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梨
枣
心尚孩:心智还未成熟,还像一个小孩子。
黄犊(dú):小黄牛。
倏忽(shū hū):很快,一转眼。
颜色:脸色。
【大诗兄说】杜甫的这首诗,我只喜欢前四句。不是说后面写得不好,是后面写得太惨,不忍去读。五十岁时回忆十五岁时的光景,有谁从小康人家堕入困顿,心情都不会好受。
杜甫就是这样。年少时光,出身官宦世家,身处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满满的都是美好回忆;中年以后,身逢安史之乱,携家带口四处漂泊,饱一顿、饥一顿,贫贱夫妻百事哀。
还记得年少时的日子吗?就像老电影在回放。秋日的光景中,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向我们跑来。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结实得就像一头健壮的小黄牛。少年露出少不更事的笑容。太平日子、优裕环境里长大的孩子,都没啥心眼儿。
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八月,你看庭院里果实累累:大黄梨挂满枝头,沉甸甸地坠下来。大青枣开始泛红,这种颜色太好看,人们就叫它“枣红”色。大诗兄别的不会,对吃的研究相当深厚:我晓得好吃梨子的产地有河北昌黎、有安徽砀山,上海周边郊区还产出一种脆嫩多汁的“翠冠梨”;好的大枣,是山东乐陵枣、陕北“狗头枣”、新疆和田大枣……
吃,当然是一种享受;采摘,更是一种乐趣。“一日上树能千回”虽然是夸张,但是馋到什么程度,也可见一斑。看到这里,我们都笑了:原来杜甫小时候,跟我们也一样,彼此彼此。就凭这一句,我也敢说,杜甫是最早感知到“人是从猿进化来”的人。
重要通知
明天(9月23日,本周六)下午2点,大诗兄将在上海钟书阁芮欧店(南京西路1601号芮欧百货4楼)举行《一年好景君须记:古典诗词中的季节之美》一书的讲座暨签售活动。
嘉宾:上海电台首席主持人秦畅。
大诗兄与你相约,不见不散!
描写儿童 ?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关键词】
诗词名句,人物,形象,儿童,少年
【名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出处】
唐·杜甫《百忧集行》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译注】
想当年,我十五岁心智未成熟,还像个孩子一样,体魄健全,精力充沛,像头小牛一样横冲直撞。八月,院子前的梨枣成熟了,我上树摘果子,一天不下千次。
【说明】
《百忧集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生活极其穷困,只有充当幕府,仰人鼻息,勉强度日。然而,诗人一贯持有的高尚节操,使他难为“摧眉折腰事权贵”之举,因此时遭冷遇,颇不得意,良多感慨。
【赏析】
这首诗题为“百忧集行”,一开始却谈喜。使人回忆少年生活的一个片段,那时精力充沛,体魄强健,充满青春活力。所谓“健如黄犊走复来”,就是生动的写照。当时八月份,庭前的梨枣都成熟了,诗人爬树采摘,一天能上树千回。当然“千回”是夸张的语气,极言次数之多,正是“心尚孩”的真实写照。
十五岁的年龄,按现在来说也不算小了,在当时来说应该早就脱离了孩子的顽皮、幼稚行为。杜甫却“十五心尚孩”,表明了作者保持了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一个“尚”字,就概括了杜甫由童年到少年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爬树是男孩子展示自我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作者的爬树并不是为了自我展示,只是一种为了获取东西的单纯动作。因此前几句对年少时生活的描写,不是怀着喜悦的心情颂扬自我的,而是以忧伤怀念的心去回忆少年美好往事的。杨伦对这首诗开头的眉批是:“聊以泄愤,不嫌径直。”(《杜诗镜铨》卷八)
(责任编辑:夏素筝)
.汪曾祺散文集《人间草木》:为折腊梅花一日上树能千回
当前位置: 首页>娱乐中心
汪曾祺散文集《人间草木》:为折腊梅花"一日上树能千回"
发布时间: 2014-10-16 14:20:33|来源: 人民网|作者: 陈苑|责任编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进行连载,禁止其它网站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出版社联系)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陈苑)《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名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这是一部写给所有文学爱好者的最珍贵的名家经典作品,本书通过精选汪曾祺先生的多篇经典散文,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堪称当代小品文的经典,让读者足不出户便能领略一代散文大师作品的风采。
《人间草木》精彩书摘(一):北京最好的菊花在老舍家里
《人间草木》精彩书摘(二):
腊梅花
“雪花、冰花、腊梅花??”我的小孙女这一阵老是唱这首儿歌。其实她没有见过真的腊梅花,只是从我画的画上见过。
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东南之有腊梅,盖自近时始。余为儿童时,犹未之见。元祐间,鲁直诸公方有诗,前此未尝有赋此诗者。政和间,李端叔在姑溪,元夕见之僧舍中,尝作两绝,其后篇云:‘程氏园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凭朱栏。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作寻常两等看。’观端叔此诗,可以知前日之未尝有也。”看他的意思,腊梅是从北方传到南方去的。但是据我的印象,现在倒是南方多,北方少见,尤其难见到长成大树的。我在颐和园藻鉴堂见过一棵,种在大花盆里,放在楼梯拐角处。因为不是开花的时候,绿叶披纷,没有人注意。和我一起住在藻鉴堂的几个搞剧本的同志,都不认识这是什么。
我的家乡有腊梅花的人家不少。我家的后园有四棵很大的腊梅。这四棵腊梅,从我记事的时候,就已经是那样大了。很可能是我的曾祖父在世的时候种的。这样大的腊梅,我以后在别处没有见过。主干有汤碗口粗细,并排种在一个砖砌的花台上。这四棵腊梅的花心是紫褐色的,按说这是名种,即所谓“檀心磬口”。腊梅有两种,一种是檀心的,一种是白心的。我的家乡偏重白心的,美其名曰“冰心腊梅”,而将檀心的贬为“狗心腊梅”。腊梅和狗有什么关系呢,真是毫无道理~因为它是狗心的,我们也就不大看得起它。
不过凭良心说,腊梅是很好看的。其特点是花极多,——这也是我们不太珍惜它的原因。物稀则贵,这样多的花,就没有什么稀罕了。每个枝条上都是花,无一空枝。而且长得很密,一朵挨着一朵,挤成了一串。这样大的四棵大腊梅,满树繁花,黄灿灿地吐向冬日的晴空,那样地热热闹闹,而又那样地安安静静,实在是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不过我们已经司空见惯,
每年都有一回。
每年腊月,我们都要折腊梅花。上树是我的事。腊梅木质疏松,枝条脆弱,上树是有点危险的。不过腊梅多枝杈,便于登踏,而且我年幼身轻,正是“一日上树能千回”的时候,从来也没有掉下来过。我的姐姐在下面指点着:“这枝,这枝~——哎,对了,对了~”我们要的是横斜旁出的几枝,这样的不蠢;要的是几朵半开,多数是骨朵的,这样可以在瓷瓶里养好几天——如果是全开的,几天就谢了。
下雪了,过年了。大年初一,我早早就起来,到后园选摘几枝全是骨朵的腊梅,把骨朵都剥下来,用极细的铜丝——这种铜丝是穿珠花用的,就叫做“花丝”,把这些骨朵穿成插鬓的花。我们县北门的城门口有一家穿珠花的铺子,我放学回家路过,总要钻进去看几个女工怎样穿珠花,我就用她们的办法穿成各式各样的腊梅珠花。我在这些腊梅珠子花【文章阅读网】www.52yuewen.com当中嵌了几粒天竺果,——我家后园的一角有一棵天竺。黄腊梅、红天竺,我到现在还很得意:那是真很好看的。我把这些腊梅珠花送给我的祖母,送给大伯母,送给我的继母。她们梳了头,就插戴起来。然后,互相拜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
图书资料:
书名:《人间草木》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4月
文章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
分享到:
20K
?
百转千回
百转千回,归来的昆曲
【 内容摘要 】 :从讨论二十一世纪以来昆曲的回归和昆山腔兴起到鼎盛的现象出
发,试图从今昔的对比中审视新环境下昆曲生存土壤中各方面因素,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使昆曲在百花齐放的多元化的文化坐标中健康发展。 关注这门古老的
艺术, 增强人们在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历史感, 弘扬属于我们民族对自身文明的自
信,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创造力。
【 关键词 】 :昆曲;回归;定位;发展;
昆曲是中华民族的一门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它和希腊的悲剧,意大利的歌剧,俄 国的芭蕾,英国的莎剧一样,深刻反映所属民族的精神与心声。昆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 的瑰宝,从兴起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从不起眼的地方声腔到剧坛的一枝独秀。 它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并最终以流丽优雅的独特唱腔,高超精湛的表 演技巧,以及美仑美奂的舞台造型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曲 史—自序》中指出“一代又一代之文学” [1],不可否认的是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昆曲 依然是明珠一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的是人事,用来推指艺术也未 尝不可。对时尚的追求,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层出不穷的 , 昆曲从巅峰的极乐到奄奄一息 的冷寂,一部昆曲史,道尽人间情,失去时尚的标签,挨过命悬一线的尴尬,如今吹到 我们身边的昆曲风,已是百转千回,虽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但人 对大美大雅的审美理想却安如磐石,也正是这种理想,归来的昆曲才充满耐心。本文试 图采用比较的方法,从影响昆曲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探究昆曲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 西,力图给昆曲的未来之路提供借鉴,使昆曲在现代文化坐标中健康发展。
昆曲发展路在何方,为了更清楚地阐述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首先,我们必须对今天昆曲的发展态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立足现实,客观对待,找准 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次昆曲作为历史悠久的一门艺术,它的兴衰不仅与艺术本身的发展 规律密不可分 , 而且与社会的发展潮流等因素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统筹全局, 借鉴历史, 只有在把握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继承发展。再次,在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昆曲作为优秀 的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的义务,发扬光大是我们的任务,盲目乐观和静观其变都只会 伤害这株兰花,摆正昆曲的姿态,端正我们的态度,有切实有力的措施和行动才是关键, 如何做好这一点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
时间这个概念,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讲,考虑最多的也无过于轮回。新千年伊始, 怀揣梦想的人们在展望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在默默地历数着过去的一百年,几百年。在 历史的回眸中人们惊喜地发现六百多年的昆曲历经沧桑, 除却如潮的观众, 华美的舞台, 粉黛不施的昆曲仍是明珠一颗。 在 2000年的第一届昆曲艺术节上,昆曲也踏上了它的新 千年轮回之路。接着在 2001年的 5月 18号,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国的昆 曲艺术以全票通过的方式成功入选全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古老而优雅的昆曲重回大众视野,一时间来自政府和国际的关注也让沉寂已久的昆曲演 出市场充满信心,并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2004年冬天,江苏昆剧院排演的新版全本 《长生殿》有台湾儒商陈启德投资近 800万元,聘请曾获奥斯卡奖的叶锦添担任美术设 计,同时吸引了许多顶尖的艺术家加盟,以排演原汁原味的《长生殿》为努力方向,演 出来到北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样由江苏昆曲院排演的《 1699桃花扇》也在 2006年北京的保利剧院正式公演。登台的演员是该剧团二十年来招收的唯一的一批演员,他 们的平均年龄只有十八岁,年轻的面孔吸引的不少的观众。此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 《牡丹亭》更是绸缪已久,从 2002年到 2006年,从北京大学的百年讲堂到美国的西海 岸,观众流连于它的不可思议的美和至纯至真的雅。习惯于生活在速食文化中的现代人 猛抬头遇上美轮美奂的昆曲,恰就好比游园惊梦的杜丽娘惊讶于姹紫嫣红的春景,只把 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低声吟唱。如今,回归的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代表,是什么赋予了它穿越时空的力量,在它的百转千回中,我们也许能找到答案。 六百多年前,昆山腔,也就是昆曲的前身,还只是作为南曲四大声腔之一的地方声 腔,虽然它和海盐腔一样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但在地位上却远不如海盐腔。后来由明 嘉庆时期的魏良辅等在原来昆山腔的基础上汇集南北曲的优点,把筝,阮等乐器加入清 唱的演奏中,并且采用的是中州韵,从而创造出一种清丽优雅又不失严谨的水磨调。如 果说水磨调的产生在昆曲今后的发展与传播开辟的更为广阔的空间,那么接下来庆隆年 间的太学生梁辰鱼用水磨调创作的《浣溪沙》则是昆曲史上的惊天春雷。《浣溪沙》的 成功以及接下来涌现的传奇创作热潮,不仅使昆山腔大放光彩也使传奇找到了最好的搭 档。吕天成在《曲品 . 自序》中说,明后期的传奇创作“时作纷出” [2],祁佳彪也在他的 《远山堂曲品 . 凡例》中指出“作者如林,大江以南,尤标赤旗” [3]。昆曲在此时的大明
王朝慢慢站稳脚跟,紧接着昆曲家班也粉墨登场成为时尚新宠。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 乾隆年间的两百多年是昆曲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国的戏曲在经历了明初的长期沉寂,随 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思想大解放潮流的涌动,戏曲中心由北方迁移到南方,昆山腔雄踞 剧坛,和以往不同的是大量的文人学士投身到了戏曲的创作中来了,也出现了大量的戏 剧评论。昆曲无论是在表演艺术上还是在舞台艺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598年,大明王朝已经走过了 230年的漫长历程快要接近尾声,而世俗精神却异 常繁荣,《牡丹亭》的问世,在当时的戏剧文化界轰动一时,原用宜黄腔写的剧本在经 过昆山腔的改换后,传奇的文学性和音乐美和谐统一,成为中国戏曲文化史上第一流的 佳作。明末清初的昆曲秉承昆曲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传统,苏州派作家, 以及“南洪北孔”为昆曲传奇的创作注入了新的元素。叶德辉在他的《秦云撷英小谱序》 中称:“昆曲雍和,为太平之象;秦腔激越多杀伐之声” [4],对昆曲的评价可谓中肯。 康乾盛世中诞生的《长生殿》和《桃花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典生活最华美的一页。 到康熙年间优秀剧本仍大量涌现,这一方面为昆曲演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也 出现由于文人刻意对雅的追求,以及在乾隆时期,朝廷也开始过分介入传奇创作,剧本 呈现出过度雕琢的现象,加速了作品的案头化。为了走出困境,在演出市场,折子戏的 涌现为昆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折子戏使昆曲的表演家门、程式走向完备,推动昆曲表 演艺术走向巅峰。其实,早在嘉靖至明末,昆山腔表演的角色分行就已经走向了独立发 展之路,到清中叶,已经形成了“江湖十二角色”的体制。 《扬州画舫录》中记载; “梨 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 男角色;老旦、正旦、小旦、帖旦,四人,谓之女角色;打诨一人,谓之‘杂’。此‘江 湖十二角色’” [5]。与之相对应,中国戏曲的脸谱到这个阶段各种规格已大体具备了。 在表演程式上,我们可以从乾嘉《梨园原》 ① 、《审音鉴古录》 ② 、《闲情偶寄》 ③ 这些记 录昆山腔历代优秀演员的表演艺术经验总结的著作中看到端倪,比如对充满写意色彩的 水袖表演的描写。
至此,我们对昆曲的发展做一个小结:可以说没有昆山强的革新和梁辰鱼的《浣纱 记》的珠联璧合就没有昆曲后来的一只独秀。用文学理论的术语来讲就是内容和形式的 统一。经过折子戏的精工打磨,昆曲艺术更趋完美,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三百年,主观 上有大量的优秀剧作者为昆曲提供剧本支撑,一代代的优秀艺术经过口传心授,不断在 实践上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此外还有大量的戏剧理论文章出现。客观上昆曲演出拥有
最多的观众,这些观众上至宫廷达贵,士人才子,下至平民百姓、里巷小儿。在演出上 也经常的到文人达士的支持与资助, 如曾任内阁辅臣的申时行、 王赐爵都有自己的家班。 他们不仅是昆曲的鉴赏者, 有的还经常直接参与舞台排演和演员的培养工作。 张岱的 《陶 庵梦忆》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6]。也正是由于以上条件的支持,昆曲才逐渐走向成熟, 使接下来的时间里不至于因为自身发展不完备而被历史淘汰。 《中国昆曲》从戏剧文学、 音乐构成、表演体系三方面给昆曲做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概括,“古典戏剧文学的最高品 位”,“古典音乐的最后遗存”,“古典戏剧表演的完美体系” [7]。
从昆曲走向繁荣鼎盛的大环境来看,明清两季,听戏无论是对普通老百姓还是文人 士大夫来讲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知识普及,通过听戏可以学到知识,也是他们 审美的一种途径,中国封建社会的农耕文化和儒家文化给昆曲发展提供了温床,让它在 我们的心中扎根发芽。
二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电子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外来影视 文化、网络文化以及本土崛起的大众文化来势汹汹,锐不可当,一时间使传统文化猝不 及防。新时期昆曲市场的逐渐复苏固然是令很多人快慰的事,但姹紫嫣红背后的断壁残 垣也同样揪着很多人的心。由于长期以来走出大众视野的昆曲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事 实上, 在很多情况下是任其自生自灭的, 如今昆曲发展面临的一些瓶颈也是显而易见的, 观众是舞台艺术的生命,从演出效果上看,如今在昆曲的舞台下,观众在减少这也是不 争的事实。即使是场场爆满的剧目,台下有多少观众是在欣赏,多少使来了解的,又有 多少是来凑热闹的,所以为了能让观众重回剧场各家昆曲剧团都在努力。《都市快报》 在一次对热心读者的调查中, 一位从没看过昆曲的读者竟一下给昆曲提了六套改良方案, 甚至建议唐明皇向《环珠格格》中的皇阿玛学习。
从经费上说,虽然国家的财政补贴都在逐年增加,但对于剧团的发展来讲仍是杯水 车薪,除了一些影响较大的剧团外,大多数的剧团的经营常常捉肩见肘,有些人出于对 经济利益和名声的追求也投资,但结局是到现在还没有成立一个昆曲的科班好好的培养
几百个昆曲演员,往往是演员的基本功还没有练好就排出很多大制作的戏,周游列国去 了。所以说,与今天的主流文化之间要达到和谐的剧目昆曲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从演出实践上分析,中国戏曲的一大特点是虚拟性,它体现在人物、动作、布景、 舞台时空等方面的非写实的假定性,依此达到以虚写实、虚实相生。尽可能的在有限的 时空中表现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艺术效果。另外戏曲为了适应民间演出的需要都很 节约成本,从而形成“简约”的艺术风格,不刻意追求场面的华奢华气派。主要靠生动 的剧情,真挚的情感和出色的表演来打动观众。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介绍说,他的昆 曲一直找不到好的演出场所,因为如今的剧场修得金碧辉煌的,租价往往好几万。观众 少,票价高,现在有些国有剧团之所以难以走出“多演多赔,少演少赔”的怪圈,演出 成本过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从戏剧的功能上看,主流文化体现出浓厚的官方意识与要求,而昆曲追求世俗精神, 表现世俗生活,多以社会批判和精神的宣泄与补偿见长,近年来,在国内“经济搭台, 文化唱戏” [8]蔚然成风,为了给地方当名片、树形象,把昆曲作为敲门砖,要知道“保 护遗产不是为了参观” [9]。有的剧团还以“汶川地震”为题创作的昆曲剧本,精神虽然可 嘉,但忽视的文艺发展的规律,昆曲在农耕文化和儒文化的时代,是作为知识普及和教 化的手段存在的,在今天的传媒时代,这样做无疑是在自己揭自己的短。
以上通过我们对昆曲现状的认识,首先我们应该清醒的知道,新千年是昆曲发展的 大好时机,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还有很多不利的条件。只有正确的态度,昆曲 才会有美好的前景;其次,昆曲发展,长路漫漫,如何走好每一步,我们必须前瞻后顾, 审时度势。
三
新的千年, 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其实从渐衰到现在昆曲已经经历了三次时代的 考验,虽然很努力,也只是维持着衰而不亡的局面,一:花雅之争。乾隆后期,众多的 地方花部声腔粉墨登场,花部乱弹以新颖的唱腔,精彩的表演开始撼动昆曲的地位。四 大徽班进京后京剧形成并迅速取得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追捧,观众的喜好是舞台艺术的 晴雨表。此外,清后期连年战争,充满杀伐之气的社会氛围,盛世元音也无法唱响。人 们听不了那种过于平静高雅的声音。 二:民国时期, 20世纪初, 京剧成了戏剧界的魁首。
昆曲除了只有极少数人关注外,一时无人问津,五四前后,各种新文化源源不断的涌入, 现实的诱惑让人们趋之若鹜。三:建国后,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各种新旧文艺都摩拳 擦掌,刚在《十五贯》中小试牛刀的昆曲又不幸在**中险遭灭顶之灾。虽然在接下来 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昆曲在八字方针的保护下慢慢发展,但成效始终不大。从以上三 个阶段的简单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良好的社会现实条件,昆曲也只 能是“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就为我们以后的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昆曲是否还要延续它 上一阶段的命运?它在舞台的复兴会不会是昙花一现?它所发射出的光芒是复兴之光还 是回光返照?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是昆曲研究界所关注的热点。归来的昆曲将以何种姿 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 面对新的时代挑战, 昆曲发展路在何方?为了更好的回答和解决以上 问题,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论述:
展望昆曲市场,首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昆曲,正如我们在第二部分里所谈 到的,经过三百多年的洗练打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艺术样式,它和我国的诗词 曲赋一道,穿越时空,吹尽黄沙始到金。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艺术门类, 不论诗歌, 音乐还是戏曲都有其新陈代谢的过程, 然而曾一度为人们所喜爱的艺术如 《诗 经》、《离骚》等,既没有随着所属朝代的湮灭而散落,也没有因为疏离社会主流而被 遗忘,反而正是由于它们的优秀与悠久成就了它们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置身于优秀传 统文化之中的昆曲应该充满信心,相信真正的美是可以穿越时空永垂不朽的。
同时,从影响昆曲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新时期也无疑成为昆曲发展的良好时机, 在我们上面提到的三个百花齐放的时期里昆曲在渐行渐远,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虽然 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难题,但其中透露出的新气象更令人振奋,第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社会和谐的加强,人们的文化娱乐项目也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昆曲也渐 有了市场空间。从个人自由来说,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形式,较少受到 以前那样的限制。第二:自上世纪以来,各昆曲剧团在海外的演出都非常受欢迎,对他 们来说,昆曲是他们了解中国历史,感受中国文化的窗口。第三:近几年来,来自政府 和世界教科文组织和学术界的重视,也有力地提升了昆曲在文化艺术界的地位。第四:昆曲从社会边缘扩及都市主流社会,成为国家文化方面的议题,并且得到了介入文化公 共政策讨论与制定过程的机会。此外,还有一大批致力于昆曲发展的有识之士,昆曲艺 术大师俞振飞先生,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张卫东先生。综上,内外两方面的因素,我们 能够得出这样的认识,昆曲在世纪初的绽放并非空穴来风,对它的发展前景我们也是充
满信心,昆曲的生命力决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无论怎样发展,它都不可能彻底割 断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即便是在充分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传统文化也有其生存的 空间,这在当今发达的欧美和日本等国能找到很多例证。经过长期文化积淀的昆曲所反 射出来的文化精神、审美情趣以及特有的形式之美具有独特性和超群性,并不能被其他 新的艺术形式所替代和覆盖。同时我们也该清醒的认识到无论怎样,昆曲毕竟在大众的 视野中已沉默太久了。昆曲复兴,长路漫漫。这样我们接下来要谈的情况就格外重要了。 其次:在坚定信心的基础上我们对昆曲的足够的耐心和谨慎的态度尤为重要了。谈 到这点,我们不能不提起这样一批人,是他们在昆曲命悬一脉的时刻前仆后继的延续着 它的点点生机,相对于那些在昆曲叱咤剧坛时为它锦上添花的人来说,这批人的雪中送 炭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是它们的耐心和远见守护这株兰花,如蔡元培、吴梅这样的大教 育家艺术家,他们把昆曲引入北大的讲坛,为昆曲的生存呕心沥血。在表演实践上,传 字辈艺人肩挑昆曲大旗,排除干扰只为学艺。也正是这些人的不放弃,才保存昆曲的希 望之火。从花雅之争中渐败下阵来的昆曲已经等待了三百年,新世纪的曙光让一些新旧 文艺都跃跃欲试,兵家有“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新的环境中找准属于自己 的坐标前途才能不至于盲目。所以我们不妨静下心来,作如下分析:
以长期来,我们的文化建设中“不破不立” [10]的指导思想造成的大多是“只破不立” [10]的结果,偏执与冲动已使我们葬送了很多不可再生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承载 和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状态,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和古遗存。 所以,在对待劫后余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我们在不能重蹈覆辙了。在多元审美文化 共生共存,争奇斗艳的今天,戏曲工作者应更加谨慎。
在具体的实践中昆曲作为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自有它不同于其他传统艺术的特色, 拿诗词来做比较的话, 用文字来记录是它们的相同点, 它们和昆曲一样也可以用来演唱, 不同的是,诗词的乐谱至今也没有能完全解读,而对于昆曲的乐谱则有工尺谱而得以保 存,使我们能够认识中国古代歌曲的唱法。此外,对于诗词,即使乐谱遗失也不会对我 们今天的审美产生太大的障碍,而对于昆曲不仅是乐谱,而且在表演技巧、舞台美术上 都有严格的要求,因为它们的昆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部分的完美融合才造就了昆曲 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在昆曲折子戏阶段,在大多数情况下,观众最注重的不是故事情节, 而是演员的唱功和身段,所以无论对于那一个环节,都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不能犯顾 此失彼的错误,我们的保护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
上面谈到的是昆曲和诗词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关系, 相对于此昆曲和一些物质文化方面 的特征更加显而易见,同时也是最容易忽视的。这突出表现在它的流传上,昆曲艺术多 少年以来都保持着口口相授的传统, 和展台上的古玩字画不同的是它们看不见, 摸不着, 它不是定格的舞台造型, 而是一段历史一种生活方式, 正由于此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呵护。 再次,有了信心的支持,当我们用谨慎和充满耐心的双眼环顾四周,具有丰富文化 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昆曲,理应在我们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为了更好的弘扬和 发展它。
在政策上,国家文化部早在 1982年就提出了对昆曲工作的八字方针:保护、继承、 创新、 发展。 [11]1984年中央有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昆曲的文件, 组织了大量的昆曲汇演。 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给昆曲发展开辟了美好的前景。如今我们更加认识到不能任由昆曲 在时代的潮水中自生自灭,政策的扶植保护是先导。
在经费上,联合政府企业民间等多个链条,多方筹措资金解决昆曲发展得好后顾之 忧,提高演员的待遇水平,就在去年政府曾拨款 5000万扶植昆曲,尤其是浙江文化厅将 昆剧团立为全公益性单位,这是对昆曲传承的最大扶持。
在教育上,加强对昆曲艺术欣赏的教育宣传力度,不断创造出昆曲的欣赏对象,培 养观众对传统艺术的爱好和兴趣, 使昆曲艺术有源源不断的欣赏者和批评者, 传播昆曲, 社区是一个重要平台,让昆曲回归民间。
在实践上,创造机会上演优秀的昆曲剧目。一方面使演员掌握和熟习民族化的表演 艺术,为更多的昆曲工作者创造机会进行艺术实践,做好下一代演员的培训工作,使昆 曲发展后继有人。
此外,如多多鼓励各地昆曲剧团定期交流在实践方面的心得体会,充分利用现代的 传媒手段,在竞争中改革,在发展中完善,为新时期昆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优秀 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的人的了解和喜爱,增强我们对优秀文化的认知能力。典型的文化 保护工作的基础就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做起来并不难,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组织的一个 原生态歌舞表演唱遍欧洲,他们的表演者是普通的牧民 ; 丽江组织的一次纳西古乐表演也 曾轰动维也纳,他们的参加者是一些平日在街头修自行车的老人。这些行动完全“出于 一种对文明的自信”。 [10]
如今在大众的眼中,昆曲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这种身份是历史和人民大众赋予的,这原因有来自文艺内部房 展规律方面的,也有来自外部环境条件的。昆曲那些曾使 ” 举国若狂万人空巷 ” 的流金岁 月已经不可复返了,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从艺术实践上,想通过人为的方式 使昆曲改头换面,演变为一种领导审美文化潮流的时尚文化的努力是不成功的,相反保 持传统神韵的昆曲可能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昆曲改革因该有明确的文化定位意 识,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质,旗帜鲜明地面对观众。作为这个兼容并包的社会的一份子, 昆曲应该立足现实无需和流行文化争个高下。如今归来的昆曲,走过曾经的流行美,成 了美的前辈,这就是昆曲最好的姿态。
六百多年来,昆曲百转千回,一路走来它给人们带来了华美的视听感受,它的美曾 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正如《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评价的那样:“这个民族,太爱 好戏曲表演了。” [12]听昆曲、唱昆曲曾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一代又一代的国民心中生根 发芽, 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立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 《牡 丹亭》、《长生殿》等一类剧目仍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的原因,所以保护和重视昆曲的 原因也不仅在于它讲了一段事,道了一段情,更在于艺术本身跨越不同时代,不同国界, 不同语言的穿透力。历经千年轮回的昆曲,见过人海如潮的狂热,享过众星捧月的尊贵, 挨过曲终人散的冷寂,蓦然回首风华依旧的昆曲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在前卫与时尚的流 行前沿下,与世俯仰,步步生莲,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描写的成熟的词 人苏东坡一样,
【注释】
① 黄旛綽 梨园原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原名 明心鉴现收于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第九册 中 国戏曲出版社 1959年 8月
② 审音鉴古录昆曲演出剧目选本 所选曲目包括 1昆曲在乾隆后期的演出实录。 2 感其导演提 示,针对时弊,匡谬正俗规范昆曲演出正脉。学苑出版社 2003年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M].蓬莱阁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吕天成 曲品 [M].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5年 7月
[3] [明 ]祁佳彪 远山堂曲品 [M].上海古籍文学出版社 1995
[4] 叶德辉 秦云撷英小谱 [M].
[5] 扬州画舫录 [J].中华书局 1997年 12月
[6] [明 ] 张岱 陶庵梦忆 [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年 5月共八卷成书于明亡后,乾隆四十年 (1794)出版
[7] 李晓 中国昆曲 [M].百家出版社 .2004年 5月
[8] 高丙中 中国民俗学发展三十年历程 [J].民俗研究 济南 2008-3(5-12)
[9] 孔芳芳,阮仪三 ; 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参观 [N].中国文化报 2006-12-1
[10] 周泰 苏州昆曲 [M].苏州大学文化丛书苏州大学出版社
[11] 韩毓海 从基层重建中国多元化时空观 [J].绿叶 北京 20080— 7(56-62)
[12] [意 ]利玛窦 利玛窦中国札记 [M].何高济,王遵仲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9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 [N]光明日报(海外版) , 2007-01-09
百转千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百转千回
作者:刘一畅
来源:《作文与考试 ·初中版》 2013年第 10期
从年少到少年,两个字看似只是位置的颠倒,可是真正实现这两个字的变动,其间要经历 多少的沧桑变化。或许,用 “ 沧桑 ” 并不合适,我们的人生毕竟才走了一小半。站在这里,伫足 回望,过去的一幕幕就像胶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放映。一年前,三年前,五年前甚至更久更久 以前的自己,她们在我回头的那一瞬间,都从远处蹦了出来,手拉着手站在我的面前,笑嘻嘻 地对我说:“ 我们就是曾经的你呢。许多年前我们是这个样子,许多年后我们还是这个样子, 可是你好像变了好多。 ” 我知道,过去种种都如同刚发生过般存在于我的记忆之中,即使岁月 流逝、季节更迭也无法消逝于无形之中。那都是我曾走过的路,曾经历的蜕变,唯有踏过它们 才能走向我的明天。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时光飞逝 …… 这些都是用来形容时间游走之迅疾的词语。而这快到 让人无法有太多反应的过程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话:青春和美丽是不会永远留存的。时光会带走 青春,在你的脸庞上留下岁月的痕迹。所以,要在人生短短几十年找到可以使自己的双脚坚定 站在大地上的东西且不会被流光所抛。犹记得一部电影里的一段台词:“ 我认识你,我永远记 得你。那时侯,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 在的你比年轻时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容 颜。 ”
—— 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容颜。
成长本身就是一种美丽,它是一种饱尝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后,充满坚定隐忍与沧桑的美 丽。
走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离过去越来越远,离梦想越来越近。当我迈着并不轻盈的步伐坦 然地走着的时候,心中渐觉动容。我们一路这么走来再这么走下去,在不断逝去的年华中渐渐 磨去棱角,唯有在回首中暗自唏嘘,并咂摸人生的滋味。
生命之路途百转千回,不断有人走进与离开。因有了这千般流转的人生,才使我们更加懂 得铭记与感谢,珍惜与完满。
我们的人生应是一条河,波澜不惊,生生不息,并且能深刻体味到唯有安静的流水方可流 得深彻而绵长。所谓静水流深,任何深厚的感情都不会有一个热闹的表象。
“ 无须更多言语,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 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 ”
百转千回,殊途同归。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诗词日历|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