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谷城三中 胡文勇
动作描写
刻画人物,方法多样,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都不例外的。高
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当代心理
学家们认为,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动作才是真实可靠的。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
心理的多棱镜。人物动作类型:个性动作(一个人的常规的、个性化的动作)、幽默动作、夸张动作、意外动作。
动作描写类型:单一动作描写和动作群描写
单一动作,重笔特写凸现人物个性。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
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重笔特写凸现人物的个性,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守
财奴》中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箍桶匠葛朗台弥留时,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
他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抓”,送了守财奴的老命,也使守财奴
至死不改的贪婪本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根指头,
示意家人将油灯的灯芯由两根改为一根,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又一吝啬
鬼的典型。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穷困潦倒的孔乙己一时得意,“排出”九文大钱,写出
了他的可笑。阿Q的动作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自己的死刑判决书上画押,阿Q不会写字,
就用画圈代替:“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
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
瓜子模样了。”阿Q就在这“画圈”中糊里糊涂结束了自己生命。《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在
得知水生“明天要到部队去”时,手指不禁“颤动”——苇眉划破手指,也是其内心思想的
颤动,写出了水生嫂没有思想准备,舍不得丈夫离去的细微心态。显然,刻画高度个性化的
动作,能在人物的举手投足间使其个性闪闪发光。
2.动作群:浓墨泼写体现人物性格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浓墨泼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
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抢夺女儿梳妆台后,“老家伙想掏出刀
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
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其中的“掏”、“放”、
“盯”、“摆”、“推”等动词构成的动作群,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
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鲁迅也是善用动作群来塑造人物形
象的大师,小说《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描写是这样的:“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
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
说,‘这老东西??’”透过这段文字,读者似乎体味到了双手沾着革命鲜血的刽子手攫取华
老栓用辛劳积攒下来的洋钱时贪婪和凶狠。可见,浓黑泼写的人物动作群,能使人物形象在
动作群的描写中逐渐丰满起来。
描写人物动作应当注意什么呢?
一、要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不能空洞、抽象、笼统。《凡卡》一课描写他给爷爷写信
时的动作就非常具体:“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然后他抓抓
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
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要抓住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物的动作具有相应的特征。我们要仔细地观察,
抓住这些特征。《彩色的翅膀》一课写守岛战士品尝海岛上结出的第一个西瓜时,是这样描
写他们的动作的: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
不住发出‘喷喷’的赞叹声。”
这种具有特征的动作描写,把战士们喜悦、激动、珍视、自豪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
三、要选择准确的动词,写出动作的连贯性。《一夜的工作》描写**深夜审阅文件: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
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这段动作描写中所选择的
动词“审阅”、“画”、“看”、“思索”、“停”、“想”、“问”虽然都是很普通的字眼儿,却非常
准确地表现了**认真、仔细、重视、谦恭的态度。
描写动作是为刻画人物,刻画人物是为了表达中心。因此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仔细观
察,精心选择,具体描写,就成了写好人物动作的关键。我们要写出人物行动的方式和过程,
并通过这种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现人物的性格,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肖像不仅指人的身材、容貌、服饰,还包括人的姿态、神情、习惯性特点等。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性格的不同,必然在人
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肖像描写首先是视角问题。肖像描写的角度,大致有三种:作者观察的角度,人物自我
观察的角度,作品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
一、作者观察的角度。这个角度便于作者抒发爱憎感情,表达自己鲜明的倾向性。如赵
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写三仙姑:“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
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
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作者对她那种老来俏打扮,是
厌恶的,并给以辛辣讽刺。
二、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这个角度便于将肖像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鲁迅的《高老夫子》:“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他的功夫全费在照镜,??首先就想到往
常的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他还在孩子的时候,最喜欢爬上桑树枝偷桑椹吃,但他
们全不管,有一回竟跌下树来,磕破了头,又不给好好地医治,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
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左右分开,又斜梳下来,可以勉强遮
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儿,也算得一个缺点,万一给学生发现,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
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作者通过高老夫子顾影自怜的描写,将其假道学的
面目与自我怨愤的情绪巧妙地融合起来了。
三、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这个角度易于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曹雪芹在《红楼梦》
第三回中描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时,她以少女的敏感与细心,观察了贾宝玉的容貌、神
情:“却是位年轻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
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系着一块美玉??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
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是通
过黛玉的视觉给宝玉绘制的一幅肖像画。这幅肖像画自然溶进了黛玉的感情色彩——真可谓
一箭双雕。
肖像描写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为多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反复点染,逐渐充
实。
肖像描写三板斧
第一板斧:粗描细摩
肖像描写最常用的笔法是写实,有蜻蜓点水的粗描淡写,有细致入微的工笔描绘。
示例一:
“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
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
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
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腿上。”
在这里,作者采用工笔描绘的方法,对主人公的进行刻画:年事稍长皱纹却似刀刻,可
见其蹉跎半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苍桑;衣着简朴行囊空瘪,则见其风尘落魄亡命
天涯;衣服破旧却干净整齐,可猜出他是一个精细严谨之人。作者抓住主人公的肖像特征,
写得真实自然,在文字的背后包蕴着读者能隐隐察觉的潜台词。
第二板斧:善用比喻、夸张
示例二:
“神学院里有一个可恶的神父尽找我麻烦,因而我连他所教的拉丁文都讨厌起来。他有
一头平滑而油亮的黑发,面包颜色的面孔,水牛般的声音,猫头鹰似的眼睛,胡须好像野猪
鬃,微笑中带有恶意的讽刺,四肢一动好像木偶人,他那讨厌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那可
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想到就不寒而栗。”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张面目可憎、让人生厌的嘴脸,为了使自己的厌恶之情淋漓尽致
地表达出来,为了使这张肉麻的面孔活灵活现凸现在读者面前,作者连用一串比喻,在肖像
的勾画中,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溢于言表,让读者对其面目产生无限的遐想。
示例三: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
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眉毛与眼睛天各一方,空作牛郎织女之叹,令人忍俊不禁,拊掌叫绝,没有如此新颖别
致的夸张,很难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三板斧:侧面衬托
以上所云皆为直接描写,写实的细描让人感到贴近真切,比喻、夸张的点缀则让人遐思
无限,各有独到之处。但我们能否把镜头移开对准他人或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
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呢?
示例四: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秦氏采桑女子之美,使得耕者锄者归来彼此抱怨,因为看罗敷耽误了劳作。作者不直接
写罗敷之花容月貌,而是细述观者之反应,烘云托月,衬出罗敷的光彩照人。
肖像描写常犯的毛病
一、肖像描写纯属多余
写人物,常常用肖像描写,但并非说对所有人物都要来一番肖像描写。如:
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到底哪条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个小姑娘。那老大爷,两鬓如霜,
古铜色的打皱的脸像核桃皮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
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儿,向上翘着,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
边,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们,滴溜溜地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向最高峰的路是哪一条,
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这篇文章,重点是写游山的经过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至于半路向人打听路,则是非
常次要的情节;为了打听路而出现的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也与主题无关。因此,上面
这段文字中对老大爷和小姑娘的肖像描写是没有必要的。
二、肖像描写太多太细
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时,从头到脚细描细写,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错误地认为,肖
像描写越细越好。殊不知,写得过多过细,根本抓不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往往给读者以芜杂
臃肿之感,因而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甚至有形无神,读来索然无味。例如《一堂生动
的语文课》的肖像描写: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着深灰茄克装,下是蓝色西裤,
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乎
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
笑。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这篇文章,应当扣住“生动”二字,表现老师讲课的独特而科学的方法,赞扬老师课堂
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改革精神。因此,对老师的肖像,只要作几笔简单的勾勒。像上面的肖
像描写,面面俱到,细而又细,结果使人物形象毫无特点可言,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
的印象。
三、肖像描写千人一面
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性格的人,
其穿着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必须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
征。但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往往是一样的打扮一样的相貌,就像克隆出来的,根本看不
出人物肖像的个性特征。如写美人,都是“瓜子脸儿”,“柳眉杏眼”,“樱桃小口”;写老教
师,都是“两鬓斑白”,“皱纹刀刻似的”;写小姑娘,都是“梳着羊角辫”,“一双炯炯有神
的大眼睛”??如此千人一面,岂不是违背了生活真实?又焉能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独特
性?
要避免肖像描写的常见病,除了要明确描写肖像的目的和技法外,最要紧的是认真观察
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人,努力捕捉不同人物的肖像特征。留心观察,再多做些肖像描写的练
习,我们就一定能由表及里,“以形传神”,写出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和文章主题的形神兼备的
人物肖像。
心理描写能深入人物心灵,揭示其内心世界,表现其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首先,它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小弗朗士的一段天真的内心独白:“从此,我再也学不到法文了!只能到此为止了??我这时是多么后悔啊,后悔过
去浪费了光阴,后悔自己逃了学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文法书,圣徒
传,刚才我还觉得背在书包里那么讨厌,显得那么沉,现在就像老朋友一样,叫我舍不得离
开。对哈迈尔先生也是这样,一想到他就要离开这儿,从此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就忘记了他
以前给我的处罚,忘记了他如何用戒尺打我。”这段心理描写,深刻表现了法国孩子们对侵
略者强烈的憎恨,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表现了“最后一堂课”对小弗朗士严肃而深刻的教
育,使他的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成熟起来,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其次,它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在《红楼梦》三十二回中,当黛玉听到宝玉背地里跟史湘云、袭人说她从来不说那些“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以
后,作者黛玉的内心活动作了极为精彩的描绘:“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
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
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
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
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
这段心理描写,将人物内心深处细微曲折复杂的感情表现了出来,极大地丰富了人物性格,
同时,也深刻揭示了黛玉孤苦无依的身份以及父母早逝、婚姻无人作主的可怜境遇。
再次,它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列夫?托尔斯泰是位擅长心理描写的巨匠,他在《复活》中写玛丝洛娃在监狱里以犯人身份会见前来探视她的贵族地主聂赫留道夫,“玛丝
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
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往下,就进入往事的回忆。起初,她心头掠过一丝美好的回
忆,因为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曾经爱过她并且为她所爱;接着,她想起他的残忍作为,想起
他留给她的痛苦和屈辱。这些至今仍像磐石一样压迫着她,使她无法摆脱,她痛恨这个毁了
她幸福的人,于是记忆中那种爱情的幻境顿时化为泡影,但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想利用
他一下。这段心理描写既预示着后来的情节,也有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社会生
活的本质。
心理描写的技法,最常见的有五种:
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果戈理在他的《狂人日记》中,写了一段狂人滔滔不绝的独白:“不,我再也没有力量
忍受下去了。天哪!他们是怎样对待我的啊!他们往我头上浇冷水!他们不管我,不看我,
也不听我说话。我做了什么得罪他们的事情?他们干吗要折磨我呀?他们要从我这个可怜虫
那里取得些什么呢?我能给他们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啊。我已经精疲力竭了,我再也忍受
不了他们的这些折磨,我的头在发烧,一切东西都在我眼前打转。救救我吧??”作者借狂
人的内心独白对当时不平等的俄国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梦境幻觉。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是形象化了的心理活动。它不仅可以的反映人们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反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测。《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描写魏军将
领钟会统率军队进攻汉中,正当胜利在望时,却梦见诸葛武侯进言告诫:“其人步入帐中,
会起身迎之曰:‘公何人也?’其人曰:‘今早重承见顾,吾有片言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
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言讫,拂袖而去,
会欲挽留之,忽然惊醒,乃是一梦。”这一梦境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它既反映钟会不忍残杀
百姓的心理,也为后面表现钟会所以能胜而不骄,及魏兵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等情节埋下伏
笔,同时也反映了诸葛亮在钟会心中的地位,是钟会白天瞻谒武侯心理活动的继续和延伸。
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在茅盾的《春蚕》中,作者描写老通宝抬起他那焦黄的皱脸,苦恼地望着他面前的那条“官河”、河里“来往的船也不多”、“倒影在水里的泥岸和岸
边成排的桑树,都晃乱成灰暗的一片”、塘路边的茧厂“依旧空关在那里。”这些环境景物的
描写,一方面暗示着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与国民党的残酷压榨给江南蚕业造成破产,一方面
也衬托老通宝忧愁痛苦、迷惑不解的心情。
神情肖像、动作语言。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写了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当战
争已宣告晋胜秦败后,作者对东晋统帅谢安闻讯后的神情作了惟妙惟肖的描写:“谢安得驿
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
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谢安作为晋军统帅,自然要为晋军
的获胜而高兴,然而他外表从容镇定、不露喜色,继续下着围棋,但终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
悦,以致当他回内室过门槛时,竟不当心将屐齿给碰折了。这里写动作、神情、语言,实际
是在写人物的心理——折射出一种极不寻常的心理。
意识流。“意识流”是近代和当代西方文艺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如英国现代意
识流代表作家沃尔夫《墙上的斑点》,写一个妇女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引起了种种联想:
由斑点想到了钉子,由钉子想到悬挂过贵族的肖像画,又想到这家人的变迁离乱,又想到人
生无常??最后又回到斑点本身。其实,那个斑点不过是爬在墙上的蜗牛,它本身无多大意
义。只是作者要借此显示人物头脑中意识流动的状况,而那个斑点只作为人物心理复杂变化
的一种引发物。
在进行心理描写时,特别要注意所写心理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假如让小孩表现
出成年人的心理特点,那就不真实,不能令人信服。同时,心理活动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孤
立存在,因此在描写心理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人物在不同环境中所表现的不同心理。
心理描写常犯的毛病就是用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如:“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
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
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这写的是“我”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
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那么如何进行具
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试做下列几种修改:
内心独白式: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单放
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
在家跑出去打。老师啊,发发慈悲,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老爸
呀,手下留情吧,我以后学习一定用心呀!”
幻觉描写式: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
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环境描写式: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
下,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语言行动式: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
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
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唉”,可怜的“48”,我瘫在了桌上。
上述种种方法在我们实际写作时,可以综合起来运用。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经历、性格都不
相同,因此每个人的心理和表达心理的方式也不同,只有把这种“不同”表现出来,才能展
示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才能形成精彩纷呈的语文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运有用上
述种种描写方法外,还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就能掌握一枝生花的妙笔,写出一篇篇生
动感人的文章来。
语文写作描写手法
描写方法: 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 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 描写、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 种。 按特征分类有: 1 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 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 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 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 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 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 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 简洁,印 象深刻。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 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 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 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 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 “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他穿的衣服、 使用的用具、 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邻里穷哥
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 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 勤快、 乐观, 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格和形象。 3、衬托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 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 们 常说: 人 “红花虽好, 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 反面衬 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 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鲁迅是很 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 极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 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正 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 仿佛不以深冬为意; …… 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 得如火, 愤怒而且傲慢, 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 ”用“ 梅”与“花” 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语文写作 描写手法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按特征分类有,
1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 简洁,印象深刻。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邻里穷哥
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格和形象。
3、衬托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人 们 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 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在语文考试中常有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具体辨析与作用分析的题目,其实这三者的概念是较难区分的,一是因为这些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专家用语与教育用语之别,二是从来也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对这些问题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并辨析过。以下所述也只是个人的理解及一般的说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四者之间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表现手法要比写作手法来得宽泛,可以说两者之间是领属关系,因为表现手法可以是戏剧中的表现手法,美术中的绘画笔法等等,而写作手法仅仅是在写作中运用的一些手法。而描写手法也要比修辞手法范围大,不过它们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即描写手法中有许多是借助于修辞手法的,而修辞手法中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描写手法。而至于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应该是前 两者中包括了后两者。
然后我们再来分别逐一简要介绍一下这四种手法。
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因此表现手法一般可以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这三大类。
二、写作手法: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表现文章内容的基本形式。 如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
写作方法还因问题不同有所不同:记叙的方法、说明的方法、议论的方法、描写的方法、抒情的方法、修辞手法等。
常见的有:
夸张、对比、比喻、拟人;
悬念、照应、联想、想象;
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
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寓景于情、托物言志等。
如果再具体一点细分一下,写作手法那么又可指特定文学样式中的一些技法,如结构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银
丝串珠,数点一线”法、“明线暗线——双环连套”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盆中藏月,以小见大”法、“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法。
因此写作手法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三、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分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即象征、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和双关、谐音、用典、互文、叠词等。
另外不有一些概念我们也应该注意辨析,如:
一、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过其它方式来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或借人物之口来抒情。或通过特定的语调来抒情。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等。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也叫直抒胸臆。
二、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
什么表达方式:?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三、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四、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五、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
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由弘一网童保存,尚未注册。注册
什么是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什么是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按特征分类有,1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 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语言 简洁,印象深刻。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风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 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 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
格和形象。3、衬托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人 们 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 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 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关于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
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
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简说
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
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
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采用这种以小见大的办法,这样在你的笔下,就会有五彩的生命了.再比方写爱国,你可以写一个小学生对红旗的爱护,看到别人对红旗不尊重就要加以指正等等.
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呢?一般是些很抽象的概念的话题时就可以采用(就是当你感觉到你要写的观点和你政治书上的观点相同),如"人生观""价值"等等啊.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一是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二是要注意运用小的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三是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老花镜,就会想起奶奶给自己缝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见卷面上鲜红的墨水迹,就想起老师为同学们补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看见一本旧书,就想起与同学相处的一件往事……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我们把这些内容写进作文里,就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再说想象。想象与联想就像一对亲兄弟,它们相似却不相同。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
什么是渲染,什么是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清代恽寿平谓:“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极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
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类比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说法,并举例说:“如光和影都是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现象等,由于声呈波动状态,因而推出光也呈波动状态。”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多人(包括教材)误以为类比就是同类相比,其不谬哉~“同类相比”是什么,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比较”的解释:“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务辨别异同或高下。”原来如此~
什么是讽刺?
“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
用讽刺和嘲讽的笔法针对敌人或者落后、错误的、不合理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和批判的目的。
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前者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借物突出志向。文章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文章主旨“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然后描写陋室环境景色
幽雅,交往人的高雅,主人的生活情趣闲适,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风貌,表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既突出主人“德馨”,又表明“陋室”不陋。最后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引用孔子的话结尾,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爱莲说》中作者以莲花自况,借对莲花形象的描绘,寄寓作者自己的情感,从生长环境,写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种描写,是将莲人格化,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误打《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
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借景抒情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风景谈》《荷塘月色》等。
二者有相同点。师生,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他们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其次,它们都可以使用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和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第二、“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第三、“托物言志”不内容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有什么区别,
答:“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和一些寓言故事。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个人的情趣,一个是讲一个公认的道理。
?? 白描,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许多记者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
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
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
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
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
顶真、起兴等。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
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比如“问君
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
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
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
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例析2: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
例析1:? 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例析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析: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简析:“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设问和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析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例析2: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2(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简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例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问: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简析: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
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3(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等。
例析:简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句的表现手法
简析:该句纯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田园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4(区别与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等等。
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不可回避,我们必须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认真体会,才能真正将它们区分开来,并娴熟地运用。
例示:
1(试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答:本诗所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如下:?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花的坚毅耐寒;?对比,与混芳尘的桃花对比,显示梅的高洁守志;?托物言志(象征),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玉壶:比喻月亮。?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阑珊:零落。
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主要运用了反衬(或衬托、烘托)的表现手法,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独寂寞,表达了作者不趋流俗,甘于寂寞,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以“那人”自比,抒发了词人满面腔的闲愁与寂寞。
就修辞而言,本词主要用了如下几种:
比喻:“花千树”——将元夕的焰火比作千万棵繁花锦簇的花树;“更吹落星如雨”——焰火像被吹得如雨落下的星星;“玉壶”——喻月亮。
借代:“蛾儿雪柳”——用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代年轻美貌的女子。
3(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和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提示: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的修辞。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运用了夸张、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