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
辽宁中医杂志
LIAON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Vo1.31No.5
May,2004
朱砂不宜入汤剂煎服
范平国 王侠,
(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嘉兴314000)
古代医家常用朱砂拌染茯苓,麦冬,远志,灯心草同煎.
但因地方规定标准不 至今医家仍在用朱砂拌染他药同煎,
同.如同一味朱砂拌灯心草上海用量,灯心草,用朱砂6O% 拌,北京用法,每百克灯心草用朱砂6g拌,浙江用量,每百克 灯心草,用朱砂lg拌,湖南用法,将扎成小把的灯心草,入朱 砂粉末中.来回滚动数次,至沾薄薄一层朱砂粉即可. 在中药房的实际工作中也经常根据I临床需要调配将某 一
药物与粉末状的朱砂共拌,从而达到在汤剂中用朱砂的目 的.但该用法并不合理.
现行 用量不具体朱砂拌饮片一般不注明朱砂的用量,的<中国药典>及<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均无此种用法,而朱砂
用量大小与载体的关系甚大.根据以往有关地方规定及操 作经验,每百克饮片辰拌时需用朱砂1,6g,实际是凭经验 视药物表面附着的朱砂多少(看颜色)为度,因而药物的质 地,表面积的大小都会影响到拌制时朱砂的附着量.因此很 难保证朱砂用量在安全范围内.
无法掌握实际摄人量朱砂系天然的辰砂矿石,为无机 汞化合物,主含硫化汞,而硫化汞是不溶于水的,一入煎剂在 煎煮药物的过程中,附着在拌衣药物表面的朱砂就会脱落, 而大量沉附于煎器底部,或粘附于载体上经过滤和沉淀弃 掉,只有当药液达到一定的比重时才会有部分悬浮于药液 中;因此,即使掌握了确切的用量也无法掌握实际摄入量. 此外.朱砂在高温环境下易析出游离汞,毒性猛烈,服用 后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朱砂在服用时宜温水冲服,或药 汁冲服,切忌煎服.而2000年版<中国药典>明确记载:"多 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不宜大量使用,也不宜 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地方标准与国家药典不 相符.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入火则热而有毒,能杀 人."因此朱砂拌衣应入丸散剂.不宜入煎剂,以保证朱砂药 用更安全,有效,合理地服务予临床.
编辑:李兴宜
维奥欣治疗机理中医初探
滕国华.周慧君
(大连市中医院,辽宁大连116013)
为探讨维奥欣对胸痹心痛的治疗价值,笔者进行疗效观 察.
本组150例.予口服维奥欣160rag/日,4周为1疗程,治 疗前1周和服药期间停用一切活血药及抗心绞痛药,若疼痛 发作可以酌情临时加用硝酸甘油等.
维奥欣治疗心绞痛伴随中医证候,胸闷气短,心悸,乏 力,睡眠,饮食的疗效,有效率为87.8%.
讨论从目前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用药上看.应用最 多的当数活血药.无论是冠心?号方,还是现在常用的针剂 如丹参注射液.维奥欣也是活血药的一种,故治疗冠心病心 绞痛有效率为84.67%.而总的证候改善有效率为87.8%.
维奥欣尚能使乏力,气短改善89.04%,饮食,睡眠分别 改善87.5%,88.06%,说明穿山龙尚有益气行气健脑和胃 安神之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帅血有力,则瘀血得以 消散.,
中医有无瘀不作痛,有痛必有瘀之说.活血通脉,使血脉 通畅.则"通则不痛",活血只是治标.体现"急则治其标",而 后应标本兼治或"缓则治其本".从上可以看出.维奥欣活血 通脉能明显改善症状,故应在维奥欣治疗时或其后加以辨 证,或加补气行气化痰宽胸温通之品,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平 衡,防病再发,从根本上减少发病率.
现有人不敢用补气之品,惟恐补气之后致使心绞痛加 重,血压升高,血脂上升.其实则不然,对此类病人,只要存 在气虚表现,可在活血同时重用补气之品.使真气得以旺盛, 血脉得以畅通,血瘀之证随之消除,而心绞痛,高血压,高血 脂等亦随之好转.从而加速了病人健康的恢复. 编辑:李兴宜
辨证针刺治疗呃逆3O例右股部假性动脉瘤误诊为脓肿1例 李铭军,任莹
(1.营口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辽宁营口115000; 2.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司,辽宁沈阳110014) 呃逆是I临床常见症状,轻者可不治自愈,重者呃声不断, 昼夜发作,持续不断,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笔者采用针刺方 法辨证施治,疗效显着,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主穴:内关(双),天突,膈俞,辨证配穴:胃寒 型:上脘,章门;胃热型:足三里,内庭;气滞型:太冲,足三里; 阳虚型:气海,足三里,关元;阴虚型:足三里,三阴交. 针刺方法:用2.5寸毫针先刺天突穴,得气后拔针.不留 针,用1.5寸毫针刺双侧内关穴.留针30min.中问捻针多 次,膈俞用1.5寸毫针向内斜刺,留针20rnin.其它穴位,实
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阳虚型加灸关元,气海穴.每日1 次,治疗1O次统计疗效.
体会用针刺方法治疗呃逆.当辨明虚实.治以实则 泻之,虚则补之为原则,天突为阴维,任脉之会,能平气降逆, 内关,膈俞相佐平降逆气.辨证施治,共奏和胃,降逆止呃之 效.呃逆,为膈肌痉挛所致,西医方法虽有药物可治,但多为 肌肉松驰剂,能引起全身肌肉松驰,副作用大.而针刺治疗 本病,疗效显着,且无副作用.
编辑:覃芳
房建杰
(北票市中医院外科.辽宁北票122100) 李某,男,57岁.以右股部刺伤后肿痛1月余就诊.该 患1月前劈柴时柴屑刺伤右股内侧.伤后患处活动性出血. 在当地诊室简单包扎后休息治疗.现患处疼痛伴肿胀,经静 滴抗生素不见好转来院就诊.门诊以外伤后脓肿形成拟行 切开引流术.术前注射器抽出血性液体约20mi,遂请上级 医师会诊,查:右股部中段前内侧有l约10cm×12em×4cm 包块,边界不清,周边红肿,皮温较高,局部张力大,触及有波 动感,听之有收缩性杂音,右足背动脉波动良.行彩超检查, 确诊为:右股部假性动脉瘤决定施以手术治疗.经大腿内侧 中下段切口,显露囊腔,见有50mi鲜红血液流出,约有 500ml血凝块,内衬有薄的囊壁,在囊腔内解剖股动脉.见股 动脉有1约1.5cm纵行裂口,6个0丝线修补股动脉.术后 切口工期愈合.
讨论动脉部分全层破裂后,约外伤1个月,可形成 假性动脉瘤.一经确诊,为避免瘤体破裂或血栓形成等应尽 快手术治疗.
首诊处理要认真负责,尤其血管神经处的损伤,应探查 到创口的最深处,早期恰当处理,有利于刨处的恢复.
此病例伤口在股管处,患肢肿瘤,包块具有波动感.从而 引起对股动脉损伤的重视,加之在诊断脓肿拟行切开前,行 穿刺这一简单可靠的检查手段,从而避免误诊又盲目切开排 脓而引起的严重后果.
编辑:李兴宜
?
433?
中药汤剂的煎煮
中药汤剂的煎煮
(一) 煎煮程序
(1) 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核对处方药味,剂量,数量及质量,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
处理的饮片,如发现疑问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 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先加冷水将饮片侵泡20-30min, 使药材充分吸收水
分。但不宜使用60°C 以上的热水侵泡饮片,以免使药材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预热凝固,淀粉糊化,不利于药物成分的溶出。加水量多少受饮片的重量,质地等影响,一般用水量以高出药面3-5cm 为宜,第二煎则应酌减。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注意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
(3) 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则按特殊方法处理。在煎煮过程中要经
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药量,使饮片充分煎煮,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糊的现象。若已煎干则宜加新水重煎,若已煎糊则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4) 煎煮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即在沸前易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
保持微沸状态,使之减少水分蒸发,以利药物成分的煎出。解表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5) 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中药煎煮一
般分为一煎,二煎。一般药一煎沸后20min 为宜,二煎药沸5-10min 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30min ,二煎沸后煎20min 为宜。
矿产类中药入汤剂勿须先煎
矿产类中药入汤剂勿须先煎
2008年l0月
104第3卷第20期
中国医疗前沿
ChinaHe~thcareFrontiers October,2008
Vo1.3No.20
矿产类中药入汤剂勿须先煎
韩东晓
(济宁市任城区中医院,山东济宁272000)
[关键词】石膏,代赭石汤剂
【中图分类号]R282.76[文献标识码】B
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对矿产类及贝类质地坚硬药材进行 详细观擦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化学验证,提出以矿产类中药入煎 剂时不需采用先煎的方法,对矿产类中药入煎时采用先煎方法实 有不妥观点,在今后书集编纂中应去掉先煎的要求.以生石膏为 列;生石膏入药多为汤剂,对现代出版教科书中及炮制规范,中药 学,方剂学《中国药典一部》巾均载生石膏先煎,对此经过多年临 床实践和验证及相关理论,认为生石膏入药不必先煎,述术如下, 供同道商讨.
石膏是常用的中药之一,可配方治疗多种病证,"伤寒杂病 论"的常用麻杏甘石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大青龙汤等中众多 方剂无一方剂注明先煎.其特点之一石膏与麻黄配伍,多为麻黄 先煎,后入石膏和诸药共煎,分温服用,即代表方麻杏甘石汤,越 婢汤,大青龙汤;之二石膏与知母,粳米配伍诸药同煎,米熟汤成. 石膏与其它药同下共煎或为未调浆服用实例,如白虎汤,风引汤,
木防已汤等无一先煎.后世也未将石膏先煎说法,只要辨证准确 用法得当,同样得到显着疗效.
生石膏先煎的原因,中药方剂学,炮制规范等书集中认为,矿 产类药物,因质地坚硬,而不易煎出有效成分,应捣碎先煎(现已粉 未人药).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要成份为水硫酸 钙(CaOS4.2HO).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其水溶性不是因水温高 低而发生明显变化.温度增高反锐减,即石膏溶解度与温度或成反 比之谓.正因如此,先煎石膏是不必要的,生石膏从没有单独为汤 作者简介:韩东晓,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中医院药械科: 剂的处方,而必然配伍其他中草药使用.这些合用后中草药成分复 杂,同煎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效成分,达到应有治疗效 果.有学者《药学通报}1964年第4期.比较研究了生石膏单味和 在17个成方汤剂中的含量变化,并观察与一些已知成分同煎时其 溶解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复方汤剂溶液中生石膏含量大多数比单 味石膏溶液有所增加,石膏与一些含有机酸,鞣酸,维生素和生物 碱盐类等在水中同煎时,可使其溶解度增加.石膏在成方汤剂含量 增加,亦即含石膏汤剂的混煎在临床上有重大意义.再如代赭石入 复方汤剂先煎,山东中医药大学黄寅墨对代赭先煎说法进行深入 的研究,并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选出以代赭石为主药的五个复 方,有寒降汤,温降汤,镇逆汤,镇摄汤,参赭镇气汤.因代赭石主要 成分为难溶的三氧化二铁,且其质地坚硬,故有"入汤剂先煎"的传 统用药要求.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了各复方代赭石先煎群 煎,代赭石未先煎群煎液,无赭石群煎液及赭石单煎液中Fe,cu, Zn,Mn,As五种元素的含量.结果代赭石"先煎"未能使主要成份 Fe及zn等微量元素在复方汤剂中的含量增加,有害物质As的含 量虽有降低,但其减少量甚微.这说明代赭石主要成分Fe以及与 Fe元素在生物学作用方面存在相互促进或制约关系的Cu,zn,Mn 元素在赭石群煎液中的含量高于赭石单煎的含量,并远高于赭石 单煎液与相应的无赭石群煎液含量之和,可能是因复方汤剂在煎
煮过程中诸药物成分间发生了复合作用,生成了某种复合物,从而 改变了代赭石中无机元素在水中的溶出量,使复方中,cu,zn, Mn等元素含量增加,足以证明矿产类药品单煎是没有必要的. 效.目前,处于不同研制阶段的唑类抗真菌药物有普沙康唑和拉 夫康唑,UR一9825,syn一2869等品种,前两种有望应用于临床. 3.5中药外用药
从古至今,中药在治疗真菌感染方面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它 们普遍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杀虫,局部刺激,收敛止血,保护及润 滑皮肤,生肌等作用.
几种常见外用中药药理作用及现代应用表(见上表): 4,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日益增多,单一品种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 病症.联合用药受到重视.临床上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合用较 早出现.联合用药的机理是基于这些药物对真菌细胞的不同作用 机制.其优点是,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延迟耐药菌的出现. 其缺点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浪费药物甚至延误治疗.临床上 要视病情权衡利用.
中药汤剂论文:浅谈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
中药汤剂论文:浅谈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
【摘要】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中最常采用的剂型,并且大多由患者自行制备。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中药知识,在煎煮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了药材浪费,影响了临床疗效,甚至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从煎器的选择、药材的加工、煎药的用水量、浸泡时间 、煎煮火候、煎煮次数、 特殊处理方法几方面全面加以了解,才能够掌握中药汤剂正确的煎煮方法,从而提高中药汤剂的质量,以此保证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药汤剂;煎煮方法;临床疗效
中药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它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等优点,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中药汤剂的煎煮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历代医家都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明朝药学家李时珍就曾说过“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见,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临床疗效。现就中药汤剂煎煮的正确方法浅析如下。
1 煎器的选择
在选择煎煮器具时应以不与药物中所含各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煎出药液质量好、器具传热均匀、缓和为宜。一
般以陶器、砂锅最佳,玻璃、搪瓷器皿亦可。忌用铁、铜、铝器具,以免中药中所含的复杂成功与金属起反应而改变药性,降低药物疗效。
2 药材的加工
一般制备汤剂的中药材大多加工为饮片,也有患者要求将药材加工成粗颗粒后再煎煮,认为颗粒较之饮片更易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煎出。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药材切制成饮片的过程中所破坏的药材组织细胞比粉碎成颗粒所破坏的药材组织细胞少,这样可使煎煮时浸出的杂质少,从而保证煎出的药液质量好。因此煎煮汤剂时,药材应加工成适中大小和薄厚的饮片为宜。
3 煎药的用水量
用多少水应根据药材的用量、性质、吸水量、煎煮时间、 蒸发量及病人所需量而定。一般头煎加水至高出药物表面3,5 cm为宜,二煎加水至超过药渣表面1,2 cm为宜。加水量太多会影响药物的浓度且不宜服用,反之会限制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浸出。
4 浸泡时间
饮片在煎煮前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这样有利于有效
成分的溶出。浸泡时间依药材性质而定。
4.1 花、叶、茎类药材,如金银花、大青叶、桑寄生,一般浸泡20,30 min。
4.2根、根茎、种子、果实类药材,如知母、黄连、决明子、连翘,可浸泡60 min。
5 煎煮时须注意的问题
5.1 煎煮火候一般在未沸之前用武火,沸腾后改用文火,且保持微沸状态。通常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宜武火急煎;厚味滋补药宜文火久煎;毒性药宜慢火久煎[1]。如在煎煮过程中出现药物焦糊,应弃之不用,重取药材煎之。
5.2煎煮次数汤剂煎煮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煮效果佳。一般煎煮两次能使药物中80%的有效成分溶出,因此汤剂一般以煎煮两次为宜,滋补药可煎3次。注意服用时要将分次煎的药汁混合后再分次服用[2]。
5.3煎煮时间 具体煎者时间为一般药物头煎20,30 min,二煎15,20 min;解表药头煎10,15 min,二煎10 min;滋补药头煎30,40 min,二煎25,30 min。
5.4特殊处理方法:
5.4.1先煎矿石类、贝壳类、龟甲类药物应先煎,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有毒药物应先煎可达到减毒、去毒的目的。部分植物药只有先煎才有效,如石斛先煎久煎得到的水解产物才起作用。
5.4.2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应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min入煎;不易久煎的药物,如钩藤、大黄等一般在煎好之前10-15min入煎。
5.4.3包煎花粉类药物因质轻浮于水面不能于水充分接触,须包煎;含淀粉、粘液质多的药物为防止粘锅糊化,故包煎;附绒毛的药物,为避免绒毛脱落混入药液而刺激咽喉,引起咳嗽,需包煎。
5.4.4烊化对一些胶类、糖类药物,应烊化服用以避免浪费。
5.4.5 另煎兑入对人参等贵重药材可另煎,并将其汁液兑入已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5.4.6生汁兑入一些入药的新鲜汁液,如生藕汁、鲜竹沥等可不入煎而直接兑入已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5.4.7冲服难溶于水的贵重药材,如三七、麝香等应研粉与药液同服。
5.4.8煎汤代水[3]:对于质地泡松、用量较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灶心土。
总之,中药师只有从上述几方面给予患者具体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汤剂煎煮的正确方法,才能保证药效及临床疗效。从而使中医中药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 周睿娴. 中药汤剂的正确煎服方法. 传统医药[j],2008,17(18):62
[2] 梅全喜(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4,150,151
[3] 崔宝华,刘树峰,段丽琴. 中草药煎服方法分析.临床合理用药[j],2010,3(17):134
作者单位:831100 新疆昌吉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性胃炎的汤剂疗法
慢性胃炎的汤剂疗法 :中医治胃炎方法之一
Tags : 发布时间:2010-05-23 来源 : 网络 显示次数: 271 作者:net
1.金四藤汤
[组成 ]川楝子 9克,玄胡 9克,柴胡 9克,枳实 9克,芍药 9克,甘草 9克,红 藤 9克,青木香 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泄热消滞,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胃炎。
[加减 ]中虚明显者去枳实、柴胡,加太子参、黄芪、桂枝、 当归 ;夹血瘀者选加 九香虫、丹参、失笑散、三棱、莪术;胃热偏重者加川连、黄芩、石膏、知母、蒲 公英;疼痛甚者选加甘松、乌药、苏罗子;明显胀者选加川朴花、沉香曲、蔻仁、 莱菔子、佛手花;嗳气频繁者加刀豆壳、代赭石;胸闷者选加紫菀、桔梗、郁金、 萎皮;便秘者加火麻仁、全瓜萎、炒枳壳;中寒明显者加淡吴萸、高良姜、干姜; 便溏、少腹隐痛者加炮姜、肉桂、纯阳正气丸 (另吞 ) ;吞酸水者加左金丸 (另吞 ) 或加 乌贼骨、煅瓦楞;恶心呕吐者加姜竹茹、半夏、代赭石,食欲减退者加川连、炙内 金、神曲、山楂;保护胃粘膜药为刺猬皮、凤凰衣;便血停服基本方,另拟益气摄 血方,配合溃疡止血粉。
2.白紫连汤
[组成 ]银花 12克.连翘 12克、蒲公英 12克,紫花地丁 12克,白蔹 10克,甘草 10克, 黄连 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清热解毒。主治慢性胃炎。
[加减 ]胁胀不适、胃脘疼痛甚者加玄胡 10克、川楝子 10克、木香 10克、郁金 10克;脘腹胀闷、消化不良者加谷麦芽 15克、山楂 10克、莱菔子 10克;嗳气泛 酸、呕吐清涎者加法半夏 15克、茯苓 15克;腹胀便秘、口舌生疮者加生大黄 10克、厚朴 10克。
3.理气养胃汤
[组成 ]白术 10克,砂仁 6克,赤勺 10克.白芍 15克,鸡内金 10克,枳壳 10克,乌梅 20克,玄胡 10克,炙甘草 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健脾理气养胃,活血通络。主治慢性胃炎。
[加减 ]脾虚其者加党参、云苓;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石斛;中焦积热者加 黄 连 、银花;痰湿中阻者加陈皮、法半夏;气虚甚有加黄芪;胃粘膜活检有肠上皮化 生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4.胃炎煎
[组成 ]党参 10克, 白术 15克,茯苓 10克,丹参 15克,香附 10克,高良姜 5克,甘草 5克.青黛 1克。
[用法 ]将上药 7剂合而水煎成 200毫升即成 (其中青黛后入 ) 。 每日 3次, 每次 10毫升;或每日 2次,每次 15毫升。饭前服。
[功用 ]功能健脾温中,活血理气。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5.黄蒲胃炎汤
[组成 ]黄芪 30克,蒲公英 20克,百合 20克,乌药 10克,白芍 20克,甘草 10克,丹参 20克,炒神曲 10克,炒山楂 10克,炒麦芽 10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益气健脾,解毒生肌,尖血通络,缓急止痛。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6.活血化瘀汤
[组成 ]黄芪 20克, 当归 15克, 川芎 15克,良姜 1克,枳实 15克,乳香 l 0克, 没药 10克,炙甘草 l0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益气理气,温中散寒,活血化瘀。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加减 ]胃痛重者加玄胡 15克; 腹胀重者加厚朴 10克、 青 皮 l0克; 消化不良者 加炒麦芽 15克、炒神曲 15克、炒山楂 15克。
7.参寄胃炎方
[组成 ]北沙参、桑寄生、 玉竹 、白芍、玄参、淮山药、北山楂、青黛、丹参、陈 皮、黄芪。
[用法 ]上药水煎。每日 1剂, 1日 2服. 3个月为 1疗程。
[功用 ]功能养阴清热,理气活血,缓急止痛。主治慢性萎缩件胃炎。
8.胃乐益汤
[组成 ]菝葜、白花蛇舌草、僵蚕、壁虎。
[用法 ]按 6:5:1.5:0.1比例组成,制成合剂。每次服 50毫升,每日 3次。 3个月为 1疗程。
[功用 ]功能化瘀通络,清热解毒。主治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加减 ]脾虚气滞 (含虑寒 ) 型,加服党参 12克、陈皮 10克、半夏 l10克、鸡内金 10克、 白术 10克、茯苓 15克、山楂 15克、炙甘草 3克、广木香 8克、砂仁 6克 (研末分 2次冲服 ) ;肝胃阴虚 (含气阴不足 ) 型,加服沙参 15克、生地 15克、麦冬 10克、 石斛 10克、 白芍 10克、 佛手片 10克、 山栀 10克、 甘草 4克、 枸杞 12克、 蒲公英 30克;脾胃湿热型,加服藿香 20克、赤茯苓 20克、厚朴 10克、苍术 10克、半夏 4克、苡仁 30克、蔻仁 6克 (研末分 2次冲服 ) 、 黄连 6克、蒲公英 30克、 白花蛇舌草 30克;肝胃不和型,加服柴胡 8克、 当归 l0克、白芍 10克、 白术 l0克、枳壳 l0克、山栀仁 10克、鸡内金 10克、川楝子 12克、郁金 12克、甘草 4克。
9.夏萎汤
[组成 ]玉竹 、麦冬、山楂、石斛、蒲公英。
[用法 ]水煎服。 3个月为 l 疗程。
[功用 ]功能健脾养阴和胃。主治萎缩性胃炎。
[加减 ]肝胃不和者加苍术、厚朴、青皮;气滞血瘀者加川楝子、莪术、延胡索; 脾胃虚寒者加良姜、木香、砂仁、党参;阴虚胃燥者加生地、沙参,并加重五竹、 麦冬用量:脾虚血亏者加黄芪、 当归 、龙眼肉、 白术 ;痰湿交阻者加陈皮、半夏、 云苓、苍术、厚朴。
10.愈胃汤
[组成 ]丹参 30克,白芍 50克,龙葵 30克,菝葜 30克,炙甘草 5克,细辛 3克,砂仁(后下) 3克,制乳香 3克,失笑散 15克(包)。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清热止痛,活血化瘀,行气健脾。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加减 ]胃脘痛甚者加服 三七 片;腹胀甚者加陈皮、厚朴、大腹皮等;纳食呆滞者 加楂曲、蔻仁等;嗳气频作者加沉香粉、制半夏、 枸杞 子;嘈杂、口干者加煅瓦楞、 乌梅等。
11.清心养胃汤
[组成 ]北沙参 15克, 玉竹 15克,石斛 15克,生地 9克,通草 9克,莲子 15克,扁豆 15克,黑栀子 9克,茯苓 15克,滑石 12克,甘草 6克,竹叶 6克,灯 心 1.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降心火,复胃阴。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加减 ]食欲不振加鸡内金,腹胀加枳壳、厚朴;呕恶加竹茹;口渴加寸冬、花粉; 不眠加合欢皮、夜交藤;肝郁不舒加白蒺藜。
12.益胃百合汤
[组成 ]百合 30克,乌药 9克,白芍 15克,甘草 5克,山药 20克,黄芪 0克, 红花 15克,陈皮 l0克, 黄连 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益气养阴,行气活血,清热消肿。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加减 ]若大便干燥加大黄或火麻仁;胃酸缺乏加焦楂;伴有胃粘膜糜烂,加用锡 类散;伴肠上皮化生,加半枝莲;伴憩室可重用活血化瘀药。
13.疏肝健胃汤
[组成 ]柴胡 10克,明党参 10克,百合 15克,山药 10克, 当归 10克,郁金 10克,乌药 10克,乌梅 10克,赤芍 10克,甘松 5克,甘草 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疏肝健胃。主治肝郁胃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加减 ]恶心、食后账甚、嗳腐者,加谷芽 10克;大便秘结、干结难下者,加火 麻仁 30克;胃脘热痛、喜冷饮者,加蒲公英 20克;胃脘冷脯、喜热饮者,加桂枝 10克;吞酸、嘈杂者去乌梅。
14.益气养胃汤
[组成 ]太子参 30克,淮山药 30克,藤梨根 30克、石斛 30克,茯苓 15克,炒 白芍 15克,百台 15克,丹参 15克,佛手 10克,焦 白术 10克,川椅于 10克,乌 梅 10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益气养胃,缓急止痛。主治萎缩性胃炎。
15.芪草萎胃汤
[组成 ]黄芪 50克,甘草 10克,鸡内金 10克,丁香 10克,莪术 10克, 三七 10克,丹参 30克,百合 30克,白芍 30克,蒲公英 30克,白花蛇舌草 30克,连翘 20克,白芨 1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功能益气清火,行气活血。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加减 ]无泛酸者加山楂 30克、 五味子 30克; 伴肠腺上皮化生或胃息肉者加刺猬 皮 45克、制马钱子 15克。
16.柴蒌和胃汤
[组成 ]柴胡 10克,瓜蒌仁 15克,川连 10克 , 枳壳 10克,木香 15克,青皮 10克,陈皮 l 0克,草豆蔻 10克,法半夏 15克,榔片 10克,莱菔子 10克,黄芩 10克。
[用法 ]水煎服。治疗期间忌烟酒、生冷、辛辣食物。 1个月为 1疗程。
[功用 ]功能疏肝理气,和胃散寒止痛。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注意事项
1.煎药器皿
制作汤药的容器不宜用铁、铝锅。中药内含有鞣质。遇铁则产生化学反应,会破 坏药物原有的生物活性、造成沉淀或产牛对人体粘膜具有不良刺激的物质等。中药 含有有机酸类成分,加热至 100℃时,会与铝制品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铝的化合 物,若这些铝化合物被人体吸收,会积蓄于肝、肾、脑等组织中。使人体血清无机 磷水平显著下降,发生关节疼痛、软弱无力等症状。因此,制作汤药时,不宜用铁、 铝锅,宜采用沙锅、搪瓷锅。
2.煎药火候
要掌握好煎煮汤药的用火。《苏沈良方》曰:“ 药有可久煮、有不可久煮,有宜 炽火,有宜温火者。 ” 如:解表药则不宜久煮,取味薄汁淡为好,沸后大火煮 15分 钟,即可取药汁;滋补药则宜久煮,取味厚汁浓为好,沸后改用小火、温火煮 20一 40分钟,再取药汁。
3.服药须知
(1)服药次数:汤药法一般每天服用 1剂,分 2次服。高热或病情严重者,可以 一天服 2别,分 4次服,每隔 6小时服 1次。某些汤药,根据病情需要,要求煎出 药汁量大,甚至二煎共取汁 609— 800毫升,二煎药汁和合后频频饮服,至病情减 轻为止,故方名取 “ 饮 ” 。滋补汤药,可一剂煎 3次、 1日分 3次服。某些发汗、攻 下汤药,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耗伤正气。小儿服药 汁量,是成人的 1/3— 1/2。
(2)服药时间:应根据汤药的性能,遵医嘱,大凡补养药在饭前服;活血舒服药 在饭后服;泻下、驱虫药在空腹服;急性疾病当煎好药所就服。一般分早、晚 2次 服;慢性病、长期服汤药者,有的可以两天服剂,或职天服。
(3)服药温度:— 般以温和适度为好。某些持殊情况,如热件病要冷服,寒性病 要热服;还有寒性药要热服,热性药要冷服等等,这些都必须遵照医嘱。
慢性胃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其症状是上腹疼痛、食欲减退和餐后饱胀,进食不多 但觉过饱。症状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引发或加重。故生活调 理对慢胃炎患者是很重要的治疗方法。
四款治疗慢性胃炎的食疗方
一、人参煨猪肚
猪肚 1个,人参 15克,干姜 6克,葱白 7根,糯米 150克。将猪肚洗净,葱折 去须切段,糯米洗净,一起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沙锅内加水,将猪肚放入锅内, 先用武火烧沸,撇去汤面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极烂熟。空腹温食。具有治疗胃 虚寒症,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泻泄。
二、莲子粥
莲子 50克,糯米 50克,红糖一匙。莲子用开水泡胀,削皮去心,倒入锅内, 加水,小火先煮半小时备用。再将糯米洗净倒入锅内,加水,旺火 10分钟后倒入莲 肉及汤,加糖,改用小火炖半小时即可。作早餐或下午当点心吃。有补中燥湿、健 脾暖胃、止泻敛汗、安神固精之效。适合于胃寒怕冷,遇冷则泻,睡眠不佳的患者。
三、瑞香汤
山药 120克,乌梅、甘草各 30克,陈皮、木香各 3克。将以上诸药为末,每次 取适量做汤服食,每日 2次。主治肝脾不和、胃脘胀痛,大便溏薄等。
四、桂圆石斛汤
桂圆 5-10个,石斛 10克,白糖少许。桂圆去壳,同石斛一起放锅中,加水, 加白糖,小火烧沸一刻钟即可,不可久煮。作点心吃,具有补脾健胃、补心益智、 除烦热的功能。胃热重出现舌苔黄者,可加入洗净的竹菇 6克同煮。
慢性胃炎的饮食治疗的原则:
(1) 慢性胃炎的饮食治疗原则是调整胃的各项功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 活习惯。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饮食宜清淡,少刺激性, 晚餐勿过饱,待食物消化后再睡觉。否则,会增加胃部不适感。
(2) 在平时饮食中尽量做到清淡、少油腻、少脂肪过高的食物,如肥肉、奶油、 油煎食物能延缓胃的排空,易增加腹部饱满感。应减少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 咖喱、胡椒粉、芥末粉、浓咖啡等均不利于胃粘膜炎症的恢复,不应食用。
(3) 对胃酸分泌减少者,如萎缩性胃炎,可给予浓肉汤、鸡汤等味道鲜美的食 物,以刺激胃酸分泌,促进食欲;对高酸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者)应禁用肉汤、 鸡汤以及过多的鲜味食品。可将肉类煮熟去汤后再烹制。食物要做得细、碎、软、 烂。烹调的方法多采用蒸、煮、烩、炖与煨等。
经典中药方治慢性胃炎
发布时间:2009-10-17 15:47:07 浏览:396 来源:老中医养生网
慢性胃炎十分常见,且缠绵难愈,治疗起来得长期服药。不过庆幸的是中药对 这类慢性疾病,特别是胃肠疾病效果非常好。
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 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部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 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上要症状特征有上腹部疼痛、院腹胀问、饱胀、 烧心、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本病十分常见,且缠绵难愈,治疗起来得长期服 药。不过庆幸的是中药对这类慢性疾病,特别是胃肠疾病效果非常好。以下就是 2种治疗慢性胃炎的经典方:
归脾汤
功用: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惊悸盗汗,体虚,食少不眠,或脾 虚不能统血,致血妄行。
药方:人参、白术、茯神、枣仁、龙眼肉、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甘草。 补中益气汤
功用:升阳补中。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或 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一切清阳下陷, 中气不足之证。
药方: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干姜、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