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
不久前,我在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以“真假爬山虎”的辨别为载体展开教学,使原本凝固静态的语言文字,被真实的学习情境激活了,学生乘着学习情境的东风,凭借语言文字这第一媒介学习课文,享受语文,于是,生成了一堂未曾预约的理趣盎然的精彩课堂。
灵感来源:
考虑到城里孩子对爬山虎这种植物认识较少,即使见过面也很少去留心观察。为了在教学时能更形象、直观,我摘了几根鲜活的爬山虎准备来上课。结果当天“韦帕”台风光临我县,学生放假一天。第二天,离开墙面的爬山虎已枯萎了。于是,我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发动几个活动能力强的孩子同我一起到校园附近去摘。谁知,寻寻觅觅,走了半小时,仍然一无所获。眼看下午上课的时间快到了,我只好叫学生先回学校,自己骑着电瓶车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找。终于在一处篱笆墙上,我发现了类似爬山虎的藤蔓。但凑近一看,是一丛荆棘。正在懊恼之际,突然,我眼前一亮:何不折下一根“假爬山虎”的蔓儿让学生去思辨呢!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枊暗花明又一村啊,于是,一场以“真假爬山虎”为话题的课堂教学拉开了序幕??
课堂展现:
上课铃响了,我急匆匆地跑进教室,满头大汗。学生齐刷刷地盯着我,尤其是几个与我一同寻找过爬山虎的同学,更是关注我手中的“爬山虎”。我一脸惊喜地向学生汇报:“哦,终于找到了。”一部分学生为我舒了一口气,另一部分学生则伸长脖子好奇地想一睹为快。
一、真假爬山虎——形成认知冲突
我在学生充满期盼的目光中隆重推出我的劳动成果:“我手里的这种植物叫爬山虎(板书爬山虎),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二十来个学生举起了手,还有三分之一学生一无所知。我再问:“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吗?”班里只有3个学生举手,那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未曾仔细观察过爬山虎,更别说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这正是学生缺少习作素材的一大原因。
“这不是爬山虎!”台下的学生中传出反对声。(我猜要么是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学生,要么是预习过课文的学生。)
“什么?我辛辛苦苦找来的爬山虎是假冒伪劣产品?不可能,我不信!”我一副又惊讶又不服气的表情。“真的不是爬山虎!”学生中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
气势越来越旺。还有同学搬出证据:“第6课里介绍的爬山虎和你手里的不一样。”
“哦?”我很感兴趣地顺水推舟:“还有证据?这样吧,就到课文中寻找依据。请大家认真、仔细地读课文,然后找出依据说服我,并且让我输得心服口服。”学生立刻打开书本,饶有兴趣地全身心投入地朗读着,寻觅着,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大有一副不说服我誓不罢休的架势。如此专注的学习状态,如此盎然的学习激情,这是前所未有的,此时的课堂完全成了他们主动探究文本的平台。
二,寻找证据——凭借课文说理服人
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有效地研读课文,推敲语言文字,对文本产生理性思辨,从而看到情境后面更美丽的文字风景。学生反反复复,字斟句酌地读了十分钟后,争先恐后地举手了,个个有理有据,言之凿凿,我根据学生的自由发言顺势归结成两大板块。
板块一、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学生主要抓住书上关键词句并结合图片说理: 生:书上说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朝下,而且是三片形的。而你手中的叶尖有的朝上有的朝下,并且叶子是单片形的。
生:书上说爬山虎的叶子分布十分均匀,而你手中的叶子稀稀疏疏,一点儿也不均匀。
生:还有,爬山虎的叶子很茂密,不留一点儿缝隙,均匀地辅开,你手上的“爬山虎”叶子少得可怜,显然不符合它们的生长特点。
在学生交流爬山虎的叶子特点时,我立足于语言文字,抓住语感极其丰富的“漾”字,含英咀华,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妙,表达之传神,以丰富学生的语感。
师:书上描写爬山虎的叶子中有这么一句话: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认为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生:我认为“漾”字用得好,它一般指水波荡漾,这里是指叶子漾起波纹。(具体好在哪儿学生一时无法表达)
师:你看,这个“漾字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漾”字是由“氵”“永”“没尾巴的羊”组成。
师:右上角这个部分是“羊”的省写,而“永”有“长久”之意,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羊群不断地增加。它的部首是“三点水”,这个字是指什么在不断地增加呢?
生:水在不断地增加。
师:既然是水在不断地增多了,水面就会??
生:微微荡漾。
师:再读这句话,你看看是什么在微微动荡?
生:满墙的爬山虎的叶子都在微微地荡了起来,像美丽的波纹。
师:漾起的波纹是多么美啊!再读一读这句话,把你的感受一同读出来。 学生再读这句话,就能十分传神地读出叶子在风中荡漾的动态美。
师:那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把这丛荆棘和爬山虎搞混呢?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它们的叶子都是那么绿,看着非常舒服。
生:它们肯定也会依靠其它事物往上爬,所以老师才会搞混。
师:(恍然大悟状)哦!你们从叶子方面说服了我,使我有点相信这是假冒爬山虎。
板块二、爬山虎的脚
学生在帮我分析真假爬山虎可以从脚入手的时候,我很自然地让学生去品读写脚的三个自然段,从而理解作者是从三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形状、颜色、动作。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时,我把昨天摘来现已枯萎的爬山虎呈现给学生看,使学生对书上的文字有更形象的认识,而感悟爬山虎爬的动作是师生共同探究文本的焦点。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触、巴、拉、贴这些词语表达的形象感和准确性。
1、亲手体验,拿出左手当作墙,拿出右手作为爬山虎的脚,让爬山虎的脚慢慢地爬起来。(老师示范)
2、学生在老师的动作示范下,学着演示爬山虎的脚爬的动作。
3、让学生在这几个动作前加上更具体的描述(轻轻地)触——(紧紧地)巴——(慢慢地)拉——(牢牢地)贴。
4、带上描述的感觉再来爬一爬,凸显四个动词的不同力度,有声有色地体验爬山虎的脚爬的情趣,感受爬的动感。
5、根据词句的理解,读出轻、重、缓、急。引导学生不仅能用手的动作表示出爬山虎的脚爬的过程,还能用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在演示中趣化爬山虎的脚,在体验中活化词语的理解,在理解中悟化爬山虎鲜活的生命力,每个学生都学得有滋有味。
师小结:经过你们有理有据的辩析,我心服口服了,看来我这番寻找爬山虎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
生(马上接口):不,你虽然带回假爬山虎,却让我们看清了真爬山虎的“庐山真面目”。老师,你还有功劳呢!
生:对,错误是正确之母,失败是成功之母。
三、题文矛盾?——文与道两相辉映
读一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的。学生在热烈讨论了真假爬山虎以后,我板书剩下的课题(的脚),然后指着课题板书问学生:“课文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可书上却还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这是不是有问题?叶圣陶爷爷是大教育家,文学家,他怎么也会犯‘文不对题’的错误?”
1、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
2、自由交流:学生再次读文后都认为不矛盾。
理由一:没有叶子就没有脚,叶子是制造养分的工场。
理由二:作者观察爬山虎,首先注意到的是满墙绿色的爬山虎,当然先写叶子。
理由三:美的事物总是令人难忘的,一墙的绿叶,随风荡漾,美得让人的心也随着摇曳。这美,缘自绿叶,绿叶下长着可爱的爬山虎的脚,不写叶,只写光秃秃的脚,就没有美感了。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生灵光。我不得不佩服我的学生,他们学得这么主动,这么深入,这么有思维活力。我也暗自感叹情境创设得如此真实成功,它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沉睡的思维,让思维灵动飞扬。
3、分清主次。在这一环节结束时,我提示学生:叶子是美,但根据课题,课文重点应写脚。写文章,围绕课题,可写到相关事物,但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四、走进爬山虎——得意又得言。
学习这篇课文,披情以入文,品言以明理,从内容上的理解到学习方法的指导,师生共同在文本中游历,最后应留下点什么,那就是得意:
师:我们从不认识爬山虎到清晰地认识,最应该感谢叶圣陶爷爷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仔细观察,细致描述)
师:你从哪些词句看出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可仔细了?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相关词句,然后交流)
生:“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变成嫩绿的。”叶子颜色的这些变化都看出来了,说明观察得很仔细。
生:“茎上长叶柄的地方伸出六七根细丝。”细丝很细,而且要数清根数,这得多少认真仔细呀!
生:“一脚一脚爬”,可见动作幅度很小,得一连好几个钟头盯着,才会有所发现。
生:“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逐渐”这个词说明变化很慢,他都发现了,说明观察得十分仔细。
??
师小结:没有仔细的观察,没有持之以恒的观察,就写不出这么生动、形象的课文来。
学习课文,要得意更要得言。我通过改变叙述方式,让学生运用文本语言,选择如下作业:
1、以“我是爬山虎”为题自述,从叶、脚两方面介绍,注意主次分明。
2、以植物专家的身份,向大家介绍爬山虎这种植物。
以上两项作业,始终咬定“语言”不放松,活学文本语言,掌握表达方法,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使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最后我由衷地感谢学生:“以后我会分辨真假爬山虎了!”
激情延续
第二天上《蟋蟀的住宅》。我刚走进教室,马上有四位学生跑上来,交给我三只活蹦乱跳的蟋蟀,他们说,这是他们利用晨间休息的时间在操场边捉来的,上课用得着。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看来,《爬山虎的脚》一课扣击了学生的心门,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致被点燃了,此刻,学生已不再是旁观者,阅读者,而是探究文本的开拓者。这样的语文学习,有趣味,有激情,更有理性思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享受自我的发展,学习主体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渴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师生皆“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至乐》)。这不正是教师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吗?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花园小学 江红波
【设计理念】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精读课文。叶圣陶老先生细致精准地描写出爬山虎充满 了勃勃生机的“叶”和“脚” ,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也是课文的重点。设计时分两课时 教学,第一课时重点研究“叶子的特点” ,第二课时重点讨论“脚”的特点。教学中立足工 具——课本, 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受到情感熏陶,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充 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审美能力, 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过程与方法: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 序的观察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像爬山虎一样的向上精神。
【教具准备】教具(爬山虎实物,教学课件) ;学具(水彩笔)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顺序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 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 ___ 和 ____? (爬 山虎的叶子和脚)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爬山虎的脚。
1、板书: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2遍)
2、质疑:学习爬山虎的脚,你最想知道什么?(随机板书)
板:样子?
怎样爬?
??
3、 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学习的价值! 课文第 3自然段就就讲了爬山虎的样子, 还讲了它生长的位置和颜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画出这样的句子。
【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习兴趣,直奔教学目标。 】 二、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找一找: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爬山虎样子、生长位置和颜色的句子。
说一说:你找出了哪些句子呢?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板:茎上长叶柄 枝状 细丝 嫩红)
谁能说说蜗牛的脚是怎样的?(触角很细,头上有圆片)
师:哦,原来爬山虎的脚就是这些细丝。
画一画: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你了解到的爬山虎,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绘画)
评一评:谁愿意把自己的画让老师展示一下,请同学们对照板书评评这幅画。 (投影爬山虎 实物)
读一读:谁能通过朗读读出你了解的爬山虎吗?
【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采取说、画评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过渡:师:作者把爬山虎描写得多么细致呀! 是什么原因呢?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谁能独 具慧眼找出来呢?
对了, 正是因为作者 “注意” 了, 所以对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 形状、 颜色了解得那么仔细。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 “爬山虎是怎样爬” 的问题,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 4自然段。 (板:爬)
1、 默读课文, 画出爬山虎爬的句子, 重点标出表示动作的词交流。 (谁能说说你画出了哪些 句子,标出了哪些词)板:触 巴 拉
2、理解:触 巴 拉
质疑:你认为“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挨)
追问:为什么不用“挨”而用“触”呢?
提示: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细小圆片;小轻,只能触)
“巴”可以换成什么词?(抓贴)为什么不用抓呢?老师做抓的动作。 (不是爪子)
演一演: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动作, 注意观察。 (指名一人做 “巴” ; 一人做 “贴” ) 谁在“巴” ,谁又在“贴” ,你是怎么知道的?(巴用力,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为什么用“巴”不用“贴”呢?(爬上虎的脚是小圆片,它是有生命的)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读第一句)
你读时注意了什么?(“触”读得轻, “巴”读得重)谁还能读一读
爬山虎的脚又是怎样“拉”的呢?谁来读读写拉的句子。 (指名读)
演示:(老师拉一名同学)老师在拉谁?
文中什么拉什么?(脚拉茎)
是怎么拉的呢?(学生说,老师做动作)
3、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提示:四人小组用自己的话组内交流,交流时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完后可补充。 ) 全班交流, (谁能说说)
4、出示 CAI :他们说得怎么样,让我们看看画面吧!现在谁还想说。
5、感情朗读:读到这,你对爬山虎的脚有何感受?(提示:对本身,对自然?)
太有趣了,
太神奇了
用你的朗读把你的 ___的感受展示出来吗?
齐读第 4自然段
【抓住关键语句, 启发学生挖掘, 揣摩它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起到的作用, 既训练了学生思维, 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恰当的肢体语言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寓教于乐;感情朗读,悟出了 爬山虎向上攀登的精神,在全班产生共鸣;演、说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学习第 5自然段
1、师:爬山虎的脚都能触着墙吗?那是怎样呢?
板:触着墙(牢固) 没触着墙(萎了)
2、原来爬山虎的脚还有这些变化,这是作者一下子看出来的吗?
3、启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示吗?(谈启示、说方法)
(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 作者的观察方法、 文章围绕一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 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 )
【引导发现,发散思维,总结写法。 】
五、小结:
1、我们观察事物时要耐心,细心,还要长时间的观察,这样才能把认识的事物写清楚,你 们明白了吗?
2.生活中,肯定也有你们喜欢的植物。课后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种植物。
【板书设计】 (略)
《爬山虎的脚》
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是最主要的
——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程序介绍:
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我安排了预习题,其中最后一题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爬墙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多同学没有认真听我讲课,而是一直在摆弄他们的画。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投其所好:采用竞赛的方式,让男女同学各选一名代表,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画。学生们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在了这个焦点上,表现得都相当认真、慎重,选出的同学画得也非常细致。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仔细观察互相比较,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找出图文不符的地方。男女生之间为了找出对方的缺点都十分认真地边看书边观察起来。不一会,就纷纷举起了手:从爬山虎的颜色、叶片、茎、脚生长的位置、脚的样子,甚至连爬山虎的生长经历中的变化也都提了出来,课堂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我也被同学们的这种学习和钻研知识的热情所感染。在我脑海中原来设计的一大堆板书一下子被一幅精美的图案所代替了:对,应当进一步扩大战果,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画一幅爬墙图,要求是看谁画得准、画得像。立刻之间所有的学生都动起笔来。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同学也在那儿埋头苦干起来。我找了一名小画手,上黑板作画,让它作为本课的教学板书。我看着同学们的画,我内心一阵阵激动和兴奋:我所要讲的、要强调的居然都在同学们画图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指正,许多细微的知识点在同学们的发言中一个一个地突现出来:爬山虎的脚是长在叶柄的反面的;叶片是一顺儿朝下的;爬山虎是靠细丝头上长出的小圆片巴住墙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整堂课完全在学生自主活动中、在学生动手创造与发现中完成了,有的同学的表现还替代了老师的角色。课的最后在黑板上仅留下了一幅精美的图案“爬山虎的爬墙图”和同学们无限的遐想与创造空间。
教学反思:
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在叹服学生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
我深深地感触到: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兴趣。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4、学生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新的课程理念,给了我新的教学思想,指导我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远航。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 及它是如何一步步往上爬的。 课文第 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 从刚长出来到长大, 叶子的 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 3到第 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 一步步往上爬的。作者通过几个动词“触、变、巴、拉、紧贴”等,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写 清楚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和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 有顺序 地写下来。
教学目标:一、认识“均”等 5个生字,会写“虎”等 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 等词语。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三、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 板书 爬山虎 你们见过爬山虎吗?
2. 播放爬山虎的图片。你知道爬山虎还有其他什么名字吗?(巴山虎、地锦、常青藤)
3.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叶圣陶老爷爷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爬山虎的脚》 。看到了这个题, 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爬山虎怎么会有脚呢?
(2)爬山虎的脚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3)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呢?
4. 既然同学们有那么多的疑问,我们就一起去书本上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二)检查朗读 指生分段朗读。
(三)再读课文,完成练习:
作者从() ()以及()来介绍爬山虎的,着重介绍了爬山虎 ()
(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是如何一步一步爬上墙的。
着重介绍了爬山虎的脚以及是如何一步步爬上墙的。 )
三、重点感悟
作者着重介绍了爬山虎的脚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爬上墙的。那么接下去,我们先来看看 它的脚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教学第三自然段
1.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用笔画出直接写爬山虎脚的句子。
2. 出示句子: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 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 是爬山虎的脚。
3. 读了这些句子,你都读懂了什么?或者从这些句子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 “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脚生长的位置)
(2)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脚的形状)
(3) “六七根”——(脚的数量)
(4) “也是嫩红的”——(脚的颜色)
小结:作者是从位置、形状、数量、颜色四个方面对脚进行了有序的描述。对于爬山 虎的脚的具体特征都是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所得来的。
4. 齐读
5. 比较句子 出示: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
说说这两段话的差别在哪?你觉得哪段更好?为什么呢?从这段话当中我们也能知道 爬山虎脚的基本信息啊,比如它的位置、形状、数量、颜色。为什么你们觉得是课文中的好 呢?
预设:第一段好。 (1)因为把爬山虎的脚比做蜗牛的触角,更加形象生动。
(2)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说明作者把两种事物拿 起来比较过,从而可以体会出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比较。
6. 齐读第三自然段。
7. 小结。
(二)教学四、五自然段。
过渡: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知道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数量、颜色。那它 底是怎么利用它的脚一步步往上爬的呢?
1. 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画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并用笔圈出动词。
2. 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吗?(2— 3个学生)
提供动词:“触、巴、拉、贴”
3. 用你自己的笔画画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过渡:那些触着墙的爬山虎就这样慢慢地一步步地往上爬了。 那爬上去以后, 爬山虎的 脚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出示:
“触着墙的, 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 那些脚巴在墙 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过渡:那并不是所有的爬山虎都是触着墙的, 那么那些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又怎样了呢 5. 出示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
6. 小结:四、五两段我们主要抓住了几个动词“触、巴、拉、贴”了解了爬山虎是怎 样一步步爬上墙的,以及它的脚的一些变化情况。
7. 齐读四、五自然段。
(三)复述“爬山虎的脚”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爬上墙的。 ”
第三段我们主要讲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数量、颜色,第四、五段主要讲了爬 山虎是怎样一步步爬上墙的。那你能不能把这两部分连起来,复述一下呢?
四、作业布置
1. 抄写生字、词语。
2. 背诵第 3到 5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不但知道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还知道了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爬上去的。 同时我们要知道了作者的观察方法, 叶圣陶老爷爷告诉我们, 观察要仔细, 要善于比较。这 节课我们主要来看看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
(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觉得叶子很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二)交流:
1.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1)抓住“拂” ,如果把“拂”改成“吹”好不好?
(说明风是轻轻地吹,叶子很轻轻漾起的波浪一样。 )
(2)指名读(2— 3位同学) 齐读
过渡:这句话说的是叶子的动态美,有没有叶子的静态美呢?
2.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的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均匀,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儿缝隙。
(1)作者看着这些叶子,心情怎样?(舒服)
(2)为什么这些叶子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呢?(新鲜、均匀、整齐而不重叠)
(3)你能读出那种舒服的感觉吗?(2— 3位同学) 齐读
过渡:叶圣陶老爷爷,除了观察到了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他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 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呢?
3.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1)叶子从嫩红变成嫩绿,这个变化的过程也很美,你能美美地读一下这 个句子吗? 指名读 (2— 3位) 齐读
三、总结观察方法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中,学到了叶圣陶老爷爷怎样的观察方法?
1. 要有顺序。 先观察叶子, 再观察爬山虎的脚, 再观察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地爬上去的。
2. 要仔细。如果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作者不可能会发现爬山虎的脚。
3. 要连续。从爬山虎叶子的颜色的慢慢变化,以及观察到爬山虎是一步步爬的,可以看 出作者的观察具有连续性。
4. 要有重点。作者着重观察了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爬上去的。
5. 还要有比较,要会联想。作者把爬山虎的脚跟比作蜗牛的触角,还把它的脚想象成蛟 龙的爪子。
四、小结
我们要学习叶圣陶老爷爷,仔细地,连续地,有重点地去观察,你就能发现别人发现 不了的许多有趣的事情。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五、学习阅读链接
六、作业布置
1. 课堂作业本
2. 仔细观察某一种事物,并记录。
七、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位置
形状
脚
数量
颜色
爬
没触着墙的——萎了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爬山虎的一些特点以及 他是如何一步步往上爬的。在讲特点的时候,学生基本能抓住一些关键词, 能主动捕捉到有用的信息,总结出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 形状、 数量、 位置。 这篇课文上得失败的地方就是爬山虎是如何一步步往上 爬。 虽然抓住了几个动词, 也让同学根据几个动词简单地说说它是如何爬墙 的, 但是等到用简图画一画时, 同学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从这里可以看 出, 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 没有通过自己的想象, 当然可能是我的引导 没有起什么作用。
爬山虎的脚
6 爬山虎的脚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以及留心观察周围十五的
强烈兴趣。
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生词。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沥青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
观察周围事物ide 意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有序地写下来的。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植物?长长的滕,绿绿的叶,趴在墙
上一片片,大街小巷都能见。(爬山虎)你还注意到爬山虎还有哪些特点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读了
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主要写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读课文,看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第3—5
自然段)
2、看其他两个自然段有些什么,按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给课文分
段。
3、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根据字的组合规律记忆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懂的可以查字典。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读音
注意:“茎”读j īng, 不读j ìng 。
多音字:
k 空ōng 隙 铺 铺p ū
开床铺
p ū
zh 重òng 叠 跟着zhe
空 重 着
k 空ōng 间 zh 重òng 量
字形:
注意“虎子头”的写法,很多同学都没有勾。
zh 着áo hu 火ǒ
理解词语:
均匀: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当,时间的间隔相等。
拂过:风轻轻地吹过。
叶柄:叶子的组成部分之一,连接叶片和茎,长条形。
蛟龙:古代传说中指兴风作浪、能引发洪水的龙。
触角:昆虫、软体动物活甲壳类动物的感觉器官之一,生在头上,
一班呈丝状。也叫触须。
四、分段读课文,读通顺、连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本文分段吗,想想每段都写了什么?
2、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作者为什么先介绍爬山虎的生长
地和叶子呢?(这是必要的交代,先介绍爬山虎生长在哪里,它的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样的,这样才会引出爬山虎是怎样用脚一步步向上爬的。)
二、逐段学习,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1、2自然段。
(1)思考: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墙上)按什么顺序来介
绍叶子?重点介绍了什么时期的叶子?特点是什么?(刚长出来的 长大了的,重点介绍长大了的叶子。色:绿得新鲜:排列:叶尖朝下,均匀;动态:漾起波纹。)从中你学到了什么?(观察细,按顺序,
抓特点等。)
(2)再读第1、2自然段,想象画面。
(3)出示练习(课文练习填空)
那些叶子绿得( ),看着( )。叶尖( ),在墙上铺得( )没有( )也不留(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
(4)练习背诵这部分。
2、学习勒沃的第3自然段。
(1)导入:爬山虎的叶子如此美丽,那么他/她靠什么巴在墙上呢?(脚)本课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质疑:关于爬山虎的脚,你想知道什么?
①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什么样?什么颜色?
②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爬的?
(3)先来解决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的问题。
①请读第3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配属虎的脚长在哪里吗?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或者说爬山虎的脚实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长出来的。)
②让学生同桌比划比划。
(4)学习爬山虎的脚什么样,什么颜色。
①读第1—5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学生回答。同时老师出示: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嫩红 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由直变弯——灰色的
②请一部分学生画出刚长出的没有触着墙的脚。另一部分画触着墙的脚。
③讨论画的情况。
④小结:爬山虎真了不起呀,为了生存,它在不断的改变着自己,是自己牢牢地巴在墙上。(5)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爬的?
① 自学第4自然段,明白了汇报。可以读,可以说,可以表
演。
② 学生汇报。
③ 老师出示几个词,这几个词都与爬山虎的脚有关:触、变、
巴、弯曲、拉、紧贴。全班学生按词的顺序背诵这一段。
④ 读了这个段,你有什么问题?
细丝为什么变弯了?触着墙的细丝头为什么又要变成圆片?
细丝拉嫩茎是怎么样用力的?
⑤ 小组讨论汇报。
(6)小结。
①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课文从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a 、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b 它是什么样子的;c 、它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
②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脚如此生动、具体地主线在我们面前的?(细致观察,连续观察。)
教师小结
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我们要想作者那样,养成细心观察、不断观察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序地把事物介绍清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我与《爬山虎的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