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通过罗大佑的歌了解20世纪80 年代港台流行音乐。
2. 理解流行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
3. 感受流行音乐的诗歌属性。
二、教学要点
1. 反讽的艺术技巧。
2. 歌词写作的一般特征和规律
三、文本详析
罗大佑的歌曲是随着日本产手提式录音机的迅速普及,在世界华人青年当中广泛流行的。他的早期作品,典型地表现了那时青年人的惶惑,焦虑,伤感。他对病态社会的无情鞭挞,显示了对虚假丑恶的反叛、嘲讽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歌手自己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严肃与通俗间,碰撞摸索的内在紧张与困惑。他被誉为台湾歌坛的“黑色旋风”、现代社会的“手术解剖刀”。
罗大佑针砭时弊的歌有上百首,《现象七十二变》是其中最具影响的一首。这首歌词最能体现罗大佑歌曲的特点。第一节歌者用七十二这个数字的巧合,把早期国民党的历史、传统儒家文化、孙悟空的变化魔法(预示时代的多变)和面临的时代处境出人意表地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反讽效果。也暗示了整首歌曲的基调:面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急剧变化,歌者的怀疑、讽刺、失望和无奈。第二至第七节是作者对社会世相的简略速写,聪明人、现代人,文明人,形形色色,但彼此不知在想什么,就是为了追求一点幸福,幸福体现在哪里,是那日益增高的摩天大楼,但为什么人情味越来越少,是彩色电视一类日益丰富的物质享受,但为什么“彩色电视变得更加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这个意味深长的诘问,显示了商业消费社会产生的文化困境:物质享受的日益丰盛与精神生活的逐步沦丧互为表里;个人在这样的社会里日益原子化,与他人的交往沟通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为了生存,人们反而要“对人保持一点距离”~
除了这类批判性的歌曲,罗大佑还创作了大量情歌。他的情歌,正如行家所说,“悲怆,凄凉,婉约,轻松,诙谐,调侃,博大,真诚,深刻,花样繁多,不可胜言”。他的情歌,不以某一个具体的情人为对象,而是“为人类而唱,为民族而唱,为生命而唱,为家园而唱,为父母而唱,为朋友而唱,为义气而唱”。
好的流行歌曲在表达作者和歌者生活感受的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情绪、文化关怀和社会批判内容。如果说一般流行歌曲是非常个人化的“小叙事”,那么罗大佑的歌称得上是相当社会化的“宏大叙事”。从文字本身看,他的歌词语言相当通俗,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精美凝练、含蓄幽雅,文法看似混乱而实有章法,歌词痛快淋漓而似若有所失,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感觉仍然是诗性的,再配以他极具个人风格的乐曲和演唱,这样的歌曲就具有了通常文字所没有的感染力。
流行歌曲的价值通常被定位在大众文化、通俗音乐范畴内,不能进入严肃艺术的范畴,离文学似乎更远,其实这是短视的偏见。从诗歌历史看,很长一段时间内,诗就是歌,歌就是诗。中国早期的《诗经》和《楚辞》,原先都是有曲调,可以吟唱的。诗不能吟唱,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现代自由诗与古典诗歌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阅读的而不是吟唱的。既然不再吟唱,格律就成为多余。从这个角度看,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诗。就社会影响而言,流行歌曲这种特殊的诗歌形式,要远远大于通常不能吟诵更无法歌唱的现代新诗。后者已经沦落为极少数诗人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与大众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没有什么关系了。
流行歌曲只要能表达一个时代独特的精神情感和社会风尚,能为大众所接受、喜欢,并且在艺术形式上有独特的创造,就有可能成为经典。对经典的检验和认可,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流行轰动一时的作品,未必最终能成为经典;当时不受重视的作品,也可能被重新发现而成为经典。文学艺术历史上此类例子甚多。就流行文化来说,如果当时不流行,则后来成为经典的机会就会很小。 四、思考题思路提示
1. 有人说:“假如乐谱失传,录音手段和设备丧失殆尽,那么80年代的邓丽君,也许就是两百年后的柳永;90年代的刘欢,可能就是三百年后的白居易。因此,从文学的、诗的意义上对他们的作品给予关注,显得非常必要,他们在歌中所表达的种种情绪和感觉,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和其他严肃艺术未必能表达得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的流行歌曲既可以表达写作者和歌者的生活感受,也可以反映丰富的民族情绪、文化关怀和社会批判,加之语言通俗,极具个人风格,就具有了通常文字所没有的感染力。现代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
上的诗,其社会影响大于现代新诗。
2. 你认为流行歌曲能否成为经典,理由是什么,
只要能表达时代独特的精神情感和社会风尚,为大众接受、喜欢,并在艺术形式上有独特创造,经过时间的淘洗,有可能成为经典。
3. 举出三段你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歌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供学生自由讨论
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罗大佑(1954—)台湾歌曲作家,歌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名以来,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群体中,一直拥有广泛影响,有人称罗大佑“垄断”台湾歌坛十几年,实乃不世出的音乐天才。他于1988年获得美国林肯表演中心和美国艺术中心联合颁发的“亚洲杰出艺人奖”。 他最主要的作品有《亚细亚的孤儿》、《未来的主人翁》、《盲聋》、《超级市民》、《弹唱词》、《现象七十二变》、《恋曲1980》、《恋曲1990》、《错误》、《爱人同志》、《海上花》、《沉默的表示》、《思念》、《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暗恋》等。
罗大佑和他的歌
黑衣、黑裤、黑色的墨镜,当罗大佑在台北掀起“黑色旋风”时,也许没有人会预见到他对中国歌坛,甚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当罗大佑操着他心爱的吉他,孤独地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默默地承受着东西文化的碰撞,感受着古老文明的沉落与复兴,然后用他那痛苦而又悲壮的声音,唱出他的心灵,唱出“黄皮肤”的来影去踪和历史的命运时,我们还无法确定他在历史上应享有的地位,但可以肯定,被喻为“歌坛教父”、“常青树”的他,不仅仅是为流行乐坛拓宽了一种思路,更为中国的流行音乐注入了一种生命,他的影响一直持续了20年,并会一直持续下去。
现象七十二变
现象七十二变
黄花岗有七十二个烈士 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孙悟空的魔法七十二变 我们又等到民国七十二年 岁岁年年风水都在改变 有多少沧海一夜变成桑田 在这个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面 成功与失败多少都有一点 清清楚楚写在你的脸上 你是个道道地地的聪明人 慌慌张张迈开你的脚步 你是个匆匆忙忙的现代人 有人默默耕耘默默从事 有人在过着他的太平日子 有人在大白天里彼此明争暗斗 有人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 随着都市现代化的程度 每个人多少追求一点幸福 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速公路 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
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
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 我不懂大家心中作何感想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现代都在传统边缘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 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 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 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
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俏 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动感制作:陵山人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都曾经是新的一年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现实生活不能等待奇迹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如果只要生存非常容易 只要你对人保持一点距离 但是生活不能像在演戏 你戴着面具如何面对自己
或许你将会真的发现一些奇迹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或许你将会发现人生还算美丽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现象七十二变
传媒业的发展与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对传媒业的探讨和展望向来是业界和学界的热点话题。然而,这种探讨往往是站在传媒的圈子里,以传媒人的眼光进行分析和判断,还不够丰富和全面。跳出传媒看传媒,将会为我们提供一种更加独特的传媒解读。从本期起,我们开辟《第三只眼看传媒》专栏,从经济学的视角来阅读传媒现象。 ――编者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浪潮中,创新激活传媒已成为业内的共识。无论是对传统媒体形式的突破,还是对传统媒体经营思路的革新,各种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俨然一幅七十二变的美丽景象。 早在148年前,卡尔?马克思就已经断言创新已成为商业的一个分支;恰好于马克思逝世那年出生的约瑟夫?熊彼特,则不仅使创新成为一门影响越来越深远的科学理论,而且还提出了“创新才是现代经济发展真正动力”的著名论断。而自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更是无数次证明了创新对于个人、企业、产业、国家乃至整个文明世界之不可替代,同时也是毋庸置疑的重要性。 正因为如此,世上从来就充满了创新的积极鼓吹者。创新的潮流一开,也几乎就是无可逆转的。君不见当年网络经济甚嚣尘上的时候,全世界人民无不以此为荣,甚至连小布什也以其家族成员姓氏中有三个W而四处炫耀。至于当代中国的传媒创新运动,无论是报业市场的多变竞争,还是网络对传统媒体市场的全面侵蚀,或是数字电视的开始普及,则凭着传媒业自身的天时地利人和,早早被冠之以革命的名义,就差与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相提并论了。结果不难想象,在我们这个已经习惯于慎言革命的年代,传媒创新经过传媒的广为传播,似乎也就很有希望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锋了。 于是乎,作为一个在短短二十年中经历了多次经济学革命的业外人士,面对发生于21世纪初的中国传媒创新,除了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却难以会再有同样的感受,甚至还有着些许条件反射式的不安。因为在还没发生过革命的某些经济理论看来,创新固然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却还是有一些需要警惕或是分清楚的问题的。其中最需要提及的,便是所谓创新的不确定性。 在经济学的视界中,任何意义上的创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一般说来,创新的产出在事先是未知的;在有些创新活动中,事先对投入资源的预计往往与实际出现明显偏差;另外,许多创新的发生甚至还是随机的。不确定性的存在,自然意味着风险。虽说敢冒风险、勇于创新乃是现代商业社会不可缺少的高贵品质,但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历史也从来没有否认过创新成功的运气成分。特别是在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创新活动中,更是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豪赌孤注。其间各种创新活动的唯一区别,只是成功概率的大小而已。 例如,自有门户网站以来的短暂历史中,似乎谁也记不清其主流经营模式发生了多少次的变化。尽管每一次变化都是那么振振有词、有理有据,可事实上呢?除了混个脸熟这一铁的定律之外,新闻、邮箱、聊天、游戏、广告、搜索、彩铃、读书、博客、MP3、导购,甚至同学录,哪个没发生过沧海桑田般的变换?恐怕当年的CEO们没一个能想到今天会是如此这番光景。哪位看官若是得闲,不妨温习一下若干年前张朝阳们的语录,或者上北京找找瀛海威那块豪气冲天的广告牌还在不在。 再如,对于报业的前景这一当代传媒革命的首要问题,其实并不存在确定的答案,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猜想,就像如今彩民们押宝一样,别看大师们讲得一套一套的,成事还得靠“天”。至于来势汹汹的网络大军,在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之前,显然是走不上神坛的。而所谓报业消亡一说,更是显得无聊至极,即便这不是什么形而上学的终极问题,也像人总归要死的、产业总归要衰退的那般彼此彼此。 既然创新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如今五彩缤纷的传媒创新,充其量属于冒险和智慧的结合,再怎么鼓励,也无法断言其未来究竟会如何。现在就急着给它下定义,似乎就像父母给刚出生的婴儿起个顶天立地的名字一样。毕竟从商业的眼光来看,在世间万物中,市场其实是最不可捉摸的。 所以,传媒创新的大旗举得再高,革命的口号喊得再响,也得乖乖地等着顾客的投票结果。在大多数选票统计出来之前,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就像那孙悟空纵有七十二变,却让某只或是某群不知其名而只知道劳动的猴子进化成了人类的祖宗。冤不冤,找老天说去。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杨春兰
楚辞渔父现象七十二变
楚辞·渔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文体的特点。 2.理解文章所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3.了解传统诗词中的渔父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要点
1. 本文的文学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本文所体现的古人的人生态度。 疏通字词 文本解析
《渔父》一文存在着两大疑问。
一是作者问题,《渔父》究竟是否为屈原所做,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将其归入屈原的作品,古人多从此说,但今人持不同看法。郭沫若便认为《渔父》可能是非常熟悉屈原生活和屈原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尽管是与否,论者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渔父》中那种坚强信念、反抗世俗的精神,是贯穿于屈原辞赋之中的,与屈原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一致。刘勰评此文:“《渔父》寄独往之才,”仅凭作者高洁的品格和精神境界,把《渔父》放在屈原的其他作品中,一点都不逊色。
二是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是实录,还是虚构?司马迁把《渔父》录入《屈原列传》,显然是将之视作真实发生的事情,然而宋洪兴祖却认为:“《卜居》、《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而太史公《屈原传》、刘向《新序》、嵇康《高士传》或采《楚词》、《庄子》渔父之言以为实录,非也。”无论是实录,还是虚构,《渔父》这种设为问答的方式,创造了不同凡响的文学效果。文章中,屈原、渔父形象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在言语往来中,他们各畅所志,把这两种人生选择明白清晰地呈露在读者面前。借助这两个形象的对比,屈原身处困厄时,内心的挣扎得到了完全的表现。应该说,在屈原其他的作品中,这种内心的挣扎也经常存在,在屈原最著名的诗篇《离骚》中,便曾虚构了“女媭(女伴)”的形象,假托女媭责备他,说他的性格太耿直、太孤傲了,劝他从俗从众,借以反映屈原自己矛盾的心态。不过,《渔父》集中突出了屈原内心的冲突,它的表现方式更为生动、更为具体。
屈原《渔父》对后世文人所产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渔父”这一形象上。在文章中,渔父作为屈原的一个对立面出现的,屈原要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与世俗妥协,渔父劝他不妨灵活一些,要学会“与世推移”,作者虽然在二者之间有自己明确的选择,但感情态度也没有否定渔父的意思,因为渔父本身还是洁身自好的,在他的和光同尘、不做抗争的主张中,包含了睿智和超脱。其优游容于山水之间,没有世俗的纷扰,保有自己的一份闲适的心情,如王逸评屈原文中那位渔父:“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怡然自乐。”显然要比劳心苦志、形容憔悴的屈原来说,要轻松、自由了许多。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总会对“渔父”的生活状态心向往之,神企羡之。而“渔父”的意象,也就相应地嬗变为触发文人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在诗词中,有唐高适的“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向他不开口”(《渔父》);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
别校书叔云》);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宋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好事近·渔父词》);明王士祯的:“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题秋江独钓图》);等等。绘画中,许道宁、吴镇、戴进等都绘有《渔父图》;古琴曲中有《渔樵问答》、《欸乃》、《渔歌》、《醉渔唱晚》等曲。“渔父”成为中国隐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化因子。
有意思的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也有一篇与屈原《渔父》同名的散文。《庄子·杂篇·渔父》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代表道家思想的渔父,和与之对立的儒家创始人孔子。文章以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开篇,叙述了“渔父”和孔子之间关于人生价值的对话。孔子秉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信念,渔父则道出了法天贵真、虚静无为的观念。文章结尾,孔子为渔父的思想所折服,“孔子再拜而起”,执弟子礼,“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
庄、屈两人的同名散文,有相同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通过自设问答的方式来表现内容,渔父形象的思想观念也比较接近,都是老庄道家一派,主张尊循时命,顺应自然。不过,庄、屈两人在价值趋向上各有侧重。《庄子?杂篇?渔父》贬儒扬道的倾向十分明显,至始至终,代表道家的渔父都高高在上,孔子的屈尊求教和执弟子礼,凸显了渔父“圣人尊之”的地位。屈原《渔父》中,屈原是站在与渔父相对立的立场上的。屈原没有说服渔父,渔父也没有让屈原改变心志,最后在“沧浪歌”中,渔父扬长而去,很好地保持了两种价值观念之间的张力。 艺术手法
自设问答。整散结合。
两个人物形象的两种价值观
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于社会、对于人生,都有自己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他的被流放,实际上是他奋斗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败。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故国处在一个危机当中、个人的事业处在挫折当中这样一个困厄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渔父》。所以《渔父》表现的是屈原自己内心的一种矛盾,以及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终的一个抉择。 我们可以把渔父理解为真的屈原在泽畔碰到一个老人,可能还是一个打鱼的人,和他有过一番类似的谈话。但是,也可能只是屈原自己把自己内心的矛盾,用一种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了,也就是所谓的自设问答。这个渔父可能是个虚构的人。他内心里有两面,这两面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张力:一面就是社会既然如此,我何苦这么执著呢?我也有能力来适应它。适应它,我的处境就会好起来,至少我不会处在危险的境界里。这是一个声音。可是另一个声音也同时在响,说,我的社会理想、我的政治理想、还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够为一时的这种名利,或者是外界的这种诱惑、压力所动摇。我要坚持。那么这两种声音,他把它化为两个形象,就有了渔父和屈原的这番对话。那么这个作品,我们这样来理解,可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它这里面是两个人物:一个屈原很执著,一个渔父很旷达。可是到后来,对后代的文人发生了影响,这两个形象往往是糅合到一起的。后来人们很多都愿意来谈渔父,实际谈的那个渔父和屈原里的渔父稍有不同:这个《渔父》篇里的渔
父,它是作为屈原的一个对面,不是对立面。屈原是要坚持自己的操守,渔父说,不妨随和一些,“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就是说我们可以随环境,自己可以有一个新的选择,我们适应它。我濯缨也罢、濯足也罢,反正我还是濯了。所以他既有自己的某一种原则和立场,或者行为方式,但是又有一种变动。屈原是执著,他是一种超脱,某种程度上他有一种和光同尘。
罗大佑 现象七十二变
教学目标
1.通过罗大佑的歌了解20世纪80 年代港台流行音乐。 2.理解流行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 3.感受流行音乐的诗歌属性。 要点
1. 此作如何反映时代的变迁。 2. 此作以反讽为核心的特异风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0.5学时)
播放《现象七十二变》,讨论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二、提出问题
这首歌体现的现代性质疑、批判的倾向,构造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文化价值。 罗大佑简介
罗大佑(1954—)
台湾歌曲作家,歌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名以来,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群体中,一直拥有广泛影响,有人称罗大佑“垄断”台湾歌坛十几年,实乃不世出的音乐天才。他于1988年获得美国林肯表演中心和美国艺术中心联合颁发的“亚洲杰出艺人奖”。
他最主要的作品有《亚细亚的孤儿》、《未来的主人翁》、《盲聋》、《超级市民》、《弹唱词》、《现象七十二变》、《恋曲1980》、《恋曲1990》、《错误》、《爱人同志》、《海上花》、《沉默的表示》、《思念》、《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暗恋》等。 黑衣、黑裤、黑色的墨镜,当罗大佑在台北掀起“黑色旋风”时,也许没有人会预见到他对中国歌坛,甚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但可以肯定,被喻为“歌坛教父”、“常青树”的他,不仅仅是为流行乐坛拓宽了一种思路,更为中国的流行音乐注入了一种生命,他的影响一直持续了20年,并会一直持续下去。 现代性的震惊和茫然
在罗大佑的歌声里面,古典世界的失去和现代社会的确立被表达为一次自我认同的茫然失措。
在他的歌曲中有两个基本情绪:一方面是优美古典化自然,一方面是一个不断崛起的现代城市,这个情绪恰好迎合了八十年代以来港台两地的年轻人重新认同所产生的茫然感。
七十二变 一种对现代性的反思 什么时候蛙鸣蝉声都成了记忆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气 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的拥挤 谁能告诉我 高楼大厦到处耸立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我不懂大家心里作何感想。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一样的月光》 每一年现代都在传统边缘, 随着都市现代化的程度,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每个人多少追求一点幸福, 每天进步一点点。 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 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速公路。 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 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 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 是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 鹿港小镇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想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十八,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台北不是我想象的黄金天堂,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岁月掩不住爹娘淳朴的笑容,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盈空,再度我唱起这首歌,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繁荣的都市过渡的小镇,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啊,鹿港的小镇?? 三、文本解析
1、该曲收录于罗大佑1983年发行的专辑《未来主人翁》及1984年发行的专辑《家》。
2、西门町(台湾台北) 3、有人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八日晚大约十一点,Beatles(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在纽约被一名疯狂的崇拜者持枪枪杀于自己曼哈顿公寓的门口。
4、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速公路:讽刺公款吃喝现象。 5、“文字就是我宣扬理想的工具。”
6、尽管罗大佑歌曲流行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多年,但对青春、对社会的理解和探求精神,以及处在特定年龄时对人生的感慨,是有普遍性的、共通的。
罗大佑的歌曲是随着日本产手提式录音机的迅速普及,在世界华人青年当中广泛流行的。他的早期作品,典型地表现了那时青年人的惶惑、焦虑、伤感。他对病态社会的无情鞭挞,显示了对虚假丑恶的反叛、嘲讽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歌手自己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严肃与通俗间,碰撞摸索的内在紧张与困惑。他被誉为台湾歌坛的“黑色旋风”、现代社会的“手术解剖刀”。 罗大佑针砭时弊的歌有上百首,《现象七十二变》是其中最具影响的一首。这首歌的歌词最能体现罗大佑歌曲的特点。
第一节歌者用七十二这个数字的巧合,把早期国民党的历史、传统儒家文化、孙悟空的变化魔法(预示时代的多变)和面临的时代处境出人意表地联系在一起,
产生了强烈的反讽效果,也暗示了整首歌曲的基调:面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急剧变化,歌者充满怀疑、讽刺、失望和无奈。
第二至第七节是作者对社会世相的简略速写,聪明人、现代人,文明人,形形色色,但彼此不知在想什么,就是为了追求一点幸福?幸福体现在哪里?是那日益增高的摩天大楼?但为什么人情味越来越少?是彩色电视一类日益丰富的物质享受?但为什么“彩色电视变得更加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这个意味深长的诘问,显示了商业消费社会产生的文化困境:物质享受的日益丰盛与精神生活的逐步沦丧互为表里;个人在这样的社会里日益原子化,与他人的交往沟通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为了生存,人们反而要“对人保持一点距离”! 除了这类批判性的歌曲,罗大佑还创作了大量情歌。他的情歌,正如行家所说,“悲怆,凄凉,婉约,轻松,诙谐,调侃,博大,真诚,深刻,花样繁多,不可胜言 ”。他的情歌,不以某一个具体的情人为对象,而是“为人类而唱,为民族而唱,为生命而唱,为家园而唱,为父母而唱,为朋友而唱,为义气而唱”。 好的流行歌曲在表达作者和歌者生活感受的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情绪、文化关怀和社会批判内容。
如果说一般流行歌曲是非常个人化的“小叙事”,那么罗大佑的歌称得上是相当社会化的“宏大叙事”。
从文字本身看,他的歌词语言相当通俗,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精美凝练、含蓄幽雅,文法看似混乱而实有章法,歌词痛快淋漓而似若有所失,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感觉仍然是诗性的,
再配以他极具个人风格的乐曲和演唱,这样的歌曲就具有了通常文字所没有的感染力。
关于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价值通常被定位在大众文化、通俗音乐范畴内,不能进入严肃艺术的范畴,离文学似乎更远,其实这是短视的偏见。从诗歌历史看,很长一段时间内,诗就是歌,歌就是诗。中国早期的《诗经》和《楚辞》,原先都是有曲调,可以吟唱的。诗不能吟唱,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现代自由诗与古典诗歌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阅读的而不是吟唱的。既然不再吟唱,格律就成为多余。从这个角度看,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诗。就社会影响而言,流行歌曲这种特殊的诗歌形式,要远远大于通常不能吟诵更无法歌唱的现代新诗。后者已经沦落为极少数诗人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与大众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没有什么关系了。
流行歌曲只要能表达一个时代独特的精神情感和社会风尚,能为大众所接受、喜欢,并且在艺术形式上有独特的创造,就有可能成为经典。对经典的检验和认可,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流行轰动一时的作品,未必最终能成为经典;当时不受重视的作品,也可能被重新发现而成为经典。文学艺术历史上此类例子甚多。就流行文化来说,如果当时不流行,则后来成为经典的机会就会很小。
关于流行音乐
1、李宗盛转到了世俗生活日常体验的抒写凡人歌.mp3
2、罗大佑的启蒙与震惊被不断闪现的日常的“烦”替代了最近比较烦.MP3 3、周杰伦的歌曲呈现了一种先锋时尚与古典主义想象融合的景观。在他的《东风破》里面,一种雅致而无意义的伤感构成了当代年轻人追求唯美和时尚统一的要求。发如雪.asf 东风破[1].mp3
4、王菲的优美和冷艳我愿意王菲.flv
附王菲、周杰伦、李宗盛歌词 我愿意
作词:姚谦 作曲:黄国伦 演唱:王菲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如影随形 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 转眼 吞没我在寂默里 我无力抗拒 特别是夜里 想你到无法呼吸
恨不能立即 朝你狂奔去 大声的告诉你
愿意为你 我愿意为你 东风破
周杰伦 - 东风破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发如雪 发如雪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演唱:周杰伦
我愿意为你 忘记我姓名 就算多一秒 停留在你怀里 失去世界也不可惜
我愿意为你 我愿意为你 我愿意为你 被放逐天际 只要你真心 拿爱与我回应 什么都愿意 什么都愿意 为你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狼牙月 伊人憔悴 我举杯 饮尽了风雪
是谁打翻前世柜 惹尘埃是非
缘字诀 几番轮回 你锁眉 哭红颜唤不回
纵然青史已经成灰 我爱不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 我只取一瓢爱了解 只恋你化身的蝶
你发如雪 凄美了离别 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 让回忆皎洁 爱在月光下完美
凡人歌
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 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 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 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 已成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 向谁去和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 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 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最近比较烦
演唱:李宗盛、周华健、黄品冠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总觉得日子过得有一些极端 我想我还是不习惯 从默默无闻到有人喜欢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总觉得钞票一天比一天难赚 朋友常常有意无意调侃 我也许有天改名叫周转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我看那前天方怎么也看不到岸 那个后面还有一班天才追赶
你发如雪 纷飞了眼泪 我等待苍老了谁 红尘醉 微醺的岁月
我用无悔 刻永世爱你的碑
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儿啊 铜镜映无邪 紮马尾
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儿啊 铜镜映无邪 紮马尾
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你既然不是仙 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 把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 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 已成了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 向谁去和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 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 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哎唷 写一首皆大欢喜的歌 是越来越难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陌生的城市何处有我的期盼 挥别了家乡的伙伴 现在的我更觉得孤单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女儿说六加六结果等于十三 我问老段说 怎么办 他说基本上这个很难
我最近比较烦 比你烦 也比你烦
我梦见和饭岛爱一起晚餐 梦中的餐厅 灯光太昏暗 我遍寻不着那蓝色的小药丸
人生总有远的近的麻烦 太太每天嫌我回家太晚 女友妈妈嫌我长得寒酸 虽然我已每天苦干实干 管它什么 天大麻烦 久而久之 我会习惯 天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 太太发现秘书裙子很短 她就买了八千块的耳环 女儿太胖 儿子不肯吃饭 车子太烂 银行没有存款 麻烦 麻烦 麻烦 麻烦 麻烦 我很麻烦 麻烦 麻烦 麻烦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我比较烦 我的头发只剩从前的一半 每天的工作排得太满 台北的女生有些高不可攀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我只是心烦却还没有混乱 你们的关心让我温暖 家是我最甘心的负担
不烦 我不烦 只有一点烦 你比我烦
我情愿心甘我不烦
不烦 我不烦 我不烦 我不烦
我只有一点烦 你和我一样 我不烦不烦 我不烦 我真的不烦
我不烦 不烦 人生很灿烂 灿烂 我不烦 不烦 你比我烦
你比我烦 你比较烦 你比较烦 我不烦 我一点不烦我不 烦
《现象七十二变》歌词罗大佑
《现象七十二变》歌词 罗大佑 黄花岗有七十二个烈士 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孙悟空的魔法七十二变 我们又等到民国七十二年 岁岁年年风水都在改变 有多少沧海一夜变成桑田 在这个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面 成功与失败多少都有一点 清清楚楚写在你的脸上 你是个道道地地的聪明人 慌慌张张迈开你的脚步 你是个匆匆忙忙的现代人 有人默默耕耘默默从事 有人在过着他的太平日子 有人在大白天里彼此明争暗斗 有人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 随着都市现代化的程度 每个人多少追求一点幸福 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速公路 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 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 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
我不懂大家心中作何感想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现代都在传统边缘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 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 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 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
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俏 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一年过了又是新的一年 每一年都曾经是新的一年 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 现实生活不能等待奇迹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如果只要生存非常容易 只要你对人保持一点距离 但是生活不能像在演戏 你戴着面具如何面对自己 或许你将会真的发现一些奇迹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或许你将会发现人生还算美丽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