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电场
1. 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2. 库仑定律:F =kQ1Q2/r2(在真空中)
3. 电场强度:E =F/q(定义式、计算式)
4. 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 =kQ/r2
5. 匀强电场的场强E =UAB/d
6. 电场力:F =qE
7. 电势与电势差:UAB =φA-φB ,UAB =WAB/q=-ΔEAB/q
8. 电场力做功:WAB =qUAB =Eqd
9. 电势能:EA =q φA
10. 电势能的变化ΔEAB =EB-EA
11.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 =-WAB =-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 电容C =Q/U(定义式, 计算式)
13.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εS/4πkd
1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 =0) :W =ΔEK 或qU =mVt2/2,Vt =(2qU/m)1/2
15. 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o 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 =V 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 =U/d) 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at2/2,a =F/m=qE/m
二、恒定电流
1. 电流强度:I =q/t
2. 欧姆定律:I =U/R
3. 电阻、电阻定律:R =ρL/S
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r+R)或E =Ir+IR
5. 电功与电功率:W =UIt ,P =UI
6. 焦耳定律:Q =I2Rt
7. 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 =U/R,W=Q ,因此W =Q =UIt =I2Rt =U2t/R
8. 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 总=IE ,P 出=IU ,η=P 出/P总
9. 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 与R 成正比) 并联电路(P、I 与R 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10. 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3)使用方法(4)注意事项
11. 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三、磁场
1. 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是矢量,单位:(T),1T=1N/A
2. 安培力F =BIL ;
3. 洛仑兹力f =qVB(注V ⊥B); 质谱仪
4. 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 的情况下, 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 做匀速直线运动V =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
四、电磁感应
1.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 =n ΔΦ/Δt (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律,
2)E =BLV 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3)Em =nBS 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4)E =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2. 磁通量Φ=BS
3. 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五、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1. 电压瞬时值e =Emsin ωt 电流瞬时值i =Imsin ωt ;(ω=2πf)
2. 电动势峰值Em =nBS 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 =Em/R总
3. 正(余) 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 =Em/(2)1/2;U =Um/(2)1/2 ;I =Im/(2)1/2
4.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 I1/I2=n2/n1; P 入=P 出
5. 在远距离输电中, 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U)2R
高三物理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部分:
1.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3.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4.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 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 等势面
第二部分、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外接法:
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
选用电路条件Rx>>RA [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
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
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注1)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 (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磁场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 ,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
(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 〕;(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 〕/回旋加速器〔 〕/磁性材料
十三、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 /日光灯。
第四部分、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 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 ;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 I1/I2,n2/n2; 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
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
(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 (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 (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高三物理知识点
<1>选修3-3
热学出题方式:
?一选、一算
?一算——主要考查知识点:a.一定质量理想气体方程b.热力学第一定律c.分子动理论 <2>选修3-4
机械波 光学出题方式:
?一波一光(两个计算)
?一选一算(有可能涉及到波的多解性问题)
<1><2>中的重要公式:
PV?一定质量理想气体方程 ,C(,nR)T
,,s?波形图与振动图像相结合时 v,,,,fT,t
,sin1c?光学相关n,(注意从光疏到光密) (此处会考查到几何关系) sinC,n,sin,vn<3>力学实验
?探究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描点作图)
?与打点计时器有关的四个实验:
a.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c.探究动能定理
2d.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点复习)——公式(逐差法) (匀变速V,v,S,aTt
2中等于速度的平均)
<4>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仪(千分尺) ?电流表电压表 ?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尤其注
意换挡必调零)
注意:1>小数点的位数问题 2>单位的换算(尤其是游标卡尺的读数) <5>交变电流与变压器的问题:
?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 (关注图像问题) u,Usin(,t,,)m
考查:峰值、有效值(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计算,同电阻、同时间、同热量)、周期、功
率
?理想变压器的三个制约
a.输入电压决定输出电压 b.输出电流决定输入电流 .c.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 尤其关注远距离输电的过程图
<6>天体运动问题
22,GMmmvmr42 ,ma,,,mr,22rrT
尤其注意:
21> GM,gR
33,r3,r,R或者说近地2>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及密度 ,,,,,,,,232GTRGT
变轨问题:
?围绕同一中心天体的运动规律:
半径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越小
周期越大
?变轨问题:
a.同一轨道机械能守恒
b.同一点加速度相同,但是变轨点速度不同
?赤道上的物体和同步卫星:
角速度相同,但是赤道上的物体无法运用前面的公式(因为一部分万有引力提供重力) <7>电场线等市面与运动轨迹的综合问题:
1>一看凹侧找受力方向 二看轨迹切线找速度方
向
三看二者夹角定正负功 四看功能关系定大小
若不知粒子电性,无法判断电场线方向;但的大小关EEpk
系和进入方向无关
2>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垂直
电场线或等势面的疏密反映场强大小
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最快
3>熟悉各种电荷形成的典型电场,尤其是等量同种电荷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及场强电视变化规律。(着重注意各种类型的图像问题)
<8>24题中涉及到的三种典型运动的模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处理方法:首先考虑功能关系,其次考虑运动学公式——
vv,s12220t v s,vt,at,,2as,,,v,v,attt00vvvt0t222
2>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处理方法:两点一过程
2mv2B点: mgN,,2R
2mv1A点:Nmg ,,1R
A到B的运动过程:
1122,mg,2R,mv,mv(注意正负功的问题) 2122
规律:
只要能成圆周运动则 N,N,6mg12
尤其注意牛顿第三定律
注意:首先区分模型:?轻绳(单圈圆轨) ?轻杆(双圈圆筒)
22mvmv其次关注临界点:? ? N,mg,(N,0)mg,N,(N,mg)RR3>平抛运动 处理方法:运动的分解
重点关注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衔接点
(比如先做平抛后有正好相切进入运
行轨道)出的速度分解
对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处理方法一样
<9>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处理方法:匀速圆周运动
步骤:定圆心:?两速度的垂线 ?一条速度的垂线一条弦的中垂线
找半径 画轨迹 定角:速度偏向角=圆心角=弦切角的二倍 (利用几何关系计算半径或利用三角代换)
重要公式:
2mvBqv ,r
m2,T ,qB
, t,T360
注意上述公式在实际计算题中应该使用原始式先进行推导
才可以使用
注意:
1>洛伦兹力不做功但可以改变其他力的大小或其他力做功的位移
2>三场复合时qE,mg且定电性
W,,EW,,E<10>四种功能关系:???Gp减k合
W,,E,E,Q,fS? 除G或系统内弹力减相对
注意:1>系统的选择(研究对象的选择)2>同时注意利用能量转化和守恒,E,,E() 增减
<11>图像问题:
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积,五看截距,六看焦点(拐点) 常见图像有一定要注意是否是直线,是否v,t,a,t,F,t,x,t,E,t,E,t,B,t,,,tkp
有方向
<12>电磁感应
?电动势与路端电压,部分电阻电压(分清哪一
部分相当于电源)
?楞次定律(a.增反减同b.阻碍与磁场的相对运
动)
,,?平均感应电动势(E,n)和瞬时感应电,t
动势的计算
?利用能量守恒计算电热和热功率
注意:
?平行导轨是否光滑
?导体棒有无电阻
?磁场与平行导轨的方向关系
处理方法:
?立体图转化为截面图
?画出等效电路图 <13>力与平衡
与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力的矢量性、瞬时性) F,0合
最关键的两个点:?正确的受力分析 ?研究对象的选取(整体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 方法:?三角形法则(动态平衡的研究,关键在于照清楚不变量(包括大小与方向))
?正交分解法
尤其关注:判断弹力的有无(无弹力则必无摩擦力)( B与墙壁间无弹力,无摩擦力)
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14>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处理方法:局部——整体——局部
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I(r,R)E,U,Ir
关注:
?
22EREP,,? 22(R,r)(R,r),4rR
常见的重要物理模型:
?斜面模型
?轻绳轻杆模型
?轻弹簧(橡皮筋)模型
?传送带模型
?板—块模型
关注:
Q,fS1>相对运动 2>受力分析 3>热量计算 4>寻找临界点(共速)相对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 )
公式总结
VV1t?V0?at s?0t?
2at2
V2?V2 V?V0?Vtt0?2as 2
s?Vt 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Vt
2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V21?V2
2 且V22s>Vt
22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为恒量即△S=Sn-Sn-1=aT
2
(二)图象
t/s 0
t/s
斜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例分析
1.自由落体运动:a=g, V0=0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总结
(1)第1秒内,第2 秒内,第3 秒内??第n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 n-1) (2) 第1秒末,第2 秒末,第3 秒末??第n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2∶3 ??n (3) 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2)∶??(n-n?1) 2.竖直上抛运动: V0为竖直向上, a=-g
HV2
最大=02g
tV上=t下=0g V上??V下
第二部分 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合外力为零
(二)牛顿第二定律 a=
F合m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的原因,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三)牛顿第三定律
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
0 方法总结:矢量分解合成的方法:平行四边行法则
θ y 和正交分解法
S
Vx
φ
第三部分 曲线运动
x
(一)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g
Vy
V
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注意θ和φ的不同)
V2x?V0 V?20?Vy x=V0t S?x2?y2
VVy1
y?gt tanφ=
V y=gt2 tanθ=y0
2x
(二)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频率f、转速n之间的关系
f?n
T?
1f
V??r
V?
2?rT
?
?
2?
T
2.向心力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向心力的大小F =mV2r?m?2
r?m4?2rT2 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2
向心加速度a =FV4?2m=
r??2
r?rT
2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3.重点应用-----天体运动
(1)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 则
V242
Gm1m
2r
2=mr?m?2r?m?rT2?=ma 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周期T=24小时,轨道为“赤道轨道”,轨道半径、角
速度、线速度都是定值。
第一宇宙速度(V=7.9km/s)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
有的速度,也就是最大的线速度,最小的发射速度。
(2)地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忽略地球的自转)则
G
mM
R
2
?mg 推出 GM?gR2
第四部分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一)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即F合t??p?p/?p (二)动量守恒定律: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常用表达式 (1) p?p/
即 m/?m/
1v1?m2v2?mv12v2
(2) ?p1???p2(相互作用的两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问题: ① 动量守恒为矢量式,对一维矢量要规定一个正方向
②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某一分方向合力为零,可在该方向上运用守恒
③ 合外力不为零,但 F内力??F外力则动量近似守恒(例如爆炸、反冲)
第五部分 功和能
(一)功和功率
1.求功的方法总结 ① 恒力做功 W?Fscos
? ② W?Pt
③ 通过功能关系求-----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求功率的法总结 ① P?
W
t
②P?FVcos?(?为F与V的夹角)若F与V在一条直线一则P?FV(V可为瞬时速度也可为平均速度)
(二)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W??EK?EK2?EK1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
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常用表达式 ①Ek1?Ek2=Ep1?Ep2(选重力势能的零势面)
②?Ep减
??EP增
③?EA减??EB增大
(四)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而在这种转化中保持能的总量不变。 (五)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子弹打木块模型:系统合外力为零,子弹与木块间有相互间的滑动摩擦力则
①动量守恒
②能量转化E内能??mgS相对
??E机械能
第六部分、电场
1、库仑定律:F?kQ1Q2
r
2 适用条件:??
2、电场强度:(1)电场线性质、常见几种电场的电场线、等势线的分布图
(2)大小:三个公式E?
F
q
E?KQUr2 E?d (各自的适用条件??)3、电场力做功及电势、电势能的关系:
a、电场力做正(负)功,电势能减小(增大)。W????qUab b、沿电场线,电势降低,与放入其中的电荷无关。
4、思考分析:在满足什么情况下,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与电场线重合? 5、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a、加(减)速: 法一:动力学公式 法二:动能定理:qU?
1mv21222?2
mv1 b、偏转(类平抛运动):加速度?? 侧位移??
偏转角??(如图)
可用位移三角形求;也可用速度三角形求解。(注)粒子
飞出偏转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通过板长的中点。
6、平行板电容器:a 、接在电源上时,电压不变; b、 断开电源时,电量不变。 公式:C?QU C??SU2k?d E?d
(三公式的联合使用)
第七部分、恒定电流
1、串联电路:* UR11?
RU (这是实验中串联半偏法的依据也是电压表改装的依据)
1?R2
* pR1
1?R?RP
12
2、并联电路:* IR2
1?
RI (这是实验中并联半偏法的依据也是电流表改装的依据)
1?R2
* PR21?RP
1?R2
**** 对于并联电路,当两侧电阻相等时,总电阻最大(如前图)。 3、等效电路估算原则:串联时以大电阻为主,并联时以小电阻为主。 4、闭合电路:??U?Ir P I??UI?I2
r 即:P
总
=P出+P内
当R外=r时P出最大 且:P出=?24r
由图知:当P出一定时,R外常有两个值(但P出最大时,R外=r只有一个值) 5、含电容电路中,电容器是断路,与之串联的电路是虚设(可认为是导线),电容器两端电压需借助与之并联的电路电压求得(也可设零势点,用求电容器两端电势的办法求得)。含电容器电路在电路变化时,电容器有充放电电流。
第八部分、磁场
1、磁现象的电本质:(安培假说)
2、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安培定则)。
3、安培力:F=IBL (只要求知道导线与B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会分析L的有效长度。 * 对于平行导线,同向电流相吸,反向电流相斥(可引申为环形电流或通电螺线管) 安培力方向分析(左手定则) 4、洛仑兹力:
①大小:f=qvB 方向:左手定则(四指指向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 * 只要求掌握V跟B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
2
f?qvB?mv2②圆周运动:R?m?2R?m??2???T??R?m?2?f?2
R
半径公式:R?mv
qB
周期公式:T?2?m
qB
(周期与速率无关,当周期相等时,运动时间要视圆心角)
*** 一般解法:“找圆心,求半径”
③速度选择器:粒子垂直通过正交的电磁场时,v?
E
B
(不计重力) 第九部分、电磁感应
1切割情形??Blv (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可求瞬时值、平均值)
方向:右手定则
φ变化情形:??N
??
?t
(平均值) 方向:楞次定律
自感: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是阻碍电流的变化(延迟一段时间)[通电、断电]
2、楞次定律: 核心是“阻碍”,体现为“增反,减同”(阻碍“原因”) 阻碍相对运动 本质是能量守恒。 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常见结论: 阻碍电流的变化
内外环电流或者同轴电流方向“增反,减同” * 导线或者线圈旁的线框在电流变化时“增斥,减吸”
* “×增加”与“·减小”感应电流方向一样,反之亦然。
φ增加时,回路面积有收缩趋势(反之亦然)(只指单方向磁通量)
3、交流电 a、瞬时值 e??mSin?t (由中性面开始计时)
b、最大值 ?m?NBS? (与轴的位置和线圈形状无关)φ与ε一个最大时,
另一个为零。
C、有效值 ??
?m
2
求电量用平均值,求热量和能(功)用D、平均值 ?N??
有效值
?t
4、远距离输电:
第十部分、光的本性
一.光的波动性:1.光的干涉,
(1) 双缝干涉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时,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
用白光做双缝干涉时,中央亮条纹为白色外,两侧均为彩色的干涉条纹.
(2) 薄膜干涉 光照射到薄膜上时,被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相叠加.现象同双缝干涉. 利用双缝干涉可以精确测定光的波长,而薄膜干涉常用于检查平面质量和镜头的增透膜. 2.光的衍射 光离开直线路径而绕到障碍物阴影里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现象. 二.光的电磁说: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本性.
三.光谱和光谱分析 发射光谱 连续光谱(由炽热的固体,液体及
(物体发光直接产生) 高压气体发光产生)如白炽灯 光谱明线光谱(由稀薄气体或金属蒸气发
光产生) 又称原子光谱 如霓虹灯 特征谱线 吸收光谱(太阳光谱) 用于光谱分析 (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某种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
四.光电效应
1. 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发射出的电子叫光电子。光电效应
的实验规律如下:
(1) 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
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2)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3) 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
S。 (4)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台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 光子说: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hν=
hc
?
五.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来的现象,少量光子体现粒子性。为了说
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第十一部分、原子和原子核
一.原子结构.
1. 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可分.
2. 卢瑟福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1)绝大多数α粒子不发生偏转(2)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
偏转(3)极少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进行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核大小约为10-5~10-14m,半径约为10-10m. 3. 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
玻尔理论:(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
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2)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即hν=E初-E终 (3)原子的能量状态量子化和对应的可能轨道分布量子化.
二.原子核: 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 1.原子核的变化
Ⅰ 衰变 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共有三种:
*按照衰变时放出的粒子不同分为α衰变和β衰变。
** *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由核本身的因素决
定,与它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
Ⅱ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在其他粒子作用下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
变化称为人工转变。
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正电子的发现
2.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 统称为核子;核子之间存在核力只在2.0×10-15 米的短距离内起作用.
4. 核能: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的能量.
* 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是书写核反应方程的重要依据。 **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 (△E=△mc2) 1u 1eV=1.6×10-19J
*** 在无光子辐射的情况下,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转化为生成的新核和新粒子的动能.因而在此情况下可应用力学原理——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来计算核能。
第十二部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 机械振动
1.回复力: 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它是按力效果的命名的. 2.位移x: 振动中位移是指振动物体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3.振幅A: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4.周期T: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 5.频率f: 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6.受迫振动: 物体在周期性策动力的作用下的振动.物体作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策动力
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7.共振: 当策动力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发生共振,共振时振幅最大. 8.简谐运动: (1)受力特征:回复力F=-kx
( 2)运动特征:加速度a=-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度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3)规律 * 在平衡位置达到最大值的量有速度、动能
*在最大位移处达到最大值的量有回复力、加速度、势能
*能过同一点有相同的位移、速率、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势能 可能有不同的运动方向
*经过半个周期,物体运动到对称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一个周期内能过的路程为4倍振幅,半个周期内2倍振幅,在1/4周期内通过的不一定等于一个振幅
(4)两种实例
*单摆 摆角小于5°的范围, T=
回复力为重力的切向分力,平衡位置合力不为零。
应用:计时器 ;测重力加速度g= *弹簧振子
二.机械波
1.v=λf =λ/T (v由介质决定,f由振源决定)
2.波动中各质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振动,是变加速运动。质点并没沿波的传播方向随波迁移,要区分开这两个速度。 3. 波形图上,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迎着传播方向,上坡上,下坡下”
4. 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周期和波速等时:注意“双向”和“多解” 5. 波进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波长与波速成正比。 *注意区分波形图和振动图。 6. 波的特性:干涉;衍射 。
第十三部分、分子动理论 热和功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计算分子质量:m?
MmolN?
Vmol?
V 计算分子的体积:v?molMmolANA
N?N A?A分子(或其所占空间)直径:球体模型 d?6V
?
,立方体模型 d?
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二.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 三.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四.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分子势能 : 与体积有关 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物体的内能 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理想气体不计分子势能) 2.改变物体的内能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本质有区别。
?E??W?Q
第十四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影的形成, 本影和半影;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均在地球上看) 2.平面镜的作用: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性质。
3.作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技巧:根据对称性确定像的位置,再补画光线,实虚、箭头。 4.确定平面镜成像的观察范围的方法:需借助边界光线作图. 5.一切光路是可逆的。 二.光的折射 。 1.公式 n?
cv?sinisinr 临界角sinC?1vn?c
2.在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作光路图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判断是否会发生
全反射 ,在确定未发生全反射的情况下,再根据折射定律确定入射角或折射角。
3.不同频率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该介质对频率较高的色光的折射率大,对频率较低的色光的折射率小。n红
λ紫
红光
白光
d
紫光
高三物理知识点:磁场
高三物理知识点:磁场
高三物理知识点:磁场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
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见第二册P155〕{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V2/r=ω2r=r(2π/T)2=qVB;r=V/qB;T=2π/qB,
(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注:
(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
1 / 2
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见图及第二册P144〕,
(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见第二册P150〕/回旋加速器〔见第二册P156〕/磁性材料
2 / 2
14>13>12>11>10>9>8>7>6>5>4>3>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