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科研机构
〔材料一〕第十八条政务院设政治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和下列各部、会、院、署、行~主持各该部门的国家行政事宜……文化教育委员会指导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科学院、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的工作。为进行工作~各负指导责任的委员会得对其所属各部、会、院、署、行和下级机关~颁发决议和命令~并审查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通过)
〔材料二〕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特别是其中有关科学工作的各条规定~就是今后我国科学工作的总方针。概括说来~就是要发展科学的思想以肃清落后的和反动的思想~培养健全的科学人才和国家建设人才~力求学术研究与实际需要的密切配合~使科学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国防建设、保健和人民的文化生活。
??《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1950年6月14日)
【解读】材料一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中央就已考虑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统一的科学院作为全国最高科学机构。1949年7月13日,**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不久的将来必须成立为人民所有的科学院。他号召科学工作者参加筹划工作。为此科代会筹委会的计划委员会经过多次讨论,准备了向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建议设立国家科学院,统筹并领导全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事业,使科学、教育与生产密切配合。提案表达了中国科学界对建立科学院的殷切期望。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前,9月4日,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两个文件草案初稿印发,提请先期到达北平参加会议的各界代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第四十三条提出“设立科学院为国家最高的科学机关”;《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把科学院列为组成政务院的政府部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据此在政务院之下设“科学院”,行使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它与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和出版总署等政府部门同受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指导。1949年10月19日,中
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任命郭沫若为科学院院长,**、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为科学院副院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中国科学院的成立,标志了中国科学工作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我国逐步建立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2(组织科研队伍
〔材料〕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五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不到五百人~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只有三十多个~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结合中国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的分类研究,工业生产技术十分陈旧,农业生产一直停留于几千年的传统落后方式,现代科学技术几乎是空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培养出一支九百六十万人的科技队伍~其中有高级职称的约七十万人~已建立起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科学技术体系~独立科研机构发展到五千二百多个~企业和高等院校所属科研机构五千多个。
回顾四十年来的巨大成就~我们深切缅怀已故的老一代革命家**、**、**、**、陈毅、**等同志和科学家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华罗庚等同志。
我们全体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永远记着他们为开创新中国科技事业建立的卓著功勋。
??**《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
【解读】材料引自1989年12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的《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报告。资料显示了四十年来我国科技队伍的发展变化和对科学家的缅怀,呼吁我们全体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应永远记着他们为开创新中国科技事业建立的卓著功勋。
【注释】郭沫若(1892—1978),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四川乐山人。早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1924年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倡导革命文学。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流亡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研究,写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
究》《卜辞通纂》等学术专著。1930年参加左联。抗日战争中,在国统区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期间还著有《青铜时代》《十批判书》。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建国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早年先后赴日本和英国留学,1920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8年出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北部之筳科》《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等。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2月赴英国参加国际会议,1950年回国。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浙江绍兴人。早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著有《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历史时代之气候变迁》《二十八宿起源之地点与时间》等。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3(制定科技发展规划
〔材料一〕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的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界所最短缺而又是国家建设所最亟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使12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
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计划~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研究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在这里~具有首要意义的是要使科学家得到必要的图书、档案资料、技术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必须增加各个研究机关和高等学校的图书费~并加以合理的使用~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工作~极大地改善外国书刊的进口工作~并且使现有的书刊得到合理的分配。必须扩大外国语的教学~并且扩大外国重要书籍的翻译工作。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1956年1月14日)
〔材料二〕我国科学工作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国家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是长远的~科学家的培养和科学成果的收获也都需要相当长远的时间。一般说来~由一位刻苦努力的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为科学家~需要五年到十年的岁月,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机构~也要经过大约五年的时间才能提供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因此~科学发展的远景计划就尤其重要。只有有了远景计划~才能够正确地安排今天的工作。
??郭沫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的报告》(1955年6月2日)
〔材料三〕迅速壮大我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力求某些重要的和亟需的部门在十二年内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建设中许多复杂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能够逐步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解决~做到更好更快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根据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和我国科学技术力量的现状及其可能的发展速度~并参考世界各科学技术先进国家~特别是苏联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和我国工业建设初期发展技术的经验~我国发展科学必须执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
【解读】材料一引自**1956年1月14日至20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1956年3月14日,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开始制定1956,1967年全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十二年长期规划。在**、陈毅、**、聂荣臻等人的领导下,根据知识分子会议的精神,于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召开了科学规划委员会扩大会议,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科学规划工作作了全面深入的讨论,拟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57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和616个中心问题,提出了各门学科的发展方向。12月22日,中共中央同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党组关于征求《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的意见的报告。1957年6月26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1956,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已经制订,并且已经作为试行草案,付诸实施。”这一宏伟规划提前5年基本完成。
随后,国家又制定实施了“十年规划”(即《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两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实现,使我国科学技术有了较全面的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对科学前进方向的指引。“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标志性重大事件。“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集中了众多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意见,经过
集思广益,反复论证,确定了中国57项重大科技任务,明确了中国科技事业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基本方针、战略步骤、实施重点,为20世纪后五十年中国科技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4(科学的春天
〔材料〕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我们既然承认了这两个前提~那么~我们要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大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当然就不能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大力发扬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革命积极性。
科学研究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要出又多又好的科学技术成果~出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衡量一个科学研究机构党委的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也应当是看它能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基本任务。只有很好地完成这个基本任务~才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真正尽了自己的责任。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18日),《**文选》第二卷
【解读】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和发展曾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怀,科学事业获得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误导下,科学技术以及和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受到严重曲解,中国的科技事业受到摧残和破坏。
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材料二引自这次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敏锐地洞察现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追踪世界科技革命,首先将目光投向中国科技事业的振兴,旗帜鲜明重申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思想论断。讲话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基本原理,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强调在我国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的必要性,彻底驳斥了“四人帮”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破坏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种种谬论。**在大会讲话中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
的现代化”,作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以及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的论断。大会制定了《1978年至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表彰了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号召大家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1)1978年“**”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2)**的讲话,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精辟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等,为我国新时期制定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科学技术得到重视,知识分子政策得以落实,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一〕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5日),《**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九十年代~进步得更快。……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作出贡献~还是回国好。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文
选》第三卷
【解读】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就明确提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及时地、果断地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向前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他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的上述论断,是建立在对现代生产力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重大科学命题。
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目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尽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决心和信念。
(1)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19世纪后半期以电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又一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进入全面、深入发展阶段,科技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快慢、综合国力强弱的最重要因素。(2)**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是对当前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巨大变革的一种高度的理论的概括,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的精辟论断。这个论断提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6(科技体制改革
〔材料一〕中央作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世界都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现在~中央还要作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985年3月7日)
〔材料二〕我们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3月13日)
〔材料三〕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臵。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也对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发挥科技优势~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进一步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机制~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高技术产业的形成~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1988年5月3日)
〔材料四〕九十年代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科技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逐步建立起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下个世纪初把我国建设成科技和经济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为保证这项基本任务的完成~要继续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促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攀登科技发展的新高峰。
??**《加快经济发展关键要靠科技进步》(1993年5月12日)
【解读】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以此为指导,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7(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制定
〔材料一〕科教兴国~是指全国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国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1995年5月6日)
〔材料二〕要始终坚持把科技进步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多渠道增加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在制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相关政策中~真正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
数代先烈志士为之奋斗追求的中国的现代化~即将在新的世纪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落实**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投身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事业~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为胜利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5月26日)
【解读】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决定》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工作“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方针;强调当前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转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出了符合世界科技进步潮流和中国国情的科技进步的几项重要原则;强调大力提高国家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自己解决中国人民的丰衣足食;把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到国民经济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优先位置;确立了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基础性研究要把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作为首要目标;提出了建设跨世纪宏大科技队伍的一系列重大措施,提出了科技战线以弘扬“四种精神”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提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了今后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重点和步骤;强调了要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确定了到2000年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的科技投入目标,提出了多层次、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几项重大措施。
1995年5月26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发表了重要讲话。此后,科教兴国的热潮开始在神州大地掀起。其中,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试点”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1998年中国政府“科教兴国”的两大战略举措。“科教兴国”战略开始进入重要的实施阶段。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当今世界,科学革命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国际间科技的竞争正在成为经济、军事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2)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和教育推动经济发展,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8(星火计划
〔材料一〕第二条星火计划的宗旨是: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加速农村小康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三条星火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普及科学知识~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农村资源综合利用和农村特色产业等领域~集成配套并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大幅度提高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
??《星火计划管理办法》
〔材料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处理好应用推广与研究开发的关系。要推广适用、配套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商品经济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时要切实加强农业科研工作~搞好纵深配臵~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要继续实施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的“星火”“丰收”“燎原”等计划。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
〔材料三〕星火计划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创举~是引导广大农民依靠科学、战胜迷信、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一次伟大实践。实施这一计划~不仅为农村人民创造了物质财富~也把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送到农村~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星火计划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创举》(1996年9月27日)
【解读】7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率先在农村起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激发了亿万农民劳动致富的热情,使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进入80年代以后,乡镇工业发展迅猛,农业经济空前活跃。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使农民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使农村普遍产生了对科学的需求和渴望。1985年3月,中国政府在全国实行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方针,为广大科研院所和科技工作者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向农村推广科技成果、帮助农村发展经济提供了契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百分之八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从这个基点出发,顺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誉名为“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1986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
截至2003年,实施星火计划项目逾12万个;建成134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227个国家级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建立了5 000多个培训基地,相继培训了近7 000万星火技术人才;取得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巨大成就,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广泛的国际影响。
9(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的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和发展是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我国自己的科技和经
济实力~通过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区域。
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继续贯彻“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国家要重点支持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认真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高新技术的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拓~扩大技术进出口贸易~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导高新技术产业走国际化的道路。积极推进以“攻关计划”“八六三计划”“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发展计划~争取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加快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
【解读】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我国政府也在进行着深入思考。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为加快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密集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的指导思想。这是我国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科技园区的思想萌芽和基础。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发展我国传统产业为重点,同时注意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党的十三大报告吹响了我国在新时期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号角,火炬计划加紧了出台前的准备。1988年7月国务院批准下发国家科委上报的《关于动员和组织科技力量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的决定》报告,该“决定”提出:“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新技术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我国高新技术、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国家科委将实施火炬计划??。”1988年8月6日,全国第一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宋健作了《创造有利于高新技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适宜环境和条件》的报告,李绪鄂作了《发挥科技优势,推动高新技术、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报告,会议还讨论了《火炬计划纲要》《关于高新技术、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标准的暂时规定》和《关于简化高新技术、新技术企业部分人员出国手续的暂行办法》等文件。至此,一个全新、系统、鼓舞人心的、旨在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计划??火炬计划正式出台。
火炬计划实施17年来,我们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引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一面重要旗帜。因此,火炬计划确立的兴办高新技术园区思想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0(中国第一枚试验型探空火箭(T-7M型)发射成功
火箭是现代飞行器械技术中的最高成就。这种技术的掌握和发展对于增强我国国防有很大的意义。
火箭的速度更高~可以达到更远的高空~以至可以作为星际交通的工具。由于火箭是利用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来控制飞行的路线的~因此~在国防上可以达到超越远距离瞄准的要求~它同时也是近代空防的利器。这种超高速度的飞行器械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是突出的高峰之一~掌握它、运用它和继续发展它必须要付出很大努力。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
1960年5月,**在上海参观中国研制的第一枚探空火箭
【解读】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同年建立了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年2月发射成功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1964年6月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近地空间范围内进行环境探测、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的火箭,总称为探空火箭。其主要任务是把科学仪器、试验部件或实验生物等送到高空,以测量、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研究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和试验新技术的可行性等。1960年2月19日,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制造的T—7M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试射成功,开始了中国的“空间时代”。这枚火箭的起飞总重量190公斤,总长度5 345毫米,箭体直径250毫米。火箭飞行高度8~10千米。这是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
第一枚中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1
〔材料一〕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科学技术新发展中的最高峰是原子能的利用。原子能给人类提供了无比强大的新的动力源泉~给科学的各个部门开辟了革新的远大前途。同时~由于电子学和其他科学的进步而产生的电子自动控制机器~已经可以开始有条件地代替一部分特定的脑力劳动~就像其他机器代替体力劳动一样~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技术的水平。这些最新的成就~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这个革命~正如布尔加宁同志所说过的~“就它的意义来说~远远超过蒸汽和电的出现而产生的工业革命”。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材料三〕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国掌握了核武器~对于斗争中的各国革命人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是一个重大贡献。在核武器问题上~中国既不会犯冒险主义错误~又不会犯投降主义错误。中国人民是可以信赖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1964年10月16日)
〔材料四〕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88年10月24日),《**文选》第三卷
【解读】原子弹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迅速应用到军事上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次核试验的成功,是中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它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核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紧张和不安,同时也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核武器曾经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也可以利用核技术为人类服务,造福社会。中国原子弹的爆炸给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以极大鼓舞,有力地打击了少数大国核垄断的阴谋,对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以后,中国政府立即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政府的这个立场,说明了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为了抵抗美国的核威胁,归根到底,是为了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2)中国在核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造福的一贯立场。
12(“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曾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最早发明的古代火箭~便是现代火箭的雏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开展航天活动~于1970年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迄今~中国在航天技术的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一世纪~中国将从本国国情出发~继续推进航天事业的发展~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解读】新中国成立到“**”以前,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就是这一阶段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二年,**主席就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中国于60年代中期制订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空间计划。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我国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21时50分传回了《东方红》乐曲,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 km、远地点高度2 384 km、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绕地球一圈114 min、卫星质量173 kg、用20(009 MHz的频率向全世界播送《东方红》乐曲,“东方红”1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太空时代。
1971年3月3日发射成功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成功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成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1984年4月8日,发射了一颗对地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广大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充分证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3(载人航天工程
〔材料一〕民族百年航天愿~沧桑历尽神舟圆,广寒未见嫦娥面~银河探索现飞船。
??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黄克锵
〔材料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活动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个伟大壮举~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耸立的又一座里程碑~是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取得的又一个辉煌成就~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航天事业作出的又一个重要贡献。这一伟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荣耀和自豪。
??**在庆祝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解读】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这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国家重点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宇航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适量的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实
现宇航员出舱太空行走以及完成飞船与太空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第三步,建造大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据美国《侨报》报道,“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的捷报传出后,美国各界华人华侨莫不喜上眉梢,欢呼雀跃。材料一引用的是美国林则徐基金会主席黄克锵的贺诗。由此可以看出海外华人华侨为祖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和光荣。
材料二引用的是**在庆祝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大会上的讲话。2003年10月6日,“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里程碑。中国由此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标志着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展示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雄厚综合国力,象征着伟大中华民族复兴进程跃上一个新的起点。
(1)从载人航天飞船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体验中国尖端科技事业所经历的坎坷与辉煌,又能体味一个民族在历史大跨越中的自强、自信与自豪。(2)中国在“两弹一星”之后,不断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在核科学和空间技术上硕果累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14(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中国也制订了高科技发展计划。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
说起我们这个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我先讲个故事。有一位欧洲朋友~是位科学家~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目前经济并不发达~为什么要搞这个东西,我就回答他~这是从长远发展的利益着眼~不能只看到眼前。
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搞这个工程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其他一些重大项目~中国也不能不参与~尽管穷。因为你不参与~不加入发展的行列~差距越来越大。现在我们有些方面落后~但不是一切都落后。这个工程本身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有李政道和其他国际朋友的帮助~使我们少走弯路。但是这个工程不完全是照搬过来的~中间也还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技术~有自己的创造。
总之~不仅这个工程~还有其他高科技领域~都不要失掉时机~都要开始接触~这个线不能断了~要不然我们很难赶上世界的发展。
??《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88年10月24日),《**文选》第三卷
【解读】材料出自1988年10月24日,**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开展高能物理研究,是我国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理想。1956年,我国决定进行高能物理研究,得到两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84年,**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奠基并始终关注工程的进度。1988年10月16日凌晨5点56分,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首次对撞成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迄今为止中国建造的规模最大的科研工程。1988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公开报道了这一成就,称它为:“这是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它的建成和对撞成功,为我国粒子物理和同步辐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揭开了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从1981年开始筹建,在完成了物理设计和主要部件的预研之后,于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科研建设工程。1984年10月正式开工,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了上百种近千台件设备的加工制造、测试验收、安装准直、系统调试及约5万平方米的土建工程。1987年底整机联调成功。又经过10个月的改进、完善和调试实验,于1988年10月16日实现了正负电子对撞;10月22日,大型探测器也调试成功,首次得到了宇宙线径迹。至此,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宣告建成。
(1)看清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认识中国的科技不能安于落后,要勇于突破,赶上世界的发展。(2)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研制成功在高科技领域是一重大突破性成就,使我国高能物理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一〕要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各地应根据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耕作特点~紧紧抓住科技进步这个环节~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有效利用资源上下工夫。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农村科技工作的重点~要转到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上来~建立和健全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进一步稳定和壮大农村科技队伍。努力开辟资金来源~增加科技投入。要推动农村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以及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走科技致富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1989年12月19日)
〔材料二〕第九条奖励条例第八条第一款,二,所称“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是指候选人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系列或者特别重大技术发明~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引起该领域技术的跨越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作出了特别重大的贡献。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解读】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国务院设立了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佛经与近代科学巧合的例子
●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叫做' 地轮'. 此事后来科学发达了,测知地的确是圆的,叫做' 地球'.3000年佛经《阿含经》等,皆言:“以须弥山为轴,有四大部洲绕日而行。即有四个绕恒星旋转的星球,上面者有人类居住,有生命存在。地球在其中,称南瞻部洲,即“阎浮提”,形状如庵摩罗果,略为扁圆。”
●佛陀说人身是个虫窠,人体内的虫约八十种。今日由于科学的发达,发现人体内的寄生虫,由蛔虫、蛲虫、便虫、钩虫算起以至于丝虫、条虫、肺蛭虫、肝蛭虫等、不下数十种之多。佛陀不仅知道有这么多种虫在人体内,且更进一步指出虫所在的确定位置呢!(详见佛经:治禅病秘要及正法念处经。)(佛在佛经说了那么多几千后甚至几万几亿年后人类能证实的言论主要想让世间人明白佛有能力可以无所不知,对宇宙万物包括人的一切来龙去脉清清楚楚!言论没有一句假话,佛经全部是真实的!!!也就是连因果论,如何修行佛菩萨的办法也真实不虚)
●更有趣的是:佛经‘在修行道地经’第一卷还载有胎儿发展的详细情形呢!
头十天中,受精卵没什么变动。第十四天,稍长如薄酪??第六十三天,变了五个肉胞、生了两肘,两髀和颈项。第七十天,分化了手腕、脚和头部。第七十七天,生了二十四个肉胞,从出演变出手指、眼、
耳、鼻和口。第九十一天,佩出了腹部。第九十八天,生了肺、肝、心、脾和肾。??第一四0天,身体中各部份的骨骼已有点成形。??第一四七天,开始有了两根口腔骨,七根颈骨??一共有三百根骨骼。这时的骨骼好像初生的瓠那么柔软。第一六一天,骨骼像胡桃那么坚固。前面那二百根骨骼相连得越来越牢。第一六八天,长出七百条细筋联络身体,第一七五天,生了七千条脉,但尚未成形完全。??第一九六天,开始长肌肉。第二一0天,才开始有了皮肤??第二四五天,毛孔都完成了。第二五九天,耳朵、眼睛、鼻孔、嘴巴都开始通了。第二六六天,胎儿的身体和骨节都成人形了。
还没出生的男婴背向外而面向著母亲,女婴则背向母亲而面向外边。当要出生时再转身,先从母亲的阴道出生。
令人惊异的是,当时尚无生理学、解剖学之名称,佛经对此记载竟如此详尽,诚属不可思议。
●佛陀曾在‘无量寿经’中预言将来人类欲望的提高,物质的浪费,以及残忍争斗,心灵不安,能源的缺乏??等情形。
●)出‘南传大般涅槃经’卷一记载著,佛陀以天眼望见数以千计的神祇在拔塔里村划宅对地。佛便告诉弟子说:那荒僻的拔塔里村将来会形成一个大都市和商业中心??。这话果然应验了。(后来阿
轮迦至在此建都,即现在的Patna)
●《华严经》和《梵网经》等记载,华藏世界,如云似海,重重无尽。
近代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数理证明宇宙是四度空间的连续体,认为宇宙是膨胀的,而且是极其宏大乃至无穷无尽的!他引用' 相对论' 来说明质量与能量所表现的一个静的宇宙和一个动的宇宙,两者间的错综组合,形成了变化莫测的宇宙。这与佛教所说的重重无尽的宇宙观,相当接近。
●佛教说,百亿须弥,百亿日月,构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只是一佛之化土而已。
所谓' 三千大千世界' ,即一千个太阳系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现代的天文学家已探测到在银河系中,有着本身发光如同太阳的恒星近十亿个,依理推测应有三百亿个之多。并在太阳系的空间,还有数不尽、算不清的星云星系,而且每一个星球都有一或两个卫星月球。这与佛教所说的百亿须弥、百亿日月的数目,可谓不谋而合。
●佛经还说,世界无量,众生无量。
一九六八年,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物理学家安东尼?休伊什研究小组的成员乔斯林?贝尔,发现了自外太空发射的神秘电波讯号,这和已往星球所发出的稳定讯号不同的是,贝尔接收到的讯号是脉动的,是一种每隔十五秒固定显现一次的影像。于是许多人都相信她找到了外太空生物存在的证据。根据该小组的归纳,这种脉动电波是来自距离地球二百光年(光每秒的速度二九九、八○○公里,一年所走的距离叫做一光年,等于九四、五五○亿公里)的一个自转的星球。由于她的这个能证明外太空有生物存在的发现,使到休伊什与其指导教授马丁?赖尔爵士获颁一九七四年的诺贝尔天文学奖。
●佛教把宇宙分为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即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色界即已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无色界即连色身亦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现代科技通过电子光学望远镜,已可探视到太阳系之外有银河系、银河外系,及搜集到与我们的宇宙不同的第二宇宙(反物质宇宙)及第三宇宙(性质不明)所射出的电波,甚至已截收到来自五十亿光年远距离的星球电讯!
●人有生、老、病、死,世界也有成、住、坏、空。
英国剑桥大学的宇宙物理学家弗列德?霍助教授,曾于一九六四年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他所发现的新的重力理论,说明宇宙的起源。他认为星球与银河系可能有开始、进化和终结,宇宙中每一星球,在其一生中均进行着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即在大爆炸之后又重新组合。此外,鲁汶大学教授刘梅特尔创导而为多数科学家信服的原始爆炸学说,也认为宇宙有起源、发展和毁灭的过程。凡此种种,莫不与佛教的宇宙观相一致。
●有一次,佛坐在恒河岸边,他的弟子取了一钵水给他,他告诉其弟子:' 一钵水中,八万四千虫。' 此事至到十五世纪末叶,科学家发明了显微镜,以之向水中一看,这才发现里面的确存在密密麻麻无数的小虫(细菌)。(八万四千在佛经中表示数目非常多的意思)而今日在显微镜下,一杯水中的微生物何止千万。佛陀于那个时代不用显微镜就能说出这样合乎科学的事实,能不使我们钦佩心服?
●最可贵的是,佛教指出宇宙一切万有,都是' 缘起性空'. ' 缘起' 就是众缘和合而生起,也就是一切都由各种的条件组合而生而有的意思;' 性空' 则是说凡是依靠众缘的组合而生而有的事物,都没有真实的自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证诸事实,宇宙万有,的确样样皆缘起性空,就以人体为例,佛教说人体乃由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气体)四大元素所组成。现代的化学说,一个成人的身体,是由大约16%的碳,8%的氢,3%的氮,1.5%的钙,1%的磷,0.5%的其他原素,再加上70%的水所组成。
再者,科学家又用化学的方法,将一切的物体分解之后,得出许多微细的粒子叫做' 分子' ,它是由更小的粒子' 原子' 构成的,因此科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切的物体,最初都由同质或异质的原子(后来又发现在最微小的原子之中,尚有因子、质子、量子)结合而成分子,然后再由分子构成一切的物体。科学家们的此一结论,不正是证明佛教之所说:一切万有,小至微尘,大至宇宙,无一不是缘聚则生(有),缘散则灭(空)的吗?
★爱因斯坦曾研究过《大藏经》、《易经》,并肯定佛教是唯一能代替科学的学科★
爱因斯坦曾研究过《大藏经》、《易经》,在他的日记里曾三次提到《易经》,并写道:“如果将来有一个能代替科学学科的话,那么这一学科唯一的就是佛教。”“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个神化的人,放弃了死板的信条教义,及主从观念,基于物质和精神的经验而浑为一体,那只有佛教才能完全符合这些条件。”
★佛陀是宇宙中最有智慧的人~~★佛法是全世界最高等的科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空间与时间仅仅是人的错觉。在某种条件下,空间与时间都可以消失。”,爱因斯坦并说明:“宇宙中并非真实的有物质的存在,所有的物质实际上只是一种场强很大的“场”(空间)而已”。
现代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们也发现,物质实际上都只是一种波动的现象,而且就如佛经所说,都是从心想生的。
★非科学界出身的**,却用佛道家理论准确预言了连科学家都说不出的真相!! 学习**,多读儒释道经书才能长智慧...★
★**准确预言了基本粒子可分★
1955年1月15日,**亲自主持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请你们来上一课??”**风趣地对科学家们说。
地质部部长李四光汇报了我国铀矿的勘察情况,边讲边取出了黑褐色的铀矿石,大家兴奋地传看着。
钱三强简要地讲述了核物理学的研究发展概况,讲了我国近几年的准备工作,然后取出射线探测器,当场操作表演。
当钱三强讲述核原理时,**慢慢地吸着卷烟,和蔼地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 ”“是这样。”钱三强回答。
“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 ”**又问。
钱三强一时语塞。这个问题,从来还没有人提出过。“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钱三强考虑着回答说:“只知道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
**微笑着从容地说:“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 你们信不信? ”大家静静地听着,认真地思考着。“你们不信,反正我信。”**仍然微笑着,目光中闪着自信,“现在,实验还没有做出来,将来,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以后的事实证明了这一预言惊人的准确。
***
1963年由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MurrayGell-Mann)提出了夸克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强子(包括质子和中子) 是由夸克所组成,夸克quark ,在物理学上是指构成质子和中子的更小粒子
***
**广泛涉猎各种领堿的书籍,包含国学和佛道经书,**此次准确的预言中了基本粒子可分,即是依据道家学说中“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正邪、黑白、左右等这一组组看似对立的两极,其实是一体的两面、是不可分割且必定是成对出现、同时存在的。也正是佛家中《心经》所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指物质、“空”就是指精神。精神和物质也是看似对立的两极、但其实也是一体的两面、也是不可分割且必定是成对出现、同时存在的。
★美国太空总署最新发现证实佛经:1. 时间和空间是假相 2. 宇宙是无中生有 3. 宇宙有原点★
就如现代科学之父、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曾说:“时间和空间仅仅是人们的错觉,而宇宙中并非真实的有物质的存在,所有的物质实际上只是一种场强很大的“场”(空间)而已”。现代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们也发现,物质实际上都只是一种波动的现象,而且就如佛经所说,都是从心想生的。
也许有人会问,那岂不是要否定唯物论了吗?? 其实就如《心经》所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指物质、“空”就是指精神,所以“物质即精神、精神即物质”,物质跟精神是一体的两面,它们是不可分割、且必定是成对出现、同时存在的。此即熟读儒释道三家经典的**所常提到的“对立统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以当科学家们以唯物论去研究物质,到最后就会像《华严经》中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发现物质实际上只是从心念所产生的,所以唯物论到最后就会等于是唯心论了,物质和精神是分不开的,所以也就没有否定唯物论的必要了~ 因为是同一件事情,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研究罢了,到最后越研究越深,就会发现所研究到的是同一件事情、所以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注:
其实佛家讲的★万法唯心造★,这个心是指★如来藏、阿赖耶识★这个★妄心★,并不是指精神,精神和物质都是从妄心生出来的。
妄心能生万法,妄心转过来就是★真心、如来、真如★,真假是一不是二,真心和妄心是一不是二★
现代哲学中所说的唯物与唯心是对立的,而在佛法中,唯心、唯物,是一不是二,物里有识、识中有物,这椿事在现代科学家,★日本江本胜博士的水试验★中也得到证明。
★江本博士从1994年开始研究,用高速的摄影技术观察水结晶,发现水是有灵性的,它能看文字图案、能听音乐、能懂得人的意思。例如,装一瓶水,在瓶外贴上“和平、爱、感恩”,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文字,贴上一、两个小时,然后把这瓶水放在冷冻库里,摄氏零下五度,它就结成雪花,把结冻的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水的结晶非常之美,然而如果写的是“战争、厌恶、怨恨”这类文字,水的结晶就非常丑陋,同样的方式,当研究员播放各种音乐给水听,水也相应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晶。
水是物质,而且是矿物,它有见闻觉知。见闻觉知就是“识”、色声香味是“形”,由此可知,精神和物质是从我们的起心动念而来,只
要起心动念,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就现前。
有趣的是,江本博士在几十万次的实验中发现,从来没有两个相同的结晶,正如我们转动万花筒,从来不会有相同的图案。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人同样以善心对待一杯水做实验,但前念与后念不一样,水结晶的现象也自然不同,从这里仔细体会,确实可以证明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念念成形、形皆有识的真理。★
科学发展的本身就证明了佛的智慧不可穷尽。
例一、现代物理世界的量子力学,讲任何物质说到底,只是波动和作用而已。物质 —— 分子 —— 原子 —— 电子、质子、中子 —— 波动性和颗粒性 —— 颗粒是能量集中的地方 —— 颗粒打破,成许许多多的子,有些子忽然没有了,有些子忽然生出来。这种现象中国传统文化讲:“聚之成形,散之成气。” 在佛经中则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例二、现代宏观世界认为宇宙之大,不可穷尽。佛经中早就有讲,十方世界恒河沙数无量佛刹。一个佛刹为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太阳系为一世界,一千世界为小千,一千个小千为中千,一千个中千为大千。所以一个大千世界中有三个千,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实为十亿个太阳系。这还仅仅是一个佛刹(国土)。如此有恒河沙数无量佛刹。佛教
中的宇宙之大,不可穷尽。
例三、佛教的微观世界也不可思议。佛说众生的妄心像太末虫,处处能缘,独不能缘在火焰上。末是微末,太末是极微末。极微末的虫不就是细菌吗?又佛经中说,一杯水中有八万四千虫。古代并没有显微镜,何以得知有细菌?又何以知道火能灭菌消毒?
例四、现代对基因的研究,讲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倾向。什么时候得什么病、甚至于什么时候死亡,都是有与生俱来的倾向。早在三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经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心识田中藏有许许多多善善恶恶的种子。这些种子什么时候现前,我们不知道,但一定是成熟的先发芽。这些种子也是与生俱来的倾向。
例五、现代科学研究有一种全息理论。对这种理论的运用,称之为全息技术,如全息摄影、全息疗法等等。《华严经》中早就有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入于一中”。
当今社会,科学之发展是日新月异。仅管如此,这个世界仍有许许多多的现象无法作出解释。这些用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均能从佛法中找到答案。
例一、耳朵识字现象。这种现象超出我们认知能力范围,无法作出解释。可是在佛教经典《楞严经》中早就有讲“六根互用”。
例二、僻谷现象。僻谷多少天?广钦老和尚(1985年在台湾圆寂,火化后的舍利子有一千多颗,时年九十五岁。是现代已证果的大和尚。)中年时曾经在福建泉州清源山的一个山洞中入定120天,以至于樵夫等都认为他已经坐化了。要不是后来弘一大师前来鉴定为古来稀有的定境,恐怕那个时候早就被火化掉了。一个人不吃不喝能坐这么久? 1991年初江西一位比丘尼开始自然僻谷,到1995年国内新闻媒体采访、调查、报导时,已有五年多了。经医学鉴定,她的消化系统已经萎缩。以上这种僻谷现象,身体靠什么来补充营养?现代科学无法作出解释。然而在佛法中有答案,那就是“惮悦为食”。
例三、古往今来种种人体特异功能现象,如西藏的密勒日巴祖师能在空中飞行;宗咯巴祖师对方圆万里之内的一切人在想些什么全都悉知。又如现代科学家所做的意念杀菌实验、思维传感实验、意念定向调控植物生长实验、意影实验等等,这许许多多成功的人体科学实验,超出了人们的常识范围。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例四、日本有科学家经过八年的研究,不断的实验,发现了人的心念
波动能够对水发生作用。当播放莫扎特、贝多芬的名曲时在显微镜下水的结晶随着优美的旋律不断发生变化,原来水竟然能欣赏音乐!祈祷、祝愿、感谢、关爱、快乐等会使水分子产生美丽的结晶;反之,嗔恚、仇恨、嫉妒、压力会让水分子的结晶醜陋不堪;水还能读各国文字,水杯上贴“爱”、“感恩”的标签其水结晶很美,贴上“妙法莲花经”五个字的水结晶很像莲花,贴上“阿弥陀佛”四个字的水结晶最最清晰明亮,并且中央竟然呈现七彩!这个实验简直使人难以置信。难道水也有见闻觉知?在《楞严经》中佛说过这样深奥的道理:宇宙万物皆能见闻觉知。在大乘经典中佛常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境随心转,依报随着正报转,心净则土净,等等。这个科学实验完全证实了佛所讲的道理决定正确。所以如果我们每天都是焦虑急躁、怨天尤人,不仅身体里面细胞的变化会愈来愈差,外面再好的药品食物都会变成毒药。是我们不好的心念让细胞、药物、食物发生了改变。只要我们彻底改变恶的心念,常常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思想行为,即使是一杯普普通通的水,都会变成最好的养分。以善的心念面对一切万物,在显微镜里显示出来的决定是最好的结晶。
例五、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公式的推导,认为空间和时间都是假相。物体可以通过改变它的运行速度使它从现在进入未来或者回到过去,所以他得出了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的结论。然而,要实现这个境界,现代科学无能为力,科学家们还没能找到方法。
那末在佛法中,在甚深的禅定中,就可以见到未来,也可以回到过去。《华严经普贤菩萨行願品》中讲:“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所以,三世一如,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这是佛菩萨“亲证的境界”。
综上所述,正如当代净空老法师所讲:“科技文明愈发达,愈加证明释迦牟尼佛于三千年前为众生所揭示的宇宙真相确实无误。”
一次,佛取了几张树叶放在手里,问他的弟子:“我手中的几张叶子多呢还是此间树林中的叶子多?” 接着他说,“同样的,我所知法,已经告诉你们的,只是一点点。我所未说的,还多得多。而我为什么不说那些法呢?因为它们没有用处,??不能导人至涅槃。”
是故,佛的智慧确是不能穷尽。
科学家不能不承认佛经非神话:解密印度老人空中漂浮
2006年08月11日15:30 中国科普网
在印度北方的边远山区纳米罗尔村,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名叫巴亚。米切尔。他修炼瑜珈功有40多年了,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
浮,如同仙人。
关于人体在空中飘浮,卡莱曼思教授和印度的几位科学家发现:在印度的古书--《佛经》上早有记载:早在2千年前,佛教的高僧们就能毫不费力地飞向天空,他们将空中所看到的景色,绘成巨画。印度考古学家们曾发现一幅巨大的石雕,它绘制的是印度2千年前恒河流域的曼达尔平原景色,完全是以高空鸟瞰角度绘制的。当时没有直升飞机,人们怎样从高空来绘制的呢?科学家们一直把印度古《佛经》中的记载当做神话,如今他们亲眼目睹了人体飘浮升空,不能不承认记载是事实。有关人体飘浮升空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目睹。
震惊娱乐圈, 信佛的明星不在少数, 皈依不是出家
皈依后就是正式的佛教弟子, 不是出家, 没有要求吃素, 过正常人的生活!
任静、付笛声最近在某佛门寺院受礼,正式依皈佛门,成为佛家居士。 台湾巨星崔苔青,在事业巅峰时期也皈依了佛门。
歌手李娜也是在自己最红的时候激流勇退,看破红尘,1997下半年
神秘 “失踪”遁入佛门。法号为“昌圣”。
皈依佛教多年的李连杰
此外,演艺圈中信佛的艺人不在少数,如王菲等,其中还有许多人是寄名的俗家弟子,像李连杰、梅艳芳、张国荣、成龙、曾志伟、谭咏麟、齐秦、彭丹等均是俗家弟子,他们常会到寺庙参拜佛界大师 王菲参加佛指舍利瞻礼祈福大会闭幕典礼, 天后王菲是虔诚的佛教徒,曾经以美妙歌声唱出佛经音乐,这张专辑也成为她在烦燥时恢复心情的最佳良药,而这张专辑所募得善款全用以协助兴建庙宇。 刘德华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是台湾灵岩山寺妙莲老和尚之皈依弟子,法名“慧果”。据刘德华说,家中父母是信佛的,自小亦有接触佛教,但都是去寺院拜佛、参观、游览而已,对佛教教义可以说是一知半解。真正认识佛教和皈依佛教,作为自己的宗教信仰,都是近这几年间之事。
陈晓东自幼受家人熏陶笃信佛教,他表示:“担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以后,我在世界各地见过很多悲剧,而生活富裕的人又不懂得珍惜福分帮助贫困,令我经常反思生命的意义,其后在佛教找到慰藉,对佛理领悟更深。”
密宗修行 金城武一切随缘 金城武在1997年皈依宗南嘉楚仁波切门下,金城武表示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让自己比较有机会接近佛学,而且相当喜爱佛教小故事,金城武笑说对修行态度是“一切随缘”,
也曾透露过自己算不上是修行者,因为常常不用功念经。
曾志伟笃信佛教已有十一年,至于他在十一年前决定信佛的原因,主要是觉得佛教不单止是宗教,更具备学术性。他觉得艺人很适合信佛,因为艺人最难面对便是由高峰跌下的压力,佛教常说无常,今日拥有的东西,明日可能全部失去,他觉得这样予艺人有心理准备。
孟庭苇近年虔心学佛,并出了一张佛教音乐《阿弥陀佛》 孟庭苇近年虔心学佛,并出了一张佛教音乐《阿弥陀佛》。茹素8年的孟庭苇说:“生活愈简单、愈朴素,反而愈快乐。”而她的朋友都说:“她除了没剃度,根本就是一个出家人。”
杨紫琼在圣一大和尚座下皈依三宝,成为佛教徒。她说:“我对佛教一向有兴趣,那是发自内心的呼唤。缘分到了就皈依。佛教给我很大的安慰,在恶劣的地方我会念阿弥陀佛,佛在心中嘛。”
齐豫的《唱经给你听》系列获得更热烈回响,除了齐豫空灵的天籁美声是最佳诠释佛歌不二人选外,还有就是齐豫以汉文演唱,也让非信众的听者更能进入到佛经的词意,洗涤心灵,得到启示。
李志希是虔诚皈依佛教徒,出了本书叫《佛子——李志希的学佛之路》。
周笔畅已经皈依 这股信佛的风气,近几年也在内地的演艺圈兴盛、流行起来,江姗、张国立等人就与佛教的大师往来如朋友,并做
了寄名俗家弟子。
张国立拜在台北法鼓山安和分院的圣严法师门下,取法名“常升”,正式成为了一名俗家弟子。张国立说,他的祖母、母亲都信佛,因此他的佛缘从小就根深蒂固。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张东健就开始阅读佛教著作。那时他因为胸部做手术,住院一个多月。父亲怕他闲来无聊,又怕他从此一蹶不振,就将韩国一个名叫夯俊的高僧写的一部随笔集《无欲》拿给他看。这本书不仅伴随他度过了病房中的寂寞时光,更从精神上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使他体悟出佛教的博大精深和无限玄妙——他被《无欲》深深地吸引和打动,直到现在,仍然将其视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以佛教为信仰。
特惊讶几乎所有大家都说很准的算命大师都说认真修行的出家人的命他们算不准!!!不信的人自己多问几个!
教大家亲自验证因果是否存在的方法:人的命运用易经肯定可以算得准,就是因为存在前辈子修的因,这辈子得到果,所以大师级的算命先生可以从我们手掌,面相和出生年月时间中看到我们这辈子命运的信息,很多算命先生能把我们之前的事情说得好像他们之前就
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不过精通易经的人不多,很多摆路摊的学得半桶水,有的方面说得准,有些方面说不准;所以给人造成错觉,算命都是骗人的!像国内的邵伟华大师,香港的钟应堂大师就很厉害,他们就是能跟您见面后,虽然他们不了解您以前的情况,就是能把您以前的事情讲得清清楚楚,您家里几个兄弟姐妹,财运怎样?哪岁怎样?让人目瞪口呆!但是根据他们说出家人他们就是算不准,真正出家人能自己改命,很了不起,像真心修行佛教念佛法门的人的修行方法也跟吃家人一样,一样容易改命!请大家亲自验证去!那小孩一出生落地,看他的脸型,手掌,八字所显示的信息就能知道其一生的福祸贵贱,哪岁的福报,哪岁得灾难!没有前世因,哪来这些果,那脸型,手掌,八字的信息就看出果来了!一般没有再修行,命运主基调按八字注定的来走!只有真正修行的出家人和修行念阿弥陀佛法门的在家居士最容易改变!
写自负的作文
写自负的作文
写自负的作文
自负的鹅
有一只美丽的鹅,因为经常听到赞美的话慢慢变得越来越自负,有一天,她在一条河边看到了几只天鹅,他们正悠闲地洗着澡,鹅被天鹅的美吸引了,她看了很久很久,陶醉不已。
在这之后,鹅每天都去那条河里洗澡,在那里不停地照啊照,日子长了,她似乎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终于有一天,她生气地质问起河水来:“为什么你照不出我美丽的样子呢,”
河奇怪地问:“你本来就是一只白鹅,还想照出什么样子来呢,”
“你胡说,我是美丽、优雅的天鹅~”白鹅扇着翅膀大叫起来。
1 / 2
“哈哈哈~”河大笑不止,“你没发现天鹅的脖子要比你的长好多吗,”
鹅一听愣住了,默默无语地离开了。回到家后,鹅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觉得自己的脖子是短了些,于是她努力地伸直脖子,噢,这回有点像了~于是,鹅有空就梗着脖颈,走路、睡觉,就连吃饭也一直梗着,其他的鹅都以为她病了,劝她找个医生治,她总是冷哼一声,高傲地转身离去。
终于,鹅对自己的脖子的长度有了点自信,她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小河边,尽力地伸长了脖子,尖着嗓子说道:“河~你快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天鹅,”
“哈~啥~??”河看着鹅脖颈僵硬得犹如被人掐住了似的,笑得喘不过气来,鹅愤怒了,更尽力地伸直脖颈,“嘎”的一声,鹅的脖子断了~河吓得没有了声音。
2 / 2
自负的国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负的国王
作者:张若琳
来源:《作文大王 ·中高年级》 2013年第 03期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 502班 张若琳
指导老师 崔丽珍
点评老师 楚 人
在神秘的太平洋,所有的鱼儿都无忧无虑地生活着。鲨鱼是这儿的统治者,享受着无尽的 荣华富贵。他是一个暴君,谁惹他生气,他就把谁吃了,所以他身边的鱼儿都不敢惹他生气, 整天战战兢兢的。(交代故事的背景,烘托气氛。)
“ 大王。 ” 这时跑来了一个随从,说, “ 有一条小鱼站在门外,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禀报 大王。 ”
“ 哦?什么事? ” 鲨鱼一听,来了兴致, “ 快传他进来。 ”
“ 大王,我听说捕鱼船已经从黄岩岛出发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到这儿来捕鱼的。 ” 那个小鱼 说道。
“ 哦?你有什么证据? ” 鲨鱼很好奇。
“ 小民前几天去那里游玩时见到很大的一条船,上面的人还说 ? 不把船装满就不回去 ? ,所以 请快快撤离吧! ” 小鱼诚恳地说。
“ 什么?想让我这个堂堂的国王撤离,怎么可能?你再这样说,我就把你吃了。 ”
“ 可是 ……” 小鱼还想说什么。
“ 没有什么可是。 ” 鲨鱼愤怒了。(以对话的形式交代故事的发生发展,展开矛盾冲突。这 种写法用在这里非常生动,把一个不顾事实、不听劝告的 “ 自负的国王 ” 形象刻画出来了。)
小鱼退了出去,没有再说些什么。
过了一个星期,小鱼又来拜见,说:“ 大王,船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且他们带来了 许多先进的机器,再不走就要完蛋了。 ”
鲨鱼冲着小鱼张开血盆大口:“ 快滚! ”
致命的自负
《致命的自负》读后感
(一)启蒙运动一直被看作是人类文明的骄傲。康德赞美道,“启蒙运动就是把人们从自己造成的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在启蒙运动中,理性作为蒙昧的对立面受到了对 待教皇般的爱戴。狄德罗在《百科全书》的卷首插图让拟人化的“理性”试图揭开“真理”的面纱,但理性的目标不仅仅是找到真理,它还要更进一步。“哲学家只 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只不过重复了自卢梭开始就有的浪漫主义思想。而这种从启蒙运动中产生的唯科学和唯理性的浪漫主义一 直存活到今天。在中国,“革命”一词已成了一个绝对正当的概念,与此相对的“反革命”就是绝对的恶。我们明白,革命总要付出代价,它的正当性和意义并不是 建立在摧毁旧的制度上,而是建立在对新的建设的许诺上。革命中包含的浪漫主义思想必须被理解为建构一个更好的社会的浪漫主义。革命者或将来的建设者所用来 建构更好的社会的工具往往就是理性和科学。在理性看来,传统中腐朽的,不道德的部分必须被改变,而改变的最好办法就是彻底摧毁传统,并按理性的道德观重建 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中,真、善、美将得到更大的体现。我们于是记起了社会主义的许诺,它自称是建设这种新的世界的一种目前看来是唯一的方式。
然而,同样是出于理性,我们需要一个对这种方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证明。从启蒙运动开始,一大批打着理性旗号的有着良心的知识分子已经在这条证明的路上走得很远,也似乎找到了不少论证和论据。而且在很多人眼中,这个命题的存在性部分已被认定为真。
哈耶克不能完全证伪这个命题,不论是存在性还是唯一性。但他却给了试图证明这个命题的存在性论证的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称这些论证的基础是“致命的自负”(fatal conceit)。
《致命的自负》是哈耶克生前最后一本书。在进入这本书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两点:一、和米塞斯的《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一样,本书是论战性的,而非《自由宪 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那样纯学术性的著作。这使得我们可以宽容他某些超越了实证态度的话语暴力式的论证方式。二、哈耶克首先是个思想家,其次才是个 经济学家,本书的价值体现在他的卓越的思想,特别是将经济学和生物学的成就融合在一起,对扩展秩序思想的集中阐发。我们应该看到,哈耶克虽然是对以社会主 义为代表的“建构理性主义”进行破坏性的批判,但他批判的武器本身是建设性的,原创性的。同时,正因为其原创性,必然是不完美的。 哈耶克在本书导论中提出了他的核心概念“扩展秩序”。在不精确的意义上,这种扩展秩序常常被人们称为资本主义。这是他早年“自发秩序”思想的延伸。他指出 “为了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必须明白,这种扩展秩序并不是人类的设计或意图造成的结果,而是一个自发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享受的文明的恩泽,并不 是在启蒙之后由某些智者和道德家通过理性和良心建构文明的结果,而是自发的,甚至可以说是盲目的扩展秩序的结果。哈耶克喜欢维科的深刻见解“人变成了这个 样子,但他并不理解这一过程”。
用来论证“扩展秩序”思想的是生物学和经济学理论。哈耶克最大的论证武器就是进化论。在这方面由哈耶克本人说是继承斯密古典传统,他甚至认为达尔文的进化 论是在他读了斯密的《国富论》之后得到启发而形成的,但我想指出他在本
书中未明确指明的事实,就是他显然更大受惠于阿尔钦安1950年那篇石破天惊之作 “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哈耶克把它放在了本书长达25页的文献目录的第一位,这当然是个巧合(Alchian首字母排在第一位)。不是巧合的是, 阿尔钦安已经在20年前的这篇文章中提出了理性和最大化假设不能从人类行为的原因上去理解,而是要从人类社会进化的结果上去理解,同时也是他首先把经济学 和生物进化论联系在了一起,而这正是论证哈耶克核心概念的关键。
如果说写作《通往奴役之路》时的哈耶克必须对极权主义进行直接的异常艰苦的阵地战式的反驳的话,写作本书时的哈耶克在论证时显得兵不血刃,因为他此时已掌 握了“进化论”这一对方无法招架的“核武器”。对“社会主义”的某种理性设计的道德体系,哈耶克并不直接反驳,而是以进化论为视角,试图从发生学角度回答 “什么是道德?”,从而抽去对方论证的基石。他的第一章的标题“在本能和理性之间”就已经做出了极为简练的回答: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最先具有的是人的本 能,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了本能所不具备的某些抽象原则,这被称作习俗或道德,而同样由进化产生的是理性。道德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是维系扩展秩序的纽 带。哈耶克区分了两个概念,道德和自然道德。他认为,道德是进化产生的,它限制了自然道德,即让小群体聚集在一起并保证该群体内部进行合作的本能。古老的 本能反应,如休戚与共和利他主义等,属于自然道德,它构成了次级秩序,即原始部落的秩序,而道德构成了扩展秩序。和通过基因遗传和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论不 同,文化的进化是通过模仿式的学习传递在自然选择中产生。道德是习得的,模仿而来的,不仅如此,人类的很多行为规则,特别是有关私有财产、诚信、契约、交 换、贸易、竞争、收获和私生活的规则也是因模仿而代代相传。可见,道德既不是人类的天性,又不是理性构建的产物,它纯粹是进化的产物。冲突不像通常所认为 的存在于感情和理性之间,而是在内在本能和通过学习的规则如道德之间。所谓把人从道德枷锁中“解放”出来,实际上是把人带回他的本能。
那么理性是什么?哈耶克秉承经验主义传统,对此进行了几乎是令理性主义者绝望的描述“我们的理性就像我们的道德观念一样,是一个自然选择过程的产物”。看 来理性的出身绝非像笛卡儿所想象得那么神圣,理性不仅是经验的一种形式,而且还是逐步进化得来的。哈耶克不会反对理性本身,而是主张正确地使用理性,即指 那种承认自我局限性的理性,进行自我教育的理性。理性是有限的,这个科学哲学问题他的师友波普尔早就给出了答案:“指导我们做得较我们过去的认识更为成功 的观念,虽然可视为伟大的进步,但是从本质上说,它和它的先驱一样是错误的”。哈耶克借助进化论和波普尔,轻而易举地论证了建构理性主义的谬误,临了他还 不忘了给他那些无法反驳的可怜的对手贴上一个沉重的标签,即那些认为理性站在更高的检验者的位置来掌握各种技巧,安排人类生活的看法是“致命的自负”。
进化是一种自然过程,我们不能对自然提公正的要求。如果理性对进化的结果不满,试图用新的道德来代替旧道德,那么,他在摧毁旧的道德、文化、习俗的同时也 就摧毁了作为进化结果的扩展秩序。而后者之所以存活下来,是因为遵守其基本规则的群体,相对其他群体而言人财两旺。哈耶克在这里祭出了经济学家的法宝,不 谈扩展秩序的善恶,只是冷静地指出,扩展秩序是有效率的,正是它维持了人类的人口,让人类的文明延续。哈耶克似乎在轻蔑地对那些多愁善感
的诗人,义愤填膺 的道学家,野心勃勃的计划者说着简单的,在他们看来似乎有些庸俗然而却真实的话:首先要生存,而扩展秩序养活了你们。
扩展秩序奇妙地将分散于各人的知识集中起来的魔力是哈耶克数十年来一直研究的对象,他在本书中的考察因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正如前所言,进化论的威力太强 大,哈耶克在用了一章引入了进化论,用了两章从经济史角度考察了扩展秩序的产生后,接下来的六章都是用第一章的结论对社会主义的反驳。重要的是思想,在理 解了哈耶克扩展秩序的进化论思想后,只要愿意,读者也能对作者的论敌做出同样的反驳,小孩子都能用原子弹毁灭一座城市。让我们从巨人的肩膀上跳下来,暂时 不去看他是如何反驳对贸易的偏见,对语词的滥用,对宗教的敌视吧,而是再次进入他的大脑,看看还能领悟到什么。
哈耶克没有说明一个没有产生出扩展秩序的社会该如何行动。我在阅读时曾忍不住要追问早已长眠的作者,中国的封建传统养育了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从进化论角度 来看从未失败,那我们是该保持这种进化的产物呢,还是继续和传统道德作战,直到建构起一个美国式的扩展秩序?但后来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怎么高明,因为哈耶克 这本书有其针对的论战对象,他要回应的仅仅是来自资本主义内部的声音。如要解决中国问题,也许该引入新的概念,而非扩展秩序。我立刻意识这个问题的普遍 性。不仅是哈耶克,所有西学研究的问题多是从西方社会内部产生,其论敌也是来自内部,这就使西学很少考虑到东方的传统社会的性质,其结论就很难说有普适 性。解决东方问题的西方理论必须重新从东方生成。 哈耶克没有彻底地击败理性主义者。他只是封锁了对方的一些论证而非全部,理性主义者如果依然自信的话,还是可以建立起一个安排一切的社会主义社会。也许未 来可以做到这一点也未可知。本书的意义是指出了危险所在,虽然危险不等于实际的死亡。哈耶克指出要用抽象的规则代替具体的目标,他以此作为扩展秩序和社会 主义的界限。但抽象和具体的并不总是泾渭分明,比如在普通法体系中抽象的法律总是在判例中体现,如何划分,哈耶克也没有告诉我们。不用纠缠太多,哈耶克本 来想传递的就是一些抽象的原则,我们祝愿它在未来会被人模仿而通过进化幸存下来,成为扩展秩序的一部分。
哈耶克不同于大多数公共知识分子之处在于他是一个经济学家。在论证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时,哈耶克的经济学视角常使他避重就轻,用简洁的利益分析代替繁琐的 形而上学论证。正如他本书中所证明,道德是进化的产物。用他最喜欢的休谟的话来说“道德准则并不是我们理性得出的结论”。当大多数知识分子在用良心来论证 牵涉道德的问题时,哈耶克想得只是如何消除道德问题。
《致命的自负》是我在继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之后读到得对理性主义批判最严厉的书,然而在其中我读到了最多的理性。哈耶克批判理性主义,恰恰是因为他比理性主义者更为理性。
核心论点
o 正面论述:延续的秩序(The Extended Order)是人类群体生长出的奇迹般的极复杂结构,它介乎本能和理性之间,对人类文明的保存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这种延续的秩序是由一些中心价值和制度成规支撑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规范。
o 反面论述:现代最有影响的政治运动之一——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是人类理智的歧途,它不仅走不通,而且已经并将继续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尽管它出自善意,尽管当代一些最聪明的人物作它的先锋,社会主义仍然必定危害到现有人口中绝大多数的生活水准,甚至生命本身。
人类文明的进化发展一直是一个神秘却又极具吸引力的命题。哈耶克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解释——“扩展秩序”。这是一个创新的概念,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扩展秩序是什么?它的发展动力又是什么?这都是很陌生的。
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一书中对之做了详细的阐述,解释了扩展秩序的推动力、性质以及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些关系,本文将就作者自己的一些看法,来谈谈对“扩展秩序”的性质、含义等的一些理解。
什么是扩展秩序
o 哈耶克的定义:“在人类合作中不断扩展的秩序” 。“这种扩展秩序并不是人类的设计或意图造成的结果,而是一个自发的产物”。
o 很明显,扩展秩序首先是一种秩序,一种规则。是“逐渐演化出来的人类行为规则,特别是有关私有财产、诚信、契约、交换、贸易、竞争、收获和私生活的规则。”而且,这不是一种在某个特殊领域发生作用的规则,而是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维持、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架构中,“扩展秩序”处于一个根基的地位。
o 作为一种秩序,首先,它是“自发”的,不是人类的设计或意图造成的结果;其次,它是不断“扩展”的。这两种性质就决定了在扩展秩序的产生、发生作用过程中,与本能和理性这两种人类的基本行为动力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能
o 在哈耶克看来,人类从最初的原始社会起,就有一种把小团体结合在一起的本能直觉,即一种让小群体聚集在一起并保证该群体内部进行合作的本能。 显然,这同扩展秩序的发展是相悖的,因为扩展秩序必须是不断扩展的,从家庭内部的分工,扩展到部落之间的分工,再扩展到国际分工……直到全人类都被纳入这个合作的秩序内。本能会导致对外人的进攻性,从而阻碍不同小群体之间的相互交往,也就阻碍了扩展秩序的扩展,使之局限在一个小范围的群体内,从而影响整个文明的发展。这种本能同使他们得以扩展的通过学习得到的行为规则之间的冲突,完全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毁灭。所以,扩展秩序在横向的扩展上同本能是相矛盾的。
o 通过生物进化和文明进化的区别,哈耶克也谈到了本能和扩展秩序的发展是很不相同的。生物进化只继承生理双亲在先天上的遗传特征,而作为文明进化的动因,扩展秩序的进化则是对上一代的整个人类社会在后天习得特征上的继承和遗传。因此,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理性
o 哈耶克认为扩展秩序从一开始在小团体中产生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是非人为设计的。理性是扩展秩序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人的理性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它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些传统习惯和规则;另一方面,即使它可以认识到,也不可能去限制甚至改变它。相反的,如果理性强行去对扩展秩序进行干涉的话只可能破坏扩展秩序的自然进化,从而使扩展秩序失去效用,进而破坏人类文明的正常发展,甚至造成文明的倒退。 本能和理性之间
o 在《致命的自负》的补论A中,哈耶克首先批判了严格的二分法,那种非此即彼的看法。他认为在理性和本能之间是没有严格分明的界限的,它们之间有一个缓冲的状态——那就是可以决定和推动扩展秩序的——处于本能和理性之间的智慧,他把它具体化为习俗和传统道德。
o 对于道德的理解有两种:一是内在道德,即我们本能的道德(包括休戚与共、利他主义、集体决策,等等);二是维持着扩展秩序的、演化出来的道德(节俭、分立的财产、诚信等等)。很显然,第二种才是处于本能和理性之间的智慧。 o 传统道德和习俗超越了本能,并且往往与之对立,同时又完全不同于理性。所以,它所决定和产生的扩展秩序,自然的,就同本能和理性是相对立的。 理性社会主义
o 本书的副标题是“社会主义的谬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理解哈耶克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在当今的时代是要付出政治代价的。
o 哈耶克的极权社会主义是指20世纪上半期出现在欧洲的社会主义,与20世纪下半期出现在第三世界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崛起的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同。(但是,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不幸也出现了很多社会主义的通病,比如专制统治、计划导致的经济崩溃等,这也包括中国。)
o 极权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建立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现状的彼岸的向往基础上。韦伯将其称为理性社会主义,它和与之相对的理性资本主义构成一对政治范畴。 o 书中对社会主义的批判,其实是对理性社会主义及其思想渊源建构理性的批判。
致命的自负
o 启蒙时代以来,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鼓舞了人们对“理性”的崇拜。科学在每一个领域取得的成果,尽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也隐藏着一个不能忽视的陷阱:人类对自身拥有完全理性能力的幻觉。这就是哈耶克意义上的致命的自负。
o 在哈耶克所处的时代,社会改革的时尚是社会主义的取向,而哈耶克身边的知识分子中的“好人”,也一般都是社会主义者。对于这种思想气氛,哈耶克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卷入其中,但是基于他所继承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知识,难免又会产生深刻的怀疑:既然人们的需要有着高度的主观性、个体性和易变性,那么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从事的经济活动是可以进行“合理计划”的吗?实行这种计划的政治后果会是什么呢?斯大林和希特勒政权的建立,为他提供了计划经济的理想在实践中的可怕样板,这更加重了他对西方文明前途的担心。
o 在他看来,一切打算对整个社会实行计划的企图,不管它们的动机有多么高尚,都是建立在这种危险的自负上。因此,哈耶克在本书中首先便声明,他同社会主义者的分歧,并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出于意识形态或价值选择的对立,而是由于事实判断上的不同——问题不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所设定的目标在道德上是否可取,而是用它所主张的办法是否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社会主义的谬误
o 1、理性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反对私有财产。
o 在哈耶克看来,私有财产是扩展秩序形成的基础,因为只有在财产私有的情况下,不同的个体或小团体才可能拥有各种生产工具的支配权和目标选择的自由权,这样才可能形成扩展秩序。如果按理性社会主义所构想的,不允许私有财产的存在,那么,扩展秩序就会不复存在,从而导致社会文明的倒退甚至毁灭。 o 2、理性社会主义提倡平均主义,反对人与人之间有财产上的差异。
o 在《致命的自负》的补论A中,哈耶克首先批判了严格的二分法,那种非此即彼的看法。他认为在理性和本能之间是没有严格分明的界限的,它们之间有一个缓冲的状态——那就是可以决定和推动扩展秩序的——处于本能和理性之间的智慧,他把它具体化为习俗和传统道德。
o 对于道德的理解有两种:一是内在道德,即我们本能的道德(包括休戚与共、利他主义、集体决策,等等);二是维持着扩展秩序的、演化出来的道德(节俭、分立的财产、诚信等等)。很显然,第二种才是处于本能和理性之间的智慧。 o 传统道德和习俗超越了本能,并且往往与之对立,同时又完全不同于理性。所以,它所决定和产生的扩展秩序,自然的,就同本能和理性是相对立的。 理性社会主义
o 本书的副标题是“社会主义的谬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理解哈耶克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在当今的时代是要付出政治代价的。
o 哈耶克的极权社会主义是指20世纪上半期出现在欧洲的社会主义,与20世纪下半期出现在第三世界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崛起的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同。(但是,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不幸也出现了很多社会主义的通病,比如专制统治、计划导致的经济崩溃等,这也包括中国。)
o 极权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建立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现状的彼岸的向往基础上。韦伯将其称为理性社会主义,它和与之相对的理性资本主义构成一对政治范畴。 o 书中对社会主义的批判,其实是对理性社会主义及其思想渊源建构理性的批判。
致命的自负
o 启蒙时代以来,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鼓舞了人们对“理性”的崇拜。科学在每一个领域取得的成果,尽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也隐藏着一个不能忽视的陷阱:人类对自身拥有完全理性能力的幻觉。这就是哈耶克意义上的致命的自负。
o 在哈耶克所处的时代,社会改革的时尚是社会主义的取向,而哈耶克身边的知识分子中的“好人”,也一般都是社会主义者。对于这种思想气氛,哈耶克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卷入其中,但是基于他所继承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知识,难免又会产生深刻的怀疑:既然人们的需要有着高度的主观性、个体性和易变性,那么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从事的经济活动是可以进行“合理计划”的吗?实行这种计划的政治后果会是什么呢?斯大林和希特勒政权的建立,为他提供了计划经济的理想在实践中的可怕样板,这更加重了他对西方文明前途的担心。
o 在他看来,一切打算对整个社会实行计划的企图,不管它们的动机有多么高尚,都是建立在这种危险的自负上。因此,哈耶克在本书中首先便声明,他同社会主义者的分歧,并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出于意识形态或价值选择的对立,而是由于事实判断上的不同——问题不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所设定的目标在道德上是否可取,而是用它所主张的办法是否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社会主义的谬误
o 1、理性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反对私有财产。
o 在哈耶克看来,私有财产是扩展秩序形成的基础,因为只有在财产私有的情况下,不同的个体或小团体才可能拥有各种生产工具的支配权和目标选择的自由权,这样才可能形成扩展秩序。如果按理性社会主义所构想的,不允许私有财产的存在,那么,扩展秩序就会不复存在,从而导致社会文明的倒退甚至毁灭。 o 2、理性社会主义提倡平均主义,反对人与人之间有财产上的差异。
o 在哈耶克看来,文明不但是进化的产物,也是一个过程,通过建立起普遍规则和个人自由的架构,它会让自己继续进化。这种进化不能用人们的需要加以支配,而且常常不会产生符合人们需要的结果,这不可能是公正的。而理性社会主义的平均主义无视与此,对于运气和个人能力所造成的差异进行压制,会破坏大多数发现新机会的可能性。也就违背了扩展秩序的要求。
3、理性社会主义赞成对经济进行集中计划和控制
哈耶克认为:一方面,由于我们的整个生产规模如此之大,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人们在这种计划中所能够动用的资源总和,因此不可能对这些资源进行集中控制;另一方面,集中的计划不可能认识到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复杂多样的信息和行为目标,它只有可能会限制大多数目标的达成。因而社会主义妄图从经济行为目标上加以统一的计划经济,违反了扩展秩序。只有市场这种搜集信息的制度,使我们可以利用分散而难以全面了解的知识,由此形成一种超越个人的模式,使整体社会的行为收益大于所有个体的行为收益之和。
总结
o 哈耶克在本书中,围绕“延续秩序”这个中心概念,总结并发展了他一生的基本思想,修正了他过去的一些论点,特别是剔除了原本存在于其思想中的经验主义成分,从而完成了他的独特体系。他清楚地指出共产主义正在迅速走向衰落,而这一现象特别发生在已经实施共产主义的地区,只有在那些地方才有机会使种种不切实 际的希望幻灭。
o 他在1988年的这一观察之犀利,到此书出版一年之后就戏剧性地兑现了。这就 是1989年开始的共产主义大溃灭。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巧合。这也是对海耶克终身奋斗的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