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说来在科举制实行的前期其进步作用较为突出。而后期消极作用较突出。
一、积极作用
1、科举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 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 9000人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 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 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 科举极大调动了广大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对形成中华民族刻苦学习的优秀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读书人数的增加学校教育的发展导致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书籍需求增加文化得到普及。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造纸技术的提高使各类书籍得以大量印刷和广泛流布这样就大大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2、科举明显地推动人才的选拔提高整个官吏集团的文化水平与素质 科举制度主要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提高官员的素质科举选拔的仕人虽然有个别败类但多数以“修齐治平”为己任更不乏政绩显赫者。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3、科举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科举则是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报名这就扩大了选举范围使封建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力。科举制度把考试和考核结合起来通过分级考试层层挑选择优录取考试方法比赛完备它为广泛网罗人才保持社会的稳定以至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4、科举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与道德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是儒家文化 科举制度是知识分子和占统治地位文化的连接点。 科举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有利于促进思想的统一。在中国广阔土地上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科举对各民族之间使用不同方言的汉族之间共同使用汉语文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促进了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融合。
5、对国外选官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选拔官员制度因而对东亚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朝、越三国模仿中国设立科举制度各有特色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但对于三国儒家文化的传播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的科举制度不仅东传日本、朝鲜、越南而且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过重要影响。 16世纪以后许多来华的欧洲传教士纷纷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介绍到西方。 曾任美国联邦人事总署署长的艾伦 坎贝尔教授来华讲学时曾说“当我接收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二、消极作用
1、用科名羁糜人才统治人民思想科举制将教育和做官直接联系起来以科名荣誉令天下读书人对功名利禄趋之若鹜使举人贡士以上安富尊荣效忠君上这就造成中国教育官本位的思想。天下读书人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幻想整日埋头苦读。在“功名”二字的利诱下不再关心国家的盛衰、人民的疾苦了他们俯首贴耳地服从封建统治者的一切安排。唐太宗曾经私自登上宫殿正门看见进士们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八股文体严重束缚了思想特别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考试内容单薄两两对偶规律严束缚多。所以士人只钻研作文诀窍知识面已狭窄到极点。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大多数读书人经历的是头白齿摇、终老科场的失意。让万千学子困死考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终生一事无成。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一些清醒的士人发出了“科举杀人”的呐喊。如顾炎武所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龚自珍在诗中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3、教育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科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另一方面又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完全以科举考试为准尺
而调节、变化成了考试的预备场所混淆了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4、科举仅存“进士”一科限制了社会所需多种人才的成长广大士子专在四书五经之文字形式中耗费心力而不注重实学。跟社会民生紧密相关的艺术与科技门类的知识文化由于远离科举而遭冷遇鄙薄自然科学技术与实际能力造成知识分子孤陋寡闻。清末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统治危机日益加深旧式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应付不了国难当头的局面。至18世纪中叶面对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贩卖鸦片毒品中华文明古国屡战屡败国破家亡落入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三对生活习俗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是中国古代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制度它曾长期左右着士人的命运和文风时尚。1300年间传统中国官僚政治、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皆以科场为中心得以维系和共生科场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人文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有不少地方还有用科名命名的食品如酒令中的“五经魁”等叫法一些地区的“状元红”酒、“状元豆”等食品体现的也是从前人们对科名的崇尚心态。开封现在还有“进士糕”与“状元饼”的传统名点是人们馈赠亲友和招待贵宾的高级礼品。在厦门、漳州、泉州、金门一带中秋节有 “夺状元饼”的习俗。状元筹的出现是与科举制密切相关的。 “状元筹”又称“状元签”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士人阶层的博弈用品。状元筹是古人寓教于乐的娱戏力图激励人们公平竞争、启发思维、进取向上的一种教育方法。当然也有人用这种方法来占卜流年运气状元筹有时也被当作赌博的器具。
前期:打破世家对于官员的垄断,有利于中央集权
后期:蛊惑,加深统治。成为腐败政权愚民统治的基础之一
国史知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简介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贡士,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可以直接做官了。
但凡考試,就會有“金榜題名”,也會有“名落孫山”。在古代科舉考試中,曾有不少“落第者”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因而成就了一世英名。
賈島落第留下傳世《下第》詩
唐代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賈島,早年出家為僧,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作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作為唐代著名詩人,賈島的《下第》詩至今讀來仍令人傷感:“下第隻空囊,如何住帝鄉,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
張繼落榜吟出《楓橋夜泊》
唐代詩人張繼落榜后,每每想著同窗好友個個金榜題名,自己卻名落孫山,因此心情非常失落郁悶,便前往蘇州散心,投宿於寒山寺旁的客船。從傍晚到夜裡張繼一直站在船頭望著蘇州城的夜色,心境亦如那晚風淒清寒冷,於是他隨口吟出《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時人評價此詩乃千古絕唱也。是這首詩使后人記住了懷才不遇的張繼,也使得寒山寺聲名鵲起。
唐寅落榜吟詩作畫
明代畫家唐寅也是一位受到科舉嚴重打擊的落榜生。當年,他參加科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購買考題作弊,結果東窗事發,被奪去了考生資格,永遠與科舉無緣,這在過去可是最大的人生打擊。唐寅起初也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的,視游山玩水為人生第一樂,把紅顏知己當人間最美尤物,興趣來時拿起畫筆涂上幾幅,難過寂寞時調戲美女一解百愁千恨。但就因為這次打擊,卻成就了中國古代一位著名畫家。
李時珍3次落榜完成《本草綱目》
著名中醫藥學家李時珍也是落榜生,14歲考中秀才,之后9年3次落榜,於是他棄官從醫,走遍大江南北,參考800多種醫書,歷經29年編成《本草綱目》這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本草綱目》共52卷,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藥方11096個,書中還繪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約190萬字,分為16部、60類。
蒲鬆齡落第寫就《聊齋志異》
蒲鬆齡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71歲時才破例補為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自勉。傾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余萬字。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吳敬梓落榜成就《儒林外史》
吳敬梓出身於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因為隨父親到各處做官而有機會獲得包括官場內幕的大量見識。后因落榜從懷疑科舉制度,到反對八股文,反對科舉制。他不願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憎惡士子們醉心功名利祿的習尚。他以諷刺的手法,對這些丑惡的事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去創作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直到49歲時才完成。
鄭觀應童子試未中著出《盛世危言》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中國近代的早期資產階級改良派思想家、愛國民族工商業家鄭觀應,1858年應童子試未中,即奉父命遠游上海,棄學從商,在任上海新德洋行買辦的叔父鄭廷江處“供走奔之勞”。次年,由親友介紹進入上海一流的英商寶順洋行任職。同年冬,被派赴天津考察商務。1860年返回上海后掌管洋行的絲樓,並兼管輪船攬載事項。同時進入英國人傅蘭雅所辦的英華書館夜校學習英語,並對西方政治、經濟方面的知識產生了濃厚興趣。曾充當英商寶順洋行、太古輪船公司買辦,后在上海機器織布局、上海電報局、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和商辦粵漢鐵路公司等擔任高級職務,投資興辦了不少貿易、金融、航運、工礦等企業,是一個從買辦轉化的民族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盛世危言》,曾對中國思想界產生過很大影響。
盛宣懷三考落第實業建功
盛宣懷字杏蓀,號愚齋,1844年出生於江蘇常州府武進縣龍溪。盛家世代官宦,盛宣懷的父親盛康曾先后任湖北、浙江的道員。按照這個家族的傳統,盛宣懷應該通過科舉,求功名,入仕途。但是他自從22歲童子試之后就屢試不第。三次落第之后,盛宣懷放棄了科舉之路。1870年,他在李鴻章幕僚楊宗濂的推薦下,投在李鴻章麾下,任行營內文案兼充營務處會辦。由於盛宣懷的父親與李鴻章私交深厚,盛宣懷從此得到李的器重,第二年便升到相當於知府的官職。盛宣懷不僅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還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第一條鐵路干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等。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论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中的作用
泰山学院学报 NO(5第35卷第5期 V01(35 2013年9月 2013 OFTAISHANUNIVERSITYJOURNAL Sep(
论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
-IS=期延续中的作用
王秀波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存在多种理论框架,而科举制的产生和实际运作对中国古
代官僚政治、士人群体乃至平民百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古代社会各 个阶层处于一种良性流动之中,保证了古代社会架构的基本稳定,该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
期延续的制度性因素。
[关键词] 科举制;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中图分类号 ]D69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1672—2590(2013)05—0095—06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中国封建社会的 是以家族关系和地缘为基础的垂直社会结
长期延续问题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焦点,许多前辈 构。11](P34)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演
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其中从秦汉以来即经历 学者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进行了多方 面的探讨,并提出了多种解说。科举制度在我国 了三个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为第一阶段,由集权
封建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似乎并未作充分探讨。对 制政府、家族势力和统一的朝廷子民三支社会力 量构成;隋唐五代为第二阶段,是一个变动时期, 此,笔者力图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人手,探讨科举 制度对社会各阶层以及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进 即社会结构在这一时期出现根本性变化;而宋元
而论证其在保障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延续中所起的 明清(至鸦片战争)为第三阶段,即官、民、士三个 重大作用。由于笔者学力有限,文章难免有诸多 群体构成旧J。还有学者将我国古代社会结构定
义 不足,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意识结构的交互作
用而组成的庞大系统,并力图以此来讨论古代中 一、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及流动性的分析
国的诸多社会问题?J。孙立平先生在《中国传统
社会结构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学概 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 念,分析古代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把握古代社会性 影响》H J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包括国
质、探索古代社会诸多问题的重要方法。而学者 家、统治阶级和民众三个层次,是一种金字塔形的
对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解读则可谓仁者见仁智者 结构。国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皇权与官僚系 见智。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存在水平和垂 统,统治阶级由贵族、士绅及大小不等的地主等组
直两种社会结构,前者即传统上的士、农、工、商四 成,而第三个层次是普通民众。同时,国家一旦形 大社会阶层,而事实“更接近于两个等级的结构: 成就会成为一个有着独立利益和目标的相对自主
少数受过教育的富有的上流阶层,即统治阶级和 的实体,对统治阶级有一定依赖但两者的利益和
主要在土地或城市里从事体力劳动的广大多数”, 目标也是相互矛盾的,特别是在社会面临危机的 其中的统治阶层人数约占总人口数的5,。后者 时刻。
[收稿日期]2013—08一19 [作者简介]王秀波(1986一),男,山东莒县人,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
泰山学院学报 第35卷
笔者基本赞同孙立平先生的论断,金字塔形 使之更加顺应政权的统治需要,进而将其纳入到
的社会结构保证了整个社会架构建立在庞大的社 统治阶层的体系之中以维护整个体系的安定。另
会基础之上,即自春秋战国时代产生并延续两千 外,这些来自社会下层且数量有限的官员,其存在 余年的封建小农经济,以及建立在该经济基础之 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它更多的是说明国家 上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 从制度上确立和保障了社会各个阶层晋升仕进的
制。又由于这种社会基础的诸多特点特别是发展 途径的畅通,而个人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改变地
的迟缓,导致了社会结构变革力量的不足,也就促 位的问题并不在国家制度考虑的范畴,也是在当
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固发展和长期延续。 时的条件下无法实现的。而这种制度性安排,即 另外,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开放 社会上下阶层顺利流动的途径的存在和畅通是中
性,即社会各个阶层成员均能够通过一定途径改 国区别于印度、西欧和日本的重要区别。
变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实现社会阶层的相对流 这种垂直流动的存在,使得中国封建社会成
动,我们称之为流动性。选举制度便是一种重要 为开放型社会,社会各个阶层之间能够相互沟通, 的流动途径。而实际上,关于科举制对我国社会 其成员能够相互转换,而整个封建社会成为一个 流动性影响的探索和研究,起步较早,讨论较为深 有效互动的有机整体,封建社会的各个阶层能不 人。他们以数理统计为研究方法,对各个朝代的 断进行新陈代谢,整个封建社会肌体始终保持旺
《登科录》及朱卷集成等原始材料进行深入的分 盛生命力,封建社会遂得以长期延续。
析和探讨后得出了较为深入的成果。根据其观点 二、选举制度的变迁与科举制下的封建官僚 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派,其中以潘光旦、费孝通、 政治 柯睿格(E(A(Kraeker)和何炳棣为代表“流动派” 人才的选拔关乎政治机构的运转,关乎政治 影响较大。他们认为下层平民能够通过科举不断
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甚至关乎整个政治局势的稳 层流人上流社会,因而科举是有才能者进入官员阶
定,正所谓“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7](e2329),因此 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上下阶层的流 历代统治者大都十分重视选举制度的设计和运 动。其次是反对派,认为科举制对社会流动的作 用 作。在科举制产生之前,中国先后出现过先秦时 非常有限,因为获得功名者多来自官僚阶层内
期的世卿世禄制、秦汉的察举征召制和魏晋南北 部,是官僚阶层内部优秀子弟之间的轮转,鲜有来 自
朝时代的九品中正制等几种选举制度,但这几种 社会下层平民的贫寒子弟者。另有一派观点趋 选举制度选拔的官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自于贵 向中和,他们一方面肯定了科举造成的社会流动 族官宦与世家大族,平民子弟根本难以人仕。近 性,另一方面又指出这种流动性的有限性,该派以 张
代著名学人梁启超在论述古代选举制度时认为, 仲礼、李弘祺、沈登苗等人为代表。
“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 笔者认为,科举制对社会流动的影响毋庸置
愚淫佚,亦循例人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 疑。据毛汉光先生统计,《唐书》共载进?830名, 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 其中士族子弟约589名,占总数的近71,,小姓者 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学者必亦少,如故共109人,占总数13,,而寒素子弟为132人占
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正是由于科举 16,。[sj而根据何炳棣先生研究,明清迸士举人分
制度的创立,这种弊端才被克服,所谓“科举立,别为12226名和23480名,虽然其中出身三代不 斯 二弊革矣。世卿为据乱世之政,科举为升平世仕的寒素之家的人数在各个时期多有不同,但至 政。”13“附’而实际上,科举制度也经过一个之 少不低于28,5,和15(5,。【o从这些数据中可以6
不断 看出,科举制度选拔社会下层人才的比例不是很 完善的过程,如武则天时期创立的“武
高,但这条通道却是畅通的。同时,科举之下的士 举”“殿 试”,宋代出现的“糊名”“誊录”等,这
些措施皆以 族官僚子弟不是倚仗其门第出身的特权获得进士 追求选举的公平为目标,将科举制度 改造成一种 名额,而是要与社会下层人才一起读书应考、平等 有着严密规章制度安排的选拔制度, 较为有效地 竞争。这种制度设计在客观上改造了士族阶层, 保证了选拔基层人才通道的畅通。而
大量起自布
万方数据
97第5期 王秀波:论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中的作用
衣的官员加入到社会上层以后,不可避免地对中 读儒家经典,其所倡导的忠孝节义、修齐治平乃至
国古代官僚政治体制产生深远影响,使得科举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成为了“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二大杠 开太平”的教化便融化进士人们的血液,化为其行 杆’’[9](玮扪。 为的旨归。此类官员,一能为道义和真理不断谏
首先,科举制能够大量选拔来自下层阶层的 诤,二能以身作则兢兢业业,真正践行其修身齐家人
才,从而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政府官员素质的提 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样也就对国家的各项政策
升,基本达到了精英治国的目的,奠定了文官政治 的制定和落实起到一定的参考乃至纠偏作用,维 的基础。一方面从科举考试的内容与流程上看, 护着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平衡了社会上层和下 科
层百姓的利益矛盾,这对于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 大举制本身就是对士人智力、记忆力和毅力的巨
考验,因为它要求应试者能够熟练掌握数百万 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两宋之后,中国封建社会涌 言
的儒家经典,并在考场上能熟练发挥出来,能在 现出了一大批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人士,秦汉以 一 次次艰苦的考试面前锲而不舍,“板凳甘做十年 来的封建社会经常出现的武将篡权、权臣弄政等
冷”。正因如此,凡能通过考试甚至拔得头筹的举 历史现象在两宋以后很少出现,与此有密不可分 子
往往都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据统计,《四库 的关系。当然,这也与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科考舞
弊的风险和成本不断上升,而官员多起自布衣无全书》集部著录和存目的唐至清的别集共2504 部,其中进士著述的为1367部,占总数的54( 背景有一定关系。 59,;《辞海》所录中国历代作 另外,从制度上说,九品中正制导致的中央权 家中,出身于进士和
举人的占56(6,【10]。另一方面,从科举取士的结 力被分割,地方权力坐大等弊端被科举制所克服,
果看,进士科日益为世人所重,并逐渐成为国家选 选举用人权从地方回归中央,这样就有效加强了
拔人才的首要途径。以宰相等高级官吏的选拔为 中央集权,减少了地方分裂的可能性,从制度上稳 例,据统计,唐代有宰相368人,其中进士出身的 定了整个古代官僚机构的大厦,保障了机能的有 143人,占总数的39,,且从唐敬宗(825—826)以 效发挥,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发展创造了
后各朝宰相进士出身所占的比例均在80,以 条件。而由此,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正式由“贵族政
上?1|。据《宋史》所载,宋代有宰辅133人,科举 治”转变为“官僚政治”或者说“文官政治”,进入
出身的达123人,占到92(4,[12】(蹦)。明清更规 其成熟期。这成为强调“唐宋变革论”者的重要 定“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 依据之一。
官”[13](F1696)。从官员的出身来看,在新旧唐书中 三、科举制下的士人群体 有传的官员除去如宗室、宦官等特殊身份人仕者, 计有1383人,进士出身者469人,占到40,,至唐 中国古代的士人群体,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后期更高达344人,占总数49,[14】(脚’;Y3 据香港问题。一般认为,士起源于西周时代,是居于卿大
学者李弘祺统计,宋代全体文官数量为14860人, 夫之下的最低一级的贵族,并握有一定职权。随
仅北宋前三十年科举及第的就达7833人,占总数 后,经春秋战国以至秦汉魏晋,士人群体的构成几
52(67,【l 5|。由此可见,科举制下官员的素质得 经变化,并在科举制作用下逐渐演变为具有广泛 到了较好的保障,政府机构的运作日渐顺畅和平 来源和一定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的社会阶层。他们 治的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相对连贯,这均有利于政 掌握一定儒家经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号
稳定与平稳发展。 召,努力实践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但整个官
其次,通过科举选拔的这些官员大多起自布 僚机器所能容纳的士人毕竟是有限的,这也就意 衣, 对民间疾苦多有了解,这种状况必定深刻影响 味着相当一批士人不得不返归乡里,并在维系基 其为官之道。各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也往往会以 层社会运转的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特
是否适合民间为较大考量,从而对社会的稳定发 别是元朝百余年不行科举制的弊政实行以后,这
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这恰恰是秦汉魏晋时代一 一作用更加明显。由于士人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正 般官员难以具备的。科举制之下,士子们大量诵 是“居庙堂之高”的官僚阶层,而科举制度对这一
万方数据
98 泰山学院学报 第35卷
部分人的影响前文已经论述。因此,此处重点考 历史使命感得到充分展示和前所未有的张扬”, 察
科举制对“处江湖之远”的士人影响。这一部 “在实践中表现出了忠于国家社稷、事君不以私的 分 士人,我们暂且称之为“乡绅”。 忠之观念,先忧后乐的忧患意识,以及关心民生为
首先,乡绅是伴随着科举制所造就的士人群 民请命的民本思想。”口纠宋以后士大夫家国意识体
人数和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据《文献通考》 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得以形成,并对其行为产生重
和《登科记考》统计,唐代共开科268榜,取进士 要影响。6646 人,明经诸科1596人,秀才29 人,制举652 这一数目庞大的乡绅阶层,对中国封建社会 人,共计8923人u 61;张希清教授考证两宋共取士 尤其是乡村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这些
115427人,平均每年达到361人,这一数字已大大 乡绅享受着国家给予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在
超过唐代科举录取人数,亦非后世可以比拟?1; 基层社会中树立较高的威望,有着较高的社会地
明清两代分别开科89榜和l 12榜,各取士24636 位,他们担负着宣扬国家政策、收取租税等任务, 和26888人u 81。但在所有朝代,这些科举及第的 是国家控制力向乡村的进,步延伸,同时也担任
士子总是所有士人的极少数,因为整个科举考试 着表率乡里、调节乡村中的各种纠纷、发展乡村社
的录取率极低。据郑若玲教授考证,明清时期会 会的经济以稳定区域经济秩序和引导乡村文化教
试进士录取率除特殊情况外,均在10,以下,且 育建设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地方社会精英代 呈下降趋势汹J。由此可推断,同一时期的地方考 表,他们还能够有效缓解官吏对乡里的过多干预, 试如县试和乡试等的录取率也不会很高。由此造 缓和乡村与政权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护了地方社
会安定。?1这些作用的发挥,将乡村社会政治 就了一个数目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科举制度
经 以各种办法选举人才,考来考去,全国的读书人被 济文化的各个层面纳入到国家机制中,有效减少 网罗而应试的总数在百万之上。”口叫?"然而整个 了地方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减少了政府的 封建社会的官僚机器所吸纳的人数十分有限,无 行政支出,因而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运行。
法容纳更多的士人,使得大批士人,特别是元代压 四、科举制下的社会大众 制科举制发展以来的士人不得不返回乡里。此 外,还有部分因各种原因致仕回乡的官僚,他们与 科举制的设计与运作是面向全体社会大众 地方文化元老共同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乡绅阶 的,并在制度上为各种人才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了
层。有学者指出,“延续1300年的时间里,经考试 保障,使得有意参加科考的人均能参与。而古代
选拔出约十万进士,约七百万举人,约上千万的生 社会各种资源稀缺,一旦通过科考便能立刻改变
员。”【2?在这数目庞大的绅?群体中,“乡村绅士 其身份地位,进两获得各种社会资源的使用权, 约占绅士总数的96,”旧2|。可见,科举制所造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它对社会下层 的乡绅阶层成为士大夫群体的主体部分。 民众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使之不自觉地加人到读
其次,乡绅阶层的主体意识和价值观是由科 书应考的大军之中。这样,科举制便对社会下层
举制塑造的。科举制对于公平性的热衷和追求, 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导致统一科考内容和经义 的必要性的出现。汉武 首先,在科举制带动下,整个社会被读书应考 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唐代孔颖达受命考订 的浓厚氛围所笼罩,从而形成了一种“万般皆下
诸经写就《五经正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形成了中华民族对
自此以后,官方统治哲学就通过这种渠道影响着 于读书仕进的崇尚。科举考试“一切以程文定去
广大的士人群体。唐代中后期以后,言天道性命 留”,平民百姓通过刻苦攻读也可金榜题名,进而 之学、讲究“存天理,灭人欲”以顺应自然万物之 在各种资源稀缺的封建时代占有更多的社会资 理的宋学产生,并在南宋理宗时期成为官方哲学。 源,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这样,读书被提高到一
个神圣的位置上,受到广泛的重视,有些地方甚至 理学大师朱熹编订的四书五经成为科考举子的必
读书目,它“强化了士大夫自任以天下之重的人世 出现了“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
精神,使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社会责任感和 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旧副的风俗。在这一情况
万方数据
第5期 王秀波:论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中的作用 99
下,中华民族由崇武变为崇文抑武,民族性格渐趋 种变化,其中,官僚政治由贵族政治逐渐演变为文懦
弱乃至矫揉造作,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众 官政治,官僚机器更加成熟,中国封建社会步人成的
反抗精神,封建国家的统治也就更加稳固了。 熟期;下层民众向学风气浓厚,偃武修文,整个民 诚
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族性格因此偏向儒雅文弱,反抗精神衰退;士人群 于学,此法之造我国也大矣0”[26]?鲫 体上进可入朝为官,退可致仕为绅,维系一方教 其次,官本位思想在科举制作用下逐渐主导 了化。而科举制更成为国家与下层百姓之间的沟通
下层民众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思想意 桥梁,促进社会流动性的加强,分解了社会张力,识
与行为模式,并由此影响了中国历史的一般进 优化了社会结构,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趋向稳定的
程。科举制度产生以后,“中举受到全社会的推 重要制度因素,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重”而“应举成为每个家庭的最主要的任务”心 7} 和发展。,许多士人把读书、应考、做官作为自己的
人生三部 1905年,步入二十世纪的清政府在面临诸多
曲,十几年如一日皓首穷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 危机的状态下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废止
心只读圣贤书”。在埋首苦读的过程中,士人知识 了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实行教育体制
分子对社会本应有的责任和良知IEI渐消亡,王亚 改 革,确立了“癸卯学制”的教育体制。然而, 南先生说“做官第一主义,本来由儒家的政治哲学 改革 并未挽救清政府的危亡,科举废除后的第五 立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其充分发挥,确是由于科举 个年 头,清王朝在革命党人的呼喊声中轰然倒塌,
制。’’洲丹6’ 结束的也是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对此,徐 同时
再次,借助于对读书仕进的崇尚,以及地方官 茂明先生有深刻的分析,他认为“科举原是士绅阶 员与士绅的大力倡导,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 层安身立命的制度保障,因而科举之废给士绅带 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封建社会伦理思想 来的迷茫和幽怨是一种普遍性的群体情绪”,“断 日益深人人心,成为指导人们日常生活和思想的 绝了士绅阶层法定的上升仕进之途,剥夺了士绅
指南,一切社会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即被 既得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权”,“加速了清政府的
视为大逆不道而受到全社会一致的鞭挞与批判。 瓦解,导致知识阶层的‘边缘化’位移,社会出现 据统计,《宋史?忠义传》中有传者共231人,其中 数十年动荡”o[29](P322)由此可见科举制在中国封 洁身自好的隐逸之士48传,殉节赴死的烈女贞妇 38传,超过以往任何一建社会长期延续中的作用。
个朝代。[28]沁117’这样,儒学
[参考文献] 文化纽带和政治就实现了它的宗教化过程,成为了全社会共同的 信仰,普通百姓的思想也在这一 [1]费正清,费维恺,刘敬坤,等(剑桥中华民国史 (1912--1949)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过程中被逐渐格式化,失去了判断力和批判力,封 1993:34(建社会的的大厦也就更加稳固,封建社会因此得
[2]卢子震(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士文化的发 以长期延续。
展[J](学习与探索,2000,(1) (中国封建社会尽管存在着人口众多,地域色 [3]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一论中国社会超稳 彩浓厚等诸多问题和矛盾,但在科举制的作用下, 定结构[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曹锡 下层民众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发生了众多变 仁(试论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及其功能[J](云南社会科学, 化。借助于乡绅的积极维持,儒家思想得以贯彻 1987,(1)( 到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并成为国人共同的文化纽 [4]孙立平(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 带与政治信仰,从而化解了许多矛盾,封建社会结 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1992,(4)( 构大厦的基石得以长期稳固。封建社会才真正能 [5]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J](历史研究,
长久维持,不断延续。 1990,(5)( [6]HOPing—ti(Theladderfor SuccessinImperial 五、结语 Chi( of Social 1(New na:Aspects mobility,1368—191
York:Co—
lumbia 科举之下,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阶层发生了多 University press,1962(
万方数据
100 第35卷 泰山学院学报
2006[7]资治通鉴(卷七三)[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1956( [2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三联书店,1997(
[8]梁启超(变法通议[A](论科举[M](北京:华夏出 [21]张宝昆(科举制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学研究 [A](
刘海峰(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M](武汉:华中师 版社,2002 ( 范大学出版社,2006([9]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 [22]杨齐福(清末废科举的社会效应[A](刘海峰(科 科学出版社,1981 ( 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 [10]宋启文(科举与文学散议[J](社会科学研究, 版社,2006(2005,(8)( [23]郭学信(试论宋代士大夫的入世精神[J]。西北 [11]吴宗国(科举制与唐代高级官吏的选拔(J](北 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京大学学报,1982,(1) (
[24]杨建荣(中国传统乡村中的士绅与士绅理论 [12]刘海峰,李兵(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 [M](
[J],探索与争鸣,2008,(5)[13]。 明史(卷七十)[M](北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
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25]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1974( [14J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 [26]梁启超(官制与官规[A](饮冰室全集(文集二十 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9 (教育出版社,1996 ( [15]郭学信(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 [27]王日根(从明清小说看科举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的确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A],(刘海峰,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16]李蓉(试论科举制对唐宋中间阶层的影响 [A]([28]陈致平(中华通史?宋辽金史后编[M](广州:
花城出版社,1996(卢向前(唐宋变革论[M](合肥:黄山书社,1984(
[17]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J]( [29]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5)( [18]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上海:中国出版 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 ( (责任编辑闵军) [19 J郑若玲(“累人的”科举[A](刘海峰(科举制
的 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
in of Chinese Feudal The Functions of Examination the Continuance SocietyImperial System Long—-term Xiu—bo Wang Norm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 (C01lege Humanities,Shanghai social the actual structureandexist about the Chinese ancient aof t}leories Abstract:There opera— variety
and even of the examination which had influence on tion system great bureaucracy,gentry group imperial
tom? of sectors of the ancient china is to be the mortthis,all likely flowing positively,and people(Because
social formed factors in the continuance more stable which becameastructureregulatory long—term basically of the Chinese feudal society( continuanceexamination Key system;Feudal Society;Long—term words:Imperial
万方数据
科举制度的评价
科举制度的评价
作者:陈怡
来源:《法制博览》2015年第04期
摘要: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人才、官员选拔制度,历史悠久,对古今中外影响深远。本文主要对科举制度进行客观中立的评价,包括科举制度自身的弊端和合理性,最后反思科举制度对当今社会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举;弊端;合理性;借鉴
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1-0203-02
作者简介:陈怡(1989-),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律硕士专业。
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中的政治、文化、思想方面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一个制度必然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虽然科举制度有其天然的缺陷和弊端,但我们绝不能否认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因此还是要客观辩证的评价这一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弊端与合理性
(一)科举制度的缺陷
科举制度客观上确实有自身的缺陷和弊端。首先,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通过科举考试授予官职,将读书人培养成为忠实于朝廷,心甘情愿为封建专制和王权服务的奴仆。随后的各朝各代都通过科举考试录取大量的官员,尤其是科举制度完备的宋代,直接造成官员人数激增,官职冗杂,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必然低下。社会上下的官本位思想固化,间接造成整个社会缺少应有的活力。一直到明清,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更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
其次,科举考试的内容单一,造成所录用人才的知识面太过狭窄。由于科举考试只考查对儒家经义的理解、诗词歌赋的创作、时事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的内容,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文科类的考试。如此一来就使读书人只注重文学能力的培养,而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必然使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发展迟缓,并逐渐与注重科技发展的西方国家拉开差距。考试内容单一还导致录取的官员知识结构和知识面过于狭窄,他们大部分都脱离现实生活,更注重宏观的理论思辨。
此外,科举制度还阻碍了考生的文学创造力,禁锢了文人的思想。对文学创造性的阻碍主要体现在明代之后的八股取士,过分拘泥于八股文的形式,限制考生的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这种反对创新只能沿袭古人的做法,造成整个学术环境的极度僵化与黑暗。
最后,科举制度推崇的官本位思想扭曲了文人的价值观。科举制度使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之后,人们就形成了一种“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当官”的思想,知识分子把当官作为自己毕生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因此历史上出现了不少考生耗费几十年时间参加科举一直不中却始终不放弃,直到年老体衰为止的奇特现象。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知识分子的人格必然出现严重扭曲。他们为了能够一步登天会用尽各种手段,比如作弊、夹带、抄袭等,这类考生就算考中,恐怕也只会沉溺于功名利禄和物质享受之中,很难志向高远有所作为,这就与读书教育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驰。
(二)科举制度的合理性
虽然科举制度有上述弊端,但其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那么久的时间,必定有其合理性,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全部采取否定批判的态度进行评价。
第一,科举制度最重要的合理性在于在封建专制的社会背景下,开创了一种公平的底层精英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这个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在此之前,封建官僚体制一直都延续的是世卿世禄制,利益阶层严重固化,特权阶层世世代代享有特权,科举制度的实行无疑具有进步意义,采用统一的录用标准,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报名参加,在那个历史时期这已经是相当公平了,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使整个社会稳定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开创了一种公平的用人方式,即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虽然考试制度有其固有缺陷,但历史经验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相对而言,考试才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法,它是凭借个人才能,而不是家族的财富与身份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甚至对英、法、美、德等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科举制度还开创了文官制度和文人社会的新风气。使后来的朝代都注重培养国民读书与学习的习惯,教育空前普及,对于提高知识分子和官员的道德修养和才学功不可没。
二、反思科举制度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一)疏通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渠道
要想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就必须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众提供公平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通过自身努力跻身上层社会,这应该是科举制度给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借鉴。现今社会成员贫富差距悬殊,官民之间矛盾尖锐,仇富仇官的情绪不亚于古代社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不同阶层之间的严重不公平,富裕的人占有大量资本,越来越富裕,官员通过自己的职位和关系网为下一代铺路,使其后代依然霸占此官职;而处于社会底层没钱没权的人则只能继续没钱没权。这种利益阶层固化的现象是很危险的,会激化社会矛盾,污浊社会风气,阻碍社会进
步。因此必须提高警惕,打破利益阶层固化的局面。在科举制度早已废除的今天,要如何疏通社会阶层间的流通渠道值得深思。
(二)必须改变官本位的思想观念
读书和做官没有天然的联系,实现自身价值和创造财富与名誉的方式有很多,做官不是接受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有树立这种观念才能使受到良好教育的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投身到各行各业中去创造财富,社会才能进步与发展。而科举制度使考试必须听从于政府,考生个性与创造力丧失,最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原因。
(三)客观看待考试制度
由科举制度创设的考试制度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被中华民族继承与发扬。如今却被社会各界认为不能客观公正全面的选拔人才,尤其是高考这种一场考试决定命运的制度究竟能不能反应出学生的才智与综合能力,因此改革、甚至取消高考的呼声此起彼伏。尽管科举考试与当今的高考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但毕竟考试的形式没有本质差别。
考试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要统一标准、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避免以往用人的主观和无序,因此考试这一形式本身并没有错。每个制度都会存在弊端,考试制度出问题的是考试的内容、方式过于片面,脱离实际以及考试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徇私舞弊等不公平行为,而不是考试这种形式本身。设想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如果废除考试这种形式,如何公平地选拔人才?所以,我们关注的应当是如何完善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弊端,而不是如何取消考试。
(四)正确对待儒学经典与传统
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为主体的课程和知识结构逐渐代替了以儒家经典等人文知识为主体的传统课程体系。自从西方列强打开我国国门之后,清政府和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纷纷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学堂,学习的科目开始多元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儒家经学只占很小一部分内容。现在的中小学生课程也就是在此基础上调整得来的。
但是对于传统的国学、儒家经典我们是不是就应当全盘否定呢?我认为否定传统是不可取的。这些传统经过多年的传承,体现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性格,虽然其中有些落后腐朽的内容已经不适宜当今的社会发展,但仍不乏值得流芳百世的经典。传统国学与经学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习俗,很多道德教化充满了智慧与哲思,放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对待传统国学与经学,为今世所用,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8)
[2]刘海峰科举制——具有世界影响的考试制度[J]中国考试,2005(1)
[3]卢朝阳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4]陈祥龙科举制度废止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利:
1.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积极影响:
1.冲破了世家大组垄断仕途的局面,遏制了士族势力的发展.
2.扩大了官吏的,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3.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
4.对促进文化发展,尤其是唐诗的发展.
5.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局稳定.
6.影响深远,科举制度为后代历朝沿用.
7.有利于公平公正.
消极影响:
1.士人都关注于应付考试而忽略了实用知识.
2.同一批的进士结为朋党,朋党成为唐代后期政治黑暗的主要原因,加剧了唐朝的灭亡.
3.明清时,为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者把科举定为八股取士,大大限制了人的思想,即中央不能选拔真材实料的人才,成为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2.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1 / 10
3.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4.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5.以严格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最求公正公平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弊:
但是它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乎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一、科举制度对文化具有影响的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中国的封建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是建立在皇权统治和职业知识官僚的基础上的,行政权利支配一切的“官本位”社会。政府官僚作为社会的最高层,不仅直接控制着国家行政、立法、司法、经济、军事等物质形态活动,而且控制或干预思想、教育、学术、宗教等意识形态活动;而全体政府官僚的活动又围绕着一个最后的中心――皇帝。官僚阶层选拔和任免都有一整套制度,不象
2 / 10
西方国家的金字塔型社会,其统治阶层主要是领主分封制、世袭制。选拔官僚阶层的基本制度,就是代表皇帝举行的科举考试。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及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化家、史学家以及其他学问家,很少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作出其贡献的活动基础,跻身社会上层的。如果说,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代表是知识分子,那么中国无数代知识分子的面貌、精神,都是由科举制度塑造出来的。我们可以说,科举制度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从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出来以后,又再创造了中国文化的制度,其对中国的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科举制度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1300多年,是中国古代用人选拔制度一次重大飞跃,其进步性体现在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即科举的开放性、公正性。
开放性是指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考、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
3 / 10
由报考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除了倡、优、隶、卒等“贱民”外其他人均可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对于录取名额的限制也是非常宽松的。科举的开放性突破了血缘关系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只要有真实水平,能够通过层层考试,即可登上“龙虎榜”,使广大下层民众有了入仕的机会,体现出一种平等精神。历史上如北宋中前期的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贫寒家庭出身。范仲淹少年时更有“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的苦难奋斗经历。明代的科学家徐光启,清代明臣孙嘉淦等人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科举考试,他们恐怕将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封建专制之下,关系和人情是第一位的,水平和能力是依据关系和人情来定的。
公正性是指在考试程序上的科学、公正。为了确保形式上的平等,科举取士本着“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的原则,公开竞争,择优录取;为了确保这种竞争的公正,科举考试有着一整套详尽而又严密的规则,以防越轨行为。这种制度,几乎达到滴水不露的地步,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从理论上而言实现了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目的是使考生考出真实成绩,国家获得栋梁之才。
科举制在形式上的平等、公正创造出一个空前伟大的精神激励,给广大人民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杜绝一切人为的因素,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在考试
4 / 10
面前一律平等。为草野寒竣人士开辟登进之途,增加了社会内部的流动性,消解了社会内部的张力,打破了豪门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适合于封建社会的需要,这也是它能超越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并存在上千年的原因。有学者对近900名进士的一项研究看出,明清时代的一般进士来自于农村,就可以证明,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面向全民的,具有一定平等竞争性的选官取士制度。
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官政治的成熟
明朝末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赞赏的记述中国的文官政治:“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称为“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的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付给他们来掌握。”科举制度保证了这个社会由知识分子统治,由此保证了官员的质量,避免了古代世界里大多数选官制度所具有的流弊――世袭官员熟悉政务;上级选官容易滋生腐-败;民选官不能保证被推举者的质量的弊端。其上下阶层的分子不断的合法对流,从而阻止了权利的世袭化,并带来社会的进步。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以至于西方人将其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不仅使我国产生出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
5 / 10
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的文官政治日益成熟,从而催生出了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科学家,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英才,对中国文明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由于文官政治的成熟,把权利、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起来,就造成了中华民族极端重视教育、刻苦勤奋读书的传统素质。利玛窦等西方人把古代中国看成是“文凭社会”,把秀才、举人、进士直接译为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名称,认为中国社会等级是由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来划分的,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明清时代一个穷秀才,即使一直考不取举人并且再也不考举人,他仍然是社会上受尊敬的一员,官府和富人也必须“以礼相待”。这一切使中国形成了尊师重道、勤奋读书的优良传统品质。
科举制度对文化思想的凝聚整合起着重大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在几千年间未曾中断的持续下来,这是世界上所有的古代文明所没有作到的,也从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两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大体稳定的维持着疆域广大的统一形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特有的文官政治。文官政治造成了一个脱离家族利益、狭隘地域、脱离武装实力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的利益、活动都与中央集权直接联系;文官政治树立了一个与自身高度适应的社会政治思想――儒家思想,并通过文官选拔使之成为知识分子
6 / 10
的共同信仰,进而传导向整个社会,形成一股统一的民族国家所必须的精神凝聚力。
把中央集权与儒生阶层和儒家思想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文官选拔,即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只有科举才是“正途”,只有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使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的融合为一体,知识分子只有按照统治阶级规定的儒家经典所主导的价值规范来应试,才能获得功名、地位。以明代为例,考试内容除殿试只考一场时务策外,各级考试一般都考三常首场考制义,第二场考经义、诗赋等,第三场考时务策。如果考生对《四书》、《五经》没有较高的背诵能力、思维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没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是不可能考取的。这一切,最必须的要求就是诵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耳濡目染,儒家精神深深的嵌入知识份子的头脑当中。科举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考试内容,强化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对于知识份子认识、了解、更深刻的研究儒家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知识份子为应试而浸于儒家经典之中,这样,儒家的立身行事的标准便潜移默化的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个性,儒家思想也就自然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意识,造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定的政治文化心理与价值。
同时由于科举造成的相对频繁的社会流动,儒家价值规
7 / 10
范在各精英阶层的对流中得以广泛的认同与普及,于是造成了儒家文化在中国成为主流文化,一统天下。
科举制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在科举考试制度下,功名、地位与权利的获取,是需要社会成员以获取这个社会的主流知识文化为基础的,科举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晁冲之的《夜行》诗句,可以说是赵宋时代的写照。学习人数的上升也使中央官学、州县学、书院及各种私塾空前发展,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的提高,社会的文化覆盖面在科举制度下达到最为广泛的普及和提高,而国家和政府则可以很大程度上不必为实现文化教育的这种相对普及付出巨额教育经费。
科举考试是取士的制度,学校教育是养士的法则,选才有赖于育才,两者互为依靠,不可分割。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在普及文化的同时也减轻了国家的财经压力,清末人士曾指出的“科举办法,士子自少至壮,一切学费,皆量力自为,亦无一定成格,各官所经营,仅书院数十区,率多自筹,少而易集,集即可持久,无劳岁岁经营。”在农村,由于以士绅为首的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目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部分贫富均可就读获得文化知识。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整合为一条龙,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这就使文化教育得到了较全面的普及。这样庞大的教育体系,几
8 / 10
乎是将所有读书人尽收其中。同时因为用汉语文进行考试,导致学校教育也以汉语文为主,在中国广阔土地上,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对各民族之间使用不同方言的汉族之间共同使用汉语文,也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普及整合作用。
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对于现代的启示
文官政治、其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以才学选拔人才而不以出身门第选拔人才的取向、保障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有利手段等等积极因素都是值得现代学习与借鉴的。16世纪以后,中国科举制度由来华的欧洲传教士开始传入西方。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西方各国借鉴了中国科举考试“自荐入选,统一标准,择优录缺原则的合理性,发展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新制度。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用考试选拔行政官。就如孙中山所说过的:“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文官选拔促成考试制度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现行欧美、日本等国的文官考试制度,都是在中国制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现在开始的公务员考试政策,就是对科举制的回归和升华。
科举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标准和价值来选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构成获取地位、名望和权力的基本途径的,科举制度的废止,从长远来看,会使国家陷入丧失维持儒家意识形态
9 / 10
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境地,可能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文化断裂。所以要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延续考试制度,利用它的精华部分来达到文化的传承。目前学校教育中逐渐加大对传统经典文学的比例,就是对此的一项重大改革。
科举制度的一些有效的防止舞弊的形式手段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糊名制演变为现在的密封;锁院制,演变为现在出卷老师被隔离;座位榜,宋代创,即考前就排好座次,流传至今;誊录制,到现在演变为老师流水阅卷。且科举中的冒籍,类似今日之高考移民,当时就采取了分省取士的手段,这些对现今高考都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试是一种比其它方式更客观公正的衡量人才、选拔人才的方式,以才学取士的原则对文化教育具有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形成全民教育的基矗合理利用科举制度的精髓,对于普及全民教育有很大影响,能更好的保障文化发展目标的实施。如近年来在实现普及英语及计算机知识的教育目的时,采取了大学生与专业技术人员须达到相应等级考试水平的方式,有利于整个社会对英语和计算机教育的重视。
10 / 10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在前期和后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