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什么?
排名从前到后: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这两句话出于《周易》,“自强不息”出于《周易·乾卦》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说,上天的运动刚劲有力,君子因此努力向上,永不停歇。
“厚德载物”出于《周易·坤卦》的《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因此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北京大学:【北大的校训没有官方说明,因此不好解答。
】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求”追求、探究;“是”,真也。
(《说文》)引申为真谛、规律、本质。
“求是”在这里,即指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运动(活动)的奥秘、规律,更指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党一向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在今天,做人、做学问、做事情求真求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无论学校整体,还是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求真求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在中国大陆,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 。
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上海交大在90年代初提出了“饮水思源”为校训,不久又拓展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这次学校对于校训的厘定是经由一番充分发动群众的过程。
2006年12月,学校第五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学校建国后的第一个《章程》,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本校的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 饮水思源,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喝水的时候要记着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人不能忘本。
北周的庾信《徵调曲》中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之句;宋时的宗礼《大鉴禅师殿记》中有“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之句。
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传统,经查,最早出现的当属1926年学校30周年校庆时,在所举行的各项庆典仪式中,有建立最早的师范班校友捐建的“自流井”落成仪式,沈叔逵代表校友致词,说明开凿该井的意义是“饮水思源”。
1933年4月,学校37周年校庆时,又有1930届毕业校友捐资于执信西斋前建造喷水池,喷水池中为一石碑,上刻“饮水思源”,石碑上置放铁铸的交大校徽。
这一建筑物后在数十年的风雨中损毁,1979年又由学校在原址原样重新恢复。
长期以来,“饮水思源”碑已成为交通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物。
著名学者杨福家先生曾对交大的这一校训赞赏有加:“上海交大上海交大在90年代初提出了“饮水思源”为校训,不久又拓展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这次学校对于校训的厘定是经由一番充分发动群众的过程。
2006年12月,学校第五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学校建国后的第一个《章程》,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本校的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 南京大学:励学敦行,诚朴雄伟。
诚:校歌开首:“大哉一诚天下动”(江谦 词);诚心向学,诚真勤仁之德,“成已成物,尤贵持有恒德”(陈裕光 语);“对于学问事业应当一本诚心去做,至于人与人之间应当以诚相见”(罗家伦 语)。
朴:朴茂,朴真,朴实。
“常保持一种‘朴茂’的精神,不要有铜臭,不可有官气”(刘伯明 语);“须知一切学问之中皆无王者之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
”(罗家伦 语)。
雄:含体魄和精神两方面,雄浑之体,王者之气。
如“大江之雄毅”(郭秉文 语);“以养成坚强之体魄,充实之精神为标准”(陶行知 语);“大雄无畏...善养吾浩然之气”(罗家伦 倡) 伟:“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李瑞清 语);“总要集中精力,放开眼光,努力做出几件伟大的事业,或是完成几件伟大的作品...凡是总须从伟大的方向做去,民族方有成功。
”(罗家伦 语) 励学,勉励勤学;敦行,敦促实行。
在励学敦行中屡践诚朴雄伟。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复旦人对母校校训的解释是“我们的校训典出《论语》。
意思是说,学习要广 博、坚定,并且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
”复旦人对向来“不迷信权威,坚持‘不唯上、不 唯书、只唯实’的复旦精神”,感到自豪和骄傲。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
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即包含原校训中“团结”的意义。
合乎华中科技大学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校训是谁题字的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很出名的大学,尤其在文科上面,有很大的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RUC),简称“人大”,坐落于北京市,并在苏州市、深圳市建有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
学校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
学校诞生于1937年的抗日战争烽火中,前身是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遂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1954年10月5日,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高等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国人民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首批6所重点大学之一。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现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
师资力量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52人,其中教授589人,副教授702人;其中10人入选“千人计划”项目,4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当中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占全部入选人数的11%。
11人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3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1人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8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担任委员会顾问,罗国杰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2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1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7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先后有446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
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罗国杰、黄顺基、王思治、卫兴华、胡钧、王传纶、周升业、陈共、周诚、严瑞珍、高铭暄、许崇德、孙国华、王作富、刘佩弦、许征帆、庄福龄、何沁、高放、方汉奇、蓝鸿文、甘惜分、李占祥、赵履宽、李文海、邬沧萍、陈先达、夏甄陶、方立天、张立文、钟宇人、郑杭生、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科建设截止2013年12月,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有硕士学位学科点183个(其中自主专业33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0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4个(其中自主专业31个、交叉学科7个);拥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发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
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
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2个学院、13个跨院系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苏州国际学院及深圳研究院等。
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63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49个(包括自主设置的30个硕士点),博士学位学科点100个(包括自主设置的22个博士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有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一个重点交叉学科,5个二级重点学科;拥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实验室”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在连续十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4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7,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刚刚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七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截至2009年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675人,其中教授515人,副教授653人。
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5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担任委员会顾问,罗国杰、曾宪义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2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1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5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先后有402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25位专家入选中央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肖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彭明、吴宝康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
老一辈著名学者宋涛、黄达、戴逸、罗国杰、黄顺基、王思治、卫兴华、胡钧、王传纶、周升业、陈共、周诚、严瑞珍、高铭暄、许崇德、孙国华、王作富、刘佩弦、许征帆、庄福龄、何沁、彦奇、高放、方汉奇、蓝鸿文、甘惜分、萨师煊、李占祥、赵履宽、钟契夫、李文海、邬沧萍、陈先达、夏甄陶、方立天、张立文、钟宇人、郑杭生、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曾宪义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学术精湛、锐意创新,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其中6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4人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8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8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1666人,其中本科生10547人,硕士研究生6195人,博士生3325人,外国留学生总人数1573人。
外国留学生中攻读学位的有1313人,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
此外,学校还有在职“单证”硕士生2878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2582人,网络教育注册生42481人。
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
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20多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声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
中国人民大学的那些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其间历经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几个主要阶段: 陕北公学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并于8月任命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组书记。
陕北公学实行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直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领导,是中共产党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一所革命的大学。
陕北公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为此制定了“帮助青年获得抗战中实际工作的方法与民族自卫战争的最低限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方针,并根据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一致确定为教学工作的原则。
在办学过程中,陕北公学形成了“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
办学两年,陕北公学共培养6000多名学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是陕北公学教育的伟大成果,是陕北公学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不朽贡献。
(二)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 1939年夏,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日寇、国民党顽固派加紧进攻解放区。
6月,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人后方办学。
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长兼党组书记,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
华北联合大学的教育方针是: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养革命干部;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则。
校训是“团结、前进、刻苦、坚定 ”华北联合大学实行军事化管理,培养出来的干部都能适应在战争条件下工作的需要,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办起的第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一年后,学校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将各部改为学院,设有社会科学院,下设法政系、财经系;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文艺学院,下设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文学系;工学院,下设机械系、采矿系。
除原有的专修科外,增设了本科和预科。
后成立法政学院、群众工作部、中学部。
这时全校共4000多人,其中学员 3000 多人,是华北联合大学鼎盛时期。
1941年8月至1943年是晋察冀边区最困难的年代,敌人的“扫荡”、封锁使根据地缩小,边区粮荒严重,生源减少。
华北联合大学经过两次缩编,只保留了教育学院,改由边区行政委员会领导。
在此期间,许多干部、学员在对敌斗争中牺牲。
1944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对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性质、任务、教育方针等问题做了具体规定,即以提高在职干部水平、文化为主,贯彻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的原则,培养干部为抗战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技能。
抗日战争期间,华北联合大学在残酷的敌后战场办学6年,培养干部逾万。
其中政治经济行政干部3000多人,教育工作干部3000多人,文艺干部1000多人,政治理论、文学艺术、教育、政法、财经等方面的教师和理论人才数百人,短期培训干部2000多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决定全面恢复华北联合大学,任命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实行校长负责制。
设政治班;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国文系、史地系;法政学院,下设政法系、财经系;文艺学院,下设文学系、音乐系、戏剧系、美术系、新闻系、舞蹈组;外语学院,下设英语系、俄语系;复建了文工团。
全校共约1100人,其中教工约400人,学员约700人。
华北联合大学明确学校的教育方针是政治思想教育先行,思想教育与业务教育并重,教学必须同实际密切结合。
并规定:在解放战争的情况下,学校的办学方向以办短期训练班为主,兼顾将来,积极建设学校,为向新型正规大学过渡作准备。
从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华北联合大学共培养了政治、经济、教育、 文学艺术、外语、新闻等方面的干部约2000人。
北方大学1945年11月成立于晋冀鲁豫边区,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人民政府创办的一所规模较大、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高等学府,由范文澜任校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行政学院、财经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艺术学院。
北方大学以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事和平建国的各种专业人才为宗旨,确立了理论联系实实际的教育方针,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大胆创新,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并把政治思想工作同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提倡自由思想、民主讨论、互相学习、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风,逐渐培育起实事求是、团结友爱、耐劳朴素、活泼愉快的校风。
北方大学建校两年多的时间中共培养了各种专业人才1000多人。
华北大学 1948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以便集中力量扩大办学规模,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大批建设干部。
华北大学成立,校址设在河北省正定县城。
华北大学受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钱俊瑞任...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你能读出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校徽为"圆形篆书人字图案",以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为基础,结合学校中英文校名全称及建校时间,经专业设计而成。
其中三个"人"字分别寓意"人民"、"人本"、"人文",即"人民的大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特色",揭示了学校的特色、优势和传统;三个"人"字排列,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携手劳作"、"同向并行"、"目标一致"、"辛勤耕耘"、"团结协作"等意,象征学校师生实事求是、注重实践、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兼容并蓄、开放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中国农业大学校训来历
陈章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亲戚大多是农民。
现在,我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中国的农民过上幸福生活,如何提高他们的收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章良充满深情地说。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这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
多年前,当陈章良被称为“著名生物学家”的时候,他只需要研究如何通过生物技术实现粮食增产。
如今,当执掌中国最高农业学府,他感受到的是几亿农民的厚望,他必须通盘考虑三农问题全局。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他,深知农民生活的艰难。
他提出的建议,涉及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村的医疗、住房、有线电视进农户,种种问题他都牵挂于心。
甚至连农村的厕所、猪圈这种“小事”,也是他关心的内容。
“农村的卫生条件太需要改善了,离动物太近,使农村居民得病的几率远远大于城市居民。
”他说。
陈章良认为,不能简单地把新农村建设理解成行政村或者自然村的建设,而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为纽带,鼓励和引导农民跨村、跨乡、跨县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要通过财政直接补助、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各种形式,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尤其是发挥其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作用。
发展农村经济,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
然而,绝大多数的农业院校毕业生不愿回农村工作。
为此,中国农业大学出台各种办法,鼓励学生去农村、去西部、去基层就业。
在北京首批六十个“大学生村官”中,中国农大的学生就有十五人。
在他们启程赴任的那一天,陈章良从繁忙的“两会”现场专程赶回学校为他们送行。
陈章良介绍,今年中国农大有四百多人报名当“村官”,占毕业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学校不仅鼓励毕业生,还鼓励教授服务农村。
目前,学校已经启动“农业科技推广教授”计划,一百名“推广教授”将于今年暑假服务于京郊农村。
作为大学校长,他不仅关注高等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方面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去年,中国农大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农村儿童辍学率依然十分严重。
陈章良为此忧心忡忡,他说,中央政府已决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但要使好政策落到实处,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几年前,在担任北大副校长期间,陈章良被称为“明星校长”,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十大杰出青年、全国科技先锋等一大堆头衔,使他备受瞩目。
如今,他又被媒体冠以“平民校长”的称号。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一日 记者周兆军 应该是从他自己的经理总结出来的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范文澜中国人民大学校训