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 ?????????????????????????????孔夫子需要标准像吗
??? 现代人要为孔夫子制作标准塑像了。由于海内外出现儒学热,人们对塑造一代圣贤的形象有一种需要,并不奇怪,毕竟现在是一个流行形象代言人的年代。但是,为孔夫子塑像这种方式,带有一种偶像文化意味,并不是中国文化的风度。
孔夫子生于春秋时代,离今天已经有二十五个世纪之久了。除了有一些身材高大这类简略的文字记载以外,一代圣贤究竟长得什么样,并没有留下可供后人复制的真实蓝本。专门记载孔夫子言行的《论语》,其中有一章名叫《乡党》,全部内容是细细地不厌其烦地描述孔夫子如何在乡在朝,如何衣食起卧,如何言谈举止,记述了一个在任何场合都以礼守身的谦谦君子的形象。但是,通篇没有一个字去描写孔夫子的身形或长相。没有真实蓝本,艺术家们获得了自由。可以说,有一千个艺术家就有一千个孔夫子的形象。从西汉开始,唐宋元明清,都不断有孔夫子画像或塑像出现。每一种孔夫子形象都不相同。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人创作的那些孔夫子肖像,并不好看,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丑化。但实际上,这是古人神化圣贤的一种方式。因为圣贤不同于常人,面貌也与常人不同。在传说中,孔夫子相貌就很奇特:眼露睛,鼻露孔,唇露齿,耳露轮。这还不算什么,还有一种对孔夫子身貌更加神奇的描述,根据这种描述,孔夫子头手脚背身体每一部分都与天上星宿地上山川万物相对应。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神化人物的经典方式,显示出中国人并不太看重人的外在形象这样一种意识。这使中国文化具有一种非偶像崇拜的特性。
在中国文化中,不能说没有偶像崇拜因素,但它们大多受外来文化影响,从来不是主流。
在北京天坛,人们可以看到过去由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祭祀对象就只用了一块上面写着“昊天上帝,,四个大字的牌位来代表,而没有用什么偶像之类。北京还有一座帝王庙,过去里面供奉着历代帝王,全都是用牌位来代表,而不是一些偶像。
作为中国文化的伟大阐释者,孔夫子自然显示出对形貌一类东西很淡然的风度。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夫子到郑国,与弟子走散了,一个人立在东城门外。学生子贡四处打听老师的下落,有郑国人告诉他说:“东门外有一个人,额头像唐尧,颈项像皋陶,但腰以下比大禹短三寸,疲乏劳累活像一条丧家之狗。”在见面后,子贡把郑国人的话照实告诉了老师。孔夫子听后笑了,说:“样子,一点不重要,但他说我像丧家之狗,说得对啊!说得对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还记载了一个以貌取人的故事。有一位年轻人叫子羽,相貌长得很丑恶。他想做孔夫子的学生而跟随他,但孔夫子认为他不会有什么出息。在做了一阵学生后,子羽回到家里,自己修学,他走路从不走小路,没有公事从不去找公卿大夫,行事做人公正大方。后来子羽到江南,有数百名学生跟随他,他在诸侯中也很有声望。孔夫子听说后,感叹道:我以貌取人,就看错了子羽啊。
亚圣孟子讲述的另外一个故事也很有趣。孔夫子去世以后,他的学生大约是不想离散吧,看到同学有若长得很像孔夫子,就主张把有若当做老师一样供起来伺候,他们要求孔夫子的得意门生曾子也同意这么做。曾子反对说:“不可以这样。圣人德行,好像江汉之水荡涤过一样,好像秋天大太阳暴晒过一样,非常高洁,没办法去模仿啊。”于是,这找特型演员扮演圣人的行为,就宣告失败了。
正如曾子所说,孔夫子最光辉的,不在于他的形象,而在于他的德行。现代人可以将一个人的真实形象很方便地保存下来流传下去,后人将来也可以很方便地一睹先人的真容。但是,对于孔夫子这样的先人而言,本来就没有一个真实的蓝本流传下来,今人就不必非要去塑造一个标准像,试图让人们相信这就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形象。何况,大象无形,孔夫子的伟大是无法用有形的东西来描述的,因此,在那些与孔夫子相关的地方,没有偶像,只有书香,只有经典、思想与对话,才是中国文化应有的风度,才是先人孔夫子所期许的风度。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随着儒学热的出现,有些人要为孔子制作标准塑像,这是一种偶像崇拜的社会心理的反映。
B.《论语?乡党》一章对孔子的衣食起卧、言谈举止以及身材相貌等作了不厌其烦的描述。
C.在唐宋元明清的孔子塑像或画像中,孔子的相貌都非常奇特:眼露睛,鼻露孔,唇露齿,耳露轮。
D.对相貌一类的东西,孔子显示出十分淡然的风度,这正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存在偶像崇拜。
E.郑国人把孔子比喻为“丧家之狗”,对此,孔子非但毫不介意,而且还认为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F.大象无形。任何至圣先贤、伟人英雄,其高风亮节是无法描述的,因此不应该为他们塑像留影。
13.下列不符合中国传统非偶像崇拜特征的有(4分) (???? ) (???? )
?A.孔子的形象在历代画像中各不相同。
?B.古人以丑化方式来创作孔子的肖像。
?C.北京天坛只有“昊天上帝”的牌位。
?D.北京帝王庙并不供奉历代帝王偶像。
?E.孔子拒绝收相貌丑陋的子羽为门徒。
14.文章后半部分接连写了三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这样行文是否会显得繁复?为什么?(4分)
?? ???????????????????????????????????????????????????????????????????????????
??????????????????????????????????????????????????????????????????????????????
??????????????????????????????????????????????????????????????????????????????
15.联系全文,概述作者不主张为孔子制作标准塑像的三点理由。(6分)
?? ???????????????????????????????????????????????????????????????????????????
??????????????????????????????????????????????????????????????????????????????
???????????????????????????????????????? ?????????????????????????????????????
阅读答案:
12.【解析】AE。B项,原文是“通篇没有一个字去描写孔夫子的身形或长相”。C项,原文是“在传说中”,且亦非“都”。D项,表述太绝对,与文意有出入。原文是“在中国文化中,不能说没有偶像崇拜因素,但它们大多受外来文化影响,从来不是主流”。F项,“不应该为他们塑像留影”的说法过于绝对。(4分,每项得2分)
13.【解析】AE。A项是要说明“没有留下可供后人复制的真实蓝本”,况且,既然有画像,就已具有偶像崇拜的意味;E项是要说明孔子以貌取人的失误。(4分,答案全对得4分,否则不得分)
14. 答:不会。这三个故事分别从孔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形貌、孔子如何看待别人的形貌、别人如何看待孔子的形貌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中国文化是有一种非偶像崇拜的特性”的观点。接连写了三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使论述更全面,更充分。(4分。每个故事的概述各1分,“使论述更全面,更充分”得1分)
15. 答:①孔子的容貌在史籍中没有留下可供后人复制的真实蓝本。②大象无形,孔子的伟大是无法用有形的东西来描述的。③与中国文化中非偶像崇拜的特性不符。④并非孔子所期许的风度。(6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6分)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心止于一忠者,谓之忠;持二忠者,谓之患。”
(董仲舒)
1.孔子的“忠”的含义是什么?(1分)
2.简要评价孔子和董仲舒的“忠君观”。(4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
“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1分)
2.
孔子认为君主与臣子都要各守本分,君主要以礼待臣,臣以忠事君,同时认为以忠事君,是指以忠于职守的行为和态度来侍奉国君,体现的是一种诚信与尽责,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态度,与直接的忠于君主本人的行为不同。(2分)而董仲舒则认为“忠”只有一种解析,只能一心一意忠于“上”(皇上),不论是非曲直,唯君主的意愿是从,否则为“患”(祸害),这是一种愚忠、盲忠,不值得提倡。(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的考查要点一是明确内容即孔子的话“为人谋而不忠乎?”“臣事君以忠”,可以看出孔子的忠指的是自己对别人,结合所学《论语》知识作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较大,首先要能准确翻译孔子与董仲舒的话,其次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孔子的有前提,是双方的,董仲舒的是单方的,无前提的。回答时注意层次的分明,对两个人的主张分别作答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阅读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解释文段中划线的词:
愿:______________ 固:______________ 仁:______________ 知类: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下列各句所属的文言句式。
①将以攻宋。②宋何罪之有。
3.墨子在谈话中为公输盘设置了一个罗网,你认为这罗网是什么?
4.墨子“请说之”一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公输盘服”是说被墨子说服了,联系后文,说说他到底服了没有?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希望 本来 对人亲善,友爱 明白事理
2.①省略(介词宾语)句②倒装句(宾语前置)
3.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4.排比,他那连珠炮似的递进排比,使公输盘既感理屈,又来不及狡辩,只好无言默服。
5.没服。一方面找托词“吾既已言之王矣”,一方面同墨子较量实力,失败之后,曾阴险地想要杀死墨子。
提示:
公输盘曰:“夫子何个焉为?”阅读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公输盘曰:“夫子何个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悔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人,不可谓知类。”
输盘服。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吾义固不杀人( )
②不可谓知类( )
(2)子墨子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这句话是墨子的真实想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原文回答公输盘为什么不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文段内容,说说墨子心中“义”的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墨子将公输盘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公输盘说法的矛盾性,所以“公输盘服”。
阅读答案:
答案:略
解析:
(1)①本来②明白事理
(2)不是。墨子只是为了引导公输盘进人自己设下的谈话圈套,用的是谋略。
(3)吾义固不杀人。
(4)智、仁、忠、强、类。
(5)“为梯将以攻宋”“义固不杀人”
《汉书;严助传》“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汉书;严助传》“严助,会稽吴人,严夫
子子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128815”);《汉书;严助传》“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右。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其尤亲幸者,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相如常称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
建元三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告急于汉。时,武帝年未二十,以问太尉田蚡。蚡以为越人相攻击,其常事,又数反复,不足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不属。于是助诘蚡曰:“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不足与计。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
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罢。
助侍燕从容,上问助居乡里时,助对曰:“家贫,为友婿富人所辱。”上问所欲,对愿为会稽太守。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赐书曰:“制诏会稽太守: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间者,阔焉久不闻问,具以《春秋》对,毋以苏秦从横。”助恐,上书谢称:“《春秋》襄王出居于郑,不能事母,故绝之。臣事君,犹子事父母也,臣助当伏诛。陛下不忍加诛,愿奉三年计最?。”诏许,因留侍中。有奇异,辄使为文,及作赋颂数十篇。(节选自《汉书?严助传》)
【注】?不根持论:不能坚持根本原则。?俳(pái)优:演滑稽戏的艺人。?计最:地方政府上报朝廷的官员考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臣数诎诎:驳倒,屈服B(蚡以为越人相攻击相:互相C(诚能,何故弃之诚:确实,实在D(间者,阔焉久不闻问间:最近,近来【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B(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C(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D(不足烦中国往救也【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严助“贤良”的一组是()2分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征伐四夷,开置边郡?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
?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有奇异,辄使为文,及作赋颂数十篇A(???B(???C(???D(???【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严助在人才选拔中因善于对策而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在当时,严助是特别被皇上看重的贤良人士之一。B(东方朔、枚皋因不能坚持根本原则,皇上有点把他们当作俳优看待。这正与严助的被重用形成鲜明对照。C(在救援东瓯问题上,严助与太尉发生了分歧。皇上派严助调会稽之兵渡海作战,击溃闽越之兵。D(严助向武帝申请回乡做了会稽太守,因几年没有他的消息,武帝有所责备。严助惶恐谢罪,得到武帝宽饶,且被留在武帝身边。【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4分)
答:。
(2)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诉,又何以子万国乎?(6分)
答:。
阅读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1)只有严助与吾丘寿王被任用,而且严助最先被任用。
(4分)
(2)现在小国因走投无路来告急求救,(如果)天子不救助,(他们)还能到哪里去求助,天子又凭什么来统治万国呢?(6分)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C(诚#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如果,果真)
【小题2】C(A(中外:宫廷内外;今指中国与外国。B(便宜:古意?指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因利乘便,见机行事;今意?方便合适;便利?pianyi价钱低。D(中国:?国都,京城,?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
【小题3】B(?是说郡国荐举贤良,参加对策的有一百多人;?是说朝廷征伐四夷,开置边郡;?是说会稽太守想按法规拒绝(严助调兵)而不派兵。)
【小题4】C(“击溃”不合文意。应该是会稽之兵还没到,闽越就引兵撤退了。原文“未至,闽越引兵罢”)
【小题5】(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采分点:“唯”、“见”、“进”各1分,句意通顺1分。(2)这个句子中采分点:“穷困”、“振”、“省略主语(他们)”、“子”各1分,句意通顺2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点评:本题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都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个小题,首先要理解“贤良”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
是严助的行为,却不能体现“贤良”。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参考译文】
严助是会稽吴县人,严忌的儿子,也有人说是严忌同族人的子弟。郡国荐举有才德的人,对答皇帝策问的有一百多人,武帝认为严助的对策好,因此只提拔严助一人为中大夫。后来又选拔了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人,他们同在武帝身边。这时征伐周边少数民族,开置边郡,军队多次出动,对内改革制度,朝廷事务繁多,因此屡次选举有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于平民(平民出身),几年官至丞相,开东阁,延请贤士同他一起商议国家事务,朝见到天子,乘便谈论对国家有利之事。皇上命严助等人与大臣辩论,天子门客与公卿大夫彼此用义理文章互相对答,大臣们多次被驳倒。其中特别受皇上信任宠幸的是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常常称病回避事情。东方朔、枚皋不能坚持根本原则,皇上有点把他们当作逗乐解闷的滑稽优伶看待。只有严助与吾丘寿王被任用,而且严助最先被任用。
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出动军队围攻东瓯,东瓯向汉朝告急求救。当时武帝不到二十岁,就此事问太尉田蚡。田蚡认为,越人
互相攻击,对他们来说是经常的事,而且他们对汉朝态度反复无常,不值得烦劳中国前去救援,从秦朝时就抛弃了那里,不隶属于中国。于是严助反问田蚡说:“只是担忧力量不够救援,德行不够覆盖,如果能够,为什么抛弃那里呢?况且秦朝连国都咸阳都抛弃了,哪里只是越地!现在小国因走投无路来告急求救,如果天子不救助,他们还能到哪里去求助,天子又凭什么来统治万国呢?”皇上说:“不值得与太尉商议。我刚即位,不想拿出虎符到郡国调兵。”于是派遣严助凭节杖到会稽调兵。会稽太守以严助没有调兵的虎符,想根据汉朝的法律拒绝,不派兵。严助就杀了一个司马,宣告汉武帝的意旨,于是出动军队从海上前往救援东瓯。还没到,闽越就引兵撤退了。
严助陪侍皇上闲谈,皇上问严助居住在家乡时的情况,严助回答说:“家里很穷,被富有的连襟欺辱。”皇上问他想要什么,回答说,希望当会稽太守。于是皇上授予他会稽太守的官职。过了好几年,武帝都没有听到称赞严助政绩的报告。皇上赐书说:“诏令会稽太守:你厌倦了宫廷,认为侍从之事劳累,思念故土,出京当了郡官。会稽东面连接大海,南面靠近诸越,北面靠长江。近来,阔别许久没有听到你的消息,把你的情况全部根据《春秋》经义禀告我,不要使用苏秦的纵横之术。”严助非常害怕,上书谢罪说:“《春秋》载,天子出居郑国,是因为不能孝顺母亲,所以失去天子位。臣子侍奉君主,就好像子女侍奉父母一样,臣严助应该接受惩罚。陛下不忍心杀我,我希望亲自进京奉上三年的考
绩。”诏令同意,他于是留在京城担任侍中。遇到奇异的事情,武
帝就让严助写成文章,写成的赋颂有几十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孔夫子需要标准像吗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