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故事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13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
那是1939年9月的一天,王二小和几个小伙伴正在山上放牛,忽听远处传来枪炮声。他们看到一些逃难的老百姓,推着小车,背着包袱,搀扶着老人,有的妇女还抱着孩子,由北向南走进了上庄。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二小把牛托付给铁旦,和几个小伙伴跑进了村子。只听一个中年难民嚷道:“日本鬼子从张家口往这边打来了,你们怎么不跑啊?” 王二小一听日本鬼子来了,急急忙忙跑回家里。 日本鬼子真的打到上庄来了。
这天,天刚蒙蒙亮,日本鬼子一个中队开到了上庄村北头,中队长桥本拿望远镜朝村里瞅了一会儿,就下令开枪开炮。村里一下子像开了锅,子弹、炮弹一起飞进了村。好多房屋被炸塌了,着起了火,哭声四起。
二小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日本鬼子逼得逃跑了,妈妈又被活活饿死了。二小的心里对日本鬼子充满了仇恨。他默默地想,这深仇大恨一定要报!
突然,日本鬼子佐佐木一伙来到狼牙口村,却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圈里猪也没有,村子里静悄悄的。佐佐木发火了,问道:“八路的没有......老百姓、牲口......统统的哪里去了?”佐佐木收起了军刀,向二小问道:“你的小孩......你的.......怎么知道......” 二小沉着地说:“我天天在山上放牛,我怎么不知道!”
佐佐木狡猾地说:“你的.......小孩.......不骗人......”
在鬼子威逼下,王二小只好走在前面带路。两个伪军在后面紧跟着他。
王二小东走西转,把鬼子兵领进了深山沟。远远的看见前面有一个山洞,二小指着说:“太君!你看,就是那个洞!八路军的伤员、粮食就藏在那儿!”
佐佐木逼着二小:“你先......进山洞......”
珍藏在我心中的酒泉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我先后在玉门、酒泉工作生活过20多年,曾任玉门市委、酒泉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酒泉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秘书科长等职。离休后,我把在玉门、酒泉两地工作时的亲历或见闻,辑为《嘉峪关内外》纪实文集,大部分被《石化老年》、《河南石油报》刊用。本文就是这部文集中的几个记忆片段,也是珍藏在我心中的酒泉故事。
我听余秋里作报告
一九五九年五月,玉门油矿成立了吐鲁番矿务局,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打了一年多探井,收获不大。一位领导给市(局)党委写了一份不符合形势要求的报告。国家石油部部长余秋里看后大为不悦,在玉门文化宫礼堂召开的市、局干部大会上,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这是动摇军心,瓦解士气,是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的懒汉懦夫世界观在作怪。
他把左臂的空袖子从身后一甩,夹在右臂下,离开话筒,在主席台上走来走去,放开嗓门,对报告中的观点一一批评。讲着讲着,他抽出一支烟,在讲桌上叭叭叭连蹾几十下,随着讲话节奏,越蹾越快越响,全礼堂都能听见。他用一只手抽火柴,准备划火点烟,台上作记录的秘书忙上前帮忙,他不但拒绝,而且当场指出:“当个领导,让人百般伺候,这是资产阶级作风,革命队伍里不提倡。”他豪迈地说:“我余秋里如果有两只手,非把钻盘扳转不可。”我坐在礼堂后排,听着这样的讲话,对余秋里可敬可畏,深受教育,真有胜读十年书之感。
余秋里对被誉为工人阶级优秀代表的王进喜也毫不客气。一九五九年王进喜所在贝乌五队(一二零五队),把一口井的井壁打斜四点七度。余秋里说:“这在一九五八年以前是好井,现在不行,王进喜,你给我填!”王进喜含着泪,带上工人,硬是背水泥把井填了。余秋里通过这个典型,告诉人们,所有的石油工人,无论谁,工作都不能马马虎虎,凡事干坏了,都要推倒重来。
三年困难时期,余秋里以大将风度,纵观全局,深谋远虑,力挽狂澜,一手抓石油,一手抓农业,硬是把玉门的石油、农业都抓上去了。一九六零年、一九六一年,余秋里两次来玉门,都带着秘书李晔(后任胜利油田一把手、山东省副省长)。因自己只有一只手,目标大,就让李晔微服私访。一九六零年九月李晔调查回来,给余秋里汇报:“如果不迅速解决粮食问题,井队就没人上班了。”他听后立即在玉门召开的“西北石油厂矿长会议”上,提出在“稳定西部发展东部”战略的同时,大办农业,大抓粮食、蔬菜实现“三硬一软(一斤土豆,一斤萝卜,一斤甜菜根,一斤叶菜)”。其后,玉门办起了十多个农场,补充了职工的粮、油、肉、菜。一九六一年七月他再来玉门油矿,走遍油矿的农场、食堂。有个工人流着泪给他反映:“旧社会我们吃的是猪狗食,新社会粮站供应的粮食掺杂使假,短斤少两,真让人寒心。”一位司机说:“我的眼都肿成一条缝,手肿得握不住方向盘”。有的职工吃不饱,到处去商店排队买糖水、伊拉克蜜枣,普遍斤两不够。余秋里派李晔借职工粮本排队买来这些东西,一复秤果然都不够数。他火了,把市委书记、市长、粮食局长、商业局长都叫来,当面秤给他们看,气得声音颤抖。他批评说:“你们都是干啥的,我们共产党人竟能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接着又带他们到粮站现场检查,抓整改,举一反三,震动全市。
他到采油队,工人反映距大队食堂太远,走路半小时,排队半小时,中午没有时间休息。余秋里到食堂一看,果真如此。他当晚开会,要求机关干部从第二天起,轮流到食堂帮助卖饭。第二天他去检查,没有执行。他向工人借来碗筷、饭票,排在队伍后面。管理员见状,急忙请余秋里到小食堂就餐,被拒绝。市委第一书记刘长亮、局长焦万海闻讯赶来,相劝无效。二人忙进食堂,帮忙卖饭。余秋里在这个食堂当了一周管理员,帮助建立了民主选举伙委会制度,还建议局里抽调二百一十八名科以上干部抓农业、抓食堂。使食堂大为改观。老工人阮进财说:“老部长在最困难的时候和我们同甘共苦,我们还有啥说的,咬紧牙关也要把石油生产搞上去。”
余秋里工作中雷厉风行,严得出奇,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对职工的感情却十分丰富,爱得很深,真情无处不在。王进喜队有个工人家属来队探亲,因没有粮吃,到处讨要。余秋里知道后,通知食堂送去一袋面粉。一次一个工人冒雪到二三十米高的井架上作业,下来后,冻得唇发紫,舌发硬,牙打磕,说不出话,浑身发颤。余秋里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忙脱下自己的皮大衣,给这位工人披上。他说:“工人是宝贵财富,没有工人的创造性劳动,就没有石油。”
七十年代初,余秋里又来到久别的玉门油矿。和往常一样,他先不进招待所,而先到基层。他到采油队碰见一群小伙子,问他们“现在能吃饱肚子吗?”青年工人说:“能吃饱。”余秋里似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伸手摸着几个小伙子的肚皮说:“只要肚子能吃饱,睡眠八小时,就放开膀子干!”离开玉门油矿时,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有三四十名职工代表参加。我和一位市领导作为政府代表应邀列席,余部长握着我们的手说:“市局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们过去为玉门石油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今后还要继续大力支持。”
会议开始时,场面还有一些拘谨。余秋里三言两语就把场面打开了,大家发言异常热烈,无话不说。余秋里见状,索性离开沙发,盘腿坐在地毯上,不少职工代表也围着余秋里坐在地毯上谈心。有个工人问余秋里:“**中,我们生怕把老部长打倒,经常听到广播里报道参加各种重要会议的中央领导人名单时,总把老部长放在最后,说‘还有余秋里同志’,不知是啥原因?”余秋里诙谐地用了一句外交辞令:“是人所共知的原因。”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笑声中不少职工代表眼含热泪。
杨拯民教我们读书
玉门油矿的第一任局长是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当时,玉门油矿共青团工作十分活跃,每年都要搞几次青年讲座。杨拯民讲过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国内外形势等专题。每次讲课前,他总要把我们矿团委的干部请到他办公室,进行座谈讨论,收集素材。当时在矿团委我年龄最小,第一次去杨局长办公室时还不到二十岁,表现很拘谨,他问我叫什么名字?哪里人?何时来矿?我一一回答,大家也帮我补充。座谈中,杨拯民边问边记,说不清楚的让下去再补充调查。其良好作风对我启迪很深。 建国不久,油矿青年人缺乏马列主义知识,革命道理懂的不多。杨拯民每次讲座,总抱着一摞《干部必读》,翻好页码,一本压着一本放在桌上。他每讲一个问题,先念《干部必读》上马列主义是怎么说的,进行通俗讲解,然后对照现实,讲清我们哪些做法符合马列教导,哪些不符合,以理服人。
当时,玉门油矿青年人普遍不懂得什么是革命的人生观。对艰苦创业、为国奉献缺乏正确认识。青年中流传着:“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出关容易进关难”的顺口溜。有的嫌工资少说二话:“亲爱的党我的妈,你的儿子没钱花,一月只有二十八,请你多给儿几沓。”再加上当时玉门油矿是全封闭企业,一进解放门检查站的四个水泥墩墩,南西北三面都是祁连山,东面是两米高的铁丝网和广阔的戈壁滩,想跑都跑不出去。许多青年人不安心在玉门油矿工作说:“火车叫,心在跳,何时离开老君庙”。“宁肯东行千里,绝不西移一步”。有个大学毕业生给杨拯民写了一个“正式的呈子”,意思是他经过郑重考虑,去意已决。杨拯民说:“玉门风沙大,气候高寒,物质条件差,生活单调,各方面不如内地,这是事实,但玉门地下有石油,我们是探油人,是开拓者。自古开拓者先吃苦,献身事业为己任。不能等别人建设好了,我们再来享受,内地大城市虽好,但目前还没有找到石油。如果大家都不愿来玉门,那玉门地下的石油是不会自己流出来的,我想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我劝有类似念头的青年同志,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破坐天下的思想,立创天下的观念,安下心,扎下根,开花结果在玉门”。“我杨拯民不是没有外调的理由和条件,但国家把建设天然石油基地的任务交给我,这个任务完不成,我哪里也不去,就是用八抬大轿抬,我也不去!”
讲到这里,杨拯民说:“最近苏联有部小说名叫《远离莫斯科的地方》,描写苏联石油工人,不怕苦不怕难,艰苦奋斗,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在远东西伯利亚找油,铺设石油管道的故事,我建议青年同志们都看看。西伯利亚条件不见得比我们好,他们能创造奇迹,我们就不行?我们要向苏联石油工人学习,艰苦创业,用我们的劳动和汗水把建设石油基地的任务早日完成。请这位写‘呈子’的同志再好好想想,想通了,留下来,咱们携手建设玉门,我欢迎。想不通,一定要走,我不强留。不过走时告诉我一声,我一定送你到车站。”
讲座后,我们共青团组织全矿青年,掀起了阅读、讨论《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的热潮,青年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矿青年心情舒畅,同心同德,异口同声地表示:“安下心,扎下根,开花结果在玉门” 。
李季给我们讲写作
我国著名诗人李季,在全国解放后,来到了玉门,曾任油矿宣传部长。当年,玉门矿务局团委不定期的举办各种青年讲座,想请李季给青年讲一次写作。李季最初没答应,团委干部便找李季爱人李小为说:“我们请李季部长给青年讲一次写作,他没有答应,咱们在一个支部,请你给说说。”李小为时任矿工会女工部长。矿工会和矿团委在一栋小平房办公,一个党支部开会,朝夕相见。李小为说:“李季原本是体验生活来的,现在又任矿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还兼《石油工人报》社社长,每天晚上当‘夜猫子’,审稿到半夜,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你们不要让他作大报告,规模小一点,次数也不要多,我再以咱们党支部的名义劝劝他。”
经过一番周折,李季终于给青年人讲了几次写作。他的讲座,和他写《信天游》一样,好用群众语言,他一开头就批评当时不健康的文风。他说,现在有的同志写文章不动脑子,这里抄一段,那里摘几句,东拼西凑,生搬硬套,不成体统。还自欺欺人地说什么“千古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不以抄袭为耻,反以当誊文公先生为荣,自己把自己禁锢起来,这是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来的。有的同志写文章不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而是一开头就套话一大串,东拉西扯,不沾主题。使人有“秀才写卖驴,三页不见驴”之感。有的文章长篇累赘,空话连篇,似“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有的同志坐在办公室写调查报告,打好框架再到基层找典型,找例子,就像“提着鞋子去套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文风不纠正,害己害人害党。他希望大家学习**的好文风,反对党八股,写出好文章。我们听着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久记不忘。
讲到写文章的技巧,李季说写文章要讲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要做到三性,关键在写文章人的思想、立场、观点、方法要对头。这就叫“文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全靠自己刻苦学习,改造世界观,反复实践。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才能有所取舍,当好文章的加工厂。写文章还要讲修辞,讲语法,讲逻辑,讲技巧。不管什么文章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晋代陆机《文赋》上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新闻学叫“导语”。文章要眉目清楚,纲举目张。要首尾呼应,修饰要恰到好处, 风格要协调一致,不能像七八十岁的小脚老太太,还留个剪发头,穿个高跟鞋,那就很不协调。
在讲新闻真实性问题时,李季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有个叫“客里空”的前线新闻记者,报道伤病员救治情况时,让红军战士假装伤病员,躺在病床上拍照,当作新闻照片登在报上。后来真相被揭穿,从此苏联新闻学史上出现了一个假新闻的代名词:“客里空”,传遍全球。李季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万万不敢有半点含糊。但文艺创作不同,可以虚构,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李季说,他在陕北当过小学教员、教育干事、连队指导员、《三边报》社社长,搜集了三千多首“信天游”,才创作出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王贵、李香香似有其人,实无其人。在延安《解放日报》连载后,陆定一发表了《读了一首好诗》的评论,认为“用丰富的民间语言来做诗,内容形式都好。”李季强调,无论写理论文章还是搞文学创作,深入生活掌握生活的原材料,实乃写作之母,也是创作之母。
李季每次讲完,都让大家现场发问。有一次钻井公司团委张天吉提出:“旧的文艺作品鼓吹爱情至上,为什么革命的文艺作品也总是离不开描写爱情?”。李季说:“世界上只要有男女,爱情就会永远存在,爱情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但是,资产阶级是爱情至上主义,无产阶级却强调爱情和革命利益是一致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保尔和达雅、王贵与李香香的爱情观,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找萧华要农场
一九七七年我受酒泉地委指派,找兰州军区政委萧华要驻军占用的酒泉城郊农场耕地,事情虽不大,但其过程也颇有戏剧性,也值得回味。
酒泉城郊农场原是一个大型劳改农场,距县城二点五公里,耕地数千亩,房屋数百间,是酒泉城郊的粮菜生产大户。尤其是蔬菜上市早,品种多,产量高,是酒泉城的主要菜源。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紧张,酒泉处于反修前线,北靠蒙古国,中蒙边界线长达一千多公里。根据当时的战备形势和纵深设防的战略原则,劳改人员全部内迁,农场全盘移交给一个步兵团驻防。农场的粮菜从此全部供应部队。七十年代后期,中苏对立态势有所缓和,酒泉地委计划要收回这个农场,要求我以地县两级政府名义给省革委会和萧华政委写要农场的报告。报告写出后,又派我和酒泉县革委会副主任吴大成去兰州直接找萧华汇报。正在这时,省革委会一位副主任来酒泉检查工作,也支持要回这个农场。
我们带着报告乘专车到兰州,先找到省革委会那位副主任,请他帮忙,但他面有难色。无奈,我找到省委办公厅几位熟人帮我出谋划策。他们说,萧政委不在省委办公,也不在兰州军区办公,而在一处战备指挥部,恐怕进不去。我们决定去试试看。
到了战备指挥部,有位军人说,他是萧政委的值班秘书,要找萧政委办什么事情先给他讲。我们递上地、县两级政府给萧政委的报告,并作了口头汇报,他听后让我们稍等,他给首长汇报。过了一会,他回来告诉我们,首长说,甘陕两省已提出类似问题十多起,这是战备形成的特殊问题,要从战备形势的发展来考虑解决,目前还难以处理,只要将来不打仗,什么问题也好解决,首长让你们回去。
秘书把我们送出了战备指挥部,我们把情况向地委书记马汝贵做了电话汇报,马汝贵说答复太笼统,一定要我再找萧政委当面汇报。因为马汝贵原来在省上当局长,对省上的情况比较熟悉,他给我出点子说:“只有在萧政委参加省委常委会时,到省委大院把他堵住,才能碰到他,否则萧政委是找不到的。”
吴大成因事提前回去,留我一人继续按马汝贵的指示找萧华。我又找省委办公厅那几位熟人帮忙找萧政委,他们向我提供省委开常委会的时间,萧华乘坐的车型和车号。在他们的帮助下,有一天早上八点,肖华在省委大院刚下车,我就硬着头皮,上前把他堵住。我首先表示歉意,然后说:“前几天在萧政委的住宅,秘书对我们的答复,我向地委领导作了汇报,地委领导要我们一定找你作当面汇报,否则就算我们没有完成任务。”萧华听了后,笑着说:“我以为你们找我有什么大事!你们真是不见黄河心不甘,你们提出要农场的问题,我已经知道了,理解地方的困难。一、解放军不与民争利。二、农场问题要根据战备形式的发展,由军区统一考虑后再作决定,只要不打仗,农场就移交给你们。三、目前移交有困难,一个团几千人总不能让他们住戈壁滩。四、此事在兰州军区没解决之前,不要找当地驻军。五、当地老百姓不得抢占农场耕地,抢收农场庄稼,地县要对此负责。这几条你们满意了吗?你们办事很负责,任务完成得很好,可以回去了!”我表示:“萧政委的指示,回去一定向地委汇报,请政委放心。”
我们带着萧政委的指示回到了酒泉,农场虽然没要回,但带回了萧华政委的明确指示,地县两级表示接受,坚决执行。
我所见到的高尔泰
著名的画家、美学家高尔泰与我同龄,上世纪七十年代同在酒泉地区工作,有段琐事之交。
**开始后,高尔泰受到重点批判,下放到酒泉地区“五·七干校”。就在这期间,地委机关要给礼堂画**巨幅挂像,地区招待所要给大厅画迎客松。我们将高尔泰从距城十几里的干校,临时抽来。从安排食宿到绘画,我和高尔泰打交道数年。高尔泰也因给地委礼堂画**像出了名,一发不可收,给地、县机关、直属单位、驻军部队,一画就是几年,共画了三四十幅。高尔泰通过画**像,熟悉了不少同志。大家都说高尔泰是奇才,绘画水平相当高,但性格孤傲不羁,是个怪人。戏噱高尔泰有三大怪:
一怪,穿上破褂装乞丐。高尔泰抽到地区后,我安排他食宿都在招待所。他很不注意仪表,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一年四季穿着作画时的蓝布大褂,浑身五颜六色,结笳成块,从不换洗。不管什么场合,出出进进,他都如入无人之境。特别是在招待所食堂排队买饭、就餐,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客人都很反感,敬而远之。宿舍里也脏乱差,招待所下了逐客令,让他搬家换窝。无奈,我又将他安排到地委机关食宿,相对人员较熟,互相能够谅解。这样一待就是几年,给他的生活和各单位求画**像提供了条件。
二怪,女儿弃学自己带。一九六六年高尔泰的爱人在敦煌下放农村劳动时,因二胎难产母子双亡。高尔泰就将年仅两岁的女儿高林带到干校,既当爹又当娘,上地劳动,出外作画,都带在身边,教她学画,也学文化,还编绘了许多童话故事连环画,女儿八九岁了还不上学。有一天我碰到高尔泰带着女儿去食堂吃饭。我问,女儿为何不上学?高尔泰说户口在敦煌。我信以为真,请文教局长给联系个小学。文教局长说,现在上学根本没有户口限制,很快他就给联系到一所小学。没想到高尔泰并不领情,根本不打算让女儿上正规的学校,他要自己带自己教,直到一九七八年高尔泰调离酒泉,女儿十二岁了还未上小学。他给女儿绘的连环画,几年竟积存了六大本、二百多幅。
三怪,臭名草丛粪堆埋。此为当时贬辱之称,照录为歉,源于高尔泰一次个性化的署名故事。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酒泉地区为了贯彻**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决定以农业局的名义,编印一套以“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个字为主题的科普宣传画,让高尔泰绘制。构思设想,清样草稿,我都参与了讨论,未发现问题。正式彩印,发至生产队后,反映很好。但在地区四干会上,一位县委书记说,“八字宪法”藏着八个右派“高尔泰”,给其树碑立传。提出退“货”,并要求追查责任。地委领导听到反映,对我说:“只要宣传内容正确,社员能懂会用就行,管它藏几个‘高尔泰’,不要小题大作。不过高尔泰的资产阶级名利思想,还是应给予批评的。我和农业局长找高尔泰谈话,他不接受。农业局长将八张画一一铺开,指出在葫芦蔓上攀的、藏在小麦丛中的、爬在肥堆上的八个变体字“高尔泰”。他仍然强词夺理地说,这样非但不影响宣传效果,反而会引起青年人的好奇和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宣传作用,加深对宣传内容的理解。
祖国在我心中的故事
祖国在我心中的故事
祖国在我心中的故事(抗日英雄故事)
杨靖宇:1936年2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面对日伪军频繁的“讨伐”,他提出“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不打”等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等战术,指挥所部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沉重打击了日伪军,扩大了游击根据地。1938年秋,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进行军事“讨伐”,同时悬重赏缉拿杨靖宇。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杨继续坚持战斗。1940年1月,所部被日伪军重兵围困。他组织部队分散突围,自己只身同敌人周旋五昼夜;2月23日在吉林蒙江县保安屯西南的三道崴子山上壮烈牺牲。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苏保: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一行人刚被李公公带回村边,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
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王二小:王二小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
王朴: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海娃: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
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雷锋: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闻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是蒙古汗国的缔造者,蒙古民族的民族英雄.他统一了蒙古高原诸部,结束了蒙古各部纷争战乱的局面,创建了一整套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为蒙古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适时地发动了攻金、西征和灭西夏的战争,有的带有扩张性质,有的则具有统一意义,虽曾一度带来一些破坏作用,但是攻金、灭西辽、灭西夏却为元朝大统一奠下基石.西征中亚、西亚和欧洲,虽带有对外征服和扩张性质,给各国人民曾带来灾难和破坏.但对促进东西方的交通和各国各民族间的经
济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总体说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无愧是蒙古民族的英雄,而且对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第二年3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三九一”高地是方圆几十里的制高点,工事坚固,火力严密,12道密麻麻的铁丝网,以及星罗棋布的地堡和地雷。为了出其不意地攻击“三九一”高地,我军派500名志愿军战士利用黑夜作掩护先秘密地运动到“三九一”高地外围潜伏。夜晚一颗燃烧弹在**身后爆炸了,燃烧着的汽油溅到**身上,身上的伪装、衣服立刻烧着了。他没有呼喊,没有流泪,只是使劲咬着嘴唇。他慢慢地将爆破筒递给了附近的战友,将冲锋枪、弹夹,还有一份入党申请书递给了附近的战友...
罗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 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
法在我心中
法在我心中
那什么是法?
我认为法律是一把戒尺,界定了我们的行为准则;法律是一扇屏障,能保障我们的生活秩序;法律又是一个武器,可以维护我们的权益;法律更是警钟,在我们被愤怒冲昏头脑时,把我们拉回理智的边缘。
法是安全的眼睛,懂法就能把握航向;法是知慧的窗口,守法就能明辨是非。21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知道宇宙中的星球,都在按照各自的轨道运行,否则就会发生天体大碰撞。
只有人人都能遵法守法,我们的社会才能安定有序,我们的国家才能稳定发展,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这一切就是需要让法制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哲人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法则"。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让法律走进我们的心里吧,让它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让我们共同携手,用我们心中的法律,为明天美好的生活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
我们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面对的世界,有鲜花也有野草;有阳光灿烂,也有烟云阴霾,有携手同歌,也有拼搏竞争。在我们渴求知识,崇尚善良的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被愚昧左右和欲望诱惑,从而出现违纪、违法甚至犯罪的可怕事件.所以我们要从小就学法、知法,才能宏扬正义,远离邪恶。
**爷爷曾说: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确,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特殊的团体,如果我们不从小培养法律意识,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习惯,那么依法治国就将永远是一句空话!我们多么希望家庭、社会、和学校为我们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无数个成长经历证明,少年儿童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起着决定作用。
要知道遵纪守法应从点滴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时刘备告勉自己儿子刘禅的一句话,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虽然历经1700多年,但它的哲理光芒永存。是啊,“小恶不制,必然发展”,看看社会中那些犯罪分子哪个不是从“小恶”开始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呢?就如一只小白蚁在船板上咬一个小洞是很不起眼的,但如果任其发展起来,船就会沉没。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律 ,庄严而又神圣,容不得半点亵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与自由似乎是对立的,其实不然,自由是靠法律来保障的,没有法律何来的自由?没有法律,每个人的权益必将危害他人的权益,那么自由不就成了一纸空谈了吗!那么社会还会有序运转吗?因此,法律就像是一圈圈的围栏,保护着每个人,让你免受他人的伤害,同时也是限制你去伤害他人。任何触犯法律的人,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是和谐的基石,有了法律;社会才会有序地进入规定的轨道;有了法律,社会才会开出文明之花;有了法律,中国梦才会得以实现。
法制,犹如明亮的太阳,悬挂在每个人的心中,带来生生不息的希望;法制,更为我们筑起一道结实的挡风墙,阻挡外面的狂风暴雨,呵护我们健康成长。
只有法制才能让中华民族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振翅高飞!
谢谢大家!
法在我心中
法在我心中
刚刚参加完校规校纪的知识竞赛,心里有很多感触,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对校
规校纪的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如果没有这次的考试,我想我不会重视它的,而
且自己也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而犯错,或许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上。
那么学校为什么这么重视呢?我想其意义不言而喻。我们都知道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学校这么做无非是希望我们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维护正常的
教育教学秩序,为我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去吸取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的教育,
以及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去锻炼自己,提高我们守规守法的自觉性,这才
是校纪校规的真正意义。
在我们学校中,违反校规校级的事情屡见不鲜。在上次考四六级的时候,我
们学校开除了几个因为作弊的学生,并在公告上公布。这是一起较为严重的作弊
现象,所以学校及领导都很重视。在学生手册中124页中明确提到:学生有下列
情形者,学校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其中一条就是: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
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还有,现在宿舍留
宿留宿外来人员现象也是比较严重的。就像我的宿舍由于中途有个学生回家复读,
而空出了一个床位。所以他们经常带外来人员在宿舍留宿,我当时就拿出学生手
册翻到59页第三十条,跟他说如果被发现后果会很严重的,而且这样做也不安
全,经过我几次劝说,后来就没有在发生。在假期,我听说有些没回家的宿舍留
宿异性,结果被发现,具体怎样处理我不太清楚,手册上说的也比较明确严禁在
学生宿舍留宿异性或在异性宿舍留宿。我想学校的处罚应该很重的,而且我们学
校历来都是比较重视这些违规违纪的事情的。
在大一刚开学时,有一个学生趁我们去军训的时候,偷了两台电脑几部手机
以及几百块钱,结果被摄像头拍到,当场被抓获。由于牵扯偷盗数额较大已经构
成犯罪,但是学校并没有移交公安部,并不是因为家丑不能外扬,而是学校觉得
这样做可能会让他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最后学校决定把他开除学籍。还有最近
39栋被偷了6台电脑,以及一些财务,虽然到现在没有查出是谁,算你走运,
我想如果被发现了,那么等待你的就是制裁了吧。校规校级57页明确的写出偷
窃、诈骗、侵占、挪用财产,涉案价值达1500元人民币、或多次作案,情节严
重,给予开除学籍处分。这些不但违反了校规校级,而且也违反了法律。
说到这里,我自然的就想到了法律。可以毫无夸张的说,这两起严重偷盗行
为已经构成违法,那么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法律是什么呢?法律就像纪律
一样,时刻在规范着自己的行为。法律是威严的,是崇高的,是不可侵犯的。因
为法律的存在,社会井然有序;因为法律的存在,人民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
我们只有懂法,才能更好地规范自己,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现在,我们是一名大学生,虽然自己对法律有所了解,但是我们不应该忽
视学习法律常识,特别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识我们必须
掌握。现在我们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一个法盲是很难在一个飞速发展、日
益复杂的社会中生存的,多了解法律知识是法制社会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也是
我们守法、用法的前提条件。其次,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
道德修养。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与他人大动干戈,弄的两败俱伤。每个人
都不应该满不在乎的说:“我不会触犯法律。”请不要轻易说出这句话,就拿毒品
来说。说它离我们很近,因为电视上会经常播一些有关毒品的事件;说离我们很
远,因为生活中总会感觉到自己不会和毒品扯上关系。一个电视台采访的一名毒
贩说,当毒品开始进入生活,不会感到自己已经和毒品扯上关系了,但是当自己察觉到自己对毒品的依赖时,毒品已经完全渗透到自己的生活里了,自己对毒品的依赖已经超过了自己对毒品的控制力。到那时,只能用法律来脱离对毒品的依赖了。不要认为毒品离我们有多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无意中,它就会闯入你的世界。
再次我们应该善于用法,善于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新时期大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都应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牢固观念。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一起携起手来,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明天,做一个新世纪的遵纪守法的优异的好学生、好公民。
总言之,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不要知法犯法,而且要持之而行!这样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忙忙碌碌地做着我们应做的事。在漫长而又短暂的学生时代,我们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学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角色负责,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惟有认真地对待,才不会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对法的感情吧:
法在我心中是一座指路的灯塔;法在我心中是认识真理、老实做人的尺度;法在我心中是明辨是非、衡量善恶的试金石;法在我心中是旭日东升的朝阳,始终照耀着我人生奋斗的轨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讲《祖国在我心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