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派
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论语》於1932年 9月16日在上海创刊,林语堂主编。第27期起改由陶亢德主编。第83期起署郁达夫、邵洵美二人编辑。邵洵美实际负责。第 106期起署“文字编读邵洵美”。第110期起,“文字编读”又增林达祖一人。1937年8月1日出至第 117期,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刊。1946年12月1日复刊为第118期,仍由邵洵美编,至1949年5月停刊,共出177期。其间林语堂又先后主办《人世间》(1934,
1947)两个刊物。 1935)、《宇宙风》(1935,
林语堂始办《论语》,即提倡幽默,倡言“不谈政治”自命“言志派”,反对涉及“党派政治”的“载道派”。《论语》初期文章尚多对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社会的讽刺。鲁迅曾应邀投稿支持,意在争取并给以善意批评。至《宇宙风》时期,林语堂则进一步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主张“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自命为“性灵派”与“语录体”的继承者。至此,思想消极的一面更有所发展。
论语派提倡的“无所为的幽默小品文”,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30年代前期,实际起了麻痹人民群众、导致青年逃避现实斗争的不良作用。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文学阵营对“论语派”主张进行了必要的批评和揭露。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这一诗派既受益于法国象征诗“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又与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的诗美追求一脉相承。从诗歌内在审美机制的衍化角度来看,现代诗派的诗美建构是对初期象征诗派象征品格的继承与超越。他们善于借助感性对应物,用暗示象征的方式,在主客融会、双向同化的过程中超越客体的表象世界,传达内心各种幽微难明的个人化情意。
从内容上看,现代派诗人追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的创作风格,力图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诗歌的主题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彷徨和失落。这个主题在戴望舒诗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诗歌技巧上,现代派继承了初期象征派对“纯诗”的强调,对“契合”与“暗示”的强调,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借鉴。但是,现代诗派排除了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的盲目照搬,将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融合在一起,不仅是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象单元和主体的人生感悟有机地融纳整合,形成诗歌的整体意象之美。
1
九叶诗派:
(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七月诗派:
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
山药蛋派
上个世纪40年代初,山西作家赵树理坚持用大众化、通俗化的手法,写出了一批关注农村农民的优秀作品,这些带着乡土味的“土得掉渣”的创作方法,被文
山药蛋派”,赵树理也因此成为“山药蛋派”的鼻祖。 学界称为一种流派——“
赵树理对文学的贡献,也即“山药蛋派”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文化大众化,将文学还给了人民;二是建立了一种清新、朴实、自然、俭省的民间语言;三是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民生。 “山药蛋派”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产生与形成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成熟与发展,然后到新时期的复兴,经风雨沧桑,历半个多世纪,作为文学流派的整体形象塑造,时间之长、作家之众、影响之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十分少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山药蛋派”的写法被逐渐发展传承下来,继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作品后,“山药蛋派”的其他几位作家马烽、李束为、孙谦、胡正等写出了《吕梁英雄传》《我的第一个上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作品,都在我国文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
2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 ,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新写实小说
1989年3 月,《钟山》杂志隆重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专刊,从而使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其中的代表有池莉、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新写实"三个字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
现在大多数理论家已经承认,以往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和教化责任,经过了"典型化"、"理想化"的变形,而成为一种"伪真实"、"伪现实主义"。为了纠正这种倾向,"新写实主义"的倡导和实践者开始追求生活的本来面目,力求不再对生活作人为的矫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热衷于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并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主张之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新鲜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从创作题材及其出现的主要时间段上来分,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前期创作:
"新写实小说"的前期多数作品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代表作如:池莉的《烦恼人生》及与之一起构成"人生三部曲"的《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人》、《官场》,方方的《风景》、《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黑洞》等。
池莉的《烦恼人生》在1987年发表时曾引起极大的反响,小说描述了武汉的一名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琐碎生活。小说开头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子:"早晨是从深夜开始的。"以后就以流水帐一般的形式叙述印家厚如何为早晨上厕所、挤公共汽车、吃早点、发奖金、接待日本人参观、给自己父亲和老丈人买生日礼物、支付昂贵的菜金、儿子就近入托、黑白换彩电等等事情而烦恼。他要应付在车上与儿子冲突的大姑娘、幼儿园老师、工会收份子钱的哈大妈、误会了他的厂长和年青工人、自己的妻子,甚至包括对他表示倾慕的女徒弟雅丽。在这一天的午夜时分,小说即将结束之时,他又得知暂时借住的平房即将折迁,而妻子的弟弟却又打算前来度假~,,在印家厚的生活中充满烦恼,但印家厚的生活却并非充满绝望:他从妻子早晨目送自己的目光、傍晚递到手中的热毛巾、催促自己多吃菜的话语中感到家的温馨;从往昔知青伙伴的来信中对比出自己处境的优越;从渡船上与同事关于诗的讨论、他人对自己工作的赞许中,感到做人的自信。这是一个没有高潮的故事,但正如池莉所说,她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不屈不挠
3
的生活",正是印家厚这样的普通人,组成了现实社会的基流,推动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而"烦恼",用作者池莉的话来说:"是一种达观而质朴的生活观,正是当今之世我们在贫穷落后之中要改善自己生活的一种民族性格。"
按照情节上的先后,《烦恼人生》是池莉创作的"人生三部曲"中的最后一篇,前面两篇从两个年轻人如何享受"爱情"并冲破家庭阻力结合,写到婚后的种种琐碎的烦恼(《不谈爱情》);再写到一对夫妻如何哺育幼小的婴儿,尽力学习"为人父母"之道(《太阳出世》)。"人生三部曲"写出了冲动、热情、幼稚的年轻人在人生的磨砺中,逐渐走向成熟,学会忍耐种种烦恼,开始坚定而真实的生活的过程。在作品中,充满了主人公(作者)的人生感悟,不免带有浓重的苍桑感。
综观池莉的创作,其作品中虽然主要在描述人生中的无奈,但也展现了人物的忍耐及支撑他们生存的温情;与池莉相比,"新写实"的另一位代表作家方方的创作中则多了一份批判的力度,情节也更加充实曲折,耐人寻味。
新写实"的奠基之作。小说以平静的写实笔 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堪称是"
法勾勒出一幅底层百姓穷困生活的"风景"。小说对"五、六十年代"这一一向被描写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儿童幸福生活在红旗下"的时间段作出了令人震惊的负面展示,,在位于城市中心的河南棚子中,"父亲"带着他的妻子和七男二女住在一个十三平米的板壁屋子里,火车平均七分钟一趟从屋侧呼啸而过,父亲毒打母亲的行为几乎成为夫妻之间的一种娱乐,孩子们在贫困狭窄的环境中彼此压榨斗殴,而拾破烂、捡菜叶、偷煤及父亲的打骂则构成了他们幼年时代的主要记忆。
小说以家中早夭的"老八",一个死魂灵的眼光来谛视这个家庭,这个独特的视角使作家得以从一个全知的角度对每一个家庭成员进行客观的描绘。作品的主要线索放在对"七哥"命运的追踪上,但相比这下"父亲"的形象却更为复杂也更具深意,,在旧社会他是个勇猛的打手,在新社会他是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搬运工人。他像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工人阶级"那样,有着高大的身躯、坚强豁达的性格,但作者并没有接着塑造他的光辉形象,而是揭示他身上传统伦理道德及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
首先,父亲身上有着对"义"的执着。父亲继承了祖父"认朋友不认是非"的"义"字,成为码头上一名令人生畏的打手,而这种缺少道理与是非的"义"的确受到了整个社群的认同,以至于祖父因恶战丧命后居然有"一望无边"的人前来悼念。同时作品也深入揭示了父亲"义"背后的隐秘心理原因:"父亲的精力过剩",因此"他打架斗殴像抽了鸦片一样难得戒掉"。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对"义"的执著也显示为令人感动的善良,如作品描写了当二哥的朋友杨家在**中遭祸后父亲毫不犹豫挺身相助的行为,,而事实上父亲是极为反感这个知识分子之家的。
其次,父亲身上有严重的等级观念。虽然他曾经在二哥与知识分子一家的关系上强调过"骨气"的问题,但那只是对金钱的蔑视,正如他说:"骨气就是不要跟有钱人打交道"。而他对"权力"却有着天然的畏惧,因此当从前在家中地位甚至不如一只小狗的"七哥"在官场出人头地后,他便"得忍住自己全部的骄傲去适应这个人物"。他对领袖的崇拜更是达到了顶点,以至于在八四年还固执地认为"高白高白"的晴川饭店"只有**或者**这个级别的人才能住。"
再次,是对文化的蔑视。父亲像多少年来的下层百姓一样毫无文化知识,甚至还以此为傲并有一套自己的逻辑,"觉得自己活得也很自在很惬意"。因此他反对自己的孩子读书,而且说:"世界上总得有人不识字才行。要不那些苦力活谁去干呢,"、"政府怎么糊里糊涂的,让人都学了文化码头还办不办,"。虽然后来当二哥表示自己要考大学时父亲欣喜苦狂,但那只是对"权力"的渴望与崇拜而
4
不是对知识态度的改变。在这种观念的教育下,除了二哥外的几个孩子对文化都与父亲持相似的态度。
第四,父亲对"子嗣"的传统观念极为强烈,如果不是困难时期的到来,他在计划中是要生下"一个排"的孩子来的,正是因此他对可能不是自己骨血的七哥从小就视如无物,使后者的童年生活比兄、姐们更加悲惨。同时,这一观念显然与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为此邻居白礼泉即使娶得个美貌的妻子也满心遗憾甚至觉得矮人一头;高干的女儿因为无法生育而年近四旬尚未结婚。
综上可见,方方在《风景》中虽然采用了"新写实"淡化作家主观意识的叙述手法,但在对生活实录的选择中却显示出对"父亲"乃至整个社会的批判意识,从这一点上说,方方的小说作品比池莉更有震憾力,更加深刻。
在这个时期,大多数"新写实小说"都着力于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刻划,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中详细描写了小夫妻半夜"偷"自来水的情节;范小青的《顾
人"异化过程成为这些小说氏传人》中描写一个家族的艰难与困窘。社会现实对"
描述的重点。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态度,"早已不存在着对不公平命运的反抗和叛逆,有的只是平静的接受。" 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似乎面对着真实的生活。这种真实是亲切的,甚至是残酷的。它们使人认识到自己也是生活在这样平庸的世界中,什么"浪漫"、"幻想"、"理想主义"在这样的真实面前似乎都显得十分苍
无奈地白无力。这类作品中虽然不乏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但对困境所采取的"妥协"的态度却无助于读者在生活中进取、无益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由于作者刻意采取的与读者平行的叙述视角,也使作品大多只停留在对现实表象的展现上,缺乏艺术应有的超越性意义。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在八十年代末期的创作采用的大多是这种描述普通市民生存状态的题材,因而有评论者攻击"新写实小说"题材狭窄。这种状况在"新写实小说"发展的第二阶段有了变化。
(二)后期创作:
后期的"新写实"小说作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历史叙述的挖掘。代表作如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方方的《何处是我家园》等,这些作品形式上仍旧采取近乎"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方式和不作主观评价的平行叙述角度,主题上力求在虚拟的背景中建立一种新的历史眼光。如《预谋杀人》中通以王腊狗处心积虑想杀掉世仇丁宗望却最终失败为线索,叙述了历史风云的变幻对个人私欲的嘲弄。与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不同的是,作品中的成为汉奸的王腊狗是典型的赤贫者而热心抗日的丁宗望反而是一个地主阶级成员(虽然是开明乡绅),这显然违背了建国后几十年中界定善恶的原则,阶级的界线在年轻的小说家笔下不再是那样森严的了,"个人的欲望"与"历史偶然性"在他们描述的"历史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这类作品已经具有了明显的"新历史主义"的特色。关于"新历史主义"小说,已经在上一章中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
除了对"历史题材"的开拓外,这个时期新写实小说的另一个特征是加强了对小说"故事"完整性和"可读性"的重视。
八十年代中、后期,新写实作家希望通过对普通人生命欲望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的描写,展现普通人的生命欲望,揭示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表现小人物对环境的无奈。因此这个时期他们钟情于凡人琐事、"原生态"的描绘,小说往往缺乏曲折的故事情节。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这些作家们普遍开始重视小说的"可读性"。他们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名著的标准之一就是不仅仅专家读,关键在于
5
要得到最广大读者经久不衰的热爱。??书是首先必须吸引人读下去的"。 为此池莉在中篇小说《预谋杀人》中不断让王腊狗得到杀害丁宗望的机会,然后再使丁宗望化险为夷,继续故事,,一个个的悬念不断造成紧张的故事气氛,使读者欲罢不能。
在小说可读性的营造上,方方的表现最自觉也最出色。她创作于九十年代的《一波三折》、《桃花灿烂》、《埋伏》等作品中,虽然主人公仍然是新写实作品里的普通人,但所写的事件却超越了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影响主人公一生生活道路、人生态度、生存命运的一个大事件作为叙述的对象。叙述对象的转型使小说出现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情节,使小说具有了强烈的吸引力。如中篇小说《一波三折》讲述的某装卸站最不起眼的工人卢小波的故事就是如此。
卢小波是个毫无非份之想的青年,闲下来总是独蹲墙根。一天站里的金苟等一伙流氓成性的人借故毒打公共汽车司机,团支书让他去劝架,他到现场时斗殴已经结束。谁知随公安人员到装卸站抓凶手的司机,竟一口咬定是他打了人。站领导考虑到金苟等人都有前科,交出他们必然逮捕判刑。区区装卸站一下子就抓出了几个犯罪分子,这对站领导决非光彩的事情。便顺水推舟,以"不记档案"、"为站里完成一项光荣任务"这样的借口,诱劝卢小波去承担罪责。卢小波被拘留
任务",站领导了。拘留期间,他惨遭拳打脚踢、游街示众。好不容易熬到完成"却推翻先前的许诺,把他的代人受过作为"犯罪"记入了档案。他悲愤万分,怒斥站长,却无法改写档案,最后他只能以玩世不恭发泄生活对自己的欺骗。
与方方以前的作品一样,卢小波仍然是个毫无英雄色彩有"小人物",但对他的表现却与以往作品颇有不同。作为有影响的新写实小说家,方方在以前的作品中擅长行云流水般叙写小人物生活里的小波细浪,让读者透过貌似平静的生活水面,去感知隐伏于生活里的大量不合理的漩流。而《一波三折》则是截取了小人物生活里的一个大波澜,将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放大、突出。如果说前者是让我们看到了小人物常常被理不清摆不脱的日常琐事所烦恼的话,那么后者则告诉我们,小人物还会遇到猝不及防的无力抵抗的大灾难。这不但同样展示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而且还由于后者描述了主人公与现实的冲突及失败,使读者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小人物是怎样地不能把握自己,,不论"已遇到什么或将遇到什么",小人物"还是只能感到对生活无奈。"
在后期的作品中,方方明显表现出对曲折情节的兴趣,但她对情节的运用却仍旧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同。
传统现实主义视情节为小说的生命,这是因为情节是作家为了传达自己的写作意图,而刻意为题材安排的秩序。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把自己的写作意图提炼成明确的主题思想,通过情节安排凸现出来。新写实作家由于在"人"的思考上执著于整体把握,把观照对象转向了琐屑的平凡人生,并以叙事的非秩序化和随机应变,反叛传统现实主义的按照中心题旨展开叙述。在《埋伏》等作品里,方方虽然以一个中心事件作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将题材加以秩序化的处理,但作品仍然体现出作者把人视为"类"作多侧面探讨的个性。
首先,三篇小说都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冲突过程,深挖人物一定行为的内在动机,把笔锋对准丑恶的人性。小说的情节是体现人物外在行为的,而人物的外在行为无不受到其内在动机的支配。《一波三折》中,站长、支书、与卢小波之间毫无个人恩怨,为什么要让卢小波背上犯罪的黑锅呢,团支书的话泄露了天机:维护他们的政治生命。十分清楚,如果没有卢小波去包揽罪名,他们很可能
6
被上级视为领导无方,政治思想工作不力,站长、团支书的宝座将岌岌可危,所谓政治生命,不过是他们现有职权和地位的代名词。
为了自己的职权和地位,可以把犯罪的污点涂抹到无辜的弱者的身上。这既是小说中挖掘出的人物一定行为的动机,也是对这种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伤害他人的丑陋灵魂的曝光。
方方的作品不仅无情地撕下各种人形形色色的外包装,昭示其人性的丑陋,还以直面人生的态度写出了人性的"恶"。从《一波三折》中可以看到,卢小波的不幸始于司机对他的指控,而这却又并非无意的,,原来司机和他同时爱上一个女人,于是便把"挨打事件"变成了打败情敌的天赐良机。
方方的创作一直是在通过无拘无束的叙写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揭露人性的丑恶,探究人性丑和恶与人类生存境况之间的关系。而在《一波三折》等作品中,方方显而易见地把对于人性的思考与情节构思交融在一起,通过情节发生发展过程的描写,展示出当人与人之间出现尖锐对立的时候,人丑恶的本性是怎样情不自禁地支配着人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方方在描述这些情节时,仍以她那惯有的与叙述对象保持一定距离的客观叙述风格。这表明她不是借叙事渲泄自己的感情,企图从感情上打动读者,而是让读者以总代表的眼光去看清人性的负面,进而感知到本来就有不少缺憾的人类生存环境,由于人性的丑恶,更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人类的生存境遇民更添了许多困窘。可见,致力于情节,并未削弱方方对人性的探究精神。
其次,通过情节的描写,探索个体系列化悲剧的原因,揭示出传统文化心理积淀对人物命运的制约关系。
方方作品里的主人公,许多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但她似乎并不很关心普通人的生存苦难,而是集中笔墨去挖掘个体生命悲剧的原因。《埋伏》等小说也显示了这一特征。比如从《一波三折》对卢小波的描写中可以看到,当司机咬定是卢小波打了人时,在场的人都异口同声说"不是他",只要他说出真实情况,事态发展肯定是另一个样子。可他不说,小说告诉我们,装卸站的人大多受着不分是非,只讲里外的"江湖义气"的约束,一个人再坏,只要是站里的,就是自己人,揭发自己人就是出卖朋友,必然招来孤立和当面背后的唾骂。司机正是利用这一点,让卢小波有口难辩。而且,卢小波对站领导的劝说并未首肯,他是在金苟一伙帮助朋友的哀告声中,讲义气才下决心去顶替罪名的。江湖义气,原是封建统治下芸芸众生对不合理的社会无能为力而滋生出的一种寄托道义的希望,相沿袭逐渐变成了王法之外规范人们行为的文化心理。其内涵是主持公道,甘愿承担风险和牺牲自己的利益。主持公道,是甘担风险和牺牲自己利益的前提。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抛开前提片面地强调后者。卢小波的悲剧,固然与司机狡猾、狠毒,站领导的自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讲原则的江湖义气对他的束缚也是至关重要的。
多角度地挖掘个体生命的悲剧原因,是方方小说创作的另一鲜明特征。在《一波三折》等作品中,方方把个体生命悲剧原因的探索,渗透于情节里,让读者被情节吸引的同时,认识到个体的悲剧不总是时代、环境和他人造成的,许多时候取决于个体生命自己,而传统文化心理对个体生命的制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总之,尽管方方在九十年代引进了现实主义的情节构思,设计了虽不能说严丝合缝但也曲折有致的情节,小说仍然冲破了单一的命题。像《风景》等一样,把人作为"类"来思考,通过情节描写,揭示出人的本性、特写的环境,对人类生
7
存状态的制约作用,将其人性文化批判精神贯注于作品里。方方并没有因构思情节而放弃她对普通人生存困境的揭示,消解他对人性、文化的批判力度。她把新写实与现实主义小说赢得读者的长处加以整合,既为一味罗列日常琐事已唤不起读者新鲜感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注入一股活气;又拓展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天地。与方方前期相比,这些作品虽在情节上有某些斧凿之痕,但无疑是方方开拓自己艺术思路的成功尝试。
从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实绩中看,作家们强调的重点在于对生活"原生态"的逼真再现。不过,虽然许多作品表面看来只是生活的简单再现,但其中涉及的事件、情境事实上都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选择和艺术加工的,是一种不露痕迹的典型化。同时,"新写实主义"的"写实"风格显然与传统(经典)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新写实主义"应该说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一种自觉扬弃,
对真实的强调,但又有所不同。 即它吸取了传统"现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之"新",表面上看是相对于当代文坛的潮流发展而言的。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占主流的是以形式革新为目的的实验小说、先锋思潮和描写乡野民俗、远离现实生存环境的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小说是对以上两种文学潮流的悖返,它使"写实"方法重新成为文坛的主流。
新写实主义"在本质上与传统现实主义有着差别。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
传统的现实主义"强调生活真实,然而更重要的在于强调'典型化'原则,强调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实际上,'典型化'即理想化,而'本质规律'是为
绝对真理'。只有符合这一先在的'本质规律'才是真实的,权威话语事先约定的'
才是客观的,才是典型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建国前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的原则与建国后艾芜因在长篇小说《百炼成钢》中塑造了落后工人形象而受到的批判的事件上看到例证。可以说,传统现实主义,尤其是建国后的现实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工具。而"新写实主义"则摆脱了"论证由政治意识形态规定的本质规律"的命运,甚至刻意寻找与之相反的题材进行描写,于是这种远离了社会中心价值体系的"个人化写作立场"明显呈现出与传统现实主义本质上的差别。
九十年代之后,"新写实小说"已经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题材,它的叙述方法也为许多其他作家所借鉴,运用到各自的创作中去,总之,"新写实主义"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并完全有可能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一样,成为中国作家呈现给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奉献。
8
名词解释论语派【共享精品-doc】
名词解释:论语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七月诗派,山药蛋派,荷花淀派,新写实小说
论语派
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论语》於
9月16日在上海创刊,林语堂主编。第27期起改由陶亢德主编。第831932年
期起署郁达夫、邵洵美二人编辑。邵洵美实际负责。第 106期起署“文字编读邵洵美”。第110期起,“文字编读”又增林达祖一人。1937年8月1日出至第 117期,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刊。1946年12月1日复刊为第118期,仍由邵洵美编,至1949年5月停刊,共出177期。其间林语堂又先后主办《人世间》(1934,1935)、《宇宙风》(1935,1947)两个刊物。
林语堂始办《论语》,即提倡幽默,倡言“不谈政治”自命“言志派”,反对涉及“党派政治”的“载道派”。《论语》初期文章尚多对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社会的讽刺。鲁迅曾应邀投稿支持,意在争取并给以善意批评。至《宇宙风》时期,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主张“宇宙之林语堂则进一步提倡“
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自命为“性灵派”与“语录体”的继承者。至此,思想消极的一面更有所发展。
论语派提倡的“无所为的幽默小品文”,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30年代前期,实际起了麻痹人民群众、导致青年逃避现实斗争的不良作用。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文学阵营对“论语派”主张进行了必要的批评和揭露。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这一诗派既受益于法国象征诗“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又与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的诗美追求一脉相承。从诗歌内在审美机制的衍化角度来看,现代诗派的诗美建构是对初期象征诗派象征品格的继承与超越。他们善于借助感性对应物,用暗示象征的方式,在主客融会、双向同化的过程中超越客体的表象世界,传达内心各种幽微难明的个人化情意。
从内容上看,现代派诗人追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的创作风格,力图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诗歌的主题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彷徨和失落。这个主题在戴望舒诗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诗歌技巧上,现代派继承了初期象征派对“纯诗”的强调,对“契合”与“暗示”的强调,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借鉴。但是,现代诗派排除了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的盲目照搬,将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融合在一起,不仅是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象单元和主体的人生感悟有机地融纳整合,形成诗歌的整体意象之美。
1
九叶诗派:
(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七月诗派:
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
山药蛋派
上个世纪40年代初,山西作家赵树理坚持用大众化、通俗化的手法,写出了一批关注农村农民的优秀作品,这些带着乡土味的“土得掉渣”的创作方法,被文
“山药蛋派”,赵树理也因此成为“山药蛋派”的鼻祖。 学界称为一种流派——
赵树理对文学的贡献,也即“山药蛋派”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文化大众化,将文学还给了人民;二是建立了一种清新、朴实、自然、俭省的民间语言;三是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民生。 “山药蛋派”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产生与形成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成熟与发展,然后到新时期的复兴,经风雨沧桑,历半个多世纪,作为文学流派的整体形象塑造,时间之长、作家之众、影响之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十分少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山药蛋派”的写法被逐渐发展传承下来,继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作品后,“山药蛋派”的其他几位作家马烽、李束为、孙谦、胡正等写出了《吕梁英雄传》《我的第一个上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作品,都在我国文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
2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
'文学 ,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先锋派
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新写实小说
1989年3 月,《钟山》杂志隆重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专刊,从而使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其中的代表有池莉、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新写实"三个字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
现在大多数理论家已经承认,以往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和教化责任,经过了"典型化"、"理想化"的变形,而成为一种"伪真实"、"伪现实主义"。为了纠正这种倾向,"新写实主义"的倡导和实践者开始追求生活的本来面目,力求不再对生活作人为的矫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热衷于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并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主张之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新鲜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从创作题材及其出现的主要时间段上来分,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前期创作:
"新写实小说"的前期多数作品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代表作如:池莉的《烦恼人生》及与之一起构成"人生三部曲"的《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人》、《官场》,方方的《风景》、《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黑洞》等。
池莉的《烦恼人生》在1987年发表时曾引起极大的反响,小说描述了武汉的一名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琐碎生活。小说开头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子:"早晨是从深夜开始的。"以后就以流水帐一般的形式叙述印家厚如何为早晨上厕所、挤公共汽车、吃早点、发奖金、接待日本人参观、给自己父亲和老丈人买生日礼物、支付昂贵的菜金、儿子就近入托、黑白换彩电等等事情而烦恼。他要应付在车上与儿子冲突的大姑娘、幼儿园老师、工会收份子钱的哈大妈、误会了他的厂长和年青工人、自己的妻子,甚至包括对他表示倾慕的女徒弟雅丽。在这一天的午夜时分,小说即将结束之时,他又得知暂时借住的平房即将折迁,而妻子的弟弟却又打算前来度假~,,在印家厚的生活中充满烦恼,但印家厚的生活却并非充满绝望:他从妻子早晨目送自己的目光、傍晚递到手中的热毛巾、催促自己多吃菜的话语中感到家的温馨;从往昔知青伙伴的来信中对比出自己处境的优越;从渡船上与同事关于诗的讨论、他人对自己工作的赞许中,感到做人的自信。这是一个没有高潮的故事,但正如池莉所说,她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不屈不挠
3
的生活",正是印家厚这样的普通人,组成了现实社会的基流,推动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而"烦恼",用作者池莉的话来说:"是一种达观而质朴的生活观,正是当今之世我们在贫穷落后之中要改善自己生活的一种民族性格。"
按照情节上的先后,《烦恼人生》是池莉创作的"人生三部曲"中的最后一篇,前面两篇从两个年轻人如何享受"爱情"并冲破家庭阻力结合,写到婚后的种种琐碎的烦恼(《不谈爱情》);再写到一对夫妻如何哺育幼小的婴儿,尽力学习"为人父母"之道(《太阳出世》)。"人生三部曲"写出了冲动、热情、幼稚的年轻人在人生的磨砺中,逐渐走向成熟,学会忍耐种种烦恼,开始坚定而真实的生活的过程。在作品中,充满了主人公(作者)的人生感悟,不免带有浓重的苍桑感。
综观池莉的创作,其作品中虽然主要在描述人生中的无奈,但也展现了人物的忍耐及支撑他们生存的温情;与池莉相比,"新写实"的另一位代表作家方方的创作中则多了一份批判的力度,情节也更加充实曲折,耐人寻味。
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堪称是"新写实"的奠基之作。小说以平静的写实笔法勾勒出一幅底层百姓穷困生活的"风景"。小说对"五、六十年代"这一一向被描写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儿童幸福生活在红旗下"的时间段作出了令人震惊的负面展示,,在位于城市中心的河南棚子中,"父亲"带着他的妻子和七男二女住在一个十三平米的板壁屋子里,火车平均七分钟一趟从屋侧呼啸而过,父亲毒打母亲的行为几乎成为夫妻之间的一种娱乐,孩子们在贫困狭窄的环境中彼此压榨斗殴,而拾破烂、捡菜叶、偷煤及父亲的打骂则构成了他们幼年时代的主要记忆。
小说以家中早夭的"老八",一个死魂灵的眼光来谛视这个家庭,这个独特的视角使作家得以从一个全知的角度对每一个家庭成员进行客观的描绘。作品的主要线索放在对"七哥"命运的追踪上,但相比这下"父亲"的形象却更为复杂也更具深意,,在旧社会他是个勇猛的打手,在新社会他是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搬运工人。他像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工人阶级"那样,有着高大的身躯、坚强豁达的性格,但作者并没有接着塑造他的光辉形象,而是揭示他身上传统伦理道德及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
首先,父亲身上有着对"义"的执着。父亲继承了祖父"认朋友不认是非"的"义"字,成为码头上一名令人生畏的打手,而这种缺少道理与是非的"义"的确受到了整个社群的认同,以至于祖父因恶战丧命后居然有"一望无边"的人前来悼念。同时作品也深入揭示了父亲"义"背后的隐秘心理原因:"父亲的精力过剩",因此"他打架斗殴像抽了鸦片一样难得戒掉"。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对"义"的执著也显示为令人感动的善良,如作品描写了当二哥的朋友杨家在**中遭祸后父亲毫不犹豫挺身相助的行为,,而事实上父亲是极为反感这个知识分子之家的。
其次,父亲身上有严重的等级观念。虽然他曾经在二哥与知识分子一家的关系上强调过"骨气"的问题,但那只是对金钱的蔑视,正如他说:"骨气就是不要跟有钱人打交道"。而他对"权力"却有着天然的畏惧,因此当从前在家中地位甚至不如一只小狗的"七哥"在官场出人头地后,他便"得忍住自己全部的骄傲去适应这个人物"。他对领袖的崇拜更是达到了顶点,以至于在八四年还固执地认为"高白高白"的晴川饭店"只有**或者**这个级别的人才能住。"
再次,是对文化的蔑视。父亲像多少年来的下层百姓一样毫无文化知识,甚至还以此为傲并有一套自己的逻辑,"觉得自己活得也很自在很惬意"。因此他反对自己的孩子读书,而且说:"世界上总得有人不识字才行。要不那些苦力活谁去干呢,"、"政府怎么糊里糊涂的,让人都学了文化码头还办不办,"。虽然后来当二哥表示自己要考大学时父亲欣喜苦狂,但那只是对"权力"的渴望与崇拜而
4
不是对知识态度的改变。在这种观念的教育下,除了二哥外的几个孩子对文化都与父亲持相似的态度。
第四,父亲对"子嗣"的传统观念极为强烈,如果不是困难时期的到来,他在计划中是要生下"一个排"的孩子来的,正是因此他对可能不是自己骨血的七哥从小就视如无物,使后者的童年生活比兄、姐们更加悲惨。同时,这一观念显然与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为此邻居白礼泉即使娶得个美貌的妻子也满心遗憾甚至觉得矮人一头;高干的女儿因为无法生育而年近四旬尚未结婚。
综上可见,方方在《风景》中虽然采用了"新写实"淡化作家主观意识的叙述手法,但在对生活实录的选择中却显示出对"父亲"乃至整个社会的批判意识,从这一点上说,方方的小说作品比池莉更有震憾力,更加深刻。
在这个时期,大多数"新写实小说"都着力于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刻划,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中详细描写了小夫妻半夜"偷"自来水的情节;范小青的《顾氏传人》中描写一个家族的艰难与困窘。社会现实对"人"异化过程成为这些小说描述的重点。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态度,"早已不存在着对不公平命运的反抗和叛逆,有的只是平静的接受。" 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似乎面对着真实的生活。这种真实是亲切的,甚至是残酷的。它们使人认识到自己也是生活在这样平庸的世界中,什么"浪漫"、"幻想"、"理想主义"在这样的真实面前似乎都显得十分苍
无奈地白无力。这类作品中虽然不乏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但对困境所采取的"妥协"的态度却无助于读者在生活中进取、无益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由于作者刻意采取的与读者平行的叙述视角,也使作品大多只停留在对现实表象的展现上,缺乏艺术应有的超越性意义。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在八十年代末期的创作采用的大多是这种描述普通市民生存状态的题材,因而有评论者攻击"新写实小说"题材狭窄。这种状况在"新写实小说"发展的第二阶段有了变化。
(二)后期创作:
后期的"新写实"小说作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历史叙述的挖掘。代表作如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方方的《何处是我家园》等,这些作品形式上仍旧采取近乎"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方式和不作主观评价的平行叙述角度,主题上力求在虚拟的背景中建立一种新的历史眼光。如《预谋杀人》中通以王腊狗处心积虑想杀掉世仇丁宗望却最终失败为线索,叙述了历史风云的变幻对个人私欲的嘲弄。与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不同的是,作品中的成为汉奸的王腊狗是典型的赤贫者而热心抗日的丁宗望反而是一个地主阶级成员(虽然是开明乡绅),这显然违背了建国后几十年中界定善恶的原则,阶级的界线在年轻的小说家笔下不再是那样森严的了,"个人的欲望"与"历史偶然性"在他们描述的"历史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这类作品已经具有了明显的"新历史主义"的特色。关于"新历史主义"小说,已经在上一章中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
除了对"历史题材"的开拓外,这个时期新写实小说的另一个特征是加强了对小说"故事"完整性和"可读性"的重视。
八十年代中、后期,新写实作家希望通过对普通人生命欲望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的描写,展现普通人的生命欲望,揭示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表现小人物对环境的无奈。因此这个时期他们钟情于凡人琐事、"原生态"的描绘,小说往往缺乏曲折的故事情节。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这些作家们普遍开始重视小说的"可读性"。他们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名著的标准之一就是不仅仅专家读,关键在于
5
要得到最广大读者经久不衰的热爱。??书是首先必须吸引人读下去的"。 为此池莉在中篇小说《预谋杀人》中不断让王腊狗得到杀害丁宗望的机会,然后再使丁宗望化险为夷,继续故事,,一个个的悬念不断造成紧张的故事气氛,使读者欲罢不能。
在小说可读性的营造上,方方的表现最自觉也最出色。她创作于九十年代的《一波三折》、《桃花灿烂》、《埋伏》等作品中,虽然主人公仍然是新写实作品里的普通人,但所写的事件却超越了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影响主人公一生生活道路、人生态度、生存命运的一个大事件作为叙述的对象。叙述对象的转型使小说出现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情节,使小说具有了强烈的吸引力。如中篇小说《一波三折》讲述的某装卸站最不起眼的工人卢小波的故事就是如此。
卢小波是个毫无非份之想的青年,闲下来总是独蹲墙根。一天站里的金苟等一伙流氓成性的人借故毒打公共汽车司机,团支书让他去劝架,他到现场时斗殴已经结束。谁知随公安人员到装卸站抓凶手的司机,竟一口咬定是他打了人。站领导考虑到金苟等人都有前科,交出他们必然逮捕判刑。区区装卸站一下子就抓出了几个犯罪分子,这对站领导决非光彩的事情。便顺水推舟,以"不记档案"、"为站里完成一项光荣任务"这样的借口,诱劝卢小波去承担罪责。卢小波被拘留
任务",站领导了。拘留期间,他惨遭拳打脚踢、游街示众。好不容易熬到完成"却推翻先前的许诺,把他的代人受过作为"犯罪"记入了档案。他悲愤万分,怒斥站长,却无法改写档案,最后他只能以玩世不恭发泄生活对自己的欺骗。
与方方以前的作品一样,卢小波仍然是个毫无英雄色彩有"小人物",但对他的表现却与以往作品颇有不同。作为有影响的新写实小说家,方方在以前的作品中擅长行云流水般叙写小人物生活里的小波细浪,让读者透过貌似平静的生活水面,去感知隐伏于生活里的大量不合理的漩流。而《一波三折》则是截取了小人物生活里的一个大波澜,将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放大、突出。如果说前者是让我们看到了小人物常常被理不清摆不脱的日常琐事所烦恼的话,那么后者则告诉我们,小人物还会遇到猝不及防的无力抵抗的大灾难。这不但同样展示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而且还由于后者描述了主人公与现实的冲突及失败,使读者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小人物是怎样地不能把握自己,,不论"已遇到什么或将遇到什么",小人物"还是只能感到对生活无奈。"
在后期的作品中,方方明显表现出对曲折情节的兴趣,但她对情节的运用却仍旧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同。
传统现实主义视情节为小说的生命,这是因为情节是作家为了传达自己的写作意图,而刻意为题材安排的秩序。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把自己的写作意图提炼成明确的主题思想,通过情节安排凸现出来。新写实作家由于在"人"的思考上执著于整体把握,把观照对象转向了琐屑的平凡人生,并以叙事的非秩序化和随机应变,反叛传统现实主义的按照中心题旨展开叙述。在《埋伏》等作品里,方方虽然以一个中心事件作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将题材加以秩序化的处理,但作品仍然体现出作者把人视为"类"作多侧面探讨的个性。
首先,三篇小说都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冲突过程,深挖人物一定行为的内在动机,把笔锋对准丑恶的人性。小说的情节是体现人物外在行为的,而人物的外在行为无不受到其内在动机的支配。《一波三折》中,站长、支书、与卢小波之间毫无个人恩怨,为什么要让卢小波背上犯罪的黑锅呢,团支书的话泄露了天机:维护他们的政治生命。十分清楚,如果没有卢小波去包揽罪名,他们很可能
6
被上级视为领导无方,政治思想工作不力,站长、团支书的宝座将岌岌可危,所谓政治生命,不过是他们现有职权和地位的代名词。
为了自己的职权和地位,可以把犯罪的污点涂抹到无辜的弱者的身上。这既是小说中挖掘出的人物一定行为的动机,也是对这种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伤害他人的丑陋灵魂的曝光。
方方的作品不仅无情地撕下各种人形形色色的外包装,昭示其人性的丑陋,
恶"。从《一波三折》中可以看到,卢小波的还以直面人生的态度写出了人性的"
不幸始于司机对他的指控,而这却又并非无意的,,原来司机和他同时爱上一个女人,于是便把"挨打事件"变成了打败情敌的天赐良机。
方方的创作一直是在通过无拘无束的叙写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揭露人性的丑恶,探究人性丑和恶与人类生存境况之间的关系。而在《一波三折》等作品中,方方显而易见地把对于人性的思考与情节构思交融在一起,通过情节发生发展过程的描写,展示出当人与人之间出现尖锐对立的时候,人丑恶的本性是怎样情不自禁地支配着人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方方在描述这些情节时,仍以她那惯有的与叙述对象保持一定距离的客观叙述风格。这表明她不是借叙事渲泄自己的感情,企图从感情上打动读者,而是让读者以总代表的眼光去看清人性的负面,进而感知到本来就有不少缺憾的人类生存环境,由于人性的丑恶,更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人类的生存境遇民更添了许多困窘。可见,致力于情节,并未削弱方方对人性的探究精神。
其次,通过情节的描写,探索个体系列化悲剧的原因,揭示出传统文化心理积淀对人物命运的制约关系。
方方作品里的主人公,许多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但她似乎并不很关心普通人的生存苦难,而是集中笔墨去挖掘个体生命悲剧的原因。《埋伏》等小说也显示了这一特征。比如从《一波三折》对卢小波的描写中可以看到,当司机咬定是卢小波打了人时,在场的人都异口同声说"不是他",只要他说出真实情况,事态发展肯定是另一个样子。可他不说,小说告诉我们,装卸站的人大多受着不分是非,只讲里外的"江湖义气"的约束,一个人再坏,只要是站里的,就是自己人,揭发自己人就是出卖朋友,必然招来孤立和当面背后的唾骂。司机正是利用这一点,让卢小波有口难辩。而且,卢小波对站领导的劝说并未首肯,他是在金苟一伙帮助朋友的哀告声中,讲义气才下决心去顶替罪名的。江湖义气,原是封建统治下芸芸众生对不合理的社会无能为力而滋生出的一种寄托道义的希望,相沿袭逐渐变成了王法之外规范人们行为的文化心理。其内涵是主持公道,甘愿承担风险和牺牲自己的利益。主持公道,是甘担风险和牺牲自己利益的前提。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抛开前提片面地强调后者。卢小波的悲剧,固然与司机狡猾、狠毒,站领导的自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讲原则的江湖义气对他的束缚也是至关重要的。
多角度地挖掘个体生命的悲剧原因,是方方小说创作的另一鲜明特征。在《一波三折》等作品中,方方把个体生命悲剧原因的探索,渗透于情节里,让读者被情节吸引的同时,认识到个体的悲剧不总是时代、环境和他人造成的,许多时候取决于个体生命自己,而传统文化心理对个体生命的制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总之,尽管方方在九十年代引进了现实主义的情节构思,设计了虽不能说严丝合缝但也曲折有致的情节,小说仍然冲破了单一的命题。像《风景》等一样,把人作为"类"来思考,通过情节描写,揭示出人的本性、特写的环境,对人类生
7
存状态的制约作用,将其人性文化批判精神贯注于作品里。方方并没有因构思情节而放弃她对普通人生存困境的揭示,消解他对人性、文化的批判力度。她把新写实与现实主义小说赢得读者的长处加以整合,既为一味罗列日常琐事已唤不起读者新鲜感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注入一股活气;又拓展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天地。与方方前期相比,这些作品虽在情节上有某些斧凿之痕,但无疑是方方开拓自己艺术思路的成功尝试。
原生态"的逼 从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实绩中看,作家们强调的重点在于对生活"真再现。不过,虽然许多作品表面看来只是生活的简单再现,但其中涉及的事件、情境事实上都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选择和艺术加工的,是一种不露痕迹的典型化。同时,"新写实主义"的"写实"风格显然与传统(经典)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新写实主义"应该说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一种自觉扬弃,即它吸取了传统"现实主义"对真实的强调,但又有所不同。
"新写实主义"之"新",表面上看是相对于当代文坛的潮流发展而言的。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占主流的是以形式革新为目的的实验小说、先锋思潮和描写乡野民俗、远离现实生存环境的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小说是对以上两种文学潮流的悖返,它使"写实"方法重新成为文坛的主流。
新写实主义"在本质上与传统现实主义有着差别。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
传统的现实主义"强调生活真实,然而更重要的在于强调'典型化'原则,强调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实际上,'典型化'即理想化,而'本质规律'是为
绝对真理'。只有符合这一先在的'本质规律'才是真实的,权威话语事先约定的'
才是客观的,才是典型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建国前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的原则与建国后艾芜因在长篇小说《百炼成钢》中塑造了落后工人形象而受到的批判的事件上看到例证。可以说,传统现实主义,尤其是建国后的现实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工具。而"新写实主义"则摆脱了"论证由政治意识形态规定的本质规律"的命运,甚至刻意寻找与之相反的题材进行描写,于是这种远离了社会中心价值体系的"个人化写作立场"明显呈现出与传统现实主义本质上的差别。
九十年代之后,"新写实小说"已经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题材,它的叙述方法也为许多其他作家所借鉴,运用到各自的创作中去,总之,"新写实主义"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并完全有可能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一样,成为中国作家呈现给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奉献。
8
9
正理派/正理经/正理论——佛教名词解释
正理派/《正理经》/正理论—佛教名词解释
正理派
FROM:百度百科
【正理派】:正理派,梵文 Nyāya, 音译“尼夜耶派”。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的一派。与胜论派在哲学体系上基本相同,而著重逻辑和认识论的探讨。此派经典《正理经》(梵文 Nyāyasūtra)相传为乔答摩(公元前六至三世纪)所作。其中确定了四“量”(知识的来源)和五支作法的推理形式,分析了推理和辩论中的错误;承认物质世界的真实,也承认神和灵魂;其中心思想仍然是唯心主义的。约十二世纪后半叶,恒枳沙开创了专重逻辑的新正理派,改变了正理派的本来面目。
《正理经》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正理经】:(梵Nya^ya-su^tra),印度正理学派的根本经典。又译作《尼夜耶经》。成书年代大约在西元250年至350年之间。该书作者相传是正理学派的开祖乔答摩(Gautama),但事实上该书可能是后人编纂其人之学说而成。? ??本书内容,以自然哲学、古因明论理学、以及承继胜论学派学说之形而上学为主,此外也包含与佛教中观派论争的资料。这种论争,促使正理学派论证学的技术更为发展。卷首系将此派的全部学说整理为十六种原理(十六谛),其次则就各谛加以论述。透过本书,自能获知正理学派论理学说之大略。
西元四世纪左右,印度人筏磋衍那(Vat-sya^yana)为本书作注,阐其旨意,其后,更有重重的复注。正理学派的论理学说遂因此而有可观的发展。
《正理经》有宫参宥胜的日译本,国人沈剑英又依日译本译为中文。收在其《因明学研究》书中。
◎附一:黄心川《印度哲学史》第十二章(摘录)
《正理经》共分五卷,五二八条简短的经文,其内容列举如下:
卷一:十六范畴(即十六谛:量、所量、疑惑、动机、标準、定说、支分、思择、决定、论议、论诤、论结、似因、诡辩、误难、负处。)
卷二:疑惑、四种认识方法。
卷三:灵魂、身体、知觉及其对象、知性、心。
卷四:意志、轮回、业报、苦及解脱、谬误、全体及部分。
卷五:错误的非难、失败的原因。
《正理经》成立的年代在目前学者中有着不同的意见。一般以为此经决非一人一时所作,大概在西元250~350年编纂起来的。
《正理经》最早的释本是西元450年前后筏磋衍那所写的《正理经注》。筏磋衍那对乔答摩的十六个范畴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正理经注》是后来一切注疏的基础。西元六世纪顷有邬阇多伽罗(光显,Uddyotakara)作《正理释论》,九世纪上叶有筏遮塞波底·弥室罗(语主)作《正理释论真义疏》,十世纪末复有邬陀衍那(显现,Udayana)作《正理释论真义疏详解》及《正理花束》。以上著作大都是《正理经》的注疏、复注或后记,但在这些著作中已经看到明显的有神论倾向。正理论开始承认最高神的存在,从此,它成为印度教神学论证的工具。以上各家在印度称为古正理论。
正理论的后期学派开始于十三世纪的甘格霞(恒河自在,Gan%ges/a)。甘格霞着有《真理如意珠》书。对《真理如意珠》作注释、复注的有瓦苏提婆·沙伐宝摩(Va^sudeva?Sa^r-va-bhauma,十五世纪末)、罗怙主(Raghuna^th,1475~1550)和摩咤罗主(Mathurana^th,1600~1675)等。后期学派一般注重于认识工具问题的探讨,很少涉及到认识对象等等的问题,他们把正理派认识论的理论发展成为一种纯然探讨概念、词、命题等等关系的形式逻辑。后期学派开始流行于密提拉(Mithila),后在孟加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后期的正理派也称为奴地阿派(Nuddea)或孟加拉派。
在后期学派成立过程中,有一部分正理派和胜论混合,形成了正理──胜论派,其重要的理论家有瓦罗陀罗阇(Varadara^ja,十二世纪)、翅舍伐·弥室罗(Kesa-mis/ra,十三世纪)、阿难跋陀(Annambha^t!t!a,约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人)、吠室伐主(Visana^tha,约十八世纪人)等等。瓦罗陀罗阇着有《思择守则》,翅舍伐·弥室罗着有《思择叙述》,阿难跋陀着有《思择纲要》一书,他力图把正理论和胜论的学说扭成一个体系。
在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正理论也被提了出来,其中主要的理论家是鲍达斯(M.?R.?Bodas),他评注了阿难跋陀的《思择纲要》,综合了印度和西欧的逻辑学说,宣称正理论的五支推理式和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式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在印度逻辑发展史中,正理论和佛教曾进行过针锋相对的、繁琐的争论。因此,随着佛教的传入我国,正理论的逻辑学说在我国佛教知识分子中也有影响。正理论的逻辑学说在我国汉、藏译佛教著作中也有分散的记述。正理论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复杂,需要专门的研究。
◎附二︰宫参宥胜日译·沈剑英中译·陈家麟校《正理经》第一卷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
第一节序论
(1)由认识{1}量{2}所量{3}疑惑{4}动机{5}实例{6}宗义{7}论式{8}思择{9}决定{10}论议{11}论诤{12}论诘{13}似因{14}曲解{15}倒难{16}负处等真理,可以证得至高的幸福。
(2)苦、生、行为、过失、虚妄的认识,如果从下往上依次断灭的话,由这样的一一断灭,就可以得到解脱。
第二节量
(3)量分为现量、比量、譬喻量和声量。
(4)现量是感官与对象接触而产生的认识,它是不可言说的,没有谬误的,且是以实在性为其本质的。
(5)所谓比量是基于现量而来的,比量分三种:
①有前比量;
②有余比量;
③平等比量。
(6)所谓譬喻量,就是以共许极成的同喻去论证所立宗。
(7)所谓声量,就是令人信赖的人的教言。
(8)声量有两种︰可见对象的声量和不可见对象的声量。
第三节所量
(9)所量就是灵魂、身体、感觉器官、感觉对象、觉、意、行为、过失、再生、果报、苦、解脱。
(10)灵魂存在的特征是欲望、厌恶、勤勇、乐、苦以及知觉作用等。
(11)身体就是行动、感觉器官以及知觉对象之所依。
(12)感觉器官是嗅觉器官(鼻)、味觉器官(舌)、视觉器官(眼)、触觉器官(皮)以及听觉器官(耳),诸种感官(根)是由元素组成的。
(13)元素即地、水、火、风、空。
(14)地、水、火、风、空等元素相应的属性香、味、色、触、声就是感觉[器官]的对象。
(15)觉、悟得、认识,是同义词。
(16)意的表征说明,它是不能同时产生许多认识的。
(17)行为就是语(口)、觉、身体的活动。
(18)各种过失是以它的活动为特征的。
(19)再生就是轮回。
(20)果报就是由行为及过失产生的。
(21)苦是以缠缚为其特征的。
(22)解脱就是从不快中完全脱离。
第四节疑惑
(23)疑惑是忽略了事物性质上的差别而产生的思虑。疑惑的产生或者是由于对许多对象共有属性的认识,或者是由于对某一对象用以区别于其他对象的性质的认识,或者是由于矛盾的见解,或者是由于知觉的不确定或不知觉。
第五节动机
(24)动机就是人对于某一对象的精神活动。
第六节实例
(25)实例是一般人和专家具有相同认识的事物。
第七节宗义
(26)宗义就是根据学说、事项、假设而确立的。
(27)由于有不同的意义,宗义可分为
①一切学派都承认的学说;
②只为某一学派承认的学说;
③事项的确立;
④假说的确立。
(28)所谓一切学派的宗义就是与一切学派的学说没有矛盾的学说,并且是在某一学派中确立下来的。
(29)所谓特殊学派的宗义,就是为同一学派所承认,而为其他学派所不承认的学说。
(30)所谓包含其他事项的宗义,就是某一事物成立的话,那么其他事项也会成立。
(31)假说的宗义就是在还没有对对象进行研讨的情况下就假定它存在,从而去研究它具有什么性质。
第八节论式
(32)论式分宗、因、喻、合、结五部分。
(33)宗就是提出来加以论证的命题(即所立)。
(34)因就是基于与譬喻具有共同的性质来论证所立的。
(35)即使从异喻上来看也是同样的。
(36)喻是根据与所立相同的同喻,是具有宾辞的实例。
(37)或者是根据其相反的一面而具有相反的事例。
(38)合就是根据譬喻说它是这样的或者不是这样的,再次成立宗。
(39)结就是根据所叙述的理由将宗重述一遍。
第九节思择
(40)思择是在未知对象真实性时,根据一个假设的理由而认识真理的深思熟虑。
第十节决定
(41)决定就是根据主张和反对主张进行考虑后来确立对象。
第二章
第一节论议
(1)论议就是根据辩论双方的立量和辩驳来论证和论破,它须与宗义没有矛盾,并且在提出主张以及反对主张的论式方面,必须具备五支的形式。
第二节论诤
(2)论诤就是具备上述论议的形式,而从诡辩、倒难以及负处上来论证和论破。
第三节论诘
(3)论诘就是在提出反对主张时不建立论式。
第四节似因
(4)似因就是:
①不确实;
②相违;
③原因相似;
④所立相似;
⑤过时。
(5)不确实就是两端不确定。
(6)相违就是违反所提出的宗义。
(7)问题相似就是由于要作出决定而提示出来的问题,它实际上并未成其决定。
(8)所立相似就是同所要论证的东西(所立)不能区别,原因在于所立性[的理由]。
(9)过时[的理由]就是时间过去以后再提出来。
第五节曲解
(10)是在本来确定的意思里故意进行歪曲,使之与原命题相反。
(11)它有三种︰{1}言辞的曲解,{2}概括的曲解,{3}譬喻的曲解。
(12)所谓言辞的曲解,就是在不能作别的意思讲的时候,故意违背说话人的原意而解释为别的意思。
(13)所谓概括的曲解,就是过于广泛地应用一个词的意义,把不可能有的意思解说为有。
(14)所谓譬喻的曲解,就是在判断并提出某一性质的时候,又根据言辞本来的意思来否定那个意思的存在。
(15)反对者责难说︰譬喻的曲解,不外乎是言辞的曲解,因为二者没什么差别。
(16)答︰不是的,因为譬喻的曲解与言辞的曲解不是一回事。
(17)或者,基于某一相同的性质二者没有差别的时候,就只有看作是同一种曲解了。
第六节误难
(18)误难是根据同法和异法来反对。
第七节负处
(19)负处就是误解和不解。
(20)误难和负处是不同的。误难和负处又各有许多种。
[参考资料]松尾义海《印度论理学の构造》;宫阪宥胜《ニヤ一ヤ·パ─シュヤの论理学》。
FROM:百度百科
【正理经】:正理经(Nyaya sutras)是足目·乔答摩(Aksapada Gautama)(公元前3世纪)的著述。经文共五卷,每卷两章。
依据正理经,有获得正理的四种量: 现量(感觉),比量(推理),譬喻量(类比),圣言量(可靠的口头证言)。经文隐含的开发出了一种因果理论。因和果在本性上应当是同类的(homogeneous),但是果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不是已经包含在因当中。佛教经论认为的所有事物在本性上都是空的(negative)(因为事物的本性由它与其他事物的差别构成)被否决了,还有所有事物都是恒常或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也被否决了。这两个观点都不符合经验。所以,导致的形而上学接受了两类实体: 恒常的和无常的。整体是在构成它的部分之外之上的新的实体。还有, 神是宇宙的实质原因被否决了。神被看作是直接有效的原因,而人需要在 神的控制和协作下生成他们的结果。
正理经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一节 序论
第二节 量
第三节 所量
第四节 疑惑
第五节 动机
第六节 实例
第七节 宗义
第八节 论式
第九节 思择
第十节 决定
第二章
第一节 论议
第二节 论诤
第三节 论诘
第四节 似因
第五节 诡辩
第六节 误难
第七节 负处
第二卷
第一章
第一节 疑惑的探讨
第二节 量的全面探讨
第三节 现量的探讨
第四节 全体的探讨
第五节 比量的探讨
第六节 现在的探讨
第七节 譬喻量的探讨
第八节 声量的探讨
第九节 特殊声的探讨
第二章
第一节 量数--四量的确立
第二节 声的无常性
第三节 声的变化
第四节 语言及其能力的探讨
第三卷
第一章
第一节 灵魂与感官的不同
第二节 灵魂与身体的不同
第三节 对“视觉器官是独立的”这一见解的探讨
第四节 灵魂与意的不同
第五节 灵魂的永恒性
第六节 身体的性质
第七节 感官与那些元素
第八节 感官的多样性
第九节 感官的对象
第二章
第一节 觉的无常性
第二节 刹那灭
第三节,觉是灵魂的属性
第四节 觉的生灭性
第五节 觉不是身体的属性
第六节 意
第七节 身体由于不可见力而形成
第四卷
第一章
第一节 行动与过失
第二节 三类过失
第三节 再生
第四节 否定世界以空性为质料因
第五节 以主宰神[自在天]为原因的世界观探讨
第六节 “偶然性所产生”的世界观探讨
第七节 “一切皆无常”的世界观的探讨
第八节 “一切皆常”的世界观探讨
第九节 “一切皆个别”的世界观探讨
第十节 “一切皆非存在”的世界观探讨
第十一节 关于事物之数的诸见解探讨
第十二节 结果的探讨
第十三节 苦的探讨
第十四节 解脱的探讨
第二章
第一节 真理性认识的产生
第二节 部分和全体
第三节 无部分的微尘
第四节 驳否定外界存在
第五节 扩大真理的认识
第六节 拥护真理的认识
第五卷
第一章
第一节 误难的分类及(1)同法相似、(2)异法相似
第二节 误难:(3)增益相似(4)损减相似(5)要证相似(6)不要证相似(7)分别相似(8)所立相似
第三节 (9)到相似[10]不到相似
第四节 (11)无穷相似(12)反喻相似
第五节 (13)无生相似
第六节 (14)疑惑相似
第七节 (15)问题相似
第八节 (16)无因相似
第九节 (17)义准相似
第十节 (18)无异相似
第十一节(19)可能相似
第十二节(20)可得相似
第十三节(21)不可得相似
第十四节(22)无常相似
第十五节(23)常住相似
第十六节(24)果相似
第十七节六种立量论法
第二章
第一节 负处的概述及(1)坏宗--(5)异因
第二节 负处(6)异义--(9)缺义
第三节 负处(10)不至时(11)缺减(12)增加
第四节 负处(13)重言
第五节 负处(14)不能诵--(17)避遁
第六节 负处(18)认许他难--[20]责难不可责难处
第七节 负处(21)离宗义(22)似因
《正理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FROM:《佛教哲学大词典》
【正理论】:读音:[zheng4 li3 lun4]。八十卷(大正第二十九卷第三二九页)。《阿毘达磨顺正理论》的略称,一般称为《顺正理论》。详“阿毘达磨顺正理论”项。[《御书一代圣教大意》(第四一四页)《六卷抄·三重秘传抄》(第八页)]
FROM:《佛学大词典》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梵名Abhidharma -nya^ya^nusa^ra 。凡八十卷。印度众贤造,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又称随实论、俱舍雹论。略称顺正理论、正理论。共计二万五千颂八十万言。分为八品:
(一)辩本事品,明示蕴、处、界之三种,摄一切法。
(二)辩差别品,明示二十二根之差别,论破无因、一因、不平等因等之计执。
(三)辩缘起品,明示三界、五趣、七识住、九有情居、四生等,及中有、十二因缘、有情非情之世间相等。
(四)辩业品,辩说诸业。
(五)辩随缘品,说明烦恼。
(六)辩贤圣品,叙述贤圣之行果。
(七)辩智品,说明断道。
(八)辩定品,辩说诸定。本论以有部之立场,论破世亲之俱舍论,为宣扬有部宗义之书,亦为研究俱舍论所不可或缺之著作。
[《大唐西域记》卷四、《大唐内典录》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八、《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书名)尊者众贤著。驳世亲之《俱舍论》者。一名《俱舍雹论》。唐玄奘译,八十卷。
【顺正理论】:(书名)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之略名。
FROM:《阅藏知津》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亦名,尊者众贤造,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辩本事品第一,明蕴、处、界,三种摄法。辩差别品第二,明二十二根差别,及破无因、一因、不平等因、辩心、心所、及不相应行等,及辩六因四缘。辩缘起品第三,明三界、五趣、七识住、九有情居、四生、及辩中有相、十二因缘相、有情世间相、器世间相。辩业品第四。辩随眠品第五。辩贤圣品第六。辩智品第七。辩定品第八。
FROM:百度百科
【正理论】: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之一。传说公元初的足目仙人(约2世纪)是它的创始人。足目又以乔答摩(Gautama)而著称。他在总结前人和与他同时代逻辑学说的基础上,写作了第一部印度逻辑著作《正理经》。所谓“正理”,在《正理经》中开宗明义解释说:“借助于量来考察对象是为正理”。量即逻辑推理方法,也叫做“正理”。《正理经》的产生也就是正理论的确立,正理论把《正理经》作为本学派的经典。
《正理经》共有经文530条,分为5篇。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总摄为两部分:一是逻辑,一是哲学。《正理经》作者把逻辑作为手段,把哲学作为目的,巧妙地利用前者论证后者,即在讲逻辑的同时,批驳其他学派。正理论所宣传的主要观点有:观念实在论、感觉判断论、有限一神论、“我”不灭论。
观念实在论。观念实在论,亦称客体实在论。《正理经》一开头就列出了12种对象或客体,即我(灵魂)、身(肉体)、根(感觉器官)、境(外在世界)、觉(知性)、意(意根或内感官)、作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活动)、过失、转生、果报、苦、解脱,并承认这些客体(主观和客观的现象)是由物质构成的,因而是实在的、可以感知的。其中若干属于过去和未来的精神现象,如作业、果报、解脱,也可以通过逻辑来推知它们的存在。因此,正理论对大乘中观论(见中观派)、唯识论和吠檀多不二论(见吠檀多派)的客体否定说提出了批判。
按中观论,客观事物本不存在,只是由于某些特定的条件使之从“无”而“有”(存在),而这个“有”是假有,不是实有,此即所谓“假谛”说。唯识宗的识外无境说和吠檀多不二论的外境如幻说,同样是否定客观实在的绝对唯心论。
正理论者认为,这些理论是异端邪说,恰好从反面证明正理论关于客体是客观的实在,是认识的对象,不是从无而有,更不是从心幻现的观点的正确性。
感觉判断论。正理论认为,物质对象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原素构成的,并有粗体和细体之分。粗体可见、可闻、可触、可嗅;细体即极微(如原子类)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不可嗅。粗体是合成之物,故有生成、变化、消亡的过程;细体本身是物质的最后成分,非合成之物,故无变化和消亡。正理论据此将事物划分为“常”和“无常”两类,并以感觉作为判别二者的唯一标准。
在直接感知的事物中,凡受生成、变化、消亡规律制约者,便可判断为无常;凡与此相反者,便可判断为常。前者如瓶、碟等物;后者如穹苍、时空、心灵。其次,事物的某些属性,如“同”(普遍)、“异”(特殊)等,难以通过感觉来判断它们是否受生成、变化、消亡规律的制约,因而只能承认它们具有永恒性。
正理论认为下述观点是片面的,因而是经不起推理的:
①执原素不灭,因而承认由原素合成的粗体物质也不灭;
②执具体和抽象的现象,如声音、 行动、快乐、 痛苦、反感、希望、勤奋等,悉由原素构成;
③用数字来对事物作哲学的概括,如说一切唯一(一切同一存在),一切唯二(常与无常),一切唯三(认识主体、认识本体、认识对象),一切唯四(在前三者之上加一认识手段)……。
有限一神论。《正理经》有三条经文讨论神的问题。第一条说,有人认为人类的行为所以能够有相应的结果,原因在于自在天(神)的存在。第二条说,有人反对上说,认为人类行为的结果并不是因为自在天的存在,而是因为人类行为本身的作用;离开人类行为本身,没有任何结果可言。第三条说,还有一些人认为,人类行为之所以有结果,毕竟不能否认这是大自在天所起的作用。
这三条经文转述了三家非正理论的观点,其中虽有人承认神的存在,但都没有奉神为创世主,只把神作为一种不可见的支配力量。这与正理论认为宇宙的成因是细体物质(原子),而不是大自在天的基本观点相仿佛。关于这一问题,在《正理经》的注释家之间也有不同的看法。
《正理经疏》作者富磋延那 (5世纪)遵循足目的理论路线,承认自在天即是内在殊胜之“我”(灵魂),具有决定人类因果关系的力量,但不肯定它有创造宇宙和人类的全知全能。
《正理评释》作者显作(6世纪),否认世界有所谓起点,世界既无起点,自然也没有最初的创世主。其他正理论者则认为,自在天是宇宙的动因,物质原素是宇宙的成因。这就将绝对之神置于相对规定之中,剥夺了神的主要特征──创世神力。还有一些注解家认为,正理论这些关于神的议论,是针对吠檀多的绝对不二论而提出的批判。
“我”不灭论。“我”不灭论,亦称“我”常论。这是《正理经》作者利用逻辑来论证的主要命题。《正理经》把“我”冠于十二客体(认识对象)之首,这暗示正理论的逻辑学说是为论证“我”的存在服务的。
在《正理经》作者看来,“我”虽然不是感官所能直接触及的,但是它是存在的,而且是永恒的存在;它完全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到证实。一旦“我”的存在获得证实,其他与之有关的抽象境界如“轮回”、“解脱”,便可推而知之。
《正理经》作者常用“声无常”和“声常”两个对立命题作对照,目的就在于在论证“声是无常”的同时,反证“我是常”,而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他提出的主要论点是:
①“我”是精神世界的基础。精神现象是“我”的内在表现,或者说是“我”的属性,例如:敬望、愤恨、勤奋、欢乐、痛苦、认识等。属性不是“我”的本身,但离开了“我”,属性则不存在。这证明“我”是一切精神现象的基础。
②“我”是认识的主体。认识的产生有两个阶段:一是外五官(眼、耳、鼻、舌、身)与外在对象接触而产生五种认识。这五种认识各自封闭,互不相通,如眼只能看,不能听;耳只能听,不能看……。一是肉体内还有一个意器官或内感官。外五官与外五境接触而得到的认识材料,向内传送给内感官。内感官把这些由五种不同渠道输入的“信息”作为自己的对象接收下来,从而产生“内意识”。内意识的功能就是将内感官收到的“信息”作综合处理──分析、贮存,有的立即使用,有的留作回忆的依据。这个内意识正是认识的主体“我”。
③“我”是轮回转生的主体。在生物界中,一个生物的肉体死亡之后,换取另一新的肉体。这就是所谓托胎转生。转生所以成为可能,正是因为有“我”的存在。初生婴儿自然而然地有喜、惧、忧的心理现象和躺在母怀中吸吮母乳的动作,是婴儿在转生前贮存在他灵魂中的过去“习气”在起作用。正理论这些有关“我常”的理论,是各种宗教和哲学必须探讨、回答的重要哲学问题。
《正理经》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一是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原子不灭论,一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灵魂不灭论。这两种对立观点并存于同一哲学体系,说明在早期的正理论哲学中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思想斗争,二者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取得压倒谁的优势。
《正理经》在印度逻辑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因明入正理论》
FROM:《佛学大词典》
【因明入正理论】:梵名Nya^ya -praves/a 。全一卷。印度商羯罗主造,唐代玄奘译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八月。又称入正理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作者商羯罗主系陈那论师之弟子,其因陈那所着之“因明正理门论”深奥难解,故简明综括上书之要旨,并加入自创之论说,而成一书,以做为后学入于因明正理之阶梯。内容分述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 破、真现量、似现量、真比量、似比量等八门之义。其中,真能立、似能立二门为本论之主要部分,甚他六门则略说。真能立一门,专门说明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等三支,似能立一门则举出三十三过。
本论与“因明正理门谕”(略称正理门论)相异之处,除略去正理门论之“九句因”,而举出“因三相”外,更用大半篇幅详细解释因明三支之各种过失,而举出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共计三十三过。又本论因主旨简明扼要,故自古以来较正理门论广为世人所研究、讲习。
本论之注释书有多种,于第九世纪以后,印度耆那教徒曾为本论作注释;玄奘汉译后,神泰、靖迈、窥基等亦为之作注,其中尤以玄奘之弟子窥基所作'因明入正理论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注释最为详细,对中国、日本因明学之研究,影响甚大。[开元释教录卷八、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
【因明入正理论疏】:凡三卷。又作因明大疏。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唐代疏解因明入正理论者颇多,所知凡十一家:(一)净眼,(二)神泰,(三)文备,(四)靖迈,(五)灵雟,(六)胜庄,(七)壁公,(八)文轨,(九)顺景,(十)玄范,(十一)窥基。以上十一家之疏,同称'因明入正理论疏’。窥基亲承玄奘之学,故本书除注解因明入正理论一书外,并叙述有关因明之一般事项。内容共分叙所因、释题目、彰妨难、释本文四门。自唐以来本书盛行于中国、日本,为研究因明之指南。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因明入正理论】:(书名)陈那之弟子,商羯罗主着,唐玄奘译,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之八门,而辩自悟悟他之两益者。
本论各家之注解如下:
《因明入正理门论述记》一卷,唐神泰述,不全。
《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唐交轨述,佚中下二卷。
《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唐窥基撰。
《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一卷,唐慧沼述。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唐慧沼集。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二卷,唐慧沼述,佚上卷。
《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唐智周撰,下卷不全。
《因明入正理论疏钞略记》一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解》一卷,明真界集解。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一卷,明王肯堂集释。
《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述,相宗八要解第一。
《因明入正理论直疏》一卷,明明昱疏,相宗八要解第六。
《因明论疏瑞源记》八卷,凤潭着。
FROM:《阅藏知津》
【因明入正理论】:商羯罗主菩萨造,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及似能立等,共八门,以辩悟他自悟二益。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因明入正理论】:印度商羯罗主造,唐代玄奘译,全一卷。作者商羯罗主,是陈那论师的弟子,因陈那所著之“因明正理门论”深奥难解,故简明综括上书之要旨,并加上自创之论说,而成一书,以做为后学入于因明正理之阶梯。内容分述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破、真现量、似现量、真比量、似比量等八门之义。其中,真能立、似能立二门为本论之主要部分,甚他六门则略说。真能立一门,专门说明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等三支,似能立一门则举出三十三过。
【因明入正理论疏】:又作因明大疏。唐代窥基撰,凡三卷。唐代疏解因明入正理论者颇多,如净眼、神泰、文备、靖迈、灵雟、胜庄、壁公、文轨、顺景、玄范、窥基等。以上诸家,皆有疏本,同称《因明入正理论疏》。窥基亲承玄奘之学,故本书除注解因明入正理论一书外,并叙述有关因明之一般事项。内容共分叙所因、释题目、彰妨难、释本文四门。
FROM:《藏传佛教辞典》
【因明入正理论】:简称《入论》、《小论》。古印度商羯罗主(陈那弟子,约六世纪)着,唐贞观二十一年玄奘汉译,后由汉译师僧向觉(译音)等译成藏文。主要讲四方面的内容:
⑴简要说明宗、因、喻三支,解析因三相,按照同品定有和异品遍无二相阐释同喻和异喻;
⑵详细列举三十三种因明过失(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
⑶概括解说现量与比量、似现量与似比量;
⑷说明能破与似能破。《佛学词典》
古印度论师陈那著。书中详明叙述正能立、正确破及似能立、似能破之理。唐代玄奘以贞观二十一年于弘福寺,由梵文译成汉文,后由汉族译师僧向觉〈译音〉与西藏译师敦循,由汉文译成藏文,后又由汉族译师法宝重译校订。《佛学名相》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明入正理论】:(梵Nya^ya-praves/a,藏Tshad-ma?rigs-par?h!j-ug-pah!I?sgo?shes-bya-bah!irab-tu?byed-pa),一卷。印度·商羯罗主造,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在长安弘福寺译出,知仁笔受。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作者商羯罗主的历史已难详考,据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说他出于陈那门下。今从他的著作对于陈那晚年成熟的量论学说很少涉及,他可能是陈那早年的弟子。又陈那久在南印度案达罗一带讲学,而天主此论的主要内容后来也被吸收在南印泰米尔语文学作品之内,由这些事实的旁证,作者可能是南印度的人。
本论之名“入正理”,有两层意义:
其一,陈那早年关于因明的重要著作是《正理门论》,文字简奥,不易理解,本论之作即为其入门阶梯,所以称为入正理。
其二,正理是因明论法的通名,本论为通述论法的门径,所以称为入正理。窥基曾说此论“作因明之阶渐,为正理之源由”,这是很恰当的论断。
本论的全部内容,在开头有总括一颂说:“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这就是后人通说的“八门(能立、似能立等)二益(悟他、自悟)”实际包涵了诸因明论所说的要义。
这八门二益虽然不出陈那诸论的范围,但本论是做了一番整理补充的功夫的。特别是在似能立一门里,依照宗、因、喻三支整理出三十三过,以便实用,可说是一大进展。这三十三过是似宗九过,其中相违五种,不极成或极成四种;似因十四过,其中不成四种,不定六种,相违四种;似喻十过,其中由于同法的五种,由于异法的五种。本论对于这些过失,都作了简要的说明,并举了适当的例证。
本论辨别三支过失那样的精细,完全是以构成论式的主要因素“因的三相”为依据。这三相即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三相的理论虽然从世亲以来就已组成,又经过陈那用九句因刊定而渐臻完备,但到了商羯罗主才辨析得极其精微,像他对于因的初相分析,连带推论到宗的一支,需要将宗依即有法(论题中的主辞)和能别(论题中的宾辞),从宗体(整个论题)区别开来,而主张宗依的两部分须各别得到立论者和论敌的共同承认而达于极成。因此在似宗的九过里也就有了能别不极成、所别不极成、俱不极成三种,这些都是陈那著作中所未明白提出的。另外,他对因的第二、三相的分析,连带将陈那所立因果里的相违决定和四种相违一一明确起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学术上的发展。
本论是一部极其精简的著作,词约而义丰,但仍包括不尽,所以在论末更总结了一颂说:“已宣少句义,为始立方隅,其间理非理,妙辩于余处。”这是要学者更参照陈那所著的理门集论而求深入的。
本论的内容和特点,大概如上。
本论的译者玄奘在印度游学时,对于因明到处参闻。他回国三年之后就译出了本论。译本既出,玄奘又口授讲义,都是创闻新说,所以他门下弟子,奉为秘宝,竞作注疏。其中大庄严寺文轨和慈恩寺窥基所作尤为流行。轨《疏》三卷,制作较早,后称“旧疏”。基《疏》三卷,解释繁广,后称“大疏”。奘门最后惟窥基一系独盛,他门下慧沼相继撰《义断》一卷,《纂要》一卷,《续疏》(这是补足基《疏》末卷的)一卷;再传智周,又撰《前记》三卷,《后记》三卷,都简别他家异义而宣扬窥基之说。此外还有道邑的《义范》三卷,道巘的《义心》一卷,如理的《纂要记》一卷,也是发挥窥基学说的,可惜已佚失不传。
本论在玄奘门下,不但传习很盛,并且立破方法还被运用到各家著述之中,因而成为研究慈恩一宗必需通达的要籍。只是历史不久,即跟着此宗势力的衰微,而逐渐无人过问。此论流传于日本,反而得着很大的发扬,传承不绝,著述解说也极多。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一年(1895),杨仁山居士才从日本将窥基的《大疏》刻本取回中国,核对流通,这才重新引起学人对于本论的研究。
本论的梵文原本因为一向受印度耆那教徒的重视而保存。在第十二世纪时,耆那教徒师子贤曾为之作注,相继有胁天的复注和吉祥月的复注,现都存在。1930年,德鲁瓦校刊了本论梵本和师子贤注、胁天复注原本,合册出版。次年,米洛诺夫又从注书里辑出论本刊登于《通报》之上。1933年宇井伯寿又对校各梵本勘成本论的定本,附载在所著《佛教论理学》之末(并还作了新的日文译本),这样本论的原来面目就大白于世了。
在西藏,本论曾有过两种译本。初译的一种是从汉译本重翻,这是汉人胜藏主和度语教童所译,并经汉人法宝校订,但误题本论作者之名为方象(即是域龙的同意语,乃陈那一名的翻译)。后译的一种是从梵本直接译出,这是迦湿弥罗一切智护和度语名称幢祥贤所译,时间较晚,故在《布顿目录》等旧录上未载。这一译本,大概是受了旧译本误题作者名字的影响,也将着论者题作陈那,并还错认本论即是陈那所作的《理门》,而在译题之末加上一个'门’字。以上两种译本都收入《西藏大藏经》〈丹珠尔〉中,〈经释部〉第九十五函,但德格版、卓尼版均缺第二种译本。又第二种译本1927年拔查恰尔雅校刊出版,收在他所校刊的梵文本《入正理论》的第二部分。
就因为西藏译本上一再存在着错误,近人费德雅布沙那在所著《印度逻辑史》中依据藏译详细介绍了本论,也看成它是《理门》同本而出于陈那手笔,由此在学者间对于本论与《理门》是一是二,以及作者是陈那还是天主,引起很长久的争论。其实,如要相信最早传习此论的玄奘是学有师承的,那末,他说本论作者是天主,也一定确实不容置疑的。至于本论和《理门》完全为两事,则玄奘另有《理门》的译本存在,更不待分辨而明了。(虞愚)
◎附一:霍韬晦《陈那以后佛家逻辑的发展》(摘录自《佛家逻辑研究》)
《因明入正理论》,玄奘译。本书乃陈那弟子商羯罗主所著,以二悟八义组织整个因明系统,简洁而有条理,是一本极好的入门书,普受后人重视。自窥基之《大疏》出,遂成斯学权威。实际上窥基之前,已先有文轨之《庄严疏》,其后又有慧沼之《续疏》、《义断》,与智因之《前记》、《后记》;传至日本后亦续有疏释多种,结果由凤潭集为《瑞源记》一书。由于本论之梵文及藏文本均存,故近代学者之研究亦伙,如金仓圆照《因明入正理论梵汉两语对照》(“文化”四卷六期)、武邑尚邦《论因明入正理论之原典》(“印佛研究”卷十一之一)、宇井伯寿则将此梵本校订,附在其《佛教论理学》之末出版。(中略)此外,中国方面之近人疏解亦有: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韩清净《因明入正理论释》、陈大齐《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等。
◎附二:吕澄〈因明入正理论的三个本子和注疏〉(摘录自《因明入正理论讲解》)
这本书是玄奘于贞观二十一年(647)译出的。此时是玄奘回国译经后的第三年,可见玄奘对它还是很重视的。此书也简称《入论》。它比《因明正理门论》份量小些,所以一般也称它为《小论》。
译本题名作者为商羯罗主(陈那的弟子)。大约在宋代,此书也译成藏文。西藏学者知道陈那着有《理门论》想找到它,但未找到,却发现此书,就认为是《理门论》,于是将此书的作者归之于陈那,并在译本后面附言︰此乃藏人一向称为《理门论》者。到了元代初年,西藏学者又找到《入论》的另一个梵本,并重新翻译。这个新发现的本子上仍无作者名字,于是继续误认为是陈那的作品。
此论的梵本一向被认为是散失了。1921年,一般还认为梵本已佚。其实,《入论》的梵本一直保存在耆那教徒手里。西元十一世纪时,耆那教徒师子贤给《入论》作了注,内容很详细。接着,于十二世纪,胁天、吉祥月又各作了复注(钞)。这些写本早就被搜集梵本的得到。因为这些本子里有复牒(《入论》的原文),所以完全可以根据这些本子将《入论》原文整理出来,但此事并未被人们注意。
大约在西元1909至1910年,俄国人米洛诺夫发现了它,写了介绍文章,登在印度的杂志上。米洛诺夫还说,他将进行校勘,在《佛教文库》里出版。后来欧战爆发,他离开俄国,梵本未能发表。
到1920年,印度对梵本进行整理,计划在印度巴罗达东方研究所的《盖克瓦特东方丛书》(Gos)中出版。但工作进行得很慢,直到1927年才出一本西藏的译本(《丛书》的第三十九种)。又过了三年,即1930年,才把梵本(包括师子觉和胁天的注)出版。这期间米洛诺夫在法国,他知道印度的计划,但总未见其实现,于是便自己进行整理。于1931年,他整理的梵本在法国《通报》第二十八卷里也登了出来。
这两个梵本跟中国译本(汉、藏)是有出入的。究竟哪个本子是定本,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看法。日本学者宇井伯寿曾把梵本集拢起来,并用汉文做了校订。宇井还把它译成日文,这些都附在他的著作《佛教论理学》的后面。
《藏要》本《因明入正理论》也应用了这些刊本,把重要的出入之点都注了出来。
中国译出《入论》后,在当时看来,还是一门新学问,所以,译场里有很多家根据玄奘的译讲(边译边讲)作了注疏。最初有神泰、靖迈、明觉等前辈的注疏;跟着又有文备、文轨、璧公等人的注疏。其中文轨的比较受人重视。因他住在庄严寺,所以也称他的注疏为《庄严疏》。
比较晚出是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此疏非常详细,分量较大,所以也简称为《因明大疏》。窥基的门下还给《因明大疏》作了《疏记》。
总之,当时各家的注疏不下几十种,可惜现在大半都散失了。日人凤潭于约当我国清初时,作《因明论疏瑞源记》(商务印书馆1928年排印了此书),其中提到旧疏,说从唐到宋、明,给《入论》作疏的共有五十家。凤潭在《瑞源记》里约引用了三十家。所以,旧疏虽然大部分不存了,但从《瑞源记》里还可以看到片断。
《入论》的注疏虽很多,可是,后世研究《入论》的人大都用窥基的《因明大疏》。事实上,这部疏比其他的是要好一些。《因明大疏》原本不全,在“似喻能立不成”原文以下就没有了,缺六分之一,可能窥基在写作时就未完成。后来慧沼把它续成。慧沼的文字也相当繁,后人把他的疏加以删节,遂成广略两个本子。后来,有人误以为略本是窥基写的,而广本才是慧沼续的。金陵刻经处本即以略本为窥基所作。我们把慧沼的《续疏》全刻了出来,搞清了广略两个本子都是慧沼续补而成的。
文轨《庄严疏》的佚文,我们也从各方面辑起来,特别是利用了《金藏》里的《十四类过疏》。此是文轨作,《金藏》误认为窥基作。由于利用了《金藏》,辑佚也还比较像样。有了《庄严疏》,就能帮助我们了解窥基在因明的哪些地方有自己的发挥,哪些地方是采用前人之说。
《因明大疏》于唐武宗会昌废佛时国内便散失了。窥基关于因明的论述,仅在延寿的《宗镜录》里保存了一小部分。宋明时期也有人研究因明,明代人对《入论》还有注释。他们的参考资料大多取之于《宗镜录》,自然很不完全。后来从日本取回《因明大疏》的原本,金陵刻经处刻版印行。从那以后,研究因明,特别是《因明大疏》,才有了较为丰富的资料。近人如熊十力、梅光羲等对《因明大疏》作了删节、注释。
现在《入论》有梵、藏、汉三种本子,又有《因明大疏》作参考,研究它的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
【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通行刊本八卷)。唐·窥基撰。又称《因明大疏》。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四册。窥基(632~682)系元魏时尉迟部的后裔,十七岁时依止玄奘出家,经过了十一年,参加译经,编纂《成唯识论》,并深入研究了因明。但到玄奘去世,干封元年(666)后,他才作《因明入正理论》的注疏,迄于晚年还未写定,在解释喻过'能立不成’处便中止了,以下各段,还是他的门人慧沼继续完成的。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商羯罗主造,是玄奘从事译经的第三年,即贞观二十一年(647)中所译。因明这一种学问在当时是极觉新鲜的,所以奘门竞行学习。过了一年,玄奘又译出《因明正理门论》(一卷,陈那造),充实了研究的资料,于是其时著名的神泰、靖迈、明觉三家的《入正理论疏》便在永徽初年间(650~652)撰成了,接着又有文轨、玄应、文备、璧公诸师的注解。这些注书各记所闻,并参照《理门论》加以发挥,一时颇为流行。窥基的《论疏》就是在这些著述基础上,抉择取舍而写成的。
基《疏》内容,于解释《入论》本文之前,有短短的序论三段(本疏卷一):
(1)叙所因︰略述因明的源流,世亲、陈那的著作,本论的缘起,并说到玄奘在赴印途中迦湿弥罗国僧称论师处开始学习了本论,后在那烂陀寺戒贤门下更穷尽了幽微,回国不久便译出了本论。
(2)解论名:采取了当时神泰、文备、文轨、靖迈四家之说,加上他自己的见解,一共五释,未予轩轾。但据其最后所解,以正理指陈那的著作(特别是《理门论》)而言,似乎更为当理。本段末尾还解说了本论作者商羯罗主得名的由来,可惜未详其身世。
(3)明妨难︰解释对于因明这一名称的七种疑难,大都是当时存在的异论。
本疏解释论文,大分两段︰第一大段解释论首总标纲领的摄颂以及随后详解的长行,第二大段解释论末显略指广的结颂。首段解释摄颂中对于所标出的八门(也就是八义:真似能立、真似能破、真似现量和比量)二益(也就是二悟:自悟、悟他),都有简明显要的说明,如说真能立是三支具足而且一无过失,真能破有显过和立量的不同,真现量是定心或散心之照符前境、明圻袹憿A真比量是以共许因成立未许宗能生决定智等,无一非精粹之谈。随后还推论到瑜伽学系论书解说这些义门的沿革。
其次解释本论长行。因为本论结构还是依据《理门论》以立破为纲,故在真似能立之后接着就说真似二量(这是视二量为能立的工具,所以这样安排),再说真似能破,一共六段,和摄颂的顺序不同。撰者体会这样的精神,在释文里也就偏详于立破。他解释真能立的一部分有不少精到的见解。如:解三支比量的宗支处(本疏卷二初),指出宗依(构成宗支的主词即“有法”和宾词即“能别”两个部分)与宗体(由能别解释有法所得的整个意义)之应严加区别。又宗体在四种悉檀(即普遍的、自宗的、旁推的、随意的)里应取第四随自意乐而建立,不受拘束。又解因支处(本疏卷二末)指出因有启发作用的生因和了解作用的了因,二者又各有言、义、智三方面(合成六因),而就立量悟他来说,因支是应该以言生和智了二因为其实质的。又解喻支处(本疏卷三),辨析到异喻用在止滥(即遮止因法通于宗的对立面),无妨用无体之法为喻依。由此再推到三支之有体,无体,应当互相适应(立有体的宗,因喻俱应有体,立无体宗则不拘,见本疏卷四)。这些议论虽在其他论书里(如《广百论释》曾谈到因法的有体无体等),旧疏里(如文轨的疏文曾谈到宗依、宗体和四悉檀等),已见其端倪,而作出彻底详尽的发挥,则是此疏所独有。
就在这些释文里,此疏也随时纠正各家旧疏的错误。最显着的例子,即是本论之解释宗支,有一句译文是'极成能别差别性故’(意谓宗是由于双方共许的'能别’区别了(中略)而成的)。文轨等旧疏却作'(中略)差别为性’来解释,这不但违反因明的轨辙,又还不懂中印语文的规律,贻误学人,为害不浅,故撰者予以严厉的谴责而毫无宽假(见本疏卷二)。
其次,解释似能立一部分。此分从本论的结构来看,可说是最大特点之所在。因为陈那的著作《理门》、《集量》等论书里,虽已对于三支过失作了全面的说明,但文义比较散漫而隐晦,《入论》乃加以整理、明确,并有所补充(如宗过的后面四种),于是列出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而合成三十三过,又各各举了确切的范例,使人一目了然,可谓极其精彩(后人学习因明的,也从研习三十三过而入,可谓“思过半矣”之效)。基疏对这部分的解释,尽了很大的努力,以篇幅言,几占现存全疏的一半(三卷有余)。他为了明确刊定每一种过失的特征与其可能运用的范围,作出种种的分析。如解各过,都举出全分的,一分的两类四句(此即以正面对自许、他许、共许而为三句,反面全非又为一句),而刊定其是非(一、三句是过失,二、四句则不然)。另外又在各支过失可以兼备的方面,错综排列出所有的句式,以为真似的刊定。以宗过一类为例,九过互具,再加以全分,一分四句的分别,即可演绎出二千三百另四种句式(见本疏卷五)。这虽不免过于形式化,但从其可能性上,究极奥蕴,不得不说是基疏对于因宙论的一种发展。
即由于三支过失的刊定和所对而言者(自、他、共三方面)有关,基疏从这一点更推论到比量之运用于破他、自救,乃至于留防过地步等等,也可在三支上予加限制的言词(如只是自宗承认的加“自许”,他宗承认的加“汝执”,两家共认而非泛泛之谈则加“胜义”或“真故”等),提了出来,并不成为过失(在护法、清辩的着书里,此例极多),这样就有了“自比量”、“他比量”、“共比量”的区别。又在共比量里,还可扩大因支的范围,加上自许或他许的部分,以成“自共比”或“他共比”,三支比量的运用乃益灵活而广泛。基疏对于这些用法,一再透辟地阐明其意义,并举出玄奘在印度时所立“唯识量”和改订的胜军“大乘是佛说”量来作为例子而详加解释,又对顺璟的反对唯识量作了批判(见本疏卷五、卷六)。基疏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对于当时的佛学讲论、著述以及理解护法、清辩等论书,均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本疏原稿不全,只到解释喻过的开端为止,以下十种喻过、真似二量、真似能破各段,都付阙如,这是很可惜的。不过慧沼(650~714)依据本疏的精神,很好的替它补足了。特别是二量部分,疏文未及详说的,还另写了《二量章》收在《法苑义林章补缺》之内,极便于研究。慧沼这一部分补写的疏文,后来单行,即题名《因明入正理论续疏》(因为有人曾将《续疏》删成节本,后世也误会为窥基原作略疏,其《续疏》不过是添加细注而已,参照内学院校刊本《因明入正理论续疏》卷末校记)。此外,文轨旧疏解释似能破一段,曾引《理门论》中十四过类一段详细解释,也曾被后人误认为窥基手笔,改题为《因明理门十四过类疏》,刊本单行。
本疏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因明全部的问题,因此通称为《大疏》。其书一出,所余同类章疏为之晦采,大半零落失传。在慈恩宗内,奉本疏为圭臬,备致推崇,更不待言。像慧沼,除作了《续疏》而外,还撰有《入正理论义断》三卷、《纂要》一卷,引申本疏之说。其后,智周(668~723)更对本疏作了《略记》一卷、《前记》三卷、《后记》一卷(未全),解释益加详细。又本疏从中唐时传到日本后,讲习极盛,著述亦多,其中还保存不少的唐人旧说足供研究。其流传后世的主要著述,有善珠的《因明论疏明灯钞》六卷、明诠的《因明大疏导》并《里书》九卷、藏俊的《因明大疏钞》四十一卷、良遍的《因明大疏私钞》三卷。此外,还有凤潭的《因明论疏瑞源记》八卷,征引该博,解释细致,尤为风行。又本疏解释因四相违过一段,素称难解,日人对此也特别研究,另作注书,著名之作有真兴的《因明四相违略私记》二卷、源信的《因明论疏四相违略注释》三卷等。(吕澄)
[参考资料]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佛教文献の研究》(龙谷大学佛教学会编)。
FROM:《中国百科全书》
【因明入正理论疏】:Yinmingruzhenglilunshu,佛教因明名着。简称《因明大疏》。唐窥基撰。6卷(通行刊本为8卷)。
著述背景:印度早期的因明属于一般的论辩术。到6世纪,经陈那的改革,虽仍有侧重论辩的倾向,但渐次深入到认识论的领域,成为佛教瑜伽学系的组成部分。这一新的逻辑体系,首由玄奘介绍到中国。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他译出陈那门人商羯罗主着的《因明入正理论》;又于二十三年译出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而前者即成了介绍陈那因明新学的入门之作,为因明传授讲习所依据的要典。新学初至,既多创闻,一时学人竞出疏释。神泰、靖迈、明觉、文轨、文备、玄应、壁公诸人,均各有撰述,但见解不一。窥基是玄奘高足,独得因明薪传者。因此他的《因明入正理论疏》(窥基写至喻过“能立不成”处,以下少部分由其门人慧沼续成),被认为冠绝当时,备受推崇。
内容分为四部分:①叙所因。略述因明的创始及至陈那时代的沿革,以及玄奘?在印度学习因明和回国后传译的经过;②释题目。罗列众说,解释《因明入正理论》命题的涵义,并阐述该书是研究陈那著作的入门阶梯;③明妨难。解答为何不以宗明、喻明、果明为名,而特称为因明;④释本文。对《因明入正理论》作分段逐句的解释,是全书的主要内容。
《因明入正理论》首先以“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一颂,概括了因明的全部纲要。
窥基的《因明大疏》,根据这一颂判分,称为“八门二益”。属于悟他方面的有“能立”(成立自己的主张)、“能破”(指斥敌论的谬误)。二者各有真似,四者总称为“他益”。属于自悟方面的有“现量”(直观的认识)、“比量”(推比的认识)。二者也各有真似,此四者称为“自益”。照理必须自悟才能悟他,自悟是主要的。
但因受传统的影响,《因明入正理论》仍然倾向于论辩上的需要,沿用陈那的《正理门论》以立破为纲,把属于自悟的现量和比量等只当作悟他的先行条件,而论文绝大部分都倾注于悟他为主的由宗、因、喻三支结合的论式上。宗,是立敌所争有待成立的论题:如佛弟子对声常论者立“声是无常”。因,是成立宗的理由,如说“所作性故”。因,须具备三种条件,称为“三相”:①遍是宗法性。因必须是宗上主词概念所指事物的属性;②同品定有性。因必须在宗上宾词概念所指事物的范围内有其存在;③异品遍无性。因绝不能存在于和宗上宾词要领相矛盾的概念范围之内。喻,是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如“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显示因的同品定有性,称为“同喻”;“若是其常,见非所作,如虚空”,显示因的异品遍无性,称为“异喻”。由此总结了宗有九过,因有十四过,喻有十过,共计三十三过,立破真似,条理灿然。《因明入正理论疏》对此作了精彩的发挥。它不仅是对原作句斟字酌地作了解释,而且繁征博引,穷源竟委,辨析补充,时出新义,不完全限于原着的范围。
发展与贡献:此疏不仅阐释了《因明入正理论》,而且在阐释中有所发展,在因明研究中作出了贡献。
①从悟他上着眼,对因明的因析为“生因”和“了因”。又各有言、义、智三个方面,而以“言生因”和“智了因”为主。言生因,指立论者的言词能生敌论者的悟解,言为产生悟解之因故。智了因,指敌论者的智力能了解立论者的言词,智为了解言词之因故。这样对因的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既有助于因明在实际中的运用,而且引入了认识论的领域。
②把宗分为“宗依”和“宗体”,前者是组成宗的素材,如“声”和“无常”两个概念在未组成宗之前是毫无意义的。必须把二者合拢来成为命题才是宗体,如说“声是无常”。这正是逻辑中所说的概念须进为判断始有是非可言的道理,是此疏对因明理论有所提高的例证之一。
③对“因支”中“同品定有性”的“同品”,分为“宗同品”和“因同品”来解释,而正取因同品兼取宗同品。这是因为“宗法”的外延大于因,因同品必然是宗同品,但宗同品则未必是因同品。所以有因同品定然有宗同品相随,显示了因和宗有此必有彼的内在关系。
④把“喻支”也分作了“喻依”和“喻体”两部分。如前所举“同喻”例“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瓶”,此中“瓶”是“喻依”,“若是所作,见彼无常”是喻体。这样把单纯事例和普遍原则相结合的喻支,才能有力地显示因相,起能立的作用。
⑤因明规律,要求宗依和因、喻须为双方所公认。为了减免过失,适应论辩的实际情况,此疏特述及“寄言简过”的变通方式。宗依和因、喻属于自许他不许的,以自许简别,称为“自比量”;他许自不许的,以汝执简别,称为“他比量”;共许的,在必要时以“胜义”、“真故”等简别,称为共比量。此疏中特举出玄奘在印度留学时,对胜军所成立的“大乘出自佛说”的比量不加简别的过失和玄奘自印度返国之前在曲女城的无遮大会上所立的“真唯识量”,经过18天没有人敢来论难者,正是应用了寄言简过的办法而取胜的。
⑥在立破的范例中,对古印度主要学派如“数论”、“胜论”、“声论”等都作了相应的介绍。玄奘在印度所立的“真唯识量”有关因明的技巧和唯识的宗义,也赖此疏得以传世。
⑦对《入论》所提出的三十三过类,为了刊定每一种过类的适用范围,在自、他、共的基础上又分为全分一分各可析为四句,如“违自现非他”、“违他现非自”、“自他现俱违”、“自他俱不违”。以宗过九种为例,错综配合总计可得2304种“四句”。显出了因明形式的变化,对锻炼思维趋于缜密有一定作用。(贾题韬)
其它因明论著
FROM:《佛学大词典》
【诤正理论】:全一卷。印度法称著。为因明七论之一。内容主要阐述真理探讨中争辩之理则。古印度有律天等之注释。西藏格鲁派三大寺学制规定本书为学习因明之必修课程。
FROM:《藏传佛教辞典》
【诤正理论】:原名《辩难正理品》。书中论述立敌争辩、辩论胜负及负处等。古印度佛学家法称所著量学七论中,属于支分的四论之一。《佛学名相》
FROM:《藏传佛教辞典》
【诤正理论析义注】:印度霞惹格卡打论师著。《佛学名相》
性灵派
性灵派
“ 性灵说 ” 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诗歌评论中的一种艺术创作主张。以晚明文学 革新派 ——“ 公安派 ” 领袖袁宏道提出 “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 的创作主张为标志,在 晚明诗歌、散文领域,掀起了以反对前后七子倡导的 “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 的复古 模拟风气为内容,强调文学创作要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实情感,追求个性风 格面目的文学革新思潮。清代袁枚在诗歌评论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艺术创作主张, 在近代和现代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性灵派三大家
袁枚、 赵翼、 张问陶, 并称为 “ 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 。 清代有 “ 乾隆三大家 ” 或曰 “ 江 右三大家 ” ,是指袁枚、蒋士铨、赵翼,于是有人把袁、蒋、赵都说成是性灵派的主 要代表。其实蒋士铨虽然与袁、赵私交甚好,文学观点亦不无相通之处,但是在思 想要害问题上却大不一致。钱钟书曾指出:“ 袁、蒋、赵三家并称,蒋与袁、赵议论 风格大不相同,未许如刘士章之贴宅开门也。宜以张船山代之。 ” 。如果要评性灵派 三大家的话,那就是主将袁枚,副将赵翼,殿军张问陶。性灵派主将袁枚与副将赵 翼以及殿军张问陶支撑起乾嘉时期队伍庞大的性灵派,为使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回 归表现真情、个性的健康轨道,扫除模拟复古的风气,发扬开辟新径的创造精神, 都作出了卓著贡献。王英志《性灵派三大家简论》(《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 04期),对清代乾嘉时期性灵派三大家作了中肯评析。
袁枚 (1716— 1798)
字子才, 号简斋, 钱塘 (今杭州市) 人。 清代诗人。 清乾隆四年中进士, 入翰林, 做过江宁等地知县。后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构筑园林,过着论文赋诗、悠闲 自在的生活。他主张诗应该抒写性情,因此,多数作品抒发闲情逸致。袁枚一生, 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外,留下的文学著作也很 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随园诗话》是他的代表作,有独特的文学见解。他提出 “ 性灵说 ” ,对儒家诗教提 出异议。部分诗篇对汉儒和程朱理学发难,并宣称 “ 《六经》尽糟粕 ” 。他主张直抒 胸臆,词贵自然,反对泥古不化,强调自创精神,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具有进步意 义的。袁枚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赵翼 (1727— 1814)
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 , 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 十六年 (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 三十八年辞官家居, 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 他论诗也重
作》、《黄天荡怀古》、《赤壁》等 , 都有特色,并在造句、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 外 , 造语浅近流畅,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论过多,过于散文化,形 象性较差。赵翼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张问陶(1764— 1814),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清代名相张鹏翮玄孙。 乾隆五十三年 (1788) 举人, 五十五年 (1790) 三甲第 55名进士。 五十八年 (1793) , 任翰林院检讨;嘉庆五年(1800),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年(1805),任江南道 监察御史,巡视南城;十四年(1809),擢吏部郎中;十五(1810),出任山东莱 州知府;十七年(1812),称病辞官;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病逝于苏州, 归葬蜀中故里蓬溪县金桥乡两河口。张船山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著有《船山诗 草》及《补遗》,共 26卷。张船山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不单是清代蜀中诗冠,也 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和著名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胡传淮 所著《张问陶年谱》《张问陶研究文集》对了解张问陶的生平事迹可资借鉴。张问 陶与袁枚、赵翼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七月派的名词解释(不超过250字)百度知道
七月派的名?词解释(不?超过250?字)_百度?知道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 ? ? 帮助设?置
? ? ?
? ?
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七月派?的名词解释?(不超过2?50字)
?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7-?6-9 1?6:44 ?
要让人从?这段介绍中?一眼看出七?月派大概是?怎么回事,?要有主要成?员,刊物。?主要介绍诗?歌艺术特点?(不要小说?)
th?anks ?
提问者:? 东陵佩 ?- 二级最?佳答案七月?派小说: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都被编入?《七月文丛?》,并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之为"七月?派小说"。?代表作有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htt?p://b?aike.?baidu?.com/?searc?h/cn=?%D6%D?0%B9%?FA%CF?%D6%B?5%B1%?B4%FA?%CE%C?4%D1%?A7%CA?%B7
?参考资料:?
1.h?ttp:/?/www.?examb?ook.n?et/zi?xuen/?ShowN?ews.a?sp?ID?=802&?;bcn=?%E8%8?0%83%?E7%A0?%94%E?7%AC%?94%E8?%AE%B?0
0?回答者: ?冰荷玉 -? 二级 ? 2007?-6-9 ?15:51?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虽然给的?不是我要的?,但是那个?链接对我很?有用…其他?人答案书上?全有,偶已?经提前摘过?了。。。相?关内容
? ?̶?6; 名词?解释或简答?:“七月”?派 20?09-6-?20
? &?#8226?; 名词解?释:论语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七月诗派?,山药蛋派?,荷花淀派?,新写实小?说 15? 200?7-1-9?
? ?226; ?名词解释什?么是独体字?和合体字,? 13 ? 2008?-8-9 ? ? R?26; 名?词解释:指?事和指事字? 200?9-6-1?9
? ?8226;? 名词解释?:请问“驿?”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200?8-10-?17
? ?更多关于七?月派名词解?释的问题>?>
? 查看?同主题问题?: 名词解?释 七月 ?
其他回答? 共? 4 条
?“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这一时?期的创作,?则强化了生?命意识,在?其名诗《悬?崖边的树》?、《半棵树?》、《重读?圣经》等作?品中,他们?超越了自己?40年代的?作品中 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而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与牛汉的?《半棵树》?显示出处于?逆境中 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 ?
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风长期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领导工作,?与**等?党在后方的?领导人保持?紧密的联系?。他先后主?编《七月》?、《希望》?杂志和《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写下?大量文艺理?论、评论文?章,推出和?评介了大量?国统区进步?青年作家和?解放区作家?的作品,艾?青、田间、?邹荻帆、阿?垅、路翎等?一批青年作?家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崛起于文坛?,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著名的文学?流派“七月?派”,“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时?甚长、富有?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沉?重的悲剧命?运的进步文?学流派” ?
七月派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1?981年出?版的诗集《?白色花》,?收入被称为?“七月派”?诗人的作品?。他们是:?阿垅、鲁藜?、孙钿、彭?燕郊、方然?、冀汸、钟?瑄、郑思、?曾卓、杜谷?、绿原、胡?征、芦甸、?徐放、牛汉?、鲁煤、化?铁、朱健、?朱谷怀、罗?洛。《白色?花》(注:?绿原、牛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绿原作?序。)序中?说,“即使?这个流派得?到公认,它?也不能由这?20位作者?来代表;事?实上,还有?一些成就更?大的诗人,?虽然出于非?艺术的原因?,不便也不?必邀请到这?本诗集里来?,他们当年?的作品却更?能代表这个?流派早期的?风貌”。这?些没有指明?的诗人,当?指艾青、田?间、邹荻帆?等,也可能?包括“七月?派”的领导?得胡风。由?于胡风等的?文艺思想在?40年代后?期起已受到?有组织的批?判,相应也?形成了对这?一诗派的巨?大压力。在?进入50年?代之后,这?些诗人的创?作已明显减?少。有的作?品,发表时?就受到批评?。最主要的?例子是胡风?在当时的创?作:194?9年11月?到1950?年1月写成?、有三千多?行的“英雄?史诗五部曲?”。这部总?题为《时间?开始了》的?长诗,分为?《欢乐颂》?、《光荣赞?》、《青春?颂》、《安?魂曲》和另?一部《欢乐?颂》。胡风?从中国近现?代屈辱和斗?争的历史上?,来阐发新?中国诞生的?意义,包括?对**的?赞颂。不过?,他对“历?史”的叙述?,对英烈、?领袖的颂扬?,并没有完?全采用当时?通用的“话?语方式”,?而个人体验?和主观情绪?的铺张加入?,也使它与?当时诗的写?作规范产生?距离。它出?版不久,即?在联系胡风?“主观唯心?主义”的文?艺思想的角?度上,受到?批评。此时?,鲁藜、绿?原、牛汉等?也写有不少?诗作,但原?有的风格已?有所损失,?而发表的机?会也日见减?少。
?“七月派”?是由抗战所?催发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与现实胶?着的关系,?决定着它的?流派性格。?救亡与启蒙?的互相促进?,也是七月?派的精神追?求。而随着?抗战时局的?变迁,七月?派总体创作?风格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后期偏于?沉郁悲怆。?
七月?派是活跃在?抗日战争的?时空下,与?抗日战争休?戚与共、血?肉相连的一?个文学流派?。伴随着抗?战的始终,?七月派走过?了从发生、?发展到消隐?的演变过程?。其中,流?派人员构成?的分化重组?,流派风格?样貌的前后?变化,都与?抗战时局的?动荡和战争?状态的转变?息息相关。?更值得注意?的是,七月?派在抗战文?化背景中,?执守着五四?新文
学的启?蒙姿态,并?将启蒙的思?路与抗战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发?展和深化了?新文学的启?蒙精神。 ?
“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悲剧命运?的文学流派?,以路翎、丘东平、彭??柏山为代表?的小说作家?,依托其强?烈的主体意?识与深厚的?生活体验,同时博采表??现主义、新?感觉派,象?征主义等现?代派的手法?技巧,极大?地丰富了现?实主义的美?学传流,“?七月派”小?说呈现出深?沉、粗犷、?凝重、悲怆?的审美风格?,最突出的?审美特征在?于对小说真?实性的全新?把握,而“?七月派”小?说高度的真?实性,集中体现在作品??“再现”之?真与“表现?”之真的深?度融合,其?人物形象逼?近生活的原?生态,“七?月派”既强?调了作家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性,又充?分尊重了社?会生活第一?性的原则,?总之“七月?派”以新的?姿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赢得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胡?风一派的诗?论,作为其?文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在50年代?初也受到批?评。阿垅(?陈亦门)的?《人与诗》?(1948?)、《诗与?现实》(1?951)和?《诗是什么?》(195?4)等论著?,对于诗的?见解,对于?中国现代诗?人所作的评?论和依据的?尺度,许多?地方都可以?辩驳商讨。?但是,50?年代初对这?些论著的批?评,却被作?为胡风文艺?思想批判的?组成部分。?在此期间,?阿垅的《论?倾向性》、?《略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注?:《论倾向?性》,《文?艺学习》(?天津)19?50年第1?期;《略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署名张怀?瑞),《起?点》(上海?)1950?年第2期。?批评者认为?前者宣扬唯?心论的“艺?术即政治”?,是“抵抗?马列主义的?关于文艺的?党性的思想?”(陈涌《?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评阿垅的?〈论倾向性?〉》,19?50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对后者的?指责则是歪?曲马克思推?销自己的错?误观点(史?笃、蒋天佐?《反对歪曲?和伪造马列?主义》,1?950年3?月19日《?人民日报》?)。)等文?章,也受到?严厉批评。?在胡风一派?的诗观中,?最受到持续?的责难的,?1948年?关于诗的一?番言论。胡?风认为,诗?应是对于人?民受难的控?诉的声音,?是对于人民?前进的歌颂?的声音,诗?应在前进的?人民里前进?;不过,“?在前进的人?民里面前进?,并不一定?是走在前进?的人民中间?了以后才有?诗”,“因?为,历史是?统一的,任?谁的生活环?境都是历史?底一面,这?一面连着另?一面,那就?任谁都有可?能走进历史?底深处。…?…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历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斗?争,有生活?有斗争的地?方,就应该?也能够有诗?”。胡风接?着又说,“?人民在哪里??在你底周?围。诗人底?前进和人民?底前进是彼?此相成的。?起点在哪里??在你底脚?下。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斗争,?斗争总要从?此时此地前?进。胡风的?理论批评文?字涉及多种?文体及中外?作家作品、?“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理论?问题等,但?中心是围绕?着现实主义?的原则、实?践及其发展?而展开的。?对胡风的一?些理论主张?,长时期内?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展开过批评?,发生过论?争,胡风坚?持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反批评。1?954年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被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之首,被捕?入狱,并开?展全国范围?的批判、斗?争。1979?年获释。?1980年?平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回答者: ?洛兮 - ?四级 ?2007-?6-9 1?5:41 ?
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风长期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领?导工作,与?**等党?在后方的领?导人保持紧?密的联系。?他先后主编?《七月》、?《希望》杂?志和《七
月?诗丛》、《?七月文丛》?等,写下大?量文艺理论?、评论文章?,推出和评?介了大量国?统区进步青?年作家和解?放区作家的?作品,艾青?、田间、邹?荻帆、阿垅?、路翎等一?批青年作家?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崛?起于文坛,?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著?名的文学流?派“七月派?”,“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时甚?长、富有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沉重?的悲剧命运?的进步文学?流派”
? 七月派?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1981年?出版的诗集?《白色花》?,收入被称?为“七月派?”诗人的作?品。他们是?:阿垅、鲁?藜、孙钿、?彭燕郊、方?然、冀汸、?钟瑄、郑思?、曾卓、杜?谷、绿原、?胡征、芦甸?、徐放、牛?汉、鲁煤、?化铁、朱健?、朱谷怀、?罗洛。《白?色花》(注?:绿原、牛?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绿原?作序。)序?中说,“即?使这个流派?得到公认,?它也不能由?这20位作?者来代表;?事实上,还?有一些成就?更大的诗人?,虽然出于?非艺术的原?因,不便也?不必邀请到?这本诗集里?来,他们当?年的作品却?更能代表这?个流派早期?的风貌”。?这些没有指?明的诗人,?当指艾青、?田间、邹荻?帆等,也可?能包括“七?月派”的领?导得胡风。?由于胡风等?的文艺思想?在40年代?后期起已受?到有组织的?批判,相应?也形成了对?这一诗派的?巨大压力。?在进入50?年代之后,?这些诗人的?创作已明显?减少。有的?作品,发表?时就受到批?评。最主要?的例子是胡?风在当时的?创作:19?49年11?月到195?0年1月写?成、有三千?多行的“英?雄史诗五部?曲”。这部?总题为《时?间开始了》?的长诗,分?为《欢乐颂?》、《光荣?赞》、《青?春颂》、《?安魂曲》和?另一部《欢?乐颂》。胡?风从中国近?现代屈辱和?斗争的历史?上,来阐发?新中国诞生?的意义,包?括对**?的赞颂。不?过,他对“?历史”的叙?述,对英烈?、领袖的颂?扬,并没有?完全采用当?时通用的“?话语方式”?,而个人体?验和主观情?绪的铺张加?入,也使它?与当时诗的?写作规范产?生距离。它?出版不久,?即在联系胡?风“主观唯?心主义”的?文艺思想的?角度上,受?到批评。此?时,鲁藜、?绿原、牛汉?等也写有不?少诗作,但?原有的风格?已有所损失?,而发表的?机会也日见?减少。 ?回答者: ?shang?ui200?6 - 十?四级 ?2007-?6-9 1?5:42 ?
七月派
? 抗?日战争爆发?后,胡风长?期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领导工?作,与周恩?来等党在后?方的领导人?保持紧密的?联系。他先?后主编《七?月》、《希?望》杂志和?《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写下大量文?艺理论、评?论文章,推?出和评介了?大量国统区?进步青年作?家和解放区?作家的作品?,艾青、田?间、邹荻帆?、阿垅、路?翎等一批青?年作家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崛起于?文坛,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著名的?文学流派“?七月派”,?“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时甚长、?富有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沉重的悲?剧命运的进?步文学流派?”
?七月派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19?81年出版?的诗集《白?色花》,收?入被称为“?七月派”诗?人的作品。?他们是:阿?垅、鲁藜、?孙钿、彭燕?郊、方然、?冀汸、钟瑄?、郑思、曾?卓、杜谷、?绿原、胡征?、芦甸、徐?放、牛汉、?鲁煤、化铁?、朱健、朱?谷怀、罗洛?。《白色花?》(注:绿?原、牛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绿原作序?。)序中说?,“即使这?个流派得到?公认,它也?不能由这2?0位作者来?代表;事实?上,还有一?些成就更大?的诗人,虽?然出于非艺?术的原因,?不便也不必?邀请到这本?诗集里来,?他们当年的?作品却更能?代表这个流?派早期的风?貌”。这些?没有指明的?诗人,当指?艾青、田间?、邹荻帆等?,也可能包?括“七月派?”的领导得?胡风。由于?胡风等的文?艺思想在4?0年代后期?起已受到有?组织的批判?,相应也形?成了对这一?诗派的巨大?压力。在进?
入50年代?之后,这些?诗人的创作?已明显减少?。有的作品?,发表时就?受到批评。?最主要的例?子是胡风在?当时的创作?:1949?年11月到?1950年?1月写成、?有三千多行?的“英雄史?诗五部曲”?。这部总题?为《时间开?始了》的长?诗,分为《?欢乐颂》、?《光荣赞》?、《青春颂?》、《安魂?曲》和另一?部《欢乐颂?》。胡风从?中国近现代?屈辱和斗争?的历史上,?来阐发新中?国诞生的意?义,包括对?**的赞?颂。不过,?他对“历史?”的叙述,?对英烈、领?袖的颂扬,?并没有完全?采用当时通?用的“话语?方式”,而?个人体验和?主观情绪的?铺张加入,?也使它与当?时诗的写作?规范产生距?离。它出版?不久,即在?联系胡风“?主观唯心主?义”的文艺?思想的角度?上,受到批?评。此时,?鲁藜、绿原?、牛汉等也?写有不少诗?作,但原有?的风格已有?所损失,而?发表的机会?也日见减少?。
? “七月?派”是由抗?战所催发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与现?实胶着的关?系,决定着?它的流派性?格。救亡与?启蒙的互相?促进,也是?七月派的精?神追求。而?随着抗战时?局的变迁,?七月派总体?创作风格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后期?偏于沉郁悲?怆。
? 七月派是?活跃在抗日?战争的时空?下,与抗日?战争休戚与?共、血肉相?连的一个文?学流派。伴?随着抗战的?始终,七月?派走过了从?发生、发展?到消隐的演?变过程。其?中,流派人?员构成的分?化重组,流?派风格样貌?的前后变化?,都与抗战?时局的动荡?和战争状态?的转变息息?相关。更值?得注意的是?,七月派在?抗战文化背?景中,执守?着五四新文?学的启蒙姿?态,并将启?蒙的思路与?抗战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发展和?深化了新文?学的启蒙精?神。
? “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探索精?神而又具有?悲剧命运的?文学流派,?以路翎、丘?东平、彭柏?山为代表的?小说作家,?依托其强烈?的主体意识?与深厚的生?活体验,同?时博采表现?主义、新感?觉派,象征?主义等现代?派的手法技?巧,极大地?丰富了现实?主义的美学?传流,“七?月派”小说?呈现出深沉?、粗犷、凝?重、悲怆的?审美风格,?最突出的审?美特征在于?对小说真实?性的全新把?握,而“七?月派”小说?高度的真实?性,集中体?现在作品“?再现”之真?与“表现”?之真的深度?融合,其人?物形象逼近?生活的原生?态,“七月?派”既强调?了作家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性,又充分?尊重了社会?生活第一性?的原则,总?之“七月派?”以新的姿?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赢得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胡风一派的?诗论,作为?其文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在50年?代初也受到?批评。阿垅?(陈亦门)?的《人与诗?》(194?8)、《诗?与现实》(?1951)?和《诗是什?么》(19?54)等论?著,对于诗?的见解,对?于中国现代?诗人所作的?评论和依据?的尺度,许?多地方都可?以辩驳商讨?。但是,5?0年代初对?这些论著的?批评,却被?作为胡风文?艺思想批判?的组成部分?。在此期间?,阿垅的《?论倾向性》?、《略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注:《论倾?向性》,《?文艺学习》?(天津)1?950年第?1期;《略?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署名张?怀瑞),《?起点》(上?海)195?0年第2期?。批评者认?为前者宣扬?唯心论的“?艺术即政治?”,是“抵?抗马列主义?的关于文艺?的党性的思?想”(陈涌?《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评阿垅?的〈论倾向?性〉》,1?950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对后者?的指责则是?歪曲马克思?推销自己的?错误观点(?史笃、蒋天?佐《反对歪?曲和伪造马?列主义》,?1950年?3月19日?《人民日报?》)。)等?文章,也受?到严厉批评?。在胡风一?派
的诗观中?,最受到持?续的责难的?,1948?年关于诗的?一番言论。?胡风认为,?诗应是对于?人民受难的?控诉的声音?,是对于人?民前进的歌?颂的声音,?诗应在前进?的人民里前?进;不过,?“在前进的?人民里面前?进,并不一?定是走在前?进的人民中?间了以后才?有诗”,“?因为,历史?是统一的,?任谁的生活?环境都是历?史底一面,?这一面连着?另一面,那?就任谁都有?可能走进历?史底深处。?……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历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斗争,有生?活有斗争的?地方,就应?该也能够有?诗”。胡风?接着又说,?“人民在哪?里?在你底?周围。诗人?底前进和人?民底前进是?彼此相成的?。起点在哪?里?在你底?脚下。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斗争?,斗争总要?从此时此地?前进。胡风?的理论批评?文字涉及多?种文体及中?外作家作品?、“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理?论问题等,?但中心是围?绕着现实主?义的原则、?实践及其发?展而展开的?。对胡风的?一些理论主?张,长时期?内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展开过批?评,发生过?论争,胡风?坚持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反批评。?1954年?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被?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之首,被?捕入狱,并?开展全国范?围的批判、?斗争。19?79年获释?。1980?年平反。
?
?自己看看吧?
回答者?: Win?dy,风 ?- 四级 ? 200?7-6-9? 15:4?2
“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这一时期的?创作,则强?化了生命意?识,在其名?诗《悬崖边?的树》、《?半棵树》、?《重读圣经?》等作品中?,他们超越?了自己40?年
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而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代的作品?中
题。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与?牛汉的《半?棵树》显示?出处于逆境?中 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
?七月派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19?81年出版?的诗集《白?色花》,收?入被称为“?七月派”诗?人的作品。?他们是:阿?垅、鲁藜、?孙钿、彭燕?郊、方然、?冀汸、钟瑄?、郑思、曾?卓、杜谷、?绿原、胡征?、芦甸、徐?放、牛汉、?鲁煤、化铁?、朱健、朱?谷怀、罗洛?。
“七?月派”是由?抗战所催发?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与?现实胶着的?关系,决定?着它的流派?性格。救亡?与启蒙的互?相促进,也?是七月派的?精神追求。?而随着抗战?时局的变迁?,七月派总?体创作风格?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后?期偏于沉郁?悲怆。
?七月派是活?跃在抗日战?争的时空下?,与抗日战?争休戚与共?、血肉相连?的一个文学?流派。伴随?着抗战的始?终,七月派?走过了从发?生、发展到?消隐的演变?过程。其中?,流派人员?构成的分化?重组,流派?风格样貌的?前后变化,?都与抗战时?局的动荡和?战争状态的?转变息息相?关。更值得?注意的是,?七月派在抗?战文化背景?中,执守着?五四新文学?的启蒙姿态?,并将启蒙?的思路与抗?战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发展和深?化了新文学?的启蒙精神?。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41?5379.?htm
?回答者: ??凌秋? ?- 一级 ? 200?7-6-9? 15:4?6
等?待您来回答?
求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
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柳永在词创?作上有什么?贡献 10?0-200?字左右 ? 怎么解?决把DV用?nero7?刻录成DV?D后播放完?一节停顿一?秒才播下一?节的问题 ?
求一?篇幼儿园亲?子课教案,?关于礼仪教?育或者社会?性领域方面?的。
? 如何说好?一节高中语?文课
? 《柳永词?》有哪些新?变
?谁有幼儿的?呼吸训练教?案啊?
? ? ?
?©?;2010? Bai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