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在执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撰写的《爬山虎的脚》一课之前~我打算让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一种观察和作文的方法。在这篇课文中~叶圣陶先生不仅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还把爬山虎的脚描绘得细致入微。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我决定把这个细节~作为我的教学重点。那么~如何处理这个教学片段~才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呢?
在备课阶段~我有这样几个设想:一是画图法~即让学生根据叶先生生动的描绘和自己的理解~亲自把爬山虎的脚的位臵、形状、颜色用画笔画出来;二是演示法~即我本人借助其他工具把爬山虎的脚的位臵、形状“演示”出来;三是朗读法~即本人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但是~考虑到我的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无论用其中的哪一种方法~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对爬山虎的脚的认识模糊不清。因而~这一处教学~不仅是我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
1 / 9
的学习难点。我必须想个更直观的法子~来帮助所有的学生突破这个学习难点。
那天早晨~在上班的路上~我仍然在大脑中苦苦地寻觅着那个“更直观”的法子。突然~不远处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映入了我的眼帘。在晨光下~爬山虎的叶子苍翠欲滴。我不由得快步走上前去~轻轻地拨开了爬山虎一片嫩绿的叶子~爬山虎的脚便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眼前了~它是那么清晰~那么有趣!我豁然开朗:为什么不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呢?我小心翼翼地折下几枝爬山虎~兴冲冲地把它带进了教室。
课堂上~为了指导学生学习描写爬山虎的脚这一部分内容~我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了一小截爬山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爬山虎的脚~然后在全班汇报自己的发现。学生们一个个兴奋得眼睛发亮~这个说:“老师~我发现了爬山虎的脚又短又细。”那个说:“老师~我发现爬山虎的脚是嫩红色的~上面还有小圆片呢。”……我再让学生认真读一读课文~看看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位臵、形状、颜色的?学生们由衷地赞叹叶先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当我让学生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方法~再来说说自己看到的爬山虎的脚时~一个女生站起来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细如草根~又如小娃娃张开的小脚丫。”一个男生站起来补充说:“爬
2 / 9
山虎的脚又细又娇嫩~可它就是凭着脚尖上的小圆片紧紧巴住墙~一脚一脚往上爬~爬上墙头~爬上屋顶~铺满整堵墙~铺满屋顶的。爬山虎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学生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我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赞美之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这节课~学生不仅认识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还透过文字~领略了叶圣陶先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
联想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思路往往局限于手中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有时候感觉突破教学难点很吃力。这堂课的成功~让我认定了直观性教学原则。只要我们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遵循用实物观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学生一定会感到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理解的~而这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这节课~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作者所描写的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及它们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在上了这节课之后~又详细地观看了自己的视频~感觉存在许多不足~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都在意料之外。
一、努力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学会一
3 / 9
些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我请小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评价~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和小伙伴共同学习~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的时间~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二、以读为本~让书声回归课堂
阅读教学就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篇课文语言准确~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配乐和画美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学生再读~学生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在画爬山虎的脚的时候~不少同学一直找不准脚的位臵~我也是让学生反复读相关的段落~找关键词~用心去读书。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对叶圣陶老先生~我没有研究~只看过一些介绍性的文字~说他是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至于为什么、怎样的“五家一体”~是不知道的。论起事迹~有时候常常和陶行知搞混;论起作品~想来想去~也就是小学和高中学过的两篇课文~一篇是《爬山虎的脚》~一篇是《多收了三五斗》。学第二篇的时候年龄大了~还有印象~第一篇是完全记不得了。直到上四年级的女儿递过来她的课本~对我说:“爸爸~你对照课本~
4 / 9
听我背诵。”还没点头答应~就听见她尖锐的童声响起: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儿~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我起初是不在意的~听着听着就触到了神经~想起也曾学过这个课文~就跟着女儿的背诵认真读了一遍~感觉很好。心想这么好的文章我竟然学过而没有印象~就不得不埋怨起当时的老师~也就有意识的提醒了一下女儿说:“你看叶圣陶写的多么细致啊~但这不是一篇说明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他是用爬山虎“爬”得顽强来激励自己不停的向上攀登~也就是说~他写爬山虎~其实就是在写他自己。”女儿白了一眼我~说:“老师没说啊~背过就行了。”于是催我抓紧签字。
我签了字~这事也就过去了。但不成想后来又有一次听女儿背诵课文~是肖复兴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看了题目后~边忙别的事边听女儿背诵~但越听越不对。因为按我的考虑~这也应该是一篇描写性的托物言志的文章~但听了半天~也没听见对爬山虎的种种描述。就拿过课本来看~竟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写的是少年肖复兴被叶圣陶老先生邀请见面的事。
5 / 9
我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感到对于四年级孩子而言~的确是篇独特的文章。因为我也是直到看到如下这段话才明白这篇文章题目的寓意。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的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绿得沉郁的那片爬山虎~完全可以表示这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一笔记忆~也成了叶圣陶老先生的象征~少年肖复兴的心中~叶圣陶老人就是楷模和标杆~面对老人~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
我将这种独特性告诉女儿~又和女儿重温了一遍《爬山虎的脚》~对她讲~这两篇都和叶圣陶~和爬山虎有关~但写法完全不一样~可以结合着学~对比着学。在给女儿解说的时候~心里有一点对老师素质~或者是责任心的不满~觉得他们根本不教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就是让背啊背。当时想写一封信给老师~女儿闲多事~给阻止了。
在我快将想写这点感受的念头淡忘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因为我看到了学长王国华所写的《书中风骨》中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写日记的~在文章的最后~他说较之那些名人秀自己的伪日记~他更爱流水账式的日记。流水账虽然无味~却憨朴可爱。举例的时候~他摘抄了几段叶圣陶一九六一年随“首都文化参观访问团”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活动日记。如
6 / 9
下:
“七月三十日东道主设宴款待我人~菜甚丰~有松花江之鲤~大而嫩。又有腌甜瓜~香甜酸脆~人人赞不绝口。酒为本省之葡萄酒与啤酒~亦皆醇厚。
八月一日当地领导人设宴款待我人~菜甚好。有禽名飞龙~其肉视山鸡更嫩。有甲鱼~昨在哈尔滨尝食甲鱼~不意此地亦有之~有烤羊腿~诒是主菜~宾主互劝酒~余饮稍多~X书记最多。
八月二日吃羊肉~今日共宰三羊~晚餐尝大鲫鱼~鱼长尺许~大而甚嫩。
八月七日今日又丰盛之甚。得尝(虫甘)鼻。
八月十日今日晚餐多清淡之味~唯茅台解乏。
八月十七日午餐又殊别致~菜凡十六盘~全是鱼。
八月二十五日午餐时设酒~因食时甚长。……六点晚餐~又是丰盛之宴饮~诸位领导人相陪。劝饮太勤~余自控制~不至多饮。
八月二十九日又受丰盛之款待~饮酒颇久。……未及六点~又邀我人进晚餐~菜肴仍甚丰。余实在吃不下~仅进少许~酒则绝未饮。
八月三十一日又是大吃大喝~食后分两批为娱乐~跳舞~看电影。
九月六日党政领导人设宴款待我人。为全羊席~以初尝
7 / 9
驼峰~其味略与鱼肚相似~无甚好吃。又有发菜~亦称珍品。
九月十三日吃烤全羊~又吃骆驼之蹄筋~为平生初尝。”
王国华兄(笔名易水寒)接着评论道: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正在遭受空前绝后的大饥荒。叶老地下有知~不知是否后悔自己的记录。
我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突然就激活了对女儿课本上关于叶圣陶爬山虎的种种记忆~而有所领悟~觉得叶圣陶老人还真是和爬山虎关系密切~他自己以“爬”来自励~肖复兴把他当成“山”来景仰~而他却也有大饥荒年代~饿“虎”扑食般享用的作为~真是“爬—山—虎”啊!三个字三种特性~本是一体。只是我们有较为严密的宣传口径~前两者~都是可以广而告之~甚至让无知小儿死记硬背刻在脑海~唯有最后这“虎”~需要掩埋忘记~仿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也有一只虎~这虎代表着人的恐惧和恶念。中年派通过对这虎的回忆~承认了虎的曾经存在~又通过行动告诉别人自己已经与这虎告别~既撇去了过去罪恶的负担~自己得以轻装前行~又得到了别人的谅解、理解和帮助~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家庭。李安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对待“虎”的正确态度。
我真不了解叶圣陶老先生的人品和修为~但想来能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五位一体”~
8 / 9
必是较之李安更有辨识力的。于是~我相信叶老不会后悔自己的记录~也许他正是通过这样一种不含任何感情色彩的记述~告诉人们~在那时那刻~真的有这么一只“虎”~面对这样的“虎”~他衡量之后~感觉也只能这样做吧!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他的苦衷~我倒是能够体味的到。
9 / 9
课文叶圣陶《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课文叶圣陶《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对叶圣陶老先生,我没有研究,只看过一些介绍性的文字,说他是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至于为什么、怎样的“五家一体”,是不知道的。论起事迹,有时候常常和陶行知搞混;论起作品,想来想去,也就是小学和高中学过的两篇课文,一篇是《爬山虎的脚》,一篇是《多收了三五斗》。学第二篇的时候年龄大了,还有印象,第一篇是完全记不得了。直到上四年级的女儿递过来她的课本,对我说:“爸爸,你对照课本,听我背诵。”还没点头答应,就听见她尖锐的童声响起: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儿,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我起初是不在意的,听着听着就触到了神经,想起也曾学过这个课文,就跟着女儿的背诵认真读了一遍,感觉很好。心想这么好的文章我竟然学过而没有印象,就不得不埋怨起当时的老师,也就有意识的提醒了一下女儿说:“你看叶圣陶写的多么细致啊,但这不是一篇说明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他是用爬山虎“爬”得顽强来激励自己不停的向上攀登,也就是说,他写爬山虎,其
实就是在写他自己。”女儿白了一眼我,说:“老师没说啊,背过就行了。”于是催我抓紧签字。
我签了字,这事也就过去了。但不成想后来又有一次听女儿背诵课文,是肖复兴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看了题目后,边忙别的事边听女儿背诵,但越听越不对。因为按我的考虑,这也应该是一篇描写性的托物言志的文章,但听了半天,也没听见对爬山虎的种种描述。就拿过课本来看,竟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写的是少年肖复兴被叶圣陶老先生邀请见面的事。
我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感到对于四年级孩子而言,的确是篇独特的文章。因为我也是直到看到如下这段话才明白这篇文章题目的寓意。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的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绿得沉郁的那片爬山虎,完全可以表示这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一笔记忆,也成了叶圣陶老先生的象征,少年肖复兴的心中,叶圣陶老人就是楷模和标杆,面对老人,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
我将这种独特性告诉女儿,又和女儿重温了一遍《爬山虎的脚》,对她讲,这两篇都和叶圣陶,和爬山虎有关,但写法完全不一样,可以结合着学,对比着学。在给女儿解说的时候,心里有一点对老师素质,或者是责任心的不满,觉得他们根本不教一些真正有
用的东西,就是让背啊背。当时想写一封信给老师,女儿闲多事,给阻止了。
在我快将想写这点感受的念头淡忘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因为我看到了学长王国华所写的《书中风骨》中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写日记的,在文章的最后,他说较之那些名人秀自己的伪日记,他更爱流水账式的日记。流水账虽然无味,却憨朴可爱。举例的时候,他摘抄了几段叶圣陶一九六一年随“首都文化参观访问团”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活动日记。如下:
“七月三十日东道主设宴款待我人,菜甚丰,有松花江之鲤,大而嫩。又有腌甜瓜,香甜酸脆,人人赞不绝口。酒为本省之葡萄酒与啤酒,亦皆醇厚。
八月一日当地领导人设宴款待我人,菜甚好。有禽名飞龙,其肉视山鸡更嫩。有甲鱼,昨在哈尔滨尝食甲鱼,不意此地亦有之,有烤羊腿,诒是主菜,宾主互劝酒,余饮稍多,X书记最多。
八月二日吃羊肉,今日共宰三羊,晚餐尝大鲫鱼,鱼长尺许,大而甚嫩。
八月七日今日又丰盛之甚。得尝(虫甘)鼻。
八月十日今日晚餐多清淡之味,唯茅台解乏。
八月十七日午餐又殊别致,菜凡十六盘,全是鱼。
八月二十五日午餐时设酒,因食时甚长。??六点晚餐,又是丰盛之宴饮,诸位领导人相陪。劝饮太勤,余自控制,不至多饮。
八月二十九日又受丰盛之款待,饮酒颇久。??未及六点,又邀
我人进晚餐,菜肴仍甚丰。余实在吃不下,仅进少许,酒则绝未饮。
八月三十一日又是大吃大喝,食后分两批为娱乐,跳舞,看电影。
九月六日党政领导人设宴款待我人。为全羊席,以初尝驼峰,其味略与鱼肚相似,无甚好吃。又有发菜,亦称珍品。
九月十三日吃烤全羊,又吃骆驼之蹄筋,为平生初尝。”
王国华兄(笔名易水寒)接着评论道: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正在遭受空前绝后的大饥荒。叶老地下有知,不知是否后悔自己的记录。
我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突然就激活了对女儿课本上关于叶圣陶爬山虎的种种记忆,而有所领悟,觉得叶圣陶老人还真是和爬山虎关系密切,他自己以“爬”来自励,肖复兴把他当成“山”来景仰,而他却也有大饥荒年代,饿“虎”扑食般享用的作为,www.i1766.com真是“爬—山—虎”啊~三个字三种特性,本是一体。只是我们有较为严密的宣传口径,前两者,都是可以广而告之,甚至让无知小儿死记硬背刻在脑海,唯有最后这“虎”,需要掩埋忘记,仿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也有一只虎,这虎代表着人的恐惧和恶念。中年派通过对这虎的回忆,承认了虎的曾经存在,又通过行动告诉别人自己已经与这虎告别,既撇去了过去罪恶的负担,自己得以轻装前行,又得到了别人的谅解、理解和帮助,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家庭。李安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
什么是对待“虎”的正确态度。
我真不了解叶圣陶老先生的人品和修为,但想来能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五位一体”,必是较之李安更有辨识力的。于是,我相信叶老不会后悔自己的记录,也许他正是通过这样一种不含任何感情色彩的记述,告诉人们,在那时那刻,真的有这么一只“虎”,面对这样的“虎”,他衡量之后,感觉也只能这样做吧~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他的苦衷,我倒是能够体味的到。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花园小学 江红波
【设计理念】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精读课文。叶圣陶老先生细致精准地描写出爬山虎充满 了勃勃生机的“叶”和“脚” ,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也是课文的重点。设计时分两课时 教学,第一课时重点研究“叶子的特点” ,第二课时重点讨论“脚”的特点。教学中立足工 具——课本, 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受到情感熏陶,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充 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审美能力, 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过程与方法: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 序的观察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像爬山虎一样的向上精神。
【教具准备】教具(爬山虎实物,教学课件) ;学具(水彩笔)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顺序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 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 ___ 和 ____? (爬 山虎的叶子和脚)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爬山虎的脚。
1、板书: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2遍)
2、质疑:学习爬山虎的脚,你最想知道什么?(随机板书)
板:样子?
怎样爬?
??
3、 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学习的价值! 课文第 3自然段就就讲了爬山虎的样子, 还讲了它生长的位置和颜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画出这样的句子。
【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习兴趣,直奔教学目标。 】 二、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找一找: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爬山虎样子、生长位置和颜色的句子。
说一说:你找出了哪些句子呢?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 (板:茎上长叶柄 枝状 细丝 嫩红)
谁能说说蜗牛的脚是怎样的?(触角很细,头上有圆片)
师:哦,原来爬山虎的脚就是这些细丝。
画一画: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你了解到的爬山虎,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绘画)
评一评:谁愿意把自己的画让老师展示一下,请同学们对照板书评评这幅画。 (投影爬山虎 实物)
读一读:谁能通过朗读读出你了解的爬山虎吗?
【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采取说、画评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过渡:师:作者把爬山虎描写得多么细致呀! 是什么原因呢?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谁能独 具慧眼找出来呢?
对了, 正是因为作者 “注意” 了, 所以对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 形状、 颜色了解得那么仔细。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 “爬山虎是怎样爬” 的问题,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 4自然段。 (板:爬)
1、 默读课文, 画出爬山虎爬的句子, 重点标出表示动作的词交流。 (谁能说说你画出了哪些 句子,标出了哪些词)板:触 巴 拉
2、理解:触 巴 拉
质疑:你认为“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挨)
追问:为什么不用“挨”而用“触”呢?
提示: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细小圆片;小轻,只能触)
“巴”可以换成什么词?(抓贴)为什么不用抓呢?老师做抓的动作。 (不是爪子)
演一演: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动作, 注意观察。 (指名一人做 “巴” ; 一人做 “贴” ) 谁在“巴” ,谁又在“贴” ,你是怎么知道的?(巴用力,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为什么用“巴”不用“贴”呢?(爬上虎的脚是小圆片,它是有生命的)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读第一句)
你读时注意了什么?(“触”读得轻, “巴”读得重)谁还能读一读
爬山虎的脚又是怎样“拉”的呢?谁来读读写拉的句子。 (指名读)
演示:(老师拉一名同学)老师在拉谁?
文中什么拉什么?(脚拉茎)
是怎么拉的呢?(学生说,老师做动作)
3、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提示:四人小组用自己的话组内交流,交流时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完后可补充。 ) 全班交流, (谁能说说)
4、出示 CAI :他们说得怎么样,让我们看看画面吧!现在谁还想说。
5、感情朗读:读到这,你对爬山虎的脚有何感受?(提示:对本身,对自然?)
太有趣了,
太神奇了
用你的朗读把你的 ___的感受展示出来吗?
齐读第 4自然段
【抓住关键语句, 启发学生挖掘, 揣摩它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起到的作用, 既训练了学生思维, 又活跃了课堂氛围; 恰当的肢体语言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寓教于乐;感情朗读,悟出了 爬山虎向上攀登的精神,在全班产生共鸣;演、说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学习第 5自然段
1、师:爬山虎的脚都能触着墙吗?那是怎样呢?
板:触着墙(牢固) 没触着墙(萎了)
2、原来爬山虎的脚还有这些变化,这是作者一下子看出来的吗?
3、启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示吗?(谈启示、说方法)
(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 作者的观察方法、 文章围绕一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 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 )
【引导发现,发散思维,总结写法。 】
五、小结:
1、我们观察事物时要耐心,细心,还要长时间的观察,这样才能把认识的事物写清楚,你 们明白了吗?
2.生活中,肯定也有你们喜欢的植物。课后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种植物。
【板书设计】 (略)
《爬山虎的脚》
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是最主要的
——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程序介绍:
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我安排了预习题,其中最后一题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爬墙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多同学没有认真听我讲课,而是一直在摆弄他们的画。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投其所好:采用竞赛的方式,让男女同学各选一名代表,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画。学生们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在了这个焦点上,表现得都相当认真、慎重,选出的同学画得也非常细致。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仔细观察互相比较,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找出图文不符的地方。男女生之间为了找出对方的缺点都十分认真地边看书边观察起来。不一会,就纷纷举起了手:从爬山虎的颜色、叶片、茎、脚生长的位置、脚的样子,甚至连爬山虎的生长经历中的变化也都提了出来,课堂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我也被同学们的这种学习和钻研知识的热情所感染。在我脑海中原来设计的一大堆板书一下子被一幅精美的图案所代替了:对,应当进一步扩大战果,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画一幅爬墙图,要求是看谁画得准、画得像。立刻之间所有的学生都动起笔来。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同学也在那儿埋头苦干起来。我找了一名小画手,上黑板作画,让它作为本课的教学板书。我看着同学们的画,我内心一阵阵激动和兴奋:我所要讲的、要强调的居然都在同学们画图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指正,许多细微的知识点在同学们的发言中一个一个地突现出来:爬山虎的脚是长在叶柄的反面的;叶片是一顺儿朝下的;爬山虎是靠细丝头上长出的小圆片巴住墙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整堂课完全在学生自主活动中、在学生动手创造与发现中完成了,有的同学的表现还替代了老师的角色。课的最后在黑板上仅留下了一幅精美的图案“爬山虎的爬墙图”和同学们无限的遐想与创造空间。
教学反思:
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在叹服学生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
我深深地感触到: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兴趣。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4、学生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新的课程理念,给了我新的教学思想,指导我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远航。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 及它是如何一步步往上爬的。 课文第 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 从刚长出来到长大, 叶子的 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 3到第 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 一步步往上爬的。作者通过几个动词“触、变、巴、拉、紧贴”等,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写 清楚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和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 有顺序 地写下来。
教学目标:一、认识“均”等 5个生字,会写“虎”等 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 等词语。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三、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 板书 爬山虎 你们见过爬山虎吗?
2. 播放爬山虎的图片。你知道爬山虎还有其他什么名字吗?(巴山虎、地锦、常青藤)
3.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叶圣陶老爷爷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爬山虎的脚》 。看到了这个题, 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爬山虎怎么会有脚呢?
(2)爬山虎的脚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3)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呢?
4. 既然同学们有那么多的疑问,我们就一起去书本上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二)检查朗读 指生分段朗读。
(三)再读课文,完成练习:
作者从() ()以及()来介绍爬山虎的,着重介绍了爬山虎 ()
(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是如何一步一步爬上墙的。
着重介绍了爬山虎的脚以及是如何一步步爬上墙的。 )
三、重点感悟
作者着重介绍了爬山虎的脚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爬上墙的。那么接下去,我们先来看看 它的脚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教学第三自然段
1.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用笔画出直接写爬山虎脚的句子。
2. 出示句子: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 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 是爬山虎的脚。
3. 读了这些句子,你都读懂了什么?或者从这些句子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 “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脚生长的位置)
(2)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脚的形状)
(3) “六七根”——(脚的数量)
(4) “也是嫩红的”——(脚的颜色)
小结:作者是从位置、形状、数量、颜色四个方面对脚进行了有序的描述。对于爬山 虎的脚的具体特征都是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所得来的。
4. 齐读
5. 比较句子 出示: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
说说这两段话的差别在哪?你觉得哪段更好?为什么呢?从这段话当中我们也能知道 爬山虎脚的基本信息啊,比如它的位置、形状、数量、颜色。为什么你们觉得是课文中的好 呢?
预设:第一段好。 (1)因为把爬山虎的脚比做蜗牛的触角,更加形象生动。
(2)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说明作者把两种事物拿 起来比较过,从而可以体会出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比较。
6. 齐读第三自然段。
7. 小结。
(二)教学四、五自然段。
过渡: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知道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数量、颜色。那它 底是怎么利用它的脚一步步往上爬的呢?
1. 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画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并用笔圈出动词。
2. 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吗?(2— 3个学生)
提供动词:“触、巴、拉、贴”
3. 用你自己的笔画画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过渡:那些触着墙的爬山虎就这样慢慢地一步步地往上爬了。 那爬上去以后, 爬山虎的 脚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出示:
“触着墙的, 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 那些脚巴在墙 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过渡:那并不是所有的爬山虎都是触着墙的, 那么那些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又怎样了呢 5. 出示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
6. 小结:四、五两段我们主要抓住了几个动词“触、巴、拉、贴”了解了爬山虎是怎 样一步步爬上墙的,以及它的脚的一些变化情况。
7. 齐读四、五自然段。
(三)复述“爬山虎的脚”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爬上墙的。 ”
第三段我们主要讲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数量、颜色,第四、五段主要讲了爬 山虎是怎样一步步爬上墙的。那你能不能把这两部分连起来,复述一下呢?
四、作业布置
1. 抄写生字、词语。
2. 背诵第 3到 5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不但知道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还知道了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爬上去的。 同时我们要知道了作者的观察方法, 叶圣陶老爷爷告诉我们, 观察要仔细, 要善于比较。这 节课我们主要来看看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
(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觉得叶子很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二)交流:
1.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1)抓住“拂” ,如果把“拂”改成“吹”好不好?
(说明风是轻轻地吹,叶子很轻轻漾起的波浪一样。 )
(2)指名读(2— 3位同学) 齐读
过渡:这句话说的是叶子的动态美,有没有叶子的静态美呢?
2.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的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均匀,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儿缝隙。
(1)作者看着这些叶子,心情怎样?(舒服)
(2)为什么这些叶子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呢?(新鲜、均匀、整齐而不重叠)
(3)你能读出那种舒服的感觉吗?(2— 3位同学) 齐读
过渡:叶圣陶老爷爷,除了观察到了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他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 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呢?
3.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1)叶子从嫩红变成嫩绿,这个变化的过程也很美,你能美美地读一下这 个句子吗? 指名读 (2— 3位) 齐读
三、总结观察方法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中,学到了叶圣陶老爷爷怎样的观察方法?
1. 要有顺序。 先观察叶子, 再观察爬山虎的脚, 再观察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地爬上去的。
2. 要仔细。如果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作者不可能会发现爬山虎的脚。
3. 要连续。从爬山虎叶子的颜色的慢慢变化,以及观察到爬山虎是一步步爬的,可以看 出作者的观察具有连续性。
4. 要有重点。作者着重观察了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爬上去的。
5. 还要有比较,要会联想。作者把爬山虎的脚跟比作蜗牛的触角,还把它的脚想象成蛟 龙的爪子。
四、小结
我们要学习叶圣陶老爷爷,仔细地,连续地,有重点地去观察,你就能发现别人发现 不了的许多有趣的事情。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五、学习阅读链接
六、作业布置
1. 课堂作业本
2. 仔细观察某一种事物,并记录。
七、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位置
形状
脚
数量
颜色
爬
没触着墙的——萎了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爬山虎的一些特点以及 他是如何一步步往上爬的。在讲特点的时候,学生基本能抓住一些关键词, 能主动捕捉到有用的信息,总结出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 形状、 数量、 位置。 这篇课文上得失败的地方就是爬山虎是如何一步步往上 爬。 虽然抓住了几个动词, 也让同学根据几个动词简单地说说它是如何爬墙 的, 但是等到用简图画一画时, 同学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从这里可以看 出, 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 没有通过自己的想象, 当然可能是我的引导 没有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