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唱《铃铛舞》
听《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初步了解乐曲的段落,体验小提琴与口笛不同的音色。
2、能用用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铃铛舞》,掌握三拍的强弱规律。
3、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图片上的歌唱家是谁啊?(宋祖英)
宋祖英是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2007年获肯尼迪艺术金奖,她是祖国人民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到她的家乡苗族看一看。
二、听一听
1、欣赏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
师:咱们听着音乐出发去苗寨,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乐曲一共分为几个部分?
2、介绍口笛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是用苗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口笛吹奏的,口笛是以短竹管制作而成。口笛的音色明亮高亢,穿透力强,能生动形象地模仿百鸟争鸣和人声。
3、欣赏小提琴版的《苗岭的早晨》。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小提琴版的《苗岭的早晨》,听后告诉我:你从每段音乐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4、比一比
师:你更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
音乐的魅力就是用不同的表现办法,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三、唱一唱
1、节奏练习
师:苗族姑娘满身铃铛,“叮当叮当”很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习她们欢快的铃声,好吗? a 、节奏练习:师用串铃打,生拍手模拟。
XX X X│XX X X│X。X XX│X――‖
叮叮 叮 叮 叮叮 叮 叮 叮 叮 叮叮 叮
注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b 、右面同学拿串铃模拟,左边同学拍手模拟。
c 、左边同学拿串铃模拟,右边同学拍手模拟。
2、初听《铃铛舞》
师:铃铛声音真好听。听!又传来了美妙的歌声。听一听,这是首几拍子的歌曲啊?
3、复听《铃铛舞》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铃铛舞》,请同学们跟老师用动作感受三拍子韵律。
4、师范唱,生伴奏
5、跟琴两小节模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用LV 跟我模唱歌曲旋律,注意小背坐直,声音往小眉心的地方唱。
6、完整模唱歌曲旋律。
7、填词。
师:我们试着用轻巧的声音来填歌词,仔细听,王老师弹一句,你们填一句。
注意断音记号处跳跃,休止符记号短促,圆滑线处连贯等。出现问题,可用唱歌谱的形式帮助解决。
8、完整跟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9、接口唱。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王老师也被你们的情绪感染了,我们来接龙唱,好吗?第一段我唱一句你们接一句,第二段反过来。
10、跟伴奏完整演唱。
师:同学们,我们跟伴奏完整演唱。注意坐正、微笑、嘴巴张大圆圆的。
11、表现歌曲
师:苗族人民热情好客,怎样能使歌曲更热闹啊?(先空手跟伴奏音乐试试看)
四、拓展延伸
苗族被称为“歌舞的民族”,舞蹈形式丰富多彩,除了有铃铛舞,还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等、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五、总结
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初步了解了苗族的音乐和舞蹈,相信大家一定已经喜欢上这个美丽的民族了。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进行交流,进一步感受民族音乐和文化的魅力!
铃铛舞
《铃铛舞》教案
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铃铛舞》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具有苗族民歌风味的三拍子歌曲《铃铛舞》,通过听,赏,跳、唱、说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能充分理解表现歌曲。
2、结合音乐让学生了解苗族风情,在学唱歌曲中体验并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 听赏儿童歌曲,初步感受苗族风情。
1、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儿童歌曲《苗家小姑娘过山来》
师:好听吗,
出示典型苗族装扮的儿童图片
师:这张就是老师拍的刚才那位小歌手的生活照,猜猜这个小演员是哪个民族的,
师: 对啦,她的帽子、衣服上的刺绣就是典型的苗族特征,漂亮吗,苗族啊还有更美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苗族,感受它自然的魅力,领略它独有的风情 ————
2、 视频播放苗族的代表特征(苗家寨子、吊脚楼、苗族春节的对歌会、苗族的踩鼓节、赛龙舟、苗银饰品……………)背景音乐:《苗岭的早晨》口笛演奏
师:看了这组图片你能说说心中的苗族吗,
学生激情抒发对苗族的赞美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可以用一个字 “美”来表现。苗族的山美、水美 、歌舞更美,接下来我们就去欣赏一段苗族特有的舞蹈,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 视频播放舞蹈《铃铛舞》
生:看见演员身上挂满铃铛,听到有节奏的铃铛声。
师:这段舞蹈加上了铃铛声,就变得别具一格了,让我们有了与众不同的感受,你们想不想学跳这个有趣的铃铛舞呢,
师生一起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串铃,你们可以试着敲敲,想想怎样用串铃去表现三拍子的强弱韵律。
师:你们真聪明,大家的智慧结合一起,一段欢快的铃铛舞就创编出来了,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我们一起表演你们的创作成果吧
播放歌曲《铃铛舞》
(设计意图:用苗族儿童歌曲导入新课,直观的了解苗族服饰的特点,通过苗族民居、习俗的欣赏激发了学生对苗族的喜爱,通过学生的合作创编三拍子韵律的舞蹈动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鼓励音乐创造。)
二、学唱歌曲,体验三拍子的韵律
1、 师:老师给舞蹈的配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新歌《铃铛舞》
出示部分歌谱
我们静静的听赏一遍,告诉老师这是个几拍子的歌曲
生:很容易就说出是三拍子的歌曲
师:你们能创编一个动作表现三拍子歌曲的强弱关系吗,
生:拍手点手心、拍手拍肩、等等
师:老师请你们做小小“指挥家”,用自己创编的动作为歌曲打节奏。
师:老师想来演唱这首《铃铛舞》,你们愿意帮老师打节奏吗,
师:你们能跟着老师模唱吗,
师弹琴演唱,学生跟着模唱
师:能不能自己跟琴唱歌词呢
生跟琴唱
2、出示后面歌谱
师:找找歌曲中表现铃铛声音的乐句
跟琴来唱唱铃铛声
师:老师唱两种铃铛声,说说你们喜欢哪种铃铛声呢,为什么,
师:(跳音闪烁)同学们说得很好,加上跳音,我们的铃铛声就变得欢快了,你们可以体会一下拍皮球的感觉,动作轻巧,有弹性,皮球就能跳得高,咱们呢边做拍球动作边唱唱铃铛声
接口唱的游戏
学生唱“铃铛声”,老师唱其它部分
师:我们来听听苗家小姑娘是怎么演唱《铃铛舞》的。
播放歌曲
师:说说苗家小姑娘的演唱跟我们的演唱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速度变快了
师:对呀,速度的变化就能改变歌曲的情绪,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再次演唱歌曲吧。
跟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学习歌曲,通过比较,做小小“指挥家”的游戏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突出学习重点)
三、听赏比较,萌生对民族器乐的喜爱之情
师:苗族不仅有动听的歌、别具一格的舞蹈、还有更令人惊奇地乐器呢,下面老师就请你们欣赏一段器乐曲《苗岭的早晨》
师:歌曲的引子部分模仿了谁的叫声啊,
生:鸟儿
出示口笛图片
师:这就是模仿鸟儿清脆、婉转鸣唱的口笛,如此精巧的乐器竟能把百鸟的鸣唱表现得那么淋琳精致多神奇啊~相信我们今天的苗族之旅能让你喜欢上民族艺术,将来更多的去发掘、传承和推广,我们的民族之旅还会继续,老师期待着与你们的再次相逢,让我们在欢快的铃铛舞中结束今天的旅程。
(设计意图:用《苗岭的早晨》器乐曲的听赏,小小的
《铃铛舞》
课题
《铃铛舞》
1、能够用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歌曲《铃铛舞》,感受苗族歌舞的特点,并能以自己喜爱的形式参加表演,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苗族歌曲的特有韵味。
2、能投入地聆听乐曲《苗岭的早晨》,体验小提琴
及口笛所表现乐曲的不同情绪,感受苗族的民俗风情,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
听:《苗岭的早晨》唱:《铃铛舞》
教
学目标
重点难点
学会歌曲并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烘托歌曲的热烈气氛。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串铃等
教后记:
教学法分析
在本课教学时先进
律动教学法、欣赏法等
行舞蹈教学,即让学生掌握了苗族舞蹈的特点,及基本舞姿,同时又让学生熟悉了歌曲旋律,为歌曲教学做铺垫。便于学生短
教材分析
乐曲《苗岭的早晨》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美丽风光,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铃铛舞》是一首富有苗族音调特色的儿童抒情歌曲,歌词生动,旋律流畅、朗朗上口。中间插入“叮当”响的铃声,表现了在丰收的日子里,苗族姑娘身挂铃铛,在木鼓、芦笙伴奏下翩翩起舞的情景。
时间掌握本课内容。
本课歌曲一字多音较为多见,教学时应多注意学生的演唱是否正确。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共课时第课时
二、导入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
1、欣赏口笛演奏的《苗岭的早晨》,教师简要的引导和介绍。2、问:像鸟叫一样的声音是用什么样的乐器演奏的?3、看书中插图,教师简介民族乐器——口笛。4、欣赏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
5、感受乐器音色的表现力,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做出相应的演奏姿势。
四、歌曲教学
1、了解苗族服饰的特点,苗族舞蹈的特点是要使身上的铃响起来。2、学舞蹈基本动作,教师用串铃打出3拍子节奏。3、跟音乐跳舞。4、导入歌曲教学。5、听歌曲,轻轻打拍。6、跟着录音轻声唱。
7、跟着钢琴演唱,难点重点练习。
8、一组同学用串铃伴奏,其余同学演唱歌曲。9、一组伴奏、二组舞蹈,其余组演唱。
五、总结、结束课业
教学过程
铃铛舞 音乐教案 《铃铛舞》
音 乐 教 案
课 题
《铃铛舞》
第 5 单元 第 1 课时
教 学 内 容
听: 《苗岭的早晨》 唱: 《铃铛舞》
教 学 目 标
1、 能够用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歌曲《铃铛舞》 ,感受苗族歌舞的特点,并能以 自己喜爱的形式参
1
加表演,用身体的动作感受 苗族歌曲的特有韵味。 2、 能投入地聆听乐曲《苗岭的早晨》 ,体验小提琴 及口笛所表现乐曲的不同情绪,感受苗族的民 俗风情,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重 点 难 点
教 学会歌曲并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具 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烘托歌曲的热烈气氛。 准 备
钢琴、录音机、串铃等
教后记: 教 学 法 分 析 在本课教学时先进 律动教学法、欣赏法等 行舞蹈教学,即让学生掌 握了苗族舞蹈的特点,及 基本舞姿,同时又让学生 熟悉了歌曲旋律,为歌曲 教学做铺垫。便于学生短 教 材 分 析 乐曲《苗岭的早晨》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美 丽风光,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 活的向往。 《铃铛舞》是一首富有苗族音调特色的儿童抒情歌曲,歌词生动,旋律 流畅、朗朗上口。中间插入“叮当”响的铃声,表现了在丰收的日子里,苗 族姑娘身挂铃铛,在木鼓、芦笙伴奏下翩翩起舞的情景。 时间掌握
2
本课内容。 本课歌曲一字多音 较为多见,教学时应多注 意
学生的演唱是否正确。
3
音 乐 教 案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共
课时
第
课时
二、导入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 1、 欣赏口笛演奏的《苗岭的早晨》 ,教师简要的引导和介绍。 2、 问:像鸟叫一样的声音是用什么样的乐器演奏的, 3、 看书中插图,教师简介民族乐器——口笛。 4、 欣赏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 。 5、 感受乐器音色的表现力,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做出相应的演奏姿势。
四、歌曲教学 1、 了解苗族服饰的特点,苗族舞蹈的特点
4
是要使身上的铃响起来。 2、 学舞蹈基本动作,教师用串铃打出 3 拍子节奏。 3、 跟音乐跳舞。 4、 导入歌曲教学。 5、 听歌曲,轻轻打拍。 6、 跟着录音轻声唱。 7、 跟着钢琴演唱,难点重点练习。 8、 一组同学用串铃伴奏,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9、 一组伴奏、二组舞蹈,其余组演唱。
五、总结、结束课业
5
音 乐 教 案
教学过程
6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7
彝族铃铛舞
彝族铃铛舞,多彩贵州,
余未人 约1613字
彝族是一个历史上英雄辈出的民族。我曾经被一幅彝族古代绘画《战神像》所震撼——战神格赛在战场上被敌人砍去头颅,削掉双臂,但精神永恒,被砍削之处不是流血,而是长出杀敌的利刃,继续血战厮杀。这是彝人壮烈的英雄主义形象、直观的体现。而在绘画手法上,它抽象简洁、线条流畅,没有任何血腥的画面。舞蹈与音乐、诗歌、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是息息相通的。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舞蹈更加直观、凝练、多义、深邃,舞蹈的传承也更加大众化。彝族舞蹈《铃铛舞》就是典型的一例。
《铃铛舞》彝语称《恳合贝》,民间亦称“跳脚舞”、“抄子舞”、“搓蛆打老鸹”等。多种名称本身,就体现了丰富到极致的文化内涵。舞蹈表现了彝人艰难的迁徙、勇猛的战斗、壮烈的牺牲、对祖先的虔诚祭祀等一系列壮怀激烈的历程。在彝族舞蹈中,《恳合贝》不论在文化底蕴的厚重方面,在动作的大起大落、潇洒豪迈上,在地域流传的广度上,都属彝族文化的精髓。
《恳合贝》原先是一种表现征战的舞蹈。往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世纪彝族先祖分封六侯的时代。一说乌蒙山区盛产良驹,在国王举办的祭祖场合也要展示祖先飞骑征战的风采。而舞蹈中所用的铃铛,就是战马所配。一说铃铛在彝族的传说中是沟通天地阴阳两界的神圣祭器。通过舞蹈的铃声,能够惊动先祖,移送死者的灵魂上天。但诸多说法都体现在时而激越时而沉稳的铃铛声能指挥舞蹈的节奏上,故称为“铃铛舞”。这种军事氛围浓烈的舞蹈演变为祭祀祖先、告别死者的舞蹈,也是对战场上牺牲者灵魂的抚慰。
关于《恳合贝》的传说有数种。在《中国民间歌谣谚语集成•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卷》中搜集了一个《搓蛆打老鸹》的传说:“古代彝族有位祖先,为维护本民族利益而被敌方杀害。族人骑马四处寻找遗体,发现其卡在悬崖峭壁的半腰上,已经有蛆虫乌鸦啄食。人们沉痛万分,摇铃吼叫踩蛆虫赶老鸹,为此而兴恳合贝。”这个传说在乌蒙山区的彝人中流传甚广。
后来,《恳合贝》成为一种丧葬舞蹈。在死者安葬前的某一个日子,多为第二天,就要唱恳合歌哭丧。亲友们就跳起了恳合贝。舞者都是男性,只要是双数,都可以组合起来跳。因为舞蹈中有许多双人配合起来跳的、被称为“土跟斗”的动作。这种双人配合的男性舞蹈与其他舞蹈中男女组合的双人舞大相径庭,它大体上是一种独特的、没有主动与被动的、二人比较对称的动作。丧仪上,4至8人一组,可以有若干组人跳。在舞蹈的同时,丧仪上有恳合歌,有唢呐吹奏,但这些似乎与舞蹈的节奏无关,舞者是用自己手中的铃铛来十分默契地掌握节奏。这是一种极能“抗干扰”的技巧。
一位彝族老毕摩告诉我:“《恳合贝》是丧祭场合跳的。跳《恳合贝》是为了纪念老祖先。老祖先来到这块地方不容易呵,流了多少血死了多少人。”他边说便比划动作,“这‘箐鸡钻竹林’要钻得灵巧,就像当年老祖宗开荒种土的时候一样,钻不好,衣裳都成筋筋绺绺了。这‘青蛙跳石’,就是老祖先找跳蹬过河,要跳得轻巧。还有‘蜘蛛牵网’牵起大网网坏人都跑不脱??”在老毕摩口中,铃铛舞蹈的几十个动作都有自身的含义,他都能一一说出门道来;有的我不怎么听得懂,但通过他一招一式的比划,舞蹈独特的神韵就全出来了。
2005年,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选送的赫章县《彝族铃铛舞》,在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中获得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项“山花奖”优秀作品奖。2006年彝族火把节前夕,我在水城彝族乡观看了铃铛舞舞台版的排练演出。经过2000多年的传承、衍变,现在的铃铛舞,已是男女合跳,服装道具都可谓精美。如今在舞台上跳铃铛舞、获奖领奖、欢天喜地的年轻人,对《恳合贝》的传统含义已经知之甚微了。当时我有一段与表演者的对话:“这铃铛舞你们一般是什么时候跳,”“火把节演出,还有一些节日的演出。”“为什么要用铃铛,”“好听,节奏感强。”“会唱恳合歌吗,”“老班子会,我们会哼哼,记不到词了??”这是21世
纪铃铛舞传承的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