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怎么写求案例篇一:小学习作教学案例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案例 ——如何描写田园风光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要求学生们能够通过学习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然后灵活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写作当中。本单元的习作继续要求学生们在平时的文本学习和课外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学生能够在教师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语言运用技巧,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并能够在自己的平时习作中加以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重视学生们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重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1.四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习作练习和阅读体验,具备了一定的感悟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注重语言积累,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使语言更连贯通顺,成为习作课的当务之急。
2.基于年龄段的原因,学生们习作书写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还有待老师的进一步强调训练。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描写田园风光的好词好句,在感悟优美语句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恰当通顺的语言表达。
2。锻炼学生们如何更好地锤炼语言文字,观察景物的角度和方法,描写景物时如何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3.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选择合适的观察景物的角度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文章变得更美,结构安排合理。
教法与学法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将口语交际与书面习作相结合,教师作语言指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六单元课文及其他描写景物的文章中优美语句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感悟语言美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的课文,同学们对哪些优美语句印象最深,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配乐:教师深情朗读 师问:你们觉得这些语句好在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走进田园风光,学生畅所欲言
1.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处充满了美,让我们睁开发现美的眼睛,来看一看这些美妙的图画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众多田园风光图,带给学生们形象直观的美的感受。
2.学生谈一谈自己欣赏过这些图片后的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说,引导学生们能够应用合适的词语和优美语言来表达出自
己的感受)
3.教师适时播放本地田园风光:一幅幅与学生朝夕面对的村庄院落,田野风光图
4.小组讨论:
(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先引导学生们在小组之内说说感受,然后教师指名学生说感受,还是引导学生能够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来表达。)
三.教师点拨,传授方法
1.课件出示:许多描写田园风光的优美语句,结合当时具体的景物,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这种美感
师:作者写的真好啊,作者把自己当时的那种感情完全投入了进去,可以说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啊~
(板书: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语句练习1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天气转暖,此时我们的心情也变得异常开朗,同学们想出一句,足以表达自己赞美之情的语句
(鼓励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然后,每组选出代表来说,
同学们给予评价)
3.学生和教师共同合作
教师和学生搜集一些描写田园风光的带有修辞手法的语句。
4.小组之内读,然后老师出示几句带有修辞手法的优美的句子
师:用上了这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之后,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不是更加形象生动了,
5.多媒体课件出示:语句练习2
在春风吹拂之下,花草树木都像恢复了生命,如果这时候你想写一写这些花草,你怎么样写,请用上修辞手法
(学生们在练习本上自己试着写几句,教师巡视指导,重视对学生所应用的修辞手法的指导)
6.投影展示: 优秀学生写的语句
(学生互评,老师点评,注意对书写是不是规范,语句是不是通顺进行指导)
7.小组合作修改习作: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互相修改
(学生们修改作文针对字词书写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修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有创意性的建议)
8.反馈学生修改作文情况:选择一到两名学生
9.小结:
看来我们用上了一些好词好句和一些修辞手法之后,能够使得语句增色不少,希望同学们一定在平时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板书:好词好句、修辞手法)
四、审清习作要求,准备写作
1.出示本单元习作要求:
写一写自己最熟悉的田园风光,注意写出景物的特点,语句通顺,结构合理,字数不少于400字。
2.指名生谈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教师总结:
最熟悉、景物特点、语句、结构,最好是多写一些优美的语句
3.学生准备开始习作
教学反思:
本节习作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恰当应用语言文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习作是建立在学生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基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具体应用实践的过程,并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这种意识,以便为学生们将来的习作奠基,习作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节课也是从培养习惯和语言积累这方面因素出发考虑,以求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教案怎么写求案例篇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篇一)教学案例:数学广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
二 探究新知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1),,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师:阿凡提带来,张动物卡片。
(1)请学生读一读图
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游戏
(1),人一组,模仿课本,,,,页的例,,分配好角色,
三 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1)让学生看,,,,页第,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四 小结
五 下课游戏:(全班分3组,按要求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
一 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
二 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让学生参与演示,小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推理表达。
(篇二)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师: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觉,
再摸一摸两边,有什么感觉,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你又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2、魔术
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3、比较角的大小
师:(课件出示)猜一猜,下面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师:怎样验证,(打开p40,用三角板验证)
你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两个角重合)
(五)体验感悟,画角
2、展示学生画的角
师:画得怎样,
3、师示范画
师: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评析: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机会,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在探索和自主体验过程中,学生获得体验]
(六)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拓展(游戏)
1(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好吗,(好)同学们喜欢爬山吗,(喜欢)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爬山游戏。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3、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内容贴近儿童,教学设计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整体思路,是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性。如授课伊市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图入手,引导小组讨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角,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同时初步感悟到角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我设计了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篇三)教学案例:“认识平面图形”
[背景分析]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我们有些学生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堂实录]
(上课一开始,播放优美、轻快的音乐)
师:漂亮在哪里呢,为什么觉得它漂亮啊,
生:因为它有很多种颜色:有绿色、红色??
生:因为它画了大树、房子、太阳??
生:它有很多种形状,有圆圈、有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很会欣赏画,老师也觉得漂亮,这些图画里头有我们的数学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的样子和名字吗,
师:其实,小朋友的手也可以创造出这些美的图形,先请大家从学具袋里任意拿出一个正方体,把它按在纸上沿着底面画一个图形,看看在你的笔下可以变什么样的图形,(边示范边说明)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从长方体的底面画出
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哦~你知道它叫正方形,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样子的图形是正方形呢,
师:没错,正方形是四四方方的,但是还有一点这个小朋友没有说,正方形的四条边也都相等。
生:(根据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说出名称,加强记忆)
师:谁先来说圆柱底面画出了图形,
师:圆柱画出了一个圆圈,你们同意吗,(同意)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把这种图形叫做圆圈,我们有更好听的叫法,有谁知道吗,
师:对了,像这样子很圆滑,没有角的图形我们叫它圆形,你们记住了吗,(全班齐读:
圆形)那长方体又画出了什么图形呢,
师:我们请这两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们画出来的图形好吗,(好)你们看,他们画出的图形一样吗,
师:为什么同样是长方体,他们画出的图形不一样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样的长方体画出来的好吗,(请学生把运用的长方体拿上讲台展示)哦,小朋友们都看一下,原来这个长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它的两头都是正方形的。这位小朋友真棒,找得太好了。 生:(根据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圆形和正方形说出名称,加强记忆)
师:接下来轮到球了,它能画出什么图形呢,小朋友们想试试
看吗,(想)
师:画得时候,你们发现什么困难没有,
生:(根据教师指定的名称找对应的图形)
师: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用掌声给自己鼓鼓掌。(拿出三棱镜),沿着它的底面也可画出一个新的图形。
师:认识了这四个朋友,它们还委托老师另外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要把这些智慧星送给认真动笔表现出色的孩子,你们商量商量要奖给谁,
生(兴奋地讨论着,给课堂气氛掀起一个高潮)
谁来帮老师来完成这个任务,
生:(争着抢着说,教师指导补充)课本的封面是长方形,饮料罐的上面和下面教师圆形、三角板的面是三角形,桌子的面是正方形??
师:我们重新再来看这幅图。
师:今天,你觉得我们的课堂美吗,美在哪里,
[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这部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感性积累。
小学教案怎么写求案例篇三:数学教学案例的写法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是对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数学教学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数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数学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特性,涵盖教学目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数学认知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6、灵活性。 数学教学案例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写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
2、导向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使小学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中魂牵梦绕的难题,或者是刻骨铭心的事件。如果你对案例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会逐渐发现你自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今后
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如果把反思当成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
有效的方法。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四、案例的格式和基本结构。
案例的格式主要有两种:实录式和条例式。
实录式即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
条例式即把案例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等部分排列起来。 形式可以是一题一例、一个片段,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教学工作中的一件事等。
教育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
一个规范的案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主题与背景——案例要有主题,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案例要交代案例的条件和背景,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等。
2、情境描述——案例要有情节,有过程,要具体完整,真实感人。
3、问题讨论——案例要有分析,对提出的问题做科学分析。
4、 诠释与研究。
五、案例的形式:
根据研究问题的大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主要有:片段性案例研究、专题性案例研究、综合性案例研究三种形式。
六、教育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
1、首先要选取活生生的材料。
2、选取材料后要进行分析。
3、有了材料,初步做了分析,才可动手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撰写案例的步骤是:撰写草稿——批判性评论——修改——编辑——尝试使用——再修改。
七、案例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过去时态。不能是现在,更不能是将来时态。
2、情节要按一定结构。
3、事实反映要充分,要原原本本,绝对不能杜撰。
4、必要时要列出采取的决策。
5、可用表格阐述有关材料。
6、注明引用材料的出处。
7、核对有关数据。
8、可另加附表和附录。
示例:
案 例 分 析
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分析: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 括 号
刚刚认识了小挂号可以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规则后,突然有一位同学提出:“我认为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一边说一边走到黑板前把“12×(4+3)”式子改写成了“12×4+12×3”,一脸不喜欢的样子:“反正我不喜
欢小括号。”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小括号的作用,这节课岂不白上了,吴老师思考着如何把这节课引向深处。突然,他看到了讲台上摆放的同学们为灾区捐的书,灵机一动,一个教学思路产生了。他不慌不忙地提出一个问题:“王红同学积极支援灾区,她有92本课外读物,自己留下32本后,把剩下的送给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请列综合算术解答。”吴正宪特意请那位同学板演并讲解。过了一会儿,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一个小括号,表示先求92与32的差,最后再除以5。”吴正宪故意问:“这个小括号有什么了不起,不写它不是也可以解决问题吗,”“这个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32?5这一步了,不符合题目要求。”那位同学着急地说。一位同学抢过话头:“你现在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小括号了,”“小括号挺好的。”那位同学感慨地说。
点评: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到小括号的作用。
小学教案怎么写求案例
精品文档
小学教案怎么写求案例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
1 / 23
精品文档
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
2 / 23
精品文档
来抓这些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生:我们不仅自己要知道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
3 / 23
精品文档
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被污染。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就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
4 / 23
精品文档
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
5 / 23
精品文档
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课堂意外“精彩”的背后
——《鸟的天堂》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读过《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后,我就一直对鸟的天堂这个地方心驰神往。虽然到现在我还没去过鸟的天堂,但从众多图文资料中已知道它位于新会城区以南10公里的天马村河中。那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她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占地达1亩,远看像一片浮动绿洲的古独榕,堪称南国奇观。而每天栖息在这棵美丽大树上的各种野生鹭鸟数以万计,蔚为壮观。这一自然景象出现在人口稠密区,生生不息,已延续了384年,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典范,实属罕见。历年来,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至。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游后写了散文名作《鸟的天堂》,“小鸟天堂”从此得名。现在,《鸟的天堂》已是人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是巴金的名作,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课文的内容我已熟记于心,
6 / 23
精品文档
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也上网查阅了很多,并都较仔细的学习和对比了一番。因此讲起课来自认为是轻车熟路,胸有成竹。
二、案例描述
我首先给学生们介绍了作者巴金先生及鸟的天堂的总概况,学生们饶有兴趣。然后我按照课前备课计划,让孩子们标记生字新词,读课文,理思路,找自己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句子。随着大家对课文越来越熟悉,课堂也逐渐进入高潮。
“同学们,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什么时候,这次他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我微笑着向孩子们提了问题。顿时,孩子们都忙碌起来了,有的在书上画着,有的在喃喃自语着,有的在静静思考着。
“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看到了不计其数的鸟。”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我从这里看出来的?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 ,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里的两个?到处?说明鸟儿多得不可计数,树上到处都是~” “能从文中找出来,还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不错~”我示以赞许的目光。这时,教室里一下子冒出了好多小手,有的还把手举得老高,嘴里还配以“我~我~”的叫声,唯恐老师看不到。
7 / 23
精品文档
“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鸟,大的,小的;颜色也异彩纷呈,有花的,有黑的,还有一些叫不上名来的颜色。真是鸟的天堂啊~”
“看得出你也很会读书,从大、小、花、黑这几个词里你就读出了鸟的形态、颜色。你能把这多姿多彩的感觉通过朗读向我们展示出来吗,”我的话音一落,孩子就捧起书本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
“还有这里的鸟千姿百态,你看它们有的站的树枝上叫,好像在呼朋唤友;有的
飞起来,正想要去自由的翱翔;有的在扑翅膀,似乎飞倦了在休息呢~”又一个孩子站起来兴奋地说道。
“这里鸟儿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巴金爷爷都看得?应接不暇?了~”
“??”
课堂研读越来越深入,我正要接着往下说,突然一个孩子站了起来:“老师,鸟儿一般天亮就离巢觅食的,巴金爷爷要是在早晨经过,怎么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就热闹的教室里顿时在平静几秒后开始骚动了起来,很多孩子在自己讨论过后渐渐把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看着孩子们那清亮、求知的眼神,我心里一阵紧张,这个问题备课时可没有去细细想过,更没有有意去查阅这方面的资料。刹那间,我有些不知所措,但我还是想
8 / 23
精品文档
起这样一句话:“面对意外不应避而不见,让精彩悄悄溜走,而要及时抓住问题并放大,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和独特体验。”于是,我在瞬间整理好了“砰砰”直跳的心情,理了理思路,打算先把“球”踢还给学生,便笑着对学生说:“在学习这段课文中,你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别急,再读读书,看看能否从书中找到答案。”话一说完,心里倒有点自喜起来,暗暗等待着即将出现的没有预约的精彩!
一阵琅琅的书声在教室蔓延开来,又渐渐恢复平静,孩子们在静静思考,几分钟后:
“老师,我搞清楚了。鸟的习性是朝出晚归,但这是树木较少的地方出现的情景。如果树林大,那整天都有鸟儿栖息在一起,因为树林里本身就有足够的食物。” 一位同学站起来,满脸兴奋地说。
我点点头,称赞道:“说得有条有理,会思考。”然后又马上补问道:“这是从哪一方面说明这里是?鸟的天堂?”呢,
“这是从?树林资源丰富?这一方面说明这里是?鸟的天堂?~”
“我的看法是,鸟儿朝出晚归是一种自然规律。这里早上就有这么多鸟纷飞,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儿看到这儿景美,气候适宜,所以慕名赶来了。”另一名孩子也说出了自
9 / 23
精品文档
己的独特看法。
“ ?慕名赶来?这个词用得多好呀! 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我为他拍起了掌。“这是从??”我第二句话还没说完,这名孩子就接道:
“这是从榕树长得枝繁叶茂,是一棵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一方面说明这里是?鸟的天堂?。”
“??”
“我还有补充,这儿的自然环境好,当地的人们都非常地爱鸟,不去捕捉它们,所以就成了真正的鸟的天堂。”又一名孩子说。
教室里响起了情不自禁的掌声,也包括我。
“是啊,它们在这儿找到了幸福与安宁,享受到了自由与快乐。”我不由自主地接下了这位学生的话,孩子们都热情的鼓起了掌。
随后,很多学生都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与体验。我则沉浸在学生的这种多元解读中。我为他们的个性化理解,为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而叫好。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是对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数学教学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数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数学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
10 / 23
精品文档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11 / 23
精品文档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特性,涵盖教学目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数学认知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6、灵活性。 数学教学案例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写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
2、导向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使小学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中魂牵梦绕的难题,或者是刻骨铭心的事件。如果你对案例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会逐渐发现你自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今后
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如果把反思当成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
12 / 23
精品文档
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四、案例的格式和基本结构。
案例的格式主要有两种:实录式和条例式。
实录式即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
条例式即把案例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等部分排列起来。 形式可以是一题一例、一个片段,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教学工作中的一件事等。
教育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
一个规范的案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主题与背景——案例要有主题,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案例要交代案例的
13 / 23
精品文档
条件和背景,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等。
2、情境描述——案例要有情节,有过程,要具体完整,真实感人。
3、问题讨论——案例要有分析,对提出的问题做科学分析。
4、 诠释与研究。
五、案例的形式:
根据研究问题的大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主要有:片段性案例研究、专题性案例研究、综合性案例研究三种形式。
六、教育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
1、首先要选取活生生的材料。
2、选取材料后要进行分析。
3、有了材料,初步做了分析,才可动手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撰写案例的步骤是:撰写草稿——批判性评论——修改——编辑——尝试使用——再修改。
七、案例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过去时态。不能是现在,更不能是将来时态。
2、情节要按一定结构。
3、事实反映要充分,要原原本本,绝对不能杜撰。
4、必要时要列出采取的决策。
14 / 23
精品文档
5、可用表格阐述有关材料。
6、注明引用材料的出处。
7、核对有关数据。
8、可另加附表和附录。
示例:
案 例 分 析
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分析: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
15 / 23
精品文档
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
小 括 号
刚刚认识了小挂号可以改变原有运算顺序的规则后,突然有一位同学提出:“我认为小括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一边说一边走到黑板前把“12×”式子改写成了“12×4+12×3”,一脸不喜欢的样子:“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小括号的作用,这节课岂不白上了,吴老师思考着如何把这节课引向深处。突然,他看到了讲台上摆放的同学们为灾区捐的书,灵机一动,一个教学思路产生了。他不慌不忙地提出一个问题:“王红同学积极支援灾区,她有92本课外读物,自己留下32本后,把剩下的送给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请列综合算术解答。”吴正宪特意请那位同学板演并讲解。过了一会儿,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在算式中画了一个小括号,表示先求92与32的差,最后再除以5。”吴正宪故意问:“这个小括号有什么了不起,不写它不是也可以解决问题吗,”“这个小括号非写不可,不然就得先算32?5这一步了,不符合题目要求。”那位同学着急地说。一位同学抢过话头:“你现在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小括号了,”“小括号挺好的。”那位同学感
16 / 23
精品文档
慨地说。
点评: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到小括号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教学案例: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数学第,,,,,,,页。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 探究新知
,.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17 / 23
精品文档
,.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同桌交流。
汇报。
,.师:阿凡提带来,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个小朋友。
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汇报
,.游戏
,人一组,模仿课本,,,,页的例,,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请,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 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让学生看,,,,页第,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18 / 23
精品文档
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 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知识,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找出解决的方法。
五 下课游戏:第一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组的后面。哪组同学先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
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 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在这教时中,我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19 / 23
精品文档
二 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让学生参与演示,小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把一节比较单调的推理知识变成生机勃勃,许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推理表达。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练习“说”的能力,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 / 23
精品文档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但大部分同学
21 / 23
精品文档
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
师: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两边,有什么感觉,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就可以说它是一个角。谁能告诉大家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
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你又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
22 / 23
精品文档
2、魔术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老师送你们一个魔术。
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比较角的大小
师:猜一猜,下面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师:怎样验证,
你发现什么,
体验感悟,画角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
2、展示学生画的角
23 / 23
幼儿教案怎么写求案例_0
精品文档
幼儿教案怎么写求案例
编号:
说明:1、申报人必须认真填写此表附在教学案例的首页;
2、教学案例类别填写范例:小学语文、中学物理、中学化学、职教专业 幼儿教育、
特殊教育等;
4、严禁抄袭与仿冒,凡引文要注明出处;、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4月10日。
超级变变变
类别:幼儿教育 编号: 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超级变变变” 教学目标:
1、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自己或与同伴合作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各种物体形象。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激发幼儿感受些美、表现美的情趣。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合作、协调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各种辅助材料、超级变变变的录象、数码照相机、电视。 教学过程:
一、 看录像,激发学生“变”的欲望。
上节课我们一起看了动画片《西游记》,小朋友最佩服孙悟空的哪项本领呢,
1 / 11
精品文档
二、试一试,引导学生“超级变变变 ”。 是啊,同学们会变吗,你会做什么呢,
生1:“我会变大象的,你看~”
生2:“我会变小鸟的,我可以飞的很高很高呢~” 生3:“我能变成一棵大树~”
小狗、小猫、小马、蝴蝶、蜜蜂、大树,孩子们各显神通,变的倒还挺有模有样的。
生4:“我和你们变的都不一样的,我变的最棒了~我可以用手变成一座山的,你们看” ,这时帆帆很骄傲的站了起来,用一只手把另一只手上的皮肤提了起来,“一座山~我是在‘超级变变变’里面看到的。”
三、作品欣赏,明确超级变变变要求
提问:这几天,你们和家里的人玩超级变变变的游戏。来,介绍一下,你们变了什么,怎么变的,
小结:我们能用自己的身体配合着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四、玩“绳子超级变变变”游戏
1.教师手持一根绳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对!这根绳子真有趣它可以变弯,也可以变直,可以变成一扇门,也可以变成一个车
2 / 11
精品文档
轮。要是开动脑筋,还可以变出更多漂亮的东西。小朋友,你们愿意帮绳子们变一变吗?好!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绳子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2.幼儿自由拼摆
幼儿分成四组围坐在放绳子的塑料筐旁边。
教师启发引导各组幼儿互相参观并讲述自己变出的东西同时要求用绳子变出的东西要不一样。
引导幼儿要是把很多绳子摆在地上组合起来变,还可以变出更多漂亮的东西。
五、玩“身体超级变变变”游戏
教师:刚才看到小朋友用绳子变出了这么多东西,老师想到了一个问题,你们看,我们的身体跟绳子可像了。绳子变弯了,我们身体也能变弯,绳子也能变直,那么我们的身体能不能也像绳子一样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呢,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身体超级变变变”游戏。
示范游戏玩法。
1、 幼儿示范自己一个人用身体动作“变”出物体。
2(教师与几名幼儿示范一起合作用身体动作“变”出物体。 分组玩“身体超级变变变”游戏。
1(教师:我知道小朋友们都很想玩这个游戏了,我们还是和刚才一样分成四个小组玩,可以自己一个人变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变。教师用数码相机照下来。
3 / 11
精品文档
2(分组玩游戏
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自己或与同伴合作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各种物体形象。
《背影》的教学案例
1、教材分析:
紧承上一单元硝烟弥漫的战争题材的作品,本单元呈现出血与火涤荡后的明净和清晰的呼喊:再也不能让人类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编者将这种强大的价值导向隐藏在了单元编排中。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琐事,表现“爱”的主题,诉说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关爱。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美的情操。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原来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哀愁焦虑的日子,父亲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远行的游子几番落泪。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人们歌颂父亲一般采用正面来写父亲如山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宕开一笔去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特别是浓墨重彩写了父亲的背影。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
4 / 11
精品文档
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之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可谓“真情真感真
文”。
2、学生分析:
林语堂曾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在现实生活中,能读懂“无字之书”,意识到亲情可贵的学生委实不多。对于这些大都来自郊区经济较发达农村的独生子女,谈及父爱,他们表示出很难理解。娇生惯养中长大的他们比较熟悉母亲细腻、温柔、无微不至的母爱,而对在苦海里泡大的的朱自清所描绘的慈父形象表示怀疑,这竟是中国写父爱的典范之作,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以我笔写我心来刻画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父亲形象,在这些方面有相当大的难度。
因而我觉得在上学期开展的《母爱如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给这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该补的 “父情”课,很有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人为本,教文育人。因而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
5 / 11
精品文档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4、课前准备: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臵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去查阅有关朱自清及相关资料。在了解朱自清及其代表作的基础上,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感悟父爱如山;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来学会以我笔写我心,刻画好自己的父亲。查阅有关父爱的经典佳作,如将老舍之子舒乙的《父子情》、美国作家E〃Bombeck的《父亲的爱》等作品搜索汇编成册,在阅读“相同主题,不同表现手法”的美文后,做好好词好句摘抄,为写作《我的父亲》作充分的准备。
5、教学思路:
我分“知人论世,寻找共鸣;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合作探究,精心赏析;拓展阅读,学生习作”四个步骤入手来设计教学环节,解读文本。
文章不是无情物。这样一篇为人称道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感念父亲及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爱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挚浓厚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有感而发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应该启发学生尽可能挖掘、捕捉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动情瞬间。
往往是很熟悉的事物,我们却视而不见。写作其实是
6 / 11
精品文档
一种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劳动。E〃Bombeck的《父亲的爱》道出了我们为啥会忽略父爱的真正原因:“爹
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因此要教学生不仅会写最熟悉的人物,而且要写那些打动过我们心灵的琐事。心灵,只有经历过颠簸与震荡才能成熟;文章,只有渗透着泪与笑才会获得真的生命!
6、教学手段:
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教师配乐朗读、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
研讨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7、教学用具:
多媒体CAI课件《背影》、配乐朗读Flash动画、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搜集父爱的文章,编辑《父爱如山》美文阅读资料。
8、教学课时:2课时
7 / 11
精品文档
二(教学步骤
知人论世,寻找共鸣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
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1925年10月朱自清先生接到父亲来信,不禁回想起八年前与父亲在南京浦口分别时的情景,写下了记实散文名篇《背影》。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淡淡哀愁的父子间相爱相怜的感情,老爸疼爱儿子,儿子感念老爸。
师:从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来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能描述当年“我”写《背影》时的真实心绪吗,
生: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我”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我”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正值家境败落惨淡,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
8 / 11
精品文档
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接二连三的灾难劈头盖脸地向“我”袭来,“我”为走投无路而绝望。
生:家庭光景如此惨淡,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别,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路途,不知
幼儿园教学案例
一、案例描述:
在幼儿园里,有个简单的模仿游戏很受孩子们的欢迎,那就是教师:“请你跟我这样做??”幼儿:“我就跟你这样做??”。可有一天,我正带着孩子在玩这个游戏,琳琳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象你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马上停下来问她为什么,她摇摇头说:“就是不想~我想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听完后,我想,如果强行拒绝琳琳,她一定不想继续玩下去了。于是,我说:“那好,琳琳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游戏又开始了,琳琳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和我不一样,我拍手,她就做舞姿动作;我做小山羊,她就学花猫??慢慢地好多小朋友低声说着:“老师,我也不想跟你做一样的。”看到孩子们对游戏规则变化比较感兴趣,我说:“好,我们把儿歌改成:请你跟我这样做,我不跟你这样做。每个小朋友的动作都要跟老师的不一样。”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特别的认真,他们创编了许多平时没有的动作。我看到了这样的变化比单纯的模仿更
9 / 11
精品文档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带动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游戏,而且使孩子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发展。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仍然十分兴奋,都说:“老师,这样真好玩~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以上的案例让我觉得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不要忽视和反对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应该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习的
主体——幼儿。新教育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通过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确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充分尊重、信任、激励幼儿;进一步确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千方百计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幼儿自主发展。 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教师在组织、安排课程、游戏等活动时必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其目标、规则及方法。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个主导者,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即教师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幼儿
10 / 11
精品文档
自己动脑,善于思索。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的能动性,启发幼儿积极动脑,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教师更多的是作为知识的启发者,而非灌输者。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主体——客体的交往关系,教师始终处于控制与主导的地位,学生处于服从与被控制的地位。新课改要求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关系,提倡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选择,
发挥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了解,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和教育。因此,作为教育主导者——教师的传统观念、教育
方式、教学行为等要发生转变。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有时,孩子也能成为我们的老师
11 / 11
幼儿园教案怎么写求案例
精品文档
幼儿园教案怎么写求案例
编号:
说明:1、申报人必须认真填写此表附在教学案例的首页;
2、教学案例类别填写范例:小学语文、中学物理、中学化学、职教专业 幼儿教育、
特殊教育等;
4、严禁抄袭与仿冒,凡引文要注明出处;、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4月10日。
超级变变变
类别:幼儿教育 编号: 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超级变变变” 教学目标:
1、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自己或与同伴合作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各种物体形象。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激发幼儿感受些美、表现美的情趣。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合作、协调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各种辅助材料、超级变变变的录象、数码照相机、电视。 教学过程:
一、 看录像,激发学生“变”的欲望。
上节课我们一起看了动画片《西游记》,小朋友最佩服孙悟空的哪项本领呢,
1 / 21
精品文档
二、试一试,引导学生“超级变变变 ”。 是啊,同学们会变吗,你会做什么呢,
生1:“我会变大象的,你看~”
生2:“我会变小鸟的,我可以飞的很高很高呢~” 生3:“我能变成一棵大树~”
小狗、小猫、小马、蝴蝶、蜜蜂、大树,孩子们各显神通,变的倒还挺有模有样的。
生4:“我和你们变的都不一样的,我变的最棒了~我可以用手变成一座山的,你们看” ,这时帆帆很骄傲的站了起来,用一只手把另一只手上的皮肤提了起来,“一座山~我是在‘超级变变变’里面看到的。”
三、作品欣赏,明确超级变变变要求
提问:这几天,你们和家里的人玩超级变变变的游戏。来,介绍一下,你们变了什么,怎么变的,
小结:我们能用自己的身体配合着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四、玩“绳子超级变变变”游戏
1.教师手持一根绳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对!这根绳子真有趣它可以变弯,也可以变直,可以变成一扇门,也可以变成一个车
2 / 21
精品文档
轮。要是开动脑筋,还可以变出更多漂亮的东西。小朋友,你们愿意帮绳子们变一变吗?好!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绳子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2.幼儿自由拼摆
幼儿分成四组围坐在放绳子的塑料筐旁边。
教师启发引导各组幼儿互相参观并讲述自己变出的东西同时要求用绳子变出的东西要不一样。
引导幼儿要是把很多绳子摆在地上组合起来变,还可以变出更多漂亮的东西。
五、玩“身体超级变变变”游戏
教师:刚才看到小朋友用绳子变出了这么多东西,老师想到了一个问题,你们看,我们的身体跟绳子可像了。绳子变弯了,我们身体也能变弯,绳子也能变直,那么我们的身体能不能也像绳子一样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呢,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身体超级变变变”游戏。
示范游戏玩法。
1、 幼儿示范自己一个人用身体动作“变”出物体。
2(教师与几名幼儿示范一起合作用身体动作“变”出物体。 分组玩“身体超级变变变”游戏。
1(教师:我知道小朋友们都很想玩这个游戏了,我们还是和刚才一样分成四个小组玩,可以自己一个人变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变。教师用数码相机照下来。
3 / 21
精品文档
2(分组玩游戏
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自己或与同伴合作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各种物体形象。
如何撰写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
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事件,是有问题的事件,是真实有典型的事件。
案例是指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含有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一个事例。它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一段具体的教学情节,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大家的思索。它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希望引发讨论,从中体现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论文的区别
1、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2、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问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
4 / 21
精品文档
3、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的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明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的区别是: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案例的元素有哪些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什么样的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
说明怎样转变幼儿的行为,还是孩子给你在教育上的启示,或者是关于孩子抛来的球要不要接等等话题,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
5 / 21
精品文档
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必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对攻击性孩子的转变,就要把孩子怎么从“攻击”到“合群”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关键的转变过程不能一笔带过。别人的借鉴的价值就没有了~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案例。
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评析
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小班幼儿焦虑症的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别人的共鸣,给人启发。
6 / 21
精品文档
好案例的标准
归纳起来,一个好的案例的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方
面:
1、鲜明的案例主题
2、清晰的案例背景
3、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
4、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
案例的一般格式
标题——醒目、鲜明
1、用事件定标题>>
2、用主题定标题 > >
背景
1、间接背景
2、直接背景
展示
1、展示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最大的特点在于
明确的问题意识
2、解决问题。这是案例的主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
应细致描述。 反思和分析
1、对行为的反思
2、对理论的提升
1 猴子捞月亮
7 / 21
精品文档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
1、以猜迷语
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
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
8 / 21
精品文档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6、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延伸: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神奇的玻璃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9 / 21
精品文档
活动准备: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1、师生谈话:
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
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3、出示放大镜。
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4、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5、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
10 / 21
精品文档
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然后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镜的用处吗,那我们去三楼的哈哈镜那里认识一下它吧,巩固对哈哈镜知识的掌握。 醒来后的惊喜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地观察人物动作、神态、表情特征,大胆想象讲述画面内容。
2、体验作品中父亲对儿子默默的爱。
活动准备:
1、让帮助幼儿回忆与父亲在一起的趣事。
2、父亲、儿子的图片各一副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3册的第29页。
活动流程:
11 / 21
精品文档
一、开始部分:
分别出示图片“父亲”与“儿子”,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父与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教师分别出示挂图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提问:
图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在做什么,爸爸和叔叔在干嘛,你从哪看出来的,
图爸爸和叔叔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图画面上都有谁,儿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动作时什么样的,代表什么意思,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图设置悬念
a出示没有背景的第四幅画,请幼儿说说;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儿子,醒来后会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将自己“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同伴听。
b出示有背景的挂图,请幼儿讲述: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儿子心里怎么想,爸爸为什么躲到树后面,
c教师看图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轻手轻脚”,并用动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地爱,可以鼓励幼儿做个相亲相爱的动作。
12 / 21
精品文档
三、结束部分:
结合自己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与爸爸之间的趣事,感受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延伸:
怎样对父亲表达自己的爱
快乐的小公主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给予也是一种快乐。
2、了解让自己快乐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呼啦圈、《快乐的小公主》故事磁带、教学挂图《快乐的小公主》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呼啦圈”引入课题
提问:小朋友有没有玩过呼啦圈,玩呼啦圈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开不开心、快不快乐,想不想把这份快乐分享给我们的好伙伴呢,
2、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不开心会对身体不好,家人和好朋友也会担心,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开心快乐,并把这份快乐分享给我们身边的人。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录音机,让幼儿听故事《快乐的小公主》,
13 / 21
精品文档
并提出以下问题: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公主住在哪里,她为什么不开心,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啊,
2)小公主后来找到快乐了吗,她是怎么找到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在哪里呢,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机让幼儿听故事《快乐的小公主》,借以加深幼儿的记忆。
3、教师出示挂图《快乐的小公主》,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快乐呢,如果自己的小伙伴和家人不开心,我们要用什么方法让他们快乐起来呢,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快乐的方法,帮助自己和他人,让所有人都获得快乐,在快乐中生活。
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感觉。
2.了解猴子爱模仿的特点。
3.通过老公公动作及表情进行故事表演,激发表演兴趣,提高表演能力。
14 / 21
精品文档
4.学会遇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活动准备: 图四幅,道具:草帽若干,扁担一根,《猴子学样》的伴奏磁带,树,猴子面具 活动流程:
1.出示猴子面具,它是谁,现在将有一群猴子在树上玩耍,它们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出示图一:你看到了什么,老公公在干什么,老公公挑着一担帽子到城里去卖,坐在大树下面睡觉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图片二:猴子在树上为什么又蹦又跳,它在干什么,老公公看到了,老公公怎么说,为什么那么急,老公公会对猴子说些什么,猴子有没有把帽子给老公公,
4.出示图三:老公公急得那样后怎么做的,猴子看见了会怎么做,猴子为什么看见老公公这样做它也这样做,老公公开始想办法了,结果如何,
5.出示图四:老公公又想出更好的办法使得帽子得以回返,什么办法呢,
6、通过音乐欣赏故事:将每幅图中的关键词语“抬头、伸手、搔脑袋、扔”贴到相应的画面中。讨论:老爷爷想出的最后一个方法管用吗,
7.看图讲述:鼓励幼儿完整讲述故事内容,并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猴子,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爷
15 / 21
精品文档
爷,
8.表演故事: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某图片中发生的一件事。用帽子等道具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 活动延伸:将教具放到表演区,供幼儿分角色表演该故事。
小桃仁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理解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有一定的植物发芽的知识经验。
2、故事磁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引出,幼儿猜出谜底“桃子”。“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桃子吃完剩下什么,小桃仁怎么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引导幼儿讨论。听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老师向幼儿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用不同的语气,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并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桃仁最后变成了什么,
16 / 21
精品文档
3、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以及它们的不同对话。
观察小桃仁,让幼儿萌发对小桃仁的喜爱之情。“突然有一道暖洋洋的亮光从泥土缝里射进来,这亮光是谁,”“太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怎么样,”“太阳光又是怎么说的,”“啊,外面多么美,小桃仁又使劲挺了挺身子,出来了,它只觉得眼睛前面一亮,它看到了什么,小桃仁终于见到妈妈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说,妈妈对它说了什么,
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
它们是怎么帮助小桃仁的,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挺直身子。
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种植的季节,农民伯伯都是在这个季节进行播种,植物吸收了空气、阳光和水就会大胆的生长,使劲的生长,到了秋季就会收获很多。
4、总结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进一步让幼儿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小桃仁是怎样变成小桃树的,小朋友们又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
5、幼儿再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且教师有表情的与幼
17 / 21
精品文档
儿互动的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尝试将角色对话用恰当的语气表现出来。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春风、春雨、太阳光、桃树妈妈、小桃仁说的话。
三、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绘画小桃仁的生长过程,也可制作成连环画。
小狐狸画春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故事中角色的简单对话,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2、懂得做事要认真、勤劳。
活动准备:
1、小猴、小熊、小刺猬和小狐狸头饰。
2、教学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1、谈话:春天到了,你发现有什么变化,树、小草用发芽的方式迎接春天,你会怎样迎接春天呢,
2、出示挂图: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完整的话把挂图上的内容讲出来,好吗,给你们二分钟的时间,要珍惜时间奥,时间很快就会到了。
18 / 21
精品文档
3、请几个小朋友讲述观察到的内容。
4、欣赏故事。老师也把这幅图编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要仔细听,老师还有问题要提问啊。老师根据看图讲故事,并提问:
故事中有哪几种动物,小猴、小熊、小刺猬是怎样迎接春天的,
小狐狸迎接春天的方法和朋友有什么不同,
小狐狸画的春天变成了什么样,小动物们种的树、草、花变成了什么样?
小狐狸为什么要哭呢,朋友们对它说了些什么,
5、再听一遍故事,老师大声讲你们跟着小声讲好吗,在讲的过程中着重引导幼儿描述小猴、小熊、小刺猬和小狐狸的简单对话。
6、学习使用“一排、一片、一丛、松土、施肥、浇水”等词语。让幼儿用每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7、请幼儿说说自己最赞成哪些小动物的做法,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不能懒惰,只有在春天辛勤的劳动,才能使春天变得美丽。
8、分角色表演故事。
听故事磁带,让幼儿分组分角色表演
让幼儿边讲故事边表演。
19 / 21
精品文档
9、教师小结,结束教学。
10、活动延伸:
把头饰放在表演区,让幼儿继续表演故事,教师及时指导。
两个黄鹂鸣翠柳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含义,认真观察并用语言表述。
2、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投影仪、幼儿用书第2册、挂图四幅、有关录音带、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图,用美丽的画面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
教师在幼儿充分讲述的基础上加以小节并引出古诗,引导幼儿理解古诗内容及含义。
“请幼儿想一想这幅画画的是哪首古诗,请会的幼儿朗诵一下”
与幼儿一起分析诗的结构:“这首诗共有几句,每一
20 / 21
精品文档
句有几个字”
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提问“这句诗主要是描写的是什么,”“鸣翠柳”是什么意思,
小结:柳树上长出了翠绿的新叶,两个黄鹂在枝头欢乐的唱歌。
用同样方式让幼儿自由讲述其他三幅图,教师小结引出古诗中的句子,并对较难理解的字进行解释。
21 / 21
小学语文教案怎么写求案例
精品文档
小学语文教案怎么写求案例
案例一:认识生活 探究生活 ——《菜园里》教学片段
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课的教案及教学后记
案例三:《燕子妈妈笑了》课堂教学纪实
案例四:感受春天的手 ——《春天的手》教学案例
案例五:地球爷爷的手
案例六:天公作美巧上课
新课程 新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
前 言
新课程教学案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从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
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
1 / 17
精品文档
思考。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仅仅是校
长、教师和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家长或者其他影响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
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
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
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
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教育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
-----------------------------
2 / 17
精品文档
案例一: 认识生活 探究生活
—— 《菜园里》教学片段
[教学片断]
教室的中间,学生每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在上自然课或是美术课,
那你就猜错了。这是王俊老师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菜园里》。
上课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响起:“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学生兴奋地齐声
说:“想~”
乘着学生的兴趣,王老师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
王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
3 / 17
精品文档
子闻一闻,然后再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王老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她亲切的话语又在同学们耳边响起:“下面,王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
片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王老师首先举起一个大南瓜。学生们迅速地在许多张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并抢着大声地读出来:“南瓜”、“南瓜”??
“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
学生们准确地齐读:“南瓜”。
王老师又举起了“黄瓜”、“豆角”、“白菜”、“卷心菜”,最后又拿出了紫颜色的“茄子”,学生们纷纷找出卡片举着读“ qiézi”、“qiézí”、“quézi”,王老师在
众多的读音中分辨出有一个学生把“qiézi”读成“quézi”。王老师亲切地说:“好像有人把它读成?quézi
\’,我们再读一
遍,读准它的名字——?qiézi\’,全班齐读。”
4 / 17
精品文档
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和实际情况来看,生字确实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此起彼伏的读书声过后,学生们慢慢地安静下来。
“你们想把刚才读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吗,”王老师商量的语气,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学生纷纷举手。
课堂上,学生清晰、自信地读书,老师热情地鼓励,声声入耳。
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地表达出来,王老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
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我觉得更像一根绳子。”
“我刚才摸到了黄瓜身上有刺。”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呢 !”
“我知道了卷心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包菜。”
5 / 17
精品文档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此课中,老师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明显地分成了认识生活与探究生活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走入相关认知的园地。此时课文所要学习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当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人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这些蔬菜的名字,并读准了字音,认识了它们,欢快的气氛就弥漫了整个教室。第二个层次则是创设了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由看一看、
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他们自然明白了更多。原来“豆角像一根绳子”,“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香香的”,“我们吃的包莱就是卷心莱呀”??这些陌生或熟悉的蔬菜的特点,不是老师向学生讲解的知识点,而是学生们独自探究的“伟大”成果。学生们通过生活获得了认知,又
通过进一步的认知,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
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课堂,我们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境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并激发他们的情感。
6 / 17
精品文档
---------------------------------------------------
-----------------------------
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课的教案及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 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 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4. 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 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 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7. 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 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用听读法识字。
7 / 17
精品文档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教具准备:幻灯片,字词卡,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 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当然这只是个神话。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
地球上来呢~
[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今天怎么不见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了 ,
[说明:卡通人物丁丁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指导看图
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
蓝的天。
[说明: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识字。]
2. 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8 / 17
精品文档
丁丁吗,
[说明:孩子的好奇心由此被激发。]
三、读文
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
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案例一:认识生活 探究生活 ——《菜园里》教学片段
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课的教案及教学后记
案例三:《燕子妈妈笑了》课堂教学纪实
案例四:感受春天的手 ——《春天的手》教学案例
案例五:地球爷爷的手
案例六:天公作美巧上课
新课程 新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
前 言
新课程教学案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从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
9 / 17
精品文档
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仅仅是校长、教师和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家长或者其他影响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
10 / 17
精品文档
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教育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
-----------------------------
案例一: 认识生活 探究生活
—— 《菜园里》教学片段
[教学片断]
教室的中间,学生每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在上自然课或是美术课,那你就猜错了。这是王俊老师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菜园里》。
上课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响起:“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学生兴奋地齐声说:“想~”
乘着学生的兴趣,
王老师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
11 / 17
精品文档
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
王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王老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一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她亲切的话语又在同学们耳边响起:“下面,王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王老师首先举起一个大南瓜。学生们迅速地在许多张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并抢着大声地读出来:“南瓜”、“南瓜”??
“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注意‘南瓜\’的‘南\’是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
学生们准确地齐读:“南瓜”。
王老师又举起了“黄瓜”、“豆角”、“白菜”、“卷心菜”,最后又拿出了紫颜色的“茄子”,学生们纷纷找出卡片举着读“ qiézi”、“qiézí”、“quézi”,王老
师在众多的读音中分辨出有一个学生把“qiézi”读成
12 / 17
精品文档
“quézi”。王老师亲切地说:“好像有人把它读成‘quézi
\’,我们再读一遍,读准它的名字——‘qiézi\’,全班齐读。”
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和实际情况来看,生字确实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
此起彼伏的读书声过后,学生们慢慢地安静下来。
“你们想把刚才读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听吗,”王老师商量的语气,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
学生纷纷举手。
课堂上,学生清晰、自信地读书,老师热情地鼓励,声声入耳。
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地表达出来,王老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我觉得更像一根绳子。”
“我刚才摸到了黄瓜身上有刺。”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
13 / 17
精品文档
清香味呢 !”
“我知道了卷心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包菜。”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此课中,老师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明显地分成了认识生活与探究生活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走入相关认知的园地。此时课文所要学习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他们急于认识的朋友。当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人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这些蔬菜的名字,并读准了字音,认识了它们,欢快的气氛就弥漫了整个教室。第二个层次则是创设了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由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他们自然明白了更多。原来“豆角像一根绳子”,“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香香的”,“我们吃的包莱就
是卷心莱呀”??这些陌生或熟悉的蔬菜的特点,不是老师向学生讲解的知识点,而是学生们独自探究的“伟大”成果。学生们通过生活获得了认知,又通过进一步的认知,明确了更多的生活中的事例,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
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课堂,我们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境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
14 / 17
精品文档
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并激发他们的情感。
---------------------------------------------------
-----------------------------
案例二:《小小的船》一课的教案及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 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 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4. 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 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 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7. 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
15 / 17
精品文档
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 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难点:用听读法识字。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教具准备:幻灯片,字词卡,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 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当然这只是个神话。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
[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今天怎么不见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了 ,
[说明:卡通人物丁丁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指导看图
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识字。]
16 / 17
精品文档
2. 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
[说明:孩子的好奇心由此被激发。]
三、读文
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
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齐读课文。
[说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从小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朗读的规律,训练朗读的基本技能。]
四、认字
17 / 17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小学教案怎么写求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