:将序时账簿与分类账簿相结合设置的账簿
24. 对账:会计核算中,为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可靠,对账簿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和
核对的工作。
25. 资产负债表:总括反映企业一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
表。
26.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收入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照其经济
特征所作的分类
27. 会计等式:平衡关系用公式表示称作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
权益
28.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它是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系统、连续的记录,
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记账实体
会计的内在性职能:反映
会计的内在性职能:反映
[标签:作者]
下载前请注意:
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
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
[标签:时间]
[摘要]不管从哪种角度或立场去理解会计的职能,都不能脱离“会
计”本体和客观存在或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而研究“会计”本体和经
济业务活动的客观性,需要一种内含于会计、永恒作用着的会计“反
映”职能,此即为会计的内在性职能。
[关键词]会计职能;内在性;反映
会计职能在不同社会经济时期及其不同的组成单元中。其外在表现
和作用是有所不同的,但不论在什么时间和空间,都应为着生成、提
供、供给、储存、传输、利用和反馈会计信息而存在和生效,都需要把
会计主体的客观情况及其所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表现出
来,并将其报告给有关各方,以备决策使用。从此意义上说,反映应是
会计最基本、较永恒而很内在的职能。
一、关于几种会计职能说法的简单评价
统观目前有关“会计职能”方面的表述或论述,主要有:
(一)在“会计职能”概念上
主要有两方面的大致表述:1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作用;2指会计为完成目标和任务所固有的功能。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功能”前的限定不同,由此形成了会计职能内容上的提法和争论问
题。从汉语角度对“职能”的理解应取其前者,即会计职能是会计应有
的作用或功能。
(二)在“会计职能”内涵的界定上
1会计职能是在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固定下来
的,是会计客观上具备的管理经济的能力或潜力。会计职能分为基本职
能和派生职能两部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产生开始就具有并贯穿其
发展过程始终的职能,通常称为传统会计职能;派生职能是随着会计的
发展,通过内涵细化和外廷的扩大而产生的职能。会计派生职能基本是
在现代会计时代形成的,又称为现代会计职能,是与之前的传统会计职
能相对而言的。2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它是明
确会计工作内容、确定会计任务的理论基础。它分为基本职能和具体职
能,核算和监督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预测、决策与分析等是会计的具
体职能。如此一来,也就存在着派生职能与具体职能的比较问题。
(三)在“基本职能”上
虽然目前我国《会计法》中所规定采用的会计基本职能是指核算和
监督,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一些教材中仍有将会计基本职能说成或
提成核算、反映,或核算、监督,或反映、监督,或核算(反映)、监
督,或核算、反映、监督。或核算、监督、管理,或核算(反映)、监
督、管理,或反映、监督、管理等。这些公婆之理式的说法或提法从单
方面看既有其可取之处,更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即没有明确会计职能的
“基本性”具体是什么含义,因为按照汉语角度理解的“基本”应是根
本或主要的,其“基本性”应很明显和直接,应较一致或突出。
(四)在“基本职能”与“具体职能或派生职能”上
1 对“基本职能”提得较多,有的甚至只有“基本职能”而无“具体职能、派生职能”或很少涉及“具体职能或派生职能”。当然这
可能是由于“基本职能”没有准确界定或者是“具体职能、派生职能”
太广泛而无法一一列举所致。2对每一个“职能”的叙述不完全一致,
有的甚至截然不同,确切性较低,让人从一个地方无法确知其大概而从
多个地方却难明确其要点。3一大段一长串无关旨意的言论或无关痛痒
的叙述,使人对会计“职能”产生天花乱坠般高深莫测之感或无欲无求
般平铺直叙之憾。作为会计基本理论之一的会计职能,主要是在“会计
原理”(也有叫“基础会计”或“会计基础”,笔者认为叫“会计原
理”好些)中讲述,而对于刚刚接触会计的读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没
必要也不该过多地叙述(按现行《会计法》进行表述即可),只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统一权威,便于“读者和学者”特别是初学者更好地接
受即可。
(五)在会计职能的存在上
目前有两种相反的看法。1“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
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只有会计的内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充
实,而会计职能不变。2“会计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经济的发展
和管理的需要,会计的内涵和外延会发生变化,传统的职能得到不断充
实,新的职能会不断出现。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呢?这两种观点的出现,实质上是会计职能是“固有的”还是“具有的”之分所使然。因为如是
“固有的”,则有与生俱来就存在,随时发展仍存在之意,那就说明会
计有一成不变的职能。如是“具有的”,则随会计的发展变革,其职能
也该有所不同。这样,会计的职能也就会不断演进、更新和完善。那
么。较为正确的说法是怎样的?依据会计发展的历史过程,笔者认为,
对“会计职能”的定义应取“具有的功能”,而对会计基本职能的定义
可取“固有的功能”。如此一来,既符合会计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结
晶,是一种客观活动的规律反映,又适应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所带来的
各种新交化和大进步。也只有如此,会计才能具有实事求是的实践探索
和发展观念下的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关于会计职能的几种表述的出现或存在虽由“会计”本
身的性质和目标以及“会计”操作者的思想意志和理论知识等影响而有
其客观必然性,但是,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它们所表现出的盲然
性、不准确性却十分突出。究其根源,笔者以为主要在于没有对会计
“职能”的内在进行准确的把握,没有真正认清会计应该是什么、应该
为什么和应该做什么。因为,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产物,会计既是一种
直接融入生产过程的实践活动(会计就是一种生产或生产力),又是一种
间接融入生产过程或说是凌驾于生产过程之上的管理工作(以价值为主
要形式来管理生产活动过程),更是以一种通用的语言形式在有关活动
或工作的利害关系人之间传递交流有用信息的平台或媒介。从这个意义
上说,会计的职能不仅仅限于对经济活动的简单显示和单纯映射,而应
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全面又完整的多维“透视”。这些都是上述各种说
法所没有容纳或指明的根本性所在。因此,笔者以为,不管什么社会经
济形态,也不管该社会经济形态下各组成单元的存续时间和状态如何。
其所采用和施行的会计都应有一个基本而永恒的职能表现和作用,也可
叫做会计职能的内在性,即反映,只不过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其内涵大
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二、关于会计职能内在性的背景分析
之所以把反映职能作为会计的内在性职能。主要是因为从汉语对
“反映”的解释说明并结合会计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的。尤其是缘于以
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从会计的产生发展看
会计不论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属部分,还是脱离生产职能而单独存
在;不论是单式记账,还是复式记账;也不论是发展较快较好的时期,
还是停止不前的时代,它始终具有计量资源和收益价值以及相关信息披
露的功能,起着利用已反映出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
控制、分析和考评等作用。尤其是500多年来的复式商业簿记,在其伴随经济飞速发展时经历的艺术观、科学观和政治观发展阶段中所形成的
丰富的会计语言和厚实的会计文化,无不强调了会计要“为客户提供更
为全面、完整的有效会计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委员会,1994),无不说明会计就是“为了使用者能够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和
决策而辨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程序”。“会计的首要职能就是收
集和传递对理解企业活动关键的信息”(美国会计学会AAA1957)。换句
话说,会计的反映职能就是会计自身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固有的功能,是
维系会计职能内涵外延变化的基本而基础的职能。虽然现代会计已从核
算型转向管理型并将进入战略型阶段,但它仍然要以信息资料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方法为手段,及时在有关方面之间反映出真实、可靠的有用
现存信息和潜在信息。毕竟,会计的理想境界还是作为一种信息科学而
存在的。
(二)从会计目标看
虽然会计目标在20世纪前半叶和20世纪20年代之后有所侧重或
不同,但贯穿于会计目标实现过程的基本点却是对“信息”生成、存在
和运用的全面反映;会计实施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程序所要完成
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收集数据,依据一定的准则规范
加工变换为对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裘宗舜、柯东昌,2005);会计目标
实施和实现所采用各种方法的作用发挥程度和成效,都离不开各有关方
面所“反映”的真实性信息或高质量的信息。因为,会计作为一个信息
系统,具有开放性和闭环性,要经历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信息的存储、
加工、传输、输出和反馈等循环过程,它与利于会计方法发挥作用的
“反映”职能无可辩驭地保持着一种相互对应和适应的关系。正如
A?C?Ljttleton所说:“探求真实和反映真相是会计职能的重要部
分??”因此。会计的反映职能应是会计永恒不变的内在性职能。尤其
在当今知识经济高度发展以及和谐会计日益兴盛的时代,会计主体必须
更多、更好地全面反映出自身的真实情况,才能在“理想与多元、合作
与宽容、秩序与法治、公平与诚信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会计氛围以及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与获利。
(三)从会计的定义和性质看
美国会计学会认为:“会计是鉴定、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方法,
俾使信息的使用者能据以作出明智的判断与决策”;美国注册公共会计
师协会的解释是:“会计是将有关财务性质的交易及事项,按照通行货
币单位,加以记录、分类及汇总表达,并将其结果予以分析与解释的一
种实用科学”。不管是侧重于会计功能还是会计工作的程序来定义会
计,也不管是将会计当作一种活动或工具。还是将其认定为一种管理系
统或信息系统,会计的职能都应是会计所应有的、客观存在的,且总存
在一个基本而内在的职能。如果说会计的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
的信息的话,那么这种信息就需要会计反映职能的作用,其来去留用也
应随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反映决定,并且,会计职能体现会计的
本质功能,是会计行为的概括,客观性强,而会计反映职能既符合此点,又可说是可以广泛持久地存在于会计工作实践中和会计发展过程中
的。
(四)从会计实际工作看
任何规模和内容的单位,都需经常对经济业务或经济事务加以记
录、简单或复杂的计算,并监督其记录、计算的正确性、及时性,最终
形成和供给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同时,作为一个契约结合体的会计主
体,其预测、核算、检查、分析、执行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工作既需由
会计来参与完成,也可由会计来直接实施,这是一个循环体系,此为一
方面。另一方面,在这个循环体系的正常、有序运行过程中,各国乃至
整个国际都对会计事务工作者和会计事务工作管理者与监督者等在会计
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运用生效等方面作出了严格的职责要求和业务
素质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这些会计执业者既要对客观事物进
行正确认识和反复实践。以反映和完善会计概念,也要借助会计概念去
合理判断、推理,科学认识和反映会计领域的新旧事物,更需为强化科
学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反映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这也说明会计的反映
职能应是会计执业者从业、立业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会计反映职能
的运用是不分空间范围和距离的,它应对所有发生经济活动的单位、所
有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以及所有与其经济活动相关的人员产生影响和作用。
(五)从信息的功能看
不论广义上讲的信息,还是狭义上讲的信息,只要是信息,都具有
两个主要功能,即认识事物的媒介和科学决策的依据。会计从其诞生之
日起,就帮助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从客观世界获得会
计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通过发现问
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评估选优、实施决策、追踪反馈等实践活动
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只不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或阶段或领
域,人类对会计和会计信息的理解、运用程度略有不同而已。况且,及
时、正确、全面地收集、加工、存储和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借助
会计信息,反馈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状态,检查财务成本计划完成情
况,考核经营管理责任的实际成果,并作为会计监督、制定经营决策和
编制财务成本计划的依据等,乃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所在。
(六)从社会经济对会计的需求和要求看
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会计界名家59人合编的《现代会计手册》的第一分册《序言》的第一句就是,“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
在向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个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
息”。而阎达五、于玉林教授在其主编的《会计学》中认为,“会计是
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
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整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
究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社会经济的高度快速发展,都需要也
要求会计通过其“反映”出的真实信息来客观揭示经济活动内容的实
质、整个社会资金运动情况和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的运动情况;都需要
并要求会计不仅要注重会计主体表内显现信息的披露报告及其质量,而
且要对有关会计主体在资源的耗用、环境的损害、风险的估计等方面的
个体行为和社会作为信息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以满足会计主体个体
和国家与广大以投资者为代表的社会整体需求。因为“会计是对经济活
动综合反映的信息系统”(赵顺娣2005),“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它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查特菲尔德)。
据此,笔者认为,不管从哪些角度或方面来理解或看待会计的职
能,它总有一个内在而基本的、惯性而永恒的职能。这种职能只困会计
的存在而存在,不因会计的发展变革而消失或失效。从上面的分析不难
得知。信息流贯穿于会计活动或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诸环节,其动
态和静态的变化都需由会计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就可以把反映职能作
为会计职能的内在性,即会计的内在性职能就是会计反映职能也就迎刃
而解、顺理成章了。
三、关于会计职能内在性的基本表述
对会计职能内在性的基本表述。笔者的理解是:会计职能的内在
性,也就是会计的内在性职能,即会计的反映职能,应是指会计将客观
世界的物质及其运动,以及所表现出的其他存在或运动形式,通过确
认、计量、记录、汇总、分类、整理、报告等专门方法表达揭示出来,
并对其予以分析、解释与反馈,以助于和利于会计主体的有关各方作出
正确决策的功能。一句话,会计的反映职能就是会计信息产生、形成、
实现、交换和利用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这些全部活动既有在会计主
体内各方面所进行的,也有涉及会计主体外部的各有关利害关系人所进
行的活动,因为会计的反映职能所包括的各项活动都对会计信息乃至会
计系统有贡献或影响。照此理解,会计反映职能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有:
一是会计反映必须把现在已存在的客观事物、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
事项的实质表现出来作为主流和主导,并将一些具有预测价值或未来价
值的事物或事项及时地辅以表现。
二是会计反映必须在表现客观事物或经济事项的实质的过程中,运
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如加工、整理、传输、反馈等。使客观事物或经济
事项的实质能以一种通用的“语言”形式——会计信息表达出来,更易于辨认、理解、看清、交流。
三是会计反映必须把已表现或表达出来的客观情况或现有信息及时
进行流转利用,使会计主体内外各有关方面对此能主动适应、能动反
应、自觉跟进、自主调整、自由选择、积极生效。
四是会计反映必须在各种存在、各种运动或其相应的各种形式的相
互作用或外力作用而引起变化,以及会计主体或整个会计系统受到其体
内或体外的刺激而产生活动或变化时,既能真实地对此作出表示,又能
恰当地对此加以反映。
五是会计反映不仅仅是对一个会计主体所有已经发生或完成、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货币化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确认、计
量、计算、记录、分类、汇总等活动的综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供本会
计主体使用的会计信息,而且是通过各类会计主体和人员的每一具体行
为来完成或实现其每种货币化与非货币化经济活动的过程,为整个社会
的经济活动和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数据信息。维护多方面的利
益关系和需求。
六是会计反映需要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分类、计算、汇总等事后
核算与进行预测、决策、计划的事前核算和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加
工、整理、比较等事中核算,全面而真实地显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内容;也需要把所表现出的客观经济现象本质的有关情况提供给上级或有关部
门,作为经济管理各种活动的信息资料来源,实现会计信息更好地为生
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功能。便于会计信息使用中的各利益相关者在这种
信息“满足”中交流、互享和共用。同时,它也需要通过对经济事项的
分解剖析和对会计信息的解剖利用来保证其所生产的会计信息的客观
性、可靠性、相关性和有用性等。唯其如此对会计主体所有的经济活动
进行有效的“观念总结”式的反映,才能最大可能地产生能够“评价过
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的有用信息,才能从根本上衡量每个会计主
体的经济活动开展情况及其生存发展态势,也才能评价一个会计从业人
员的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状况。
七是会计反映既体现在对社会再生产中以会计信息为主体或主流的
“物”的控制上,又表现为对其中的以会计人员为主要或重要的相关人
员及其言行所进行的原则规定和制度约束。比如,经济事项发展状况和
趋势的预测、决策、计划,经济事项发展环节和步骤上的分工、协作、
组织,处理经济事项的人员的配置、领导、指挥,与经济事项发生发展
有关的部门人员的纵横协调和内外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会计工作及
其相关人员或会计资料进行检查、验证和督促;对会计人员进行责任评
估和绩效考核;会计人员岗位的定期调换或不定期转变,会计资料的有
效传递和运用等。
会计职能的界定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所提
出的会计职能内在性即会计反映职能仅属一管之见,略作抛砖之用。但
笔者深信,不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只要需要会计为之服务,那么,会
计的反映职能就将会越来越得到加强,越来越发挥出其应有的巨大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